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析李大钊跨文化传播的特点(论文文献综述)
刘倩,沈芝,董琦,赵征,张静函[1](2021)在《人工智能时代冀东文化跨文化传播研究》文中认为在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冀东文化跨文化传播面临着更多机遇与挑战。文章通过阐释冀东文化表现形式及价值观与世界其他国家文化价值的契合点,分析冀东文化跨文化的影响因素,揭示人工智能时代冀东文化跨文化传播的机制与路径,提出人工智能时代推动冀东文化跨文化传播方法,从而促进人们的文化认同感,让冀东文化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陈兰馨[2](2021)在《认知与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前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立足于“本土化”的概念,着重论述马克思主义在传入中国后,被知识界、思想界接纳,被中国共产党转化为具体实践,逐步融入本土文化并拥有“民族身份”的过程。本文将马克思主义本土化解构为两个维度:一是认知维度的本土化,即马克思主义如何在认知层面“化”中国;二是实践维度的本土化,即中国如何在实践层面“化”马克思主义。二者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本土实际融合的重要方面。本文的研究时段从19世纪末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始,到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第一次正式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止。文章主要选取了三个要素讨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形成与发展:概念语词、思想话语和本土实践,试图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跨语际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汉语词汇化、马克思主义的本土话语形成及本土化主体的确立、本土化自觉的唤醒、本土化经验的升华阐释马克思主义如何在中国实现本土化,马克思主义者和非马克思主义者又如何从马克思主义中寻找思想资源,回答“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本文的叙述逻辑始于西学东渐下中国知识体系和文化土壤的变化。西方分科的知识体系传入中国,冲击了中国传统的知识体系。与西方知识输入相伴的是世界观的重构和思想界地覆天翻的变化。一方面,现实迫使经世致用的士大夫不得不走出“天下主义”,重新审视中国和“万国”的关系。另一方面,中国的读书人受西方进化论思想的影响,开始反思儒道历史观下的中国命运,他们开始了中西哲学、中西文化融合的又一次尝试,试图通过接纳进化论来构想改变中国历史天命的进路。当西方文化的新观念传入中国,传统汉语知识和观念开启又一轮的自我更新。社会主义思潮和马克思主义开始进入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自然需要为每一个新概念找到合适的汉语对等词,西学译介的术语及译着的传播在认识论上构建了不同界域之间的“转义之门”,成为中国人认识、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起点。20世纪初,日本是中国人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桥梁。大量日译马克思主义文献和由日文转译的汉译文本提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本土化的概念语汇,日本社会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思潮也为中国人接纳这门艰深晦奥的学问搭建了理解的基石,并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输入了早期的学理。1919年,五四运动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影响力,马克思主义本土化进程得以加速。一方面,五四之后,中国思想界整体反映出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政治表达方式和政治蓝图的心态,而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提供了这种可能。另一方面,中国知识界和思想界在五四之后开始了新一轮重组。一是话语议题的转变,即使用话语的范畴开始从学术议题向政治议题递进。二是话语功效的凸显,主要体现在话语在政治传播的功效方面,马克思主义语汇开始被附着意识形态和政治立场。三是话语主体的建立,出现了以马克思主义为信仰的个体和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者。二十年代后期到三十年代初的话语争锋最终回归到“中国向何处去”的元问题,为理论和实践的融合奠定了思想基础,从侧面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在认知维度被接纳的过程。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主体,自此,马克思主义开始从众多外来思想的一支,正式转变成一种可实践的革命方案。中国共产党在实践的早期阶段“以俄为师”,按照俄国马克思主义的方案指导中国革命。其间,中国共产党从奉为圭臬地模仿到有自觉地反思,在曲折的探索中,形成了对统一战线、农民革命和无产阶级领导权等问题的独立见解。毛泽东的观点无疑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他创造性地运用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实践中形成了中国化的革命主体、革命方式和群众政策,并首次在党内会议上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命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回应了“中国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在文化层面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是对“体用论”的超越,是对中西文化评估固有范式的突破。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念具有鲜明的批判精神,在一定程度上重塑了文化传统和文化发展的价值。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突出了本土化过程中文化自觉的重要性,正确处理了普遍性与特殊性结合的问题。总之,本土化要完成从认知维度向实践维度的跨越,应该避免脱离中国近现代的社会现实,避免变成为一种理论自身的逻辑演绎。理论必须经过和现实的结合才能算是完成了本土化的过程,否则只能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局限在知识层面。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本土化之所以如此典型,在于其不仅形成了本土化运动——共产党领导的社会革命和政治革命,还实现了理论的民族化,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转化为了中国文化精神的一部分。
牛凤燕[3](2020)在《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优化研究》文中提出全媒体时代,社会整体传播环境和传播生态发生了重大变化,思想文化传播特点、受众需求及利益关注点都发生着新的变化。以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为主的新兴媒体,作为传统信息传播方式的颠覆性力量,改变着社会整体传播系统和权力结构,改变着传统媒体时代政府主导的以媒体机构为基本单位的信息传播模式,重构着媒体与民众之间的传播秩序和权利关系,传播受众话语权日益提升。新的时代境遇和技术环境,也改变着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方式和形态,这对马克思主义传播提出了新的要求: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吸收新的时代内容,积极回应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当前,多元社会思潮活跃,强势挤压主流意识形态作用空间,技术升级更是扩大和加快了各种社会思潮的覆盖面和传播速度,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威胁。再加之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方式、方法、载体、机制等在一定范围内落后于时代的发展要求,对于人民群众关心的一些重大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也缺乏有说服力的解答等。这些都削弱了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和感召力,阻碍了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有效传播,甚至出现学术理论界乃至普通群众热议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全媒体时代,我们要改进现有传播模式,提升马克思主义传播效能,逐步实现人们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可以通过构建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来助力。本文侧重于对全媒体时代国内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的“实然”状态探讨,遵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基本思路。首先,对本文涉及的一般理论和基础概念进行梳理,从系统整体的角度全面审视和分析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的构成要素,从学理上阐明研究和优化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的缘由和意义。其次,从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新时代境遇入手,探讨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分析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的构建框架。再次,具体考察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的构建路径,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第一章,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的一般理论分析。本章对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进行一般理论分析,主要内容包括对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的相关概念、构成要素以及研究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分析,并以此作为研究的起点。本章的重点聚焦于全媒体、全媒体时代、机制、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等概念界定,通过界说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的相关概念,分析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的构成要素,进而阐释全媒体时代优化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的意义。第二章,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优化面临的新时代境遇。本章分析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优化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这其中既有信息技术升级对于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有利支撑、技术换代带来的溢出效应以及民众观念更新带来的传播机遇;又有全媒体时代整体传播环境的负向影响,传播主体的价值理念和思维模式亟待更新,传播受众注意力被各媒体平台分散,各层级媒介尚未适应技术更新带来的变化等问题,这些导致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力减弱,马克思主义传播也面临困境和难题。第三章,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的问题分析及构建框架。本章从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运行特点的分析入手,探讨当前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传播主体的组织方式和综合素质制约着传播效能发挥,传播内容更新滞后于传播受众现实需求,各类传播资源尚未有效整合阻滞着传播顺畅运行以及传播主体与传播受众的互动反馈有待加强等等,并在此基础上从主体协同机制、内容创新机制、资源整合机制以及反馈评价机制四个方面提出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的构建框架。第四章,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主体协同机制。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主体除了包括传统媒体时代的主体力量,如党和政府各级组织、专业的学术研究机构、以高校为主体的各层级教育部门、各层级官方主流媒体等,还包含时代发展和技术升级带来的主体扩容,主要扩展对象是大众传播媒体从业者以及部分自媒体宣传力量等。但当前各层级传播主体存在各自为战缺乏系统协同,政治素质、理论素养、专业素质、媒介素养以及新技术应用能力良莠不齐等问题。因此,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发挥全媒体传播的主体协同优势,优化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的主体要素。第五章,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内容创新机制。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仍然是内容为王的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内容创新机制主要通过传播内容和话语表达两个要素的优化和创新来实现。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内容创新,可以通过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重点的现实转换,适应时代发展变化调整马克思主义传播内容,对接国家战略和社会现实实践更新传播内容来实现。而话语表达创新,则需要从注重传播内容解读的人本视角,推动多重传播话语的融合互补以及适应全媒体时代民众的话语偏好三个方面努力。第六章,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资源整合机制。伴随着技术的飞跃式发展,全媒体时代为马克思主义传播提供了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丰盈的信息资源、媒介资源以及监管资源,如何利用好这些资源和平台是提升传播效能的关键所在。要通过打造全媒体互联媒介平台,实现不同媒介平台的资源共享,进一步构建起全媒体传播体系;要通过整合显隐互济的传播方式,进一步提升马克思主义传播效能;要整合多层级监管资源,借助大数据舆情监管等方式,加强对全媒体传播空间的监督和管控,不断增强舆论引导能力。第七章,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反馈评价机制。研究全媒体时代思想文化传播特点的新变化,在此基础上准确把握不同受众群体的心理预期和思想行为接受特点,立足民众利益诉求,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巩固并完善传播主体与传播受众的互动反馈机制。依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综合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对马克思主义传播模式进行全面分析,明确效果评价的主体、标准及相应的互动反馈,建立健全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效果评价机制。
陈伶[4](2020)在《文化传播视阈中的“李子柒现象”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短视频逐渐成为受众青睐的碎片化娱乐方式以及自媒体乐于使用的信息传播渠道,用户数量大、活跃性强,头部IP都拥有极大的传播影响力。自媒体“李子柒”正是当下在短视频领域具备国际影响力的大IP。它以其具有浓郁中国文化色彩的田园牧歌风格,向全世界呈现出了一个立体、生动的中国,受到国内外一致好评,并使海外受众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新的理解与更深刻的认识。李子柒的成功,展现了利用自媒体短视频传播文化的可能性和有效性,提供了可复制的模板。本文以李子柒短视频及其所引发的社会效应,即“李子柒现象”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化传播学、叙事学的相关理论,探寻当今复杂文化背景下具有普适性的文化传播规律。本文由五章组成。第一章绪论,阐述研究展开的现实依据与理论支持。主要分析李子柒现象的研究背景和意义以及现有研究取得的成就和不足,对文章中所涉及的概念进行界定,并引入了文化传播学与叙事学的理论。第二章系统梳理“李子柒现象”的发展历程,从内容生产及内容传播两个维度分析其产生的文化背景。第三章以李子柒的视频内容为研究样本,借助斯图亚特·霍尔的文化表征理论,挖掘李子柒现象中所蕴含的饮食、技艺、服饰、乡土、礼仪等文化符号,寻绎李子柒文化传播内容的主要特征。第四章从“叙事主体与故事人物”“主题设定与叙事时间”“镜头语言与音乐语言”三个方面,研究李子柒文化传播的叙事策略,同时在官方及自媒体发布的影视作品中选择具有文化传播功能的典型案例与李子柒视频进行对比研究,深入分析李子柒视频叙事的制胜策略——平民化叙事。第三、四章共同解释了李子柒现象中意义产生和文化共享的过程。第五章基于前文的分析,讨论李子柒现象在国家、社会、对外传播以及人类发展这四个层面的文化传播价值,从IP的选择和接受、历史文化涵化及跨文化传播的角度出发,提出在自媒体时代进行文化传播的三大规律,即个人IP价值最大化、故事化传播以及去意识形态化。
崔燕[5](2020)在《《晨报副刊》新文学传播研究》文中提出新文化运动掀开了中国新文学史序幕,以《晨报副刊》创办十年(1918.12——1928.06)时间段为研究样本可看到,短短十年间,由于中西文化激烈碰撞和一批怀着炽热中国心的新文化主将努力,现代文坛出现空前繁荣局面;《晨报副刊》和其他进步报刊为新文学的创生与发展发挥出极其重要的传播作用,新文学刚在这块古老土地诞生就留下一个坚实脚印。研读新文学史可清晰地看到大众传媒发挥的渡航引进、摇旗呐喊的巨大传播作用;尤其被人津津乐道的是四大副刊——《晨报副刊》、《京报副刊》、《时事新报》副刊《学灯》、《民国日报》副刊《觉悟》。四大副刊传媒功绩最为显赫的应是《晨报副刊》。作为一份存在于现代新闻史十年之久的报纸副刊,《晨报副刊》不仅拥有令人羡慕的三大名主编李大钊、孙伏园和徐志摩,不但刊登了鲁迅的惊世之作《阿Q正传》、转载了新文学史开山之作《狂人日记》,而且借助传媒平台扶植了一批文学新人在现代文坛迅速成长。这些均是载入新闻史册和新文学史册的传媒业绩。现代社会,文学的发展必须借助于大众传媒的传播与助推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只是学术界较少从《晨报副刊》视域关注报刊媒介对新文学的传播意义。未能见到运用大数据对《晨报副刊》进行传播效能量化分析与实证研究成果;而这恰是颇有学术价值的创新点。论文研究思路与研究构架如下:绪论部分由研究背景、研究价值与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等组成,阐述《晨报副刊》研究背景并概述其在新闻传播史和文学史的价值和意义;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深入同行学者研究成果的“内里”,分析其学术贡献和价值以及未能涉及的研究盲点;阐述本论文研究思路与论域、研究重点、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一章梳理《晨报副刊》的创刊及其发展流变。从媒介发生学视域探究由《晨钟报》到《晨报》再到《晨报副刊》的媒介史,以新文化的勃兴为已任的现代报人传媒理念,新文学传播模式的构建,新文学鼎力传播的媒介定位。第二章对《晨报副刊》创办十年刊登的新文学作品进行实证研究。构建《晨报副刊》指标体系、传播效能评估体系、运用SPSS软件和大数据统计学方法,对新文学作家在《晨报副刊》的发文量进行数据量化分析;从大数据视角对《晨报副刊》新文学传播效能进行实证研究。第三章《晨报副刊》历任主编新文学传播业绩。重点关注三大名主编李大钊、孙伏园、徐志摩的新文学传播功绩,并对一直未能被学术界注意的其他主编《晨报副刊》编辑业绩分析研究。第四章《晨报副刊》新文学传播。从新闻传播学视域分析周氏兄弟与《晨报副刊》的渊源及传媒业绩。目标定位于《晨报副刊》对文学研究会、创造社和新月社的媒介支持,探讨新文学社团对媒介的掌控力;文学社团借助媒介聚合人气、努力开拓新文学传播空间的举措。第五章《晨报副刊》与新文学文体。考辨《晨报副刊》与现代文学文体变革,探究新闻文体小说,杂文、报告文学等新文学文体特征;从传媒视域分析新文学文体。余论 归结本论文核心观点与研究结论,提出有待后续探讨的相关现象和问题。
马晨莲[6](2019)在《《东方杂志》(1904-1948)西学传播若干问题研究》文中认为“西学”是晚清以来中国文化思潮中与“中学”相对的一个概念。在近代中国,西学的传播是伴随着西方国家的强势入侵和国人被迫主动学习的过程进行的。这种传播是一种具有侵略性质的文化殖民主义侵入,其影响范围广泛而深入,由表层器物文化层面到中层制度文化层面直至深层精神意识文化层面。在“西学东渐”的影响之下,“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主张及“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社会变革运动,成为近代西学传播过程中的始点与拐点。《东方杂志》是中国近代史上首屈一指的大型综合性杂志。从1904年创刊到1948年终刊的近45年间,在不同的重大历史时期,其办刊宗旨和方针始终紧随历史和时代的变迁不断革新变化,从创刊时,以“启导国民,联络东亚”为宗旨,到关注时政与发表言论的“舆论前沿阵地”“舆论的顾问者”,再到“为国难而牺牲”“为文化而奋斗”“求中国智识者的新生”,最终以“阐明学术为主旨”,始终坚持传播世界新知的初心,为改变国家与民族命运而努力探索。《东方杂志》西学传播内容涉及领域广且专。不仅记录和传播20世纪上半叶世界的发展变化与西方科学文化知识,还积极参与中西文化交流,大量述评人文社会思想。通过对《东方杂志》西学传播内容进行量化分析,其西学传播进程总体呈现:初创期(1904-1911)积极与开放;发展期(1912-1926)反思与争鸣;成熟期(1927-1938)构建与传播;衰退期(1939-1948)失色与衰落等阶段性特征;逐渐形成审慎理性,温和渐进;开放自由,兼容并蓄的思想性特征。在西方社会思潮、文化思想与近代中国知识界激烈碰撞的时代。《东方杂志》在西方政治制度和思想、西方新文化、西方新式教育、西方自然科学和西方宗教等各个方面都站在时代最前沿发声,始终是引领风潮,针砭时弊、建言献策的先锋。择取若干问题专题研究,以点为中心全面关照。一方面将《东方杂志》西学传播置于历史背景中纵向分析,另一方面将《东方杂志》西学传播置于时代背景中横向考量,进行历史反思与现代意义思考。对当今中西文化交流和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探寻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复兴路径及增加中国文化的世界话语权和影响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势介入,《东方杂志》站在中西社会性质差异比较的视角上,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以一种理性、客观的态度评判东西文化,认为历史和生存环境不同与社会性质的差异导致文明的差异,东西文明一“动”一“静”,各有所长又各俱不足。主张保守中国“旧”传统文化自身特色,吸纳借鉴西方“新”文化精髓,并进行调和互补,温和改良中国传统文化的弊端,反对盲目激进。认为“新旧”只是一个程度问题,“新旧”相续,以成调和。应根据客观事实“拣择”调和。对传统文化持一种接续主义和保守主义态度。《东方杂志》认为欧西近代文化是一种“物质文化”,而传统文化是一种“精神文化”,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调和统整西方“物质”文化的流弊,是中国增强国力和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将中国“国粹”摒弃而输入西方之“物质文明”,会将东方“精神文明”的根基毁灭无存。如能将西洋文明融合成功,不仅可以改善中国文化,还可以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绳”,统整全世界文化。《东方杂志》调和、协统的文化思想。具体表现为中国文化优越论、精神救国论、新旧调和论、动静调和论、精神物质协力调和论、互助论、第四种文化观等对西方文化的态度和思想主张。在社会政治及思想的传播方面,《东方杂志》不拘泥身份与派别,广纳百家言说,既推崇西方自由主义的思潮和政治实践,也刊译社会主义思潮的言论和主张。以平民色彩的民主思想表现和不偏不倚的政治立场,广泛传播西方社会制度,译介各种社会思想和思潮。它是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学说和社会主义思潮的媒介之一,以客观译介、学理分析、积极传播为特征,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学说及社会主义思潮。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科学社会主义和基尔特社会主义、费边主义等24个社会主义流派都有大量译介和传播,并在传播过程中形成了两个高峰期,客观上为促进马克思主义及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打下了基础。其对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及思潮的传播,起初是心态的自然流露。《东方杂志》创刊人之一张元济曾是“维新变法”参与人,始终坚持“革除弊政”“变法求新”的观点。希望通过“辅助教育为己任”循序渐进启导国民,开化民智,达到国富民强的理想。张元济的变革思想与清末立宪派内的开启民智、和平改革、避免流血的主张正相契合。主办者们一开始就对《东方杂志》寄予了言论救国的政治期待,使之成为晚清立宪派主要的舆论阵地。持一种“立宪救国论”的态度对宪政制度及思想进行译介与“鼓吹”,这也是《东方杂志》办刊期间唯一的一次政治立场激进倾向。然而《东方杂志》对宪政的传播也由“鼓吹”到失望,最终转向批驳和抨击的态度。“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政体,也结束了进行中的君主立宪政体,开创了亚洲的第一个共和政体。前车之鉴与本身理性和审慎的办刊理念,使得《东方杂志》政治传播思想和主张趋于理性和成熟。虽然后来它逐渐成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及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平台,积极传播民主共和制及联邦主义等西方民主制度和思想,但多以学理分析和知识传播为主流。近代史上西方传教士大批量来华进行传教活动,中国社会形成了前所未有的五大宗教并存的社会状态。《东方杂志》创刊于西方基督教在中国迅速发展及因中西观念差异而引起的“晚清教案”频发时期。创刊号上便设置了宗教专栏,对西方基督教和其引起的“晚清教案”问题进行传播与探讨。知识性译介西方宗教概念、历史和文化,学理性探讨和研究西方宗教学术成果,全面客观反映“晚清教案”问题。不仅启蒙了国人对西方宗教及宗教文化的认知,同时也为知识群体提供了发表对宗教问题、社会问题自由言论的平台。尤其关于“晚清教案”问题,《东方杂志》所刊载的文章和言论始终处于社会最前沿。凭借其时代敏感性和客观译介与学理分析的传播思想,引发了国人寻求解决宗教问题,探索中国宗教前途的热议与思考。东方学人用言论和文章传达着对中国宗教命运与前途的深切关注,可谓是当时社会中仅有的传播媒介。《东方杂志》这种临历史风潮变幻而独具的审慎理性、自由开放、兼容并蓄的思想传播态度,以传统文化为根基的温和渐进、借鉴吸收的文化改良主张,值得当今中国文化的发展、创新和文化振兴借鉴与思考。
陈诗雅[7](2019)在《“五四”精神及其新时代意义研究 ——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文中研究指明100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1)五四运动同时也是以1915年《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创刊为起点的反对封建文化的新文化运动。它竖起了“科学”和“民主”两面旗帜,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在这场运动中,广大青年们充分地发挥了自己中流砥柱的作用。(2)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的终结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中国革命由此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五四运动之后的一百年里,“五四”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国人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努力。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核心的“五四”精神,不但成为那个年代青年们的毕生追求,更成为了国家富强的必要条件。2019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第十四次集体学习”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对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的研究和阐释。在新时代,我们要继续加强对五四运动、“五四”精神的研究。(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当代青年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说,“青年的价值观走向决定了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走向”,“中国梦是青年一代的梦”,这正强调了当代青年及其价值观的发展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时至今日,重新提及“五四”精神将更有利于重塑青年人的价值观,有利于青年人获得较为科学的指导,使他们在新时代背景下,拥有更高的境界、更强的本领、更好的精神状态来创造无愧于新时代的新成就,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4)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比较分析法,在介绍了五四运动及其历史地位的基础上,分析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五四”精神的诠释与发展。从中国共产党对“五四”精神的诠释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青年地位,重视青年价值观的培养即鼓励青年提高自身素质。本文在中国共产党对“五四”精神的诠释与发展中发现,始终为青年人所传承的“五四”精神主要有爱国主义精神、进步精神、民主精神、科学精神。笔者通过对五四时期共产党人和知识分子的言行进行分析,揭示出民主精神、进步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科学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处于新时代背景之下,这又赋予了当代青年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综合大国这一必然的要求和历史任务。(1)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2)。因此,弘扬“五四”精神有利于当代青年勇挑历史重担;有利于当代青年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有利于当代青年弘扬爱国主义传统,用实际行动真爱国;有利于当代青年以积极开放的心态不断地加强学习、思考,积累知识与能力,学会用批判的眼光看待事物,努力学习各种文化的精华,掌握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和知识,在与时俱进中谋发展,在解放思想中不断开创新局面。
何娟[8](2018)在《中医药西传研究 ——以明末清初西方医学在华传播模式为视角》文中研究指明中医药因其独特的疗效,在世界各地勃然兴起,但是由于中西方文化及医学思维方式等差异,中医药的理论和文化内涵没有得到有效的传播。西方国家对中医药的认识仍停留在一知半解、以偏概全的层面。在西方国家中,中医药被公认为“补充医学”,在大多数国家中仍没有获得合法地位。自中医药西传研究的论题出现以来,学术界的研究已有一定的基础,取得了一系列的相关成果,但是目前该研究基本上还停留在感性认识的阶段。书籍对中医药西传的研究主要处于史料收集阶段,侧重于知识的普及。一些文章只是从某个方面、某个角度,对中医药西传进行研究,还没有形成一套实施性较强的传播模式。明末清初的西方医学入华,如同当代的中医药西传一样,从本质上来说都是一种异质文化和异质医学体系在异域文化中的输入和接受问题,同样存在着中西方文化和医学思维方式等差异。西方医学能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传入中国并产生较大影响,其中定有符合传播学的规律可寻。探寻明末清初西方医学在华传播模式,可以为当代我们破解中医药西传的困境提供借鉴。本文基于传播学相关理论,运用文献学、比较研究、描述性、跨学科等研究方法,以明末清初西方医学在华传播模式为切入点,再结合当代中医药西传自身的特点来探讨中医药西传的模式,并基于这一模式,进一步探讨中医药西传的具体实现路径。论文第一部分首先回顾了中医药西传的历史概况,主要梳理了中医药西传的代表人物、内容、效果等等,分析了中医药西传的历史特征以及启示,旨在以史为鉴,借鉴成功经验;接着,较为系统全面地梳理了当代中医药在西方国家的传播现状,分析了中医药西传的促进和阻碍因素,重点论述了造成目前中医药西传困境的主要原因,为研究中医药西传的模式和探讨其具体实现路径提供史料支撑。论文第二部分,首先对明末清初西方医学在华传播的原因、内容、影响及意义进行全面系统地梳理和分析,并根据传播学“7w”模式,深入剖析了明末清初西方医学在华的接受之路,总结了其传播模式。重点阐述明末清初的西方医学是在基督教神学的框架下传入中国的。为了更好地实现其传播目的,传教士采取了以中国受众为中心的传播策略,即传播者、传播情景、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分别与受众进行协调,从而减少了西方医学在华的传播阻力,提升了传播效果。接着本文对明末清初西方医学在华传播模式对当今中医药西传的借鉴意义进行了分析,结合传播学相关理论,提出了当今中医药西传的“9w”模式。论文第四部分主要根据中医药西传的“9w”模式,进一步探讨了当代中医药西传的具体实现路径。重点论述了以传播目的为基准来协调各个传播要素;组织多种形式的互动,积极吸纳受众的反馈;以临床经验技能的传播来带动中医药文化的传播;以受众为中心的中医药西传策略选择等等。
周逢年[9](2017)在《朱舜水思想在日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朱舜水是明末清初逃亡到日本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学者。他的实理实学思想在日本备受推崇,被称为日本孔夫子。本文运用拉斯维尔的“5W”传播结构模式,围绕朱舜水核心思想,讨论其思想在日本传播及其影响力。朱舜水思想之所以在日本及中国民国时期有如此大的影响,是因为朱舜水提出的实理实学思想适合于日本当时社会所需,励志民族革命的仁人志士;朱舜水高尚的德行和气节深受日本弟子及民众的崇敬;德川光国等高层精英对朱舜水言行的信任及对其思想的极力推崇。本文主要从朱舜水思想形成的背景、思想的传播者、思想的建构、思想传播的媒介以及受众诸方面详细讨论朱舜水思想的影响力,以及影响力的原因和对当下如何发展中日关系的思考。并得出结论:“德”和“技”的结合能够提升跨文化传播的效果。
高尚[10](2017)在《社会主义思想在近代中国的传播—接受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进入21世纪以来,推进社会主义思想与中华民族文化相结合,被党和国家赋予重要战略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因此,探讨社会主义思想在近代中国的传播关系到中国道路选择的问题,对当前中国社会的思想文化建设无疑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的基本要点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1、一个关注焦点:即聚焦社会主义思想在近代中国的传播-接受机制,力求为旧题新作解析出一点新意;2、一个指导思想:即以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和东方社会理论为基础,结合毛泽东的中国国情观及革命论作为贯穿全文的理论指导;3、一个分析框架:即以“冲击-反应”模式作为联结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和东方社会的桥梁,以揭示中国从封建主义经民族民主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作用机制;4、一组核心概念:即从文化学理论中提炼出诸如文化入侵与文化危机、文化幻觉和文化自觉、跨文化传播与文化再解释、文化涵化与文化重组等等,以此组建一个分析社会主义思想在近代中国传播-接受的学理系统;5、一个基本结论:即指出社会主义思想在近代中国的传播-接受,及其与中国传统文化有机结合产生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在中国胜利的重要基础。文章的基本思路如下:资本主义在近代西方的崛起揭开了马克思所说的世界历史的序幕,它一方面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并把处于落后状态的东方国家都卷入资本主义的全球体系之中;另一方面又因其对无产阶级的残酷剥削制造了自己的掘墓人,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的蓬勃兴起。西方列强对作为东方国家的中国的入侵既激化了中国的社会危机,也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和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并随着西风冲击和中国反应的加深,推动了中国人民逐步从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走向社会主义革命。文章分别分析了社会主义思想在近代中国传播的外在环境与内在条件,并在文化传播理论的视野下分析社会主义思想在近代中国传播的三种机制:以在华洋人的新闻出版为载体的输入机制;以本土思想精英着书立说为媒介的转化机制;以学会社团宣传讲学为依托的扩散机制。与此同时则存在三种接受机制:即民族传统中对外来优秀文化的认同机制;在民族危机中应对严峻挑战的动力机制;在中外文化涵化过程中的内化机制。在方法上则借鉴哲学解释学的理论,分析外来的社会主义思想如何经过民族思想精英的本土化诠释,使中外不同的异质文化能够对接融合,实现了毛泽东所说的“古为今用”和“洋为中用”的文化融合与更新,对近代中国社会主义的道路选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浅析李大钊跨文化传播的特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析李大钊跨文化传播的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1)人工智能时代冀东文化跨文化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冀东文化跨文化传播中的契合因素及影响因素分析 |
1.1 文化产业问题较突出 |
1.2 公众对冀东文化社会经济效益认识不足 |
1.3 跨文化传播人才缺乏 |
2 人工智能时代冀东文化跨文化传播机制 |
2.1 冀东文化传播的主体 |
2.2 冀东文化传播的对象 |
2.3 冀东文化的跨文化传播渠道 |
2.4 冀东文化的传播内容 |
2.4.1 长城与古城文化 |
2.4.2 沿海文化 |
2.4.3 曲艺文化 |
2.4.4 红色文化 |
3 人工智能时代冀东文化跨文化传播路径 |
3.1 发挥全媒体优势,打破跨文化传播的文化壁垒 |
3.2 发挥人工智能的重要作用,打破地域、时空差距带来的跨文化传播的困难 |
3.3 利用人工智能,提高世界人民的文化认同感 |
4 人工智能推动冀东文化跨文化传播方法 |
4.1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利用语料库精准分析受众预测受众文化内容消费需求 |
4.2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开发文化发展产业链 |
5 结语 |
(2)认知与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前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选题缘由 |
(二)溯源:马克思主义的本土化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历史的维度:以实然证必然? |
(二)文化的维度:古今中西的文化选择? |
(三)思想的维度:谁改造了谁? |
三、概念界定与理论框架 |
(一)本土化与马克思主义的本土化 |
(二)研究范围界定 |
(三)理论框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维度 |
四、研究思路及框架 |
五、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重构自我:与西方世界的遭遇 |
第一节 西学东渐:知识体系的冲击 |
一、知识分类和体系的整合 |
二、知识生产的体制重塑 |
三、知识权威及价值符号的更替 |
第二节 走出“天下主义”:进化的世界与中国的天命 |
一、“天下主义”的式微与民族主义的兴起 |
二、进化论下中国的天命 |
三、进化宇宙观的思想冲击 |
第三节 本土化的几种类型 |
一、延续型本土化 |
二、吸纳型本土化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语词的溯源:马克思主义语汇的传入及影响 |
第一节 西学东渐下的语词译介 |
一、在华传教士的语词译介 |
二、日译中的新语厘定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语汇的早期传播 |
一、“日马”入中:马克思主义从日本到中国 |
二、取道东洋:探源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语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从语汇到话语:马克思主义本土话语的初步形成 |
第一节 思想序曲:马克思主义话语进入中国语境的背景 |
一、思想的转型:从启蒙重回革命 |
二、认识的转变:从“日马”到“俄马” |
第二节 话语议题的转换:马克思主义话语的渐次接纳 |
一、 “主义”话语的来临:问题与主义 |
二、从空间到时间:东方与西方 |
三、唯物论话语的胜利:科学与人生观 |
四、历史唯物主义的话语适用 |
第三节 话语的替代与综合:马克思主义本土话语的初步形成 |
一、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的话语交错 |
二、无政府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明辨 |
三、平民主义(Democracy)的话语演绎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主体转换:实践维度的本土化 |
第一节 理论和实践的桥梁:俄国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
一、“布尔什维克的胜利”:列宁主义的启示 |
二、共产国际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本土化 |
第二节 本土化自觉的唤醒: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及早期实践 |
一、马列主义本土化组织的建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二、本土化自觉的唤醒:早期本土化的政治实践 |
第三节 “不做一定公式的奴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
一、本土化自觉的几次转折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与实践 |
第一节 认知维度的接纳与融汇 |
一、“天动人斗”:接纳的思维基础 |
二、“一本万殊”:融汇的思想特征 |
第二节 实践维度的本土化创造 |
一、本土化的话语重塑 |
二、革命道路的中国化探索 |
(一)革命主体的中国化 |
(二)革命形式的中国化 |
(三)群众政策的中国化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再思考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维度:过程解构与视阈融合 |
(一)两个维度的叙事框架:以语词、话语和实践为对象 |
(二)民族主义运动和革命的“宏事件”影响 |
三、“中国向何处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答案 |
(一)走出“古今中西”之惑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意义 |
(三)进行时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
(一) 研究的缘起 |
(二) 研究的意义 |
二、学界研究述评 |
(一) 国内研究述评 |
(二) 国外研究述评 |
(三) 当前研究的局限及未来研究趋向 |
三、内容结构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及内容框架 |
(二) 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与努力方向 |
(一) 创新之处 |
(二) 努力方向 |
第一章 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的一般理论分析 |
一、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的相关概念 |
(一) 全媒体与全媒体时代 |
(二) 机制与传播机制 |
(三) 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 |
二、全媒体时代优化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的意义 |
(一) 全媒体时代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需要 |
(二) 全媒体时代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 |
(三) 全媒体时代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 |
(四) 全媒体时代提振民众精神世界的需要 |
第二章 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优化面临的新时代境遇 |
一、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优化面临的机遇 |
(一) 信息技术升级提升马克思主义传播效能 |
(二) 思想文化传播环境更加多元包容 |
二、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优化面临的挑战 |
(一) 全媒体时代整体传播环境的负向影响 |
(二) 全媒体时代凸显传播主体思想观念的滞后性 |
(三) 全媒体时代带来传播受众注意力分散难题 |
(四) 全媒体时代推动各层级传播媒介发生深刻变化 |
第三章 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的问题分析及建构框架 |
一、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的特点呈现 |
(一) 传播主体与传播受众共同主导传播进程 |
(二) 传播受众话语权提升要求与传播主体平等交流 |
(三) 信息技术升级推动马克思主义传播转向全媒体渠道 |
二、当前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的问题分析 |
(一) 传播主体的组织方式和综合素质制约着传播效能发挥 |
(二) 传播内容更新滞后于传播受众现实需求 |
(三) 各类传播资源尚未有效整合阻滞着传播顺畅运行 |
(四) 传播主体与传播受众的互动反馈有待加强 |
三、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的框架建构 |
(一) 通过主体协同机制,优化传播主体要素 |
(二) 通过内容创新机制,增强传播内容吸引力 |
(三) 通过资源整合机制,提升整体传播效能 |
(四) 通过反馈评价机制,加强互动反馈,规范评估体系 |
第四章 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主体协同机制 |
一、传统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主体的优势巩固 |
(一) 传统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主体构成 |
(二) 传统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主体的既有优势 |
二、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主体的作用发挥 |
(一) 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主体的扩容 |
(二) 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主体的时代优势 |
三、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主体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
(一) 坚定政治立场,提升政治素质 |
(二) 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
(三) 培养原创内容生产能力 |
(四) 增强媒介素养和技术应用能力 |
四、加强顶层设计发挥全媒体传播的主体协同优势 |
(一) 加强顶层设计,构建多层级主体协同发力的传播格局 |
(二) 完善制度建设,夯实多层级主体协同配合的传播模式 |
第五章 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内容创新机制 |
一、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内容创新 |
(一) 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重点的现实转换 |
(二) 适应时代主题变化调整马克思主义传播内容 |
(三) 对接国家战略和社会现实实践更新传播内容 |
二、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话语表达创新 |
(一) 注重传播内容解读的人本视角 |
(二) 推动多重传播话语的融合互补 |
(三) 适应全媒体时代民众的话语偏好 |
第六章 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资源整合机制 |
一、传播媒介的融合互通 |
(一) 打造全媒体互联媒介平台 |
(二) 实现不同媒介平台的资源共享 |
(三) 强化各层级传播平台的技术融通 |
二、传播方式的协同配合 |
(一) 巩固显性传播方式已有优势 |
(二) 发挥隐性传播方式浸润力量 |
三、社会监管资源的整合利用 |
(一) 加强对全媒体传播空间的依法监管 |
(二) 加强对全媒体传播空间的技术监管 |
(三) 加强对全媒体传播空间的舆论监督 |
第七章 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反馈评价机制 |
一、巩固完善传播主体与传播受众的互动反馈机制 |
(一) 依托全媒体平台加强与受众的互动交流 |
(二) 运用大数据技术准确把握受众利益诉求 |
二、建立健全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效果评价机制 |
(一) 马克思主义传播效果的评价主体 |
(二) 马克思主义传播效果的评价标准 |
(三) 马克思主义传播效果评价的反馈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文化传播视阈中的“李子柒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红遍全球的李子柒视频 |
1.1.2 “李子柒现象”的文化传播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李子柒现象 |
1.2.2 自媒体短视频 |
1.2.3 文化传播 |
1.3 相关理论概述 |
1.3.1 文化表征理论 |
1.3.2 叙事学理论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1.4.1 文化传播研究现状 |
1.4.2 李子柒现象研究现状 |
1.5 研究方法 |
1.5.1 个案研究法 |
1.5.2 跨学科研究法 |
1.5.3 文本分析法 |
1.5.4 比较研究法 |
1.6 创新点 |
第二章 “李子柒现象”的产生及其文化背景 |
2.1 “李子柒现象”的发展历程 |
2.1.1 “李子柒”自媒体的发展历程 |
2.1.2 “李子柒现象”的诞生 |
2.2 “李子柒现象”产生的文化背景分析 |
2.2.1 生产过程中的文化背景分析 |
2.2.2 传播过程中的文化背景分析 |
第三章 “李子柒现象”的文化表征 |
3.1 饮食文化 |
3.2 技艺文化 |
3.3 服饰文化 |
3.4 礼仪文化 |
3.5 乡土文化 |
3.6 节日文化 |
第四章 “李子柒”文化传播的叙事策略研究 |
4.1 叙事主体与故事人物 |
4.1.1 叙事主体 |
4.1.2 故事人物 |
4.2 主题设定与叙事时间 |
4.2.1 主题设定 |
4.2.2 叙事时间 |
4.3 镜头语言与音乐语言 |
4.3.1 镜头语言 |
4.3.2 音乐语言 |
4.4 “李子柒”叙事策略制胜的原因分析 |
4.4.1 “李子柒”与官方媒体“CGTN”的对比分析 |
4.4.2 “李子柒”与自媒体“滇西小哥”的对比分析 |
4.4.3 “李子柒”叙事策略制胜的原因:平民化叙事 |
第五章 “李子柒现象”的文化传播价值与规律 |
5.1 “李子柒现象”的文化传播价值 |
5.1.1 国家层面:对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树立了一个典范 |
5.1.2 社会层面:树立了新时代励志榜样及“新农人”榜样 |
5.1.3 对外传播层面:有效推动了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
5.1.4 人类层面: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愿景的实现提供了美好前景 |
5.2 “李子柒现象”的文化传播规律 |
5.2.1 IP的选择和接受规律:个人IP价值最大化 |
5.2.2 历史文化涵化规律:故事化传播 |
5.2.3 跨文化传播规律:去意识形态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晨报副刊》新文学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概述及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与学术价值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国外文献综述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晨报副刊》的创刊及其发展流变 |
第一节 《晨报副刊》:彰显新文化副刊媒介特色 |
一、《晨报副刊》始末 |
二、传媒视域解读《晨报副刊》 |
第二节 《晨报副刊》传媒定位:鼎力传播新文学 |
一、灵活多变的新文学传播策略 |
二、《晨报副刊》与新文学共融发展 |
第二章 《晨报副刊》新文学传播实证研究 |
第一节 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 |
一、《晨报副刊》作品编码表 |
二、《晨报副刊》历任主编业绩数据统计分析 |
三、《晨报副刊》作家发文量VS主编单因素ANOVA分析 |
四、《晨报副刊》戏剧发文&自然科学文章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 |
第二节 《晨报副刊》发文量实证研究 |
一、《晨报副刊》作品编码统计暨数据可视化分析 |
二、《晨报副刊》发文类别及结构矩阵分析 |
第三节 《晨报副刊》作家作品样本抽取与数据分析 |
一、鲁迅作品与《晨报副刊》实证研究 |
二、《晨报副刊》作家作品样本抽取与量化分析 |
三、中国知网作家被研究量VC《晨报副刊》发文量 |
第三章 《晨报副刊》历任主编新文学传播策略与业绩 |
第一节 李大钊和孙伏园的新文学传播策略与业绩 |
一、李大钊:《晨报副刊》首任主编 |
二、孙伏园:以新文学的勃兴为己任 |
第二节 徐志摩和其他主编的编辑思路与编辑实践 |
一、徐志摩:《晨报副刊》另类主编 |
二、其他几任主编 |
第四章 《晨报副刊》与新文学传播 |
第一节 《晨报副刊》与周氏兄弟 |
一、鲁迅:文学家兼传媒人 |
二、周作人:“自己的园地”的耕耘者 |
第二节 《晨报副刊》:新文学社团的传媒场域 |
一、文学研究会人气聚合的平台 |
二、助推创造社扩大新文学影响力 |
三、新月社同仁的挚爱 |
第五章 《晨报副刊》与新文学文体 |
第一节 《晨报副刊》与新闻文学文体 |
一、新闻文体小说历史回眸 |
二、助推报告文学的创生 |
第二节《晨报副刊》与新文学文体的建构 |
一、杂文、小品文的缘起 |
二、话剧文体的建构 |
余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民治与教育的关系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6)《东方杂志》(1904-1948)西学传播若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东方杂志》与西学传播的不解之缘 |
1.1 西学在中国传播的发展脉络及历史嬗变 |
1.1.1 西学释义 |
1.1.2 西学传播的阶段性特征及文化变迁 |
1.2 西学传播过程中《东方杂志》的发展历程及其变化 |
1.2.1 “清末新政”促生《东方杂志》较早创刊 |
1.2.2 西学传播过程中《东方杂志》内容和形式上的变化 |
第二章 《东方杂志》西学传播内容量化分析及特征 |
2.1 《东方杂志》西学传播内容量化分析 |
2.1.1 研究设计与方法 |
2.1.2 《东方杂志》西学传播内容量化分析 |
2.2 《东方杂志》西学传播特征 |
2.2.1 《东方杂志》西学传播阶段性特征 |
2.2.2 《东方杂志》西学传播思想性特征 |
第三章 《东方杂志》对西方文化的态度和主张 |
3.1 相对的传统文化保守主义 |
3.1.1 传统文化“优越”论 |
3.1.2 东方保守文化派与新文化派的文化论争 |
3.2 调和与渐进的文化改良主义 |
3.2.1 “新”与“旧”调和论 |
3.2.2 “动”与“静”调和论 |
3.2.3 “精神”与“物质”协力调和论 |
3.2.4 互助文化观与第四种文化 |
第四章 《东方杂志》马克思主义学说及社会主义思潮的传播 |
4.1 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学说及社会主义思潮的媒体之一 |
4.1.1 《东方杂志》马克思主义学说及社会主义思潮传播的第一个高峰期 |
4.1.2 《东方杂志》马克思主义学说及社会主义思潮传播的第二个高峰期 |
4.2 《东方杂志》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客观介译及推进 |
4.2.1 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传播 |
4.2.2 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的传播 |
4.3 《东方杂志》关于非马克思派社会主义流派的传播 |
4.3.1 对基尔特(行会)社会主义的传播 |
4.3.2 对法屛(费边)社会主义的传播 |
4.3.3 对于无政府主义的传播 |
4.3.4 对法学的社会主义的传播 |
4.3.5 对于其它社会主义流派的传播 |
第五章 《东方杂志》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与思潮的传播 |
5.1 晚清立宪改良派的主要舆论阵地 |
5.1.1 君主立宪救国论 |
5.1.2 《东方杂志》对于宪政制度与思想的介译 |
5.1.3 由“鼓吹”——失望——批驳——抨击的态度转向 |
5.2 “不偏于政论之一方”的民主共和制及联邦主义的传播 |
第六章 《东方杂志》对西方基督教及“晚清教案”的传播 |
6.1 《东方杂志》西方宗教传播特征 |
6.2 全面关注与传播“晚清教案”的媒介 |
6.2.1 对“晚清教案”事件的客观呈现 |
6.2.2 引发了近代学人对中国宗教前途与命运的思考 |
第七章 《东方杂志》西学传播启示 |
7.1 西学传播过程中传统文化的“失语”之殇 |
7.1.1 清初以前中西文化的平等交流 |
7.1.2 清末以后中西文化激烈交锋中话语地位的逐渐衰落与式微 |
7.2 《东方杂志》西学传播的“得义”之鉴 |
7.2.1 “审慎与自由主义,兼容并蓄”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多元化发展 |
7.2.2 “调和中庸,温和改良”利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7)“五四”精神及其新时代意义研究 ——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原因和意义 |
二、“五四”精神及其新时代意义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五四运动及其历史地位 |
第一节 五四运动的社会基础与思想基础 |
第二节 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点 |
第三节 “五四”之后新生面: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对“五四”精神的诠释与发展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对“五四”精神的诠释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五四”精神的诠释 |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五四”精神的诠释 |
三、改革开放至新世纪初期中国共产党对“五四”精神的诠释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五四”精神的诠释 |
第二节 “五四”精神的科学内涵 |
一、爱国主义精神 |
二、进步精神 |
三、民主精神 |
四、科学精神 |
第三节 “五四”精神的特征和功能 |
一、首创性 |
二、追求真理性 |
三、开放性 |
四、实践性 |
五、“五四”精神的主要功能 |
第三章 “五四”精神的新时代意义 |
第一节 新时代的丰富内涵 |
第二节 “五四”精神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意义 |
一、“五四”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内在统一性关系 |
二、有利于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认同感 |
三、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 |
第三节 新时代背景下当代青年人如何发扬“五四”精神 |
一、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
二、弘扬爱国主义传统,用实际行动真爱国 |
三、倡导民主与科学的精神,在实践中推陈出新 |
四、冲破思想枷锁,吸取一切优秀文明成果 |
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勇挑历史重担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中医药西传研究 ——以明末清初西方医学在华传播模式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概述 |
1 选题意义与研究角度 |
1.1 选题意义 |
1.2 研究角度 |
2 相关概念界定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方法 |
第一部分 中医药西传的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 |
1 中医西传的历史概况 |
1.1 早期的中医药西传 |
1.2 明清时期的中医药西传 |
1.3 近代的中医药西传 |
1.4 中医药西传的特征 |
1.5 中医药西传的历史启示 |
2 中医药西传的现状分析 |
2.1 中医药在西方国家的传播情况 |
2.2 中医药在西方国家发展的特点 |
2.3 当代中医药西传的促进因素 |
2.4 当代中医药西传存在的问题 |
第二部分 明末清初西方医学在华传播模式及其对当代中医药西传的借鉴意义 |
1 传教士将西方医学传入中国的原因 |
1.1 基督教与西方医学的密切关系 |
1.2 基督教行医传教的传统 |
1.3 文艺复兴后西方医学的发展 |
1.4 行医传教对中国社会的适应 |
2 西方医学在华传播的内容 |
2.1 传教士对西方医学知识的介绍 |
2.2 传教士在华的医事活动 |
3 西方医学在华传播的影响及意义 |
3.1 中医界对西方医学知识的接受 |
3.2 “类同化”现象分析 |
3.3 西方医学在华的传播意义 |
4 西方医学在华的传播模式 |
4.1 在基督教神学的框架下传入中国 |
4.2 以受众为中心,以提升传播效果 |
5 西方医学在华传播模式对当今中医药西传的借鉴意义 |
5.1 可行性分析 |
5.2 差异性分析 |
5.3 中医药西传模式初探 |
第三部分 中医药西传的具体实现路径 |
1 以传播目的为基准来协调各个传播要素 |
2 组织多种形式的互动,积极吸纳受众的反馈 |
3 以临床经验技能的传播来带动中医药文化的西传 |
4 以受众为中心的中医药西传策略选择 |
4.1 以受众分析作为开展中医药西传的前提 |
4.2 多传播主体协调合作逐步深化受众对中医药的认知 |
4.3 营造良好传播情景,调动受众的主动性 |
4.4 根据受众所需选择传播内容 |
4.5 全方位整合传播媒介,拓宽受众接触面 |
结语 |
本研究的主要成果和结论 |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查新报告 |
发表论文 |
(9)朱舜水思想在日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 基于朱舜水思想的跨文化传播理论文献综述 |
1.5 创新之处 |
本章小结 |
2 朱舜水生活时代的中日社会现状 |
2.1 朱舜水生活时代的中国社会现状 |
2.2 日本德川幕府时期的日本社会概貌 |
本章小结 |
3 朱舜水思想构建的理论基础和传播 |
3.1 真人朱舜水 |
3.2 理论联系实际的朱舜水思想 |
3.3 朱舜水在日礼遇考论 |
3.4 朱舜水的学识与德行 |
3.5 德川家族高规格礼遇朱舜水的缘由 |
本章小结 |
4 朱舜水思想传播者:以安东守约为代表的学术共同体 |
4.1 日本朱子学派安东守约 |
4.2 水户学派创始人德川光国 |
4.3 一代儒宗伊藤仁斋 |
4.4 日本古学派鼻祖山鹿素行 |
本章小结 |
5 朱舜水思想在日本的建构与传播 |
5.1 倡导切实可行的儒家文化 |
5.2 朱舜水的“实理实学”思想理论 |
5.3 做人为本的教育传播思想 |
5.4 言行一致、深耕习作的治学态度 |
本章小结 |
6 朱舜水思想在日本的传播方式 |
6.1 兴办教育讲学 |
6.2 书信 |
6.3 问答 |
6.4 以身作则的践行方式 |
本章小结 |
7 朱舜水思想在日本的传播对象 |
7.1 政治家 |
7.2 日本儒学者 |
7.3 爱好儒学的民众 |
本章小结 |
8 朱舜水思想传播效果 |
8.1 对日本国民思想观念的影响 |
8.2 指导《大日本史》的编纂 |
8.3 朱舜水思想为明治维新提供思想理论指导和“开化”思想 |
8.4 朱舜水思想回传故国及其影响 |
本章小结 |
9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成果 |
(10)社会主义思想在近代中国的传播—接受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来源 |
1.1.2 选题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析 |
1.2.1 国内的研究现状分析 |
1.2.2 国外研究动态分析 |
1.3 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论文的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 |
第2章 社会主义思潮在近代中国传播的外在环境分析 |
2.1 近代资本主义的崛起与马克思的解读 |
2.1.1 资本主义的崛起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 |
2.1.2 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及其中国观 |
2.2 近代中国面对世界变局的时代课题 |
2.2.1 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和中国的时代课题 |
2.2.2 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冲击—反应”模式 |
2.2.3“冲击—反应”模式在近代中国的具体表现 |
2.3 社会主义思潮的传入和时代课题的显现 |
2.3.1 统治集团与思想精英对西风冲击的不同反应 |
2.3.2 社会主义思想的传入和社会革命任务的显现 |
第3章 社会主义思想在近代中国传播的内在条件分析 |
3.1 社会主义思想在近代中国传播的客观条件 |
3.1.1 西方文化在中国社会中的发酵 |
3.1.2 甲午战争失败对国人的刺激 |
3.1.3 思想精英对世界大战的反思 |
3.1.4 十月革命给中国知识界的影响 |
3.1.5 民族工业的发展 |
3.2 社会主义思想在近代中国传播的主观条件 |
3.2.1 无产阶级的形成 |
3.2.2 先进分子的觉醒 |
3.2.3 革命政党的建立 |
3.3 社会主义思想在近代中国传播的两种契合 |
3.3.1 与世界历史发展趋势的契合 |
3.3.2 与东方社会变革要求的契合 |
第4章 社会主义思想在近代中国的传播机制分析 |
4.1 文化交往与跨文化传播理论 |
4.1.1 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 |
4.1.2 民族交往与跨文化传播 |
4.1.3 跨文化传播的一般规律 |
4.2 跨文化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机制分析 |
4.2.1 五个W传播模式:以社会主义思想传播为例 |
4.2.2 传播主体与受体:以社会主义思想传播为例 |
4.2.3 传播方式与传播内容:以社会主义思想传播为例 |
4.2.4 传播渠道:以日本、欧美、俄国三个渠道为例 |
4.3 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对中国社会思想的影响 |
4.3.1 影响文化传播的因素:传出文化对借入文化的实用价值 |
4.3.2 传出文化被整合为借入文化后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
4.3.3 西方学者的文化启蒙与社会主义思想的最初传播 |
4.3.4 传播过程及其各阶段的影响 |
第5章 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接受机制分析 |
5.1 保持文化传统的三大要素与优秀文化的认同机制 |
5.1.1 三大要素对保持民族文化传统的特殊作用 |
5.1.2 中国传统文化对外来文化的态度 |
5.2 近代中国接受社会主义思想的动力机制 |
5.2.1 文明的“挑战-应战”机制理论:以社会主义思想的接受为例 |
5.2.2 文化涵化与文化互化:以社会主义思想的接受为例 |
5.3 近代中国接受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化机制 |
5.3.1 文化再解释与文化重组 |
5.3.2 文化变革与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的开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浅析李大钊跨文化传播的特点(论文参考文献)
- [1]人工智能时代冀东文化跨文化传播研究[J]. 刘倩,沈芝,董琦,赵征,张静函. 科技传播, 2021(16)
- [2]认知与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前期研究[D]. 陈兰馨.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1(12)
- [3]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优化研究[D]. 牛凤燕. 山东大学, 2020(08)
- [4]文化传播视阈中的“李子柒现象”研究[D]. 陈伶.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2020(08)
- [5]《晨报副刊》新文学传播研究[D]. 崔燕. 陕西师范大学, 2020
- [6]《东方杂志》(1904-1948)西学传播若干问题研究[D]. 马晨莲. 河北大学, 2019(04)
- [7]“五四”精神及其新时代意义研究 ——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D]. 陈诗雅. 南宁师范大学, 2019(01)
- [8]中医药西传研究 ——以明末清初西方医学在华传播模式为视角[D]. 何娟.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8(01)
- [9]朱舜水思想在日传播研究[D]. 周逢年. 浙江大学, 2017(11)
- [10]社会主义思想在近代中国的传播—接受机制研究[D]. 高尚. 华侨大学, 2017(10)
标签: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论文; 跨文化传播论文; 炎黄文化论文; 李大钊论文; 西方马克思主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