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咸宁筹资慰问困难群众(论文文献综述)
刘欢[1](2021)在《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文中指出建设文明,促进文明进步与发展是人类繁衍生息至今的孜孜追求与内在动因,也是当今世界各国发展的重要目标。于中国而言,中国共产党一直在不断构建、完善、发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基于中国国情与农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底色在乡村文明,而乡村文明又集中体现在乡风文明水平上。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后,党就集中开始了乡风文明建设实践探索。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时期里,乡风文明建设的实践内容与形式不断迭代更新,收获许多实践成效。及至新时代,党和国家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使乡风文明建设能够站在新的历史坐标向更高处扬帆远航,进而为中国在不同文明交流借鉴中展现中国气派、体现中国特色、走出中国道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做出重要贡献。乡风文明建设受到国内外学界广泛关注与探讨,已取得诸多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主要集中分布在政治学、文化学与社会学,或者更为细致表现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乡村文化建设问题等具体领域,然而专注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研究乡风文明建设仍然是学界的欠缺之处。本文采用史论结合研究法,综合学科研究与系统研究相结合以及规范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视角,以战略性高度概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乡风文明建设及二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对中国乡风文明建设进行了历史考量,并系统化地研究了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基本属性、现实境遇及路径选择,以期为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尽绵薄之力。具体来说,论文由七部分组成。第一章,绪论。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之处与不足,以此构成论文研究的逻辑起点。第二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概述。这一部分主要对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进行了概述,以及分析论证了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之间的内在逻辑。论文从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依据、目标要求与重大意义三方面完整概述乡村振兴战略,在区分文化与文明概念、文明乡风与乡风文明概念基础上,对乡风文明建设概念进行了整体性阐述。从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内在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使乡风文明建设向深层发展,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存在高度一致性三方面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内在逻辑。第三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这一部分重点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以及发达国家乡风文明建设思想四个方面对论文的思想资源进行归纳总结,为第四章、第六、七章的相关论述进行基础理论的铺陈。第四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属性。这一部分大致拆分为三个方面,即基本原则、主要内容、现实功能。其中,基本原则包括坚定社会主义方向、切实立足乡村文明、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整体协调发展等内容。主要内容包括加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开展乡村移风易俗行动、着力消除乡村精神贫困等五方面。现实功能包括促进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带动乡村人居环境整体优化、繁荣与发展新时代乡村文化、推动乡村社会和谐有序发展、不断提升乡村社会文明水平等内容。第五章,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考量。这一部分从历史进程、主要特色及经验启示三方面考量了近百年来的中国乡风文明建设实践。历史进程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到新时代、新时代以来的乡风文明建设四个阶段。主要特色表现在鲜明的政治性与人民性、内容形式的继承发展性、突出实践的社会现实性三个方面。经验启示包括要强化党对乡风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以激发内生动力、使乡风文明建设与乡村经济协同发展、重视教育卫生工作的移风易俗作用以及以充足的历史耐心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五个方面。第六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境遇。这一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机遇。主要包括乡村新型社会组织多样发展、乡村产业结构不断深入发展、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渐趋完善、乡村社会主流思想健康向上、农民科学素质培育不断加强等五方面。第二部分是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挑战。主要包括乡村党组织组织力不强、乡村集体经济收入不佳、乡村文化出现衰落痕迹、乡村不良社会风气滋长、农民主体意识相对薄弱等五方面。第三部分是制约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因素。主要包括乡村党组织建设不完善、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式微、乡村文化传承发展受阻、乡村文化生态发展失衡、乡村教育发展相对落后等五方面。第七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这一部分分为五大内容。一是从突出乡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发挥乡村党组织的模范作用、密切乡村党组织的群众联系等三方面筑牢乡风文明建设的组织保障。二是从走出乡村集体经济认知误区、不断深化乡村集体产权改革、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有效途径等三方面夯实乡风文明建设的经济基础。三是从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乡村文化、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传承发展提升优秀农耕文化等三方面打牢乡风文明建设的文化根基。四是从发挥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伦理价值、盘活乡村内生治理机制自治功能、因地制宜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实践等三方面培植乡风文明建设的社会土壤。五是从不断提高乡村义务教育质量、优化提升乡村职业技能培训、转变乡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等三方面增强乡风文明建设的农民力量。总之,通过系统研究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论文主要提出如下创新观点:一是论文提出应从“文明”高度深刻理解乡风文明内涵,从总体要求、核心主体、根本任务、现实基础及主要特点等方面概述了乡风文明建设。二是论文首次详尽梳理了近百年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分析了其主要特色以及总结出其经验启示。三是论文丰富了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将“消除乡村精神贫困”纳入其中。四是论文在剖析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现实境遇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路径选择。
李专[2](2020)在《大地上的精准嬗变》文中认为引言:这是大地上的故事,这是大地上的嬗变。因为精准,所以深刻。深刻到改天换地,深刻到澄彻灵魂。1、一辈子甚至几辈子的奢望变成现实行走乡村,一些鲜花盛开的村庄令人赏心悦目,一些鹤立鸡群的豪宅令人惊艳惊叹。但是,连片而成规模的新房子好房子,往往是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崇阳县茅井村,是个依山傍水的村庄。因为依山傍水,所以美如山水画。也因依山傍水,如孤岛一般困窘。一面背靠着葛仙山的崇山峻岭,三面被陆水湖和纵横交错的河港环绕,
石铮[3](2020)在《湖北九宫山文化旅游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8年4月,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正式挂牌成立,随之各省市纷纷完成文化和旅游机构改革。统筹规划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旅游业发展成为新设立的文化和旅游机构的主要职责,文化旅游逐渐成为业界最为热门的话题。2019年,九宫山所处的通山县成立了文化和旅游局,为九宫山文化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九宫山拥有极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资源优势显着,且作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点通山县的王牌景区,文化旅游业的兴起必然会带动九宫山镇、洪港镇、闯王镇等周边乡镇的经济发展。因此,大力发展九宫山文化旅游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九宫山在推进文化旅游发展上展现出了一些新的形式,但总体上还处于较低的水平,已有的文化资源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出对旅游业的促进作用。本文针对九宫山如何有效的推进文化旅游发展进行了探讨。本文以国内外学者研究文化旅游的文献资料为基础,通过实地调研,全面挖掘九宫山所拥有的文化资源,分析其文化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并结合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来进行定性的阐释。文章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分析了创新点、不足,以及所用到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其次阐述了九宫山文化旅游发展的重要性和动力因素,并结合PEST分析法对九宫山文化旅游发展的动力因素进行分析;再次从九宫山所特有的文化旅游资源入手,全面概括九宫山文化旅游的开发优势和具体表现形式;然后得出九宫山文化旅游发展中还存在政府管理体制不顺、文化深度挖掘不够、文旅产品缺乏特色、文旅配套不够完善、民众参与度不高、文旅人才匮乏问题,并结合调查问卷对九宫山文化旅游发展问题的主要成因做出分析;最后以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入手点,通过加强文旅政策引导、推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深化文旅融资模式、优化文旅配套服务设施、扩大文化旅游圈、加强文旅人才队伍建设等多角度为九宫山文化旅游的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并提出了九宫山未来文化旅游可以借鉴的三种融合发展模式,分别是延伸型融合模式、重组型融合模式、渗透型融合模式。文章聚焦到湖北九宫山的文化旅游发展上,结合区域一体化的背景下构建了多条文化旅游精品路线,并引入了文化博物馆、影视IP等流行因素,确定了九宫山未来文化旅游全方位发展的方向,以期填补九宫山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空白。
黄靖雯[4](2020)在《十八大以来扶贫工作中出现的基层腐败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时间节点的临近,国家扶贫工作也有条不紊逐步推进。基层作为扶贫政策执行的最终落实单位,承担着扶贫工作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的重任。但与此同时总有不法分子在扶贫资金诱惑下选择贪污腐败,不仅损害人民利益,还污染政治环境、阻碍国家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央纪委在2018年开展的专项调查展示国家对腐败问题的重视和治理扶贫领域基层腐败的决心,为扶贫领域基层反腐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保障。本文主要以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人民主体理论及中国共产党人治腐理论为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本文试图通过案例汇总、整理和剖析七省扶贫腐败专项治理曝光案例,总结现象规律,寻求扶贫领域基层腐败产生原因,并以此思考预防治理基本对策。整理发现,当前扶贫领域基层腐败主要表现为厚亲待友、挪用资金、侵占骗取以及收费受贿等类型,体现出腐败主体集中于村级干部、牵涉领域范围较为广泛、分布地区差距较大、涉案金额数目差距较大且小额居多等特征。扶贫中基层腐败的主要原因在思想素质层面主要表现为思想腐朽落后、理想信念不够坚定、政治和文化素质水平有待提高等;政治层面主要表现为监督以及公开制度不够明确、法律法规设计留白、基层扶贫的管理体系设计有待完善等;经济层面主要表现为薪酬及激励体制设计有待改进等。针对扶贫领域基层腐败问题,基于以上观察结果和原因分析,本文从思想素质、政治体制设计、经济激励三个维度构建预防和治理扶贫领域基层腐败对策体系。首先在思想素质层面主要建议提高干部党性修养和思想素质、弘扬民主法治思想;其次在基层反腐机制层面主要建议健全扶贫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加大公开力度、健全管理制度、加强监督力度;最后在经济激励层面主要建议科学设计薪酬体系和激励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及管理。
向军[5](2020)在《礼仪竞技:传统龙舟赛的内在动力及其现代适应》文中研究指明龙舟赛是中国南方端午节最重要的民俗活动之一,也是中国传统节日体系中重要的“礼仪标识”之一。现在它还具有很多文化身份,比如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体育、民俗体育和竞技体育等。在其众多的身份中,竞技体育一直是其现代化发展的主流方向。然而龙舟赛在走向竞技龙舟赛的道路上遇到了重重困难:一方面,竞技龙舟赛缺乏文化内涵,龙舟推广本末倒置;另一方面,传统龙舟赛被多重限制,无法发展。然而竞技龙舟赛到底需要什么“文化”呢?又到哪里去寻找呢?传统龙舟赛能不能现代适应呢?仲尼有言:“礼失而求诸野”。同理,笔者认为,竞技龙舟赛的文化内涵应该从其文化源头中去找,到民间去找,民间传统龙舟赛就是其文化源头。那些民间传统龙舟赛兴盛的地方就能表现出它的现代适应能力。基于此,本研究遵循文化人类学研究的整体性原则,对沅水流域麻阳苗族自治县至今盛行的民间传统龙舟赛进行长期的田野考察。在先了解麻阳县双端午“一县两制”现象的基础上,运用历时性的方法主要对其五个赛区传统龙舟赛的总体变迁情况进行历史还原,力图从中寻找传统龙舟赛演变的发展趋势和内在动力;同时,又结合共时性的方法对其传统龙舟赛的现代适应情况进行考察,力图探寻在现代化过程中传统龙舟赛的适应能力。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一、作为地方“礼仪标识”的传统龙舟赛其发展主体是地方民众。通过对麻阳龙舟的生存环境、沅湘流域双端午节的演进过程、麻阳县双端午节“一县两制”的形成及其传说的研究发现,麻阳传统龙舟赛这一“礼仪标识”是应当地民众的生存环境而生。在其国家化进程中,不同时期的王朝都只是让端午节龙舟赛这样的地方“礼仪标识”在文化层面上进行改变,并没有取而代之或长期禁止,甚至统治阶级还积极地通过它们来教化民众。因此,传统龙舟赛的主体力量是生活共同体中的地方民众,民众有能力成为自己地方“礼仪标识”的主人。国家不必取而代之,相反,应积极为民间传统龙舟赛及龙舟人创造更多的“流动”机会和相应的保障,从而实现想象共同体和生活共同体的融合,即实现家国同构的理想。二、社团化是传统龙舟赛的发展趋势。在历时性的考察中发现,麻阳传统龙舟赛已经在物质、制度和精神上全面体现出社团化的趋势,其社团性质正从“机械团结”向“有机团结”转变。具体为:传统龙舟赛的物质文化将向社团礼物转变,其制度文化将向多元化的社团龙舟制度转变,其精神文化将形成多元化的社团礼仪竞技精神。这种趋势也表明,若在较为自主的文化空间下,中国民间龙舟社团,能够自动形成有序结构,产生“自组织”现象。三、“礼仪竞技”是传统龙舟赛传承的内在动力。在历时性的考察中发现,无论什么时期的传统龙舟赛,其经济基础都以“礼仪经济”为基础,本质上是礼物属性的。所以,“礼仪经济”及其蕴含的“礼仪竞技”精神是贯穿各时期龙舟赛变迁的主要线索,“礼仪竞技”就是传统龙舟赛传承的内在动力。传统龙舟赛之所以能够超越时代,不只是说传统龙舟赛本身有多么重要,更重要的是其中蕴含的礼仪竞技精神在其生活共同体中始终居于一种道德优先地位。四、传统龙舟赛能够适应现代需求。麻阳县传统龙舟赛多赛区的形成是通过帮扶、邀请和激发的礼仪传播和礼仪竞技途径逐渐形成的。随着麻阳民众参与外部竞技龙舟赛的增多,其传统龙舟赛的竞技性也得以增强,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两种赛事的融合。但随着传统龙舟赛事奖金逐渐增高,奖金却被异化为请人参赛的资本,触动了赛事礼仪经济的人力底线,导致赛事的商品属性超过了礼物属性。而麻阳传统龙舟赛运用“礼物属性与商品属性”的两重性方式,既用实名制维护了赛事的礼物属性,使其没有损害它丰富的民俗意蕴,又通过直播平台的转化,实现了赛事的产业化。
汪元蒙[6](2019)在《开封市农村特困老人养老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村特困老人是社会弱势群体中最困难、最脆弱,也最不具有发言权和公共政策参与权的一群人。他们所面临的问题,往往需要自上而下地解决。虽然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针对这一群体的“农村五保”制度将这一群体的生活、养老问题进行了制度化的设计和保障,但是在政策的实施过程中,这一群体养老的依附重点依旧是亲族、家族成员。进入21世纪以来,加快出现的农村社会老龄化、空心化不仅引发出了农村老年人群体的养老问题,而且让依附于家族、亲族成员养老的农村特困老人这一群体的养老问题更为突出,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这一群体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和文化需求与社会供给的不平衡、不充分之间,存在的难以调和的矛盾,使农村特困老人面临的养老形势更为复杂。深入了解和分析农村特困老人群体面临养“老难题”的原因,对恰当解决这一难题,实现“老有所养”、共享小康有着重要的意义。论文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现有文献进行梳理;采用调查研究的方法,对开封市三县一区部分农村特困老人以及敬老院进行实地调研。从而深入了解这一群体在基本生活保障、日常照料护理以及集中供养等方面的养老现状,并对农村特困老人养老过程中面临的基本供养效果、医疗保健供需、精神文化生活、集中供养需求满足和日常照料服务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对比和分析,从而相对全面地展现出开封市三县一区农村特困老人养老中存在的问题。在对农村特困老人养老问题的分析中,通过横向和纵向对比,揭示出隐藏在农村特困老人“养老难”背后的供养标准制定、供养政策执行、特困养老环境变化、集中供养能力不足以及社会资源利用不充分等问题。论文认为,在农村特困老人救助工作中,长期以来形成的自上而下的制度设计模式,导致了这一群体面临的养老问题表象化、片面化;而缺少发言权的群体特征,又导致这一群体很难通过自我途径实现自我权益的最大化甚至公平化。对此,论文提出了在农村特困老人救助政策的制定中,既要优化提升供养标准,又要拓宽资金渠道,还要严格落实的制度设计;在特困老人养老环境改善方面,既要营造良好的养老氛围,还要重视这一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在集中供养方面,既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进一步强化敬老院的管理和服务能力,同时保障好集中供养的资金供应;同时,论文还提出了激活农村特困老人群体的自我养老能力这一支撑,从而使农村特困老人在社会实践中实现自我价值,增强获得感和荣誉感。在政府、社会、个人和集体的共同努力中,实现农村特困老人群体的“老有所养”。
李丹琳[7](2019)在《粤西“吉兆人”的族群认同与身份建构个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位于广东省吴川市覃巴镇的吉兆村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渔村,当地人都是汉族,却会说一种少数民族语言,即“吉兆话”。在当地人及周边居民的认知中,这种语言与流行于粤西南的粤、闽、客方言土语都不相同,有村民自称“我们是讲少数民族语言的汉族”。吉兆村整条村都是杨姓,周边许多村都是从吉兆村繁衍出去的。并且,在吴川每条村都有各自的信仰,吉兆人除了信仰祖先神外,还信仰梁王大帝,同时吉兆渔民还信仰海神,吉兆村在宗教信仰上呈现一种复杂交织的态势。这些独特的文化事象,随着学术界对吉兆话研究的不断深入,也逐渐进入研究者的视野。目前对于吉兆村的研究,主要还是集中在语言学的角度,其他方面的研究相对涉及较少。本研究主要运用文献研究和实地调查的方法,以“吉兆人”为田野调查对象,在人类学考察的基础上,对“吉兆人”的族群认同和身份建构进行研究。文章主要从语言、宗教信仰和宗族三个方面着手论述吉兆人的族群认同,并从历史角度对吉兆人的身份进行建构,研讨外界因素对他们自身身份认同的影响。全文共分为六个章节。首先是对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文献综述和研究思路与方法的介绍。其次是对吉兆村的人类学考察,意在为之后的具体分析提供一个参考背景。然后在人类学考察的基础上,从族群语言、民间信仰、宗族文化三个方面对“吉兆人”族群认同进行论述。接着从历史角度对吉兆人的身份进行建构,推断其是“俚人后裔”,并对吉兆人身份认同的变迁和诉求进行分析,探讨地方族群在外界影响下对自身身份认同产生的变化。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认为吉兆人的族群认同是基于血缘、地缘之上的,宗教和语言建构并维持了这种族群认同,而社会团体的产生和发展则起到了强化作用。从地名文化、语言归属和宗族推断吉兆人是“俚人后裔”。吉兆人的身份构建首先受到外界影响并逐渐从内部产生自发性,是“原生论”和“工具论”的结合。
杨茂云[8](2019)在《论湖北地方对武汉会战的支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武汉会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一场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战役,也是抗战爆发以来,中日双方投入兵力最多、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战役,对于粉碎日军“速战速决”的阴谋和为中国东南沿海工商业往西部迁移、建立和巩固西南大后方基地争取了宝贵时间。武汉会战最终战略目标的达成,除了与国共两党的团结协作、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前方将士的浴血奋战密切相关以外,也与湖北地方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武汉会战时期,在国共双方的领导下,湖北各界秉承着“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人出人”的信念,从多个方面对国民政府组织武汉会战给予了最大限度的支持。在人力方面,自武汉会战外围打响以后,湖北人民纷纷通过参加军队、协助修筑军事设施、开展劳军活动、进行抗日宣传等多种方式投身于抵御日寇侵略的斗争中去。从1938年1月开始到10月底武汉撤守的10个月里,仅湖北国民政府向各部队配拨的壮丁人数就达14.7万人,还不包括各部队临时征募的壮丁人数和参加工事修筑的民夫,这为组织武汉会战提供了充足的人力支持;在物资供应方面,湖北作为保卫武汉作战最直接的大后方,为了保障战时前线和后方粮食、棉纱、药品等战略物资的供应做出了巨大努力。以粮食供应为例,湖北国民政府在武汉会战前夕就已经采取措施来充实粮食库存,在京沪失陷以后,出于备战的需要,湖北国民政府一方面在全省范围内大力发展农业生产,鼓励民众开垦荒地、种植高产农作物,以提高粮食产量,另一方面专门派员向各地大量收购粮食,以保障战时的军需民食,为武汉会战的进行提供了充足的粮食储备。在财政方面,湖北省也给予了一定程度的支持,这种支持最主要、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湖北各界民众的献金活动。据《申报》报道,在武汉会战期间,湖北地区进行的大大小小的现金活动达百余次,献金总额超百万元,仅就1938年7月开展的“七七献金”运动,湖北各界的献金总数就达93万元。此外,还有其它各种献金方式如武汉各行业的献金竞赛、湖北各界的义卖、义演活动,也筹集了大量资金,绝大多数的献金都用于支援前线,为武汉会战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得民心者得天下。现代战争不仅仅是经济实力和军事水平的角逐,民众的支持与配合也是取得胜利的必要条件,尤其是在弱国抵御强敌入侵的情况下。在武汉会战期间,湖北各界民众不分职业贵贱、不论地位尊卑,为了抵制日寇侵略,自发地组织起来,投入到抵抗日寇侵略的全民族抗战中去,从不同的角度竭尽所能为政府组织对敌作战提供支持,充分发扬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从民众支持的角度上来讲,武汉会战不仅仅是中国军队在战略上的胜利,更是中国人民对日本侵略者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的胜利。
闫谊[9](2019)在《李青萍绘画艺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李青萍,中国第一代从事现代绘画艺术探索并长期坚持的艺术家。早年接受西方艺术教育,并取得了相当高的艺术成就,20世纪40年代,活跃于艺术界,热心革命和教育事业。20世纪50年代,因政治、社会原因从中国美术史上“消失”,之后一直蛰居于家乡湖北荆州,生活艰辛。20世纪70年代末,政治自由后,消失了近30年的李青萍绽放了其第二次艺术生命。其晚期的作品以早年接受的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思想为基础,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荆楚地域文化、民间艺术,结合自己对生命的深刻体验和感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抽象表现主义绘画。李青萍的艺术创造,不仅成为中国现代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代表,而且成为整个女性文化史上的一个个性鲜明、极具典范意义的艺术个案。纵观20世纪中国艺术史,时代和认识的局限,遮蔽了一代与李青萍人生、艺术经历类似的艺术家,也遮蔽了他们的艺术史地位。作为学术研究对象,对李青萍及其绘画艺术的专题探究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对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形成的原因尽可能全面、系统的探寻,有助于充分展示西方绘画艺术在中国的传播、接受和演进轨迹。本文在对李青萍的艺术生涯与艺术观念梳理、勾勒和开掘的基础上,尽可能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李青萍的绘画艺术。重点对其晚期作品的题材、绘画主题、绘画语言和价值取向进行分析和讨论,从而全方位展示李青萍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抽象表现主义绘画艺术风格,着重从社会时代、历史文化、荆楚地域文化和民间艺术、女性意识、师承以及学养、个人独特的性格等方面,阐释李青萍绘画艺术风格形成的原因。同时力图在多维的视野中,将李青萍和西方抽象表现主义、同时代的抽象艺术家以及女性艺术家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开掘李青萍极其富于个性特征的绘画艺术风格,凸显李青萍绘画艺术的特殊审美价值和文化意义。中国20世纪的现代艺术史坎坷曲折,在具体的演进发展过程中,李青萍是一条潜藏的暗线,是一个极富代表性的历史缩影,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艺术案例,是一个无论如何都回避不了的人物,具有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本文正文主要分为五部分。第一章以中国时代、社会变迁和美术史发展为历史背景,将李青萍艺术生涯分为五个阶段,展现和归纳李青萍的生平、李青萍绘画艺术创作的基本状况,以及李青萍的艺术观念。第二章从绘画作品的题材、内容和艺术形式等几个方面系统阐释李青萍晚期抽象主义绘画的艺术风格,从个性化的绘画语言、宇宙生命意识的绘画主题、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精神取向等方面展现其艺术的独特性和艺术价值。第三章主要分析李青萍绘画艺术风格形成的原因。从社会时代、历史文化、荆楚地域文化和民间艺术、女性意识与女性艺术、师承和教育、个人因素等方面,系统分析了李青萍晚期抽象表现主义绘画形成的原因。李青萍独具特色的、在一定程度上超越时代的绘画风格是中国油画艺术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的一种暗流,是顺应历史时代发展的,是西方现代艺术在中国的顺势融合及发展。第四章立足于多维比较视野,探究和归结李青萍绘画艺术的个性特质,在同西方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同时代的中国抽象主义艺术家、同时代的女性艺术家的比较分析中,进一步呈现李青萍绘画艺术的独特价值。第五章全面论析李青萍绘画艺术的历史地位与当代启示,从中国现代艺术和女性艺术两个维度对李青萍及其艺术做出基本的历史定位。从社会文化意义、中国油画艺术的历史发展、中西融合的艺术创造以及女性艺术等多方面阐释李青萍绘画艺术的意义。基于对“李青萍现象”的关注,深入剖析李青萍绘画艺术对当代艺术的启示。李青萍绘画艺术与人生追求引发了我们对主体性概念等人类文化价值的深切思考:面对生命的变幻无常,李青萍以无比纯真的赤子之情,在弥漫着政治变动、战乱纷争、人情淡薄的人世生活中谱写出了旖旎、激愤而极富于个性特质的审美乐章。她怀抱对人世的怆痛和思考,于纯粹的艺术的世界里找到了可以倚持、相信的审美理想。如此一来,艺术从主流规范的限制中解放了出来,艺术的色彩、线条、题材、构图,都从“意义”的桎梏中解放了出来,自由随性的翱翔发展。李青萍的艺术,不是矫情的装饰,而是从生命内里呼叫出的痛彻心肝的情感迸发。作为一位经历丰富而特殊的画家,李青萍的一生,不仅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而且在中国现代艺术,特别是油画语言的探索和开拓上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因此,在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应该有李青萍重要的一席之地。作为一个优秀的艺术家,李青萍在一种相当复杂的极端环境下,执着地追求精神和艺术的世界,她超越物质、超越功利的艺术精神给我们这个充满物欲社会的艺术工作者做出了典范。作为一名女性艺术家,李青萍的艺术创造和人生经历正契合了中国20世纪女性解放的社会潮流,她的经历也启发我们进一步思考:如何让女性艺术家实现真正的自由和解放,如何确立当代女性艺术家应有的社会文化价值。这,实际上也正是本课题有待开掘的研究领域。
罗琼[10](2019)在《H乡事业站所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直以来,农村公共服务是“三农”问题的关键字眼。农村公共服务的发展直接决定着农村经济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程度。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建设和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服务,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和基础环节。乡镇事业站所作为农村公共服务的最直接供给者,在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实施乡村振兴中事关重大。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研究动态的基础上,根据公共产品论、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以及相关政策依据,以H乡事业站所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座谈走访和查阅资料等方式分析了H乡事业站所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现状主要特点有:总体满意、总量不足、结构性失衡、供给机制不科学,并分析出存在问题的4个原因,具体是:“条块”共治下的职能虚化,事业站所干部队伍综合素质不高,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单一,农村公共服务供给考核标准不科学。最后,本文通过介绍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以钱养事”的公共服务新机制、浙江温岭的民主恳谈、贵州凯佐乡公共物品“参与式”管理模式的实践,提出促进H乡事业站所公共服务有效供给的对策:理顺“条块”管理体制、加强H乡事业站所工作人员队伍建设、构建多主体参与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完善事业站所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的考核评估机制。
二、咸宁筹资慰问困难群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咸宁筹资慰问困难群众(论文提纲范文)
(1)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概述 |
2.1 乡村振兴战略概述 |
2.1.1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依据 |
2.1.2 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要求 |
2.1.3 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 |
2.2 乡风文明建设概述 |
2.2.1 文化与文明的阐述 |
2.2.2 乡风文明概念辨析 |
2.2.3 乡风文明建设阐释 |
2.3 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内在逻辑 |
2.3.1 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内在要求 |
2.3.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使乡风文明建设向深层发展 |
2.3.3 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存在高度一致性 |
第3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 |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
3.1.1 文明进步的基础是人的自由自觉活动 |
3.1.2 实现城乡融合是乡村发展的必由之路 |
3.1.3 建设社会主义需要重视乡村文化建设 |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
3.2.1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攸关国计民生根本性问题 |
3.2.2 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应有之义 |
3.2.3 净化社会风气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与目标 |
3.3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 |
3.3.1 以农为本思想 |
3.3.2 道德教化思想 |
3.3.3 “和合”思想 |
3.3.4 乡村运动思想 |
3.3.5 乡村改造思想 |
3.4 发达国家乡风文明建设思想 |
3.4.1 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思想 |
3.4.2 重塑乡村伦理精神思想 |
3.4.3 提升乡村生活风貌思想 |
第4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属性 |
4.1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 |
4.1.1 坚定社会主义方向 |
4.1.2 切实立足乡村文明 |
4.1.3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 |
4.1.4 坚持整体协调发展 |
4.2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
4.2.1 加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 |
4.2.2 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 |
4.2.3 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 |
4.2.4 开展乡村移风易俗行动 |
4.2.5 着力消除乡村精神贫困 |
4.3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功能 |
4.3.1 促进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
4.3.2 带动乡村人居环境整体优化 |
4.3.3 繁荣与发展新时代乡村文化 |
4.3.4 推动乡村社会和谐有序发展 |
4.3.5 不断提升乡村社会文明水平 |
第5章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考量 |
5.1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 |
5.1.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的乡风文明建设 |
5.1.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乡风文明建设 |
5.1.3 改革开放以来到新时代的乡风文明建设 |
5.1.4 新时代以来的乡风文明建设 |
5.2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特色 |
5.2.1 鲜明的政治性与人民性 |
5.2.2 内容形式的继承发展性 |
5.2.3 突出实践的社会现实性 |
5.3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经验启示 |
5.3.1 要强化党对乡风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 |
5.3.2 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以激发内生动力 |
5.3.3 使乡风文明建设与乡村经济协同发展 |
5.3.4 要重视教育卫生工作的移风易俗作用 |
5.3.5 以充足的历史耐心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
第6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境遇 |
6.1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机遇 |
6.1.1 乡村新型社会组织多样发展 |
6.1.2 乡村产业结构不断深入发展 |
6.1.3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渐趋完善 |
6.1.4 乡村社会主流思想健康向上 |
6.1.5 农民科学素质培育不断加强 |
6.2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挑战 |
6.2.1 乡村党组织组织力不强 |
6.2.2 乡村集体经济收入不佳 |
6.2.3 乡村文化出现衰落痕迹 |
6.2.4 乡村不良社会风气滋长 |
6.2.5 农民主体意识相对薄弱 |
6.3 制约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因素 |
6.3.1 乡村党组织建设不完善 |
6.3.2 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式微 |
6.3.3 乡村文化传承发展受阻 |
6.3.4 乡村文化生态发展失衡 |
6.3.5 乡村教育发展相对落后 |
第7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
7.1 筑牢乡风文明建设的组织保障 |
7.1.1 突出乡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 |
7.1.2 发挥乡村党组织的模范作用 |
7.1.3 密切乡村党组织的群众联系 |
7.2 夯实乡风文明建设的经济基础 |
7.2.1 走出乡村集体经济认知误区 |
7.2.2 不断深化乡村集体产权改革 |
7.2.3 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有效途径 |
7.3 打牢乡风文明建设的文化根基 |
7.3.1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乡村文化 |
7.3.2 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
7.3.3 传承发展提升优秀农耕文化 |
7.4 培植乡风文明建设的社会土壤 |
7.4.1 发挥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伦理价值 |
7.4.2 盘活乡村内生治理机制自治功能 |
7.4.3 因地制宜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实践 |
7.5 增强乡风文明建设的农民力量 |
7.5.1 不断提高乡村义务教育质量 |
7.5.2 优化提升乡村职业技能培训 |
7.5.3 转变乡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
后记 |
(2)大地上的精准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这是大地上的故事,这是大地上的嬗变。 |
1、一辈子甚至几辈子的奢望变成现实 |
2、小丫用PPT跑资金 |
3、大爱构筑的大善项目 |
4、文艺暖场张司边 |
(3)湖北九宫山文化旅游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关于文化旅游的研究 |
1.2.2 关于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研究 |
1.2.3 关于九宫山文化旅游的研究 |
1.3 研究内容、方法、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思路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主要创新点 |
1.4.2 存在的不足 |
2.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文化旅游的概念 |
2.1.2 文化资源的概念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产业融合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九宫山文化旅游发展的重要性和动力因素 |
3.1 九宫山文化旅游发展的重要性 |
3.1.1 促进九宫山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
3.1.2 推动九宫山文化产业加速繁荣 |
3.1.3 提升九宫山品牌形象 |
3.1.4 加强九宫山文化资源保护和传承 |
3.2 九宫山文化旅游发展的动力因素 |
3.2.1 政治推动力 |
3.2.2 经济推动力 |
3.2.3 社会推动力 |
3.2.4 技术推动力 |
4.九宫山文化旅游发展概况 |
4.1 九宫山基本概况 |
4.1.1 地理位置 |
4.1.2 自然环境 |
4.1.3 旅游景点 |
4.2 九宫山文化资源概述 |
4.2.1 宗教文化 |
4.2.2 民俗文化 |
4.2.3 红色文化 |
4.2.4 廉政文化 |
4.2.5 建筑文化 |
4.2.6 饮食文化 |
4.3 九宫山文化旅游的开发优势 |
4.3.1 区位交通条件便利 |
4.3.2 文化资源丰富 |
4.3.3 基础设施全面改造升级 |
4.3.4 政府主导机制逐渐加强 |
4.4 九宫山文化旅游主要表现形式 |
4.4.1 节庆文化+旅游 |
4.4.2 道教文化+旅游 |
4.4.3 艺术文化+旅游 |
4.4.4 生态文化+旅游 |
5.九宫山文化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5.1 九宫山文化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
5.1.1 政府管理体制不顺 |
5.1.2 文化挖掘深度不够 |
5.1.3 文旅产品缺乏特色 |
5.1.4 文旅配套不够完善 |
5.1.5 民众参与度不高 |
5.1.6 文旅人才匮乏 |
5.2 九宫山文化旅游发展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5.2.1 九宫山文化旅游市场问卷调查分析 |
5.2.2 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6.湖北九宫山文化旅游发展对策 |
6.1 加强文旅政策引导 |
6.2 推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 |
6.2.1 讲好文化故事 |
6.2.2 打造特色文化产品 |
6.2.3 建立文化博物馆 |
6.2.4 建设文化商业街区 |
6.2.5 再现大型实景演出 |
6.2.6 引入影视IP |
6.2.7 建立九宫山文化旅游融合新模式 |
6.3 深化文旅融资模式 |
6.4 优化文旅配套服务设施 |
6.4.1 全面贯通交通路线 |
6.4.2 实施“智慧旅游”工程 |
6.5 扩大文化旅游圈 |
6.5.1 加大宣传力度 |
6.5.2 打造精品文化旅游路线 |
6.6 加强文旅人才队伍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访谈提纲 |
附录二:问卷调查 湖北省九宫山文化旅游调査问卷 |
致谢 |
(4)十八大以来扶贫工作中出现的基层腐败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
1.3.1 思路与方法 |
1.3.2 创新点与难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贫困与基层扶贫工作 |
2.1.2 基层腐败与腐败治理 |
2.2 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主义社会和谐理论与人民主体理论 |
2.2.2 中国共产党治腐基本理论 |
第3章 十八大以来扶贫工作中基层腐败现状分析 |
3.1 十八大以来扶贫工作中基层腐败基本状况及案例选取说明 |
3.1.1 基层腐败基本状况 |
3.1.2 案例数据选取说明 |
3.2 十八大以来扶贫工作中基层腐败问题分类 |
3.2.1 精准扶贫中厚亲待友的腐败 |
3.2.2 精准扶贫中挪用资金的腐败 |
3.2.3 精准扶贫中侵占骗取的腐败 |
3.2.4 精准扶贫中收费受贿的腐败 |
3.3 十八大以来扶贫工作中基层腐败问题的特征 |
3.3.1 腐败主体趋于村级干部 |
3.3.2 腐败涉及领域较为广泛 |
3.3.3 腐败分布地区差距较大 |
3.3.4 小额资金腐败较为频发 |
3.4 十八大以来扶贫工作中基层腐败危害性分析 |
3.4.1 腐败频发危害基层政治建设 |
3.4.2 腐败问题制约基层经济发展 |
第4章 十八大以来扶贫工作中基层腐败原因 |
4.1 基层扶贫领域文化及政治素养有待提高 |
4.1.1 部分基层工作人员党性修养及理想信念有所欠缺 |
4.1.2 部分基层工作人员文化及民主法治素养有待提高 |
4.2 基层权力运行过程中监督体系有待完善 |
4.2.1 基层权力运行过程中内部监督有待完善 |
4.2.2 基层权力运行过程中外部监督有待加强 |
4.3 基层扶贫工作中法律与公开制度有待完善 |
4.3.1 基层扶贫工作中法律与查处机制有待改进 |
4.3.2 基层扶贫工作中信息公开和管理有待增强 |
4.4 基层扶贫工作中薪酬与激励方式尚有欠缺 |
4.4.1 基层扶贫工作中薪酬设计造成失衡心理诱发腐败 |
4.4.2 基层扶贫工作中保障与激励措施的效力有待提升 |
第5章 治理扶贫工作中基层腐败的对策 |
5.1 提高文化及政治素养 |
5.1.1 提升党性修养和思想素质 |
5.1.2 提高文化和民主法治素养 |
5.2 健全权力运行中的监督体系 |
5.2.1 完善基层扶贫工作内部监督 |
5.2.2 增强基层扶贫工作外部监督 |
5.3 完善扶贫相关法律体系和公开制度 |
5.3.1 加强扶贫领域法治建设和查处力度 |
5.3.2 优化扶贫工作信息公开和跟踪管理 |
5.4 改进基层扶贫工作人员薪酬及激励设计 |
5.4.1 合理设计基层扶贫工作人员薪酬标准 |
5.4.2 科学设计基层扶贫工作人员激励方式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5)礼仪竞技:传统龙舟赛的内在动力及其现代适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引子 |
一、麻阳县传统龙舟赛的发现与思考 |
二、麻阳县传统龙舟赛的时空背景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概念辨析 |
二、龙舟赛的研究进展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田野调查的实施 |
一、田野调查点的选择 |
二、进入田野现场 |
三、田野调查的阶段 |
第二章 麻阳县双端午节传统龙舟赛的生存环境与“一县两制” |
第一节 麻阳县双端午节传统龙舟赛的生存环境 |
一、自然环境 |
二、社会环境 |
三、礼仪标识 |
四、田野调查点的简况 |
第二节 麻阳县双端午节传统龙舟赛的“一县两制” |
一、湖南沅湘流域双端午节传统龙舟赛的分布 |
二、麻阳县双端午节传统龙舟赛的文献记载 |
三、麻阳县双端午节传统龙舟赛的“一县两制”现象 |
第三节 麻阳县双端午节传统龙舟赛的传说及其构建 |
本章小结 “礼仪标识”的建构:麻阳县双端午节传统龙舟赛的发展主体 |
第三章 礼仪承传:麻阳县传统龙舟赛的历时性考察 |
第一节 南宋以前麻阳县龙舟竞渡的文化 |
一、物质文化 |
二、制度文化 |
三、精神文化 |
第二节 明清时期麻阳县龙舟竞渡的文化 |
一、物质文化 |
二、制度文化 |
三、精神文化 |
第三节 现代初期麻阳县龙舟竞渡的文化(1912 年-1977 年) |
一、物质文化 |
二、制度文化 |
三、精神文化 |
第四节 现代转型时期麻阳县传统龙舟赛的文化(1978 年至今) |
一、物质文化 |
二、制度文化 |
三、精神文化 |
本章小结 中国传统龙舟赛的发展趋势与内在动力 |
一、发展趋势 |
二、内在动力 |
第四章 现代适应:麻阳县传统龙舟赛的共时性研究 |
第一节 麻阳县传统龙舟赛区发展的空间序列 |
一、麻阳县的传统龙舟赛区 |
二、麻阳县传统龙舟赛区发展的礼仪途径 |
三、麻阳县传统龙舟赛区礼仪传播的特点 |
第二节 麻阳县传统龙舟赛与竞技龙舟赛的现代共生 |
一、麻阳县传统龙舟赛的民俗意蕴 |
二、麻阳县传统龙舟赛对麻阳竞技龙舟发展的影响 |
三、麻阳县传统龙舟队参与竞技龙舟赛的主要原因 |
四、麻阳县传统龙舟队参与竞技龙舟赛的条件 |
第三节 麻阳县传统龙舟赛的“礼物与商品”二重性 |
一、分析框架:从礼物到商品 |
二、麻阳传统龙舟赛内部商品属性的零星发展 |
三、麻阳县传统龙舟赛的礼物属性对商品属性侵蚀的主动隔离 |
四、礼物与商品的兼容:麻阳传统龙舟赛的二重性特征 |
五、传统龙舟赛事:产业化何以可能 |
本章小节 中国传统龙舟赛的现代适应 |
一、“文化有脚”:传统龙舟赛礼仪传播的实现基础 |
二、“在域”普及与“脱域”提高:传统龙舟赛的内部拓展与外部新生 |
三、礼物属性与商品属性的二重性使传统龙舟赛的产业化成为现实 |
第五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第一节 结论 |
一、作为地方“礼仪标识”的传统龙舟赛其发展主体是地方民众 |
二、社团化是传统龙舟赛的发展趋势 |
三、“礼仪竞技”是传统龙舟赛传承的内在动力 |
四、传统龙舟赛能够适应现代需求 |
第二节 创新点与展望 |
一、创新点 |
二、展望 |
附录1 怀化市传统龙舟县市分布 |
附录2 主要的口述、访谈对象表 |
附录3 访谈后记第1 则 |
附录4 访谈后记第2 则 |
附录5 访谈后记第3 则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开封市农村特困老人养老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1.资金保障的角度 |
2.养老模式的角度 |
3.养老效果的角度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1.农村特困老人 |
2.养老 |
(二)理论基础 |
1.福利多元主义 |
2.代际分配理论 |
3.反哺理论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 |
(二)调查研究 |
五、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 |
第二章 开封市农村特困老人养老现状 |
一、基本养老保障制度化 |
(一)基本生活实现体系保障 |
1.兜底保障体系化 |
2.普惠福利政策化 |
3.基本养老效果可持续化 |
(二)基本医疗保健供需机制形成 |
1.基本医疗深度化发展 |
2.保健服务基本成体系 |
二、照料护理上升到制度保障 |
(一)必需照料有供给 |
(二)照料护理上升到制度保障 |
三、集中供养服务持续提升 |
(一)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强化 |
(二)集中供养能力不断提升 |
第三章 开封市农村特困老人养老存在的问题 |
一、基本保障与政策目标差距较大 |
(一)基本生活水平低且群体内部差距大 |
(二)医疗保健需求尚未满足 |
二、照料护理供需之间不平衡不充分 |
(一)日常照料护理供需不平衡 |
(二)日常照料护理供需不充分 |
(三)存在严重的隐蔽性照护缺失 |
三、精神文化生活贫乏 |
(一)日常文化生活匮乏 |
(二)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 |
四、集中供养服务能力不足 |
(一)集中供养需求得不到满足 |
(二)集中养老服务供应相对不足 |
第四章 开封市农村特困老人养老问题原因分析 |
一、供养标准和执行度低 |
(一)特困供养标准低且缺乏精细化 |
(二)领导重视程度不高 |
(三)特困供养资源的相对短缺 |
(四)政策透明度低且责任不明 |
二、特困养老环境恶化 |
(一)农村社会空心化 |
(二)集体经济的衰落 |
(三)传统价值观的经济量化 |
三、社会养老资源利用不充分 |
(一)资金资源利用不足 |
(二)政策资源利用层次低 |
(三)社会公共服务利用度低 |
四、敬老院配套设施和服务相对滞后 |
(一)硬件配套设施条件差 |
(二)管理服务水平滞后 |
第五章 解决开封市农村特困老人养老问题的对策 |
一、完善供养制度顶层设计 |
(一)优化提升供养标准 |
(二)扩宽供养资金来源渠道 |
(三)严格落实供养政策 |
二、改善特困老人养老环境 |
(一)营造良好的特困养老氛围 |
(二)重视特困老人的精神文化需求 |
三、激活自我养老活力 |
(一)打造优良的自我实现环境 |
(二)加强参与社会实践的引导 |
四、提升集中供养水平 |
(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
(二)加强管理和服务能力建设 |
(三)保障敬老院的资金需求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访谈提纲 |
个人简历 |
致谢 |
(7)粤西“吉兆人”的族群认同与身份建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
一、概念界定 |
二、研究动态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本文研究思路 |
二、本文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吴川吉兆人民族志考察 |
第一节 地理位置及历史沿革 |
第二节 覃巴镇吉兆村概况 |
第三节 居住格局及房屋建筑 |
第四节 吉兆语言 |
第五节 宗族组织 |
第六节 社会团体 |
第七节 宗教信仰 |
第八节 风俗习惯 |
第九节 小结 |
第二章 吉兆话与族群认同 |
第一节 吉兆话现状 |
第二节 吉兆话与壮侗语族 |
第三节 吉兆话衰落的原因分析 |
第三章 民间信仰与族群认同 |
第一节 梁王大帝信仰 |
第二节 海神信仰 |
第三节 祖先信仰 |
第四章 宗族文化与族群认同 |
第一节 吉兆杨氏的来源与分布 |
一、族谱中的祖籍和历史 |
二、吉兆杨氏的分布 |
第二节 吉兆杨氏开展的宗族活动 |
一、修宗祠 |
二、迁祖茔 |
三、春秋二祭 |
四、吉兆杨氏文化展 |
第五章 “俚人后裔”身份建构 |
第一节 基于历史的身份建构 |
一、地名文化 |
二、语言归属 |
三、宗族身份建构 |
第二节 社会团体的身份建构 |
第三节 外界因素对当地精英身份建构意识的影响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一、学术论文 |
二、参与课题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8)论湖北地方对武汉会战的支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武汉会战与武汉会战时期 |
1.2.2 湖北地方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抗日战争与湖北地方的研究 |
1.3.2 关于武汉会战正面战场的研究 |
1.3.3 武汉会战时期湖北民众活动的研究 |
1.3.4 国外有关武汉会战的研究 |
1.4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湖北地方对武汉会战的人力支持 |
2.1 武汉会战时期湖北地区一般民众动员概况 |
2.1.1 武汉会战时期的动员机构 |
2.1.2 武汉会战时期的民众动员机制 |
2.1.3 武汉会战时期湖北的民众动员措施 |
2.2 武汉会战时期的兵役动员 |
2.2.1 武汉会战时期湖北征兵实施概况 |
2.2.2 武汉会战时期湖北的兵役动员举措 |
2.3 湖北民众在武汉会战中的积极贡献 |
2.3.1 积极参军服役 |
2.3.2 积极参与军事设施建设工作 |
2.3.3 大力开展慰劳工作 |
2.3.4 广泛参与抗敌宣传活动 |
第3章 湖北地方对武汉会战的物资支持 |
3.1 战时粮食生产及供应 |
3.1.1 战时粮食管理机制 |
3.1.2 武汉会战时期湖北的粮食供需情况 |
3.1.3 武汉会战时期湖北为保障粮食供应所采取的政策 |
3.2 战时其它物资供应 |
3.2.1 战时棉花供应 |
3.2.2 战时煤炭供应 |
3.2.3 战时医疗物资的供应 |
第4章 湖北地方对武汉会战的财政支持 |
4.1 武汉会战前的湖北财政收支概况 |
4.1.1 主要财政收入 |
4.1.2 主要财政支出 |
4.2 湖北地方对武汉会战的直接财政支持 |
4.2.1 对武汉会战时期交通建设的财政支持 |
4.2.2 湖北民众的抗敌献金 |
4.3 湖北地方对武汉会战的间接财政支持 |
4.3.1 对湖北省保安团的经费支持 |
4.3.2 湖北地方对难民救济的资金支持 |
4.3.3 对抗敌后援组织的资金支持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情况 |
(9)李青萍绘画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价值和意义 |
二、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不断超越,为美而生:李青萍的艺术人生与艺术观念 |
第一节 与苦争渡,托之丹青:李青萍的艺术人生 |
一、艺术起步期(1911——1941年) |
二、艺术发展期(1942——1952年) |
三、艺术沉寂期(1952——1978年) |
四、艺术恢复期(1979——1986年) |
五、艺术黄金期(1986——2004年) |
第二节 从“工具”到“表现”:李青萍的艺术观念 |
一、李青萍早期的革命英雄主义艺术观:“艺术是具有深刻社会性质的工具” |
二、李青萍晚期的艺术思想及其蜕变——“为艺术而生,为自由而死” |
第二章 大象无形,道通为一:李青萍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的艺术风格 |
第一节 李青萍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的题材内容 |
一、记忆重组的风景、人物与花卉题材作品 |
二、亦虚亦实的纯抽象作品 |
第二节 李青萍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的主题和价值取向 |
一、宇宙轮回,生生不息:李青萍抽象主义绘画的主题 |
二、天人合一,主客融通:李青萍抽象主义绘画的价值取向 |
第三节 李青萍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的艺术形式 |
一、婉约松动,浑厚老辣的笔触 |
二、水墨氤氲,浪漫凝重的肌理 |
三、谲诡奇玮,异彩纷呈的色彩 |
四、浩瀚莫测,驰骋无边的构图 |
第四节 李青萍绘画艺术的整体风貌 |
第三章 兼收并蓄,同于大道:李青萍抽象表现主义绘画艺术风格的成因 |
第一节 知人论世,相生相成:社会时代的原因 |
一、西方艺术与艺术思想的传播 |
二、现代新美术教育的兴起 |
三、社会生活因素 |
第二节 融汇中西,法天象地:历史文化的原因 |
一、中西艺术文化的滋养 |
二、地域文化和民间艺术 |
三、女性意识与女性主义 |
第三节 薪火相传,博采众长:师承和学养 |
一、早期的教育 |
二、师承授受 |
第四节 超越自我,艺术重生:个人因素 |
一、“深海体验”的精神状态 |
二、自身主体性的超越 |
第四章 特色独具,实现超越:多维比较视野中的李青萍绘画艺术 |
第一节 西方绘画语言的中国化:与西方抽象表现主义的比较 |
一、形成比较的根据 |
二、与杰克逊·波洛克之比较 |
第二节 苦难与创造:与同时代的中国抽象主义艺术家之比较 |
一、与吴大羽之比较 |
二、与沙耆之比较 |
三、与赵无极、朱德群之比较 |
第三节 超越性别:与同时代中国女性艺术家之比较 |
一、绘画题材之比较 |
二、艺术风格之比较 |
三、审美观念之比较 |
第五章 超以象外,得其圜中:李青萍绘画艺术的历史地位与当代启示 |
第一节 苦心孤诣,卓然而立:李青萍绘画艺术的历史地位 |
一、中国抽象艺术之先驱 |
二、中国现代艺术之女性代表 |
第二节 画无定法,融合转换:李青萍绘画艺术的重要贡献 |
一、李青萍绘画艺术的社会文化意义 |
二、李青萍绘画与中国油画艺术的发展 |
三、融合中西的艺术创造 |
四、独具特色的女性艺术 |
第三节 自我超越,离形去知:李青萍绘画艺术的当代启示 |
一、关于“李青萍现象” |
二、李青萍绘画艺术的当代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10)H乡事业站所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其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乡镇事业站所 |
2.1.2 公共服务供给 |
2.1.3 农村公共服务 |
2.2 相关理论的启示 |
2.2.1 公共产品理论 |
2.2.2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2.3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3 相关制度依据 |
2.3.1 国家层面的制度安排 |
2.3.2 地方和基层的实施细则 |
第3章 H乡事业站所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现状分析 |
3.1 H乡事业站所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情况描述 |
3.1.1 H乡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概况 |
3.1.2 H乡事业站所的设置 |
3.1.3 H乡事业站所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现状调查 |
3.2 H乡事业站所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存在的问题 |
3.2.1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总量不足 |
3.2.2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结构失衡 |
3.2.3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不科学 |
3.3 H乡事业站所农村公共服务供给问题成因分析 |
3.3.1 “条块”共治下的职能虚化 |
3.3.2 事业站所干部队伍综合素质不高 |
3.3.3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单一 |
3.3.4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考核标准不科学 |
第4章 其他地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实践经验借鉴 |
4.1 湖北咸安区乡镇事业站所“以钱养事”的公共服务新机制 |
4.1.1 项目量化 |
4.1.2 公开招标 |
4.1.3 合同管理 |
4.1.4 农民签单 |
4.1.5 政府买单 |
4.1.6 奖惩兑现 |
4.2 贵州凯佐乡公共物品“参与式”管理模式 |
4.2.1 掌握村民真实需求 |
4.2.2 村民享有“五权” |
4.2.3 建立有效自主管理机制 |
4.3 浙江温岭新河镇公共服务供给中的“民主恳谈”模式 |
4.3.1 优化基层决策程序以提高决策质量 |
4.3.2 搭建干群沟通的桥梁 |
4.3.3 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发展 |
4.3.4 提高干群的民主意识 |
第5章 促进H乡事业站所公共服务有效供给的对策思考 |
5.1 理顺“条块”管理体制 |
5.1.1 科学设置站所机构 |
5.1.2 明确优化工作职责 |
5.2 加强H乡事业站所工作人员队伍建设 |
5.2.1 提高站所工作人员的物质待遇 |
5.2.2 确保站所干部的公平晋升 |
5.2.3 加大站所干部的培训力度 |
5.3 建立以农民需求为中心的农村公共服务表达机制 |
5.3.1 加强农民利益表达渠道建设 |
5.3.2 加强村民自治组织建设 |
5.3.3 进行广泛深入宣传教育 |
5.4 构建多主体参与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 |
5.4.1 政府部门负主要责任 |
5.4.2 吸纳民间资金参与 |
5.4.3 鼓励其他社会组织积极投入 |
5.4.4 发挥农民主观能动性 |
5.5 完善事业站所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的考核评估机制 |
5.5.1 建立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 |
5.5.2 优化考核方法 |
5.5.3 加强考核评估结果的运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咸宁筹资慰问困难群众(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D]. 刘欢. 吉林大学, 2021(01)
- [2]大地上的精准嬗变[J]. 李专. 长江丛刊, 2020(31)
- [3]湖北九宫山文化旅游发展研究[D]. 石铮.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4]十八大以来扶贫工作中出现的基层腐败问题研究[D]. 黄靖雯.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2020(06)
- [5]礼仪竞技:传统龙舟赛的内在动力及其现代适应[D]. 向军.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6]开封市农村特困老人养老问题研究[D]. 汪元蒙. 河南大学, 2019(01)
- [7]粤西“吉兆人”的族群认同与身份建构个案研究[D]. 李丹琳.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19(02)
- [8]论湖北地方对武汉会战的支持[D]. 杨茂云.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7)
- [9]李青萍绘画艺术研究[D]. 闫谊.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10]H乡事业站所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研究[D]. 罗琼. 湖南大学,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