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城诗歌审美风格形成初探

顾城诗歌审美风格形成初探

一、顾城诗歌美学风格成因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张婷[1](2020)在《语言学视角下的顾城诗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顾城是朦胧诗派的代表诗人之一,一生当中创作了大量优秀的诗歌。在不同的创作阶段,其诗歌语言有着不同的特征。我们在词汇学、功能语言学的语域理论的指导下,采用统计归纳法、文献研究法、描写与阐释相结合的方法,对顾城诗歌语言进行研究。在词类范畴中,名词是变化最快的一个词类,通过对事物、行为的指称,可能呈现出诗人所看到的、所联想到的事物或事件,从而反映出他的内心世界和精神生活。所以选择顾城四个创作阶段中一定数量的高频名词,从词频分布和语义分布对它们进行分析。再以每个阶段中最高词频的词作为突破口,将它们作为主要意象出现的诗歌作为分析样本,运用语域理论对这些诗歌进一步分析,由词上升至诗篇,来看作者的思想情感是如何贯穿其一生的创作过程。通过客观呈现顾城不同创作阶段诗歌作品中的高频名词,从词来窥探诗人创作语言的规律现象。再利用词作为分析工具,运用相关理论对相应诗歌进行了诗篇分析,对顾城诗歌语言的研究达到了点与面的结合。文章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为四章。绪论主要阐明选题缘由,梳理诗歌语言的研究现状,整理提炼关于顾城诗歌的研究成果,介绍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语域理论及其应用,阐明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对语料及数据等做出说明。第一章分析了顾城前期诗歌高频名词特点。包括自然阶段和文化阶段顾城诗歌中的高频名词,从词频分布和语义分布两个角度对它们进行分析,再分别以两个阶段中词频最高的“梦”和“太阳”为例,考察它们的在诗歌中的使用情况。顾城前期诗歌中的名词以自然事物为主,诗歌语言童话色彩浓厚。第二章分析了顾城后期诗歌高频名词特点。整理罗列了“反文化”阶段和无我阶段顾城诗歌中的高频名词,依然从词频分布和语义分布两方面考察这些词的特点,分别以两个阶段中词频最高的“愿望”和“梦”为例,分析其使用情况。对比前期的分析可知,顾城后期诗歌的高频名词保留着前期的印记,但是创作时代和诗人经历的不同也通过这些高频名词反映了出来,其中一些名词所承载的情感内涵也发生了明显的迁移变化。第三章以前两章为前提,从语域理论探讨了顾城部分诗歌语言的内涵。从语场、语旨、语式三个方面对顾城每个阶段的样本诗歌的语篇进行了整体剖析,从概念分析出发,再联系其反映出的语言功能,对顾城诗歌语言特征有了总体的把握,充实了关于高频名词特点的分析论证。第四章以顾城的两首诗歌《生命幻想曲》和《我要成为太阳》为例进行语域分析。从语言学的角度,探析了两首诗歌的主要内容和主旨情感,并验证语域理论对于分析诗歌语言的可行性。

杨安文[2](2020)在《柏桦诗歌在海外的译介与接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大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走出去”已成为新时代的迫切要求。诗歌历来是文学的重镇。根植于中国博大精深之传统文化的中国当代诗歌,既折射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也反映了当代诗人富有时代特色的精神面貌、思想情感和艺术追求。当代诗人不断进行着汉语语言自身的试验,不断尝试语言的自我解放和边界突破,展现出中国当代诗歌在语言、文学和文化等领域独特的风貌和价值。在中国文学“走出去”、中外文学交流、互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当代诗歌应该大力展现其独特魅力和价值。然而,长期以来,国内外学界多关注中国古典诗歌,而对中国当代诗歌未给予应有的重视,对中国当代诗歌尤其是“后朦胧”诗歌的海外译介更是关注不够。柏桦被普遍认为是“后朦胧”诗人杰出代表,是国内最优秀的抒情诗人之一,也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最早被译介到国外并得到关注的当代诗人之一。本研究以诗人柏桦为研究对象,以比较文学译介学研究方法,通过对柏桦及其诗歌在海外的译介、传播与接受的现状及特征作全面深入的考察分析,管窥中国当代诗歌在海外译介与接受的总体现状,探究其在海外的传播途径及接受规律,从而提出了更为切实可行的中国当代诗歌对外译介模式、方法与策略。同时,从翻译研究和比较文学变异学研究视角,采用文本细读和对比研究方法,以柏桦诗歌英译文本为研究对象,开展诗歌翻译对比研究和诗歌翻译变异研究,从语言学层面分析诗歌翻译的策略运用,探究国内外诗歌译者在文本解读和翻译策略选择上的差异,寻求既能保留中国当代诗歌本真和特色、又能为英语世界所接受的翻译策略,并从翻译阐释学的理论视角探析诗歌翻译对于诗歌文本解读与意义建构的重要意义。本研究首先对国内外以各种语言出版、发表的柏桦作品译介和相关研究资料进行穷尽式搜集、整理和爬梳。通过对柏桦生平、创作历程、各时期诗学观和诗歌特点以及国内相关研究的系统梳理,建构国内柏桦形象,并以此作为译介研究背景参照,重点以第一手外文材料为文献基础,全面、系统地梳理柏桦及其诗歌在海外及港台地区的译介、传播和接受状况。研究发现柏桦诗歌海外译介呈现出诸多特点。第一,柏桦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最早被译介到国外并得到较多关注的当代诗人之一。究其原因,除了柏桦自身80年代末到90年代在国内诗坛的声名与影响因素之外,还与外语专业出身的柏桦所具有的强烈的对外译介和交流意识有关。第二,柏桦早期诗歌在荷兰、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译介和发表较早,在英语国家则稍晚。这与当时旅居欧洲国家的知名诗人北岛和张枣的大力引荐密切相关,尤其是北岛及其主导的海外文学杂志《今天》及“今天”基金会,对推动包括柏桦在内的中国当代优秀诗人走向世界起到了重要作用。第三,柏桦诗歌译介涉及的译者人数较多,但专注于柏桦诗歌翻译且与其配合默契的译者很少。柏桦目前在海外发表或出版的译诗反响平平,没有带来犹如原诗给国内读者带来的冲击和感受,这至少应当部分归结为翻译问题。笔者认为,许多译诗没能体现柏桦诗歌中独特的声音和气质,没有彰显出其独特的语言风格。第四,从翻译主体来看,柏桦诗歌翻译大部分是由外国汉学家译者或诗人译者独立完成,中外译者合作翻译很少。然而,外国译者独立翻译完成的译本或多或少反映出译者对原诗的理解存在障碍。就汉语诗歌翻译而言,以译入语为母语的外国译者原本就不多,要想寻得一位中文语言能力强、翻译技艺高超同时还能配合默契的理想译者更是难上加难。所以,即使外国译者值得依靠,中国当代诗歌的对外译介也不能完全指望他们,国内译者必须承担其应有的责任。笔者并不赞同由国内译者单独翻译,但认为基于彼此信任、理解和良性沟通的中外译者合作翻译是理想的翻译模式。第五,柏桦诗歌对外译介在网络媒介的利用方面还远远不够。这也是绝大部分中国当代诗人对外译介存在的问题。在网络信息时代,中国当代诗歌要想更好地为海外读者所了解和接受,就必须努力克服外语障碍,利用好网络媒介与外国读者和诗人加强直接的互动交流。其次,本研究对柏桦及其诗歌在海外的接受状况进行了考察分析。研究发现,就翻译文本的选择来看,外国译者选择翻译的诗歌文本与柏桦推荐翻译的诗歌文本之间存在不小差异,这既反映了外国读者(译者)独立的审美判断,也反映出他们异国的、独特的审美趣味。因此,就对外译介的角度来说,译者(或编者)在做翻译选本的时候,不能完全站在自身的审美角度,还要适度考虑外国读者的审美需求和期待视野。此外,从海外学者对柏桦诗歌的研究现状来看,他们的研究普遍紧密结合中国的社会、政治和文化语境,关注诗歌所反映的历史和社会现实,总体呈现出意识形态解读的倾向,体现出外国读者典型的意识形态偏见和“他者”想象。中国当代诗歌在国际社会接受的过程中,遭遇意识形态偏见不可避免,我们需要以更加优秀的诗歌文本来予以消解。然而,外国读者对“古典”和“异国”的偏好却值得我们重视,这正是宇文所安(Stephen Owen)所说的世界诗歌不能丢失的所谓“民族性”或“本土性”的体现,反映了外国读者的阅读期待。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在关注社会文化语境的同时,也注重文本细读,强调诗歌研究必须深入诗歌文本,不能重“语境”轻文本,不能忽视诗歌本体(诗歌的语言、内容、形式、音韵等)的研究。再次,本研究以柏桦诗歌英译为例开展了多译本对比研究、翻译变异研究以及中外译者合作翻译研究,并从阐释学理论视角探析了诗歌翻译对于诗歌意义建构的意义。研究发现,不同译者的翻译风格差异明显,对原文的理解各有不同,对原诗的形式、内容、情感、节奏和意境的传递各有高下。中国译者对原诗文本的理解、音乐性的感知与转换表现出明显优势,外国译者在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结构的有效转换上具有优势。但在笔者看来,真正实现了诗意的有效转换,传递了原诗丰富的艺术内涵和诗人独特而丰满的思想情感的译文则仅来自少数具有“创造性”特质的翻译,如霍布恩的译文。笔者从比较文学变异学理论视角分析了霍布恩译本在中西文学传统和思维方式上体现出的文化过滤以及文化误读、误译,强调要正确认识诗歌翻译中的“变异”现象。笔者认为,恰恰是译本的“变异”——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造就了译入语读者能够接受的译文,让原作在异国文学中获得新生。此外,笔者还从阐释学理论的视角探析了诗歌翻译对于诗歌意义构建的重要意义,并指出诗人、译者、评论者和读者都应该以开放的心态看待诗歌翻译,留给译者创造性阐释和语言转换的充足空间。最后,本研究运用皮埃尔·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的文学场域理论分析了柏桦诗歌近期在海外译介和接受状况不如早期的原因。笔者认为,柏桦停止写诗15年以及其复出后大量创作和发表诗歌对其海外象征资本的积累带来了不利影响。从中得到的启示是,诗人们要想在海外诗歌场域获得有利占位、得到较多认可,就必须有效积累象征资本。一方面,诗人的文学生产活动不能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的或迎合大众口味,应以“为艺术而艺术”的美学追求为目标,诗歌产品当以高质量为第一要素,少而精的作品发表或出版会更有利于象征资本的积累。另一方面,诗人们应积极、主动且持续地开展对外诗歌交流,包括参与中外诗人互译项目,参加各类国际诗歌节和诗歌探讨会,与海外汉学家、诗人以及诗歌译者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中国政府文化机构、出版机构以及高校院所则应该为当代诗人、诗歌译者和学者的海外交流和翻译实践创造更多有利条件,提供经费资助,推动中国当代诗歌对外译介的良性发展。本研究首次对柏桦诗歌在国内的传播与研究以及在海外的译介、传播与接受进行了系统、全面、完整的梳理和分析。通过本研究,笔者希望将柏桦这位极具代表性也颇具独特个性的中国当代优秀诗人的艺术贡献,诗学探索与创新,及其作品丰富的诗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较为立体、完整地呈现在中外读者面前。同时,透过柏桦海外译介研究这一个案,笔者力求管中窥豹,力图为中国当代诗歌对外译介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方法。本研究寄望于促进中国当代诗歌与世界的交流与对话,增进海外文学界、诗歌界、汉学界对中国当代诗歌发展的了解,提升当代诗歌在海外的地位和影响力,从而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推动新时代中国当代诗歌更好地走向世界,并借以积极参与人类文明建构,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郭紫莹[3](2017)在《2016年新诗期刊研究论文索引》文中提出一月1.《"版本"中的历史与时代——赵思运<丽丽传>阅读札记》,马春光,《星星》,2016年第2期,第110-117页。2.《"此刻即存在"——<昆仑书>读后》,汪剑钊,《青海湖》,2016年第1期,第25—28页。3.《"歌诗":一种文学体裁的复兴》,陆正兰,《当代文坛》,2016年第1期,第69—72页。4.《"九叶"诗人:何以承上启下》,卢桢,《博览群书》,2016年第1期,第83—87页。5.《"口语化"的诗意及其策略之失(反方)》,赵目珍,《诗刊》,2016年1月下半月刊,第11—13页。

沈名佼[4](2015)在《2012年新诗期刊研究论文索引》文中提出一月1.《艾略特“经验”诗学思想与卞之琳前期诗歌创作》,陈丙莹,《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第65—72页。2.《“80后”诗歌的精神倾向》,杨庆祥,《诗林》,2012年第1期,第8—9页。3.《把梦境和现实写成诗》,董晓燕,《黄河》,2012年第1期,第148—158页。4.《表现·悲情·荒诞·博彩·象征——浅谈中国当代网络诗歌的现代主义特征》,徐晓明、经宽蓉,《镇江高专学报》,2012年第1期,第15—18页。

沈名佼[5](2015)在《2012年新诗期刊研究论文索引》文中研究说明一月1.《艾略特"经验"诗学思想与卞之琳前期诗歌创作》,陈丙莹,《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第65—72页。2.《"80后"诗歌的精神倾向》,杨庆祥,《诗林》,2012年第1期,第8—9页。3.《把梦境和现实写成诗》,董晓燕,《黄河》,2012年第1期,第148—158页。4.《表现·悲情·荒诞·博彩·象征——浅谈中国当代网络诗歌的现代主义特征》,徐晓明、经宽蓉,《镇江高专学报》,2012年第1期,第15—18页。

李秀荣[6](2015)在《2013年新诗期刊研究论文索引》文中研究说明一月1.《20世纪中国现代诗歌英译与传播研究》,缪佳,《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第44—47、51页。2.《白话为诗与新诗正统的确立》,颜同林,《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第54—59页。3.《“包容那幽渺的与广大的……”——陈黎读札》,何言宏,《星星》(诗歌原创上旬刊),2013年1月,第140—141页。4.《奔突的熔岩遭遇隐藏的火山——比较诗学中的海子与戈麦》,葛胜君,《通化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第50—52、98页。5.《卞之琳对古典诗传统精神的再发现》,罗小凤,《长沙理工大

李秀荣[7](2015)在《2013年新诗期刊研究论文索引》文中研究说明一月1.《20世纪中国现代诗歌英译与传播研究》,缪佳,《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第44—47、51页。2.《白话为诗与新诗正统的确立》,颜同林,《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第54—59页。3.《"包容那幽渺的与广大的……"——陈黎读札》,何言宏,《星星》(诗歌原创上旬刊),2013年1月,第140—141页。4.《奔突的熔岩遭遇隐藏的火山——比较诗学中的海子与戈麦》,葛胜君,《通化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第50—52、98页。5.《卞之琳对古典诗传统精神的再发现》,罗小凤,《长沙理工大

陈国平[8](2015)在《诗歌共时体的构建 ——当代诗学视野下的骆一禾海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骆一禾、海子是当代杰出诗人,他们的死结束了诗歌的1980年代。论文以骆一禾的诗论和诗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当代诗学背景下考察其独立性和卓异品质,同时兼及骆一禾、海子诗歌的一些共性问题及其所牵涉的当代诗学问题。骆一禾是一位以诗人、诗论家和诗歌编辑的三重身份对中国当代诗歌产生了重大影响的诗人,其诗论和诗作充满了对华夏文明新生的渴望,而兼具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洞察,具有巨大的精神感召力。诗人的精神成长体现了从一株青草到天路英雄的艰难历程,他从纯洁的少年心性,从水、植物和女性之美出发,一步步走向广阔的世界,最终完成于信仰性的“无因之爱”,从而使诗人的精神达到了“万般俱在”。在这一“天路”历程中,诗人主体的“辽阔胸怀”得以充分呈现,其诗歌世界的“壮烈风景”也得以逐一展开。海子的写作在诗歌视野、诗歌抱负上一开始受到骆一禾的引导,其原生的诗才又激励了骆一禾的诗歌写作。两位诗人在精神方面存在广泛的共源、共振和共鸣,在诗学观念上存在长期的互动,文本上也存在多方面的呼应、互通、互文的现象。然而,两人在个人气质、精神构造、价值取向、诗歌心象、写作方法论上也存在深刻差异,其创作也因之各有属于自身的得与失,既不能彼此混同,更不可互相覆盖和代替。事实上,正是骆一禾和海子之间的差异构成了其互动的基础和一个重要方面。骆一禾、海子的诗和诗论在1980年代的中国诗坛表现出独立、卓异的品质,同时体现了中国当代诗歌与现代性、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复杂紧张关系。一方面,他们以“拿来主义”精神广泛吸收西方现代诗歌的现代感性、现代技艺、语言意识和美学观念,另一方面又始终对“古典—现代—后现代”的线性文学史观抱怀疑态度,对后现代的“去中心”“碎片化”更取坚定批判态度,而力持浪漫主义的主体精神和生命意志,同时坚持诗歌对本土经验的表达。在古典与现代,浪漫主义与现代主义,英雄精神与民主意识,世界视野与本土意识这些被人们普遍视为二元对立的命题上,两位诗人尤其是骆一禾都做了与众不同的思考,提供了充满辩证精神的回答,并最终圆融于“诗歌共时体”这一骆氏所发明的诗歌美学观念中。骆一禾、海子的这种思考不仅体现了其独立的反思精神,而且为当代诗歌走出上述二元对立的迷思提供了重要动力。

张铭芳[9](2015)在《论顾城诗歌的创作演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顾城是当代中国诗坛饱受争议的一个人物,他作为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为读者所熟知和喜爱,被誉为“童话诗人”。但大部分读者甚至评论家对顾城的印象只停留在他的前期诗歌和私生活上,却往往忽视了顾城的后期诗歌创作和他悲剧性命运背后的原因。本文将顾城的创作分期进行了划分,分析其诗歌创作的前后不同,并试图探究顾城诗歌创作演变的深层原因,希望能展现一个更丰富全面的顾城,纠正以往对顾城的简单化解读。全文包括引言、正文、结语三部分。引言部分阐述了目前顾城研究的现状和选题意义,并介绍了研究途径与方法。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是顾城诗歌创作的分期,顾城生前曾对自己的创作生涯做过分期,笔者在此基础上根据顾城的诗学思想和艺术风格重新划分为前期和后期,并归纳概括不同时期的创作特质与主题,介绍不同时期顾城诗歌的类型并加以分析。第二章为顾城前期诗歌的艺术特点,该章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从顾城的童年分析顾城的艺术源泉,第二部分分析顾城前期梦幻纯真的风格,第三部分从寓言故事诗的角度探究顾城构造童话世界的优势,第四部分则探究了顾城唯美童话背后的伤痛与委屈,试图增加“童话诗人”的内涵。第三章为顾城后期诗学思想与创作探索。本章分为五小节,第一节分析了顾城从“童话诗人”转向“反叛者”的主观原因;第二节分析了顾城后期改造庄老思想为“无为无不为”诗学,但终究是“流亡的鬼”,无法获得救赎的命运;第三节阐述了顾城的“自然”语言观以及他的创作实践;第四节分析了顾城诗歌与道家思想融汇贯通的“空白美学”;第五节介绍了图象诗以及顾城在图象诗方面的探索。第四章阐述的是顾城诗歌不同创作面貌的成因,共分为四部分,分别从童年经历、社会影响、顾城自身性格以及古典诗歌提供的诗歌资源来分析。结语则指出顾城诗学思想中的乌托邦情怀与悖论对顾城创作演变的影响,并指出顾城最终在诗语和哲思中也无法解决这个悖论。

辛炜玲[10](2015)在《顾城诗歌风格嬗变研究》文中提出顾城是当代文学史上一位扑朔迷离的人物,同时也是朦胧诗诗人中最具个性气质的一位诗人。诗人终生以诗为生命,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作品。本论文以顾城诗歌前后期嬗变为切入点,综合诗歌文本分析,将顾城的全部诗歌作为考察对象,力图能够清晰的勾勒出诗人诗风的嬗变过程、嬗变特征、嬗变缘由、以及嬗变的意义与缺失。论文主要分为四大部分。首先,绪论部分梳理了顾城研究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本文的研究内容、方法、以及研究意义。第一章对顾城前后时期的诗歌作了一个简要的概述。主体部分为后三章,第二章分别以创作主旨、创作手法、精神内涵三个方面去考察顾城诗歌的嬗变过程。第三章从社会基础、艺术基础、哲学基础三个方面探析其诗风嬗变的原因,通过深入而细致的分析得出顾城诗歌在前后期的嬗变中是一次艺术上的追求和超越,同时这种嬗变也造成了后期和读者在认识上的疏离,也加剧了诗人内心的失落感,直至最终的毁灭。对顾城前后期诗风嬗变的考察,有益于对其诗歌创作进行整体性的把握,分析其诗歌的美学意义和史学价值,同时也有益于了解顾城的艺术建构史、文化接受史和心灵变迁史。

二、顾城诗歌美学风格成因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顾城诗歌美学风格成因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语言学视角下的顾城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来源和意义
        (一)选题来源
        (二)选题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诗歌语言的研究
        (二)顾城诗歌的研究
        (三)语域理论的研究与应用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语料来源、处理及相关说明
        (一)语料来源
        (二)相关说明
第一章 顾城前期诗歌高频名词特点
    第一节 自然阶段:词语单一原始自然
        一、自然阶段高频名词词频分布及代表词的使用情况
        二、自然阶段高频名词语义分布
    第二节 文化阶段:词量激增朦胧多义
        一、文化阶段高频名词词频分布及代表词的使用情况
        二、文化阶段高频名词语义分布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顾城后期诗歌高频名词特点
    第一节 “反文化”阶段:词语嵌合荒诞抽象
        一、“反文化”阶段高频名词词频分布及代表词语的使用情况
        二、“反文化”阶段高频名词语义分布
    第二节 无我阶段:词语具象语言私化
        一、无我阶段高频名词词频分布及代表词的使用情况
        二、无我阶段高频名词语义分布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从语域理论分析顾城诗歌语言
    第一节 语场分析
        一、“梦(1)”意象下的诗歌语场分析
        二、“太阳”意象下的诗歌语场分析
        三、“愿望”意象下的诗歌语场分析
        四、“梦(2)”意象下的诗歌语场分析
    第二节 语旨分析
    第三节 语式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顾城诗歌举例分析
    第一节 《生命幻想曲》语域分析
    第二节 《我要成为太阳》语域分析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2)柏桦诗歌在海外的译介与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
    1.5 研究意义与价值
第2章 柏桦诗歌创作及国内研究
    2.1 柏桦生平
    2.2 柏桦诗歌创作
        2.2.1 诗歌创作概况
        2.2.2 诗歌创作“表达”期
        2.2.3 诗歌创作“往事”期
        2.2.4 诗歌创作“逸乐”期
    2.3 柏桦诗歌国内研究综述
        2.3.1 柏桦早期作品研究
        2.3.2 柏桦近期作品研究
    2.4 柏桦作品在港台
        2.4.1 香港
        2.4.2 台湾
第3章 柏桦诗歌在海外的译介
    3.1 译介概况
        3.1.1 在英语世界的译介
        3.1.2 在非英语世界的译介
    3.2 译介主体
        3.2.1 译者背景
        3.2.2 译者类型
        3.2.3 翻译模式
    3.3 文本选择
        3.3.1 文本选择概况
        3.3.2 文本选择的缘由探析
    3.4 传播媒介
        3.4.1 出版机构
        3.4.2 网络媒介
    3.5 社会文化语境
        3.5.1 早期:1988-2007
        3.5.2 近期:2008年至今
第4章 柏桦诗歌在海外的接受
    4.1 在英语世界的接受
        4.1.1 接受概况
        4.1.2 以菲奥娜为中心
        4.1.3 以戴迈河为中心
    4.2 在非英语世界的接受
        4.2.1 在法国的接受
        4.2.2 在德国的接受
        4.2.3 在其他国家的接受
    4.3 中外不同视域下的柏桦研究
        4.3.1 访谈对比分析
        4.3.2 研究内容差异
    4.4 不同语境下的柏桦评价
        4.4.1 中国大陆评价
        4.4.2 中国港台评价
        4.4.3 海外评价
第5章 柏桦诗歌翻译研究
    5.1 多译本对比分析:以英译本为例
        5.1.1 文本概述
        5.1.2 文本形式分析
        5.1.3 译本对比分析
        5.1.4 译者风格评析
    5.2 柏桦诗歌翻译中的变异:以霍布恩英译为例
        5.2.1 变异研究理论基础
        5.2.2 译者背景及其翻译实践
        5.2.3 霍布恩英译中的变异
    5.3 中外译者合作翻译案例述评
        5.3.1 《望气的人》译文对比
        5.3.2 《一切黑》译文对比
第6章 柏桦诗歌海外译介的理论阐释与当代意义
    6.1 从文学场域理论看柏桦诗歌译介与接受
        6.1.1 早期与近期接受状况对比分析
        6.1.2 文学场域理论与思维范式变革
    6.2 从阐释学理论视角看诗歌翻译的当代意义
        6.2.1 译者的角色与任务
        6.2.2 现代阐释学的理论启示
        6.2.3 诗歌翻译与诗歌意义建构
    6.3 中国当代诗歌如何更好地走向世界
        6.3.1 海外汉学家看中国当代诗歌:理性的启示
        6.3.2 中国当代诗歌海外译介:策略与路径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柏桦着作及获奖简介
附录2 :柏桦受邀参加国际诗会活动情况
附录3 :柏桦早期与海外汉学家译者的通信情况
附录4 :德国汉学家白嘉琳对柏桦的访谈原稿
附录5 :笔者对部分汉学家译者的访谈稿
附录6 :柏桦译诗发表情况统计表
附录7 :尚未出版的柏桦诗歌英译篇目统计
附录8 :柏桦2016年在巴黎七大诗歌研讨会的演讲稿
附录9 :多译本对比研究诗歌中英文本材料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8)诗歌共时体的构建 ——当代诗学视野下的骆一禾海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1.2 文献资料和研究现状综述
        1.2.1 骆一禾、海子着述发表、出版情况
        1.2.2 骆一禾、海子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第2章 突围与超越:骆一禾的诗论与朦胧诗、第三代诗歌
    2.1 骆一禾诗论的当代诗学背景
    2.2 诗“乃是创世的?是?字”:文明视野下的诗歌本体论
    2.3 生命的自明:骆一禾的诗歌创作论
    2.4 诗的自明:骆一禾的诗歌批评论
    2.5 语言、存在、生命的合一:骆一禾的诗歌语言观
        2.5.1 中国当代诗歌的语言觉醒运动
        2.5.2 骆一禾的语言观:语言、存在、生命的合抱与合一
        2.5.3 燃烧:语言向诗的转化
        2.5.4 “博大生命”:骆一禾诗学的灵魂
第3章 骆一禾诗歌的神性主题与当代诗歌的日常化运动
    3.1 “天人的圣诉”:背向前人也背向后人
    3.2 “神的文字与我们垂直”
    3.3 “你是才慧的青草”
    3.4 无因之爱与必要之恶
第4章 骆一禾诗歌的时间主题与当代诗歌的历史视野
    4.1 “房间里的风景”“冷风景”与“壮烈风景”
    4.2 “三种时间澎湃而来”
    4.3 “在辽阔的中国醒来”
    4.4 “黄昏里总有什么东西在死亡”
    4.5 文明视野下的当代风景
第5章 骆一禾的“大诗”与江河杨炼的“现代史诗”
    5.1 “智力的空间”与“博大生命”
    5.2 “故我的血流穿了世界”:《世界的血》研究
    5.3 “与一切而至万灵”:《大海》研究
    5.4 听觉的欢乐:骆一禾长诗的音乐性
第6章 比较视野中的骆一禾、海子与当代诗歌批评
    6.1 当代诗歌批评中的骆一禾与海子
    6.2 骆一禾、海子诗歌的共生与互文
    6.3 大相径庭的气质、个性和写作取向
    6.4 日神与酒神:迥然有别的写作方法论
第7章 骆一禾、海子诗歌意象比较与当代诗歌的意象问题
    7.1 当代诗歌中的意象问题
    7.2 一样意象两样情怀:骆一禾、海子诗歌意象比较之一
        7.2.1 农耕意象:两殊的审美意趣和价值关怀
        7.2.2 太阳意象:悬殊的自我镜像
        7.2.3 暴力意象:迥异的价值负载
        7.2.4 身体意象:一个“身体”两条心
    7.3 情理殊途的对立性意象:骆一禾、海子诗歌意象比较之二
        7.3.1 晨与夜:一日分两造
        7.3.2 大海与天空:最遥远的镜子
        7.3.3 血与石头:生与死的对质
第8章 结论:当代诗学视野下的骆一禾、海子评价问题
    8.1 “所有道路和血液都要被洗涤”
    8.2 圣书上卷与圣书下卷
    8.3 骆一禾、海子诗歌成就的评价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骆一禾、海子年表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论顾城诗歌的创作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顾城诗歌的分期与风格演变
    第一节 前期创作:童话诗人时期
    第二节 后期创作:从“反叛者”到“进城之鬼”
第二章 顾城前期诗歌的艺术特点
    第一节 顾城诗歌的艺术之源
    第二节 梦幻纯真的情感色彩
    第三节 童话世界的构筑
    第四节 童话背后的忧郁与痛苦
第三章 顾城后期诗学思想与创作探索
    第一节 “反抒情”的“童话诗人”
    第二节 流亡的鬼
    第三节 “自然”的语言观
    第四节 空白的美学
    第五节 图象诗的探索
第四章 顾城诗歌不同创作面貌的成因
    第一节 童年经历对顾城创作的影响
    第二节 社会思潮对顾城的影响
    第三节 顾城的性格对创作的影响
    第四节 古典诗美为顾城提供的创作资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10)顾城诗歌风格嬗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顾城研究述评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三、研究意义
第一章 顾城诗歌创作概述
    第一节 顾城前期诗歌
        一、童话王国的形成期
        二、朦胧诗人的成熟期
    第二节 顾城后期海外创作的探索期
第二章 顾城前后期诗歌风格的嬗变
    第一节 创作主旨的变化
        一、“任性的孩子”到“城里的幽灵”
        二、太阳到死亡的主题意象
    第二节 创作手法的变化
        一、童真之语的言说方式
        二、私语化的言说方式
    第三节 精神内涵的转变
        一、“自然”的情结
        二、《自然哲学纲要》的诞生
第三章 顾城诗歌风格嬗变的原因探析
    第一节 诗风嬗变的社会基础
        一、文化语境的改变——从“代言人”到“边缘人”
        二、生存环境的改变——从故国到他乡
    第二节 诗风嬗变的艺术基础
        一、西方现代主义的介入
        二、传统表达方式的回归
    第三节 诗风嬗变的哲学基础
        一、理想与现实的失衡
        二、从“精神幻灭”到“皈依老庄”
第四章 顾城诗歌风格嬗变的价值考量
    第一节 艺术上的追求与超越
    第二节 嬗变中的疏离与失落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个人简历
科研成果

四、顾城诗歌美学风格成因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语言学视角下的顾城诗歌研究[D]. 张婷.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2]柏桦诗歌在海外的译介与接受研究[D]. 杨安文.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9)
  • [3]2016年新诗期刊研究论文索引[J]. 郭紫莹.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2017(01)
  • [4]2012年新诗期刊研究论文索引[J]. 沈名佼.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2015(01)
  • [5]2012年新诗期刊研究论文索引[J]. 沈名佼.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2015(01)
  • [6]2013年新诗期刊研究论文索引[J]. 李秀荣.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2015(01)
  • [7]2013年新诗期刊研究论文索引[J]. 李秀荣.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2015(01)
  • [8]诗歌共时体的构建 ——当代诗学视野下的骆一禾海子研究[D]. 陈国平. 清华大学, 2015(07)
  • [9]论顾城诗歌的创作演变[D]. 张铭芳. 山东大学, 2015(02)
  • [10]顾城诗歌风格嬗变研究[D]. 辛炜玲. 青海师范大学, 2015(06)

标签:;  ;  ;  ;  ;  

顾城诗歌审美风格形成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