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美华文学在大陆的传播过滤及其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姚震[1](2021)在《网络直播平台着作权侵权制度研究》文中指出网络直播行业发展至今,已形成较为成熟的产业链,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和相关主体通过分工协作、价值传导、信息传播、利益分配等方式紧密合作,贯穿网络直播活动的全流程,建立了稳定的行业生态系统。在这一生态系统中,网络直播平台处于中心环节,发挥着主导作用。网络直播环境下着作权的保护,除了对网络直播行为的着作权法规制、网络直播内容的着作权法认定等课题进行研究外,还应对网络直播平台着作权侵权制度进行研究,合理确定网络直播平台着作权侵权责任的认定规则。本文通过对网络直播及网络直播平台内在规律的考察,结合网络直播平台着作权侵权制度现行规范渊源美国模式及本土规范基础中国模式的理论分析,探讨中国模式下网络直播平台着作权侵权制度的运行现状、困境及成因,最终从安全保障义务的新视野提出重塑网络直播平台着作权侵权制度的对策建议。具体分为五章。第一章是对网络直播和网络直播平台规律性问题的研究。主要分析了网络直播的定义和类型,网络直播兴起的历程及目前的发展态势,梳理了网络直播行业的运营模式和基本特征,回顾了网络直播中着作权侵权行为的类型、法律规制与热点问题。网络直播平台是基于网络,为直播参与主体开展各类直播活动提供软硬件服务和虚拟场所的经营者。本章针对网络直播平台的经营模式,围绕网络直播平台与直播公会、主播的关系模式、网络直播平台的内容生产模式、网络直播平台的收入分成模式进行分析,并对网络直播平台在着作权法上的法律性质进行探讨。第二章主要对网络直播平台着作权侵权制度的现行规范渊源美国模式进行深入研究。首先分析了美国模式的理论基础,即传统着作权法“直接侵权-间接侵权”二分法理论及网络着作权间接侵权理论。接着分析了美国模式形成的国际国内背景。本章重点对美国模式的规则体系、主要内容和制度机理进行研究。美国模式的制度机理包括“避风港”规则、“通知-删除”规则、免责排除规则和特别义务条款等具体规则的制度结构、内在逻辑和相互作用。本章还从案例视角对美国模式下网络直播平台版权侵权的司法实践情况进行探究。第三章是对网络直播平台着作权侵权制度的本土规范基础中国模式的具体研究。网络直播平台着作权侵权制度缺乏独立性,内嵌并依附于网络服务提供者侵权制度一般规则。本章梳理了中国模式形成前的早期立法情况、对美国模式的移植借鉴及其形成和发展的脉络。并对中国模式的特征、理论建构和规则体系进行剖析,这主要包括:主体范围和权利客体的扩大、形式上与传统民法理论相兼容、过错认定规则的发展和必要措施理论。本章还就近年来随着网络服务业态不断创新而产生的新型网络服务提供者侵权典型案件对中国模式的影响进行探讨。第四章主要针对中国模式下网络直播平台着作权侵权制度的运行现状、困境及成因进行研究。本章首先分析了中国网络直播平台着作权侵权制度运行中法律适用规则和责任认定规则的应然逻辑,并通过具体案例印证了这一逻辑,同时总结了司法实践中暴露出的问题。结合司法实践未解决的问题以及网络直播平台的特征和商业模式,归纳出中国模式下网络直播平台着作权侵权制度面临的直接侵权与间接侵权区分困境、过错认定规则困境、“通知-必要措施”规则失灵等主要困境。探究这些困境产生的成因:一方面,中国模式脱胎于美国模式,而美国模式从制度基因上就存在诸多局限性,如成立条件方面的先天局限性、“通知-删除”规则须有实施的可能性、过度减轻网络服务提供者义务等。另一方面,中国模式有着其自身建构局限性。其中,中国模式对免责条件的僵化改造是根本成因,“通知-必要措施”规则的滥用是直接成因,而替代责任的缺位则是消极成因。两方面原因相互作用共同造成了网络直播平台着作权侵权制度的实践困局。第五章对重塑网络直播平台着作权侵权制度提出对策建议。首先对中国模式的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进行反思,总结了学术界关于改造中国模式的路径探索,指出放弃美国模式制度样板是广泛共识。接着探究了传统民法中的安全保障义务理论,提出将网络服务提供者侵权制度纳入安全保障义务制度,并分析了其法理上的正当性、行为类型上的一致性和比较法上的经验,指出在制度接入时应同步对现行安全保障义务制度的责任承担方式进行改造和引入替代责任。本章重点对安全保障义务视野下网络直播平台着作权侵权制度的构建进行了规划:一是指出其义务来源;二是对其制度内核——注意义务的内容和范围进行分析,这包括对现有制度资源的合理取舍,依靠内容过滤技术履行主动审查义务,加强同权利人在共建版权库、建设在线授权系统和利用最新科技成果方面的合作,以及加强事后管理并将其与日常监管融为一体;三是对新视野下网络直播平台承担直接侵权责任、第三人介入下的连带责任和替代责任的具体条件进行研究和设计。
鞠斐[2](2020)在《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西方先进的纺织生产方式尚未进入上海地区之前,上海正处于农业社会手工业生产的大环境中。鸦片战争之后,《南京条约》签订,上海设立租界,机制纺织商品和动力机器纺织工厂始进入上海。此后随着上海地区工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机制纺织品与新式服装逐渐成为新的生产、生活文化的标志,随后引起社会个体价值观的变化,进而连带的引发了社会生产和生活系统的变革。在中国租界时期史上的百年之间,上海纺织服装设计在经历了西方科技本土化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向现代化设计的前进方向发展,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客观条件和人的主观能动性都成为设计现代化的推动力量。围绕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现状与产业背景等上海纺织、服装现代设计发展成因中最关键的基础条件,通过对这一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化发展和现代设计行为的研究,还原了工业生产条件下纺织、服装的产销业态和设计价值,进一步揭示了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的演变规律、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并探索其对上海市民的生活方式、纺织、服装生产的工业化和上海城市现代化的影响、促进和提升的具体作用,以及从设计学的角度分析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对上海地区消费文化变迁的影响。作为中国租界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城市之一,上海汇聚了20世纪初中国最活跃、最发达的政治、经济、文化与艺术因素,涌现出各个行业的标志性成果,聚集了大量的艺术与设计人才,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具有现代意味的设计机构。中国早期的现代纺织、服装设计便是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之下,伴随着初期民族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而迅速地涌现与成长,形成了与早期纺织轻工产品相辅相成的现代设计产业萌芽,本土的现代纺织、服装设计正是在这样的关系中悄然地、坎坷地成长起来,既从西方现代设计发展过程中提取经验,也从本土传统资源中汲取了能量,形成了独特的发展路径。
刘秀珍[3](2019)在《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社会多元文化语境的发展赋予了文学创作较为包容的论述空间。在西方文化思潮的深刻影响与全球化时代消费浪潮的冲击下,和社会及个人联系最为紧密的散文创作出现了异于前代的较大变化与革新。散文创作主体性意识日益凸显,主题与题材趋向多元化,在散文艺术的经营上也呈现了鲜明的创新姿态。台湾散文近三十年的发展既展现了作为文学创作最大宗的散文如何被商品化浪潮裹挟并消费化的历程,也在代际更替中反映了创作主体既呼应传统、又努力开辟新的艺术表现路径的尝试。本论文一方面力图概括其近三十年台湾散文在社会及文学思潮变化影响下的主要特征及变迁走向,另一面则选择代表性作品与创作现象展开论述,以点面结合的方式组构全文框架,企望形成具有史论意义的研究结论。本论文分五章展开论述。绪论部分回顾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现状,厘清研究对象的概念及研究内容和思路。第一章“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从“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本土化运动下的文化建构”“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三方面来分析90年代以来散文的生成语境,着眼于占据主流话语地位的文化与文学思潮影响辨析,梳理散文创作的外部环境特征。第二章“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则力图提炼90年代至今台湾散文创作彰显的主体精神特质与个性风貌,从女性主体性构建、边缘族群主体建构、乡土意识及原乡情怀等方面来探析散文创作主体的文化心理与文化选择,追索贯穿文本的主体精神,缀连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多元文化性格构图。第三章“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梳理90年代以来散文创作主题与题材的多样化特征,选取有代表性的散文创作现象加以解读,凸显散文创作进程中的继承与革新,并以“都市散文”“家族散文”“怀旧散文”为重点展开讨论。第四章主要论述散文的艺术新变。第一节讨论散文文体意识的“出位”与虚构议题,梳理台湾文坛有关散文文体内涵、散文跨界、散文虚构的主要观点,评述散文出位现象及由于散文虚构产生的论争,并就文学奖对散文创作的影响进行辨析;第二节则以作品为例,讨论散文艺术革新的具体表现,包括散文创作的“出位”现象分析、散文意象的刻意经营以及散文情感叙述方式对传统的颠覆。第三节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空间书写置于后现代主义视野加以讨论,以凸显后现代文化思潮对散文创作的影响。第五章则撷取了部分作家作品为研究对象以加强前述论证,以个案呈现散文发展进程中的历史脉络与流变轨迹。结语部分总结了台湾散文的发展阶段与创作队伍的代际构成,立足散文创作内外视角评述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整体特征及文学史价值,肯定其对散文艺术创新的探索,并提出对台湾散文创作未来走向的思考,认为台湾散文未来在注重个体生命意义探究的同时,创作主体需要更深层次的自省与积淀,重建人文关怀及坚守理想主义的立场,应当纳入更广泛的现实社会关怀。
王彬[4](2019)在《美国华文小说叙事伦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以美国华文小说为研究对象,从叙事伦理的角度切入,分析美国华文小说叙事形式背后的伦理意蕴,主要从人物塑造、叙述视角、情节结构、叙事时间和叙事空间五个方面展开详细论述。全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对论文的研究对象“美国华文小说”进行范围界定并从历时角度梳理其创作流变,对美国华文小说的研究历史和现状进行回顾与分析,论述“叙事伦理”的概念生成及主要内涵,阐释美国华文作家因伦理观念转变而在小说创作中体现出的不同于中国本土小说的伦理内涵及成因。第一章从人物塑造的角度分析美国伦理观和价值观对作家创作所产生的影响。在类型化人物塑造中,精英知识分子对金钱和社会地位的追求与崇拜,体现出西方功利主义价值观对儒家精英伦理的解构;西方功利主义与实用主义价值观对婚姻伦理观念的渗透通过洋嫁女形象加以展现,对洋嫁女命运的悲剧性书写隐晦地表达出作家对功利性婚姻的否定;对西方底层他者形象的丑化表明美华作家作为少数族裔虽然反对种族歧视,但潜意识中也存在着种族歧视倾向。美华作家以类比或对比方式展现出美国伦理价值观使中国传统的两性伦理、家庭伦理和代际伦理发生变化,并由此引发矛盾冲突。在极致化人物塑造中,通过塑造面具型人物以表明现代伦理对人的精神压抑以及由此导致的行为畸变,人格分裂型人物则生动体现出中西伦理价值观的相互撕扯。第二章从内视角、外视角和混合视角三方面分析美华作家对叙事视角自觉运用背后的伦理内涵。内视角中体验性视角的真实性能够使读者获得与小说人物相同的伦理取位,蕴含着作家重塑现代情爱伦理的道德诉求;多重式叙述视角打破传统视角的一元性,与西方多元化的价值观同构。外视角中客观叙述视角的冷静客观性与历史反思的客观性同构,文革叙事选用旁观叙述视角使作家身份与观察视角同质。在混合视角中,回顾性叙述视角使作者获得穿梭于成年外视角与和童年内视角之间的自由,在反思历史的同时融入主观的情感判断;《扶桑》中对多元人称与叙述视角的混合使用使读者与作者和小说中的人物发生关系,产生复调性伦理对话。第三章主要分析小说情节结构设置所蕴含的伦理意味。在线性情节结构中,作者双重边缘化身份所引起的伦理焦虑在小说中通过“追寻——逃离”和“归来——离去”的单线式结构表现出来;在复线式情节结构中,作者通过双线结构的对比与多线结构的平行与相互参照,揭示出作家在经历身份危机以及中西两种伦理观念的碰撞后,对自我价值世界做出的整合,在精神与生活的双重困境下如何做出抉择的生存伦理;圆形结构的封闭性既与生存困境无法突破的状态同构,同时也体现出潜藏于美华作家意识深处的循环论生命哲学;在嵌套式情节结构中,文革叙事以次叙述层的形式嵌入主叙述层的结构运用,表明过去并未消失而是以另一种形式存在于当下的历史伦理;超故事叙述层不但为主叙述层提供叙述者,点明事件的来龙去脉,强化小说主题,还通过对主叙述层讲述的事件发表评论进行道德判断,进而影响读者对事件的认知与评价。第四章从时间维度分析美华作家在西方以人为核心的伦理观念影响下,如何对小说中的时间进行设置和安排。在叙事时间中,作者通过时间加速的方式对故事中的历史事件进行概要化叙述,以凸显历史洪流中的个人,而个体生命灵与肉的挣扎则通过心理时间的呈现以时间延缓的方式表达出来。在故事时间的运用上,对中西方两种不同时间观念的理解,使美华作家在创作中运用不同范畴的时间观念表达自我对生命和存在的思考。另外,美华作家还通过时间的倒错将中美伦理观念的差异所造成的矛盾挣扎展现出来。在讲述故事过程中,通过对过去时间的回溯突出家族伦理对个体情感的压抑;而通过过去与现在时间的来回跳转则显示出两种伦理观念互为他者的特性。第五章以空间为切入点,指出不同的作家群因伦理观念的差异而使其对公共空间、日常私人空间和异域家国空间的建构呈现出不同特点。不同代作家对现代工业文明的观念差异使他们所建构的美国都市公共空间呈现出迥异样貌;在日常私人空间中,作家通过个人居住空间和私人化起居空间的结构与设置展现在美华人的社会地位与生存困境,使之与在美华人的身份地位和精神世界相呼应;唐人街作为异域中的想象共同体,是国家空间在海外的延伸,寄托着美华作家对传统伦理的深深眷恋与深刻反思,而美国华裔作家的他者化视角则使他们对唐人街采取了妖魔化的书写方式,唐人街风景具有了意识形态性。结语部分指出美国华文小说因作家的身份、伦理观念以及文化选择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叙事特点,其核心价值是为大陆文学提供一个他者镜像,使我们能够更好认识与理解本土文化,并为进一步认识海外华文文学的价值和意义开拓思路。
赵燕[5](2016)在《清末民国时期儿童文学教育学术史研究 ——基于《教育杂志》的文献考据》文中研究说明从教育学的视角研究儿童文学教育还处于探索阶段,所以借鉴历史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梳理了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的发展线索,即从近代儿童文学教育早期独立性起步,到五四运动之后的激进式发展,再到反思期和深化期。在这几个阶段的发展过程中,《教育杂志》作为中国近代最有影响力的教育期刊,始终关注儿童文学教育问题,并以近40年的历史忠实地记录了其发展历程。为此,本研究的目标是:首先以一部《教育杂志》期刊的起伏演变为缩影,从中获得有关儿童文学的地位与作用、教育价值、课程、教材、教法、教师等丰富的史料;然后以教育活动史的视角,通过对史料的分析,确立了学术视野下移、微观化的研究取向,探寻中国近代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并为儿童文学教育拓展出更为广阔的研究空间,由此而形成的研究内容与论点如下:首先,通过对《教育杂志》在办刊过程中的历史评介,分析了《教育杂志》作为儿童文学教育发展一个典型缩影在中国近代教育历史中特殊的地位与作用,从而凸显出它以非官方的形式记录的历史资源,推动了儿童文学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深入开展。与此同时,考察了《教育杂志》与中国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理论发展的历史轨迹,主要对日本现代教育思潮、欧美进步主义儿童教育观在中国的传播,以及中国近代儿童观的演变、各种课程、教材和教学法的推广等做了认真梳理,在此基础上探讨儿童文学的教育价值,从而形成全部研究的基本理论格调。其次,以《教育杂志》及其史料为基本来源,对儿童文学课程、教材、教法和师资等问题进行了集中的讨论。一是在课程方面,分析《教育杂志》中公布的儿童文学的课程标准,掌握当时的教育行政部门对儿童文学教育的相关政策导向,同时梳理了儿童文学课程分阶段的实施情况与争论经过,以《教育杂志》为窗口全面展现了官方和民众对儿童文学教育课程的关注点。二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儿童文学化"逐渐成为小学语文教材的主流,语文教材的"儿童文学化"也引发了诸多论争。《教育杂志》以详实的史料忠实地记录了五次有关儿童文学教材论争的过程,认真审视这些争论观点,对现今语文教材中儿童文学的比重问题亦有启示。三是教育杂志》从民初、五四到国家本位时期,儿童文学教学法呈现出不同阶段的发展特征,国人通过大量的新式教学实验,摸索与寻找适宜于近代新教育发展的儿童文学教学方法,以此推动儿童文学理念在中国的深入开展。四是探讨了《教育杂志》中改善儿童文学教育的师资问题,具体措施有加强师培、制定俸给标准和优待条件以及改善教学环境和提升教师的修养等;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个案研究——以连载于《教育杂志》中的教育小说《倪焕之》为例,讨论了小学教师与儿童文学教育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后,对《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期进行了深入的追溯,探讨了有关儿童文学"新"与"旧"的争论、渐进式的发展以及本体性的问题等,从而得出相关的历史观点是,教育传媒与儿童文学教育应形成了一种互动式关系,二者相得益彰,共同发展。
张宝林[6](2016)在《1930年代中国的美国文学形象构建》文中研究说明美国文学是促进中国现代文学发生发展的重要资源。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就有必要深入考察中国文人如何认知和想象、选择和安排、彰显和遮蔽美国文学,从而为自身的发展提供一个可资借鉴、对照的“他者”形象。本文旨在还原和阐释1930年代中国构建美国文学形象的历史文化语境、具体过程、主要着眼点及最后结果。在1930年代,随着美国迅速崛起和美国文学在世界文学格局中的地位明显提升,中国文人在接受美国文学时,出现了从粗浅介绍到深入剖析、从轻视到重视的整体性过渡。尽管这一时段依然有人无视美国文学的民族文化特性和良好发展态势,但质疑和否定的声音明显减弱,美国文学也开始在中国呈现出全新的形象。与此同时,在“政治场”和“文学场”严重分化的语境下,不同倾向的中国文人对美国文学做出了不同的选择和阐释,构建出了不同的美国文学形象。整体来看,1930年代中国文人构建出的美国文学形象既发生了历时性变迁,又呈现出共时性差异,在具体的构建过程中,既参入了对美国国家的认知和想象,又曲折地表达出对中国现实的思考和对中国未来发展路径的设计。本文先综合考察1930年代中国构建美国文学形象的语境,再重点分析美国文学形象在中国的多元呈现和整体变迁,阐释不同形象构建的内在逻辑和历史文化意义。除了绪论和结语,本文共包括八章内容。绪论部分主要阐述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前两章主要考察1930年代中国构建美国文学形象的语境。第一章分析美国整体实力的提升和文学发展的现实状况如何影响中国的美国文学形象构建。第二章立足于中国语境展开,考察文学现代化诉求、文坛变迁和都市文化发展如何影响美国文学形象构建。中间四章主要基于重要案例,阐释不同话语形态与美国文学形象构建之间的关系。第三章主要以郭沫若翻译辛克莱为例,阐释阶级/革命话语如何参与美国文学形象构建。第四章主要以杨昌溪研究黑人文学为例,阐释民族/国家话语如何参与美国文学形象构建。第五章主要以《现代》杂志的《现代美国文学专号》为例,阐释自由主义话语如何参与美国文学形象构建。第六章主要以刘易斯热为例,阐释多种话语形态如何交织在一起共同参与美国文学形象构建。最后两章主要考察文学史写作如何参与美国文学形象构建。第七章着眼于中国文人撰写和翻译的多部世界文学史着,考察中国文人如何在世界文学格局中认定美国文学的性质和地位、选择和安排具体的美国作家。第八章主要通过对比分析两部美国文学专史,考察美国文学形象及其构建特点在1930年代中国发生的整体性变迁。结语部分先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再简单分析美国文学对于1930年代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参照性意义。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于通过爬梳、整理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从形象构建的角度还原和阐释1930年代的中国文人如何接受美国文学,如何融入对中美两国的认知和想象。这不仅为认识中国现代文学的世界性提供了新的视角,而且有助于深入理解中美文化交流史。
吴明[7](2016)在《论於梨华留学生文学创作的主题嬗变》文中认为20世纪60年代於梨华以《又见棕榈又见棕榈》崛起于华文文坛,并被誉为“留学生文学的鼻祖”。於梨华以其丰富多变的创作主题、清畅而又严谨的话语风格、个性鲜明的艺术形象,在表现海外华人的生存现状与文化心理变迁方面做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也为海内外广大读者所熟知和喜爱。20世纪50—60年代,於梨华曾用写实的笔尖伤感吟唱“失根”的痛楚与无奈,用急切渴望的笔触书写“寻根”与“归根”的兴奋与喜悦。20世纪70—80年代,於梨华一手书写为赢得“永久聘书”而挣扎的高校知识分子;一手书写陷入婚恋“围城”的海外华人女性自我意识的执着寻求、觉醒与突围。进入新世纪后,作者将视角转向华人家庭及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问题,特别是2009年《彼岸》的出版,作品中所显示出的人性审视与人文关怀广受赞誉,使她再次受到华文文坛及学界的广泛关注。阅读於梨华的作品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於梨华在50多年的文学创作生涯中一直坚守自己的文学信念,并在不断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了成熟的创作理念。特别是其后期作品,对华人知识分子家庭中母女关系与伦理观念的审视充满了人文关怀,对当代华文文坛及“新移民文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本文通过梳理和研究於梨华的小说创作,寻找其创作主题嬗变的缘由及创作动力,将分别剖析於梨华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探讨其创作不同时期的主题与风格,解读和分析其创作不断拓展的过程。本文分为三章:第一章从作家自身的留学经历出发,主要以《又见棕榈又见棕榈》《傅家的儿女们》《三人行》为例,以“失根—寻根—归根”为论述主线,阐述海外留学生在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困境下“身份的迷失”及迷失后的“寻根”与“归根”。第二章从作者以华人知识分子为题材创作的作品出发,以《考验》与《在离去与道别之间》这两部作品为例,描绘了一幅华人知识分子的“士林百态图”,并揭示海外华人女性意识的觉醒与艰难的突围过程,既有对造成知识分子如此命运的反思,又有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第三章以作者从家庭伦理、现实人性的角度出发创作的作品为侧重点,主要以《一个天使的沉沦》和《彼岸》两部小说为例,剖析华人家庭中家庭伦理观念的冲突与断裂,探讨代际间的诸多问题及西方语境下的母女关系,从而呈现出作者的人文关怀精神及对人类社会所共有的人性的深切关注。最后是余论部分。
陈国平[8](2015)在《诗歌共时体的构建 ——当代诗学视野下的骆一禾海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骆一禾、海子是当代杰出诗人,他们的死结束了诗歌的1980年代。论文以骆一禾的诗论和诗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当代诗学背景下考察其独立性和卓异品质,同时兼及骆一禾、海子诗歌的一些共性问题及其所牵涉的当代诗学问题。骆一禾是一位以诗人、诗论家和诗歌编辑的三重身份对中国当代诗歌产生了重大影响的诗人,其诗论和诗作充满了对华夏文明新生的渴望,而兼具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洞察,具有巨大的精神感召力。诗人的精神成长体现了从一株青草到天路英雄的艰难历程,他从纯洁的少年心性,从水、植物和女性之美出发,一步步走向广阔的世界,最终完成于信仰性的“无因之爱”,从而使诗人的精神达到了“万般俱在”。在这一“天路”历程中,诗人主体的“辽阔胸怀”得以充分呈现,其诗歌世界的“壮烈风景”也得以逐一展开。海子的写作在诗歌视野、诗歌抱负上一开始受到骆一禾的引导,其原生的诗才又激励了骆一禾的诗歌写作。两位诗人在精神方面存在广泛的共源、共振和共鸣,在诗学观念上存在长期的互动,文本上也存在多方面的呼应、互通、互文的现象。然而,两人在个人气质、精神构造、价值取向、诗歌心象、写作方法论上也存在深刻差异,其创作也因之各有属于自身的得与失,既不能彼此混同,更不可互相覆盖和代替。事实上,正是骆一禾和海子之间的差异构成了其互动的基础和一个重要方面。骆一禾、海子的诗和诗论在1980年代的中国诗坛表现出独立、卓异的品质,同时体现了中国当代诗歌与现代性、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复杂紧张关系。一方面,他们以“拿来主义”精神广泛吸收西方现代诗歌的现代感性、现代技艺、语言意识和美学观念,另一方面又始终对“古典—现代—后现代”的线性文学史观抱怀疑态度,对后现代的“去中心”“碎片化”更取坚定批判态度,而力持浪漫主义的主体精神和生命意志,同时坚持诗歌对本土经验的表达。在古典与现代,浪漫主义与现代主义,英雄精神与民主意识,世界视野与本土意识这些被人们普遍视为二元对立的命题上,两位诗人尤其是骆一禾都做了与众不同的思考,提供了充满辩证精神的回答,并最终圆融于“诗歌共时体”这一骆氏所发明的诗歌美学观念中。骆一禾、海子的这种思考不仅体现了其独立的反思精神,而且为当代诗歌走出上述二元对立的迷思提供了重要动力。
缪菁[9](2015)在《当代华人文学中的身份焦虑问题研究》文中指出身份问题是当代华人文学研究的重要主题之一。华人文学作家因其特殊的离散族裔身份,对此表现出集中的关注。他们将多元文化碰撞交流过程中的复杂情感体验以及外化细致的生活观察融入创作,跨越时间、空间的界限,多层次、多角度地表达了对于身份问题的种种焦虑以及认同困境,同时也努力寻索缓解的方法和建构的途径。在近几年的研究中,关于身份问题的探讨,常以认同或者建构为中心展开,对于身份焦虑的研究,则往往处于铺垫化状态,缺乏系统性梳理。然而身份焦虑与身份认同之间深层的联系是不容忽视的,对于身份焦虑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才有助于身份认同得以更好地实现。据此本文将研究重点集中于身份焦虑这一问题,梳理身份焦虑的种种表征,综合分析身份焦虑复杂且相互交织的具体成因,揭示出华人文学作家寻求缓解身份焦虑、建构身份认同的种种努力与探索,对于文化融合发展的前景进行了展望。华人文学的概念长期存在着边界不清导致暖昧不明的混用现象。而无论是对于华人文学史的梳理,还是进行文学文本的批评分析,对研究对象及其范围的清晰界定都显得尤为必要。本论文首先对于华裔文学、华文文学、华人文学的概念进行了辨析,明确了华文文学向华人文学范畴整体转向的可行性与必要性。通过相关研究综述,厘清华人文学中身份焦虑问题的研究脉络,指出华人文学在整个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在此基础之上,对于身份焦虑的种种文学表征细化梳理,不同作家笔下人物疯狂、沉默、出走甚至自杀状态的反复出现,并非是个体悲剧的偶然巧合,而是作为一个共同群体在面对焦虑困境时,所采取的悲哀抑或激进的应对方式之集合。反映出身份问题对于这个离散族裔群体的内在困扰与深刻影响。失常与疯狂、沉默与失语、绝望与自杀,不仅因为作品中个体人物身体或精神的病态,更表征着作为少数族裔群体身份缺失、灵魂无助的状态。在身份寻索的征途上,焦虑的外化表现并非完全归因于个体的脆弱无力,而是关涉易被忽视的社会逻辑秩序中所存在的根深蒂固的利益、文化偏见、种族歧视,以及长期存在的语言、历史、政治、经济上的不平等现象。本文着重系统分析了导致这一系列表征形成背后身份焦虑的复杂成因。关于“身份”的定位不是主体自身所能决定或实现,这种不可控与不稳定性是诱发身份焦虑的原发性因素。身份焦虑的具体成因复杂且相互交织,尤其对于离散族群更为突出。涉及历史变革、语言文化差异、现实生存困境、情感归属无依等诸多因素。而对于导致身份焦虑产生诸种原因的综合细化分析,为更好的实现身份认同、身份建构,以及如何正确看待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身份并存,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建设意见。华人文学作品中萦绕着作家的边缘意识与焦虑困境,然而其对身份焦虑缓解的寻求却未曾止步,不仅诉诸于文学平台的缓冲,充分运用创作的自传性思维和想象性特征,也寄望于信仰力量的救赎以及文化融合的进步。其书写策略表达了作家群体的诸种体验心声,以及作为少数族裔的生存困境与内心焦灼,也通过这种叙述本身舒缓了身份焦虑,以文学想象探索着身份认同的途径,表现出对于全球化时代多元文化融合的思索与展望。本文对身份焦虑问题进行了具体而系统的探讨,这有助于促进不同族裔人群的身份认同与建构,提供重要的借鉴意义。只有首先直面身份焦虑问题,才能切实深化身份研究,进而增进对于身份问题历史与现实的了解,帮助人们更好的协调文化差异,在文化交流与碰撞中缓解身份焦虑,建构身份认同,确立个人价值、促进文化融合。尽管华人文学创作中存在诸多不足,如并非所有作家都能很好的运用文化夹缝/混杂地带的特殊空间地位,进行自我反省与对象反思。创作视角相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宏大叙事,略显狭隘,多拘泥于一己悲欢的描写,且缺乏传统文化在历史承继中所保留下来的文化自信,在全面性掌控和细化描摹方面的诗性熔铸还存在不足。但是,华人文学作品中对于人物焦虑形象的叙写,充分表现了这个特殊族裔群体的边缘意识与寻索路径。它们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在“全球化”发展下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了内地作家较少涉及的身份问题、种族问题、女性主义问题等,通过离散族裔视角下的创作,为发生移居的群体提供了予以参考的另一种身份认同启发,思考着单一文化主义的狭隘局限以及多元文化模式并存的深层意义。
燕世超[10](2012)在《意义在传播中增值——评赵小琪《当代中国台港澳小说在内地的传播与接受》》文中研究说明赵小琪教授的《当代中国台港澳小说在内地的传播与接受》是一部以传播学为主,辅以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首次系统地研究当代中国台港澳小说在内地传播与接受的专着。其特征一是梳理台港澳小说在内地传播脉络与接受效果;二是从动力机制和改编等方面研究台湾小说在内地的传播与接受;三是分别从传播者、接受心理和受众影响机制等方面研究港澳小说在内地的传播与接受。
二、论美华文学在大陆的传播过滤及其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美华文学在大陆的传播过滤及其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网络直播平台着作权侵权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常用缩略语 |
引言 |
第一章 网络直播与网络直播平台概论 |
第一节 网络直播 |
一、网络直播的定义和类型 |
二、网络直播的兴起和发展态势 |
三、网络直播的运营模式和基本特征 |
四、网络直播中的着作权侵权行为 |
第二节 网络直播平台 |
一、网络直播平台概述 |
二、网络直播平台的经营模式 |
第三节 网络直播平台在着作权法上的法律性质 |
一、网络着作权领域的法律主体概述 |
二、“网络服务提供者”的概念和类型 |
三、网络直播平台的法律性质探讨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网络直播平台着作权侵权制度的现行规范渊源——美国模式 |
第一节 美国模式的理论基础 |
一、着作权直接侵权理论 |
二、着作权间接侵权理论 |
三、网络着作权间接侵权理论 |
第二节 美国模式的形成背景 |
一、国际背景 |
二、国内背景 |
第三节 美国模式的制度载体 |
一、DMCA的规则体系和主要内容 |
二、美国模式的制度机理 |
三、美国模式下网络直播平台版权侵权的司法实践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网络直播平台着作权侵权制度的本土规范基础——中国模式 |
第一节 立法上的移植和发展 |
一、早期立法 |
二、《信网权条例》对美国模式的借鉴 |
三、中国模式的形成 |
四、中国模式的发展 |
第二节 中国模式的理论建构和规则体系 |
一、主体范围和权利客体的扩大 |
二、形式上与传统民法理论相兼容 |
三、过错认定规则的发展 |
四、必要措施理论 |
第三节 新型案例对中国模式的影响 |
一、“阿里云”案 |
二、“阿鲁克”案 |
三、“微信小程序”案 |
四、影响综述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网络直播平台着作权侵权制度的运行现状、困境及成因 |
第一节 中国网络直播平台着作权侵权制度运行的应然逻辑 |
一、法律适用规则 |
二、侵权责任认定规则 |
第二节 中国网络直播平台着作权侵权制度的司法实践 |
一、“爱奇艺诉YYHD”案和“爱奇艺诉虎牙”案 |
二、“新浪诉虎牙”案 |
三、司法实践综述 |
第三节 中国网络直播平台着作权侵权制度的困境 |
一、直接侵权与间接侵权的区分困境 |
二、过错认定规则的困境 |
三、“通知-必要措施”规则的失灵 |
第四节 成因之一——美国模式的制度基因局限性 |
一、成立条件方面的局限性 |
二、“通知-删除”规则须有实施的可能性 |
三、过度减轻网络服务提供者义务 |
第五节 成因之二——中国模式的自身建构局限性 |
一、根本成因:对免责条件的僵化改造 |
二、直接成因:“通知-必要措施”规则的滥用 |
三、消极成因:替代责任的缺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重塑网络直播平台着作权侵权制度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中国模式之反思 |
一、对中国模式的总体评价 |
二、改造中国模式的路径探索 |
三、放弃美国模式制度样板 |
第二节 新视野下的网络服务提供者侵权制度 |
一、安全保障义务基础理论 |
二、将网络服务提供者侵权制度纳入安全保障义务制度 |
第三节 安全保障义务下的网络直播平台着作权侵权制度 |
一、义务来源 |
二、注意义务的内容 |
三、责任承担方式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2)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研究的背景 |
三、选题的依据 |
四、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工业化与现代设计问题的提出与尺度 |
一、工业化与现代设计——问题的出发点 |
(一)什么是工业化 |
(二)现代化社会中的现代设计 |
(三)现代设计行为的主体 |
(四)工业化范围的界定与运用尺度 |
(五)社会的现代化与设计的现代化 |
二、租界时期上海的工业化商品范式 |
第三节 研究现状评述 |
一、租界时期上海社会背景研究 |
(一)综合性研究 |
(二)租界与历史、政治、社会思想、文化 |
(三)科学思想与科学技术 |
(四)经济、人口、生活与风俗 |
(五)租界时期社会发展论文举要 |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生产研究 |
(一)历史、综合性研究 |
(二)纺织科技、行业及专门史研究 |
(三)纺织技术及工程研究论文举要 |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的产生与发展研究 |
(一)租界时期设计历史、思想、文化类 |
(二)纺织、服装设计编着与着作 |
(三)纺织、服装设计论文举要 |
(四)相关设计类着作及论文举要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五节 研究的内容与创新 |
一、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二、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一)研究的重点 |
(二)研究的难点 |
(三)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与现代化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租界时期历史中的上海 |
(一)时间的界定 |
(二)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社会性质的界定与经济形态特征 |
(三)租界与现代性纺织、服装工业的发展关联 |
二、纺织服装工业生产及现代设计的相关概念 |
(一)动力机器与纺织服装工业化生产范围界定 |
(二)纺织、服装机制商品、民生设计属性及现代性概念界定 |
(三)现代纺织服装设计发展阶段界定 |
三、纺织、服装的“产业链”与“多元化”的销售模式 |
(一)上海开埠前传统的手工产销业态 |
(二)上海开埠后上海地区市场的变化 |
(三)租界早期上海纺织商品流通渠道的多重性 |
四、纺织、服装生产经历的工业化变革 |
(一)两次西方工业革命的影响 |
(二)民族纺织工业的产生与艰难发展 |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产业链的更迭 |
第二节 动力机器纺织、服装的生产要素 |
一、上海地区纺织原料的发展变革 |
(一)近代上海地区纺织原料的改进 |
(二)纺织原料加工方式的变革 |
(三)近代上海地区纺织品印染原料的演变 |
二、劳动者的类型与转变 |
(一)手工劳动者与现代工人 |
(二)外地人、本地人与外国人 |
(三)裁缝学徒与纺织女工 |
三、生产组织形式和工具的变革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 |
(一)动力机器纺织、服装工业的生产组织形式 |
(二)纺织、服装生产机器 |
(三)纺织、服装机器生产工艺 |
四、动力机器纺织、服装的工业化范式 |
(一)机制纺织商品种类与范式 |
(二)机制服装商品种类与范式 |
(三)上海家用纺织品的现代性体验 |
(四)上海人着衣的现代性体验 |
第三节 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关联 |
一、欧风美雨之吹沫——西方文明传播的效力 |
(一)上海的市政建设与现代化城市的影响 |
(二)租界时期西方文化在上海的传播 |
(三)西方审美影响下的城市新面貌 |
二、工业化与现代纺织、服装设计行为的发生 |
(一)上海纺织工业的发展变迁 |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工厂创办简况 |
(三)工业化条件下的纺织、服装生产 |
三、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一)缫丝、丝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二)棉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三)针织及棉复制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四)毛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五)动力纺织机器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四、现代化与现代纺织、服装设计行为的发生 |
(一)东方服饰之都演绎的海上繁华梦 |
(二)文化转型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性” |
(三)纺织服装设计文化功能的嬗变 |
第二章 传输与移植:纺织、服装工业的初发萌芽 |
第一节 西方纺织、服装工业初入上海 |
一、租界的设立与上海的崛起 |
(一)租界初立时期的历史背景与社会环境 |
(二)租界与华界的巨大差异 |
二、“十里洋场”与“奇技奇器” |
(一)接触西方工业文明的起点 |
(二)从棉布商业看上海早期的洋布市场 |
(三)早期洋货市场的局限性 |
三、内外贸易与纺织商品流通的初步发展 |
(一)上海地区棉布商业的“现代性”萌发 |
(二)交通的发展与商品行销范围的扩大 |
(三)从生产到消费的间接流通 |
四、手工纺织的停滞与动力机器纺织的孕育 |
(一)欧洲动力机器纺织的迅猛发展与落后的中国近代科技 |
(二)上海手工纺织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 |
(三)外资纺织工业进入上海 |
(四)洋务运动与上海本土纺织工业的萌芽 |
第二节 “古法趋新”与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萌芽 |
一、上海地区纺织、服装的传统产销业态 |
(一)手工纺织生产规模的演变 |
(二)纺织、服装商品的直接流通 |
(三)上海地区手工纺织生产设计特征的转变 |
二、传统手工纺织业中孕育的工业化种子 |
(一)古代纺织科技的发展脉络及其影响 |
(二)高度完善的手工机器和纺织工艺 |
(三)动力纺织机器的雏形 |
(四)“中间技术”的过渡 |
三、西方技术、商品转移中工业化观念的渗透 |
(一)晚清上海传统纺织与西式纺织设计生产之差异 |
(二)传统纺织产品与西方机器纺织产品之差异 |
(三)伴随西方科技带来的新思想 |
(四)技术转移与工业化观念转变 |
四、西方纺织生产技术变革带来的上海纺织工业革命 |
(一)纺织生产原材料的开拓 |
(二)纺织生产机器的更新 |
(三)纺织生产动力的改进 |
(四)化学染料对传统染料的超越 |
第三节 技术之“变” |
一、纺织技术体系的开放性转变 |
(一)异质文化交流与物质层面交锋 |
(二)中国古代纺织技术体系的非开放性特征 |
(三)近代上海纺织科技的开放性转变 |
二、早期上海纺织工业中先进的纺织技术举要 |
(一)洋商创办的缫丝工厂 |
(二)从缫丝技术看生产方式的差异 |
(三)上海机器织布局与新式棉纺织机器 |
三、“格致”与纺织生产技术的变革 |
(一)《格致汇编》与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与传播 |
(二)《格致汇编》中的西方纺织技术 |
(三)自上而下的自救运动与“格致”的传播 |
四、轻盈棉布的“现代”意味 |
(一)以土布为代表的传统手工艺 |
(二)以机制棉布为代表的现代机制商品 |
(三)机制棉布的物质性与文化性 |
(四)机制布与仿机制布:现代性的认同与模仿 |
第四节 渐进的科技发展与设计工业化观念的形成 |
一、“有识之士”对“格致”的推动作用 |
(一)新式学堂与西学学校 |
(二)派遣留学生 |
(三)科举制度的废除和新式学校的建立 |
(四)办学是传播和振兴科技的重要途径 |
二、“格致”与上海纺织工业萌发 |
(一)科学技术是本土纺织工业化产生的重要基础 |
(二)生产力发展与社会分工加深是工业化萌芽的动力因 |
(三)上海地区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必然性趋势 |
三、“格致”的传播与上海现代纺织、服装设计思想的萌芽 |
(一)新旧兼容的思维模式与科学思想 |
(二)“排斥”、“不安”与“崇尚”:上海地区社会主流群体的态度变化 |
(三)移风易俗与文明进步 |
第三章 传授与效法:纺织、服装设计的因地制宜 |
第一节 百万人口大都市与“外资兴业时代” |
一、移民入迁与现代化都市的形成 |
(一)人口变迁与社会变革 |
(二)人口结构与社会分层 |
(三)地缘关系与地域性社会关系构成 |
(四)人口、文化与设计目的转变 |
二、上海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与纺织工业的发展关联 |
(一)文人墨客眼中的现代化生活 |
(二)西式休闲娱乐活动的传播 |
(三)现代化都市的逐步形成 |
三、“外资兴业”与上海地区现代设计行为的诞生 |
(一)工业生产与现代设计行为发生 |
(二)工业化精神的影响与设计观念的转变 |
(三)新材料的引进与设计条件的变革 |
第二节 “仿行西法”与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雏形 |
一、上海纺织行业产销业态的突破和变革 |
(一)外资纺织企业的示范作用 |
(二)“条约”对本土棉纺织工业的积极影响 |
(三)国家政策的推行对上海纺织工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
二、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起步 |
(一)内外因共同作用下的民族纺织工业起步 |
(二)“易服运动”与本土机制服装业的起步 |
(三)本土纺织、服装机器制造产业的起步 |
(四)动力机器的重要作用 |
三、新旧交替之间呈现的早期纺织、服装设计工业化特征 |
(一)民族纺织、服装工业诞生的根源 |
(二)“平等”、“享乐”与“现代性”的本土设计师 |
(三)纺织、服装工业起步阶段的设计特征 |
第三节 技术之“践” |
一、新型纺织技术的实践 |
(一)动力缫、纺技术的实践 |
(二)动力织造技术的实践 |
(三)动力机器印花、染整技术的实践 |
二、西方纺织技术的本土化适应过程 |
(一)民族缫丝、轧花机器制造专业的先行发展 |
(二)纺织工业发展影响下的民族棉纺织、针织机器制造业 |
(三)丝绸工业的兴起和丝织机器的仿制与改良 |
(四)仿制、改造的能力与本土化的适应过程 |
三、轻薄夏衣:产品设计的拓宽与生活方式的改良 |
(一)纺织产品的拓宽 |
(二)面料出新及剪裁进步推动下的服装及纺织产品拓宽 |
(三)轻薄夏衣与衣着方式的改良 |
第四节 工业化冲击下的上海纺织设计的继替与突破 |
一、西方科学技术对近代上海纺织技术的影响 |
(一)中国古代纺织技术的对外传播 |
(二)中国古代手工纺织机器与西方动力纺织机器的比较 |
(三)科技流通对上海纺织技术发展的重要影响 |
二、西方纺织机器的传入与传统纺织、服装生产的巨大变革 |
(一)纺织原料与机器材质选择的突破 |
(二)操作方式的变化 |
(三)缝纫机和现代服装手工业改良 |
(四)机制织物令手工织物逐渐成为文化遗存 |
三、设计的“焦点”效应与现代设计思想的初践 |
(一)机制织物和西式服装的“焦点”效应 |
(二)租界内外服装工业化的区别与设计的联系 |
(三)工业化生产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化动因 |
(四)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思想的初期实践 |
第四章 变革与惟新:纺织、服装设计的推陈出新 |
第一节 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进程中的进退消长 |
一、民国时期民族纺织工业的大规模兴起 |
(一)华商纺织企业繁荣发展 |
(二)纺织品销售的变革 |
(三)“大上海”计划与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黄金时代 |
二、民族品牌与博览会 |
(一)世界博览会与纺织、服装品牌的国际传播 |
(二)民族主义推动下展开的全国展览会 |
(三)对民族固有样式的突破与国家形象的呈现 |
三、战争是近代上海纺织、服装设计发展的分水岭 |
(一)“孤岛时代”纺织、服装工业的式微 |
(二)“孤岛”时期纺织、服装产业的畸形发展 |
(三)绝望的抗争:民族纺织、服装企业在压迫中前进 |
第二节 民族纺织、服装工业发展的差异性、趋向性与地域性比较 |
一、上海地区参差不齐的纺织行业衍变过程 |
(一)非同步性的纺织行业发展 |
(二)以棉纺织业为首的行业结构 |
(三)纺织企业集团化的发展趋向 |
二、不同地区纺织工业化的先后及纺织工业基地的形成 |
(一)上海开众多纺织行业之先河 |
(二)江浙地区纺织设计生产的继承与发展 |
(三)租界时期纺织工业分布区域的迁移 |
三、近代上海地区服装与纺织行业衍变的比较 |
(一)纺织、服装行业内产销模式的差异性 |
(二)对动力机器的依赖性造成的行业衍变差异 |
(三)“量身定制”、“特异独行”与阶级象征性造成的服装行业衍变 |
第三节 技术之“革” |
一、传统织物基础上的突破性技术创新 |
(一)纺织机器的技术创新与民族机器纺织商品的新特征 |
(二)对舶来织物质感的仿效 |
(三)基于传统丝织物基础上的技术与产品创新 |
二、廉价材料转化为美:人造丝的混织与印染应用 |
(一)人造丝的诞生和混织应用 |
(二)人造丝与近代上海丝织品种的拓宽 |
(三)进口动力织机与混纺机织物 |
(四)“化学反应”中的技术革新 |
三、技术的变革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性” |
(一)现代化纺织产品设计的变革 |
(二)泳装与上海新运动时尚 |
(三)构建现代生活的新面貌与对地区形象的重新塑造 |
第四节 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民族意识觉醒 |
一、外资纺织、服装企业的垄断和压迫 |
(一)上海地区外资棉纺织工厂的发展与垄断 |
(二)日商纺织集团掀起的在华纺织事业高潮 |
(三)进口毛纺织商品和外资毛纺织工厂的垄断和压迫 |
(四)压迫之下掀起的国货运动与民族认同 |
二、国货运动对本土纺织、服装工业发展的推动力 |
(一)国货运动与“民族认同” |
(二)《国货样本》与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现代化 |
(三)《国货样本》与国货认识 |
(四)纺织、服装构建的设计身份认同 |
三、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构建的物质文化与价值导向 |
(一)具有现代性特征的上海物质文化构建 |
(二)社会阶层文化差异下纺织、服装的物质文化表现 |
(三)民国中期的时装展演:现代性物质文化的价值导向功能 |
第五章 融合与变迁:双轮驱动下的上海纺织、服装设计 |
第一节 上海是中国近代纺织、服装设计的大本营 |
一、纺织、服装行业是现代设计行为发生的河床 |
(一)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的现代设计定义与定位 |
(二)现代设计区别于传统设计的重要特征 |
(三)现代美术思想与现代设计观念的产生 |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教育产业 |
(一)租界时期上海的设计机构、教育机构和学术科研团体 |
(二)纺织教育与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 |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着作的诞生与发展 |
第二节 租界时期上海纺织设计的“革旧鼎新” |
一、实践的智慧:纺织机器的本土化改良与设计创新 |
(一)租界时期上海纺织生产工具设计的发展历程 |
(二)纺织机器的仿造、改良与创新 |
(三)上海纺织机器设计的工业化特征 |
二、多元化的纺织图案设计创新 |
(一)纺织图案设计的引进和图案设计专业的建立 |
(二)中西绘画差异与纺织图案设计风格转变 |
(三)纺织图案设计是构建艺术与制造之间的桥梁 |
三、纺织产品设计及品牌意识的觉醒 |
(一)纺织产品的开拓创新与民族纺织品的商标设计 |
(二)纺织品广告设计与传播、消费关联 |
(三)地缘文化影响下的现代纺织设计 |
第三节 “服色时易”与近代上海服装设计的发展变迁 |
一、服装设计与上海“文化地图”中的服饰文化识别 |
(一)一个时代的“影像” |
(二)“变化多端”的设计形式 |
(三)现代服装设计是文化结构变化的先锋 |
二、本土服装设计的变化与突破 |
(一)西方文化影响下服装形制的变化 |
(二)侨民着装影响下的搭配方式变革 |
(三)真正的童装:本土儿童服装设计的诞生 |
三、时尚意识与社会追求:“迥异”的男、女服装设计趋向 |
(一)保暖、礼仪和身份识别:服装功能的演进 |
(二)差别化与多样化:租界时期上海地区服装设计的工业特征 |
(三)改良旗袍与中山装:两种设计经典的物化呈现 |
第四节 、文明转型与纺织、服装设计的互动趋向 |
一、现代化生活方式的蜕变与现代设计的体现 |
(一)文明的教化与民俗的改变 |
(二)西式婚礼服:民俗改良在服装设计中的体现 |
(三)纺织、服装广告对现代化生活方式构建的影响 |
二、租界时期上海消费文化与设计的现代性 |
(一)西方侨民消费方式的影响与百货公司对新式消费的建立 |
(二)阶层的分化与品味的培养:上海消费文化的改变 |
(三)设计的现代性与审美的现代性 |
三、“人”的现代性与设计的现代性 |
(一)源自设计、生产与消费环节的“人” |
(二)设计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文化关联 |
(三)上海都市文化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
结论 |
第一节 上海现代纺织、服装设计的特点与研究价值 |
第二节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变革与现代设计行为的诞生与发展的关系以及深层原因 |
第三节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化对现代设计的启迪 |
一、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现代纺织、服装设计对当代设计的启示 |
二、在异质文化交流中再获新生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3)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问题提出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一章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 |
第一节 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 |
第二节 本土化运动下的乡土文化语境建构 |
第三节 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 |
第二章 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 |
第一节 女性主体性的凸显与建构 |
第二节 边缘族群的主体意识建构 |
第三节 乡土意识与在地情怀的展现 |
第三章 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 |
第一节 创作主题的多向拓展与融合 |
第二节 都市散文:后现代语境下的多向书写 |
第三节 家族散文:生命救赎与记忆书写中的反叛传统 |
第四节 怀旧散文:斑驳记忆的多样化呈现 |
第四章 散文的艺术特色及流变 |
第一节 散文的“出位”与虚构思考 |
第二节 散文艺术的创新与变化 |
第三节 后现代视域下的散文空间书写 |
第五章 散文作家个案研究 |
第一节 “晃荡”的生活美学:舒国治散文论 |
第二节 由“纯美”到“怪咖”:周芬伶散文的另类书写 |
第三节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微物书写与时尚拆解—张小虹散文论 |
第四节 简媜创作中的中华文化认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本论文述及主要作家简介 |
附录二 台湾地区关于散文研究博硕士学位论文统计(1990-2016) |
附录三 九歌年度散文选目录(1981-2017)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4)美国华文小说叙事伦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美国华文小说”研究范围界定 |
二、“美国华文小说”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
三、美国华文小说的伦理纠葛 |
四、叙事伦理的内涵 |
第一章 人物塑造的伦理意味 |
第一节 类型化人物塑造的伦理内涵 |
一、知识分子形象类型化的伦理批判 |
二、洋嫁女形象与功利论 |
三、丑化底层西方他者与种族歧视 |
第二节 对比性人物设置的伦理冲突 |
一、阳刚与阴柔:性别倒置的伦理内涵 |
二、血亲与契约:子女形象对比的伦理内涵 |
三、疏离与认同:代际人物形象的伦理内涵 |
第三节 极致化人物塑造的伦理关怀 |
一、人格面具型人物的伦理表征 |
二、人格分裂型人物的伦理表征 |
第二章 叙述视角的伦理取位 |
第一节 内视角的伦理诉求 |
一、体验性人物内视角与情爱伦理的重构 |
二、多重式人物内视角与权威的解构 |
第二节 外视角的伦理反思 |
一、客观叙述视角与家国伦理 |
二、旁观叙述视角与启蒙伦理 |
第三节 混合叙述视角的伦理意蕴 |
一、回顾性叙述视角的伦理特征 |
二、多元人称混合叙述视角的伦理对话 |
第三章 情节结构的伦理蕴涵 |
第一节 单线式结构中的身份伦理 |
一、“追寻—幻灭”式情节结构的伦理表现 |
二、“归来—离去”式情节结构的伦理表现 |
第二节 复线式结构中的伦理对话 |
一、双线对比式情节结构的伦理内涵 |
二、多线平行式情节结构的伦理参照 |
第三节 圆形结构中的生存伦理 |
一、潜隐圆形结构的伦理症候 |
二、回环式结构的伦理表征 |
第四节 嵌套式情节结构的伦理蕴涵 |
一、中国套盒式结构的伦理指向 |
二、超故事叙述层的伦理错位 |
第四章 时间的叙事伦理 |
第一节 叙事时间的伦理表现 |
一、时间加速的伦理意味:个体价值的张扬 |
二、时间延缓的伦理内涵:个体生命的呢喃 |
第二节 故事时间的伦理内涵 |
一、传统时间与天人合一观念 |
二、现代时间与人的异化 |
第三节 时间倒错的伦理意图 |
一、时间的回溯:回到过去的伦理意图 |
二、时间的跳转:过去现在交叉出现的伦理意图 |
第五章 空间的叙事伦理 |
第一节 公共空间的伦理表征 |
一、吞噬生命的“现代怪兽” |
二、物质主义盛行下的“天堂” |
第二节 日常私人空间的伦理意味 |
一、个人居住空间的伦理意味 |
二、私人化起居空间的伦理意味 |
第三节 异域家国空间:唐人街的伦理意义 |
一、想象的共同体与家国意识 |
二、他者伦理下“群鬼环绕”的世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清末民国时期儿童文学教育学术史研究 ——基于《教育杂志》的文献考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与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境外研究现状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教育杂志》 |
1.3.2 儿童文学 |
1.3.3 文学教育 |
1.3.4 儿童文学教育 |
1.4 理论基础 |
1.4.1 儿童哲学 |
1.4.2 教育学学理 |
1.4.3 图式理论 |
1.4.4 接受美学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分析法 |
1.5.2 活动史研究法 |
1.5.3 统计分析法 |
1.5.4 个案研究法 |
1.6 不足与创新 |
1.6.1 不足之处 |
1.6.2 创新之处 |
第2章 《教育杂志》在儿童文学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
2.1 中国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的独立与转型 |
2.1.1 中国古代儿童文学教育的历史流变(先秦——1904年) |
2.1.2 儿童文学教育初步的独立期(1904—1912) |
2.1.3 儿童文学教育的草创期(1912—1919) |
2.1.4 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激进期(1919—1927) |
2.1.5 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反思期(1927—1936) |
2.1.6 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深化期(1937—1948) |
2.2 《教育杂志》与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的关联性 |
2.2.1 《教育杂志》在近代儿童文学教育中的地位 |
2.2.2 《教育杂志》在近代儿童文学教育中的作用 |
第3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理论的传播 |
3.1 《教育杂志》与中国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理论的发展 |
3.1.1 介绍日本现代教育思潮中的儿童文学教育 |
3.1.2 传播欧美进步主义教育思潮中的儿童文学教育 |
3.2 《教育杂志》与中国近代儿童观的发展 |
3.2.1 "儿童观"的基本含义 |
3.2.2 "儿童观"的主要模式 |
3.2.3 促进中国近代儿童观的发展 |
3.3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价值的讨论 |
3.3.1 儿童文学的教育价值的提出 |
3.3.2 儿童文学教育价值的探讨 |
第4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课程问题的讨论 |
4.1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课程标准的发展 |
4.1.1 儿童文学课程标准的六次变迁 |
4.1.2 儿童文学教育在六次课标发展历程中的演进 |
4.2 《教育杂志》中对儿童文学课程实施的推进 |
4.2.1 民国初年的儿童文学课程 |
4.2.2 五四时期的儿童文学课程 |
4.2.3 国家本位主义儿童文学课程 |
4.3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课程问题的争论 |
4.3.1 儿童文学课程主旨的争论——"兴趣"与"教化"之争 |
4.3.2 儿童文学课程的核心内容争论—"读经与否"之争 |
4.3.3 儿童文学课程的设置——"国语"与"常识"的分合 |
4.4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课程的延伸 |
4.4.1 儿童文学的课外阅读 |
4.4.2 儿童文学的课外作业 |
4.4.3 儿童文学体现出的课外休闲教育 |
第5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材的建设 |
5.1 《教育杂志》中的小学国语教材概况 |
5.1.1 中国近代第一本儿童文学教育理论专着——《儿童文学概论》 |
5.1.2 小学国语教科书的选择与组织 |
5.1.3 小学国语教科书制度的建立 |
5.1.4 推行小学国语教科书的典型案例 |
5.2 《教育杂志》中推动儿童文学教科书建设的阶段性特点 |
5.2.1 民国初年儿童文学教材的发展(1909—1918) |
5.2.2 儿童文学教材发展的繁荣期(1919—1936) |
5.2.3 抗战时期儿童文学教材的发展(1937—1948) |
5.3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材建设的争论 |
5.3.1 儿童文学教材"实用"与"审美"之争 |
5.3.2 儿童文学教材的"文章"与"文学"之争 |
5.3.3 儿童文学教材的"文言"与"白话"之争 |
5.3.4 儿童文学教材的"识字"与"欣赏"之争 |
5.4 《教育杂志》中有关儿童文学教材的宣传 |
5.4.1 儿童文学教科书的广告宣传 |
5.4.2 儿童读物的广告宣传 |
5.4.3 儿童文学领域的其它广告宣传 |
第6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学改革的推进 |
6.1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
6.1.1 "儿童本位教育"理论 |
6.1.2 儿童文学教学法的心理学基础 |
6.1.3 儿童文学教学原理 |
6.1.4 儿童文学教学法的外来影响 |
6.2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学法的阶段性发展 |
6.2.1 民初儿童文学教学法的萌发(1909—1918) |
6.2.2 儿童文学教学法的繁荣发展(1919—1936) |
6.2.3 国家本位儿童文学教学法的发展(1937—1948) |
6.3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自身教学法的发展 |
6.3.1 儿童文学自身教学法的孕育 |
6.3.2 儿童文学自身教学法的发展 |
6.4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学实验的尝试 |
6.4.1 江苏一师附小初年级的设计教学实验 |
6.4.2 小问题的教学实验 |
第7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的探讨 |
7.1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的引发及其原因 |
7.1.1 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的引发 |
7.1.2 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引发的原因 |
7.2 《教育杂志》中改善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的建议 |
7.2.1 儿童文学教育师资的培训 |
7.2.2 小学教员俸给标准与优待 |
7.2.3 小学教员要求对教学环境的改善 |
7.3 《教育杂志》中论述儿童文学教师的修养 |
7.3.1 个学教师的职责与使命 |
7.3.2 小学教师的基本修养 |
7.3.3 儿童文学教师的专业素养 |
7.4 《教育杂志》中教育小说叙述乡村教师与儿童文学教育——以《倪焕之》为例 |
7.4.1 小学教师地位的卑微与工作的满腔热情 |
7.4.2 小学教师心目中的儿童地位 |
7.4.3 教师打造的儿童文学教育实验基地——乡村田园农场 |
第8章 结语 |
8.1 儿童文学教育第一个黄金期的追溯 |
8.1.1 儿童文学教育中"新"与"旧"的争论 |
8.1.2 儿童文学教育应以渐进的方式发展 |
8.2 儿童文学教育具有的本体性问题 |
8.2.1 文学教育是未来语文教育发展的走向 |
8.2.2 儿童文学教育要求教学应"以善为美" |
8.2.3 儿童美学应成为教育学的重要内容 |
8.3 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主体性资源 |
8.3.1 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科目中应占较大的比重 |
8.3.2 重新审视儿童文学教学中识字、听说、阅读、写作的分与合 |
8.3.3 儿童阅读是拓宽儿童文学教育领域的有效途径 |
8.4 教育传媒应与儿童文学教育建立起情缘关系 |
8.4.1 教育期刊在儿童文学教育中应扮演重要角色 |
8.4.2 教育期刊助力儿童文学在学校教育中应发挥更大的作用 |
8.4.3 教育传媒与儿童文学教育联姻构建本学科体系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主题索引——《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的文章 |
附录B:《教育杂志》的相关资料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1930年代中国的美国文学形象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他者”崛起:1930 年代中国构建美国文学形象的外部语境 |
第一节 美国崛起及其影响力在中国的扩散 |
一、美国的崛起历程及现实状况 |
二、美国影响力在中国的扩散 |
第二节 美国文学的发展与成熟 |
一、20 世纪之前美国文学的发展历程 |
二、20 世纪初美国文学的繁荣景象及意义凸显 |
第二章 “自我”症候:1930 年代中国构建美国文学形象的内部语境 |
第一节 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诉求 |
一、现代世界文学与民族文学意识的形成 |
二、美国文学:中国文学现代化的重要“借镜” |
三、美国文学译介的整体状况 |
第二节 1930年代中国的文坛情势 |
一、中国文坛的多元格局与多型话语 |
二、美国文学译介队伍壮大及分化 |
第三节 1930年代中国的都市文化发展 |
一、新市民阶层与美国文学消费 |
二、现代传媒与美国文学传播 |
三、现代教育与美国文学传播 |
第三章 辛克莱热:1930 年代中国的阶级/革命话语与美国文学形象构建 |
第一节 1930年代中国的阶级/革命话语与辛克莱热 |
一、阶级/革命:美国文学形象构建的重要尺度 |
二、辛克莱:新文学、文化偶像 |
第二节 构建主体的身份认同变化 |
一、“五四”高潮期的狂飙诗人身份定位 |
二、“革命文学”时代的自我调整 |
第三节 从翻译选择到政治实践 |
一、翻译选择与阶级/革命话语彰显 |
二、从文学实践到政治实践 |
第四章 休士热:1930 年代中国的民族/国家话语与美国文学形象构建 |
第一节 美国黑人及其文学:1930 年代中国的公共议题 |
一、关注黑人现实境遇 |
二、关注黑人文学发展状况 |
三、黑人文学译介的特点 |
第二节 杨昌溪的黑人文学形象构建 |
一、研究实绩考辨 |
二、民族/国家话语与黑人文学阐释 |
第三节 休士:民族革命还是阶级革命斗士? |
一、民族革命斗士 |
二、阶级革命斗士 |
三、休士形象差异的实质 |
第五章 “自由”的文学:1930 年代中国的自由主义话语与美国文学形象构建 |
第一节 杜衡与“专号”的自由主义话语生成 |
一、“专号”的自由主义话语立场 |
二、杜衡在“专号”中的作用 |
第二节 “专号”中的美国文学形象及其构建策略 |
一、现代、独立、自由、创造的美国文学 |
二、多元竞生的美国文学 |
三、“专号”构建美国文学形象的主要策略 |
第三节 “专号”构建美国文学形象的诉求 |
一、新文学建设构想 |
二、政治和文化路径设计 |
第六章 刘易斯热:1930 年代中国的多元话语交织与美国文学形象构建 |
第一节 “诺奖情结”与刘易斯热 |
一、刘易斯:1930 年代中国文坛的又一个热点 |
二、“诺奖情结”生成的内在逻辑 |
三、获奖与刘易斯热 |
第二节 美国获奖:相关争论与美国文学形象构建 |
一、从民族/国家的角度阐释诺奖 |
二、“美国”获奖与中国文人的意外之感 |
三、关于美国获奖资格及获奖原因的争论 |
第三节 刘易斯获奖:相关争论与刘易斯形象构建 |
一、刘易斯获奖与中国文人的意外之感 |
二、关于刘易斯获奖资格及获奖原因的争论 |
三、关于刘易斯作品批判性的争论 |
第七章 1930年代中国的世界文学史书写与美国文学形象构建 |
第一节 在世界文学格局中定位美国文学 |
一、基本积极的美国文学形象 |
二、基本消极的美国文学形象 |
第二节 在世界文学格局中安排美国作家 |
一、世界文学史着中的美国“经典”作家 |
二、“经典”序列:彰显与遮蔽 |
三、文学观、史观与“经典”选择 |
第三节 外来话语影响与美国文学形象构建 |
一、《文学大纲》中的美国文学论述 |
二、《世界文学史纲》中的美国文学论述 |
第八章 从“ABC”到“新传统”:1930 年代中国构建美国文学形象的整体变迁 |
第一节 《美国文学ABC》与美国文学“旧”形象 |
一、《美国文学ABC》——“《英国文学ABC》的第三册” |
二、真美善统一的纯文学观与美国文学消极形象生成 |
三、编译、漠视与美国文学消极形象生成 |
第二节 《新传统》与美国文学“新”形象 |
一、“社会主义的写实主义的内容”:美国文学的新传统之一 |
二、“民族主义的形式”:美国文学的新传统之二 |
三、多元共生、一元独秀的美国文学形象及其生成逻辑 |
四、从美国国家形象构建到中国自我认知和想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7)论於梨华留学生文学创作的主题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留学生文学的滥觞:“失根—寻根—归根” |
第一节 探索:对留学生生活的关注 |
第二节 双重困境下身份的“迷失” |
一、物质生活的困境 |
二、精神生活的困顿 |
三、“无根的一代” |
第三节 华人知识分子的“寻根”与“归根” |
一、华人知识分子的“寻根”之旅 |
二、华人知识分子的“归根”之路 |
第二章 留学生文学的巅峰:理性反思与批判 |
第一节 拓展:华人知识分子生存与发展的记录 |
第二节 批判:螺蛳壳作名利场 |
一、华人知识分子的“士林百态图” |
二、华人知识分子健康人性的呼唤 |
第三节 女性意识的沉寂与觉醒 |
一、女性自我意识的沉寂 |
二、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与突围 |
第三章 留学生文学的超越:人文关怀与人性审视 |
第一节 升华:现实人性的挖掘 |
第二节 华人家庭中的代际问题与伦理观念 |
一、华人家庭中的代际问题 |
二、华人家庭传统伦理观念的断裂 |
第三节 西方文化语境下的母女关系 |
余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诗歌共时体的构建 ——当代诗学视野下的骆一禾海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
1.2 文献资料和研究现状综述 |
1.2.1 骆一禾、海子着述发表、出版情况 |
1.2.2 骆一禾、海子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
第2章 突围与超越:骆一禾的诗论与朦胧诗、第三代诗歌 |
2.1 骆一禾诗论的当代诗学背景 |
2.2 诗“乃是创世的?是?字”:文明视野下的诗歌本体论 |
2.3 生命的自明:骆一禾的诗歌创作论 |
2.4 诗的自明:骆一禾的诗歌批评论 |
2.5 语言、存在、生命的合一:骆一禾的诗歌语言观 |
2.5.1 中国当代诗歌的语言觉醒运动 |
2.5.2 骆一禾的语言观:语言、存在、生命的合抱与合一 |
2.5.3 燃烧:语言向诗的转化 |
2.5.4 “博大生命”:骆一禾诗学的灵魂 |
第3章 骆一禾诗歌的神性主题与当代诗歌的日常化运动 |
3.1 “天人的圣诉”:背向前人也背向后人 |
3.2 “神的文字与我们垂直” |
3.3 “你是才慧的青草” |
3.4 无因之爱与必要之恶 |
第4章 骆一禾诗歌的时间主题与当代诗歌的历史视野 |
4.1 “房间里的风景”“冷风景”与“壮烈风景” |
4.2 “三种时间澎湃而来” |
4.3 “在辽阔的中国醒来” |
4.4 “黄昏里总有什么东西在死亡” |
4.5 文明视野下的当代风景 |
第5章 骆一禾的“大诗”与江河杨炼的“现代史诗” |
5.1 “智力的空间”与“博大生命” |
5.2 “故我的血流穿了世界”:《世界的血》研究 |
5.3 “与一切而至万灵”:《大海》研究 |
5.4 听觉的欢乐:骆一禾长诗的音乐性 |
第6章 比较视野中的骆一禾、海子与当代诗歌批评 |
6.1 当代诗歌批评中的骆一禾与海子 |
6.2 骆一禾、海子诗歌的共生与互文 |
6.3 大相径庭的气质、个性和写作取向 |
6.4 日神与酒神:迥然有别的写作方法论 |
第7章 骆一禾、海子诗歌意象比较与当代诗歌的意象问题 |
7.1 当代诗歌中的意象问题 |
7.2 一样意象两样情怀:骆一禾、海子诗歌意象比较之一 |
7.2.1 农耕意象:两殊的审美意趣和价值关怀 |
7.2.2 太阳意象:悬殊的自我镜像 |
7.2.3 暴力意象:迥异的价值负载 |
7.2.4 身体意象:一个“身体”两条心 |
7.3 情理殊途的对立性意象:骆一禾、海子诗歌意象比较之二 |
7.3.1 晨与夜:一日分两造 |
7.3.2 大海与天空:最遥远的镜子 |
7.3.3 血与石头:生与死的对质 |
第8章 结论:当代诗学视野下的骆一禾、海子评价问题 |
8.1 “所有道路和血液都要被洗涤” |
8.2 圣书上卷与圣书下卷 |
8.3 骆一禾、海子诗歌成就的评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骆一禾、海子年表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当代华人文学中的身份焦虑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二 相关研究综述 |
三 研究难点及思路梳理 |
第一章 “华人文学”与“身份焦虑” |
第一节 “华人文学”的界定与意义 |
一 华裔文学与华人文学 |
二 华文文学与华人文学 |
三 华文文学向华人文学整体转向的反思 |
第二节 关于“身份焦虑” |
一 “身份” |
二 身份焦虑 |
三 身份认同 |
四 身份理论与华人文学研究 |
第二章 华人作家的身份焦虑与典型文学表征 |
第一节 失常与疯狂 |
一 认同困境下的疯狂 |
二 文化失落后的疯狂 |
第二节 沉默与失语 |
一 身份丧失后的失语 |
二 文化夹缝中的失语 |
第三节 绝望与自杀 |
一 身份焦虑的“极端”解脱 |
二 “边缘人”的自我放弃 |
第三章 身份焦虑的历史成因与现实困境 |
第一节 无尽的创伤——社会历史根源 |
一 沉默的华人 |
二 消失的华人 |
三 “模范”少数族裔 |
第二节 上帝的“巴别塔”——语言文化的差异 |
一 外化的障碍 |
二 内化的障碍 |
第三节 生存的困境与身份的失落 |
一 生存的困境 |
二 职业的缺失 |
第四节 故土情结与情感的无依 |
第四章 身份焦虑的诗性缓冲与想象性救赎 |
第一节 身份焦虑的文学性缓冲 |
一 从虚构到现实 |
二 从自我描述到他人再现 |
第二节 身份焦虑的想象性救赎 |
一 美国梦圆的幻想 |
二 美国梦碎的反思 |
三 现实触碰下的思考 |
第三节 身份焦虑与文化杂糅 |
一 身份焦虑与信仰归属 |
二 文化杂糅与新文化主体建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10)意义在传播中增值——评赵小琪《当代中国台港澳小说在内地的传播与接受》(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屋建瓴, 梳理传播与接受的脉络与效果 |
(一) 绪论: |
(二) 结语:探索传播与接受效果。主要有三: |
二、当代中国台湾小说在内地的传播与接受 |
(一) 当代台湾小说在大陆的传播与接受的动力机制。 |
(二) 当代台湾小说在大陆的改编。 |
三、当代中国港澳小说在内地的传播与接受 |
(一) “当代香港小说在内地传播的传播者分析”。 |
(二) “当代香港小说内地受众的接受心理分析”。 |
(三) “受众对当代澳门小说在内地传播的影响机制”。 |
四、论美华文学在大陆的传播过滤及其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网络直播平台着作权侵权制度研究[D]. 姚震. 中国政法大学, 2021
- [2]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D]. 鞠斐.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3]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D]. 刘秀珍.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2)
- [4]美国华文小说叙事伦理研究[D]. 王彬.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9)
- [5]清末民国时期儿童文学教育学术史研究 ——基于《教育杂志》的文献考据[D]. 赵燕. 陕西师范大学, 2016(06)
- [6]1930年代中国的美国文学形象构建[D]. 张宝林. 西北师范大学, 2016(06)
- [7]论於梨华留学生文学创作的主题嬗变[D]. 吴明. 南昌大学, 2016(03)
- [8]诗歌共时体的构建 ——当代诗学视野下的骆一禾海子研究[D]. 陈国平. 清华大学, 2015(07)
- [9]当代华人文学中的身份焦虑问题研究[D]. 缪菁. 兰州大学, 2015(04)
- [10]意义在传播中增值——评赵小琪《当代中国台港澳小说在内地的传播与接受》[J]. 燕世超. 世界文学评论, 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