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螺旋盘管成型工艺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郑刚,奚旭,曾燕[1](2020)在《螺旋形水冷壁气化炉制造工艺研究》文中指出简述了螺旋形水冷壁气化炉的结构,重点研究了该类型气化炉关键组件的制造工艺方法,水冷壁气化炉内件与外壳套装技术,为今后气化炉类似产品制造工艺方法的研究提供参考。
黄生庆,石艳,张聪华[2](2019)在《盘管机卷制金属螺旋盘管时进给辊位移参数的计算》文中认为通过对盘管机的工作原理和传动机构的运动轨迹进行分析计算,总结出盘管机在进行冷弯卷制金属螺旋盘管时进给辊快速进给至准确位置的位移计算公式,该公式大大提高了设备的工作效率。
王封旭[3](2019)在《基于低熔点合金的软体机械臂变刚度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软体机械臂以其自由度多,运动灵活,环境相容性好,适合于人机交互作业的优势受到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但与刚性机械臂相比,软体机械臂的负载能力低,难于胜任钻孔、装配等要求一定负载能力的作业任务。如果机械臂刚度可变,这些问题则可以得到解决:需要适应环境几何约束时呈现为低刚度,需要执行负载任务时呈现为高刚度。因此软体机械臂变刚度技术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主要研究软体机械臂的变刚度技术,以低熔点合金相变作为变刚度方式,实现机械臂的刚度大范围可变,使其兼具软体机械臂和刚性机械臂的优点,并针对合金相变的问题建立热交换模型,进行理论和仿真分析,并完成实验验证,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根据机械臂指标设计变刚度功能模块结构,研究各部分材料性质,指导各个子模块尺寸的确定,根据结构和材料性质制定变刚度模块各部分的制备工艺,制备变刚度模块。其次,建立变刚度模块的传热模型,理论计算模块的稳态传热过程中各个子模块的温度,传热功率和螺旋盘管中水的对流换热情况。并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仿真分析稳态传热过程,以及变刚度层凝固和熔化的非稳态传热过程,并分析变刚度层初始温度、螺旋盘管形态、螺旋盘管中水流速和硅胶层散热对传热的影响。最后,搭建实验平台,测试变刚度模块刚性状态时不同姿态的刚度变化情况,测量柔性状态的刚度;设计变刚度层相变测试实验,测试变刚度层不同姿态的相变时间并与仿真结果对比,验证仿真结果的正确性。测试变刚度模块的刚度变化倍数及刚度变化速率,验证基于低熔点合金相变实现大范围快速变刚度的可行性。
郑挺[4](2019)在《生物柴油制备绿色增塑剂环氧脂肪酸异辛酯及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际原油价格的持续下跌对生物柴油产业造成了很大影响,有关生物柴油产业链的持续发展问题是当下科学研究的焦点之一。此外,目前广泛使用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由于会产生仿雌性激素等危害已受到各国的严格限制,而绿色增塑剂的开发和应用在未来存在巨大的发展前景。因此,生物柴油产业有必要向生物基化学品领域延伸,从而逐步形成丰富的能源衍生替代产品。本论文以生物柴油作为生物质平台化合物制备环氧脂肪酸异辛酯,既实现了生物柴油的高附加值转化,又提升我国开发绿色增塑剂的水平和竞争力。针对目前工业中利用油脂生产高品质生物基助剂存在的连续化程度低、生产污染大、能耗高、产品质量低等问题。本论文首先开发了固体碱催化生物柴油制备脂肪酸异辛酯的绿色工艺,并关联了脂肪酸异辛酯的基础化工热力学数据,同时研究了该反应过程的传质-反应动力学。在此基础上,本文探索了脂肪酸异辛酯环氧化的连续化生产工艺,以及对产品的增塑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具体内容及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分别研究了非负载型K2CO3以及负载型K2CO3/γ-Al2O3作为固体碱催化剂在脂肪酸异辛酯合成过程中的催化活性以及反应工艺条件。K2CO3催化工艺的最佳条件为:反应温度180℃,K2CO3用量为脂肪酸甲酯的3.0 wt.%,异辛醇与脂肪酸甲酯的摩尔比3:1,反应时间1 h。该条件下,反应转化率可达100%。K2CO3/γ-Al2O3催化剂中K2CO3负载量在30 wt.%时的催化活性最佳。和非负载型K2CO3(200目左右)相比,K2CO3/γ-Al2O3的催化效果更好,且K2CO3用量大大减少。采用XRD、FT-IR、BET、XRF、CO2-TPD等对催化剂结构进行表征。催化剂重复使用性研究结果表明,重复使用4次后催化剂活性下降不明显,K2CO3/γ-Al2O3催化剂在反应后的钾浸出量约为258 ppm,且钾离子在异辛醇中的溶解度仅为0.0028g/100 g。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能够作为生物柴油和高级醇反应体系中的有效非均相催化剂,适合工业化应用。(2)准确可靠的基础化工热力学数据可以为反应过程研究和装备选型设计提供必要技术参数。首先,通过高温高真空精馏方式提纯得到纯度大于99%的棕榈酸异辛酯、硬脂酸异辛酯以及大豆油酸异辛酯。然后,在298.65368.15 K温度范围内,测量了三种脂肪酸异辛酯的密度和粘度,分别采用一次线性方程和Vogel-Tamman-Fulcher方程对密度和粘度进行关联;以及测量了三种物质在各自温度范围内的饱和蒸汽压(476.95500.85 K、477.05498.05 K、477.75500.05 K),分别采用Antoine方程和Wagner方程关联蒸汽压数据。所有关联式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实验数据的可靠性进一步通过与文献值以及基团贡献法计算值比较来验证。此外,根据Clausius-Clapeyron方程计算得到脂肪酸异辛酯的平均摩尔蒸发焓的范围为85.32100.75 kJ·mol-1。(3)基于K2CO3/γ-Al2O3催化制备脂肪酸异辛酯工艺,在消除内、外扩散下,采用高压搅拌釜反应装置研究了该酯交换反应的化学平衡和本征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在423453 K温度范围内的平衡常数在1左右,反应热为3.2 kJ·mol-1。动力学数据采用PH模型进行关联,模型值与实验值吻合良好,得到速率常数k的范围为0.00160.0033 mol·g-1·min-1。根据阿伦尼乌斯公式计算得到反应活化能为36.78 kJ·mol-1。此外,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进一步研究了连续化制备脂肪酸异辛酯的反应过程,并建立了反应器的宏观动力学模型。所得模型可以在不同质量空速(0.572.28 h-1)下较好的描述反应器中的传质与反应情况,所得模型值与实验值的偏差均在±15%以内。固定床反应器中的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以连续得到转化率大于95%的产品。该模型可以为固体碱催化生物柴油连续化制备脂肪酸异辛酯的工业化提供理论指导。(4)以脂肪酸异辛酯为原料,通过甲酸-双氧水自催化法制备环氧脂肪酸异辛酯,分别研究了间歇反应工艺和连续化反应工艺。在间歇反应中,采用响应面法建立模型,得到最优反应参数如下:反应时间为7 h,C=C双键:双氧水:甲酸的摩尔比为1.00:2.41:0.35,反应温度为65.84℃。在该条件下得到的产品的最大环氧产物收率为92%。回归模型和方差分析显示实验数据与预测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为实现环氧化反应的连续化生产,设计了螺旋盘管反应器,其中反应器内部装填有小球型填料用于强化液-液非均相的局部微观混合。通过测定停留时间来表征反应器的返混特性,得到的Pe准数在100左右,表明流体返混程度较小,流动接近平推流。采用Ergun公式计算得出反应器的压降小于0.1 MPa。在加入1%的硫酸和90℃下反应,停留48 min时环氧脂肪酸异辛酯的双键转化率为93.5%、环氧产物收率为88.3%,可以达到工业产品指标要求。(5)采用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及碳谱对环氧脂肪酸异辛酯进行结构表征。并将其与DOP、PVC以及钙锌热稳定剂按不同配方共混成型制备出一系列PVC制品。利用电子万能试验机、热重分析仪、热老化烘箱、动态热机械分析仪等对PVC制品的拉伸性能、热稳定性、抽出性、迁移性以及加工性能等进行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环氧脂肪酸异辛酯对DOP的替代率可以达40%。相比于DOP,环氧脂肪酸异辛酯能够提升PVC制品的拉伸性能和热性能。环氧脂肪酸异辛酯的加入还可以显着降低PVC的玻璃转化温度(Tg=43.54℃),使PVC具有更好的加工性能。此外,与同类产品环氧脂肪酸甲酯相比,环氧脂肪酸异辛酯则具有更优异的低温流动性和氧化稳定性,且热分解温度也更高。因此,所制备的环氧脂肪酸异辛酯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增塑剂部分替代传统石油基增塑剂DOP。
高佩[5](2019)在《高温气冷堆蒸发器用T22螺旋盘管的生产》文中研究表明优化了高温气冷堆蒸发器用T22螺旋盘管的制造工艺。先通过二次冷轧+一次冷拔变形,正火+回火热处理工艺,制造出换热管成品直管,再采用专用多头螺旋盘管成型机及空间弯管机对T22直管进行盘管及弯制,经外表面喷丸、真空消应力热处理、表面氧化处理、表面浸油处理等一系列工序精整加工,制造出的高温气冷堆蒸发器用盘管,经检验各项产品性能指标能够满足相关标准及用户要求。
李华冠,魏文斌,李涛,陈浩,程旋,郭训忠,徐勇[6](2018)在《6061铝合金螺旋管自由弯曲成形的工艺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利用金属管材三维自由弯曲成形理论,开展6061铝合金螺旋管自由弯曲成形的工艺优化研究,以进一步提高该螺旋管的成形复杂度和成形效率。在对6061铝合金螺旋管自由弯曲成形进行工艺解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改变弯曲模每次摆动的角以优化成形工艺的方案。基于ABAQUS软件进行有限元模拟,完成了螺旋管工艺优化前后的模拟成形,验证了优化效果。同时,通过6061铝合金螺旋管自由弯曲成形实验,得到与模拟相吻合的结果,优化后的实验效果较好,螺旋管的成形质量显着提高,进一步验证了螺旋管自由弯曲成形工艺优化的可靠性。所优化的自由弯曲设备弯曲模单次摆动角度为3. 3°。
王博渊[7](2018)在《基于太阳能与水源热泵的多能源耦合供热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产业化程度较高。近年来随着建筑能效的提升,太阳能供暖技术被大力推广。本论文根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北方地区“清洁取暖”工作需求立题,通过研究多能源耦合供热技术,改善常规的太阳能供暖系统、多能源互补供热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常规太阳能供暖系统中集热系统的可利用温度范围限制了太阳能的利用率,通过太阳能与水源热泵的结合可充分利用太阳能低温得热,降低集热系统的工作温度,显着提高太阳能集热效率,同时通过控制技术提高了水源热泵的性能系数(COP)。经理论建模与模拟计算,当建筑耗热量与太阳能集热器、蓄热水箱等设备配置,以及基本控制策略相同时,多能源供热系统的太阳能有用得热量比常规太阳能供暖系统提升了54.7%,平均太阳能集热效率由33.4%提升至52.0%。以北京地区既有的农村住宅为供热对象研发多能源实验系统,系统中设备、管路、附件、自动控制系统高度集成,并开发了易于使用者学习、操作性好的控制软件。实测太阳能辐照量为17 MJ/(m2·d),环境温度为2.5℃时,太阳能有用得热量达9.5MJ/(m2·d),热泵机组性能系数达4.04.3;在多云(雾霾)、晴、阴、环境温度较高的典型工况下,该系统太阳能集热效率分别可达48.3%、56.2%、37.4%、42.1%。同时利用实测数据验证了系统计算模型的准确性。提出多能源供热系统配置优化。建立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标准滞止温度的数学模型,优化了集热系统的耐热、耐压性能;根据螺旋盘管换热器的传热机理,计算并分析不同管长、管径、壁厚下系统的换热量,构建换热器的选型及优化图表;基于性能化优化方法得出太阳能集热器的最佳安装倾角范围,并给出集热循环设计流量的建议值;通过模拟计算得出了太阳能集热器面积、蓄热水箱容积对太阳能利用效果的影响规律,并以北京、拉萨地区节能住宅为供热对象,形成太阳能集热器面积、蓄热水箱容积的配置方案。提出多能源供热控制系统优化。通过理论计算、实验研究优化了集热系统的温差控制效果,提出了太阳能集热器“排管温度反算法”和“集管温度动态预测模型”。通过CFD模拟分析水箱的温度分层特性,提出集热循环温差控制的低温取值、启动温差的优化方法,同时对水箱取热、热水蓄存、盘管利用、辅热设计等问题进行优化;确定辅助热源的最佳控制温度,在不改变热泵供热能力的前提下提高了太阳能利用率;采用PID调节旁通流量的方法控制热源供水温度,基于离散化PID调节模型提高控温精度;系统供热模式切换过程经优化后切换耗时降低,室内温度更加稳定;改善采暖循环控制,进一步降低末端设备与输配系统的耗电量,提高系统的供热稳定性。
邹崇哲[8](2018)在《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中腔体盘管吸热器设计及其传热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太阳能热发电技术能有效地实现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再到电能的过程,发展该技术有助于减缓人类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吸热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的关键部件,研究其传热特性是提升太阳能热发电系统总体效率的关键技术。关于吸热器研究,国内外学者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进展与成果,但仍存在着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以及有待填补的空白。本文设计了一款用于碟式聚光集热发电系统的高温腔体盘管吸热器,以实现其高效能量转化为目的,从独特的角度深入研究并优化其传热特性,提出了增强设备安全性、稳定性的设计思路,并最终总结出提升吸热器性能的方法与规律。研究初期,通过搜索前人研究成果,关注到圆柱腔体盘管吸热器的采光口直径、腔体内径和内腔深度等关键几何参数在盘管内有工质流通的条件下对其传热特性的影响尚未开展。因此,本文构建了一个在高温空气工质流经螺旋盘管的状态下,以吸热器的腔体直径、采光口直径和内腔深度为研究变量的传热特性机理模型。通过求解新构建的模型并分析其结果,发现了在满足设计要求的条件下可获得一组吸热器采光口直径、腔体内径与腔体深度的最优解,最优解时吸热器的热效率达到了71.41%。此后,通过构建该吸热器的光学模型并进行软件模拟,研究聚光焦点光斑位置与采光口间距、采光口直径对其光学效率的影响,以及探究腔体内各壁面热流密度的分布。结果显示,随着焦点光斑与采光口间距在0至0.30m的增加过程中,其光学效率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同时,取得光学效率的最大值时的间距随着吸热器口径的增加而增加。研究还利用FEM理论构建了吸热器的三维数值模型并用CFD理论求解。同时,形成了一套能排除盘管内工质与腔体内气体相互干扰的处理技术,有效消除了数值模型构造误差的影响。数值分析进一步探究关键参数对吸热器传热特性的影响,并且在与机理模型相近的数值范围内获得了一组吸热器结构参数的最优解,验证了机理模型的结果。最后,搭建了碟式聚光集热发电的实验系统,并依据机理模型与数值模拟的研究结果生产制造了吸热器样机,开展实验研究完成了吸热器样机的性能测试。实验测试了太阳直射辐照强度、入口温度、工质压力和入口流量等参数对吸热器传热特性的影响。实测得,吸热器样机的热效率变化趋势与数值模拟及机理模型的结果一致。实验研究达到了验证机理模型与数值模型的目的。
路云霄[9](2018)在《基于CCD技术的螺旋盘管水冷壁焊缝跟踪系统的研究》文中提出将煤进行气化制成合成气,可实现清洁、高效利用。壳牌煤气化技术,采用的是气化炉加废锅流程,具有煤种适应性强、碳转化率高的优点,代表着煤气化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合成气冷却器(即废锅)内件主要是螺旋盘管水冷壁,结构比较复杂,制造的效率和质量严重影响着整套气化设备的造价和周期。本文研究的焊缝跟踪系统的工作原理是,CCD视觉传感器摄取焊枪前部焊缝的图像,上位机对焊缝图像进行分析和处理,并计算出焊枪相对于焊缝中心的位置偏差,运动控制器根据位置偏差信息对执行器运动进行规划,并控制执行器进行运动,最终实现焊枪对焊缝中心的追随,完成螺旋拼缝焊接任务。本文具体的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在对SBWL公司螺旋盘管制造现状分析基础上,指出当前焊缝跟踪方案的弊端,进而提出改用非接触式的CCD技术来识别焊缝;螺旋盘管焊缝跟踪系统设计,选配了CCD摄像的电气设备以及对其安装方式进行了设计;对焊缝跟踪系统的机械结构和电气控制的相关软件进行了改进设计;在焊缝信息的识别处理方面进行了视觉系统的标定、焊缝图像的预处理、焊缝图像的二值化处理、以及对焊缝信息进行了条纹中心提取,从而得到焊缝的最终数据,用于焊缝的跟踪。最后经过模拟实验,结果表明改进设计的处理软件能够对摄取的焊缝进行识别与处理,并经焊缝跟踪系统发出正确的跟踪信息。
张有猛,刘桂生,葛京鹏,刘伟超,梁子伟,关欣[10](2017)在《焦炉荒煤气新型余热回收系统设计及试验》文中认为荒煤气带出热量占焦炉输出热量的30%左右,温度高达850℃左右,其余热回收具有较高的效益。通过设计出一套上升管螺旋盘管换热系统并进行试验研究,根据试验数据和结果表明完整炼焦周期内,每产1 t焦炭可回收2.5 MPa的蒸汽90 kg,过程不可逆火用损仅为28.76%,且无漏水、无结焦问题。
二、螺旋盘管成型工艺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螺旋盘管成型工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螺旋形水冷壁气化炉制造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气化炉结构简介 |
3 关键部件制造工艺 |
3.1 顶部多喷嘴烧嘴座结构 |
3.1.1 烧嘴座的制造工艺要点 |
3.1.2 调整烧嘴盘管与顶部外壳大法兰的距离 |
3.2 气化室螺旋水冷壁制造 |
3.2.1 气化室结构 |
3.2.2 气化室的制造工艺要点 |
3.3 气化炉壳体的制造 |
3.3.1 筒节下料 |
3.3.2 筒节两端预弯 |
3.3.3 筒节坡口制备 |
3.3.4 筒节卷板及校圆 |
3.4 气化炉封头制造 |
3.5 气化炉壳体锥体制造 |
4 气化炉总装工艺要点 |
4.1 外壳组装 |
4.2 气化炉水冷壁与外壳间的组装 |
5 总结 |
(2)盘管机卷制金属螺旋盘管时进给辊位移参数的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金属螺旋盘管的加工方法及其优缺点 |
1.1 成型胎具缠绕式制作金属螺旋盘管 |
1.2 盘管机卷制金属螺旋盘管的加工方法及其优缺点 |
2 盘管机卷制金属螺旋盘管时进给辊位移量计算方法 |
2.1 三辊盘管机进给辊位移量计算方法 |
2.2 四辊盘管机工作原理及快速调整方法计算 |
2.3 三辊、四辊盘管机进给辊理论位移量的修正 |
3 结论 |
(3)基于低熔点合金的软体机械臂变刚度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软体机械臂研究现状 |
1.2.1 国外软体机械臂研究现状 |
1.2.2 国内软体机械臂研究现状 |
1.2.3 变刚度方式研究现状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的简析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软体机械臂变刚度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制备 |
2.1 软体机械臂变刚度功能模块设计 |
2.1.1 系统组成 |
2.1.2 变刚度原理分析 |
2.1.3 变刚度层设计 |
2.1.4 热交换层及保护层设计 |
2.2 变刚度功能模块制备工艺研究 |
2.2.1 变刚度层制备工艺研究 |
2.2.2 硅橡胶层制备工艺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变刚度功能模块热学的理论分析 |
3.1 变刚度功能模块热学建模 |
3.2 硅胶层稳态传热过程分析 |
3.3 水在螺旋盘管中的稳态传热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机械臂变刚度功能模块的传热仿真分析 |
4.1 仿真系数验证 |
4.2 稳态传热仿真分析 |
4.2.1 仿真前处理 |
4.2.2 稳态仿真结果 |
4.3 非稳态传热仿真分析及优化 |
4.3.1 非稳态传热仿真 |
4.3.2 仿真参数优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变刚度功能模块实验研究 |
5.1 变刚度模块刚度测试实验 |
5.1.1 刚度测试平台搭建 |
5.1.2 刚性状态刚度测试 |
5.1.3 柔性状态刚度测试 |
5.2 变刚度模块相变测试实验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4)生物柴油制备绿色增塑剂环氧脂肪酸异辛酯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生物柴油概述 |
1.2 生物柴油下游产品开发研究进展 |
1.2.1 酯交换反应 |
1.2.2 环氧化反应 |
1.2.3 裂解反应 |
1.2.4 加氢反应 |
1.2.5 磺化反应 |
1.2.6 聚合反应 |
1.3 环氧增塑剂研究进展 |
1.3.1 增塑剂概述 |
1.3.2 环氧增塑剂 |
1.4 脂肪酸异辛酯及环氧脂肪酸异辛酯研究现状 |
1.4.1 脂肪酸异辛酯 |
1.4.2 环氧脂肪酸异辛酯 |
1.5 油脂酯交换及环氧化反应中的连续化装置 |
1.5.1 油脂酯交换反应中的连续化装置 |
1.5.2 油脂环氧化反应中的连续化装置 |
1.6 论文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
1.6.1 论文选题意义 |
1.6.2 论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固体碱催化生物柴油酯交换合成脂肪酸异辛酯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2 脂肪酸甲酯制备 |
2.2.3 K_2CO_3/γ-Al_2O_3 固体碱催化剂的制备 |
2.2.4 脂肪酸异辛酯制备 |
2.2.5 催化剂表征 |
2.2.6 分析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非负载型K_2CO_3 催化剂的研究 |
2.3.2 负载型K_2CO_3/γ-Al_2O_3 催化剂的研究 |
2.3.3 催化剂表征结果 |
2.3.4 催化剂重复使用性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脂肪酸异辛酯热力学数据测定及关联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和仪器设备 |
3.2.2 脂肪酸异辛酯制备及分离提纯 |
3.2.3 分析方法 |
3.2.4 密度测定 |
3.2.5 粘度测定 |
3.2.6 饱和蒸汽压测定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脂肪酸异辛酯组成分析 |
3.3.2 密度 |
3.3.3 粘度 |
3.3.4 饱和蒸汽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连续化合成脂肪酸异辛酯的传质-反应动力学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4.2.2 本征动力学实验装置及方法 |
4.2.3 固定床实验装置及方法 |
4.2.4 分析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化学平衡 |
4.3.2 扩散影响的消除 |
4.3.3 本征反应动力学模型 |
4.3.4 固定床反应器传质-反应动力学模型 |
4.3.5 空速的影响 |
4.3.6 催化剂床层稳定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环氧脂肪酸异辛酯的合成工艺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试剂与仪器设备 |
5.2.2 间歇反应制备环氧脂肪酸异辛酯 |
5.2.3 连续化反应制备环氧脂肪酸异辛酯 |
5.2.4 反应器返混特性测试 |
5.2.5 分析方法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间歇反应响应面模型与方差分析 |
5.3.2 因素交互作用对间歇反应的影响 |
5.3.3 模型优化与验证 |
5.3.4 反应温度对连续化反应的影响 |
5.3.5 硫酸对连续化反应的影响 |
5.3.6 停留时间对连续化反应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环氧脂肪酸异辛酯的增塑性能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试剂与仪器设备 |
6.2.2 实验方法 |
6.2.3 环氧产物表征 |
6.2.4 产物性能测试 |
6.2.5 PVC制品表征 |
6.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3.1 环氧产物表征 |
6.3.2 拉伸性能 |
6.3.3 热稳定性 |
6.3.4 抽出性及迁移性能 |
6.3.5 对比环氧脂肪酸甲酯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高温气冷堆蒸发器用T22螺旋盘管的生产(论文提纲范文)
1 试样制备与试验方法 |
1.1 试样制备 |
1.2 试验方法 |
2 试验结果与讨论 |
2.1 化学成分 |
2.2 无损检验 |
2.3 力学性能 |
2.4 工艺性能 |
2.5 金相检验 |
2.6 表面质量及尺寸检验 |
3 结语 |
(6)6061铝合金螺旋管自由弯曲成形的工艺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自由弯曲成形原理 |
2 螺旋管自由弯曲成形工艺及优化 |
2.1 螺旋管自由弯曲成形工艺 |
2.2 螺旋管自由弯曲成形工艺的优化 |
3 螺旋管自由弯曲成形的有限元模拟 |
4 螺旋管自由弯曲成形的实验研究 |
5 结论 |
(7)基于太阳能与水源热泵的多能源耦合供热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推广藏区可再生能源供热采暖 |
1.1.2 推动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内容、目的与方法 |
1.3.2 学术构思 |
1.3.3 组织结构 |
1.4 课题来源 |
第二章 多能源供热系统的耦合方案与计算分析 |
2.1 常规太阳能供暖系统的性能提升需求 |
2.2 能源耦合形式分析 |
2.3 供热系统组成分析 |
2.4 工作原理与控制策略 |
2.4.1 工作原理 |
2.4.2 控制策略 |
2.5 多能源供热系统的模拟分析 |
2.5.1 模拟软件介绍 |
2.5.2 关键模型计算原理 |
2.5.3 供热性能提升分析 |
2.5.4 存在问题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多能源供热装置的设计、研制与实验 |
3.1 应用建筑分析 |
3.1.1 既有建筑负荷计算 |
3.1.2 实验建筑替代性分析 |
3.2 实验系统设计 |
3.2.1 系统设计目标 |
3.2.2 关键设备选型 |
3.2.3 自动控制系统 |
3.2.4 实验系统搭建 |
3.3 实验数据分析 |
3.4 计算模型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能源耦合供热系统配置的优化研究 |
4.1 系统耐热、耐压性能的优化 |
4.1.1 ISO9806中标准滞止温度的计算方法 |
4.1.2 基于平板型集热器稳态闷晒传热模型计算标准滞止温度 |
4.1.3 耐热与耐压性能分析 |
4.2 集热器安装倾角的优化 |
4.3 集热系统循环流量的影响分析 |
4.4 水箱内置螺旋盘管换热器的优化 |
4.4.1 传热过程的数学描述 |
4.4.2 传热过程计算与分析 |
4.5 集热器采光面积与蓄热水箱容积的优化与配比 |
4.5.1 集热器采光面积对供热性能的影响 |
4.5.2 蓄热水箱容积对供热性能的影响 |
4.5.3 应用于节能建筑中的最佳配比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多能源耦合供热控制系统的优化研究 |
5.1 集热循环控制的优化 |
5.1.1 集热器出口短管温降分析 |
5.1.2 集热器排管温度参与温差控制的效果分析与动态预测方法 |
5.1.3 温差控制中循环低温、启动温差的取值分析 |
5.2 热源循环控制的优化 |
5.2.1 辅助热源位置、热水蓄存、双盘管排布与流向的优化 |
5.2.2 基于离散化PID调节数学模型的热源控温优化 |
5.2.3 供热模式切换控制的优化 |
5.3 采暖循环控制的优化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课题研究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8)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中腔体盘管吸热器设计及其传热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太阳能吸热器研究现状 |
1.3 腔体盘管吸热器研究现状 |
1.4 本学位文研究内容 |
2 腔体盘管吸热器结构设计及传热机理模型研究 |
2.1 腔体盘管吸热器设计思路 |
2.2 腔体盘管吸热器的传热机理模型 |
2.3 吸热器机理模型探究结果与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3 腔体盘管吸热器光学特性的研究与分析 |
3.1 光学特性研究的平台 |
3.2 吸热器与反射镜光学模型的构建 |
3.3 结果与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4 腔体盘管吸热器三维模型的构建与数值模拟 |
4.1 数值模拟平台 |
4.2 吸热器三维数值模型的构建 |
4.3 吸热器数值模拟的结果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5 高温腔体盘管吸热器实验特性的研究与分析 |
5.1 太阳能梯级利用发电系统简介 |
5.2 实验设计 |
5.3 实验理论与计算方法 |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创新点综述 |
6.2 主要工作总结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9)基于CCD技术的螺旋盘管水冷壁焊缝跟踪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Shell煤气化技术简介 |
1.2.1 煤气化工艺简介 |
1.2.2 煤气化关键设备 |
1.3 煤气化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SBWL公司螺旋盘管制造现状分析 |
2.1 螺旋盘管筒体成型分析 |
2.1.1 拼排焊接 |
2.1.2 几何关系 |
2.1.3 卷制成型 |
2.2 焊缝跟踪系统的问题 |
2.3 焊缝跟踪改进方案研究 |
2.3.1 常用焊缝跟踪方式简介 |
2.3.2 焊缝跟踪方式与传感器布置方式的确定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螺旋盘管焊缝跟踪系统设计 |
3.1 焊枪与摄像头支架方案设计 |
3.2 焊机控制系统改进设计 |
3.2.1 控制系统硬件改进设计 |
3.2.2 控制系统软件改进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螺旋盘管焊缝信息的提取与处理 |
4.1 视觉系统的标定 |
4.1.1 摄像机模型 |
4.1.2 镜头畸变 |
4.1.3 摄像机标定 |
4.2 螺旋盘管焊缝图像预处理 |
4.2.1 螺旋盘管焊缝的原始图像 |
4.2.2 螺旋盘管焊缝图像的降噪处理 |
4.3 螺旋盘管焊缝信息的二值化处理 |
4.3.1 全局阈值法 |
4.3.2 局部阈值法 |
4.4 螺旋盘管焊缝信息的条纹中心提取 |
4.4.1 形态学处理 |
4.4.2 椭圆检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螺旋盘管焊缝跟踪实验验证 |
5.1 实验目的与内容 |
5.2 螺旋盘管焊缝跟踪实验方案 |
5.3 实验过程及数据记录 |
5.4 实验结果分析 |
5.4.1 上位机焊缝图像处理误差分析 |
5.4.2 下位机控制系统误差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本文的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授权专利 |
(10)焦炉荒煤气新型余热回收系统设计及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上升管换热器及中试系统设计 |
2 上升管荒煤气余热回收系统实验数据分析 |
2.1 0~2时段内系统压力及蒸汽流量分析 |
2.2 2~8时段内系统压力及蒸汽流量分析 |
2.3 8~14时段内系统压力及蒸汽流量分析 |
2.4 14~20时段内系统压力及蒸汽流量分析 |
2.5 20~22时段内系统压力及蒸汽流量分析 |
3 结语 |
四、螺旋盘管成型工艺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螺旋形水冷壁气化炉制造工艺研究[J]. 郑刚,奚旭,曾燕. 石油和化工设备, 2020(07)
- [2]盘管机卷制金属螺旋盘管时进给辊位移参数的计算[J]. 黄生庆,石艳,张聪华. 化工装备技术, 2019(03)
- [3]基于低熔点合金的软体机械臂变刚度技术研究[D]. 王封旭.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4]生物柴油制备绿色增塑剂环氧脂肪酸异辛酯及应用研究[D]. 郑挺. 浙江工业大学, 2019(02)
- [5]高温气冷堆蒸发器用T22螺旋盘管的生产[J]. 高佩. 钢管, 2019(02)
- [6]6061铝合金螺旋管自由弯曲成形的工艺优化[J]. 李华冠,魏文斌,李涛,陈浩,程旋,郭训忠,徐勇. 锻压技术, 2018(12)
- [7]基于太阳能与水源热泵的多能源耦合供热技术研究[D]. 王博渊.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2018(09)
- [8]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中腔体盘管吸热器设计及其传热特性研究[D]. 邹崇哲.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5)
- [9]基于CCD技术的螺旋盘管水冷壁焊缝跟踪系统的研究[D]. 路云霄.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10]焦炉荒煤气新型余热回收系统设计及试验[J]. 张有猛,刘桂生,葛京鹏,刘伟超,梁子伟,关欣. 能源与节能, 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