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1β-甲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厄他培南

一种新型1β-甲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厄他培南

一、新型1β-甲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厄他培南(论文文献综述)

邢佳尔,朱红薇,罗马烨,金宁,钱广[1](2021)在《美罗培南合成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目前,化学全合成法是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美罗培南的唯一合成方法。现有工艺大多采用先分别制得母核与关键侧链,后将两者合成得目标产物的制备路线。由此,对母核与关键侧链的合成工艺进行改进是路线优化的主要方向。对美罗培南母核与关键侧链的合成工艺路线优化进行综述,为美罗培南合成提供新的借鉴思路。

范晓蓓[2](2021)在《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耐药机制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文中指出背景: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株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Carbapenem resistant Escherichia coli,CRECO)在我国的报道不断增多,通常对几乎所有抗生素都具有耐药性,如何治疗和防止其传播是一个普遍的难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目的:通过回顾分析某三甲医院2017-2019年大肠埃希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多中心研究该地区2020年临床分离的CRECO耐药基因型及同源性,探究该地区CRECO主要流行克隆型别,指导临床诊疗中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预防耐药菌株的传播。方法:1.对某三甲医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送检标本中分离出的3440株大肠埃希菌,应用VITEK-2鉴定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运用WHONET5.6软件进行数据统计,了解大肠埃希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2.收集该地区3家三甲医院2020年临床分离的31株CRECO,应用MALDI-TOF质谱仪进行菌种再鉴定,K-B纸片扩散法和E test条复核药敏结果后得到23株CRECO;采用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 Diamine Tetraacetic Acid,EDTA)、3-氨基苯硼酸(3’-Aminobenzeneboronic acid,APBA)与亚胺培南(Imipenem,IMP)协同实验,即复合纸片法初筛CRECO产酶基因型;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8种常见碳青霉烯酶基因型bla KPC-2、bla OXA-48、bla VIM、bla GES、bla IMI、bla SME、bla IMP-4、bla NDM-5并对阳性产物测序,明确CRECO耐药基因型。3.用肠杆菌科基因间重复一致序列聚合酶链反应(Enterobacterial repetitive intergenic consensus,ERIC-PCR)检测23株CRECO的同源性,结合相应临床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1.大肠埃希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50.4%的大肠埃希菌来源于尿液标本,临床分布普外科为主,占17.3%,对大多数抗菌药物有较高的敏感性。其中113株CRECO,每年分别占0.7%、2.7%、5.7%,检出率逐年明显上升(P<0.05)。CRECO主要在痰液中被检出(40.7%),科室分布以重症监护室为主(30.1%),且耐药情况严重,只对少数几种抗生素(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相对敏感。2.耐药基因检测情况:23株CRECO中14株EDTA协同实验阳性,经PCR检测其中9株产NDM-5酶,2株产IMP-4酶;有6株APBA协同实验阳性,均产KPC-2酶。携带耐药基因的病人多为经历过侵入性操作及抗生素治疗的老年男性患者。3.同源性分析结果:本地区CRECO分7型,其中Ⅰ型6株,Ⅱ型9株,分别是本地区其中2家三甲医院的主要型别。未见覆盖本地区的优势型别。结论:1.大肠埃希菌检出率及多重耐药菌株逐年增加,应合理使用抗生素,规范诊疗操作,减少耐药菌株的出现。2.本地区CRECO产酶基因型主要是NDM-5和KPC-2,除此以外,还可能存在其他耐药基因或合并多种耐药机制。部分医院可能存在院内克隆传播,但未发现本地区的克隆菌株爆发流行。应该加强院内管理及监测,避免耐药菌株传播。

郭慧慧[3](2021)在《ICU和普通病房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文中指出目的了解ICU和普通病房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和耐药性,为临床不同科室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缓耐药菌的产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科室来源分为ICU和普通病房组,分别记录两组分离菌的标本来源、细菌种类、药敏结果等,将数据录入EXCEL表格,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率或构成比描述,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017-2019年共分离培养出病原菌826株,其中ICU病区共分离出病原菌154株,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80.52%,其次为革兰阳性菌,占11.04%,真菌占8.44%。排名前5位的细菌分别是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普通病房分离出致病菌672株,革兰阴性菌占74.25%,革兰阳性菌占12.95%,真菌占12.80%。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白假丝酵母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占前5位。在标本来源上,ICU和普通病房标本来源均主要以痰液为主,其次为尿液和血液。在细菌耐药性方面,两组中大肠埃希菌对阿米卡星、头孢替坦、碳青霉烯类、呋喃妥因、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较低,均小于10%;ICU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吡肟的耐药率大于普通病房,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曲松、头孢唑林的耐药率较高,耐药率大于50%,其中ICU组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曲松、头孢哌酮舒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林、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均大于普通病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U和普通病房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普遍偏高,其中ICU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吡肟、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复方新诺明、妥布霉素的耐药率均大于普通病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病房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氨曲南的耐药率为100%大于ICU的73.3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铜绿假单胞菌在两组中除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呋喃妥因、复方新诺明耐药率较高外,对其余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在30%左右,两组间耐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和普通病房病原菌分布及构成各有不同,ICU感染的病原菌耐药性大多高于普通病房,临床经验性用药前应结合各科室细菌分布特点选择合适的抗生素,防止耐药菌的产生。

罗文燕,丁颖,秦峰,刘浩[4](2021)在《培南类抗菌药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培南类抗菌药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等特点,用于多重耐药菌及重症感染的治疗。为了加强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本文主要综述了培南类抗菌药质量研究方面的进展,介绍了培南类抗菌药的结构特点,以及含量、有关物质、聚合物杂质和金属杂质等的检测方法,为培南类抗菌药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与借鉴。

何利[5](2020)在《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危险因素、耐药基因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文中指出目的1.了解阜阳市人民医院住院患者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感染临床分布特征及其对临床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情况;2.分析感染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的危险因素;3.分析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4.筛查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携带的碳青霉烯酶和碳青霉烯酶基因;5.为对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防控及治疗提供理论指导及科学依据。方法1.收集2018年1月2019年6月安徽阜阳市人民医院住院患者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CRKP)菌株及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CRKP组),并把同时期感染碳青霉烯类敏感的肺炎克雷伯菌(CSKP)住院患者为对照组(CSKP组);2.采用梅里埃VITEK 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仪鉴定入选患者病原菌情况,同时利用质谱仪(MALDI-TOF-MS)进行病原菌复核;3.使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分析仪对入选病原菌进行药敏实验;4.对CRKP菌株进行同源性分析;5.采用改良碳青霉烯类灭活试验(m CIM)、Carba NP试验对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株携带的碳青霉烯酶进行筛查;6.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对细菌携带的碳青霉烯酶进行筛查;7.利用PCR法检测碳青霉烯酶基因blaKPC、blaNDM、blaVIM、blaIMP及blaOXA-48;8.运用SPSS 23.0软件处理,其中计数资料以(%)表示行卡方检验,分析感染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单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感染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的多因素。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1.入选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86株,主要来源科室为重症监护室(ICU)、呼吸危重病医学科、普外科,送检样本类型以痰液标本为主,其次是全血、尿液。2.86株CRKP,呈多重耐药特征。其中对头孢呋新、头孢曲松、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均100%耐药;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厄他培南耐药率分别为100%、98.84%、100%;CRKP对替加环素的敏感度100%。3.同源性分析:86株CRKP可分为A、B、C、D、E及F型,其中A型47株为最多,B型14株,C型16株,D型6株,E型1株、F型2株,A型分布情况:ICU检出25株、呼吸危重病医学科ICU检出12株、普外科检出4株;B、C、D、E及F各株型,呈散发分布。4.机械通气、应用3种及以上抗菌药物是感染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的危险因素。5.m CIM试验、Carba NP试验对细菌携带的碳青霉烯酶筛查阳性率分别为93.02%,91.86%。6.胶体免疫层析法检测碳青霉烯酶:86株CRKP中,阳性76株,阴性10株(阴性样本号:21、30、37、43、47、49、50、66、77、81),阳性率88.37%,其中检出KPC型碳青霉烯酶73株,NDM型碳青霉烯酶3株,OXA-48、VIM、IMP型碳青霉烯酶均未检出。7.PCR基因分型:86株CRKP中,76株检出碳青霉烯酶基因,阴性10株(阴性样本号:21、30、37、43、47、49、50、66、77、81),阳性率88.37%。其中检出含blaKPC基因73株,含blaNDM组基因3株,耐药基因blaVIM、bla IMP、blaOXA-48、均未检出。结论1.阜阳市人民医院的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来源主要为重症监护室(ICU)、呼吸危重病医学科、普外科,耐药菌分布广泛、需要严格防控。2.痰液标本是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的主要来源,其次是全血、尿液。呼吸系统对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易感,泌尿系统、血流的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感染不容忽视。3.分离的CRKP呈多重耐药特征,对临床常见抗菌药物高度耐药,仅替加环素敏感度高。应对CRKP的耐药情况密切关注。4.CRKP的主要克隆株集中在ICU、呼吸危重病医学科,应引起关注,并采取相应的防御和干预措施。5.机械通气、应用3种及以上抗菌药物是感染CRKP的危险因素,诊疗中应加强对危险因素关注和预防。6.Carba NP试验、m CIM试验对CRKP携带的碳青霉烯酶检出率接近,m CIM操作更简便、操作时间更短。m CIM比Carba NP更适合临床推广应用于CRKP碳青霉烯酶检测。7.胶体免疫层析法对碳青霉烯酶的检出率与PCR法符合率100%,因胶体免疫层析法有操作简便、检测时间短、费用低等优点,推荐临床应用。8.本院分离的CRKP携带碳青霉烯酶基因以blakp C-2和blaNDM-1类为主,碳青霉烯酶基因分布相对单一,blaNDM基因型的流行情况应被关注。

马金龙[6](2020)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耐碳青霉烯类粘质沙雷菌耐药机制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耐碳青霉烯类粘质沙雷菌的耐药表型、基因型、同源性以及质粒的转移性和生物信息,探讨耐碳青霉烯类粘质沙雷菌的耐药机制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为以后临床的抗感染治疗和医院感染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收集2014年10月~2015年3月青岛某家医院分离自神经外科ICU六位患者痰液标本中的6株碳青霉烯类耐药粘质沙雷菌,运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重新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改良Hodge试验(modified Hodge test,MHT)检测菌株是否产碳青霉烯酶。(2)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和多重PCR(multiplex PCR)检测菌株是否携带碳青霉烯酶、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beta-lactamases,ESBLs)、头孢菌素酶(Amp C)编码基因以及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和磷霉素耐药相关基因,并进一步通过测序和序列比对确定耐药基因型。(3)通过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检测菌株间的同源性。(4)对菌株进行接合试验,检测携带耐药基因质粒的转移性。(5)基于二代MiSeq测序平台获取菌株及携带质粒的序列,使用ResFinder、The Transposon Registry、ISfinder和INTEGRALL在线网站和数据库分析质粒的耐药基因、移动元件和整合子等信息;Inkscape0.48.1软件绘制质粒基因结构图。结果(1)6株粘质沙雷菌临床分离株药敏表型一致,对头孢曲松、氨曲南、厄他培南、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磷霉素耐药;改良Hodge试验结果均阳性。(2)6株粘质沙雷菌都携带四种耐药基因:碳青霉烯酶基因blaKPC-2、ESBLs基因blaSRT-1、氨基糖胺类耐药基因aac(6’)-Ic和磷霉素耐药基因fosA7。(3)经Xba I酶切粘质沙雷菌基因组PFGE显示6株菌电泳条带位置和数目均完全一致,依据Tenover规则判断6株粘质沙雷菌属相同的菌株(Indistinguishable),即暴发菌株。(4)质粒接合试验显示6株粘质沙雷菌均可将携带blaKPC-2基因的质粒成功转移到大肠埃希菌J53AziR,经S1核酸内切酶酶切显示粘质沙雷菌和接合子都携带一个大小约100 kb的质粒;接合子对头孢曲松、氨曲南和厄他培南耐药,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中介,对其它药物均敏感;接合子只检测到blaKPC-2基因,未检测到blaSRT-1、aac(6’)-Ic和fosA7基因。(5)粘质沙雷菌菌株携带一个质粒,命名为pS1-KPC2(GenBank号:MN615880),该质粒属于接合型IncFIIK不相容性组,仅携带blaKPC-2基因,blaKPC-2位于Tn1722的单位转座子ΔTn6296上。结论(1)该院神经外科ICU耐碳青霉烯类粘质沙雷菌表现为多重耐药表型和基因型,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是菌株携带KPC-2基因,产生碳青霉烯酶。(2)携带blaKPC-2、blaSRT-1、aac(6’)-Ic和fosA7耐药基因粘质沙雷菌的克隆播散是导致神经外科ICU患者医院感染暴发的原因,此为国内外首次报道。(3)IncFIIk质粒的转移性和ΔTn6296的结构特点促进了blaKPC-2基因的水平传播。

吴佳怡[7](2020)在《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分析与碳青霉烯类耐药基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2013-2018年间从临床标本分离所得的肺炎克雷伯菌,筛选出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不敏感的菌株(CRKP),对其耐药机制及耐药基因进行研究和检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为监测CRKP的耐药性变化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2013-2018年间临床分离所得381株肺炎克雷伯菌,使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及药敏纸片扩散法筛选出CRKP。使用改良Carba NP试验从CRKP中筛选出能够产碳青霉烯酶的菌株。对耐药菌株进行受体菌质粒接合试验,研究耐药基因的水平传播性。最后利用PCR法扩增相应耐药基因,对PCR产物进行测序及比对分析。结果:从临床标本中共收集筛选出11株CRKP,其中大部分菌株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厄他培南均耐药。改良Carba NP试验显示有6株菌株产酶表型为阳性,分别为A类、B类酶。受体菌质粒接合试验显示耐药基因可从供体菌转移至受体菌,具有水平传播性。PCR法对耐药基因进行扩增,测序结果与基因库比对后结果显示,其中4株菌株携带KPC基因,1株携带NDM基因,1株携带VIM基因。结论:致病菌产生碳青霉烯酶是造成耐药菌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细菌主要耐药机制之一。研究结果表明,从该医院收集所得产酶CRKP主要携带KPC、NDM基因以及VIM基因,且可通过质粒接合试验将耐药基因水平转移至受体菌,提示该类耐药基因存在一定传播风险。耐药菌的出现为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了许多棘手的问题。而如何避免越来越多耐药菌的产生,则需要临床合理用药以及院感部门定期监测耐药数据的共同努力。

艾效曼,陶凤蓉,赖惠英,葛春悦,闫引弟,张瑜,胡云建[8](2020)在《比阿培南等10种抗菌药物对常见革兰阴性杆菌体外抗菌活性比较》文中提出目的:评价比阿培南等10种抗菌药物对临床分离革兰阴性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琼脂对倍稀释法测定比阿培南、厄他培南、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等10种抗菌药物对临床分离革兰阴性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所有数据用WHONET 5. 6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比阿培南对于肠杆菌科中的大肠埃希菌、非CR-肺炎克雷伯菌、其他肠杆菌科细菌均显示出良好的抗菌活性,比阿培南的MIC50和MIC90与美罗培南相似,敏感率(97. 8%,100%,88. 2%)与美罗培南相似,优于亚胺培南和厄他培南。对于CR-肺炎克雷伯菌,比阿培南的敏感率(20. 6%)高于其他抗菌药物,MIC50和MIC90等于或低于美罗培南。对于非发酵菌中的不动杆菌属比阿培南的敏感率(40. 9%)低于头孢哌酮舒巴坦(50%)和阿米卡星(50%),优于环丙沙星(27. 3%),与其他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相似(40. 9%),比阿培南的MIC50和MIC90与美罗培南及亚胺培南相似。对于铜绿假单胞菌比阿培南的敏感率(63. 6%)优于亚胺培南(59. 1%),与美罗培南相似,但不及其他抗菌药物(68. 2%~95. 5%)。结论:对于临床常见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比阿培南和美罗培南活性相仿。

潘华珍[9](2019)在《血流感染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菌株的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N)属于革兰阴性肠杆菌科细菌,近年来,由肺炎克雷伯菌导致的血流感染比例越来越高,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问题,该菌常包含许多可移动元件,非常容易在同种细菌和异种细菌间相互捕获各种耐药基因,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在所有非典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中具有抗菌谱最广、抗菌活性最强、对β-内酰胺类酶高度稳定性以及毒副作用低等特点,被赋予是用于治疗革兰阴性菌感染最坚固的屏障。然而,肺炎克雷伯菌在临床抗生素大量使用甚至过度使用的选择压力下,特别是对β-内酰胺类酶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下,其耐药势头日趋恶化,出现了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 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CRKP),并且耐药率呈现出逐年递升趋势,CRKP引起的血流感染逐渐出现并广泛流行,这大大增加了感染控制的难度、降低了患者生存率,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肺炎克雷伯菌高位次数最多的标本为痰液及呼吸道分泌物如肺泡灌洗液,因此以往的研究大多数集中在呼吸道标本中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方面,本研究对临床血流感染分离的CRKP的特征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感染控制提供指导。方法:我们连续收集了2017.01至2017.12某三甲医院微生物室从不同病区血标本培养出的CRKP共32株,对所有菌株均应用法国梅里埃公司VITEK2-compact全自动细菌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全部标本药敏试验所检测抗生素包括氨苄青霉素,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头孢唑林,头孢曲松,头孢替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氨曲南,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丁胺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妥布霉素,亚胺培南,厄他培南,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复方新诺明),同时对这32株应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替加环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改良Hodge试验(MHT)检测碳青霉烯酶表型,通过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耐药基因,多位点序列分析(MLST)进行细菌同源性分析。结果:32株血流感染的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对大多数抗生素具有较高的耐药率,丁胺卡那霉素(阿米卡星)耐药率43.8%,妥布霉素耐药率53.1%,庆大霉素耐药率59.4%,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复方新诺明)耐药率68.8%,氨曲南耐药率93.8%,环丙沙星及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均为96.9%,氨苄青霉素、头孢唑啉、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替坦、氨苄西林/舒巴坦、厄他培南、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均为100%,应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替加环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结果发现了1株替加环素中介的肺炎克雷伯菌,占3.13%,余31株对替加环素均敏感,占96.88%,提示血流感染的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对替加环素仍保持高度的敏感性。32株CRKP中有27株改良Hodge试验(MHT)阳性,阳性率为84.38%,以聚合酶链反应(PCR)结果为金标准,改良Hodge试验敏感性95.83%(23/24),应用配对资料卡方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5,即P>0.05)。荧光定量PCR检出耐药基因KPC-2 24株(75%),CTX-M922株(68.75%),CTX-M1 3株(9.38%),膜孔蛋白编码基因Ompk36缺失29株(90.63%),其中检携带有CTX-M9型耐药基因的22菌株均合并膜孔蛋白Ompk36缺失,膜孔蛋白编码基因Ompk37缺失2株(6.25%),未发现膜孔蛋白编码基因Ompk35缺失,未检出耐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OXA48、IMP-4、NDM-1,多位点序列分析(MLST)ST11型25株(78.13%)。其余ST2894、ST1、ST2235、ST2230、ST1517、ST147、ST550各1株。其中24株携带KPC-2耐药基因的菌株有20株MLST分型为ST11型。结论:本院临床血流感染分离的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主要耐药机制是携带耐药基因KPC-2、CTX-M9,同时主要伴有膜孔蛋白编码基因Ompk36缺失,序列型ST11型是全国范围内主要的流行序列型。本院血流感染的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已经呈现了高度耐药性并且有流行的趋势,应引起临床重视。

王群[10](2019)在《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的分子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探讨本地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CRKP)的碳青霉烯酶表型与碳青霉烯酶基因型特征,及其与抗菌药物敏感性的相互关系;2.探讨本地肺炎克雷伯菌毒力表型、高毒力荚膜血清型和毒力基因的分布特征及相互关系,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Hypervirulent Klebsiella Pneumoniae,HvKP)感染与临床预后的关系,以及毒力对耐药性的影响;3.分析CRKP菌株同源性及主要流行克隆型;4.分析CRKP感染者的预后影响因素,为临床制定合理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1.对2016年1月至2018年9月期间在成都收集到的CRKP和碳青霉烯敏感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sensitive Klebsiella pneumoniae,CSKP)临床菌株,采用Vitek 2 Compact仪器及配套药敏卡进行鉴定及药物敏感性检测,并使用K-B法进行确认;2.收集感染者的性别、年龄、科室、住院时间、分离部位、基础疾病、抗生素治疗情况、开创性操作和预后情况等临床资料;3.对CRKP临床菌株,采用改良Hodge试验(MHT)、carbaNP试验、mCIM试验和eCIM试验进行碳青霉烯酶表型检测;4.对CRKP临床菌株,应用PCR技术进行碳青霉烯酶基因(A组:blaKPC、blaGES、blaSME、bla IMI、blaNMC,B组:blaNDM、blaVIM、blaIMP、blaSPM、blaGIM、blaSIM,D组:blaOXA)检测,对PCR扩增阳性产物测序,将序列提交GenBank数据库比对,确定碳青霉烯酶基因型;5.对CRKP和CSKP临床菌株,采用黏液丝试验进行毒力表型检测,PCR扩增检测高毒力荚膜血清型(K1、K2、K3、K5、K20、K54、K57)和毒力基因(rmpA、magA、aerobactin、fim H);6.应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技术对CRKP菌株进行基因分型和同源性分析,结合患者临床资料探讨本地CRKP分子流行特征。结果:1.2016年1月-2018年9月期间在成都共收集到756株肺炎克雷伯菌,包括124株CRKP和632株CSKP。剔除临床资料不详及保种失败菌株,收集到供试验用的CRKP菌株74株,同时收集了71株CSKP菌株作为对照组,CRKP和CSKP菌株均已剔除来自同一病人同一部位的重复株;2.CRKP菌株对临床常用的大多数抗生素呈高水平耐药,对头孢菌素类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类耐药率接近100%,对氨曲南和喹诺酮类耐药率≥80%,对氨基糖苷类耐药率较低,但呈逐年增长趋势,其中阿米卡星2016年耐药率仅为12.5%,2018年达到74.1%,增长幅度达6倍,庆大霉素2016年耐药率为13.0%,2018年增长至59.3%,增长了4.5倍;3.74株CRKP菌株中,71株改良Hodge试验阳性,73株carba NP试验阳性,73株mCIM试验阳性,8株eCIM试验阳性;4.73株Carba NP和mCIM试验阳性的CRKP菌株,PCR扩增结果均为阳性,经序列比对,有61株携带blaKPC-2基因,4株携带blaKPC-19基因,8株携带blaNDM-1基因,未检出同时携带两种耐药基因的CRKP菌株。8株eCIM试验阳性的CRKP菌株均携带blaNDM-1基因;71株改良Hodge试验阳性的CRKP均检出blaKPC或blaNDM基因,3株改良Hodge试验阴性CRKP中,2株为blaNDM阳性,1株未检出耐药基因;5.74株CRKP菌株中,4株黏液丝试验阳性,但均未检出高毒力荚膜血清型及毒力基因;6.71株CSKP菌株中,15株黏液丝试验阳性,主要的荚膜血清型是K57型(6株),其次是K1和K2型。毒力基因magA阳性3株,rmpA阳性9株,aerobactin阳性13株,未检出fim-H基因;7.MLST结果显示,CRKP菌株主要为ST11型(43/74),其次为ST147型(20/74),ST307型有8株,ST20型和ST1197型各1株;8.CRKP感染者临床预后差,死亡率明显高于CSKP感染者,开创性操作对预后有影响。结论:CRKP菌株对临床常用的抗生素包括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以及β内酰胺及其酶抑制剂类耐药率高,对氨基糖苷类耐药率相对较低,但呈逐年增长趋势。MHT试验检测NDM型碳青霉烯酶易产生假阴性;carba NP试验、mCIM试验检测碳青霉烯酶的敏感性高,与PCR检测基因结果一致;mCIM与eCIM联合检测能初步确定产A或B类酶。CRKP菌株有多种耐药机制,产碳青霉烯酶是最主要的耐药机制之一,本地CRKP菌株主要携带blaKPC-2、blaKPC-19和blaNDM-1碳青霉烯酶基因。主要流行菌株为ST11型及ST147型,临床科室及院感部门应高度重视,避免发生暴发性流行。

二、新型1β-甲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厄他培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型1β-甲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厄他培南(论文提纲范文)

(1)美罗培南合成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美罗培南的合成现状
2 骨架母核MAP合成路线优化
    2.1 母核MAP的专利路线优化
    2.2 分子内增环法制备母核MAP
3 关键侧链路线优化
    3.1 乙酰硫基水解路线优化
    3.2 硫醇内酯水解路线的提出
    3.3 硫醇内酯水解路线优化
4 结语

(2)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耐药机制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
一、引言
二、材料与方法
    1.标本来源
    2.纳入及排除标准
    3.主要材料及试剂
    4.主要仪器及设备
    5.方法
        5.1 标本的采集、接种与培养
        5.2 细菌的鉴定
        5.3 药物敏感性实验
        5.4 耐药基因PCR检测
        5.5 用ERIC-PCR技术进行同源性检测
        5.6 数据统计与分析
三、结果
    1.大肠埃希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
        1.1 标本分布情况
        1.2 科室分布情况
        1.3 耐药分布情况
    2.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CRECO)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
        2.1 标本分布情况
        2.2 科室分布情况
        2.3 耐药分布情况
    3.本地区CRECO耐药基因检测及分布情况
        3.1 耐药表型检测结果(复合纸片法)
        3.2 耐药基因PCR检测结果
        3.3 耐药表型和基因型分布情况
        3.4 临床资料分析
    4.ERIC-PCR同源性检测结果
四、讨论
五、结论
六、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3)ICU和普通病房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病原菌分布
    3.2 标本来源分布
    3.3 主要肠杆菌科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3.4 主要非发酵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3.5 主要阳性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本人简历
    研究生期间获奖情况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综述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4)培南类抗菌药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药物的结构特点
2 国内外药典分析方法汇总
3 含量测定方法
    3.1 HPLC法
    3.2 CE法
    3.3 UV法
    3.4 微生物检定法
    3.5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
    3.6 其他
4 有关物质的分析方法
    4.1 HPLC法
    4.2 CE法
    4.3 HPLC-MS法
5 聚合物杂质的分析方法
    5.1 凝胶过滤色谱法
    5.2 大孔吸附树脂法
    5.3 其他方法
6 金属杂质的分析
    6.1 重金属检查法
    6.2 原子吸收光谱(AAS)法
    6.3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
7 总结

(5)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危险因素、耐药基因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部分 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布特征、耐药性、同源性及危险因素分析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2 方法
    3 结果
        3.1 入选患者的临床特征
        3.2 CRKP组与CSKP药敏实验结果对比
        3.3 同源性分析
        3.4 CRKP单因素分析
        3.5 CRKP感染多因素分析
    4 讨论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酶筛查及碳青霉烯酶基因检测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2 方法
    3 结果
        3.1 mCIM结果
        3.2 CarbaNP试验结果
        3.3 碳青霉烯酶检测
        3.4 CRKP耐药基因检测
        3.5 CRKP阳性基因测序比对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6)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耐碳青霉烯类粘质沙雷菌耐药机制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材料与方法
    1 仪器与试剂
        1.1 主要仪器
        1.2 主要试剂
    2 实验菌株
        2.1 菌株来源
        2.2 菌株保存
    3 细菌鉴定及药敏
    4 碳青霉烯酶表型筛选
    5 耐药基因的检测
        5.1 基因组DNA的提取
        5.2 耐药基因相关引物设计
        5.3 PCR扩增及测序检测耐药基因
    6 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
        6.1 试剂配制
        6.2 细菌的包埋
        6.3 细菌的裂解
        6.4 胶块的洗涤
        6.5 胶块内DNA的酶切
        6.6 电泳及成像
    7 细菌接合实验
        7.1 液相接合实验
        7.2 S1核酸酶酶切及脉冲场凝胶电泳
    8 粘质沙雷菌携带的质粒序列测定及生物信息分析
结果
    1 粘质沙雷菌与其接合子的药敏结果
    2 碳青霉烯酶表型筛选结果
    3 耐药基因检测结果
    4 粘质沙雷菌临床株Xba I酶切PFGE结果
    5 粘质沙雷菌临床株及接合子S1核酸酶酶切PFGE结果
    6 粘质沙雷菌携带的质粒生物信息分析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附录
致谢

(7)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分析与碳青霉烯类耐药基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二部分 CRKP耐药基因型检测及PCR产物测序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8)比阿培南等10种抗菌药物对常见革兰阴性杆菌体外抗菌活性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和方法
    1药品与试剂
    2试验菌株
    3培养基
    4试验方法
    5结果的判断和数据分析
结果
    1试验菌株
    2抗菌药物对临床分离革兰阴性杆菌最低抑菌浓度检测结果
讨论

(9)血流感染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菌株的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和方法
    1 材料
        1.1 菌株来源
        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2 方法
        2.1 碳青霉烯表型进行检测
        2.2 替加环素药敏试验
        2.3 耐药基因检测
        2.4 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
        2.5 统计学分析
结果
    1.菌株信息
    2.药敏结果
    3 替加环素微量肉汤稀释法药敏结果
    4 碳青霉烯酶表型检测结果
    5 耐药基因检测结果
    6 MLST 分析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10)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的分子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引言
第一章 肺炎克雷伯菌药物敏感性及感染者临床特征分析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二章 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酶表型及其基因型分析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三章 肺炎克雷伯菌毒力分析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四章 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基因多位点序列分型分析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研究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机制及治疗措施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四、新型1β-甲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厄他培南(论文参考文献)

  • [1]美罗培南合成的研究进展[J]. 邢佳尔,朱红薇,罗马烨,金宁,钱广. 生物化工, 2021(03)
  • [2]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耐药机制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 范晓蓓. 湖北医药学院, 2021(01)
  • [3]ICU和普通病房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D]. 郭慧慧.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4]培南类抗菌药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进展[J]. 罗文燕,丁颖,秦峰,刘浩.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21(01)
  • [5]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危险因素、耐药基因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 何利.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4)
  • [6]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耐碳青霉烯类粘质沙雷菌耐药机制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 马金龙. 青岛大学, 2020(01)
  • [7]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分析与碳青霉烯类耐药基因研究[D]. 吴佳怡. 重庆医科大学, 2020(12)
  • [8]比阿培南等10种抗菌药物对常见革兰阴性杆菌体外抗菌活性比较[J]. 艾效曼,陶凤蓉,赖惠英,葛春悦,闫引弟,张瑜,胡云建. 中国新药杂志, 2020(05)
  • [9]血流感染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菌株的特征分析[D]. 潘华珍. 福建医科大学, 2019(07)
  • [10]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的分子特征研究[D]. 王群.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一种新型1β-甲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厄他培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