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正确比较配合物的稳定常数(论文文献综述)
蔡朋根[1](2021)在《肝细胞靶向螯合剂的合成与表征及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铜是生命活动所必需的重要元素,而肝脏则是铜在体内存储和代谢的主要器官。铜过载是导致肝癌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它将引发一系列的严重后果:肝脏部位沉积的铜不仅会直接造成细胞毒性,而且使胞内的H2O2通过Fenton反应产生大量的羟自由基(·OH),造成细胞膜脂质和线粒体膜脂质的氧化损伤,引起细胞异常增殖,激活致癌基因,最终诱发癌症;而细胞的氧化损伤又进一步加剧肝脏代谢功能障碍,致使更多的铜沉积,导致铜代谢障碍的恶性循环。因此,及时有效地清除肝脏内沉积的铜是恢复铜代谢功能的必要前提,也是遏制正常肝细胞向肝细胞癌转化,预防肝癌发生或扩散的最后屏障。在本文工作中,我们将合成筛选的缩氨基(硫)脲类螯合剂与肝细胞靶向分子乳糖酸进行共价偶联,设计合成了一类高效特异性的肝细胞靶向铜螯合剂。通过质谱(MS)、元素分析、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对其分子结构进行表征。然后通过自动电位滴定、紫外光谱(UV)和傅里叶变换红外谱(FT-IR)等方法对螯合剂的结构、性质等方面展开了研究。接着我们通过模拟人体肝癌细胞生理环境,建立了高铜细胞模型,用来研究螯合剂的细胞毒性、螯合剂对细胞内铜的螯合性能、螯合剂对细胞内铜酶活性的影响以及螯合剂对肝癌细胞凋亡周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其他螯合剂相比,我们设计合成的铜螯合剂对铜离子具有一定的选择性,铜协调能力适中,不会干扰如SOD1等铜酶的正常功能;且该螯合剂对细胞毒性较小,并能通过螯合清除细胞内的沉积铜,促进高铜模型下的HepG2细胞凋亡,而且与乳糖酸偶联接枝具有实现肝脏靶向递送药物的潜力。因此,该螯合剂可能是一种缓解或治疗因铜沉积导致肝细胞癌变的潜在靶向药物。
唐剑峰[2](2021)在《氟化盐水溶液(CaF2、MgF2和ZnF2)微观结构及其阴阳离子缔合行为的理论计算研究》文中指出氟在水体、锌湿法冶金中富集会严重污染环境和损害正常生产。CaF2(s)和MgF2(s)溶解度极低,理论上用钙盐、镁盐可将溶液中F-浓度降低到工业上广泛可接受的50 mg·L-1水平以下。然而,实际体系中复杂的盐效应使得溶液中即使存在过量的Ca2+和Mg2+,F-浓度仍居高不下(常高于100 mg·L-1),而这些效应的本质可能与溶液中阳离子与阴离子F-间的缔合有关,但该方面的研究迄今几乎空白,使得人们尚不能把握含氟体系溶液性质的变化规律,导致以沉淀除氟方法的精准调控/开发充满经验性。为此,本论文利用经典/从头算分子动力学模拟(CMD/从头算MD)、密度泛函理论计算(DFT)和辅助实验(溶解度平衡、过饱和度测定)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对MF2(M=Ca2+、Mg2+和Zn2+)溶液中阴阳离子的缔合行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通过文献调研及简单的计算比较筛选出了合理地用于描述Ca2+、Mg2+、Zn2+、F-和溶剂水作用的势参数以及用于DFT计算的泛函和基组;编写了用于团簇及其水化壳层分析的后处理程序,成功地从轨迹文件提取了相关体系可能存在的MFx(H2O)n2-x接触离子对(CIP)、M(H2O)nFx2-x(x=1-2)溶剂共享离子对(SSIP)及其水化特征等结构信息。(2)利用1)中的方法系统地研究了 Ca-F缔合离子和其水化结构,CMD结果表明CaFx(H2O)n2-x(x=0-2)团簇中水分子在内外配位壳层中交换频繁,使水化Ca2+、CaF+和CaF2(aq)缔合离子内壳层配位数在6-9变化;F-的交换也被观察到,F-进入Ca2+的第一配位壳层会强化水分子的交换,使相应缔合离子的水化壳稳定性变差,增加这些离子对进一步的缔合。同时DFT计算结果亦显示6、7配位的CaF+和CaF2水化团簇结合能相差不超过3.0kcal.mol-1,这些一致性的结果,一方面表明Ca2+的(内)配位壳层极富弹性,另一方面也表明随着F-与Ca2+形成缔合离子,其配位结构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以优势构型之一的七配体CaF(H2O)6+和CaF2(H20)5结构,使用从头算MD模拟研究它们的解离/缔合行为,结果表明Ca2+与F-作用主要受控于阴阳离子的静电吸引,F...H氢键对解离/缔合能量轮廓几乎无贡献;计算的CaF2(aq)CIP累积缔合常数为~5.9,与氟离子选择电极(FISE)实验测定的结果(~5.7)非常吻合。然而,实验值(~1.1)与计算给出的从自由Ca2+和F-形成CaF+CIP缔合常数值(~4.1)相差较远,但却与形成CaF+SSIP的值(~1.8)较为接近,表明FISE测定的CaF+缔合常数事实上对应的是由自由Ca2+、F-形成SSIP而非长久以来认为形成CIP的缔合过程,该结果赋予了用FISE测定CaF+缔合常数明确的物理意义。(3)CMD结果表明MgF2水溶液中Mg-F倾向以SSIP形式存在,Mg2+的第一配位壳层是严格的八面体结构,在整个模拟过程中未观察到Mg2+内配位壳层的水分子或F-与外壳层间的交换;温度仅影响其第二层水化壳层与更外层中水分子的交换频率,温度的升高会弱化Mg2+的第二水化壳层。然而,DFT计算表明,Mg-FCIP和SSIP结构能量接近,对于MgF+和MgF2(aq)水化团簇,两者结合能相差分别为~0.76和~2.4 kcal·mol-1,热力学上建议CIP和SSIP在MgF2溶液中共存;但从头算MD表明MgF+和MgF2(aq)从各自SSIP到缔合离子对都需克服~2kcal.mol-1的能垒,动力学上表明Mg-F缔合离子不易形成。过渡态计算研究了F-进入Mg2+内配位壳层的动态缔合过程,结果表明由于Mg2+严格的八面体(内)配位壳层,要形成MgF+CIP需经历Mg2+的去水化、F-再进入Mg2+的内配位壳层两步;相反,由于Ca2+富有弹性的配位壳层,F-进入其内壳层仅需内壳层水分子的弯曲摆动即可;再加上Mg2+的强水化作用使得Mg-F缔合所要跨越的能垒比Ca-F的高~6.9 kcal·mol-1,很好地解释了 MgF2比CaF2有更大过饱和度的实验事实。(4)ZnF2溶液的CMD模拟结果显示,在Zn2+内壳层中未观察到水分子及F-与外壳层间的交换,ZnFx(H2O)n2-x(x=0-2)团簇内壳层都为八面体结构。ZnFx(H2O)n2-x(x=0-2)离子中第二配位壳层中水分子与更外壳层交换频繁,且随着温度增加,交换频率增加,表明Zn2+的第二水化壳层变弱,这些行为类似于MgF2体系的情形。DFT计算表明,ZnF+CIP结构比SSIP稳定,ZnF2 SSIP和CIP两者稳定性一致,热力学上建议溶液中ZnF+CIP是优势的。然而,从头算MD模拟结果表明自由Zn2+和F-形成ZnF+CIP需越过~4.1 kcal·mol-1的能垒,与CMD结果一致地表明了在动力学上ZnF2溶液中ZnF+CIP不易形成,更倾向以SSIP形式存在。基于以上结果,可知:尽管Ca2+、Mg2+和Zn2+与F-间的作用都受控于静电吸引,但由于三个阳离子不同的水化能力,导致它们与F-形成缔合离子能力所需克服的能垒依次增加,依次削弱了它们形成缔合离子/分子的能力,可能是导致CaF2(s)、MgF2(s)和ZnF2(s)溶解度依次增高的原因。
于雅鑫[3](2020)在《通过抗衡离子调控刺激响应型光功能材料响应行为及其在安全打印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纸质文档上的信息记录一直是保持人类活动记录和传播文明最重要的方法。然而,传统的信息记录方法存在着信息泄露的重大安全问题。随着信息科学的迅速发展,如何实现纸质文档的信息安全与保护已经成为了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安全印刷的发展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兴趣。其中,对外部环境变化具有吸收或发射可逆变化的刺激响应型功能材料在安全打印领域中具有巨大潜力。采用刺激响应材料制备的“安全油墨”或“安全纸张”所打印出的信息,只有通过正确的解码方法,才能显示出加密的信息,极大地保障了纸张上打印的信息安全。因此,为了提高记录信息的安全性,发展响应行为可控的刺激响应材料至关重要。目前,已经有许多关于对材料分子结构的修饰进行响应行为调控的报道。然而,这种方法会涉及复杂的合成和提纯过程,不易于响应行为的动态调控。本文以动态离子键为基础,分别设计合成了具有不同抗衡离子的结晶紫内酯水杨醛肼(CVLSH-Zn-X)配合物和不同卤化物阴离子的咔唑三苯基膦盐衍生物(CBTP-X),通过改变抗衡离子,实现了响应行为的调控,并实现它们在安全打印中的应用。1、通过抗衡离子调控结晶紫内酯衍生物光致变色响应行为及其在安全打印中的应用设计合成了结晶紫内酯水杨醛肼(CVLSH),并将CVLSH通过金属-配体配位键与锌盐结合形成了CVLSH-Zn-X配合物。随着锌盐抗衡离子碱性的增加,抗衡离子与Zn2+之间的诱导效应增强,使得Zn2+周围的正电荷密度下降,进而降低金属离子与氮原子之间的诱导效应,氮原子周围的负电荷密度增加,稳定开环形式所需的能量也会增加,光致变色速率越慢,从而获得具有不同着色性和着色速率的光致变色分子。利用这些锌配合物的可控光致变色特性,制备了智能光致变色膜、ASCII二进制加密并成功实现了多级安全打印。本课题合成较为简单,通过改变锌盐的抗衡离子即可实现光致变色分子行为的动态调控,过程简单,调控策略方便且高效。2、通过抗衡离子调控室温磷光材料光物理性质及其在安全打印中的应用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咔唑三苯基膦衍生物(CBTP)与不同卤化物阴离子(Cl-,Br-和I-)结合的发光体。通过调控室温磷光材料的抗衡离子,利用外部重原子效应(EHE),引起自旋轨道耦合(SOC)显着增加,从而提高系间窜越(ISC)速率。实现了不同的室温磷光发光颜色。利用配合物可控的发光性质,实现了安全打印以及掺杂白光发射应用。本课题,通过调控配体的外部重原子,实现室温磷光分子发光行为的动态调控,过程简单高效。
肖琰[4](2020)在《水杨醛缩芳胺捕收剂与铜等配合的取代基效应研究》文中提出矿物浮选法是低品位、组成复杂、高分散型矿石选矿工艺中的重要富集手段。在浮选工艺中,捕收剂的品种和质量直接关系到浮选效率的好坏,而捕收剂的捕收能力和选择性是与分子结构密切相关的。希夫碱作为一类应用广泛的螯合捕收剂,因其特定的结构特点,易与矿物表面各金属离子配位发生紧密的化学吸附形成稳定的螯合环,而具有作为高效捕收剂的潜能。因此,本文选择水杨醛缩芳胺捕收剂做为模型配体化合物,系统考察了取代基效应、矿物金属结构参数对捕收剂捕收(配位)性能的影响规律,得到几个相关性较好的QSPR定量方程,为今后开展相关领域的研究以及捕收剂的分子设计和筛选提供了新的理论参考和依据。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合成了61个水杨醛缩芳胺(2-OHXBAY)捕收剂,用核磁1HNMR和13CNMR谱、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对它们进行表征,分析了取代基对它们的光谱性能的影响,用紫外滴定法测定了它们与铜等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并研究了该类捕收剂分子中苯醛环和苯胺环上取代基对铜锌铅金属离子配位的构效关系,可实现水杨醛-苯胺缩合捕收剂对铜铅锌离子的高效分离。(2)紫外Job-plot法和摩尔比法分析结果表明,水杨醛缩芳胺捕收剂2-OHXBAY与铜离子、锌离子配位的配合比为2:1。为了进一步证实水杨醛缩芳胺与金属配位的配合比,培养了9个配合物单晶,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仪测定了它们的晶体结构,同时还研究了不同取代基对水杨醛缩芳胺-铜配合物晶体的几何构型的影响规律。发现取代基的激发态参数对配位键长(LCu-N)有重要影响:σccex值越大,配位键长越短,形成的配合物越稳定。(3)利用紫外光谱和质谱法探讨了捕收剂2-OHXBAY对金属离子的选择性和捕收性能,并用2-OHHBA-CF3-p对铜铅锌溶液进行了选择性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该类捕收剂优先与Cu2+配位,从而达到从铜铅溶液中有效分离出Cu2+的目的。(4)研究了4,6-二甲基,5-氯-水杨醛缩取代苯胺捕收剂(Sal-Ar-X)中苯胺环上取代基变化对金属离子配位性能的影响规律:苯胺环上取代基X具有供电子效应时使稳定常数增加,具有吸电子效应的取代基使配合物的稳定性下降;中心原子电荷越高,原子极化度、离子半径和离子势越小,生成的配合物越稳定。并对10种捕收剂与18种金属离子形成的179个配合物稳定常数(log K1)构建了定量相关方程。(5)研究了水杨醛与4种不同芳胺缩合形成的捕收剂(Sal-N-X)中不同芳基对5种过渡金属离子配位的影响规律:其配位能力受配体亚胺N原子上的取代基X电子效应影响非常显着:对于同一种金属离子模型配体,取代基具有吸电子效应时,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增加,从而提高模型配体的配位能力;具有供电子效应的取代基则不利于模型配体与金属离子的配位。而金属离子电荷Q和离子半径R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才利于与模型配体形成更稳定的配合物。并构建了捕收剂-金属配合物稳定常数(logβ2)的定量相关方程,进一步合成相应捕收剂对方程的预测能力进行了验证。(6)对于以上Sal-Ar-X和Sal-N-X两类模型捕收剂,其分析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这是由于Sal-N-X上取代基X直接连在配位原子N上,而Sal-Ar-X上取代基X与配位原子N的中间隔着苯基,说明取代基的电子效应对稳定常数的影响规律与配体母体分子骨架结构也密切相关。
王嘉恺[5](2020)在《三氟甲基含氮杂环配合物的构筑及其与BSA/DNA相互作用的研究》文中认为研究三氟甲基吡啶羧酸类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CT-DNA),牛血清白蛋白(BSA)等生物大分子间的键合活性,不仅对一些新型化学核酸酶和DNA、BSA结构探针的开发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还对某些含氟药物的设计和开发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1、选取5-三氟甲基(吡啶)-2-甲酸(Htpc)和4-三氟甲基烟酸(Htfc)为配体,通过溶液挥发法、扩散法和水热法与多种过渡金属离子(M=Co2+、Cu2+、Zn2+、Cd2+、Mn2+、Ni2+)反应构筑出1 1个配合物。采用红外光谱、热重和元素分析等方法进行了表征,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法确定了所构筑配合物的晶体结构。2、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选择M06-2X/6-311+G(d,p)基组对配体Htpc和Htfc进行了量化计算。通过分析计算出的前线分子轨道能量的差值(AE),电离势(Ⅰ),电子亲和能(A),化学硬度(η),柔软度(S)等参数可知,配体Htpc化学反应活性稍强于配体Htfc,但化学稳定性却略弱于配体Htfc。3、通过荧光光谱法、紫外光谱法研究了配体Htpc和Htfc以及配合物1-11和BSA间的键合活性。荧光光谱法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测化合物均能猝灭BSA的荧光且为静态猝灭过程。同时,紫外光谱发生了明显的增色效应进一步证明了该结论是正确的。有趣的是,配体Htpc和Htfc与BSA的结合能力均弱于其相应的配合物,这可能是因为配合物中金属离子与配体具有协同作用。配合物1-6的键合活性强于7-11,是因为1-6的配位模式为N-O螯合模式会增强结构的共平面性和刚性。与不含三氟甲基基团的化合物相比,本论文所构筑的配合物展现出与BSA更强的键合能力,可能与结构中引入了三氟甲基基团有关。4、通过荧光光谱法、紫外光谱法研究了配体Htpc、配体Htfc以及配合物1-11和CT-DNA间的键合活性。紫外光谱法的结果表明,随着CT-DNA浓度的不断增大,所测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减色效应和红移现象,初步推断出所测化合物与CT-DNA是通过嵌插模式相结合;而荧光光谱表明,随着被测化合物不断加入EB-DNA体系,该体系的荧光强度逐步减弱,进一步证明了被测化合物与CT-DNA是通过嵌插模式相结合。结合常数的计算结果可知,配体Htpc和Htfc与CT-DNA的结合能力也弱于其相应的配合物,配合物1-6的键合活性强于7-11。总之,所构筑的11种配合物表现出了与BSA、DNA较好的键合活性,原因可能是在结构中引入了三氟甲基基团,增大了配合物的亲脂性。这对某些新型含氟药物的设计和开发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柳晗宇[6](2020)在《第33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初赛)试题解析》文中指出详细分析并解答了第33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初赛)试题。本届初赛试题对知识储备的要求有所降低,但对思维能力与解题准确度的要求略有提高。每一道题目都附有详尽的分析、讨论与解答过程,引导读者综合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通过推理、演算、论证等方法顺利解题。对于部分题目,还给出了科学背景介绍、知识拓展与思考题,鼓励读者了解题目背后的科学思想,举一反三。
张佳丽[7](2020)在《银杏中几种重要生物活性物质的基础化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银杏中存在着多种能与金属发生配位反应的活性物质,在人体中具体作用方式、是否影响人体金属稳态平衡等问题至今暂无准确定论,为给黄酮类化合物在人体中作用提供化学基础,本文以银杏叶为原料,分离得到8种单组分黄酮类物质,并以银杏中黄酮类物质为母体与金属形成配位,进行了一系列化学基础研究。论文的主要工作及成果包括:(1)分离制备得到槲皮素、山柰素、异鼠李素三种黄酮苷元,分别与Fe3+、Cu2+、Zn2+配位形成配合物,优化了配位反应条件,得配合物产率为61.7~84.4%,配位数为2,配位点位于3-OH及4-C=O处;经DPPH、ABTS自由基清除试验测得三种黄酮苷元与Cu2+、Zn2+配位后自由基清除活性得到提升,其中槲皮素-Cu自由基清除活性最高,清除DPPH、ABTS的IC50值为1.10μg/m L、0.66μg/m L;通过Job’s法及等色点连续变化法测定了p H=7.2、温度为36.5下所得配合物的稳定常数log K,槲皮素-Fe(16.6)最高、异鼠李素-Zn(7.29)最低,并以此计算不计其他化合物影响下人体肠道中可能存在金属配合物的最高含量为157.8~319.3 mg、体液中96.2~369.3 mg;若日常食用银杏叶提取物,则肠道及体液中存在黄酮金属配合物的最高含量分别为189.0~321.9 mg、114.8~391.0 mg。(2)分离制备得到阿曼托黄素、白果素、银杏黄素、异银杏黄素、金松双黄酮五种双黄酮类化合物,探讨了银杏黄素异构体的分离条件;将4种双黄酮与Fe3+、Cu2+、Zn2+配位形成配合物,优化反应条件得到双黄酮金属配合物,其配位数为1(Cu2+、Zn2+)和2(Fe3+),配合位点位于5-OH,4-C=O处或是5’’-OH,4’’-C=O处;经DPPH、ABTS自由基清除试验得到五种双黄酮及所合成配合物中,阿曼托黄素清除DPPH、ABTS自由基活性最高,其IC50分别为23.5μg/m L、3.8μg/m L,与金属配位后能显着提升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3)建立金属配合-解配合法纯化银杏中黄酮类化合物,以黄酮醇苷粗提物为原料,优化得到最佳纯化条件为2.0 g粗提物溶于200 m L乙醇,添加五水合硫酸铜盐0.4 g,控制p H=7反应,解配合所需EDTA量为1.0 g,得到黄酮醇苷含量由23.8%上升至58.7%,回收率74.6%,总黄酮含量由37.4%上升至78.3%,回收率67.4%。以双黄酮粗提物为原料,经金属配合-解配合法纯化后其中双黄酮纯度由37.7%上升至82.5%,回收率72.1%。(4)以EDTA解配合提取残渣中存在的黄酮金属配合物,得提取残渣中存在配合态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为2.1 mg/g,存在其他形式的配合态金属元素含量为27.5 mg/g。
朱昊[8](2019)在《全国十二省市高中化学竞赛预赛试题比较研究》文中提出对于我国高中化学竞赛试题的研究,已有不少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这些研究基本都是基于全国初赛和决赛试题开展的研究,对于我国高中化学竞赛参赛面最广的预赛阶段关注较少。同时,以往的研究多集中于对于竞赛试题的解法和参赛选手的培养模式等方面,研究的视角和切入点都比较片面和肤浅,较少站在化学学科知识和学科能力的高度对化学竞赛试题进行系统的研究。因此本研究主要从学科知识和学科能力两方面开展,同时对各地化学竞赛预赛的试题结构、预赛要求、预赛大纲等进行了比较,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数理统计、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首先,基于已有研究成果构建了化学竞赛预赛试题研究框架。其次,对于各地高中化学竞赛的预赛要求进行了研究,并着重对浙江省预赛大纲和广东广西预赛大纲进行了对比研究。再次,对各地的预赛试题从学科知识和学科能力两个维度进行了分析,研究范围包括2018年全国十二省市的预赛试题和北京、浙江、四川三省市2014-2018年的预赛试题,同时还对各地预赛试题的试题结构进行了比较。最后对四川省部分中学的参加化学竞赛预赛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文的研究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研究的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和文献综述,主要通过文献法对已有研究进行梳理,以此形成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是对各地开展化学竞赛的目的以及命题范围进行了对比,并选取了浙江省和两广地区的预赛大纲进行了对比分析。第三部分对全国十二省市预赛试题的试题结构进行了比较,包括试题容量、题型比重、题目的呈现方式和题目情境等方面。第四部分是对2018年十二省市的预赛试题和北京、浙江、四川三省市2014-2018年的预赛试题从学科知识和学科能力两方面运用数理统计法开展了研究。第五部分是对四川省参加化学竞赛省预赛学生的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参赛学生基本情况,对于化学竞赛活动的看法,参赛动机,获取相关信息的渠道等。第六部分是结论与反思,对本研究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归纳,供研究者进一步思考。
郭文婷[9](2020)在《Salamo型荧光化学传感器和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在环境检测与抗癌活性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采以及对有毒物质的任意排放,导致环境中出现了大量的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很容易扩散至水体、土壤或者空气中,并且长期残留,具有“伪持久性”。更为严重的是这些污染物会通过食物链进入生物体。由于在生物体中的累积和放大效应,这些污染物即使是在相当低的浓度,也会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研究已经证实了肿瘤和神经系统等重大疾病等均与环境中的污染物存在某种关联。因此,通过发展先进的检测方法来检测与监测环境污染物是明确污染源、研究污染物作用机理、预测污染进程、解决环境问题、改善环境条件、保护人体健康的前提。与其它分析方法相比,荧光分析法因具有灵敏度好、检测快速、准确度高和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而成为分析检测和跟踪目标污染物最有效和常用的方法。Salamo型化合物因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结构易于优化,制备过程可控以及与金属离子配位能力强等优点,在催化和传感领域表现出了潜在的应用前景。基于此,通过对Salamo型化合物的分子结构进行衍生化,得到了两种半Salamo型单肟配体,分别用这两种配体与铜离子配位从而组装成了相应的配合物及配位聚合物,同时研究了这些配合物在癌症治疗方面的应用。此外,制备了六种结构特异的Salamo型荧光化学传感器,致力于研究其在环境污染物分析检测和环境修复等方面的应用,量子化学理论计算结果与设计思路相一致。研究内容共分为以下六个部分:(1)首次报道了半Salamo型配体HL1的铜(II)配合物的单晶结构[Cu2(L1)2(μ-OAc)2],研究发现铜(II)配合物是通过分子间的氢键相互作用自组装形成一个向内无限延伸的三维的超分子构型。模拟细胞微环境的实验证明了铜(II)配合物可以降低GSH水平,改善肿瘤微环境,且具有协同增强化学动力治疗(CDT)效果。细胞毒性研究表明铜(II)配合物可实现在极低浓度下对HeLa细胞的有效杀伤。(2)以半Salamo型配体HL2为前驱体,经Cu(II)催化作用其O-N键断裂形成的配体HL3与醋酸铜(II)反应得到铜(II)配位聚合物∞[Cu(L3)]。体外实验表明该铜(II)配位聚合物能被肿瘤微环境中的GSH分解和还原得到Cu(I),Cu(I)与肿瘤细胞中过量表达的H2O2发生芬顿反应产生羟基自由基,从而提高了细胞内ROS水平,达到高效的CDT。本研究为开发Salamo型配位聚合物作为增强CDT的潜在抗癌药物提供了新的策略。(3)首次合成了不对称单Salamo型荧光探针G1,并用于高选择性检测硼酸盐和甲醛。其检测机理是G1与硼酸盐发生配位反应关闭了G1的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ESIPT)过程,从而达到了对硼酸盐比率检测。此外,G1可以用于检测和确定被污染的水体和土壤中硼酸盐的含量,从而在工业废水监测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有趣的是G1和硼酸盐形成的复合物G2可以用于对HCHO污染物实现快速、高选择性和高灵敏度的检测。其检测机理是通过坎尼扎罗歧化反应诱导传感器G2分子结构内硼酸基脱去,触发“启动”Salamo型传感器荧光团。传感器G2在空气和水中能稳定存在,在检测甲醛的同时,将有毒性的甲醛进一步转化为毒性低的化合物。实验证明传感器G2可以用于冷冻食品和水体中甲醛污染物分析。此部分的研究工作也证明:设计的不对称单Salamo型荧光化学传感器可将污染物转化达到消除污染的目的,在环境修复中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4)首次将单激发双发射半Salamo型传感器G3用于H+的高灵敏检测,其检测范围是pH=2~11。传感器G3检测机理是基于不同pH环境下分子呈现不同的互变异构体构型,从而抑制或开启ESIPT过程,并在生理pH环境中可实现比率传感。此外,发光Salamo型萘基传感器G3分子结构中含有Cu2+离子配位的N2O2配位空腔,可实现高选择性、高灵敏度识别Cu2+离子,其检测限为2.4×10-12mol/L。同时,该传感器G3可实现对实际水样(自来水和黄河水)中Cu2+离子的检测。为提高传感器的应用便捷性,通过制备负载传感器G3的试纸,可方便、快捷和准确地应用于实际水样中Cu2+离子的检测。此外,传感器G3对于Cu2+的识别过程可以应用于防伪领域中,这将大大拓展传感器G3的应用潜力。(5)首次开发出半Salamo型荧光传感器G4用来特异性识别精氨酸(Arg)和谷胱甘肽(GSH),其中Arg使传感器的荧光增强,而GSH使传感器的荧光猝灭。传感器G4也是第一个在含水体系中可以对Arg进行荧光检测的Salamo型荧光小分子传感器。研究发现传感器G4中不同的取代基对分子识别起着重要作用。经实验及量子化学理论计算证实了传感器G4和精氨酸形成了1:1的复合物,可以用于食品及药品中Arg的测定。传感器G4在结构中存在两个潜在活性位点,可以区分GSH与Cys/Hcy,从而建立了一种生物硫醇鉴别新策略。利用三种硫醇结构上的细微差别以及传感器G4中两个特异性结合的活性位点,消除了Cys与Hcy存在时对GSH的干扰,这为3种生物硫醇的荧光区分识别提供了可能。同时该方法具有快速、简便和经济的优点,且传感器G4细胞毒性较小,可进一步拓展应用到生理环境检测。此部分研究工作也证明:设计的新型半Salamo型荧光传感器G4在灵敏性和选择性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有望用于疾病的早期诊断。(6)合成了Salamo型荧光传感器G5,利用其结构中Schiff碱(亚胺)键的断裂和生成分别实现了对Cl O-和SCN-高灵敏和快速识别。传感器基于分子内电荷转移(ICT)作为信号机制,通过改变电子的推-拉能力,分别实现了对ClO-和SCN-的比率荧光响应。经实验验证该传感器能在实际水样(自来水和黄河水)中很好地实现对目标物ClO-和SCN-的比率检测。基于ClO-和SCN-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传感器G5在检测环境体系中污染离子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化学反应降解水中的污染物而不对环境产生影响。与其它类型的传感器相比,单Salamo型荧光传感器G5具有合成简便、选择性好、灵敏度高、操作简便易行、响应时间快和可重复利用等优点。
彭云冬[10](2018)在《新型肟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对阳离子的识别性能研究》文中指出如何用简便的仪器甚至裸眼观察等方法准确地识别检测样品中的金属阳离子是环境保护、化学分析和生命科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与传统的检测方法(配位滴定、分光光度、化学发光、电化学分析、色谱、原子光谱法、质谱以及在线联用技术)相比,阳离子探针分子具有成本低廉、易于合成,选择性好、抗干扰能力强和灵敏度高等优点,阳离子探针分子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较好选择,而阳离子探针分子的设计合成是高效检测阳离子的关键。肟类探针分子是金属阳离子螯合的常用试剂之一,具有良好的配位能力以及光、电、磁和生物活性;Salamo型探针分子是一类双肟有机探针分子,其结构单元为Ar-CH=N-O-(CH2)n-O-N=CH-Ar′,通过改变连接的取代基Ar-或-Ar′,就可以构建出半Salamo、对称型单Salamo、不对称单Salamo、双Salamo等结构新颖、选择性高和能灵敏识别阳离子的新型肟类探针分子材料,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1.设计合成了两种苯环为信号报告基团,酚羟基、和肟基为识别基团的新型肟类三齿探针分子HL1、H2L2。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溶解性测试、核磁、红外和单晶结构表征。考察了它们在甲醇溶液中对11种阳离子(Cu2+,Zn2+,Cd2+,Hg2+,Fe2+,Ca2+,Co2+,Ni2+,Cr3+,Al3+,Pb2+等)的识别性能。比色实验发现探针分子HL1、H2L2都能够实现对Cu2+进行高度选择性比色识别(蓝色变为草绿色)。紫外可见光谱分析发现在甲醇溶液中探针分子HL1对Cu2+的紫外可见光谱选择性好(ICT、LMCT),抗干扰性强,HL1对Cu2+的配位比例是1:1,结合常数为9.98×1013(mol L-1)-1,最低检测限为1.05×10-6 mol L-1,探针分子HL1对Cu2+的紫外识别灵敏度高,可用做Cu2+的紫外探针。荧光光谱分析发现在甲醇溶液中探针分子HL1对Zn2+的荧光选择性好,可区分Zn2+和Cd2+,抗干扰,HL1对Zn2+的配位比是1:1,结合常数为7.09×1011(mol L-1)-1,最低检测限为2.84×10-7 mol L-1,HL1可用作Zn2+的荧光探针。核磁滴定实验和Gaussian(DFT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表明探针分子HL1对Cu2+的荧光猝灭识别机理是探针分子的识别基团与信号报告基团之间的光诱导电子转移过程(PET)被增强,探针分子HL1对Zn2+的荧光增强识别机理是其PET过程被阻碍。2.设计合成了一种以萘环和苯环为信号报告基团,酚羟基和肟基为识别基团的新型四齿肟类探针分子H2L3。通过元素分析、1H NMR、IR和X-射线晶体衍射分析等技术表征了它的结构。通过溶剂挥发法培养了该探针分子的Zn2+,Co2+,Ni2+和Cu2+配合物单晶。在醇溶液中实施了探针分子H2L3对多种阳离子(Zn2+、Cd2+、Hg2+、Cu2+、Cr3+、Ni2+、Co2+、Fe2+、Mn2+、Al3+和Pb2+等)的比色、紫外-可见、荧光识别研究。比色实验表明探针分子H2L3能够对Cu2+、Co2+、Ni2+和Fe2+等阳离子进行高度选择性比色识别;紫外-可见选择性实验表明探针分子H2L3可用作Cu2+、Ni2+、Co2+、Zn2+、Fe2+、Mn2+等阳离子的紫外探针,但阳离子之间的干扰性比较强,可运用比色等方法来预以排除,配位后的紫外-可见光谱发生红移(带隙值变小),推测红移的主要原因有电荷转移跃迁(LMCT)和分子内电荷转移(ICT);紫外-可见滴定实验表明探针分子H2L3与金属阳离子在甲醇中反应由易到难的顺序是Ni2+、Co2+、Cu2+、Zn2+,这可能与Ni2+、Co2+、Cu2+离子有空的能量较低的3d4s轨道和d电子而Zn2+有空的能量较高的4s轨道有关。荧光识别溶剂效应实验表明DMSO、DMF、乙醇和甲醇都可以作为H2L3荧光识别Zn2+的溶剂体系;荧光识别选择性实验发现探针分子H2L3在乙醇溶液中对Zn2+的荧光选择性较好(可区分Zn2+和Cd2+),荧光识别阳离子竞争实验表明与H2L3配位能力较大的金属阳离子以次是Cu2+、Ni2+、Co2+、Cr3+、Zn2+、Al3+等,这些阳离子对探针分子H2L3的Zn2+荧光识别有较大的干扰;用离子掩蔽剂掩蔽初步设计了排除干扰的三因素实验;阴离子配位选择和竞争实验发现NaEDTA对H2L3-Zn2+有荧光猝灭效果,表明NaEDTA对Zn2+的络合常数更大,碱性物质能增强探针分子H2L3以及H2L3-Zn2+的荧光强度,酸性物质则相反,可利用酸碱来做该探针的可逆试剂,以实现探针的循环使用;酸碱效应实验表明探针分子H2L3可以在较宽pH范围内(5.010)很好的识别Zn2+;荧光滴定实验发现探针分子H2L3对Zn2+的配位比是2:3,结合常数为2.85×1012(mol L-1)-4,最低检测限为1.89×10-6 mol L-1,H2L3可用作Zn2+的荧光探针;荧光Job实验发现在H2L3过量的乙醇溶液中H2L3与Zn2+倾向于形成配位比为3:2的配合物,在Zn2+过量的乙醇溶液中H2L3与Zn2+倾向于形成配位比为2:3的配合物。Job、核磁等试验和Materials Studio(MS)模拟计算表明H2L3对Zn2+的荧光识别是分步进行的,推测其识别机理是PET过程禁阻导致荧光增强。单晶结构数据与光谱数据、模拟计算推测符合较好。3.以弱的斥电子的酚羟基软基团(-OH)为设计重点设计合成了两种新型五齿肟类探针分子(H3L4、H3L5),用元素分析、1H NMR、IR等技术表征了它们的结构。在H3L4的DMF溶液和H3L5的DMSO溶液中分别研究了该类探针分子探针对Cu2+、Zn2+、Cd2+、Hg2+、Fe2+、Ca2+、Co2+、Ni2+、Cr3+、Al3+、Pb2+等11种金属阳离子的识别作用。比色实验发现探针分子H3L4和H3L5对Fe2+、Co2+、Ni2+、Cu2+和Zn2+离子都有比色识别作用,可开发用作这些阳离子的比色探针。紫外-可见光谱选择性实验发现探针分子H3L4、H3L5对阳离子的紫外可见光吸收选择性不太好,各种阳离子之间干扰性较大,配位后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均发生红移,分子内电荷转移(ICT)和电荷转移跃迁(LMCT)可能是造成红移(带隙值变小)的主要原因。紫外-可见滴定实验推测探针分子H3L4、H3L5和Zn2+均按照2:4的比例配位。荧光选择性实验发现探针分子H3L4、H3L5分别对Al3+、Zn2+有荧光识别作用。探针分子H3L4对Al3+离子荧光识别的动力学研究表明其配位反应表观上是零级反应,表观反应速率由反应物扩散控制,这说明配位反应瞬间即完成,解释了该类型荧光探针的高灵敏性。光谱滴定实验、紫外Job实验和Materials Studio(MS)模拟优化计算表明探针分子H3L5对Zn2+离子的配位反应存在中间产物([{ZnL(CH3COO)}])和终产物[{Zn(L)(μ-OAc)Zn(OCH2CH3)}2],配位反应是由易配位到较易配位逐步完成的。
二、正确比较配合物的稳定常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正确比较配合物的稳定常数(论文提纲范文)
(1)肝细胞靶向螯合剂的合成与表征及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人体铜离子内稳态失衡与肝细胞毒性机制 |
1.1.1 人体内的铜离子的吸收与代谢 |
1.1.2 铜代谢紊乱的危害与所引发的疾病 |
1.1.3 铜代谢紊乱引发肝细胞毒性的机制 |
1.2 螯合剂治疗或缓解肝细胞癌变的研究现状 |
1.3 乳糖酸靶向肝细胞的机理 |
1.4 缩氨基(硫)脲类螯合剂 |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
1.5.1 课题来源与思路 |
1.5.2 研究内容 |
1.5.3 创新点 |
2 肝细胞靶向螯合剂的合成、表征及其结构分析 |
2.1 引言 |
2.2 螯合剂的合成路线 |
2.2.1 水杨醛类缩氨基硫脲中间体螯合剂的合成路线 |
2.2.2 靶向螯合剂的合成路线 |
2.3 中间体螯合剂的合成、表征与筛选 |
2.3.1 分析仪器及实验药剂 |
2.3.2 中间体螯合剂的合成与表征 |
2.3.3 中间体螯合剂的初步筛选 |
2.3.3.1 中间体螯合剂与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的紫外光谱测定 |
2.3.3.2 中间体螯合剂与金属离子的稳定常数的测定 |
2.3.3.3 中间体螯合剂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随p H变化的物种分布图 |
2.3.4 中间体螯合剂的初步筛选总结 |
2.4 螯合剂的合成与表征 |
2.5 螯合剂的结构表征 |
2.5.1 中间体螯合剂与螯合剂的红外表征 |
2.5.2 不同铜离子浓度对螯合剂紫外吸收曲线的影响 |
2.5.3 螯合剂与金属离子配合物的稳定常数测定 |
2.5.4 螯合剂与金属离子配合物在不同p H下的物种曲线 |
2.5.5 螯合剂-Cu(Ⅱ)配合物的红外图谱表征 |
2.6 本章小结 |
3 细胞毒性与性质研究 |
3.1 引言 |
3.1.1 实验仪器与实验试剂 |
3.2 细胞的培养 |
3.2.1 HeLa细胞、huh7.5.1 细胞和HepG2 细胞的培养 |
3.2.1.1 复苏细胞 |
3.2.1.2 细胞的传代 |
3.3 细胞孵育及细胞模型的建立 |
3.3.1 高铜细胞模型铜离子浓度培育范围的确定 |
3.3.2 高铜细胞模型铜离子最佳孵育浓度的确定 |
3.3.3 高铜细胞模型培养时间选择及胞内铜的相对含量的测定 |
3.3.4 高铜细胞模型建立总结 |
3.4 MTT法检测细胞毒性 |
3.4.1 三种螯合剂孵育48 对HeLa细胞的细胞毒性 |
3.4.2 螯合剂孵育48 小时对huh7.5.1 细胞的细胞毒性 |
3.4.3 螯合剂与铜离子反应的配合物孵育的huh7.5.1 肝癌细胞毒性检测 |
3.4.4 螯合剂孵育48 小时对高铜细胞模型下HepG2 细胞的细胞毒性检测 |
3.4.5 细胞毒性实验总结 |
3.5 螯合剂螯合细胞内的铜离子的能力检测 |
3.6 螯合剂对铜酶活性的影响 |
3.7 本章小结 |
4 细胞凋亡实验 |
4.1 引言 |
4.1.1 主要仪器和试剂 |
4.2 螯合剂对正常huh7.5.1 细胞凋亡周期的影响 |
4.3 螯合剂对高铜细胞模型下的huh7.5.1 细胞凋亡周期的影响 |
4.4 螯合剂对高铜模型下HepG2 肝癌细胞凋亡周期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Ⅰ 质谱(MS)、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 、核磁共振氢谱(~1H NMR)表征图谱 |
附录 Ⅱ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专利及获奖论文 |
致谢 |
(2)氟化盐水溶液(CaF2、MgF2和ZnF2)微观结构及其阴阳离子缔合行为的理论计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氟化盐水溶液结构研究的意义 |
1.2 氟化盐水溶液结构及缔合行为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思路及内容 |
第二章 理论计算方法 |
2.1 引言 |
2.2 经典分子动力学模拟 |
2.2.1 经典分子动力学模拟步骤 |
2.2.2 力场参数的选择 |
2.2.3 经典分子动力学模拟数据分析方法 |
2.2.3.1 径向分布函数及配位数 |
2.2.3.2 团簇存在时间和水分子停留时间 |
2.3 密度泛函理论 |
2.4 过渡态理论 |
2.5 溶剂模型 |
2.6 泛函、基组的选择 |
2.7 从头算分子动力学 |
2.7.1 从头算分子动力学模拟细节 |
2.7.2 从头算热力学积分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氟化钙水溶液微观结构及Ca~(2+)-F~-离子的缔合行为 |
3.1 引言 |
3.2 理论计算和实验方法 |
3.2.1 计算体系 |
3.2.2 计算方法 |
3.2.3 CaF_2溶解度平衡实验 |
3.2.3.1 试剂与仪器 |
3.2.3.2 实验过程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Ca~(2+)和F~-水化结构特征 |
3.3.2 Ca-F接触离子对的水化结构特征 |
3.3.3 Ca-F溶剂共享离子对的水化结构特征 |
3.3.4 温度对Ca-F缔合的影响 |
3.3.5 CaF_x(H_2O)_(14)~(2-x)、Ca(H_2O)_(14)F_x~(2-x)(x=1-2)团簇的稳定性 |
3.3.6 CaF_x~(2-x)(x=1-2)的解离动力学 |
3.3.7 Ca-F SSIP结构中氢键和静电作用 |
3.3.8 CaF_x~(2-x)(x=1-2)的缔合常数计算 |
3.3.9 Ca-F配位数与CaF_2溶解度数据的关系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氟化镁水溶液微观结构及Mg~(2+)-F~-离子的缔合行为 |
4.1 引言 |
4.2 理论计算和实验方法 |
4.2.1 计算体系 |
4.2.2 计算方法 |
4.2.3 过饱和实验 |
4.2.3.1 试剂与仪器 |
4.2.3.2 实验过程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Mg~(2+)和F~-水化结构特征 |
4.3.2 Mg-F接触离子对的水化结构特征 |
4.3.3 Mg-F溶剂共享离子对的水化结构特征 |
4.3.4 MgF(H_2O)_n~+、Mg(H_2O)_nF~+(n=5-20)团簇的稳定性 |
4.3.5 MgF_2(H_2O)_n、MgF_2(H_2O)_nF(n=6-20)团簇的稳定性 |
4.3.6 MgF_x~(2-x)(x=1-2)的解离动力学 |
4.3.7 M(M=Ca~(2+),Mg~(2+))和F-的动态缔合机制与其过饱和度的关系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氟化锌水溶液微观结构及Zn~(2+)-F~-离子的缔合行为 |
5.1 引言 |
5.2 理论计算 |
5.2.1 计算体系 |
5.2.2 计算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Zn~(2+)和F~-水化结构特征 |
5.3.2 Zn-F接触离子对的水化结构特征 |
5.3.3 Zn-F溶剂共享离子对的水化结构特征 |
5.3.4 ZnF(H_2O)_n~+、Zn(H_2O)_(F+) (n=4-19)团簇的稳定性 |
5.3.5 ZnF_2(H_2O)_n、ZnF(H_2O)_nF(n=6-19)团簇的稳定性 |
5.3.6 氟化锌水溶液中离子对的动态稳定性 |
5.3.7 ZnF_x~(2-x)(x=1-2)的解离动力学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通过抗衡离子调控刺激响应型光功能材料响应行为及其在安全打印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专用术语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刺激响应材料的性能调控 |
1.3 刺激响应材料在安全打印中的应用 |
1.3.1 光致变色材料 |
1.3.2 水致变色材料 |
1.3.3 热致变色材料 |
1.3.4 酸碱响应变色材料 |
1.3.5 其他响应变色材料 |
1.4 室温磷光材料 |
1.4.1 室温磷光材料的性能调控 |
1.4.2 室温磷光材料在安全打印中的应用 |
1.5 本论文的设计思路 |
第二章 通过抗衡离子调控结晶紫内酯衍生物光致变色响应行为及其在安全打印中的应用 |
2.1 设计思路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药品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实验步骤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配合物CVLSH-Zn-X的光致变色性质 |
2.3.2 配合物CVLSH-Zn-X的光致变色速率 |
2.3.3 配合物CVLSH-Zn-X的光致着色性 |
2.3.4 配合物CVLSH-Zn-X的在黑暗条件下的回复性 |
2.3.5 配合物CVLSH-Zn-X的光致变色机理研究 |
2.3.6 配合物CVLSH-Zn-Br在安全打印和可重复打印中的应用 |
2.3.7 配合物CVLSH-Zn-X在二进制加密中的应用 |
2.3.8 配合物CVLSH-Zn-X在光致变色薄膜中的应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通过抗衡离子调控室温磷光材料光物理性质及其在安全打印中的应用 |
3.1 设计思路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药品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实验步骤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CBTP-X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3.3.2 CBTP-X的光致发光光谱 |
3.3.3 CBTP-X的瞬态寿命光谱和低温磷光光谱 |
3.3.4 室温磷光材料外部重原子效应机理研究 |
3.3.5 CBTP-X与 KI掺杂实现白光发射的应用 |
3.3.6 CBTP-X在安全打印中的应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4.1 总结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部分化合物的质谱、核磁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附录4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4)水杨醛缩芳胺捕收剂与铜等配合的取代基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铜矿资源特点及综合利用 |
1.1.1 铜矿资源 |
1.1.2 伴生铜铅锌矿资源利用情况 |
1.1.3 螯合捕收剂在铜矿浮选中的应用现状 |
1.2 捕收剂分子设计研究进展 |
1.2.1 条件稳定常数判据 |
1.2.2 量子化学理论在浮选捕收剂分子设计中的应用 |
1.2.3 定量构效关系在浮选捕收剂分子设计中的应用 |
1.3 取代基电子效应对浮选捕收剂性能的影响研究现状 |
1.3.1 取代基电子效应概述 |
1.3.2 取代基对浮选捕收剂性能的影响研究 |
1.4 希夫碱类捕收剂与金属螯合能力的构效关系研究 |
1.4.1 希夫碱类捕收剂的合成与应用 |
1.4.2 稳定常数的测定方法 |
1.4.3 与稳定常数相关的定量关系研究现状 |
1.5 论文研究目的、主要内容及思路 |
第二章 水杨醛缩芳胺捕收剂2-OHXBAY及其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2.1 仪器和试剂 |
2.1.1 实验仪器 |
2.1.2 实验试剂 |
2.2 捕收剂2-OHXBAY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 |
2.3 捕收剂2-OHXBAY及其配合物的表征 |
2.3.1 核磁共振谱测定 |
2.3.2 红外吸收光谱的测定 |
2.3.3 紫外吸收光谱的测定 |
2.3.4 配合物单晶的测定 |
2.3.5 模型配体化合物的核磁数据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水杨醛缩芳胺捕收剂的构效关系研究 |
3.1 捕收剂 Sal-Ar-X苯胺环上取代基对金属配位的影响 |
3.1.1 数据集的准备 |
3.1.2 建模方法 |
3.1.3 构建Sal-Ar-X与金属配位稳定常数(log K1)的QSPR模型 |
3.1.4 捕收剂Sal-Ar-X苯胺环上取代基对金属配位的影响 |
3.2 捕收剂 Sal-N-X 中芳基对金属配位的影响 |
3.2.1 数据集的准备 |
3.2.2 构建Sal-N-X与金属配位稳定常数(logβ2)的QSPR模型 |
3.2.3 捕收剂Sal-N-X中不同芳基对金属配位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杨醛缩芳胺捕收剂对不同金属离子的选择性 |
4.1 水杨醛缩芳胺捕收剂对金属离子的选择性分析 |
4.2 测定水杨醛缩芳胺捕收剂与金属离子的配合比 |
4.2.1 紫外光谱法测定体系的配合比 |
4.2.2 单晶培养法测定体系的配合比 |
4.3 紫外滴定法测定水杨醛缩芳胺与金属离子稳定常数 |
4.4 水杨醛缩芳胺捕收剂对铜锌铅的选择性模拟实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捕收剂2-OHXBAY苯醛和苯胺环上取代基对金属配位的影响 |
5.1 二取代模型化合物2-OHXBAY与金属配位稳定常数的测定 |
5.2 水杨醛缩芳胺中苯醛和苯胺环上取代基对金属配位的影响 |
5.3 氨基苯酚缩苯醛与金属离子的配合滴定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B 化合物的核磁共振谱 |
(5)三氟甲基含氮杂环配合物的构筑及其与BSA/DNA相互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配合物与DNA的作用研究 |
1.1.2 配合物与蛋白质的作用研究 |
1.2 吡啶羧酸类配合物的结构与性能研究进展 |
1.3 三氟甲基类配合物的性能研究进展 |
1.4 本课题的选题意义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内容整体实施方案图 |
第二章 配体的量化计算 |
2.1 配体几何结构的优化 |
2.2 分子前线轨道的分析 |
2.3 其他参数的分析 |
2.4 分子静电势图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5-三氟甲基(吡啶)-2-甲酸过渡金属配合物的构筑、表征及其与BSA/DNA作用的研究 |
3.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3.1.1 主要试剂 |
3.1.2 主要仪器 |
3.2 过渡金属配合物1-6的构筑和表征 |
3.2.1 配合物1-6的构筑 |
3.2.2 配合物1-6的晶体结构 |
3.2.3 配合物1-6的红外光谱的表征 |
3.2.4 配合物1-6的热稳定性的表征 |
3.3 BSA相互作用的研究 |
3.3.1 实验方法 |
3.3.2 荧光猝灭机理的研究 |
3.3.3 结合位点数(n)和结合常数(Ka) |
3.3.4 结合作用力类型的确定 |
3.4 DNA相互作用的研究 |
3.4.1 实验方法 |
3.4.2 紫外光谱法 |
3.4.3 荧光光谱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4-三氟甲基烟酸过渡金属配合物的构筑、表征及其与BSA/DNA作用的研究 |
4.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4.1.1 主要试剂 |
4.1.2 主要仪器 |
4.2 过渡金属配合物7-11的构筑与表征 |
4.2.1 配合物7-11的构筑 |
4.2.2 配合物7-11的晶体结构 |
4.2.3 配合物7-11的红外光谱的表征 |
4.2.4 配合物7-11热稳定性的表征 |
4.3 BSA相互作用的研究 |
4.3.1 实验方法 |
4.3.2 荧光猝灭机理的研究 |
4.3.3 结合位点数(n)和结合常数(Ka) |
4.3.4 作用力类型的确定 |
4.4 DNA相互作用的研究 |
4.4.1 实验方法 |
4.4.2 紫外光谱法 |
4.4.3 荧光光谱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7)银杏中几种重要生物活性物质的基础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银杏提取物药用活性研究新进展 |
1.1.1 银杏活性物质药用功能的新发现及其研究 |
1.1.2 银杏活性物质的代谢及其毒副作用 |
1.2 人体微量金属元素的作用及其研究 |
1.3 银杏活性物质配合物研究进展 |
1.3.1 黄酮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稳定性及结合特性 |
1.3.2 金属配合物的表征手段 |
1.4 本课题意义、目的及研究内容 |
第2章 黄酮苷元金属配合物的性质研究 |
2.1 实验部分 |
2.1.1 三种黄酮苷元的制备 |
2.1.2 黄酮苷元金属配合物的合成 |
2.1.3 黄酮苷元及金属配合物的结构表征 |
2.1.4 黄酮苷元金属配合物的络合比及稳定常数的测定 |
2.1.5 黄酮苷元及其金属配合物的抗氧化活性测定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三种黄酮苷元结构及纯度表征 |
2.2.2 黄酮苷元金属配合物合成及晶体培养 |
2.2.3 黄酮苷元金属配合物的结构表征 |
2.2.4 溶液中黄酮苷元金属配合物稳定性探索 |
2.2.5 人体中存在黄酮金属配合物可能性分析 |
2.2.6 金属配位对黄酮苷元的抗氧化活性影响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双黄酮金属配合物的性质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五种双黄酮的制备 |
3.1.2 双黄酮金属配合物的合成 |
3.1.3 双黄酮及其金属配合物的结构表征 |
3.1.4 双黄酮及其金属配合物的抗氧化活性测定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五种双黄酮分离制备及结构、纯度表征 |
3.2.2 双黄酮金属配合物的合成 |
3.2.3 双黄酮金属配合物的结构表征 |
3.2.4 金属配位对双黄酮的抗氧化活性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银杏黄酮的纯化及黄酮配合物存在性分析 |
4.1 实验部分 |
4.1.1 黄酮及金属分析测定方法 |
4.1.2 黄酮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解配合 |
4.1.3 黄酮类化合物转化率的计算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配合法纯化银杏黄酮研究 |
4.2.2 配合法纯化银杏双黄酮研究 |
4.2.3 提取液中黄酮金属配合物的含量检测 |
4.2.4 提取残渣中黄酮金属配合物的含量检测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
(8)全国十二省市高中化学竞赛预赛试题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内容分析法 |
1.3.3 数理统计法 |
1.3.4 问卷调查法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思路 |
2 文献综述及核心概念界定 |
2.1 文献综述 |
2.1.1 高中化学竞赛研究现状 |
2.1.2 化学学科能力研究现状 |
2.2 核心概念界定 |
2.2.1 高中化学竞赛预赛试题 |
2.2.2 化学学科知识 |
2.2.3 化学学科能力 |
2.3 分析示例 |
3 各省份高中化学竞赛预赛大纲及要求对比 |
3.1 各省份高中化学竞赛预赛目的与命题范围 |
3.2 浙江、“两广”高中化学竞赛预赛大纲对比 |
4 各省市高中化学竞赛预赛试卷结构分析 |
4.1 试题容量 |
4.2 题型比重 |
4.3 呈现方式 |
4.4 试题情境 |
5 2018年12省份高中化学竞赛预赛试题横向比较 |
5.1 2018年各地预赛试题统计 |
5.2 基于学科知识维度的统计分析 |
5.3 基于学科能力维度的统计分析 |
6 2014-2018年部分省份高中化学竞赛预赛试题纵向比较 |
6.1 2014-2018年北京、浙江、四川卷试题统计 |
6.2 基于学科知识维度的分析 |
6.2.1 化学热力学与动力学部分 |
6.2.2 物质结构部分 |
6.2.3 电解质溶液部分 |
6.2.4 电化学部分 |
6.2.5 无机元素化学部分 |
6.2.6 有机化学部分 |
6.2.7 实验化学部分 |
6.2.8 容量分析部分 |
6.3 基于学科能力维度的统计分析 |
6.3.1 辨识记忆能力 |
6.3.2 概括关联能力 |
6.3.3 说明论证能力 |
6.3.4 分析解释能力 |
6.3.5 推论预测能力 |
6.3.6 简单设计能力 |
6.3.7 复杂推理能力 |
7 关于高中生参加化学竞赛预赛情况的调查分析 |
7.1 调查问卷的编制与调查对象的选取 |
7.2 高中生参加化学竞赛情况的调查结果及分析 |
8 研究总结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1.1 基于学科知识维度的研究结论 |
8.1.2 基于学科能力维度的研究结论 |
8.2 研究的创新 |
8.3 研究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Salamo型荧光化学传感器和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在环境检测与抗癌活性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Salen及 Salamo型配合物研究进展 |
1.1.1 Salen型配合物的合成 |
1.1.2 Salen型配合物的催化性能 |
1.1.3 Salamo型配合物的发展及催化性能 |
1.2 荧光化学传感器 |
1.2.1 荧光化学传感器的分类及识别过程 |
1.2.2 Salen型荧光化学传感器 |
1.2.3 Salamo型荧光化学传感器 |
1.3 基于肿瘤微环境特点的金属有机化合物抗癌研究与应用进展 |
1.3.1 肿瘤微环境的特点 |
1.3.2 通过调节肿瘤微环境缺氧,提高肿瘤治疗效果 |
1.3.3 以过渡金属-芳烃体系为基础的金属有机化合物作为抗癌药物的研究 |
1.4 论文选题意义及主要内容 |
2 基于半Salamo型铜(Ⅱ)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在肿瘤微环境中消耗谷胱甘肽增强的化学动力治疗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与溶剂 |
2.2.2 测试与分析仪器 |
2.2.3 半Salamo型配体HL~1的合成 |
2.2.4 同双核铜(Ⅱ)配合物的合成 |
2.2.5 铜(Ⅱ)配合物与GSH的反应 |
2.2.6 产生羟基自由基(·OH) |
2.2.7 细胞培养和细胞活力 |
2.2.8 细胞内ROS染色 |
2.2.9 实验方法 |
2.3 结果讨论 |
2.3.1 元素分析 |
2.3.2 红外光谱分析 |
2.3.3 紫外光谱分析 |
2.3.4 铜(Ⅱ)配合物的单晶结构分析 |
2.3.5 铜(Ⅱ)配合物的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 |
2.3.6 铜(Ⅱ)配合物的Hirshfeld表面分析 |
2.3.7 铜(Ⅱ)配合物的荧光性质研究 |
2.3.8 pH对铜(Ⅱ)配合物稳定性的影响 |
2.3.9 配体HL~1及铜(Ⅱ)配合物的量子化学计算 |
2.4 铜(Ⅱ)配合物在细胞中的抗肿瘤活性研究 |
2.4.1 铜(Ⅱ)配合物在体外的化学动力学治疗机制 |
2.4.2 铜(Ⅱ)配合物的细胞毒性与细胞内ROS的生成 |
2.5 结论 |
3 基于半Salamo型铜(Ⅱ)配位聚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化学动力治疗应用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与溶剂 |
3.2.2 测试与分析仪器 |
3.2.3 半Salamo型配体H2L3的合成 |
3.2.4 半Salamo型铜(Ⅱ)配位聚合物的合成 |
3.2.5 铜(Ⅱ)配位聚合物与GSH的反应 |
3.2.6 产生羟基自由基(·OH) |
3.2.7 细胞培养和细胞活力 |
3.2.8 活死细胞染色 |
3.2.9 铜(Ⅱ)聚合物产生ROS的机理及细胞内ROS荧光探针检测 |
3.3 结果讨论 |
3.3.1 元素分析 |
3.3.2 红外光谱分析 |
3.3.3 紫外光谱分析 |
3.3.4 铜(Ⅱ)配位聚合物的单晶结构分析 |
3.3.5 聚合物的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 |
3.3.6 聚合物的Hirshfeld表面分析 |
3.3.7 配位聚合物的荧光性质研究 |
3.3.8 pH对配位聚合物稳定性的影响 |
3.3.9 配体H2L3及配位聚合物的量子化学计算 |
3.4 配位聚合物在细胞中的抗肿瘤活性研究 |
3.4.1 铜(Ⅱ)配位聚合物在体外的化学动力学治疗机制 |
3.4.2 铜(Ⅱ)聚合物的细胞毒性与细胞内ROS的生成 |
3.5 结论 |
4 单Salamo型荧光化学传感器的设计合成及分别对硼酸盐和甲醛比率型荧光传感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与溶剂 |
4.2.2 测试与分析仪器 |
4.2.3 传感器G1的合成过程 |
4.2.4 实验测试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溶剂对化学传感器G1发光性能研究 |
4.3.2 含水量对化学传感器G1发光性能的研究 |
4.3.3 紫外滴定实验 |
4.3.4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下传感器G1的抗干扰实验 |
4.3.5 化学传感器G1对B_4O_7~(2-)识别性能研究 |
4.3.6 B_4O_7~(2-)的荧光滴定 |
4.3.7 化学传感器G1对B_4O_7~(2-)离子的最低检测限 |
4.3.8 化学传感器G1对B_4O_7~(2-)离子的抗干扰实验研究 |
4.3.9 化学传感器G1荧光稳定性 |
4.3.10 化学传感器G1对B_4O_7~(2-)离子的时间响应 |
4.3.11 化学传感器G1对B_4O_7~(2-)离子结合常数的计算 |
4.3.12 传感器G1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
4.3.13 化学传感器G2对HCHO识别性能研究 |
4.3.14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选择性分析与竞争性实验 |
4.3.15 化学传感器G2识别HCHO的荧光光谱 |
4.3.16 化学传感器G2对HCHO的荧光滴定 |
4.3.17 化学传感器G2对HCHO的最低检测限 |
4.3.18 化学传感器G2对HCHO的竞争实验 |
4.3.19 化学传感器G2的时间稳定性 |
4.3.20 化学传感器G2对HCHO的时间响应 |
4.3.21 化学传感器G2对HCHO配位常数的计算 |
4.3.22 荧光化学传感器的pH响应 |
4.3.23 传感器在实际样品中甲醛含量检测的应用 |
4.3.24 识别机理探讨 |
4.3.25 量子化学计算 |
4.4 结论 |
5 单激发双发射半Salamo型传感器G3的合成及其对H~+和Cu~(2+)的荧光检测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试剂与溶剂 |
5.2.2 测试与分析仪器 |
5.2.3 传感器G3的合成过程 |
5.2.4 实验测试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化学传感器G3溶剂依赖性荧光性质 |
5.3.2 化学传感器G3在二元水混合体系中的荧光性质 |
5.3.3 化学传感器G3的pH依赖性荧光性质 |
5.3.4 pH荧光滴定实验及pKa值的测定 |
5.3.5 化学传感器G3光稳定性研究 |
5.3.6 化学传感器G3对pH响应的可逆循环 |
5.3.7 化学传感器G3选择性与竞争实验 |
5.3.8 传感器G3细胞毒性 |
5.3.9 化学传感器G3对Cu~(2+)的选择性 |
5.3.10 紫外光谱分析 |
5.3.11 紫外滴定实验 |
5.3.12 Cu~(2+)的紫外抗干扰实验 |
5.3.13 荧光滴定实验 |
5.3.14 化学传感器G3对Cu~(2+)的最低检测限 |
5.3.15 化学传感器G3对Cu~(2+)的竞争实验 |
5.3.16 化学传感器G3对Cu~(2+)离子的Job曲线测定 |
5.3.17 化学传感器G3对Cu~(2+)离子的时间响应 |
5.3.18 传感器G3在实际水样中的应用检测 |
5.3.19 利用传感器G3检测实际水样中Cu~(2+)离子的浓度 |
5.3.20 传感器G3对Cu~(2+)的荧光响应用于防伪领域 |
5.3.21 识别机理探讨 |
5.3.22 量子化学计算 |
5.4 结论 |
6 半Salamo型荧光化学传感器G4的合成及其对精氨酸(Arg)和谷胱甘肽(GSH)的选择性识别性能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试剂与溶剂 |
6.2.2 测试与分析仪器 |
6.2.3 传感器G4的合成过程 |
6.2.4 实验测试方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溶剂对化学传感器G4发光性能的影响研究 |
6.3.2 含水量对化学传感器G4发光性能的影响研究 |
6.3.3 化学传感器G4 对谷胱甘肽(GSH)、精氨酸(Arg)识别性能研究 |
6.3.4 荧光滴定光谱 |
6.3.5 化学传感器G4对Arg与 GSH的最低检测限 |
6.3.6 化学传感器G4对Arg与 GSH的竞争实验 |
6.3.7 化学传感器G4对Arg、GSH的 Job曲线测定 |
6.3.8 化学传感器G4对Arg、GSH的时间荧光响应及稳定性评价 |
6.3.9 化学传感器G4与Arg、GSH的结合常数 |
6.3.10 化学传感器G4对Arg、GSH的 p H响应 |
6.3.11 细胞活性 |
6.3.12 化学传感器G4用于检测实际样品中Arg含量 |
6.3.13 识别机理探讨 |
6.3.14 量子化学计算 |
6.4 结论 |
7 单Salamo型荧光化学传感器G5的合成及其对ClO~-/SCN~-比率型荧光传感性能的研究 |
7.1 引言 |
7.2 实验部分 |
7.2.1 试剂与溶剂 |
7.2.2 测试与分析仪器 |
7.2.3 传感器G5的合成过程 |
7.2.4 实验测试方法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溶剂对化学传感器G5发光性能研究 |
7.3.2 含水量对化学传感器G5发光性能的研究 |
7.3.3 化学传感器G5对ClO~-识别性能研究 |
7.3.4 ClO~-的荧光滴定 |
7.3.5 化学传感器G5对ClO~-离子的最低检测限 |
7.3.6 化学传感器G5对ClO~-离子的抗干扰实验研究 |
7.3.7 化学传感器G5对ClO~-离子的时间响应 |
7.3.8 化学传感器[G5-ClO~-](G6)对SCN~-识别性能研究 |
7.3.9 化学传感器G6对SCN~-的荧光滴定 |
7.3.10 化学传感器G6对SCN~-的最低检测限 |
7.3.11 化学传感器G6对SCN~-的竞争实验 |
7.3.12 化学传感器G6对SCN~-的时间响应 |
7.3.13 化学传感器G5对ClO~-与SCN~-的可逆循环响应 |
7.3.14 检测实际水样中ClO~-和SCN~- |
7.3.15 识别机理探讨 |
7.3.16 量子化学计算 |
7.4 结论 |
8 总结与展望 |
8.1 总结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新型肟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对阳离子的识别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阳离子与环境污染 |
1.2 阳离子的传统检测方法 |
1.3 探针分子与离子识别 |
1.4 阳离子探针分子识别机理及其设计 |
1.4.1 光诱导电子转移(photoinduced electron transfer,PET) |
1.4.2 分子内电荷转移(intramolecular charge transfer,ICT) |
1.4.3 激发单体-激基缔合物(Monomer-Excimer,ME) |
1.4.4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FRET) |
1.4.5 刚性效应、C=N异构(C=N isomerization) |
1.5 阳离子探针分子识别研究进展 |
1.5.1 铜(Ⅱ)离子探针分子识别设计 |
1.5.2 锌(Ⅱ)离子探针分子识别设计 |
1.5.3 钴(Ⅱ)离子探针分子识别设计 |
1.5.4 镍(Ⅱ)离子探针分子识别设计 |
1.5.5 铝(Ⅱ)离子探针分子识别设计 |
1.5.6 其它阳离子探针识别设计 |
1.6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内容 |
2 新型肟类探针分子(HL~1、H_2L~2)的合成及其对阳离子的识别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仪器 |
2.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探针分子HL~1、H_2L~2的元素分析 |
2.3.2 探针分子HL~1、H_2L~2的溶解性测定 |
2.3.3 探针分子HL~1、H_2L~2的核磁(1H NMR)表征 |
2.3.4 探针分子HL~1、H_2L~2的红外(IR)光谱表征 |
2.3.5 探针分子HL~1的单晶结构 |
2.3.6 探针分子HL~1、H_2L~2对阳离子的裸眼识别研究 |
2.3.7 探针分子HL~1、H_2L~2对阳离子的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
2.3.8 探针分子HL~1、H_2L~2对阳离子的荧光光谱分析 |
2.3.9 探针分子HL~1与Cu2+作用的识别机理的探讨 |
2.3.10 探针分子HL~1及其Cu(Ⅱ)配合物的DFT(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
2.3.11 探针分子HL~1的Zn(Ⅱ)配合物的DFT(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
2.4 小结 |
3 新型肟类探针分子(H_2L~3)的合成及其对阳离子的识别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仪器 |
3.2.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探针分子H_2L~3及其锌(Ⅱ)、钴(Ⅱ)、镍(Ⅱ)和铜(Ⅱ)配合物元素分析 |
3.3.2 探针分子H_2L~3的溶解性测定 |
3.3.3 探针分子H_2L~3核磁(1H NMR)表征 |
3.3.4 探针分子H_2L~3及其锌(Ⅱ)配合物红外(IR)光谱表征 |
3.3.5 探针分子H_2L~3对阳离子的裸眼识别研究 |
3.3.6 探针分子H_2L~3对阳离子的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
3.3.7 探针分子H_2L~3对阳离子的荧光光谱分析 |
3.3.8 探针分子H_2L~3与Zn2+作用的识别机理的探讨 |
3.3.9 探针分子H_2L~3及其锌(Ⅱ)、钴(Ⅱ)、镍(Ⅱ)、铜(Ⅱ)配合物分子的DMol3计算. |
3.3.10 探针分子H_2L~3的锌(Ⅱ)、钴(Ⅱ)、镍(Ⅱ)、铜(Ⅱ)配合物(1、2、3、4)单晶数据、结构分析 |
3.4 小结 |
4 新型肟类探针分子(H_3L~4、H_3L~5)的合成及其对阳离子的识别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仪器 |
4.2.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探针分子H_3L~4、H_3L~5的元素分析 |
4.3.2 探针分子H_3L~4、H_3L~5的溶解性测定 |
4.3.3 探针分子H_3L~4、H_3L~5的核磁(1H NMR)表征 |
4.3.4 探针分子H_3L~4、H_3L~5的红外(IR)光谱表征 |
4.3.5 探针分子H_3L~4、H_3L~5对阳离子的裸眼识别研究 |
4.3.6 探针分子H_3L~4、H_3L~5对阳离子的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
4.3.7 探针分子H_3L~4、H_3L~5对阳离子的荧光光谱分析 |
4.3.8 探针分子H_3L~4对Al3+离子作用的动力学分析 |
4.3.9 探针分子H_3L~5与Zn2+作用的识别机理的探讨 |
4.3.10 探针分子H_3L~5对Zn2+识别机理的模拟优化计算 |
4.4 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探针分子HL~1的单晶数据 |
附录B 探针分子H_2L~3的锌(Ⅱ)配合物(配合物1)的单晶数据 |
附录C 探针分子H_2L~3的钴(Ⅱ)配合物(配合物2)的单晶数据 |
附录D 探针分子H_2L~3的镍(Ⅱ)配合物(配合物3)的单晶数据 |
附录E 探针分子H_2L~3的铜(Ⅱ)配合物(配合物4)的单晶数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正确比较配合物的稳定常数(论文参考文献)
- [1]肝细胞靶向螯合剂的合成与表征及活性研究[D]. 蔡朋根. 武汉纺织大学, 2021(01)
- [2]氟化盐水溶液(CaF2、MgF2和ZnF2)微观结构及其阴阳离子缔合行为的理论计算研究[D]. 唐剑峰.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2)
- [3]通过抗衡离子调控刺激响应型光功能材料响应行为及其在安全打印中的应用研究[D]. 于雅鑫.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3)
- [4]水杨醛缩芳胺捕收剂与铜等配合的取代基效应研究[D]. 肖琰.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
- [5]三氟甲基含氮杂环配合物的构筑及其与BSA/DNA相互作用的研究[D]. 王嘉恺. 宁夏大学, 2020(03)
- [6]第33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初赛)试题解析[J]. 柳晗宇. 大学化学, 2020(03)
- [7]银杏中几种重要生物活性物质的基础化学研究[D]. 张佳丽.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8)
- [8]全国十二省市高中化学竞赛预赛试题比较研究[D]. 朱昊.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9]Salamo型荧光化学传感器和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在环境检测与抗癌活性中的应用研究[D]. 郭文婷.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10]新型肟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对阳离子的识别性能研究[D]. 彭云冬. 兰州交通大学, 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