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阅读题精解(二十一)(论文文献综述)
由迅[1](2017)在《明代湖北经学研究》文中认为自清代以来,许多学者认为明代经学既无汉唐之精专,又袭宋元之糟粕,学术价值有限。但随着学界对明代经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关于明学的价值日益得到肯定,特别是明、清两代学术之间有着明显的传承关系,清代经学研究实际上是在明人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深化,那么探究明代经学史就更有学术意义。因此本文以明代湖北经学为对象,在文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明代经学发展的形势,对湖北地域内关于各部儒家经典的研究情况进行梳理,在展现湖北主要经学成就的同时,总结这一时期湖北学术的特点,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对明代经学的认识。论文分章节主要论述以下内容:第一章是介绍明代湖北经学发展的背景。在政治上,明朝湖广行省的设置以及武汉长江中游核心地位的确立,使明代湖北学术发展有了准确的区域定位。明朝中叶,随着嘉靖皇帝的登基,湖北成为龙兴之地,政治地位得到极大提升,长期被忽视的湖北文化渐渐进入明代学术主流的视野,黄州府更成为明代中后期文化重镇之一。在经济上,自唐宋以来,随着经济重心的转移,湖北在长江中游的经济地位日益上升,到明代出现了“湖广熟,天下足”的局面,特别是明朝中叶之后以汉口镇为中心的鄂东经济圈的形成,为湖北人文的繁盛提供了有力支持。在文化上,湖北从洪武初年开始重建经学教育体系,官学的建立,书院的发展以及讲学的兴盛为湖北经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二章是对明代湖北经学文献进行总体考察。明代湖北经学文献有406种,《易》学和四书学数量最为丰富,在地域分布上以黄州府、武昌府和承天府为学术中心。明代湖北经学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洪武至成化年间是湖北经学的恢复重建时期,弘治至嘉靖年间是湖北经学的快速发展时期,隆庆至永历年间是湖北经学的高峰时期。之后由于明清鼎革,社会动荡,湖北经学逐渐沉寂下来。第三章到第八章则对明代湖北各部经典的学术情况进行专门论述。在易学方面,湖北自先秦以来一直都有研习《周易》的传统,汉代有荆州学派,宋代产生了项世安、郭雍、朱震三位易学大师。明代湖北易学更是流派纷呈,有传统的程朱派、创新的独抒已见派、佛老与心性派、象数图书派和古《易》研究派,其中以陈士元《易象钩解》和郝敬《周易正解》的研究最为突出。在《诗经》学方面,湖北作为明代文学重镇,是推动《诗经》学发展的重要学术力量。在复古影响下,尊《序》抑朱的郝敬和兼采汉、宋的李先芳分别代表了明代《诗经》学转变过程中的两种重要态度。在《诗经》文学化时期,以钟惺为首的竟陵派用评点时文之法,引领了一种新的经文诠释风气。在《尚书》学方面,张居正以宫廷经筵讲义撰成的《书经直解》是一部重要着作,书中阐发的君臣观与民本思想,体现了湖北学术经世致用的务实方面。此外以郝敬《尚书辨解》为代表的尚书辨伪学和秦继宗《书经汇解》关于《尚书》的集注汇释也颇有影响。在三礼学方面,湖北经学家在《礼记》研究、《考工记》内容的发掘和《礼图》的运用等方面取得一定成就,特别是郝敬《周礼完解》、《仪礼节解》、《礼记通解》三部着作的出现,“礼以义为质””、“礼道合一”等观点的提出代表了湖北经学家在礼学义理研究上的突破。在《春秋》学方面,湖北是明代《春秋》经的科举重镇,特别是黄州府的麻城县,被誉为“麻城春秋”。在义理阐释上,郝敬《春秋直解》开辟了直义解经的新路径,而刘绩和樊王家则重视《左传》的史学内容。在四书学方面,陈士元《论语类考》是明代四书考据的典范,而郝敬的《论语详解》提出“《论语》为精华””的观点,是明清《大学》《中庸》回归礼经的文献变革先驱,具有丰富的思想价值。通过以上内容,本文对明代湖北经学的特点和影响进行了总结。湖北经学呈现三个突出特点。一是羽翼程朱,维护其正统地位。明代湖北经学家和着作忠实地阐发程朱传注,推动了程朱易学的发展和完善,扩大了程朱易学的传播和影响。二是义理解经,敢于创新。明代部分湖北经学家敢于冲破传统学术的桎梏,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在个人经学成就上以郝敬最为突出,而以谭元春、钟惺为中心的竟陵派则在《诗经》学上独树一帜,而陈士元、秦继宗等人更是开考据学之先风。三是宏博外向,多元发展,以经学为核心,又向着史学、文学等领域不断拓展,对湖北经学内涵的丰富、各学科间的交互融合有积极、正面的意义。明代湖北经学的繁荣,推动了湖北文化攀上新的高峰,也是整个明代经学发展的缩影,具有宝贵的学术价值。
邓雷[2](2017)在《简本《水浒传》版本研究》文中认为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呼吁简本《水浒传》研究以来,迄今已有三十余年,然而关于简本《水浒传》的版本研究依然很少,不少简本《水浒传》未得到相应的关注,更不必说对简本《水浒传》版本进行系统的研究。本文在将京本忠义传、种德书堂本、插增本、评林本、英雄谱本、二刻英雄谱本、刘兴我本、藜光堂本、慕尼黑本、李渔序本、十卷本、汉宋奇书本、征四寇本、百二十四回本、八卷本、三十卷本等十六种简本基本收集齐全的情况下,对诸简本进行系统划分,诸如刘兴我本、藜光堂本、慕尼黑本、李渔序本属于嵌图本系统,十卷本、汉宋奇书本、征四寇本属于嵌图本后续本系统,基本以系统为单位,以系统底本的刊刻时间为轴,对诸种简本逐一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坚持点面结合的原则,不仅对单一的简本《水浒传》版本进行细致的分析研究,同时与其他的版本进行比对,力求将其置于整个《水浒传》版本链条中进行研究。通过细致的文字校勘、精确的数据分析以及详尽的文本比对等方法,对诸简本的版本系统进行判别,梳理版本源流,归纳版本特征。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其一,对之前不少未受关注的简本《水浒传》进行了研究。如慕尼黑本、李渔序本、十卷本、汉宋奇书本、征四寇本、百二十四回本等。其二,对所有的《水浒传》简本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与研究。其三,使用传统文字比勘法的同时,还使用了数据统计分析法。
赵林平,许建中[3](2014)在《晚明杭州书坊刻印戏曲考述》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古代戏曲刊刻兴于元而盛于明,杭州自元代以来便是戏曲刊刻的重心,现存《元刊杂剧三十种》明确标有"古杭新刊"者即达7种。明万历以来,杭州因"其地适东南之会,文献之衷,三吴七闽,典籍萃焉"1,成为海内知名的四大书籍汇聚中心之一。彼时杭州书坊林立,刻印戏曲数量多且精,为古代戏曲的繁荣与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毛杰[4](2014)在《中国古代小说绣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小说绣像是中国古代通俗小说的有机构成,不论是书志中所记录“古小说”口头流传的说唱伎艺或是所常见之抄、刻本小说,都曾将图像体系引入其中。单就通俗小说而言,至迟在唐五代讲唱伎艺里便有变文一脉流传,而传抄、刊刻本小说中最早出现绣像的情况不晚于元代,至天启、康熙间兴盛一时,清代中期以后,木刻绣像已显颓势。光绪以降,随着社会对小说、绣像的重视及铅石印刷术的发展,小说绣像再次复兴,单就数量和质量来看,较清代中期而言都有长足发展。在整个绣像发展过程中,以通俗化为主流,一些文人的要素于万历间逐渐加入,并在明末及清代前期形成了极具文人画风格的诸种体式,晚清之后通俗化、文人化二种发展趋势渐近合流,呈现出其时代特有的精神面貌。这是小说绣像发展的一个总趋势。小说绣像之发展,一方面促进了小说的传播,另一方面则对小说文体本身产生了较为重要的构成作用,它对小说观念、小说文体、小说叙事、小说批评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就出版家的“自诉”来看,小说绣像之加像目标主要有“诗中有画”“左图右史”“案头珍赏”“以劝以戒”四种,而绣像之地位常常与评点齐平,若以一种“大文体”“大文本”的观念观之,绣像与评点恰是小说一体之两翼,本身就参与小说文本之构成。在大多数情况下,绣像的主要作用不外乎两端:一为叙事,二为批评。二者相因相用,构成了小说绣像的主要表意方式,因而解读其叙事、批评机制是极其有必要的。
赵林平[5](2014)在《晚明坊刻戏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明中叶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城市手工业、纺织业、农副产业得到逐步发展,并且由于水陆交通路线的大力开辟,全国性的商业贸易亦渐趋兴盛,到了晚明时期,城市商业景象一片繁荣。与此同时,封建王朝的腐败与堕落日趋更甚,帝王对文化、思想领域的掌控力不断松动与削弱,加上王阳明心学的崛起与广泛传播,整个宗法礼教、道德伦理遭受极大的破坏与肢解,出现了力反道学,抨击封建礼教的叛逆精神。思想的解放和活跃带动了文学观念和文学地位的转变,使得明初以来向被压抑、钳制的戏曲、小说等通俗文学一跃而与儒家传统经典相并列,戏曲文学的创作迎来了高峰,作家、作品大量涌现,并且戏曲表演与欣赏已深入社会各阶层的日常娱乐生活中。晚明商业的繁荣、思想的解放,促成了社会民众对日用百科和精神享受的需求,戏曲文学作为反映现实和情感生活的消费品很自然地成为了出版商青睐的对象。由于稿件丰富,来源充沛,加上此时的造纸、制墨、制笔等与出版业相关行业的高度发展,一时间书坊涌现,戏曲刻印景象蔚为壮观。晚明坊刻戏曲不仅数量众多,且因年代久远,很多剧本留存罕见,堪称孤本、善本。尤其可贵的是,书坊刻印曲本本身留下了大量语言生动、内容丰富的资料,从中不仅可以得到书坊主的名号、书坊地址、书坊经营范围、销售模式、编排体例、插图版画、图书价格等诸多信息,而且也能看到晚明商业书坊从编、刻、印、售为一体的经营方式逐步转向刊印与销售分化的历史轨迹。为今人研究晚明书坊发展史、戏曲出版传播史、社会商业史、戏曲文学评点史、戏曲版画风格流变史等方面提供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本论文采用上下两编的方式,以专题研究与资料考辨相结合的方法,从出版文化的角度探讨晚明书坊在戏曲编辑、发行领域中的各种表现,并对晚明书坊在戏曲文学发展传播史上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作一较为全面地揭示。上编为晚明坊刻戏曲的专题述论。第一章:晚明坊刻戏曲的编辑、销售、广告及其他。第一节、晚明坊刻戏曲的编辑与销售之渠道。书坊主或以深厚的文学修养与创作实践,或聘请仕途未达的文人编辑者来提高戏曲文本的编校质量,加速了戏曲文学的体制规范化;又以“音注释义点板”型、“释义兼题评”型、“考订兼批评”型、“纯粹批评”型等四种灵活的文本编辑方式和多元化的销售渠道,扩大了戏曲刻本的销量,提升了戏曲娱乐的社会普及化。第二节、晚明坊刻戏曲的广告类型及其功能。晚明书坊推行的戏曲广告样式繁多,主要有两种基本类型,即书名、扉页、凡例、识语、牌记、插图、附录等内在文本形态,委托友人宣扬的外部市场模式。这些广告主要具有四个方面的功能:强调精品意识、着力营造和传播娱乐文化消费的热点和风尚、引导初步规范的版权意识和拓展稿源渠道。它们生动反映了晚明书贾精明的商业意识和经营策略,也是研究晚明社会曲籍传播与通俗文化消费的重要视角。第三节、晚明坊刻戏曲的盗版与作伪。晚明书坊在戏曲刊印与发行过程中为获取优质稿源,谋求利润,不惜采用各种盗版与作伪手段。常见的盗版方式为:翻刻别家刻本,不交代版刻来源;将他人作品改换名目,冒充新作刊刻;将他人作品据为己作刊刻印行。常用的作伪手段有:购买戏曲旧版,修改版权题署,伪作新书印售;收购戏曲残版,铲改、增补旧刻,另易书名发行;伪托名家作序、评点和插画。第二章:晚明坊刻戏曲的版画创作。本文所论晚明坊刻戏曲版画,特指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四朝版画,因泰昌一朝存在时间仅为四个月,所梓戏曲今存为数不多,且版画的风格特征与万历朝风格一脉相承,故本章讨论晚明坊刻戏曲版画只分万历与天启、崇祯两个阶段。第一节、万历间坊刻戏曲版画的创作流变及其他——以《玉簪记》插图为例。选择以《玉簪记》为例,是因为其刻本贯穿万历前、中、后三个阶段,较能典型反映此时期的版画创作的风格流变。通过对《玉簪记》版画的考察,发现万历间坊刻戏曲版画创作风格会随时间流动,从初始阶段舞台表演的直观呈现慢慢演变为剧情人物与装饰性兼顾的发展阶段,再到山水情景的诗意表达的高级阶段的一般迹象;但也存在着同一时段内版画风格的极大差异和画师误解曲辞涵义而胡乱创稿的现象。第二节、天启、崇祯间坊刻戏曲版画创作的新趋势——以《西厢记》插图为中心。选择以《西厢记》的坊刊本为中心,是因为此时期的《西厢记》刊本数量之多远迈任何其它单一剧本,且由其所开辟的版画创作新形式间亦出现于其它各类艺术作品中,预示着新一轮版画风格的生成与发展。本节主要考察了《西厢记》插图中的框架样式从长方形式到填充图案的双线框围式、四周凹边形的转变,框架内装饰性图案从千篇一律的花纹到各色图样的填补,以及版画题材向花鸟画的进一步转变三个方面探讨了此时期戏曲版画创作的新趋向。第三章:晚明坊刻戏曲版片的转移与变更。晚明书坊除了自身刊刻曲本外,也存在利用别家书坊版片,经过不同程度的修改以重新刷印的情形。本章原本只论晚明书坊,但考虑到明清易代之初,书坊戏曲版片转移与变更的情况仍比较频繁,并且大部分清初书坊转移变更的原始戏曲版片,其发轫实在晚明,故论述过程中亦将部分清初书坊纳入作为整体考量。本章在文献解读与实际目验基础上,参考前贤时修的研究成果,梳理出明末清初书坊戏曲版片转移与变更的五种操作模式:1、同姓书坊合作,版片互用;2、购得旧版,改换版权题署;3、拼合各家旧版,冠以新书名;4、删去旧版序文、附录等,修改卷端、牌记;5、铲改原版,另易书名。第四章:晚明书坊与戏曲传播多样化之关系——以《玉簪记》传播为中心。作为戏曲生命的“表演”在晚明戏曲传播史上留下过辉煌的印迹,但其用以传播的声音却因为缺乏保存的技术手段而永远不可再现。况且以晚明戏曲文学传播的实际看,案头传播实在占据着主导地位。本章选择以《玉簪记》为中心,通过晚明时期《玉簪记》的剧本刊刻、散出戏曲选本选录、舞台表演、剧本改编及娱乐赏玩等五个方面为考察对象,论述了晚明书坊在戏曲传播多样化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下编为晚明坊刻戏曲的文献考辨,以《晚明分省书坊刊印戏曲知见录》为目。本文考察了明万历元年(1573)至崇祯十七年(1644)共72年间南京、苏州府、徽州府、杭州府、湖州府、绍兴府、宁波府、福州府、建宁府、漳州府、建昌府、抚州府等地刊印过戏曲的书坊至少有159家;刊印的戏曲数量有传奇472本、杂剧636本、曲选41本,占据已知明代戏曲刊刻总量的90%以上。知见录的内容包括坊号、坊主、坊主姓氏字号与里居、刻印的戏曲名称、卷数、刊刻年代、版式行款、序跋题署、牌记插图、部分收藏地或影印资料来源,以及对文献可征而现已罕见的坊刻曲目录疑存考,对每一条目的着录尽量做到言必有据,切实可靠。同时,对前贤时修之版刻辞典、古籍目录或戏曲论着中关于晚明坊刻曲目着录的疏漏、失误处予以深入考辨,或补充或修正,为后人研究晚明书坊或戏曲版本提供翔实的文献依据。附录两篇,其一《晚明私家刻印曲本目录初编》,分省考察了明万历元年(1573)至崇祯十七年(1644)共72年间各地私家刊印的曲本目录,以补充说明晚明戏曲刊印之盛况;其二《晚明书坊刻印曲本着录失误举隅》,从卷数误、剧名误、刊梓者误、刊梓时间误、两种误为一本、一本误作两种、后印本误作重刻本、刊梓者误为剧作者、混合误、其他疏误等十个方面检讨了目前学术界对晚明书坊刻印曲本着录时存在的失误,是对下编《晚明分省书坊刊印戏曲知见录》中相关条目的一份考辨总结。
杨照光[6](2012)在《论畅销书的跨媒体传播》文中提出数字出版时代的来临催生了网络阅读和手机阅读并推动其蓬勃发展,传统纸质版畅销书迎来了数字出版畅销书的激烈竞争。当今,畅销书出版的新格局已形成,传统畅销书、网络阅读畅销书和手机阅读畅销书以三足鼎立之势共同占据畅销书市场。传统畅销书的传播在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和数字出版技术的推动下早已发展为跨媒体的传播。面对畅销书传播中的这些革命性变化,畅销书的跨媒体传播必将成为今后畅销书和数字出版研究中的热点话题。本文运用传播学的理论,采用对比分析法、定性分析法、定量分析法,特别注重理论分析和实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畅销书的跨媒体传播进行系统研究。全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概述了论文研究的时代背景,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二部分对论文中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并从传播特点和传播要素两方面分析畅销书的跨媒体传播。第三部分概述了畅销书跨媒体传播的现状:已经有一半左右的实体畅销书实现了跨媒体传播,越来越多的网络原创文学也开始进行实体出版,但同一本图书在跨媒体传播中不能同时在不同媒体中达到相同程度的畅销。针对畅销书这种跨媒体传播中的不平衡性,下文结合不同媒体的畅销书排行榜单,分别对实体畅销书、网络阅读畅销书和手机阅读畅销书进行传播内容和传播优势两方面的对比分析,尽可能全面地论述畅销书跨媒体传播的现状和特点。第四部分从传播学的视角,结合畅销书实例对畅销书跨媒体传播中日益普遍的媒介融合现象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总结,杂志书的流行、网络文学和实体书出版的结合以及畅销书和电视媒体的互动是畅销书跨媒体传播中媒介融合的主要形式。第五部分着重分析畅销书跨媒体传播的社会功能,畅销书是大众文化的产物,畅销书的传播也属于大众传播的范畴,研究畅销书传播的社会功能既具有学术研究价值,对现代出版行业也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第六部分简述了本文的研究结论。
周春丽[7](2021)在《八年级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现状及培养策略研究 ——以新都区某中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数学运算能力作为数学学科的基本能力之一,直接影响学生其他数学能力的发展。八年级是学生数学运算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本研究先针对示例校八年级学生数学运算能力低下的问题,调查分析其数学运算能力低下的表现情况,再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培养策略。本研究基于动机归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采用测试法、调查法、实验法和访谈法,首先确定八年级学生运算能力的现状。研究结果表明,在运算能力方面:学生对运算相关的概念、公式、法则理解不到位;缺乏良好的审题分析习惯,常看错题或无法从文字繁多形式复杂的题目中提取有效信息;运算题目的练习多采用口算或心算的方式,未形成良好的运算书写习惯;缺乏算法优选意识,运算步骤繁杂;缺乏运算方面的推理分析能力。在运算的情感态度方面:学生兴趣高但运算失分较多;运算不足的自我归因是内部的可控制成分;部分学生不重视运算。其次,通过对现状的研究,从知识、习惯、情感三个角度提出培养八年级学生运算能力的可行性策略。在运算知识的掌握方面:示范完整的运算步骤让学生形成正确的首因效应;对有关联的运算知识加以仔细区分;不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在运算习惯方面:加强引导学生对题目的分析;规范答题格式。在运算的情感态度方面:关注运算过程,提升对运算的重视程度;加强运算题目的总结反思,培养学生对算法的优选意识;重视情感上的积极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运算心理素质。最后,为检测培养策略的有效性,开展为期四个月以提升八年级学生数学运算能力为目的的教学实施。由于八年级上册运算能力涉及的主要专题是“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与“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加减消元法”,故选择以上专题为例进行教学设计。对照班级遵循传统的教学模式,实验班级在对照班级的基础上融入上述培养策略。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班级学生的运算能力有所提升,运算习题得分率达标;在较难运算题目上差距明显;对数学运算的情感态度发生积极变化。合理运用上述教学策略可以提升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同时运算能力的提升也将促进其他数学能力共同发展。
陈爽[8](2021)在《《太平广记》中的异类姻缘故事研究》文中提出《太平广记》收录了自汉代至宋前的大量异类姻缘故事,且学界对这个内容一直没有一个系统全面且深入的研究,本文的选题拟从这些异类姻缘故事文本入手,对其进行分类研究,并探讨其背后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本文第一章的绪论中,集中阐述了与本选题联系紧密的一些研究内容,集中于对《太平广记》的研究、对异类姻缘的研究以及对《太平广记》中的异类姻缘故事的研究,从中发现了先前学界对《太平广记》中的异类姻缘故事并未有过深入而系统的研究,所以本选题自然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本文第二章到第四章从人神恋、人鬼恋和人妖恋三个大部分,将人神恋分为金钱型、降仙型和遇仙型三类,这些人神恋故事的背后是文人的性趣幻想、人生价值幻想、审美趣味的表现,同时也彰显了道教在当时的社会时代背景下的宣教需要。人鬼恋分为恶鬼作祟型、还魂复活型、露水情缘型三类,从这些人鬼恋故事中,可以看出当时的人们在乱世生存时的挣扎状态,也能够看出自古传承下来的冥婚习俗对人鬼恋文本创作的影响以及身为寒门子弟的创作者们在这些文本中注入了自己对人生的美好幻想。人妖恋分为化形骗情型、路边偶遇型、作祟相诱型三类,现实家庭的矛盾、现实生活对性爱和情感的压抑、佛教的业报轮回和道教的阴阳观念都能够在这些人鬼恋文本中找到依据。《太平广记》中的这些异类姻缘故事包含着深刻的思想内容和较高的艺术价值。宋代以后各种异类姻缘故事发展更加繁盛,题材大多也都是脱胎于《太平广记》中的这些文本故事。异类姻缘故事作为中国小说中的一个重要的类型,在中国文化的生成和传承以及中国小说的发展史上都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郭心怡[9](2020)在《山西霍州石刻整理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霍州,因域内霍山而得名,是华夏祖先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地域之一。历经几千年的岁月变迁、朝代更迭,霍州先辈们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其中霍州石刻是本地文化遗存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现有的石刻文物以及相关的石刻文献的梳理,对霍州石刻进行整理与补遗,试图还原霍州石刻的原貌,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形制与内容等展开较为详细的论述,从而达到对霍州石刻全面的认识。本文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介绍了霍州的历史沿革与石刻遗存概况,从研究着作、研究论文、史料汇编三个方面梳理霍州石刻的研究现状。正文是在《三晋石刻大全·临汾市霍州市卷》的基础上,结合传世文献与实地考察的资料,对霍州石刻进行整理与研究。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整理归纳霍州石刻的形制。霍州地区现存摩崖及摩崖造像、碑碣、墓志铭、杂刻等多种石刻类型,简要分析各类形制的特点。此外,笔者分析了当地石刻保存状态不容乐观的原因,试图为保护石刻文物提供思路。第二部分是通过解读石刻的内容特点,挖掘其所反映出来的霍州历史。主要分为记事述颂、哀诔纪念、宗教信仰、乡规民约以及其他碑刻五种。第三部分是展开论述霍州历史上的民间祠神信仰。首先介绍民间祠神的类别,分析各个民间祠神神祗来源及在当地的分布状况。其次探讨霍州民间祠神信仰的功利性、地域性、杂糅性的特点。第四部分是辑补现有资料中所记载的石刻刻工。第五部分首先是对《三晋石刻大全·临汾市霍州市卷》进行纠谬,总结了其中出现的十种错误类型,其次是对其进行补遗。结语部分是对本文主要内容的总结。
周云[10](2020)在《效度视角下的SAT考试开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考试机构的责任不仅仅是开发考试,还要证明对考试结果解释和使用的有效性,也就是效度。效度是评价考试开发质量的核心指标。论文以美国SAT考试作为研究对象,以SAT历次改革与效度的关系为基础展开研究。以2014年新一轮改革后的SAT考试为研究重点,通过凯恩(Kane)的基于论证的效度验证理论,对SAT考试开发进行效度验证。在总结SAT考试开发特征的基础上,思考对我国高考评价体系的启示。效度理论的发展对教育心理测量标准和考试改革都有影响作用。通过对SAT历次改革分析发现,当SAT考试的效度验证模式没有及时跟上最新的效度理论时,SAT考试结果的解释和使用就会引起质疑。2014年新一轮SAT改革的主要原因是,越来越多地高中毕业生没有为大学学习和职业生涯做好准备。本研究介绍大学学习和职业生涯准备和美国州际共同核心标准的形成路径和内涵,明确了对SAT考查目标的认识。然后通过介绍SAT考试的测量目标、考试内容和考试形式,论述SAT考什么和怎么考两个问题。并通过基于论证的效度验证理论的解释论证框架,梳理要实现大学学习和职业生涯准备目标,SAT考试要收集的证据。最后根据效度论证框架和SAT考试开发的逻辑过程,验证新一轮改革的SAT考试开发能否真正收集到考试分数预期解释的证据,也就是SAT考试能否有效测量大学学习和职业生涯准备这一目标。研究结果表明,新一轮改革后的SAT考试开发总体上是有效的。SAT考试的基于证据的目标确立,基于标准的考试开发和基于基准的分数报告,使得SAT考试从目标到结果呈现都有理有据,证据层层传递,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评价体系。但是由于SAT是一个商业化的考试,成本—效益的追求导致其考查形式单一,能测量的学术能力相对有限。相比于SAT考试,我国的高考评价体系设计多了一层价值引导,考查内容更丰富,考查方式也更加多样,这同时也增加了我国高考开发的难度。但是,考试效度在我国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这必然会影响高考评价体系的顶层设计落实的有效性。因此我国高考评价体系应加大教育测量理论和技术的应用,提高教育考试实证研究水平,以此提高考试开发的效度。通过加强考试机构专业化建设,提高考试评价的理论和实践能力。
二、阅读题精解(二十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阅读题精解(二十一)(论文提纲范文)
(1)明代湖北经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现状分析 |
(一) 明代经学的研究现状 |
(二) 明代湖北经学的研究状况 |
二、论文的基本思路 |
三、论文的研究方法和学术价值 |
第一章 明代湖北经学发展的背景 |
第一节 明代湖北行政区划的确立与发展 |
第二节 明代湖北社会经济的发展 |
一、“湖广熟、天下足”——湖北农业的发展 |
二、“天下四聚”——汉口外销型商业的繁荣 |
第三节 明代湖北学术文化的发展 |
一、官学的建立 |
二、书院的发展 |
第二章 明代湖北经学总体考察 |
第一节 明代湖北经学的统计分析 |
一、着作的数量统计 |
二、创作的时间特点 |
三、着作的存佚情况 |
四、作者的地域分布 |
第二节 明代湖北经学发展的分期 |
一、明代湖北经学的分期 |
二、各个时期的发展特点 |
第三章 渊源有自的湖北易学 |
第一节 明代以前湖北的易学发展 |
一、孕育兴盛的楚国易学 |
二、独树一帜的汉末荆州易学 |
三、程《易》为尊的两宋易学 |
第二节 流派纷呈的明代湖北易学 |
一、传统的程朱学派易学 |
二、独抒己见的义理派易学 |
三、象数图书派易学 |
四、佛老与心性派之易学 |
五、古易派之易学 |
第三节 陈士元易学思想 |
一、“易象而通微”的《周易》观 |
二、“比类明义,象理互通”的注《易》特点 |
第四节 郝敬的易学思想 |
一、“以十翼为尊”的《周易》观 |
二、“以义理为主,兼及于象”的解易方法 |
第五节 李时珍医易会通思想 |
一、五行思想 |
二、阴阳思想 |
三、其他医易思想 |
第四章 复古与文学影响下的湖北《诗经》学 |
第一节 湖北《诗经》学发展的时代背景 |
一、明代《诗经》学综论 |
二、明代湖北文学的繁荣 |
第二节 复古思潮下的湖北《诗经》学 |
一、郝敬“尊《序》抑朱”的《诗经》学思想 |
二、李先芳“兼采汉宋”的《诗经》学思想 |
第三节 文学转变下的湖北《诗经》学 |
一、诗文评点注经方式 |
二、钟惺“活物说”的《诗经》学思想 |
第五章 多元发展的湖北《春秋》学 |
第一节 传统《春秋》经学举业的兴盛 |
第二节 心学影响下的“直解”诠释 |
一、“舍三传而知《春秋》”的治学观 |
二、“以我心印圣人之心”的解经思路 |
第三节 《左传》由经入史的位移 |
一、《春秋》经史的二重性 |
二、湖北《春秋》史学着述 |
第六章 明代湖北的《尚书》学与三礼学成就 |
第一节 明代湖北《尚书》学 |
一、湖北《尚书》学文献考述 |
二、张居正《书经直解》与经筵讲义 |
(一) 明神宗《尚书》讲习与《书经直解》的成书 |
(二) 《书经直解》的思想内容 |
第二节 明代湖北三礼学 |
一、湖北三礼学文献考述 |
二、郝敬的礼学思想 |
(一) 对《周礼》的质疑 |
(二) 《仪礼》不可为经 |
(三) 《礼记》为礼学之正 |
第七章 突破创新的湖北四书学 |
第一节 陈士元《论语类考》与四书考据学的发展 |
一、分门别目,重视考证 |
二、旁征博引,抒发己意 |
三、驳正朱注,摒弃浮谈 |
第二节 郝敬《论语详解》与四书学诠释的转向 |
一、以《论语》为菁华的四书观 |
二、会通篇章、讲究次第 |
三、疏通证明、详加注解 |
四、批驳先儒、回归原典 |
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 明代湖北十三经着述考 |
易类 |
书类 |
诗经类 |
礼类 |
春秋类 |
四书类 |
附录二 明代湖北《孝经》、《乐经》、五经总义及小学类着作简目 |
附录三 明代湖北经学着作分期简目 |
参考文献 |
(2)简本《水浒传》版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百年《水浒传》版本研究述略 |
第一章 简本《水浒传》祖本探考 |
前言 材料的择取 |
第一节 祖本引首诗与回末诗的问题 |
第二节 祖本分回的问题 |
第三节 祖本回数的问题 |
第四节 祖本分卷以及卷数的问题 |
第五节 简本祖本与繁本关系的问题 |
第六节 祖本第九回的问题 |
第七节 从引首诗看简本祖本田王故事的品质 |
第二章 《京本忠义传》的研究与思考 |
第一节 前人关于《京本忠义传》的研究 |
第二节 《京本忠义传》研究中的歧路与困惑 |
第三节 《京本忠义传》研究中的版本启示 |
第三章 种德书堂本《水浒传》研究 |
第一节 种德书堂本《水浒传》的概况 |
第二节 种德书堂本与容与堂本比对研究 |
第三节 种德书堂本中的田王故事 |
第四章 插增本《水浒传》研究 |
第一节 插增本《水浒传》的概况 |
第二节 插增本与种德书堂本、评林本卷数、回数、回目比对 |
第三节 插增本与种德书堂本、评林本插图、插图标目比对 |
第四节 插增本与种德书堂本、评林本正文比对 |
第五章 评林本《水浒传》研究 |
第一节 评林本《水浒传》的概况 |
第二节 轮王寺本与内阁文库本研究 |
第三节 评林本中的余呈问题 |
第四节 评林本的编辑问题 |
第六章 英雄谱本《水浒传》研究 |
第一节 英雄谱本《水浒传》的概况与辨疑 |
第二节 刘世德先生关于初刻、二刻英雄谱本的研究以及补遗 |
第三节 钟伯敬本与英雄谱本研究 |
第四节 评林本与英雄谱本研究 |
第七章 嵌图本《水浒传》研究 |
第一节 嵌图本《水浒传》的概况与辨识 |
第二节 嵌图本《水浒传》四种的研究 |
第三节 嵌图本与种德书堂本、插增本、评林本的研究 |
第四节 嵌图本与其后续本的研究 |
第八章 八卷本与百二十四回本《水浒传》研究 |
第一节 八卷本与百二十四回本《水浒传》的概况 |
第二节 陈枚与《水浒传》 |
第三节 八卷本与百二十四回本《水浒传》回目研究 |
第四节 八卷本与百二十四回本《水浒传》正文研究 |
第九章 三十卷本《水浒传》研究 |
第一节 三十卷本《水浒传》的概况与辨识 |
第二节 三十卷本《水浒传》图像与标目研究 |
第三节 三十卷本《水浒传》正文研究 |
结语 |
附录 |
一、简本《水浒传》版本知见录 |
二、百年《水浒传》版本研究论文辑录 |
主要参考书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后记 |
(4)中国古代小说绣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小说学视野下的古代小说绣像研究 |
第一节 研究对象之义界 |
第二节 研究现状简析 |
第三节 本文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与研究方法 |
(附):从“全相”到“全图”:小说绣像称谓标识辨 |
第二章 中国古代小说绣像之演进 |
第一节 关于小说绣像“开端”的探讨 |
第二节 中国古代小说绣像的总体发展态势 |
第三章 论中国古代小说绣像的叙事功能 |
第一节 小说史上图像干预叙事的几种方式 |
第二节 小说插图叙事功能之实现 |
第四章 论古代小说绣像的批评功能 |
第一节、图绘内容的选编:基于认知的回应 |
第二节 题榜:图像中的文字批评 |
第三节 人物排序:具备批评属性的图像序列 |
第四节 钤印:“炼意立骨”式的表达 |
附录:古代小说绣像编年 |
后记 |
(5)晚明坊刻戏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和研究意义 |
二、晚明坊刻戏曲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概述 |
(一) 晚明坊刻戏曲文献的收集、整理与编目 |
(二) 明代书坊与戏曲刻印 |
(三) 明代书坊刻书之广告 |
(四) 晚明坊刻戏曲之插图 |
(五) 晚明坊刊戏曲之散出选本 |
三、论文框架设计与研究思路 |
四、学术目标与创新之处 |
上编:晚明坊刻戏曲专题述论 |
第一章 晚明坊刻戏曲的编辑、销售、广告及其他 |
第一节 晚明坊刻戏曲的编辑与销售之渠道 |
一、专业编辑群和书坊主身份 |
二、灵活多样的文本编排形式和多元化的销售渠道 |
第二节 晚明坊刻戏曲的广告类型及其功能 |
一、晚明坊刻戏曲的广告类型 |
二、晚明坊刻戏曲的广告功能 |
第三节 晚明坊刻戏曲的盗版与作伪 |
一、晚明坊刻戏曲的盗版现象 |
二、晚明坊刻戏曲发行过程中的作伪手段 |
第二章 晚明坊刻戏曲的版画创作 |
第一节 万历间坊刻戏曲版画的创作流变及其他——以《玉簪记》插图为例 |
一、版画性质的转变:从图文(表演)对应的叙事性到图文“似即似离”的观赏性 |
二、版画创作过程中的风格差异与文意误解 |
三、小结 |
第二节、天启、崇祯间坊刻戏曲版画创作的新趋势——以《西厢记》插图为中心 |
一、框架样式与框架内装饰性图案的转变 |
二、题材由山水景物到花鸟画的进一步转变 |
三、小结 |
第三章 晚明坊刻戏曲版片的转移与变更 |
一、同姓书坊合作,版片互用 |
二、购得旧版,改换版权题署 |
三、拼合各家旧版,冠以新书名 |
四、购得旧版,删去序文、附录等,修改卷端、牌记 |
五、购得旧版,铲改原刻,另易书名 |
第四章 晚明书坊与戏曲传播多样化之关系——以《玉簪记》传播为中心 |
一、晚明《玉簪记》坊刻本的传布 |
二、晚明《玉簪记》在戏曲选本中的流传 |
三、晚明《玉簪记》的舞台传播 |
四、晚明《玉簪记》传播中的改本及其它 |
五、小结 |
论文上编图版与说明(图序自左向右) |
下编:晚明分省书坊刊印戏曲知见录 |
凡例 |
南直隶 |
一、南京 |
二、苏州府 |
三、徽州府 |
浙江省 |
一、杭州府 |
二、湖州府 |
三、绍兴府 |
四、宁波府 |
五、浙江失名书坊 |
福建省 |
一、福州府 |
二、建宁府 |
三、漳州府 |
四、福建失名书坊 |
江西省 |
一、建昌府(南城县) |
二、抚州府(临川县) |
未知刊刻地书坊曲本 |
未知刊刻地刊刻者书坊刻本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晚明私家刻印曲本目录初编 |
附录二:晚明书坊刻印曲本着录失误举隅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论畅销书的跨媒体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思路和创新 |
第二章 畅销书跨媒体传播的内涵 |
2.1 概念界定 |
2.2 畅销书跨媒体传播的特点 |
2.3 畅销书跨媒体传播要素的变化 |
第三章 畅销书跨媒体传播现状解析 |
3.1 畅销书跨媒体传播中的不平衡性 |
3.2 不同媒体畅销书排行榜数据分析 |
3.3 不同媒体畅销书传播内容对比分析 |
3.4 不同媒体畅销书传播优势对比分析 |
3.5 畅销书跨媒体传播的比较研究 |
第四章 畅销书跨媒体传播中的媒介融合现象 |
4.1 媒介融合概述 |
4.2 杂志书——《最小说》的流行 |
4.3 网络文学与实体书出版的结合 |
4.4 畅销书和电视媒体的互动 |
第五章 畅销书跨媒体传播的社会功能 |
5.1 畅销书跨媒体传播的社会功能的变化 |
5.2 文化消费功能凸显 |
5.3 娱乐化倾向加重 |
5.4 文化导向作用 |
第六章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八年级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现状及培养策略研究 ——以新都区某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提出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拟研究的主要问题 |
1.4 论文创新之处 |
1.5 论文结构 |
2 研究综述 |
2.1 数学运算能力 |
2.1.1 数学能力的概念 |
2.1.2 数学运算能力的概念 |
2.1.3 数学运算能力的现状 |
2.1.4 数学运算能力的影响因素 |
2.1.5 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策略 |
2.2 城乡结合部学生学习的相关研究 |
2.3 理论基础 |
2.3.1 动机归因理论 |
2.3.2 建构主义理论 |
3 数学运算能力的现状调查 |
3.1 课标中对本学段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要求 |
3.1.1 初中生运算能力的培养目标 |
3.1.2 本学段运算知识点上的具体要求 |
3.2 研究目的 |
3.3 研究对象 |
3.4 研究方法 |
3.5 实施步骤 |
3.5.1 问卷的编制 |
3.5.2 问卷的信度与效度 |
3.5.3 测试卷的编制 |
3.5.4 测试卷的评分标准 |
3.5.5 调查与测试时间 |
4 结果与分析 |
4.1 与教师的访谈 |
4.2 八年级学生运算能力的现状与分析 |
4.2.1 典型错误一——缺乏良好的审题习惯 |
4.2.2 典型错误二——对概念、公式、法则等理解记忆不到位 |
4.2.3 典型错误三——缺乏良好的运算习惯 |
4.2.4 典型错误四——缺乏对算法的优选意识 |
4.2.5 典型错误五——缺乏合理的推理分析能力 |
4.3 影响运算能力因素的分析 |
4.3.1 学生对运算的兴趣 |
4.3.2 学生对待运算的态度 |
4.3.3 影响学生运算能力的其他因素 |
4.4 结论 |
5 培养策略 |
5.1 加强学生对运算基础知识的掌握 |
5.1.1 示范完整的运算步骤让学生形成正确的首因效应 |
5.1.2 对有关联的运算知识加以仔细区分 |
5.1.3 不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
5.2 培养学生良好的运算习惯 |
5.2.1 加强学生对题目信息的分析,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 |
5.2.2 规范答题格式,培养学生良好的运算书写习惯 |
5.3 增强学生在运算上的情感信念 |
5.3.1 关注运算过程,提升学生对运算的重视程度 |
5.3.2 加强对运算题目的总结反思,培养学生的算法优选意识 |
5.3.3 重视情感上的积极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运算心理素质 |
6 教学实施及效果检测 |
6.1 教学实施 |
6.1.1 案例一——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复习课) |
6.1.2 案列二——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新授课) |
6.2 效果检测 |
6.2.1 实验前成绩差异分析 |
6.2.2 实验后成绩差异分析 |
6.2.3 学生情感态度的变化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太平广记》中的异类姻缘故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现状 |
一 《太平广记》的研究现状 |
二 异类姻缘故事的研究现状 |
三 《太平广记》中的异类姻缘故事的研究现状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人与神的姻缘研究 |
第一节 人神姻缘故事的溯源 |
一 “神”的界定 |
二 “人神恋”的起源 |
第二节 人神姻缘故事的分类 |
一 金钱型 |
二 遇仙型 |
三 降仙型 |
第三节 人神姻缘故事的文化阐释 |
一 文人性趣幻想的投射 |
二 文人价值幻想的投射 |
三 文人审美趣味的表现 |
四 道教宣教文本的投射 |
第三章 人与鬼的姻缘研究 |
第一节 人鬼姻缘故事的溯源 |
一 “鬼”的界定 |
二 “人鬼恋”的起源 |
第二节 人鬼姻缘故事的分类 |
一 还魂复活型 |
二 露水情缘型 |
三 恶鬼作祟型 |
第三节 人鬼姻缘故事的文化阐释 |
一 乱世生存的状态写照 |
二 寒门子弟的心理幻想 |
三 古已有之的冥婚习俗 |
第四章 人与妖的姻缘研究 |
第一节 人妖姻缘故事的溯源 |
一 “妖”的界定 |
二 “人妖恋”的起源 |
第二节 人妖姻缘故事的分类 |
一 化形骗情型 |
二 路边偶遇型 |
三 作祟相诱型 |
第三节 人妖姻缘故事的文化阐释 |
一 现实家庭矛盾的文本投射 |
二 现实性爱和情感的压抑 |
三 佛教业报轮回观念的文本投射 |
四 道教阴阳观念的文本投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太平广记》人神姻缘故事篇名 |
附录 B《太平广记》人鬼姻缘故事篇名 |
附录 C《太平广记》人妖姻缘故事篇名 |
后记 |
(9)山西霍州石刻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一)研究着作 |
(二)研究论文 |
(三)史料汇编 |
1、石刻文献 |
2、方志文献 |
三、研究目标 |
第一章 霍州石刻述略 |
第一节 霍州石刻的形制 |
一、摩崖及摩崖造像 |
二、碑碣 |
三、墓志 |
四、杂刻 |
第二节 霍州石刻的保存状况 |
第二章 霍州石刻的内容特点 |
第一节 赞颂记事 |
第二节 哀诔纪念 |
第三节 宗教信仰 |
一、佛教 |
二、道教 |
三、基督教 |
第四节 乡规民约 |
第五节 其他碑刻 |
第三章 霍州民间祠神信仰 |
第一节 霍州民间祠神信仰的类型 |
一、始祖信仰 |
二、人神信仰 |
三、自然神信仰 |
四、动物神信仰 |
第二节 霍州民间祠神信仰碑刻的空间分布 |
第三节 霍州民间祠神信仰的特点 |
一、功利性 |
二、地域性 |
三、杂糅性 |
第四章 霍州石刻刻工辑补 |
第五章 《三晋石刻大全·临汾市霍州市卷》纠谬及补遗 |
第一节 《三晋石刻大全·临汾市霍州市卷》纠谬 |
一、石刻录文纠谬 |
二、简介纠谬 |
第二节 《三晋石刻大全·临汾市霍州市卷》补遗 |
一、佚失石刻 |
二、现存石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效度视角下的SAT考试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2.1 拓展高考研究者的国际视野 |
1.1.2.2 了解SAT考试开发的流程和质量 |
1.1.2.3 关照本土实践,为我国高考评价提供借鉴 |
1.2 基本概念的界定 |
1.2.1 何为SAT |
1.2.2 考试开发 |
1.2.2.1 考试开发的定义和流程 |
1.2.2.2 考试开发的测量学指标 |
1.3 文献综述 |
1.3.1 文献检索说明 |
1.3.2 国内高考效度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对SAT考试的研究现状 |
1.3.4 国外对SAT考试发展及效度验证研究的现状 |
1.3.4.1 SAT考试发展研究 |
1.3.4.2 不同模式下的SAT效度研究 |
1.3.5 文献述评 |
1.4 研究设计 |
1.4.1 研究问题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路线 |
1.5 研究价值 |
1.5.1 学术价值 |
1.5.2 应用价值 |
第2章 效度理论的发展及对SAT改革的影响 |
2.1 效度及效度验证 |
2.1.1 效度验证对象 |
2.1.2 效度验证模式 |
2.2 效度概念的演化 |
2.2.1 效标效度发展时期 |
2.2.2 分类效度发展时期 |
2.2.2.1 内容效度 |
2.2.2.2 构念效度 |
2.2.3 整体效度发展时期 |
2.2.4 基于论证的效度验证时期 |
2.3 教育与心理测量标准中的效度思想 |
2.3.1 教育与心理测量标准的产生与发展 |
2.3.2 教育与心理测量标准中效度概念的发展 |
2.4 效度理论的发展对SAT改革的影响 |
2.4.1 美国大学入学考试和考试机构的诞生 |
2.4.2 SAT考试诞生:天资可以测量 |
2.4.2.1 SAT考试的诞生 |
2.4.2.2 哈佛大学奖学金项目的证据 |
2.4.2.3 有效的大学预测补充工具 |
2.4.3 SAT第一次改革:增加学业测试作为补充 |
2.4.3.1 SAT考试的发展和完善 |
2.4.3.2 触发事件:哈佛评论的质疑 |
2.4.3.3 改革举措:考试一分为二 |
2.4.4 SAT第二次改革:增强内容一致性 |
2.4.4.1 分类效度理论的出现 |
2.4.4.2 触发事件:阿特金森的发难 |
2.4.4.3 改革举措:考试、课程和教学相一致 |
2.4.5 SAT第三次改革:重新设计满足升学和就业准备的考试 |
2.4.5.1 与新的教育目标相匹配 |
2.4.5.2 关键人物:科尔曼 |
2.4.5.3 改革举措:证据收集 |
2.5 基于论证的效度验证框架 |
2.5.1 新一轮SAT的效度检验模式 |
2.5.2 基于论证的效度验证框架 |
第3章 SAT考查目标:大学学习和职业生涯准备 |
3.1 大学学习和职业生涯准备的定义 |
3.2 大学学习和职业生涯准备形成的路径 |
3.2.1 成功标准项目:大学学习准备标准 |
3.2.2 文凭项目:高中毕业基准 |
3.2.2.1 文凭项目发起的背景 |
3.2.2.2 高中毕业基准的研制过程 |
3.2.2.3 文凭项目发起的行动议程 |
3.2.3 美国州际共同核心标准 |
3.2.3.1 州际共同核心标准行动的背景 |
3.2.3.2 州际共同核心标准的开发采用 |
3.2.3.3 州际共同核心标准的特点和内容 |
3.2.3.4 大学学习和职业生涯准备锚标准 |
3.3 大学学习和职业生涯准备提升为国家教育目标 |
3.4 大学学习和职业生涯准备的内涵 |
3.5 构成大学学习和职业生涯准备的四个“关键”维度 |
第4章 SAT收集的证据:考试内容和形式 |
4.1 SAT的测量目标 |
4.2 SAT考试的内容和要求 |
4.2.1 SAT考试内容结构 |
4.2.2 SAT各部分考试的内容和要求 |
4.2.2.1 SAT阅读考试 |
4.2.2.2 SAT语法考试 |
4.2.2.3 作文考试(可选) |
4.2.2.4 SAT数学考试 |
4.2.3 SAT考试的总体框架 |
4.3 SAT考试的分数报告 |
4.3.1 SAT考试分数报告构成 |
4.3.2 SAT考试分数合成方式 |
4.3.3 SAT分数报告的呈现方式 |
4.3.4 SAT考试分数的解释和预期用途 |
4.3.4.1 评估学生的大学学习和职业生涯准备情况 |
4.3.4.2 大学入学决定和大学课程安排 |
4.4 SAT收集的证据 |
4.4.1 SAT考试分数解释的逻辑过程 |
4.4.2 SAT考试分数的解释论证框架 |
4.4.3 SAT考试分数的解释论证 |
4.4.3.1 设计推断证据 |
4.4.3.2 评分推断证据 |
4.4.3.3 概化推断证据 |
4.4.3.4 外延推断证据 |
4.4.3.5 内涵推断证据 |
4.4.4 SAT效度论证框架:SAT要收集的证据 |
第5章 SAT证据收集的有效性:考试开发效度验证 |
5.1 SAT考试开发过程 |
5.1.1 SAT考试开发指导原则 |
5.1.2 SAT考试开发流程 |
5.2 设计推断的效度论证 |
5.2.1 假设1:考试内容规范与考试测量目标一致 |
5.2.1.1 SAT考试设计关键特征与考试测量目标的一致性分析 |
5.2.1.2 考试内容规范与SAT考试测量目标的一致性分析 |
5.2.2 假设2:考试内容领域与课程标准一致 |
5.2.2.1 阅读考试内容领域与CCSS的一致性分析 |
5.2.2.2 语法考试内容领域与CCSS的一致性分析 |
5.2.2.3 数学考试内容领域与CCSS的一致性分析 |
5.2.3 假设3:试题内容规范与考试内容规范一致 |
5.2.3.1 SAT考试试题开发 |
5.2.3.2 SAT考试内容评审 |
5.2.4 假设4:试题质量符合教育测量学要求 |
5.3 评分推断的效度论证 |
5.3.1 假设5:评分规则是适当的 |
5.3.1.1 SAT考试的题型和答题方式 |
5.3.1.2 SAT考试的评分方式 |
5.3.2 假设6:原始分转化为量表分数的模型与观察数据是拟合的 |
5.3.2.1 量表的设计 |
5.3.2.2 量表的研究 |
5.4 概化推断的效度论证 |
5.4.1 假设7:试题是样本的有效单元 |
5.4.1.1 SAT考试试题编码 |
5.4.1.2 试题考查的内容领域属于考试内容规范的范围 |
5.4.1.3 试题考查的关键特征属于考试内容规范的范围 |
5.5 外延推断的效度论证 |
5.5.1 假设8:概化全域覆盖的内容领域与目标领域相一致 |
5.5.1.1 概化全域的内容种类与目标领域一致 |
5.5.1.2 概化全域的内容覆盖范围与目标领域一致 |
5.6 内涵推断的效度论证 |
5.6.1 假设9:考生分数结构能够反映考试要求考查的结构内涵 |
5.6.1.1 考试考查的子维度分数结构与考试内容规范结构一致 |
5.6.1.2 考试考查的跨学科主题结构与考试内容规范结构一致 |
第6章 结论及启示 |
6.1 SAT考试开发效度验证结论 |
6.2 SAT考试主要特征 |
6.2.1 基于证据的考试目标的确立 |
6.2.1.1 美国的证据文化 |
6.2.1.2 SAT考试目标确立的证据基础 |
6.2.2 基于标准的考试开发 |
6.2.2.1 标准指导考试开发的程序 |
6.2.2.2 标准指导考试开发的规范 |
6.2.3 基于基准的分数报告方式 |
6.3 SAT考试与我国高考评价体系的比较 |
6.3.1 为什么考:“大学学习和职业生涯准备”和“一核” |
6.3.2 考什么:“七个子维度”和“四层” |
6.3.3 怎么考:“一级”和“四翼” |
6.3.4 考查载体:情境确定和不确定 |
6.3.5 比较结论 |
6.4 SAT考试改革和开发对我国高考评价体系的启示 |
6.4.1 加大教育测量理论和技术的应用 |
6.4.2 提高教育考试实证研究水平 |
6.4.3 加强考试机构专业化建设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SAT阅读考试内容规范表 |
附录 B SAT阅读考试内容领域 |
附录 C SAT语法考试内容规范表 |
附录 D SAT语法考试的内容领域 |
附录 E SAT数学考试内容规范表 |
附录 F SAT数学内容领域 |
附录 G 分测验分数转换量表 |
附录 H 子维度分数转换量表 |
附录 I 主题分数转换量表 |
附录 J SAT样卷 |
致谢 |
四、阅读题精解(二十一)(论文参考文献)
- [1]明代湖北经学研究[D]. 由迅. 华中师范大学, 2017(12)
- [2]简本《水浒传》版本研究[D]. 邓雷.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5)
- [3]晚明杭州书坊刻印戏曲考述[J]. 赵林平,许建中. 中华戏曲, 2014(02)
- [4]中国古代小说绣像研究[D]. 毛杰. 华东师范大学, 2014(06)
- [5]晚明坊刻戏曲研究[D]. 赵林平. 扬州大学, 2014(12)
- [6]论畅销书的跨媒体传播[D]. 杨照光. 北京印刷学院, 2012(09)
- [7]八年级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现状及培养策略研究 ——以新都区某中学为例[D]. 周春丽.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8]《太平广记》中的异类姻缘故事研究[D]. 陈爽.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9]山西霍州石刻整理与研究[D]. 郭心怡.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10]效度视角下的SAT考试开发研究[D]. 周云.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