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角针髓内固定锁骨骨折50例(论文文献综述)
张冲,侯文才[1](2021)在《克氏针临时固定+钢板固定治疗粉碎性锁骨骨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克氏针临时固定+钢板固定治疗粉碎性锁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将50例粉碎性锁骨骨折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采用钢板固定治疗,25例)和观察组(采用克氏针临时固定+钢板固定治疗,25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骨折愈合时间。采用Dawson评分标准评价肩关节功能。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18个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观察组明显短(少)于对照组(P <0.05);术中透视次数、骨折愈合时间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周及3、10个月Dawson评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钢板固定相比,克氏针临时固定+钢板固定治疗粉碎性锁骨骨折可以取得同样满意的疗效,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的优势。
倪志豪[2](2020)在《桥接组合内固定系统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成人移位型锁骨中段骨折(RobinsonⅡB型)的疗效比较》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桥接组合内固定系统(BCFS)对比锁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移位型成人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6年8月2018年12月应用2种内固定方式治疗成人锁骨中段骨折(RobinsonⅡB型)48例手术病人的临床病历资料,按照使用手术内固定材料不同进行分组,共收集应用桥接组合内固定系统(观察组)及锁定钢板内固定系统(对照组)治疗的患者资料各24例。统计分析数据,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六个月患侧肩关节ConstantMurley功能评分,患侧肩关节优良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探讨两种内固定方式的疗效及其特点。结果:所有病例均获有效随访,随访时间816个月。桥接组合内固定系统组(观察组)与锁定钢板内固定系统组(对照组)比较,患者一般资料:观察组男16例女8例,左侧12例右侧12例,车祸伤11例跌伤8例坠落伤3例砸伤2例,Robinson骨折分型ⅡB1 13例ⅡB2 11例,年龄2264(45.33±11.63)岁,受伤到手术时间16(3.17±1.17)天,随访时间816(12.21±2.15)个月。对照组男14例女10例,左侧11例右侧13例,车祸伤12例跌伤9例坠落伤2例砸伤1例,Robinson骨折分型ⅡB1 14例ⅡB2 10例,年龄2165(46.33±12.44)岁,受伤到手术时间26(3.21±1.25)天,随访时间815(11.96±2.16)个月。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桥接组合内固定系统组(观察组)与锁定钢板内固定系统(对照组)相关资料比较,手术时间长((97.96±17.27)min vs(79.58±19.14)min)、术中失血量少((65.63±15.42)ml vs(76.67±21.20)ml)、骨折愈合时间短((12.13±2.44)周vs(13.92±3.28)周)、术后6个月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高((94.96±6.02)vs(90.13±9.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侧肩关节功能优良率高(观察组91.67%vs对照组83.33%),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观察组4.16%vs对照组12.5%),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观察组术后无内固定物断裂,1例患者于术后发生切口红肿,局部皮温增高,渗出增多,予以加强换药,取切口分泌物送检培养,根据送检结果行敏感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后康复。对照组1例患者于术后10周出现内固定断裂,予以保守治疗,术后24周骨折畸形愈合;有1例患者术后出现切口发生切口红肿,局部皮温增高,渗出增多,予以加强换药,取切口分泌物送检培养,根据送检结果行敏感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后康复。结论:桥接组合内固定系统(BCFS)治疗移位型锁骨中段骨折(RobinsonⅡB型)较锁定钢板内固定系统手术时间有所增加,但术中出血更少,骨折愈合时间更短,术后六个月患侧肩关节功能评分更高,肩关节功能优良率更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王鹏云,鞠俊莲,蔡金宏,沈茂荣,张辉宇,王平[3](2019)在《关节镜下双Endobutton袢钢板技术治疗NeerⅡB型骨折》文中指出目的回顾采用关节镜下双Endobutton袢钢板技术治疗NeerⅡB型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接受手术治疗NeerⅡB型骨折的患者,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分别接受双带袢钢板技术关节镜下治疗和切开复位锁骨钩技术治疗,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肩关节正位片、CT检查,记录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所有的患者采用VAS评分和CMS评分评估术后效果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在、切口长度及术中出血量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感染迹象,所有切口甲级愈合。两组患者术后均存在关节僵硬等并发症,观察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获得有效随访,随访时间8~24个月,平均(12.74±3.97)个月,所有脱位均得到解剖复位。两组患者在远期肩关节功能活动度上并无明显差异,但观察组在早期肩关节治疗优良率及肩关节关节活动度及肩关节疼痛评分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双Endobutton袢钢板技术治疗NeerⅡB型锁骨远端骨折具有创伤小、复位好、同时能处理关节内软组织损伤,并发症少的优点,有利于肩关节的功能锻炼及早期康复,是有效可行办法。
曾峰[4](2019)在《弹性髓内钉与重建钢板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的有限元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应用三维有限元仿真分析法,对比分析弹性髓内钉(Elastic intramedullary nail,EIN)和重建钢板固定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基于断层CT图像基础,利用mimics软件、Geomagic Studio软件建立锁骨三维模型。利用solidworks 2017软件建立包括弹性髓内钉和重建钢板的两种内固定物模型。再建立正常锁骨有限元模型,将其与前人所作体外实验数据比对,验证锁骨模型的有效性。再在锁骨模型基础上分割产生四种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模型(底和高均为5mm的蝶形骨折模型、宽度为5mm的多段骨折模型、底和高均为10mm的蝶形骨折模型、宽度为10mm的多段骨折模型),然后,再模拟生成分别采用弹性髓内钉及重建钢板固定的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的8种模型,并将以上8种模型分别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中施加相同的边界和载荷等条件,分别模拟人体轴向载荷、垂直载荷和顺时针扭转载荷工况下,2种内固定方式下的应力分布及综合位移情况。结果:(1)同种骨折模型在施加同等载荷工况下,骨折模型最大综合位移值为:弹性髓内钉固定的骨折模型>重建钢板固定的骨折模型>正常无损锁骨模型。在200N轴向载荷与200N·mm扭转载荷两种工况下,弹性髓内钉组的最大综合位移与重建钢板组基本相当,而且相对正常无损锁骨模型增大不明显;但在100N和200N两种垂直载荷工况下,两种内固定物固定的同种骨折模型在最大综合位移上相对正常无损锁骨均明显增大,尤其是弹性髓内钉组,而且随着垂直载荷增大(100N增大至200N)或粉碎骨块增大(5mm增大到10mm),均显示最大综合位移显着增加,而且内固定物所承受的最大应力也相应增加。(2)重建钢板固定组中,除外200N轴向载荷工况下的10mm粉碎骨块组,在其它同等载荷工况下,蝶形粉碎性骨折模型的最大综合位移均大于同宽度的多段粉碎性骨折模型;除外200N·mm扭转载荷工况下的10mm粉碎骨块组,在其它同等载荷工况下,蝶形粉碎性骨折模型的最大应力均大于同样宽度的多段粉碎性骨折模型。(3)三种不同类型的载荷工况下,弹性髓内钉固定的骨折模型中,骨折断端均出现应力集中,但应力分布与正常无损锁骨模型较相近;而重建板固定的骨折模型中,轴向载荷工况下锁骨应力分布与正常无损锁骨较接近,而垂直载荷及扭转载荷工况下锁骨应力分布与正常无损锁骨明显不同,出现钢板的应力遮挡现象。结论:(1)如能降低垂直载荷的影响(如患肢悬吊),弹性髓内钉可以满足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固定的生物力学需求,也能满足患肢术后早期适度的被动功能锻炼的生物力学需求。(2)弹性髓内钉固定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时,外加载荷能增加骨折断端间的应力,但因稳定性较弱,相应的断端位移也增大较明显。(3)重建钢板固定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时,其力学稳定性弱于正常锁骨,但粉碎骨块的良好复位固定有助于增加骨折术后的力学稳定性。
郑泽钦,林杰,吴盛辉[5](2018)在《重建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锁骨骨折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探究》文中指出目的探究重建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锁骨骨折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本次选取研究对象为50例锁骨骨折患者,研究时间为2015年1月10日—2018年1月27日,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给予克氏针近端弯折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给予重建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各25例;且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骨不连、内固定物脱落、切口感染)进行观察与评估。结果观察组25例锁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6.00%(24/25)高于对照组数据72.00%(18/25),P<0.05。观察组25例锁骨骨折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4.00%(0/25)低于对照组数据24.00%(6/25),P<0.05。结论重建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锁骨骨折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基础上发挥显着疗效,值得应用及推广。
包一涵[6](2016)在《弹性髓内钉治疗大龄儿童移位型锁骨中段骨折的临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弹性髓内钉治疗大龄儿童移位型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间30例大龄儿童明显锁骨中段骨折患者,其中男22例,女8例;年龄1015岁,平均13.6岁。均采用弹性髓内钉治疗,观察并记录骨折愈合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患侧术前与术后3d、7d的VAS疼痛评分以及与健侧术后3个月的肩关节Neer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5.4个月,平均手术时间29.4min,术中平均出血量26.2mL。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未发生感染、髓内钉断裂及顶破皮肤、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等并发症。术后第3天与第7天的VAS疼痛评分(1.86±0.62)分、(1.13±0.34)分明显低于术前(6.34±0.82分)(P<0.05),术后3个月患侧肩关节的Neer评分(98.64±2.42)分与健侧(96.24±5.86)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弹性髓内钉治疗大龄儿童移位型锁骨中段骨折安全有效、固定可靠、外形美观、并发症少。
顾刘星[7](2016)在《50例锁骨中段骨折患者的治疗探讨》文中指出目的评价使用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4月该院共收治50例锁骨中段骨折患者,采用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结果 5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0.41.0年,平均8个月。患者骨折均获得良好愈合,内固定无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根据Rockwood评分,优48例,良2例,优良率100%。结论运用锁骨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疗效良好,内固定效果可靠,术后并发症少,肩关节活动良好。
刘剑军[8](2016)在《钉棒外固定与接骨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临床比较》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钉棒外固定与接骨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情况。方法分析2008年1月至2015年9月江西省人民医院共完成的207例锁骨中段骨折的手术患者,其中54例符合纳入标准,28例行钉棒外固定,26例行切开复位接骨钢板内固定,通过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VAS疼痛评分、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术后12个月的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和上肢功能评分表评分(DASH),分析这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及以上数据的比较结果。结果外固定组在手术时间[(49.0士5.2)]min、术中出血量[(50.2士8.5)ml]、骨折临床愈合时间[(11.5士2.1)周]方面优于内固定组[(54.5士6.1)min]、[(56.6士5.2)ml]、[(13.2士1.6)周],三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VAS疼痛评分,可得出外固定方式术后1d、2d、3d的疼痛度均较内固定轻,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7d、1年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12月Neer评分及上肢功能评分表评分(DAS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锁骨中1/3骨折治疗中,钉棒外固定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方面较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更具有优势,但两种手术方式各有优缺点,具体手术方式应根据骨折临床特点及与患者的沟通决定。
吴同光[9](2011)在《锁骨中段骨折临床治疗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比较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和钳持端提回旋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1/3骨折(横断、斜行骨折或骨嵴连续的简单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肯定钳持端提回旋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1/3骨折的治疗效果,从而在临床中推广应用。资料与方法:病例资料选自山东省文登正骨医院创伤整复科2010年1月至2010年11月门诊和住院锁骨中段骨折患者病历70例,年龄1865岁之间,术后随访时间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2个月6个月,钳持端提回旋复位克氏针内固定2个月6个月。结果:对于横断、斜行骨折和骨嵴连续的简单粉碎性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组与钳持端提回旋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组手术切口、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外观、骨折愈合时间、患者所承担费用情况相比较,经t检验,P<0.05,说明钳持端提回旋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组较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组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功能恢复情况经X2检验,P>0.05,说明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锁骨中段1/3骨折的治疗,综合各种因素,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和钳持端提回旋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相比无明显差异。对于横断、斜行骨折和骨嵴连续的简单粉碎性骨折,采用钳持端提回旋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较好;虽然临床中亦有不少病例(不稳定或严重粉碎性骨折)目前多采用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术治疗,但是骨折不愈合和延迟愈合发生率较高,尤其是横断、斜行骨折和骨嵴连续的简单粉碎性骨折,更扩大了锁骨骨折的手术适应症,给社会带来很大的医疗资源浪费,同时患者也不容易接受,钳持端提回旋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毛炳焱,刘平均,贺用礼,李际才,胡志喜,丁原[10](2010)在《新型自制髓内钉置入髓内桥接固定锁骨中段骨折》文中研究表明背景:符合微创治疗原则的髓内固定锁骨骨折的方法成为广大学者研究的重点,目前较多采用克氏针髓内穿针治疗锁骨中段骨折,但效果均不理想。目的:测量分析成人锁骨解剖结构相关数据,研制一种新型成人锁骨中段骨折内固定的髓内钉,并探讨其优缺点。方法:通过对40根成人锁骨以及5具新鲜尸体标本相关数据测量,设计出新型锁骨髓内钉。采用双螺纹克氏针髓内穿针,含内螺纹自攻自钻空心螺钉(内六角)固定双螺纹克氏针两端以达到固定锁骨中段骨折的要求。结果与结论:锁骨全长为(14.85±1.22)cm,锁骨中段长为(5.89±0.61)cm,外侧段与中段夹角,中段与内侧段夹角均为125°左右,锁骨中段最窄处直径为(1.02±0.15)cm,锁骨中段最窄处髓腔内径为(0.53±0.16)cm,从锁骨中段骨折处逆行髓内穿针,复位骨折后顺行穿出骨皮质,固定骨折后剪断多余克氏针,于两端拧入含内螺纹自攻自钻空心螺钉,固定稳定可靠。这种新型自制髓内钉是利用含内螺纹自攻自钻空心螺钉与骨折两端形成稳定模块,通过双螺纹克氏针髓内桥接,具有支撑和加压相互作用,符合微创原则,直视下复位满意,固定可靠,但相关生物力学数据有待进一步探讨。
二、三角针髓内固定锁骨骨折50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角针髓内固定锁骨骨折50例(论文提纲范文)
(1)克氏针临时固定+钢板固定治疗粉碎性锁骨骨折(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病例资料 |
1.2 术前准备 |
1.3 手术方法 |
1.4 术后处理 |
1.5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 |
1.6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 |
2.2 两组Dawson评分比较 |
2.3 两组典型病例 |
3 讨论 |
3.1 锁骨的解剖学特点 |
3.2 粉碎性锁骨骨折的治疗 |
3.3 克氏针临时固定+钢板固定治疗粉碎性锁骨骨折的注意事项 |
(2)桥接组合内固定系统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成人移位型锁骨中段骨折(RobinsonⅡB型)的疗效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2 研究方法 |
2.1 资料与方法 |
2.2 手术方法 |
2.3 术后处理 |
2.4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
2.5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一般资料 |
3.2 手术相关指标 |
3.3 术后并发症 |
4 讨论 |
4.1 锁骨的流行病学特点 |
4.2 锁骨解剖及力学特点 |
4.3 锁骨骨折的受伤机制 |
4.4 锁骨的影像学检查 |
4.5 锁骨骨折的治疗 |
4.6 锁骨骨折的手术指征 |
4.7 内固定对骨折区域的影响 |
4.8 桥接组合内固定系统的优势 |
5 术后康复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个人简介 |
2.主要学习及工作经历 |
3.研究生期间奖惩 |
4.发表论文 |
致谢 |
综述 锁骨骨折的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3)关节镜下双Endobutton袢钢板技术治疗NeerⅡB型骨折(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
1.3 术前准备 |
1.4 手术方式 |
1.5 术后随访 |
1.6 评价指标 |
1.7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影像学资料 |
2.2 两组患者各手术指标的比较 |
2.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
2.4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
3 讨论 |
(4)弹性髓内钉与重建钢板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的有限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附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1.实验材料 |
2.主要仪器设备及相关软件 |
3.实验方法 |
3.1 正常锁骨三维模型的构建 |
3.2 锁骨骨折的不同内固定模型的构建 |
3.3 锁骨模型的材料属性 |
3.4 边界与载荷 |
3.5 评价指标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弹性髓内钉治疗大龄儿童移位型锁骨中段骨折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手术方法 |
1.3 术后处理 |
1.4 疗效评价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7)50例锁骨中段骨折患者的治疗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手术方法 |
1.3 围手术期的处理 |
1.4 术后疗效评价标准 |
1.5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3.1 锁骨中断骨折的特点 |
3.2 治疗治疗手段分析 |
3.3 该方法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
3.4 术中注意事项 |
(8)钉棒外固定与接骨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临床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概述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2.1 一般资料 |
2.2 病例纳入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2.4 手术方法 |
2.5 术后处理 |
2.6.疗效评定 |
2.7 随访 |
2.8 统计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内固定与外固定两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相比较 |
3.2 两种手术方式疼痛程度比较 |
3.3 两种手术方式术后12月Neer评分及上肢功能评分表评分(DASH)比较 |
第4章 讨论 |
4.1 治疗进展 |
4.2 相关解剖及功能 |
4.3 手术技巧及体会 |
4.4 两种方式优缺点 |
4.5 手术并发症及注意事项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进一步工作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图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锁骨中段骨折的治疗方法 |
References |
(9)锁骨中段骨折临床治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文献综述 |
1 概述 |
2 锁骨骨折分型 |
3 临床表现 |
4 影像学表现 |
5 治疗 |
6 讨论 |
临床资料与实验研究 |
1 诊断标准 |
2 纳入标准 |
3 排除病历标准 |
4 观测指标 |
5 一般资料 |
6 研究方法 |
7 两组手术治疗结果分析 |
讨论与分析 |
1 结果分析 |
2 治疗讨论 |
结论 |
典型病例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三角针髓内固定锁骨骨折50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克氏针临时固定+钢板固定治疗粉碎性锁骨骨折[J]. 张冲,侯文才. 临床骨科杂志, 2021(05)
- [2]桥接组合内固定系统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成人移位型锁骨中段骨折(RobinsonⅡB型)的疗效比较[D]. 倪志豪.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2)
- [3]关节镜下双Endobutton袢钢板技术治疗NeerⅡB型骨折[J]. 王鹏云,鞠俊莲,蔡金宏,沈茂荣,张辉宇,王平. 广东医学, 2019(22)
- [4]弹性髓内钉与重建钢板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的有限元分析[D]. 曾峰. 福建医科大学, 2019(07)
- [5]重建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锁骨骨折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探究[J]. 郑泽钦,林杰,吴盛辉.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8(07)
- [6]弹性髓内钉治疗大龄儿童移位型锁骨中段骨折的临床应用[J]. 包一涵. 实用骨科杂志, 2016(12)
- [7]50例锁骨中段骨折患者的治疗探讨[J]. 顾刘星. 世界复合医学, 2016(02)
- [8]钉棒外固定与接骨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临床比较[D]. 刘剑军. 南昌大学, 2016(05)
- [9]锁骨中段骨折临床治疗研究[D]. 吴同光.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1(04)
- [10]新型自制髓内钉置入髓内桥接固定锁骨中段骨折[J]. 毛炳焱,刘平均,贺用礼,李际才,胡志喜,丁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