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狄更斯笔下的孤儿形象(论文文献综述)
张芃葳[1](2021)在《《呐喊》和《雾都孤儿》中底层儿童形象的塑造》文中研究表明鲁迅的《呐喊》与狄更斯的《雾都孤儿》都是极富现实主义色彩的文学着作。关注底层社会里小人物的生存状况和精神发展是鲁迅与狄更斯作品的共同点,他们敢于对底层儿童的悲惨处境进行揭露。本文以《呐喊》中的名篇《药》与《雾都孤儿》为对象,通过比较鲁迅与狄更斯笔下遭遇生活不幸且性格不尽相同的儿童形象,感受两位文坛巨匠对儿童成长的关注,以及对善良人性、思想觉醒的真切呼唤。鲁迅与狄更斯虽然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却有着几乎相似的童年经历,
黄莹[2](2020)在《从乔叟到狄更斯的犹太人书写》文中研究说明基于14世纪至19世纪的英国作家乔叟、莎士比亚及狄更斯所塑造的犹太人物形象分析,发现犹太人的总体形象在英国文学中带有一脉相承的负面特征。这种负面刻板的模式化书写应源于基督教世界对犹太人长期的制度性歧视及社会集体无意识的传统偏见。然而,细读文本可以发现,这些模式化的书写同时带有细微复杂的差异性——乔叟通过基督徒"以恶治恶"及滥用惩罚的叙事对社会普遍的反犹情绪进行了客观性消解;莎士比亚借夏洛克之口对犹太人的弱势地位表示了矛盾的同情;狄更斯则赋予了恶棍费金一丝人性,借此表达对基督教济贫院的强烈反讽。这些差异化的书写体现了作家人文关怀的自觉选择和对现实批判的思想,同时也反映了英国及整个欧洲社会对待犹太人态度的逐步转变。
申育娟[3](2020)在《“狄更斯改写小说”与文化记忆 ——澳大利亚的国族身份重构》文中提出“狄更斯改写小说”(Dickensian rewriting)指当代澳大利亚作家通过挪用和/或戏仿狄更斯作品当中的人物、情节,他的创作风格或其生平而创作的小说。论文选取四位当代澳大利亚作家创作的“狄更斯改写小说”—努南(Michael Noonan)的《麦格威奇》(Magwitch,1982)、博德(Carmel Bird)的《蓝鸟咖啡馆》(The Bluebird Cafe,1990)、凯里(Peter Carey)的《杰克·麦格斯》(Jack Maggs,1997)和弗拉纳根(Richard Flanagan)的《欲望》(Wanting,2008)—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参照后殖民文学理论和原住民文化相关研究,以文化记忆为切入点,考察当代澳大利亚作家对狄更斯的“后殖民改写”。这里的文化记忆指人们借助文本、图象、节日、仪式等有形或无形的文化形式所形成的对某一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特定时代的记忆。因澳大利亚曾为英国殖民地,本土作家对帝国经典的改写往往被归于“逆写帝国”一类。论文指出,以上四部改写作品并未囿于“逆写帝国”范畴,澳大利亚作家改写狄更斯作品并非意味着他们对狄更斯作品的否定。狄更斯作品既因其体现出的帝国情感结构成为抵抗对象,也凭借其经典身份成为崇敬和怀念的对象。改写作家与狄更斯之间属于对抗式对话的关系,他们一方面继承了狄更斯独特的创作手法,另一方面超越了狄更斯作品以英国身份为主体的故事结构,并突出他们对本土身份的重视。有鉴于此,论文论证澳大利亚作家通过讲述本土特殊历史揭示狄更斯作品以英国身份为主体的故事结构,改造对狄更斯其人、他的作品以及作品中呈现的维多利亚时代的记忆,同时塑造本国独特历史文化记忆并以此重新建构澳大利亚国族身份。四部小说的改写对象虽同是狄更斯作品,但它们讲述澳大利亚不同群体的历史,并探讨这些群体与澳国族身份之间的关系。《杰克·麦格斯》与《麦格威奇》着眼于流放犯在澳大利亚的经历以及他们在塑造白澳身份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欲望》和《蓝鸟咖啡馆》分别呈现了被殖民时期原住民的悲惨境遇和后殖民时代原住民历史与文化被商业化的现状,并聚焦于原住民与澳国族身份之间的关系。具体而言,凯里在《杰克·麦格斯》中将麦格威奇(小说中更名为麦格斯)这样的男性流放犯看作澳大利亚的建国之父,但小说以伦敦为主体的故事结构、麦格斯对英国身份的强烈认同以及澳文化对英国文化的传承等均说明澳国族身份难以摆脱英国的影响。凯里建构的以白人男性为主导的白澳身份具有矛盾性。与凯里塑造的男性流放犯神话不同,努南在《麦格威奇》中突出了流放地白人女性(包括女性流放犯和流放犯的女性后代)在流放地经济发展和思想风貌塑造等方面发挥的作用,她们同样为构建白澳身份作出重要贡献。《麦格威奇》与《杰克·麦格斯》关注狄更斯小说中边缘化的流放犯,弗拉纳根的《欲望》则将狄更斯作品中完全缺席的群体—澳大利亚原住民—置于文本中心。小说展现了原住民被殖民时期的历史与他们的独特文化,批判英帝国对原住民进行的殖民占领与文化压迫,并强调原住民历史文化是澳国族身份的重要组成部分。博德的《蓝鸟咖啡馆》同样关注原住民历史与文化,但该小说着重展现了白人开设的博物馆对原住民文化及其被殖民历史与当代历史的储存。换言之,从被殖民时期至今,原住民从未掌握展现自身历史文化的权力,他们尚未被纳入澳国族身份之内,而且自身独特的族群与文化身份也被剥夺。四位当代澳大利亚作家通过改写狄更斯的作品和传记,讲述了流放至澳大利亚的英国罪犯和澳大利亚原住民的历史,塑造了澳大利亚独特的历史与文化记忆,构建了以流放犯和原住民为主体的澳大利亚国族身份。
张良玉[4](2019)在《《雾都孤儿》中的孤儿形象的新历史主义解读》文中指出狄更斯(Charles Dickens)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最伟大的小说家。在狄更斯的很多作品中,孤儿形象都得到了生动的刻画。尤其是在《雾都孤儿》中,狄更斯塑造了一系列个性迥异的孤儿形象,这与当时社会对于孤儿的认知迥然不同。在他创作这部小说时,《济民法》的乌云笼罩着英国的底层穷苦人民,而这项法案还为济贫院中残酷的剥削制度广开方便之门。同时,狄更斯的心理(诸如仁爱思想,对于社会制度的天真想法以及其浪漫情调)、狄更斯的阅读以及他当时的家庭状况都影响了小说中孤儿形象的创作。由此,本篇论文将会基于新历史主义来入手研究狄更斯笔下的孤儿形象,就各个孤儿从文本、作者心理以及时代背景的角度进行解读,希望能对文学史中的孤儿形象研究作一点贡献。
李超[5](2019)在《浅析狄更斯小说中儿童形象的演变》文中研究表明狄更斯的创作常被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三个阶段,其作品中所刻画的儿童形象从表层看起来具有相似性,但实质上也具有阶段性的变化,这样的变化与狄更斯所处的社会背景及个人经历是息息相关的。狄更斯用自己最真实的笔触刻画了那些可怜的生活在英国社会底层的儿童们,深刻地反映了当时英国在维多利亚时代复杂的社会现实,也体现了狄更斯人道主义思想与儿童形象中爱的连续性的完美结合。
王云一[6](2019)在《狄更斯小说中的地狱空间隐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从空间研究的角度切入,运用列斐伏尔的空间政治理论,结合文化历史研究和传记研究的方法,史论与文本分析结合,围绕狄更斯在小说中建构的地狱空间想象,揭示工厂、监狱、革命空间三重现实空间与地狱想象空间的社会、历史以及文化隐喻。本文分别从“工厂-地狱空间想象”、“监狱-地狱空间想象”、“革命-地狱空间想象”以及“狄更斯式地狱空间的文化隐喻”四个方面展开论述,最后以“时代性”、“现代性”来总结地狱空间隐喻的特点。第一章“绪论”中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梳理了国内外狄更斯研究、空间研究、地狱空间研究的现状,说明了文章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简述了从中世纪到十九世纪地狱空间想象的文化背景。第二章“炙刑下的工厂-地狱空间”从工厂空间的时代背景出发,首先研究了传统视域下的“地狱之火”与十九世纪英国的“生产之热”之间的象征关系,由此引申到论述工厂-地狱空间的时代隐喻颠覆了传统地狱空间的惩罚隐喻,最后论述了工人-群魔形象的隐喻,揭示了狄更斯对工业生产压抑、扭曲人性的批判。第三章“幽闭中的监狱-地狱空间”从监狱空间的创作背景出发,首先研究了《神曲》中的地狱分层结构与狄更斯笔下的监狱分层结构之间的联想关系,由此开启对监狱-地狱空间、囚徒-幽灵形象的颠覆性隐喻的论述,阐明狄更斯对于现实政治环境的不满。第四章“骤乱里的革命-地狱空间”从革命空间的历史背景出发,首先研究了《失乐园》和《神曲》中的地狱暴乱与狄更斯笔下的“戈登暴乱”、法国大革命的失控场面之间的联想关系,之后论述了狄更斯塑造的革命-地狱空间的时代隐喻和局限性。第五章“狄更斯式地狱:作为维多利亚时代的空间文化隐喻”从文化的角度补充论述了狄更斯的地狱空间想象与哥特风格以及死亡主题的流行文化之间的关联。第六章“结语”总结全文并分析了地狱空间隐喻的特点以及启示。
黄莹[7](2018)在《费金形象被忽略的异质性:狄更斯《雾都孤儿》中的隐性叙事进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狄更斯《雾都孤儿》中费金的红胡子、红头发、红眉毛、犹太长袍、违法营生等典型特征,与英国文学中犹太形象的传统俗套一脉相承,是批评界长期关注的重点,而费金形象背后的异质性却为以往的研究所忽略。借助"隐性进程"的研究视角,挖掘小说显性情节冲突背后隐藏的"隐性叙事"——有关费金宗教、饮食方面的异质性叙事暗流,与以犹太恶棍形象为主导的情节发展相互排斥,与小说中的基督教济贫院叙事相互对照,从中可以发现狄更斯对于维多利亚社会基督教价值观的讽刺与批判,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该经典作品深刻的主题意义。小说中费金的犹太性,与其说是狄更斯刻意迎合读者的种族偏见,不如说是狄更斯利用了这种集体偏见反讽了自诩道德的基督教社会的自负与虚伪。
刘珊[8](2017)在《狄更斯小说中的恶魔式怪人形象研究》文中认为查尔斯·狄更斯是继莎士比亚之后最伟大的英国作家,也是最受大众欢迎的小说家。他一生创作的作品都是与他生活的时代密切相关的,阅读狄更斯的作品可以知晓英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他所有作品一起构成了一部英国社会的百科全书。从狄更斯在世时到现在,对狄更斯小说的研究从未停止过,从狄更斯传记研究开始,到狄更斯小说思想研究,再到狄更斯小说的表现手法研究等,可以发现对狄更斯的研究范围也日益呈现出多元化特点。本论文着眼于狄更斯小说全貌,重点讨论其小说中的恶魔式怪人形象。本论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论述恶魔式怪人形象在狄更斯笔下的类型化特点。类型化是狄更斯式人物最大的特点,同一类型的人物,他们的面貌、性格、心理甚至行为都呈现出一定的相似性。在这一章中,着重从两方面展开论述,一是恶魔式怪人在肖像上的类型化表现,二是恶魔式怪人在心理上的类型化表现。第二章主要分析恶魔式怪人形象的身份设定和悲剧性结局,以及体现出的狄更斯的阶级立场和改良主义思想。这一章分为两节进行论述:第一节主要讨论恶魔式怪人形象的出身,他们都来自于贵族和资产阶级,凭借自己的权力为所欲为,狄更斯对他们的出身定位表明了其阶级立场;第二节主要讨论恶魔式怪人形象的悲惨结局,狄更斯的特意安排呈现出了感性色彩,同时他们的不幸下场也是狄更斯在小说中反对资本主义的一种手段,体现了狄更斯的改良主义思想。第三章重点讨论恶魔式怪人形象的创作来源。第一节从经济方面论述,狄更斯所处时代经济快速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负面问题,劳资矛盾的加剧和以金钱为前提的人际关系,是产生恶魔式怪人的社会基础;第二节从社会道德方面论述,狄更斯生活的时代,形同摆设的虚伪道德观导致了人格分裂,这对恶魔式怪人的产生也有很大的影响;最后一节主要从狄更斯主观方面论述,狄更斯小说中恶魔式怪人形象的一个重要的创作来源,就是狄更斯本人怪异的性格,和对生活的深入观察,这类形象很大程度上是狄更斯对生活原型的重塑,也是狄更斯本人怪异性格的写照。第四章主要讨论恶魔式怪人形象的审美经验和审美价值。读者在看到这类形象时会产生一种审美体验,主要包括反常感、现实感和滑稽感;同时恶魔式怪人形象也激发了读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其以丑衬美的审美价值引起了读者的情感共鸣,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周启华[9](2017)在《狄更斯与圣经文化》文中研究说明在评论家眼中,基督教一直都是西方文学的精神内核。因此,很多文学批评家都主张研究西方文学时,应把它置于广阔的宗教语境下来进行分析,唯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阐释文学现象。狄更斯作为英国文学史上的双峰之一,由于他所处的维多利亚时代基督教早已融入到英国社会,因而他的作品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现实生活,而且还蕴含了浓厚的基督教——圣经传统。纵观狄更斯的一生,不难发现,无论是他的生活,还是他的创作,我们都可以从中看到基督教文化的影子。可以说,基督教对狄更斯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尤其是博爱精神对他的影响,更是无形之中显有形。本论文的主旨就在于,结合时代、作品、文化语境,通过对狄更斯小说和圣经文本的细读,分析出基督教精神与基督教信仰对狄更斯产生的影响,以及圣经文化在其作品中的呈现,从而进一步加深理解狄更斯的思想与创作。整体而言,圣经文化对狄更斯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狄更斯是一位有着深厚基督教情结的作家,在他的作品中可以找到大量的圣经人物、圣经原典等等,就连他的道德观都是一种带有浓厚基督教意蕴的理性道德。圣经文化对狄更斯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主题、情节、人物等等。本文主要撷取狄更斯笔下的儿童形象、天使形象、圣诞精神、家庭秩序和自由平等思想予以展开,阐述基督教精神在狄更斯作品中的展现。“忏悔、宽恕、救赎、死亡与复活”作为基督教信仰的几大主题,其核心就是救赎。在狄更斯小说中就存在这几大主题,借助这些主题进一步凸显出狄更斯积极向善的思想与创作主张。此外,在狄更斯的小说中还存在着大量的圣经原型。本文主要从众多的原型中选取水意象与伊甸园意象进行分析,最后得出基督教文化对狄更斯的影响不是停留在表面而是深深融入到了狄更斯的思想与创作之中的结论。
杨薇[10](2017)在《哥特因子及大众想象—经典化视域中的狄更斯功能叙事》文中研究指明查尔斯·狄更斯是19世纪英国的着名小说家,在世界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其小说中的叙事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现代电影叙事模式。本文根据普罗普的功能叙事学和列维·斯特劳斯的神话叙事功能学分析了其长篇小说中的三种要素(孤儿-怪物-监狱)和六种功能(出生、成长、迫害、考验、逃离、回归),以他的功能叙事作为切入点,研究哥特小说、狄更斯小说、现代影视与狄更斯影视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暗恐效应、崇高美学、空间叙事、峰移效应、感情误置等理论在狄更斯叙事中的运用和表现,旨在挖掘哥特因子和大众想象在狄更斯经典化中的作用。本文分别从“原始能量”、“孤儿叙事”、“怪物阐释”和“监狱空间”四个方面、以总-分-合的叙述框架来展 开论述。第一章 绪论首先对研究对象进行了界定,其次按照批评方法的分类对狄更斯与哥特小说的国内外研究进行梳理,并按照大众文化理论的分类对狄更斯与现代影视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并提出自己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第二章 狄更斯的“原始能量”提出了狄更斯功能叙事的内容,分析了其与“哥特小说”叙事模式中的功能和要素的联系,并指出这种联系和大众想象在其小说经典化中的作用。他的功能叙事的要素是在哥特小说“孤女-恶棍-城堡”的再语境化基础上创立的,“怪物”的要素是由于“洞穴”式的自我认识不足产生了人格上的矛盾和分裂,是社会和自我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是大众感知自己存在的方式。哥特小说中的城堡是“家”与“国”的隐喻,而他的监狱要素主要是社会规训力量的隐喻,把孤儿置于怪物和监狱的藩篱中,让读者摆脱意识形态的限制,逃离自己的身份,通过“孤儿-怪物-监狱”交互的叙事功能,实现对现实的逆转。第三章 孤儿—童话叙事到电影叙事从原型、情节、人物、结构方面对比了狄更斯小说中“孤儿成长”所采取的童话叙事手法与哥特小说的联系;并从“故事”和“情节”的“因果关系”角度探讨了现代电影叙事手法与其童话叙事手法的联系。他通过童话叙事实现了对哥特小说的“陌生化”,是一种“可得性”的体现。可以说,哥特是阶级的童话,狄更斯是大众的哥特。其中的“孤儿”要素既是工业时代被剥削儿童现实的投射,又是寻找“父亲”、建立“秩序”的象征。现代影视则继承了他的叙事模式,而且强化了其中“公共空间”的身份探寻的仪式,发展了“拯救式”回归和“觉悟式”回归的叙事功能,宗教的力量和身体的快感在“回归”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第四章 怪物—喜剧阐释到电影阐释从喜剧原型、帕格森的“感情误置”、漫画的“峰移效应”角度分析了狄更斯小说中“怪物”叙事要素所采取的“喜剧阐释”手法与哥特小说的联系,并运用菲斯克的“大众文化识别”和再生产理论分析怪物要素在大众文化中的意义。他受到哥特小说“恶棍”的影响,打造了“怪物”的叙事要素并发现了怪物的本质特征,但他没有把这些怪物具象化,而现代电影则完成了其形象化的过程。其中机械化的怪物使人真正感受到人在工业社会中被机器异化带来的悲喜效果,同时表达了大众对“身体”被社会控制的忧虑,而乌合之众的怪物具有了“反乌托邦”的意蕴,也是狂欢化的需要和现代人生活方式的影射,心理畸变的怪物是大众获得巅峰体验的一种借口,也是逃离现实身份,释放压抑的需要。第五章 监狱—社会空间到电影空间运用了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和巴什拉的“空间诗学”理论对比了狄更斯小说中“监狱”的空间叙事手法与“哥特小说”的联系,从小说的社会空间和电影空间两方面进行阐释。他发挥了哥特小说“社会空间”的叙事手法,把城市描述成了折叠式的监狱结构,在这样的监狱空间中,“身体”承受着“权力”的控制,使灵魂处于“异化”状态。从“诗性正义”的角度来说,任何具有封闭性的空间都是一种监狱,提供了一种人性转化的工具。他给出了宗教救赎、爱和同情的“拯救式”逃离和自我拯救、自我觉悟的“觉悟式”的逃离两种逃离的方式。而现代电影叙事则补充了这种逃离的条件,即自由精神和原始力量的结合。同时,以监狱为要素、以逃离为功能的叙事模式既满足了大众“逃避身份”的需要,又使大众在逃离后产生快感,所以这种模式能够不断地被大众文化“再生产”,逐渐形成大众的审美标准。第六章 全文总结并分析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二、狄更斯笔下的孤儿形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狄更斯笔下的孤儿形象(论文提纲范文)
(1)《呐喊》和《雾都孤儿》中底层儿童形象的塑造(论文提纲范文)
一、同为讽刺现实的人文主义关怀 |
二、扭曲异化的不同描写 |
三、麻木顺从与圆滑反抗的不同刻画 |
四、结语 |
(2)从乔叟到狄更斯的犹太人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一、模式化的犹太形象与集体无意识的英国社会种族偏见传统 |
(一)乔叟、莎士比亚及狄更斯共同的模式化犹太书写 |
(二)对犹太人长期的制度性歧视及集体无意识的传统偏见 |
二、模式化书写之外的差异与作者的自觉选择及社会变迁 |
(一)乔叟“以恶治恶”的结局安排与对社会反犹情绪的客观性消解 |
(二)莎士比亚的夏洛克之辩与对犹太民族的矛盾性同情 |
(三)狄更斯赋予犹太恶棍的人性与对基督教济贫院的反讽 |
结 语 |
(3)“狄更斯改写小说”与文化记忆 ——澳大利亚的国族身份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经典改写 |
二.澳大利亚的“狄更斯改写小说” |
三.理论框架—文化记忆 |
四.澳大利亚的“狄更斯改写”与文化记忆 |
五.论文框架 |
第一章 流放犯形象重塑与白澳身份 |
第一节 《杰克·麦格斯》:流放犯形象重塑 |
第二节 单向的英国身份认同与英国绅士身份祛魅 |
第三节 白澳身份建构及其矛盾性 |
第二章 流放地白人女性与白澳身份 |
第一节 《麦格威奇》中边缘化的男性流放犯 |
第二节 女性形象重塑 |
第三节 《麦格威奇》中的反记忆话语 |
第三章 “逆写帝国”: 原住民历史与文化展现 |
第一节 《欲望》:经典作家与边缘人物的并置 |
第二节 “英国性”及其内在矛盾 |
第三节 认知暴力下的原住民 |
第四章 殖民主义在当代的延续及其新形式 |
第一节 《蓝鸟咖啡馆》:殖民历史的当代回响 |
第二节 博物馆记忆 |
第三节 博物馆的商业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雾都孤儿》中的孤儿形象的新历史主义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一、《雾都孤儿》中的孤儿形象 |
1.1幸运的孤儿 |
1.1.1奥立弗:出淤泥而不染的典范 |
1.1.2露梓:真善美的化身 |
1.1.3恰利·贝茨:改过自新的罪犯 |
1.2不幸的孤儿 |
1.2.1机灵鬼杰克·道金斯:窃贼团伙的二把手 |
1.2.2南茜:奥立弗的解救者 |
1.2.3狄克:死于疾病的儿时伙伴 |
二、新历史主义视角下的孤儿们 |
2.1新历史主义 |
2.2《济贫法》与《雾都孤儿》中的孤儿形象 |
2.3对《济贫法》险恶用心的抨击 |
三、狄更斯的创作心理与《雾都孤儿》 |
3.1狄更斯的心理 |
3.2提倡人性中的正直和善良 |
结语 |
(5)浅析狄更斯小说中儿童形象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狄更斯笔下儿童形象书写的演变 |
(一)创作早期——乐观纯洁的弃儿形象 |
(二)创作中期——自我奋斗的苦儿形象 |
(三)创作晚期——幻想破灭的孤儿形象 |
二、狄更斯笔下儿童形象演变的原因 |
(一)对社会的认知不断深入 |
(二)创作技巧的成熟 |
(三)对人性日益深刻的挖掘 |
三、儿童形象的实质:人道主义精神的高度体现 |
(一)对小人物的温情 |
(二)圣诞节式的宽恕 |
结语: |
(6)狄更斯小说中的地狱空间隐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1.4 关于地狱的艺术想象——从中世纪到十九世纪 |
第二章 炙刑下的工厂-地狱空间 |
2.1 工业生产的时代背景 |
2.2 地狱火刑与高温生产 |
2.2.1 地狱火刑 |
2.2.2 永恒之火炙烤下的高温生产 |
2.3 工厂-地狱空间的想象渐变 |
2.3.1 从隐秘走向世俗的传统地狱空间 |
2.3.2 工业世界的巴别塔——工厂-地狱空间 |
2.4 刑罚的异化之力——工人-群魔形象 |
第三章 幽闭中的监狱-地狱空间 |
3.1 监狱空间——童年回忆与个人创作 |
3.2 逐层下行的监狱-地狱空间 |
3.2.1 地狱的逐级分层 |
3.2.2 监狱的复合结构 |
3.3 监狱-地狱空间的层级内涵 |
3.3.1 以罪为审的传统地狱空间 |
3.3.2 以苦为罚的监狱-地狱空间 |
3.4 幽冥的边境之群——囚犯-幽灵形象 |
第四章 骤乱里的革命-地狱空间 |
4.1 革命空间的创作背景 |
4.2 地狱空间的狂热与革命空间的暴乱 |
4.2.1 地狱空间的狂热 |
4.2.2 革命空间的暴乱 |
4.3 革命-地狱空间的破坏想象 |
4.4 革命-地狱空间的局限性 |
第五章 狄更斯式地狱:作为维多利亚时代的空间文化隐喻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费金形象被忽略的异质性:狄更斯《雾都孤儿》中的隐性叙事进程(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隐性进程”理论 |
二、表层情节叙事:红胡子费金的典型犹太恶棍形象 |
三、情节叙事背后的隐性叙事进程 |
(一) 费金———一个异化的犹太形象 |
(二) 费金的世界与教区济贫院世界的对照 |
(三) 差异与反差背后的反讽 |
四、狄更斯的基督教社会观 |
结语 |
(8)狄更斯小说中的恶魔式怪人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恶魔式怪人形象的类型化特征 |
第一节 人物肖像的类型化 |
第二节 人物心理的类型化 |
第二章 恶魔式怪人形象的人生设定及其意义 |
第一节 恶魔式怪人特殊的身份设定 |
第二节 恶魔式怪人的悲剧性结局 |
第三章 恶魔式怪人形象的形成原因与创作来源 |
第一节 形成恶魔式怪人的社会条件 |
一、劳资矛盾促进了恶魔的形成 |
二、利益至上的人际关系催生了恶魔式怪人 |
第二节 伪善的社会道德为恶魔式怪人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
第三节 狄更斯怪异性格的艺术写照和对生活原型的重塑 |
一、怪人形象是狄更斯性格的艺术写照 |
二、怪人形象是对生活原型的重塑 |
第四章 恶魔式怪人形象的审美经验与价值 |
第一节 恶魔式怪人形象的审美经验 |
第二节“以丑衬美”的审美价值与社会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狄更斯与圣经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
1.2 |
1.3 |
1.4 |
2 活在圣经文化中的狄更斯 |
2.1 狄更斯的基督教情结 |
2.2 狄更斯道德观的圣经文化阐释 |
3 被基督教精神改变的狄更斯 |
3.1 狄更斯笔下的儿童形象:爱与怜悯 |
3.2 狄更斯笔下的天使形象:乐善好施 |
3.3 狄更斯小说中的基督之爱:圣诞精神 |
3.4 从家庭秩序看狄更斯与基督教文化 |
3.5 从“平等、自由”视角解读狄更斯与基督教文化 |
4 狄更斯小说中的“十字架” |
4.1 浪子回头:狄更斯小说中的忏悔与宽恕主题 |
4.2 失乐园:狄更斯小说中的罪与救赎主题 |
4.3 道成肉身:狄更斯小说中的死亡与复活主题 |
5 狄更斯小说中的意象圣经原型 |
5.1 狄更斯小说中的水原型 |
5.2 狄更斯小说中的伊甸园原型 |
6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哥特因子及大众想象—经典化视域中的狄更斯功能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哥特小说与狄更斯研究综述 |
1.1.1 研究对象和范围的界定 |
1.1.2 狄更斯与哥特小说研究综述 |
1.2 现代影视与狄更斯研究综述 |
1.2.1 狄更斯·经典·电影 |
1.2.2 现代影视的哥特因子及大众文化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内容 |
2 狄更斯的“原始能量”:孤儿、怪物、监狱 |
2.1 孤儿与孤女 |
2.1.1 孤儿与孤女的联系:崇高与暗恐 |
2.1.2 孤儿的净化与救赎 |
2.2 怪物与恶棍 |
2.2.1 怪物与恶棍的联系:继承与变形 |
2.2.2 怪物的能指和所指 |
2.3 监狱与城堡 |
2.3.1 监狱与城堡:家与非家 |
2.3.2 监狱的空间表征 |
2.4 本章小结 |
3 孤儿的成长:从童话叙事到电影叙事 |
3.1 孤儿成长的童话叙事 |
3.1.1 阶级的童话与大众的哥特 |
3.1.2 天路历程与寻父之旅 |
3.2 孤儿成长的电影叙事 |
3.2.1 因果关系与大众想象 |
3.2.2 身份认同与终极归属 |
3.3 本章小结 |
4 怪物的意象:从喜剧阐释到影视阐释 |
4.1 怪物的喜剧阐释 |
4.1.1 大众的喜剧与哥特的荒诞 |
4.1.2 矛盾的内核与失真的外形 |
4.2 怪物的电影阐释 |
4.2.1 怪人的创造与怪物的打造 |
4.2.2 双重人格与身体变异 |
4.3 本章小结 |
5 监狱的空间:从社会空间到电影空间 |
5.1 监狱的社会空间 |
5.1.1 升降的结构与哥特的分层 |
5.1.2 身体的监禁与灵魂的逃离 |
5.2 监狱的电影空间 |
5.2.1 身份逃避与文化生产 |
5.2.2 人性囚禁与诗性正义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狄更斯作品年表 |
附录二: 哥特小说列表 |
附录三: 狄更斯作品影视改编列表 |
附录四: 狄更斯与现代电影关系图示 |
作者简历 |
四、狄更斯笔下的孤儿形象(论文参考文献)
- [1]《呐喊》和《雾都孤儿》中底层儿童形象的塑造[J]. 张芃葳. 牡丹, 2021(06)
- [2]从乔叟到狄更斯的犹太人书写[J]. 黄莹.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3)
- [3]“狄更斯改写小说”与文化记忆 ——澳大利亚的国族身份重构[D]. 申育娟.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0(02)
- [4]《雾都孤儿》中的孤儿形象的新历史主义解读[A]. 张良玉. 厦门大学外文学院第十二届研究生学术研讨会、第二届外国语言文学博士论坛论文集, 2019
- [5]浅析狄更斯小说中儿童形象的演变[J]. 李超. 青年文学家, 2019(32)
- [6]狄更斯小说中的地狱空间隐喻研究[D]. 王云一. 武汉大学, 2019(09)
- [7]费金形象被忽略的异质性:狄更斯《雾都孤儿》中的隐性叙事进程[J]. 黄莹.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6)
- [8]狄更斯小说中的恶魔式怪人形象研究[D]. 刘珊. 陕西理工大学, 2017(03)
- [9]狄更斯与圣经文化[D]. 周启华. 华中科技大学, 2017(10)
- [10]哥特因子及大众想象—经典化视域中的狄更斯功能叙事[D]. 杨薇. 浙江大学, 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