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商务渐趋移动化——诺基亚整合安全为移动铺路(论文文献综述)
李国敏[1](2019)在《新时代中国企业海外拓展的战略风险 ——基于典型案例的系统分析》文中指出本文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认识和应对中国企业海外拓展面临的战略风险。对于企业国际化面临的各种风险及其应对,国内外有了丰富的研究,但对于海外战略风险,人们并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我们认为固然战略风险与政治风险关系极其密切,但鉴于企业海外战略风险影响后果的特殊严重性,有必要予以专门而深入的研究。围绕上述核心问题,我们以复杂系统思维方法为主,同时运用历史考察、案例分析等方法展开全文。首先弄清企业国际化理论和中国企业的海外拓展史,重点是实施“走出去”战略之后的中国企业海外拓展情况,以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时代”背景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机遇。其次,着重对企业海外战略风险进行解析。在梳理企业国际化面临的各种风险基础上,以复杂系统思维方法探讨海外战略风险的特点,并对新时代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战略风险进行总体分析。企业海外战略风险往往由宏观国际环境格局或中观双边外交关系的重大变动所造成,具有宏观全局性、强烈的政治性和立体多维的关联性,呈现复杂的非线性因果关系和突变式涌现特征,其破坏性极大,并且可能持续发生不利影响。论文还对新时代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战略风险进行总体分析。接着以中兴通讯和华为两个中国高科技企业作为案例,分析在新时代、百年大变局背景下美国遏制中国政策对中国企业海外拓展造成的严重战略风险。本文还以国电投密松电站项目和中企利比亚项目为案例,分析国际国内政治等因素对于中企海外项目造成的战略风险。最后,论文就新时代中国企业海外拓展的战略风险提出了应对建议,并对新时代中国企业拓展海外利益和防范化解战略风险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吴亚鑫[2](2017)在《我国移动阅读应用产业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技术与实践的推动下,网络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传统的产业形态在不断变革,新的产业形态不断涌现。绵延数千年的出版业已经由传统的产业发展模式演变成数字出版、手机出版、移动阅读等新的产业形态。继而,数字出版产业链的不断演进而衍生出移动阅读APP产业链。借用相关理论,探明移动阅读APP产业链的构成、发展现状及运行机制,发现并总结产该业链中的冲突、整合现象等是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本文共八章。第一章为绪论,即本文的开篇,包括研究背景、研究内容、文献综述以及相关概念的界定等内容。第二章对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做了介绍,价值链理论和产业链理论是本文所主要借鉴的理论。第三章,包括动阅读APP的发展背景、移动阅读APP产业链发展历程与发展现状等,本章在全文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第四、五、六三章,分别对移动阅读APP产业链上、中、下游的功能、企业构成、业务模式等分别进行了论述。第七章,分析了我国移动阅读APP产业链中各环节主体之间存在的冲突、矛盾与整合等产业现状。第八章是文章的结尾,总结全文。在移动阅读APP产业链中,处于上游的内容生产商是移动阅读APP产业链中的内容提供者。上游企业在产业链中的话语权相对较弱,但是他们始终没有放弃自建平台的努力。中游企业集内容集成商、平台开发商与运营商等多种角色于一身,既掌握着大量的用户资源,同时也携有来自上游企业的内容资源,是连接内容生产与内容消费的“交通枢纽”,属于移动阅读APP产业链中的关键战略节点。下游企业主要承担着移动阅读APP在通往读者过程中的服务性角色,如流量服务、移动支付服务、下载服务以及终端服务等,这些服务在整个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移动阅读APP产业链形成的时间并不长,产业链内企业之间尚存在一定的矛盾与冲突。要解决这些问题,进行产业链内的整合也就显得必要。短期来看,平台是整个产业链的核心,但从长期来看,产业链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关键在于产业链内各环节能否形成分工明确、高效的运行机制,也在于各节点企业之间能否形成合理而稳定的利益分配模式。
王婷[3](2016)在《多维视野下的中国手机媒介 ——基于技术文化史的研究》文中认为手机媒介的诞生,尤其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使用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对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它扩大了人际传播的影响和范围,颠覆了新闻信息的传播路径,取代了闹钟、钱包、手电筒、日历等日常用品,丰富了人们闲暇时间的娱乐选择,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重要媒介。与此同时,其平等、兼容和开放的特性对文化多元、社会互动和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为相关领域的管理与规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手机媒介既是现代社会多种媒介融合的典范,又是消弭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界限的推手;既使人跨越时空障碍而与他人取得联系,又使人在中介化的交流中日渐疏远;既融多种实用的物质功能于一身,又能提供丰富的文化内容和精神产品;既为人类排忧解难,又产生许多复杂难题……为了厘清手机媒介拥有的多重角色,对手机媒介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研究十分有必要。研究以对如下四方面的思考为切入点进行:第一,手机何以成为人须臾不离的媒介?换言之,手机在人的日常生活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探寻手机媒介传播规律和功能融合是研究的第一个思路。第二,手机媒介的融合性将人“捆绑”在手机上,人的社会关系也依附于手机媒介。手机媒介重构的社交方式和人际关系是研究的第二个思路。第三,仅凭社交上的便利还不足以催生出沉迷于手机的“低头族”,丰富的内容和应用也是令他们乐此不疲使用手机的重要原因所在。以手机游戏、手机音乐和手机视频为代表的手机内容产业的盈利模式以及其在发展中所遇到的障碍是研究的第三个思路。第四,在新媒介形态产生之初,政策的鼓励和法律的宽松都是为了促进其更快发展,但在媒介逐渐发展成熟时应对其产生的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手机媒介的融合性与传统媒体规制的分业性相冲突,加大了管理与规制的难度。如何理顺政府机关、手机媒介企业、行业协会以及用户个人之间的关系,建立手机媒介的管理与规制框架是研究的第四个思路。在这四个思路的指导下,研究以技术文化史为纲分析手机媒介在各个时期对当时的人、社会和文化的影响。首先将手机媒介置于媒介进化的历史进程中进行考察,以功能升级和系统更新为标准划定手机媒介的发展分期。手机媒介从没有太大实用价值的实验室概念产品发展到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将人从特定的空间解放出来,赋予人在行走中与不在场的人交流的自由。进入2G功能机时代,手机媒介从语音通话工具发展为拥有文字、图片、音频以及简短视频的多媒体终端,其塑造的信息生产与传播方式逐渐消弭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之间的界限。3G智能手机延伸为物联网的中心设备,媒介杂交固然可以释放巨大能量,但是其相伴随的破坏性也绝不容忽视。手机媒介带来的多任务处理将媒介的人性化逆转为人的机械化,媒介对人的物化值得人们警醒和深思。在人类漫长的进化史中,无论从基因选择还是从习得体验而言,人际交往在个体进步和社会发展中都有其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时期的人际沟通工具总是与这个时期个体移动的频繁程度和活动范围的远近相适应。手机媒介作为人际沟通工具成为现代社会变迁的产物,它将即时或延时、同步或异步等多种社交方式融为一体,其建构的移动性和半虚拟性情境一方面赋予主体与他人的连接自由,另一方面又弱化和消解了人的主体性和唯一性。在人与媒介形成的相互形塑与共同演化的关系中,呈现出媒介的人性化演化和人的机械化发展趋势,这在抬高媒介地位的同时无疑降低了人的地位。手机媒介超越时空限制使人处于永远在线的状态,刷新了亲密与孤独的界限,长期的中介化社交产生了一种新型的“舍近求远”的人际关系,最终致使人们忽视现实世界的人与事。只有将手机媒介还原到工具位置,通过“社交泛在化”以尊重自身的方式塑造技术,用线下活动转化线上虚拟关系,发挥手机媒介的组织与协调功能,将真正的社交还归现实生活,才能恢复人之为人的本性。手机媒介在通讯功能与社交功能之外,还因提供丰富多彩的内容产品和文化服务而具有休闲娱乐功能。现代社会是媒介社会,移动互联网络的升级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使人们的日常生活实践被海量的信息包围,手机媒介内容产业成为信息时代文化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游戏是人类的天性,人类需要优秀的游戏以获得深度的、持久的乐趣。手机游戏契合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微操作、微体验与微社交的“微文化”,受到不同年龄阶用户的欢迎。手机媒介的便携性特征和视听播放功能使音乐成为手机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保护和用户价值是手机音乐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和必由之路。在“三网融合”政策的推动下,兼容多种视频资源的手机媒介成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关注的焦点。手机视频产业虽然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是其在内容生产与运营、用户喜好与培养以及盈利模式上都存在不少问题。借助大数据思维,对相关数据进行收集、整合、挖掘以及分析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手机媒介在使用与传播中产生了种种仅靠市场力量无法解决的问题,如垃圾短信泛滥和社交网络谣言四起、闯入公共空间和侵犯私人空间、色情内容屡禁不止等等,需要政府进行宏观调控与管理规制。现阶段,从纵向上看,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相关主管部门制定的部门规章、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的司法解释以及各级政府机关的规范性文件构成手机媒介规制的五大层面;从横向上看,每个层面中涉及的管理与规制内容又可以分为基础设施管理、服务提供者管理、个人信息保护和传播内容管理四大方面。我国已初步建立起手机媒介规制的基本框架,尽管如此,作为融合性媒介和新媒介代表,手机媒介的管理与规制无论从政府的他律、行业的自律还是从用户的自我约束和监督而言,依然存在不少难题。“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国外新媒介规制的先进经验,从立法约束、政策规范、行业协会以及用户媒介素养方面提出我国手机媒介的规制办法,对于推动我国手机媒介恰当使用和内容健康传播大有裨益。手机媒介绝不仅仅是信息时代的技术创新或当下社会的潮流写真,人们对手机媒介的使用、接受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态度和立场具有深远的意义。手机媒介不仅对人作为真正社会人的生存提出挑战,也对既有的文化生态、社会秩序和经济形态造成一定的冲击,因而有必要对其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探索。
张培琦[4](2016)在《云南移动“车联网”应用的营销研究》文中提出在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电话通信行业发生很大的发展与改变,我国电信行业中属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的实力及资金最为雄厚,在电信市场中占据着首要位置,随着手机通讯的普及,中国移动用其高质量的服务水平带动着自身产业的发展。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国移动也在进行着改革,一方面不断地发展自身通信技术,开拓新服务;另一方面也重视自身的服务质量,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以此开拓新市场,因此对于自身营销策略的改变也显得尤为重要。现在,通信服务在社会上的普及率也越来越高,从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趋势中能明显看出,服务业是带动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坚力量。服务营销的优势也在经济不断发展中凸显出来,所以,改变传统的营销策略对于提高企业提高自身在市场营销中的竞争力是十分重要的,从传统营销转变为服务营销,对于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是尤为重要的手段。随着应用带来的变革,电信运营商所注重的传统业务日趋饱和,用户增长乏力,利润下滑,而以“车联网”为代表的物联网业务蒸蒸日上,成为电信运营商重视的一个新的业务增长点。“车联网”业务不同于电信运营商所熟悉的传统业务,技术性更强,参与者更多,客户需求更加复杂。对于电信运营商而言,找准位置发挥所长,才能在“车联网”发展的大潮中获取收益。本文从电信运营商的视角,对云南移动的车联网业务开展进行研究。首先,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对服务营销理论做出相关论述,然后对云南移动及云南移动应用营销现状进行分析,并以车联网移动应用为例,从制度、社会、经济、科技四方面分析其营销环境。最后,确定云南移动在车联网领域的目标市场及营销定位,并从业务及组合、资费与流程、渠道与设施、人员与沟通四方面提出相关的营销策略。本文的分析对于提高云南移动的服务水平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对云南移动或类似企业发展车联网业务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李亚玲[5](2015)在《我国智能手机媒体内容规制探究:变革、继承与实践》文中研究表明媒介内容对人类的认知和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又与社会的政治意识紧密相关,因而,内容规制的意图和努力始终贯穿各种传媒形态发展的历程。对于传媒内容规制的关注也是一个全球普遍性话题,尤其是在新的媒介形态不断挑战旧有规制模式的背景下,各个国家都在积极地寻求对策。本文就立足于我国实际来探究智能手机媒体的内容规制问题。当下正迅速崛起的智能手机,具有内容和形态上的高度聚合,极其复杂的内容生产模式,公私交融的传播情境,海量的UGC,以及人工智能化的应用等诸多特性,从而瓦解着传统的传媒内容规制,并不断提出新的问题和挑战。本文将其概括为:宏观规制架构的变革,流程控制模式的失效,公私空间边界的重构,公众媒介素养的重新诠释,以及两类权利诉求的凸显。其中,宏观规制架构的变革指,针对智能手机媒体在传媒形态和传媒产业上的融合特质,需考虑建立更具融合特质的规制框架,并着力于廓清传媒内容层规制的外部边界,以及内部的分类与标准。流程控制模式的失效主要是由于,智能手机媒体多元的传播主体,随机的传播机会,以及聚合与协作式的生产模式,使得原本面向专业传媒机构的、直接的内容管控其效用降低,从而,必须代替以全新的内容规制思路。智能手机媒体制造了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的交错,并由此带来了人际传播到大众传播的溢出,以及大众传播对人际传播的僭越,这就使得政府在进行内容规制的时候,一方面要谨慎提防公权力对私人空间的僭越,另一方面要为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划定界限,明确跨界传播过程中的权责关系。智能手机媒体UGC的涌现和传播失范,不断突破原本强调集中、统一管理的行政规制框架,公众媒介素养的规范意义得到彰显。在这一语境下,本文提出至少应该从两个方面的能力和三种责任意识维度重新诠释公众媒介素养。所谓的两类权利诉求,一类是指“不知情权”,这是面对智能手机媒体制造的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的信息噪声等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权利诉求,即人人应该享有不被信息冒犯的权利。一类是指“被遗忘权”,这主要是针对智能手机媒体制造的、更为严峻的个人信息安全隐患而提出的个人信息自决权。从传媒内容规制所追求的媒介内容的政治和文化价值上来看,在我国特定的政治文化体制内存在着某种相对稳定的价值诉求,本文从我国历史、政治、文化的脉络中对其进行了梳理和还原,从而得到了一个由党性原则价值体系和社会效益价值体系共同组成的传媒内容规制价值体系。其中的各条原则标准在我国的传媒内容规制中占据重要地位、并被反复提及,是传媒内容规制决策的重要动机或理由,每个原则标准都是影响传媒内容的重要概念,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不会轻易地随着媒介形态的变迁而发生改变。智能手机媒体的内容规制自然也继承了这一价值体系。通过对我国传媒内容规制实践的考察发现,我国已经开始针对变化了的媒介环境尝试做出一些变革,但是还远未形成完全适应智能手机媒体特性的内容规制体系。从宏观的规制架构上来看,依然还是传统的分业规制模式,虽然已经开始迈出了机构融合的步子,但是部门分类和部门职责的设置分业规制的思维依然明显,传媒和电信规制融合的程度不高,缺乏内容层与网络层、服务层的分离,以及在内容层内部的重新分类和界定。在传媒内容规制的思维和手段上,行政主导和流程控制的特征十分突出。从传媒内容规制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来看,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和商业电子信息侵扰已经得到政府较多的关注,可是政府对“被遗忘权”和“不知情权”还未能形成充分的认知。最后,本文提出渐进式推进融合规制框架,建构“自律——共管”的规制模式,深度观照信息社会的伦理建构,三个主要的改进方向。其中,着力于从实际出发,从国情出发,就如何在现有的政府机构设置内进一步推进融合,以及如何对信息服务内容进行重新分类,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在建构“自律——共管”规制模式时,也充分考虑到了我国传媒体制的独特性,搭建了一个包含党的规制体系、政府规制体系、媒介自律规制体系和公众规制体系四个部分的规制格局。
乔亚兰[6](2011)在《移动电话与社会互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人类社会发展以及科技进步,移动电话作为20世纪一项重要发明于1973年首次面世。与人类社会早期的通讯方式相比,移动电话具有便携性、移动性、交互性等显见特点,加之使用门槛低、功能多、人性化、多媒体化因而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因此,移动电话的发展极为迅速,成为普及广、信号覆盖率高的移动通讯工具。同时,这一特殊的技术载体与互联网以及多媒体技术的融合日趋紧密,而且呈现不断变化、加快发展的趋势。移动电话技术的应用及发展,给人类社会生产带来巨大影响,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了便利,给人类社会管理贡献了新的工具。移动电话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变革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加快了其价值观念更新;移动电话有力促进人类社会生产,不仅有效节约了生产成本,而且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移动电话与社会产生了深刻的互动,它引起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军事领域的变革。然而,移动电话的发展也给人类社会带来许多问题。移动电话使用过程中出现了失范现象,造成了对公共领域的干扰,产生了时间空间观念的混淆,出现了社会交往的混乱,引发了道德、伦理及法律问题,还直接或间接对人类的身体健康与人身安全构成威胁。因此,本文以当代社会为现实语境,结合移动通讯技术发展的历史过程和时代特点,运用科学社会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从跨学科的视角,对广泛使用移动电话的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刻剖析,系统深入地研究了移动电话与社会互动问题,包括移动电话对人类社会的深刻影响,移动电话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移动电话发展的社会控制,并提出了有利于我国移动电话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本文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主要分析了移动电话技术发展现状,阐明了移动电话科学社会学研究的意义,并综述其相关理论基础。第二章回顾了移动电话技术发展的历史,从科学技术发展的角度分析移动电话发展的特点,包括移动电话的诞生、技术的革新到功能的拓展。研究移动电话在技术、生产和服务领域的不断创新,结合中国当代社会移动电话生产、运营、使用发展的特点,对移动电话的未来进行分析和预测,进而预示移动电话未来技术发展的方向。第三章分析移动电话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主要从生产、生活、文化、军事,社会管理等方面研究移动电话与社会互动,分析其中的社会现象。首先,分析了年长人群、青少年及特殊人群使用移动电话的原因和需求。其次,分析了移动电话对办公、工农业生产、物流发展带来的影响。由于移动电话的运用对人类社会管理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有助于缓解政府与公众的信息不对称状况,有利于政府与民众进行有效沟通。因此,有必要对移动电话与社会管理的关系进行重点研究,在第三节中从促进沟通、提高效率、树立形象、参与管理四个角度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不同国家与文化的人们,在移动电话使用过程中表现出较大的文化差异,分析了以山寨手机为起始点的山寨文化现象。最后,概述了战争对移动通讯技术的催化作用,以及移动电话技术对国防军事的影响。第四章探索移动电话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问题。分析了移动电话带来的一系列失范现象和社会问题,诸如侵犯个人隐私问题、手机出版物版权问题、信息安全问题、垃圾信息问题、手机广告侵权问题、手机传播色情淫秽信息问题等,并从法理的角度对这些失范现象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移动电话给人类社会生产、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改变了人际交往的模式,造成了人类时间和空间的交错,以及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的模糊,对公共领域形成了无形的干扰。文中还提到了移动电话的使用也会影响到人类的健康和安全,分析了移动电话的使用与社会发展的道德和伦理、礼仪与礼节以及生态伦理问题。第五章研究移动电话发展的社会控制。立足于我国移动电话技术发展现状,着眼于移动电话与社会互动的良性循环,研究了移动电话在信息传播及媒体监管方面产生的有关法律和管理方面的问题,并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对策措施。移动电话的发展与社会互动关系的良性循环,离不开法律法规建设和政府及行业部门的监管,同时也离不开技术发展的支持以及人类自身意识的提高。第六章分析了本研究的重难点,并指明了未来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
李培泉[7](2014)在《智能移动社交终端创新设计 ——以Snapshot产品设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据人民日报和人民网研究院联合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超过了4亿人在使用社交网络,接近全球社交网络用户的1/3。而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移动终端的全面普及,移动社交领域亮点纷呈。如今,智能手机堪称终端市场上最耀眼的明星。各大IT巨头争夺战越发火热,众操作系统之间的纷争进入白热化,智能手机的销量更是逐日攀升……市场规模扩大的同时,智能手机市场的发展也出现了新的趋势。商务手机、女性手机、音乐手机等具有特定功能、适合特定消费人群的产品也逐渐涌现,智能手机市场开始进入细分阶段。不可否认,智能手机市场的发展前景相当乐观。但同时,智能手机市场的发展的问题也不可回避。如今,智能手机市场上尽管新品不断,但绝大多数产品硬件性能大同小异,软件服务相差无几,面对让人眼花缭乱的产品,消费者难免莫衷一是。毕竟,在任何市场上,消费者的需求才是第一位的。而不同领域的消费者对于智能手机的消费需求显然也不会那么整齐划一。譬如,商务人士需要突出手机的商务功能,另外,手机对于他们而言,除了基本的通讯功能外,还是个人身份的代表;而对女性而言,手机的外观的精致与小巧就显得更为重要;而站在时尚前沿的年轻人,则对手机的娱乐功能要求更高……当然,不排除各个市场之间不可避免地会有重合和交叉的地方。但总体而言,消费者的需求渐趋个性化,同时也对商家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智能手机市场规模的扩大,消费群体及产品的细分也成为趋势。对商家而言,如何为消费者提供更具特色的产品,打造更具个性化的体验,已经成为今后市场竞争胜负的关键。对消费者而言,“量身定机”之梦,已经触手可及。本文以高速发展的社交网络为切入点,深入挖掘用户潜在需求,结合对用户体验的深入研究,试图打破智能移动终端千篇一律的设计,寻找为用户提供一个全新智能移动终端的突破口。
臧煜[8](2013)在《美、日、法电信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探析当前全球电信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本文基于电信业“先行国家”、“跟进国家”和“赶超国家”的原则选择美、日、法三国电信市场作为研究样本。首先,探讨其电信业发展的共性和区别,并洞悉当前电信业发展重点和未来发展方向;其次,综合法律环境、监管体系、行业政策、市场结构和企业战略等要素进行行业整体分析,对美、日、法电信业发展历程进行综合比较研究;再次,通过构建综合评价电信业发展经济绩效的模型,对美、日、法电信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和实施效果做出客观评价;最后,根据前文研究的结论,综合评价美、日、法电信业发展的主要有益经验,并结合中国电信业发展历程与现状,提出促进其发展的相关建议。
肖冰果[9](2013)在《移动商务信任资源动态管理研究》文中提出摘要:中国是有差序格局的低信任社会,而当代社人们的生活更趋开放和动态。旧的生活格局和生活方式已然改变,但是新的制度信任还没有建立起来。整个社会的信任在原来低信任度的基础上更加寡薄。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贫富差距增大,部分人在对利益索取的过程中不顾基本的社会道德底线以填欲壑。这些因素使得社会信任大大降低,从而也增加了社会交易的成本,企业更难以获得顾客的信任,而偶有失误的企业更难以再获顾客的信任。移动商务方兴未艾,而信任是移动商务发展最基本的结构保证。但是,由于其主要借助于无线通信网络和移动终端设备,从而具有个性化和私密性等特点,又使移动商务信任的建立和管理比其他类型的商务信任更加困难。但是,现实生活中的移动互联网陷阱还是让移动商务遭遇了严重的信任危机。环球时报最近就发表了以“移动购物是世界趋势,诚信交易是中国短板”的文章。信任的缺失不仅阻碍了行业的整体发展,也不利于企业自身的中长期利益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如何对移动商务消费者信任进行有效管理,建立、保持和增加消费者对移动商务的信任,是企业和行业都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资源的视角,以资源的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为目的,把移动商务信任资源的动态管理过程分为信任资源的获取、积累、受损、修复和消解等生命周期阶段,对其各阶段的演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针对信任资源发展的各个发展阶段构建和实证研究了移动商务信任资源获取模型、移动商务信任资源积累模型、移动商务信任资源的受损和修复模型、移动商务信任资源的消解模型。在移动商务信任资源的获取阶段,因为顾客与移动商家事前没有过交易经历,所以,消费者对于商家、产品和服务的可信性和可信程度的判断主要来源于间接信息以及消费者特征。这些影响因素可以分为五大类型:商家特征(商家规模、感知责任感)、服务特征(兼容性、响应性)、结构特征(感知安全性、感知隐私保护)、消费者特征(信任倾向、主观规范)、既有可迁移信任。研究结果表明除兼容性以外的所有因素都对移动商务信任资源的获取有着显着影响。在移动商务信任资源的积累阶段,由于顾客已有与移动商家的成功交易经历,为下次交易信任信息搜集提供了最基本最主要的素材。随着成功交易次数和时间的增加,顾客掌握了更多的信任相关信息,从而也就具备了更强的信任判断能力。基于TAM理论、计划行为理论以及服务质量理论,构建了移动商务信任资源积累模型,主要分析了有用性、便利性、响应性、可靠性、移情性、感知行为控制、感知娱乐性和信任倾向对移动商务信任资源积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感知有用性、感知行为控制、感知娱乐性、响应性和移情性以及信任倾向都会显着影响移动商务信任资源的积累。在移动商务的信任资源消解阶段,基于创新扩散理论、体验理论和客户关系理论等构建模型探究了移动商务信任资源随时间自然消解的原因。结果表明兼容性、畅体验、沟通、新信息冲击和信任倾向都会对移动商务信任的消解产生显着影响。其中,兼容性、畅体验、沟通和信任倾向对信任资源消解的影响是负向的,新信息冲击影响是正向的;而畅体验不仅对移动商务信任资源的消解有直接影响作用,而且在兼容性影响信任资源的消解和沟通影响信任资源的消解过程中起着中介的作用。基于期望不一致理论,本文把移动商务信任资源受损解释为顾客感知表现与主要由移动商家承诺所生成的顾客期望相比较产生的不一致(并且特指顾客感知表现低于顾客期望)。而对移动商务信任资源的修复,则基于期望不一致理论、归因理论、公平理论和已有的信任修复理论构建修复模型,从交易和修复全过程系统地考察了顾客信任倾向、失误归因、顾客期望以及信任修复手段和顾客感知公平在信任修复过程中的影响和作用机理,并通过实证研究对模型中各变量关系进行了分析和验证。结果验证了顾客对失误的归因于受损信任能否修复以及修复效果有调节作用:能力不够型信任受损比诚信不足型信任受损能有较大可能被修复,其修复效果也更好,并且其有效修复的手段和机制也更简单。对于能力不够型信任受损,只用情感性修复手段和实质性修复手段就可以通过影响顾客的互动公平感知正向影响修复效果;而对于诚信型信任受损,情感性修复通过互动公平正向影响信任修复效果,信息性修复通过结果公平和互动公平正向影响信任修复效果,实质性修复手段通过结果公平、互动公平和程序公平正向影响修复效果。而在两种信任修复过程中,信任倾向都会正向影响修复效果,顾客期望都会负向影响修复效果,顾客期望还部分中介信任倾向对信任修复效果的影响。图32幅,表34个,参考文献258篇
杨利国[10](2012)在《移动电子商务商业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移动电子商务这个概念逐渐浮出水面。网络改变世界,依托网络的电子商务切实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购物习惯,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成熟,有着更广泛用户基础的移动电子商务有着更为广阔的市场前景。目前国内的移动电子商务仍处在起步阶段,在传统电子商务商业模式尚未完全清晰的状况下,如何在移动电子商务模式下开展业务,移动电子商务有什么价值,能为消费者带来什么,能为厂家和商家带来什么,产业链哪些环节实现了增值,上述问题自然而然成为值得学界和商界广泛、深入研究的问题。移动电子商务能满足用户“随时、随地、随需”的消费需要,在时间碎片化、个性定制化时代大有可为。而制约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因素有设备、带宽、资费等问题。本文在广泛查阅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对移动电子商务开展的各环节进行梳理并展开移动电子商务价值链的研究,试图对相比较传统互联网更具成长性的移动互联网开展商务活动的商业模式进行探索式研究。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研究:基于移动电子商务产业链:基于移动终端操作系统生态;基于创新科技推动的适合移动电子商务活动开展的商业模式。最后,论文在对移动电子商务开展的各环节以及各环节带来价值增值或者有增值潜力的模式进行了总结和展望,给出了一些结合新技术新应用的可能整合方向。
二、商务渐趋移动化——诺基亚整合安全为移动铺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商务渐趋移动化——诺基亚整合安全为移动铺路(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中国企业海外拓展的战略风险 ——基于典型案例的系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核心问题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论 |
三、思维方法、创新与不足 |
四、论文的结构 |
第一章 企业国际化与中国企业的海外拓展 |
第一节 企业国际化与跨国公司 |
一、企业国际化的特点 |
二、经济全球化是企业国际化的主要外部条件 |
三、跨国公司 |
第二节 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及其初期实践 |
一、中国企业的早期海外拓展 |
二、“走出去”战略的提出 |
三、“走出去”战略的初期实践(2000——2010) |
第三节 中国企业海外拓展进入新时代(2010-) |
一、后危机时代 |
二、“一带一路”为中国企业海外拓展打开新空间 |
第二章 中国企业海外拓展的战略风险分析 |
第一节 企业国际化面临的主要风险 |
一、非政治风险 |
二、政治风险的内涵与外延 |
第二节 企业海外战略风险的特点与类型 |
一、“战略”的基本含义是“全局性” |
二、企业海外战略风险的强烈政治性 |
三、企业海外战略风险的系统复杂性 |
四、企业海外战略风险的生成类型与严重危害 |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企业面临的海外战略风险 |
一、国际格局大变革带来企业战略风险 |
二、中国企业海外战略风险的若干形态 |
三、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海外战略风险比较 |
第三章 美国对华全面遏制与中国企业战略风险—以中兴通讯和华为公司为例 |
第一节 美国对华遏制战略的演变 |
一、美国对华战略敌视(1949—1971) |
二、美国对华战略接触与遏制(1972-2016) |
三、“美国优先”与特朗普政府对华全面战略遏制(2017-) |
第二节 美国对中兴通讯的两次制裁 |
一、中兴通讯的海外拓展及国际化战略 |
二、美国对中兴通讯的第一次制裁 |
三、美国对中兴通讯的第二次制裁 |
四、美国制裁中兴通讯的原因、影响和启示 |
第三节 美国对华为的全力“围剿” |
一、华为的海外拓展及国际化战略 |
二、“孟晚舟事件”及其影响 |
三、美国遏制华为手机和5G业务全球拓展 |
四、华为反制美国打压与自强自卫的应对策略 |
第四节 美国对华遏制造成中国企业海外战略风险 |
一、新时代美国打压中国高科技企业的原因 |
二、中兴通讯与华为公司应对美国打压政策比较 |
第四章 中国企业海外项目遭受的战略风险—以国电投密松电站项目和中企利比亚项目为例 |
第一节 缅甸密松电站项目及其搁置 |
一、密松电站的设想与立项 |
二、密松电站项目的突然中止与长期搁置 |
第二节 密松电站项目战略风险的系统分析 |
一、缅甸国内复杂的政治社会因素 |
二、美西方因素与密松电站项目搁置 |
三、中方认识和处置密松电站战略风险之反思 |
四、“一带一路”倡议与密松电站项目 |
第三节 利比亚中企项目经受的战略风险 |
一、中国企业走进利比亚 |
二、“阿拉伯之春”与利比亚战乱 |
三、中企利比亚项目蒙受重大损失 |
第四节 中资密松项目与利比亚项目战略风险比较 |
一、密松项目与利比亚项目战略风险的相似之处 |
二、密松项目与利比亚项目战略风险的不同之处 |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企业海外战略风险对策 |
第一节 加强合规管理认清海外环境 |
一、中国企业要加强合规管理,提高国际化水平 |
二、认清东道国的政治状况及与中国的外交关系 |
三、认清中国对外投资国际背景的变化及其影响 |
第二节 中国企业应对海外战略风险的策略机制 |
一、战略风险预防性策略机制 |
二、战略风险分散性策略机制 |
三、战略风险补救缓解性策略机制 |
第三节 中国政府如何帮助企业管控海外战略风险 |
一、政府帮助“走出去”企业加强与东道国的互动 |
二、综合利用国内、国际双层法律手段防范战略风险 |
三、同东道国主要利益集团和民众建立友好和谐关系 |
结论 |
一、新时代中国企业海外战略风险是复杂的系统风险 |
二、防范化解战略风险需要危机意识与复杂系统思维 |
三、中国企业海外拓展的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我国移动阅读应用产业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移动阅读研究 |
1.3.2 移动阅读应用研究 |
1.3.3 移动阅读应用产业链研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 研究创新之处 |
2 理论基础 |
2.1 价值链理论 |
2.2 产业链理论 |
2.2.1 产业链分析理论 |
2.2.2 产业链整合理论 |
3 移动阅读应用产业链概述 |
3.1 移动阅读应用发展环境 |
3.1.1 政策环境 |
3.1.2 经济环境 |
3.1.3 社会文化环境 |
3.1.4 技术环境 |
3.2 移动阅读应用产业链发展历程 |
3.2.1 产业链的发端 |
3.2.2 产业链的形成 |
3.3 移动阅读应用产业链结构与主体 |
3.3.1 产业链的结构 |
3.3.2 产业链参与主体 |
4 移动阅读应用产业链上游分析 |
4.1 上游功能分析 |
4.2 上游参与主体 |
4.2.1 作者 |
4.2.2 新闻出版企业 |
4.2.3 网络文学网站 |
4.2.4 自媒体创作群体 |
4.3 上游支持企业 |
4.3.1 技术服务商 |
4.3.2 版权经营企业 |
4.4 上游主要业务活动 |
4.4.1 原创内容生产 |
4.4.2 内容数字化加工 |
4.4.3 版权交易 |
4.5 本章小结 |
5 移动阅读应用产业链中游分析 |
5.1 中游功能分析 |
5.1.1 资源整合 |
5.1.2 提供平台 |
5.1.3 技术支撑 |
5.2 中游主体企业构成 |
5.3 中游业务活动分析 |
5.3.1 内容集成 |
5.3.2 运营推广 |
5.4 本章小结 |
6 移动阅读应用产业链下游分析 |
6.1 下游功能分析 |
6.2 下游主体企业 |
6.2.1 终端企业 |
6.2.2 移动应用商店 |
6.3 下游支持企业 |
6.3.1 电信运营企业 |
6.3.2 移动支付服务企业 |
6.4 下游主要业务活动 |
6.4.1 终端生产 |
6.4.2 应用下载与安装 |
6.4.3 流量业务 |
6.4.4 支付业务 |
6.5 本章小结 |
7 我国移动阅读应用产业链的冲突与整合 |
7.1 产业链冲突 |
7.1.1 内容与平台 |
7.1.2 平台、终端与用户 |
7.2 产业链整合 |
7.2.1 纵向整合 |
7.2.2 横向整合 |
7.3 本章小结 |
8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多维视野下的中国手机媒介 ——基于技术文化史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选题的意义与价值 |
第二节 国内外手机媒介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二、境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方法概述 |
一、理论基础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三、研究方法概述 |
第四节 研究框架、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框架 |
二、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手机媒介的传播与功能融合 |
第一节 手机媒介发展史 |
一、无线电技术与交换电话系统的融合:手机的前身 |
二、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时代(1G):固定电话的补偿 |
三、第二代数字功能手机时代(2G):小型多媒体 |
四、第三代移动互联手机时代(3G/4G):智能的世界 |
第二节 从单一到多元:手机语言的演变及其蕴含的文化意义 |
一、语音通话:有声语言 |
二、短信服务:文字语言 |
三、表情图片和照片:视觉语言 |
第三节 从人际传播到大众传播:手机成为媒介融合的典范 |
一、媒介的融合逻辑 |
二、媒介融合的意义 |
三、手机媒介融合在传播领域的表现 |
第四节 由通讯终端到数据处理终端:信息社会的必然产物 |
一、手机的搜索功能 |
二、手机的娱乐功能 |
三、手机的支付功能 |
四、手机功能“杂交”释放新能量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手机媒介构建的社交形态与人际关系 |
第一节 人际沟通工具的历史演变 |
一、社会联系的重要性 |
二、社会的变迁:从熟悉的乡镇社会到陌生化的都市空间 |
三、时空距离的缩短和“永远在线”的连接 |
第二节 手机媒介塑造的交流情境与主体特性 |
一、人与媒介的关系演变:从人机分立到人机共同体 |
二、情境的移动性与主体的去中心性 |
三、情境的半虚拟性与主体的多重性 |
第三节 手机媒介刷新亲密与孤独的界限 |
一、分享自我 |
二、三种社交形态 |
三、密切连接性及其缺陷 |
第四节 手机社交构建的新型人际关系 |
一、“舍近求远”人际关系的内涵 |
二、新型人际关系出现的主客观因素 |
三、新型人际关系的弊端:忽视现实世界 |
第五节 未来手机媒介社交的趋势 |
一、陌生社交的两种形式 |
二、社交泛在化:以尊重自身的方式塑造技术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手机媒介内容产业 |
第一节 手机媒介与内容产业的融合历程 |
一、“文化产业”和“内容产业”的内涵与外延 |
二、手机内容产业繁荣发展的背景 |
三、大力发展手机内容产业的必要性 |
第二节 手机游戏产业的商业模式分析 |
一、手机游戏的发展历程及特点 |
二、手机游戏产业的规模与现状 |
三、手机游戏产业链与利益分配模式 |
四、手机游戏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解决思路 |
第三节 内容保护与用户价值:手机音乐产业可持续发展路径 |
一、内容保护是手机音乐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
二、用户价值是手机音乐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
第四节 “三网融合”与大数据指导下的手机视频产业 |
一、手机视频产业要素概述 |
二、从从文化学意义上解读手机视频 |
三、手机视频是“三网融合”政策推动的产物 |
四、大数据指导下手机视频产业生态的重构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手机媒介的管理与规制 |
第一节 手机媒介传播的失范表现 |
一、失范表现之一:垃圾短信和社交网络谣言 |
二、失范表现之二:公共空间的“插足者”和私人空间的“闯入者” |
三、失范表现之三:色情内容屡禁不止 |
第二节 我国手机媒介管理与规制的现状 |
一、五大层面构建的手机媒介法治框架 |
二、四大方面涵盖手机媒介管理范围 |
第三节 手机媒介的行业自律现状 |
一、手机媒介自律会议 |
二、手机媒介自律公约 |
第四节 我国手机媒介规制的不足与域外借鉴 |
一、管理机构的设置 |
二、立法的完善 |
三、自律机制的建立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云南移动“车联网”应用的营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4 文献综述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营销理论 |
2.2 车联网概述 |
3 云南移动及应用营销现状 |
3.1 云南移动概况 |
3.2 云南移动应用营销现状 |
4 “车联网”移动应用营销环境分析 |
4.1 制度环境 |
4.2 社会与经济环境 |
4.3 科技环境 |
5 “车联网”移动应用细分市场研究和目标市场选择 |
5.1 细分市场研究 |
5.2 目标市场及营销定位 |
6 “车联网”移动应用营销策略 |
6.1 业务及组合 |
6.2 资费与流程 |
6.3 渠道与设施 |
6.4 人员与沟通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我国智能手机媒体内容规制探究:变革、继承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回顾 |
1.3 关键概念 |
1.4 论文思路与结构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创新与难点 |
2 智能手机媒体对传统内容规制格局的解构 |
2.1 内容聚合加剧了分业规制的瓦解 |
2.1.1 智能手机媒体的内容聚合 |
2.1.2 OTT对传统媒介内容产业结构的改造与重组 |
2.1.3 传统分业规制模式的瓦解 |
2.2 内容生产的复杂化致流程控制失效 |
2.2.1 内容生产者的身份多元化 |
2.2.2 内容生产的随机性加大 |
2.2.3 内容生产的聚合与协作 |
2.2.4 基于流程控制的传媒内容规制全面失效 |
2.3 小结:智能手机媒体内容规制框架的变革 |
3 智能手机媒体对传媒内容规制的重构 |
3.1 公私空间的交融重构了内容规制的边界 |
3.1.1 智能手机的多元传播形态 |
3.1.2 人际传播到大众传播的溢出 |
3.1.3 大众传播对私人空间的僭越 |
3.1.4 公私空间交错下的传媒内容规制边界重构 |
3.2 UGC的涌现凸显公民媒介素养新意涵 |
3.2.1 智能手机媒体UGC的涌现 |
3.2.2 UGC的问题与失范表征 |
3.2.3 公民媒介素养新意涵的凸显 |
3.3 人工智能诱发的两类权利诉求 |
3.3.1 人工智能参与内容生产 |
3.3.2 人工智能引发的信息伦理思考 |
3.3.3 两类权利诉求的凸显 |
3.4 小结:智能手机媒体内容规制的新问题 |
4 智能手机媒体对内容规制价值诉求的继承 |
4.1 政治价值:党性原则价值体系不动摇 |
4.1.1 党性原则价值体系形成的特定因素 |
4.1.2 党性原则的形成和对传媒内容的规约 |
4.1.3 党性原则为核心的内容规制原则体系 |
4.2 文化价值:始终追求的社会效益 |
4.2.1 传媒社会效益的内涵 |
4.2.2 社会效益指导下的内容规制原则体系 |
4.3 小结:智能手机媒体内容规制价值体系不变 |
5 我国智能手机媒体内容规制的实践 |
5.1 政府主导下的内容规制 |
5.1.1 现有的传媒内容规制机制构成 |
5.1.2 已有的智能手机媒体内容规制举措 |
5.1.3 多种手段政府主导的实质 |
5.2 传媒和电信在内容规制上的融合初显 |
5.2.1 传媒和电信规制机构的整合与集中 |
5.2.2 传媒和电信规制机构对智能手机媒体的共同规制 |
5.3 智能手机媒体内容规制文件的文本解析 |
5.3.1 整体规制架构的融合程度不高 |
5.3.2 流程控制思维依然十分突出 |
5.3.3 公权力的边界意识未得到强化 |
5.3.4 两类权利诉求的不同程度体现 |
5.4 小结:我国智能手机媒体内容规制实践的优与劣 |
6 智能手机媒体内容规制的未来进路 |
6.1 渐进式推进融合规制框架的实现 |
6.1.1 融合规制的国际经验 |
6.1.2 我国规制融合的渐进式推进 |
6.2 尝试建构“自律——共管”的规制模式 |
6.2.1 欧盟共管制度的发展和英国经验 |
6.2.2 搭建我国“自律——共管”模式的适应性和特殊性 |
6.2.3 我国“自律——共管”模式的建构 |
6.3 深度观照信息社会的伦理建构 |
6.3.1 面向政府的信息伦理建构 |
6.3.2 面向传媒的媒介伦理建构 |
6.3.3 面向公众的传播伦理建构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研究成果 |
(6)移动电话与社会互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二章 移动电话发展及其技术创新 |
第一节 人类社会早期的通讯方式 |
第二节 移动电话技术发展轨迹 |
一、移动电话的诞生 |
二、从模拟到数字信号移动电话 |
第三节 移动电话及其技术发展 |
一、移动电话特点 |
二、移动电话技术创新特点 |
第三章 移动电话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
第一节 移动电话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 |
一、移动电话与人际交往 |
二、移动电话与青少年使用者 |
三、移动电话与老年使用者 |
四、移动电话与特殊人群使用者 |
第二节 移动电话对人类社会生产的影响 |
一、移动电话与办公 |
二、移动电话与工农业生产 |
三、移动电话与物流 |
第三节 移动电话对人类社会管理的影响 |
一、促进沟通 |
二、提高效率 |
三、树立形象 |
四、参与管理 |
第四节 移动电话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
一、手机称呼的文化 |
二、手机使用文化差异 |
三、手机与山寨文化 |
第五节 移动电话对国防军事的影响 |
一、战争是移动电话技术发展的催化剂 |
二、移动电话技术给现代军事带来的影响 |
三、移动电话使用与国家信息安全 |
第四章 移动电话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问题 |
第一节 移动电话使用的失范现象及法律问题 |
一、移动电话使用的失范现象 |
二、移动电话使用的信息传播乱象 |
第二节 移动电话对公共领域的干扰问题 |
一、移动电话带来的时空观念混淆 |
二、移动电话带来的社会交往混乱 |
第三节 移动电话带来的道德及伦理问题 |
一、移动电话带来的社会道德问题 |
二、移动电话带来的生态伦理问题 |
第四节 移动电话带来的健康与安全问题 |
一、移动电话带来的手机辐射 |
二、移动电话带来的手机病菌 |
三、移动电话带来的手机依赖 |
四、移动电话带来的手机伤害 |
第五章 移动电话发展的社会控制 |
第一节 强化法规建设 |
一、明确移动电话发展的政策导向 |
二、加快移动电话发展的立法 |
第二节 强化政府监管 |
一、全面履行政府监管职责 |
二、尽快建立独立监管机构 |
第三节 强化技术安全 |
一、提高技术安全标准 |
二、开展技术安全研究 |
三、实施技术安全过滤 |
第四节 强化生产者责任 |
一、坚持绿色生产 |
二、发展循环经济 |
三、倡导生产与服务伦理 |
第五节 强化消费者意识 |
一、建设生态文明 |
二、引导理性消费 |
三、维护自身权益 |
第六章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7)智能移动社交终端创新设计 ——以Snapshot产品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项目简介 |
1.2 研究背景 |
1.3 设计的内容 |
1.4 设计的目的与意义 |
1.5 设计时间安排 |
第二章 智能移动终端分析 |
2.1 移动智能终端概述 |
2.2 移动智能终端现状分析 |
2.3 移动智能终端设计改如何创新 |
2.4 2014硬件设计五大趋势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移动社交方式的发展 |
3.1 移动社交方式的兴起 |
3.2 移动社交方式的发展方向 |
3.3 移动社交方式的发展趋势 |
3.4 移动社交方式的形式 |
3.5 未来移动社交趋势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智能社交移动终端创新设计 |
4.1 设计定位 |
4.2 用户研究 |
4.3 设计内容 |
4.4 操作系统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获得成果 |
(8)美、日、法电信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对现有研究的简短评价 |
1.3 主要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主要创新之处和不足 |
第2章 相关理论 |
2.1 电信业的概念与分类 |
2.1.1 电信业的概念 |
2.1.2 电信业的分类 |
2.2 规制放松理论 |
2.2.1 自然垄断弹性理论 |
2.2.2 可竞争性市场理论 |
2.2.3 规制俘获理论 |
2.3 电信普遍服务理论 |
2.3.1 外部性理论 |
2.3.2 区域平衡发展理论 |
2.3.3 经济溢出效应理论 |
第3章 全球电信业的发展现状与特征分析 |
3.1 传统电信业务市场发展现状 |
3.1.1 移动电话市场已趋于饱和 |
3.1.2 固定宽带业务价格持续下降 |
3.1.3 互联网市场仍在快速上升通道 |
3.2 新兴电信业务市场发展现状 |
3.2.1 移动宽带业务持续增长 |
3.2.2 无线宽带频率需求旺盛 |
3.3 全球电信业的发展新特征 |
3.3.1 全球电信业发展呈现新趋势 |
3.3.2 全球电信业市场日益壮大和细分 |
第4章 美国电信业发展分析 |
4.1 美国电信业的发展历程 |
4.1.1 19 世纪 70 年代:早期的专利垄断阶段 |
4.1.2 19 世纪末—20 世纪 30 年代:自由竞争阶段 |
4.1.3 20 世纪 30—70 年代:垄断格局的再现 |
4.1.4 20 世纪 70—90 年代:垄断时代的中断 |
4.1.5 2000 年以来的电信业发展 |
4.2 美国电信业的发展现状 |
4.2.1 电信市场整体处于高位平稳状态 |
4.2.2 加大力度推进国家宽带计划 |
4.2.3 加速发展 LTE 技术和 4G 建设 |
4.3 美国电信业发展成效与评价 |
4.3.1 完善的法制环境保障了电信业持续发展 |
4.3.2 独立监管体系确保了良好的市场秩序 |
4.3.3 持续的技术创新确立了运营商的领先地位 |
4.3.4 对美国电信业发展的简要评价 |
第5章 日本电信业发展分析 |
5.1 日本电信业的发展历程 |
5.1.1 1985 年以前:双寡头垄断 |
5.1.2 20 世纪 80—90 年代:早期的自由化 |
5.1.3 20 世纪末—21 世纪初:行业的重新整合 |
5.1.4 2001 年至今:新的改革措施 |
5.2 日本电信业的发展现状 |
5.2.1 传统电信业务市场规模趋于饱和 |
5.2.2 移动业务成为新的增长动力 |
5.2.3 单位盈利能力长期下降后趋于稳定 |
5.3 日本电信业的发展成效与评价 |
5.3.1 私有化改革壮大了龙头企业实力 |
5.3.2 规制放松提高了行业运行效率 |
5.3.3 法制环境改善引导了市场持续改革 |
5.3.4 对日本电信业发展的简要评价 |
第6章 法国电信业发展分析 |
6.1 法国电信业的发展历程 |
6.1.1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及以前:早期的垄断经营体制 |
6.1.2 20 世纪 90 年代:电信市场的开放 |
6.1.3 2000 年至今:快速国际化战略 |
6.2 法国电信业的发展现状 |
6.2.1 重新步入增长通道 |
6.2.2 法国电信的发展现状 |
6.2.3 网络中立的进展 |
6.2.4 国家宽带计划 |
6.2.5 初尝 4G 业务 |
6.3 法国电信业的发展成效与评价 |
6.3.1 完善的法律体系赋予行业快速增长的活力 |
6.3.2 整体性监管框架保障了市场的有序运行 |
6.3.3 积极的国际化战略提升了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
6.3.4 法国电信业发展的简短评价 |
第7章 美、日、法电信业发展绩效的实证分析 |
7.1 电信业发展的经济绩效 |
7.1.1 直接效应 |
7.1.2 间接效应 |
7.1.3 电信业作用于宏观经济的渠道 |
7.2 电信业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 |
7.2.1 互联网业务与经济增长 |
7.2.2 移动电话业务与经济增长 |
7.3 基本模型 |
7.4 实证分析 |
7.4.1 电信业普及率与人均 GDP 水平 |
7.4.2 电信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综合作用 |
第8章 美、日、法电信业发展对中国的启示及政策建议 |
8.1 美、日、法电信业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
8.1.1 电信法制环境成为行业发展的基石 |
8.1.2 完善有效的监管体系是行业规范的保障 |
8.1.3 合理的市场结构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 |
8.1.4 电信业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源 |
8.2 中国电信业发展分析 |
8.2.1 电信业发展历程 |
8.2.2 电信业发展现状 |
8.3 促进中国电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8.3.1 完善电信行业法制环境 |
8.3.2 深入强化电信监管职能 |
8.3.3 积极落实国家宽带计划 |
8.3.4 全面推进 3G、4G 业务发展 |
8.3.5 努力促进电信互联业务融合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成果 |
(9)移动商务信任资源动态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5 研究创新 |
1.6 论文结构 |
2 相关文献综述 |
2.1 信任 |
2.1.1 信任的概念 |
2.1.2 信任的分类 |
2.1.3 信任、不信任和既没有信任也没有不信任 |
2.1.4 信任的资源视角 |
2.2 信任的动态管理 |
2.2.1 信任的动态性 |
2.2.2 初始信任和持续信任 |
2.2.3 信任资源的消解、受损与修复 |
2.2.4 信任消解之区别于信任受损 |
2.2.5 信任的受损和修复 |
2.3 移动商务信任 |
2.3.1 移动商务概述 |
2.3.2 移动商务信任 |
2.4 体验、期望及公平理论 |
2.4.1 体验理论 |
2.4.2 期望不一致理论 |
2.4.3 公平理论 |
2.5 现有移动商务信任研究评述 |
3 基于资源观的移动商务信任动态管理模型 |
3.1 资源观视角下的信任 |
3.2 信任资源管理动态过程分析 |
3.2.1 移动商务信任资源的获取阶段 |
3.2.2 移动商务信任资源的积累 |
3.2.3 移动商务信任资源的自然消解 |
3.2.4 移动商务信任资源的受损 |
3.2.5 移动商务信任资源的修复 |
4 移动商务信任资源的获取 |
4.1 移动商务信任资源的获取模型及假设 |
4.1.1 企业特征与信任资源获取 |
4.1.2 结构保证与信任资源获取 |
4.1.3 服务特征与信任资源获取 |
4.1.4 消费者特征与信任资源获取 |
4.1.5 既有可迁移信任与移动商务信任资源的获取 |
4.2 问卷设计和数据收集 |
4.2.1 问卷设计 |
4.2.2 数据收集 |
4.3 验证性因子分析 |
4.4 模型检验 |
4.5 数据分析结论与讨论 |
4.5.1 结构保证与信任 |
4.5.2 个人倾向与信任文化 |
4.5.3 商家特征与信任 |
4.5.4 服务特征与信任 |
4.6 本章小结 |
5 移动商务信任资源的积累 |
5.1 移动商务信任资源的积累模型构建 |
5.1.1 感知有用性与移动商务信任资源的积累 |
5.1.2 感知便利性与移动商务信任资源的积累 |
5.1.3 服务质量与移动商务信任资源的积累 |
5.1.4 感知行为控制与移动商务信任资源的积累 |
5.1.5 感知娱乐性与移动商务信任资源的积累 |
5.1.6 信任倾向与移动商务信任资源的积累 |
5.2 问卷设计和数据收集 |
5.2.1 问卷设计 |
5.2.2 数据收集 |
5.3 验证性因子分析 |
5.4 模型检验 |
5.5 数据分析结论与讨论 |
5.5.1 感知有用性与持续信任 |
5.5.2 个人信任倾向与持续信任 |
5.5.3 感知服务质量与持续信任 |
5.5.4 感知行为控制与移动商务持续信任 |
5.6 本章小结 |
6 移动商务信任资源的消解 |
6.1 信任资源消解的概念 |
6.2 移动商务信任资源消解模型及研究假设 |
6.2.1 沟通与移动商务信任资源消解 |
6.2.2 新信息冲击与移动商务信任资源消解 |
6.2.3 兼容性与移动商务信任资源消解 |
6.2.4 畅体验与移动商务信任资源消解 |
6.2.5 信任倾向与移动商务信任资源消解 |
6.3 问卷设计和数据收集 |
6.3.1 问卷设计 |
6.3.2 数据收集 |
6.4 验证性因子分析 |
6.5 模型检验 |
6.6 数据分析结论与讨论 |
6.6.1 兼容性与信任资源的消解 |
6.6.2 畅体验与信任资源的消解 |
6.6.3 新信息冲击与信任资源消解 |
6.6.4 沟通与信任资源消解 |
6.6.5 信任倾向与信任资源的自然消解 |
6.7 本章小结 |
7 移动商务信任资源的受损和修复 |
7.1 信任资源受损的期望不一致模型分析 |
7.2 移动商务信任资源修复的理论模型 |
7.2.1 信任倾向、顾客期望与信任修复 |
7.2.2 失误归因对于信任修复的调节作用 |
7.2.3 信任修复手段、感知公平与信任修复 |
7.3 实验设计、问卷设计和数据收集 |
7.3.1 实验设计 |
7.3.2 问卷设计 |
7.3.3 数据收集 |
7.4 验证性因子分析 |
7.5 模型检验 |
7.6 数据分析结论与讨论 |
7.6.1 诚信不足型受损信任修复和能力不够型受损信任修复的修复效果和过程比较 |
7.6.2 讨论 |
7.7 本章小结 |
8 总结和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论文主要贡献与创新 |
8.3 论文不足与展望 |
8.3.1 研究样本 |
8.3.2 研究方法 |
8.3.3 研究范围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移动电子商务商业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传统互联网电子商务的瓶颈 |
1.1.2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 |
1.1.3 移动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及内容 |
1.5 论文结构 |
第2章 商业模式基本理论 |
2.1 商业模式概念 |
2.2 移动电子商务商业模式内涵 |
2.3 移动电子商务商业模式研究的意义 |
2.4 商业模式评价 |
第3章 基于价值链的移动电子商务商业模式 |
3.1 移动电子商务产业价值链 |
3.2 移动电子商务盈利模式 |
3.2.1 实物产品或服务盈利模式 |
3.2.2 虚拟产品盈利模式 |
3.2.3 移动电子商务基础服务盈利模式 |
3.3 不同主体主导的移动电子商务商业模式 |
3.3.1 传统电子商务企业主导商业模式 |
3.3.2 运营商主导商业模式 |
3.3.3 金融机构主导商业模式 |
3.3.4 运营商与金融机构合作主导商业模式 |
3.3.5 设备制造商主导商业模式 |
3.3.6 新兴商务平台主导商业模式 |
3.3.7 移动电子商务产业价值传递过程 |
3.4 产业价值链相关方需求发展趋势 |
3.4.1 用户需求趋势 |
3.4.2 商家需求趋势 |
3.4.3 移动电子商务运营商的发展趋势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应用商店生态系统下的商业模式 |
4.1 移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及应用商店 |
4.1.1 操作系统 |
4.1.2 应用商店 |
4.2 应用商店生态系统 |
4.2.1 苹果App Store生态链 |
4.2.2 谷歌Play市场生态链 |
4.2.3 应用商店生态系统 |
4.2.4 应用商店的盈利模式 |
4.2.5 开发者盈利模式 |
4.3 应用商店生态系统发展趋势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技术催生新的商业模式 |
5.1 定位与地理位置服务(GPS+LBS) |
5.2 标识识别技术 |
5.3 移动支付解决方案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商务渐趋移动化——诺基亚整合安全为移动铺路(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中国企业海外拓展的战略风险 ——基于典型案例的系统分析[D]. 李国敏.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4)
- [2]我国移动阅读应用产业链研究[D]. 吴亚鑫. 武汉大学, 2017(12)
- [3]多维视野下的中国手机媒介 ——基于技术文化史的研究[D]. 王婷. 山东大学, 2016(10)
- [4]云南移动“车联网”应用的营销研究[D]. 张培琦. 云南大学, 2016(02)
- [5]我国智能手机媒体内容规制探究:变革、继承与实践[D]. 李亚玲. 华中科技大学, 2015(07)
- [6]移动电话与社会互动研究[D]. 乔亚兰. 武汉大学, 2011(04)
- [7]智能移动社交终端创新设计 ——以Snapshot产品设计为例[D]. 李培泉. 昆明理工大学, 2014(03)
- [8]美、日、法电信业发展研究[D]. 臧煜. 吉林大学, 2013(04)
- [9]移动商务信任资源动态管理研究[D]. 肖冰果. 中南大学, 2013(01)
- [10]移动电子商务商业模式研究[D]. 杨利国. 华北电力大学,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