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利用初探

水资源利用初探

一、水资源利用问题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高胖胖[1](2021)在《阿姆河流域径流变化分析与水资源优化配置》文中研究指明咸海水资源和生态问题已成为国际重要议题。阿姆河流域是咸海流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水资源的变化会显着影响咸海水量。受持续增强的人类活动和日益剧烈的气候变化影响,阿姆河流域因水资源短缺造成的社会和生态环境问题日渐突出。评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流域未来可用水资源量和入咸海水量的变化趋势,开展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对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改善咸海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利用机器学习、水文模型和系统优化方法,从径流变化分析和水资源优化配置两个角度开展了研究。具体内容包括:(1)针对全球气候模式与水文模型的尺度匹配问题,开发了贝叶斯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降尺度方法,建立了大尺度大气环流因子与流域气象要素间的统计关系,预估了阿姆河流域上游未来2021-2100年的气候变化特征,为利用水文模型开展气候变化下的径流变化分析提供了技术支持。结果发现未来阿姆河流域上游的温度呈明显上升趋势,升温幅度依次为:最高温度>平均温度>最低温度,并且冬季和春季的温度上升幅度较夏季和秋季更显着;未来降水呈减少趋势,且春季降水的减少幅度最大。(2)建立了多气候情景下的 HBV(Hydrologiska Fyrans Vattenbalans)水文模型,分析了气候变化对阿姆河流域未来径流的影响。HBV模型能够有效表征复杂的冰川产流过程,结合多气候情景下的集合预测可以减少气候模式的异质性带来的不确定性,提高径流预测的准确性。结果发现多气候情景集合预测下阿姆河流域2021-2100年的径流呈减少趋势,季节变化上表现为春季径流增加,夏季径流减少。(3)耦合贝叶斯推断、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和析因分析方法,开发了贝叶斯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析因分析方法,定量识别了影响阿姆河入咸海水量的关键人类活动、水文气象和生态因子及其间交互作用,多情景集合预测了 2020-2050年阿姆河入咸海水量的变化。结果发现上游来水量、乌兹别克斯坦农业用水、水库截留和蒸散发是入咸海水量变化的关键影响因子,其中上游来水量的贡献率最大,因子交互作用对入咸海水量变化的总贡献率为3.8%。162种情景集合预测的结果表明,若2050年末滴灌比例达到50%,水库蓄水降低至1960-1970年的平均值,阿姆河入咸海水量有望恢复至接近1970-1980年的平均水平。(4)耦合区间参数规划、De Novo规划和蒙特卡洛模拟技术,开发了基于蒙特卡洛模拟的区间De Novo规划方法。该方法不但能够有效处理区间不确定性、多目标和主观性问题,而且能在总资源约束限定的条件下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实现系统的最优设计。将该方法应用于多目标资源规划算例研究,发现与传统区间多目标规划相比,它可以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多目标的同时最优化。(5)结合开发的基于蒙特卡洛模拟的区间De Novo规划方法,构建了模拟与优化相结合的阿姆河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集成气候变化下的径流预测和多情景集合模拟下的入咸海水量变化结果设置了 243种情景,探究了上游来水量、入咸海水量和灌溉效率的不同组合对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式的影响,提出了多套水资源优化配置备选方案,为制定入咸海水量恢复和适应气候变化影响的水资源管理策略提供了支持。总之,本论文耦合多种气候情景、贝叶斯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降尺度方法和HBV模型,实现了阿姆河流域未来径流的集合预测;开发了贝叶斯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析因分析方法,揭示了入咸海水量变化的关键驱动因子,多情景集合预测了未来入咸海水量的变化趋势;构建了基于蒙特卡洛模拟的区间De Novo规划方法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结合径流预测和入咸海水量模拟结果,探究了气候变化、咸海生态环境保护和灌溉效率对阿姆河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的影响,有助于决策者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做出水资源分配方案调整,以应对持续变化的水资源问题。

李秀清[2](2021)在《基于VIC模型的丹江流域水文模拟及水资源管理对策》文中研究指明丹江流域是我国南北气候和自然地理的分界线秦岭山脉的重要水源涵养地之一,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区。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水循环的影响加剧,以及工农业生产乃至区域经济发展变化,丹江流域的水资源也发生了相应变化,因此,开展丹江流域水文模拟研究径流以及水文情势变化对该地区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以陕西省丹江流域为研究对象,构建VIC水文模型进行水文模拟,分析流域径流变化的特征和原因,预测了流域未来的径流变化情况,并提出丹江流域所在区域的水资源管理对策。论文以秦岭山地丹江流域丹凤水文站的月径流观测数据来率定模型以使参数本地化,建立了该流域的VIC水文模型,以流域出水口荆紫关水文站和竹林关、武关水文站实测径流数据验证模型在丹江流域的适用性并讨论分析VIC水文模型径流模拟在流域内部分区的差异,用于模拟流域过去的水文过程及预测流域未来的径流变化状况。分析流域径流变化的驱动因素,在土地利用变化和气候变化趋势下研究流域的径流变化情况,构建流域径流变化综合分析框架,评价流域的生态流量和生态需水状况,提出丹江流域水资源管理对策,为变化环境下流域水文响应研究以及丹江流域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提供有益参考。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如下:(1)通过DEM、植被、土壤、气象驱动数据处理,制备流域模型参数,构建秦岭山地丹江流域VIC水文模型,利用丹凤水文站实测月径流、陕西省丹江流域水情监测径流以及荆紫关水文站日、月径流数据进行参数调整,将模型应用于秦岭山地丹江流域,并利用武关、竹林关水文站数据检验,检测VIC水文模型在丹江流域的适用状况,分析该流域水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丹凤站实测资料检验Nash效率系数率定期为0.82、验证期为0.81,VIC陆面水文模型能够较好的反映陕西省丹江流域的日、月径流过程;相对误差率定期为4.51%、验证期为2.13%,能够很好的模拟该流域的水量平衡;利用参数移植,将丹凤站建立VIC水文模型用于陕西省丹江流域进行率定与验证,通过省境出口断面径流资料验证表现出较好的适用性,充分说明VIC水文模型在中小流域尺度的秦岭山地丹江流域具有一定的适用性。(2)采用理论分析与模型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在流域径流变化规律的基础上从影响模型上边界气象驱动条件的气候变化、模型下边界下垫面植被变化的土地利用变化分析流域径流变化的驱动因素。基于Budyko假设的气候弹性系数法和VIC水文模型模拟进行丹江流域内部分区径流变化的归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对丹江流域径流变化的贡献在流域内部分区间存在显着的空间差异,商洛市的中心区商州区和丹凤县的分布区所在的上游分区流域是区域人口和工农业产区主要集聚地、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活动的中心,相对于中下游的武关河流域、银花河流域、下游区域,下垫面条件变化的影响更为显着,但气候变化是整个丹江流域径流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从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与径流的响应关系得出丹江流域的土地利用变化与径流变化体现出一定的相关性,草地、耕地减少,林地增加,流域年均径流减少,与草地减少、耕地还林使蒸散发和截留增加响应流域径流量出现减少的趋势耦合。(3)针对丹江流域过去50多年的径流变化和水文情势变化,论文利用已构建的丹江流域分布式VIC水文模型,模拟了流域1961-2019年流域长期的逐日径流过程。在此基础上,结合生态流量(生态盈余量和生态不足量)和IHA指标,对丹江流域水文情势变化进行分析,构建丹江流域生态需水度评价方法对流域生态环境需水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过去50多年秦岭山地丹江流域径流呈减少趋势,这一趋势与流域降水减少趋势一致;1990年代以来,人类活动进一步加剧了径流的减少,流域生态流量整体呈现出生态不足量。流域的生态环境需水量存在不足状况,尤其是下游区域生态需水量出现明显不足。(4)利用新一代气候变化情景RCP2.6、RCP4.5、RCP8.5下CMIP5的BNU-ESM、BCC-CSM1.1(m)、IPSL-CM5A-MR、CSIRO-MK3.6.0、Can ESM2模式的降尺度处理数据驱动丹江流域VIC水文模型,耦合模拟气候变化下径流对气温、降雨的响应,从而预测未来气候情景下秦岭山地丹江径流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未来气候情景下丹江流域气温将继续上升,绝大部分地区的降雨量在未来情景下将会出现减少趋势;由于气温和降雨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丹江流域未来时期多年平均径流量呈减少趋势,全年各月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汛期径流量减少幅度较小,而枯水期径流量减少幅度较大,枯水期极容易出现干旱灾害,流域未来水资源管理将面临挑战。(5)基于以上VIC水文模型模拟评估预测研究结果,对南水北调水源区的丹江流域进行了水资源分区划分,将丹江流域划分为上游丹江商州区和中游武关丹凤区、银花山阳区和下游丹江商南区,并将VIC水文模型模拟水资源时空分布状况和生态需水评估以及VIC水文模型耦合未来气候情景模式预测未来水资源状况结合起来,根据具体的流域水资源分区状况提出响应的水资源管理对策。为流域水资源划分提供参考,并对当地的水资源管理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对策建议。提出节水、高效用水、充分利用与建设水利设施工程、流域分区水土治理、水资源分区保护等统筹管理对策。

热孜娅·阿曼[3](2021)在《新疆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及量水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资源承载力是涉及经济、社会、环境、水资源的复杂巨系统,是它们交互影响的产物。新疆水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复合系统之间的矛盾逐步加剧,尤其是作为干旱区高质量发展生命线的水资源短缺衍生出了一系列亟待回答的科学问题。包括:新疆水资源承载力处于何种状态,时空演变特征如何?新疆现有水资源量能否满足当前及今后的发展需求?当前水资源条件下,新疆各区域应该采取何种经济、人口及城镇化发展模式才能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为了尝试回答这些问题,本文开展了新疆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及量水发展模式的系统研究,构建了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模型,分析了新疆水资源承载力及时空演变特征,采用系统动力学情景模拟方法对新疆及15个地级行政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水资源需求进行了预测与情景模拟,提出了与各区域水资源相匹配的经济社会量水发展模式。取得了如下研究结论:1、水资源承载力与经济、城镇化及人口发展之间客观上存在着适配关系。特定时期内特定区域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消耗量不能超过自产水资源可利用量,这就是水资源承载力。特定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走与水资源承载力相匹配的量水发展之路,错配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必然会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带来负面影响。2、新疆水资源承载力复合系统压力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水资源承载状态总体处于濒临超载状态。综合评价新疆水资源承载力后发现,新疆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数从2004年的0.5565增长到2018年的0.9302,多数年份承载状态处于濒临超载状态,轻度超载和严重超载时而交替出现,2018年水资源承载力处于轻度超载状态;从空间特征来看,2018年克拉玛依市、石河子市、吐鲁番市、昌吉回族自治州、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和田地区等7个区域水资源承载水平处于严重超载状态。乌鲁木齐市、塔城地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等5个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处于轻度超载状态。哈密市、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和阿勒泰地区等3个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处于濒临超载状态。3、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动力学模型求解出了新疆水资源可承载的人口与经济规模。通过构建新疆水资源承载力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进行多情景模拟分析认为,2030年新疆水资源可承载的经济规模为58644亿元,水资源可承载的人口规模为7148万人,GDP将达到24305亿元,人口将达到3153.7万人,需水总量为400.8×108m3,供需比为1.44,水资源利用率为60%。通过情景模拟提出了新疆各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对应的差异化量水发展模式。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阿勒泰地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等5个区域应采取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模式,克拉玛依市和石河子市应采取低速发展模式,剩余的8个行政区域应采取中速发展模式。4、提出了新疆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建议大力推行“量水养市为主,借水养市为辅”、“农业现代化、节水工业和服务业相结合”、“城乡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地选择量水发展模式;提高水资源承载力预警能力;科学调整用水结构;控制水资源过度开发,加强多渠道开源;加强虚拟水贸易;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明晰水权,加强全民节水意识;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与环境经济政策等。

娜布其[4](2021)在《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研究 ——以湘教版“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提出人地协调观是指人们对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之间关系的正确认识,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因此,本文研究设计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案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的研究旨在为如何编写基于学生人地协调观培养的地理教学案例以及对如何结合教材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提供参考和借鉴,并丰富高中地理教学案例,提供课程资源。本文以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为研究对象,以湘教版“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为载体,在相关理论和实践的指导下,运用文献分析法、教材专题分析法、案例分析法、课堂观察法以及行动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分析课标及教材,结合学生学习情况,本文的研究内容与得到的研究结论如下:第一,探究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主题,研究分析“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的知识结构,依据课程标准对人地协调观的维度进行划分,即地对人、人对地、人地协调等三方面,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通过对教材章节的微观分析,得出每一章节中关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教学内容,并进行整合。结合教学案例分析得到的启示与教学案例设计策略,设计出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教学设计,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第二,探究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策略。通过研究关于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的典型案例,得到相关案例设计启示,并结合高中地理教学中关于人地协调观的教学现状,设计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教学设计。提炼出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教学设计三大策略:一,目标指向内化观念,培养能力;二,教学内容生活化,挖掘教材与生活的联系;三,联系国家安全,体现育人价值。并依据上述案例分析启示与教学设计策略,设计出《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等四节教学设计。

温丛[5](2021)在《俄罗斯水资源管理法律制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乃生命之源,更是发展经济和维持自然生态的根本。水处在环境要素的重要位置,不但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同时还有一定的社会和经济价值。时至今日,世界上许多国家很难处理的问题莫过于如何解决水资源浪费的问题。俄罗斯作为世界上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国家,一直以来建立了很完善的法律和法规,其对关于水资源的针对性体系值得很多国家借鉴和学习,我们也应该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完善本国法律制度。本文通过对俄罗斯关于水资源保护的案例的分析与整理,揭示出了俄罗斯水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同时对俄罗斯水资源管理现状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对俄罗斯水资源管理方面的主要制度进行了总结。结合俄罗斯水资源管理中的经验,提出了完善我国水资源管理法律制度的途径。期望本文能够补充现有研究,为我国水源管理法律制度的完善提供参考资料。

唐家凯[6](2021)在《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障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随着各行各业对水资源需求量的不断剧增,如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可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已成为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可持续发展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情复杂是我国水资源的基本国情,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水体污染、水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等问题尤为突出,严重制约着区域的可持续发展。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期间提出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为新时期我国沿黄河流域保护与发展指明了方向。由于区域的自然禀赋、社会经济发展和空间特征不同,导致水资源承载力水平低下因素和特征不尽相同,多维度综合评价和精准识别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变得越来越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多维度综合评价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是精准识别水资源困境的前提,也是制定差别化区域水资源开发与利用政策的基础。因此,对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时空演变特征及障碍因素进行系统研究,对提高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促进流域水生态安全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依据。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学者关于水资源承载力内涵、水资源承载力测评研究、水资源承载力障碍因素相关研究进展基础之上,综合考虑了沿黄河九省区宏观、中观、微观层面的实际现状,以影响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提升的复杂多要素作为研究视角,基于“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理论框架模型,构建了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组合赋权法,对沿黄河流域九省区2004-2018年间水资源承载力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引入物理学常用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模型理论,对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及两两子系统承载力之间耦合协调性,从时间序列和空间分布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进一步利用障碍度函数,定量研究了影响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提升的主要障碍因素,系统、全面揭示了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的现状及成因所在。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结果如下:(1)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均向协调、健康方向不断推进,但整体水体仍处于发展欠佳水平。2004-2018年15年间,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水平呈逐年上升态势,整体朝有序良好方向发展。2004-2018年九省区四个子系统承载力水平均呈逐年提高态势,但不难看出,社会和经济子系统承载力水平的增速是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子系统的四倍,社会和经济子系统在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系统中逐渐占据主导型地位,水资源、生态环境逐渐成为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提升的瓶颈和制约因素。沿黄河流域上中下游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在时间序列上均呈现逐年稳步提升趋势,但上中下游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在空间上呈现明显的区域性波动特征,区域间表现出的差异性明显,水资源承载力最高地区分布在上游的四川和青海,水资源承载力水平最低区域主要聚集在上游宁夏、甘肃和下游的河南,总体来看,沿黄河九省区间水资源承载力水平差异性呈现逐年变小趋势。(2)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系统整体水平处于高水平耦合、初步协调阶段,空间差异性明显,两两子系统间的耦合协调性呈现明显的分异特征。2004-2018年15年间,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时序变化特征为稳步降低趋势,但整体处于高耦合阶段,流域上游和中游地区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明显高于下游地区;2004-2018年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性整体呈现上升态势,耦合协调性从勉强协调过渡到初步协调。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最高地区分布在上游的四川和青海,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最低区域主要聚集在上游宁夏、甘肃和下游的河南和山东;两两子系统间耦合度均处于高度耦合阶段,九省区“两两”子系统间内部耦合指数范围在[0.8674,0.9903];2004-2018年九省区“两两”子系统间耦合协调性均向有序协调方向发展,但差异性明显,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内部协同机制亟待完善。(3)通过运用障碍度函数模型分析影响因素,水资源准则层是影响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准则层。上游四省份主要障碍因素有城市化率、人均GDP、森林覆盖率、当年造林面积、水土流失治理程度、有效灌溉率、高等院校在校学生人数。中游三省份主要障碍因素有人均水资源量、水资源开发程度、产水模数。下游两省份主要障碍因素有自然保护区面积占比、森林覆盖率、人均水资源量、化肥施用强度、当年造林面积、产水模数。(4)水资源系统需加强顶层设计,促进流域水资源协同治理。具体建议包括:(1)建立健全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治理体制机制,总体上形成文化引领、以水定需的协同治理原则以及“生态、经济、资源、民生、文化”的“五大要素”、“多元治理”为主要内容的协同治理体系(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公民等)。(2)建立健全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用水管理制度;(3)加强节约用水宣传教育,强化全民节水意识。社会经济系统需充分利用科学技术,保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体建议包括:(1)改进农业用水技术,转变农业生产方式;(2)调整产业结构,缩小上中下游经济社会水平差距;(3)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生态环境系统需强化生态环境管控,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具体建议包括:(1)构建公众参与机制,完善“河长制”,激励“民间河长制”在黄河流域治理中的独立作用,形成政府主导、环境社会组织引领公众深度参与的公众参与新机制;(2)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制定跨省补偿、跨流域补偿及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补偿等精准补偿机制;(3)创新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机制,以水污染、水土流失治理为核心目标,监测评估沿黄九省的水污染和水土流失程度,探索总量控制、排污权交易及税收激励等综合治理机制,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奠定理论和制度基础。

于晓燕[7](2020)在《矿农协同生态体系构建与评价研究》文中提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40余年的经济快速增长造成煤炭资源过度开采、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增长需要有效地改善由矿区内产业结构单一、产业发展碎片化、资源错配等原因造成的生产资源不足和浪费并存的局面。本文提出构建“矿农协同生态体系”,通过矿农协同的生态体系重建,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解决矿区内生态环境问题,实现矿区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并最终实现矿区生态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而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矿农协同生态体系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本文运用WSR系统方法论展开研究。首先,从“物理、事理和人理”的角度,运用代谢分析、矿农协同共生分析和实施主体动态博弈分析探寻矿农协同生态体系的构建机理;接着结合体系实际集成构建的方法,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对体系构建演化过程模拟仿真;然后,在此基础上从体系构建完成程度、体系价值和实施主体管理行为三个方面建立体系评价方法;最后对新巨龙矿农协同生态体系实例进行全面考察和评价,进而提出体系发展的政府保障制度及企业发展策略。本文主要从矿农协同生态体系的构建机理、体系构建、评价方法和实例分析四个方面展开研究。(1)运用代谢机理进行“物理”分析,发现矿农协同是实现矿区资源代谢优化的有效方法,提出构建矿农协同生态体系,并明确体系的构建目标;建立Logistic协同共生模型进行“事理”分析,对矿农协同共生的平衡点求解,并对其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揭示矿农协同发展的内涵和实质;最后,通过运用微分方程建立实施主体动态博弈模型进行“人理”分析,求解实施主体合作博弈下的最优行为模式。(2)运用集成方法建立土地复垦利用子系统、水资源生态处理利用子系统、能源加工利用子系统、生态种养殖子系统、有机肥加工利用子系统,集成为矿农协同生态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各子系统和整体体系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仿真模拟,具体包括对子系统构建过程的仿真,明确各个构建环节对子系统构建的影响;对体系整体构建和运行进行仿真,明确各个子系统构建对体系整体构建的影响;对体系构建提升矿区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过程进行仿真,明确体系构建对矿区综合效益提升的影响。(3)从体系构建完成、体系综合价值和实施主体管理行为三个方面建立矿农协同生态体系的评价方法,用于体系构建的监测评价。首先,以体系构建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结果为基础,选取体系构建环节为评价指标并确定权重,运用Jaccard系数模型,对体系的构建完成程度进行评价。其次,借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方法,以多目标规划模型为基础,结合体系构建的实际情况选取指标,建立矿农协同生态体系价值评价方法,对体系构建给矿区带来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量化评价。最后,结合体系构建实施主体动态博弈分析的结论,运用QSIM方法对实施主体管理行为的不同实施方案进行模拟,对实施主体行为进行定性分析,并选取评价指标作为体系实施主体管理行为和决策评价的主要内容。三种评价方法为全面掌握和监测体系构建水平、价值水平,以及实施主体管理行为提供了实时评价方法,为及时发现体系构建中的问题,适时调整发展规划和方向,指导矿农协同生态体系发展实践提供了科学依据。(4)选取新巨龙矿农协同生态体系作为研究实例,对该体系构建现状、构建完成程度、综合价值和实施主体管理行为进行全面考察和评价。在体系构建评价中,通过模型应用计算获得Jaccard系数69.47%的结果,验证新巨龙已基本完成矿农协同体系构建,体系构建现实可行。在体系价值评价中,对新巨龙矿区2009-2019年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服务效益进行全面评价,数据表明近十年来,该体系的服务总值随着矿农协同生态体系建设的逐步完善不断提高,2019年达到19.21亿元,其中调节服务价值和支持性服务价值较高,体系构建为矿区带来了综合效益的持续增长。最后,对新巨龙体系构建实施主体管理行为进行评价,总结了体系实际构建中政府层面、企业层面以及实施主体协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矿农协同生态体系的政府保障制度和矿业企业实施策略建议。本文突破矿区末端治理,单一土地资源复垦的原有发展思路,提出构建矿农协同生态体系的新模式,为矿区发展提供了进行矿业生产同时,完成矿区资源优化配置和生态环境实时治理的新方法,本文研究方法及结论可为构建矿农协同生态体系,实现矿区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张晓微[8](2020)在《沉湖湿地初始水权分配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水资源短缺矛盾的日益凸显,世界上许多国家将水权交易作为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解决水事冲突的重要手段。我国干旱缺水地区也不乏水权交易的经典案例,关于丰水地区的水权交易研究较少,案例尚无。然而丰水地区因为水质问题导致的用水矛盾也十分突出,开展丰水地区的水权交易研究十分必要。本文以水资源丰富而水质不容乐观的武汉市沉湖湿地为例,在分析其用水矛盾的基础上,提出沉湖湿地初始水权分配原则,统筹考虑水量水质两方面因素,分别采用单指标分配法、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分配方法、基于和谐理论的水质水量的分配方法对沉湖湿地初始水权进行分配,将三种方法的分配结果与保证率为75%的需水量预测结果进行比较,对比分析三种分配方法的优缺点,优选出适合于沉湖湿地的初始水权分配方法,为下一步开展沉湖湿地水权交易、解决沉湖湿地用水矛盾提供理论基础,也为南方丰水地区初始水权分配提供参考。本文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1)通过对沉湖湿地的用水现状进行调查,得出沉湖湿地用水矛盾主要是生态用水、生活用水、农业用水、渔业用水及林业用水之间水量与水质的矛盾。(2)经过预测研究,在75%保证率下沉湖湿地生活、生态、农业、渔业、林业不同用水类型的需水量分别为48.9万m3、850万m3、1655.1万m3、451.6万m3、89.5万m3,排污量分别为182.1t、3.6t、120.02t、226.5t,4.6t。(3)确定沉湖湿地初始水权分配五大原则,分别为基本用水保障原则、公平性原则、尊重历史与现状原则、高效性原则和权利与义务结合原则。利用三种分配方法单指标分配方法、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分配方法、基于和谐理论的水质水量分配方法,对沉湖湿地初始水权进行了计算,得出沉湖湿地不同分配方法下的分配方案。(4)通过三种分配方法对比分析,本文认为,基于和谐理论的水质水量分配方法,从社会、经济、环境的复合和谐系统出发,引入了水功能区入河污染物限排惩罚函数,能反映水质水量耦合对分配结果的影响,初步实现了初始水权中对水质水量的统一调控,是另外两种方法无法做到的。而且基于和谐理论的水质水量分配方法得出的结果与预测需水量比对,较其他两种方法更为接近。因此,作者认为基于和谐理论的水质水量分配方法是最适合沉湖湿地的初始水权分配方法,分配结果为生态用水857.00万m3、农业用水1663.20万m3、生活用水62.10万m3、渔业用水460.50万m3、林业用水92.90万m3。

吴清林[9](2020)在《石漠化环境“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降雨丰富,特殊的喀斯特地质地貌导致干旱发生率较高。同时,水土流失具有特殊性,兼具地表流失和地下漏失的双重性,在成土速率很低的背景下,水土流失显得异常严重,地表无植被或无土覆盖而呈现出石漠化景观。石漠化治理关键问题在于治理水土流失,而水力作用是水土流失最重要的影响因子。喀斯特地区混农林业是节水增值产业,符合发展生态衍生产业治理石漠化的需求,其中“五水”赋存转化机理及其高效利用研究,可以揭示混农林因地因时合理配置的规律,为水资源高效利用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我们根据混农林配置节水、节水耕作及水资源高效利用等多学科交叉理论,2016-2020年在代表南方喀斯特不同地貌结构与石漠化环境的毕节撒拉溪、关岭-贞丰花江和施秉喀斯特研究区,通过15个径流小区35场侵蚀性降雨监测,对26个农艺节水样地和18个工程节水样地共采集了1810个土样并进行实验室物理属性分析,以及1080次土壤蒸发监测、21种植物的浸水试验、21种作物共592次的蒸腾速率监测,结合气象站数据,利用统计分析和数学模型构建,对混农林地的降雨、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和生物水的赋存转化机理和机制进行研究,构建模式、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及验证推广,为国家石漠化治理水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1)探讨了不同等级石漠化“五水”赋存转化规律,阐明了混农林对水资源高效利用特征,揭示了不同石漠化环境混农林对水资源赋存效益的差异及气温、生物量、土壤水力特征参数等对“五水”赋存转化的影响。不同石漠化程度下可利用降水量与降雨量、陆面蒸发量与土壤蒸发量在研究区的分布呈耦合关系,可利用降水量在中-强度石漠化环境分布最低,土壤蒸发和陆面蒸发则是中强度石漠化最高。混农林在不同程度上都具有减少地表产流、降低蒸腾速率和抑制土壤蒸发的生态效益,混农林对地表产流的阻控、抑制土壤水分蒸发和增加地下水赋存、降低蒸腾速率等方面均表现为潜在-轻度石漠化环境的生态效益最好。水资源赋存效益最终是潜在-轻度石漠化>无-潜在石漠化>中强度石漠化。在“五水”转化中,地表水、地下水、生物水和土壤水相对于降水的贡献率分别为0.14-12.71%、9.43-30.20%、9.79-49.97%和40.72-82.58%。对比研究发现,潜在-轻度石漠化环境混农林系统水资源赋存效益最高,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干旱胁迫有助于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中-强度石漠化环境受干旱胁迫的影响使得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干旱胁迫、气温、土壤水力特征、生物量等自然因子综合影响着“五水”资源的赋存转化,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和差异性。对规律性和差异性的掌握有利于进一步揭示混农林节水保水机制,为发展节水增值生态衍生产业提供理论支撑。(2)探讨了农艺节水和工程节水策略下混农林业水资源赋存转化与水资源高效利用规律,揭示了不同措施下土壤水赋存转化特征、植物水抑蒸特征,得出了不同节水措施的抑蒸减蒸机制。秸秆覆盖增加了土壤表层肥力,以肥调水的机制增加了表层土壤含水量,中间层土壤含水量较低,说明作物根系主要分布在10-20cm土层。混农林地秸秆覆盖+保水剂、秸秆覆盖、保水剂、地膜覆盖措施与对照组相比,降低了土壤水分蒸发,增加了土壤水分含量,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和水资源赋存效益。单一措施与复合措施相比,复合措施更能提高水资源赋存效益和水分利用效率。在干旱胁迫条件下,节水措施布设下的中-强度石漠化地区水分利用效率仍然最高。农艺措施和工程措施的布设,在不同程度上抑制了土壤蒸发、增加了土壤含水量,降低了土壤水向大气水的转化速率,降低了混农林的蒸腾速率,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和水资源赋存效益。混农林系统通过节水保水措施后,减少了水资源的耗散,揭示了基于“五水”赋存转化的混农林抑蒸减蒸及水资源高效利用机制,证实了喀斯特地区混农林系统采用节水保水措施进行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可行性。(3)根据“五水”赋存转化机理,结合混农林节水保水机制,构建了不同石漠化环境混农林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毕节模式、花江模式和施秉模式,研发了共性关键技术,集成无-潜在、潜在-轻度、中度-强度石漠化环境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体系。根据混农林节水与水资源高效利用策略,在毕节撒拉溪构建了喀斯特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环境水资源高效赋存与混农林节水增值模式,关岭-贞丰花江构建了喀斯特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环境地表地下水有效转化与混农林节水保值模式,施秉构建了喀斯特山地峡谷无-潜在石漠化环境土壤-生物水高效赋存与混农林节水增值模式,分别简称“毕节模式”、“花江模式”和“施秉模式”。在模式中对现有技术进行总结,研发了混农林配置、地膜覆盖、屋顶集雨、地表-地下水联合调度、坡面集雨、生态水池、节水灌溉、矮化密植、林下养殖、生草覆盖等共性关键技术及技术体系,针对无-潜在、潜在-轻度、中度-强度石漠化环境,提出了水肥耦合、生草清耕覆盖保墒、瓶式根灌、硬化路面集雨、屋面集雨、地表地下水联合调度等技术集成。(4)混农林节水与水资源高效利用模式具较好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应用示范成效较好,可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其中毕节模式、关岭-贞丰模式和施秉模式最适宜推广面积分别占南方8省区总面积的37.12%、20.52%和38.38%。2016年以来在对毕节撒拉溪、花江和施秉混农林与水资源利用现状的走访调查和实际调研基础上,结合前期项目的示范和研究成果,选取了三个研究区共6139hm2进行混农林节水与水资源高效利用示范,带动当地居民发展生态产业,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展节水增值混农林业有利于修复已退化的石漠化环境、遏制水土流失、促进植被恢复并带动经济发展。结合GIS空间分析并对指标进行赋值,建立了降雨、气温、海拔、地貌类型、岩性、坡度、土层厚度、水土流失强度、土壤类型、人口密度、人均GDP等评价指标体系,对模式进行推广适宜性评价。结果显示毕节模式、花江模式和施秉模式在中国南方喀斯特8省(市、区)最适宜、较适宜、基本适宜、勉强适宜和不适宜的推广面积分别为74.33×104km2、225.03×104km2、37.68×104km2、52.05×104km2、4.60×104km2,39.74×104km2、14.52×104km2、21.90×104km2、20.83×104km2、96.70×104km2,74.33×104km2、25.03×104km2、37.68×104km2、52.05×104km2、4.60×104km2。

易袁姝楠[10](2020)在《水资源管理的政策分析 ——以萍乡市为例》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用水需求增加,供水缺口逐年加大,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在我国生态环境地位逐步提升,过去无节制的开发利用,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方式已然不适用。我国因此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以期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通过对水资源管理政策发展的梳理,和对政策实施效果的分析,找出政策过程中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弥补宏观视角与微观视角相结合的分析方式,在水资源管理政策分析中的实践空白。本研究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收集了国家层面水资源管理相关的政策文件,全国以及代表地市水资源数据资料。首先对政策文件进行梳理,详细叙述了我国水资源管理现状,并依据时间线将水资源管理分为工程型管理、资源型管理、可持续型管理、最严格型管理四个管理阶段,并对不同阶段的管理方式及政策内容进行描述。然后沿时间线,利用水资源量、水资源利用效率、水体质量三方面数据内容,对我国水资源管理政策整体的实施情况以及萍乡市历年来水资源管理政策的实施情况进行分析。实施效果分析表明:量化后的指标性政策有利于加强政策实施效果,我国节水政策缺乏内动力的挖掘,水污染防治政策成效显着,地方政府对政策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政策实施效果。在我国水资源管理中存在以下问题:公众节水意识薄弱,政策执行前紧后松缺乏长效机制,政策执行被动存在滞后性,政策过程技术支撑力量较弱。应该对水资源管理政策从顶层设计、长效机制、执行力、公众参与度、监督机制五个方面进行优化。

二、水资源利用问题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资源利用问题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阿姆河流域径流变化分析与水资源优化配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径流变化分析
        2.1.1 气候变化下的径流预测
        2.1.2 多要素影响下的径流变化分析
    2.2 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
        2.2.1 多目标水资源优化配置
        2.2.2 气候变化下的水资源优化配置
    2.3 咸海流域相关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阿姆河流域径流变化分析
    3.1 BLSVM降尺度方法用于阿姆河流域上游未来气候变化预估
        3.1.1 BLSVM降尺度模型的建立
        3.1.2 阿姆河流域上游概况
        3.1.3 结果分析与讨论
        3.1.4 主要结论
    3.2 耦合多气候情景的HBV模型分析阿姆河流域径流变化
        3.2.1 MGCM-HBV模型建立
        3.2.2 问题阐述
        3.2.3 结果分析与讨论
        3.2.4 主要结论
    3.3 阿姆河入咸海水量变化分析
        3.3.1 BLSVM-FA模型的建立
        3.3.2 阿姆河流域概况
        3.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3.3.4 主要结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阿姆河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
    4.1 基于蒙特卡洛模拟的区间De Novo规划方法
        4.1.1 MC-IDP方法的建立
        4.1.2 算例分析
        4.1.3 结果分析与讨论
        4.1.4 主要结论
    4.2 基于MC-IDP方法的阿姆河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
        4.2.1 研究区域概况
        4.2.2 基于MC-IDP方法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构建
        4.2.3 结果分析与讨论
        4.2.4 主要结论
        4.2.5 符号列表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贡献与创新
    5.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作者简介

(2)基于VIC模型的丹江流域水文模拟及水资源管理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水文模型研究进展
        1.2.2 流域径流变化研究进展
        1.2.3 生态需水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流域概况
    2.2 地质地貌
    2.3 气候和水文
    2.4 土壤和植被
    2.5 社会经济特征
第三章 丹江流域VIC模型的建立
    3.1 VIC水文模型介绍
        3.1.1 VIC模型简述
        3.1.2 VIC模型的特点
    3.2 VIC模型的原理
        3.2.1 能量平衡
        3.2.2 蒸散发
        3.2.3 冠层水量平衡
        3.2.4 地表直接径流
        3.2.5 基流
        3.2.6 土壤水
    3.3 丹江流域VIC模型模拟系统构建
        3.3.1 VIC模型模拟系统
        3.3.2 流域信息提取
        3.3.3 植被输入数据的制备
        3.3.4 土壤输入数据制备
        3.3.5 气象驱动数据准备
        3.3.6 区域控制文件
    3.4 VIC模型的运行
        3.4.1 VIC陆面模型运行
        3.4.2 汇流模型运行
    3.5 VIC模型的参数率定及精度分析
        3.5.1 参数敏感性分析
        3.5.2 VIC模型参数率定和模拟精度检验
    3.6 模拟结果与分析
        3.6.1 丹江流域VIC模型参数率定与评价
        3.6.2 丹江上游流域VIC模型模拟结果与分析
        3.6.3 丹江流域VIC水文模型模拟验证讨论
第四章 丹江流域径流变化的驱动因素分析
    4.1 流域径流分析
        4.1.1 径流平均值
        4.1.2 数字特征值
        4.1.3 相关分析
        4.1.4 趋势分析
        4.1.5 突变分析
    4.2 气候变化对流域径流的影响分析
    4.3 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径流的影响分析
        4.3.1 基于不同土地覆被数据的VIC模型比较与验证
        4.3.2 丹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
        4.3.3 土地利用变化情景模拟分析
        4.3.4 丹江流域35 年来的土地利用变化的径流响应分析
        4.3.5 VIC模型未来下垫面输入数据变化分析
    4.4 流域径流变化的归因分析
第五章 丹江流域过去50年的水文模拟及生态需水评价
    5.1 丹江流域过去50多年的水文过程模拟
    5.2 丹江流域过去50多年的径流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5.3 丹江流域水文情势变化分析
        5.3.1 描述水文情势变化的指标
        5.3.2 丹江流域水文情势变化分析
    5.4 丹江流域生态需水评价
        5.4.1 生态需水
        5.4.2 生态需水满足度
        5.4.3 生态需水满足度评价结果
第六章 未来气候情景下丹江流域径流变化分析
    6.1 未来气候变化情景和降尺度
        6.1.1 区域气候模式与降尺度
        6.1.2 不同气候情景下的多气候模式气温、降水变化
    6.2 未来气候情景下的丹江流域径流模拟分析
        6.2.1 流域未来径流预测
        6.2.2 流域内径流年内变化分析
        6.2.3 流域内径流空间变化分析
第七章 丹江流域水资源管理对策建议
    7.1 流域水资源状况
    7.2 丹江流域水资源分区
    7.3 基于VIC模型的丹江流域水资源管理对策
        7.3.1 流域上游分区管理措施
        7.3.2 流域中游小流域分区管理措施
        7.3.3 流域下游分区管理对策
        7.3.4 流域水资源管理建议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果
    8.2 论文主要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3)新疆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及量水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论文选题的依据
        1.1.1 论文选题的背景
        1.1.2 论文选题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1.2 相关研究进展
        1.2.1 国内外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综述
        1.2.2 国内外水资源承载力研究进展综述
        1.2.3 国内外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量水发展模式研究进展综述
        1.2.4 研究进展评价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论文特色与创新点
第2章 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量水发展模式研究理论基础
    2.1 水资源承载力理论
        2.1.1 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
        2.1.2 水资源承载力的内涵
        2.1.3 水资源承载力的特性
        2.1.4 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2.1.5 水资源承载力的量化分析
    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与特征
        2.2.3 可持续发展观是水资源永续利用的指导思想
    2.3 循环经济理论
        2.3.1 循环经济的内涵
        2.3.2 循环经济理论的主要特征
        2.3.3 循环经济理论的基本原则
        2.3.4 循环经济的主要运行模式
        2.3.5 循环经济是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新方向
    2.4 研究方法支撑—系统动力学的理论基础
        2.4.1 系统动力学的产生与观点
        2.4.2 系统动力学的定义与特点
        2.4.3 系统动力学模型结构与建模步骤
    2.5 水资源承载力与发展模式选择之间的相互影响机制
        2.5.1 水资源、经济、社会、环境子系统相互关系分析
        2.5.2 水资源承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机制
        2.5.3 水资源承载力与社会经济的适配关系
        2.5.4 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发展模式
第3章 新疆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分析
    3.1 研究区概况
        3.1.1 新疆经济发展概况
        3.1.2 新疆社会发展概况
        3.1.3 新疆水资源特征及用水概况
    3.2 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与总体思路
        3.2.1 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3.2.2 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总体思路
    3.3 水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设计与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3.3.1 数据来源
        3.3.2 水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设计
        3.3.3 数据标准化处理与权重确定
        3.3.4 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3.4 新疆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
        3.4.1 新疆经济压力指数与人口压力指数演变趋势分析
        3.4.2 新疆水资源复合系统压力指数、支持力指数与协调指数演变趋势分析
        3.4.3 新疆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数演变趋势分析
    3.5 各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3.5.1 各区域经济压力与人口压力指数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3.5.2 各区域水资源复合系统承载压力和协调指数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3.5.3 各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数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3.6 小结
第4章 新疆水资源承载力的系统动力学仿真与情景模拟
    4.1 系统动力学模型结构分析
        4.1.1 新疆水资源承载力系统模型结构分析
        4.1.2 新疆水资源与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基本反馈回路
    4.2 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4.2.1 模型构建与参数确定
        4.2.2 模型方程
        4.2.3 模型检验
        4.2.4 模型情景与方案设计
    4.3 情景模拟结果分析
        4.3.1 水资源可承载的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模拟结果分析
        4.3.2 社会经济发展模拟结果分析
        4.3.3 水资源模拟结果分析
        4.3.4 动态仿真分析
        4.3.5 方案选择及可行性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新疆量水发展模式优选
    5.1 模型基本框架与反馈回路分析
        5.1.1 模型基本框架
        5.1.2 水资源与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基本反馈回路
    5.2 模型构建
        5.2.1 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5.2.2 参数设置
        5.2.3 模型验证
    5.3 社会经济发展与需水量预测
        5.3.1 经济规模预测
        5.3.2 人口规模与城镇化预测
        5.3.3 需水量预测
    5.4 情景模拟分析
        5.4.1 高速发展情景分析
        5.4.2 中速发展情景分析
        5.4.3 低速发展情景分析
        5.4.4 发展模式优选
    5.5 小结
第6章 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量水发展对策
    6.1 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经济发展对策
        6.1.1 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实现水资源的永续利用
        6.1.2 树立绿色发展观
    6.2 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城镇化发展思路与对策
        6.2.1 基于水资源承载的新疆城镇化发展模式
        6.2.2 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城镇化发展对策
    6.3 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水资源管理对策
        6.3.1 因地制宜地选择量水发展模式
        6.3.2 提高水资源承载力预警能力
        6.3.3 科学调整用水结构
        6.3.4 加强开源工程建设,控制水资源过度开发
        6.3.5 加强虚拟水贸易
        6.3.6 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6.3.7 明晰水权,加强水资源保护与全民节水意识
        6.3.8 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与环境经济政策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公式索引目录
附录B 图索引目录
附录C 表索引目录
致谢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与科研项目

(4)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研究 ——以湘教版“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国内外研究背景
        1.人地协调观国际研究背景
        2.人地协调观国内研究背景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人地协调观研究
        2.国内人地协调观研究
        3.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1.研究内容
        2.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研究方法
        2.技术路线
一、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1.人地协调观
        2.地理教学案例设计
    (二)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人地协调论
        3.可持续发展理论
        4.系统科学理论
二、高中地理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 人地协调观内容分析
    (一)课程标准与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 对应分析
        1.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分析
        2.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分析
        3.课程内容与学业质量分析
        4.教学提示与学业要求分析
    (二)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 教材内容结构分析
    (三)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 教材逐章内容分析
        1.资源环境与人类活动
        2.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
        3.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
三、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案例分析
    (一)案例分析说明
        1.案例筛选
        2.案例分析目的
        3.案例分析视角
        4.案例分析方法
    (二)案例分析呈现
    (三)案例分析启示
        1.目标突出人地协调观,兼顾其他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2.选择最优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内化人地协调观
        3.教学设计组成要完整,表达要准确
        4.依据课标设计学生人地协调观的发展水平
        5.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过程动态化
四、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案例设计
    (一)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教学案例组成
        1.课标分析
        2.教材分析
        3.学情分析
        4.教学目标
        5.教学方法与策略
        6.教学过程
        7.教学反思
    (二)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教学案例设计呈示
        1.教学案例选择依据
        2.《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教学设计
        3.《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教学设计
    (三)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教学案例设计策略
        1.目标指向内化观念,培养能力
        2.教学内容生活化,挖掘教材与生活的联系
        3.联系国家安全,体现育人价值
五、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案例实施
    (一)教学案例实施记录
        1.准备阶段
        2.实施阶段
        3.总结阶段
    (二)教学案列实施反思与启示
六、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案例汇总表
附录2 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案例分析表
附录3 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案例设计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5)俄罗斯水资源管理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俄罗斯水资源管理概况
    (一)俄罗斯水资源管理概述
        1.俄罗斯水资源管理的概念
        2.俄罗斯水资源管理的原则
        3.俄罗斯水资源管理的目标
    (二)俄罗斯水资源管理状况
    (三)水资源管理实证分析
二、俄罗斯水资源管理法律法规
    (一)宪法
    (二)联邦法律
        1.《俄罗斯联邦环境保护法》
        2.《俄罗斯联邦水法典》
        3.《俄罗斯刑法典》
    (三)俄罗斯总统命令
三、俄罗斯水资源管理的相关规定
    (一)俄罗斯水资源管理机构
    (二)俄罗斯水资源管理的主要制度
        1.俄罗斯水权管理制度
        2.俄罗斯水体保护制度
        3.俄罗斯国家水体监测制度
四、俄罗斯水资源管理法律制度的经验和启示
    (一)俄罗斯水资源管理法律制度的成就
    (二)对我国水资源管理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障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2.1 理论意义
        1.1.2.2 实践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水资源承载力概念
        1.2.2 水资源承载力地域研究进展
        1.2.3 水资源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1.2.4 水资源承载力影响因素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2.1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2 循环经济理论
    2.2 内涵界定
        2.2.1 水资源承载力的内涵界定
        2.2.2 水资源承载力的特征分析
第三章 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概况
    3.1 地理区位状况
    3.2 地形地貌状况
    3.3 气候水文状况
        3.3.1 气候条件
        3.3.2 水文条件
    3.4 水资源状况
    3.5 社会经济状况
        3.5.1 人口数量
        3.5.2 城市化进程
        3.5.3 经济发展水平
        3.5.4 科学技术水平
    3.6 生态环境状况
        3.6.1 生态环境质量
        3.6.2 污染排放
        3.6.3 环境保护治理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
    4.1 模型构建
        4.1.1 水资源承载力子系统间关系
        4.1.1.1 水资源子系统分析
        4.1.1.2 社会子系统分析
        4.1.1.3 经济子系统分析
        4.1.1.4 生态环境子系统分析
        4.1.2 评价指标构建原则
        4.1.3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3.1 水资源子系统指标选取
        4.1.3.2 社会系子统指标选取
        4.1.3.3 经济子系统选取
        4.1.3.4 生态环境子系统选取
        4.1.4 评价指标体系指标筛选
        4.1.4.1 主成分分析法基本原理
        4.1.4.2 KMO与 Bartlett球形检验
        4.1.4.3 主成分结果分析
        4.1.5 评价指标体系二次优化
        4.1.6 评价指标体系可信度分析
        4.1.7 指标数据标准化及权重确定
        4.1.7.1 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权重
        4.1.7.2 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权重
        4.1.7.3 指标综合权重
        4.1.8 综合评价模型及分级标准
    4.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水平评价
        4.2.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时空变化分析
        4.2.1.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4.2.1.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4.2.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子系统承载力时空演化分析
        4.2.2.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子系统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4.2.2.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子系统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4.2.3 沿黄河流域社会子系统承载力时空演化分析
        4.2.3.1 沿黄河流域社会子系统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4.2.3.2 沿黄河流域社会子系统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4.2.4 沿黄河流域经济子系统承载力时空演化分析
        4.2.4.1 沿黄河流域经济子系统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4.2.4.2 沿黄河流域经济子系统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4.2.5 沿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子系统承载力时空演化分析
        4.2.5.1 沿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子系统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4.2.5.2 沿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子系统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分析
    5.1 模型构建
        5.1.1 耦合度模型
        5.1.2 耦合协调度模型
    5.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时空分异特征
        5.2.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时序变化
        5.2.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空间演化分析
    5.3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时空分异格局
        5.3.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时序变化
        5.3.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空间演化分析
    5.4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子系统间耦合度时空分异格局
        5.4.1 沿黄河流域子系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时序变化
        5.4.2 沿黄河流域子系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空间分异特征
    5.5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子系统间耦合协调性时空分异格局
        5.5.1 沿黄河流域子系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度时序变化
        5.5.2 沿黄河流域子系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异特征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水资源承载力障碍因素及政策建议
    6.1 模型构建
    6.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障碍度诊断
        6.2.1 准则层障碍因子分析
        6.2.2 沿黄河流域上游省份障碍因子分析
        6.2.3 沿黄河流域中游省份障碍因子分析
        6.2.4 沿黄河流域下游省份障碍因子分析
    6.3 提升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的对策建议
        6.3.1 青海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3.2 四川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3.3 甘肃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3.4 宁夏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3.5 内蒙古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3.6 陕西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3.7 山西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3.8 河南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3.9 山东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7)矿农协同生态体系构建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5 研究创新
2 研究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2 理论基础
    2.3 本章小结
3 矿农协同生态体系构建机理分析
    3.1 基于代谢机理的“物理”分析
    3.2 基于矿农协同共生模型的“事理”分析
    3.3 基于实施主体动态博弈模型的“人理”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矿农协同生态体系构建与运行系统动力学分析
    4.1 矿农协同生态体系构建原则与方法
    4.2 矿农协同生态体系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4.3 矿农协同生态体系构建与运行仿真
    4.4 本章小结
5 矿农协同生态体系评价方法
    5.1 矿农协同生态体系构建评价方法
    5.2 矿农协同生态体系价值评价方法
    5.3 实施主体管理行为定性仿真模拟及评价方法
    5.4 本章小结
6 新巨龙矿农协同生态体系实例分析
    6.1 新巨龙矿农协同生态体系现状分析
    6.2 新巨龙矿农协同生态体系构建评价
    6.3 新巨龙矿农协同生态体系价值评价
    6.4 新巨龙体系构建实施主体管理行为评价
    6.5 本章小结
7 发展矿农协同生态体系的保障制度及对策建议
    7.1 政府发展矿农协同生态体系保障制度建议
    7.2 矿业企业发展矿农协同生态体系对策建议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附件

(8)沉湖湿地初始水权分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水权交易研究现状
        1.3.2 初始水权分配原则研究综述
        1.3.3 初始水权分配方法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沉湖湿地现状及用水矛盾分析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地理
        2.1.2 水文气象
        2.1.3 功能分区
        2.1.4 社会经济
    2.2 水资源条件及开发利用
        2.2.1 水系现状
        2.2.2 地下水资源
        2.2.3 客水资源
        2.2.4 本地水资源量
        2.2.5 水资源质量
    2.3 用水类型
    2.4 用水矛盾分析
        2.4.1 湿地用水与上游来水污染的矛盾
        2.4.2 湿地用水与芦苇种植的矛盾
        2.4.3 湿地用水与渔业用水的矛盾
        2.4.4 湿地用水与农业、渔业、林业及生活用水的矛盾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沉湖湿地需水预测及排污预测
    3.1 需水预测
        3.1.1 生活需水量
        3.1.2 生态需水量
        3.1.3 农业、渔业、林业需水量
    3.2 排污预测
        3.2.1 生活污染量
        3.2.2 生态污染量
        3.2.3 农业污染量
        3.2.4 渔业污染量
        3.2.5 林业污染量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沉湖湿地初始水权分配原则及方法
    4.1 初始水权分配原则
        4.1.1 基本用水保障原则
        4.1.2 公平性原则
        4.1.3 尊重历史与现状原则
        4.1.4 高效性原则
        4.1.5 权利与义务结合原则
    4.2 单指标分配方法
        4.2.1 面积分配结果与分析
        4.2.2 产值分配结果与分析
        4.2.3 混合分配结果与分析
    4.3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分配方法
        4.3.1 基本思路
        4.3.2 方法与过程
        4.3.3 结果与分析
    4.4 基于和谐理论的水质水量分配方法
        4.4.1 基本思路
        4.4.2 方法与过程
        4.4.3 结果与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沉湖湿地初始水权分配方法优选
    5.1 三种方法优缺点对比分析
        5.1.1 单指标分配方法优缺点分析
        5.1.2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分配方法优缺点分析
        5.1.3 基于和谐理论的水质水量的分配方法优缺点分析
    5.2 三种方法计算结果与需水预测对比分析
        5.2.1 方案对比
        5.2.2 结果合理性分析
        5.2.3 方法优选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9)石漠化环境“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研究现状
    第一节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
    第二节 喀斯特石漠化环境“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
    第三节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研究现状与展望
    第四节 国内外拟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与展望
第二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目标与内容
    第二节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第四节 实验方案与资料数据可信度分析
第三章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
    第一节 大气水赋存转化特征
        一 研究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
        二 可利用降水分布特征
        三 相关性分析
    第二节 地表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高效利用
        一 侵蚀性降雨量与产流关系
        二 雨强与产流的关系
        三 混农林系统地表产流阻控效益
    第三节 土壤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高效利用
        一 混农林土壤水赋存特征
        二 混农林地土壤水蒸发
    第四节 生物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高效利用
        一 混农林蒸腾特征
        二 混农林地冠层截留量
    第五节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高效利用
        一 混农林地“五水”赋存转化特征
        二 混农林“五水”赋存转化数学模型构建与验证
        三 基于“五水”赋存转化机理的混农林地水资源高效利用
第四章 混农林地水资源高效利用策略
    第一节 混农林地农艺措施高效利用水资源
        一 混农林地农艺措施下的土壤水分赋存特征
        二 混农林地农艺措施的土壤水资源转化特征
        三 基于“五水”赋存转化的混农林农艺节水策略
    第二节 工程节水措施与混农林高效利用水资源策略
        一 工程节水措施及混农林土壤水分赋存特征
        二 工程节水策略对混农林地水资源转化的影响
        三 基于“五水”赋存转化的工程节水策略
第五章 基于“五水”赋存转化的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构建及技术
    第一节 模式构建
        一 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
        二 模式构建的边界条件
        三 模式构成的技术体系
        四 模式的结构与功能特性
        五 结构与功能的对比分析
    第二节 技术研发与集成
        一 现有成熟技术应用
        二 共性关键技术研发
        三 不同等级石漠化地区技术优化与集成
第六章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应用及推广
    第一节 模式应用示范与验证
        一 示范点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二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
        三 混农林水资源高效利用现状评价与措施布局
        四 混农林水资源高效利用规划设计与应用示范过程
        五 混农林水资源高效利用模式应用示范成效与验证分析
    第二节 模式优化调整方案与推广
        一 模式存在的问题与优化调整
        二 模式推广适宜性分析
        三 模式推广应用范围分析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创新点
    第三节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土壤物理属性数据(g)
附录二 作物蒸腾速率监测(g/g/h)
附录三 地表产流数据
附录四 土壤蒸发速率监测(mm/d)
附录五 气象数据统计
附录六 植被截留数据(mm)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一、参与的科研项目
    二、发表的论文
    三、获得奖励
致谢

(10)水资源管理的政策分析 ——以萍乡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依据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水资源
        2.1.2 水资源管理
        2.1.3 水资源管理政策及特征
    2.2 理论依据
        2.2.1 公共政策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第3章 我国水资源管理政策现状及发展
    3.1 水资源管理体系及其运行
    3.2 水资源管理政策现状
        3.2.1 水资源配置政策现状
        3.2.2 节水政策现状
        3.2.3 水污染防治政策现状
    3.3 水资源管理不同阶段及政策的演变
        3.3.1 工程型水管阶段及其政策
        3.3.2 资源型水管阶段及其政策
        3.3.3 可持续型水管阶段及其政策
        3.3.4 最严格型水管阶段及其政策
第4章 水资源管理政策实施效果分析——以萍乡市为例
    4.1 我国水资源管理政策实施效果分析
        4.1.1 水资源配置政策实施效果分析
        4.1.2 节水政策实施效果分析
        4.1.3 水污染防治政策实施效果分析
    4.2 萍乡市水资源管理概况
    4.3 萍乡市水资源管理政策实施效果分析
        4.3.1 水资源配置政策实施效果分析
        4.3.2 节水政策实施效果分析
        4.3.3 水污染防治政策实施效果分析
第5章 水资源管理政策存在的问题
    5.1 公众政策意识薄弱参与度低
    5.2 前紧后松政策执行缺乏长效机制
    5.3 政策执行被动存在滞后性
    5.4 技术支撑力量较弱
第6章 优化水资源管理政策的建议
    6.1 优化政策顶层设计
    6.2 制定政策长效机制
    6.3 提升政策执行力
    6.4 提高公众参与度
    6.5 完善监督机制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四、水资源利用问题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阿姆河流域径流变化分析与水资源优化配置[D]. 高胖胖.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
  • [2]基于VIC模型的丹江流域水文模拟及水资源管理对策[D]. 李秀清. 西北大学, 2021(12)
  • [3]新疆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及量水发展模式研究[D]. 热孜娅·阿曼. 新疆大学, 2021
  • [4]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研究 ——以湘教版“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为例[D]. 娜布其.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5]俄罗斯水资源管理法律制度研究[D]. 温丛.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6]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障碍因素研究[D]. 唐家凯. 兰州大学, 2021(09)
  • [7]矿农协同生态体系构建与评价研究[D]. 于晓燕.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8]沉湖湿地初始水权分配研究[D]. 张晓微. 湖北工业大学, 2020(08)
  • [9]石漠化环境“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D]. 吴清林. 贵州师范大学, 2020
  • [10]水资源管理的政策分析 ——以萍乡市为例[D]. 易袁姝楠. 南昌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水资源利用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