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钻石的产地

天然钻石的产地

一、天然金刚石的成因(论文文献综述)

肖丙建,王伟德,冯爱平,褚志远,王玉峰,赵红娟,朱成河,吕青[1](2021)在《山东省金刚石深部找矿成果及技术进展》文中认为自原国土资源部等四部委发布《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2011—2020年)》,山东加强了对蒙阴金刚石原生矿深部及外围的勘查,深部及外围找矿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并在金刚石找矿方法和综合研究方面取得改进和新认识。本文总结了10年来山东省第七地质矿产勘查院金刚石找矿成果,蒙阴常马庄和西峪金刚石原生矿深部钻探控制至1000m,新增金刚石矿物量550万ct,改进了金刚石原生矿重砂矿物组合和粒级,完善了金刚石找矿方法和选矿方法,对金刚石成矿理论取得新认识,并在深部新发现含金刚石的金伯利岩管,在蒙阴金刚石原生矿外围发现了含金刚石的煌斑岩,查明了费县朱田大井头岩管为含金刚石的钾镁煌斑岩岩管。编制了《矿产地质勘查规范金刚石》,填补了我国没有《金刚石矿勘查规范》的空白,对我国今后的金刚石矿勘查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李俊建,彭翼,张彤,宋立军,倪振平,周继华,白立兵,郭国海,党智财[2](2021)在《华北地区成矿单元划分》文中指出华北地区地处古亚洲、特提斯和环太平洋三大构造体系交汇部位,地质演化历史悠久,岩浆活动频繁,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160余个矿种、15 000余处矿产地,其中油气、煤矿、铀、金、稀土、钼、铁、铝土矿、铅锌银、石墨、萤石、磷、耐火粘土、金刚石等矿产储量占全国前列,构成了多处重要的国家级能源资源基地。近年来,随着地质调查、矿产勘查和科研工作的深入,原有矿产储量持续增加,同时不断有许多新地域、新层位、新类型、新深度的矿床/矿体发现,显示出华北地区具大的找矿潜力。本文在全国成矿单元划分基础上,结合最新研究成果,对华北地区重要成矿单元进行了统一厘定。提出该区Ⅰ级成矿域隶属于古亚洲成矿域、滨太平洋成矿域和秦祁昆成矿域,共划分出6个Ⅱ级成矿省,18个Ⅲ级成矿带,67个Ⅳ级成矿亚带和255个Ⅴ级矿集区。其中古亚洲成矿域涉及准噶尔和塔里木2个成矿省,划分出2个成矿带、4个成矿亚带和8个矿集区;滨太平洋成矿域涉及大兴安岭、华北陆块和秦岭-大别3个成矿省,划分出15个成矿带、62个成矿亚带和245个矿集区;秦祁昆成矿域涉及阿尔金-祁连成矿省,划分出河西走廊成矿带、阎地拉图成矿亚带和2个矿集区。依据主要金属矿床矿石矿物的Re-Os、Sm-Nd和40Ar-39Ar同位素年龄,提出二连-东乌旗成矿带自西向东成矿年龄逐渐变新(297 Ma~237.9 Ma~187.11 Ma~161.3 Ma~131 Ma),为一条华力西晚期、燕山期的斑岩型、接触交代型和热液型金属矿床成矿带,同时还是新生代油气、砂岩型铀矿集中区。

刘永超[3](2021)在《过铝质花岗岩类矿床中碳酸盐/CO2对稀有金属成矿的作用》文中研究表明稀有金属(Li、Be、Nb、Ta、Zr、Hf、Sr、Rb、Cs,国际上归类通常包括W和Sn)是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加强对稀有金属富集机理的研究,对地质找矿和矿产资源勘查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结合典型花岗岩类稀有金属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通过利用热液金刚石压腔开展(HDAC)高温高压成矿模拟实验,结合拉曼等分析技术,对碳酸盐/CO2在稀有金属成矿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探究。本论文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流体包裹体研究显示,钨锡和锂等稀有金属矿床的成矿流体常具有含CO2/碱金属碳酸盐的特征,并显示出与矿化关系密切。通过对比分析赣南淘锡坑钨矿床“地下室”和“五层楼”的流体特征,发现黑钨矿的沉淀富集与含矿流体发生不混溶作用造成的CO2散逸有关。拉曼光谱分析显示,不同伟晶岩矿物流体包裹体的流体相和气相中通常含有CO2。在Morrua Mine钽锰矿,Naipa Mine、Muiane和Nuaparra伟晶岩晚期石英(莫桑比克Alto Ligonha District)中,流体包裹体水溶液相含有HCO3-;Naipa Mine石榴石和Morrua Mine绿柱石中发育有含方解石族子矿物的流体包裹体。在乌克兰Khoroshiv District某伟晶岩黄玉中的流体包裹体内鉴定出了方解石族矿物和水草酸钙石(whewellite,Ca C2O4?H2O)。据笔者所知,本次水草酸钙石的鉴定是其在过铝质花岗伟晶岩中产出的首次发现报道,被解释为含碳组分(如CO)与碱性流体反应的产物。流体包裹体证据指示出,在富锂伟晶岩等过铝质花岗岩伟晶岩形成演化过程中存在富碳酸氢根过碱性流体。(2)高温高压实验结果显示,黑钨矿可以溶解于含CO2和碱金属碳酸盐(如Li2CO3,Na2CO3)高温热液。拉曼分析表明,溶解的钨主要以WO42-形式赋存,碱金属碳酸盐对提高钨元素溶解度的作用归因于其水解形成的碱性条件。含CO2和碱金属碳酸盐热液是黑钨矿结晶生长的有利介质,黑钨矿结晶表现出受温度压力条件控制明显,晶体形态随温压条件的降低呈现出由粗大柱状、针柱状、到毛发状的变化规律,且条件过低不利于黑钨矿结晶(如低于~200 MPa)。实验结果表明,成矿流体中的CO2/碱金属碳酸盐是钨元素迁移富集的有利组分。温度的降低和碱金属碳酸盐的消耗,如以CO2形式散逸或碳酸盐的沉淀,可能是制约黑钨矿沉淀富集的重要因素。(3)实验研究表明,在碱金属碳酸盐(如Li2CO3,Na2CO3)碱性热水溶液中,二氧化锡主要以Sn(OH)62-形式溶解赋存。实验降温过程中结晶出长柱状锡石。晶体生长较快,长轴方向平均生长速率为0.6×10-6–8.22×10-6 cm/s,平均体积生长速率为3.40–19.07μm3/s。结晶生长条件主要为400–850°C,300–850 MPa,生长停止条件近于稀有金属伟晶岩的形成条件。结晶实验中观测到的锡石结晶特征与锡矿化伟晶岩中产出的锡石特征相一致,指示出碱金属碳酸盐可能是制约花岗伟晶岩中锡元素迁移富集的重要组分。实验结果显示,锡元素至少在碱性热液流体中可以以Sn(IV)形式有效迁移。(4)运用HDAC和激光拉曼,实验探究了含锂辉石伟晶岩矿物组合在富CO2流体中的稳定性行为和碳酸盐在花岗伟晶岩中的形成条件,分析碳酸盐/CO2在稀有金属花岗伟晶岩成矿中的作用。实验中加热草酸溶液形成富CO2流体,锂辉石性质稳定,未发生明显反应变化(实验最高温度600–800°C)。加热草酸盐或碳酸氢盐水溶液形成富CO2和HCO3-过碱性流体,锂辉石(和锂云母)发生强烈溶蚀交代,在其中一组实验低温恒温过程中有扎布耶石(Li2CO3)形成。此外,伟晶岩造岩矿物石英和云母和碳酸锂水溶液反应可以形成锂辉石。实验结果表明,锂辉石中含扎布耶石等矿物的富晶体包裹体的形成需要捕获流体为富碳酸氢根过碱性流体,进一步揭示出碱金属碳酸盐可能是制约富锂等稀有金属花岗岩浆发生伟晶岩型矿化的关键组分之一。含CO2和碱金属碳酸盐流体是钨锡元素溶解迁移和结晶沉淀的有利媒介,其与富锂伟晶岩等过铝质花岗伟晶岩的形成演化关系密切。本论文提出,碱金属碳酸盐是被忽视的重要助溶剂组分,其在钨锡和锂等稀有金属成矿过程中可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阮梦飞[4](2021)在《俯冲带钒和锆地球化学行为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氧逸度和物质迁移是当前俯冲带过程研究的前沿课题。变价元素V和高场强元素Zr的地球化学行为分别是俯冲带氧化还原状态和物质迁移的重要指标,研究它们的地球化学行为对理解俯冲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围绕俯冲板片榴辉岩部分熔融过程中V的分配行为及地幔矿物中Zr的溶解度开展了高温高压实验研究。我们通过研究榴辉岩部分熔融过程中钒(V)的地球化学行为,评估了V在榴辉岩部分熔融过程中是否显着迁移,并利用V在单斜辉石与熔体间分配系数与氧逸度、温度和体系组成的关系式估算含单斜辉石天然样品的氧逸度。另外,我们通过开展Zr在地幔矿物中的溶解度实验,系统测定了Zr在地幔矿物中的溶解度,从而更好地理解造山带橄榄岩中锆石的成因及为俯冲带熔/流体迁移提供科学依据。本课题研究包括以下三个部分。首先,我们使用活塞圆筒装置模拟含水榴辉岩部分熔融过程中V的分配行为并用于估算地幔楔氧逸度。钒(V)是常见的变价元素,其在矿物与硅酸盐熔体间的分配行为主要受氧逸度控制。近年来,V的分配行为与氧逸度之间的关系常被用于揭示地幔的氧化还原状态。板块俯冲过程中,V能否迁移是理解俯冲带V地球化学行为的关键环节,也是探讨俯冲带地幔楔氧逸度的重要前提。因此,我们设计了以下实验:初始物为含5.0wt%H2O的平均洋中脊玄武岩,压力为2.5GPa,温度为900~1125℃,样品管为金钯铁合金管。测定了石榴子石、单斜辉石和金红石与硅酸盐熔体之间V的分配系数,并计算了实验氧逸度ΔFMQ介于-5.24到0.74之间。实验结果表明(1)V在石榴子石、单斜辉石和金红石中为相容元素,并且DVrut>DVcpx>DVgrt。(2)V的分配系数也是氧逸度、温度和熔体聚合度的函数,并与氧逸度和温度呈负相关,与熔体聚合度呈正相关。部分熔融模拟结果表明在榴辉岩部分熔融产生的熔体交代地幔楔不能明显改变地幔的V含量。因此,我们认为V在榴辉岩部分熔融过程中应当是不运移的,并且可利用V在矿物和熔体间的分配系数估算地幔氧逸度。其次,单斜辉石作为地幔微量元素的重要储库,在地幔部分熔融与结晶分异过程中,对许多微量元素的分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利用活塞圆筒在0.5GPa、1000~1100℃和NNO、HM氧逸度条件下模拟了V在单斜辉石和安山质熔体之间的分配行为。实验结果表明V在单斜辉石与熔体间的分配系数受控于氧逸度、温度和体系组成。结合前人数据拟合了V在单斜辉石和熔体间分配系数与氧逸度、温度和体系组成之间的定量关系:log DVcpx/melt=-4.19(±0.33)+0.94(±0.15)?DAl+5730(±480)/T-0.24(±0.01)?△FMQ(n=71,r2=0.92),可用于估算含有单斜辉石天然岩石样品的氧逸度。最后,我们测定了Zr在地幔矿物中的溶解度。近年来,俯冲带锆的化学迁移及造山带橄榄岩中锆石的成因已经引起广泛关注。含锆的熔/流体交代当地幔橄榄岩,当Zr含量达到饱和时,将结晶大量的交代锆石,因此研究地幔矿物中锆的溶解度对理解造山带橄榄岩中锆石成因具有重要意义。我们通过利用活塞圆筒装置和六面顶砧大压机进行高温高压实验,测定地幔矿物中Zr的溶解度。实验条件为:2.0-6.0 GPa和1050-1200℃;初始物为橄榄岩与碧玄岩按不同比例混合,并加入1.5~5.0wt%的锆石(Zr Si O4);水含量:5.0~10wt%。实验结果表明Zr在地幔矿物中的溶解度从小到大依次为SZrol(3.68±0.27 ppm)<SZropx(4.67±0.23ppm)<SZrcpx(28-1403 ppm)≤SZrgrt(294-2222 ppm),角闪石和氧化物中Zr的溶解度分别为SZramp:189-546ppm和SZroxide:263-630 ppm。橄榄石和斜方辉石中Zr的溶解度很小,且不受温度、压力及组成的影响。单斜辉石和石榴石中Zr溶解度的变化取决于各自的矿物成分和温压条件。两种矿物中Zr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但单斜辉石中Zr的溶解度随压力的升高而减小,随矿物组成Al2O3含量的升高而增大;石榴石中Zr的溶解度随着端元组分XAlm的升高而增大。从这些结果可得出以下结论:(1)本研究报道了Zr在地幔矿物中的溶解度数据。(2)在地幔橄榄岩中,Zr在橄榄石和斜方辉石中的溶解度最低,单斜辉石中次之,石榴子石中最高。因此,当含Zr熔体交代地幔楔时,纯橄岩和方辉橄榄岩中很容易达到Zr饱和产生锆石;石榴子石是地幔橄榄岩中主要的Zr储库。(3)石榴子石中的Zr溶解度与铁铝榴石端元组分(XAlm)和温度具有很好的相关性:log SZrgrt=6.87(±0.36)+0.023(±0.003)?XAlm+5990(±490)/T(n=12,r2=0.96),为含石榴子石的岩石(石榴橄榄岩和榴辉岩等)提供了潜在的锆石饱和温度计。

袁子尧[5](2021)在《热丝化学气相沉积金刚石/β-SiC复合多层结构涂层研究》文中认为金刚石具有高硬度、高弹性模量、高热导率和高耐磨性等优异物理性能,作为涂层材料,在硬质合金基体超硬涂层领域极具应用价值。然而,金刚石涂层工业化应用长期受到以下问题限制:①硬质合金中的钴粘结相(Co)扩散至涂层,催化金刚石转变为石墨降低涂层力学性能;②金刚石与硬质合金基体由于热膨胀系数的差异导致的涂层残余应力过大影响涂层力学性能;③由于以上问题造成的金刚石与硬质合金基体之间的选择性问题制约了涂层的应用领域;④金刚石涂层结构设计与力学性能之间的作用机制尚不明晰。因此,基于上述问题,结合本课题组成功制备的高性能金刚石/β-SiC复合涂层,开发出新型金刚石/β-SiC复合多层结构涂层,并对金刚石涂层开展结构优化设计、生长制备、微观结构分析、力学和切削性能探讨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首先,研究了热丝化学气相沉积反应过程中的四甲基硅烷(TMS)通入量、沉积功率、沉积温度和沉积气压对金刚石/β-SiC复合涂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低沉积功率下(3.6 kW),TMS通入量(10 sccm~15 sccm)对于金刚石/β-SiC复合涂层的结构调控影响最为显着。进一步结合低沉积温度(≤850℃)和适合的沉积气压(5 kPa)能够实现对金刚石/β-SiC复合涂层结构的连续和可控生长,同时具有很好的结合强度。其次,利用热丝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在WC-6%Co硬质合金基体上,设计并制备了三种传统金刚石涂层和三种新型金刚石/β-SiC复合多层结构涂层。研究表明,在六种结构的金刚石涂层中,以金刚石/β-SiC复合涂层与微米金刚石涂层作为多层结构、纳米金刚石涂层作为顶层的金刚石/β-SiC复合多层结构涂层同时表现出高的硬度(H=83.6 GPa)与弹性模量(E=856.1 GPa)、高临界载荷(Lc=52.9 N)和低裂纹扩展宽度(≤ 164 μm)等优异性能,并在切削测试中表现出最长的服役寿命(≥65 min)和最佳的加工精度(Ra≤5.77μm)。首先,涂层优异的结合强度和较低的残余应力主要源自于金刚石/β-SiC复合涂层作为界面层和支撑层的作用;其次,多层结构设计提升了涂层的裂纹扩展抗性、韧性和塑性变形抗性;最后,该涂层的高硬度与高弹性模量归因于涂层中微米金刚石涂层的高结晶质量和连续沉积,而纳米金刚石顶层保证了涂层整体具有优良的表面平整度。最后,研究了金刚石/β-SiC复合多层结构涂层在不同结构硬质合金基体上的普适性。研究表明,传统金刚石涂层对于不同硬质合金基体具有选择性,刻蚀之后不同硬质合金基体微观结构的差异和传统金刚石涂层生长特性是导致基体选择性问题的主要原因。相比之下,不同硬质合金基体上沉积的金刚石/β-SiC复合多层结构涂层的力学性能差异十分微小。在所有硬质合金基体上均得到了优异的力学性能,包括低的残余应力(-0.34 GPa~-0.45 GPa)、少的剥落面积(0.13 mm2~0.16 mm2)和高的临界载荷(51.8N~52.3N)。在金刚石/β-SiC复合结构涂层沉积过程中,由于β-SiC相的无选择性沉积导致残余孔洞被大量填补而形成了致密的界面结构。金刚石/β-SiC复合层和微米金刚石层构成的多层结构保证了涂层具有高的结合强度和力学性能。金刚石/β-SiC复合界面层对由贫钴层萌生并向上扩展的裂纹起到阻挡作用。三方面共同作用,消除不同硬质合金基体上金刚石涂层界面微观结构差异,提升了金刚石涂层的普适性。本论文将金刚石/β-SiC复合结构引入金刚石多层结构设计体系,开发出金刚石/β-SiC复合多层结构涂层,优化了金刚石涂层的结构,提升了金刚石涂层的力学性能,提高了金刚石涂层的普适性,极具工业应用价值。

房帅[6](2021)在《Fe-Ni-C-S(O)体系高温高压合成金刚石大单晶的研究》文中认为金刚石是一种极其重要的地球矿物,不仅是由于其本身具有的重要价值,同时还由于它内部的包裹体会携带来自地幔深处的矿物学信息。天然金刚石及其内部的包裹体提供了不同地球深度地幔化学和矿物学以及深层结晶过程的关键信息,通过这些信息可以确定压力,温度和金刚石生长年龄等参数。同时,由于金刚石本身具有的特性,它可以将一些矿物的高压相保存下来,而这些高压相在常压下是不能稳定存在的,这对于研究人员探究不同地球深度中不同矿物的相具有重要的意义。尽管如此,在金刚石是如何形成的关键问题上仍未得到广泛认可的答案。研究天然金刚石及其矿物包裹体之间的关系,对于解释天然金刚石的结晶过程至关重要。由于地幔对流、碳循环、板块俯冲等一系列的地质活动,地球内部不同区域的元素比例是复杂多变的。天然金刚石生长环境中的每种元素、物质对于它的成核以及生长都具有特别的意义。由于无法采集到天然金刚石的生长环境中的物质成分,因此研究人员依据金刚石内部的包裹体建立了不同的生长模型。研究人员探究了不同合成体系中硫、氧元素对于金刚石特性以及金刚石生长条件的影响,包括Fe-Ni-C-S体系、C-H-O-N体系、Fe-Ni-C-O体系、FeS-C体系、MgCO3-SiO2-Al2O2-FeS体系等。但是,以FeS、Fe3O4为添加剂合成大尺寸金刚石单晶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FeS、Fe3O4是天然金刚石内部常见的硫化物、氧化物包裹体,而且它们在天然金刚石生长过程中的作用至今仍未得到有效的解释。以FeS、Fe3O4为添加剂在类似天然金刚石生长环境中合成金刚石大单晶,对于我们探究天然金刚石的成因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压力也是天然金刚石生长必备的条件之一,探究压力对于金刚石特性的影响,对于我们探究天然金刚石的成因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以国产六面顶液压机(SPD-6×1200)作为高压设备,提供合成金刚石所需的压力以及温度,使用温度梯度法,在Fe/Ni-C体系中以FeS、Fe3O4为添加剂成功合成出硫掺杂以及氧掺杂金刚石单晶。因为FeS、Fe3O4都是地球中存在的天然矿物,以它们为掺杂剂不会在合成体系中引入其它元素。通过光学显微镜(OM)观察金刚石的表面形貌,利用拉曼光谱(Raman)表征金刚石的晶体质量,使用傅里叶红外吸收光谱(FTIR)检测金刚石内部的氮含量,通过光电子能谱(XPS)研究杂质元素在金刚石中的成键形式以及含量,利用X光衍射仪(XRD)检测高温高压实验后的碳源、金属溶剂以及合成晶体的特性。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在Fe/Ni-C体系中以FeS为掺杂物成功合成出含硫金刚石单晶。晶体的扫描电镜显示,晶体的{100}面要比{111}粗糙,这种现象和晶体不同晶面的悬键数量有关。利用mapping对晶体表面的残留物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这是硫铁、硫镍化合物。FeS会在合成体系中分解,分解产物是Fe和S2。晶体的XPS光谱表明,硫成功地以C-S-O和C-S-SO2-C两种成键方式掺入到金刚石晶格中,而且峰强较强。红外光谱显示随着掺杂比例的提高晶体中的N含量逐渐增多。拉曼光谱分析表明,硫掺杂Ⅰb型金刚石单晶即使掺杂浓度较高时依旧具有高质量的sp3结构,而且随着掺杂比例的提高晶体的半峰宽逐渐变宽。2、在Fe/Ni-C体系中以Fe3O4为掺杂物成功合成出含氧金刚石单晶。OM显示,随着掺杂比例的提高晶体生长速度减慢而且会出现裂晶现象。XPS光谱表明,高浓度掺杂条件下氧成功地以C=O、C-O成键方式进入到金刚石晶格中。红外光谱显示随着掺杂比例的提高晶体中的氮含量逐渐增高,同等掺杂条件下提高压力会降低晶体中的氮含量。拉曼光谱分析表明,Fe3O4掺杂Ⅰb型金刚石单晶具有高质量的sp3结构,而且随着掺杂比例的提高晶体的半峰宽逐渐变宽,在高掺杂比例下拉曼峰位出现红移现象。拉曼光谱显示同等掺杂浓度条件下提高压力有利于提高晶体的结晶度。当Fe3O4添加在触媒中时,对含有包裹体的金刚石进行XRD检测发现其被还原成FeO。3、在Fe/Ni-C体系中以FeS为掺杂物研究金刚石裂晶的原因。利用OM、SEM、XPS、FTIR、Raman对晶体进行表征。晶体的OM显示,随着掺杂比例的提高晶体会出现裂晶,提高压力有利于缓解裂晶现象。晶体的XPS光谱表明,高浓度掺杂条件下硫成功地以C-SO2-C6H5、C-S-SO2-C和C-S三种成键方式进入到金刚石晶格中。红外光谱显示随着掺杂比例的提高晶体中的N含量呈现降低趋势。拉曼光谱分析表明,多硫掺杂Ⅰ b型金刚石单晶具有高质量的sp3结构,而且随着掺杂比例的提高晶体的半峰宽逐渐变宽,拉曼峰位出现红移现象。拉曼光谱显示同等掺杂浓度条件下提高压力有利于提高晶体的结晶度。4、在Fe/Ni-C-N体系以及在Fe/Ni-C体系中,改变合成压力来探究其对金刚石内部氮含量以及氮的存在形式的影响。F TIR光谱以及XPS光谱结果表明在氮掺杂体系中提高压力会导致金刚石内部氮含量的降低。压力的提高会导致氮掺杂金刚石中A心氮的占比升高,这对于探究天然Ⅰ a金刚石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Raman光谱以及XRD光谱分析表明,Ⅰb型金刚石单晶具有高质量的sp3结构。在掺氮体系中提高压力,合成晶体的拉曼峰位会向右偏移,同时晶体的拉曼FWHM会减小。

马瑛,庄郁晴,丘志力,邓小芹,陆太进,林培军,赖舒琪[7](2021)在《HPHT合成宝石级金刚石触媒对品质的影响——以国内三家公司近年合成金刚石为例》文中指出HPHT合成宝石级金刚石是重要的宝石和高新技术材料,合成过程中必要的触媒是影响金刚石产品品质的关键性材料,也是反演天然金刚石形成环境与机制的重要线索。本文收集了我国三家主流HPHT合成金刚石厂家(分别用HH,Z,J表示)的218颗金刚石样品,对其形貌特点、光谱学特征进行了分析对比。选择其中9颗可以探索其合成触媒成分的样品,进一步对其触媒诱导杂质成分与金刚石关系进行了分析,以揭示国内最新合成HPHT宝石级金刚石合成过程触媒的改变对合成金刚石品质可能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1)宝石级金刚石无色样品触媒含有的金属元素主要为Fe、Co,黄色样品的触媒元素主要为Ni、Mn、Co,推测主要除氮剂为Ti、Al、Cu等元素;2)触媒中单一非金属杂质元素的加入使HPHT合成宝石级金刚石中更容易出现包裹体,晶体表面容易形成三角凹坑等缺陷,非金属元素触媒的配对加入对金刚石晶体的品质提高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3) Fe-Co触媒体系相较Fe-Ni体系更适合HPHT合成Ⅱa型宝石级金刚石,Co代替Ni能够减少晶体中与Ni相关的缺陷,提高合成金刚石的色级。研究结果对于反演天然金刚石形成环境以及HPHT合成宝石级金刚石的鉴定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高晓英,夏梅,周善勇,王思翔[8](2021)在《矿物包裹体弹性拉曼频移温压计原理及其地质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与目前广泛存在的传统热力学温压计相比,矿物包裹体拉曼弹性温压计是一种独立于化学平衡之外的基于力学平衡的新型温压计。其原理是利用激光拉曼频移标定矿物包裹体在常压条件下储存的残余应力,结合包裹体与寄主两相矿物弹性物理特性,可准确恢复包裹体捕获时的温度和压力条件,是一个潜在的优质温压计。作为新发展起来的技术和方法,越来越多地引起地质学家的关注,但是目前大量的研究还集中于对该温压计自身的推演和校正,而对于天然样品的研究还相对缺乏。近来年,学者们成功地将拉曼弹性矿物温压计应用到各类天然样品的研究中。有限的研究表明拉曼弹性矿物温压计具有较大的应用范围,不仅是一个潜在的优质地质温压计,而且可广泛应用于恢复俯冲带受后期热事件强烈改造的高压-超高压变质信息,进而示踪地球早期俯冲带演化的动力学过程。因此矿物包裹体拉曼弹性温压计具有广泛的地质用途和应用前景。

贾晓静[9](2021)在《九块橄辉无球粒陨石的岩石矿物学特征及成因研究》文中认为橄辉无球粒陨石是一类富含碳质和金刚石的无球粒陨石,它既具有火成分异特征,又显示出原始球粒陨石的特征。因此,橄辉无球粒陨石的形成对探索太阳星云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论文研究的对象是9块橄辉无球粒陨石,编号分别是:M 17005、M 1812007、M 1812008、M 1812009、M 1812011、M 19011601、M 19011602、M 19011603和M 19011605,它们均发现于西北非沙漠。本论文通过光学显微镜、电子探针、扫描电镜以及激光拉曼等仪器,对它们的岩石矿物学、化学成分以及拉曼光谱特征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划分了它们的陨石类型及亚型,并对其形成温度和陨石成因进行了讨论。通过以上工作,主要取得以下几点认识:(1)9块陨石的结构均为粗粒的平衡重结晶结构,不含球粒结构和角砾结构;它们的矿物组合相同,均由橄榄石、易变辉石、富碳质填隙物、金属及陨硫铁等组成,不含斜长石;它们的橄榄石都具有还原边结构和核部富铁边部富镁的成分反环带特征,而且橄榄石Fe/Mg-Fe/Mn比值呈线性相关;此外,它们的易变辉石Fe-Mg投图落在原始无球粒陨石的范围内。根据橄榄石和易变辉石的成分Fa-Fs对9块陨石进行了成分类型判别:M 17005为Ⅲ型橄辉无球粒陨石,M1812009为Ⅱ型橄辉无球粒陨石,剩余7块陨石均为Ⅰ型橄辉无球粒陨石。(2)9块陨石中硅酸盐矿物出现波状消光和平行面状页理,且未发现冲击熔脉和冲击熔融囊。其中M 17005、M 1812007、M 1812008、M 1812011和M19011601中,发现金刚石与石墨共存,它们的冲击变质程度为S3,其余4块陨石冲击变质程度为S2。陨石中金属和硫化物大部分已氧化为褐铁矿,它们的风化程度为W2。(3)间隙玻璃是由间隙熔体中辉石冷凝结晶析出后残余物质冷却形成的。(4)9块陨石的形成温度大约在984-1154℃,这说明橄辉无球粒陨石经历了高温变质。金刚石与石墨共生,说明金刚石是由于冲击作用由石墨转变而来的,9块橄辉无球粒陨石岩石矿物学特征表明它们的成因支持了橄辉无球粒陨石的多阶段部分熔融-堆积模式。

章军锋,倪怀玮,杨晓志,毛竹,张宝华,熊小林,侯通,许文良[10](2021)在《中国实验地球科学研究进展与展望(2011—2020)》文中认为过去十年,我国的实验地球科学快速发展,已成为国际高温高压实验领域的一支重要研究力量。代表性研究进展主要体现在地球深部重要挥发分的赋存与效应、成矿过程和机制、壳幔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相互作用等方面。本文综述了实验地球科学2011—2020年间取得的主要研究进展和平台与技术建设情况,并展望了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天然金刚石的成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天然金刚石的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1)山东省金刚石深部找矿成果及技术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金刚石原生矿深部勘查取得新成果
    1.1 常马庄矿区深部勘查进展
    1.2 蒙阴西峪矿区深部勘查进展
2 金刚石找矿方法重砂选矿鉴定取得新进展
3 金刚石成矿理论取得新认识
4 大井头岩管取得新认识和新突破
5 常马庄外围发现含金刚石岩体
6 编制了《矿产地质勘查规范金刚石》
7 结论

(2)华北地区成矿单元划分(论文提纲范文)

1 成矿区带划分
2 成矿区带特征及成矿规律
    2.1 觉罗塔格-黑鹰山Cu-Ni-Fe-Au-Ag-Mo-W-石膏-硅灰石-膨润土-煤成矿带(Ⅲ-8)
    2.2 磁海-公婆泉Fe-Cu-Au-Pb-Zn-W-Sn-Rb-V-U-磷成矿带(Ⅲ-14)
    2.3 河西走廊Fe-Mo-Ni-萤石-盐类-凹凸棒石-石油成矿带(Ⅲ-20)
    2.4 东乌珠穆沁旗-嫩江Cu-Mo-Pb-Zn-U-Au-W-Sn-Cr成矿带(Ⅲ-48)
    2.5 白乃庙-锡林郭勒Fe-Cu-Mo-Pb-Zn-U-Mn-Cr-Au-Ge-煤-天然碱-芒硝成矿带(Ⅲ-49)
    2.6 突泉-翁牛特Pb-Zn-Ag-Cu-Fe-Sn-REE成矿带(Ⅲ-50)
    2.7 阿拉善(隆起)Cu-Ni-Pt-Fe-REE-磷-石墨-芒硝-盐类成矿带(Ⅲ-18)
    2.8 华北陆块北缘东段Fe-Cu-Mo-Pb-Zn成矿带(Ⅲ-57)
    2.9 华北陆块北缘西段Au-Fe-Nb-REE-Cu-Pb-Zn-Ag-Ni-Pt-W-石墨-白云母成矿带(Ⅲ-58)
    2.1 0 鄂尔多斯西缘Fe-Pb-Zn-磷-石膏-芒硝成矿带(Ⅲ-59)
    2.1 1 鄂尔多斯(盆地)U-石油-天然气-煤-盐类成矿区(Ⅲ-60)
    2.1 2 山西(断隆)Fe-铝土矿-石膏-煤-煤层气成矿带(Ⅲ-61)
    2.1 3 华北盆地(断坳)石油天然气成矿带(Ⅲ-62)
    2.1 4 华北陆块南缘Au-Mo-W-Pb-Zn-Ag-Fe-Cu-U-萤石-重晶石-磷-铝土矿-耐火粘土-硫铁矿-煤成-石油-天然气成矿区(Ⅲ-63)
    2.1 5 鲁西(断隆)Fe-Cu-Au-铝土矿-煤-金刚石成矿区(Ⅲ-64)
    2.16胶东(次级隆起)Au-Fe-Mo-菱镁矿-滑石-石墨成矿带(Ⅲ-65)
    2.17东秦岭Fe-Au-Ag-Mo-Cu-Pb-Zn-Sb-非金属成矿带(Ⅲ-66)
    2.17桐柏-大别-苏鲁Au-Ag-Mo-Pb-Zn-Fe-Cu-萤石-金红石-白云母-石墨成矿带(Ⅲ-67)
3 结论

(3)过铝质花岗岩类矿床中碳酸盐/CO2对稀有金属成矿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3 技术路线
    1.4 关键技术说明
    1.5 完成工作量
第二章 过铝质花岗岩类稀有金属矿床中碳酸盐/CO_2的富集特征
    2.1 石英脉型黑钨矿矿床
    2.2 稀有金属花岗伟晶岩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黑钨矿在含碱金属碳酸盐热液中的溶解和结晶行为
    3.1 实验方法
    3.2 实验结果
    3.3 分析讨论
    3.4 碳酸盐/CO_2对石英脉型钨矿床成矿作用的贡献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锡石在含碱金属碳酸盐热液中的溶解和结晶行为
    4.1 实验方法
    4.2 实验结果
    4.3 分析讨论
    4.4 对锡矿化伟晶岩成矿作用的指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碳酸盐对稀有金属花岗伟晶岩形成演化的制约作用
    5.1 实验方法
    5.2 实验结果
    5.3 分析讨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对稀有金属成矿作用的指示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4)俯冲带钒和锆地球化学行为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1.1 氧逸度
        1.1.2 榴辉岩部分熔融
        1.1.3 V的性质及其应用
        1.1.4 V进入石榴子石、单斜辉石及金红石的方式
        1.1.5 Zr的性质及锆石在地质中的应用
        1.1.6 造山带橄榄岩中的锆石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V在矿物与熔体间分配的研究现状
        1.2.2 V在矿物与熔体间分配存在的问题
        1.2.3 锆石相关的研究现状
        1.2.4 锆石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
    1.3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3.1 V在榴辉岩部分熔融过程中的地球化学行为
        1.3.2 地幔矿物中锆石溶解度的测定
    1.4 完成的工作量
第2章 实验技术与测试方法
    2.1 实验初始物制备
    2.2 装样及封装过程
    2.3 活塞圆筒装置
        2.3.1 活塞圆筒工作原理
        2.3.2 实验样品管选择及设计
        2.3.3 活塞圆筒样品腔组装
        2.3.4 活塞圆筒部件组装及实验过程
    2.4 六面顶砧大压机
        2.4.1 样品组装
        2.4.2 大压机实验操作步骤
    2.5 实验样品制靶
    2.6 分析及测试方法
        2.6.1 扫描电镜
        2.6.2 电子探针分析
        2.6.3 LA-ICP-MS元素分析
        2.6.4 EPMA与 LA-ICP-MS分析结果对比
第3章 实验平衡判断依据
第4章 榴辉岩部分熔融过程中的钒分配
    4.1 V在榴辉岩部分熔融过程中的分配实验的结果
        4.1.1 实验产物及矿物组成
        4.1.2 熔体和样品管组成及氧逸度计算
        4.1.3 V在榴辉岩各矿物相与熔体间的分配系数
    4.2 讨论
        4.2.1 V在榴辉岩矿物与熔体间的分配
        4.2.2 V在榴辉岩部分熔融过程中的迁移性
        4.2.3 V分配系数的应用
    4.3 结论
第5章 钒在单斜辉石与熔体间分配的影响因素
    5.1 V在单斜辉石与熔体间分配的实验结果
        5.1.1 实验产物
        5.1.2 矿物及熔体组成
        5.1.3 V在单斜辉石与熔体间的分配系数
    5.2 讨论
        5.2.1 氧逸度和温度对V分配的影响
        5.2.2 体系组成对V分配的影响
    5.3 结论
第6章 地幔橄榄岩中锆石溶解度的实验研究
    6.1 实验产物
    6.2 产物组成及Zr在矿物中的溶解度
        6.2.1 橄榄石组成及Zr溶解度
        6.2.2 斜方辉石组成及Zr溶解度
        6.2.3 单斜辉石组成及Zr溶解度
        6.2.4 石榴子石组成及Zr溶解度
        6.2.5 角闪石组成及Zr溶解度
        6.2.6 氧化物组成及Zr溶解度
        6.2.7 熔体组成及Zr溶解度
    6.3 Zr在地幔矿物中的溶解度
    6.4 造山带橄榄岩中锆石的成因启示
    6.5 结论
第7章 总结、创新点与展望
    7.1 总结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热丝化学气相沉积金刚石/β-SiC复合多层结构涂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前言
    1.2 金刚石涂层
        1.2.1 金刚石涂层结构与性质
        1.2.2 金刚石涂层制备技术
        1.2.3 热丝化学气相沉积制备技术
    1.3 金刚石涂层在力学领域研究发展现状
        1.3.1 基体材料的表面预处理技术
        1.3.2 金刚石涂层结构设计和沉积工艺
    1.4 金刚石/β-SiC复合涂层
        1.4.1 金刚石/β-SiC涂层制备的基础理论
        1.4.2 金刚石/β-SiC复合涂层研究进展
    1.5 本文选题目的、意义和内容
第2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2.1 基体材料与预处理
        2.1.1 基体材料的选择
        2.1.2 硬质合金基体的预处理
    2.2 实验设备与仪器
        2.2.1 涂层制备设备与实验方法
        2.2.2 金刚石涂层结构表征仪器
        2.2.3 金刚石涂层性能测试设备
第3章 金刚石/β-SiC复合涂层结构调控及结合强度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金刚石/β-SiC两相结构特性
        3.2.2 金刚石/β-SiC复合涂层制备参数设计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3.1 TMS通入量对金刚石/β-SiC复合涂层两相结构的影响
        3.3.2 沉积温度对金刚石/β-SiC复合涂层两相结构的影响
        3.3.3 沉积气压对金刚石/β-SiC复合涂层两相结构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金刚石/β-SiC复合多层结构涂层制备及其力学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设计
        4.2.1 金刚石/β-SiC复合多层结构涂层设计
        4.2.2 金刚石/β-SiC复合多层结构涂层制备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3.1 金刚石/β-SiC复合多层结构涂层微观结构观察
        4.3.2 金刚石/β-SiC复合多层结构涂层物相组成表征
        4.3.3 金刚石/β-SiC复合多层结构涂层结合强度评价
        4.3.4 金刚石/β-SiC复合多层结构涂层纳米力学性能表征
        4.3.5 金刚石/β-SiC复合多层结构涂层刀具切削性能测试
        4.3.6 金刚石/β-SiC复合多层微观结构对力学性能影响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金刚石/β-SiC复合多层结构涂层的普适性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不同硬质合金基体结构特性
        5.2.2 金刚石/β-SiC复合多层结构涂层设计与制备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5.3.1 不同硬质合金基体上不同结构金刚石涂层微观结构分析
        5.3.2 不同硬质合金基体上不同金刚石涂层结晶质量及残余应力表征
        5.3.3 不同硬质合金基体上不同金刚石涂层结合强度评价
        5.3.4 硬质合金基体与金刚石涂层选择性问题形成机理研究
        5.3.5 界面微观结构提升金刚石/β-SiC复合多层涂层普适性影响机制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的主要结论
    6.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6)Fe-Ni-C-S(O)体系高温高压合成金刚石大单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提要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金刚石晶体结构及性质
        §1.2.1 金刚石晶体结构
        §1.2.2 金刚石晶体性质
    §1.3 金刚石的分类
    §1.4 本文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1.4.1 选题的意义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金刚石的表征及特性分析
    §2.1 引言
    §2.2 光学显微镜
        §2.2.1 光学显微镜简介
        §2.2.2 光学显微镜成像原理
        §2.2.3 光学显微镜的应用
    §2.3 傅里叶红外吸收光谱
        §2.3.1 基本原理
        §2.3.2 金刚石傅里叶红外吸收光谱解析
        §2.3.3 金刚石中氮含量的计算方法
    §2.4 拉曼散射光谱
        §2.4.1 基本原理
        §2.4.2 拉曼光谱在金刚石表征中的应用
第三章 金刚石的发展历程
    §3.1 引言
    §3.2 天然金刚石的形成与特征
    §3.3 金刚石包裹体的研究
    §3.4 人造金刚石的发展历程
        §3.4.1 人造金刚石的探索历程
        §3.4.2 高压设备原理
        §3.4.3 人造金刚石高压设备
    §3.5 实验材料的选择以及实验组装的确定
        §3.5.1 传压介质的选择
        §3.5.2 实验组装的确定
第四章 Fe-Ni-C-S体系中大尺寸金刚石生长特性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过程
    §4.3 结果与讨论
        §4.3.1 Fe-Ni-C-S体系中金刚石的光学照片
        §4.3.2 Fe-Ni-C-S流体中金刚石的微观形态
        §4.3.3 Fe-Ni-C-S流体中S的存在形式
        §4.3.4 Fe-Ni-C-S环境中合成金刚石的XPS能谱
        §4.3.5 Fe-Ni-C-S环境中合成金刚石的红外光谱
        §4.3.6 Fe-Ni-C-S环境中合成金刚石拉曼光谱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Fe-Ni-C体系中掺杂Fe_3O_4合成大尺寸金刚石晶体特性的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过程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5.3.1 Fe-Ni-C-O体系中晶体的光学照片和显微形貌
        §5.3.2 Fe-Ni-C-O体系中合成金刚石的XPS能谱
        §5.3.3 Fe-Ni-C-O体系中合成金刚石拉曼光谱
        §5.3.4 Fe-Ni-C-O体系中合成金刚石红外光谱
        §5.3.5 Fe_3O_4在金刚石晶体生长过程中的存在形态
        §5.3.6 掺氧金刚石晶体的生长及解理现象的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多硫掺杂大尺寸金刚石晶体裂晶现象的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过程
    §6.3 实验结果与讨论
        §6.3.1 Fe-Ni-C-S体系中晶体的光学照片和显微形貌
        §6.3.2 Fe-Ni-C-S环境中合成金刚石的XPS能谱
        §6.3.3 Fe-Ni-C-S环境中合成金刚石拉曼光谱
        §6.3.4 Fe-Ni-C-S环境中合成金刚石红外光谱
        §6.3.5 Fe-Ni-C-S体系合成晶体裂晶原因的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Fe/Ni触媒体系中压力对高温高压合成金刚石晶体特性的影响
    §7.1 引言
    §7.2 实验过程
    §7.3 实验结果与讨论
        §7.3.1 不同体系以及不同压力下晶体的光学照片
        §7.3.2 不同体系中金刚石的FTIR特征
        §7.3.3 不同体系中金刚石的拉曼特征
        §7.3.4 Fe-Ni-C-N体系中金刚石的XPS的表征
        §7.3.5 Fe-Ni-C-N体系中合成金刚石的XRD表征
    §7.4 结论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录
    §附1 溶剂理论的概念
        §附1.1 纯碳素系下的压力温度相图
        §附1.2 溶剂碳素系下的压力温度相图
        §附1.3 金刚石V形生长区
        §附1.4 溶剂理论中石墨转化成金刚石的驱动力

(7)HPHT合成宝石级金刚石触媒对品质的影响——以国内三家公司近年合成金刚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样品准备与测试方法
    1.1 测试样品与样品制备
        1.1.1 测试样品
        1.1.2 样品制备
    1.2 仪器与方法
2 结果
    2.1 表面微形貌特征
    2.2 触媒成分
    2.3 拉曼光谱表征触媒特征
    2.4 红外光谱表征触媒特征
    2.5 光致发光(PL)光谱/图像表征触媒杂质特征
3 讨论
    3.1 触媒对金刚石晶体微形貌的影响
    3.2 触媒对金刚石结晶程度与应力条件的影响
    3.3 触媒对金刚石颜色、净度的影响
4 结论

(8)矿物包裹体弹性拉曼频移温压计原理及其地质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弹性矿物包裹体温压计的研究意义与原理
    1.1 矿物包裹体拉曼频移恢复包裹体残余应力
    1.2 矿物包裹体弹性温压计恢复包裹体捕获时的温度条件
2 矿物包裹体拉曼弹性温压计影响因素及校正
    2.1 静水vs.非静水压力场
    2.2 弹性驰豫
    2.3 矿物几何结构和分析位置
    2.4 寄主矿物成份
    2.5 弹性矿物包裹体温压计校正:Isomeke曲线
    2.6 拉曼光谱仪自身测试误差
3 弹性矿物包裹体温压计的地质应用及展望
    3.1 示踪俯冲带变质岩石的压力条件
    3.2 示踪俯冲带变质过程
    3.3 理想的流变学时钟和速率计

(9)九块橄辉无球粒陨石的岩石矿物学特征及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方法
    1.3 橄辉无球粒陨石的研究进展
第2章 样品与分析方法
    2.1 样品
    2.2 样品的处理
    2.3 分析方法及条件
第3章 岩相学特征
    3.1 岩石结构
    3.2 矿物类型
第4章 矿物学特征
    4.1 橄榄石
    4.2 辉石
    4.3 金属及硫化物
    4.4 二氧化硅矿物和间隙玻璃
    4.5 石墨的拉曼光谱特征
第5章 类型划分及成因
    5.1 陨石类型及亚型的划分
    5.2 冲击变质程度和风化程度的划分
    5.3 间隙玻璃的成因
    5.4 母体形成温度
    5.5 橄辉无球粒陨石的成因探讨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10)中国实验地球科学研究进展与展望(2011—2020)(论文提纲范文)

1 学科总体发展概述
2 重要原创理论进展
    2.1 地球深部重要挥发分的赋存与效应
        2.1.1 地幔挥发分物质组成与效应研究
        (1)分子氢(H2)是地幔中比结构羟基更重要的水的赋存方式:
        (2)水在上地幔和过渡带矿物中的结构特征对弹性性质的影响:
        (3)过渡带金刚石生长的C-H-O流体来源:
        (4)下地幔深部环境存在稳定的含氢过氧化铁相(FeO2Hx):
        2.1.2 早期地球和类地行星的挥发分物质组成与效应
        (1)氮和碳在地球早期岩浆海中的赋存形式和环境效应:
        (2)地幔矿物、岩浆熔体和流体中碳、氮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
    2.2 成矿过程和机制的实验模拟
        2.2.1 元素分配行为与成矿实验
        (1)Cu、Au、Mo、Re、W等成矿金属元素在硅酸盐岩浆中的分配和迁移:
        (2)高场强元素在矿物与富溶质超临界流体间的分配和迁移:
        (3)过渡族元素在地幔矿物与玄武质熔体间的分配:
        2.2.2 岩浆作用及其成矿效应的实验研究
        (1)液态不混溶作用是基鲁纳型矿床形成的关键:
        (2)高温硅酸盐多组分系统液态不混溶作用的形成温度:
        (3)高钛富铁苦橄岩的辉石岩/榴辉岩部分熔融成因:
        2.2.3 热液实验地球化学
        (1)流体包裹体成分的原位拉曼光谱定量分析技术:
        (2)液-液相分离是热液中元素富集的潜在机制:
        (3)热液中钨的迁移方式和成矿过程中CO2的H+储库效应:
    2.3 壳幔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相互作用
        2.3.1 壳幔物质的电导和热导性质
        (1)岩石圈中高导异常的成因:
        (2)与俯冲带相关的高导异常的成因:
        (3)水在地球和月球熔体中的扩散系数和水扩散机制:
        (4)一些常见壳幔矿物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的热导率和热扩散系数:
        2.3.2 壳幔矿物和岩石的流变性质
        (1)下地壳麻粒岩的流变和地震活动的相变成因:
        (2)地幔过渡带的力学强度:
        (3)后钙钛矿的塑性变形可导致下地幔D″层剪切波速异常:
        2.3.3 壳幔相互作用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过程
3 实验平台和技术进展
4 学科未来发展方向和趋势

四、天然金刚石的成因(论文参考文献)

  • [1]山东省金刚石深部找矿成果及技术进展[J]. 肖丙建,王伟德,冯爱平,褚志远,王玉峰,赵红娟,朱成河,吕青. 山东国土资源, 2021(11)
  • [2]华北地区成矿单元划分[J]. 李俊建,彭翼,张彤,宋立军,倪振平,周继华,白立兵,郭国海,党智财. 华北地质, 2021(03)
  • [3]过铝质花岗岩类矿床中碳酸盐/CO2对稀有金属成矿的作用[D]. 刘永超.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1(01)
  • [4]俯冲带钒和锆地球化学行为的实验研究[D]. 阮梦飞.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1(01)
  • [5]热丝化学气相沉积金刚石/β-SiC复合多层结构涂层研究[D]. 袁子尧.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6]Fe-Ni-C-S(O)体系高温高压合成金刚石大单晶的研究[D]. 房帅. 吉林大学, 2021(01)
  • [7]HPHT合成宝石级金刚石触媒对品质的影响——以国内三家公司近年合成金刚石为例[J]. 马瑛,庄郁晴,丘志力,邓小芹,陆太进,林培军,赖舒琪.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3)
  • [8]矿物包裹体弹性拉曼频移温压计原理及其地质应用[J]. 高晓英,夏梅,周善勇,王思翔. 岩石学报, 2021(04)
  • [9]九块橄辉无球粒陨石的岩石矿物学特征及成因研究[D]. 贾晓静. 桂林理工大学, 2021(01)
  • [10]中国实验地球科学研究进展与展望(2011—2020)[J]. 章军锋,倪怀玮,杨晓志,毛竹,张宝华,熊小林,侯通,许文良.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21(03)

标签:;  ;  ;  ;  ;  

天然钻石的产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