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佛教的文化建设

论中国佛教的文化建设

一、略论中国佛教的文化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胡源娟[1](2020)在《太虚大师的判教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太虚大师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是佛教界的泰斗和佛教改革运动的发起者,他以思想家和改革实践家的双重身份出入于世,并被教界、学界、政界等众多人士所熟悉和认识。近代中国佛教面临中西文化的外部危机和教理、教制、教产等方面的内部危机,致使其日益衰败,积弊丛生。在近代佛教衰落和义学复兴的滥觞中,判教之风重新掀起。太虚大师从小备受佛法熏陶,经过多年的闻思经教和禅悟修行后,他提出了系统而圆融的判教思想,其核心内容不离佛教“缘起性空”的理论之基,亦不失“契理契机”的根本原则。判教的脉络演变呈现出三个时期,即形成期分判为“宗下”和“教下”,发展期主张“摄小归大”和“八宗平等并弘”,成熟期从教、理、行三个方面进行融会贯通。就判教过程中所涉及的显、密教问题,他考察判摄之后的建议是互融互鉴。太虚大师试图通过判教思想为指导来恢复中国传统佛教的合理地位。具体表现在振兴中国佛教方面,太虚大师面对义学之争积极回应并强调教理行证的统一,以及推动佛教教理、教制和教产方面的改革以实现救世救民;在弘扬人生佛教方面,着重阐释人乘佛教进趣大乘佛教的理路和旨趣;在建设世界佛教方面,主要分析其提出的客观需求、现实条件和文化意义。从整体佛教和历史文化的角度而言,太虚大师的判教思想呈现“新与融贯”、解行相应和文化自觉三大特点。总而言之,太虚大师前后提出三期的判教理论并以之为指导思想,不断深化佛教改革运动力图振兴中国佛教乃至建设世界佛教。因此,太虚大师的判教思想对维护中国传统佛教的地位以及推动其契理契机地适应现代化转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一方面,本文试图通过研究太虚大师的判教思想来了解佛教在中国近代的弘扬走向和面临的挑战;另一方面,力图透过太虚大师的判教思想契入其教理基础,进而更好地把握整体佛教思想的内涵、特色,并在此基础上提高鉴别关于佛教的真伪知见的能力,为真正发挥佛教在当代传播的价值与意义提供一些参考。

狄蕊红[2](2020)在《裴休的佛教信仰研究》文中认为唐宣宗时宰相裴休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他与澄观、宗密、沩山灵佑、黄檗希运等高僧交往甚深,对他们着述的传播和历史地位的确定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还参与了佛教典籍的撰写和理论的建设,留下了数万字着述。裴休所处的中晚唐时期是中国思想文化的转折时期,也是佛教中国化过程中由理论佛教转向民俗佛教的关键时期,他既是政治权力的拥有者,能干预皇权对佛教的决策,也是中国古代知识文化之精英,能深入领悟佛教义理。裴休的仕履变迁、家世背景、学佛历程、高僧交往、三教思想、信仰理路等,既体现了中晚唐士大夫的命运轨迹及其文化渊源,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政治与文化、佛教与儒道、生活与信仰的密切关系及其基本走向。在中晚唐的佛教发展史中,裴休是一位关键性人物,对这一时期佛教史和中国文化发展产生了直接影响,然而对裴休学界仍缺乏系统和全面的研究。政治仕途与佛教信仰作为裴休生命的两条主线贯穿了他整个生命历程,本文对裴休的研究也以这两个主干展开。第一章首先考证裴休的生平仕履和着述,力图穷尽史料,在繁杂琐碎的中晚唐史料中还原裴休一生的主要经历与作品,依据现有史料将他一生划分为入仕前的少年苦读期、初入仕途的探索积淀期、三临藩镇的地方长官期、宰辅朝中的政治巅峰期和垂暮晚年的罢相归隐期,这五个时期因为政治地位的变化与佛教的关系呈现出不同的样貌。裴休所留下的着述众多,但也因为史料的混乱而真假难辨,经过版本考证和文本分析,已知裴休撰写诗歌、碑文、文论、奏疏等近三万字,绝大部分与佛教相关,这些诗文也得益于佛教传播而存世。第二章研究裴休的家世及其家世与佛教信仰之间的密切关系,裴休的佛教信仰是少年时期受家庭成员信仰的直接影响而形成,成年后家庭对其佛教信仰的影响仍然存在,他与裴氏其他成员延续了父亲裴肃搭建的佛教交往关系,官宦家族与地方佛教世代相继的交往促进了地方佛教的发展。第三章围绕裴休与高僧的交往展开,在裴休的不同政治阶段,与高僧的交往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方式,前半生的中低层官员阶段多交往京师高僧,以研学佛理、撰写文论为主,后半生的高层官员阶段多交往地方禅僧,以助建寺院、阐扬佛法为主,他与高僧的交往对传播弘扬高僧佛学理论和促进禅宗地方传法中心在会昌法难后的恢复起到重要作用。第四章重点探讨裴休的三教同道思想,在中晚唐儒释道三教思想融合的背景下,裴休提出了独特的三教同道思想,裴休自幼年接受传统儒家教育,又在与高僧交往中不断研学佛理,他以儒释为主干兼摄道家思想,将儒释道三教圣人品格融合,以佛教心性哲学作为三教之道的核心、济世作为道之功用,实现了生命的宗教解脱与儒家经世致用的融合。第五章力图探讨裴休的佛教信仰形成、架构与佛教实践,裴休的佛教信仰形成过程与他仕途变迁密切相关,信仰的结构和内在超越的逻辑架构也与他的政治身份有密切联系,裴休晚年舍宅为寺事件是他佛教信仰实践中的最后的标志性事件,以此为中心考察中晚唐士大夫群体舍宅为寺行为背后的心理、政治、经济、信仰等综合性原因,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对中国寺院文化产生的影响。政治理想与精神解脱之间的矛盾是中国古代士大夫阶层一直试图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裴休实现了信仰实践的便利性与哲学理论的深度的兼顾、实现了政府宗教管理与个人信仰并举,完成了自性觉悟与儒家伦理对接,同时也显示了士大夫阶层在佛教中国化、三教思想融合、儒释关系、政教关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丁良艳[3](2019)在《宋以前佛教西方净土思想与文学》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的主要内容,是梳理宋代以前西方净土思想及文学表现。在厘清西方净土思想在宋以前各个历史阶段的发展脉络及特点的基础上,探讨其文学性的表现内容及表现形态。作为汉地佛教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净土思想一直是佛教研究当中所关注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净土思想作为佛教最具有宗教性特征的内容,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虽然已经有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在很多具体的层面上依然众说纷纭。从佛教思想的角度来看,西方净土思想依然有大量的内容值得更深一步的挖掘和探讨。尤其是受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以神话材料为基础的文学人类学等新学科的兴起,也给宗教诠释学带来了全新的方法论突破。佛教西方净土思想内容体系中所包含的宗教神话信息,其神话背后所关涉的原型心理特质,以及佛教净土思想传入汉地的思想史脉络,将是本论文所重点关注和探讨的内容。基于此,本论文以时间为线索,分章节探讨西方净土思想传入汉地之前的思想渊源,传入初期汉地的宗教思想环境,以及在宋代以前各个历史阶段的不同传播情况。包括西方净土思想在汉魏两晋时期的阐释,在南北朝时期的阐释,以及在隋唐五代时期的阐释。以思想义理层面的论述为基础,本论文关注的另一个重要论题是西方净土文学。佛教与文学的密切关系早已经成为当今文学研究中的显学,尤其是禅宗思想、佛教的变文、俗讲等形式对中国古代文学的深刻影响等,都成为今天佛教文学研究当中的重点内容。以佛教西方净土思想为对象的文学研究,是佛教文学当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而现有的相关研究大多集中在明清时期的净土诗歌等内容上,对晋唐佛教净土文学的关注并不明显。因此,在探讨晋唐时期的净土文学方面,本文选取了各个历史阶段最突出的净土文学内容,包括魏晋时期以“念佛三昧”为主题的文学创作,南北朝时期的净土僧传叙事作品,隋唐五代时期涉及西方净土意象的文人诗歌和传奇小说中的西方净土内容,从该四个方面契入对西方净土文学的研究,关注西方净土思想进入文学创作当中所表现出的诗学审美及叙事特征,并尝试把握西方净土文学创作当中所体现出的以象为本、注重虚静的诗学理念,创作者及信仰者针对死亡问题的深层心理焦虑及其象征化表达,以及作品中的受西方净土思想影响而产生的美轮美奂、崇高庄严的彼岸意象。

白春霞[4](2019)在《北朝女性与佛教》文中认为北朝是社会大动荡、民族大融合的时代,在统治者兼收并蓄的政策下,出现了儒释道多元文化共存的局面。佛教在北朝社会盛行传播,北魏孝文帝时期佛教义学兴起,儒家思想和佛教相互会通融合。由于北朝对佛教的利用政策和佛教对政权的依附,北朝翻译的佛教经典多出于为现实服务的目的,所以在女主政治的背景下,对女性成佛持肯定态度的大乘经典广泛流行,这对女性信仰佛教具有鼓励意义。本文试图从北朝女性群体内部阶层差异的角度,分析皇后妃嫔、士族女性和平民女性等不同女性群体与佛教的关系,并对其中的典型现象给予符合历史时代背景的诠释,以此探究佛教对北朝女性生活和北朝社会的影响。北朝后妃出家现象颇为引人注目,据统计有17位皇后出家为尼,如果再算上其他妃嫔,数量更多。这些出家的后妃有“守贞”之意,也有由“受罚”、“失势”所致,还有“委曲求全”和“明哲保身”之计掺杂其中,几乎没有一个是为了探究佛理而出家的。比丘尼戒的粗食、节食、禁食美食,素朴无华的形象要求,严格防范情欲的男女之限,减少睡眠等断欲苦修的规范塑造出了自我克制、贞节高尚的新的女性形象,因而出家成为守贞皇后的选择。出家为尼是一个从世俗社会到神圣的宗教世界的过程,修持戒律需要忍受巨大的精神和身体上的痛苦,因此使后妃出家又成为一种惩罚手段。这种比丘尼身份全新功能的出现与北朝的政权与佛教的关系、女性在宗教信仰中的边缘化及社会对女性角色规范的加强等有关。虽然北朝后妃与人私通、宫廷淫秽之事时有发生,但总体上儒家的妇德女贞观念已渗透到鲜卑统治者的理念中,在帝崩、帝废、国亡之时,安置后妃出家守节逐渐成为惯例和制度,佛教成为父权制社会控制女性的新工具。士族女性因为特殊的阶层身份,一般以相对理性的态度接受佛教。虽然北朝社会对理想女性形象的期待仍是具备儒家四德、六行之美,但佛教已经开始成为彰显女性美好品行的新元素。作为一种深奥复杂的哲学理论,阅读佛经成为女性才华横溢的象征;由于独特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使妙解因果的女性拥有了感悟人生真谛的智慧等;表现慈悲善良的布施之举和柔顺精勤的忍辱精进亦符合儒家妇德标准。另外,北朝士族孀居女性奉佛成为明志守节的一种标志,使本身就是道德高尚之举的行为又增加了宗教的神圣色彩。北朝统治者倡导实行三年丧制,儒家对女性伦理道德规范的日益强化,和类似断欲苦修的居丧生活培养起的孀妇的宗教性,及因持戒而展现出的崇高性等因素共同推动她们走向佛教。进入北朝士族女性生活的佛教,并未实质性地改变其生活轨迹,作为一种辅助因素,佛教进一步强化了儒家伦理下的士族女性理想品行。社会动荡的北朝时期,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因此宣扬因果业报,福报轮回思想的佛教在民间得到广泛传播。在北朝民众的观念中,佛是一位大神,与之相关的佛经、佛像等都具有神圣性,都是民众的崇拜对象。平民女性是佛教信仰的重要力量,她们积极参加写经、诵经、持戒、斋戒、造像等易于实践的佛教活动。其中女性的造像活动最为突出,她们或者个人单独造像,或者与丈夫一起以家庭为单位造像,或者与志同道合者结成佛社组织造像。虽然北朝平民女性借助于自己纺织工作带来的经济主动性,活跃于各种形式的佛教活动中,但主要不是为了自己,儒家伦理下的家庭生活仍是她们的重心所在,多种形式的崇佛活动主要是为家庭、亲人祈福的方式和手段。不过,在客观上,大乘佛教解脱上的男女平等思想,使得妇女在关注家庭的同时也关注自己的来世福祉,佛教使平民女性自我意识萌发,精神生活得到拓展,社会活动内容和范围得以扩大。北朝时期,各个阶层的女性佛教活动大体相似,但处于父权制社会的她们,在佛教信仰中都有被边缘化的倾向,她们不能脱离社会文化和家庭家族的需要,去追求个人的精神解脱。北朝女性的佛教活动体现出了浓厚的伦理道德色彩,并交织着女性的情感因素,深刻地展现了在儒家伦理文化下,女性以家庭和生活为中心的社会角色期待。但佛教又以不同的方式介入北朝后妃、士族女性和平民女性的生活,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北朝后妃出家和士族女性为提升妇德而奉佛的现象延续后世,尤其随着儒家女性伦理的不断强化,持戒守志成为孀妇美德的重要体现,这种现象持续千年而稳定不变。北朝时期,作为同样是限制束缚的两种规范,儒家礼制和佛教戒律的结合深刻地影响着各个阶层的女性生活,女性参与佛教活动也影响着佛教女性文化的发展动向。

雷亚伦[5](2019)在《禅宗美学“心性”对汉传佛教景区景观空间设计的启示》文中提出20世纪90年代至今,在打造文化主题景区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以佛教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景区开发成为了一种流行。然而,我国佛教文化旅游景区的相关利益部门却普遍把这一特殊文化资源视为创建地方特色文化旅游品牌和吸引游客观光的重要手段。在“宗教搭台、经济唱戏”的利益驱动之下,他们一方面打着弘扬中国传统佛教文化和佛法精神的旗号,另一方面却做着“不如法”设计。一些景区为了应对相同性质景区之间的激烈竞争和满足游客追新猎奇的想法,不惜斥巨资去建造巨型露天佛像、过于豪华的室内外装饰、佛俗迥异的景观小品、泥古的佛教建筑等途径去吸引游客和信众。这种“不如法”设计不仅有损原佛教文化遗存的历史价值、佛教教义、国家宗教法规,同时也不符合当代佛教景区建设“人间佛教”、“人间净土”的实际需要。面对这种“不如法”趋势,自1994年国务院颁布《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条例》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都陆续制订了一系列条例,然而结果却不尽如人意,甚至出现法律越严佛像越高的窘境。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因为各利益相关者对当前佛教景区设计诉求存在差异,且利益主体各方制衡力有强弱之分。作为一名设计学研究者和佛教景区景观设计实践者,本文以佛教景区景观空间设计为研究对象,禅宗美学“心性”思想为核心论点,针对当前佛教景区“不如法”设计的流行,提出在“心性”思想指导下的设计语境能够更好满足当前佛教景区的现实诉求,有效阻止“不如法”设计的盛行,并予以案例和实践证实本文观点。第一章为禅宗美学“心性”史论梳理,从社会文化宏观背景和禅宗美学发展史的理解与认知角度出发,分析在“心性”思想影响下“宗教禅”到“美学禅”的演变过程,挖掘围绕禅宗思想本源“心性”而产生的审美基本特征。第二章为汉传佛教寺院发展与演变的历史梳理,解读禅宗美学“心性”对古代佛教寺院彻底汉化的影响。第三章为案例分析,针对佛教景区发展现状、设计问题、原因展开深入探讨,提出受禅宗美学“心性”思想启示的设计语境能够有效满足当前景区各方利益的诉求,提供“如法”设计形式,并结合案例给予证明。第四章为理论实证,以参与和调研的南京栖霞三论宗佛教文化园、陕西法门寺文化景区实证本章提出的论点。最后,本文认为,佛教景区与旅游开发实际不存在本质矛盾,依据“心性”的审美设计原则,是可以实现共赢的。当代佛教景区既是僧人诵经礼佛的宗教活动场所,也是社会大众旅游观光、体验佛教文化、学习佛法精神的“人间净土”,而它真正的魅力在于亲身体验佛教对人调心、净化内心、提升生命的内在品质功能。这一点与禅宗“心性”审美思想相当契合。

刘玮[6](2018)在《九华山寺庙园林理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九华山是地藏菩萨道场,明清时期成为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现已成为国家重点山岳型风景名胜区。佛教、道教、儒学思想融合进自然风光,通过寺庙园林的形式表达出来,经过历代更替兴衰,流传至今。现代旅游业的发展给九华山的生态环境以及景观风貌带来了压力,并威胁到九华山独具特色的山林佛寺的保护。作为宝贵的文化遗产,九华山寺庙园林的整体布局结构、单体构成以及意境的营造,表现了九华山的宗教文化、乡土文化特点。表现出独特的形式、空间及文化审美。本文以九华山寺庙园林为研究对象,从时间、空间和文化三个维度入手,从宏观、微观的视角,运用田野调查法、文献分析法、图像学分析法、对比分析法、跨学科研究法等方法,对九华山寺庙园林的形成和营造理法进行深入的研究。从时间维度上,研究九华山寺庙园林的营建过程,包括寺庙园林的营建、交通体系的营建、聚落景观的营建。空间维度上分别从宏观角度分析九华山山水格局和空间序列,并对九华山寺庙的选址特点、环境朝向、尺度形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从微观角度对寺庙园林构成进行分析总结,包括对引导空间、建筑空间、环境空间的研究。从文化维度上对九华山寺庙园林意境的营造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九华山寺庙园林的营建过程与其佛教文化发展的过程基本一致,过程相对较连续,呈现明显的波峰波谷期,其中中晚唐、宋代、明代中期至清代中期是九华山寺庙园林发展的高峰期。第二,九华山整体布局结构特征呈现虚实相生的山水空间格局和“两轴一面,张弛有度”的空间序列。第三,寺庙园林构成理法特征包括灵活自由的寺庙择址和因山就势的寺庙布局。九华山丰富多样的地貌、水资源的分布决定了其寺庙选址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寺庙建筑布局虽受中国传统寺庙建筑布局特点的影响,但更多是因地制宜,灵活布局,具有层次丰富组织有序的引导空间,紧凑方整的建筑形态,结合自然的设计。研究九华山作为佛教名山的风景特征以及九华山的寺庙园林理法对于保护九华山景观风貌、维持九华山区域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为山岳类风景名胜区人文景观与自然形胜的保护、恢复、更新提供了理论依据。

谭智昌(Tam Chicheong)[7](2018)在《三虚佛学思想之研究》文中指出鉴古知今,研究“三虚”佛教思想为中国佛教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源,这有助我们为中国佛教找出更合适的发展道路。“三虚”所处身的时代就好像是一个被掏空了的时代,对传统的否定,对新思潮的敬畏,人人都像在白日里提灯,茫茫然迷失了方向,都希望为中国佛教摸索出一条新的道路。传统文化的烂摊子摆在眼前,百废待兴,只要谁有使命感,敢于承担,能为时代呐喊,历史就由这些人来改写。论行事作风,太虚可说是极具开创性的人物,果敢前卫;但由于行事过于急激,招致他的佛教改革以失败告终,却成为近代佛教发展道路的指路明灯,开出了人间佛教的思潮。虚云和谈虚的作风相对低调,他们都是传统佛教的继承者,守住家法,为重建中国佛教默默耕耘,在维护祖师的法统和寺庙的重建上,他们的贡献尤为巨大。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极深厚的文化资源底蕴。从文明演进史上说,所有文化的交锋都是让自身文化得以反思、吸收、壮大、转化以至超升的一个好机遇,佛教进入中国就是提供了这样一个大好契机。本文的研究焦点分述如下:在《时代与回应》的一章中,对佛教在中国文化土壤中所经历的兴盛与衰败过程作了一个简单的描述,让我们了解佛教在中国发展的来龙去脉,也点出了佛教在“中国化”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意识形态的偏差情况。中国佛教发展出现了许多问题,包括丛林制度、亩产管理、朝代的更替和佛教人才出现青黄不接的情形等等。这些问题错综复杂,彼此互相影响;但真正主宰佛教存亡的最主要因素还是在于佛教自身是否有人才的出现。清末民初,在中国佛教进入灭亡边缘之际,出现了三位赫赫有名的高僧大德,他们分别是八宗并弘、酷爱唯识学的太虚法师、兼祧五宗法脉的禅宗泰斗虚云法师和天台宗第四十四代传人倓虚法师。为行文方便起见,本文会以“三虚”合称这三位法师。作为一方领袖,他们都各自有其魅力,有能力感召追随者遵从他们的行为模式以至思想模式从事宗教活动。能否成为一代宗师在于他们可否看到时代的需要,随着时代局势的转移、变化而作出恰当的回应,把他们的思想言论付诸行动,并制定出具体可行的政策。在第二、三、四章中,分别对每一位法师作了一个简单而又扼要的论述,勾勒出他们的思想特点、其成长的经历及其宗教向度的形成与转化过程,以期道出他们的核心思想所在。凭着个人的禀赋与悲愿,身体力行,看他们如何在颓垣败瓦中把中国佛教重新建设起来。在近代的中国佛教界里以“三虚”并称,历史给予他们相当的肯定与高度的评价。有时候,把他们齐名看待也许只是出于一个历史的偶然。大家都是出了家的僧侣,巧合地都是以“虚”字为自己的法号。尤堪玩味的是这个“虚”字极具道家色彩,凸显出中国佛教文化的特色与内蕴。除了法号上的巧合,三位高僧都是出生在清末民初大致相若的时段里,在同一个国度、地域里活动过。他们彼此也曾相遇,在时代的潮流中激起浪花。大家也同为佛教出力,作出了不容小觑的贡献。虽然并称为“三虚”,分别都被标签为激进派或保守派等。把他们放回当时的历史现场,整个中国也正是面临着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保守与激进的思潮四方八面地冲击。在当时的社会现状中,他们的回应往往是激进中也有妥协之处,保守中也包含革新的意味。大家似乎都是在矛盾中找出彼此可以调和的地方,在现实坏境中不断磨合,务求找到共识。在这点上,可以从太虚不断的更改他的僧制改革中清楚看到端倪。他顺应潮流,屡易其稿,希望从中可以找到彼此皆能接受的方案,以至出现思想前后不一的现象,甚至被西方学者嘲讽为“儿戏”①,在后文讨论到太虚僧伽制度改革中,他按现状的改变而作出相应调整,本文有详细的交代。虽然三位法师并称为“三虚”,他们的贡献和影响并不一定是对等的;事实上,在当时的名望上三位法师也有点悬殊,但这无损他们各自努力,为佛教作出的贡献。在第五章中,比较他们思想的共同点和不同的地方,以突显三位的思想的独特之处。继而在第六章中,指出“三虚”个人的局限与对佛教思想掌握之不足的地方。这主要是归咎于时代的局限与断层现象所致,再从一个宗派历代传承的角度去探讨他们的法脉传承,从而梳理出一条脉络,探讨当中所出现的文化断层现象与以及其背后原因,进一步分析并探讨上述的思想脉络与历史源流等问题。在第七章中,论及三位法师对佛教界的贡献,继而探讨“三虚”佛教也就是中国佛教的继往开来,如何在秉承中国传统佛教资源的同时,同时在这样一个世俗化与多元文化的世界中,把中国佛教重新整合,为佛教找出一条适合现代人去走的新道路。本文采用一个比较宏观的角度来瞰览中国佛教的发展方向,把佛教发展的来龙去脉清楚地勾勒出来,这有助我们了解中国佛教一些关键的转折点。新的佛教思想的形成与当时时代背景所产生出来的问题息息相关,故此,了解时代背景是解开中国佛教一些历史上的悬案的重要锁匙。有了这个基础的认识,再把焦点放在“三虚”佛教的思想上,比较他们思想之间的异同,探讨他们对佛教界所作出的贡献,并指出他们不足之处。在最后一章谈到“三虚”佛教返本开新中,本文揭示了在佛教进入中国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异化的问题,这问题的缘起已在第一章中由季羡林点了出来,最早的解经家已“不完全忠实地”按照印度空宗的理论去了解佛教。佛教本来探讨是诸法存在的实相,讨论的是认识论上问题。当中心只是一种从属思维形式,而此心并非根源意义;但到了六祖慧能对《金刚经》中“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句言下大悟而产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中国佛教便出现了如麻天祥所说的第一次革命,由“心外佛”转为“心内佛”的探讨,本来是观照实相意义的般若观空思想转变成了具有深层根源义的如来藏系统,这个“心”不单是具有道德良知意义的心,更是具有主宰意义的心,能生万法,正符合了中国道德文化的“心性论”讨论范畴。胡适常常被人批评为佛教的门外汉,未有得到佛教界适当的重视。但事实上,他对佛教经典的辨伪工作尤其是禅宗的经典做了大量的考据工夫,发现六祖慧能或是胡适所说的七祖神会是带有“目的性”的诠释。而这些材料的发现,在佛经的诠释上对确认这个重心的转移提供了相当有价值的证据,对佛教文献学的贡献是巨大的。加上台湾学者萧政根据Max Muller所编的梵文对读为《金刚经》作为旁证,原文只有要求修行人“荡相遣执”①的意义,主旨是不住于相,不执着“六识”下的对象而已。这发现引证了了禅宗思想是经历了改造与转化,与两位学者胡适和麻天祥的说法不谋而合。在三位法师的思想基础上,本文期望可以为中国佛教找到一条新路向。大抵上,他们都同意佛教是理性的宗教,并不宣扬迷信思想。虽然,在具体修行上他们都各有所取,但佛教重理的性格,对这个全球化的新时代尤为重要。在新道路上,本文确立了一些方向,建议中国佛教走回一条理性的光明正道,以道德为首要,重新宣扬平等与博爱精神为务。过去的佛教理想远在遥不可及的彼岸,今天的佛教却立足在现实人间,人间佛教将是二十一世纪的全球佛教的聚焦点。

阎晓真[8](2018)在《太虚大师佛学思想三期演变研究》文中认为太虚大师是一位中国近代佛教史上具有现代性佛学思想的典范人物。太虚现代性佛学思想体现在以人生佛教为核心的佛教实践理论,这个理论是经历了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演变而来的。太虚在《我怎样判摄一切佛法》中,将自己的佛学思想分为三期,故本文以此为依据,在太虚自己提出三期佛学思想的基础上,具体分析其每一阶段佛学思想演变。文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第二章为太虚佛学思想第一期(1914年以前),是太虚对传统佛学的承袭;第三章为太虚佛学思想第二期(1915-1925),是太虚佛学思想的现代转型,他在西学东渐的影响下主动改造佛学;第四章为太虚佛学思想第三期(1926-1947),也是太虚现代佛学理论的完成阶段,最终提出了人生佛教的佛教实践理论。我认为太虚佛学思想的三期演变是传统到现代转型的过程,为中国佛教的现代转型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借鉴。

李凤仪[9](2017)在《五台山风景名胜区风景特征及寺庙园林理法研究》文中提出佛道名山风景名胜区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有机整体,记录了佛教、道教兴衰发展的轨迹。作为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的五台山是其中的佼佼者,改革开放以后由于管理、开发和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导致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呈现出“形”的破碎与“神”的缺失,“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和传统文化氛围逐渐淡薄。在这一背景下,遵循历史演进的脚步在宗教文化、地域文化、风景文化、建筑文化的基础上研究五台山作为佛教名山的风景特征以及五台山的寺庙园林理法对于保护风景名胜区景观风貌、促进风景区健康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本文从五台山佛教的缘起和演进入手,从宏观到微观、从自然环境到人文科学、从宗教理学到自然科学的角度对五台山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论述研究。构建了“国土范围——境域范围——风景名胜区——聚落系统——寺院”从宏观到微观的逻辑框架来研究不同尺度下五台山的风景特征。在国土范围、境域范围等宏观层面着重分析五台山发展成佛教名山的客观背景,以中国传统宇宙观和佛教世界观为切入点,挖掘五台山宏观地理区位特征和山岳格局的风景特征,找到其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理想空间格局以及佛教世界理想空间格局的内在联系。在风景名胜区、聚落系统、寺院等微观层面着重分析在宗教文化影响下风景特征、寺院选址和寺庙园林理法。最后基于物质实体挖掘了五台山风景文化意趣的内涵和外延,完善了对五台山“形”与“神”的系统认知。通过以上研究,本文研究结论可概括如下:第一,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的风景特征包括四点,分别为“圣几何式”的空间定位、“人间须弥式”的圣山格局、“村寺共生”的聚落系统、“形神兼具”的自然形胜;第二,五台山寺庙园林理法方面可总结为“境意相生”的的寺院选址、“因形就势”寺院布局、“礼制有序”的寺院形象、“脱凡入圣”的引导空间、“顺理成章”的寺院群体五个层面。本文为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发展提供了历史依据和理论依据,并在研究技术上借助Arc GIS、Google earth、IBM SPSS Statistics19等软件进行相关内容的定量化分析,实现了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结合。

王智兰[10](2016)在《闽台佛教关系探讨》文中提出闽台隔海相望,闽人移民入台早已有之,明郑治台前,福建的佛教信仰应已随移民带入台湾。明郑治台后,福建传统寺院佛教、以观音信仰为主的民俗佛教、居士佛教等随着明郑官兵、文人、民众迁移入台而传入台湾。明郑清代,福建赴台僧人在树立佛教僧人形象、讲经说法、传承法脉、培养僧徒、创建寺院等方面为正统佛教在台湾传衍和发展奠定基础并作贡献。同时,福建移民在台湾构建起与原乡类似的民俗佛教信仰,而民俗佛教的佛教性在台湾被淡化、民俗性被强化。台湾与福建一样存在僧人入住并住持宫庙现象,他们为满足民间民众的需求开展忏经等活动,还利用宫庙培养僧徒、传衍法脉、弘扬佛法。在台湾,民俗佛教比正统寺院佛教更盛。日据时期,闽台佛教关系不因日据台湾而疏远,反而继续维系与延续,台湾僧人前往福建受戒成为台湾佛教界的传统和僧人取得崇高社会地位的象征,台湾佛教丛林清规仍以传承福建佛教丛林清规为传统。福建佛教界的革新思潮与运动也成为台湾佛教界汲取革新思想、接受新式僧伽教育的重要来源,有理想有抱负的台湾佛学青年前来福建闽南佛学院等处学习、考察,接受福建新式僧伽教育和佛教革新思想洗礼,返回台湾后成为其佛教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日据时期闽台佛教界的交流成了闽台佛教对日本化佛教的抗争。

二、略论中国佛教的文化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略论中国佛教的文化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太虚大师的判教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第一章 太虚大师判教思想的背景
    第一节 近代中国佛教的文化境遇
        一、中西文化冲击下的中国佛教文化危机
        二、中国佛教的教理、教制、教产方面的危机
    第二节 太虚大师闻思经教的经历
        一、教理的学习
        二、修证的境界
    第三节 佛教的判教渊源及意义
        一、略释判教及其流变
        二、判教的意义
第二章 太虚大师判教思想的核心内容
    第一节 判教的理论基石—缘起性空
        一、六种缘起论之抉择
        二、“自性”之辨析
    第二节 判教的根本原则—契理契机
        一、契理:佛教的根本特质
        二、契机:佛教的历史变迁
    第三节 判教的脉络演变—次第真实
        一、形成期:分判“宗下”与“教下”
        二、发展期:主张摄小归大、八宗平等并弘
        三、成熟期:教、理、行融会贯通
    第四节 判教中的显密融摄—互学互鉴
        一、对显教的考察与抉择
        二、对密教的判摄与熔铸
第三章 太虚大师判教思想的目的
    第一节 以振兴中国佛教为本位
        一、明教理以达修证
        二、促改革以期救世
    第二节 以弘扬人生佛教为旨趣
        一、基于人乘佛教
        二、趣入大乘佛教
    第三节 以建设世界佛教为归宿
        一、建设世界佛教的客观需求
        二、建设世界佛教的现实条件
        三、建设世界佛教的文化意义
第四章 太虚大师判教思想的特点
    第一节 “新与融贯”
    第二节 解行相应
    第三节 文化自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裴休的佛教信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文献及研究
    三、现存问题
    四、研究方案
第一章 裴休生平及着述
    第一节 裴休生平仕履
        一、寒窗苦读的少年时期(791-822)
        二、初入仕途的探索积淀(822-841)
        三、三临藩镇,执掌一方(841-849)
        四、宰辅朝中的政治巅峰(849-856)
        五、垂暮晚年罢相归隐(856-864)
    第二节 裴休着述
        一、裴休着述存佚
        二、裴休着述分类及概况
        三、裴休撰述的问题分析
第二章 裴休家世与佛教信仰
    第一节 裴休世系辩证
        一、裴休世系补证
        二、裴休籍贯辨疑
        三、疏勒裴氏辨疑
    第二节 家庭环境对裴休信仰的影响
        一、裴肃的生平事迹
        二、裴肃对裴休信仰的影响
    第三节 济源裴氏与佛教地方化发展
        一、家世奉佛的济源裴氏
        二、裴氏三代与越州的百年佛缘
        三、济源裴氏对越州佛教影响范式
第三章 裴休与高僧的交往
    第一节 中晚唐儒释交往的时代背景
        一、佛教与政治的关系日益紧密
        二、儒释交往更趋深入
    第二节 裴休与僧人交往的阶段及方式
        一、京师高僧为主的前半生
        二、地方禅僧为主的后半生
    第三节 裴休与高僧交往的影响
        一、政教关系之融洽
        二、佛教思想之传播
        三、地方传法中心之崛起
第四章 裴休的三教会通思想
    第一节 唐代儒释道三教思想的融合
        一、儒家对佛、道的融合
        二、佛教对儒、道的融合
        三、道教对儒、佛的融合
    第二节 裴休的儒家思想
        一、儒家思想来源
        二、裴休的儒家思想
    第三节 裴休的佛教思想
        一、裴休佛教思想的形成
        二、裴休对高僧思想的继承
    第四节 裴休的三教同道思想
        一、对三教凡圣的会通
        二、三教之道的会通
        三、裴休三教同道思想的实践特点
第五章 裴休的佛教信仰及晚年实践
    第一节 裴休佛教信仰的发展阶段
        一、信仰形成期
        二、信仰自觉期
        三、信仰成熟期
        四、信仰终结期
    第二节 裴休佛教信仰的体系及逻辑架构
        一、裴休佛教信仰的构成
        二、裴休内在超越的逻辑架构
    第三节 裴休晚年的信仰实践
        一、裴休晚年舍宅为寺事件
        二、中晚唐士大夫舍宅为寺的总体趋势
        三、舍宅为寺心理因素分析
        四、舍宅为寺而成的新佛寺文化形态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3)宋以前佛教西方净土思想与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内容、方法及意义
        一、论文题目释义
        二、研究对象及方法
        三、研究动机和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思路及论文创新
        一、研究综述
        二、研究思路及论文创新
第二章 西方净土思想及其向中土的传播
    第一节 西方净土思想的内容
        一、净土与佛国土、极乐世界
        二、本愿思想与他力法门
        三、生天理想与轮回解脱
        四、净土法门与念佛修持
    第二节 西方净土思想的渊源
        一、阿弥陀佛和西方极乐世界的起源问题
        二、佛教净土思想的思想史探源:基于经验实践的伦理转向
    第三节 西方净土思想的传入
        一、西方净土思想传入前汉地的宗教思想环境
        二、净土经典的传译及本土着述
第三章 西方净土思想在汉魏两晋时期的阐释与文学表现
    第一节 念佛三昧提出的思想背景
        一、佛法东流,禅数先行
        二、玄学思潮与黄老之术
        三、从神通方术转向佛教义学
    第二节 念佛三昧的提出
        一、《般舟三昧经》中的“念佛三昧”
        二、《坐禅三昧经》中的“念佛三昧”
        三、慧远的《念佛三昧诗集序》
    第三节 西方净土思想的两种不同阐释路径:名相化和般若化
        一、名相化和般若化
        二、慧远僧团与鸠摩罗什僧团所传“念佛三昧”之比较
    第四节 念佛经验的诗学表现:僧团文人笔下的“念佛三昧”
        一、以象为本的审美创作
        二、注重虚静的审美意趣
第四章 西方净土思想在南北朝时期的阐释与文学表现
    第一节 西方净土思想在南北朝时期的传播情况
        一、经典的译入:《观无量寿经》和《无量寿经优婆提舍》
        二、南北方的不同传播情况
    第二节 西方净土思想在南北朝时期的涅盘学转向
        一、西方净土思想的地论学渊源
        二、《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的华严倾向与唯识倾向
        三、《大智度论》中般若化的净土思想
        四、昙鸾的“安乐净土义”:信愿持名,往生极乐
        五、净影慧远的“净土义”:法身为本,身土相应
    第三节 西方净土思想与南北朝文学:僧传叙事中净土高僧的形象塑造
        一、情节要素的初步形成
        二、往生异相的三时表现
        三、感梦神话及其深层内涵
第五章 西方净土思想在隋唐五代时期的阐释与文学表现
    第一节 西方净土思想在隋唐五代时期的传播情况
        一、念佛风气的盛行
        二、造像、绘画艺术的发达
        三、抄经的普及
        四、净土社
    第二节 西方净土思想在隋唐时期的成熟
        一、隋唐五代时期传入的涉及西方净土的经典及思想内容
        二、西方净土思想的成熟及理论体系的确立
    第三节 唐代文人诗中的西方净土意象及情感表达
        一、唐诗净土意象指向的往生主题
        二、唐诗净土意象赞咏的光明情境
        三、唐诗净土意象表达的景慕之情
        四、唐诗净土意象蕴含的出尘之思
    第四节 净土史实和文学想象:唐代传奇小说中的西方净土叙事
        一、唐代传奇小说中的西方净土叙事内容及特征
        二、史实与创作:对比唐代净土僧传叙事与传奇小说中的西方净土叙事
        三、作意好奇:叙事学角度分析西方净土叙事中的文学笔法
结语
参考文献
    一、经籍与古籍
    二、中文论着及译着
    三、学术论文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论文成果

(4)北朝女性与佛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 佛教经典中的女性观研究
        (二) 北朝女性佛教信仰研究
    三、研究方法、概念界定及所用材料
        (一) 研究方法
        (二) 概念界定
        (三) 所用材料
第一章 佛教的传播与北朝女性
    第一节 北朝女性信仰佛教的社会背景
        一、战乱灾害与佛教的盛行传播
        二、北朝佛教与政权
        三、北朝佛教戒律与儒家礼制的融合
    第二节 北朝佛教女性观与儒家妇德观
        一、北朝女性的面貌
        二、北朝佛教女性观
        三、佛教女性观与儒家妇德观的交融
    小结
第二章 礼制与戒律约束下的北朝后妃出家
    第一节 北朝后妃出家现象及原因
        一、北朝后妃出家现象
        二、北朝后妃出家原因
        三、北朝后妃出家的家庭及社会背景
    第二节 断欲苦修的比丘尼戒与后妃出家
        一、佛教戒律的制定及其在北朝的流行
        二、比丘尼戒的内容
        三、比丘尼戒与儒家礼制的融合
        四、北朝比丘尼的社会形象
        五、断欲苦修的比丘尼戒与后妃出家
        六、后妃为何出家为尼而不做女冠
    小结
第三章 北朝士族女性与佛教
    第一节 北朝士族女性信仰佛教的原因
        一、士族家学门风传统的影响
        二、士族女性的个人追求
        三、寡居女性的精神寄托
    第二节 佛教视角下的士族女性理想形象
        一、佛教影响之前的女性理想形象
        二、加入佛教元素的女性理想形象
        三、佛教元素在塑造女性理想形象中的意义
    第三节 丧礼的宗教性导向与北朝寡居女性奉佛
        一、三年丧制与北朝民众的居丧尽礼
        二、北朝时期的居丧礼仪与佛教
        三、士族女性的寡居生活与佛教
    小结
第四章 北朝平民女性与佛教
    第一节 佛教影响下的女性日常生活
        一、佛教影响下的民众日常生活
        二、戒律影响下的女性生活
        三、女身污秽观与女性奉佛
    第二节 平民女性的造像活动
        一、造像方式
        二、造像目的
    第三节 平民女性实现造像的经济基础及意义
        一、北朝平民女性造像的经济基础
        二、北朝平民女性信仰佛教的时代意义
    小结
第五章 北朝女性佛教信仰的特点及影响
    第一节 北朝女性佛教信仰的特点
        一、信仰群体的差异性与信仰世俗性的结合
        二、崇佛活动中伦理道德与情感的交织
        三、崇佛活动与修持成就的性别化差异
    第二节 北朝内尼制的后世影响
        一、内道场的出现及职能
        二、内道场内尼制对后世的影响
    第三节 寡居女性的宗教选择
        一、逐渐加强的贞节观念
        二、寡居女性的佛教选择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禅宗美学“心性”对汉传佛教景区景观空间设计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相关界定
    四、文献综述
    五、思路框架与内容
    六、研究方法
    七、研究创新之处
第一章 禅宗“心性”的美学思想发生与历史演进
    1.1 禅宗思想的创立与“心性”美学的雏形
        1.1.1 拈花微笑的美学史价值
        1.1.2 达摩禅法的美学解读
        1.1.3 “东山法门”的美学意味
    1.2 “心性”美学思想的发展与成熟
        1.2.1 南顿北渐之争及美学影响
        1.2.2 马祖道一对于“心性”美学彻底本土化的构建
        1.2.3 从宗教禅到美学禅
    1.3 “心性”美学思想的基本特征
        1.3.1 “即心即佛”审美思想与摆脱羁绊的自由精神
        1.3.2 “不立文字”审美思想与直觉体验的思维方式
        1.3.3 “空观”审美思想与物我同一的审美意境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心性”对历代汉传佛教寺院设计的影响
    2.1 两晋—南北朝:“心性”美学思想下的禅寺初创
        2.1.1 政治经济文化及佛教特征
        2.1.2 “世间即涅盘”美学思想与寺院选址
        2.1.3 “清静无为”美学思想与凿窟修禅的盛行
        2.1.4 历史经验:“心性”影响下的禅寺“佛向自然寻”
    2.2 隋唐:“心性”美学思想下的禅寺兴起
        2.2.1 政治经济文化及佛教特征
        2.2.2 隋唐寺院建筑空间的基本格局
        2.2.3 “空无”美学思想与禅林的兴起
        2.2.4 历史经验:“心性”启示下的禅寺“农禅双修制”
    2.3 唐中叶以降:“心性”美学思想下的禅寺兴盛与演变
        2.3.1 政治经济文化及佛教特征
        2.3.2 百丈禅寺:“不立佛殿,唯树法堂”的向心之象
        2.3.3 百丈禅寺的变异
        2.3.4 历史经验:基于“心性”的禅寺“象”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心性”对当代佛教景区景观空间设计的启示
    3.1 当代佛教景区调研现状
        3.1.1 汉族地区重点佛教景区的整体情况
        3.1.2 佛寺类型分析
        3.1.3 景观空间设计特征
    3.2 当代佛教景区设计所存在的问题
        3.2.1 不如法设计的主要特征
        3.2.2 不如法设计的主要原因
        3.2.3 案例分析
    3.3 “心性”在当代佛教景区景观空间设计中的应用及其启示
        3.3.1 “即心即佛”审美思想与完善的游憩活动体系
        3.3.2 “不立文字”审美思想与环保教化功能
        3.3.3 “空观”审美思想与超越景观的“禅境”
        3.3.4 案例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心性”理论实践及案例分析
    4.1 “心性”美学思想下的三论宗佛教文化园艺术规划设计
        4.1.1 三论宗佛教文化园概况
        4.1.2 三论宗“祖庭”文化景观空间序列的构建
        4.1.3 塑造象征、比拟性的佛教文化景观符号
    4.2 传承与“创新”——法门寺文化景区景观空间设计
        4.2.1 法门寺文化景区概况
        4.2.2 基于“心性”影响下的古法门寺“圣地”
        4.2.3 缺乏“心性”禅境下的新法门寺“胜地”
    4.3 “心性”在当代佛教景区实践经验的总结
        4.3.1 明确佛教景区设计理念和目标
        4.3.2 塑造与当地环境相融合的整体空间格局
        4.3.3 营造具有“禅境”的景观空间氛围
    本章小结
总结与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一、文中图片来源
    二、旅游信息需求访谈调查表
    三、作者参与的实践项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6)九华山寺庙园林理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佛道名山的保护
        1.1.2. 九华山风景名胜区发展中的问题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范畴
        1.3.1. 九华山
        1.3.2. 寺庙
        1.3.3. 寺庙园林
        1.3.4. 园林理法
    1.4. 研究现状
        1.4.1. 山岳类风景名胜区相关研究
        1.4.2. 汉传佛教寺庙研究现状
        1.4.3. 寺庙园林研究
        1.4.4. 园林理法相关研究
        1.4.5. 九华山相关研究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1.6.1. 田野调查法
        1.6.2. 文献分析法
        1.6.3. 图像学分析法
        1.6.4. 对比分析法
        1.6.5. 跨学科研究法
    1.7. 研究框架
2. 九华山自然环境概况
    2.1 地质概况
        2.1.1. 地质演变
        2.1.2. 地质构造
    2.2. 地形地貌
    2.3. 气候特征
    2.4. 水文特征
    2.5. 土壤特征
    2.6. 植被特征
        2.6.1. 植被特征概况
        2.6.2. 古树名木
    2.7. 自然景观特征
        2.7.1. 名峰怪石
        2.7.2. 峻岭盆地
        2.7.3. 岩窦
        2.7.4. 奇松
        2.7.5. 时景
3. 九华山人文环境概况
    3.1. 九华山宗教发展过程
        3.1.1. 唐代以前
        3.1.2. 唐代
        3.1.3. 五代十国至元代时期
        3.1.4. 明清时期
        3.1.5. 民国时期
        3.1.6. 新中国成立后
    3.2. 九华山佛教文化特征
        3.2.1. 地藏菩萨信仰
        3.2.2. 宗派信仰
        3.2.3. 儒释道三教融合
        3.2.4. 佛教文化的世俗性
    3.3. 小结
4. 九华山寺庙园林营建过程
    4.1. 唐代
        4.1.1. 寺庙园林
        4.1.2. 交通体系
        4.1.3. 聚落景观
    4.2. 五代十国至元代时期
        4.2.1. 寺庙园林
        4.2.2. 交通体系
        4.2.3. 聚落景观
    4.3. 明清时期
        4.3.1. 寺庙园林
        4.3.2. 交通体系
        4.3.3. 聚落景观
    4.4. 近现代时期
        4.4.1. 寺庙园林
        4.4.2. 交通体系
        4.4.3. 聚落景观
    4.5. 小结
5. 九华山整体布局结构分析
    5.1. 山水格局分析
        5.1.1. 九华山与外围环境的空间
        5.1.2. 空间格局
    5.2. 空间序列特征
        5.2.1. “两轴一面”的景观结构
        5.2.2. 景观序列
        5.2.3. 景观视线关系分析
    5.3. 寺庙选址特点
        5.3.1. 寺庙选址与竖向相关性分析
        5.3.2. 寺庙选址于水体相关性分析
        5.3.3. 寺庙选址的地形特征
    5.4. 寺庙环境朝向
    5.5. 寺庙的尺度与形态
        5.5.1. 寺庙尺度分类
        5.5.2. 寺庙平面形态
        5.5.3. 寺庙空间形态
    5.6. 小结
6. 九华山寺庙园林构成分析
    6.1. 寺庙园林空间构成
    6.2. 寺庙引导空间序列的组织
        6.2.1. 引导空间的功能与作用
        6.2.2. 引导空间类型
        6.2.3. 引导空间景观元素
        6.2.4. 引导空间结构规律
    6.3. 寺庙建筑空间布局
        6.3.1. 徽派建筑特征
        6.3.2. 建筑组合空间特征
        6.3.3. 寺庙建筑类型
        6.3.4. 建筑单体特征
        6.3.5. 建筑细部特征
        6.3.6. 九华山寺庙建筑现存问题
    6.4. 寺庙环境空间布局
        6.4.1. 环境空间的基本类型
        6.4.2. 庭院植被
        6.4.3. 高差处理
        6.4.4. 景观细部
    6.5. 小结
7. 九华山寺庙园林意境的营造
    7.1. 意境的生成
        7.1.1. 意境的概念
        7.1.2. 意境的生成机制
    7.2. 生成意境的物象
        7.2.1. 视觉
        7.2.2. 听觉
        7.2.3. 嗅觉
        7.2.4. 味觉
    7.3. 意境的表达方式
    7.4. 寺庙园林意境的提示与指引方法
        7.4.1. 楹联匾额
        7.4.2. 诗文
        7.4.3. 摩崖石刻
        7.4.4. 九华十景
    7.5. 小结
8. 结论
    8.1. 结论
        8.1.1. 九华山寺庙园林营建过程
        8.1.2. 九华山整体布局结构特征
        8.1.3. 九华山寺庙园林构成理法特征
    8.2. 创新点
        8.2.1. 思路创新——从空间、文化、时间的全面视角进行的寺庙园林景观理法系统性研究
        8.2.2. 方法创新——定量化研究的运用
        8.2.3. 内容创新——补充九华山研究的缺失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一
    附表二
    附表三
    附表四
    附表五
    附表六
    附表七
图表目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7)三虚佛学思想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选题理由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时代与回应
    第一节 晚清与民国佛教所面对的问题
        一、中国佛教衰落的历史背景
        二、丛林制度之诸多问题
        三、庙产兴学
        四、僧侣素质的低落
    第二节、近代佛教之复兴
        一、文化意义上的复兴
        二、唯识学的兴起
        三、佛教原典的注意
        四、出世到入世之转向
        五、居士佛教的抬头
    第三节 历史洪流中的回应
        一、僧侣中之典范人物: 三虚
        二、三虚得名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太虚之佛学思想
    第一节 太虚思想总论
        一、太虚的成长经历与宗教向度的形成
        二、太虚思想的转化历程
        三、太虚思想的特点
    第二节 太虚真现实论思想
        一、真现实论思想的发源
        二、真现实论思想的内容
    第三节 太虚唯识思想
        一、太虚唯识思想的内容
        二、太虚唯识思想的应用
    第四节 太虚之人生佛教思想
        一、人生佛教思想内容
        二、人生佛教的实践
    第五节 太虚与僧伽教育与制度改革
        一、太虚僧伽教育改革
        二、太虚僧伽制度改革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虚云之佛学思想
    第一节 虚云思想总论
        一、虚云成长经历与宗教向度的形成
        二、虚云思想的转化历程
        三、虚云思想的特点
    第二节 虚云禅学思想
        一、自性是佛的思想
        二、平常心是道
        三、农禅的思想
        四、话头禅的思想
        五、禅净双修的思想
        六、禅戒合一的思想
        七、虚云禅学之实践
    第三节 虚云与僧伽教育与制度改革
        一、虚云僧伽教育改革
        二、虚云僧伽制度改革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倓虚之佛学思想
    第一节 倓虚思想总论
        一、倓虚的成长经历与宗教向度的形成
        二、倓虚思想的转化历程
        三、倓虚思想的特点
    第二节 倓虚天台宗思想
        一、一念三千
        二、圆融三谛
        三、妄心观
    第三节 倓虚净土思想
        一、天台宗与净土宗思想的结合
        二、他力与自力的结合
        三、净土法门的简易性
        四、净土法门的安全性
        五、倓虚弘法之实践
    第四节 倓虚与僧伽教育与制度改革
        一、谈虚僧伽教育改革
        二、倓虚僧伽制度改革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三虚佛学思想之比较
    第一节 三虚的交往
    第二节 三虚思想的共同方向
        一、圆融精神
        二、兼修净土
        三、重视戒律
        四、爱国精神
    第三节 三虚思想的不同展现
        一、愿景与理念
        二、革新与守业
        三、经教与修行
        四、出世与入世
        五、净土思想的比较
        六、僧伽教育改革的比较
        七、僧伽制度改革的比较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三虚佛学思想之局限与断层
    第一节 三虚个人条件的局限
        一、太虚的局限
        二、虚云的局限
        三、谈虚的局限
    第二节 三虚佛学思想之不足
        一、太虚对唯识思想掌握之不足
        二、虚云对禅宗思想掌握之不足
        三、倓虚对天台宗思想掌握之不足
        小结
    第三节 太虚与法相唯识宗传承与断层
        一、太虚与法相唯识宗法脉的传承
        二、太虚与法相唯识思想的断层
    第四节 虚云与禅宗的传承与断层
        一、虚云与禅宗法脉的传承
        二、虚云与禅宗思想的断层
    第五节、倓虚与天台宗的传承
        一、倓虚与天台宗法脉的传承
        二、倓虚与天台宗思想的断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三虚佛教之贡献与返本开新
    第一节 三虚佛教之贡献
        一、树立僧人典范
        二、丛林制度之重建与革新
        三、僧伽素质的提高
    第二节 三虚佛教面对的新时代
        一、宗教世俗化
        二、宗教多元化
        三、宗教庸俗化
    第三节 三虚佛教面对的新挑战
        一、无神论者的责难
        二、中国佛经翻译的问题
        三、中国佛教伪经的问题
        四、净土思想的建构与迷思
        五、中国佛教正统性的责难
        六、居士佛教的抬头
    第四节 三虚思想的开新气象
        一、中国佛教的入世转向
        二、“东方化”的新时代
        三、中国佛教的多元与整合
        四、中国佛教与其他宗教的对话
    第五节 三虚佛教的第三条道路
        一、树立佛教的光明正道
        二、佛教批判精神的继承
        三、净土思想的深化
        四、大小乘佛教之统一
        五、如实观精神的确立
        六、佛教的自由意志
        七、佛学研究的新路向
        八、人间佛教的新路向
结语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

(8)太虚大师佛学思想三期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思路与主要内容
第二章 第一期(1914年以前):传统佛学的承袭
    第一节 传统佛学思想的形成
        一、受学于敬安、歧昌、道阶
        二、阅藏于西方寺
        三、接受新思想
    第二节 天台宗判教观
    第三节 佛教史观初步形成
第三章 第二期(1915-1925):佛学思想的现代转型
    第一节 第二期佛学思想转型
        一、普陀山闭关
        二、西学与新学思潮的影响
    第二节 附小于大、八宗平等的判教观
        一、附小于大
        二、八宗平等
    第三节 以科学格义佛学
        一、佛学理论比附科学名词
        二、佛法比附科学方法
    第四节 完善僧制建设
        一、设立社会事业机构
        二、设立新式佛学研究机构
第四章 第三期(1926-1947):现代佛学理论的完成
    第一节 现代新视野下的佛教观
        一、三期三系的佛教史观
        二、三级三宗的佛教判教观
        三、三依三趣的佛教实践观
    第二节 理性佛教思想
        一、理性概念引入佛学
        二、法性即是理性
        三、佛学即慧学
    第三节 现代性佛教理论——人生佛教
        一、人生佛教的提出
        二、人间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太虚大师主要着作年表
作者简历

(9)五台山风景名胜区风景特征及寺庙园林理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佛道名山的保护
        1.1.2. 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发展中的问题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对象
        1.3.1. 山岳格局与风景特征
        1.3.2. 寺庙园林
    1.4. 研究现状
        1.4.1. 概念解析
        1.4.2. 山岳型风景名胜区相关研究
        1.4.3. 寺庙园林相关研究
        1.4.4. 五台山历史文献材料和相关研究
    1.5. 研究方法
        1.5.1. 调查法
        1.5.2. 文献研究法
        1.5.3. 跨学科研究法
        1.5.4. 个案研究及总结法
    1.6. 研究框架和论文结构
2. 五台山佛教发展及寺院空间分布格局变迁
    2.1. 以良好的自然环境为佛教发展的基础
        2.1.1. 地质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
        2.1.4. 水环境
        2.1.5. 土壤及植被特征
    2.2. 以人文因素的介入为发展的驱动力
        2.2.1. 经典论证
        2.2.2. 皇家扶持
    2.3. 五台山历代佛教发展及寺院建设
        2.3.1. 前期:初传与鼎盛(东汉——唐)
        2.3.2. 中期:重创后复苏(五代——金)
        2.3.3. 后期:发展与复兴(元、明、清)
        2.3.4. 近期:衰落与开发(民国至今)
    2.4. 五台山佛教特征
        2.4.1. 文殊菩萨信仰
        2.4.2. 汉藏佛教并存
        2.4.3. 大乘八宗并行
        2.4.4. 十方子孙并重
    2.5. 小结
3. 国土尺度下五台山的空间定位
    3.1. 中国传统大地理观的产生与表现
        3.1.1. 古代空间测绘实践
        3.1.2. 中国传统的宇宙观
        3.1.3. 佛教世界的宇宙结构
        3.1.4. “大地理观”空间意识与空间表现
    3.2. 五台山空间定位中的大地理观
        3.2.1. 五台山与各朝都城的空间轴线关系
        3.2.2. 四大佛教名山的空间轴线关系
        3.2.3. 五台山与“四埵”的五方定位关系
    3.3. 国土范围内的五台山朝圣行为
        3.3.1. 五台山朝圣行为的双重意义
        3.3.2. 国土范围内五台山朝圣旅程
        3.3.3. 五台山周边的入山路线
        3.3.4. 朝圣行为衍生的空间标识
    3.4. 小结
4. 五台山境域山岳格局与朝山路线
    4.1. 五台山山岳格局中的传统理想景观模式
        4.1.1. 五台山仙山模式
        4.1.2. 五台山五方布局模式
        4.1.3. 五台山台怀地区的山水佳穴模式
        4.1.4. 五台龙脉
    4.2. 山岳格局影响下的朝山路线
        4.2.1. 历史上的朝山路线
        4.2.2. 朝山路线分类
    4.3. 基于朝台、朝寺路线的景观视觉敏感度分析
        4.3.1. 景观视觉敏感度评价因子选择
        4.3.2. 景观视觉敏感度各因子评价结果分析
        4.3.3. 综合景观视觉敏感度
    4.4. 小结
5. 五台山风景名胜区村寺共生聚落系统
    5.1. 寺院选址特点
        5.1.1. 寺院选址的地形特征
        5.1.2. 寺院选址与竖向相关性
        5.1.3. 寺院选址与水体相关性
    5.2. 村落分布特点
        5.2.1. 依谷而建
        5.2.2. 村寺相依
    5.3. 村寺共生聚落系统构成
        5.3.1. 小型村寺共生聚落组团
        5.3.2. 村寺共生聚落系统形态特征
    5.4. 村寺共生聚落系统的共生特征
        5.4.1. 历史上的社会经济联系
        5.4.2. 近现代的旅游服务联系
        5.4.3. 未来村寺共生聚落面临的危机与挑战
    5.5. 小结
6. 五台山寺庙园林理法
    6.1. 寺院空间布局
        6.1.1. 古代五台山寺院的空间布局
        6.1.2. 当代五台山寺院的空间布局
        6.1.3. 寺院布局中的建筑元素
        6.1.4. 寺院布局中的园林特征
    6.2. 寺院引导空间序列组织
        6.2.1. 引导空间类型
        6.2.2. 引导空间构成元素
    6.3. 寺院群体布局及游线组织
        6.3.1. 向心式布局——灵鹫峰寺院群
        6.3.2. 念珠式布局——黛螺顶寺院群
        6.3.3. 聚集式布局——南山寺寺院群
    6.4. 结论
7. 五台山风景文化意趣
    7.1. 自然之境——自然景观中的文化意趣
        7.1.1. 地貌地质的文化意趣
        7.1.2. 草木植物的文化意趣
        7.1.3. 天时天象的文化意趣
    7.2. 人文之境——寺庙园林中的文化意趣
        7.2.1. 建筑艺术中的景象营造
        7.2.2. 文学艺术中的景意营造
    7.3. 五台山风景文化意趣的传播及转译
        7.3.1. 文学
        7.3.2. 寺院造景及山岳名胜
        7.3.3. 清代皇家园林
    7.4. 五台山风景文化意趣的产生机制
    7.5. 小结
8.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1.1. 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的风景特征
        8.1.2. 五台山寺庙园林理法
    8.2. 讨论
        8.2.1. 创新点
        8.2.2. 局限性
        8.2.3. 余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10)闽台佛教关系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本选题的确立
    二、本论题相关研究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四、资料来源
第二章 闽台佛教关系历史脉络
    一、明郑时期福建佛教传入台湾
    二、清领时期台湾佛教的发展与福建佛教
    三、日据时期台湾佛教对福建佛教传统的传承及闽台佛教的革新
第三章 明郑清代闽台寺院佛教关系
    一、台南开元寺与福建佛教的关系
    二、赤山龙湖岩、大仙寺、碧云寺与福建佛教的关系
    三、台湾其它主要寺院与福建僧人的关系
第四章 明郑清代闽台民俗佛教关系
    一、明郑清代台湾民俗佛教总体状况
    二、以清水祖师信仰为例,考察闽台民俗佛教关系
    三、以僧人住妈祖庙为例,考察闽台民俗佛教关系
第五章 日据时期闽台佛教对日本化的抗争(上)
    一、日据时期闽台佛教关系背景
    二、日据时期台湾佛教对福建佛教传统的继承
第五章 日据时期闽台佛教对日本化的抗争(下)
    一、福建佛化新青年运动传入台湾
    二、闽南佛学院对台湾佛教人才的培养及其影响
    三、闽台佛教改革的共鸣——以慧云法师为个案
第六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略论中国佛教的文化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太虚大师的判教思想研究[D]. 胡源娟.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2]裴休的佛教信仰研究[D]. 狄蕊红. 西北大学, 2020(07)
  • [3]宋以前佛教西方净土思想与文学[D]. 丁良艳.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4]北朝女性与佛教[D]. 白春霞.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5]禅宗美学“心性”对汉传佛教景区景观空间设计的启示[D]. 雷亚伦. 上海大学, 2019(02)
  • [6]九华山寺庙园林理法研究[D]. 刘玮.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7]三虚佛学思想之研究[D]. 谭智昌(Tam Chicheong). 武汉大学, 2018(06)
  • [8]太虚大师佛学思想三期演变研究[D]. 阎晓真. 中国计量大学, 2018(02)
  • [9]五台山风景名胜区风景特征及寺庙园林理法研究[D]. 李凤仪.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10]闽台佛教关系探讨[D]. 王智兰. 厦门大学, 2016(07)

标签:;  ;  ;  ;  ;  

论中国佛教的文化建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