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阻燃纺织品及其性能测试的发展动态(论文文献综述)
吕淑扬[1](2021)在《蕲艾精油微胶囊的制备及其功能粘胶纤维的研究》文中提出针对天然抗菌绿色纺织品的研发,探讨以添加植物提取物制备环境友好型功能纺织品及纤维,已成为目前功能纺织品研究热点之一。蕲艾精油是从蕲艾的茎和叶中提取的具有疏水性及挥发性的天然芳香化合物,具有广谱杀菌、生物降解、安全无毒等优点,但其稳定性受多种环境因素影响,如p H、光照、温度、氧和酶活性。利用微胶囊技术包覆精油,能够有效提高蕲艾精油释放的持久性和稳定性。SPG膜乳化法是一种节能环保的乳化方法,它改善了高能乳化法高能耗、高成本、低环保等缺点,更加适合工业化规模生产。因此,利用SPG膜乳化法制备蕲艾精油微胶囊,并与粘胶纺丝原液共混生产抗菌性粘胶纤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内容如下:1.模拟粘胶纤维的纺丝环境,对微胶囊壁材的选取做探讨,选择耐酸碱性、耐高温性优异的丙烯酸树脂作为微胶囊的壁材。2.基于SPG膜乳化法,制备蕲艾精油乳液,并结合界面聚合技术,制备蕲艾精油-丙烯酸树脂微胶囊。首先,探讨SPG膜乳化过程中转速、稳定剂浓度、跨膜压力等工艺参数对微胶囊粒径大小、分布及外观形貌的影响。当转速为700 r/min,PVA浓度为1%,跨膜压力为20 k Pa时,制得微胶囊的粒径最小且均一,在3.06-9.79μm之间。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结果表明,微胶囊表面光滑致密,无团聚。热重(TG)结果表明,与精油相比,微胶囊的热稳定性明显提高。其次,探讨芯壁比对微胶囊载油率的影响,当芯壁比为4:5时,微胶囊载油率最高为37.0%,15 d后累积释放率为73.84%,缓释效果最为优异,采用Peppas-Sahlin模型拟合效果最优,遵循Fickian扩散。抗菌实验表明,蕲艾精油-丙烯酸树脂微胶囊相比于蕲艾精油更为长效抗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能力要强于大肠杆菌。3.探讨了蕲艾精油-丙烯酸树脂微胶囊与粘胶纺丝原液共混制备蕲艾精油抗菌粘胶纤维的湿法纺丝工艺。蕲艾精油粘胶纤维与普通粘胶纤维相比,化学结构未发生变化,但表面变得粗糙,沟槽更宽,横截面外缘锯齿型更为明显。同时,蕲艾精油粘胶纤维的结晶度和力学强度均有所下降,载油率为25.69%。缓释性能测试显示蕲艾精油粘胶纤维在36 h后累积释放率达到29.19%,具有良好的缓释性能,亦遵循Fickian扩散。抗菌测试表明,蕲艾精油粘胶纤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张玉莹[2](2020)在《纺织基定向高导湿柔性电渗泵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智能纺织品的发展对其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中水分管理在提高智能纺织品的舒适性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目前,国内外有关单向导湿织物的设计原理大都是利用差动毛细效应使汗液从里侧被吸附到织物外侧,从而达到吸湿排汗效果。然而,其导湿过程被动、无法对导湿过程及通量进行明确的可控操作,所以其在智能服装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多学科交叉应用成为智能纺织品进一步发展的要求。本课题引入一种新颖的导湿理论——电渗原理,利用纺织基电极层层自组装电渗泵,基于纳米多孔膜微通道中微流控双电子层的原理在低压(1V~12V)驱动下通过电渗流带动和控制水分的传输。主要研究工作内容如下:(1)由于电渗泵的电极通常为硬质金属,所以使其难以用于智能可穿戴中,为了解决电极柔性的问题,本课题以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盐(PEDOT:PSS)作为导电功能整理剂,水溶性聚氨酯(WPU)作为粘合材料,二者溶液按照4:1混合,然后通过高压喷涂技术在纯棉无纺布各纤维表面形成均匀的导电层(10次高压喷涂后织物表面电导率为50~60Ω/cm2),获得PEDOT:PSS改性棉质无纺布。随后通过层层组装的方法将制备的纺织基PEDOT:PSS电极与径迹蚀刻聚碳酸酯膜(PC膜)通过热压粘合技术制备电渗透复合材料,该材料具有良好的导水作用,平均质量通量为2.76mg?min-1?cm-2?V-1(驱动电压9 V~12 V)。(2)为了进一步提高织物的导电性及所制备的电渗泵具有更高的导湿通量,本课题采用石墨烯(0.1 g/mL)作为导电功能整理剂,通过浸渍涂层的方式在纯棉无纺布各纤维表面形成均匀的导电层(5次浸渍涂层后织物表面电导率为10~15Ω/cm2),获得石墨烯改性纯棉无纺布,随后将其组装电渗透复合材料并进一步研究其导水性能。研究发现,石墨烯改性的棉质无纺布导水性能有所提升,平均质量通量可达到4.64mg?min-1?cm-2?V-1(驱动电压7 V~10 V)。(3)由于高压喷涂和浸渍涂层的方法所制备的纺织基电极存在导电层脱落的问题,因此我们又采用碳纤维和镀镍金属无纺布作为纺织基电极,组装具有非对称电极的电渗复合材料。该组合不仅具有良好的导水作用,其平均质量通量高达23.49mg?min-1?cm-2?V-1(驱动电压1 V~6 V),而且其耐久性更是尤为突出,可以长时间(≥48h)浸泡在水中而保持其性能不发生改变,还可以在一定弯折角度内(0~150°)重复弯折至少500次,该材料不被破坏。作为概念验证,我们将可穿戴式电渗复合材料应用于运动鞋垫和运动服,以实现持久、充分的定向水分传输。这种水分传输可穿戴设备在诸如智能服装和医疗防护等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总之,电渗原理的引入使得织物可以实现定向的、高通量的、持久的导湿效果,并且通过PEDOT:PSS及石墨烯对棉织物进行导电处理及选用碳纤维和镀镍金属无纺布,制备出纺织基柔性电极,使得电渗泵可以应用于智能可穿戴领域,实现了多学科交叉来研究智能纺织品的目的。
王宝剑[3](2020)在《硅氮系阻燃再生纤维素纤维染色工艺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确定了活性红3BE、活性黄3RE、活性黑B三支染料对硅氮系阻燃再生纤维素染色的最佳工艺,比较了硅氮系阻燃再生纤维素纤维和普通再生纤维素纤维的染色性能,分析了活性染料染色对硅氮系阻燃再生纤维素纤维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硅氮系阻燃再生纤维素纤维的染色性能与普通再生纤维素纤维接近,色泽鲜艳且水洗色牢度优良;活性染料染色对硅氮系阻燃再生纤维素纤维的阻燃性能影响很小。
郑艳威[4](2017)在《多功能百叶织物的性能研究与产品设计》文中研究指明百叶织物作为一种新型的纤维材料制品,突破了传统百叶窗帘的材质,不仅可以阻挡紫外线和热能的辐射,控制空气对流产生的能量进入室内,还可以有效的降低室内环境温度,改善空间的热环境,而且其色彩图案更丰富,外观更具有鉴赏性,愈来愈受到市场的推崇。但目前市场上,通过采用不同种类的功能性纱线一体织造而成,并可以根据不同的功能需要进行功能转换的百叶织物尚未被综合开发。本课题基于一种新型的百叶织物结构设计,采用抗紫外线纱线、吸湿速干纱线、相变调温纱线以及阻燃纱线作为纬线原料,研发出安全可靠、可以做到功能转换、具有多种功能性的百叶织物,提高了产品附加值,满足多功能优质装饰面料的市场需求。本课题研发的多功能百叶织物,其结构以单层织物与双层袋状织物组合而的单元结构排列构成,单元结构中的双层袋状织物采用功能性纱线作为纬线原料进行织造。在充分考虑各种功能性纱线特性的基础上,本课题选择了Coolmoon抗紫外线纱线、CALCULO吸湿速干长丝、Outlast/棉混纺纱以及环保型阻燃涤纶丝作为功能性纱线原料,分别对这些功能性纱线进行相关的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所选择的功能性纱线可满足相关功能性的要求。设定功能性纬线的密度、两组功能性纬线的配置比例、功能性纬线在织物表面的暴露率三种参数,作为研究对织物功能性影响的因素,按照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表,试织了Ⅰ、Ⅱ、Ⅲ三个系列共27块织物。Ⅰ系列采用Coolmoon抗紫外线纱线与阻燃涤纶作为表里纬原料;Ⅱ系列采用CALCULO吸湿速干纱线与阻燃涤纶作为表里纬原料;Ⅲ系列采用Outlast/棉混纺纱线与阻燃涤纶作为表里纬原料。就不同的功能性纬线密度,表里纬排列比,以及不同的组织结构所带来的织物表面不同的纬线暴露率,对织物功能性的影响进行讨论分析,实验结果表明:(1)Ⅰ系列织物:当表里纬排列比与组织结构相同时,织物的抗紫外性能和阻燃性能随纬密的增大而增强;当表里纬排列比为1:2时,织物的抗紫外性能和阻燃性能最佳;缎纹组织的抗紫外线性能要好于平纹和斜纹。(2)Ⅱ系列织物:随着纬密的增大,织物的吸湿透湿性能先提高后降低;斜纹组织的吸湿性最好,缎纹组织的透湿性最好;当纬密为60根/cm、表里纬排列比为1:2时,织物能够具有优良的吸湿透湿性和阻燃性能。(3)Ⅲ系列织物:随着纬密的增大,织物的隔热性能先提高后降低;当表里纬排列比为1:2时,织物的隔热性能和阻燃性能最佳;缎纹组织的隔热性能要好于平纹和斜纹组织。依据实验结果总结出利用开发优质多功能百叶织物的织物结构参数:两组功能性纬线的总密度选用60根/cm且表纬功能性纱线与里纬阻燃纱线的排列比选用1:2时,织物能具有优良的多功能效应。而织物的组织结构可以根据织物具体的功能性效应再进行筛选。依据本课题的研究结论,设计了两种多功能百叶织物,一种为没有图案效果的素色百叶织物,另一种为配有花型图案的百叶织物。
何维[5](2016)在《基于芳砜纶的消防服面料热防护与舒适性评价》文中提出我国目前火灾形势依然严峻,火场中的环境要比普通环境更为严峻,因此更有必要在重视消防服热防护性能的同时加强对其舒适性能的研究。本课题以热防护性能和舒适性能为出发点,从耐高温纤维过渡到消防服四层组合系统,实现了从微观到宏观、单层到多层的系统性研究。并且制备了消防服用隔热层,在此基础上模拟了消防服四层织物系统,甄选舒适性和热防护性能兼备最优组合,基于最优组合,探究了反热辐射层的位置和孔洞率对组合系统热防护性能的影响。本课题研究了芳砜纶纤维的基本物理性能并重点研究了其耐热性能。采用差示扫描热量仪(DSC)和热失重法(TG)研究了纤维的热分解情况。实验证明芳砜纶纤维的起始分解温度为390.35℃,失重10%时温度为450.90℃,长期使用温度为250℃,可以作为火场纤维使用。文中选用了消防服外层、防水透气层和隔热层的常用织物,外层以芳砜纶和芳纶1313织物为主,防水透气层为芳砜纶、芳纶混纺覆膜(PTFE)非织造布,舒适层为芳砜纶和阻燃粘胶混纺的机织物,对他们的热防护性能和舒适性能进行了研究。利用针刺和水刺非织造加固工艺制备芳砜纶隔热层,原料为100%芳砜纶。采取针刺1遍、针刺2遍、水刺1遍、水刺2遍以及针刺1遍+水刺1遍五种工艺进行制备。并以透气率、透湿率和克罗值表征隔热层的综合舒适性。结果表明相比于水刺加固工艺,针刺工艺制备的隔热层综合舒适性能更为优良,综合舒适性能最好的隔热层分别为针刺1遍和针刺2遍。模拟消防服的四层织物系统,对各层利用混合正交设计的方法进行实验,并对不同组合的热防护性能(TPP)、舒适性能进行了测试。利用极差分析法和方差分析法得出在95%可信度下,外层对组合系统的热防护性能影响显着,隔热层和舒适层对其影响不显着;隔热层对组合系统的综合舒适性能影响显着,而外层和舒适层对其影响不显着。为了提高组合系统的热防护效果,将铝箔作为反热辐射层引入原有组合系统中。采用非织造针刺机将反热辐射层的打孔以提高透气性能,并对其在系统中的最佳位置以及孔洞率进行了探究。实验证明当反辐射层的位置在外层和防水透气层之间时热防护效果最好,孔洞率越大,其系统的热防护效果越差。
沈菊[6](2015)在《阻燃纺织品及其性能测试的发展动态》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自身健康安全的关注也越来越大,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火灾爆发的情况不断见诸报端,如何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避免或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害,成为当前各界研究的热点,阻燃纺织品的研发制造便是在当前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应运而生的。阻燃纺织品因其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能够延缓火灾的蔓延,从而为控制盒降低火灾导致的危害,发挥关键作用。本文将就当前阻燃纺织品,其阻燃性能的测试的几种主要方法进行详细介绍,并在此基础上对阻燃纺织品其性能测试的相关发展动态进行探讨。
陈培玉[7](2015)在《阻燃用聚酰亚胺纤维混纺纱的开发与工艺研究》文中指出聚酰亚胺纤维由于其稳定优异的性能而被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和工业生产中,但作为一种价格昂贵的高性能纤维,在服装领域中却很少有应用。本论文以聚酰亚胺纤维为对象,从兼顾阻燃性能和服用舒适性出发,考虑到降低成品的价格及提高纤维的可纺性,研究了其与阻燃粘胶纤维的混纺工艺。纺制了7种比例的混纺纱线并分别织成阻燃防护内衣用的针织面料,并对纱线和面料的性能进行系统研究和分析。优选出最佳混纺比的织物面料,为聚酰亚胺纤维开发消防员、特警用内衣提供了技术参考,为其市场推广提供了理论依据。具体的工作内容如下:首先,对聚酰亚胺纤维和阻燃粘胶纤维的微观结构、力学、回潮率等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聚酰亚胺纤维阻燃性能优异,明显优于阻燃粘胶纤维,且具有优良的强伸性能。但它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较低的吸湿回潮率、较高的体积比电阻,这些特点必然会导致其纺纱过程静电严重等问题。阻燃粘胶纤维由于回潮率高、比电阻低等性能使其具有很好的可纺性,与聚酰亚胺混纺不仅能提高产品的可加工性,还能显着降低产品的价格,达到优势互补的目的。其次,以开发阻燃防护内衣为出发点,试织了7种聚酰亚胺纤维/阻燃粘胶纤维混纺比例的纱线,并对各混纺比下的纱线性能进行了分析比较,可知:随聚酰亚胺纤维含量的增加混纺纱的断裂强度逐渐增加、混纺纱线的条干均匀度呈逐渐恶化的趋势、毛羽指数逐渐变大。在纺纱试验过程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环境温湿度并采取抗静电措施。然后,在所得纱线的基础上分别针织了7种聚酰亚胺纤维/阻燃粘胶纤维混纺比例的织物,并对阻燃性能、热湿传递性能及力学性能相关的指标进行了测试与分析,可知聚酰亚胺纤维能明显改善织物的阻燃性能,当织物随聚酰亚胺纤维含量为100%时,阻燃性能最好;且随着聚酰亚胺纤维含量的增加,混纺织物的透湿性、水挥发能力、强力和尺寸稳定性逐渐增强;透气量、吸湿性、导湿能力、整体下降;起毛起球呈逐渐恶化的趋势。另一方面运用模糊综合评价进行综合排序,结合市场因素优选出最佳比例的混纺织物。聚酰亚胺纤维/阻燃粘胶纤维在70/30下的混纺织物模糊综合评价指标较高,不仅满足阻燃要求,且有很大的商业开发价值。最后,总结混纺工艺和混纺比优选的基础上,对聚酰亚胺纤维/阻燃粘胶纤维70/30的细纱工序做了一定的优化工作,通过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方案,研究了细纱加工的上下销钳口隔距、捻系数、后区牵伸倍数对纱线性能的影响情况。然后,通过极差分析、方差分析得到了理论上各因子的最佳工艺参数,即细纱上下销钳口隔距大小4mm,捻系数320,后区牵伸倍数1.06倍。最终经补充试验验证了最佳工艺参数组合的可行性及稳定性。
陈玉洪[8](2015)在《新型环保涂层阻燃剂的开发和工艺探究》文中提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纺织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功能性纺织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对纺织品的功能整理研究也是日新月异。而现代社会由于纺织品引发的火灾日益增多,出于人身和财产安全考虑,纺织品的阻燃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涤纶织物(PET)具有优异的耐磨性、耐老化性和电绝缘性等应用性能,是应用最广泛的服用和产业用纺织品。但涤纶可燃性强,燃烧速度快,且易产生熔滴和有毒烟气,使用中容易产生严重的火灾危害,因而对其进行阻燃整理十分必要。目前国内外对涤纶织物的涂层阻燃整理,大多采用卤素阻燃剂和金属协效剂复合使用的方法。卤素阻燃剂因用量少、阻燃效率高且适应性广,已成为阻燃剂市场的主流产品。但卤素阻燃剂燃烧时产生大量有毒有害腐蚀性气体,会对人体造成二次伤害。取代卤素阻燃剂,开发无卤环保阻燃剂,已成为阻燃剂领域的发展趋势。磷-氮系涂层阻燃剂因其良好的阻燃性能及对环境的友好性,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关注。本课题针对磷-氮膨胀阻燃体系,首先通过单因素实验,横向对比并确定了最适的组分。考察粘合剂本身的易燃性和耐水洗情况,确定选择B4000聚氨酯粘合剂作为体系粘合剂使用;阻燃剂以膨胀型三组分为标准,设计实验分别对比了7种聚磷酸铵类阻燃剂作为酸源时的阻燃、水洗表现,确定HY-MPOP为体系最适阻燃剂;碳源、气源和协效剂的比较是在已选粘合剂和磷系酸源的基础上,设计实验考察各样品在与其复配制胶后阻燃胶的阻燃效果,结果显示季戊四醇(PER)作为碳源、氰尿酸三聚氰胺(MCA)作为气源、氢氧化镁作为协效剂时,复配体系具有最佳的阻燃效果。确定组分后,通过单因素实验对比了酸源、碳源、气源的最佳比例,垂直燃烧实验表明:比例在8:2:2、协效剂用量为阻燃组份5%时,膨胀阻燃体系具有最佳的阻燃效果;而阻燃组份和粘合剂的用量比在1:2.5时,整理后的织物具有最好的耐洗阻燃效果。在此配比下分别对厚/薄织物进行涂层整理,增重率为35%可达到耐洗的阻燃效果,浸洗后的垂直燃烧炭长为95mm,续燃阴燃均为0s。设计正交实验筛选出了阻燃胶的最佳整理工艺:二次刮涂、100℃烘干150s、180℃焙烘150s。在最佳配方和工艺条件下对织物进行涂层整理,测试整理前后织物的应用性能的变化,撕破强力实验显示织物强力损失较少(小于10%),但耐静水压有明显提高,应用性能基本保留。对整理后织物的TG和织物燃烧后的残炭SEM分析,并结合膨胀型阻燃剂的阻燃特性,探究了本阻燃涂层胶实际的阻燃情况和阻燃机理。
赵磊[9](2010)在《纺织品的阻燃整理原理及其性能测试方法探讨》文中指出介绍了纺织品的阻燃整理原理,并就几种常用纺织品探讨了国外纺织品阻燃性能的测试方法,同时就国内的常用阻燃性能的测试原理与方法作了总结。
秦峰[10](2008)在《多功能阻燃涤纶织物的研制》文中认为对多功能织物的研究是未来纺织品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对此类织物的研制最关键之处就是如何解决好矛盾性功能组合的问题。本文首先采用十溴二苯乙烷阻燃剂对涤纶织物进行阻燃整理,然后对阻燃涤纶织物的一面进行涂层整理,而另一面进行抗静电和拒水、拒油整理。探讨了各种工艺因素,如浓度、温度、时间、pH值对整理织物功能性的影响,从而得到了对多功能阻燃织物研制的最佳工艺条件。通过对纤维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分析(EDAX)、红外光谱(FTIR)、热性能(TG-DSC)等研究,分析了织物整理前后的结构和性能变化。测试结果表明:研制出的多功能阻燃涤纶织物达到了规定的指标要求,整理织物既具有较好的耐静水压性能和透湿性能、涂层性能和阻燃性能、拒水拒油性能和抗静电性能这三对矛盾功能性组合,又兼具有较好的耐低温性、耐高温性及较高的断裂强力。
二、阻燃纺织品及其性能测试的发展动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阻燃纺织品及其性能测试的发展动态(论文提纲范文)
(1)蕲艾精油微胶囊的制备及其功能粘胶纤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粘胶纤维 |
1.1.1 粘胶纤维简介 |
1.1.2 功能性粘胶纤维 |
1.1.2.1 阻燃粘胶纤维 |
1.1.2.2 相变粘胶纤维 |
1.1.2.3 高吸附粘胶纤维 |
1.1.2.4 抗菌粘胶纤维 |
1.2 蕲艾精油 |
1.2.1 蕲艾精油简介 |
1.2.2 蕲艾精油的应用价值 |
1.3 微胶囊技术 |
1.3.1 微胶囊的概念及结构 |
1.3.2 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
1.3.3 微胶囊的壁材 |
1.3.4 植物精油微胶囊的缓释机制 |
1.3.5 植物精油微胶囊缓释性能的影响因素 |
1.3.5.1 植物精油微胶囊芯材 |
1.3.5.2 植物精油微胶囊壁材 |
1.3.5.3 植物精油微胶囊释放环境 |
1.4 SPG膜乳化法 |
1.4.1 SPG膜乳化法简介 |
1.4.2 SPG膜乳化过程中影响微球粒径大小及均一性的工艺参数 |
1.4.2.1 SPG膜的性质 |
1.4.2.2 连续相的搅拌速度 |
1.4.2.3 表面活性剂种类与浓度 |
1.4.2.4 跨膜压力与分散相通量 |
1.4.3 SPG膜乳化法的应用 |
1.5 本课题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二章 蕲艾精油微胶囊壁材的选择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3 四种壁材膜的制备 |
2.3.1 丙烯酸树脂样品的制备 |
2.3.2 聚氨酯样品的制备 |
2.3.3 壳聚糖样品的制备 |
2.3.4 明胶-阿拉伯树胶样品的制备 |
2.3.5 四种壁材膜的制备 |
2.4 四种壁材膜的测试与表征 |
2.4.1 傅里叶红外光谱表征 |
2.4.2 热重测试 |
2.4.3 耐酸碱性测试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2.5.2 热稳定性分析 |
2.5.3 耐酸碱性分析 |
2.5.3.1 试样外观变化 |
2.5.3.2 试样微观变化 |
2.5.3.3 试样质量变化率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SPG膜乳化法制备蕲艾精油-丙烯酸树脂微胶囊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3 蕲艾精油微胶囊的制备 |
3.3.1 乳化过程 |
3.3.2 聚合过程 |
3.4 蕲艾精油微胶囊的性能测试与表征 |
3.4.1 形貌表征 |
3.4.2 粒径测试 |
3.4.3 傅里叶红外光谱测试 |
3.4.4 热重测试 |
3.4.5 载油率测试 |
3.4.6 缓释性能测试 |
3.4.7 抗菌性能测试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微胶囊在乳化过程中的工艺优化 |
3.5.1.1 转速对蕲艾精油-丙烯酸树脂微胶囊表面形貌及粒径大小的影响 |
3.5.1.2 PVA浓度对蕲艾精油-丙烯酸树脂微胶囊表面形貌及粒径大小的影响 |
3.5.1.3 跨膜压力对蕲艾精油-丙烯酸树脂微胶囊表面形貌及粒径大小的影响 |
3.5.2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3.5.3 热稳定性能分析 |
3.5.4 缓释效果分析 |
3.5.5 抗菌性能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蕲艾精油粘胶纤维的制备与表征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3 功能粘胶纤维的制备 |
4.4 蕲艾精油粘胶纤维的测试与表征 |
4.4.1 纤维微观形貌表征 |
4.4.2 纤维力学性能测试 |
4.4.3 纤维表面粗糙度测试 |
4.4.4 纤维XRD测试 |
4.4.5 纤维傅里叶红外光谱表征 |
4.4.6 纤维载油率测试 |
4.4.7 纤维缓释性能测试 |
4.4.8 纤维抗菌性能定性测试 |
4.5 结果与讨论 |
4.5.1 纤维微观形貌分析 |
4.5.2 纤维力学性能分析 |
4.5.3 纤维表面粗糙度分析 |
4.5.4 纤维结晶度分析 |
4.5.5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4.5.6 纤维缓释性能分析 |
4.5.7 纤维抗菌性能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2)纺织基定向高导湿柔性电渗泵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单向导湿纺织品概述 |
1.2.1 单向导湿纺织品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2 单向导湿纺织品研究现状 |
1.3 电渗泵概述 |
1.3.1 电渗泵原理及分类 |
1.3.2 电渗泵研究现状 |
1.4 柔性电渗泵概述 |
1.4.1 柔性电渗泵研究背景及意义 |
1.4.2 柔性导电纤维在智能纺织品领域应用 |
1.5 课题主要研究工作 |
1.5.1 课题研究目的 |
1.5.2 课题研究内容 |
第二章 PEDOT改性纤维素无纺布基柔性电渗泵制备与表征 |
2.1 引言 |
2.2 PEDOT改性纤维素无纺布基柔性电渗泵制备 |
2.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2 PEDOT改性纤维素无纺布基柔性电渗泵制备 |
2.3 测试与表征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PEDOT改性纤维素无纺布基电极微观结构与形貌 |
2.4.2 PEDOT:PSS化学结构 |
2.4.3 PEDOT:PSS电极电渗泵水通量性能测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石墨烯改性纤维素无纺布基柔性电渗泵制备与表征 |
3.1 引言 |
3.2 石墨烯改性纤维素无纺布基柔性电渗泵制备 |
3.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2 石墨烯改性纤维素无纺布基柔性电渗泵制备 |
3.3 测试与表征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石墨烯改性纤维素无纺布基柔性电极微观结构与形貌 |
3.4.2 石墨烯改性柔性电极化学结构和水接触角 |
3.4.3 石墨烯改性纤维素无纺布基柔性电渗泵水通量性能测试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碳纤维/金属无纺布非对称电极柔性电渗泵制备与表征 |
4.1 引言 |
4.2 碳纤维/金属无纺布非对称电极柔性电渗泵制备 |
4.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2.2 碳纤维/金属无纺布非对称电极柔性电渗泵制备 |
4.3 测试与表征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材料形貌表征及电导率 |
4.4.2 电极组合选择及亲疏水性能 |
4.4.3 非对称电极柔性电渗泵水通量性能 |
4.4.4 非对称电极柔性电渗泵耐久性 |
4.4.5 纺织基非对称电极柔性电渗泵应用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3)硅氮系阻燃再生纤维素纤维染色工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1 试验部分 |
1.1 主要材料、试剂和仪器 |
1.2 染色工艺 |
1.2.1 工艺配方 |
1.2.2 染色步骤 |
1.3 性能测定 |
1.3.1 上染率 |
1.3.2 水洗色牢度 |
1.3.3 极限氧指数 |
2 确定最佳染色工艺 |
3 性能对比与分析 |
3.1 染色性能 |
3.2 水洗色牢度 |
3.3 极限氧指数 |
4 结 论 |
(4)多功能百叶织物的性能研究与产品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功能性纤维制备功能纺织品的研究现状 |
1.2.1 功能性纤维的研究现状 |
1.2.2 多功能纺织品的研究现状 |
1.3 百叶织物的结构特性及研究发展现状 |
1.3.1 百叶产品的特性及其应用 |
1.3.2 百叶窗帘织物的研究发展现状 |
1.4 多功能百叶织物的方案设计 |
1.4.1 百叶织物结构设计 |
1.4.2 百叶织物的功能性设计 |
1.4.3 织物叶片定型翻转机制的研究 |
1.5 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
1.5.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纱线原料选择及其性能测试 |
2.1 功能性纱线的选择 |
2.2 纱线的拉伸断裂性能测试 |
2.3 纱线的功能性测试 |
2.3.1 阻燃涤纶的极限氧指数测试 |
2.3.2 Coolmoon纱线的抗紫外线性能测试 |
2.3.3 Outlast纤维/棉混纺纱的热性能测试 |
2.4 异形纱的横截面观察及吸湿性测试 |
2.4.1 异形纱的横截面观察 |
2.4.2 异形纱的吸湿性测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试样织物的实验方案建立 |
3.1 织物结构对其功能性的影响 |
3.2 结构参数正交实验设计 |
3.2.1 实验因素与水平设计 |
3.2.2 正交实验方案设计 |
3.3 纬二重组织设计 |
3.4 试样织物的主要规格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试样织物的功能性测试与结果分析 |
4.1 Ⅰ系列织物的抗紫外线性能测试与分析 |
4.1.1 织物抗紫外线性能等级评定标准 |
4.1.2 实验测试结果 |
4.1.3 结果讨论与分析 |
4.2 Ⅰ和Ⅱ系列织物的吸湿性能测试与分析 |
4.2.1 织物的芯吸高度对其吸湿性的评价 |
4.2.2 实验仪器与操作过程 |
4.2.3 实验测试结果 |
4.2.4 结果讨论与分析 |
4.3 Ⅰ和Ⅱ系列织物的透湿性能测试与分析 |
4.3.1 透湿率对织物透湿性能的评价 |
4.3.2 实验仪器与操作过程 |
4.3.3 实验测试结果 |
4.3.4 结果讨论与分析 |
4.4 Ⅲ系列织物的隔热性能测试与分析 |
4.4.1 热阻对织物隔热性能的评价 |
4.4.2 实验仪器与操作过程 |
4.4.3 实验测试结果 |
4.4.4 结果讨论与分析 |
4.5 Ⅰ、Ⅱ、Ⅲ系列织物的阻燃性能测试与分析 |
4.5.1 织物阻燃性能等级评定标准 |
4.5.2 实验仪器与操作过程 |
4.5.3 实验测试结果 |
4.5.4 结果讨论与分析 |
4.6 织物结构参数的合理选用与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多功能百叶织物的成品设计 |
5.1 多功能百叶织物设计方案的建立 |
5.1.1 百叶织物单元结构的尺寸设计 |
5.1.2 百叶织物上功能性纱线的选择和分布 |
5.1.3 百叶织物的主要结构参数设计 |
5.2 素色百叶织物的织造工艺设计 |
5.3 配有图案百叶织物的织造工艺设计 |
5.3.1 图案设计 |
5.3.2“夏日海滩”百叶织物的工艺规格设计 |
5.4 多功能百叶织物的成品展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基于芳砜纶的消防服面料热防护与舒适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 消防材料的发展现状和防护机理 |
1.3.1 消防服的发展历程 |
1.3.2 消防材料的发展现状 |
1.3.3 常用的耐高温纤维 |
1.3.4 消防服热防护机理 |
1.4 消防服测试标准与评价方法 |
1.4.1 我国消防服测试核心标准 |
1.4.2 国外消防服测试核心标准 |
1.4.3 热防护性能评价方法 |
1.4.4 舒适性能评价方法 |
1.5 本课题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研究路线与方法 |
1.6 课题创新点 |
第二章 芳砜纶纤维性能研究 |
2.1 芳砜纶纤维制备及分子结构 |
2.2 芳砜纶纤维物理性能 |
2.2.1 基本物理性能测试 |
2.2.2 结果与分析 |
2.3 芳砜纶纤维耐热性能 |
2.3.1 TG测试与分析 |
2.3.2 DSC测试与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消防服各层面料热防护性能与舒适性能评价 |
3.1 各层面料基本结构参数 |
3.1.1 结构参数测试 |
3.2 消防服各层面料热防护性能与舒适性能评价 |
3.2.1 外层热防护性能评价 |
3.2.2 外层舒适性能评价 |
3.2.3 防水透气层热防护性能评价 |
3.2.4 防水透气层舒适性能评价 |
3.2.5 舒适层热防护性能评价 |
3.2.6 舒适层舒适性能评价 |
3.3 各层面料性能分析 |
3.3.1 基本结构参数分析 |
3.3.2 外层热防护性能分析 |
3.3.3 外层舒适性能分析 |
3.3.4 防水透气层热防护性能分析 |
3.3.5 防水透气层舒适性能分析 |
3.3.6 舒适层热防护性能分析 |
3.3.7 舒适层舒适性能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隔热层设计与探究 |
4.1 材料的准备与处理 |
4.2 加固工艺 |
4.2.1 针刺加固工艺原理 |
4.2.2 水刺加固工艺原理 |
4.3 隔热层设计 |
4.3.1 针刺加固工艺制备隔热层 |
4.3.2 水刺加固工艺制备隔热层 |
4.4 隔热层热防护性能与舒适性能评价 |
4.4.1 基本参数测试 |
4.4.2 热防护性能评价 |
4.4.3 舒适性能评价 |
4.5 隔热层性能分析 |
4.5.1 基本参数分析 |
4.5.2 热防护性能分析 |
4.5.3 舒适性能分析 |
4.5.4 隔热层探究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四层组合系统的热防护性能与舒适性能评价 |
5.1 实验仪器 |
5.2 交实验设计 |
5.3 实验过程 |
5.3.1 试样选择 |
5.3.2 正交实验 |
5.3.3 热防护性能评价 |
5.3.4 舒适性能评价 |
5.4 组合系统性能分析 |
5.4.1 热防护性能测试结果 |
5.4.2 舒适性能测试结果 |
5.4.3 热防护性能和舒适性能分析 |
5.4.4 最佳组合系统的确定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反热辐射层对组合系统热防护性能的影响 |
6.1 实验材料 |
6.2 实验方法 |
6.2.1 反热辐射层孔洞率的控制 |
6.2.2 反热辐射层透气性能测试 |
6.2.3 热防护性能测试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孔洞率的计算 |
6.3.2 反热辐射层透气率测试结果 |
6.3.3 反热辐射层对组合系统热防护性能的影响 |
6.3.4 反热辐射层孔洞率对系统热防护性能的影响 |
6.3.5 最佳孔洞率的选取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阻燃纺织品及其性能测试的发展动态(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阻燃纺织品的性能测试方法 |
1.1 燃烧实验法 |
1.2 限氧指数法 |
1.3 发烟性实验法 |
2 阻燃纺织品性能发展动态 |
3 结语 |
(7)阻燃用聚酰亚胺纤维混纺纱的开发与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纺织品阻燃技术的发展 |
1.3 阻燃纺织品 |
1.4 织物阻燃性能评价方法 |
1.5 课题提出及原料概述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聚酰亚胺纤维与阻燃粘胶纤维的性能测试 |
2.1 纤维性能测试 |
2.2 测试结果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聚酰亚胺/阻燃粘胶混纺纱线及织物的制备 |
3.1 原料来源 |
3.2 纱线及工艺流程的设计 |
3.3 纱线性能测试 |
3.4 纱线性能分析 |
3.5 织物的设计与织造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聚酰亚胺/阻燃粘胶混纺比优选 |
4.1 织物的阻燃性能测试 |
4.2 织物的热湿传递性能测试 |
4.3 织物热湿性能结果与分析 |
4.4 织物力学性能测试及分析 |
4.5 织物综合性能的模糊聚类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聚酰亚胺/阻燃粘胶纺纱工艺的优化 |
5.1 试验条件 |
5.2 单因子试验与结果分析 |
5.3 纺纱工艺优化试验与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与进一步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新型环保涂层阻燃剂的开发和工艺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纺织品阻燃整理概述 |
1.2.1 阻燃纺织品市场 |
1.2.2 涤纶的燃烧过程 |
1.2.3 阻燃机理 |
1.2.4 阻燃剂的分类 |
1.2.5 阻燃整理方法 |
1.2.6 阻燃织物的评测标准 |
1.3 涂层阻燃整理技术 |
1.3.1 纺织品涂层整理的方法 |
1.3.2 粘合剂 |
1.4 涂层阻燃纺织品的发展 |
1.4.1 涂层阻燃纺织品的发展趋势 |
1.4.2 涂层阻燃纺织品的发展现状 |
1.5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
1.5.1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5.2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设计 |
2.2 实验药品和设备 |
2.2.1 实验主要设备 |
2.2.2 实验药品 |
2.2.3 实验用织物规格 |
2.3 试验方法 |
2.3.1 制胶 |
2.3.2 涂层整理方法 |
2.4 阻燃胶的开发 |
2.4.1 粘合胶的筛选 |
2.4.2 阻燃组份的筛选 |
2.4.3 阻胶比例 |
2.4.4 阻燃胶的用量 |
2.5 阻燃胶的应用 |
2.6 测试和表征方法 |
2.5.1 阻燃性能测试 |
2.5.2 撕破强力实验 |
2.5.3 水洗标准及增重率和失重率计算 |
2.5.4 残炭扫描电镜分析 |
2.5.5 热失重分析法 |
2.5.6 织物色变性能测试 |
2.5.7 织物耐静水压测试 |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1 粘合胶的筛选 |
3.2 阻燃组份的筛选 |
3.2.1 酸源 |
3.2.2 碳源 |
3.2.3 气源的筛选 |
3.2.4 协效剂的用量和筛选 |
3.2.5 组分筛选实验小结 |
3.3 各组分的用量比例 |
3.3.1 MPOP/PER 酸源和碳源用量比例的确定 |
3.3.2 MPOP/PER/MCA 酸源、碳源、氮源用量的比例关系 |
3.4 阻燃胶中阻燃剂和粘合剂的比例 |
3.5 涂层量对整理织物阻燃效果的影响 |
3.6 涂层工艺条件研究 |
3.6.1 刮涂次数 |
3.6.2 焙烘温度 |
3.6.3 焙烘时间 |
3.6.4 正交实验优化涂层整理工艺 |
3.6.5 整理后织物的应用性能 |
3.7 磷氮协效阻燃体系的阻燃机理探究 |
3.7.1 涂层整理后热重分析(TGA) |
3.7.2 残炭电镜分析(SEM)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纺织品的阻燃整理原理及其性能测试方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阻燃理论 |
1.1 表面覆盖阻燃 |
1.2 吸热阻燃 |
1.3 凝聚相阻燃 |
1.4 气相阻燃 |
1.5 尘粒的壁面效应 |
1.6 熔滴效应 |
2 国内外纺织品的阻燃性能测试方法 |
2.1 国外纺织品的阻燃性能测试方法 |
2.1.1 普通服用纺织品的阻燃性能测试 |
2.1.2 儿童服装的阻燃性能测试 |
2.1.3 床垫的阻燃性能测试 |
2.1.4 地毯的阻燃性能测试 |
2.2 国内纺织品的阻燃性能测试方法 |
2.2.1 垂直法 |
2.2.2 氧指数法 |
2.2.3 倾斜法 |
2.2.4 水平法 |
3 结束语 |
(10)多功能阻燃涤纶织物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阻燃技术 |
1.1.1 阻燃纺织品的开发及市场 |
1.1.1.1 阻燃整理方法 |
1.1.1.2 阻燃剂和阻燃机理 |
1.1.1.3 阻燃织物的评测标准 |
1.1.2 阻燃纺织品的发展趋势 |
1.1.2.1 加强阻燃纤维的开发研究 |
1.1.2.2 加强阻燃纺织品多功能化的研究 |
1.1.2.3 开发新型环保的阻燃剂 |
1.2 涂层技术 |
1.2.1 纺织品涂层的方法和涂层剂 |
1.2.1.1 涂层整理的方法 |
1.2.1.2 涂层剂 |
1.2.2 涂层纺织品的发展趋势 |
1.2.2.1 环保、节能型 |
1.2.2.2 高级特殊功能型 |
1.2.2.3 多功能型涂层 |
1.3 拒水、拒油技术 |
1.3.1 拒水、拒油纺织品研究现状 |
1.3.1.1 拒水、拒油整理剂在织物拒水、拒油整理中的应用 |
1.3.1.2 荷叶效应在织物拒水、拒油整理中的应用 |
1.3.2 拒水、拒油纺织品的发展前景 |
1.4 抗静电整理技术 |
1.4.1 抗静电纺织品研究现状 |
1.4.1.1 抗静电整理的方法 |
1.4.1.2 抗静电测试的方法 |
1.4.2 抗静电纺织品的发展前景 |
1.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1.6 本课题的研究工作 |
1.6.1 本论文的任务 |
1.6.2 研究方案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织物 |
2.1.2 化学药品 |
2.1.3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阻燃整理方法 |
2.2.2 涂层整理方法 |
2.2.3 三防整理方法 |
2.2.4 纳米抗静电粉体的分散方法 |
2.2.5 抗静电整理方法 |
2.2.6 洗涤方法 |
2.3 测试方法 |
2.3.1 红外光谱分析 |
2.3.2 纤维表面元素含量的测试 |
2.3.3 热分析测试 |
2.3.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
2.3.5 限氧指数测试 |
2.3.6 垂直燃烧性能测试 |
2.3.7 耐摩擦色牢度测试 |
2.3.8 K/S 值测试 |
2.3.9 透湿性测试 |
2.3.10 耐静水压测试 |
2.3.11 白度及黄变指数测试 |
2.3.12 断裂强力测试 |
2.3.13 耐低温性测试 |
2.3.14 耐高温性测试 |
2.3.15 拒水性能测试 |
2.3.16 拒油性能测试 |
2.3.17 抗静电性能测试 |
第三章 涤纶织物的阻燃整理 |
3.1 阻燃剂工艺条件优化 |
3.1.1 阻燃剂用量 |
3.1.2 pH 值 |
3.1.3 处理温度 |
3.1.4 处理时间 |
3.1.5 焙烘温度和时间 |
3.1.6 染料和阻燃剂同浴处理 |
3.2 阻燃纤维的表面溴含量、热性能和阻燃机理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涤纶织物的涂层整理 |
4.1 涂层工艺条件优化 |
4.1.1 涂层量 |
4.1.2 焙烘温度 |
4.1.3 焙烘时间 |
4.1.4 涂层胶中阻燃剂含量 |
4.2 耐高温性 |
4.3 耐低温性 |
4.4 热性能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涤纶织物的拒水拒油和抗静电整理 |
5.1 涤纶织物的三防整理 |
5.1.1 红外光谱 |
5.1.2 三防整理工艺 |
5.1.2.1 三防剂用量 |
5.1.2.2 交联剂 PURE 用量 |
5.1.2.3 焙烘温度 |
5.1.2.4 焙烘时间 |
5.1.3 纤维表面氟含量与拒水、拒油性能的关系 |
5.1.4 阻燃性 |
5.1.5 电镜 |
5.2 纳米抗静电粉体 ATO 对织物的抗静电改性 |
5.2.1 红外光谱 |
5.2.2 抗静电整理工艺 |
5.2.2.1 分散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AEO-3 |
5.2.2.2 粘合剂 F-618 |
5.2.2.3 纳米抗静电粉体 ATO 用量 |
5.2.3 阻燃性能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多功能阻燃涤纶织物的性能指标 |
第七章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详细摘要 |
四、阻燃纺织品及其性能测试的发展动态(论文参考文献)
- [1]蕲艾精油微胶囊的制备及其功能粘胶纤维的研究[D]. 吕淑扬. 天津工业大学, 2021(08)
- [2]纺织基定向高导湿柔性电渗泵制备及性能研究[D]. 张玉莹. 青岛大学, 2020(01)
- [3]硅氮系阻燃再生纤维素纤维染色工艺的研究[J]. 王宝剑. 人造纤维, 2020(01)
- [4]多功能百叶织物的性能研究与产品设计[D]. 郑艳威. 浙江理工大学, 2017(07)
- [5]基于芳砜纶的消防服面料热防护与舒适性评价[D]. 何维. 天津工业大学, 2016(02)
- [6]阻燃纺织品及其性能测试的发展动态[J]. 沈菊. 山东工业技术, 2015(17)
- [7]阻燃用聚酰亚胺纤维混纺纱的开发与工艺研究[D]. 陈培玉. 东华大学, 2015(12)
- [8]新型环保涂层阻燃剂的开发和工艺探究[D]. 陈玉洪. 东华大学, 2015(07)
- [9]纺织品的阻燃整理原理及其性能测试方法探讨[J]. 赵磊. 染整技术, 2010(10)
- [10]多功能阻燃涤纶织物的研制[D]. 秦峰. 苏州大学, 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