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公路沿线部分地区蠓调查研究

青藏公路沿线部分地区蠓调查研究

一、青藏公路沿线部分地区蠓类昆虫调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任怡康[1](2021)在《基于生态修复的秦巴山区乡村道路环境整治规划研究 ——以陕西省恒口示范区为例》文中提出

张恒振[2](2020)在《勐海至孟连高速公路的建设对沿线亚洲象及其栖息地潜在影响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亚洲象(Elephas maximus L.)是具有世界保护意义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被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列为濒危物种。野生亚洲象在我国目前仅分布于云南西双版纳、普洱和临沧的少数地区,且正面临严峻的生存挑战。拟建勐海至孟连高速公路是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至普洱市澜沧县和孟连县的重要连接线,工程线路的比选结果,该条高速公路将不可避免地跨越野生亚洲象分布区,对沿线亚洲象种群及其栖息地具有潜在的影响。本文以拟建勐海至孟连高速公路沿线两侧各1 km为主要研究区域,采用访问调查法、跟踪调查法、无人机调查法、样线法、样方法等方法,对研究区内及周边亚洲象的分布、数量、种群结构、迁移通道进行了调查,同时对亚洲象栖息地的植被、食性植物、硝塘等信息进行了采集,基于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RS)数据,采用SPSS等统计软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高速公路沿线亚洲象栖息地适宜度,以及工程项目对亚洲象及栖息地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价。根据此次调查与分析成果,针对拟建高速在设计、施工及运营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意见,同时对沿线亚洲象的保护和管理提出了建议。主要结果及结论如下:(1)分布于拟建勐海至孟连高速公路沿线的野生亚洲象早期是由澜沧江东岸迁移而来,种群数量由建群时的4头发展为目前的17头,包括成体雄象3头、成体雌象8头,亚成体雄象6头。象群有分群与合群现象,其中14头象(包括全部雌象、亚成体象及幼象)常年集群活动组成基本象群,另外3头成年雄象部分时间与象群一起活动,也常脱离群体单独活动。(2)基于遥感(RS)数据和基础地理数据,本文采用ArcGIS软件,以影响亚洲象分布的主要生境因子为适宜性评价参数,选取海拔、坡度和植被隐蔽度3个环境因子,分析得出拟建高速沿线亚洲象栖息地单因子适宜性数据,并将这3个环境因子进行叠加分析后,得到了沿线亚洲象栖息地多因子综合适宜性数据,据此对沿线亚洲象栖息地适宜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适宜性良好的区域仅占全路段的1%,而适宜性适中和较差的区域分别占比57.8%和42.2%,分析认为,该区域并不是亚洲象最适合生存的区域。(3)在沿线研究区域亚洲象活动频繁的地方设置7个植物调查样方,共记录到植物136种,隶属41目57科118属,其中包括亚洲象食性植物40种,隶属18目24科37属,占植物总种数的29.4%,表明这一区域可供亚洲象采食的植物资源相对丰富度高,这可能是亚洲象在这一区域长期生存活动的主要因子。(4)亚洲象象群大部分时间在勐海县境内活动。本文采用最大熵模型对勐海县境内亚洲象适生区进行预测的结果显示,拟建勐海至孟连高速公路在勐海段亚洲象高度适生区的面积占比仅为3%,而低适生区、边缘适生区,适生区和非适生区的占比依次为43%、38%、10%和6%。高度适生区主要分布于勐海县勐满镇辖区,推测这可能是亚洲象经常到勐满镇活动的主要原因。(5)利用痕迹跟踪法对当地亚洲象迁移路线进行跟踪调查,绘制了轨迹及活动点图,结合高速公路工程项目设计与布局,发现在勐海县勐满镇存在1个亚洲象活动轨迹与高速公路规划线路相交的位点,工程设计中在此处已经设计了1个600 m长的隧道,能够满足象群的迁移跨越高速公路时的需求,不会对亚洲象的跨越迁移造成直接的阻隔作用。(6)对研究区内亚洲象取食的硝塘水样矿物质含量的测定发现,镁和盐分含量与亚洲象对硝塘利用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随后对亚洲象利用硝塘和地表汇流水系受道路干扰状况做了空间分析,发现拟建高速规划线路并未直接导致亚洲象利用硝塘数目减少,所受干扰的3处硝塘亚洲象近年来利用程度均较低。水系受干扰区域主要集中在勐海县勐满镇及以西路段。综合以上分析结果,我们认为拟建勐海至孟连高速公路对当地分布的亚洲象及其栖息地的直接影响相对较弱。据此,对优化工程建设和沿线亚洲象保护提出如下建议:(1)人为取消受拟建高速干扰的3个硝塘,减少亚洲象以后到这些区域活动频次,以避免造成高速公路沿线的车-象冲突或人-象冲突;(2)在高速公路与亚洲象活动轨迹相交的通道点两侧,人工种植亚洲象喜爱程度较高的食物引导其从隧道上方通行;(3)要加强拟建勐海至孟连高速公路亚洲象的监测,尤其加强工程建设在施工期和运营期的监管,保护好这一区域活动的亚洲象及其栖息地。

刘欢欢[3](2020)在《基于模式标本数据探索中国半翅目和膜翅目物种分类趋势》文中研究指明模式标本在保障命名体系稳定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包含详细的物种采集地、采集日期、标本采集数量及性别等信息,其收藏量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分类学研究程度,整理利用模式标本数据,对于开展一个地区物种多样性研究具有指示作用,可作为评估物种分类工作的参考依据。半翅目昆虫分布广泛、多样化程度高且大多为植食性,是农业和林业的重要害虫,而膜翅目昆虫作为昆虫纲第三大目,大多数种类是对人类有益的捕食性或寄生性天敌昆虫,在害虫的生物防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迄今为止,整理中国半翅目和膜翅目的模式标本数据用于分析物种分类趋势的研究几乎没有。为弥补这方面研究的不足,通过建立我国半翅目和膜翅目昆虫模式标本数据库,运用内容分析法、Arcgis分析、相关分析等研究方法,评估中国半翅目和膜翅目分类工作,阐明这些新种在中国地区的时空分布现状,全面了解中国半翅目和膜翅目物种分类趋势。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中国半翅目和膜翅目的物种组成中发现:(1)中国半翅目模式标本数据集中共计3780种,隶属于3亚目87科1306属;中国膜翅目模式标本数据集中共计3334种,隶属于2亚目55科864属;(2)含种和属数最多的科是叶蝉科Cicadellidae(253属、1119种)和茧蜂科Braconidae(156属、816种);含物种数最多的属是木虱科的喀木虱属Cacopsylla(68种)和叶蜂科的叶蜂属Tenthredo(131种)。2.在中国半翅目和膜翅目正模标本的收藏分布中发现:(1)正模标本有记录保存单位的半翅目共3735种,共涉及67个保存单位,膜翅目共3317种,涉及55个保存单位;(2)收藏中国半翅目和膜翅目正模标本量最多的是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共计收藏1004种半翅目昆虫和835种膜翅目昆虫,收藏主要类群是蚜科Aphididae(225种)和姬蜂科Ichneumonidae(133种)。3.在中国半翅目和膜翅目分类工作评估中的发现:(1)1949-2017年,有420个作者参与半翅目新种发表;1949-2010年,有354个作者参与膜翅目新种发表;发表半翅目和膜翅目新种数量及参与物种描述的作者数随时间均呈增长趋势,在20世纪80-90年代新种发表量最多,2007年之后发表新种数下降较快;(2)中国半翅目和膜翅目昆虫从采集到发表,橱柜时间均值为12年左右,滞后性明显;超过半数的半翅目和膜翅目昆虫发表时仅基于单个标本;(3)中国半翅目和膜翅目昆虫在20%的科和作者各分配了约80%的数量,呈现类似“二八规律”所述的不平衡现象。4.在中国半翅目和膜翅目地理分布格局中的发现:(1)1949-2017年,共计整理中国半翅目所有新种的地理分布点10120条;1940-2010年,共计整理中国膜翅目所有新种的地理分布点12221条。中国半翅目和膜翅目昆虫物种丰富度较高的地区,在西南山地(横断山、喜马拉雅山东缘、云贵高原)、秦岭、武夷山、五指山等山区;(2)不同采集时间段下,1970年之前采集记录较少,1971-1994年种采集记录最多,进入21世纪后采集记录明显减少。(3)33省份共计采集中国半翅目昆虫模式标本42148份,膜翅目昆虫模式标本29428份,不同地区之间采集的模式标本数有明显差异,采集类群集中在叶蝉科Cicadellidae(10238份),木虱科Psyllidae(10116份),茧蜂科Braconidae(7007份)。通过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分别对中国半翅目和膜翅目物种分类趋势进行分析,从时间上中国半翅目和膜翅目物种分类工作在不断增强,但物种描述趋势变缓,仍有许多物种有待描述,我国昆虫α分类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从空间上中国半翅目和膜翅目物种采集的地域和类群之间存在着不均衡,应该重视采样不足的地区。本研究不仅对分类工作者开展下一步分类学研究有一定启示,而且对中国昆虫物种多样性保护、天敌昆虫利用、有害生物治理提供资料。

赵亚[4](2019)在《宁夏六盘山地区地质遗迹特征、成因及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质遗迹是地球发展历经沧海桑田留下的物证,不仅为人类了解、研究地球的演化变迁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同时也具备巨大的经济价值。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地质遗迹在研究、保护及开发中的不平衡性也越来越明显,调查研究不足、资源状况不明、重开发轻保护、重大轻小等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对地质遗迹进行深入调查,摸清其基本情况,进而进行合理的开发和保护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对宁夏六盘山地区地质遗迹进行了全面调查研究。依照《地质遗迹调查规范》(DZ/T0303-2017)将48个地质遗迹点划分为基础地质、地貌景观、地质灾害3大类、8类和15亚类。对这些点的区位条件、地质特征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描述,对其地质意义进行了探讨。同时,对影响本地区地质遗迹形成的地质条件进行了研究和阐述,对重要地质遗迹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定性、定量两种方法对地质遗迹进行了评价,确定该地区有国家级地质遗迹3处(占6.3%),省级地质遗迹23(占47.9%)处,省级以下地质遗迹22(占45.8%)处。并根据地质遗迹评价结果,将现有地质遗迹与周边的人文、自然景观进行整合,提出六盘山地区48处地质遗迹进一步保护与开发建议,规划出4条具一定开发价值的旅游线路,分别是北联池-红军长征纪念亭-固原和尚铺典型剖面线,陈靳乡线,贺家川线以及寺口子线。本次工作确定了宁夏六盘山地区地质遗迹综合禀赋价值较高,可进行进一步开发利用。

杜昱民[5](2019)在《青海明长城防御体系及典型遗址易损性评价》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蕴含了中华民族所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想象力,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和科学价值,体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创造力和生命力。明长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国历史上工程规模最大且保存最为完善的长城工程,因建造原则之科学、建造工艺之精湛被视为长城的代表。谈及明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的说法众人皆知,然而青海境内明长城的遗存却鲜有人知。历经数百年的自然侵蚀及人为破坏,青海明长城主体目前以夯土遗址的形式赋存。由夯土版筑构建而成的明长城遗址作为直接接受环境影响的特殊岩土体,在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漫长的相互作用进程中,其安全赋存受到温度、降雨、携沙风、盐渍化以及人类活动等因素的严重威胁,进而导致其正经历由裂隙、冲沟、掏蚀、片状剥离、坍塌等典型病害的大量发育到快速消亡这一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由于青海明长城地处高寒、高海拔地区且地处一隅,其赋存环境和布防体系具有特殊性。因此探索归纳青海明长城防御体系并对典型遗址进行易损性评价,不仅能补充完善该地区明长城科学研究体系,进而表征青藏高原特殊环境影响下土遗址病害的发生、演化规律和过程,而且对制定科学有效的保护对策以及开展系统规划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鉴于以上认识,本文以青海明长城遗址作为研究对象,从遗址赋存环境和夯土材料特性研究入手,系统探究遗址各类型建筑的保存规模、建筑形制及分布特点,明晰了其军事防御体系构建特征;全面调查总结遗址病害发育类型及规模,结合遗址赋存环境、建造工艺及建筑材料特性,初步建立了青海明长城遗址病害框架体系;运用多准则决策方法对典型遗址进行易损性评价,建立了明长城遗址易损性评价模型,而后借助机器学习方法对典型遗址点的易损性评价结果进行训练学习、检验,构建了青海明长城遗址易损性预测模型。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基于前人研究成果并经过大量现场调查,系统总结青海明长城遗址的赋存环境及其保存规模,分析得出明长城遗址所处分布区域海拔较高且终年气温较低,其赋存环境具有“高寒”的特点。详细探究主线墙体、烽火台、堡等明长城类型建筑的形制规律与布局特点,得出明长城主线以西宁卫为中心呈拱形紧密环绕;烽火台具有呈点状及以烽燧线为主要形式的线状分布特点;同时依据军事功能特点将堡划分为卫城、所城、驿城、驻军堡寨、土司衙门或居所、牧马苑、民堡等7种类型,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堡周长阈值、建筑形制以及分布位置特点,推测得出46座堡的具体功能分类。(2)基于明长城各类型建筑的形制特点和军事功能,对以堡为核心的军事聚落空间分布、兵力布局、防守区域划分以及军力可达域等4方面开展研究,从时空角度分析明长城防御体系军力部署及调度情况,并进一步得出青海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是由长城主线、堡军事聚落、烽传系统以及驿路系统等4部分组成的紧密的防御网络,该体系能高效协同多个功能建筑开展防御、进攻以及传递重要信息、文件、专人等任务。(3)通过对青海明长城典型遗址病害发育进行详细调查和统计,归纳认为裂隙、冲沟、掏蚀、片状剥离、坍塌是最为普遍且具有代表性的病害类型。在定性判断遗址病害与其赋存环境、建筑材料工程特性及建造工艺联系的基础之上,对病害特征值与气象数据、夯土工程特性指标进行定量分析,得出遗址病害发育的内部联系及演化规律;同时得出影响遗址病害发育的主要因素包括夯土材料的物理、水理及力学性质、遗址赋存环境(具体表现在降雨及风等外营力)以及明长城建造工艺等,结合以上研究成果初步建立青海明长城遗址病害框架体系。(4)基于青海明长城遗址病害框架体系建立遗址易损性评价递阶层次结构模型,通过应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各评价指标权重,进而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及AHP-TOPSIS对18处典型遗址点进行易损性评价,得出明长城遗址相应的易损性分值及坍塌破坏等级;通过对比遗址点的实际病害发育规模,确定AHP-TOPSIS更加适用于青海明长城遗址易损性评价,且其计算结果与遗址由于病害发育而造成的实际坍塌破坏程度具有一致性,进而验证了青海明长城遗址易损性评价模型及方法的合理性。(5)运用支持向量机(SVM)和BP神经网络两种典型且高效的机器学习方法对已获得的典型遗址点易损性数据划分训练样本和检验样本,经过调参、样本训练及检验等步骤,实现明长城遗址易损性预测,通过对比预测结果和遗址实际破坏程度,并计算相关精度参数,确定SVM具有更好的预测效果,以此为基础构建青海明长城遗址易损性预测模型。

李灵贝[6](2019)在《黄泥河保护区林间公路的陆地脊椎动物道路影响域研究》文中认为交通发展和生态保护矛盾逐渐显现的今天,解决此类冲突日益重要,结合国内外路域生态学现有研究,发现低等级公路的路域生态学研究极少,并且对野生常见物种研究关注度偏低。本次研究地点黄泥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林间公路便属于低级公路,研究从道路交通致死与道路周边环境因子的道路影响域研究两方面展开,讨论交通与保护区的矛盾与统一,量化研究内容,可为减少交通对野生动物的影响等一系列后期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亦为后期野生动物通道改建工作提供参考数据。于2017年6月-2018年5月,对黄泥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林间公路陆生脊椎动物的交通致死情况及环境因子影响域进行分析研究。交通致死是道路工程对野生动物造成影响的直接表现,且道路交通所影响的范围并不仅限于路面宽度,道路影响域是对路侧环境影响的总空间范围的概括。主要涉及环境因子有:噪声、温度、湿度、光照强度、植被类型、视觉、动物痕迹、交通致死量等。研究结果如下:1.野生动物交通致死情况研究全年共26种4610只动物因车辆碾压致死,平均致死率为845.87只/100km。致死动物中两栖类数量占比最高(90.59%),鸟类致死种类最多(9种)。在交通影响因素中,车流量与全部动物致死率显着相关(r=0.911,p=0.004);环境影响因素中,水体有无对动物致死率的影响呈显着差异(x2=4.178,p=0.025),地势高低对爬行类动物致死率的影响呈显着差异(x2=7.013,p=0.030);在多样性指数变化中得出,k31-k40段致死动物种类数量高于其他路段。2.公路的各环境因子影响域研究结果分为夏、冬两季分析。夏季:噪音影响域为单侧150m,温度影响域为单侧10m,湿度影响域为单侧30m,光照强度影响域为单侧10m,植被影响域为单侧10m,视觉影响域为单侧50m。冬季:噪音影响域为单侧150m,光照强度影响域为单侧30m,植被影响域为单侧50m,视觉影响域为单侧100m,动物影响域为单侧50m。即垂直于公路方向的道路影响域为双侧300m;平行于公路方向的道路影响域(村落与公路交叉影响域)为双侧6km。建议:在动物活动频繁区设立标识路牌;严禁车辆超速;在道路规划时就动物活动高频区,主要动物类型及行为特点多角度考虑,设计符合需要的个性化动物通道,亦有利于通道利用率提升。野生动物通道应加入道路建设考虑中;对存在野生动物频繁活动的公路进行通道加设,将环境影响因子作为建设方案的依据。

周博[7](2019)在《民国新知识群体的国内旅行研究 ——以1927-1936年《旅行杂志》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旅行是人的一种空间流动形式,既能够呈现人和时空的互动关系,又可在旅行观念和旅行实践的演化中审视社会生活方式的嬗变,窥探时代变迁的特征。因而,由“旅行”这一视角切入,一方面可从历史人文地理的视角概观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人地关系的时空变化,另一方面又可从社会文化史的视角考察现代旅行观的内容要素,以及旅行作为一种现代性生活方式的生成过程。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是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期,这种转型在城市中尤为显着,其中学校教师、编辑、记者、公务员、企业家、律师等新知识群体的生活方式呈现出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典型特征。本文的研究时段限定于民国中期,即1927—1936年,基于三点考虑:一是因民国前期军阀混战不断,国内旅行事业发展受限,未能形成较为完整的旅行文献体系;二是《旅行杂志》创刊于1927年,此后的“黄金十年”,国民政府在经济、交通、新生活运动等方面进行国家建设,旅行事业得以正常而快速地发展;三是抗战爆发后,国内旅行虽未中断,但受时局影响,旅行被赋予了“救国”“挽救经济国难”等政治意义,与休闲旅行形成较大差别。故而,民国中期是研究休闲旅行的最佳时段。本文以1927—1936年间的《旅行杂志》及大约同时期其他报刊杂志所刊载的国内游记为核心文献,重返民国中期城市新知识群体的生活场域,以时人笔录的旅行观感探究其旅行动机、旅行路线、旅行感悟等,将微观视角与宏观视角相结合,力图真实地描述民国中期的国内旅行活动,借以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生活状态以及观念变化。本文主体框架分为上、中、下三篇,分别探究旅行者之游兴、游踪及游观,每篇各含三章,全文共由九章组成。上篇游兴之第一章,通过分析1927—1936年间《旅行杂志》所刊载国内游记的作者身份、与作者同游者的身份,以及游记中所记载作者在旅行途中所遇其他旅行者之身份及经历,发现此时期旅行者群体有四种特征:第一,在职业类型上,主要是大学教授、中小学教师,出版社和报社之编辑、记者,政府公务员,工商、金融实业界之企业家及从业者,以及医生、律师、画家和作家等自由职业者;第二,在教育背景上,多接受过现代新式教育,尤其多具有现代高等教育背景;第三,在出国经历上,大部分有出国留学、海外考察及海外任职等经历;第四,在生活地点及旅行出发地上,多为当时中东部地区沿海沿江之都市。这一群体正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即城市新知识群体。上篇游兴之第二章,对1927—1936年间《旅行杂志》刊载的国内游记中作者所记录的出行原因与主观动机进行分析和归纳。出行原因最主要的是休闲游览,此类游记篇数最多,其次是公务考察、返乡探亲的途中兼事游览。关于休闲游览的主观动机则种类繁多,有“嗜好游览”、“偿久慕之情”、“消此闲暇”、“避暑养疴”、“蜜月”等多种类型。上篇游兴之第三章,在对游记作者的主诉旅行动机种类的归纳基础上,探究旅行动机产生之宏观和微观原因。通过游记文本对比可知,动机产生的宏观原因主要是现代化与城市化,具体而言包括城市娱乐的兴盛、“都市病”的出现、新休假制度下的休闲集中化、新职业划分下的公务考察频繁化,以及西方人在中国的旅行示范所引领的休闲游览新风尚;微观原因则是个人爱好、“海外亲历”、“借地消遣”、健康预期等。中篇游踪之第四章,对所搜集整理的1927—1936年间《旅行杂志》刊载的536篇国内游记的游踪分布进行历时性统计分析,并对其中游踪在一省范围之内的465篇游记进行空间布局分析,发现当时旅行者的游踪在全国范围内的分布特征是以江浙地区为中心逐渐向中西部地区扩展,从而可将全国之游踪范围划分为中心区、扩散区和边疆区。中篇游踪之第五章,通过对前文所述全国游踪分布特征进行图像分析后,发现其分布呈点状、线性及圈层三种特征。点状分布特征主要体现为游踪分布多集中于山、水、古迹所在地;线性分布特征主要体现为游踪沿公路、铁路交通线及沿江、沿海分布;圈层分布特征主要体现为游踪分布以城市为中心向外呈现圈层扩散,且分布密度由近及远呈现递减趋势。中篇游踪之第六章,探究前文分析所得之全国游踪分布的时空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和推动要素,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政府主导游览目的地开发建设、地方官绅的捐款兴建和当地“土人”的自发参与;二是新式交通的发展;三是新式旅馆的兴起和住宿设施多样化,以及专门的旅行服务机构的诞生。下篇游观之第七章,在游程结束后,旅行者常伴随有对旅行体验的感悟和旅行意义的思索。通过游记文本分析,民国中期旅行者对于旅行的认知既有继承于古人之传统认知,如旅行之于教育、社会和健康等方面的价值,此外亦有城市化背景下对医治“都市病”之功效的体悟和特殊国情背景下对“爱国”意义的思索。下篇游观之第八章,随着民国中期旅行活动的兴盛发展,旅行事业开始引起民国学人的重视。民国学人认为发展旅行事业乃是“无形之输出”且“有裨益于地方经济”,利于“人之交谊”及“国交亲善”、可“谋文化之推广”和“兴起进取的精神”、“登临凭吊”能激发爱国热情。此时民国学人积极探讨发展旅行事业之意义的原因,在理论上乃是受西方旅行话语之影响,在实践上是出于“挽救经济国难”之目的,期待以旅行事业的发展吸引海外游人来华游览,亲眼见证中国的社会发展和中国人民之良善,借此回应“反宣传”,以获取近代国家资格。下篇游观之第九章,民国学人积极探索中国发展旅行事业之价值和意义,先后经历了对他国发展旅行事业的现象描述和经验总结阶段、对发展旅行事业的多重价值和具体路径(宣传、招徕、接待)的探讨阶段、以佘贵棠为代表的旅行理论总结等三个阶段,最终初步完成了中国化的旅行理论体系构建。综上,本文在对1927—1936年间《旅行杂志》所刊载的国内游记进行量化统计和质性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总结民国中期城市新知识群体国内旅行活动的游兴、游踪、游观,旨在探究现代旅行活动中所折射出的人地互动,从“旅行”的底层视角管窥中国现代性生活方式的一种生成路径。

龙丽娟[8](2019)在《金童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明竹老山片区生态敏感性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全球经济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带来了许多生态问题,环境和经济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这个问题也是当今全球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我国也积极为世界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做贡献,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宪法修正案,将新发展理念,生态文明和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写入宪法。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是对一定地域内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和发展规划,对其进行生态敏感性分析和功能分区并提出合理的保护建议和规划指导利于保护区的长远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是对“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的具体体现。本文以生态保护为立足点,大量查阅目前国内外研究文献,深入保护区现场调研,整理分析已有相关材料和数据,利用ArcGIS技术对金童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明竹老山片区生态敏感性进行研究,并且以生态敏感性分级结果为依据提出对保护区的生态功能区划和发展建议,本文研究内容大致有以下几点:(1)本文在研究方法上运用AHP层次分析法来构造评价因子的判断矩阵来计算每个因子的权重值,在图像处理方面运用ArcGIS来处理每个因子的栅格图像,再叠加计算因子权重来进行保护区生态敏感性等级分析和保护区功能区等级分区。(2)本文的研究对象为金童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明竹老山片区,经过对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多次实地考察之后,对研究区域的现状做了大致的分析。金童山自然保护区天然植被分为针叶林、阔叶林、竹林、灌木林与竹丛、草灌丛和湿地植被等6个植被型组,共计44个群系;金童山自然保护区内维管束植物230科、878属、2277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3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4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19种;金童山自然保护区内有脊椎动物31目92科278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3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25种、“国际贸易公约”保护动物37种、“中国濒危动物”30种。(3)本文在研究内容上结合保护区实际现状,从植被因子、水系因子、地形因子、动植物生境敏感度因子、人类活动因子五个方面选取植被类型、水域缓冲区、高程、坡度、坡向、动植物生境敏感度、道路缓冲区和土地利用类型八个指标构建金童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明竹老山片区生态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并且根据研究区域动植物生境现状分别构建了具有针对性的动植物生境敏感度评价体系。本文以层次分析法和GIS加权叠加法对研究区域动植物生境敏感性和整体生态敏感性做了评价分析。(4)本文在研究结果上,将研究区域动植物生境敏感性及综合敏感性划分为五个等级,即低敏感性、较低敏感性、中敏感性、较高敏感性、高敏感性。以生态敏感性研究结果为依据将研究区域划分为三个功能分区,即试验区、缓冲区和核心区,并且对每个功能区提出相应的规划建议和保护建议。

张红林,陈永明,闫东[9](2018)在《2006—2017年格尔木市西大滩动物鼠疫流行病学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根据2006—2017年格尔木市西大滩地区鼠疫自然疫源地内各种宿主动物及媒介的监测情况,探讨西大滩地区的动物鼠疫流行趋势,为该地区鼠疫发生的预测、预警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全国鼠疫监测方案》,对格尔木市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宿主动物及媒介昆虫进行采集和监测,应用Excel 2010、SAS 9.4等分析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17年共捕获各类啮齿动物2目5科5属6种,共2 937只,其中旱獭882只,平均密度0.04只/ha;未投药年份与投药年份旱獭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548 2,P=0.068<0.01);媒介昆虫2目4科6属6种,共264只;病原学检测2 950份,结果全部为阴性;血清学检测1 567份,阳性7份,其中牧羊犬血清6份,占85.7%,旱獭血清1份,占14.3%。结论格尔木市西大滩地区保护性投药能够有效地控制旱獭密度;该地区非宿主动物的阳性血清比例占主要部分,提示在今后的鼠疫监测中应高度重视指示动物的监测工作。

王艳华[10](2015)在《高速公路对水文生态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速公路作为基础性和服务性的产业,它的建设一方面大大地推动了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另一方面以不同的形式对其路域的水文生态因子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高速公路建设影响水文生态,水文生态变化又影响人类生存环境,高速公路建设的问题和水文生态问题密不可分。水文生态作为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成为环境领域的热点课题。因此,开展高速公路对水文生态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研究高速公路路域水文生态问题实现其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是一项新的研究课题。本论文研究的水文生态因子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动物和植被等,针对高速公路建设可能出现的水文生态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总体来说,论文主要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系统地阐述了全国高速公路及其建设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国内外水文生态的研究进展及未来发展趋势,并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将高速公路水文生态系统作为一个研究对象,分析和探讨其水文生态因子在对高速公路建设及运营时期可能出现的水文生态问题。2)对不同水文生态因子采取定性或定量的方法有针对性行进行分析和研究,其中定量研究主要有:高速公路隧道工程的涌水量及水质指标;茅台高速、仁遵高速以及仁赤高速的路面径流;西汉高速6处服务区的污水处理情况;国内14条高速公路沿线土壤中重金属污染情况以及动物致死效应等的研究。3)在深入研究隧道工程对地下水影响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衬砌厚度及其渗透系数对围岩渗流场的影响,建立了7个不同隧道渗流分析模型,从而得出衬砌渗透系数与涌水量的关系,提出采用衬砌自防水的隧道工程方案。4)通过比选四种不同水文计算方法,综合考虑地方经验、资料的可靠性以及调查洪痕分析等因素,确定采用贵州省交通雨洪法经验公式进行水文计算结果验证,对方案的可行性和准确性做进一步论证。5)针对高速公路对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影响,提出了采用沿路收集分段排至雨水处理系统的方案。其工艺流程为:进水→格栅→配水井→沉淀池(或应急池)→人工湿地→蒸发池。该研究成果已在仁赤高速正式投入使用。6)针对高毒烃类危化品的处置问题,本论文通过实验研究,以一种高毒芳烃类有机污染物为研究对象,提出混凝螯合共沉淀的降解方法。该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效果好,在废水处理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7)提出出水用于农业回灌或景观环境回用的理念,起到变废为宝的效果,一方面保证饮用水源保护区不受路面径流污染的威胁,填补了饮用水源保护区路面径流处理技术的空白,另一方面经集中排水处理系统处理后的路面径流水可用于农田回灌,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8)对集中排水处理装置进水及出水各指标进行取样监测,其处理率在83.17%以上,出水可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3838-2002)的Ⅰ类标准。这一结果说明集中排水处理装置的处理效果是令人满意的,可为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提供决策支持。

二、青藏公路沿线部分地区蠓类昆虫调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藏公路沿线部分地区蠓类昆虫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勐海至孟连高速公路的建设对沿线亚洲象及其栖息地潜在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亚洲象的概况
    1.2 亚洲象研究现状
    1.3 公路建设对野生动物的影响
        1.3.1 道路致死
        1.3.2 回避效应
        1.3.3 基因交流受阻
        1.3.4 道路阻隔
    1.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研究区域及方法
    2.1 研究区域
    2.2 研究方法
        2.2.1 亚洲象种群数量
        2.2.2 样方法
        2.2.3 栖息地适宜性评价法
        2.2.4 痕迹跟踪法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拟建勐海-孟连高速沿线象群的命名
    3.2 西双版纳勐海-普洱澜沧种群数量及结构特征
        3.2.1 西双版纳勐海-普洱澜沧种群数量动态
        3.2.2 西双版纳勐海-普洱澜沧种群结构
    3.3 勐海至孟连高速公路对沿线亚洲象栖息适宜性分析
        3.3.1 海拔因子分析
        3.3.2 坡度因子分析
        3.3.3 隐蔽度因子分析
        3.3.4 多因子综合适宜分析
        3.3.5 亚洲象天然食性植物分布状况
    3.4 拟建高速对勐海县亚洲象栖息地的影响最大熵模型分析
    3.5 亚洲象迁移通道
    3.6 拟建高速对亚洲象水源地的影响分析
        3.6.1 拟建高速对硝塘的潜在影响
        3.6.2 拟建高速对自然水系的影响
第四章 讨论
    4.1 亚洲象种群数量调查方法的优化
    4.2 拟建勐海-孟连高速公路沿线亚洲象年龄组成与性别结构
    4.3 野生亚洲象迁移通道
    4.4 硝塘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5.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3)基于模式标本数据探索中国半翅目和膜翅目物种分类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模式标本数据整理利用
    1.2 分类工作评估
    1.3 昆虫多样性和地理分布格局
    1.4 中国半翅目昆虫的多样性和地理分布格局
    1.5 中国膜翅目昆虫多样性和地理分布格局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
    2.2 研究方法
        2.2.1 中国半翅目和膜翅目模式标本数据的收集
        2.2.2 模式标本数据库整理
        2.2.3 评估中国半翅目和膜翅目分类工作
        2.2.4 探索中国半翅目和膜翅目昆虫的空间分布
        2.2.5 技术路线
第三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基于模式标本数据分析中国半翅目和膜翅目的物种组成
        3.1.1 科级阶元组成
        3.1.2 属级阶元组成
        3.1.3 小结与讨论
    3.2 中国半翅目和膜翅目正模标本的收藏分布
        3.2.1 中国半翅目正模标本的收藏分布
        3.2.2 中国膜翅目正模标本的收藏分布
        3.2.3 小结与讨论
    3.3 评估中国半翅目和膜翅目分类工作
        3.3.1 新种发表的时间趋势
        3.3.2 参与物种描述的作者分析
        3.3.3 橱柜时间分析
        3.3.4 发表新种所用模式标本数及各期刊报道新种的情况
        3.3.5 小结与讨论
    3.4 中国半翅目和膜翅目模式标本的空间分布
        3.4.1 模式标本的地域分布
        3.4.2 采集趋势和发表趋势分析
        3.4.3 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中心
        3.4.4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4)宁夏六盘山地区地质遗迹特征、成因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际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 完成的工作量
第二章 六盘山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构造
    2.2 地层
    2.3 区域构造演化
第三章 六盘山地区主要地质遗迹特征及成因研究
    3.1 地质遗迹分类
    3.2 地质遗迹特征
        3.2.1 地层剖面
        3.2.2 构造剖面
        3.2.3 重要化石产地
        3.2.4 岩土体地貌
        3.2.5 水体地貌
        3.2.6 构造地貌
        3.2.7 地震遗迹
        3.2.8 地质灾害遗迹
    3.3 影响地质遗迹成因主要因素
        3.3.1 沉积环境及地层、岩性
        3.3.2 地质构造背景
        3.3.3 水文
        3.3.4 地震及重力作用
    3.4 主要地质遗迹成因
        3.4.1 地层剖面
        3.4.2 构造剖面
        3.4.3 重要化石产地
        3.4.4 岩土体地貌
        3.4.5 水体及构造地貌
        3.4.6 地震遗迹
        3.4.7 地质灾害遗迹
第四章 六盘山地区地质遗迹资源价值评价
    4.1 定性评价
        4.1.1 科研与科普价值
        4.1.2 美学价值
        4.1.3 可持续开发利用价值
    4.2 定量评价
        4.2.1 评价方法与评价模型
        4.2.2 评价结果
第五章 地质遗迹资源保护与利用
    5.1 当前地质遗迹资源保护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5.1.1 法律法规不健全、落实不到位
        5.1.2 地质遗迹调查、研究与规划工作相对落后
        5.1.3 地质遗迹现有保护模式不够完善
    5.2 保护利用的建议
        5.2.1 加强地质遗迹专项立法,确保法规的落实
        5.2.2 全面开展地质遗迹调查工作,对其进行合理规划
        5.2.3 对地质遗迹进行定位,进一步完善保护模式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5)青海明长城防御体系及典型遗址易损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青海明长城研究现状
        1.2.2 土遗址病害研究进展
        1.2.3 易损性评价方法简述
        1.2.4 机器学习预测方法简述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关键问题与创新点
        1.4.1 关键问题
        1.4.2 创新点
第二章 青海明长城遗址赋存环境及建筑材料
    2.1 概述
    2.2 青海明长城遗址赋存环境
        2.2.1 地形地貌
        2.2.2 气候特征
        2.2.3 地层岩性
        2.2.4 水文条件
        2.2.5 地质构造
        2.2.6 地震
    2.3 青海明长城遗址建筑材料特性
        2.3.1 遗址选点及取样
        2.3.2 试验内容
        2.3.3 物理特性
        2.3.4 水理特性
        2.3.5 力学特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青海明长城防御体系
    3.1 概述
    3.2 青海省明长城价值评估
        3.2.1 历史价值
        3.2.2 艺术价值
        3.2.3 文化价值
        3.2.4 社会价值
        3.2.5 科学价值
    3.3 青海明长城遗址保存规模
        3.3.1 墙体
        3.3.2 烽火台
        3.3.3 敌台
        3.3.4 关
        3.3.5 堡
        3.3.6 壕堑
    3.4 明长城主线分布特征
    3.5 烽火台分布特征
        3.5.1 点状分布
        3.5.2 线状分布
        3.5.3 烽火台高程特征
    3.6 堡分布特征
        3.6.1 青海明长城堡概况
        3.6.2 青海明长城堡分类
        3.6.3 青海明长城堡功能推测
    3.7 青海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
        3.7.1 堡军事聚落
        3.7.2 兵力布局及防守区域划分
        3.7.3 军力可达域
        3.7.4 青海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模型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青海明长城遗址病害特征
    4.1 概述
    4.2 青海明长城遗址典型病害类型
        4.2.1 裂隙
        4.2.2 冲沟
        4.2.3 坍塌
        4.2.4 掏蚀
        4.2.5 片状剥离
    4.3 青海明长城遗址典型病害相关性
        4.3.1 裂隙与冲沟
        4.3.2 裂隙与坍塌
        4.3.3 掏蚀与坍塌
        4.3.4 冲沟与坍塌
        4.3.5 病害演变规律图
    4.4 青海明长城遗址典型病害影响因素
        4.4.1 冲沟影响因素
        4.4.2 坍塌影响因素
        4.4.3 片状剥离影响因素
        4.4.4 掏蚀影响因素
        4.4.5 裂隙影响因素
    4.5 青海明长城遗址病害框架体系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青海明长城典型遗址易损性评价
    5.1 概述
    5.2 评价方法及遗址点选取
        5.2.1 评价方法
        5.2.2 遗址点选取
    5.3 评价指标及权重确定
        5.3.1 递阶层次结构模型
        5.3.2 AHP计算权重
    5.4 易损性评价
        5.4.1 遗址破坏评价标准
        5.4.2 FAHP确定综合评价等级
        5.4.3 AHP-TOPSIS确定综合评价等级
        5.4.4 评价结果比较及验证
    5.5 易损性预测初探
        5.5.1 预测方法及流程
        5.5.2 数据处理及预测结果
        5.5.3 预测结果对比
        5.5.4 易损性评价预测实例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黄泥河保护区林间公路的陆地脊椎动物道路影响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路域生态学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黄泥河自然保护区林间公路上致死数量较多的个别野生动物简述
        1.4 我国现行公路等级划分
        1.5 研究意义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调查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调查方法
第二篇 研究内容
    第一章 黄泥河保护区林区公路陆生脊椎动物交通致死情况研究
        1.1 研究区域概况
        1.2 研究方法
        1.3 研究结果
        1.4 讨论
        1.5 小结
    第二章 黄泥河保护区林区公路周边环境影响域范围研究
        2.1 研究区域
        2.2 研究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4 讨论
        2.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7)民国新知识群体的国内旅行研究 ——以1927-1936年《旅行杂志》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二、相关文献综述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
上篇:游兴
    第一章 旅行者之身份特征
        第一节 游记作者之身份特征
        一、职业类型
        二、教育背景及留学经历
        三、居住地及旅行出发地
        第二节 游记作者之游侣身份特征
        一、与友人相偕同游
        二、与同寅相偕同游
        三、与家人相偕同游
        四、与同学相偕同游
        第三节 游记作者旅途中所遇其他旅行者之身份特征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游记作者出行原因及主诉动机
        第一节 休闲游览之动机
        一、“性本好游”:视旅行为乐事,事旅行成习惯
        二、因“久慕”而发之游兴
        三、逃离城市:逃离喧嚣环境和枯燥工作
        四、“消此闲暇”与“借地消遣”
        五、养疴避暑:对身体康健的追求
        六、“蜜月旅行”:受西方影响的时髦事物
        第二节 兼事游览:公务、考察、探亲旅行中之主诉动机
        一、考察旅行
        二、公务旅行
        三、返乡探亲
        四、其他旅行中的游览动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游记作者之游兴动机产生的原因
        第一节 城市生活方式现代化
        一、城市化、现代化与城市生活方式现代化
        二、休闲旅行:城市娱乐新风尚
        三、旅途中呈现之城市生活现代性
        第二节 城市生活的不快体验:拥挤、喧嚣与压力
        一、拥挤:城市化与城市人口增多
        二、喧嚣:工业化与城市环境污染
        三、压力:八小时工作制与超负荷工作
        第三节 新休假制度下的休闲集中化
        一、星期休息制与日常休闲旅行
        二、公共假期与假日休闲旅行
        三、师生专享假期:暑假、寒假、春假之旅行
        第四节 新职业和新机会:公务考察旅行
        一、“公务”职业群体之旅行机会
        二、“交通运输业”职业群体之旅行机会
        三、“自由职业”群体中新闻从业者之旅行机会
        四、“自由职业”群体中教育从业者之旅行机会
        五、工商实业界的考察旅行机会
        六、参加学会、学社、研究会主办会议之旅行机会
        第五节 “海外亲历”与“本土示范”引领旅行新风尚
        一、留学生目睹与亲历之海外旅行游览热潮
        二、在华外国人的旅行示范
        三、海外来华旅行团的旅行示范
        本章小结
中篇:游踪
    第四章 1927—1936年《旅行杂志》国内游记游踪之时空分布
        第一节 1927—1936年间国内游记游踪之时间分布
        一、1927—1928年间分布统计
        二、1929—1932年间分布统计
        三、1933—1936年间分布统计
        第二节 1927—1936年间国内游记游踪之空间分布
        一、中心区各省游踪空间分布统计
        二、扩散区各省游踪空间分布统计
        三、边疆区各省游踪空间分布统计
        本章小结
    第五章 1927—1936年间国内游踪分布特征
        第一节 点状分布特征:山、水、古迹
        一、山:游山与山居避暑
        二、水:从江河湖泊到海滨
        三、古迹:访古而思今
        第二节 线性分布特征:沿水陆交通线分布
        一、沿陆路交通线分布
        二、沿水路交通线分布
        第三节 圈层分布特征:以城市为中心的发散
        一、由沪杭宁平津出发之游踪分布
        二、由其他城市出发之游踪分布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游踪分布特征产生之原因
        第一节 新式交通拓展旅行之时空范围
        一、空间不变,时间缩短
        二、时间不变,空间扩展
        第二节 住宿设施的现代化与多样化
        一、新式旅馆的兴起与发展
        二、传统之逆旅、客店、客栈等住宿设施
        三、传统之寺庙与道观等住宿设施
        四、多样化的住宿设施
        第三节 政府主导游览地之开发建设
        一、城市公园与游憩地的开发建设
        二、风景名胜区的开发与建设
        第四节 地方官绅的捐款兴建与当地“土人”的自发参与
        一、地方官绅的捐款和兴建
        二、当地“土人”的自发参与
        第五节 旅行服务机构的诞生
        一、客源地之旅行服务
        二、目的地之旅行服务
        三、连接客源地与目的地之交通服务
        本章小结
下篇:游观
    第七章 由传统行为到现代意识:旅行意义认知中的新与旧
        第一节 传统旅行意义认知的继承和发展
        一、“旅行是活学问”之教育意义
        二、体察民情之社会意义
        三、调节身心之健康意义
        第二节 对旅行意义的新体悟
        一、激发爱国热情与树立文化自信
        二、医治“都市病”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由休闲活动到旅行事业:对发展旅行事业之意义的认知
        第一节 民国学人视域中发展旅行事业的价值
        一、“无形之输出”且“有裨益于地方经济”
        二、利于“人之交谊”及“国交亲善”
        三、“谋文化之推广”,“兴起进取的精神”
        四、“登临凭吊”而知“祖国的可爱”
        第二节 积极探讨旅行事业之价值的原因
        一、“西学东渐”之一部
        二、“挽救经济国难”
        三、回应“反宣传”,获取“近代国家资格”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由实践探索到理论自觉:近代中国旅行事业之理论生成
        第一节 对西方旅行事业的话语引入和经验分析(1930—1935)
        一、旅行话语的引入方式及其对经济价值的关注
        二、民国学人对海外旅行事业兴盛发展原因的经验分析
        第二节 对发展旅行事业具体路径的探讨(1936—1940)
        一、全面探讨旅行事业之价值
        二、深入探讨发展旅行事业之路径
        第三节 构建本土化的旅行话语理论(1941—1949)
        一、构建旅行话语之理论体系
        二、构建旅行话语之目的在于指导战后经济重建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1927—1936年《旅行杂志》刊载国内游记目录(536篇)
附录二:1927—1936年《旅行杂志》刊载国内游记作者信息(部分)
附录三:1927—1936年《旅行杂志》刊载国内游记主要省区游踪分布示意图
附录四:1927—1936年《旅行杂志》刊载国内游记之游踪出发地与目的地关系示意图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8)金童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明竹老山片区生态敏感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
        1.2.1 自然保护区
        1.2.2 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
        1.2.3 生态敏感性
        1.2.4 生态敏感性评价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研究现状
        1.3.2 生态敏感性的评价研究现状
        1.3.3 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敏感性评价研究现状
        1.3.4 存在问题及展望
    1.4 相关研究基础理论
        1.4.1 环境生态学理论
        1.4.2 景观生态学理论
        1.4.3 可持续发展自然观
    1.5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2 自然保护区生态敏感性评价研究
    2.1 自然保护区生态敏感性评价的重要性
        2.1.1 为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区划提供科学依据
        2.1.2 为保护区发生生态环境问题提供科学分析和预测
        2.1.3 更好地科学地保护好保护区的保护对象
    2.2 自然保护区生态敏感性评价的影响因素
        2.2.1 自然因素
        2.2.2 人为因素
    2.3 自然保护区生态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
        2.3.1 自然保护区生态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2.3.2 自然保护区生态敏感性评价指标因子的选择
    2.4 自然保护区生态敏感性评价方法
        2.4.1 层次分析法
        2.4.2 GIS加权叠加法
    2.5 金童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明竹老山片区生态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5.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5.2 评价指标因子的阐述
3 金童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明竹老山片区现状与数据处理
    3.1 研究区域概况
        3.1.1 地理位置与范围
        3.1.2 气候
        3.1.3 自然资源情况
        3.1.4 土地利用现状
        3.1.5 人口及社会经济
        3.1.6 道路基础设施
    3.2 动植物多样性调查分析
        3.2.1 植物多样性调查分析
        3.2.2 动物多样性调查分析
    3.3 数据处理
        3.3.1 数据资料的筛选
        3.3.2 图像数据资料的处理
4 金童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明竹老山片区生态敏感性评价
    4.1 植物生境敏感性分析评价
        4.1.1 代表性保护植物物种及其生境要求
        4.1.2 植物生境因子评价体系
        4.1.3 植物生境因子单因子评价标准
    4.2 动物生境敏感性分析评价
        4.2.1 动物代表保护物种及其生境要求
        4.2.2 动物生境因子评价体系
        4.2.3 动物生境因子单因子评价标准
    4.3 生态敏感性评价分析
        4.3.1 评价因子的分级标准
        4.3.2 评价因子的生态敏感性分析
        4.3.3 评价因子的权重确立
        4.3.4 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分析
5 金童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明竹老山片区生态功能保护区划及建议
    5.1 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区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5.2 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区划及建议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湖南金童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资源统计表
附录B 专家意见征询问卷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9)2006—2017年格尔木市西大滩动物鼠疫流行病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监测方法
    1.2 2006—2017年格尔木市西大滩地区鼠疫监测数据资料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宿主监测
    2.2媒介监测
    2.3 病原学监测
    2.4 血清学监测
3 讨论

(10)高速公路对水文生态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篇 理论分析——高速公路的水文生态特征及其问题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创新之处
        1.3.3 技术路线和实施方案
    第二章 高速公路的水文生态问题
        2.1 地下水问题
        2.1.1 隧道施工
        2.1.3 路堑开挖
        2.1.4 路堤填筑
        2.1.4 桥梁施工
        2.1.5 粉煤灰带来的水文问题
        2.2 地表水问题
        2.2.1 桥梁施工
        2.2.2 隧道施工
        2.2.3 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
        2.2.4 建筑材料与弃渣
        2.2.5 路面径流
        2.2.6 危化品运输泄露
        2.2.7 服务区的生活污水
        2.2.8 融雪剂的水文问题
        2.3 土壤问题
        2.3.1 土壤侵蚀
        2.3.2 重金属污染
        2.4 动物问题
        2.4.1 阻隔作用
        2.4.2 污染问题
        2.4.3 致死效应
        2.5 植物问题
        2.5.1 工程占地
        2.5.2 施工粉尘污染
第二篇 实例研究——以仁赤高速公路为例
    第三章 仁赤高速公路自然地理位置与区域概况
        3.1 自然地理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气象与水文
        3.1.3 生态环境
        3.2 区域地质概况
        3.2.1 地形地貌
        3.2.2 地层岩性
        3.2.3 地质构造
    第四章 仁赤高速公路水资源现状
        4.1 地表水
        4.1.1 河流
        4.1.2 湖库
        4.1.3 井泉
        4.1.4 地表水分析
        4.1.5 现状监测
        4.2 地下水
        4.2.1 地下水的补、径、排条件
        4.2.2 地下水类型
    第五章 仁赤高速公路的水文生态问题分析
        5.1 地下水问题分析
        5.1.1 施工期的地下水影响分析
        5.1.2 运营期对地下水的影响分析
        5.2 地表水问题分析
        5.2.1 施工期的地表水影响分析
        5.2.2 运营期对地表水的影响分析
        5.2.3 对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影响分析
        5.3 动物问题分析
        5.3.1 施工期动物的影响分析
        5.3.2 运营期动物的影响分析
        5.4 植物问题分析
        5.4.1 对沿线陆生植物种类的影响分析
        5.4.2 对自然植被生态结构和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5.4.3 对生态公益林的影响分析
        5.4.4 隧道施工对地表植被的影响分析
        5.4.5 工程占地引起的植被生物量损失分析
        5.5 土壤问题分析
    第六章 仁赤高速公路水文生态问题的解决对策
        6.1 施工期的防治对策
        6.1.1 水环境保护
        6.1.2 植被保护的保护措施
        6.1.3 动物保护
        6.2 运营期的防治对策
        6.2.1 水环境保护
        6.2.2 高毒危化品泄露处置技术
        6.2.3 其他水文生态因子的保护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青藏公路沿线部分地区蠓类昆虫调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生态修复的秦巴山区乡村道路环境整治规划研究 ——以陕西省恒口示范区为例[D]. 任怡康. 长安大学, 2021
  • [2]勐海至孟连高速公路的建设对沿线亚洲象及其栖息地潜在影响分析[D]. 张恒振. 云南大学, 2020(08)
  • [3]基于模式标本数据探索中国半翅目和膜翅目物种分类趋势[D]. 刘欢欢. 福建农林大学, 2020(02)
  • [4]宁夏六盘山地区地质遗迹特征、成因及评价研究[D]. 赵亚. 长安大学, 2019(07)
  • [5]青海明长城防御体系及典型遗址易损性评价[D]. 杜昱民. 兰州大学, 2019(02)
  • [6]黄泥河保护区林间公路的陆地脊椎动物道路影响域研究[D]. 李灵贝.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7]民国新知识群体的国内旅行研究 ——以1927-1936年《旅行杂志》为中心[D]. 周博.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8]金童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明竹老山片区生态敏感性评价研究[D]. 龙丽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 [9]2006—2017年格尔木市西大滩动物鼠疫流行病学分析[J]. 张红林,陈永明,闫东.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18(02)
  • [10]高速公路对水文生态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D]. 王艳华. 长安大学, 2015(02)

标签:;  ;  ;  ;  ;  

青藏公路沿线部分地区蠓调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