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挥产业科技优势 投身山川秀美工程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黄金凤[1](2021)在《习近平美丽中国重要命题形成的实践基础》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也已经成为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报告将“美丽”纳入到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之中,美丽中国已经成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愿景,这既是施政所指,也是民心所向。因此,全面系统总结习近平从知青时期到十九大以来习近平美丽中国重要命题形成的实践基础,对于应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促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准确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丽中国建设的战略方向,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本文以习近平美丽中国重要命题为研究对象,由绪论和六个章节对文章主题展开论述,深入探讨了习近平美丽中国重要命题形成的理论溯源、形成过程、实践特点以及重要意义。第一章主要论述的是习近平美丽中国重要命题形成的理论溯源。分析中国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和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关于美丽中国的相关论述,可以为习近平美丽中国重要命题的形成提供理论支撑和参考价值。第二至第五章是本文的重点研究部分,分别论述了习近平美丽中国重要命题的形成过程。主要是以时间顺序为线索,通过梳理习近平在陕北梁家河、河北正定、福建时期、浙江时期以及十九大以来的实践历程,围绕“实现什么样的美丽中国、如何实现美丽中国”,详细研究习近平关于美丽山川、美丽人居、美丽乡村、美丽城镇的相关论述和实践探索,以便于系统完整的掌握习近平美丽中国重要命题的形成脉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提供思想成长的范例,为美丽中国的建设提供理论思路,从而加快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步伐。第六章主要阐述习近平美丽中国重要命题在形成过程中所体现的坚守人民情怀、坚持问题导向、注重调查研究和统筹谋划全局的实践特点,阐明了习近平美丽中国重要命题的形成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和全人类共建美丽地球家园的理论意义,对推动美丽中国的实现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强国的建设,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周拴成,王迁,侯娜,叶青,王永新[2](2021)在《陕西省山川秀美工程系列地方标准实施效果研究》文中提出陕西省山川秀美工程系列地方标准是围绕农业、林业、水利、环保、气象五大领域制定发布的一批支撑陕西省山川秀美重点工程建设的关键标准。该标准综合体的发布实施,对加快陕西省山川秀美工程建设步伐,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益,实现三秦大地山青、水秀、人富的目标发挥了积极作用。
孙克诚[3](2020)在《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明末清初是中国历史发展中一个特殊时期,封建时代又到存亡交替关口。当此之际,因政治腐败明王朝急剧没落,以武力血腥清政权勃然兴起,社会变乱四起,战争频发,阶级矛盾激化,民族矛盾尖锐。人们经历着政治黑暗导致的生活失序,感受着朝代更替带来的心理失落,体会着华夷错位生就的思想阵痛,这是一个令人精神痛苦、心灵扭曲的时代。置身巨大社会变迁中,生性敏感的知识分子的感受尤为深刻。失望于现实的腐霉黑暗,感慨于社会的狂澜难挽,诸多不肯出卖节操以求荣利,不愿屈膝以事异族的高洁之士,此时纷纷走向了遁世之途。与时代沉浮相协应,隐逸历史渊源流长的崂山亦于明末清初,迎来了隐逸文化的繁盛时期。一批士子各有不同出身与经历,或为朝中高官,或为地方官员,或为东林党人,或为复社成员,或为进士举人,或为布衣士子,或为宫廷太监,或为义军领袖,为了驱除胸中郁闷、排解思想痛苦、保全气节操守、苟全身家性命,受到了崂山所承传的隐逸精神的感召,先后来到崂山,隐遁丛林之中,僻居海滨之侧,托身佛道之门,选择了远离尘俗、固守德操、持养心志的隐逸生活。但是他们并非全然忘怀世事,消极以避世,在纷乱时代中,仍然关怀世情民生,持有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他们互通声气、彼此支持,结友仁人志士,交往文化名流,形成了一个有较大影响力的隐逸文人群体,从而对地方多有作为,于社会多有贡献。啸傲在崂山,作为特殊时代中有德操之士的代表,他们的人生之终,或从容赴死,或慷慨就义,或守志终老,各自成就了人生的价值,光扬了崂山文化的精神。栖息在崂山,他们以传承民族文化为使命,披荒榛、筑屋舍,修造藏读场所,创办书塾书院,兴造佛庵道庙。于此读书治学、赋诗论艺、习书抚琴、教授生徒、参禅修道,于学术、教育、艺术、宗教上,都有突出的作为与贡献。他们传延了崂山文脉,发展了区域文化。歌哭在崂山,他们以文学为生活方式,记事抒情议论,创作了大量的散文与诗歌作品。这些作品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意蕴深厚,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他们创办诗社,相聚一起,联吟酬唱、论诗谈艺,主导了崂山及周边的文学风气,繁荣了区域性文学创作,留下了诸多宝贵的文学遗产。因为隐逸文人的入驻,崂山文化呈现出鼎盛之势。在崂山,隐逸文人们拓建了新的文化空间,营造了新的文学景观,使崂山文化地理的精神内涵再得丰富。明末清初之时,社会种种变局均对崂山产生了深远影响。政治之博弈、奸邪之斗争、生活之动荡、易代之变化、强权之暴虐等诸般时代风雨,都波及到了这边隅海陬之地。旧恩之眷恋、亡国之哀痛、恢复之图谋、出处之矛盾、生死之抉择等诸般文人情思,都在崂山丛林中留下了深深印痕,崂山实已成为整个社会的缩影与表征。此时的崂山隐逸文化与文学蕴含着时代的品质与精神,超越了一时一地之局限,具有了普遍性与永恒性的意义。论文各部分主要内容简述如下:绪论:论析了选题提出的意义,对与选题相关研究成果作了述评,明确了论文研究任务及采用的研究方法,对论文涉及的主要概念作了界定,说明了文献资料的搜集、准备及使用情况。第一章崂山隐逸文化历史传统的形成:首先对崂山隐逸文化的历史发展作了考述,对从秦汉到明前中期二十余位进入崂山隐居人物隐居始末作了探析;其次论析了崂山隐逸文化精神传统的形成及其内涵,分析了影响其形成的自然与文化原因。第二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的兴盛及其特点、原因:首先对此际崂山隐逸文人群体概况作了考述,对三十余位人物的生平及隐居崂山情况作了考析;其次对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兴盛的表现及特点作了论析;最后对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兴盛的原因作了分析。第三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地理考析:对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地理的空间存在及其内涵作了论析。首先对崂山隐逸文化精神地标的形成作了阐析,指出一些文化景观蕴含着独有的精神内涵,因而成为隐逸文人崇尚的精神地标;其次对隐逸人物密集的地理空间所在与变迁情况作了考述,明晰了自然与宗教隐逸空间的创建及历史变动情况。第四章明末清初文化名士与崂山隐逸文人交游考探:对当时文化名士如施闰章、顾炎武、王士禛、钱谦益、蒲松龄、高珩、王铎、朱彝尊、张英等人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游情况,及其对崂山作出的文化贡献,分别作了考析。第五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代表研究:从隐逸文人中选择高弘图、黄宗昌、张允抡、黄培、胡峄阳等五人为代表人物作了个案研究,对其生平、隐居崂山始末、文化贡献与文学创作情况作了较详备的考述。第六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化贡献:论析了崂山隐逸文人对区域文化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对其在学术、教育、艺术、宗教等方面所作出重要的贡献作了整体性考析。第七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上)——散文成就:对隐逸文人的散文创作情况及其成就作了论析。首先对他们散文创作及作品传世情况作了考察;其次从文体角度,对其创作的各种散文类别,分别就其思想意蕴、艺术特点等方面做了分析;最后对其散文的总体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学术价值作了总括性论析。第八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下)——诗歌成就:对隐逸文人诗歌创作情况及其成就作了论析。首先就其诗歌创作及作品传世情况进行了考察;其次对其诗歌结社、诗论建树情况作了考论;再次从题材角度,对其所创作各种诗歌类别,分别就其思想意蕴、艺术特点等方面做了分析;最后对其诗歌整体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其学术价值作了总括性论析。结语:就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作了回顾性的概括总结。明晰了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在中国隐逸文化发展史上所占有的重要历史地位,及其所具有的普遍性意义与现实性价值。
侯一凡[4](2020)在《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研究》文中指出中国油画艺术多元发展,少数民族题材油画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以今内蒙古自治区为行政区域划分的中国北方草原,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草原生态、人文景观构建了独特的民族审美观念。长久以来围绕“草原”母题展开的艺术创作始终没有间断过,其拥有持久的地域魅力且具有可探索的文化深度。以草原题材展开的油画创作发端于新中国成立之后,尽管其相较于内地及沿海发达地区起步稍晚,但在国内民族题材美术创作中较早的发展起来,并且拥有相对扎实的根基。从兴起到繁荣发展的70年中,内蒙古的草原题材油画拥有一支执着的创作队伍,以他们的不懈努力,在全国美术界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曾经的辉煌成就书写了内蒙古美术发展史中浓墨重彩的一页,其发展阶段背后的多种成因及后期影响值得研究。对探索时期的梳理以及辉煌时期的总结,有利于未来民族美术的积极发展。目前就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的研究现状来看,在广度与深度上,仍有可探索的空间,笔者尝试从学理层面对其进行全面的梳理,并进一步思考其存在的现实问题。在“全球化”与当代前卫艺术发展迅速的今天,民族题材美术与当代艺术发展的位差,使内蒙古的油画家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面对草原生态环境发生的改变,那些对曾经抒情性传统的延续也使草原题材油画创作走入瓶颈期。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亟待发现创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应对与转变,从而寻求民族艺术的创新之路。本文将以新中国成立70年为节点,结合主流艺术发展脉络对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进行整体研究。从共时与历时两方面的视野,结合草原地域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环境,以艺术人类学的角度切入,借助其方法对地域特点进行考证,借助民族学、文化学的视角对人文背景进行分析,借助美学、图像学的方法对艺术本体进行解读,将理论与实例相结合,针对其艺术特色与文化价值展开多纬度的探讨,以期为地域美术研究打开新的思路。本文拟突出问题意识,并以此架构全篇,即分五章内容,针对四点聚焦问题展开讨论:(一)第一章草原题材油画创作形成的地缘环境与人文背景,以及第二章发展脉络及时代因素,围绕北方草原生态文化圈,在全国艺术形态同时期发展的比较视野下,探讨草原题材油画创作如何形成,如何表现,如何发展。(二)第三章在对作品创作内容的分类研究,以及第四章对本体的艺术特色与审美分析中,通过分析作品生成的艺术特点及横向对比异域民族题材油画创作,探讨研究对象形成了哪些独特的地域艺术品格,廓清其艺术个性及美学特征。(三)第五章的文化追问中,将草原题材油画发展视为一个动态的生命体,探讨在其生长过程中草原文化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而艺术创作又是怎样丰富和传承草原文化的。根据艺术反映论与决定论,研究双向影响促进下,草原文化与草原题材艺术创作在当代语境中的相互作用。(四)在本文的结语部分,通过前文系统的梳理与学理分析,进一步明晰当代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其如何在新的生态文化语境中,适应新变化,化解新矛盾,产生新能量,焕发新生命。
侯娜,叶青,张景,庄园,李少华[5](2020)在《陕西省山川秀美地方标准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陕西省山川秀美工程标准综合体》重点围绕农业、林业、水利、环保、气象5大领域,制定发布了一批支撑陕西省山川秀美工程建设的关键标准,该标准综合体的发布实施,对加快陕西省山川秀美工程建设步伐、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益、实现三秦大地山青、水秀、人富的目标发挥了积极作用。
肖晗海[6](2019)在《隋唐时期西安城市山水图式及其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独特的山水地理格局孕育不同的地域文化基因,形成了风格迥异的城市特色。但随着新型城镇化脚步的加快,粗放型、功利式的开发模式正在一步步蚕食千百年来形成的城市格局与文化特色,致使城市与自然山水之间关系割裂,城市空间秩序日益混乱,地域文化特色逐渐消亡。当今社会需要在城市快速发展与绿水青山之间重新找回原来的平衡之道,本文通过回溯到历史时期比对、反思、创新和继承,寻找古人人地和谐、顺应自然的城市山水图式,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城市山水空间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并将其植入到现代城市发展之中,营造和谐共融的城市文化生态空间环境。隋唐时期的西安聚集了当时最先进的营建思想和最璀璨的社会文化,在中国都城营建史上举足轻重,研究更具有典型性与传承性。本文旨在通过对隋唐时期西安城市山水图式进行“认知解读——特征解析——价值研究——传承策略”的系统研究,借古观今,经世致用,以获得对当代城市山水复兴的启示。本文共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阐明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界定研究对象的时空范围,并对国内城市山水图式研究现状和研究动态进行综合性的评述,建立论文研究的写作框架。第二章基于图式、山水图式以及城市山水图式概念认知的基础上,解读城市山水图式的构成要素、认知层次、研究层级和图式特征,并对城市山水图式进行文化溯源。第三章对西安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的深入解读,梳理西安城市山水图式的历史脉络,并对隋唐时期西安“山水择城——礼制营城——人文藴城”的空间秩序认知过程进行归纳总结,寻求城市山水图式背后的自然法则与文化内涵。第四章探求隋唐时期城市山水空间结构演变以及城市山水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性归纳,从而总结出城市山水格局演变的认知规律,挖掘其背后隐藏的动因。第五章基于城市山水空间特征的基础上,提炼出辩方正位的整体价值、体国经野的区域价值、巧取形胜的自然价值、因势利导的生态价值和天地化育的人文价值等这五方面价值观念,探求其背后的更深层次的文态空间。第六章探索西安城市山水图式的古今之变,解读当代西安发展的重要机遇,提出西安城市山水图式复归与传承的策略。最后一章总结本文研究结论,并对西安山水图式的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
任维[7](2017)在《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地域景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快速城镇化进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城乡环境风貌显着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稳步提升。但于此同时,快速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也使得广袤国土之上丰富多样而独具特色的地域景观面临前所未有的威胁。地域景观的保护与发展,是维持我国景观多样性特征的关键所在,关乎中国本土文化之存亡,其重要性与紧迫性不言而喻。开展国土层面各地区地域景观的深入研究,以明晰其发展过程与核心特征,汲取古人处理人地关系的独特视角与珍贵经验,是风景园林学科的重点研究内容。浙闽丘陵地区峰峦逶迤、河流纵横、海岸曲折、地少人多,地域景观类型多样。本论文从风景园林学综合视角出发,选取清末民初之前(1912年之前)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地域景观这一浙闽丘陵地区的典型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多方面分析了自然环境基础,以明确其自然地理特征;多阶段研究了地区历史发展过程,以总结各因素对不同时期的主要影响。基于以上自然与文化两方面的梳理,本论文将地域景观视为自然山水、水利建设、农业生产与城乡营建四个层面耦合叠加的结果,结合地方志、舆图、军事测绘图、老照片等历史资料,对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地域景观展开了详细的分层解析研究,具体包括叙山与叙水的自然山水层面,水利设施系统与水利管理制度的水利建设层面,农田建设、作物种植与生产工具的农业生产层面,城邑营建、卫所营建与村镇营建的城乡营建层面。本论文进而将清末民初时期相对稳定与成熟的传统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地域景观体系概括为山峦为骨、水网成脉、农耕立本、城卫安民、人文成境的总体格局与永嘉、瑞安、平阳、乐清四邑地域景观两个层面。在明确了城邑、卫所与村镇地域景观特征异同的基础上,基于以城邑为核心统筹卫所与村镇的视角,挖掘四邑的城乡“八景”,并运用舆图、测绘图与辞翰艺文等历史图文资料对主要景观意象开展了详细解读。本论文最后从外部扩张与内部变迁两方面简述了清末民初以来温州滨海地区的城乡发展概况,初步分析了新时期背景下地域景观所遭受的来自人与自然疏远、农本观念淡化、城防体系解体、审美情趣变迁四方面的剧烈冲击。进而基于风景园林学的学科特征与研究视角,尝试从保护为先、择要修复、转译调适、古今相承这四个方面对其保护与发展提出了初步展望。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成果创新。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当前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地域景观的研究空白,完成了浙闽丘陵地区典型地域景观样本的基础性研究工作。2、方法创新。研究过程之中展现了历史舆图、“八景”在传统景观意象构建中的重要价值,探讨适用于中国地域景观体系的研究方法。3、思路延展。发展了乡土景观的层状叠加体系,形成了突破城乡二元界限的“自然山水—水利建设—农业生产—城乡营建”多层面耦合叠加的地域景观研究思路。
李淼[8](2013)在《论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边疆想象、民族认同与文化建构》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是新中国电影中非常独特的一种“类型”,它一方面以边疆少数民族为表现对象,丰富了新中国电影的影像表现区间,另一方面又通过电影重塑了对边疆少数民族的文化想象,从而成为构建新中国政治共同体和文化共同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在数量和样式繁多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以云南少数民族为表现区间和主要内容的“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无疑是这其中不可多得的一朵奇葩,占据着非常独特的地位。本文主要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2010年,中国大陆生产的,以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为影像表现区间,且以云南少数民族为主要或次主要角色的电影(故事片)为研究对象。通过文本细读、对比分析、史论结合、田野调查等方法,结合电影学、美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传播学等理论,在梳理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以边疆想象、民族身份和文化认同为切入点,分析其各个历史阶段不同的叙事特征、美学风格,剖析各时期少数民族文化政策对电影创作的影响,以及这背后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场域”中的权力纠葛关系,力图探究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怎样建构民族共同体的主体形象,解析少数民族电影与边疆少数民族想象之间的关系,从而进一步认识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文化本质和内涵。论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阐明选题的缘起、意义和价值,并对文中涉及到的重要概念进行辨析,从而确立本研究的范围、内容、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梳理了社会历史语境中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创作流变,将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创作分为“十七年”(1949——1966)、“新时期”(1978——1989)、“90年代”(1990——2001)、“新世纪”(2002——2012)四个阶段,探讨了各阶段内的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演变轨迹,指出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创作与各时期的社会政治、文化、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事实。第二章借用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关于“民族是想象的共同体”的观点,从“异域想象”、“风情想象”、“少数民族形象想象”三个方面,探讨了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边疆想象”问题,并进一步借用空间文化理论,指出云南边疆想象是想象“乌托邦”与现实“异托邦”的空间意义生产。第三章从文化研究的视角,探讨了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民族身份认同的文化建构机制,电影文本投射出了“政治文化”、“中原文化”、“全球化”对少数民族族群身份的建构和认同的影响,并反映出了族群身份从内隐到突显的一个动态变化过程。第四章从电影叙事学角度,分析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所内蕴的文化隐喻,从“疾病隐喻”、“社会性别隐喻”两大方面,分析了云南影像叙事文本在建构民族文化认同和国家政治身份认同中所起到的隐喻作用,从而阐明其文化建构意义。最后在结语部分,笔者认为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为扩展中国电影的文化地图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同时,也为参与建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民族文化身份起到了重要意义。但需要指出的是,与严格意义上的“少数民族电影”相比,真正由云南少数民族创作者拍摄,真实反映云南边疆少数民族生活,并具有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主体性的“云南少数民族电影”还没有出现。云南少数民族电影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胡鞍钢,温军,吴群刚,常志霄[9](2012)在《西部开发的新模式与新原则》文中研究指明(一)西部开发不能急于求成,一定要避免重复建设西部开发是新世纪国家经济建设的头等大事,深得全国人民特别是西部人民的积极拥护和大力支持。然而,目前西部地区不少干部却存在着急于求成的心态,不顾有无发展条件,争上项目、上大项目,生态建设一哄而上,缺乏应有的科学态度,出现了一些令人忧虑的问题。1.生态建设单纯追求"退耕还林还草",不顾农民生活、不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对于如何理解和实施"山川秀美"工程,缺乏较为明确的清醒认识,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计划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不按科学规律办事的倾向。2.西部各省区出现了新一轮争上新项目、地方领导人跑大项目现象,甚至有的省区上报项目开价数目惊人,多达几百个项目,要求投资数额高达数千亿元,这有可能会再度出现新一轮的大规模重复建设。3.一些项目立项盲目性大,往往是凭借与上级主管部门的关系立项审批,或根据某些领导的主观意愿,先有结论、后找依据,缺乏严格的科学论证。不能按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科学规律办事,这必然导致西部开发一开始就有可能出现新一轮的生态破坏、盲目发展,尤其是那些综合性的大型建设项目,如果未经谨慎的科学论证,一旦上马则对生态环境破坏影响巨大。4.过去投资数百亿元的已建成项目,普遍超概算、超工期(据财政部对21个在建项目的调查表明,项目平均超概算投资为85%,超工期平均达23个月),许多项目建成之后就陷入了严重的亏损状态。这样的投资项目搞得越多,国家背的包袱就越大。从国际经验来看,重大公共工程建设项目,往往是腐败滋生的重要场所。产生腐败的大项目特点,一是超概算,有意过多支出;二是压低实际成本,降低施工质量。如果新上项目仍然是一批低效率的大项目,弄得不好将会造成新一轮腐败现象的产生。5.长期以来西部地区资源开发建设项目,尤其是诸多大项目开发,多以资本密集型项目为主,缺少劳动密集型项目,尤其是缺乏能够直接改善当地人民生活,特别是能够使贫困人口、少数民族、社会弱势人群普遍受益的建设项目。(二)西部开发的宗旨应"以富民为本,投资于人民"西部开发的基本宗旨,是"以富民为本、投资于人民、为人民谋福利",向人类贫困宣战,使广大贫困人口、少数民族尽快脱贫。消除人类贫困既是西部开发"重中之重"的战略性任务,也是"难中之难"的长期性任务。虽然过去10年是历史上全国和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期,但是在消除人类贫困方面并没有取得多少相应进展。实际上,地区差距拉大恰恰反映出了西部地区人类贫困问题的日益突出。因此,必须对西部开发的战略目标进行重新定位,应把解决人类贫困问题置于最优先的发展地位。围绕消除人类贫困这一核心任务,西部开发应实现三个阶段性目标。第一阶段是打好基础阶段。西部开发的前10年是打好基础阶段,即2000—2010年应坚持"以富民为本"的开发宗旨,围绕消除人类贫困这一核心任务,打好人力资源开发基础、产业结构调整基础、基础设施建设基础、生态环境改善基础与制度完善创新基础,为西部地区未来的经济起飞、人民生活富裕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第二阶段是经济起飞阶段。西部开发的中期阶段,大约需用20年时间,即2010—2030年是加速经济发展阶段,以使西部和东部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明显缩小。第三阶段是共同富裕阶段。西部开发的后期阶段,大约用20年的时间,即2030—2050年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和世界上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成为较高人类发展水平地区(人类发展指标大于0.8),使西部地区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一阶段,西部地区的贫困问题已全部解决,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存量,人口教育文化程度、卫生健康指标等均大幅度提高,人民生存条件、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根本改善。(三)西部开发必须遵循的开发模式与基本原则长期以来,西部地区的开发战略,是追求以"物"为中心,实行"增长优先"的发展战略。只注重争上大项目,重视"硬件投资"、忽视"软件投资",只着眼于兴办资本密集型产业、忽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重视资源开发、忽视环境保护。如果继续沿袭以往的开发模式,西部地区贫困人口、少数民族不仅难以从中受益,而且还会加剧这些社会弱势群体的边缘化程度。这不仅不能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而且还会拉大西部地区内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社会人群之间的贫富差距。西部开发不是以往开发模式的延续,而应该是借助于西部开发的历史机遇,尽快使计划经济时代的"政府计划、效益低下、资源耗竭、环境污染、资本密集"的开发模式,转变为"市场导向型、效益优先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劳动密集型、人民受益型"的开发模式。这一新模式的核心就是"以富民为本",使贫困人口、少数民族、社会弱势人群优先受益,使西部大开发从一开始就进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为此,我们认为西部开发过程中产业发展或项目建设,必须遵循以下三项基本原则。1.应优先使贫困人口、少数民族、社会弱势人群受益,在注重以富民为本、倾向于社会发展优先的基础上,努力解决好人力资源开发、产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改善等问题,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关系到人民生存与发展的产业或建设项目。2.应充分发挥已建成的各类投资项目,特别是特大型水利和水电设施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对于那些未达到预期效益的项目要限期达到预期目标;加快或至少按时完成在建项目,使其尽快投产并发挥效益。只有在满足以上两个条件的情况下,才能够考虑批准新的建设项目,否则国家有关主管部门不再批准新报投资项目。3.应立足于西部的基本区情,充分利用国际国内分工的积极因素,依据产业比较优势,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转换调整,立足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民族多样性"的资源优势,建立区域性的特色经济,力争在国际国内分工中取得更为有利的地位。(四)西部开发的若干观点和政策建议1.政府必须制定一个综合性的消除人类贫困战略政策体系,实施有利于贫困人口、少数民族、社会弱势人群发展的增长策略。(1)西部地区应改变过去单纯关注收入贫困的反贫困战略政策,更多地转向关注知识贫困、权利贫困和人力贫困;(2)消除西部地区人类贫困的优先次序,应当是知识贫困、权利贫困、人力贫困和收入贫困。2.应重新认识西部地区的优势和劣势、机遇和挑战。(1)加入wTO之后西部地区一些重要资源的比较优势将明显下降,市场竞争力基本丧失,且第一产业比较优势将呈下降趋势,以资源开发型为主的第二产业将不具有比较优势,第三产业具有比较优势,并可能呈上升趋势,以第三产业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将是西部地区产业发展的主导方向;(2)西部地区应在努力解决自身劣势问题的同时,积极借助东部地区优势、全球化发展机遇,培育自身的优势和发展机遇;(3)应采取"立足国内、适度进口、促进交换"的资源贸易政策;(4)充分发挥"生物多样性、民族文化多样性",这是资源开发的基本方针;(5)产业必须进行战略性收缩,经历企业与产业兼并联合、产品生产相对集中、国内国际专业分工大规模兼并过程,企业破产关闭将不可避免;(6)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和产品,有目的地退出和放弃那些不具备比较优势的产业和产品;(7)充分发挥地缘优势,立足国内通道,优先开辟云南、广西国际大通道,积极开拓利用东南亚和南亚、西亚、中亚两大国际市场。3.实施跨越式产业调整战略,发展若干新兴产业。(1)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应高起点、有重点地跨越式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充分发
李佩成[10](2011)在《再造西北地区山川秀美是可实现的千秋伟业》文中提出依据再造西北地区山川秀美项目所获得的成果和认识,回顾了西北地区再造山川秀美的历史及其理论认识的发展,进而介绍了这一重大项目在试验示范方面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大量试验区的建立(即模式的建立)。这些模式分布在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省区的典型地域,包括黄土高原、沙漠、戈壁、绿洲、草地、荒漠以及江河源区等,并对这些具有代表性的模式作了论述,介绍了其建立过程、关键技术、功能效益、适用地域等。基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证明再造西北地区山川秀美具有有力的科技支撑和广大群众基础,是可实现的千秋伟业。最后,对进一步推进再造山川秀美提出了建议。
二、发挥产业科技优势 投身山川秀美工程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发挥产业科技优势 投身山川秀美工程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习近平美丽中国重要命题形成的实践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历史分析法 |
3.比较研究法 |
(四)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1.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
2.论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
一、习近平美丽中国重要命题形成的理论溯源 |
(一)中国传统文化关于美丽中国的相关论述 |
1.道家“天地大美”思想 |
2.儒家“善美合一”思想 |
3.佛家“万物平等”思想 |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中关于美丽中国的相关论述 |
1.马克思主义的“两个和解”理论 |
2.马克思主义的“美的规律”理论 |
3.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危机”理论 |
(三)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关于美丽中国的相关论述 |
1.毛泽东的环境保护理念 |
2.邓小平的协调发展理念 |
3.江泽民的可持续发展观 |
4.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 |
二、初心萌发:初显保护环境意识 |
(一)保护环境观念的初立 |
1.对基层环境现状的切身体会 |
2.对保护环境重要性的真切体认 |
(二)积累基层生态环保经验 |
1.务实行动,投身陕北环境治理 |
2.多措并举,净化美化“高产脏县” |
三、施政福建:构建“生态强省” |
(一)关于建设秀美山川的的实践探索 |
1.发展特色风景,打造秀美景观 |
2.实施造林绿化,点亮“闽东之光” |
3.推动长汀治理,建设优美生态县 |
(二)关于建设优美舒适人居环境的实践探索 |
1.发动全民参与,加强环境综合治理 |
2.深入基层一线,指导人居环境治理 |
(三)关于推进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探索 |
1.明晰城市定位,建设“海上花园” |
2.制定发展规划,率先提出“城市生态建设” |
3.延续城市文脉,保持城市个性美 |
四、主政浙江:唱响“美丽浙江”主旋律 |
(一)奠定“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 |
1.实施“千万工程”,统筹城乡发展 |
2.建设美村,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 |
(二)制定“绿色浙江”的建设目标 |
1.走在时代前列,力促环保工作 |
2.创新发展理念,造就秀美山川 |
3.革新实践方式,建节约型社会 |
五、大国治理:建设“美丽中国”的愿景 |
(一)美丽中国重要命题的正式形成 |
(二)美丽中国重要命题的建设目标 |
1.建设美丽山川 |
2.建设美丽人居 |
3.建设美丽乡村 |
4.建设美丽城镇 |
六、习近平美丽中国重要命题形成的实践特点及重要意义 |
(一)习近平美丽中国重要命题形成的实践特点 |
1.坚守人民情怀 |
2.坚持问题导向 |
3.注重调查研究 |
4.统筹谋划全局 |
(二)习近平美丽中国重要命题形成的理论意义 |
1.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 |
2.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生态文明建设理论 |
3.贡献了建设美丽地球家园的中国智慧 |
(三)习近平美丽中国重要命题形成的现实意义 |
1.有利于推动美丽中国目标的早日实现 |
2.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强国的建设 |
3.有利于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
结束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陕西省山川秀美工程系列地方标准实施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陕西省山川秀美工程建设的背景与成效 |
2 陕西省山川秀美工程系列地方标准发展现状 |
3 地方标准支撑陕西省山川秀美工程建设 |
4 山川秀美工程地方标准实施效果 |
4.1 经济效益 |
4.2 社会效益 |
4.3 生态效益 |
5 总结 |
(3)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任务、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四、基本概念的界定 |
五、文献搜集与使用说明 |
第一章 崂山隐逸文化历史传统的形成 |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化发展历史考述 |
一、崂山隐逸文化的历史发展 |
二、明朝前中期崂山隐逸文化考述 |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化传统的形成及原因 |
一、崂山隐逸文化传统的形成 |
二、崂山隐逸文化传统形成的原因 |
第二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的兴盛及其特点、原因 |
第一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群体考探 |
一、明末入崂隐逸文人 |
二、隐居崂山的明朝遗民文人 |
三、清初入崂隐逸文人 |
第二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兴盛之表现及其特点 |
一、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兴盛之表现 |
二、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的特点 |
第三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兴盛的原因 |
一、社会现实与隐逸传统原因 |
二、区域经济发展与社会安保的加强 |
三、区域文化教育的发展 |
第三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地理考析 |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化精神地标的形成 |
一、黄石洞——黄石宫:为而不恃、功成身退 |
二、田横岛——五百义士冢:不甘屈服、尽节守义 |
三、驯虎山——童公祠:勤政爱民、造福一方 |
四、不其山——康成书院:绵延文脉、传道继圣 |
第二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空间的拓建及变迁 |
一、自然隐逸空间的拓建及变迁 |
二、宗教隐逸空间的创建及变迁 |
第四章 明末清初文化名士与崂山隐逸文人交游考探 |
第一节 施闰章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考述 |
一、施闰章的崂山之游 |
二、施闰章与崂山隐士杨还吉的交往 |
三、与杨遇吉、蓝润的交往 |
第二节 顾炎武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及对崂山文化贡献考述 |
一、顾炎武的崂山之行 |
二、顾炎武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三、顾炎武陷身黄培文字狱始末 |
四、顾炎武对崂山的文化贡献 |
第三节 王士禛笔录崂山及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述考 |
一、王士禛对崂山、即墨人事的记咏 |
二、王士禛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第四节 钱谦益等名士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考述 |
一、钱谦益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二、蒲松龄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三、高珩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四、王铎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五、朱彝尊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六、张英与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第五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代表人物研究 |
第一节 高弘图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
一、生平简述 |
二、着述及存世情况 |
三、隐居崂山始末及在崂交游 |
四、隐居期间的公益作为 |
五、隐居期间的文学创作 |
第二节 黄宗昌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
一、生平简考 |
二、着述及其存世情况 |
三、隐居崂山始末及在崂交游 |
四、隐居期间的公益作为 |
五、《崂山志》的撰写及其学术价值 |
六、创作的隐逸诗歌 |
第三节 张允抡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
一、生平简考 |
二、着述及传世情况 |
三、隐居崂山始末及在崂交游 |
四、隐居崂山期间的文化贡献 |
五、隐居崂山期间的文学创作 |
第四节 黄培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
一、生平简述 |
二、黄培文字狱案始末、原因及其影响 |
三、黄培隐居崂山始末及所创丈石斋诗社 |
四、甲申后黄培的交游情况 |
五、黄培文化作为及其着述 |
六、黄培的诗歌创作 |
第五节 胡峄阳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
一、生平简述 |
二、着述及存世情况 |
三、隐居崂山及其交游情况 |
四、胡峄阳的文化贡献 |
五、文学创作情况 |
六、胡峄阳的历史影响 |
第六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化贡献 |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学术贡献 |
一、经学贡献 |
二、理学贡献 |
三、史学贡献 |
四、区域人文地理学贡献 |
五、其他学术贡献 |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教育贡献 |
一、从教授业传道 |
二、修缮教育设施 |
三、创建书舍书院 |
四、致力家庭教育 |
五、编刊书籍以助风教 |
第三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艺术贡献 |
一、书法贡献 |
二、音乐贡献 |
三、集藏贡献 |
第四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宗教贡献 |
一、对佛教发展的贡献 |
二、对道教发展的贡献 |
第七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上):散文成就 |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及作品传世考探 |
一、明末入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传世情况 |
二、清初入山遗民文人散文创作传世情况 |
三、清初入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传世情况 |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文体类析 |
一、传记文 |
二、序跋文 |
三、碑志文 |
四、书启文 |
五、哀祭文 |
六、论说文 |
七、杂记文 |
八、赞铭箴赋 |
第三节 崂山隐逸文人散文的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学术价值 |
一、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具有的艺术特色 |
二、崂山隐逸文人散文产生的社会影响 |
三、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具有的学术价值 |
第八章 明末清初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下):诗歌成就 |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人诗歌创作及作品传世情况考探 |
一、明末入山隐逸文人诗歌创作传世情况 |
二、清初入山遗民文人诗歌创作传世情况 |
三、清初入山隐逸文人诗歌创作传世情况 |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诗歌结社及诗论建树 |
一、诗歌结社 |
二、诗论建树 |
第三节 崂山隐逸文人诗歌作品的题材类析 |
一、隐居诗与隐逸情怀 |
二、酬应诗与人际交往 |
三、山水诗与诗歌地理 |
四、咏物诗与情意寄托 |
五、佛道诗与宗教氛围 |
六、海洋诗与海洋风情 |
七、时事诗与世情关怀 |
八、怀思诗与思想意绪 |
九、饮酒诗与情感慰藉 |
十、时序诗与生命感思 |
第四节 崂山隐逸文人诗歌的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其学术价值 |
一、崂山隐逸文人诗歌的艺术特色 |
二、崂山隐逸文人诗歌产生的社会影响 |
三、崂山隐逸文人诗歌具有的学术价值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4)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与选题缘起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四、研究意义与创新 |
第一章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形成的地缘环境与人文背景 |
第一节 北方草原的地域环境与生活方式 |
一、以草原为主的多样化自然生态 |
二、开放与封闭并存的游牧空间 |
三、四季轮牧与天人相谐的生活方式 |
第二节 人文背景与审美心理构建 |
一、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与虔诚的民族信仰 |
二、自由、坚韧与包容的民族心理特质 |
三、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审美心理互渗 |
第三节 传统艺术中的视觉审美要素 |
一、岩画结构的朴拙概括 |
二、青铜造型的力度扩张 |
三、鹿石雕刻的线性解构 |
四、寺庙壁画的多彩韵致 |
五、民间美术的装饰表现 |
第二章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发展脉络及时代因素 |
第一节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早期形态 |
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影响与“两结合”创作方法的体现 |
二、主题性创作的普遍关注 |
三、本土化与民族化的初期探索 |
四、内蒙古油画发展根基的奠定 |
第二节 新时期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多向度拓展 |
一、美术创作的复苏与开放自由的情感表现 |
二、现实主义表达中个人风格的自觉追求 |
三、精神空间探索——关于“风情”与“超风情”的问题 |
四、以妥木斯为代表的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群体的形成 |
第三节 新世纪以来的草原题材油画创作 |
一、当代新兴艺术群体及其探索实践 |
二、他文化冲击下探究草原文化取向 |
三、风情性的延续与创作发展的瓶颈 |
第三章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类型呈现 |
第一节 草原地域生活与民族风情 |
一、自然生态图景 |
二、游牧生活表现 |
三、草原民俗活动 |
第二节 历史再现与视觉叙事 |
一、浪漫激越的草原文明进程 |
二、革命时期的现实主义再现 |
三、当代草原建设的多样表达 |
第三节 文化追问与象征内涵 |
一、史诗传说与文化符号 |
二、文化遗迹的厚重积淀 |
三、神圣而虔诚的草原仪式 |
第四节 精神探索与生命哲学 |
一、民族肖像的精神世界窥探 |
二、母性的主题及永恒的光辉 |
三、鞍马文化的精神象征 |
四、传统与现代文明碰撞引发的生存反思 |
第四章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本体的审美分析 |
第一节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艺术表现 |
一、宏阔的视觉空间构图 |
二、意象性造型与写意性笔法 |
三、色彩运用的特有张力 |
四、粗犷的浮雕肌理塑造 |
五、线性表达的内在骨力 |
六、平面化与装饰性的语言表现 |
第二节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审美意蕴 |
一、质朴与醇厚的鲜活力——民族生活的原生态表达 |
二、畅然与高古的穿透力——传统艺术的提炼与升华 |
三、造化与心源的转化力——自然物象内化的草原情怀 |
四、含蓄与奔放的表现力——诗意的抒情美与劲健的刚性美 |
第三节 比较视野中的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 |
一、藏民族题材油画创作 |
二、新疆少数民族题材油画创作 |
三、三地民族题材油画创作的共性与个性 |
第五章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文化追问 |
第一节 创作对象、主体与受众视角的草原文化表达 |
一、以游牧经济形态为基础的地域文化彰显 |
二、法度自然的生态性文化观照 |
三、异度空间天人共生的审美共鸣 |
第二节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中的民族文化交流 |
一、油画语言呈现中西方艺术跨文化的创作实践 |
二、艺术语言的中性调和体现游牧文化的包容性 |
三、全球化语境下民族身份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 |
第三节 传承与发展中草原文化的当代意义 |
一、开掘——民族文化审美资源 |
二、传承——保存民族文化的鲜活性 |
三、创新——提升民族艺术在民族文化谱系中的文化内涵 |
结语:问题与出路 |
参考文献 |
图片出处 |
附录 |
附录1 内蒙古油画大事记(1946-2019) |
附录2 油画家燕杰访谈录 |
附录3 油画家王延青访谈录 |
附录4 画家王荣访谈录 |
附录5 油画家博·阿斯巴根访谈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5)陕西省山川秀美地方标准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陕西省山川秀美地方标准发展现状 |
2 陕西省山川秀美地方标准作用机理 |
2.1 山川秀美地方标准是水利水保工程建设的重要依据 |
2.2 山川秀美地方标准为造林工程提供技术保障 |
2.3 山川秀美地方标准是实现水土保持高效农业目标的重要手段 |
3 总结 |
(6)隋唐时期西安城市山水图式及其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传统山水意识的丧失——生态危机 |
1.1.2 城市景观面貌的趋同——城市失序 |
1.1.3 本土与外来文化的博弈——文化失落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范围界定 |
1.3.1 研究对象 |
1.3.2 范围界定 |
1.4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4.1 国内城市山水相关研究 |
1.4.2 与本论文相关的研究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内容 |
1.7 研究框架 |
2.城市山水图式的基础研究 |
2.1 相关概念辨析 |
2.1.1 图式的起源 |
2.1.2 图式的认知 |
2.1.3 概念界定 |
2.2 城市山水图式的内涵 |
2.2.1 城市山水图式的构成要素 |
2.2.2 城市山水图式的认知层级 |
2.2.3 城市山水图式的空间属性 |
2.2.4 城市山水图式的研究层级 |
2.2.5 城市山水图式的特征 |
2.3 城市山水图式的文化源流 |
2.3.1 传统的自然山水观念 |
2.3.2 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
2.3.3 皇权至上的礼制秩序 |
2.3.4 古朴的生态观念 |
2.4 本章小结 |
3.隋唐时期西安城市山水图式的解读 |
3.1 山环水绕的自然地理形胜 |
3.1.1 宏观地理形势——关中平原 |
3.1.2 微观地理特征——西安小平原 |
3.2 多元繁荣的社会文化背景 |
3.2.1 大一统的国家政治文化 |
3.2.2 开放、包容的文化政策 |
3.3 西安城市山水图式的历史脉络 |
3.3.1 周丰镐的相土尝水图式 |
3.3.2 秦咸阳的象天法地图式 |
3.3.3 汉长安的礼制为尊图式 |
3.3.4 隋唐长安城的尊礼重势图式 |
3.3.5 周秦汉唐山水脉络梳理 |
3.4 隋唐时期西安城市山水图式的认知过程 |
3.4.1 山水择城——寻胜、察势 |
3.4.2 礼制营城——定序、筑城 |
3.4.3 人文藴城——立点、塑境 |
3.5 本章小结 |
4.隋唐时期西安城市山水图式的空间特征解析 |
4.1 隋唐时期西安城市山水空间格局的形成 |
4.1.1 隋初区域环境下的城市选址 |
4.1.2 隋唐时期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 |
4.1.3 唐中后期区域城市山水格局的形成 |
4.2 隋唐时期西安城市山水空间分布特征 |
4.2.1 城市山水要素空间分布 |
4.2.2 城市山水空间格局特征 |
4.3 隋唐时期西安城市山水格局的认知规律 |
4.3.1 空间维度——大尺度山水的空间统领 |
4.3.2 时间维度——空间秩序的持续生长 |
4.4 西安城市山水空间格局形成的动因 |
4.4.1 外在动因 |
4.4.2 内在动因 |
4.5 本章小结 |
5.隋唐西安城市山水图式的价值研究 |
5.1 辩方正位的整体价值 |
5.1.1 表南山为阙的方位观 |
5.1.2 复合轴线的空间重构 |
5.1.3 “北阙—南山”的文化内涵 |
5.2 体国经野的区域价值 |
5.2.1 “国”、“野”比例 |
5.2.2 国野一体,城乡协调 |
5.2.3 前朝遗存的继承与利用 |
5.3 巧取形胜的自然价值 |
5.3.1 据高制胜的节点经营 |
5.3.2 聚形展势的审美思想 |
5.3.3 笼山水为苑的巧于因借 |
5.4 因势利导的生态价值 |
5.4.1 区域城市选址科学性 |
5.4.2 八水五渠的景观网络 |
5.4.3 环绕帝都的自然风景区 |
5.5 天地化育的人文价值 |
5.5.1 象天法地的城市布局 |
5.5.2 崇天敬地的礼制祭祀 |
5.5.3 天地同乐的景观空间 |
5.6 本章小结 |
6.当代西安城市山水图式的复归与传承 |
6.1 当代城市山水图式的发展 |
6.2 新时代西安的机遇和挑战 |
6.3 西安城市山水图式的复归与传承 |
6.3.1 区域山水格局延续的山水之城 |
6.3.2 城乡并举互动发展的和谐之城 |
6.3.3 城市关键节点引领的特色之城 |
6.3.4 景观网络体系构筑的生态之城 |
6.3.5 传统地域文化复兴的人文之城 |
6.4 本章小结 |
7.结论 |
7.1 研究成果 |
7.2 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Ⅰ图录 |
附录-Ⅱ表录 |
(7)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地域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缘起 |
1.2. 研究背景 |
1.2.1. 快速城镇化的剧烈冲击 |
1.2.2. 新农村建设的迅猛浪潮 |
1.2.3. 新型城镇化与“乡愁”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相关概念辨析 |
1.4.1. 传统地域文化景观 |
1.4.2. 乡土景观 |
1.4.3. 地域景观 |
1.4.4. 其他 |
1.5. 研究对象 |
1.6.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6.1. 借鉴“文化景观”研究思路,强调自然与文化的相互作用 |
1.6.2. 继承人居环境与国土景观研究方法,综合地域上的人类活动 |
1.6.3. 一定程度填补对“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域景观”的研究空白 |
1.6.4. 挖掘舆图、“八景”在地域景观意象构建中的重要价值 |
1.7. 研究方法 |
1.7.1. 文献综合 |
1.7.2. 田野调查 |
1.7.3. 图解分析 |
1.7.4. 归纳整理 |
1.8. 研究框架 |
2. 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区自然环境基础 |
2.1. 地理区位 |
2.1.1. 国家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
2.1.2. 省域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
2.2. 地质形成与地形地貌 |
2.2.1. 地质形成 |
2.2.2. 地形地貌 |
2.3. 水文条件 |
2.4. 气候条件 |
2.5. 土壤条件 |
2.6. 小结 |
3. 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城乡发展概述 |
3.1. 秦汉以前——源起与孕育阶段 |
3.1.1. 温州滨海地区的原始氏族社会 |
3.1.2. 东瓯国的兴起与消亡 |
3.2. 魏晋南北朝——萌芽与奠基阶段 |
3.2.1. 三国争战期间的北人南下 |
3.2.2. 首次衣冠南渡与永嘉郡的设立 |
3.2.3. 文人太守兴教化 |
3.3. 隋唐五代——融合与发展阶段 |
3.3.1. 政区趋于稳定及“温州”之名的由来 |
3.3.2. 安史之乱与区域人口的快速增长 |
3.3.3. 佛教传播与寺院、古塔的兴建 |
3.3.4. 城乡建设不断发展 |
3.4. 宋元时期——转型与创新阶段 |
3.4.1. 纳土归宋的和平过渡 |
3.4.2. 二次衣冠南渡与城乡建设的全面发展 |
3.4.3. 港口城市的确立 |
3.4.4. 重文抑武背景下的文化繁荣 |
3.4.5. 蒙汉民族矛盾下的城市变迁 |
3.5. 明清时期——曲折与成熟阶段 |
3.5.1. 明代海禁与港口城市的没落 |
3.5.2. 倭寇袭扰与海防卫所的设立 |
3.5.3. 城乡建设生产的全面恢复 |
3.5.4. 迁界禁海的严重破坏 |
3.5.5. 康乾盛世之后的恢复发展 |
3.5.6. 园林体系逐步成熟 |
3.5.7. 辟为通商口岸之后的新发展 |
3.6. 小结 |
4. 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地域景观解析 |
4.1. 自然山水 |
4.1.1. 叙山 |
4.1.2. 叙水 |
4.2. 水利建设 |
4.2.1. 水利设施系统 |
4.2.2. 水利管理制度 |
4.3. 农业生产 |
4.3.1. 农田建设 |
4.3.2. 作物种植 |
4.3.3. 生产工具 |
4.4. 城乡营建 |
4.4.1. 城邑营建 |
4.4.2. 卫所营建 |
4.4.3. 村镇营建 |
4.5. 小结 |
5. 传统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地域景观体系 |
5.1. 总体格局 |
5.1.1. 山峦为骨 |
5.1.2. 水网成脉 |
5.1.3. 农耕立本 |
5.1.4. 城卫安民 |
5.1.5. 人文成境 |
5.2. 四邑地域景观 |
5.2.1. 永嘉 |
5.2.2. 瑞安 |
5.2.3. 平阳 |
5.2.4. 乐清 |
5.3. 小结 |
6. 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地域景观的保护与发展 |
6.1. 清末民初以来温州滨海地区的城乡发展 |
6.1.1. 温州滨海地区的外部扩张 |
6.1.2. 温州滨海地区的内部变迁 |
6.2. 传统地域景观遭受剧烈冲击 |
6.2.1. 人与自然疏远——自然山水的破坏 |
6.2.2. 农本观念淡化——水网农田的衰弱 |
6.2.3. 城防体系解体——城乡格局的巨变 |
6.2.4. 审美情趣变迁——传统意象的消隐 |
6.3. 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地域景观的保护与发展展望 |
6.3.1. 保护为先——珍视土地并审慎保护 |
6.3.2. 择要修复——择景之要以恢复再生 |
6.3.3. 转译调适——源于传统而适用当下 |
6.3.4. 古今相承——承古之脉与塑今之体 |
6.4.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1.1. 地域独立、特征显着的自然环境基础 |
7.1.2. 曲折发展、逐步成熟的历史发展历程 |
7.1.3. 逐层叠加、耦合发展的景观形成机制 |
7.1.4. 基于自然、融于文化的地域景观体系 |
7.1.5. 保护修复、调适相承的保护发展展望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附录一: 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区清末民初测绘图汇总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8)论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边疆想象、民族认同与文化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
一、 研究缘起 |
二、 对几个重要概念的辨析 |
三、 研究现状及本文研究思路 第一章 社会历史语境下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创作流变(1949——2010) |
第一节 “十七年”政策文化导向与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初创与繁荣(1949——1966) |
一、 建国初期民族文化政策与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初步探索(1949——1956) |
二、 “双百”方针指引下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短暂繁荣(1957——1966)38 |
第二节 “新时期”改革开放政策影响下的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创作(1978——1989) |
一、 对“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延续性创作 |
二、 文化反思中的少数民族题材探索影片 |
三、 少数民族题材商业类型片的初步尝试 |
第三节 90 年代转折期的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创作(1990——2001) |
一、 文化经济政策指引下的商业娱乐片创作 |
二、 国家政策和经济效益双重制约下的主旋律影片创作 |
三、 坚持民族文化省思的艺术影片创作 |
第四节 新世纪以来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多元化创作(2002——2010) |
一、 新世纪以来少数民族题材影片的现实主义坚守 |
二、 产业化格局下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商业化探索 |
三、 文化自觉中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原生态”创作 |
小结 第二章 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边疆想象” |
第一节 异域化的空间想象 |
一、 边地山川的奇绝与秀美 |
二、 山水田园的诗情画意 |
三、 原生态的边地云南景象 |
第二节 对少数民族风情与文化习俗的想象 |
一、 少数民族音乐与歌舞奇观 |
二、 民族服饰文化的展演 |
三、 民族习俗与节庆的仪式化呈现 |
四、 对少数民族民间传说的电影化改编 |
第三节 对少数民族形象的想象性建构 |
一、 定型化的少数民族形象 |
二、 协商性的少数民族形象 |
三、 原生态的少数民族形象 |
第四节 想象“乌托邦”与现实“异托邦”——云南边疆影像的空间意义生产 |
一、 云南边疆影像的空间表述方式 |
二、 从想象“乌托邦”到现实“异托邦” |
小结 第三章 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民族认同与文化身份建构 |
第一节 政治文化的投射:国家认同替代族群认同 |
一、 以阶级认同替代族群认同 |
二、 以领土意识突显国家认同 |
三、 图解新中国民族关系和社会主义“新生活” |
第二节 中原文化的投射:华夏认同置换族群认同 |
一、 “寻根思潮”的文化投射 |
二、 少数民族与汉族文化的同源联想 |
第三节 全球化的投射:民族认同与全球化过程 |
一、 云南影像中的全球化投射 |
二、 全球化想象与民族文化的多重认同 |
第四节 从内隐到突显:族群身份的主体性建构 |
一、 政治话语中族群身份的内隐 |
二、 协商性的族群身份建构 |
三、 文化视域中族群身份的主体性建构 |
小结 第四章 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文化隐喻 |
第一节 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疾病隐喻 |
一、 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疾病隐喻的构成元素 |
二、 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疾病隐喻的作用 |
第二节 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社会性别隐喻 |
一、 民族身份的男性化隐喻 |
二、 族群身份的女性化隐喻 |
三、 性别认同的流动性与凝固性 |
小结 结语 |
一、 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文化价值 |
二、 对存在问题的几点建议 |
三、 《赛德克·巴莱》的启示 参考文献 |
参考书目 |
参考论文 附录 |
一、 个案分析:对电影《阿诗玛》的文化人类学解读 |
二、 电影《阿诗玛》的文化传播调查问卷 |
三、 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目录(1954—2010) |
四、 云南民族电影制片厂创作访谈纪实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主持)的科研项目 致谢 |
(10)再造西北地区山川秀美是可实现的千秋伟业(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再造山川秀美的理论发展———科学内涵的认定 |
2 再造山川秀美的伟大实践———模式的建立 |
2.1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的再造山川秀美模式 (陕西安塞试验区) |
2.2 黄土高原峁状丘陵区治沟治坡的再造山川秀美模式 (陕西米脂试验区) |
2.3 黄土丘陵沟壑区梯田高效开发的再造山川秀美模式 (甘肃庄浪试验区) |
2.4 引水、治沙、改土以及兴办沙产业和草产业等生态产业的再造山川秀美模式 (宁夏试验区) |
2.5 围栏放牧辅以人工草场以及保护江河源、发展牧区经济的再造山川秀美模式 (青海江河源试验区) |
2.6 干旱地带绿洲生态建设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再造山川秀美模式 (新疆新和试验区) |
2.7 荒漠、半荒漠屯垦区生态经济发展以及戍边富兵的再造山川秀美模式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81团试验区) |
2.8 新疆绿洲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的再造山川秀美模式 (新疆阿瓦提、尉犁试验区) |
3 结语 |
四、发挥产业科技优势 投身山川秀美工程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习近平美丽中国重要命题形成的实践基础[D]. 黄金凤.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2]陕西省山川秀美工程系列地方标准实施效果研究[J]. 周拴成,王迁,侯娜,叶青,王永新. 中国标准化, 2021(06)
- [3]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研究[D]. 孙克诚.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3)
- [4]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研究[D]. 侯一凡.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5]陕西省山川秀美地方标准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机理研究[J]. 侯娜,叶青,张景,庄园,李少华. 品牌与标准化, 2020(01)
- [6]隋唐时期西安城市山水图式及其价值研究[D]. 肖晗海.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7)
- [7]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地域景观研究[D]. 任维.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8]论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边疆想象、民族认同与文化建构[D]. 李淼. 上海大学, 2013(07)
- [9]西部开发的新模式与新原则[A]. 胡鞍钢,温军,吴群刚,常志霄. 国情报告(第三卷 2000年(下)), 2012
- [10]再造西北地区山川秀美是可实现的千秋伟业[J]. 李佩成.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