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种实用引信电路的仿真与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赵忠海[1](2020)在《一种自适应触发机构设计及其引战配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应用ABAQUS仿真软件对导弹撞击不同目标和惯性开关进行了动态仿真。模拟出导弹撞击目标过程中的惯性过载情况和惯性开关在撞击惯性力情况下的闭合情况。设计了自适应触发机构,主要包括MEMS惯性触发电路及惯性开关,通过运动仿真和试验检验其设计合理性。并将自适应触发机构触发信息与导引头提供的目标特性、交会信息进行逻辑判定,从而实现精确控制战斗部起爆炸点的制导引信一体化引战配合设计。提升了防空导弹触发引信对不同目标的毁伤效能。主要内容包括:(1)采用Awerbuch和Bodner理论分析法,以国外某防空导弹参数为计算参数,对防空导弹碰撞1mm铝板和6mm钢板进行了塑性力学分析。采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防空导弹碰撞1mm铝板和6mm钢板进行了建模及有限元仿真。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数据基础。(2)进行了MEMS惯性触发电路和惯性开关组成的自适应触发机构设计及仿真计算。通过使用ABAQUS动力学仿真分析了惯性开关作用过程,并根据仿真结果及冲击试验确定防空导弹引信自适应触发机构中的MEMS触发电路和惯性开关受到不同大小惯性力时的电信号特征情况,并通过电路模块中的控制芯片进行了识别与确认,2路信号均能可靠起爆传爆序列。(3)研究防空导弹引信利用MEMS加速度传感器和惯性开关对不同硬度目标的感知能力及响应速度差异,提供控制芯片触发信号特征,控制芯片对信号特征的先后及脉宽信息等进行判读。控制芯片判读触发信号后,结合导引头通信信息,利用目标特性及核心毁伤区域等特征值,经计算后精确延期起爆战斗部,实现战斗部精确炸点控制及制导引信一体化引战配合设计。结果表明:自适应触发机构可以根据2路不同的触发输出信号时间差异感知不同硬度目标,电路控制模块根据自适应触发机构两路信号时间先后差异,结合导引信息,进行延时精确起爆控制。实现制导引信一体化设计。
陈鑫[2](2020)在《机电系统强电磁干扰分析及其电磁防护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信息化战争和电磁武器的发展,造成了日益复杂的战场电磁环境。本文以某机电引信为研究对象,以数值仿真的方法研究了机电引信内部电场分布的影响因素以及印刷电路板上微带线对引信内部电磁能量的耦合规律;利用仿真对比分析了引信布置电磁防护措施前后的抗干扰性能;实验研究了模拟引信执行电路在高频强电场辐照下的损伤情况。具体工作内容如下:基于某机电引信,分析其工作原理,建立了引信简化结构模型和电路板模型。利用数值计算软件CST研究了开孔、贯通线和线圈对引信外壳屏蔽效能的影响以及不同波形的电磁脉冲对引信结构的耦合情况,仿真研究了电路板微带线对电磁能量的耦合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开孔是造成引信外壳电磁泄漏的重要原因,贯通线和线圈会使外壳屏蔽效能急剧下降。在超宽带脉冲、核电磁脉冲和雷电脉冲三种电磁脉冲干扰源中,高频能量较为密集的超宽带脉冲更容易对本文所研究引信造成干扰。电路板微带线耦合电流随微带线长度、宽度的增加而增大,且线宽的变化会影响高频电流的传输特性,而增大拐角会使耦合电流减小。利用仿真软件对比分析了引信加装防护前后的抗干扰性能,研究了吸波材料对引信腔体谐振的抑制作用,得到了吸波材料的最佳安装位置为引信上端盖。利用参数扫描确定了本文所研究引信的最优开孔厚度,分析了电路板屏蔽对微带线能量耦合的抑制作用。利用电子器件的通用模拟器件仿真模型进行电路仿真,分析了滤波器和瞬态抑制二极管对电磁脉冲干扰的阻碍作用。对加装防护措施前后的模拟引信进行了扫频强电场辐照试验,对比试验中出现误动作的频点数量以验证电磁加固措施的有效性。由辐照结果可知:外壳开孔后的模拟引信出现误动作的频点主要是在谐振点附近,且开孔尺寸较小时,引信执行电路均不会出现误动作。加入贯通线后的模拟引信出现误动作的频点数量明显增多,而加入线圈后的模拟引信均未出现误动作,表明线圈对高频电磁能量的耦合能力比贯通线弱。在带有贯通线的模拟引信中安装吸波材料和电路屏蔽罩后,误动作频点数量减少,验证了此两种电磁加固措施的有效性。
刘向磊[3](2019)在《小功率电源微型开关动态控制技术》文中研究说明针对引信电发火控制系统存在的储能电容充、放电源控制和电雷管待发状态控制两个主要问题,为避免发生膛炸、炮口炸、弹道炸的可能性,加强对引信发火控制电路储能电源充、放电控制非常必要,对提高引信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在综合国内外破甲弹引信电源安全控制后,分析了破甲弹引信膛内经历的受力环境,以此为依据确定了发火电路储能电容的膛内供电时刻、开关阈值等参数,提出了基于微型惯性开关控制的发火控制系统储能电源充电、放电顺序控制的改进方案,利用弹丸飞行的惯性力、时序特征,重点开展膛内充电微型开关控制技术研究。在引信空间小体积约束条件下,考虑到由于国内MEMS制造微型开关存在电极工艺的关键问题难以解决,寻求能够尽快产品化的制造工艺方法。在引信零件制造中首次尝试3D打印SLM工艺方法,设计了钛合金和铝合金2种材质的金属微型“塑性变形惯性接电开关”,进行了开关作用的可行性理论分析。利用正交实验分析开关头部直径、电极宽度和厚度多参数对电极接触性能的影响数,结果表明,开关头部直径影响最大,电极宽度和厚度对接触影响最小。结构尺寸最优组合方案是A2B1C3,即开关直径水平2、电极宽度水平1、电极厚度水平3时最大触面积为1.8mm2。利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分析了SLM工艺制造塑性变形惯性接电开关的扫描间距、扫描速度、激光功率3个参数对表面质量的影响,确定了较优的打印参数组合。制作了钛合金和铝合金材质的2种塑性变形惯性接电开关样机。为了在提高零件表面质量、降低开关导通电阻值方面,为今后完善、提高3D打印SLM工艺制造引信控制开关积累经验和提供参数参考,计算和测量开关样机的导通电阻、电极接触电阻,结果表明,满足电源的通电性要求。采用激光位移测量系统,测量模拟冲击条件下的钛合金和铝合金塑性变形惯性接电开关电极塑性变形,进行了机械强度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开关的塑性电极“载荷-位移”变化规律基本符合理论分析。研究成果表明,3D打印SLM工艺制造钛合金和铝合金塑性变形惯性接电开关,将适用于引信电源控制的膛内惯性环境。
孙栋[4](2020)在《超声驱动器在引信安全系统应用的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超声压电驱动器是一种基于压电材料逆压电效应的新概念机电能量转换装置,相比传统的电磁电机,具有设计灵活、结构紧凑、形式多样;响应迅速、断电自锁;低速、大力矩;电磁兼容性好等优点。超声驱动器的发展推动了相关领域的不断进步。而随着军事变革和战争形态的改变,战场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引信系统逐渐朝着信息化、智能化、微小型化方向不断发展。引信技术具有很好的包容性,能够紧密跟踪新技术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形成自身的特色。将超声驱动器作为引信安全与解除保险装置执行器,可有效的改善引信炮口安全距离特性,易实现安全状态可恢复、断电自锁等功能,提升引信的模块化,提高引信的通用性。目前超声驱动器在引信安全与解除保险装置上的研究与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引信冲击环境对超声驱动器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引信用超声驱动器的设计理论与方法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如何设计出适用于引信安全与解除保险装置的超声驱动器及研究超声驱动器的抗高过载特性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针对引信典型环境冲击环境,建立旋转型超声驱动器在冲击环境下的动态特性模型。基于旋转型超声驱动器的结构特点分析旋转型超声驱动器在冲击环境下存在的失效模式;研究旋转型超声驱动器在不同冲击环境下的动态特性,并对超声驱动器进行冲击测试与防护实验研究,分析冲击对旋转型超声驱动器的性能影响,为旋转型超声驱动器在引信安全与解除保险装置的应用奠定基础。提出一种H形超声驱动器和相应的安全与解除保险装置。对H形超声驱动器的工作模态与运行机理进行分析,基于有限元方法确定驱动器的结构尺寸和工作频率。最后对驱动器的阻抗特性、振动特性和机械输出特性进行测试。H形超声驱动器具有装配简单、运行稳定、响应迅速、实用可靠等诸多优点,可快速实现安全状态与待发状态的相互转换,适用于引信安全与解除保险装置。研究典型引信冲击环境对H形超声驱动器的影响。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H形超声驱动器在冲击环境中的应力分布情况,并实验对比冲击前后H形超声驱动器的性能;结果表明虽然冲击过后驱动器性能下降,但是通过提升驱动电压仍然可以正常工作;采用基于压电陶瓷的阻抗分析法定性与定量的分析H形超声驱动器的损伤情况,并从结构谐振频率、有效机电耦合系数、等效电学参数三个角度分析冲击环境中H形超声驱动器性能下降的原因。相比于普通的超声驱动器,H形超声驱动器可承受武器发射冲击过载,保证引信安全与解除保险装置的正常工作。为充分有效的利用旋转型超声驱动器压电元件中的孤极,提出通过提取与分析孤极在冲击环境中输出信号,实现引信使用环境的探测与识别。通过简化定子的结构建立孤极输出信号的理论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孤极输出信号与加速度保持良好的线性关系;分析孤极信号的组成,设计合适的滤波器对孤极输出信号进行滤波处理,进一步提升孤极在冲击环境中的线性输出特性。该方法进一步拓展了孤极的使用功能,可确认引信所处的使用环境,并为引信环境识别提供了一种新手段。本文的研究内容验证超声驱动器应用在引信安全系统的可行性,为超声驱动器在引信安全系统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徐东[5](2020)在《近距弹引信炸点精度控制技术研究》文中提出近距拦截弹对于装甲车辆的防护系统来说是最后的一道防线,提升拦截弹的拦截成功率已成为防护系统重要的研究方向。近距拦截机制,对拦截弹引信的炸点有着很高的精度要求。针对近距拦截弹引信的计时精度,定距方式以及计时修正等问题进行了以下研究:确定近距拦截弹引信炸点精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引信炸点精度影响因素的分析模型,计算各影响因素对引信炸点精度的影响程度,为下文对炸点精度影响因素具体分析提供理论依据。结合弹丸实际的具体运动环境,选择合适的运动坐标系,分析弹丸受力情况,建立弹丸质心运动方程,并利用MATLAB对运动方程进行计算,找出不同条件下弹丸的速度和位移量之间的关系,为定距方式的选择以及计时修正提供理论基础和计算模型。对近距拦截弹引信的定距方式及定距精度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引信不同的定距方式对于定距精度的影响,计算不同定距方式的位移偏差量,对初速跳动产生的时间偏差进行修正。并设计一种双时基频率校核电路来提高输入时钟信号的稳定性,进一步保证引信的定距精度。对近距拦截弹引信定距精度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进行设计,制作原理样机,并通过相关的原理样机试验,验证了所设计的近距拦截弹引信定距精度控制系统的正确性。文中对近距拦截弹引信炸点精度的研究所涉及到的研究方法以及计算模型,为今后相关引信炸点精度控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高智安[6](2020)在《利用弹道修正信息的引信安全起爆控制系统设计》文中研究指明智能化、灵巧化、小型化是未来引信的发展方向,同时弹道修正技术在常规弹药上的逐步应用为引信安全系统和起爆系统提供了更多可利用环境信息,其中弹丸实时位置信息为引信实现全弹道安全和全生命周期安全奠定了基础。瞄准具有弹道修正能力的中大口径榴弹,开展引信安全和起爆系统设计研究,对引信进一步智能化、小型化作出贡献。分析引信安全系统和起爆系统对环境信息的要求和常规弹药引入弹道修正技术带来的可利用环境信息——卫星定位位置信息,为实现远距离解除安全保险和全弹道安全,确定后坐过载环境、离心过载环境和弹丸-炮位距离作为解除安全保险的能量或激励,确定弹丸高度作为解除发火保险的激励。整合前期对MEMS安全保险机构和控制电路的设计研究,引入马尔可夫理论量化比较不同控制逻辑下引信安全起爆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采用“顺序”原则,确定了“双环境出炮口安全保险+远距离安全保险+可恢复发火保险”的安全起爆控制逻辑。在上述基础上,提出整体设计方案。研究了配合卫星定位模块的引信安全和起爆控制技术。设计卫星定位信息接口电路、通信协议和弹道坐标系转换算法,实验验证定位精度绝对误差不超过5m,满足解除保险和起爆控制的需求。针对弹上卫星定位接收机偶尔的粗大误差、丢失数据等问题,分别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和神经网络算法设计位置信息误差修正算法,实验验证可行性,对比两种算法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在精度和运行速度略逊于神经网络算法设计,但是对随机误差的修正前者要优于后者。针对靶场测试时弹上电源故障失能导致引信无法工作的问题,设计备用电源方案。控制电路硬件优化方面,引入法拉电容作为后备电源,设计电源切换电路保证外部弹上电源失能后法拉电容接入持续向引信供给能源,设计稳压电路保证控制芯片工作稳定,此外该电路在外部电源失效时会立刻向控制芯片发送低压信号使之执行对应控制逻辑;控制逻辑优化方面,使用控制芯片内部时钟产生的时间信号代替弹道修正模块提供解除指令锁保险和发火保险、起爆的激励信号,此外利用控制芯片低功耗模式有效延长工作时间。该方案经实验测试,引信在外部电源失能时可实现等同电子时间引信的安全起爆功能。分析引信系统整体集成装配需求,设计装配所需零部件,校核整体抗高过载能力。因本引信首级火工品——平面微起爆器直接焊接在控制电路上,确定火工品装配方法和装配序列,重点研究电路抗高过载,通过锤击实验和离心实验确认其满足需求。
刘遨云[7](2020)在《引信共形天线小型化设计》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精确制导武器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小型化引信的需求与日俱增。而天线作为无线电引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引信天线的小型化研究也成为热门课题。为实现天线小型化,提高天线增益和展宽带宽,本文对毫米波频段微带共形阵列天线进行研究设计,主要工作如下:1.根据微带天线基本理论,设计了工作在35GHz的多种小型化微带贴片单元。通过在矩形微带天线接地板开槽使贴片面积缩小42%;设计了E形微带贴片单元,面积缩小24.7%;将不同尺寸数目的人工电磁结构蚀刻于E形微带贴片单元上,最终设计的E形微带贴片单元缩小33%。2.根据圆柱共形阵列天线理论和一分二等功分器相关原理,用并联馈电网络设计了一款工作在35GHz直径为70mm的并馈四元微带圆柱共形阵列天线,高为10.64mm,相对带宽为5.1%,增益为8.17dB。3.采用串联馈电网络,利用相邻两个贴片之间馈线相差波长的整数倍来保证各单元同相激励,阻抗变换来保证阵元的同幅度激励。以38元E形微带单元贴片为阵元,围绕圆柱体的圆周均匀布置,实现全向辐射。设计制作了一款35GHz的基于单波长的圆柱共形阵列天线,相对带宽为17.34%,增益4.9dB,天线总体高度为4.55mm,展宽了带宽且实现了阵列天线的小型化设计。4.在新型串联馈电网络的基础上,扩大相邻贴片馈线间距为原来的两倍,设计了一款基于两波长的19元圆柱共形阵列天线。天线中心频率在35GHz,相对带宽为7.08%,天线H面最大增益为5.7dB。5.采用二阶微带串馈天线作阵元,在单个E形微带贴片上增加一个反射贴片,其E面3dB波瓣宽度比单个E形贴片减少了33°,增益增加了2.1dB,能量更加集中。设计制作了一款基于两波长串馈间距的19元二阶贴片圆柱共形天线,相对带宽为9.89%。天线增益为7.5dB,全向性能好,高度相比于并联馈电共形阵列天线减小了68%,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范卫民[8](2020)在《某防空导弹机电触发引信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为了提高某防空导弹触发引信灵敏度、准确性、小型化以及引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根据防空导弹的工作过程、导弹引信环境综合分析、弹目交汇特性及引信总体设计要求,对防空导弹触发引信总体方案进行了设计和分析。论文从总体方案优化设计出发,研究了包括保险与解除机构、发火机构、爆炸序列的触发与控制机构。对引信保险与解除保险机构进行三维建模,得到各个零件尺寸形状及质量特性,并通过运动仿真检验设计合理性。对G值加速度传感器工作原理、各种功能电路相关设计原理和微控制器控制系统进行分析,同时利用实验室已有成果对导弹在全弹道中的加速度变化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应用LS-DYNA软件,对该导弹不同着角下碰撞目标薄弱目标的过程进行瞬态动力学仿真计算,通过计算结果确定选择加速度计的阈值和时间窗的具体值。对原理样机进行了加工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触发引信安全、可靠,产品设计满足指标要求。实现触发与控制机构的小型化、集成化、智能化设计。
张欣伟[9](2019)在《动态感应装定验证系统通信链路研究与设计》文中提出在以高新科技为主导的战场环境下,动态感应装定系统逐渐成为现代武器系统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动态感应装定系统的研发过程中必须对所用的码制、输出电路、发射线圈匹配度等相关设计进行可靠性的验证。由于各个武器平台对系统通讯协议、接口电磁特性、初/次级线圈相对安装位置等要求不一,设计难度较大,大多未能搭建装定系统验证平台,仅通过设计仿真手段代替验证过程。因此必须设计一套动态感应装定验证系统,为动态装定系统的研制提供设计依据和验证环境。本文主要是对动态感应装定验证系统的通信链路进行研究与设计。本文根据实际的功能需求,对系统通信链路中所用到的信息编码、解码、调制、解调等方面的理论进行研究,确定所用的关键技术,完成了动态感应装定验证系统的通信链路设计。文中酋先分析比较了多种差错控制编码方式,最终选取了 RS(15,9)码,并在传统RS译码算法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的应用背景改进了译码算法,使译码计算量减少了 20%。其次详细分析了采用的信号调制解调技术,完成了 2ASK、2FSK、2DPSK三种调制解调器的设计。接着以FPGA为核心,完成了通信链路的硬件设计,硬件设计部分主要包括数据通信电路、FPGA控制电路、DA/AD转换电路以及数据存储电路。最后利用硬件描述语言Verilog HDL完成通信链路的软件设计,软件设计部分包括数据通信模块、数据编解码模块、以及数据调制解调模块,并利用Modelsim实现了功能仿真。本文设计的通信链路主要包括装定器与引信接收器两部分。装定器完成信息的接收、编码和调制,引信接收器实现数据的解调、解码及存储发送,装定器是通过耦合线圈将信息传输到引信接收器内。为验证系统功能,在完成硬件设计与软件设计以后对通信链路进行测试。先进行各个模块的测试,在各模块满足要求的基础上进行整体测试,测试结果为:通信链路的信息传输速率达到了 8.3KB/S满足项目设计要求。
宇文超朋[10](2019)在《引信动态感应装定验证系统控制器阵列设计》文中研究说明在现代智能武器系统中,引信除了实现起爆的基本功能外,还需要结合装定的目标信息和环境信息等数据,实现毁伤目标的探测和炸点的精确控制。目前,引信动态感应装定作为小口径火炮较为先进的装定模式,通过引信装定系统连接火控平台、气象设备等多个设备进行数据装定。然而,现有装定系统在高速运行环境下装定通信链路容易产生波形畸变,导致装定数据丢失等状况,从而降低了炮弹的杀伤效能。为了改善引信装定的可靠性,提高系统研制成功率,迫切需要开发一·套用于装定可靠性测试的引信动态感应装定验证系统。针对这种现状,本文主要设计了一套基于多处理器、多通信接口的引信动态感应装定验证系统控制器阵列子系统。该子系统结合软件监控平台和感应信息通信链路,实现对引信动态感应装定信息可靠性的实验验证,从而准确获取装定系统的各项技术参数。其中,基于单片机、ARM、DSP、FPGA四种处理器设计的控制器阵列子系统,在四种处理器上均设计实现 RS232、RS422、IEEE 1394、TCP/IP、CAN、USB、I2C 等 7 种通信方式。根据项目的技术需求选定主要器件型号后,通过ADS软件进行相关电路设计,搭建相关硬件平台;研究了各处理器的开发环境和编程方式,完成基于C和Verilog HDL语言的系统软件开发;同时,设计了一套辅助控制子系统,通过相关指令实现上位机对工作的处理器以及所需的通信方式的自动选择,并完成辅助控制子系统与软件监控平台通信协议的开发。通过对通信接口多次收发数据的测试,结果表明已实现的功能基本满足系统的预期设计目标。本文设计的控制器阵列子系统拥有多种工作模式,可以应用于大多数武器系统进行引信装定可靠性验证实验。这套系统的使用可以极大的缩减引信装定的开发周期和相关的经费投入,对促使引信动态感应装定验证平台趋于通用化、体系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一种实用引信电路的仿真与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实用引信电路的仿真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一种自适应触发机构设计及其引战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国外防空导弹引战配合技术发展概况 |
1.2.2 国内防空导弹引战配合技术发展概况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行文安排 |
第2章 导弹撞击目标有限元仿真分析 |
2.1 导弹侵彻目标的理论计算 |
2.2 ABAQUS仿真软件简介 |
2.3 弹体与靶板有限元模型 |
2.4 撞击不同目标的有限元仿真 |
2.4.1 6 mm钢板撞击模拟 |
2.4.2 1 mm铝板撞击模拟 |
2.4.3 结果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自适应触发机构设计 |
3.1 MEMS惯性触发及电路设计 |
3.1.1 MEMS触发的作用原理研究方法概述 |
3.1.2 L78L33 稳压器的结构及使用方法 |
3.1.3 C8051F330 单片机的结构及使用方法 |
3.1.4 H3LIS331DL加速度计的结构及使用方法 |
3.1.5 MEMS触发系统的电路原理图设计 |
3.2 MEMS惯性触发程序编制及调试 |
3.2.1 C8051F330 单片机的初始化 |
3.2.2 H3LIS331DL加速度计的初始化 |
3.2.3 H3LIS331DL的 SPI通信协议 |
3.2.4 加速度数据的采集及其算法 |
3.3 惯性开关结构及原理 |
3.4 惯性开关仿真分析 |
3.4.1 有限元模型 |
3.4.2 仿真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引战配合系统分析 |
4.1 总体设计要求 |
4.1.1 引战配合作用原理 |
4.1.2 最佳炸点计算 |
4.2 战斗部设计 |
4.2.1 破片理论 |
4.2.2 破片速度 |
4.2.3 预制破片设计 |
4.2.4 破片对钢板极限穿透速度无量纲模型 |
4.3 引战配合动态仿真 |
4.3.1 仿真设计 |
4.3.2 仿真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试验验证 |
5.1 MEMS惯性触发冲击试验 |
5.2 惯性开关冲击试验 |
5.3 自适应触发机构冲击试验 |
5.4 战斗部静爆试验 |
5.5 引战配合效果静爆试验 |
5.6 结论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内容及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机电系统强电磁干扰分析及其电磁防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电磁兼容发展历程 |
1.2.2 机电引信的电磁损伤研究现状 |
1.2.3 引信的抗电磁干扰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2 电磁辐射机理分析与电磁加固措施 |
2.1 电磁辐射理论 |
2.1.1 麦克斯韦方程组 |
2.1.2 电磁干扰耦合途径 |
2.2 电磁防护措施 |
2.2.1 屏蔽效能 |
2.2.2 其它抗干扰措施 |
2.3 本章小结 |
3 高频电磁干扰下引信腔内电场分布与负载耦合特性研究 |
3.1 时域有限差分法及CST软件的介绍 |
3.1.1 时域有限差分法 |
3.1.2 CST微波工作室简介 |
3.2 引信外壳屏蔽模型的建立 |
3.2.1 引信外壳近似模型 |
3.2.2 内部电子电路的模型 |
3.3 引信腔内电场的影响因素分析 |
3.3.1 开孔对引信外壳能量耦合的影响 |
3.3.2 线圈及腔内连接线对电场分布的影响 |
3.3.3 不同的脉冲干扰源对腔内电场的影响 |
3.4 腔内PCB微带线的能量耦合 |
3.4.1 微带线线长对能量耦合的影响 |
3.4.2 微带线线宽对能量耦合的影响 |
3.4.3 微带线拐角对电磁能量耦合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 引信电磁加固措施研究 |
4.1 吸波材料对腔体谐振的抑制作用 |
4.2 抑制开孔耦合 |
4.3 执行电路电磁加固措施 |
4.3.1 电路的屏蔽防护 |
4.3.2 滤波和限幅防护 |
4.4 本章小结 |
5 机电引信强电磁辐照实验研究 |
5.1 实验系统 |
5.2 引信机电系统辐照方案 |
5.2.1 辐照对象 |
5.2.2 实验方法 |
5.3 实验结果及其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出版着作情况 |
(3)小功率电源微型开关动态控制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引信中微型控制开关应用及先进制造工艺概述 |
1.2.1 MEMS制造工艺及其在引信中的应用 |
1.2.2 机械微加工技术发展及应用 |
1.2.3 3D打印增材制造技术及应用 |
1.3 国内外破甲弹引信电源控制技术 |
1.3.1 引信安全控制与电源安全控制概念 |
1.3.2 M22 控制电源 |
1.3.3 风帽结构的压电电源 |
1.3.4 DRD16 型引信磁后坐电源控制 |
1.4 引信电源控制存在的关键问题 |
1.5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引信电源激励环境分析和控制方案设计 |
2.1 无后坐力炮破甲弹引信经历膛内压力数值仿真 |
2.1.1 勤务处理意外跌落环境 |
2.1.2 无后坐力炮破甲弹引信零件膛内压力仿真曲线 |
2.2 引信系统对电源的要求 |
2.2.1 开关响应时间要求 |
2.2.2 开关通电性能要求 |
2.2.3 开关通电可靠性要求 |
2.3 引信电源控制-方案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3 磁后坐发电机膛内供电控制技术研究 |
3.1 引言 |
3.2 膛压作用下塑性变形惯性接电开关电极机械特性分析 |
3.2.1 膛内充电塑性变形惯性接电开关电极动力学分析 |
3.2.2 塑性变形惯性接电开关膛压作用下的变形分析 |
3.2.3 塑性变形惯性接电开关关键参数 |
3.3 基于正交仿真的塑性变形惯性接电开关多参数优化 |
3.3.1 塑性变形惯性接电开关的正交仿真参数设计与安排 |
3.3.2 塑性变形惯性接电开关正交实验仿真及分析 |
3.3.3 塑性变形惯性接电开关参数确定 |
3.4 本章小结 |
4 3D打印塑性变形惯性接电开关性能分析 |
4.1 选区激光熔化制造技术成形原理和工艺过程简述 |
4.2 3D打印塑性变形惯性接电开关样件表面质量分析 |
4.2.1 塑性变形惯性接电开关样件打印参数设计 |
4.2.2 塑性变形惯性接电开关样件表面粗糙度测量与分析 |
4.2.3 正交实验法分析打印参数对表面参数的影响 |
4.3 3D打印塑性变形惯性接电开关电性能分析 |
4.3.1 3D打印塑性变形惯性接电开关材料的电阻率分析 |
4.3.2 3D打印塑性变形惯性接电开关总电阻计算 |
4.3.3 塑性变形惯性接电开关电极接触电阻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3D打印塑性变形惯性接电开关强度静态模拟冲击试验 |
5.1 3D打印塑性变形惯性接电开关样件 |
5.2 3D打印塑性变形惯性接电开关电极变形试验 |
5.2.1 静态加载冲击的电极位移测试原理 |
5.2.2 静态加载冲击的电极位移测试结果及分析 |
5.3 塑性变形惯性接电开关接电强度静态冲击试验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与创新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出版着作情况 |
(4)超声驱动器在引信安全系统应用的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机电式安全系统 |
1.3 超声驱动器的发展与应用 |
1.3.1 超声驱动器的发展简史 |
1.3.2 超声驱动器的特点与应用 |
1.4 超声驱动器在极端环境中的研究与应用 |
1.4.1 超声驱动器在空间探索领域内的研究 |
1.4.2 超声驱动器在武器系统内的应用研究 |
1.4.3 超声驱动器在引信安全系统中应用面临的主要问题 |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内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2 旋转型超声驱动器高过载环境下的动态特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旋转型超声驱动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
2.2.1 压电陶瓷性能及描述 |
2.2.2 定子弯曲振动行波的产生机理 |
2.2.3 定子表面质点运动轨迹的形成 |
2.3 旋转型超声驱动器冲击载荷下的失效模式分析 |
2.3.1 压电材料的损伤分析 |
2.3.2 定子的损伤分析 |
2.3.3 转子的损伤分析 |
2.4 旋转型超声驱动器在冲击载荷下的动态响应 |
2.4.1 冲击载荷下超声驱动器的动态响应分析 |
2.4.2 超声驱动器动态响应和冲击脉宽与幅值的关系 |
2.4.3 转子变形量与预紧力之间的关系 |
2.5 旋转型超声驱动器冲击过载实验研究 |
2.5.1 超声驱动器的性能测试与结果分析 |
2.5.2 定子的抗过载能力测试 |
2.5.3 冲击载荷下隔震防护措施对超声驱动器性能的影响 |
2.5.4 旋转型超声驱动器在安全与解除保险机构中应用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引信用H形自行式超声驱动器 |
3.1 引言 |
3.2 引信用H形超声驱动器的结构设计 |
3.2.1 H形超声驱动器的结构设计 |
3.2.2 H形超声驱动器的工作原理 |
3.3 H形超声驱动器的结构参数优化及动力学仿真 |
3.3.1 H形超声驱动器的频率一致性设计 |
3.3.2 H形超声驱动器的驱动足轨迹仿真 |
3.4 H形自行式超声驱动器接触模型 |
3.5 H形自行式超声驱动器及安全与解除保险装置实验研究 |
3.5.1 定子频率响应及模态测试 |
3.5.2 H形超声驱动器机械性能测试 |
3.6 本章小结 |
4 冲击过载对H形超声驱动器的影响研究 |
4.1 引言 |
4.2 冲击载荷中H形超声驱动器的动力学分析 |
4.2.1 H形超声驱动器的模态分析 |
4.2.2 H形超声驱动器在冲击环境中的应力分布 |
4.2.3 H形超声驱动器的冲击试验验证 |
4.2.4 冲击载荷对H形超声驱动器的性能影响 |
4.3 H形超声驱动器的故障分析 |
4.3.1 压电阻抗技术的基本原理 |
4.3.2 H形超声驱动器的损伤检测 |
4.3.3 H形超声驱动器损伤的量化分析 |
4.4 H形超声驱动器性能下降的原因分析 |
4.4.1 H形超声驱动器谐振频率变化 |
4.4.2 冲击载荷下对H形超声驱动器有效机电耦合系数的影响 |
4.4.3 冲击载荷下对H形超声驱动器等效电路参数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超声驱动器孤极在引信环境识别中的应用研究 |
5.1 引言 |
5.2 基于超声驱动器孤极的频率自动跟踪技术 |
5.3 冲击环境中孤极信号的理论模型 |
5.3.1 冲击环境中孤极信号的数学模型 |
5.3.2 定子的等效环形板参数确定 |
5.3.3 冲击环境中孤极信号的数值计算分析 |
5.4 冲击环境中孤极信号的标定实验 |
5.4.1 孤极信号与冲击过载关系的初步验证 |
5.4.2 孤极输出信号的数字滤波器 |
5.4.3 孤极输出信号的模拟滤波器 |
5.5 孤极信号实行使用环境识别的可行性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
6.1.1 本文主要工作 |
6.1.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6.2 进一步的研究工作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近距弹引信炸点精度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近程主动防护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近程主动防护系统国外研究现状 |
1.2.2 近程主动防护系统国内研究现状 |
1.3 电子计时引信研究现状 |
1.3.1 电子时间引信组成及特点 |
1.3.2 电子时间引信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引信炸点精度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
1.5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行文安排 |
2 近距拦截弹引信炸点精度影响因素分析 |
2.1 拦截系统原理介绍 |
2.2 拦截弹炸点精度的影响因素 |
2.2.1 炸点准确度的影响因素 |
2.2.2 炸点密集度的影响因素 |
2.3 基于层次分析法各影响因素的精度分配 |
2.3.1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
2.3.2 建立层次结构分析模型 |
2.3.3 模型计算分析 |
2.3.4 影响因素权重分配 |
2.4 本章小结 |
3 近距拦截弹运动受力及计算模型 |
3.1 拦截弹受力分析及建模方法 |
3.2 拦截弹运动受力分析 |
3.2.1 弹丸运动坐标系的建立 |
3.2.2 拦截弹的作用力分析 |
3.2.3 拦截弹的作用力矩分析 |
3.3 拦截弹运动计算模型建立 |
3.3.1 弹丸质心运动数学模型 |
3.3.2 拦截弹绕质心运动的数学模型 |
3.3.3 各运动参数确定 |
3.4 拦截弹运动模型仿真分析 |
3.4.1 仿真流程及算法实现 |
3.4.2 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近距拦截弹引信定距精度控制技术 |
4.1 引信定距方案分析 |
4.1.1 计时定距法 |
4.1.2 加速度积分定距法 |
4.1.2.1 加速度积分定距法的优化算法 |
4.1.2.2 加速度积分定距法的误差分析 |
4.1.3 定距方案误差对比 |
4.2 基于计时修正法的定距精度控制技术 |
4.2.1 计时修正方法介绍 |
4.2.2 计时修正方程求解及误差计算 |
4.2.2.1 修正方程计算求解 |
4.2.2.2 修正后的误差计算 |
4.3 基于双时基频率校准法的定距精度控制技术 |
4.3.1 双时基校准法原理 |
4.3.2 时序逻辑计算 |
4.4 本章小结 |
5 引信炸点控制系统设计及试验验证 |
5.1 引信炸点控制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5.1.1 电源电路设计 |
5.1.2 主控芯片选择 |
5.1.3 装定电路设计 |
5.1.4 信号检测电路设计 |
5.1.5 解除保险电路设计 |
5.2 引信炸点控制系统软件系统框架设计 |
5.3 引信炸点控制系统原理样机及相关试验 |
5.3.1 引信炸点控制系统原理样机 |
5.3.2 样机静态精度试验 |
5.3.3 上电信号检测试验 |
5.3.4 样机动态精度试验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利用弹道修正信息的引信安全起爆控制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引信安全与起爆系统研究发展 |
1.2.1 MEMS 引信安全系统国内外发展 |
1.2.2 电子引信起爆系统发展 |
1.3 引信弹道修正技术概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2 引信安全与起爆系统分析和一体化方案设计 |
2.1 配弹道修正模块的引信环境分析 |
2.2 MEMS安全与解除保险机构前期设计分析 |
2.3 引信电子安全与起爆控制电路前期设计分析 |
2.4 引信安全与起爆控制逻辑一体化优化设计 |
2.4.1 马尔可夫理论分析引信系统安全性与可靠性原理 |
2.4.2 多种控制逻辑结构安全性和可靠性量化分析 |
2.5 引信安全与起爆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
2.6 本章小结 |
3 配合卫星定位模块的引信解保与起爆控制技术研究 |
3.1 卫星定位信息接收接口电路 |
3.2 卫星定位信息分析与解算 |
3.2.1 卫星定位信息通信协议设计 |
3.2.2 卫星定位信息数学解算方法研究 |
3.3 卫星定位位置信息误差修正算法 |
3.3.1 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 |
3.3.2 神经网络预测算法 |
3.3.3 算法应用对比分析 |
3.4 实验测试与数据分析 |
3.4.1 卫星定位位置信息解算算法验证 |
3.4.2 卫星定位位置信息误差修正算法验证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引信安全起爆系统备用电源方案设计 |
4.1 引信安全起爆系统备用电源方案总体设计 |
4.1.1 备用电源方案需求分析 |
4.1.2 备用电源方案总体概述 |
4.2 备用电源方案硬件电路优化设计 |
4.2.1 后备电源比较和选择 |
4.2.2 电源切换电路原理设计 |
4.2.3 稳压电路设计 |
4.3 基于备用电源方案的控制逻辑优化设计 |
4.4 实验与结果分析 |
4.4.1 电源切换电路功能验证实验 |
4.4.2 起爆可靠性对比实验 |
4.5 备用电源方案局限性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引信安全与起爆装置集成装配与可靠性实验 |
5.1 集成装配功能部件和需求分析 |
5.2 装配零部件设计 |
5.2.1 腔体设计 |
5.2.2 其他零部件设计 |
5.2.3 连接件强度校核 |
5.3 装配体强度仿真校核 |
5.3.1 发射后坐载荷仿真分析 |
5.3.2 勤务跌落环境仿真分析 |
5.4 其他装配问题 |
5.4.1 火工品装配 |
5.4.2 装配序列研究 |
5.4.3 防误装设计 |
5.5 控制电路抗高过载设计与实验验证 |
5.5.1 电路抗高过载设计 |
5.5.2 电路抗高过载实验验证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引信共形天线小型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无线电引信基本原理 |
1.1.2 无线电引信对天线的要求 |
1.2 微带共形天线的发展与研究 |
1.2.1 微带天线的发展 |
1.2.2 小型化共形天线的研究 |
1.3 论文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
2 微带天线单元设计 |
2.1 微带天线基础理论 |
2.1.1 微带天线辐射原理 |
2.1.2 微带天线馈电方法 |
2.2 微带辐射单元的设计 |
2.2.1 微带辐射单元分析方法 |
2.2.2 微带辐射单元一般设计步骤 |
2.2.3 矩形辐射单元仿真与分析 |
2.2.4 矩形辐射单元接地板开槽仿真与分析 |
2.2.5 E形辐射单元仿真与分析 |
2.2.6 E形辐射单元加载超材料仿真与分析 |
2.2.7 不同辐射单元的对比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并联馈电四元共形阵列天线设计 |
3.1 微带阵列天线馈电方式 |
3.1.1 并联馈电形式 |
3.1.2 串联馈电形式 |
3.2 引信微带共形天线基本理论 |
3.2.1 引信微带共形天线的形式 |
3.2.2 引信微带共形天线方向性函数求解 |
3.2.3 四元共形天线不加馈网设计 |
3.2.4 并馈四元阵列天线平面设计 |
3.2.5 并馈四元阵列共形天线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4 基于单波长串馈间距的38 元圆柱共形阵列天线设计 |
4.1 串联馈电网络的设计 |
4.2 38 元圆柱共形阵列天线设计 |
4.2.1 单个E形微带辐射单元共形仿真 |
4.2.2 38 元E形单元共形天线无馈网仿真 |
4.2.3 38 元水平全向共形阵列天线仿真 |
4.3 天线实物参数理论分析与测量 |
4.3.1 天线测量方法介绍 |
4.3.2 天线实物参数的测量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两波长串馈间距的19 元圆柱共形阵列天线设计 |
5.1 基于两波长串馈间距的19 元圆柱共形阵列天线设计 |
5.2 基于两波长串馈间距的19 元二阶贴片圆柱共形天线设计 |
5.2.1 二阶E形微带串馈天线平面仿真 |
5.2.2 二阶E形微带串馈共形天线仿真 |
5.2.3 19 元二阶共形天线不加馈网仿真 |
5.2.4 19 元二阶共形阵列天线加馈网仿真 |
5.3 天线实物参数的测量 |
5.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与专利申请情况 |
(8)某防空导弹机电触发引信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简介 |
1.3 国外防空导弹技术现状 |
1.4 国内近程防空导弹现状 |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行文安排 |
第2章 某防空导弹触发引信总体方案研究 |
2.1 引信总体设计要求 |
2.2 导弹引信环境综合分析 |
2.3 引信环境识别技术 |
2.4 引信的组成 |
2.5 引信作用原理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保险与解除保险机构研究 |
3.1 原引信保险与解除保险机构设计思想及特点 |
3.2 机电式保险与解除保险机构设计思想及特点 |
3.3 保险与解除保险机构的惯性保险研究 |
3.3.1 导弹飞行过载研究 |
3.3.2 惯性保险设计 |
3.4 保险与解除保险机构的远距离解除保险设计 |
3.4.1 远距离解除保险(第二级保险)环境激励信号的选取 |
3.4.2 电作动器的选择 |
3.5 其它机构设计 |
3.5.1 接电开关设计 |
3.5.2 闭锁设计 |
3.5.3 滑块结构设计 |
3.6 安保机构动态特性仿真 |
3.6.1 仿真设计 |
3.6.2 材料质量特性及约束载荷分析 |
3.6.3 保险与解除保险机构仿真结果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触发与控制机构研究 |
4.1 系统的设计准则 |
4.1.1 触发与控制机构的设计要求 |
4.1.2 触发与控制机构系统指标 |
4.1.3 触发与控制机构系统的组成 |
4.1.4 系统的工作流程 |
4.2 导弹侵彻动力学仿真 |
4.2.1 导弹碰撞或侵彻目标问题的研究方法 |
4.2.2 基于ANSYS碰撞目标的数值模拟 |
4.2.3 数值仿真结果 |
4.3 信号识别算法及触发发火阈值的选择 |
4.4 触发与控制机构设计 |
4.4.1 加速度传感器 |
4.4.2 控制电路 |
4.4.3 发火电路 |
4.4.4 微控制器 |
4.4.5 控制系统与流程 |
4.4.6 微控制器控制程序 |
4.5 灌封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引信试验验证 |
5.1 冲击试验 |
5.2 振动试验 |
5.3 高、低温试验及温度循环试验 |
5.4 离心试验 |
5.5 隔爆试验 |
5.6 爆炸完全性试验 |
5.7 运输振动和1.5m跌落试验 |
5.8 模拟导弹发射及撞击目标试验 |
5.9 遥测飞行试验 |
5.10 结论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内容及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动态感应装定验证系统通信链路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引信装定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动态感应装定验证系统研究现状 |
1.2.3 RS编码技术研究现状 |
1.3 论文内容结构 |
2 通信链路总体方案设计 |
2.1 感应装定验证系统基本工作原理 |
2.2 通信链路信息传输原理 |
2.2.1 感应装定系统通信链路结构组成 |
2.2.2 电磁感应原理介绍 |
2.3 通信链路关键技术研究 |
2.3.1 数据编码方式 |
2.3.2 数据调制解调方式 |
2.4 本章小结 |
3 RS编解码算法研究与实现 |
3.1 RS编码算法研究 |
3.1.1 RS编码原理 |
3.1.2 有限域 |
3.1.3 RS编码算法Matlab仿真 |
3.2 RS译码算法研究 |
3.2.1 RS译码原理 |
3.2.2 解错误位置多项式的常用算法 |
3.2.3 钱搜索通用算法 |
3.2.4 译码算法选择与改进 |
3.2.5 译码算法Matlab仿真 |
3.3 本章小结 |
4 通信链路硬件设计 |
4.1 FPGA控制系统 |
4.1.1 主控芯片的选型 |
4.1.2 FPGA最小系统 |
4.2 数据通信模块 |
4.2.1 以太网转串口模块介绍 |
4.2.2 通信接口设计 |
4.3 DA/AD转换模块 |
4.3.1 DA/AD芯片选型 |
4.3.2 DA/AD转换电路 |
4.4 数据存储电路设计 |
4.5 印刷电路板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5 通信链路软件设计 |
5.1 数据通信模块软件设计 |
5.1.1 数据接收模块 |
5.1.2 数据分组缓存模块 |
5.1.3 数据发送模块 |
5.1.4 数据存储模块 |
5.2 RS编码器软件设计 |
5.2.1 RS编码器结构 |
5.2.2 常系数乘法器设计 |
5.2.3 编码器的设计与仿真 |
5.3 数据调制器软件设计 |
5.3.1 数字频率合成器 |
5.3.2 数据同步处理 |
5.3.3 数字调制模块 |
5.4 数据解调器软件设计 |
5.4.1 2ASK解调模块 |
5.4.2 2FSK解调模块 |
5.4.3 2DPSK解调模块 |
5.5 RS译码器软件设计 |
5.5.1 求伴随式模块 |
5.5.2 解错误位置多项式模块 |
5.5.3 解错误位置模块 |
5.5.4 求错误值模块 |
5.6 本章小结 |
6 实验测试与分析 |
6.1 模块调试实验 |
6.1.1 数据通信模块测试 |
6.1.2 数据编码模块测试 |
6.1.3 数据调制模块测试 |
6.1.4 数据感应传输测试 |
6.1.5 数据解调模块测试 |
6.2 系统整体调试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引信动态感应装定验证系统控制器阵列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意义 |
1.4 论文结构 |
2 系统方案设计 |
2.1 课题需求分析 |
2.2 系统方案选择 |
2.2.1 控制器选型 |
2.2.2 通信方式选择 |
2.2.3 软件平台选择 |
2.3 系统构成 |
2.4 主要外设模块选型 |
2.5 本章小结 |
3 系统硬件设计 |
3.1 硬件设计方案 |
3.2 ARM部分硬件设计 |
3.2.1 电源电路设计 |
3.2.2 时钟模块设计 |
3.2.3 存储模块设计 |
3.2.4 通信转换模块设计 |
3.3 DSP部分硬件设计 |
3.3.1 电源电路设计 |
3.3.2 通信转换模块设计 |
3.4 51单片机部分硬件设计 |
3.4.1 51单片机部分硬件设计 |
3.4.2 51单片机串口扩展电路设计 |
3.4.3 通信转换模块设计 |
3.5 FPGA部分硬件设计 |
3.5.1 FPGA电源电路设计 |
3.5.2 通信转换模块设计 |
3.6 辅助控制器硬件设计 |
3.6.1 辅助控制器电源电路设计 |
3.6.2 辅助控制器功能电路设计 |
3.7 印刷电路板设计 |
3.8 本章小结 |
4 系统软件设计 |
4.1 辅助控制器程序设计 |
4.2 核心控制器程序设计 |
4.2.1 主程序设计 |
4.2.2 设备通信子程序设计 |
4.2.3 通信接口子程序设计 |
4.2.4 FPGA的RS232通信实现 |
4.3 本章小结 |
5 系统调试与结论 |
5.1 系统硬件调试 |
5.2 系统通信接口调试 |
5.2.1 RS232通信接口调试 |
5.2.2 TCP/IP通信接口调试 |
5.2.3 RS422通信接口调试 |
5.2.4 I~2C通信接口调试 |
5.2.5 USB通信接口调试 |
5.2.6 CAN通信接口调试 |
5.2.7 1394通信接口调试 |
5.3 系统功能测试 |
5.3.1 工作模式测试 |
5.3.2 系统联调及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一种实用引信电路的仿真与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一种自适应触发机构设计及其引战配合研究[D]. 赵忠海. 沈阳理工大学, 2020(08)
- [2]机电系统强电磁干扰分析及其电磁防护研究[D]. 陈鑫. 南京理工大学, 2020(01)
- [3]小功率电源微型开关动态控制技术[D]. 刘向磊.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1)
- [4]超声驱动器在引信安全系统应用的关键技术研究[D]. 孙栋. 南京理工大学, 2020(01)
- [5]近距弹引信炸点精度控制技术研究[D]. 徐东. 南京理工大学, 2020(01)
- [6]利用弹道修正信息的引信安全起爆控制系统设计[D]. 高智安. 南京理工大学, 2020(01)
- [7]引信共形天线小型化设计[D]. 刘遨云. 南京理工大学, 2020(01)
- [8]某防空导弹机电触发引信关键技术研究[D]. 范卫民. 沈阳理工大学, 2020(08)
- [9]动态感应装定验证系统通信链路研究与设计[D]. 张欣伟. 西安工业大学, 2019(03)
- [10]引信动态感应装定验证系统控制器阵列设计[D]. 宇文超朋. 西安工业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