一、我国首次安装的58兆瓦循环流化床热水锅炉于济南市建成投运(论文文献综述)
赵钦新,陈晓露,邵怀爽,王云刚[1](2016)在《工业锅炉技术创新及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分析不同创新方式的基础上,指出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集成创新是当前工业锅炉行业发展的创新方式,并在回顾我国建国以来工业锅炉创新成果的基础上,分别以燃煤电厂烟气深度冷却、分体管壳式余热锅炉、多热源耦合供热系统集成技术创新为例,着重介绍了新技术集成创新及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思路和方法;同时,探讨了火电灵活性改革等对工业锅炉行业未来发展的深刻影响,这种影响决定传统能源结构调整、耦合供热及非水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指出企业参与并引领这一创新过程是目前迫在眉睫的创新需求。
王炎[2](2016)在《济南热力多热源联网长输管线系统运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两个或两个以上热源构成的热网运行系统称为多热源联网供热系统,其共同为用户供热。供热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多热源联网系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在提高管网运行安全可靠性、解决热源和负荷的不匹配、节能降耗、降低运行成本等方面与传统单热源供热系统相比都表现出极大的优势。本研究对已有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后,基于济南市东部城区集中供热问题,对该区域多热源联网供热模式进行分析,包括热源与管网的分析,运行工况分析,负荷调节方法及热源负荷分配与优化调度等,提出了济南东部城区多热源长输管网供热的热源调度、管网调节方法,并提出了长输管网应急切换方案。此外,本研究对长输管网进行了若干工况条件下的水力计算。研究表明,济南东部城区的多热源联网运行提高了供热系统的可靠性,降低了各热源的备用率,提高了基础热源的利用小时数,增强了管网的供热能力。对于机组间的运行调度,在满足供热系统总负荷的前提下,优先使低能耗热源满负荷运行,这样可以尽可能的降低总供热能耗。济南东部城区采取联网方式后,每个采暖季可节约煤、水、电等成本0.592亿元,从整体上提高了集中供热的经济效益。
熊天琦[3](2016)在《山东省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现状与减排潜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山东省规模庞大的电煤消费量和以燃煤火电为主的电源结构引发出严重的区域大气污染问题。对全省燃煤电厂展开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编制及环境影响量化研究,有助于准确掌握其排放特征和制定有效的控污政策。本文依据山东省发电机组活动水平数据和最新开发的排放因子建立了2002和2012年山东省燃煤电厂多种大气污染物的高分辨率排放清单;运用情景分析法对2020、2025和2030年山东省燃煤电厂的大气污染减排潜力进行了分析;采用本土化影响评价模型对山东省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了评估。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在清单建立过程中,本文综合考虑了山东省煤炭品质、机组容量和控污技术等因素的影响,对2002和2012年全省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进行估算。结果显示,2012年二氧化硫(SO2)和总悬浮颗粒物(TSP)的排放水平相较于2002年分别下降了37.15%和13.54%,而氮氧化物(NOx)的排放水平上升了135.22%,其排放量已超越SO2,成为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控制的新挑战;尽管采取了严格的污染控制技术,但是由于发电规模的不断增加,细颗粒物(PM2.5)、汞(Hg)、二氧化碳(CO2)、甲烷(CH4)和氧化亚氮(N2O)、一氧化碳(CO)、非甲烷挥发性有机物(NMVOCs)及氨(NH3)的排放水平近十年来均呈现出一定的增长趋势;从发电机组贡献来看,30万千瓦以下的中小型机组是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的主要贡献机组类型;从地市贡献来看,济宁、德州和聊城等是主要排放贡献地市;从空间分布来看,鲁西地区的排放强度和密度均较大,东部沿海地区的部分点源的排放强度也较大;从时间特征来看,下半年的排放水平略高于上半年,工作日的排放水平高于周末,一天中9点至17点的排放水平保持较高。与同类清单相比,本文构建的排放清单所覆盖的大气污染物种类更为齐全,由于排放因子及机组信息更为详细,文中相关估算结果略高于官方统计值,但可信度更高;从不确定性评价来看,由于所掌握的1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的基础信息较为完善,故其排放清单的不确定性明显优于不足10万千瓦的机组。为了确定未来山东省燃煤电厂大气污染控制的重点,论文以2012年为基准年,构建基准情景BAU、最佳可用控制技术情景BACT和高效控制技术情景HECT对山东省燃煤电厂的减排潜力进行预测。从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水平来看,SO2的减排潜力在BACT情景下已十分有限,到2030年在HECT情景下通过提高脱硫设备效率SO2的减排率可达60%左右;NOx的减排潜力仍较大,到2030年HECT情景下NOx的减排率可达80%左右;2030年PM2.5和Hg最大可获得的减排率分别为50%和60%左右,仍低于TSP的减排率(77%);NH3的未来排放水平受脱硝设备发展的影响,其2030年HECT情景下的排放量将为基准年的12倍。基于影响评价模型的山东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环境影响评价结果表明:山东省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总加权环境影响潜值从2002年的2.9060×10-3下降到2012年的2.7896×10-3,其中酸化和烟尘及粉尘的环境影响潜值的下降幅度最大,分别达到了68%和70%;从机组贡献来看,10-30万千瓦的中型机组的加权环境影响潜值最高,其后依次为不足10万千瓦的小型机组和30万千瓦及以上的大型机组;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2030年HECT情景下酸化、富营养化和烟尘及粉尘均将有所下降,但光化学烟雾的贡献率持续上升,居高不下。
宋喜斌[4](2014)在《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 ——以内蒙古乌海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十八大“关于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意见”和《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的指引下,本文以我国典型的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乌海市——为研究对象,采用个案研究、数理分析和经验总结相结合的方法,在城市和经济良性互动的前提下,探讨乌海市经济转型的路径选择。首先,本文对乌海市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介绍,指出伴随着资源的逐渐枯竭,乌海市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乌海市经济转型的必要性。其次,本文对国内外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先进经验进行了介绍和总结,并根据这些经验,结合乌海市的现状,提出了乌海市经济转型的总体思路。再次,为了揭示乌海市经济系统内部存在的问题,探索乌海市经济转型的方向,本文以系统动力学理论为基础,建立了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系统结构模型,将其分为六个系统的指标体系,以乌海市的数据为样本,仿真模拟乌海市2006-2021年的相关数据,并与实际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以揭示乌海市经济存在的问题,探索其经济转型方向。在明确乌海市经济转型方向的基础上,本文结合乌海市的城市发展现状,提出了实现乌海市经济转型的三个关键问题,据此提出乌海市城市发展的定位和城市发展设想,以城市发展推动经济转型。以此为基础,本文最后提出了乌海市经济转型路径选择和对策建议。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国内外六个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过程中的经验可以归结为三点:政府主导、产业政策转变、经济转型。其次,乌海市经济转型的系统动力学的仿真结果表明:(1)乌海市单位固定资产的投入产出趋势走低,这说明固定资产投资将不再是乌海市产业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2)乌海市第三产业单位固定资产投入产出高于工业投入的产出,故乌海市必须对固定资产投入的结构进行调整,在最小环境代价的情况下实现产业间组合投资收益的最大化。(3)环境治理投入对经济转型的作用在短时间内见效甚微,但它对工业固定资产投入的影响是随着时间逐步放大的。最后,以系统动力学的仿真结论为理论基础,吸取国内外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过程中的经验,结合目前乌海市城市发展的现状,提出了乌海市经济转型步骤,和相应的法规和政策,以保证经济转型的顺利实施。
郭瑞忠[5](2014)在《济南市琦泉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从全国热电行业现状出发,通过对企业外部环境概况的了解,结合企业内部管理现状,通过对企业的文化建设与发展、人才管理、信息资源整合进行深入分析,运用SWOT方法分析企业优势与劣势、机会与威胁因素,找到适合琦泉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发展的战略,并依据研究成果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研究的目的是形成一套公司发展的战略理论。文章主要分六部分对琦泉热电的发展进行论述: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对热电行业的相关现状进行了初步分析,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最后阐述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二章介绍琦泉热电有限责任公司的基本情况,阐述了企业的发展历程、发展现状以及目前企业存在的问题;第三章是对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进行分析与评价,首先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技术环境方面分析宏观环境,然后从客户、竞争者、供应商等方面分析行业竞争环境;第四章是对琦泉热电有限责任公司目前的内部环境进行分析与评价,主要针对的是企业内部的资源与管理、企业文化建设与发展和企业核心竞争力四方面分析,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发展实际,明确工作目标,完善内部管理制度;第五章,重点研究琦泉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发展战略和对战略的选择,首先分析企业的优势与劣势、威胁与机会,明确企业的发展目标和原则,然后结合行业现状,从国家政策和新能源转型方面对发展战略进行可行性分析,最后制定了以节能降耗为主线的发展战略,即坚持新能源转型,研究对接好国家产业政策,抓住机会,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发展生物质发电项目的建设。提高企业业务质量的同时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完成好公司集团化的建设问题;在企业发展战略的措施和实施部分,主要分战略的实施和战略的控制措施两大方面进行阐述,得出了战略实施与控制措施,即加强内部管理,实现企业内部有序运作;注重和强调企业的发展,将企业的生产管理和经营机制互相融合;完善企业员工的专业化队伍,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建设和谐的企业文化,争创一流企业。在文章的最后部分指出了研究的结论和未来发展的目标展望。
王佳[6](2014)在《循环流化床锅炉在工业厂区中供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对循环流化床用于厂区供热的应用进行研究。循环流化床锅炉之所以受关注度越来越高,是因为它的负荷调节性能很强,其次它的燃料的适用性比较广,最重要的特点是它的节能环保特性非常优秀;它已被化工冶金、电力、热力等诸多行业大面积采用,其逐步向多元化、系统化、大型化方面发展;目前,我国能源相对匮乏,且自然环境以及空气污染相对严重,因而循环流化床锅炉在我国的迅速发展和成熟,对减少污染气体排放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综合阐述了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运行技术原理和运行技术特点;并且研究了该型锅炉的风机、水泵等辅助配备装置,和其用于厂区供热的影响因素以及用于厂区供热的应用参数等;其次,归纳了循环流化床锅炉与其他炉型的经济、能效对比情况,研究阐述了该型锅炉的燃烧过程、脱硫脱硝等方面的特点和优势,并与链条锅炉、小型煤粉炉和内循环流化床锅炉各个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综上所述,表明了其他个体炉型在性能、经济效益、环保要求等方面都远逊于循环流化床锅炉。最后,本文以某实际工程为例,且通过循环流化床锅炉在该工程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研究分析,从选型到锅炉房的设计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进行了效益分析,表明循环流化床锅炉经济效益显着。
韩东银[7](2014)在《阳泉市区大气污染物扩散及空气质量控制研究》文中指出经深入细致调研,本文发现阳泉市区具有:山地中“西谷东盆”而建成区被圈闭的特殊地貌环境;静风频率高、逆温层发育、全年盛行偏西风、夏季盛行偏东风且风速较小、“北槽南涡”降雨天气形势等特殊气候条件;资源型企业、煤矸石山和山城机动车尾气的污染源特点。运用多年监测数据和山区河谷型城市多源扩散模型,经宏观对比和微观分析,揭示出:本区特殊的地貌、气候、污染源等因素复合形成了不均衡、复杂和不利扩散的大气污染物扩散场,该扩散场在高度上明显分层、在平面上明显分区。模拟了本区2006-2010年大气污染扩散状况,得到了分区分层的污染源污染物扩散规律。基于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酸雨监测控制和PM2.5实时监测控制等三种污染物削减方法,提出了本区空气质量优化控制系统。
孟姝瑱[8](2007)在《济南锅炉集团有限公司技术创新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已成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技术创新能力是决定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只有全面提高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掌握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才能突破发达国家及跨国公司的技术垄断,争取更为有利的贸易地位和竞争优势,才能为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提供重要支撑。在这种环境下,企业只有掌握产业技术的制高点,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这也是企业自身生存的需要。济南锅炉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济锅集团)在自身的技术创新的过程中贴近市场,了解市场现实的需求和潜在的需求,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在科技研发中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通过市场体现科研成果的作用和价值。因此,本文以济锅集团为着力点来分析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指出目前济锅集团的技术创新战略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措施。运用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和迈克尔·波特的企业战略管理理论来验证济锅集团技术创新战略的合理性,研究采取实证分析、比较分析和问卷调查研究方法,并采用五种力量模型、SWOT分析方法将济锅集团的外部环境的机会、威胁和内部环境的优势、劣势进行匹配,选择了适合企业发展的模仿创新为主的技术创新模式,同时对技术创新战略进行了选择,确定主要以技术领先为主的技术创新战略。济锅集团为实现技术创新,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须进行技术创新战略的定位:第一,分析技术创新环境。第二,制定总体发展战略。第三,明确技术创新战略的目标。第四,确定技术创新战略。第五,选择技术创新模式。对于济锅集团技术创新战略的实施,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大技改投入力度。二是优化组织结构。三是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四是创新企业文化。五是增强产品竞争力。六是管理的信息化。正确的选择济锅集团技术创新的战略,能够使济锅集团抓住发展机遇,促进今后的发展。以科技兴企,加强企改、突出重点,扩大产能,实现速度效益同步增长。为今后继续实施各项行之有效的激励措施,统筹兼顾,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需求,提高用户满意度,实现市场的占有率、按期交货率、劳动生产率的全面提高提供保障。
赵中华[9](2007)在《中国城市清洁能源评价方法研究》文中提出清洁能源在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具有日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政府、企业、学术界均在清洁能源技术及其评价上作了大量工作,但研究多数集中在企业技术和产品层面,对以城市为单位的清洁能源科学评价体系缺少研究,使得多数城市在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没能完成节能减排的目标。故本文通过借鉴与改造和企业相关的清洁能源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城市发展需要和城市特征,试图建立一个包含经济、环境、社会、技术等四个重要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本文研究中首先对清洁能源的定义进行了重新梳理和界定。针对目前对清洁能源简单理解为能源品种并因此造成清洁能源的经济、环境分割式评价的冲突,将清洁能源重新界定为清洁高效、系统化的技术应用体系。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建立了适用于城市清洁能源评价系统的指标体系(包含就业和能源安全)。针对城市清洁能源评价存在大量非定量化指标的特点,引入了比较适合此类评价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评价模型。本研究以济南为典型城市作为清洁能源评价案例分析。结果表明此评价较之以往评价更加全面和科学。本文研究成果可为我国城市在能源结构调整,技术选择上提供评判依据,帮助决策者决策。经过本文研究成果的逐步应用和完善,希望可在我国更多城市得到推广。
赵学良[10](2006)在《中温中压锅炉运行效率在线智能监测和管理系统》文中研究指明目前煤、石油等自然能源的供应日趋紧张,如何提高转换效率,降低污染已成为热电厂等高耗能企业急需解决的头等大事;随着我国加入WTO,发电厂“竞价上网”已成必然趋势,如何提高机组运行经济性,是我国电厂必须抓紧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循环流化床锅炉具有燃料适应性广、截面热强度高、污染物排放少、锅炉负荷适应性好、燃料制备系统相对简单等特点,使得循环流化床锅炉得到了普遍应用。但现状是大多数中温中压锅炉的运行效率还达不到设计要求,一方面是由于锅炉运行效率控制技术正处于发展阶段;另一方面是由于管理的种种滞后使得先进的控制算法得不到充分应用。本文以济南市高新区项目为应用背景,针对现行中温中压锅炉运行效率在线计算方法繁复;在热电厂中温中压锅炉DCS与企业管理MIS之间实施SIS代价昂贵,中小型热电厂无力承担;现行热电厂运行经济性计算为离线计算,不仅浪费人力而且使计算失去实时性等诸多问题,提出了许多新颖的方案。在中小型热电企业推广运行效率智能在线监测和管理系统,可提高热电企业的经济效益,降低生产过程中能源消耗,减少设备故障,是实现企业管理科学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首先,作者深入地研究了各种中温中压锅炉运行效率的现行计算方法,根据国内中小型热电厂现状,从经济性角度出发,提出了适于中小型热电厂的实用在线算法,针对机械不完全燃烧热损失用常规方法计算误差较大的问题,作者提出采用神经网络等先进算法来减小误差;采用“输入输出”方法对各吸热部件的运行效率计算建立数学模型,避免了对具体结构的热力计算,提高了算法的通用性;结合组态软件的特点,提出采用网页动态发布的方法,实现了异地实时输入、异地实时输出。 然后,根据热电企业中温中压锅炉系统运行特点和对监测与管理软件的要求,建立了经济运行指标,提出总体设计要求。确立了以运行经济性指标体系建立、优化建议和无缝连接企业MIS为软目标;安全连接DCS、底层数据正确一致为硬目标,提出了软、硬件统筹考虑的方案,较好的处理了管理系统和监测系统交互时协调问题。 结合锅炉运行的工艺特点,按照系统构成对所需测点进行了逐个分析,
二、我国首次安装的58兆瓦循环流化床热水锅炉于济南市建成投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首次安装的58兆瓦循环流化床热水锅炉于济南市建成投运(论文提纲范文)
(1)工业锅炉技术创新及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科技创新及实施条件 |
1.1 科技创新的分类 |
1.2 三种科技创新之间的关系 |
1.3 技术创新的条件 |
1.4 技术创新的途径 |
2 工业锅炉技术创新及实践 |
2.1 建国以来工业过程技术创新及实践回顾 |
2.2 工业过程余热利用技术创新 |
2.2.1 燃煤电厂余热利用———烟气深度冷却器 |
1)创新背景 |
2)创新方法 |
3)传热元件结构创新 |
4)对工业锅炉的启示 |
5)燃煤工业锅炉烟气深度冷却增效减排技术方案 |
(1)热媒水暖风器技术 |
(2)低温回水加热技术 |
2.2.2 石油化工余热利用———分体型管壳式余热锅炉 |
1)创新背景 |
2)创新方法 |
3)结构创新 |
(1)分体管壳式余热锅炉管束布置优化 |
(2)分体管壳式余热锅炉内流场优化 |
4)对真空锅炉发展的启示 |
2.3 工业锅炉供热模式创新———多热源耦合供热系统 |
1)多热源耦合供热的背景 |
2)消化吸收的耦合供热创新形式 |
(1)电能辅助供热 |
(2)太阳能集中供热 |
3)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创新过程 |
(1)一种基于供热基站的气电耦合供热系统 |
(2)气、电、太阳能互补耦合供热系统 |
(3)大型燃气锅炉集中供热与太阳能耦合 |
(4)天然气、余热分需求耦合供热系统 |
2.4 火电灵活性改革对工业锅炉的影响 |
2.4.1 火电灵活性改造的背景 |
2.4.2 蓄热器和电加热锅炉发展的机遇 |
3 结语 |
(2)济南热力多热源联网长输管线系统运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发展现状 |
1.2.1 国内外集中供热发展状况 |
1.2.2 国内外多热源联网运行发展状况 |
1.3 多热源联网运行可行性探讨 |
1.3.1 多热源联网的必要性 |
1.3.2 多热源联网供热的优点 |
1.3.3 多热源联网运行技术小结 |
1.4 本课题主要研究工作 |
第2章 多热源联网运行的调节方法 |
2.1 多热源负荷分配 |
2.2 多热源联网运行各热源调度方法 |
2.3 多热源联网一次网调节方法 |
2.4 多热源联网系统协调运行遵循的原则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济南东部城区原有供热系统分析 |
3.1 原唐冶热源厂运行基本情况 |
3.1.1 唐冶热源厂热源基本情况 |
3.1.2 原独立热源供热方式存在的问题 |
3.2 原独立热源运行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
3.2.1 原东新热电厂运行基本情况 |
3.2.2 原小鸭热源厂运行基本情况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济南东部城区多热源联网供热模式的研究 |
4.1 现有供热模式简介 |
4.2 实施三热源联网供热模式的措施 |
4.2.1 济南集中供热五年发展规划目标 |
4.2.2 长输管网热源及管网情况 |
4.2.3 长输管网大流量试验 |
4.2.4 换热站基本情况 |
4.3 运行工况的分析 |
4.3.1 热源情况 |
4.3.2 主力管网用热负荷情况 |
4.4 热源负荷的分配及调度调节方法的优化 |
4.4.1 热负荷时间延续图 |
4.4.2 负荷调节方法 |
4.4.3 热源负荷分配及调度方法的优化 |
4.4.4 长输管网应急切换方案 |
4.5 独立运行与联网运行经济性比较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长输管网多热源联网的水力工况分析 |
5.1 长输管网多热源联网计算热负荷 |
5.2 长输管网多热源联网水力计算 |
5.2.1 章丘电厂独立运行水力工况 |
5.2.2 章丘独立运行含工业北水力工况 |
5.2.3 章丘和东新联网运行水力工况 |
5.2.4 章丘和东新联网含工业北运行水力工况 |
5.2.5 东新独立运行水力工况 |
5.2.6 章丘和东新联网最优水力工况 |
5.2.7 事故状态水力工况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山东省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现状与减排潜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排放清单 |
1.2.2 排放预测 |
1.2.3 环境影响定量评估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特点 |
1.4 数据来源说明 |
第二章 山东省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编制 |
2.1 山东省电力行业现状分析 |
2.2 燃煤电厂排放清单编制方法 |
2.2.1 活动水平 |
2.2.2 排放因子 |
2.3 山东省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估算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山东省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征分析 |
3.1 机组贡献 |
3.2 地市贡献 |
3.3 清单的时空排放特征 |
3.3.1 空间特征 |
3.3.2 时间特征 |
3.4 总量变化 |
3.5 清单的不确定性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山东省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预测研究 |
4.1 情景分析法概述 |
4.2 山东省燃煤电厂大气污染排放标准及规划 |
4.3 山东省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情景设置 |
4.3.1 山东省燃煤电厂活动水平发展情景设置 |
4.3.2 山东省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控制手段情景设置 |
4.4 山东省燃煤电厂大气污染减排潜力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山东省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环境影响 |
5.1 环境影响的分类 |
5.2 环境影响的特征化 |
5.2.1 全球变暖 |
5.2.2 酸化 |
5.2.3 富营养化 |
5.2.4 光化学烟雾 |
5.2.5 烟尘及粉尘 |
5.3 环境影响的标准化 |
5.4 环境影响的加权分析 |
5.4.1 年份间比较 |
5.4.2 机组间比较 |
5.4.3 未来大气污染物排放的环境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4)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 ——以内蒙古乌海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中国经济还处于转轨期 |
1.1.2 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
1.1.3 十八大关于全面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精神指引 |
1.1.4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关于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研究 |
1.2.2 国内关于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研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目的、内容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目的 |
1.4.3 研究内容 |
1.4.4 研究的创新 |
1.4.5 工作量 |
第2章 乌海市的现状及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2.1 乌海市作为资源型城市的历史与现状 |
2.1.1 乌海市概况 |
2.1.2 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
2.1.3 资源环境情况 |
2.1.4 乌海市城市经济的发展阶段划分 |
2.2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现状 |
2.2.1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含义 |
2.2.2 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发展现状 |
2.3 乌海市煤炭资源现状评价 |
2.3.1 乌海市煤炭资源赋存情况 |
2.3.2 乌海市区域资源赋存背景 |
2.3.3 资源战略地位评价 |
2.3.4 煤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2.4 乌海市因为资源枯竭而产生的问题 |
2.4.1 经济结构过于单一 |
2.4.2 三次产业的比例不能协调发展 |
2.4.3 煤炭产业发展而带来的民生问题 |
2.5 未来煤炭生产及需求预测分析 |
2.5.1 煤炭生产开发预测 |
2.5.2 煤炭消耗量预测 |
2.5.3 动用煤炭储量预测 |
2.6 未来煤炭资源开发利用趋势分析 |
2.6.1 煤炭资源开采利用的限制因素 |
2.6.2 乌海市可供开采煤炭资源评估 |
2.6.3 煤炭资源衰竭的其他方面论证 |
2.7 煤炭资源依赖型产业转型的必要性分析 |
2.7.1 煤炭城市一般演变规律的体现 |
2.7.2 经济发展阶段演化的要求 |
2.7.3 破解当前产业困境的需求 |
2.7.4 乌海市的转型方向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国内外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经验总结及乌海市的转型思路 |
3.1 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经验总结 |
3.1.1 德国鲁尔工业区 |
3.1.2 日本九州 |
3.1.3 英国伯明翰的经济转型道路 |
3.1.4 法国洛林 |
3.2 国内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经验总结 |
3.2.1 阜新市 |
3.2.2 石嘴山市 |
3.3 经验总结 |
3.4 国内外典型资源型城市转型对乌海市的启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乌海市经济转型的仿真模型及其模式选择 |
4.1 系统动力学模型及其在乌海市经济转型中的应用 |
4.1.1 系统动力学模型及其简介 |
4.1.1.1 反馈系统及其因果关系回路 |
4.1.1.2 SD 模型仿真流量图 |
4.1.1.3 SD 模型和社会经济系统的关系 |
4.1.2 SD 模型的检验与证明 |
4.1.3 城市社会和经济系统的分解 |
4.1.4 城市经济系统动力学研究过程及步骤 |
4.1.5 系统动力学与城市经济系统转型 |
4.2 城市经济转型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的理论基础 |
4.2.1 城市经济系统转型问题的提出 |
4.2.2 城市经济转型系统建模目的 |
4.2.3 城市经济转型系统的界限及架构 |
4.2.4 城市经济转型系统建模思想 |
4.3 城市经济转型系统的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建立 |
4.3.1 城市经济转型的系统因果关系分析 |
4.3.2 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评价指标体系 |
4.3.3 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系统动力学结构模型 |
4.3.4 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系统动力学模型变量及表达式 |
4.4 乌海市经济转型的 SD 模型仿真的实证分析 |
4.4.1 乌海市经济转型 SD 模型的初始化 |
4.4.2 乌海市经济转型的 SD 模型的系统仿真与结果 |
4.4.2.1 乌海市经济系统的 SD 模型仿真及检验 |
4.4.2.2 乌海市经济发展系统预测 |
4.4.2.3 乌海市经济转型系统的因素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乌海市城市经济发展的转变方向 |
5.1 乌海市城市发展状况与系统仿真结果的契合点 |
5.1.1 乌海市城市发展状况 |
5.1.2 乌海市现状与系统仿真结果的契合点 |
5.2 乌海市经济转型的关键点所在 |
5.2.1 乌海市第二产业的改造和升级 |
5.2.2 发展以旅游业、物流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 |
5.2.3 打造乌海特色农业的循环产业链 |
5.3 转型期内乌海市的城市发展定位 |
5.4 经济转型期内乌海市城市建设发展设想 |
5.4.1 加强三城区联系,合理布局城市结构 |
5.4.2 明确未来乌海三区主导产业定位,加强三区产业对接 |
5.4.3 改善城市生态宜居环境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乌海市经济转型的对策 |
6.1 乌海市产业政策的调整 |
6.1.1 第一产业:做精 |
6.1.2 第二产业:优化 |
6.1.3 第三产业:提升 |
6.2 环境友好型乌海市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
6.2.1 工业节能工作主要目标 |
6.2.2 工业节能工作重点工作及措施 |
6.2.3 乌海市矿山生态环境治理的对策 |
6.2.4 乌海市区域生态环境治理的建议 |
6.2.5 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的保障措施 |
6.3 推动城市转型,增强辐射带动能力 |
6.3.1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
6.3.2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
6.3.3 凝聚城市特色元素,树立城市特色形象 |
6.4 实施八大民生工程,建设和谐乌海 |
6.5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
6.6 八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激发发展活力 |
6.6.1 深化体制改革 |
6.6.2 加强区域合作 |
6.6.3 扩大对外开放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进一步的展望 |
7.3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济南市琦泉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我国面临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 |
1.1.2 热电联产是节能、环保和民生工程 |
1.1.3 形成共识,把握战略,大力发展特色热电 |
1.2 我国热电行业的现状 |
1.2.1 热电联产的概念及现状 |
1.2.2 热电联产的发展 |
1.2.3 热电联产的优越性 |
1.2.4 热电联产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济南市琦泉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情况介绍 |
2.1 公司简介及其发展 |
2.2 琦泉热电公司现状 |
2.3 琦泉热电公司的经营管理 |
2.3.1 拥有特色企业文化理念 |
2.3.2 拥有特色经营理念 |
2.3.3 正确把握经营与管理的关系 |
2.4 琦泉热电公司目前存在的问题 |
第3章 琦泉热电公司外部环境的分析和评价 |
3.1 宏观环境分析 |
3.1.1 经济环境分析 |
3.1.2 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
3.1.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
3.1.4 技术环境分析 |
3.2 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
3.2.1 客户分析 |
3.2.2 现有竞争对手分析 |
3.2.3 潜在进入者分析 |
3.2.4 供应商分析 |
3.2.5 替代品分析 |
第4章 琦泉热电公司内部环境分析和评价 |
4.1 公司资源环境分析 |
4.1.1 硬件资源分析 |
4.1.2 人力资源分析 |
4.1.3 信息系统资源分析 |
4.1.4 品牌资源分析 |
4.2 公司内部管理分析 |
4.2.1 公司行政管理 |
4.2.2 公司生产管理 |
4.3 公司文化分析 |
4.3.1 公司荣誉 |
4.3.2 公司文化团队建设 |
4.4 公司核心竞争力分析 |
4.4.1 公司改制的重要性 |
4.4.2 公司的主要竞争优势 |
4.5 公司内部环境评价 |
第5章 琦泉热电公司发展战略分析和选择 |
5.1 公司发展战略分析 |
5.1.1 SWOT分析 |
5.1.2 备选战略定位 |
5.2 公司发展战略选择 |
5.2.1 战略选择原则 |
5.2.2 定量战略计划矩阵分析 |
5.2.3 制定发展战略 |
第6章 琦泉热电公司发展战略实施与控制措施 |
6.1 战略实施准备 |
6.2 发展战略的实施与控制措施 |
6.2.1 优化组织结构,加强公司内部管理 |
6.2.2 注重员工价值,注重企业文化发展 |
6.2.3 优化人力资源管理,加强专业队伍培养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循环流化床锅炉在工业厂区中供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发展概况 |
1.2 循环流化床锅炉在国外、国内的发展状况 |
1.2.1 循环流化床锅炉在国外的发展状况 |
1.2.2 循环流化床锅炉在国内的发展状况 |
1.3 循环流化床锅炉在工业厂区供热的应用情况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工作原理及辅助设备系统分析 |
2.1 锅炉的基本分类及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基本类型 |
2.1.1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基本类型 |
2.2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工作原理 |
2.3 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特点分析 |
2.4 循环流化床锅炉辅助设备系统分析 |
2.4.1 烟风系统 |
2.4.2 锅炉给水及水处理系统 |
2.4.3 上煤系统 |
2.4.4 烟气净化系统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循环流化床锅炉用于厂区供热的参数要求及影响因素研究 |
3.1 循环流化床锅炉用于厂区供热的应用参数要求 |
3.1.1 水文条件 |
3.1.2 气象条件 |
3.1.3 地质条件 |
3.1.4 煤质条件 |
3.1.5 水质条件 |
3.2 循环流化床锅炉用于厂区供热的影响因素研究 |
3.2.1 煤种变化的影响 |
3.2.2 燃料颗粒度和水分的影响 |
3.2.3 水处理设备的影响 |
3.2.4 吹灰系统的影响 |
3.2.5 锅炉房管理的影响 |
3.2.6 其他影响 |
3.3 锅炉容量的分析与确定 |
3.3.1 锅炉设备选择原则 |
3.3.2 锅炉台数的确定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循环流化床锅炉用于厂区供热的效益分析 |
4.1 循环流化床锅炉与其他炉型的对比 |
4.1.1 循环流化床锅炉与链条炉的对比 |
4.1.2 循环流化床锅炉与小型煤粉炉的对比 |
4.1.3 循环流化床锅炉与内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性能对比 |
4.2 循环流化床锅炉与链条锅炉对比效益分析 |
4.2.1 8t/h 循环流化床锅炉与链条锅炉对比效益分析 |
4.2.2 20t/h 循环流化床锅炉与链条锅炉对比效益分析 |
4.3 循环流化床锅炉环保效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循环流化床锅炉用于厂区供热的实例分析 |
5.1 工程项目概况 |
5.2 厂区供热热负荷的计算 |
5.3 锅炉选型 |
5.4 锅炉辅助设备选型 |
5.5 锅炉房设计 |
5.6 效益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阳泉市区大气污染物扩散及空气质量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详细摘要 |
Detailed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
1.2.1 大气污染扩散方面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
1.2.1.1 研究现状 |
1.2.1.2 存在问题 |
1.2.1.3 发展趋势 |
1.2.2 城市空气质量控制方面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
1.2.2.1 研究现状 |
1.2.2.2 存在问题 |
1.2.2.3 发展趋势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1.3.1 主要内容 |
1.3.2 主要方法 |
2 大气环境特征分析 |
2.1 自然环境概况 |
2.1.1 自然地理环境 |
2.1.2 地形地质环境 |
2.1.3 地表水及地下水环境 |
2.1.4 矿产资源及其产业 |
2.1.5 气象环境及其它 |
2.2 特殊地貌特征分析 |
2.2.1 流水地貌 |
2.2.2 山地地貌和丘陵地貌 |
2.2.3 丘陵被山地所夹而成的盆地地貌 |
2.2.4 人工高地地貌 |
2.3 特殊气候特征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污染源调查与特征分析 |
3.1 概述 |
3.2 高架污染源调查结果 |
3.3 2006 年以前中低架污染源调查结果及污染物削减量 |
3.4 2006 年以来中架源的调查结果 |
3.5 2006 年以来低架源调查结果 |
3.6 煤矸石面源调查与分析 |
3.6.1 煤矸石山治理情况 |
3.6.2 矸石山污染形成的面源 |
3.6.3 矸石山污染物浓度监测及测算 |
3.6.4 矸石山污染物排放量测算 |
3.7 交通线源及线源形成的面源调查与分析 |
3.7.1 交通线源及面源情况 |
3.7.2 交通流量的调查 |
3.7.3 研究区交通污染源排放特点 |
3.7.4 交通污染物排放量计算方法 |
3.8 本章小结 |
4 空气质量与酸雨监测及所反映的大气污染物扩散场特征 |
4.1 环境空气质量及酸雨监测 |
4.1.1 监测点布设情况 |
4.1.2 监测结果所反映的污染物时空分布及污染态势 |
4.2 环境监测所反映出的大气污染物扩散场特征 |
4.2.1 酸雨与空气监测点位所反映大气污染特征变化的对比 |
4.2.2 历年酸雨成因机制反映的污染物扩散特征 |
4.2.3 环境监测及酸雨机制所反映的大气污染物扩散场特征 |
4.3 本章小结 |
5 大气污染扩散模拟及所反映的大气污染物扩散特征 |
5.1 大气污染扩散特征模式及扩散模拟软件选用 |
5.1.1 大气污染扩散模式一般概述 |
5.1.2 研究区固定源和移动源大气污染扩散模式 |
5.1.3 扩散模拟软件 |
5.2 研究区大气扩散状况模拟与结果分析 |
5.2.1 研究区大气扩散状况模拟 |
5.2.2 模拟计算与监测结果统计分析——模拟结果符合性分析 |
5.3 模拟结果所反映的大气污染扩散特征 |
5.4 本章小结 |
6 空气质量控制研究 |
6.1 概述 |
6.2 污染物总量控制模型和削减方法研究 |
6.2.1 常用的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模型 |
6.2.2 研究区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和削减模式 |
6.2.3 研究区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和削减模式的模拟验证 |
6.2.3.1 运用模式的大气环境容量核算成果 |
6.2.3.2 运用模式的总量控制及大气污染物削减计算成果 |
6.2.4 运用模式的削减量预测 |
6.2.4.1 运用模式的大气环境容量核算成果 |
6.2.4.2 运用模式的总量控制及大气污染物削减计算成果 |
6.3 酸雨监测污染物控制削减方法研究 |
6.4 PM_(2.5)实时监测污染物控制削减方法 |
6.5 空气质量优化控制系统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本论文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济南锅炉集团有限公司技术创新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问题提出和研究目的 |
1.2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3 分析工具与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综述 |
2.1 技术创新理论 |
2.2 技术创新战略的管理理论 |
第三章 济锅集团技术创新的现状分析 |
3.1 公司简介 |
3.2 技术创新的发展状况 |
第四章 济锅集团总体发展战略和技术创新定位 |
4.1 技术创新环境 |
4.2 总体发展战略 |
4.3 技术创新战略目标 |
4.4 技术创新战略的确定 |
4.5 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 |
第五章 济锅集团技术创新战略的实施 |
5.1 加大技改投入力度 |
5.2 优化组织结构 |
5.3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
5.4 创新企业文化 |
5.5 增强产品竞争力 |
5.6 管理的信息化 |
第六章 结束语 |
6.1 结论 |
6.2 局限性 |
附录: 济锅集团技术创新战略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中国城市清洁能源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能源概述 |
1.1 能源概述 |
1.1.1 能源的概念及分类 |
1.1.2 世界能源现状 |
1.1.3 我国能源现状 |
1.2 能源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意义 |
1.2.1 能源对经济的贡献 |
1.2.2 能源对环境的影响 |
1.2.3 能源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贡献 |
第二章:清洁能源概述 |
2.1:清洁能源概述 |
2.1.1 清洁能源的概念 |
2.1.2 清洁能源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
2.1.3 能源发展方向——清洁能源 |
2.2:我国城市清洁能源发展现状及趋势 |
2.2.1 城市在我国的重要地位 |
2.2.2 我国城市清洁能源发展现状及趋势 |
第三章:现有清洁能源评价的理论 |
3.1 世界相关评价发展概述 |
3.2 我国相关评价发展概述 |
3.3 现有评价理论的不足 |
第四章:城市清洁能源评价体系的建立 |
4.1 评价方法 |
4.1.1 评价方法的确定 |
4.1.2 层次分析法 |
4.1.3 模糊综合评价法 |
4.2 评价体系的建立 |
4.2.1 指标建立的原则 |
4.2.2 指标体系的确立 |
4.2.3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3 清洁能源评价模型建立 |
4.3.1 确定评价因素集 |
4.3.2 确定次级评价因子 |
4.3.3 底层评价因子单因素评价,确定隶属度 |
4.3.4 确定Y层对X层的权重 |
4.3.5 得出评价结果 |
4.3.6 进行二级评判,得到最终评价结果 |
4.3.7 实例分析 |
4.3.8 评价结果 |
第五章 结论 |
5.1 本文研究结论 |
5.2 本论文的难点与创新点 |
5.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论文 |
作者简介 |
附录 |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10)中温中压锅炉运行效率在线智能监测和管理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来源和目标 |
1.2 目的和意义 |
1.3 监测与管理系统发展现状 |
1.4 本文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工作 |
第2章 锅炉运行效率计算 |
2.1 锅炉热效率 |
2.1.1 正平衡法 |
2.1.2 反平衡法 |
2.1.3 运行经济性偏差分析 |
2.1.4 用BP神经网络计算q~4 |
2.1.5 小结 |
2.2 省煤器热效率的计算 |
2.2.1 省煤器的作用 |
2.2.2 计算模型 |
2.3 过热器效率计算 |
2.3.1 低温过热器 |
2.3.2 高温过热器 |
2.4 主汽流量补偿计算 |
2.5 其他的计算 |
2.5.1 标准煤、汽的折算 |
2.5.2 给煤量系数的计算 |
2.5.3 燃烧插值处理 |
第3章 监测与管理系统的总体设计 |
3.1 概述 |
3.2 监测系统 |
3.2.1 工艺过程介绍 |
3.2.2 中温中压锅炉压力与吸热 |
3.3 管理系统 |
3.3.1 经济运行指标 |
3.3.2 锅炉经济运行指标的要求 |
3.3.3 锅炉经济运行指标体系 |
3.4 系统的总体设计 |
3.4.1 系统的设计思想 |
3.4.2 系统的设计要求 |
第4章 系统的软件实现 |
4.1.管理系统 |
4.1.2 概述 |
4.1.3 各个模块的功能 |
4.2 监控系统 |
4.3 各功能模块的调用关系 |
4.4 组态软件的选择 |
4.4.1 组态软件产生的背景 |
4.4.2 组态软件在我国的发展 |
4.4.3 国内外主要组态软件介绍 |
4.4.4.组态软件的功能特点及发展方向 |
4.4.5 小结 |
第5章 系统的硬件实现 |
5.1 概述 |
5.2 测点信号分析 |
5.3 变送器 |
5.4 网络 |
5.4.1 与企业网的接入 |
5.4.2 小结 |
5.5 模块 |
5.5.1 输入模块 |
5.5.2 通信模块 |
5.6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参加的科研工作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我国首次安装的58兆瓦循环流化床热水锅炉于济南市建成投运(论文参考文献)
- [1]工业锅炉技术创新及发展[J]. 赵钦新,陈晓露,邵怀爽,王云刚. 工业锅炉, 2016(06)
- [2]济南热力多热源联网长输管线系统运行研究[D]. 王炎.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04)
- [3]山东省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现状与减排潜力研究[D]. 熊天琦. 济南大学, 2016(03)
- [4]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 ——以内蒙古乌海市为例[D]. 宋喜斌.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03)
- [5]济南市琦泉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郭瑞忠. 西南交通大学, 2014(09)
- [6]循环流化床锅炉在工业厂区中供热的应用研究[D]. 王佳. 北京建筑大学, 2014(12)
- [7]阳泉市区大气污染物扩散及空气质量控制研究[D]. 韩东银.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4(11)
- [8]济南锅炉集团有限公司技术创新战略研究[D]. 孟姝瑱. 山东大学, 2007(07)
- [9]中国城市清洁能源评价方法研究[D]. 赵中华. 北京化工大学, 2007(06)
- [10]中温中压锅炉运行效率在线智能监测和管理系统[D]. 赵学良. 山东大学, 2006(12)
标签:循环流化床锅炉论文;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论文; 经济转型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 燃气锅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