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种航空润滑油运动粘度的实验测定(论文文献综述)
闫宗庆[1](2021)在《基于有限元和油液分析的齿轮疲劳寿命预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齿轮作为现代机械设备中不可缺少的传动部件,其传动精度直接影响到设备的工作效率。在设备的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摩擦作用的影响,会造成传动齿轮的磨损和失效。预测齿轮磨损寿命能够对设备运行状况做到心中有数,做好设备的维护和维修工作,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并且及时进行零部件的更换,改善设备运行状况,提高工作效率。在传动齿轮的设计过程中,运用有限元分析技术能够对传动齿轮疲劳寿命进行预测,但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由于受工作环境、工作载荷、润滑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影响到预测精度。润滑油作为传动齿轮的润滑介质,不仅能够减少传动齿轮间的摩擦力,而且能够根据检测的油液信息判断传动齿轮的磨损程度和运行状态,依靠油液检测信息的变化规律,进行相关检测信息的分析,实现对齿轮疲劳寿命的预测。为了更好地实现对齿轮疲劳寿命的预测,将有限元和油液分析技术相结合进行齿轮疲劳寿命的预测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为:(1)齿轮疲劳寿命的仿真和试验研究。基于齿面强度计算公式和寿命计算公式确定齿轮的载荷和转速,并进行该工况下的仿真和试验。通过对两种啮合宽度下齿轮的仿真和试验对比可知,利用ANSYS Workbench静力学分析获得的结果和理论计算结果之间的误差低于5%,利用ANSYS n Code寿命分析获得的结果和试验所得结果之间的误差低于5%。(2)使用油液分析的手段对运行过程中的润滑油进行粘度、酸值、颗粒度、PQ值和铁谱分析,考虑检测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对油液检测数据进行修正和剔除,根据最终得到的检测数据对传动齿轮的润滑环境和运行状态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相同工况下,两种啮合宽度齿轮在运行过程中油液指标的变化情况,分析了造成该现象的原因,并根据分析指标确定齿轮磨损的预测指标。(3)使用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进行齿轮磨损量的预测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分别进行了GA-BP神经网络和FPA-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研究。对比了三种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和预测效果,可知BP神经网络的预测精度为95.05%,GA-BP神经网络的预测精度为95.81%,FPA-BP神经网络的预测精度为96.60%。(4)在已有的预测模型上进行了组合算法的设计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GA-FPA组合算法的优化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使用所选预测指标进行GA-FPA-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验证,所得预测精度达到97.19%,表明运用该组合算法可以更好的实现对齿轮疲劳寿命的预测研究。
王豫嘉[2](2021)在《润滑油基础油降解过程的荧光分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润滑是机械系统减小摩擦、降低磨损的最有效途径,为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提供了重要保障。润滑油作为最主要的润滑材料,被称为“工业血液”。在实际应用中,润滑油的实际状态直接影响其润滑性能,掌握润滑油的实时状态对保障机械设备的正常、稳定运行至关重要。荧光技术具有快速、灵敏、操作方便、易于在线集成及可视化的优势,近年来已广泛用于生物、医学、化学和工业等各大领域。因此,针对基础油热解过程产生的荧光信号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旨在通过润滑油降解过程中伴随的荧光信号演变对润滑油的降解程度进行快速有效的评价,具体研究结果总结如下:1.以烃类合成基础油聚α烯烃(PAO)润滑油为研究对象,在空气中,通过200℃高温氧化模拟制备了一系列不同降解程度的润滑油样。利用粘度测定、酸值电位测定、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激发-发射矩阵(EEM)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等技术,对制备的系列模拟降解油样进行了详细表征。在高温氧化过程中,PAO基础油发生了一系列化学变化,产生了醇、醛、酮、羧酸等氧化产物。通过EEM荧光光谱的强度云图,提取峰值坐标,定义荧光峰值向量(?),计算向量的模│(?)│,并建立其与润滑油降解时间之间的相关性,发现油样荧光峰值向量的模│(?)│随着降解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同时,荧光峰值向量与润滑油的粘度和酸值变化也具有正相关性。意味着该荧光峰值向量是一种可行的润滑油降解监测参数。2.以常见的几种酯类基础油为研究对象,经高温氧化模拟制备了不同降解程度的双酯(DA 51)、季戊四醇酯(PE 451)和三羟甲基丙烷酯(TMP 108A)油样,并利用FTIR、UV-Vis、EEM、酸值电位滴定、粘度测定等技术对其进行了详细表征。与PAO基础油相比,酯类基础油本身具有更加丰富的官能团,耐高温性能更好。荧光分析显示,随着氧化处理时间的增加,油样的荧光强度和发射波长均发生变化,荧光强度先增加后减小,荧光发射波长出现不同程度的红移。利用EEM荧光光谱中定义了两种向量(?)和9)(?)并建立向量的模与降解时间的相关性,荧光偏移向量9)(?)与降解时间之间呈现更好的相关性。同时,也进行了润滑油样的粘度和酸度指标与荧光参数间的相关性分析。
陆国旺[3](2021)在《含氮、硼离子液体润滑油添加剂的制备及摩擦学性能研究》文中认为在润滑油行业中,润滑油添加剂是润滑油的重要组成成分,它能够有效提高润滑油的摩擦学性能,从而降低机械摩擦磨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早期的润滑油添加剂通常含有硫、磷和卤素,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无法满足环保的要求。因此,研发出符合环保要求且具有优异的抗磨减摩性能的环境友好型润滑油添加剂迫在眉睫。首先,合成了五种不含硫、磷、氯等元素的水杨酸硼酸酯类离子液体润滑油添加剂,分别是1,3-二丁基苯并咪唑水杨酸硼酸酯、1,3-二己基苯并咪唑水杨酸硼酸酯、1,3-二辛基苯并咪唑水杨酸硼酸酯、1-(3-甲氧基丙基)-3-丁基苯并咪唑水杨酸硼酸酯、1-(3-甲氧基丙基)-3-丁基咪唑水杨酸硼酸酯,并通过四球摩擦试验机测试了它们在500N和GTL430两种润滑油中的摩擦学性能。测试标准为GB/T 3142-1982,离子液体润滑油添加剂的浓度分别为0.0%、0.5%、1.0%、1.5%、2.0%、2.5%和3.0%,测试条件:温度为75℃、负载压力为147 N、时间为3600s,转速为1200 r/min。最终得到不同质量浓度的添加剂在两种润滑油中的平均磨斑直径和平均摩擦系数,以此结果来评价添加剂的抗磨减摩性能。测试了含离子液体润滑油添加剂的润滑油在40℃与100℃下的运动粘度,从而得到其粘度指数,并评价其粘温性。测试了含离子液体润滑油添加剂的润滑油的抗腐蚀性能。测试条件:温度为120℃,时间为3 h。通过与腐蚀标准色板比较来确定铜片腐蚀级别,从而衡量加入添加剂后的润滑油的抗腐蚀能力。其次,合成了五种不含硫、磷、氯等元素的扁桃酸硼酸酯类离子液体润滑油添加剂,分别是1,3-二丁基咪唑扁桃酸硼酸酯、1-辛基-3-丁基咪唑扁桃酸硼酸酯、1-乙酸甲酯基-3-丁基咪唑扁桃酸硼酸酯、1-(3-甲氧基丙基)-3-丁基咪唑扁桃酸硼酸酯、1,3-二辛基苯并咪唑扁桃酸硼酸酯,并通过四球摩擦试验机测试了它们在500N和GTL430两种润滑油中的摩擦学性能。最后得到不同质量浓度的添加剂在两种润滑油中的平均磨斑直径和平均摩擦系数,以此结果来评价添加剂的抗磨减摩性能。测试了含离子液体润滑油添加剂的润滑油在40℃与100℃下的运动粘度,从而得到其粘度指数,并评价其粘温性。此外,测试了含离子液体润滑油添加剂的润滑油的抗腐蚀性能。本文主要比较了含不同碳链长度的添加剂、含酯基官能团的添加剂和含醚基官能团的添加剂在500N和GTL430两种润滑油中的摩擦学性能。在五种水杨酸硼酸酯类离子液体润滑油添加剂中,1,3-二辛基苯并咪唑水杨酸硼酸酯表现出较好的抗磨减摩性能。在五种扁桃酸硼酸酯类离子液体润滑油添加剂中,1-乙酸甲酯基-3-丁基咪唑扁桃酸硼酸酯表现出优异的抗磨减摩性能。总之,含长碳链的添加剂与含酯基官能团的添加剂在润滑油中有良好的抗磨减摩效果。
胡少剑[4](2020)在《高粘度酯类基础油的构型设计及绿色合成研究》文中提出作为高端合成基础油,酯类基础油因其高性能、多功能性及环保性而备受青睐。然而,由于含硫催化剂与碱洗精制工艺的使用,酯类基础油的传统生产方式往往引发产品硫含量超标、副产物过多、油品乳化、废水排放量大及设备腐蚀等问题。另一方面,目前关于高粘度酯类基础油的系统研究报道亦相对匮乏。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主要从绿色催化剂的研发,高粘度酯类基础油的构型设计与构效关系分析,以及高粘度酯类基础油的绿色合成及精制三方面入手进行研究。利用水热法合成了锡锆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并采用压缩成型法制备出成型催化剂。在制备过程中未使用模板剂与表面活性剂,制备的催化剂不含硫、氮、磷及卤族元素,可在保持较高催化活性、较低成本及良好油剂分离的前提下实现催化剂制备过程的无害化与催化过程的绿色化。催化剂表征结果表明:锡锆复合氧化物是具有介孔结构的混合价态金属氧化物;虽然Zr4+的少量掺杂会导致催化剂活性中心数量减少,但可通过提高催化剂的表面疏水性、比表面积、孔容、孔径及Sn2+分散度而增强催化活性;Zr4+的过量掺杂会导致催化剂由晶体结构转变为无定形结构、活性中心大量损失、表面疏水性减弱,使其催化活性大幅降低;催化剂成型可提高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改善其孔径分布,增大其酸量及酸强度,并提高其热稳定性。通过拓展“官能团等活性理论”的应用范围并建立简化的反应动力学模型,在难以获悉反应中间产物结构及组成的情况下研究了高粘度酯类基础油合成的反应动力学。反应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官能团等活性理论”适用于寡聚反应及有多羟基寡聚物参与的非聚合反应;反应体系的高粘度及催化剂对有机酸的强吸附性会导致酯化反应首先主要发生在催化剂颗粒的外表面,随分子扩散而逐渐发生在催化剂颗粒的内表面,因此反应级数出现由零级向二级阶跃的现象;高粘度的多羟基寡聚物、正庚酸酯及2-乙基己酸酯的适宜合成温度分别为160、170及180℃,采用梯度升温的加热方式,混合酸酯合成反应的羧基转化率可达97%以上。设计并合成了桥联型新戊基多元醇酯与双酯型新戊基多元醇酯,其分别属于很高粘度指数(VHVI)与超高粘度指数(UHVI)的高粘度酯类基础油。为降低环境污染及能耗,提高反应转化率,并防止产品氧化,在高粘度酯类基础油的合成过程中,用氮气代替有机溶剂作为携水剂。油品基本物性分析结果表明:桥联型新戊基多元醇酯粗产品的运动粘度、粘度指数、倾点、酸值及色度分别为141.51 mm2/s(40℃)、17.49 mm2/s(100℃)、136、-38℃、13.63 mg KOH/g和3,而双酯型新戊基多元醇酯粗产品的运动粘度、粘度指数、倾点、酸值及色度则分别为106.29mm2/s(40℃)、16.74 mm2/s(100℃)、172、-45℃、8.64 mg KOH/g和4。双酯型新戊基多元醇酯具有更宽的粘度调节范围、更好的粘温性能及低温流动性,而桥联型新戊基多元醇酯的稳定性更高、色度与轻组分含量更低、分子量分布更集中。构效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当合成原料相同时,高粘度酯类基础油的粘度主要遵循分子量效应,随分子量增大而线性升高;当合成原料不同时,高粘度酯类基础油的基本物性受分子量效应与构型效应的共同影响;当二元羧酸的碳链较短时,影响高粘度酯类基础油基本物性的主要因素为构型效应,由奇数碳二元羧酸或支链一元醇合成的高粘度酯类基础油的空间位阻较大,不利于分子的紧密排列,将降低酯基对烷基链的吸引作用,因而其粘度与倾点较小;当二元羧酸的碳链较长时,分子量效应对高粘度酯类基础油基本物性的影响占据主导地位,高粘度酯类基础油的粘度与倾点随合成原料分子量的增大而升高。采用两级分子蒸馏对桥联型新戊基多元醇酯粗产品进行精制,有效脱除了粗产品中的水、有机酸、半酯及低沸点酯等非理想组分,从而减少了污水排放量并避免了产品乳化。桥联型新戊基多元醇酯精制产品的运动粘度、粘度指数、倾点、开口闪点、酸值、色度、密度(20℃)及收率分别为238.79 mm2/s(40℃)、25.77 mm2/s(100℃)、138、-31℃、268℃、0.03 mg KOH/g、4、1.04 g/cm3和82.31 wt.%,可作为很高粘度指数、牌号为120BS的高性能润滑油基础油使用。油品的元素分析结果显示:精制产品的碳、氢、氧含量分别为65.36、9.75及24.89 wt.%;锡、锆元素含量分别为1.32、3.29μg/g;硫、氮含量几乎为0,表明锡锆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可实现高粘度酯类基础油的绿色催化合成,采用两级分子蒸馏技术可实现高粘度酯类基础油粗产品的绿色精制。
金永亮[5](2020)在《酯类油热氧化机理及其抗氧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提出酯类合成油是综合性能非常优异的合成润滑油,但仍难以完全满足高端装备日益苛刻的工况需求,主要原因是苛刻的工况条件加剧了酯类油的热氧化,进而引起其性能退化。研究酯类润滑油热氧化行为及其规律、设计并制备高效抗氧剂是提高酯类油抗氧化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的关键,对于提升装备运行可靠性以及指导酯类油开发与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对象主要为典型酯类基础油三羟甲基丙烷油酸酯(TMPTO)、己二酸二异辛酯(DOA)和偏苯三酸三异癸酯(TDTM)。结合试验测试与分子模拟计算,对比研究了 DOA和TDTM的热氧化规律及其性能差异本质,从原子尺度揭示了DOA和TDTM的热氧化机理。研究了 Fe表面催化对TMPTO、DOA、TDTM理化性能及化学结构的影响,探讨了典型抗氧剂与金属减活剂在抑制Fe催化氧化效应方面的作用规律。设计、制备了多酚型高效抗氧剂,研究了其对酯类油抗氧化性能与摩擦学性能的作用规律。润滑油热氧化引起的结构改变易使其润滑性能发生变化,为在线研究润滑油高温摩擦过程中的化学结构变化,构建了高温摩擦试验机-红外光谱仪联用测试系统,研究了润滑油高温摩擦过程中摩擦系数变化与结构演变的关系。基于上述研究工作,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TDTM具有比DOA更好的抗氧化性能,表现出更稳定的运动粘度、更长的氧化诱导时间和更高的氧化起始温度。TD T M具有较低的自由体积分数与氧气扩散系数,表明其溶氧能力弱于DOA。反应分子动力学模拟显示,DOA分子醇链端的C-O键和酯基的C-O键是其活性反应位点,易被氧化产生氢键和小分子降解产物,随后部分产物以醚键键合形成聚合产物;与DOA相比,TDTM分子仅有醇链端的C-O键是其活性位点,且氧化产生的氢键和降解产物较少,未形成聚合产物。(2)金属Fe表面催化效应对酯类油热氧化行为具有显着影响。在热氧化条件下,Fe表面加剧DOA运动粘度和总酸值的增长以及醇类与羰基类氧化产物的积累;对于不饱和的TMPTO而言,Fe表面使其运动粘度大幅增长,而总酸值的增幅较小,Fe催化加剧了活性位点C=C和=C-H的化学变化,形成了较多的羰基氧化产物;相比于DOA和TMPTO,Fe表面对于TDTM基础油基本不表现催化氧化作用。二壬基二苯胺(DNDA)抗氧剂与金属减活剂N,N’-二正丁基氨基亚甲基苯三唑(BTA)能够有效抑制Fe表面的催化效应,二者复配具有良好的协同抗氧效应,有效减缓TMPTO油样的运动粘度增长及氧化产物的积累。(3)在明确酯类基础油热氧化行为规律的基础上,为提高酯类油抗氧化性能,开发制备了单分子中含多个受阻酚结构的高效抗氧剂2,4,6-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硫基)-1,3,5-三嗪(THA)和间苯三酚三(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PTP)。THA与PTP多酚型抗氧剂均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PTP抗氧剂可以有效提高三种酯类基础油的抗氧化性能,THA抗氧剂能够提高DOA和TDTM酯类油的抗氧化性能,但改善TMPTO抗氧化性能效果有限。PTP抗氧剂能够有效提高DOA酯类油的抗磨性能。THA抗氧剂与DNDA胺型抗氧剂在TDTM酯类油中表现出良好的协同抗氧效应,THA、DNDA、ZDDP三者复配使用可以进一步提高TDTM酯类油的抗氧化性能,并能显着改善其摩擦学性能。THA多酚抗氧剂与胺类抗氧剂及ZDDP抗磨剂在酯类油体系中具有良好的配伍性。(4)设计研制出基于高温低速四球摩擦试验机与红外光谱仪联用的润滑油摩擦学性能与结构在线测试系统,实现了摩擦过程中对润滑油及其添加剂化学结构变化的持续表征。研究发现,红外光谱的变化可精确表征高温摩擦过程中润滑油结构变化以及抗氧添加剂的影响,摩擦系数变化与润滑油结构变化具有对应性。在线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在高温摩擦过程中,DNDA抗氧剂通过自身N-H功能基团的脱氢作用来抑制油样的氧化,从而减少油样中醇类及羰基类氧化产物的形成。所研制的多酚型抗氧剂PTP在TMPTO酯类油高温摩擦过程中,其酚羟基抗氧基团易发生脱氢反应,能够有效阻断TMPTO的氧化,具有较好的改善TMPTO抗氧化性能效果,且能有效降低摩擦平稳阶段的摩擦系数,改善TMPTO的高温润滑性能。
郝学颖[6](2020)在《离子液体润滑油添加剂的合成及其摩擦学性能测试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能源利用和生态保护成为两大重要的课题,由于摩擦而造成的能量损耗占整个能源损耗的30%50%以上。机械设备运作相互面的接触带来摩擦和磨损是设备丧失工作性能的主要原因。据估计,消耗的总燃料能量的近三分之一是用来克服发动机、变速器、轮胎和制动器的摩擦及其他机械和水动力损失。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减少能源的消耗是当务之急,制备新型润滑油添加剂是时代的需要。离子液体的化学稳定性和高热稳定性符合润滑油添加剂的需求。本文合成了四丁基胺-磷酸酯、四甲基胍-磷酸酯、三乙基苄基-十二烷二酸、四甲基胺-十二烷二酸、四丁基胺-十二烷二酸、1-乙酸甲酯-3-甲基咪唑-水杨酸硼酸酯、1-乙酸甲酯-3-丁基咪唑-水杨酸硼酸酯、1-乙基-3-丁基咪唑-水杨酸硼酸酯、1-丁基咪唑-3-乙基羟基-水杨酸硼酸酯、1-乙酸甲酯-3-丁基咪唑-甲基水杨酸硼酸酯十种离子液体润滑油添加剂并添加到GTL430和500N两种润滑油中应用,对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黏度和铜片腐蚀进行了测试。按照GB/T 3142-1982标准,四球摩擦机在测试条件为75±2℃、压力为147 N、长磨时间为3600 s,主轴转速为1200r/min测试了摩擦学性能,以此结果来衡量添加剂的减摩性和抗磨性;测定了离子液体添加剂在40℃和100℃条件下的运动粘度,从而得到其黏度指数来衡量样品的粘温性;在温度为120℃,时间为3h条件下测定了添加剂的腐蚀性实验,来衡量添加剂对摩擦副的腐蚀程度。合成的离子液体添加剂在GTL430基础油中形成的磨斑最大相较于基础油来说降低47.90%,在500N基础油中磨斑降低49.20%;摩擦系数在GTL430基础油中最多相较于基础油来说降低了42.73%,在500N基础油中降低42.73%;添加剂的铜片腐蚀程度最小和最严重的的为1b和3b,但是相对于含卤素和硫的添加剂仍相对较小。
陈明鑫[7](2020)在《基于振动与油液监测的齿轮箱运行状态评估》文中研究说明齿轮箱作为机械传动系统中的关键部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运行状态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工作性能。因此,在实际的生产活动中有必要对齿轮箱进行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掌握其运行状况,以便在第一时间发现故障隐患,进行“预知性维修”,降低设备故障风险。本文以直齿轮箱为研究对象,在开展齿轮疲劳磨损试验的基础上,进行基于振动与油液监测的齿轮箱运行状态评估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对齿轮箱振动特征的提取方法进行了研究。利用时域分析方法、频域分析方法和时频域分析方法对在齿轮疲劳磨损试验过程中持续采集的振动信号进行分析,提取表征齿轮箱运行状态的多域振动特征:时域特征、频域特征和时频域特征,通过不同信号域特征的趋势分析能够更全面地反映齿轮箱运行状态的变化。另外,齿轮传动中存在多种失效形式,当故障发生时,会影响齿轮箱的运行状态。因此,提出一种随机森林融合奇异值差分谱的故障识别方法,对齿轮的5种故障模式(健康状态、齿根裂纹、断齿、缺齿和齿面磨损)的平均识别率可达到96.30%。其次,利用理化分析技术、颗粒计数技术、PQ分析技术和铁谱分析技术对在齿轮疲劳磨损试验过程中持续采集的油样进行分析,提取齿轮箱的油液特征。通过运动粘度、酸值、颗粒度、PQ指数的变化及铁谱图像的定性分析反映齿轮箱在运行过程中的润滑状况和运行状况。然后,针对联合应用振动与油液监测技术监测齿轮箱的运行状态时产生的信息冗余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齿轮箱运行状态评估的方法。对由多域振动特征和油液特征构建的表征齿轮箱运行状态的高维特征数据集进行主成分分析,将主成分对应的方差贡献率作为权值,进而实现加权特征融合,融合的综合指标可以很好地反映齿轮疲劳磨损试验过程中齿轮箱运行状态的变化。最后,为更充分地挖掘齿轮箱振动与油液特征数据集中各特征间的非线性关系,将核函数方法引入到主成分分析中,提出一种基于核主成分分析的齿轮箱运行状态评估方法。利用核主成分分析对上述特征数据集进行加权特征融合,并与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特征融合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更显着的特征融合效果,能够以更少数量的主成分最大化地表示原始数据集的信息,且第一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可达到75%以上,融合的综合指标能够在保留几乎所有原始信息的前提下更清晰地表征齿轮箱的运行状态。
徐攀[8](2020)在《碳酸钾催化C18甲酯制备生物基润滑油的工艺与性能研究》文中提出传统矿物润滑油存在生物降解性差、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开发可生物降解润滑油代替传统矿物润滑油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本实验使用生物柴油作为原料制备生物基润滑油三羟甲基丙烷脂肪酸酯,采用氮气吹扫方式替代传统真空耦合液氮冷却的方法进行甲醇的移除和回收,从而大大降低了能耗,实现了节能的目标。另外,使用碳酸钾作为催化剂,在保证催化效果的同时省去了粗产品的酸洗和水洗,从而避免了酸性废水的产生,达到了减排的目的。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将生物柴油通过减压精馏得到的纯度99.5%以上的C18甲酯作为原料与三羟甲基丙烷(TMP)在碳酸钾催化剂下通过酯交换反应制备三羟甲基丙烷脂肪酸酯。考察了C18甲酯与TMP的摩尔比,氮气流量,反应温度以及催化剂用量对酯交换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18甲酯与TMP的摩尔比为3:1–4:1,转速400 r/min,氮气流量为600 m L/min,反应温度200℃,催化剂用量为C18甲酯的1.5 wt%,反应时间为4 h的条件下,三羟甲基丙烷脂肪酸三酯的收率可达98%以上。2.研究了脂肪酸甲酯和三羟甲基丙烷酯交换反应过程的动力学。通过建立动力学方程并利用MATLAB软件对实验测得的不同条件下的各组分的浓度进行模型计算,得到了不同温度下酯交换过程中各反应的反应速率常数,随着温度的升高各反应的反应速率常数均增大,进一步计算得到各反应的活化能。另外,通过C18甲酯与三羟甲基丙烷酯交换的动力学模型,能较好地预测酯交换反应过程。3.对不同工艺条件下的产品性能,包括密度、运动粘度、酸值、碘值、冷凝点、油膜强度、摩擦系数等进行了测定,得到了最优情况下的产品性能如下:密度为0.91 g/cm3,运动粘度为52.6 mm2/s(40℃),酸值为0.54 mg KOH/g,碘值为106.3 g I2/g,冷凝点为–30℃,油膜强度为588 N,摩擦系数为0.089,其各项指标均达到或优于市场销售或文献报道的各产品性能指标。
万谦[9](2019)在《蓖麻油基低温润滑油基础油的研制及性能表征》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石油资源的逐渐枯竭及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传统石油基润滑油由于造成污染和资源不可持续而终将被替代。为了人类的持续发展,研究开发绿色、可再生的润滑油基础油迫在眉睫。考虑到工艺成熟的大豆油和菜籽油等均为食用油,本文选择以非食用油蓖麻油为研究对象,系统地探究了蓖麻油基低温润滑油基础油的绿色制备工艺,并对其进行了分子结构改性设计,获得了一种低温流动性优良的蓖麻油基润滑油基础油。1.蓖麻油的成分分析及生物酶法制备环氧蓖麻油的条件优化。首先,采用GC-MS法对蓖麻油进行成分分析,发现其中蓖麻油酸含量高达86.16%,总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3.39%。然后,以固定化脂肪酶Novozyme435为催化剂,经单因素及响应面优化,获得合成环氧蓖麻油的最优条件为:反应温度为42℃、甲苯添加量为43 wt%、酶添加量为5 wt%、反应时间为18 h,蓖麻油酸添加量为8 wt%,过氧化氢与双键摩尔比为2:1。在此条件下,环氧蓖麻油的环氧值可达5.20%,环氧转化率高达97.93%,并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法和核磁共振氢谱法对环氧蓖麻油结构进行验证。2.对环氧蓖麻油进行分子结构设计以改进其低温流动性。以6种不同结构的脂肪醇(乙醇、正丁醇、异丁醇、己醇、正辛醇和异辛醇)为亲核试剂,对环氧蓖麻油进行开环,接着以丁酸酐、己酸酐为酰化剂,对6组开环产物分别进行酰化,得到12组不同分子结构的初级蓖麻油基润滑油基础油(OCLBO);分别对其倾点、运动粘度、粘度指数、热氧化稳定性进行了测试和比较,结果表明,蓖麻油的低温流动性得到了极大提升,倾点均在-64℃-25℃之间;粘度指数高,均在129176之间;热氧化稳定性好,试样热失重10%的温度均在200℃以上,且热氧化过程中产生的沉积物含量极低,均在5%以下;其中12#OCLBO(异辛醇、己酸酐)的综合性能最为优异,其倾点为-64℃、V40℃=32.80 mm2/s、V100℃=6.109 mm2/s、粘度指数为136。3.添加Vanlube 7723抗氧化剂进一步改进12#OCLBO的抗氧化性能。当添加剂Vanlube 7723添加量为0.2%wt%时,得到的蓖麻油基润滑油基础油(CLBO)的热氧化稳定性最好,此时其闪点为226℃、粘度指数为128、V40℃=30.52 mm2/s、V100℃=5.67 mm2/s、倾点低于-54℃,以上参数均达到美军航空润滑油MIL-PRF-7808L的标准。同时,对比CLBO和矿物油VG 46的其它性质可以发现,CLBO拥有更为优异的极压性能(PB=863 N),且其抗磨性能(WSD=0.54 mm)和氧化安定性(T=24 min)均优于矿物油VG 46(PB=804 N,WSD=0.67 mm,T=20 min)。
黄丽娜[10](2019)在《酯类油用有机—无机复合抗氧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合成酯类润滑油由于热氧化稳定性好、润滑性能良好、可生物降解和对极性物质较好的溶解性等优点,成为润滑油研究的重要方向。酯类润滑油在使用过程中,在氧气、金属等作用下不可避免会发生氧化,从而引起油品变质,轻则影响润滑性能,重则形成油泥和漆膜,腐蚀机械设备,堵塞管路,加快换油频率,增加环境负担。因此,在酯类润滑油使用过程中需要加入抗氧剂以延长润滑油的寿命。目前最常用的润滑油抗氧剂一般为小分子化合物。较小的分子量会使其热稳定性较差、易挥发,从而影响其在高温下的抗氧能力。如何有效地提高抗氧剂的热稳定性,减少挥发造成的物理损失,并提高抗氧化效率,是当前润滑油抗氧添加剂研究的重要方向。本论文期望通过有机抗氧剂与无机纳米材料制备复合抗氧剂,包括通过无机纳米介孔材料对有机抗氧剂进行担载、原位包覆和有机抗氧剂修饰制备纳米材料几个方面。本论文获得的创新性成果如下:(1)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形成的胶束模板上,制备得到介孔二氧化硅。以介孔二氧化硅为载体,分别担载商用抗氧剂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甲酯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研究了其作为抗氧添加剂对酯类油癸二酸二异辛酯(DIOS)氧化安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抗氧剂经介孔二氧化硅担载后可以使基础油的氧化诱导时间增长,减缓酸值和粘度的增加,有效抑制油品颜色的加深。当复合抗氧剂添加到润滑油中,介孔二氧化硅孔道中的抗氧剂通过扩散进入润滑体系,并随着润滑油体系中有机抗氧剂的消耗不断向润滑体系扩散补充。此外,有机抗氧剂向润滑体系扩散后,在介孔二氧化硅中留下的空余孔道空间可以对油品产生的氧化产物进行吸附。在有机抗氧剂抗氧作用和介孔二氧化硅的缓慢释放和吸附作用的共同结合下,可以有效提高润滑油的氧化安定性。(2)选用介孔氧化铝进一步考察介孔材料与有机抗氧剂制备的复合抗氧剂对油品安定性的影响。首先以异丙醇铝为铝源,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聚(环氧乙烷)三嵌段共聚物为模板剂,通过软模板法制备得到介孔氧化铝。然后通过旋转氧弹测试仪、高压示差扫描量热法和烘箱加速氧化实验测定介孔氧化铝担载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甲酯的复合抗氧剂对酯类润滑油DIOS氧化诱导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抗氧剂可以显着提高酯类油DIOS的抗氧化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延缓油品酸值、粘度和颜色的变化。复合抗氧剂的抗氧机理包括两个方面,包括有机抗氧剂的缓慢释放和孔道结构对氧化产物的吸附作用。(3)为了提高复合抗氧剂在油品中的分散稳定性,在制备二氧化硅的过程中加入抗氧剂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甲酯,原位合成二氧化硅包覆有机抗氧剂的有机-无机复合材料。通过红外光谱、透射电镜、热重分析对制备的复合材料的结构和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为包覆结构,有机抗氧剂的含量为70%。分散性实验表明复合材料在DIOS基础油中的溶解分散性良好。通过旋转氧弹法、高压扫描量热法和烘箱加速氧化实验对复合材料作为抗氧剂对酯类基础油的氧化诱导时间、酸值和粘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抗氧性能,并且可以有效延缓油品酸值和粘度的增加,是一种性能良好的抗氧剂。(4)为了提高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以及在油品中的分散稳定性,利用含可反应官能团的受阻酚抗氧剂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DBHP),通过化学键修饰到无机纳米氧化锌表面(DBHP-ZnO),原位制备有机-无机复合抗氧剂。红外光谱和XPS谱图等结果证明抗氧剂分子通过共价键连接在纳米氧化锌表面。由于微粒表面存在有机抗氧修饰剂,可以提高纳米氧化锌在DIOS中的分散稳定性。此外把DBHP-ZnO纳米微粒作为抗氧剂加入酯类油DIOS中,研究了其对润滑油抗氧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无机复合抗氧剂DBHP-ZnO具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可以显着提高DIOS的氧化安定性。其抗氧机理是由于具有清除自由基能力的纳米氧化锌与有机抗氧剂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的协同作用。(5)为了提高在高温下的抗氧能力,修饰剂选用工作温度较高,抗氧耐久性好的二苯胺类抗氧剂(N-苯基邻氨基苯甲酸),通过原位修饰技术中合成了N-苯基邻氨基苯甲酸(Panh)修饰的纳米氧化锌(Panth-ZnO)。研究了溶剂、反应时间以及碱液添加量对其形貌的影响。抗氧性能结果表明得到的有机-无机复合抗氧剂Panth-ZnO可以显着提高酯类油DIOS在高温下的抗氧能力。
二、两种航空润滑油运动粘度的实验测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两种航空润滑油运动粘度的实验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有限元和油液分析的齿轮疲劳寿命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有限元分析技术研究动态 |
1.3.2 油液分析技术研究动态 |
1.3.3 寿命预测方法研究动态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齿轮疲劳寿命试验方案设计 |
2.1 引言 |
2.2 齿轮疲劳磨损试验 |
2.2.1 试验理论基础 |
2.2.2 试验台介绍 |
2.2.3 试验条件设置 |
2.2.4 试验齿轮油选型 |
2.2.5 具体试验方案 |
2.3 油液分析试验 |
2.3.1 运动粘度 |
2.3.2 酸值 |
2.3.3 颗粒度 |
2.3.4 PQ值 |
2.3.5 铁谱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传动齿轮疲劳寿命有限元分析 |
3.1 引言 |
3.2 传动齿轮模型的建立 |
3.3 传动齿轮静力学分析 |
3.3.1 静力学分析理论基础 |
3.3.2 有限元前处理 |
3.3.3 载荷施加 |
3.3.4 静力学仿真结果分析 |
3.4 传动齿轮载荷谱获取 |
3.4.1 载荷谱的概念 |
3.4.2 载荷谱编制 |
3.5 传动齿轮材料S-N曲线 |
3.6 传动齿轮疲劳寿命分析 |
3.6.1 ANSYS nCode疲劳分析软件分析流程 |
3.6.2 ANSYS nCode疲劳分析原理 |
3.6.3 疲劳寿命结果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传动齿轮油液数据分析 |
4.1 引言 |
4.2 油液分析数据修正 |
4.2.1 异常值处理 |
4.2.2 补油修正处理 |
4.3 油液分析指标测定结果分析 |
4.3.1 运动粘度结果分析 |
4.3.2 酸值结果分析 |
4.3.3 颗粒度结果分析 |
4.3.4 PQ值结果分析 |
4.3.5 铁谱图像及表面形貌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传动齿轮磨损量预测模型及验证 |
5.1 引言 |
5.2 齿轮磨损量表征方式 |
5.3 齿轮磨损阈值确定 |
5.4 基于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 |
5.4.1 基于神经网络的时间序列预测理论 |
5.4.2 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
5.4.3 GA-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
5.4.4 FPA-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
5.4.5 GA-FPA-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
5.5 齿轮磨损量预测模型验证及对比 |
5.5.1 网络参数的设定 |
5.5.2 最优个体适应度值比较 |
5.5.3 神经网络误差性能比较 |
5.5.4 预测结果比较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主要结论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润滑油基础油降解过程的荧光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润滑油概述 |
1.2.1 润滑油的基本组成 |
1.2.2 润滑油的主要作用 |
1.2.3 润滑油的失效方式 |
1.3 润滑油的状态监测 |
1.3.1 润滑油状态监测的意义 |
1.3.2 润滑油状态监测技术的现状 |
1.3.3 荧光技术在油液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
1.4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第2章 聚α烯烃基础油降解的荧光分析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化学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2.3 热降解PAO油样的制备及相关测试 |
2.3 结果和讨论 |
2.3.1 热降解PAO油样的理化性能分析 |
2.3.2 热降解PAO油样的红外光谱分析 |
2.3.3 热降解PAO油样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 |
2.3.4 热降解PAO油样的荧光分析研究 |
2.3.5 热降解PAO油样的荧光机理 |
2.3.6 荧光信号演变与PAO热降解过程的相关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酯类基础油降解的荧光分析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化学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2.3 热降解酯类油样的制备及相关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热降解酯类油样的理化性能分析 |
3.3.2 热降解酯类油样的红外光谱分析 |
3.3.3 热降解酯类油样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 |
3.3.4 热降解酯类油样的荧光分析研究 |
3.3.5 热降解酯类油样的荧光机理 |
3.3.6 荧光信号演变与酯类油热降解过程的相关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总结与展望 |
4.1 总结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3)含氮、硼离子液体润滑油添加剂的制备及摩擦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国内外润滑油添加剂的发展状况 |
1.3 润滑油添加剂的种类 |
1.3.1 含硫润滑油添加剂 |
1.3.2 含磷润滑油添加剂 |
1.3.3 含氯润滑油添加剂 |
1.3.4 含氮润滑油添加剂 |
1.3.5 含硼润滑油添加剂 |
1.3.6 有机金属润滑油添加剂 |
1.3.7 纳米润滑油添加剂 |
1.3.8 离子液体润滑油添加剂 |
1.4 本课题的意义与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水杨酸硼酸酯类离子液体添加剂的合成与应用 |
2.1 引言 |
2.2 实验仪器及试剂 |
2.2.1 仪器与设备 |
2.2.2 药品与试剂 |
2.3 实验部分 |
2.3.1 1,3-二丁基苯并咪唑水杨酸硼酸酯的制备 |
2.3.2 1,3-二己基苯并咪唑水杨酸硼酸酯的制备 |
2.3.3 1,3-二辛基苯并咪唑水杨酸硼酸酯的制备 |
2.3.4 1-(3-甲氧基丙基)-3-丁基苯并咪唑水杨酸硼酸酯的制备 |
2.3.5 1-(3-甲氧基丙基)-3-丁基咪唑水杨酸硼酸酯的制备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水杨酸硼酸酯类离子液体添加剂的核磁图谱分析 |
2.4.2 水杨酸硼酸酯类离子液体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测试 |
2.4.2.1 1,3-二丁基苯并咪唑水杨酸硼酸酯的摩擦学性能测试 |
2.4.2.2 1,3-二己基苯并咪唑水杨酸硼酸酯的摩擦学性能测试 |
2.4.2.3 1,3-二辛基苯并咪唑水杨酸硼酸酯的摩擦学性能测试 |
2.4.2.4 1-(3-甲氧基丙基)-3-丁基苯并咪唑水杨酸硼酸酯的摩擦学性能测试 |
2.4.2.5 1-(3-甲氧基丙基)-3-丁基咪唑水杨酸硼酸酯的摩擦学性能测试 |
2.4.3 水杨酸硼酸酯类离子液体添加剂的粘度测试 |
2.4.4 水杨酸硼酸酯类离子液体添加剂的铜片腐蚀测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扁桃酸硼酸酯类离子液体添加剂的合成与应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仪器及试剂 |
3.2.1 仪器与设备 |
3.2.2 药品与试剂 |
3.3 实验部分 |
3.3.1 1,3-二丁基咪唑扁桃酸硼酸酯的制备 |
3.3.2 1-辛基-3-丁基咪唑扁桃酸硼酸酯的制备 |
3.3.3 1-乙酸甲酯基-3-丁基咪唑扁桃酸硼酸酯的制备 |
3.3.4 1-(3-甲氧基丙基)-3-丁基咪唑扁桃酸硼酸酯的制备 |
3.3.5 1,3-二辛基苯并咪唑扁桃酸硼酸酯的制备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扁桃酸硼酸酯类离子液体添加剂的核磁图谱分析 |
3.4.2 扁桃酸硼酸酯类离子液体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测试 |
3.4.2.1 1,3-二丁基咪唑扁桃酸硼酸酯的摩擦学性能测试 |
3.4.2.2 1-辛基-3-丁基咪唑扁桃酸硼酸酯的摩擦学性能测试 |
3.4.2.3 1-乙酸甲酯基-3-丁基咪唑扁桃酸硼酸酯的摩擦学性能测试 |
3.4.2.4 1-(3-甲氧基丙基)-3-丁基咪唑扁桃酸硼酸酯的摩擦学性能测试 |
3.4.2.5 1,3-二辛基苯并咪唑扁桃酸硼酸酯的摩擦学性能测试 |
3.4.3 扁桃酸硼酸酯类离子液体添加剂的粘度测试 |
3.4.4 扁桃酸硼酸酯类离子液体添加剂的铜片腐蚀测试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4.1 总结 |
4.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4)高粘度酯类基础油的构型设计及绿色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引言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高粘度酯类基础油的市场与应用 |
1.1.1 柴油机油基础油 |
1.1.2 车辆传动设备油基础油 |
1.1.3 工业润滑油基础油 |
1.1.4 润滑油调和组分 |
1.1.5 抗磨剂 |
1.2 高粘度酯类基础油的研究进展 |
1.2.1 新戊基多元醇酯 |
1.2.2 桥联型新戊基多元醇酯 |
1.2.3 双酯型新戊基多元醇酯 |
1.2.4 小结 |
1.3 酯类基础油合成原料的选择 |
1.3.1 新戊基多元醇的选择 |
1.3.2 二元羧酸的选择 |
1.3.3 一元醇的选择 |
1.3.4 一元羧酸的选择 |
1.4 催化剂在酯类基础油合成中的应用 |
1.4.1 SO_4~(2-)/M_xO_y型固体超强酸 |
1.4.2 杂多酸 |
1.4.3 复合金属氧化物 |
1.4.4 分子筛 |
1.4.5 酸改性的活性炭 |
1.4.6 脂肪酶 |
1.4.7 小结 |
1.5 绿色分离技术在酯类基础油合成过程中的应用 |
1.5.1 氮气携水法 |
1.5.2 减压法 |
1.5.3 反应蒸馏法 |
1.5.4 吸附法 |
1.5.5 小结 |
1.6 绿色分离技术在酯类基础油精制过程中的应用 |
1.6.1 分子蒸馏法 |
1.6.2 吸附分离法 |
1.6.3 氮气气提法 |
1.6.4 小结 |
第2章 锡锆复合氧化物的制备、表征及合成机理分析 |
2.1 催化剂设计 |
2.2 锡锆复合氧化物的制备及评价 |
2.2.1 仪器与试剂 |
2.2.2 锡锆复合氧化物的制备方法 |
2.2.3 催化活性评价装置及方法 |
2.3 锡锆复合氧化物制备条件的优化 |
2.3.1 锡锆摩尔比的优化 |
2.3.2 pH的优化 |
2.3.3 沉淀剂的优化 |
2.3.4 水热温度的优化 |
2.3.5 水热时间的优化 |
2.3.6 催化剂母液浓度的优化 |
2.3.7 催化活性对比 |
2.4 锡锆复合氧化物的表征 |
2.4.1 分析仪器、测试条件及样品处理方法 |
2.4.2 XRD分析 |
2.4.3 Raman spectra分析 |
2.4.4 N_2 physisorption分析 |
2.4.5 XPS与ICP-OES分析 |
2.4.6 SEM分析 |
2.5 锡锆复合氧化物的合成机理分析 |
2.5.1 合成机理分析 |
2.5.2 验证实验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锡锆复合氧化物的成型与表征 |
3.1 锡锆复合氧化物的成型 |
3.1.1 仪器与试剂 |
3.1.2 成型方法 |
3.1.3 评价方法 |
3.1.4 成型条件考察 |
3.1.5 成型方案优化 |
3.2 成型催化剂的表征 |
3.2.1 分析仪器、测试条件及样品处理方法 |
3.2.2 XRD分析 |
3.2.3 N_2 physisorption分析 |
3.2.4 XPS与ICP-OES分析 |
3.2.5 NH_3-TPD与Py-IR分析 |
3.2.6 SEM分析 |
3.2.7 DLS分析 |
3.2.8 TG-DSC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粘度酯类基础油合成的反应动力学研究 |
4.1 实验装置、试剂、步骤及油品性能测试方法 |
4.1.1 实验装置与试剂 |
4.1.2 实验步骤 |
4.1.3 油品性能测试方法 |
4.2 反应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4.2.1 第一步反应的动力学模型建立 |
4.2.2 第二步反应的动力学模型建立 |
4.3 内、外扩散影响的消除 |
4.3.1 成型催化剂用量对羧基转化率的影响 |
4.3.2 外扩散影响的消除 |
4.3.3 内扩散影响的消除 |
4.4 三羟甲基丙烷与戊二酸的反应动力学研究 |
4.4.1 反应温度及时间对羧基转化率和酸值的影响 |
4.4.2 动力学方程的拟合 |
4.4.3 动力学参数的确定 |
4.5 第一步反应产物与2-乙基己酸的反应动力学研究 |
4.5.1 反应温度及时间对2-乙基己酸转化率和酸值的影响 |
4.5.2 动力学方程的拟合 |
4.5.3 动力学参数的确定 |
4.6 第一步反应产物与正庚酸的反应动力学研究 |
4.6.1 反应温度及时间对正庚酸转化率和酸值的影响 |
4.6.2 动力学方程的拟合 |
4.6.3 动力学参数的确定 |
4.7 混合酸酯合成反应的转化率的估算 |
4.8 反应历程及催化机理分析 |
4.9 梯度升温实验 |
4.10 失活催化剂的再生研究 |
4.10.1 失活机理分析 |
4.10.2 失活催化剂的再生实验 |
4.11 本章小结 |
第5章 桥联型新戊基多元醇酯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5.1 实验装置、试剂、油品合成及性能测试方法 |
5.1.1 实验装置与试剂 |
5.1.2 油品合成方法 |
5.1.3 油品性能测试方法 |
5.2 桥联型新戊基多元醇酯的物料配比优化 |
5.2.1 正交试验设计 |
5.2.2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5.2.3 对比实验 |
5.3 桥联型新戊基多元醇酯的合成条件优化 |
5.3.1 正交试验设计 |
5.3.2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5.3.3 合成方案优化 |
5.4 桥联型新戊基多元醇酯粗产品的性能分析 |
5.4.1 分析仪器及测试条件 |
5.4.2 基本物性分析 |
5.4.3 模拟蒸馏分析 |
5.4.4 GPC分析 |
5.4.5 ~(13)C-NMR分析 |
5.4.6 ~1H-NMR分析 |
5.5 桥联型新戊基多元醇酯的构效关系研究 |
5.5.1 二元羧酸对桥联型新戊基多元醇酯基本物性的影响 |
5.5.2 增粘机理分析及构效关系研究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双酯型新戊基多元醇酯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6.1 实验装置、试剂及油品性能测试方法 |
6.1.1 实验装置与试剂 |
6.1.2 油品性能测试方法 |
6.2 探索性实验 |
6.2.1 双酯型新戊基多元醇酯的分子构型设计 |
6.2.2 双酯型三羟甲基丙烷酯的合成方法 |
6.2.3 双酯型三羟甲基丙烷酯的合成实验总结 |
6.2.4 C类双酯型季戊四醇酯的合成探索 |
6.3 C类双酯型季戊四醇酯合成条件的优化 |
6.3.1 第一步反应条件的优化 |
6.3.2 第二步反应条件的优化 |
6.3.3 氮气流量与搅拌速度的优化 |
6.3.4 小结 |
6.4 C类双酯型季戊四醇酯粗产品的性能分析 |
6.4.1 分析仪器及测试条件 |
6.4.2 基本物性分析 |
6.4.3 GC-MS与模拟蒸馏分析 |
6.4.4 GPC分析 |
6.4.5 ~(13)C-NMR分析 |
6.4.6 ~1H-NMR分析 |
6.5 C类双酯型季戊四醇酯的构效关系研究 |
6.5.1 二元羧酸对C类双酯型季戊四醇酯基本物性的影响 |
6.5.2 一元醇对C类双酯型季戊四醇酯基本物性的影响 |
6.5.3 增粘机理分析及构效关系研究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高粘度酯类基础油的精制研究 |
7.1 实验装置、试剂、精制步骤及油品性能测试方法 |
7.1.1 实验装置及试剂 |
7.1.2 精制步骤 |
7.1.3 油品性能测试方法 |
7.2 分子蒸馏精制实验 |
7.3 粗产品与精制产品的性能测试 |
7.3.1 基本物性分析 |
7.3.2 元素分析 |
7.3.3 GPC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酯类油热氧化机理及其抗氧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热氧化与金属催化对酯类润滑油结构及性能影响的研究现状 |
1.2.1 酯类润滑油热氧化行为研究现状 |
1.2.2 金属催化对酯类润滑油氧化行为影响的研究现状 |
1.3 润滑油抗氧剂的作用机理与发展现状 |
1.3.1 润滑油抗氧剂的作用机理 |
1.3.2 润滑油抗氧剂的发展现状 |
1.4 摩擦/氧化诱导润滑油结构变化的在线分析技术研究现状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二章 DOA和TDTM基础油的热氧化行为及其机理研究 |
2.1 引言 |
2.2 试验方法与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氧化起始温度与氧化诱导时间的测试 |
2.2.3 DOA和TDTM基础油烘箱氧化后的运动粘度测试 |
2.2.4 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 |
2.3 DOA和TDTM的PDSC氧化起始温度和氧化诱导时间 |
2.4 氧化对DOA和TDTM基础油运动粘度的影响 |
2.5 DOA和TDTM的自由体积分数与氧气扩散系数 |
2.6 DOA和TDTM的反应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
2.6.1 反应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的统计分析 |
2.6.2 DOA和TDTM的热氧化机制分析 |
2.7 结论 |
第三章 铁催化对酯类润滑油热氧化行为的影响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验材料与试验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方法 |
3.3 Fe金属表面对TMPTO基础油热氧化行为的影响 |
3.3.1 运动粘度和总酸值 |
3.3.2 拉曼光谱分析 |
3.3.3 红外光谱分析 |
3.3.4 薄膜氧化状态下TMPTO的原位拉曼光谱分析 |
3.4 Fe金属表面对DOA、TDTM基础油热氧化行为的影响 |
3.4.1 运动粘度与总酸值 |
3.4.2 红外光谱分析 |
3.5 Fe催化条件下添加剂对酯类基础油热氧化性能的改进作用 |
3.5.1 运动粘度分析 |
3.5.2 红外光谱分析 |
3.5.3 拉曼光谱分析 |
3.6 结论 |
第四章 2,4,6-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硫基)-1,3,5-三嗪(THA)抗氧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试验材料 |
4.3 THA抗氧剂的制备、结构表征与性能评价方法 |
4.3.1 制备方法 |
4.3.2 结构表征 |
4.3.3 性能测试方法 |
4.4 THA抗氧剂的热稳定性能分析 |
4.5 THA抗氧剂对TMPTO、DOA及TDTM酯类油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
4.6 THA抗氧剂对酯类油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
4.6.1 THA抗氧剂对DOA酯类油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
4.6.2 THA抗氧剂对TDTM酯类油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
4.7 THA抗氧剂与DNDA胺型抗氧剂、ZDDP抗磨剂的配伍性研究 |
4.7.1 THA与DNDA、ZDDP复配添加剂的抗氧化性能 |
4.7.2 THA与DNDA、ZDDP复配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 |
4.8 结论 |
第五章 间苯三酚三(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PTP)抗氧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试验材料 |
5.3 PTP抗氧剂的制备、结构表征与性能评价方法 |
5.3.1 制备方法 |
5.3.2 结构表征 |
5.3.3 性能测试方法 |
5.4 PTP抗氧剂的热稳定性能 |
5.5 PTP抗氧剂对TMPTO、DOA及TDTM基础油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
5.6 PTP抗氧剂对TMPTO、DOA及TDTM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
5.6.1 摩擦系数与磨损量分析 |
5.6.2 磨损表面粗糙度分析 |
5.6.3 磨损机制分析 |
5.6.4 摩擦试验后油样的红外光谱分析 |
5.7 结论 |
第六章 润滑油高温摩擦过程的在线红外光谱研究 |
6.1 引言 |
6.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6.2.1 试验材料 |
6.2.2 高温低速四球摩擦试验机与红外光谱仪联用测试系统的构建 |
6.2.3 测试步骤 |
6.3 MO、PAO及TMPTO润滑油高温摩擦的在线红外光谱分析 |
6.3.1 MO、PAO及TMPTO润滑油的在线红外光谱分析 |
6.3.2 润滑油结构变化与其摩擦学性能的关系 |
6.3.3 DNDA抗氧剂对MO、PAO及TMPTO润滑油高温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
6.4 THA与PTP抗氧剂对TMPTO酯类油高温摩擦学性能的作用 |
6.4.1 含THA与PTP的TMPTO酯类油的在线红外光谱分析 |
6.4.2 THA与PTP抗氧剂对TMPTO酯类油高温润滑性能的影响 |
6.5 结论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7.2 论文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中文详细摘要 |
(6)离子液体润滑油添加剂的合成及其摩擦学性能测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序言 |
1.1 课题背景 |
1.1.1 润滑油对环境的污染 |
1.1.2 摩擦的机理 |
1.1.3 磨损 |
1.2 国内外离子液体的研究进展及其在润滑油行业中的应用 |
1.3 论文的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
1.3.1 研究意义 |
1.3.2 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含磷离子液体的合成及其摩擦学应用 |
2.1 前言 |
2.2 实验仪器及试剂 |
2.2.1 仪器与设备 |
2.2.2 药品与试剂 |
2.3 实验部分 |
2.3.1 四丁基胺-磷酸酯的制备 |
2.3.2 四甲基胍-磷酸酯的制备 |
2.4 磷酸酯离子液体的表征 |
2.5 磷酸酯离子液体的摩擦学性能测试 |
2.6 磷酸酯离子液体的粘度测试 |
2.7 磷酸酯离子液体的腐蚀性研究 |
2.8 结果与讨论 |
2.8.1 磷酸酯离子液体的表征 |
2.8.2 磷酸酯离子液体摩擦学性能测试结果分析 |
2.8.3 磷酸酯离子运动粘度测试结果分析 |
2.8.4 磷酸酯铜片腐蚀测试结果分析 |
2.9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胺-十二烷二酸离子液体添加剂的合成及其摩擦学应用 |
3.1 前言 |
3.2 实验仪器及试剂 |
3.2.1 仪器与设备 |
3.2.2 药品与试剂 |
3.3 实验部分 |
3.3.1 三乙基苄基-十二烷二酸的合成 |
3.3.2 四甲基-十二烷二酸的合成 |
3.3.3 四丁基-十二烷二酸的合成 |
3.4 胺-十二烷二酸离子液体的表征 |
3.5 胺-十二烷二酸离子液体的摩擦学性能测试 |
3.6 胺-十二烷二酸离子液体的粘度测试 |
3.7 胺-十二烷二酸离子液体的腐蚀性研究 |
3.8 结果与讨论 |
3.8.1 胺-十二烷二酸离子液体的表征 |
3.8.2 胺-十二烷二酸离子液体摩擦学性能测试结果分析 |
3.8.2.1 三乙基苄基胺-十二烷二酸的测试结果 |
3.8.2.2 四甲基胺-十二烷二酸的测试结果 |
3.8.2.3 四丁基胺-十二烷二酸的测试结果 |
3.8.3 胺-十二烷二酸离子液体运动粘度测试结果分析 |
3.8.4 胺-十二烷二酸铜片腐蚀结果分析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含硼离子液体添加剂的合成及其摩擦学应用 |
4.1 前言 |
4.2 实验仪器及试剂 |
4.2.1 仪器与设备 |
4.2.2 药品与试剂 |
4.3 实验部分 |
4.3.1 1-乙酸甲酯3甲基咪唑-水杨酸硼酸酯的合成 |
4.3.2 1-乙酸甲酯3丁基咪唑-水杨酸硼酸酯的合成 |
4.3.3 1-乙基3丁基咪唑-水杨酸硼酸酯的合成 |
4.3.4 1-丁基咪唑3乙基羟基-水杨酸硼酸酯的合成 |
4.3.5 1-乙酸甲酯3丁基咪唑-甲基水杨酸硼酸酯的合成 |
4.4 硼酸酯离子液体的表征 |
4.5 硼酸酯离子液体的摩擦学性能测试 |
4.6 硼酸酯离子液体的粘度测试 |
4.7 硼酸酯离子液体的腐蚀性研究 |
4.8 结果与讨论 |
4.8.1 硼酸酯离子液体的表征 |
4.8.2 硼酸酯离子液体摩擦学性能测试结果分析 |
4.8.2.1 1-乙酸甲酯3甲基咪唑-水杨酸硼酸酯的测试结果 |
4.8.2.2 1-乙酸甲酯3丁基咪唑-水杨酸硼酸酯的测试结果 |
4.8.2.3 1-乙基3丁基咪唑-水杨酸硼酸酯的测试结果 |
4.8.2.4 1-丁基咪唑3乙基羟基-水杨酸硼酸酯的测试结果 |
4.8.2.5 1-乙酸甲酯3丁基咪唑-甲基水杨酸硼酸酯的测试结果 |
4.8.3 硼酸酯离子液体运动粘度测试结果分析 |
4.8.4 硼酸酯离子液体铜片腐蚀结果分析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一、发表论文 |
二、申请专利 |
三、参加的横向课题 |
(7)基于振动与油液监测的齿轮箱运行状态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振动监测技术的研究动态 |
1.2.2 油液监测技术的研究动态 |
1.2.3 信息融合技术的研究动态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齿轮箱振动信号特征提取方法 |
2.1 引言 |
2.2 时域特征提取方法 |
2.3 频域特征提取方法 |
2.4 时频域特征提取方法 |
2.4.1 小波包变换 |
2.4.2 小波包能量熵 |
2.5 基于多域振动特征提取的齿轮箱疲劳磨损试验 |
2.5.1 时域特征结果与分析 |
2.5.2 频域特征结果与分析 |
2.5.3 时频域特征结果与分析 |
2.6 小结 |
第三章 随机森林融合奇异值差分谱的齿轮故障识别方法 |
3.1 引言 |
3.2 随机森林融合奇异值差分谱的故障识别方法原理 |
3.2.1 随机森林算法基本原理 |
3.2.2 奇异值差分谱法基本原理 |
3.2.3 故障识别方法流程 |
3.3 试验验证 |
3.3.1 试验方案 |
3.3.2 奇异值差分谱降噪 |
3.3.3 基于随机森林的故障识别 |
3.3.4 随机森林与BP神经网络的对比 |
3.4 小结 |
第四章 齿轮箱油液特征提取方法 |
4.1 引言 |
4.2 理化指标分析 |
4.2.1 运动粘度 |
4.2.2 酸值 |
4.3 颗粒度分析 |
4.4 PQ分析 |
4.5 铁谱分析 |
4.6 基于油液特征提取的齿轮疲劳磨损试验 |
4.6.1 理化特征结果与分析 |
4.6.2 颗粒度结果与分析 |
4.6.3 PQ指数结果与分析 |
4.6.4 铁谱图像结果与分析 |
4.7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齿轮箱运行状态评估 |
5.1 引言 |
5.2 主成分分析算法原理 |
5.3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加权特征融合方法 |
5.4 试验验证 |
5.4.1 齿轮疲劳磨损试验 |
5.4.2 数据标准化处理 |
5.4.3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振动与油液特征融合分析 |
5.5 小结 |
第六章 基于核主成分分析的齿轮箱运行状态评估 |
6.1 引言 |
6.2 核函数基本原理 |
6.3 核主成分分析的基本原理 |
6.4 基于核主成分分析的加权特征融合方法 |
6.5 试验验证 |
6.6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工作总结 |
7.2 主要结论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碳酸钾催化C18甲酯制备生物基润滑油的工艺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润滑油的发展历史及趋势 |
1.3 生物基润滑油 |
1.3.1 生物基润滑油简介 |
1.3.2 植物油 |
1.3.3 合成油 |
1.4 三羟甲基丙烷脂肪酸酯的性质及应用 |
1.4.1 三羟甲基丙烷脂肪酸酯的性质 |
1.4.2 三羟甲基丙烷脂肪酸酯的应用 |
1.5 三羟甲基丙烷脂肪酸的合成方法 |
1.5.1 直接酯化法 |
1.5.2 酯交换化法 |
1.5.3 直接酯化法与酯交换化法的比较 |
1.6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1.6.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1.6.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三羟甲基丙烷脂肪酸脂的合成工艺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2.2 实验方法 |
2.2.3 分析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C18甲酯的制备 |
2.3.2 搅拌转速的影响 |
2.3.3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
2.3.4 氮气流量的影响 |
2.3.5 C18甲酯与TMP的摩尔比的影响 |
2.3.6 反应温度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酯交换反应动力学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方法 |
3.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3.2.2 实验方法 |
3.2.3 分析方法 |
3.3 酯交换反应原理 |
3.4 动力学方程 |
3.4.1 速率方程 |
3.4.2 动力学方程参数计算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三羟甲基丙烷脂肪酸酯的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方法 |
4.2.1 密度 |
4.2.2 粘度 |
4.2.3 酸值 |
4.2.4 碘值 |
4.2.5 冷凝点 |
4.2.6 油膜强度 |
4.2.7 摩擦系数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密度 |
4.3.2 粘度 |
4.3.3 酸值 |
4.3.4 碘值 |
4.3.5 冷凝点 |
4.3.6 油膜强度 |
4.3.7 摩擦系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蓖麻油基低温润滑油基础油的研制及性能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润滑油概述 |
1.2 环境友好型润滑油 |
1.3 植物油基润滑油基础油的化学改性 |
1.4 蓖麻油 |
1.5 本课题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2 环氧蓖麻油的生物酶法制备及表征 |
2.1 实验部分 |
2.2 结果与讨论 |
2.3 本章小结 |
3 基于不同侧链结构的环氧蓖麻油的改性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2 结果与讨论 |
3.3 本章小结 |
4 蓖麻油基润滑油基础油的复合改性探索 |
4.1 实验部分 |
4.2 结果与讨论 |
4.3 本章小结 |
5 全文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课题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2 缩略语表 |
附录3 凝胶渗透色谱图(GPC) |
附录4 各项测试对应的国家标准 |
(10)酯类油用有机—无机复合抗氧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抗氧剂的研究现状 |
1.1.1 传统抗氧剂的研究现状 |
1.1.2 新型抗氧剂的研究现状 |
1.1.3 抗氧剂的抗氧机理 |
1.1.4 抗氧剂的应用现状 |
1.2 酯类润滑油的氧化过程研究 |
1.3 选题依据、研究思想和研究内容以及创新点 |
1.3.1 选题依据 |
1.3.2 研究思想和研究内容 |
1.3.3 创新点 |
第二章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微球负载抗氧剂的制备和抗氧性能研究 |
2.1 实验部分 |
2.1.1 试剂与仪器 |
2.1.2 介孔二氧化硅以及复合抗氧剂的制备 |
2.1.3 介孔二氧化硅的结构表征方法 |
2.1.4 抗氧性能测试方法 |
2.1.5 摩擦学性能测试方法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介孔二氧化硅的合成机理 |
2.2.2 介孔二氧化硅的组成和形貌表征 |
2.2.3 介孔二氧化硅与抗氧剂T512复合后的抗氧及摩擦学性能研究 |
2.2.4 介孔二氧化硅与抗氧剂DBHP复合后的抗氧及摩擦学性能研究 |
2.2.5 介孔二氧化硅与商用抗氧剂复合的抗氧机理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介孔氧化铝纳米微粒负载抗氧剂的制备和抗氧性能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试剂与仪器 |
3.1.2 介孔氧化铝以及复合抗氧剂的制备 |
3.1.3 介孔氧化铝的结构表征方法 |
3.1.4 抗氧性能和摩擦学性能测试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介孔氧化铝的组成和形貌表征 |
3.2.2 介孔氧化铝与抗氧剂T512复合后抗氧及摩擦学性能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原位法制备二氧化硅包覆T512复合抗氧剂及其抗氧性能研究 |
4.1 实验部分 |
4.1.1 试剂与仪器 |
4.1.2 二氧化硅包覆T512复合抗氧剂的制备 |
4.1.3 二氧化硅包覆T512复合抗氧剂的结构表征方法 |
4.1.4 抗氧性能和摩擦学性能测试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二氧化硅包覆T512复合抗氧剂的组成和形貌表征 |
4.2.2 二氧化硅包覆T512复合抗氧剂的抗氧和摩擦学性能研究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DBHP功能化的氧化锌纳米微粒的制备和抗氧性能研究 |
5.1 实验部分 |
5.1.1 试剂与仪器 |
5.1.2 DBHP-ZnO纳米微粒的制备 |
5.1.3 DBHP-ZnO纳米微粒的结构表征方法 |
5.1.4 DBHP-ZnO纳米微粒的抗氧性能测试方法 |
5.1.5 DBHP-ZnO纳米微粒的摩擦学性能测试方法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DBHP-ZnO纳米微粒的合成机理 |
5.2.2 DBHP-ZnO纳米微粒的组成和形貌表征 |
5.2.3 反应参数对DBHP-ZnO纳米微粒形貌的影响 |
5.2.4 表面修饰剂含量对DBHP-ZnO在DIOS中分散性的影响 |
5.2.5 DBHP-ZnO纳米微粒的抗氧性能研究 |
5.2.6 DBHP-ZnO纳米微粒摩擦学性能研究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Panth功能化的纳米氧化锌的制备和抗氧性能研究 |
6.1 实验部分 |
6.1.1 试剂与仪器 |
6.1.2 Panth-ZnO纳米微粒的制备 |
6.1.3 Panth-ZnO纳米微粒的结构表征方法 |
6.1.4 Panth-ZnO纳米微粒的抗氧性能测试方法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Panth-ZnO纳米微粒的合成机理 |
6.2.2 Panth-ZnO纳米微粒的组成和形貌表征 |
6.2.3 Panth-ZnO纳米微粒的抗氧性能研究 |
6.2.4 Panth-ZnO纳米微粒摩擦学性能研究 |
6.3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两种航空润滑油运动粘度的实验测定(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有限元和油液分析的齿轮疲劳寿命预测研究[D]. 闫宗庆.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2]润滑油基础油降解过程的荧光分析研究[D]. 王豫嘉. 西北师范大学, 2021(12)
- [3]含氮、硼离子液体润滑油添加剂的制备及摩擦学性能研究[D]. 陆国旺. 辽宁大学, 2021(12)
- [4]高粘度酯类基础油的构型设计及绿色合成研究[D]. 胡少剑.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02)
- [5]酯类油热氧化机理及其抗氧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金永亮.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 2020
- [6]离子液体润滑油添加剂的合成及其摩擦学性能测试研究[D]. 郝学颖. 辽宁大学, 2020(01)
- [7]基于振动与油液监测的齿轮箱运行状态评估[D]. 陈明鑫.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7)
- [8]碳酸钾催化C18甲酯制备生物基润滑油的工艺与性能研究[D]. 徐攀.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2)
- [9]蓖麻油基低温润滑油基础油的研制及性能表征[D]. 万谦.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10]酯类油用有机—无机复合抗氧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黄丽娜. 河南大学, 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