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几点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张斯文[1](2020)在《大学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分析及建设研究》文中认为大学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征鲜明、健康向上的大学文化对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高校的大学文化建设已取得丰硕的成果,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何进一步加强大学文化建设,焕发大学生激情,引导大学生积极向上,形成崇高的独立的人格追求和信仰追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主体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总结与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了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确立了本论文的创新点。第二部分,对大学文化的内涵、特征及功能进行论述,阐述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第三部分,对我国大学文化建设的基本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总结出当前大学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在分析大学文化建设现状的基础上,特别是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大学文化建设促进大学生发展的对策,构建更加丰富和完善的大学文化,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
武靖[2](2018)在《大学生学风问题研究 ——以江西省8所高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学风是高等教育发展中一个永恒的主题,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和气质,是一所大学的立校之本。学风是一所学校独有的文化积淀,体现着学校的办学思想和综合能力,也体现着该校大学生的精神风貌。江西省处于中部地区,在“中部崛起”区域中处于重要的位置,对江西省大学生学风进行研究,能够提高江西省大学生素质,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江西省的人才质量,促进江西省经济发展。为了对江西省大学生学风的现状进一步了解,在原有基础上改善江西省大学生学风,本文采用了调查问卷的方式,分别对江西省大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纪律等方面展开了调查。经过调查结果得知,江西省大学生在学习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学习方面缺乏目标建设,学习目的具有功利化倾向;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在学习方面缺乏自主学习精神;学习方法不科学,缺乏处理困难问题的能力;学习纪律较涣散,自我管理意识淡薄。本文分别从社会的风气、学校的软硬件环境、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师德建设、家庭风气以及父母的教养方式、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诚信意识等五个方面来分析影响大学生学风的原因,进而提出了改善江西省大学生学风的有效对策:营造尊知重才的校园氛围,创设干净良好的网络环境;加强学校管理制度建设,完善软硬件环境建设;改进教师教学方式和方法,加强师德建设;提高大学生自主能力和自我管理意识;形成良好的家庭风气,改善父母的教养方式。
李贵海[3](2016)在《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的目标选择及其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校作为党成立的策源地和不断发展的重要基地,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高校党的建设走过了90多年的风雨征程,积累了许多十分宝贵的经验教训,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重要的启迪。目前世情、国情、党情、高等教育事业发展都呈现了的深刻变化,对高校党的建设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高校党组织面临的各种考验和挑战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落实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和紧迫。这就要求高校党组织必须深化对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党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的认识和研究,在坚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高校党的建设过程中,必须大力加强党的科学化水平建设。提高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成为一个亟须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旨在对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的目标选择及其路径问题进行探讨和思考。论文总体上有引言、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引言部分:主要分析阐述了论文的选题依据与意义、已有相关研究成果的评述、研究目标与基本内容、研究思路与方法等几方面内容。正文部分由四个章节构成,各章节主要内容概述如下:第一章全面系统地梳理了90多年来高校党的建设的基本历程及其阶段性特征,科学地总结高校党的建设的基本历史经验。高校党的建设经历了1921—1937年、1937—1949年、1949—1978年、1978年至今等几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呈现出不同特点。在此基础上,科学系统地总结90多年来高校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第二章在系统揭示了新世纪以来高校党的建设工作已经取得的主要成就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和探讨了新形势下高校党的建设面临的严峻挑战及存在的现实问题。第三章在深入分析和解读提高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必要性与紧迫性的基础上,科学阐释了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基本内涵及其蕴含的价值判断、目标要求。第四章紧密结合目前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着新常态,要求高校党组织必须正确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进而对提高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路径问题进行探讨和思考。结语部分在总揽全篇的基础上,得出五点思考:提高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首先要求高校各级党组织治校理念的科学化、提高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以科学理论作指导、提高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以科学制度作保障、提高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以科学的方法来推进、提高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重视高校党组织自身生命力来源以及自我更新机制的科学化。
潘诗盈[4](2014)在《研究生学风建设的管理机制研究》文中指出学风建设问题是我国教育改革一直关注的重点和热点问题,学风建设直接关系到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和科研水平的提高。加强学风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素质、高技术、高水平新型科技人才的重要途径,研究生是学术研究领域的中坚力量,而学风建设更是研究生培养改革的核心内容。端正良好的学风是提高研究生整体素质、培养学术研究和科技创新人才的基本保障。然而,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和人才培养数量的提升,研究生学术腐败、论文抄袭、学习态度不端等学风建设问题不断显现,研究生学风现状十分令人堪忧。破解研究生学风建设存在问题,打破研究生培养体制和制度障碍,建设新型研究生学风建设管理机制势在必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教学领域中逐渐流行起来的,现已成为国际科学教育改革的主流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一种教育学习哲学,是教学领域新的知识观和学习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养和良好学习环境的塑造,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明确的职责和功能引导,对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和研究生学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故而,本文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对我国研究生学风建设的管理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文章对既有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评价,介绍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指出其对本研究的指导意义;其次,文章以沈阳市某两高校研究生为调查样本,进行了研究生学风建设的实证调查,并就调查结果进行了整体分析和总结,指出了当前我国研究生学风建设的问题和影响因素;最后,根据实证调查的分析结果,构建了研究生学风建设的管理机制。
黄哲虎[5](2012)在《加强民族大学学风建设的几点思考》文中研究说明延边大学是一所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与其他高校相比,面临更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要迎接更多的挑战。学风,是一所大学的气质和灵魂,也是一所大学的立校之本。学风建设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学思想、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
朱琳[6](2012)在《法学专业优良学风建设的具体展开》文中指出本文主要针对法学专业本科阶段学习的特点和要求,对法学专业学习过程中的一些误区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可行的学风建设方法。为法学专业的学生形成优良的学风,更好的完成本科学习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同时为我校的学风建设工作贡献力量。
高乐,刘玉龙,刘锦,马杰[7](2012)在《医药类高校学风建设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医药类高校学风建设整体水平的调查,找到医药类高校学风建设的制约瓶颈,实现医药类高校学风建设三个目标:1.学生具备明确的学习目标,具备较强的专业意识,唤起学习热情,使学生学习态度更为积极、端正。2.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学好专业基础理论前提下,掌握更多更广泛的知识,具有更好的思想和心理素质。3.学风建设形成特色,在教师中形成"诲人不倦"的教风,学生中形成"学而不厌"的学风,学生确立"学习型人生"的理念,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创新意识,综合素质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从而推动医药类高校学风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
朱道立,叶辉,邓自发,王康乐,陈佩林,马以桐[8](2012)在《大学本科生学习创新能力培养和优良学风建设》文中研究表明学习创新能力,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优良学风建设一直是高校的重要工作。针对高校学风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学习创新能力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培养大学本科生学习创新能力的方法与途径,以及通过对大学本科生学习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助于促进优良学风建设的形成。
徐文彧[9](2012)在《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几点思考》文中提出高校学风建设是高等院校一项重要的基本建设,是学校亘古不变的主题,是学校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加强学风建设,是适应社会发展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价值观,提升自身素质的需要,也是高校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市场经济和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进步,高校的学风建设由于社会、家庭,学校环境以及大学生自身思想观念的转变产生了一系列问题。针对问题的出现,要从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制度的完善、校园文化和宿舍文化的建设等方面加强高校学风建设。
史宏建[10](2010)在《高校研究生学风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山东某高等院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学风问题一直是教育学关注的重点问题,加强学风建设是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科研水平的必然要求,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以及社会上一些学术腐败、学术不端思想的影响,研究生学风现状堪忧、问题日益严重,研究相关问题的解决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山东省某高校为个案研究的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该校部分研究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同时对部分研究生、任课教师和分管研究生工作的院长、主任进行了访谈,获得相关数据,通过对调查问卷和访谈资料整理分析发现,该校研究生学风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学习目的功利化。大部分研究生认为,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将来就业做准备,另有少部分学生是为继续深造而学习。像回报祖国、实现理想等目的,学生选择得非常少,另外还有一部分研究生认为自己的学习是没有任何目的的。二是学习兴趣不高。调查发现,仅有9.62%的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是非常感兴趣的,55.75%的学生表示对自己目前所学的专业是不感兴趣或者抱着一种无所谓的态度。三是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研究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主要表现在厌学、课余时间用在学习方面的时间很少、对专业课的学习不够重视等三方面。四是学习纪律松懈。尤其是旷课现象比较突出,绝大部分学生会偶尔旷课、经常旷课的问题存在,这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五是学习气氛不够浓厚。不论是对研究生的调查分析,还是对任课老师、教育管理者的访谈,大部分人都认为该校的学习风气不够浓厚。针对以上存在的研究生学风问题,本文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表现在: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导致研究生学习目的的功利化;学校管理松散助长了研究生的不良学习风气;部分老师教学质量不高、师生之间学术交流较少影响了研究生的学风;扩招后,研究生自身素质的下降也对学风造成了不良的影响。针对上述所论及的研究生学风问题,本文给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关对策。要加强研究生的学风建设,需要政府、高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政府需要建立各种渠道增加研究生的就业机会;学校需要从硬环境和软环境两个方面入手,既要规范考试制度,建立学术评价机制,也要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教师需要树立良好的榜样作用,以身作则,不断提高自身的学术素养和教学水平;研究生本人要时刻注意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抵制不良学风的影响,端正学习态度。
二、对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几点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大学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分析及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的基本思路 |
1.3.2 研究的基本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大学文化的基本概述 |
2.1 大学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
2.1.1 大学文化的内涵 |
2.1.2 大学文化的特征 |
2.2 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 |
2.2.1 思想引领功能 |
2.2.2 熏陶塑造功能 |
2.2.3 凝聚激励功能 |
2.2.4 传播辐射功能 |
2.3 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
2.3.1 有利于丰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
2.3.2 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
2.3.3 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学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现状调查及分析 |
3.1 大学文化建设调查设计 |
3.1.1 问卷调查的构建维度 |
3.1.2 具体调查方法 |
3.1.3 调查对象 |
3.2 大学文化建设基本现状调查及分析 |
3.2.1 大学外部物质建设变化显着 |
3.2.2 大学更加重视精神文化引领作用 |
3.2.3 大学不断完善更新规章制度 |
3.2.4 大学逐渐形成良好的校园风气 |
3.2.5 大学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作用不断加大 |
3.3 当前大学文化建设的显着特点 |
3.3.1 物质文化彰显现代科技 |
3.3.2 精神文化突出文化底蕴 |
3.3.3 制度文化更加健全规范 |
3.3.4 行为文化引领学生行为 |
3.4 大学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3.4.1 物质文化存在单—趋同化现象 |
3.4.2 精神文化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失 |
3.4.3 制度文化存在局部功利化倾向 |
3.4.4 行为文化存在表面肤浅化情况 |
第四章 加强大学文化建设促进大学生发展的对策研究 |
4.1 构建特色物质文化,打造环境育人基础 |
4.1.1 借鉴先进理念,创新校园整体设计 |
4.1.2 美化校园景观,打造良好育人环境 |
4.1.3 注重建筑保旧建新,传承优秀校史文化 |
4.1.4 加强教学设施建设,满足素质教育需求 |
4.2 提升精神文化内涵,坚持正确价值导向 |
4.2.1 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大学精神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 |
4.2.2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大学精神文化建设 |
4.2.3 注重大学精神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 |
4.2.4 将以人为本理念贯穿大学精神文化建设始终 |
4.3 完善制度文化建设,形成科学育人保障 |
4.3.1 以大学章程制定为契机,完善现代大学制度 |
4.3.2 以完善内部治理结构为基础,创新大学制度文化 |
4.3.3 以立德树人为制度设计前提,创新育人软环境 |
4.3.4 以学生第一教师优先为理念,坚持服务育人导向 |
4.4 加强行为文化建设,引导学生发展方向 |
4.4.1 加强“三风”建设,带动校园风气 |
4.4.2 丰富活动载体,提升活动内涵 |
4.4.3 强化榜样教育,明确行为导向 |
4.4.4 发挥网络优势,规范网络应用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大学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调查问卷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大学生学风问题研究 ——以江西省8所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由来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述评 |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之处 |
2 大学生学风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学风 |
2.1.2 大学生学风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 |
2.2.2 职业生涯规划理论 |
2.2.3 学习动机理论 |
3 基于江西省8所高校的大学生学风现状调查分析 |
3.1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
3.1.1 调查问卷的结构 |
3.1.2 确定调查对象 |
3.1.3 选择抽样方法 |
3.1.4 调查问卷的发放回收情况 |
3.2 调查结果 |
3.2.1 学习目的方面 |
3.2.2 学习兴趣方面 |
3.2.3 学习方法方面 |
3.2.4 学习态度方面 |
3.2.5 学习纪律方面 |
3.3 存在问题 |
3.3.1 学习目标短浅,学习目的功利化 |
3.3.2 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缺乏自主独立精神 |
3.3.3 学习方法不科学,缺乏处理困难问题的能力 |
3.3.4 学习纪律较涣散,缺乏自我管理意识 |
4 大学生学风问题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
4.1 社会现存不良风气的影响 |
4.1.1 市场经济的负效应 |
4.1.2 网络信息化的副作用 |
4.2 学校监管低效运转的影响 |
4.2.1 硬件环境基础建设差 |
4.2.2 软件环境氛围稀薄 |
4.3 教师队伍建设乏力的影响 |
4.3.1 教学中“教”和“导”的偏差 |
4.3.2 教师自身责任感薄弱 |
4.3.3 辅导员工作职责不到位 |
4.4 大学生自身认识浅薄的影响 |
4.4.1 自我认识能力不足 |
4.4.2 自身诚信意识薄弱 |
4.5 家庭教育观念缺失的影响 |
4.5.1 家庭风气的影响 |
4.5.2 家庭成员关系的影响 |
4.5.3 家庭教育方式的影响 |
5 加强大学生学风的有效对策思考 |
5.1 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以优良社风引导学风 |
5.1.1 形成尊知重才的社会氛围 |
5.1.2 创设干净良好的网络环境 |
5.2 完善学校的管理制度,以先进校风带动学风 |
5.2.1 完善硬件环境 |
5.2.2 提升软件环境 |
5.3 加强教师的队伍建设,以良好教风推进学风 |
5.3.1 改善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
5.3.2 着重加强大学教师师德建设 |
5.3.3 充分发挥辅导员的桥梁作用 |
5.4 提高大学生自主意识,以自主习风改善学风 |
5.4.1 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
5.4.2 增强自律行为意识 |
5.5 强化家庭教育观念,以良好家风促进学风 |
5.5.1 重视家庭教育方式 |
5.5.2 营造良好的家庭风气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江西省大学生学风现状调查问卷 |
致谢 |
(3)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的目标选择及其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选题依据和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目标与基本内容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高校党的建设的历史考察与基本经验 |
一、高校党的建设的基本历程及其阶段性特征 |
(一) 1921年-1937年高校党的建设及其特点 |
(二) 1937年-1949年高校党的建设及其特点 |
(三) 1949年-1978年高校党的建设工作及其特点 |
(四) 1978年至今高校党的建设工作及其特点 |
二、高校党的建设的基本历史经验 |
(一) 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
(二) 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党对高校领导 |
(三) 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和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 |
(四) 必须坚定不移地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 |
(五) 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
第二章 高校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与存在的问题 |
一、新世纪以来高校党的建设的主要成就 |
(一) 掀起了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主要内容的科学理论学习的新高潮 |
(二) 以先进性教育为契机,以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为重点,全面推动了高校党的思想建设科学化进程 |
(三) 不断改革和加强了学生党员发展机制和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力度,使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迈上新台阶 |
(四) 大力加强高校领导班子建设,进一步提高了科学治校理政能力 |
(五) 积极推动和谐校园与大学文化建设,开辟了高校党建科学化新境界 |
二、新形势下高校党的建设面临的冲击与挑战 |
(一) 新世纪新阶段高校党的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 |
(二) 当前高校党的建设存在的现实问题 |
第三章 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基本内涵及其价值意蕴 |
一、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任务的提出及其基本内涵 |
(一) 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任务的提出及其动因 |
(二) 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基本内涵及其价值意蕴 |
二、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的目标要求 |
(一) 切实提高高校党组织的政治理论水平,实现理论建设创新化 |
(二) 高校育人、党建为魂,实现思想建设入本化 |
(三) 始终保持高校党组织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实现党风建设清廉化 |
(四) 着力造就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实现选人用人制度化 |
(五) 不断推进高校党的建设改革,实现领导管理规范化 |
第四章 提高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路径思考 |
一、切实坚持以科学理论引领高校党建工作的方向 |
(一) 进一步强化形势教育和理论武装,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师生头脑 |
(二) 进一步深化对科学发展规律、高等教育规律和高校党建规律的认识和研究,不断构建和完善高校党的建设理论体系 |
(三)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
(四) 进一步开发红色文化资源,以弘扬先进文化、继承光荣传统为重点引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
二、切实坚持以科学制度夯实高校党建工作基础 |
(一) 建立健全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和人才培养机制,促进形成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 |
(二) 健全和完善高校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实现高校科学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和政策环境 |
(三) 建立和完善高校权力运行制约监督机制,不断拓展和增强制度反腐的广度和力度 |
(四)不断加强高校党内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切实维护师生党员群众的民主权利 |
三、切实坚持以科学方法激发高校党建工作生机活力 |
(一) 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突出办学特色为着力点,不断增强党组织的活力 |
(二) 以创新大学生党员发展机制为基础,切实提高高校党员队伍建设科学化水平 |
(三) 以党风廉政建设为关键,推动形成以党风促校风带学风的良性互动机制 |
(四) 以创优争先为实践抓手,不断创新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方式和活动方式 |
(五) 以信息网络化建设为突破点,不断提升高校党建工作的广泛性和现代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4)研究生学风建设的管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1.2.3 简要评价 |
1.3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可能的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第2章 核心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应用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学风及研究生学风 |
2.1.2 机制与管理机制 |
2.1.3 研究生学风建设管理机制 |
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对本研究的指导意义 |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内涵阐释 |
2.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
2.2.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本研究的指导意义 |
第3章 研究生学风建设现状调查及归因分析 |
3.1 研究生学风建设现状调查方案 |
3.1.1 研究对象的选取 |
3.1.2 研究方法的确定 |
3.1.3 研究材料的收集 |
3.2 当前研究生学风建设的总体状况 |
3.2.1 研究生学风建设状况的整体评价 |
3.2.2 研究生学习目标的调查分析 |
3.2.3 研究生学习兴趣的调查分析 |
3.2.4 研究生学习纪律的调查分析 |
3.3 当前研究生学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学习目的不明确 |
3.3.2 学习态度不端正 |
3.3.3 学习方法不科学 |
3.3.4 学习纪律性较差 |
3.3.5 学习兴趣不浓厚 |
3.3.6 学习自觉性不强 |
3.4 研究生学风建设的影响因素 |
3.4.1 研究生扩招政策的影响 |
3.4.2 社会各种负面因素的影响 |
3.4.3 学校教学管理体制的弊端 |
3.4.4 科研团队整体实力不足 |
3.4.5 导师对研究生学风的影响 |
3.4.6 校园文化建设的滞后 |
第4章 研究生学风建设的管理机制构建 |
4.1 建立健全研究生学风建设的评估机制 |
4.1.1 建立学风评估指标体系 |
4.1.2 建立学术道德评价体系 |
4.1.3 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
4.2 建立健全研究生学风建设的竞争激励机制 |
4.2.1 完善学风激励机制 |
4.2.2 完善学风典型示范机制 |
4.3 建立健全研究生学风建设的文化育人机制 |
4.3.1 凝练大学精神,激励学生成长成才 |
4.3.2 以学生社团作为重要载体,建立提高素质教育“第二平台” |
4.3.3 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学风建设氛围 |
4.4 建立健全研究生学风建设的培养帮扶机制 |
4.4.1 要积极搭建师生交流的平台 |
4.4.2 发挥辅导员对学风建设的引领作用 |
第5章 结论 |
5.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要求研究生必须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
5.2 当前研究生学风存在六大主要问题和影响因素 |
5.3 应构建研究生学风建设的四大管理机制 |
参考文献 |
附录:辽宁省某高校研究生学风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及获奖情况 |
(6)法学专业优良学风建设的具体展开(论文提纲范文)
一、开展优良学风建设的必要性 |
(一) 良好的学风是高校增强竞争力的需要 |
(二) 良好的学风有利于提升推助大学生成材 |
二、法学专业学习的特点 |
(一) 法学专业科目繁多, 法律体系庞杂 |
(二) 法学专业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 |
(三) 法学专业更新快、时代性较强 |
(四) 法学专业跨领域多, 形成很多交叉学科 |
三、法学专业优良学风建设的具体方法 |
(一) 充分发挥学生自已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
1、端正对待学习的态度 |
2、摸索法学学科学习的方法 |
3、在理论学习与法律实践中来回穿梭 |
(二) 进一步加强授课老师的职业心和责任感 |
(三) 进一步巩固学校以学生为本的服务理念 |
(7)医药类高校学风建设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现状 |
2 研究内容 |
3 理论意义 |
4 实践意义 |
5 结语 |
(8)大学本科生学习创新能力培养和优良学风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 高校学风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
1.1 学习态度不够正确 |
1.2 学习主动意识缺乏 |
1.3 学习自控能力不强 |
1.4 学习能力培养不够 |
1.5 学习动手能力较差 |
2 大学本科生学习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与途径 |
2.1 帮助学生认识创新性学习过程的本质特征 |
2.2 帮助学生培养学生主体地位和提高科学的学习创新能力 |
2.2.1 探索式:由此突出学生本人探索研究知识, 注重学生 |
2.2.2 研讨式:由教师提出有意义的问题, 引导与激发学生 |
2.2.3 实践式:完全突出促使学生通过大胆实践去尝试学 |
2.3 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式方法 |
2.3.1 让学生懂得学习方法的重要性:科学的学习方法, 其 |
2.3.2 让学生了解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特点:科学的学习方 |
2.3.3 让学生掌握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学习方 |
3 大学本科生学习创新能力培养和促进优良学风建设 |
3.1 培养学习能力促进学知识更要学做人 |
3.2 培养创新能力适应转型期和创新型的需求 |
3.3 培养创业能力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结合 |
3.4 优良学风有助于促进核心动力的理想信念 |
(9)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重要意义 |
1.1 加强学风建设, 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
1.2 加强学风建设, 是学生自身成才的需要 |
1.3 加强学风建设, 是高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重要内容 |
2 当前高校学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2.1 环境方面 |
2.1.1 社会环境 |
2.1.2 家庭环境 |
2.1.3 学校环境 |
2.2 学生自身方面 |
2.2.1 学习目标不明确动力不足 |
2.2.2 学习方法不当产生厌学心理 |
2.2.3 自我约束力差学习意志情绪化 |
2.2.4 学习能力下降集体观念淡薄 |
3 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几点思考 |
3.1 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习自主性 |
3.2 深化教学改革、完善管理制度 |
3.3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以“宿舍”促学风 |
(10)高校研究生学风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山东某高等院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缘起 |
(一) 扩招使研究生学风面临新的挑战 |
(二) 学术腐败影响研究生学风 |
(三) 政府加大对学风建设的重视程度 |
二、研究现状 |
(一) 国内学风问题现状研究 |
(二) 国内学风问题原因分析 |
(三) 国内学风建设对策思考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目的、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学风内涵及加强研究生学风建设的意义 |
一、学风的内涵和外延 |
(一) 学风的内涵 |
(二) 学风的外延 |
二、研究生学风的含义和特点 |
(一) 研究生学风的含义 |
(二) 我国研究生学风的特点 |
三、加强研究生学风建设的重要意义 |
(一) 加强研究生学风建设是提高科研水平的必然要求 |
(二) 加强研究生学风建设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然要求 |
(三) 加强研究生学风建设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
第二章 高校研究生学风建设的个案研究 |
一、研究对象的选取 |
二、研究方法的确定 |
三、研究资料的收集 |
四、研究结果的分析 |
(一) 当前研究生学风的总体状况 |
(二) 当前研究生学风存在的问题 |
(三) 当前研究生学风问题的原因 |
(四) 当前研究生学风问题的对策 |
第三章 高校研究生学风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
一、学校“双环境”保障研究生学风建设 |
二、导师“三提高”促进研究生学风建设 |
三、研究生“四意识”加强研究生学风建设 |
结语 |
注释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研究生学风调查问卷》 |
附录2《研究生导师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3《研究生学风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
致谢 |
四、对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几点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学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分析及建设研究[D]. 张斯文.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2]大学生学风问题研究 ——以江西省8所高校为例[D]. 武靖. 江西农业大学, 2018(02)
- [3]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的目标选择及其路径研究[D]. 李贵海. 东北师范大学, 2016(04)
- [4]研究生学风建设的管理机制研究[D]. 潘诗盈. 东北大学, 2014(08)
- [5]加强民族大学学风建设的几点思考[J]. 黄哲虎. 家教世界, 2012(20)
- [6]法学专业优良学风建设的具体展开[J]. 朱琳. 商业文化(下半月), 2012(10)
- [7]医药类高校学风建设对策研究[J]. 高乐,刘玉龙,刘锦,马杰. 内蒙古医学院学报, 2012(S3)
- [8]大学本科生学习创新能力培养和优良学风建设[J]. 朱道立,叶辉,邓自发,王康乐,陈佩林,马以桐.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2(07)
- [9]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几点思考[J]. 徐文彧.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2(03)
- [10]高校研究生学风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山东某高等院校为例[D]. 史宏建. 山东师范大学, 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