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影响分析

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影响分析

一、析因特网对大学生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许可[1](2021)在《移动音乐APP用户音乐信息偶遇过程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QQ音乐为例》文中研究说明

朱镇远[2](2020)在《大学生网络交互的行为空间构建、轨迹预测及引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学生群体思想活跃、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是我国网络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未来决定我国网络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基调的关键力量。网络在为大学生群体提供诸多便利的同时,也给大学生群体的整体发展带来隐患。大学生群体接触到网络信息海洋当中的非健康信息后,由于其涉世未深、情绪稳定性低的特点,极易受到此类负面信息的影响,进而衍生出失范的网络信息交互行为。大学生群体是网民当中的高素质群体,理应在网络信息环境建设当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更应作为理性的网络公民为构筑清朗的网络空间贡献出自身的力量。因此,对大学生群体的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进行研判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从概念而言,是以大学生群体为主体,针对其自身信息需求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获取、使用后,与他人产生共享、交流、互动等一系列信息交互的过程。如何精确定位、快速应对大学生群体产生的非健康网络信息交互行为,是政府、社会、网络信息平台、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大量文献的调查与分析,可认为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是大学生主体、网络信息需求、网络信息资源、网络信息情景、信息交互行本体共同作用影响的复杂集合体。由于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所具有的隐蔽性、突变型、随机性等特点,亟须一种能够融合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的新方法对其进行研判,以期提高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预测及引导的效率效能。怀揣着对以上问题的深度思考,本文尝试以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空间构建和信息交互行为轨迹绘制、预测的相关理论构筑与实践研究,提供一种更为客观的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分析预测方法。目前,针对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的分析、预测、引导研究内容较为割裂,多数研究以大学生个体为研究对象,且主要为针对信息交互行为的影响要素研究,缺乏系统性分析的过程。鉴于此,本文综合信息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统计学、思想政治教育等多学科优势,探讨对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进行行为空间构建与轨迹预测的方法。明确了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空间构建、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轨迹绘制的概念与原则,深度解析了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行为空间构建与轨迹绘制预测的机理,构建了对应的模型,并以实证研究的方式探讨了模型的可行性。最终,综合运用网络信息行为空间构建和轨迹绘制当中的相关理论对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进行分型,从而为更好更快地实现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行为的规范引导提供了指导,丰富了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行为理论与实践应用的内涵。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借鉴当中信息行为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对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的内涵、外延、概念进行了探讨,利用经典信息行为模型将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的属性主要归于大学生群体主体、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需求、大学生群体网络交互载体,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本体属性四类,并就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的特征进行了分析。第二,提出了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空间构建的概念、目标与原则。分析了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空间构建与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轨迹绘制之间的关联关系。阐述了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空间构建所涉及的属性选取、数据遴选、网络加权、模型构建机理。综合运用改进数据分析法、中心度算法、Page Rank算法、支持向量机算法、基于聚类有效性判断的文本聚类算法、熵权法等方法构建了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空间构建的理论模型,总结归纳出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空间构建的指标体系与指标体系当中各项测度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实证的方式对模型进行研判,完成了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空间的构筑,为后续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轨迹绘制与预测完成了前置理论分析。第三,提出了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轨迹绘制的概念、目标、原则,提出了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轨迹绘制与预测的数据遴选、函数拟合、相似度计算、模型构建的四项机理。在此之上,综合运用包括曲线拟合、本底趋势线、灰色系统在内的函数拟合方法及轨迹相似度计算方法建立了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轨迹预测模型,以实证分析的方法比较了函数拟合方法和轨迹相似度方法的有效性,为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预测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考维度。第四,根据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空间构建和行为轨迹绘制预测研究结论,从群体活跃度、行为健康性、行为稳定性三个分型要素构建了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分型模型,并以此服务于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规范引导策略,为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的科学规范与引导提供了理论依据。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空间构建与轨迹预测,是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引导的重要理论工具。通过数学模型和计算机编程,能够将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空间构建和轨迹绘制、预测的理论运用到实践当中,为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的相关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徐丹[3](2020)在《社交媒体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下的社交媒体的出现,不仅为公众提供了表达思想的另类空间,也为公众获取海量的信息资源提供了新的渠道。社交媒体作为新媒体的重要场域,实现了人与人、人与信息、人与科技之间的互通连接。社交媒体因其人际交往成本低、沟通方便等特点迅速被多数大学生所接受和使用,并逐渐成为大学生所依赖的交流平台,对大学生的信息获取、人际交往、工作交流乃至日常生活等各方面均产生重要影响。而这种信息与人际互动模式的转变,必然会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社交媒体时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水平与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基于对相关文献的研究基础之上,对以往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认真梳理。在对核心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以社交媒体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为主要内容,综合采用访谈和问卷测量的方式,对高校大学生群体进行调查研究,理清当前社交媒体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现状。通过调查发现社交媒体因其信息的丰富性和使用的便捷性为大学生获取政治信息提供了方便、增强了大学生政治学习的有效性与针对性、丰富了大学生政治参与方式。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多数大学生使用社交媒体主要用于了解新闻事件、娱乐八卦以及人际交往等社交方面,较少用来参与公共事务,更多的是对新闻事件的转载,在社交媒体视域下大学生的政治事务参与度普遍不高,并且存在着政治认知的碎片化、政治情感的波动性、政治参与部分功利化等负面倾向。通过对访谈和调查结果进一步整理,总结出社交媒体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产生负面影响的原因主要有政府和社会环境的外部因素、高校的教育体系、同辈群体的价值引导,以及大学生自身的因素等几个方面。因此在综合以往研究和本文调查所得结论的基础上,分别从政府方面、社会角度、学校教育、同辈群体氛围和大学生个体角度提出了在充分发挥社交媒体功能情况下促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建议:包括健全政府对社交媒体的监管、强化社会责任,优化社交媒体的政治舆论环境、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引导作用、营造良好的同辈群体氛围、加强大学生自我政治教育。

王贺珍[4](2018)在《微信的社会影响及规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网络技术的推动和计算机网络终端的普及,社会信息网络变得越来越方便并全速改变世界。微信作为一种新型社交工具,拥有了将近九亿人的注册用户,已经充分融入到我国民众的日常生活中,改变了现代人的社会交往习惯。微信时代的到来,将人类的生活方式、社会需求都推向了一个更高质量的水平,实现了由物质型向能量型进而向知识型的质的变化。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人类的社会需求随之改变之后,人类的交往行为模式也得到了重塑,微信的实用性功能、即时通讯、交互的网络空间、社会性的传播特点,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现代社会的交往需要。微信的使用给人的交往带来了一系列的改变,微信具有的通讯录功能,让微信变成了一个熟人社交的平台,丰富了人类的人际沟通渠道。强大的朋友圈功能让用户有了更多展示自我的空间。微信公众平台的推广也方便了官方组织机构进行信息的传播和管理。微信的支付功能一方面给国人的生活带来了较大的便利,另一方面也满足了商家企业的利益需求。但是,微信作为一种虚拟现实技术,在带给人类人际交往便利的同时,也凸显了一些在使用过程中人际交往行为的矛盾。因此,以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为指导,从这个独特的角度出发,研究微信使用中的交往行为是否合理化问题,既有利于人类的人际交往行为的健康发展,又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是在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基础上,对微信带来的社会交往行为问题进行梳理、阐述和分析的。运用跨学科方法对微信使用中的交往行为进行分析研究。以微信交往方式已全方面深入现代社会生活为背景,综合国内外研究状况,阐述了对该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从阐释微信与交往行为理论等基本概念及其互动出发,论述了微信对人际交往行为形塑的积极作用,通过研究找出了微信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不合理倾向,并剖析了问题的成因。针对微信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不当,重点对合理的策略进行了总结,强调了微信交往行为合理化的建设需要从法律规范、政府管控、公司矫正和个人自觉四个方面来开展。通过这些措施,最终能够使社会世界的交往行为趋向合理化,使交往行为主体的自我实现和社会认可目标得到实现。

崔雪莲[5](2015)在《微媒体视角下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对价值关系的反映,是人们思想与行为的根本准则。价值观主要是指人们对于价值的基本观念和基本看法,或者说是人们的基本价值取向。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的价值观取向影响着未来中国社会的价值取向。而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本文即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关系着大学生本身的价值态度、价值取向、价值准则、价值判断、价值目标和价值选择。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终端设备的应用创新,以微博、微信、微视频等为代表的微媒体正以各种“微”传播方式在大学生群体中呈现势不可挡之势,逐渐渗入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之中。微媒体在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提供多种途径和便利条件的同时,其所传播的各种不良信息,也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及科学价值观的塑造提出了严峻挑战,并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青年大学生是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的希望,他们的价值取向影响着未来中国社会的价值取向。当前,大学生价值观观念多元多样多变、各种社会思潮交流交融交锋,针对大学生这一群体的价值观教育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紧迫而艰巨。当今时代是网络新媒体普及的时代,是沟通交流分众化、扁平化的时代。身处这样的时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面临诸多机遇与挑战。而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进步和表现形式的多元化,微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媒体借助当前的网络文化逐渐在受众中升温,受到大众的追捧和喜爱,尤其是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青睐,并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价值意识、价值判断、价值评价、价值态度与价值选择等价值观方面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微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交流平台,其技术不断成熟和完善,功能也越来越强大。而当越来越多的商业化、娱乐化的信息渗入微博、微信之中,作为微媒体的频繁使用者和接触者,大学生群体在使用和接触微媒体的过程中,虽然可以丰富其眼界,拓宽知识面,但是微媒体这一平台及其所传播的信息势必会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及其价值观教育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如何充分发挥微媒体对于大学生价值观的积极作用,规避甚而抵消其消极影响,是国家、社会、个人各方面都应该给予关注和重视的。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建设发展的人才,关系着国家未来发展的方向,加强针对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就显得愈加重要,尤其是在当前微媒体的信息时代背景下,需要充分发挥微媒体的积极作用,探索可行路径切实推进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面临诸多挑战,其价值观变迁与微媒体时代具有相依共振性、与微媒体对其自身觉醒的影响程度交相辉映。在微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正逐渐适应微媒体在其日常生活与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并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使用“微媒体”,而更加便捷地获取信息,并借助微媒体实现自身价值观塑造。“微媒体”具有隐蔽性、传播性等特点,在发挥其对于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和价值观塑造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也有其负面影响。本文欲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阐述微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的积极作用与消极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与途径。本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绪论。阐述选题的来源、目的和意义,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选题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重点问题和难题,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的技术路线及可行性分析。第二章,进行相关核心概念界定。分析微媒体的基本内涵、特征等,界定价值与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厘清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含义,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内涵等,为之后的章节做好基本的理论准备。要具体清晰地对微媒体视角下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进行研究,首先要解决基本的理论问题和概念问题,对相关关键词和概念进行相应的学理审思和意义界定,剖析微媒体、价值和价值观、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等一些基本概念,分条缕析地对媒体、微媒体、价值、价值观、价值观念和价值观教育等核心概念进行简要的界定和学理审思。第三章,大学生价值观及其价值观教育相关内容。阐述大学生价值观的含义、结构、分类、形成发展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概括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内涵,探索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内容、目标、方法途径及载体;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当前改革发展的需要及面临的诸多挑战入手,简要阐述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第四章,微媒体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内在关联性。从微媒体作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载体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微媒体视角下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主体与客体、微媒体作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载体的主要依托形式三大方面进行微媒体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关联性探索。阐述微媒体作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载体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以微博、微信为例分析微媒体作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载体的两大依托形式。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总是要通过一定的载体才能顺利推进,载体是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依托于一定的载体、工具和途径,在微媒体的视野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目标、任务、内容、方法等才可以贯彻实施。而通常,大学生作为受教育者,其与教育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也是需要一定的平台、工具和载体进行促进。在信息时代,微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媒体即是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过程中一种不可或缺的网络传媒载体。本章即探索微媒体作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可能性、必要性及其主要表现形式。第五章,微媒体视角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现状分析。科学设计调查问卷,研究微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及其价值观教育影响的基本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以为下一章微媒体视角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影响因素的探索提供现实参考。从调查问卷的设计、调查目的、调查的主要内容来进行微媒体视角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现状调查问卷设计;分析大学生使用微媒体的基本状况,探索微媒体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现状。第六章,微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影响及其成因。分别从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探索微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及其教育的影响;分析微媒体视角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第七章,探索微媒体视角下塑造引导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对策建议。结合第六章和第七章的微媒体在大学生群体中使用的频率、现状的调研及微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及其教育的影响的基础上,在充分阐释微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系统分析微媒体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载体所发生的变化的基础上,对如何运用微媒体做好大学生群体的主流价值观构建工作和如何积极推进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探索出有效途径。微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需要通过各方力量发挥协同作用,引导微媒体正能量信息的传播,遏制不良信息的扩散,以促使大学生把握正确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本章主要从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微媒体承载内容与形式、大学生内化核心价值观为其信仰、积极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健全网络管理和媒介伦理制度几个方面进行微媒体视角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对策建议探索。在数据化时代,微信、微博、微视频等微媒体是大学生接触信息和表达自我的一个重要平台和载体,对大学生价值观及其价值观教育会产生诸多影响。同时,微信、微博等微媒体也是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一个载体。在相关核心概念简述及主要观点阐述的基础上,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第一,微媒体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关联性的探索。阐述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微媒体环境,分析微媒体作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重要载体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以微博、微信为分析案例,探索了微媒体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载体形式;第二,微媒体视角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和实现路径的探索,针对微媒体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基本状况,推进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需要协同各方力量,以充分发挥协同作用。

阮德忠(Nguyen Duc Trung)[6](2015)在《越南高校网络技术文化环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今天,信息网络技术以互联网为核心,不断的壮大和发展,改变了人民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在这个信息发展的时代下,网络技术文化环境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学习生活等都产生了很大影响,并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新特点,新动向和新变化,网络技术犹如一把双刃剑,利弊共存,这使网络技术教育成为了高等教育的难点和热点。可见,在信息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当今社会,网络技术文化环境对高等教育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健康有效的开展网络技术教育必须要弄清楚网络技术文化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以及对大学生教育方式的影响机制。本文运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网络技术文化环境对大学生教育方式和思想的影响。首先,梳理归纳网络技术文化环境的形成与发展的形式及特点,剖析网络技术文化的主要特点和功能,总结了网络技术伦理教育和现实伦理教育的关系以及网络技术伦理教育的主要特征。其次,分析网络技术文化环境对大学生行为模式以及教育观念的影响,并提出假设,通过辅导员调研以及利用互联网主题网站调研,获得相关案例,针对假设进行实证分析,确定网络技术文化环境特征的维度,然后建立再者,在此基础上建立SWOT模型分析,利用SWOT模型揭示网络技术文化环境发展对大学生各方面发展的影响,并提出揭示出网络技术文化环境对大学生伦理教育的作用机制。最后讨论出适合网络技术文化环境的大学生教育的新途径、新方式和新理念。研究表明网络技术文化环境从功能上分析:具有知识性、教育性、服务性、娱乐性和商业性五点功能特性;从传播角度分析,具有超容性、即时性、超文本性和超时空性四点特点;而从存在方式分析,它又具有虚拟性、互融性、易变性和开放性等特性,网络技术文化的诸多特征对与研究大学生的伦理教育、生活学习、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网络技术文化环境的作用机制主要总结为:网络技术文化的共享性、即时性、多元性、民主自由性和平等性的几大特征为大学生伦理教育认知源。网络技术文环境一方面刺激了大学生对道德认知的需求的发展,另一方面在不断刺激中满足大学生对道德认知的需求。这种不断循环的过程是网络技术文化环境影响大学生伦理教育根本所在,也是影响大学生伦理教育的主要机制。网络技术文化环境对大学生思想健康、行为模式、道德观念的发展方向的影响意义取决于网络技术文化环境的发展强化、维护,或对大学生的教育方式非认知系统的改变,也就是说,大学生对教育观念认识的是否正确,他们的价值取向的形成是否合乎真、善、美的标准,大学生所积累的学习经验是否积极向上等,都在左右网络技术文化环境对大学生伦理教育的影响,决定了大学生伦理教育的基本走向和性质。网络技术文化环境具有激发人们释放情绪的机制,在某种意义上讲在大学生真实情感表达方面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也使很多大学生的非理性情绪放大了很多,网络技术的自律特点和多重的教育标准,在增强大学生学习意志和道德认知的同时,一些不良网络技术文化也麻痹了部分大学生对不当教育的提防,使大学生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弱化了对教育的正确接受的能力。大学生的网络技术观念和行为主要取决于际世界的教育观。这也就是说,当大学生遇到网络技术社会的教育方式与现实教育冲突时,要以实际社会的教育观念为标准。网络技术教育应以提高大学生的现实教育素养为重点,坚定不移的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本源价值为大学生教育的根本,现代教育有效性的关键就是满足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的需要。大学生网络技术教育应遵循自主构建、链接主导、自律适应和平等协商的新机制。积极扩展网络信息源是大学生网络技术教育的新途径,不断满足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需求;主动建设网络技术发展平台,以对学生教育的自主构建能力为着重培养目标;突出网络原本的技术进步特性,不断增强大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想象力;唱响网络健康传播的主旋律,提高大学生对网络技术教育认知的能力;促进现实社会中网络社会的现实化、网络技术的全球化以及打造教育立体化环境。

周海花[7](2014)在《大学生网络信息搜索行为研究 ——基于认知风格视角》文中研究表明从农耕时代到工业时代到信息时代,技术力量不断推动人类创造新的世界。互联网正以改变一切的力量,在全球范围掀起一场影响人类所有层面的深刻变革。随着网络信息海量增加,关于用户信息搜索行为的研究正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信息行为研究者和信息系统的开发者不断探索网络用户的交互搜索行为以帮助用户更好地进行信息搜索,而认知风格作为用户个体差异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成为众多行为研究中的一个方向。论文首先对大学生用户的认知风格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显示,①整体型用户占总数的25.8%,中间型用户占总数的56.1%,分析型用户占总数的18.1%。言语型用户占总数的8.1%,双通道型用户占总数的33.2%,表象型用户占总数的58.7%。②在此基础上比较了性别、年龄、专业(学科)、不同类别大学生认知风格的差异,结果显示,言语-表象型认知风格维度在性别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其他因素在其他认知风格维度均无显着性差异。③本研究还进行了新西兰大学生与中国大学生认知风格的跨文化比较研究,从中外两种文化中语言符号系统的特点来看,相比母语为英语体系的新西兰大学生,中国大学生更应该倾向于表象和整体的特征,而本研究的结果正好验证了这一点。为了解大学生用户的网络信息搜索行为,本研究调研了大学生用户网络信息搜索行为的三大方面十四个小方面的内容,调查结果表明,①信息需求方面,大学生对网络信息资源的需求十分强烈且大部分用户对自己的信息需求表达能力充满自信。大学生对信息资源的需求主要体现在视频资源、超文本资源及音频资源上。且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对超文本资源、网络游戏和软件资源上存在显着差异,女生更倾向对超文本资源的需求,而男生更多选择网络游戏和软件资源。对于搜索动机,男生更倾向于娱乐所需,而女生倾向于购物所需。②信息搜索的行为习惯方面,大学生用户进行信息搜索时使用最多的工具是国内搜索引擎百度,在使用搜索引擎时,大部分用户未使用过搜索引擎的高级检索,用户希望检索系统依据内容的相关性进行排序以便查看,用户一般查看的检索结果的记录数为6-10条,大部分用户在使用搜索引擎时需要通过3-4步才能获取到自己所需的信息,大部分用户未经历过信息素养教育,未听说过布尔逻辑符号,大部分用户认为有时会在信息搜索时遇到“网络迷航”现象。很多用户在进行信息搜索或网络购物时,有自己偏好的网站如百度、淘宝网等。③自我评价和资源评价方面,大学生用户对信息搜索行为的自我评价比较高,认为网络信息搜索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主要来自网站内容太多,网站的体系分类混乱,用户界面缺少引导等,其中女生比男生更加认同网站内容太多而影响了用户的注意力导致检索效率不高,对网络信息资源的评价方面,大学生用户认为目前的网络速度太慢,系统响应速度和信息的新颖性全面可靠准确是影响信息查全和查准率的主要原因。这些调研结果初步揭示大学生用户的网络信息资源的需求和行为习惯的一般规律和特征,为后续基于认知风格的信息行为实证研究提供前期研究支持。最后通过文献回顾总结了认知风格对网络信息搜索行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行为过程的两个方面:检索提问表达式的调整和网络导航模式。通过设计实验,经定性和定量研究,从信息搜索行为和认知信息加工两方面对屏幕录像内容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①检索提问表达式的调整方面,从信息搜索行为视角研究发现在查询表达式的提交和调整过程中,整体型认知风格用户在提交查询表达式时比较积极主动,他们提交的表达式的数量比其他类型认知风格的用户都要多,在进行表达式调整时,大部分被试选择新的表达式,而分析型用户却偏向选择增加某一个或几个词组到原有的表达式中。与表象型认知风格者相比,言语型认知风格偏向选择增加、平移和替代词组这样的表达式调整方式,另外,表象型认知风格似乎因为缺少语言表达能力而很少使用词组或短语来修改他们原有的表达式,这可能就是他们更多地使用新表达式和重复提交表达式的原因。从认知信息加工视角研究发现整体型和言语型认知风格用户在进行网络搜索时倾向使用自上而下的加工方式,而分析型和表象型用户则偏向使用自下而上的加工方式。②在网络导航模式方面,从信息搜索行为研究发现整体型用户和表象型用户的搜索时间比分析型和言语型用户的搜索时间长,言语型和分析型用户的浏览网页数和打开节点数比整体型和表象型用户都要多。由于网络信息搜索行为模式是由搜索者的认知方式来确定的,因此任务类型不同,不同认知风格的用户在搜索时间和浏览网页数、打开节点数方面仍然遵循以上结论。言语型的用户在搜索过程中对搜索结果有些不耐烦,而且有时有挫败感。从认知信息加工视角研究发现言语型和分析型认知风格者对信息搜索结果的处理上以快速扫描浏览为主,很少花时间打开和阅读网页内容。而整体型和表象型认知风格者对搜索结果的处理上更愿意花时间来打开搜索结果并且花费一定的时间仔细阅读,从中提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论文最后对研究结果进行了总结,提出政策建议,阐明本研究的贡献、研究局限和未来研究方向。

朱沛沛[8](2014)在《大学生虚拟组织的生成与运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使用自编《大学生虚拟组织的生成与运作调查问卷》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调查了江西省6所高校500名大学生的相关情况。运用SPSS11.5处理调查问卷,分析了大学生加入虚拟组织的方式与动机,大学生虚拟组织中规则的形成途径,组织成员对所在虚拟组织运作效果的评价,不同因素(包括性别、年级、学校、学科、独生子女、经济状况、家庭等)在虚拟组织对大学生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的差异性。选取大学生最常访问的两种虚拟组织——QQ群和BBS论坛,择取相关主题的聊天记录和互动资料,运用虚拟民族志和内容分析法,结合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了如下结论:第一,大学生虚拟组织是在做好准备工作基础上慢慢成形的,并且主要是基于某种现实组织而建立起来的。在成员加入虚拟组织的过程中,大多数大学生加入虚拟组织的方式是积极主动的,加入的动机主要是为了满足人际交往方面的需要。伴随着虚拟组织的不断发展,组织中出现了相应的规则和领导者,组织的结构不断完善,组织的功能不断明确,最终虚拟组织初步成形。第二,大学生虚拟组织目标与组织中个体目标均比较明确,大学生虚拟组织中存在领导者,主要表现形式是意见领袖。大学生虚拟组织中的意见领袖对组织成员会产生重要影响,他们的言论往往成为沟通中观点的转折点。大学生虚拟组织的激励机制多偏重于精神奖励。半数以上的大学生虚拟组织运作有一定的秩序,其成员有一定的组织归属感,但也有极少数的大学生虚拟组织运作混乱,面临着随时解散的危险。第三,大学生虚拟组织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大学生几乎每天都会登录或访问虚拟组织,QQ群是大学生最常访问的虚拟组织。大学生对虚拟组织积极影响的认同度高于虚拟组织的消极影响,男、女大学生在“社会情感”和“人际交往”两个维度上均存在显着差异,不同学科、年级、学校的大学生在“知识获取”、“社会情感”和“人际交往”三个维度上均存在显着性差异。

牟道富[9](2011)在《网络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1世纪是信息技术与网络高速发展的时代,网络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和思维方式。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生力军的大学生,网络正在极大地影响和改变着大学生的品德、价值观、性格、能力等各个方面。在网络文化这把双刃剑的巨大冲击之下,如何主动融入网络文化的大潮,准确把握网络文化运行的脉搏,有效规避和减少网络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是当前摆在教育者面前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出发,通过详细论述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内涵,从中总结并确立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组成要素,构建大学生综合素质指标体系,并进一步揭示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过程和影响方式,在此基础上,详细论证了网络影响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机理,并推演和构建了以大学生上网时间、上网内容和主观感受度为基点,以网络影响下的大学生综合素质变化评价为研究关键的网络影响大学生综合素质模型,在确定指标体系权重的基础上,运用模糊数学理论对网络影响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模型进行量化分析,并进一步运用问卷调查和案例进行科学分析和论证。本论文旨在揭示网络影响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过程和机理,即网络如何影响大学生综合素质,影响在哪,影响到什么程度,最终得出结论,以探明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综合素质变化的规律,为教育者进行素质教育过程中提供指导和借鉴。最后,论文依托基于网络影响下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模型,系统全面地提出在网络环境下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对策和建议。

柏曙邹[10](2010)在《因特网体育信息对大学生体育认知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因特网作为一种全新的世界文化传播与力量,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日益增强。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统计分析探究因特网对大学生体育认知的影响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因特网是大学生获取体育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大学生接触因特网体育信息的动机、频率与体育兴趣程度和体育态度有一定的相关性,大学生对因特网不同体育信息有不同的内容选择,

二、析因特网对大学生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析因特网对大学生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2)大学生网络交互的行为空间构建、轨迹预测及引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规范的时代需求
        1.1.2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规范的潜在问题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1 国内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研究综述
        1.3.2 国外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研究综述
        1.3.3 网络信息行为预测研究综述
        1.3.4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行为规范研究综述
        1.3.5 研究现状述评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信息论与系统论
        2.1.1 信息论
        2.1.2 系统论
    2.2 信息行为相关理论与模型
        2.2.1 信息行为构成要素
        2.2.2 信息行为学相关理论
        2.2.3 信息行为模型
    2.3 社会网络相关理论
        2.3.1 结构洞理论
        2.3.2 社会角色理论
第三章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的相关理论分析
    3.1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概念界定
        3.1.1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的内涵
        3.1.2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的外延
        3.1.3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的定义
    3.2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要素属性分析
        3.2.1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主体属性
        3.2.2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需求属性
        3.2.3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情境属性
        3.2.4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本体属性
    3.3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特征分析
        3.3.1 时空延续性
        3.3.2 极性动态性
        3.3.3 演化周期性
        3.3.4 群体可知性
第四章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空间构建机理分析
    4.1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空间构建概念与目标分析
        4.1.1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空间构建概念
        4.1.2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空间构建目标
        4.1.3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空间构建与行为轨迹绘制内在关联
    4.2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空间构建原则
        4.2.1 层次性原则
        4.2.2 全面性原则
        4.2.3 量化性原则
        4.2.4 系统性原则
        4.2.5 开放性原则
        4.2.6 具象化原则
    4.3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空间构建机理
        4.3.1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空间构建的属性选取机理
        4.3.2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空间构建的数据遴选机理
        4.3.3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空间构建的网络加权机理
        4.3.4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空间构建的模型构建机理
第五章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空间构建模型
    5.1 基于改进数据分析法的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指标构建与筛选模型
        5.1.1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初始指标体系构建
        5.1.2 基于改进数据分析法的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指标体系筛选模型
    5.2 大学生群体主体属性数据获取模型
        5.2.1 基于中心度与Page Rank算法的大学生群体社会网络属性数据获取模型
        5.2.2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大学生群体情感测度模型
    5.3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需求属性稳定性数据获取模型
        5.3.1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需求衍进指数内涵
        5.3.2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需求衍进判定流程
        5.3.3 基于聚类有效性的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需求衍进指数
    5.4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指标权重计算模型
    5.5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空间构建实证研究
        5.5.1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空间构建实证数据来源
        5.5.2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空间构建实证流程
        5.5.3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空间构建实证结果
第六章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轨迹预测机理分析
    6.1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轨迹绘制概念与目标分析
        6.1.1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轨迹绘制概念
        6.1.2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轨迹绘制目标
    6.2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轨迹绘制原则
        6.2.1 主体边界性原则
        6.2.2 主体完整性原则
        6.2.3 属性协同性原则
        6.2.4 属性自适应原则
        6.2.5 流程自动化原则
        6.2.6 媒体多样化原则
    6.3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轨迹预测机理
        6.3.1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轨迹绘制的数据遴选机理
        6.3.2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轨迹的函数拟合预测机理
        6.3.3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轨迹的相似度计算及预测机理
        6.3.4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轨迹预测的模型构建机理
第七章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轨迹预测模型
    7.1 基于函数拟合的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轨迹预测模型
        7.1.1 基于曲线拟合分析的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轨迹预测模型
        7.1.2 基于本底线法的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轨迹预测模型
        7.1.3 基于灰色预测法的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轨迹预测模型
    7.2 基于轨迹相似度计算的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轨迹预测模型
        7.2.1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轨迹分段
        7.2.2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轨迹结构相似度计算
    7.3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预测实证研究
        7.3.1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轨迹预测数据来源
        7.3.2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轨迹预测实证过程
        7.3.3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轨迹预测实证结果
第八章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分型与规范引导策略
    8.1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分型
        8.1.1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分型要素
        8.1.2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等级分型体系
    8.2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规范引导机制
        8.2.1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显性引导机制
        8.2.2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隐性引导机制
        8.2.3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引导效力评价及优化机制
    8.3 基于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分型的规范引导策略
        8.3.1 红色级别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规范引导策略
        8.3.2 橙色级别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规范引导策略
        8.3.3 黄色级别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规范引导策略
        8.3.4 蓝色级别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规范引导策略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总结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Ⅰ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调查问卷
    附录 Ⅱ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空间构建指标体系专家评价矩阵
    附录 Ⅲ 调查对象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空间构建结果
    附录 Ⅳ 灰度模型求解的MATLAB代码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社交媒体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文献评价与启示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2 社交媒体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影响的研究内容和理论基础
    2.1 社交媒体的概念、特点以及分类
        2.1.1 社交媒体的概念
        2.1.2 社交媒体的特点
        2.1.3 社交媒体的分类
    2.2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概念和内容
        2.2.1 政治社会化界定
        2.2.2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概念
        2.2.3 社交媒体下的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内容
    2.3 社交媒体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相关理论基础
        2.3.1 政治传播理论
        2.3.2 议程设置理论
        2.3.3 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要素理论
3 社交媒体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影响的调查分析
    3.1 问卷内容与设计
        3.1.1 访谈的对象与内容
        3.1.2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发放
        3.1.3 调查结果总体分析
    3.2 社交媒体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正面作用
        3.2.1 方便大学生获取政治信息
        3.2.2 增强大学生政治学习的有效性
        3.2.3 丰富大学生政治参与方式
    3.3 社交媒体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负面影响
        3.3.1 社交媒体使大学生的政治认知碎片化
        3.3.2 社交媒体使大学生的政治情感不稳定
        3.3.3 社交媒体使大学生的政治参与功利化
    3.4 社交媒体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负面影响原因分析
        3.4.1 政府对新兴媒体的监管体系有待完善
        3.4.2 复杂多元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
        3.4.3 高校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不足
        3.4.4 同辈群体互动及环境的负面影响
        3.4.5 大学生对网络政治知识的鉴别力不足
4 社交媒体下优化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对策建议
    4.1 健全政府对社交媒体的监管
        4.1.1 制定完善的社交媒体监督机制
        4.1.2 提高对社交媒体监管技术水平
        4.1.3 加强网络政治信息的宣传教育
    4.2 优化社交媒体的政治舆论环境
        4.2.1 搭建良好的社交媒体平台
        4.2.2 增强媒体政治舆论引导力
        4.2.3 营造优质的网络学习氛围
    4.3 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引导作用
        4.3.1 支持校园社交媒体学习平台建设
        4.3.2 加强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
        4.3.3 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4.4 营造良好的同辈群体氛围
        4.4.1 构建社交媒体下同辈群体政治教育工作机制
        4.4.2 充分发挥同辈群体的模范带头作用
        4.4.3 提升同辈群体中政治文化凝聚力
    4.5 加强大学生自我政治教育
        4.5.1 加强大学生对政治知识学习的自觉性
        4.5.2 提高大学生对媒体政治信息的辨别能力
        4.5.3 推动大学生正确进行网络政治参与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社交媒体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访谈提纲
附件B 社交媒体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问卷调查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4)微信的社会影响及规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文章创新点和难点
第一章 微信的概况及特征
    一、微信的概况
        (一)微信的溯源
        (二)微信的发展进程
    二、微信的特征及影响力研究
        (一)微信功能的实用性
        (二)微信通讯的即时性
        (三)微信网络的交互性
        (四)微信传播的社会性
第二章 交往行为理论视域下的微信交往研究
    一、交往行为理论的内涵
        (一)交往行为理论的概述
        (二)交往行为理论的媒介
        (三)交往行为理论与世界的反思关系
    二、交往行为理论在微信交往中的应用
        (一)交往行为理论为微信交往的理性发展提供基础
        (二)微信满足交往行为理论要求的理想言谈情境
    三、微信对交往行为的形塑
        (一)丰富人际沟通渠道
        (二)创新自我展示平台
        (三)便利组织机构管理
        (四)满足商业利益需要
第三章 微信交往行为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微信交往行为中存在的问题
        (一)微信依赖影响主体身心健康
        (二)现实交往与虚拟交往的冲突
        (三)微信符号化交往的弊端
    二、微信交往行为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微信运营者管理不当
        (二)微信使用者有意识差距
        (三)当今社会环境的问题
第四章 强化微信合理交往行为的途径
    一、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二、法律对微信交往秩序的保障
    三、政府对微信实施的管控办法
    四、腾讯公司在技术手段下的管控措施
    五、个人自身管理的提高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微媒体视角下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研究的发展趋势
        1.3.4 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1.5.1 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5.2 研究的重点难点
        1.5.3 研究的创新点
    §1.6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微媒体视角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相关概念探索
    §2.1 微媒体的基本内涵、特征、类型及功能
        2.1.1 微媒体的内涵
        2.1.2 微媒体的基本特征
        2.1.3 微媒体的基本类型
        2.1.4 微媒体的功能分析
    §2.2 价值观
        2.2.1 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2.2.2 价值观的本质
        2.2.3 价值观的功能
        2.2.4 价值观的类型
        2.2.5 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2.3 核心价值观
        2.3.1 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2.3.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4 价值观念
        2.4.1 价值观念的内涵
        2.4.2 价值观与价值观念的区别
第三章 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科学内涵
    §3.1 大学生价值观的结构与分类
        3.1.1 大学生价值观的含义
        3.1.2 大学生价值观的结构
        3.1.3 大学生价值观的分类
        3.1.4 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因素
    §3.2 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内涵
        3.2.1 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含义
        3.2.2 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内容
        3.2.3 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目标
        3.2.4 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载体
    §3.3 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
        3.3.1 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3.3.2 当前改革发展的急切需要
        3.3.3 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面临诸多挑战
第四章 微媒体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内在关联
    §4.1 微媒体作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载体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4.1.1 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微媒体环境
        4.1.2 微媒体作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载体的可行性
        4.1.3 微媒体作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载体的必要性
    §4.2 微媒体视角下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主体与客体
        4.2.1 微媒体视角下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主体
        4.2.2 微媒体视角下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客体
    §4.3 微媒体作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载体的主要依托形式——以微信、微博为例
        4.3.1 微信
        4.3.2 微博
第五章 微媒体视角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现状分析
    §5.1 微媒体视角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调查问卷研究设计
        5.1.1 调查问卷的设计
        5.1.2 调查目的
        5.1.3 调查的主要内容
    §5.2 大学生使用微媒体的现状
        5.2.1 大学生使用微媒体获取信息的现状
        5.2.2 大学生微媒体交往行为的现状
    §5.3 微媒体视角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现状
        5.3.1 微媒体作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载体的现状
        5.3.2 微媒体视角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基本现状
第六章 微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影响、存在问题及原因
    §6.1 微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6.1.1 微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的积极影响
        6.1.2 微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消极影响
    §6.2 微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影响
        6.2.1 微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积极影响
        6.2.2 微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消极影响
    §6.3 微媒体视角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6.3.1 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面临的传播环境更加复杂
        6.3.2 微媒体的传播特性易使大学生价值观评价功利化
        6.3.3 微媒体冲击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者的主导地位
    §6.4 微媒体视角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6.4.1 微媒体“泛娱乐化”思潮
        6.4.2 微媒体传播的垃圾信息
        6.4.3 微媒体所承载的繁杂的信息
第七章 微媒体视角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对策建议
    §7.1 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7.1.1 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内外呈现形式
        7.1.2 丰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微环境
        7.1.3 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学术研究
    §7.2 创新核心价值观微媒体承载内容与形式
        7.2.1 协同新旧媒体集合作用
        7.2.2 创建微媒体宣传平台
        7.2.3 监督微媒体承载内容
    §7.3 促使大学生认同核心价值观
        7.3.1 自觉抵制错误思潮
        7.3.2 强化自身理想信念
        7.3.3 提升甄别信息的能力
    §7.4 积极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7.4.1 积极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7.4.2 积极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途径
    §7.5 健全网络管理和媒介伦理制度
        7.5.1 建立健全网络安全制度
        7.5.2 完善推进媒介伦理制度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越南高校网络技术文化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越南网络技术文化环境研究的意义和背景
        1.1.1 研究意义
        1.1.2 越南网络技术的发展现状
    1.2 文献综述研究
        1.2.1 高校网络技术文化环境研究
        1.2.2 高校网络技术文化环境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创新点和难点
        1.3.1 研究创新点
        1.3.2 研究难点
    1.4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概述
        1.4.3 研究方法
    1.5 高校网络技术文化环境的概述
        1.5.1 高校网络技术环境的形成
        1.5.2 高校网络技术文化环境的本质
        1.5.3 高校网络技术文化环境的特征
    1.6 网络技术文化环境的相关概念
        1.6.1 从 Web 1.0 到 2.0 - 网络技术概念
        1.6.2 网络技术环境教育
        1.6.3 网络技术文化环境
第2章 关于文化及社会环境的相关理论
    2.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环境互相关系的理论
        2.1.1 人和环境的矛盾关系
        2.1.2 人与环境统一的关系
        2.1.3 人与环境的转化关系
    2.2 社会文化与教育相关理论
        2.2.1 文化类型影响教育目标
        2.2.2 教育与社会环境相关性的主要理论
    2.3 全球化时代高校科技文化环境理论
        2.3.1 现代科学技术影响了传统教育文化的内部结构
        2.3.2 现代科学技术改变了民族文化的交往环境
        2.3.3 现代科学技术创造了人类文化环境的物质基础
第3章 越南高校网络技术文化环境的价值
    3.1 高校网络技术文化环境价值的现实表现
        3.1.1 网络技术文化环境有利于高等教育目标的实施
        3.1.2 网络技术文化环境有益于教育社会化发展
        3.1.3 网络技术文化环境有效于教育方式的变革
    3.2 高校网络技术文化环境的核心价值
        3.2.1 网络技术文化环境对教育观念的影响
        3.2.2 网络技术文化环境对教育行为的作用
    3.3 高校网络技术文化环境 SWOT 分析
        3.3.1 高校网络技术文化环境机会(opportunities)
        3.3.2 高校网络技术文化环境威胁(Threats)
        3.3.3 高校网络技术文化环境优势(Strengths)
        3.3.4 高校网络技术文化环境劣势(Weaknesses)
第4章 越南高校网络技术文化环境存在的问题
    4.1 高校网络技术文化环境中的观念问题
        4.1.1 网络技术文化环境价值取向混乱
        4.1.2 网络技术文化环境的社会责任淡化
    4.2 网络技术文化环境中的心理问题
        4.2.1 网络技术文化环境导致道德情感冷漠
        4.2.2 网络技术文化环境导致心理失衡
        4.2.3 网络技术文化环境导致人格异化和分裂
    4.3 高校网络技术文化环境的行为问题
        4.3.1 网络技术文化环境上瘾现象分析
        4.3.2 网络技术文化环境学生行为失范
第5章 提高越南高校网络技术文化环境的对策路径
    5.1 提高高校网络技术文化环境重要性的认识
        5.1.1 重视络技术文化环境在学校教育管理的重要地位
        5.1.2 直面高校网络技术文化环境的问题
        5.1.3 创新高校网络技术文化环境建设观念
    5.2 建设高素质的高校网络技术工作队伍
        5.2.1 优化高校工作者的知识结构
        5.2.2 增强高校工作者的理论素养
    5.3 增强大学生在网络技术文化环境下的免疫力
        5.3.1 监督引导网络技术
        5.3.2 利用的网络技术“趋利”“避害”
    5.4 加强高校文化网络建设
        5.4.1 综合应用多种技术手段
        5.4.2 创造和谐网络技术
        5.4.3 积极开发和实现高校网络技术文明办网和文明上网
        5.4.4 提高网站吸引力和增强网站服务功能
    5.5 加强网络道德教育与改善网络管理体制环境
        5.5.1 建设网络技术道德教育环境
        5.5.2 改善网络技术管理体制环境
        5.5.3 建设网络技术舆论危机管理机制
        5.5.4 络技术新闻信息评议制度
    5.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问卷调查
攻读博士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成果

(7)大学生网络信息搜索行为研究 ——基于认知风格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3 研究意义
    1.4 相关概念
        1.4.1 信息行为(Information Behavior)
        1.4.2 认知风格(Cognitive Style)
        1.4.3 场依存-场独立型(Field-Dependent and Field-Independent)
        1.4.4 整体-分析型(Wholistic-Analytic)和言语-表象型(Verbal-Imagery)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思路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信息行为的相关研究
        2.1.1 国外信息行为的相关研究
        2.1.2 国内信息行为的相关研究
    2.2 认知风格的相关研究
        2.2.1 国外认知风格的相关研究
        2.2.2 国内认知风格的相关研究
    2.3 认知风格视角下的信息行为相关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理论基础和模型构建
    3.1 理论基础
        3.1.1 信息搜索行为理论
        3.1.2 认知信息加工理论
    3.2 认知风格和信息行为模型构建
        3.2.1 已有信息行为模型
        3.2.2 已有认知风格模型
        3.2.3 认知风格和信息行为整合模型
        3.2.4 研究假设及假设关系模型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大学生用户的认知风格测试和网络信息搜索行为调研
    4.1 大学生用户的认知风格测试
        4.1.1 测试样本的描述
        4.1.2 测试工具和方法
        4.1.3 测试结果与讨论
        4.1.4 小结
    4.2 大学生网络信息搜索行为的调研
        4.2.1 调研的背景和目的
        4.2.2 问卷的设计与发放
        4.2.3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4.2.4 小结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认知风格与网络搜索行为的实证研究
    5.1 实验目的
    5.2 实验设计
        5.2.1 被试和样本量的确定
        5.2.2 搜索任务的设计
        5.2.3 数据收集和处理
        5.2.4 信度效度分析
    5.3 实验结果及讨论
        5.3.1 不同认知风格用户检索提问表达式调整(Query Reformulation)研究
        5.3.2 不同认知风格用户网络导航模式(Web Navigational Styles)研究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思考与建议
        6.2.1 信息检索课程教学与信息素养教育的启示
        6.2.2 网络信息资源建设和服务建议
    6.3 研究贡献
    6.4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认知风格测试
附录B 调查问卷
附录C 网络信息搜索行为后测问卷
附录D 被试个人信息和搜索行为属性一览表
附录E 大学生用户对网络信息资源的看法和建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列表

(8)大学生虚拟组织的生成与运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二、虚拟组织的性质
    三、国内研究综述
    四、国外研究综述
    五、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1章 研究设计与实施
    1.1 研究的总体构想与研究思路
    1.2 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1.2.1 问卷的信度、效度分析
        1.2.2 样本构成
    1.3 研究案例的选取
        1.3.1 QQ 群聊天记录的选取
        1.3.2 BBS 论坛互动资料的选取
第2章 大学生虚拟组织的生成
    2.1 大学生虚拟组织的孕育
    2.2 大学生虚拟组织的创立
    2.3 大学生虚拟组织的发展
    2.4 大学生虚拟组织的成形
第3章 大学生虚拟组织的运作
    3.1 大学生虚拟组织中的目标
    3.2 大学生虚拟组织中的领导
        3.2.1 大学生虚拟组织中是否存在领导者
        3.2.2 大学生虚拟组织中的领导者
        3.2.3 大学生虚拟组织中领导者与意见领袖
        3.2.4 大学生虚拟组织中意见领袖的影响
    3.3 大学生虚拟组织中的沟通
        3.3.1 大学生虚拟组织的沟通特性
        3.3.2 完善大学生虚拟组织沟通体系
    3.4 大学生虚拟组织中的激励
第4章 虚拟组织对大学生现实生活的影响
    4.1 虚拟组织对大学生现实生活的积极影响
        4.1.1 不同性别、居住地和是否独生子女间的差异
        4.1.2 不同学科、年级间的差异
        4.1.3 不同生活费、学校间的差异
    4.2 虚拟组织对大学生现实生活的消极影响
        4.2.1 不同性别、居住地和是否独生子女间的差异
        4.2.2 不同学科、年级间的差异
        4.2.3 不同生活费、学校间的差异
第5章 结论与启示
    5.1 结论
    5.2 启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大学生虚拟组织的生成与运作调查问卷
附录B 2007 级 X 班 QQ 群聊天记录
附录C “有吧”社区互动资料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9)网络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现行研究中的不足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创新之处
第2章 大学生综合素质
    2.1 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内涵
        2.1.1 素质的内涵
        2.1.2 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定义
    2.2 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内容
        2.2.1 品德
        2.2.2 价值观
        2.2.3 性格
        2.2.4 能力
        2.2.5 智力和体能
    2.3 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特征
    2.4 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过程和影响方式
        2.4.1 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过程
        2.4.2 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方式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大学生与网络
    3.1 网络的发展与特征与大学生上网现状
        3.1.1 网络的发展特征
        3.1.2 大学生上网现状
        3.1.3 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现象及成因
    3.2 网络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准则
        3.2.1 重力场准则
        3.2.2 潜规则准则
        3.2.3 双循环准则
        3.2.4 不确定准则
        3.2.5 人为调控准则
    3.3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分析
        3.3.1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特征
        3.3.2 网络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模型构建
        3.3.3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过程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网络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评价
    4.1 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
        4.1.1 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原则
        4.1.2 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4.2 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4.2.1 模糊数学的原理
        4.2.2 二级指标权重的确定
        4.2.3 素质评价模型
        4.2.4 三级指标权重的确定
    4.3 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法
        4.3.1 大学生网络活动评价模型
        4.3.2 网络活动和大学生综合素质要素的关系模型
        4.3.3 大学生综合素质要素的等级评价方法
        4.3.4 问卷调查及数据处理
    4.4 案例研究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网络环境下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5.1 加强对校园网的规划与建设
        5.1.1 充分发挥校园网络的育人功能
        5.1.2 整合校园网络资源
    5.2 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监管
        5.2.1 网络监控制度化
        5.2.2 网络监控分析科学化
        5.2.3 网络监控反馈及时化
        5.2.4 网络监控指导个性化
    5.3 提高大学生网络认知水平
        5.3.1 提高大学生对网络的认识和应用
        5.3.2 提升大学生对网络信息取舍能力
        5.3.3 提高大学生对网络信息辨别能力
        5.3.4 提升大学生对网络的免疫能力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因特网体育信息对大学生体育认知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序言
2 因特网与体育的关系
    2.1 概念的界定
    2.2 因特网与体育关系的研究
        2.2.1 因特网提高了体育信息传播的广度与速度
        2.2.2 体育运动是因特网信息的重要内容之一
        2.2.3 因特网促进体育运动的发展
3 因特网体育信息对大学生体育的影响
    3.1 因特网体育信息对大学生体育态度和兴趣的影响
        3.1.1 大学生接触因特网体育信息与体育态度的相关性
        3.1.2 大学生接触因特网体育信息与体育兴趣的相关性
    3.2 因特网体育信息对大学生体育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
        3.2.1 当代大学生体育价值观与行为方式的研究
        3.2.2 大学生接触因特网体育信息与体育价值观和行为的相关性
        3.2.3 大学生接触因特网体育信息对体育价值观、行为影响的理论探讨
    3.3 因特网体育信息对大学生体育认知的负面影响
        3.3.1 体育知识方面
        3.3.2 对体育的认识方面
        3.3.3 体育道德方面
4 结论
    4.1 大学生是信息社会的主要力量, 大学生的认知与其受教育程度是相互联系的。
    4.2 本研究充分证实了大学生因特网接触是一种主动的选
    4.3 因特网体育信息的宣传、体育教育服务、体育文化消费
    4.4 大学生在因特网中关注的体育信息内容不同:
    4.5 通过研究发现了大学生因特网体育信息接触存在的问题。
    4.6 大学生的认知直接影响大学生的行为, 本文就针对因

四、析因特网对大学生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移动音乐APP用户音乐信息偶遇过程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QQ音乐为例[D]. 许可. 西南大学, 2021
  • [2]大学生网络交互的行为空间构建、轨迹预测及引导研究[D]. 朱镇远. 吉林大学, 2020(03)
  • [3]社交媒体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 徐丹.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6)
  • [4]微信的社会影响及规范研究[D]. 王贺珍. 河南大学, 2018(01)
  • [5]微媒体视角下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D]. 崔雪莲. 中国地质大学, 2015(12)
  • [6]越南高校网络技术文化环境研究[D]. 阮德忠(Nguyen Duc Trung). 吉林大学, 2015(08)
  • [7]大学生网络信息搜索行为研究 ——基于认知风格视角[D]. 周海花. 南京大学, 2014(05)
  • [8]大学生虚拟组织的生成与运作研究[D]. 朱沛沛. 南昌大学, 2014(01)
  • [9]网络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影响研究[D]. 牟道富.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1(05)
  • [10]因特网体育信息对大学生体育认知影响的研究[J]. 柏曙邹.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0(10)

标签:;  ;  ;  ;  ;  

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影响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