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业结构高度化与我国农村城市化水平提高的实例分析——以河南省辉县市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王锐[1](2017)在《吉林省产业结构变动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研究》文中认为2013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超过工业,第三产业成为占国民经济比重最大的产业部门,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目前综合考虑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等因素,我国已经开始呈现工业化发展后期的特征,进入新常态。随着人口和产业的不断集聚,服务业发展及其内部结构优化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新旧动能的转换,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因此,本文以吉林省产业结构变动为线索,试图寻找吉林省产业结构变动的规律以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为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参考。本文梳理分析了区域经济发展相关理论和全国产业结构演进历程的宏观环境。从全国产出结构看,目前第三产业居主导地位,服务业已经成为接替工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吉林省产业结构演进历程进行了全面梳理,并对各阶段的产业结构特点进行了分析,梳理了吉林省产业结构演进特征。综合考虑经济发展水平、三次产业产值结构、城镇化率、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占比等因素,吉林省的工业化进程落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与全国相比相对滞后,没有进入工业化后期。从吉林省三次产业产出结构看,在目前第二产业仍居主导地位,服务业尚未能接替工业成为城镇化进程中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服务业发展水平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从就业结构看,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比较大,服务业已经成为吸纳就业的主力产业部门。吉林省服务业地区发展不均衡,长春、吉林两地优势突出,两地服务业占全省服务业比重较高,成为吉林省服务业发展的两大增长极,是全省服务业发展的核心区域,其优势明显强于东西部地区。本文基于全国省际统计数据,研究了我国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全面了考察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和间接传导机制的影响。得到以下主要结论:工业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地区差异,在东部和西部地区具有促进作用,中部地区做并不显着,东北地区有抑制作用。产业结构高级化也存在地区差异,在东部和西部地区具有促进作用,在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具有抑制作用。在四大区域城镇进程的推进均有利于经济的增长,并且城镇化进程与经济增长呈倒“U”型关系。城镇化的间接传导途径存在区域性的差异,在东部和东北地区存在抑制作用,在中西部地区存在促进作用,并且间接的传导效应明显低于直接效应。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经济快速发展,各产业发展成绩显着。工业和服务业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尤其是服务业的发展成为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衡量指标。本文基于吉林省的统计数据,研究了吉林省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全面了考察吉林省城镇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直接和间接传导机制的影响。得到以下主要结论:工业化、产业结构高级化对吉林省三大区域经济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从全省的角度,城镇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差异,在东部和西部地区具有促进作用,在中部地区出现了不显着的情况,但间接作用上在三大区域都具有促进作用,城镇化仍是吉林省加快发展的关键。财政支出水平对吉林省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差异,在东部地域负相关,但在中部和西部地区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还没有发挥出来。在经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目前吉林省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进一步对吉林省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行swot分析,找出吉林省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内部优势和劣势,外部的机遇和挑战。从吉林省内部情况看,吉林省具有发展支持政策多,开发区综合实力强,汽车、石化、农产品加工三大支柱产业发展态势良好,人才培养优势明显,科技创新能力较强,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对外投资迈出新步伐等多方面的优势;同时面临着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内部工业结构失衡,内需乏力,投入产出效率较低,服务业发展区域结构失衡等劣势。从外部环境看,国家出台了支持东北地区发展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吉林省面临着重要的政策机遇期,长春吉林区域一体化稳步推进,边境口岸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交通物流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互联网+”方兴未艾。但也面临着东北地区三省产业结构同质化的挑战,人口人才流失,外贸形势严峻,市场化程度不高等问题。最后,基于吉林省产业结构的演进历程和经验分析结论,结合吉林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为了实现吉林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出了要合理布局产业结构,提高金融服务能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科学推进城镇化进程,优化对外通道,优化发展软环境,加强区域间合作,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等建议。
杨晶晶[2](2017)在《辉县市灵活就业人员的劳动权益保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的转型,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升级,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导致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急剧增加。由于灵活就业工作形式灵活、就业门槛要求低,能够满足不同劳动者的择业需求,因此成为越来越多各种富余劳动力和新增劳动力选择的重要就业渠道,灵活就业对我国劳动力市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为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增添了活力。但是,随着灵活就业的发展,灵活就业劳动者不受重视、就业平等权受侵犯、劳动报酬权较难实现、工作安全隐患较高、同工不同酬、福利待遇较差等劳动权益受侵害的事件屡见不鲜,严重影响了我国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成为威胁我国社会稳定的重大隐患。基于此,确定本文的研究内容为灵活就业人员的劳动权益保障。辉县市在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中不断的调整和升级产业结构,产生了大量下岗失业人员,再加上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灵活就业形式已经成为辉县市拓宽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渠道。但是,灵活就业在发展的同时,灵活就业人员的劳动权益却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2014年仅建筑领域的灵活就业人员讨薪上访、投诉案件发生56起,使用童工、强迫劳动、非法职业中介、欠薪逃匿等违法用工行为时常发生。根据辉县市劳动仲裁部门的统计,2014年共接待来访群众1300人次,劳动争议仲裁立案达到95起,其中接近八成的案件与灵活就业人员有关。基于此,笔者认为对辉县市灵活就业人员的劳动权益保障情况进行研究非常有必要。首先,本文立足于经济学视角来研究辉县市灵活就业人员的劳动权益保障,在认真阅读并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之后,对有关灵活就业劳动权益保障的研究现状有了深刻的认识。通过对灵活就业人员的界定,确定本篇文章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城镇国有和集体企业下岗、离岗人员和进城务工人员这两类被动型灵活就业人员。其次,基于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人力资本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等经济学理论进行理论分析,通过问卷调研法、对比分析法对灵活就业人员的劳动权益保障进行研究。通过问卷调研获得辉县市灵活就业人员劳动权益保障情况的第一手资料,为本文研究提供数据和资料支撑,研究发现辉县市灵活就业人员的劳动权益保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劳动报酬权难以保障;休息休假权难以实现;劳动关系确立不规范,容易失业;政府灵活就业促进就业能力有限,劳动监察力度不够;职业培训机会少且质量不高;参保率低,断保现象严重;工作安全条件差。然后,结合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得出导致以上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灵活就业人员的自身因素:灵活就业人员人力资本水平低,在劳动关系中常常处于劣势;由于灵活就业人员有限收入的约束,没有能力缴纳社会保险;对眼前的利益偏好大于将来利益的偏好,使得灵活就业劳动者的参保积极性较低。2.雇主因素:结合不完全合约理论,从劳动力供求双方的有限理性、信息的不对称性和缔结劳动合约的交易成本三个方面去分析雇主的行为,得出由于灵活就业人员劳动合约的不完备程度较高,导致了灵活就业雇主会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去侵害灵活就业人员的合法劳动权益。3.劳动力市场的分割会导致灵活就业人员的合法劳动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4.政府在制订灵活就业人员劳动权益保障的政策时,存在着地方政府角色错位、效率和公平难以兼顾、制度供给不足、维权成本高等方面的缺陷。通过以上研究,针对辉县市灵活就业人员劳动权益保障问题产生的根源提出从提升灵活就业人员人力资本水平、优化用人企业内部管理环境、完善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调节方式三个方面来改善辉县市灵活就业人员劳动权益保障的现状,希望能够帮助辉县市灵活就业群体走出劳动权益保障的困境,改善他们的就业质量,进而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
秦伟霞[3](2016)在《新乡市土地生态质量评估与土地生态功能分区研究》文中指出土地生态质量评估能揭示评价区域土地资源利用状况对人类生存以及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适宜程度、限制因素和土地质量的地域分异规律,为研究土地生态质量差异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挖掘,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集约利用,同时为目标区域的生态保护、经济发展提供借鉴。生态功能分区对区域生境的可持续发展及其保护具有指示作用。依据各生态子区的差异,因地制宜地进行规划管理与建设保护,可以缓解生态环境与土地利用的矛盾,对构建绿色国土空间格局意义重大。本文以河南省新乡市为例,在土地管理学和景观生态学等理论基础上,并充分考虑新乡市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构建了研究区土地生态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在收集整理指标体系下的各有关指标数据基础上,通过运用ArcGis、Erdas、SPSS等软件对数据分析功能,对新乡市土地生态质量评价和土地生态功能分区进行研究,以期构建绿色国土空间格局,并为省级及县级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相关部门提供参考。本文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⑴土地生态质量评估选择影响土地生态质量的评估指标,构建指标体系,共包含29个指标。通过熵权模型及综合法,以村为评价单元对新乡市土地生态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依据综合评估值,新乡市69.9%的土地生态质量处于良、优等级,综合值范围为0.5700.740,分布在获嘉县、原阳县、延津县、封丘县、长垣县等地区;凤泉区东部、牧野区中西部、卫滨市辖区的生态质量评价结果为差,占2.340%,综合值介于0.2200.380之间,其余27.80%的土地生态质量处于一般、中等等级,综合值范围为0.3900.560。对综合评估值空间分布进行分析表明,自然地理基础、城镇化水平、资源需求是土地生态质量的作用因素。⑵土地生态功能分区在土地生态质量评估结果的基础上,采用冷热点分析法对土地生态质量空间分异进行分析,将研究区划分为低值高集聚区、低值集聚区、不明显集聚区、高值集聚区四种分异类型区。并采用障碍度计算方法,对各分异类型区的土地生态质量主控因子进行确定。在此基础上,将研究区北部的辉县市北部、卫辉市北部地区划分为北部生态旅游区;将新乡市区、卫辉市与辉县市南部地区、新乡县划分为城市发展生态保护区;将获嘉县、延津县、原阳县中北部、封丘县中北部地区划分为生态农业区;将原阳县南部、封丘县南部、长垣县划分为黄河湿地生态涵养区。各区面积分别为1418.25km2、1939.3km2、2938.36km2、2071.23km2。
田腾飞[4](2016)在《山东省产业结构的空间格局演变及其驱动因素》文中研究说明山东省是我国东部沿海的经济发达省份,但与东部沿海其他发达省份相比,经济发展质量不高,并且省内城市产业发展不均衡。山东省的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需要进一步调整和升级。本文选择新世纪以来的2000-2014年为研究时段,采用ArcGIS10.2和MATLAB2014软件和相关数学方法,对山东省产业结构空间格局演变规律及其驱动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文章首先构建了产业结构指标体系;然后,采用ArcGIS趋势分析、K均值聚类分析和区位熵等方法对山东省产业结构的现状特点和空间格局进行了研究,并与相关省份做了对比分析;再次,采用GIS空间分析和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从省域整体和区域两个层面分别研究了山东省产业结构的时空演变规律;最后,从经济社会和空间因素两个方面,基于省域整体和区域两个层面,采用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和GIS空间分析等方法和技术对山东省产业结构空间格局演变的主要驱动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以上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山东省产业结构不断向高级化演变,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在整体上分别呈现出逐渐降低、先升后降和逐渐升高的发展趋势,产业结构主要呈现出第二产业比重偏高,第三产业比重相对偏低,且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层次较低;在空间格局上,山东省产业结构发展演变的空间分布差异明显,空间集聚特征不显着,整体上呈现由鲁西南内陆地区向东北部的半岛地区逐渐高级化的趋势;对山东省整体产业结构演变有驱动作用的经济社会因素为人均GDP、出口总值、城市人口密度等27个主要社会经济因素,其中,城市人口密度和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对山东省整体产业结构演变的影响最大;对山东省区域产业结构演变影响较大的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纯收入、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和居民消费水平,其中居民消费水平、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和用水普及率对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解释性最强;各年份与山东省产业结构相关的空间因子呈现差异性,其中各城市到海岸线的距离、到中心城市的距离和到胶济铁路的距离是山东省产业结构空间格局演变的主要空间驱动因素。
李永康[5](2015)在《中部地区汽车产业结构优化研究》文中认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增长速度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增长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发展方式由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中部地区是中国的“腰”,用占全国10.7%的土地,承载了全国28.1%的人口,是人口大区、经济腹地和重要市场。2006年4月,党中央出台了《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确立了中部地区作为全国重要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的战略地位。2012年8月,又进一步出台《国务院关于大力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依托骨干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和关键技术研发,推动汽车等装备制造业升级和发展,以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015年4月,国务院批准实施《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指出要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引导武汉、长沙、南昌、襄阳、九江、株洲、湘潭、景德镇等地开展汽车产业合作与企业重组,建立汽车产业联盟,共同研发汽车关键技术和节能、环保、安全新产品,构建配套协作、体系完整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打造全国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汽车产业作为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具有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就业面广、消费拉动大的特点。2014年中国汽车产销规模突破2300万辆,连续六年蝉联世界汽车产销量第一。经测算,汽车产业对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度约为4.22%,与相关产业的就业比例是1:7,直接和间接就业人数合计超过2000万。晋、湘、徽、鄂、豫、赣六省在各自的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全都不约而同地提到要大力发展汽车产业,新常态下的中部地区汽车产业结构优化不仅正当其时而且迫在眉睫。论文在理论分析、实证研究和对策建议三个层面探讨中部地区汽车产业结构的优化问题。首先在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介绍了产业发展理论、创新理论、优势理论、新结构经济学理论和低碳经济理论等中部地区汽车产业结构优化的相关理论。以美国、德国、日本和韩国为例研究了汽车产业结构优化的国际经验及其启示。论文研究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历程、现状和空间分布、地位和作用。分析了新常态下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特征:从消费需求看,现在模仿型排浪式汽车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汽车消费渐成主流;从投资需求看,传统的汽车产业产能结构性过剩问题凸显,但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从出口情况看,过去中国汽车产业以小规模、低水平走出去为主,新常态下要实现大规模“走出去”和“优进优出”并举;从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看,整个中国汽车市场环境已经从供不应求到结构性的产能过剩,汽车产业的落后产能加快淘汰,产业加速集聚和集群化发展,产业间的跨界与融合,区域间的开放与合作等趋势将不可逆转;从生产要素相对优势看,过去发展汽车产业的要素禀赋丰裕度较高,部分要素具有比较优势,现在的发展要更多依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和科技创新所推动的产业结构优化来实现;从市场竞争特点看,汽车产业市场化程度将进一步提高,区域壁垒和产业进入门槛将进一步破除,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合资企业和外资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将进一步加剧;从资源环境约束看,过去发展汽车产业的资源环境回旋余地相对较大,现在随着民众诉求的倒逼和国家政策的收紧,资源环境的硬约束不断加剧;从风险积累和化解看产能过剩、能源消耗、环境污染、交通拥堵、产业安全等过去较少考虑的隐性风险正逐步显现;从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看,市场将成为各种要素配置的决定性力量,政府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促进汽车产业结构优化上将更多依靠法治手段。这九大特征是新常态的理论分析视角下中国汽车产业结构优化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同样也适用于中部地区。论文对中国汽车产业结构以及中部六省的汽车产业结构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运用GIS方法对中部、东部、东北和西部地区汽车产业的空间结构要素进行了研究。在对中部地区汽车产业结构作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认为中部地区汽车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产业大而不强且产能有结构性过剩的风险,产业国际化程度不高,产业集聚度偏低,科技创新能力较弱,产品结构不适应市场需求,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远不及预期,零部件产业与整车产业的发展不协调。中部地区汽车产业结构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创新驱动力不足,国家汽车产业政策,产业宏观调控手段,中部地区地方壁垒,重“整”轻“零”思想观念和中部地区汽车企业自身的原因。论文在研究新常态的基本理论基础上,根据中部地区汽车产业结构优化的比较优势,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新常态下中部地区汽车产业结构优化六个维度的目标:合理化、高度化、国际化、低碳化、服务化和智能化。在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方面,要推动消费需求结构合理化,要使产业内关系合理化,要使产业间关系合理化。在实现产业结构高度化方面,要实现产品附加值的提升,要实现技术结构高度化,要实现劳动力结构高度化。在实现产业结构国际化方面,要优化产业发展的空间格局,要优化国际产业要素的引进结构。在实现产业结构低碳化方面,要靠科技创新的力量,在改造传统能源汽车的同时,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政府要恰当作为,出台合理的政策法规;做好消费观念的引导,树立民众低碳化意识。在实现产业结构服务化方面,要加快汽车制造与信息技术服务融合,大力发展汽车后市场,鼓励服务类新业态的创新。在实现产业结构智能化方面,要加快中部地区智能汽车发展战略和技术路线图的研究制定,加快发展汽车产业智能制造装备和核心零部件,推进汽车产业制造过程智能化,加快推动实施智能汽车试点示范运行项目。这六维目标和实现路径的提出,不仅契合经济学理论,还是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中国制造2025》以及“十三五”规划的要求,符合中部地区汽车产业结构优化的实际,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可行性。论文最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中部地区汽车产业结构优化的对策。就国家层面而言,主要是:第一,要进一步健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法律法规。其中包括:要完善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管理办法;要在汽车产业领域更严格地执行《反垄断法》;要通过完善汽车品牌管理办法来激活汽车市场。第二,要充分发挥市场在汽车产业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用政府的“减法”换市场的“加法”,这也是新常态下,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第三,更好发挥有为政府的作用,把该管好的管好,恰当作为。要制定合理的汽车产业强国发展战略;加大对自主品牌的扶持力度;大力发展汽车消费金融业;着力改进重点国企的用人机制和考核体系。就产业层面而言,主要是:第一,要以科技创新引领汽车产业结构优化。这是产业结构优化的根本驱动力,要高度重视基础科学研究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基础性作用;要发挥区域的比较优势改造传统能源汽车和发展新能源汽车。第二,要进一步加强中部地区汽车产业的集聚。要在充分认识中部地区汽车产业集聚的急迫性基础上,大力推进国有大型企业的整合,从而带动新一轮的汽车产业集聚。第三,要理顺零整关系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要通过建立紧密的双赢战略联盟理顺零整关系,政府要积极引导并加大扶持力度。第四,要站上互联网+、大数据等“风口”,促进中部地区汽车产业的智能化发展。制定促进汽车产业智能化的国家专项规划和政策,积极扶持汽车电子产业的发展,推动通信、互联网与汽车产业的融合发展。第五,要发挥中部地区人力资本在汽车产业结构优化中的关键作用。要重视汽车产业职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要加大校企合作培养的力度;要大力倡导汽车产业的创新教育。就区域层面而言,主要是:第一,要抓住“一带一路”这一千载难逢的战略契机加快推进汽车产业结构国际化。要抓紧机遇实现大规模“走出去”和“优进优出”并举;要加大对海外先进技术的收购力度。第二,加强中部地区与东部、东北和西部地区的产业合作。加强中部地区对东部地区的产业承接,加强中部地区与东北地区的产业合作,加大中部地区对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以上这些对策建议是一个措施链,实施的过程中要采取综合施策、统筹兼顾的办法。只有这样,方能适应和引领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不断推进中部地区汽车产业结构的优化,完成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飞跃,助力实现中部地区的战略性崛起。
王维琳[6](2015)在《农村公共危机管理人才开发研究 ——以河南省辉县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生态环境变得脆弱,农村需求层次上升,农村社会日益复杂,产生公共危机的机率增大。在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城市受到重视,而农村却被轻视或者忽视,但农村公共危机管理却又日益迫切而重要。本研究借鉴公共危机管理研究相关成果,根据人力资源开发相关理论,对农村公共危机管理人才开发进行了研究,目的是提高农村公共危机的预见能力,降低农村公共危机发生的概率,以及发生危机时带来的损失。论文首先阐述了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了研究难点和可能的创新。其次对农村公共危机管理人才开发的基本理论和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和界定,为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再次,通过实证研究,以河南辉县市为例,从该市农村公共危机的特点、形式和特征等入手,分析了农村公共危机管理现状和农村公共危机管理人才开发现状,强调了农村公共危机管理的重要性。重点研究了当前我国农村公共危机管理人才开发存在的问题,发现主要有人才开发未职业化、人才培训问题多和人才激励不到位等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公共危机管理人才开发认识不深入、开发形式单一和宣传力度小等原因。最后对农村公共危机管理人才开发存在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如确立人才标准,开拓人才开发途径,以及完善人才激励机制。通过研究发现,当前我国农村公共危机越来越多,损失越来越大,需要大力开发农村危机管理知识丰富、危机管理能力强和具有高度责任感的农村危机管理人才。
王静静[7](2014)在《河南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农地利用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化是社会、经济、环境多因素交织在一起的复杂过程。近年来,伴随着河南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同时,河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是国家重要的粮食产区和商品粮基地,肩负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使命。面对不断加快的农村城市化进程和日益减少的农地,如何协调农村城市化与农地利用和保护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学术界与决策者面临的重大难题。本文以河南省为研究对象,立足于河南省人口众多、人地矛盾尖锐、城乡二元结构特点显着、城市化水平亟待提高、城乡统筹发展要求迫切等实际情况,以协调推进农村进城市化与农地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关系为主线,以城市化发展水平和农地数量和利用格局的变化为依据,采用宏观分析与统计分析、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系统地回顾了河南省农村城市化的历史演变过程及其对农地利用结构、布局和利用效益的影响,科学地分析了影响农村城市化的各种因素及推进农村城市化与农地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对立统一关系,概括了推进农村城市化对农地合理利用和保护带来的影响,提出了城乡协调、生态和谐的农地保护模式及其实现途径。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以科学的发展观和新型城市化理论为指导,扼要的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以及国内外已取得的研究成果;第二章分析了河南省城市化的特点、历史演变、发展水平及其对应的农地数量和农地利用格局的变化情况和变化规律;第三章通过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河南省农村城市化水平与农地的数量、结构和布局的关联性进行了评价分析;第四章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系统分析了河南省农村城市化对本省农地数量、利用结构和利用效益的影响机理及影响后果;第五章利用上述评价和分析结果,提出了城乡协调、生态和谐的农地保护模式及其实现途径,从而为协调农村城市化与农地利用和保护之间的矛盾提供了依据;第六章总结了本文研究的结论和存在的不足。
李在军[8](2014)在《江苏省产业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及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往往取决于地区产业发展水平,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区域一体化进程加快,使得区域间相互影响、相互交流日益频繁,这将对对地区产业发展水平格局产生重要影响,而空间数据分析技术的进步发展对探寻社会经济现象的空间结构与空间关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借助于空间分技术对地区间产业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进行探讨,可为地区产业今后发展方向提供建议与思考。本文以二三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表征产业的发展水平,综合运用传统统计分析方法与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以江苏省为例,对江苏省1978年以来的整体产业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及其成因机制进行探索与解释。全文共分为五章,第1章为研究背景阐述;第2章为国内外研究进展与相关研究理论综述,同时阐明了本文研究目标与研究对象;第三章运用基尼系数对1978年来江苏省产业发展水平的整体差异性变化,利用Mann-Kendall对产业发展水平的差异性阶段进行划分,通过马尔科夫链与空间马尔科夫链从时间与空间尺度上对江苏省产业发展水平的时空趋同现象进行探讨,对其空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关系进行分析;第四章综合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江苏省产业发展水平的全局空间自相关、局部空间自相关及冷热点探测,详细揭示江苏省整体产业发展水平的空间关联效应,并通过空间变差函数对整体性空间分异现象进行机理解释;第五章采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在选取相关指标因素的基础上,对三个时点江苏省产业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成因进行分析与解释;第六章为对策建议,在对江苏省产业发展水平整体性关联作用下的空间格局分析的基础上,及对不同年份地区产业发展水平影响因素差异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提高地区产业发展水平的对策与建议,以期实现地区内与地区间产业发展水平关联互动的良好局面;第七章为本文的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指出了本文的研究不足与今后的研究方向。
李在军,管卫华,臧磊,吕旭江[9](2013)在《江苏省产业结构的空间格局演变及其动力机制分析》文中认为以江苏省1995、2000、2005及2010年各县、市产业结构系数为研究指标,运用空间自相关、空间变异函数、克里格空间插值等方法,对江苏省县、市的产业空间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995年来,江苏省产业结构的总体空间格局分异显着,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整体上呈现出南—北差异性;由冷热点区演化来看,江苏省产业发展水平的区域空间集聚趋势明显,苏南地区尤其是与上海毗邻地区为高水平集聚区,而广大苏北地区及多数苏中地区多为低水平集聚区;产业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连续性与自组织性逐渐增强,空间自相关引起的结构分异越来越显着,空间关联效应的作用范围增大,各方向产业水平的空间不均衡有扩大的趋势。最后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4个年份的产业空间格局演变的影响因素。
黄晓璐[10](2013)在《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产业结构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产业结构的状态,而产业结构会随着经济的增长发生相应的变迁。现代经济增长的过程,是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相互依赖、相互促进、不断发展的过程。产业结构既是现实经济运行的具体体现,又是资源配置效果的深层反映,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变迁来体现的。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成功经验也肯定地说明了知识经济时代产业结构变迁是保持经济健康稳定增长的关键。这对于正面临经济体制转轨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长江中游城市群来说,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本文在梳理考察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阐述产业结构变迁的规律,根据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实际情况做出具体的描述性分析,并建立产业结构变迁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框架。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基于长江中游城市群2000-2010年各地级市人均GDP均值,运用聚类分析法将长江中游城市群各地级市按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同划分为三类,分别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缩小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的模型估计结果与现实状况的偏差。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长江中游城市群I类地区而言,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能有效促进经济增长,但第一产业与经济增长负相关;II类地区和III类地区的三次产业变迁均与经济增长正相关,但由于存在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地级市之间有差异。最后,本文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二、产业结构高度化与我国农村城市化水平提高的实例分析——以河南省辉县市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产业结构高度化与我国农村城市化水平提高的实例分析——以河南省辉县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吉林省产业结构变动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与结构 |
第2章 相关理论 |
2.1 经济增长理论简述 |
2.1.1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
2.1.2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 |
2.1.3 新经济增长理论 |
2.1.4 发展经济学理论 |
2.2 区域经济增长相关理论 |
2.2.1 区位理论 |
2.2.2 区域均衡增长理论 |
2.2.3 区域非均衡增长理论 |
2.2.4 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 |
2.3 产业结构相关理论 |
2.3.1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 |
2.3.2 城镇化与产业结构 |
2.3.3 产业布局理论 |
2.3.4 产业集群模式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吉林省产业结构演进历程分析 |
3.1 中国产业结构演进历程 |
3.1.1 改革开放前产业结构演进过程 |
3.1.2 改革开放后产业结构演进过程 |
3.1.3 新常态下产业结构演进过程 |
3.2 吉林省产业结构演进历程 |
3.2.1 改革开放前产业结构演进过程 |
3.2.2 改革开放后产业结构演进过程 |
3.2.3 老工业基地振兴以后产业结构演进过程 |
3.2.4 新常态下产业结构演进过程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产业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经验分析 |
4.1 我国产业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
4.2 我国城镇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间接效用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吉林省产业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经验分析 |
5.1 吉林省产业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
5.2 吉林省城镇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间接效用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吉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SWOT分析 |
6.1 吉林省经济运行现状 |
6.1.1 经济总量状况 |
6.1.2 各产业发展状况 |
6.1.3 固定资产投资状况 |
6.1.4 消费市场状况 |
6.2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面临的优势 |
6.2.1 吉林省出台的优惠政策 |
6.2.2 吉林省开发区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
6.2.3 人力资源成本优势 |
6.2.4 主导产业优势 |
6.2.5 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 |
6.2.6 对外投资迈出新步伐 |
6.2.7 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 |
6.3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面临的劣势 |
6.3.1 工业结构失衡,工业结构调整滞后 |
6.3.2 服务业发展滞后,三次产业结构还不合理 |
6.3.3 服务业发展区域结构失衡 |
6.3.4 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乏力 |
6.3.5 高耗能行业投入产出率低,高技术产业比重偏低 |
6.3.6 金融市场体系的成熟度不够 |
6.3.7 地方企业的国际竞争意识不强,缺乏参与国际贸易的主体 |
6.3.8 人口增量呈逐年下降趋势 |
6.4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面临的机遇 |
6.4.1 国家对东北地区的支持政策 |
6.4.2 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初步实现 |
6.4.3 边境口岸服务能力提高 |
6.4.4 吉林省的交通优势 |
6.4.5 物流通道不断完善 |
6.4.6“互联网+”方兴未艾 |
6.5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面临的挑战 |
6.5.1 关于东北地区产业同质化的问题 |
6.5.2 经济增速放缓,去产能形势严峻 |
6.5.3 人才和人口流失严重 |
6.5.4 对外贸易形势依然严峻 |
6.5.5 运输通道仍不通畅 |
6.5.6 市场化程度滞后于沿海地区,导致韩资“外流”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吉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对策建议 |
7.1 合理布局产业结构 |
7.2 提高金融服务能力 |
7.3 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
7.4 扎实推进吉林省城镇化进程 |
7.5 推动县域(开发区)建设 |
7.6 优化吉林省对外运输通道 |
7.7 优化发展软环境 |
7.8 加强区域间的合作 |
7.9 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战略 |
7.10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2)辉县市灵活就业人员的劳动权益保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国外文献综述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四、研究目的、框架和方法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五、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一)可能的创新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灵活就业人员劳动权益保障的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分析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
二、灵活就业人员劳动权益保障的理论分析 |
第三章 辉县市灵活就业人员劳动权益保障的调查研究 |
一、我国灵活就业人员劳动权益保障的现状 |
二、调研区域的选取 |
三、辉县市基本情况介绍 |
四、数据搜集 |
五、调查问卷设计及具体实施情况 |
六、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 |
七、辉县市灵活就业人员劳动权益保障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辉县市灵活就业人员劳动权益保障不足的原因分析 |
一、灵活就业人员自身因素 |
(一)灵活就业人员人力资本水平较低 |
(二)有限收入的权衡选择 |
(三)偏好当前的利益 |
(四)逆向选择问题严重 |
二、雇主因素 |
三、劳动力市场的分割 |
四、灵活就业人员劳动权益保障的政府缺陷 |
(一)地方政府角色错位 |
(二)维权成本高 |
(三)效率和公平难以兼顾 |
(四)国家制度供给不足 |
第五章 改善辉县市灵活就业人员劳动权益保障的建议 |
一、提升灵活就业人员人力资本水平 |
二、优化用人企业内部管理环境 |
三、完善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调节方式 |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辉县市灵活就业人员的劳动权益保障调查问卷 |
致谢 |
(3)新乡市土地生态质量评估与土地生态功能分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土地生态质量评价 |
1.2.2 生态功能分区 |
1.2.3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3 土地生态质量评估与土地生态功能分区的理论基础 |
1.3.1 人地关系理论 |
1.3.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3.3 土地生态评价理论 |
1.3.4 区域规划理论 |
1.4 研究内容、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条件 |
2.1.2 社会经济状况 |
2.1.3 新乡市土地利用现状 |
2.2 数据来源 |
3 新乡市土地生态质量评估模型构建 |
3.1 评估要求与评估尺度的确定 |
3.1.1 评估要求 |
3.1.2 评估尺度的确定 |
3.2 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
3.3 指标标准化与权重确定 |
3.3.1 指标标准化 |
3.3.2 指标权重确定 |
3.4 评估指数计算与分级 |
3.4.1 评估指数计算 |
3.4.2 评估指数分级 |
4 新乡市土地生态质量评估分析 |
4.1 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 评估数据来源及处理 |
4.2.1 自然地理因素 |
4.2.2 生产建设因素 |
4.2.3 景观多样性因素 |
4.2.4 生态保护因素 |
4.3 指标数据标准化 |
4.4 指标权重确定 |
4.5 评估指数计算与分等 |
4.5.1 评估指数计算 |
4.5.2 自然断点法指数分级 |
4.6 新乡市土地生态质量评估结果分析 |
4.6.1 准则层指标评估结果分析 |
4.6.2 土地生态质量综合评估结果分析 |
5 新乡市土地生态功能分区研究 |
5.1 土地生态功能分区的目标与原则 |
5.1.1 土地生态分区目标 |
5.1.2 土地生态分区原则 |
5.2 土地生态功能分区依据 |
5.2.1 生态功能分区和土地利用的联系 |
5.2.2 土地生态质量空间分异研究 |
5.2.3 土地生态质量空间分异分析结果 |
5.3 各分异类型区土地生态质量主控因子分析 |
5.4 新乡市土地生态功能分区结果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山东省产业结构的空间格局演变及其驱动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的内容和思路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二章 产业结构指标体系构建与数据采集 |
2.1 产业结构指标体系 |
2.1.1 三次产业指标 |
2.1.2 国民经济行业指标 |
2.2 数据采集 |
第三章 山东省产业结构现状与空间格局 |
3.1 山东省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
3.1.1 山东省三次产业现状分析 |
3.1.2 山东省国民经济行业现状分析 |
3.2 山东省产业结构的空间聚类分析 |
3.2.1 现状产业结构的空间聚类分析 |
3.2.2 产业结构聚类的历史对比分析 |
3.3 山东省产业结构空间格局分析 |
3.4 山东省产业结构与相关省区的对比分析 |
3.4.1 三次产业对比分析 |
3.4.2 国民经济行业的对比分析 |
第四章 山东省产业结构时空演变分析 |
4.1 山东省整体产业结构演变分析 |
4.2 山东省区域产业结构空间格局演变 |
4.2.1 山东省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空间差异 |
4.2.2 山东省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空间相关性 |
第五章 山东省产业结构演变的经济社会驱动因素 |
5.1 产业结构空间格局演变的经济社会驱动因素分析 |
5.2 山东省整体产业结构演变的主要经济社会驱动因素 |
5.2.1 省域整体产业结构与经济社会因素的相关分析 |
5.2.2 省域整体产业结构与主要经济社会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5.2.3 省域整体产业结构与主要经济社会因素的逐步回归分析 |
5.3 山东省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主要经济社会驱动因素 |
5.3.1 区域产业结构演变与经济社会因素的相关分析 |
5.3.2 区域产业结构与主要经济社会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5.3.3 区域产业结构与主要经济社会因素的逐步回归分析 |
第六章 山东省产业结构演变的空间驱动因素 |
6.1 影响产业结构演变的空间驱动因素分析 |
6.2 空间因子构建 |
6.3 山东省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主要空间驱动因素及其定量关系 |
6.3.1 产业结构与主要空间驱动因素的相关分析 |
6.3.2 产业结构与主要空间驱动因素的多元线性归回分析 |
6.3.3 产业结构与主要空间驱动因素的逐步回归分析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对策和建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硕±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附录 |
(5)中部地区汽车产业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研究综述 |
二、国内外关于产业结构优化的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内容、方法、创新点和不足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框架和主要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汽车产业结构优化的相关概念及研究的相关理论 |
第一节 汽车产业结构优化的相关概念 |
一、产业与产业结构 |
二、汽车产业结构优化 |
第二节 中部地区汽车产业结构优化的相关理论 |
一、产业发展理论 |
二、创新理论 |
三、优势理论 |
四、新结构经济学理论 |
五、低碳经济理论 |
第三章 汽车产业结构优化的国际经验及其启示 |
第一节 美国汽车产业结构优化的经验及其启示 |
一、美国汽车产业发展历程和结构优化措施 |
二、美国汽车产业结构优化的启示 |
第二节 德国汽车产业结构优化的经验及其启示 |
一、德国汽车产业发展历程和结构优化措施 |
二、德国汽车产业结构优化的启示 |
第三节 日本汽车产业结构优化的经验及其启示 |
一、日本汽车产业发展历程和结构优化措施 |
二、日本汽车产业结构优化的启示 |
第四节 韩国汽车产业结构优化的经验及其启示 |
一、韩国汽车产业发展历程和结构优化措施 |
二、韩国汽车产业结构优化的启示 |
第四章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作用、现状和特征 |
第一节 中国汽车产业的地位和作用 |
一、中国汽车产业的地位 |
二、中国汽车产业的作用 |
第二节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
一、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历程 |
二、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 |
三、中国汽车产业的结构现状 |
第三节 新常态下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主要特征 |
一、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汽车消费渐成主流 |
二、新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 |
三、大规模“走出去”和“优进优出”并举 |
四、产能过剩和产业集聚并存 |
五、科技创新成为发展新引擎 |
六、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
七、资源环境的硬约束不断加剧 |
八、各种隐性风险正逐步显现 |
九、资源配置模式更多依靠市场和法治 |
第五章 中部地区汽车产业结构的现状、问题与原因 |
第一节 中部地区汽车产业发展的总体分析 |
一、产业集群发展 |
二、区域合作发展 |
三、龙头企业发展 |
第二节 中部六省汽车产业结构的具体分析 |
一、湖北省汽车产业结构 |
二、安徽省汽车产业结构 |
三、湖南省汽车产业结构 |
四、河南省汽车产业结构 |
五、江西省汽车产业结构 |
六、山西省汽车产业结构 |
第三节 中部地区汽车产业集聚度比较分析 |
一、计量方法与数据说明 |
二、计量结果的分区域分析 |
第四节 中部地区汽车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
一、产业大而不强且产能有结构性过剩的风险 |
二、产业国际化程度不高 |
三、产业集聚度偏低 |
四、科技创新能力较弱 |
五、产品结构不适应市场需求 |
六、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远不及预期 |
七、零部件产业与整车产业的发展不协调 |
第五节 中部地区汽车产业结构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创新驱动力不足 |
二、国家汽车产业政策的原因 |
三、产业宏观调控手段的原因 |
四、中部地区地方壁垒 |
五、重“整”轻“零”思想观念 |
六、中部地区汽车企业自身的原因 |
第六章 新常态下中部地区汽车产业结构优化目标 |
第一节 新常态的基本理论 |
一、新常态理论的提出 |
二、新常态理论的内涵 |
三、新常态理论与产业结构优化 |
第二节 新常态下中部地区汽车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 |
一、合理化 |
二、高度化 |
三、国际化 |
四、低碳化 |
五、服务化 |
六、智能化 |
第三节 各区域汽车产业结构多目标优化模型的测度 |
一、多目标优化模型的构建 |
二、多目标优化模型的量化分析 |
第七章 新常态下中部地区汽车产业结构优化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国家层面的对策建议 |
一、进一步健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法律法规 |
二、充分发挥市场在汽车产业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
三、更好发挥有为政府的作用 |
第二节 产业层面的对策建议 |
一、以科技创新引领汽车产业结构优化 |
二、进一步加强中部地区汽车产业的集聚 |
三、理顺零整关系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 |
四、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促进产业智能化发展 |
五、发挥人力资本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关键作用 |
第三节 区域层面的对策建议 |
一、抓住“一带一路”战略契机促进产业结构国际化 |
二、加强中部地区与东部、东北和西部地区的产业合作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6)农村公共危机管理人才开发研究 ——以河南省辉县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归纳法 |
1.4.3 比较分析法 |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6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
1.6.1 创新点 |
1.6.2 研究难点 |
第二章 农村公共危机管理人才开发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农村公共危机管理人才开发相关概念 |
2.1.1 农村公共危机 |
2.1.2 农村公共危机管理 |
2.1.3 农村公共危机管理人才 |
2.2 农村公共危机管理人才开发相关理论 |
2.2.1 农村公共危机管理人才开发的特点 |
2.2.2 农村公共危机管理人才需具备的素质 |
2.2.3 农村公共危机管理人才开发的基本内容 |
2.2.4 农村公共危机管理人才开发流程 |
2.2.5 农村公共危机管理人才标准 |
第三章 农村公共危机管理人才开发现状 |
3.1 河南省辉县市基本情况简述及农村公共危机现状 |
3.1.1 河南省辉县市基本情况介绍 |
3.1.2 辉县市农村公共危机现状 |
3.1.3 辉县市农村公共危机特点 |
3.2 农村公共危机管理人才开发需求现状 |
3.2.1 管理人才数量方面的需求 |
3.2.2 管理人才学历方面的需求 |
3.2.3 管理能力方面的需求 |
3.2.4 思想品德方面的需求 |
3.3 农村公共危机管理人才开发现状 |
3.3.1 开发组织形式 |
3.3.2 开发工作内容 |
3.3.3 开发过程 |
第四章 农村公共危机管理人才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4.1 农村公共危机管理人才开发存在的问题 |
4.1.1 公共危机管理人才培训问题多 |
4.1.2 公共危机管理人才开发工作重视不够 |
4.1.3 公共危机管理人才激励机制不成熟 |
4.1.4 公共危机管理人才未职业化 |
4.2 农村公共危机管理人才开发存在问题的原因 |
4.2.1 对农村公共危机管理人才开发的重要性意识不强 |
4.2.2 农村公共危机管理人才开发的宣传力度不够 |
4.2.3 传统观念对农村公共危机管理人才开发形成制约 |
第五章 农村公共危机管理人才开发对策 |
5.1 增强全民农村公共危机忧患意识 |
5.2 加强农村公共危机管理人才开发的宣传力度 |
5.3 完善农村公共危机管理人才的激励机制 |
5.4 优化农村公共危机管理人才开发的路径 |
5.4.1 提高预见,改进人才规划水平 |
5.4.2 专兼职结合,重点招募高层次管理人才 |
5.4.3 开发专业人才,宣传普及公共危机管理知识和防治技能 |
5.4.4 建立人才交流机制,提高人才开发与利用效率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河南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农地利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数据来源 |
1.4 研究方法及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河南省农村城市化的特点、城市化水平及其相关分析 |
2.1 河南省概况 |
2.1.1 自然资源条件 |
2.1.2 社会经济条件 |
2.2 河南省农村城市化的特点 |
2.3 河南农村城市化历史演变 |
2.3.1 城市化速度加快 |
2.3.2 城市化的动力主要是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 |
2.4 河南省城市化水平与现状 |
2.4.1 河南省农村城市化发展现状分析 |
2.4.2 河南省农村城市化的空间差异特点 |
2.4.3 河南省城市化的发展趋势 |
2.5 河南农村城市化对土地利用格局的影响 |
2.5.1 城镇建设用地不断增大 |
2.5.2 城市化对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的影响 |
2.5.3 河南农村城市化的主导因子变化趋势 |
3 城市化与农地保护的相互关联性机理 |
3.1 河南农村城市化与农地总量变化的关联 |
3.1.1 河南农村城市化的综合评价 |
3.1.2 河南省农用地总量的变化规律 |
3.2 河南农村城市化与农地结构变化的关联分析 |
3.2.1 河南农用地结构变化的特点 |
3.2.2 农地结构变化引起的耕地面积减少特征 |
3.2.3 河南城市化水平与耕地面积减少的关系 |
3.2.4 农村城市化与农地结构变化的相关分析 |
3.3 河南农村城市化与农地保护水平的关联 |
3.3.1 河南农地保护水平综合评价 |
3.3.2 农村城市化与农地保护的辩证关系 |
3.3.3 农地保护对农村城市化的影响 |
4 河南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的农地利用趋势、成因及其后果 |
4.1 河南省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的农地利用条件分析 |
4.1.1 河南省农地利用的自然条件分析 |
4.1.2 河南省农地利用的社会经济条件分析 |
4.2 河南省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的农地利用分析 |
4.2.1 农地利用效益分析 |
4.2.2 河南省农用地空间差异 |
4.3 河南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农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
4.3.1 农地利用的区域差异 |
4.3.2 河南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的农地利用变化问题 |
4.4 河南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农地利用变化的后果 |
4.4.1 河南省农地利用变化及其问题的经济后果 |
4.4.2 河南省农地利用变化及各种问题的社会性后果 |
4.4.3 河南省农地利用变化及其问题的生态环境后果 |
4.4.4 影响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 |
5 城乡协调、生态和谐的农地保护模式 |
5.1 城乡关系及其优化 |
5.1.1 农村城市化带动下的土地利用变革 |
5.1.2 城乡关系优化与农地保护 |
5.1.3 土地利用布局调整的总体思路 |
5.2 建立城乡协调、生态融合的农地保护模式 |
5.2.1 农地保护的意义及其目前面临的困难 |
5.2.2 当前农地保护面临的几个误区 |
5.2.3 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城乡协调、生态融合的农地保护模式 |
5.3 促进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对农地保护对策的建议 |
5.3.1 重新定位省域内城镇功能、完善城市体系 |
5.3.2 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农地比较利益 |
5.3.3 加强农地管理和监督体制建设 |
5.3.4 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
5.3.5 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使农业由弱质产业转变为强质产业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江苏省产业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录 |
表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2章 研究进展与理论基础 |
2.1 产业发展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 国外产业发展演进相关研究 |
2.3 国内产业发展研究现状 |
2.3.1 区域产业演变与区域发展关系 |
2.3.2 产业演进方向、过程及机理探究 |
2.4 江苏产业结构水平的研究现状 |
2.5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3章 江苏省产业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与趋同研究 |
3.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3.1.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1.2 研究方法 |
3.2 1978年以来江苏省产业发展水平差异的变动特征 |
3.3 江苏省产业发展水平差异变动阶段划分 |
3.4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产业发展水平的时空趋同分析 |
3.4.1 江苏省区域产业发展水平的时间趋同特征 |
3.4.2 空间关联作用下的区域产业发展水平趋同特征 |
3.4.3 江苏省产业发展水平的时空趋同特征 |
3.5 总结 |
第4章 江苏省地区产业发展水平的空间集聚研究 |
4.1 研究方法 |
4.1.1 全局自相关分析 |
4.1.2 局部自相关分析 |
4.1.3 Getis-Ord G_i* |
4.1.4 变异函数 |
4.2 江苏省区域产业发展水平总体空间格局演变分析 |
4.3 区域产业发展水平的局部空间关联性分析 |
4.4 区域产业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演变 |
4.5 产业发展水平空间变异特征分析 |
第5章 江苏省产业发展水平区域差异的机制分析 |
5.1 模型选择 |
5.2 变量的选取与处理 |
5.2.1 产业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 |
5.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5.3 模型回归与结果分析 |
5.3.1 逐步线性回归 |
5.3.2 地理加权回归结果与分析 |
第6章 区域产业发展水平提升对策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9)江苏省产业结构的空间格局演变及其动力机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2 研究方法 |
2.1 全局相关性 |
2.2 局部自相关 |
2.3 Getis-Ord Gi* |
2.4 变异函数 |
3 江苏省产业结构空间格局演变分析 |
3.1 区域产业结构总体空间格局 |
3.2 区域产业结构局部空间关联性 |
3.3 区域产业结构水平的空间演变 |
4 产业结构空间演化机理及其驱动力分析 |
4.1 空间演化机理分析 |
4.2 产业结构空间格局形成的因素分析 |
5 结论与讨论 |
(10)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产业结构变迁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 |
2.1 产业结构的变迁 |
2.1.1 产业结构概述 |
2.1.2 产业结构变迁的一般规律 |
2.1.3 产业结构变迁的原因 |
2.2 产业结构变迁影响经济增长的机理 |
第3章 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现状 |
3.1 样本数据说明 |
3.2 城市群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描述性分析 |
3.2.1 经济增长状况 |
3.2.2 产业结构状况 |
3.2.3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
第4章 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结构变迁影响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
4.1 面板数据模型的建立 |
4.1.1 基于聚类分析的城市群城市分类 |
4.1.2 模型设定 |
4.2 模型设定形式的检验 |
4.3 实证结果分析 |
4.3.1 模型估计结果 |
4.3.2 市际差异的原因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B 估计结果 |
四、产业结构高度化与我国农村城市化水平提高的实例分析——以河南省辉县市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吉林省产业结构变动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研究[D]. 王锐. 吉林大学, 2017(09)
- [2]辉县市灵活就业人员的劳动权益保障研究[D]. 杨晶晶. 河南大学, 2017(06)
- [3]新乡市土地生态质量评估与土地生态功能分区研究[D]. 秦伟霞. 河南理工大学, 2016(11)
- [4]山东省产业结构的空间格局演变及其驱动因素[D]. 田腾飞. 山东建筑大学, 2016(08)
- [5]中部地区汽车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 李永康. 武汉大学, 2015(01)
- [6]农村公共危机管理人才开发研究 ——以河南省辉县市为例[D]. 王维琳. 湖南农业大学, 2015(08)
- [7]河南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农地利用问题研究[D]. 王静静. 河南理工大学, 2014(03)
- [8]江苏省产业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及机制研究[D]. 李在军. 南京师范大学, 2014(02)
- [9]江苏省产业结构的空间格局演变及其动力机制分析[J]. 李在军,管卫华,臧磊,吕旭江. 经济地理, 2013(08)
- [10]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 黄晓璐. 湖南大学, 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