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球数十家图书馆共建专业咨询网站(论文文献综述)
邓亚文[1](2020)在《白沟箱包企业出口跨境电商信息需求调查研究》文中提出出口跨境电子商务是当今信息科技日益发展的产物,大量中小企业顺应时代潮流,抓住跨境电商的发展机遇,融入国际产业链。随之,对信息内容的要求也更加全面化、专业化。因此需要深入了解白沟箱包企业出口跨境电商的信息需求,研究当前白沟箱包企业出口跨境电商企业所需的信息内容,以及获取与利用信息的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并提出相应建议,帮助白沟箱包企业出口跨境电商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提升白沟箱包企业出口跨境电商企业的市场反应能力,增加白沟箱包企业出口跨境电商的交易额,促进跨境电商企业的发展与壮大。本文采用访谈法调查研究,获得有关白沟箱包企业出口跨境电商信息需求的第一手资料。依据威尔逊信息需求模型、维克利S-C-R模型、信息运动模型等理论以及已有的相关文献,设计访谈提纲,确定了访谈提纲的四个主要维度:信息内容、信息获取、信息利用、被访者的基本信息。根据企业经营规模和经营年限,在白沟箱包行业协会及阿里巴巴国际站的推荐下,选取了十家规模不同的企业,以实地走访为主进行探索性研究和正式研究。其中,探索性研究是对四名访谈样本进行访谈,了解其信息内容、信息获取渠道、信息利用效果。通过内容分析法对访谈结果进行分析,提取访谈文本的关键词,并对其进行概念化。总结当前白沟箱包企业出口跨境电商所需信息内容的框架,并分析获取信息渠道及利用信息的情况,为正式研究做准备。正式研究是对十名访谈样本进行深入访谈,了解其信息内容的需求迫切度、信息获取渠道的重要程度、获取信息的效果、获取信息及利用信息时的障碍。结果显示:当前白沟箱包企业出口跨境电商最迫切需要的信息是行业及市场动向信息以及人才信息。白沟箱包企业出口跨境电商信息获取的渠道以传统信息获取渠道为主,正向互联网信息获取渠道转变。企业面临获取信息的渠道较为单一、获取信息的经验不足、信息识别能力弱等获取信息的障碍,以及平台操作复杂、信息分析能力不足、信息内容不完整等利用信息的障碍。在对白沟箱包企业出口跨境电商信息需求调研后,针对白沟箱包企业出口跨境电商需要的信息内容和获取信息及利用信息存在的障碍,分别从企业、政府和第三方服务机构这三个角度出发,提出满足白沟箱包企业出口跨境电商信息需求的建议,企业要多途径灵活培养、引进所需人才,采取多元化渠道和方式获取信息。信息服务机构要对接信息需求,更加精准地提供特色信息服务。政府应加强政策支持,进行宣传引导,建立健全共建共享的信息沟通机制,促进白沟箱包企业出口跨境电商的发展壮大。
李慧迎[2](2019)在《战后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研究 ——基于质量文化的视角》文中认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开放共享”的理念越来越被人们接受,开放教育资源就是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逐步成为促进教育公平、推进终身教育的有生力量。如今开放教育资源不仅是学术机构研究的热门话题,而且也备受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的关注。伴随着开放教育资源数量的持续增长,再加上市场运作和国际竞争等多方力量的共同作用,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问题也被提上议事日程。英国的继续教育和开放教育历史悠久,特别是二战后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技术的推动下,英国的开放教育资源无论是开放维度还是资源形式都越来越丰富。同时,英国高等教育素以“精英教育”着称,它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方面所做的努力举世瞩目。本文通过对战后英国大学提供的开放教育资源进行研究,特别是对其保障开放教育资源质量所做的工作进行探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不同维度的开放教育资源及其相应的管理机制,为我国开放教育资源的建设提供借鉴。本文以时间为纵轴,将战后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的发展置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之下,以质量文化为分析视角,考察五种不同形式的开放教育及其开放教育资源的特点、机构的内部质量保障程序和内外部的质量评估过程,最后对战后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的特点及动因进行总结,并从中得出有利于我国开放教育资源发展的几点启示。全文由9个部分组成,除绪论和结语外,正文共7章。第一章回顾战前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情况。尽管英国的高等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但英国大学最早的开放教育资源可能要追溯到19世纪伦敦大学的学位开放和大学推广运动。本章阐述了伦敦大学的学位开放和大学推广运动的开放背景、开放教育资源的主要特点及影响,为理解战后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的发展奠定基础。第二章探讨海外办学中的开放教育资源。海外办学将本国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向海外扩张,消除了学习者在地理空间上的障碍,但它并未降低门槛,也不免费。海外办学中的开放教育资源包括课程、师资和管理模式三类,其质量保障主要由各院校负责。本章试以英国诺丁汉大学为例,介绍了它为保障开放教育资源质量采取的措施和建立的内部评估机制、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署的跨国教育评估及专业认证机构的外部评估。第三章考察开放大学的开放教育资源。开放大学以“四个开放”为使命,不设门槛,为所有希望实现梦想和潜力的人提供高质量的教育,以促进教育公平。由开放大学提供的开放教育资源包括优质的课程材料、热心的员工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支持服务系统。开放大学为确保其开放教育资源质量,已形成了相对成熟的保障体系,并每年发布详细的质量数据。同时,这些开放教育资源作为开放大学的一部分,也要接受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署的院校审计和全国大学生满意度调查的评估。第四章分析产业大学的开放教育资源。产业大学是英国政府利用技术力量促进国民素质提高的一次有益尝试,其主要的开放教育资源是产业大学提供的信息咨询与指导服务,以及在产业大学组织的培训中担任各种角色的员工。产业大学经历了由政府投资到自主经营的过程,为了提升品牌质量,产业大学既要遵循国家标准,也制定了一系列内部质量保障措施。作为教育服务产业,产业大学主要接受教育标准办公室等政府部门和一些专业组织的评估。第五章阐述开放学习项目中的开放教育资源。开放学习项目以“免费向全世界任何人开放教育”为宗旨,将开放大学的部分优质资源免费提供给全世界使用。开放学习项目中的开放教育资源主要是课程资源,它不仅可以免费获取,而且遵循知识共享许可协议,其资源可以被再次利用。这是开放教育资源在开放维度上的重大尝试,开放大学在这个项目上也是且行且思。一方面严格确保开放资源的质量,另一方面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并根据调研结果对开放学习项目进行改进。对于开放学习项目中的资源虽然没有官方评估,但一些政府间组织和民间组织进行的评估可供参考。第六章剖析慕课中的开放教育资源。慕课是开放教育理念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新发展,慕课中的开放教育资源既包括慕课课程也包括慕课平台。慕课课程的质量由课程提供者把关,慕课平台的质量则由创建者负责。英联邦学习共同体颁布的《慕课质量保障与认证指南》,为慕课提供者如何保障质量提供了指南。作为一种新事物,暂时没有官方组织对慕课进行评估,但一些学术团体和民间组织从多角度对其进行了评价。第七章对战后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进行审思。战后英国大学的开放教育资源非常丰富,资源提供方严格自律的内部质量保障和多方参与的外部质量评估为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保驾护航,使开放教育资源成为英国高等教育的新名片。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战后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的动因,包括四个方面,即文化传统、国际思潮、供需失衡和技术发展,并指出其对我国开放教育资源发展的启示。结语部分强调指出开放教育资源的目的决定了其开放的维度,技术的发展为开放教育资源提供了无限可能,质量文化是理解质量内涵和推进质量管理的关键元素。然而质量文化的培育非一日之功,在借鉴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管理机制时,应紧密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际。
朱翔宇[3](2019)在《淮阳县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研究》文中认为我党在十九大报告中将文化建设已经提高到了核心地位,而文化建设的中心思想和关键内容在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精神需求,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本文就淮阳县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为主要研究内容,对淮阳县特色文化信息资源的种类、特点进行详细介绍,并进行swot分析及需求分析。淮阳县为河南省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第一批试点县,具有典型代表意义,分析特色信息资源现状、需求、服务及存在问题,从而根据其实际情况提出合理建议,包括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加强对文化建设重视等等。
祁克军[4](2017)在《昆明地区高校图书馆联合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数据时代,“互联网+”的政策倾向性推广,以及信息技术、知识经济等的巨大冲击,图书馆不得不转型升级,以重新评估自身的知识传播价值与社会总体价值。基于此,本研究单论图书馆数字参考咨询服务,如今众多图书馆已难以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来全面满足日益增长的用户信息需求,并且此矛盾越来越突出。无论是其服务对象还是业务模式,均受到了极大挑战,究其原因有二:一是用户信息需求在内容上千变万化,二是用户信息需求在时空上随时随地。面对此,单个图书馆要提供全天候数字参考咨询服务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等成本,日渐难以独善其身。为了既能尽可能的满足用户的各种信息需求,又能降低运营成本、减少重复性建设、扩大社会效益,图书馆联合数字参考咨询服务必然成为图书馆数字化发展的主要业务之一。目前,国内已出现少数区域性图书馆联合数字参考咨询服务模式,且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推广与应用,有效缓解了上述矛盾,同时也为国内其他省份构建区域性联合数字参考咨询服务提供了参考。本文运用个案研究、网络调查、问卷调查和功能分析等研究方法,旨在通过深入剖析“Ask A Librarian”、“Question Point”、“Virtual Reference Desk”、“网上联合知识导航站”、“CALIS虚拟参考咨询系统”、“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网”等国内外典型联合数字参考咨询服务模式的优缺点,结合昆明地区高校图书馆发展实际,分析了昆明地区高校图书馆在数字参考咨询服务建设上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明确今后的发展方向,探讨了在昆明构建高校图书馆联合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最终从技术和管理两个层面构建基于昆明地区高校图书馆的 KU-CDRS(Kunming University-Collaborative Digital Reference Services 缩写)雏形,以期实现本地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提高各高校图书馆服务水平、智力水准和同行业竞争力,推动其长效、健康、快速发展,进而不断推陈出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着的用户需求。
罗博[5](2015)在《网络公共信息服务社会信任的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网络已成为信息获取的主要途径,不论互联网业态如何发展,公共信息服务仍然是公众上网寻求的主要应用。网络公共信息服务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内容,同时也是促进公众知情权、民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无论是从理论层面对其重要作用的探讨,还是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阻碍,都突显了研究网络公共信息服务社会信任影响因素的价值与意义。本文采用文献调研与维度设计相结合的方法,筛选出网络公共信息服务社会信任的影响因素,构建了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通过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模型,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并运用其他统计分析方法,对不同个体特征的公众在信任及其影响因素上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明确了提升网络公共信息服务社会信任的工作重点,并提出相应策略。本文主体部分共7章:第1章对国内外网络公共信息服务社会信任的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梳理,比较发现,国内外网络公共信息服务社会信任的相关研究有着类似的轨迹。许多研究将信任作为潜在变量或中间变量,考察了信任在网络信息服务中的作用,而将网络信息服务信任作为最终变量,系统探讨其他因素对其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另一方面,已有研究主要将政府部门作为服务提供的主体,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其他信息服务主体在网络公共信息服务过程中的作用。第2章对网络公共信息服务的社会信任进行理论探寻。主要包括3个部分:首先阐述了网络公共信息服务社会信任在实现服务效能、创造社会价值、鼓励公共参与3个方面的作用机制,接着介绍了本文的理论基础,分别是利益相关者理论、社会影响理论以及详尽可能性模型,最后在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础上,厘清了网络公共信息服务的相关主体,以及公众对不同主体的信任关注点。第3章论述网络公共信息服务社会信任发展的状态。实践中,网络信息服务的整体信任水平、公共信息服务机构公信力的现状,以及公众对可信网络公共信息服务的需求,都对网络公共信息服务社会信任的发展提出了现实挑战。第4章筛选网络公共信息服务社会信任的影响因素。在广泛文献调研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以及一般性网络信息服务中信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归纳总结,从认知、情感和制度3个维度选取了网络公共信息服务社会信任的影响因素,分别是服务质量、服务提供者信任、合作者信任、传播者信任、社会影响、结构保证以及用户能力。第5章在详尽可能性模型基础上构建网络公共信息服务社会信任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并通过问卷调查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显示,服务质量通过中心路径影响了网络公共信息服务的社会信任,服务提供者信任、合作者信任、传播者信任通过边缘路径影响了信任,同时,它们都受到社会影响和结构保证的影响,用户能力则调节了服务质量和合作者信任对网络公共信息服务信任的影响。本文进一步依据性别、职业、上网时长、使用经验、需求偏好、使用意图等个体特征,比较了样本人群在社会信任本身及其影响因素上的感知差异。第6章基于影响因素,为公共机构提升网络公共信息服务社会信任厘清了工作重点,并提出相应策略。针对中心路径,分别对服务本身、合作形式以及传播渠道提出了质量改进策略;针对边缘路径,提出应建立公共机构与公众之间的情感认同,形成较强的凝聚力与向心力;针对外部变量,提出应实施社会化推广和系统保障策略,增强对潜在用户的外部影响;针对调节变量,提出应对公众进行细分,针对性地进行信息素养教育,提升公众判断和利用网络公共信息服务的能力。第7章为结论与展望,归纳全文的研究结论,并在研究不足的基础上,对下一步研究提出展望。
陈萌[6](2014)在《基于用户体验的移动图书馆服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无线网络的逐渐普及,移动图书馆作为新的图书馆服务模式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它的可移动性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目前,移动图书馆正在寻求满足用户需求的服务方式和内容。如何提高移动图书馆的服务对今后移动图书馆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移动图书馆发展现状的研究,全面系统地分析了我国移动图书馆服务的不足,并通过开展实际调查问卷,找到当前服务的欠缺之处,从而提出了提高移动图书馆服务的可行性建议,来促进我国移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张颖[7](2012)在《滨海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服务案例研究 ——以泰达图书馆为例》文中提出随着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所占地位的不断提高,我国政府和各级各类机构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予以了热切的关注,而国际金融危机的席卷,严重影响到了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我国政府积极出台各项政策大力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社会各界力量也纷纷投入到扶持其发展的队伍中。这其中,图书情报机构成为从信息层面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科技型中小企业也逐渐成为各图书情报机构的重点服务对象,各机构也不断增强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用户的服务力度。然而,由于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服务起步较晚,发展的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问题,如何做好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服务工作,从信息层面保障其健康快速发展,逐渐成为我国图书情报界函待解决的问题。本论文首先从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服务所属的企业信息服务领域入手,对国内外企业信息服务的现状进行了综合性研究,对中小企业信息服务的主要模式,尤其是图书情报机构现有主要的中小企业信息服务模式,以及国内外典型服务案例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国内图书情报机构中小企业信息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随后,论文专门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及其信息需求进行了研究,深入分析了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历程及典型特征,从科技型中小企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层面探讨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需求情况的研究,指出了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需求研究的必要性,分析了其信息需求的现状及特征,并从客观因素及主观因素两个方面分析了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获取中遇到的障碍。此外,本文还专门对我国图书情报机构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服务现状进行了详细研究,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理论研究欠缺、实践工作不足、资源与人才匮乏等问题。最后,论文立足实践,选取滨海新区这一拥有大量生命力旺盛、创新能力强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典型区域,作为研究的落足点,以地处滨海新区的泰达图书馆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服务实践为案例,以滨海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用户的信息需求分析为基础,深入探讨了泰达图书馆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服务现状及问题,并从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泰达图书馆实际及区域发展的需要,提出了泰达图书馆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服务模式的构建。
郭磊[8](2012)在《我国合作数字参考咨询服务可持续性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参考咨询服务是图书馆的重要服务项目之一,也是最能够体现图书馆资源状况及图书馆员能力与素质的项目。传统的参考咨询服务需由用户亲自登门提问,咨询馆员通过查阅本馆资料给出答案。随着数字化进程的加快、网络的普及,图书馆也在努力与时代接轨,参考咨询服务从传统转向数字化,用户足不出户就能从网络中获得咨询馆员的帮助。参考咨询数字化使得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焕发了新的生机,其快捷便利的服务方式和全面深入的服务内容赢得了广大的用户群,参考咨询服务从此走出了高校,走进了普通大众的学习生活中。用户的增多必然导致服务量的加大,然而单个图书馆所提供的参考咨询服务由于资源、人员等因素所限,往往难以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加之参考咨询数字化所带来的便利、无纸化等优势作为技术支持,合作数字参考咨询服务应运而生。国外的合作数字参考咨询服务无论是从时间上,还是理论与实践研究上都优于国内的发展。国内合作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的理论研究目前还停留在介绍、研究国外合作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的成功案例,对国内某个或某几个合作数字参考咨询系统进行对比分析,虽然也有对其本土化、创新性发展的研究,但大多尚停留在表面上,没有进行深入地研究探讨。本文在第一部分首先对国内外合作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的理论研究现状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文献计量分析,通过理论研究的文献数量、文献作者、文献研究主题等方面的分析,对国内外合作数字参考咨询服务有了一个宏观上的了解;接着介绍了国内外知名的几个合作数字参考咨询系统的具体情况。第二部分对于合作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的相关概念,如“数字参考咨询”、“合作数字参考咨询服务”及其特点进行了介绍,合作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的具体运作方式在这一部分也有详细的介绍。接着通过对国内外合作数字参考咨询系统的研究,辅以文献研究,总结归纳出合作数字参考咨询系统的合作模式,分别为“星形模式”、“网状模式”,以及三种服务模式:“垂直分层模式”、“平行模式”、“多元化混合模式”。第三部分中,笔者采用比较分析法、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17个合作数字参考咨询系统在基础建设、资源特色、服务范围、咨询服务情况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通过对比分析总结出国内外合作数字参考咨询服务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异同点。第四部分针对国内外合作数字参考咨询系统对比分析结果及国内合作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的现状,提出了目前国内在合作数字参考咨询服务领域存在的发展方向缺乏整体规划,合作模式和服务模式限制了发展,知识库的建设欠缺,服务层次不够深化,知名度低、用户群小五大问题。第五部分针对第四部分归纳的五大问题,提出了保证我国合作数字参考咨询服务可持续性发展的四大对策,即明确发展方向,转变现有的合作模式与服务模式,加强知识库的建设,提升服务质量,多渠道进行宣传。
吕莉[9](2011)在《面向企业的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校图书馆面向企业开展信息服务,是高校履行社会职能,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随着经济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企业竞争环境的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意识到信息资源是他们决胜市场的关键因素。但是,由于信息环境的复杂多变和企业信息能力的限制,企业依靠自身的力量已经无法满足其信息需求,需要借助外部信息机构的力量来加以满足。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具备为企业开展信息服务的优势和条件。高校图书馆面向企业开展信息服务,一方面能促进企业乃至当地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其提高信息服务能力,并进而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但是,高校图书馆面向企业开展信息服务也会面临一系列问题和障碍,这需要企业和高校图书馆的共同努力才能克服。本文首先分析了企业信息需求的内容,特点及其对信息服务的要求,对高校图书馆面向企业开展信息服务的有利条件进行了归纳研究,认为稳定的信息服务机构、高水平的信息服务队伍、丰富的信息资源、先进的信息服务技术、以高校为依托的宝贵人才库是其开展企业信息服务的主要优势。接着从资源建设、服务模式、服务方式三个方面总结分析了目前国内外高校图书馆面向企业开展信息服务的状况;然后从高校图书馆的内部、外部以及与企业间的关系三个方面详细研究了我国高校图书馆面向企业开展信息服务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最后针对高校图书馆面向企业开展信息服务存在的问题,从优化高校图书馆的内部管理、正确处理与其他机构的关系,以及拓展企业信息服务的途径等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
欧亮[10](2011)在《图书馆信息服务联盟的构建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的地位得到了重视和提高,谁拥有知识,准就拥有财富,而文化建设是推动知识经济发展的动力,所以国家对文化建设非常重视,同时图书馆作为文化建设的一员,也应该要发挥自己的作用。信息服务是图书馆的核心业务,图书馆信息服务在图书馆为文化建设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在现实情况中,图书馆信息服务虽然取得了一些进步,但其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因为我国图书馆信息服务起步较晚,受传统管理体制影响较深,各行业和系统间的信息服务还处于分散、缺乏国家和行业层面的管理和控制,同时又由于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服务模式及观念陈旧、服务资源匮乏、高素质人才缺少和读者信息素质不高等特点,这样严重的阻碍了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发展,所以如何解决上面的问题,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以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成了当前急需解决的课题。基于目前我国信息服务存在的问题,同时伴随着信息服务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的环境下,笔者从信息服务的社会需求出发,通过借鉴图书馆通过共建共享的图书馆联盟在文献保障文献取得的成功经验和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特点,笔者对国内外图书馆信息服务和图书馆联盟现状、图书馆信息服务联盟的理论基础、构建机理、运行模式等进行了研究,并为构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图书馆信息服务联盟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以期为我国图书馆信息服务实践和研究提供参考。
二、全球数十家图书馆共建专业咨询网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球数十家图书馆共建专业咨询网站(论文提纲范文)
(1)白沟箱包企业出口跨境电商信息需求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一带一路”倡议给中小企业出口带来机遇 |
1.1.2 跨境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 |
1.1.3 白沟箱包企业跨境电商数量及出口额逐年增加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白沟箱包产业的相关研究 |
1.2.2 企业信息需求的相关研究 |
1.2.3 跨境电商信息服务的相关研究 |
1.2.4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和意义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归纳法 |
1.4.2 深度访谈法 |
1.4.3 内容分析法 |
1.5 研究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跨境电商的概念 |
2.1.2 信息需求的概念 |
2.2 相关理论 |
2.2.1 维克里的S-C-R模型 |
2.2.2 威尔逊信息需求模型 |
2.2.3 信息运动模型 |
2.2.4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2.2.5 4 Ps营销理论 |
第三章 白沟箱包企业出口跨境电商信息需求探索性研究 |
3.1 探索性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
3.1.1 研究步骤 |
3.1.2 研究内容 |
3.1.3 研究对象的确定 |
3.1.4 研究实施 |
3.1.5 统计方法 |
3.2 访谈结果分析 |
3.2.1 所需的信息内容 |
3.2.2 信息获取的渠道 |
3.2.3 信息利用的效果 |
第四章 白沟箱包企业出口跨境电商信息需求正式研究 |
4.1 正式研究设计与实施 |
4.1.1 研究步骤 |
4.1.2 研究内容 |
4.1.3 研究对象的确定 |
4.1.4 研究实施 |
4.1.5 统计方法 |
4.2 访谈结果分析 |
4.2.1 所需信息内容迫切度分析 |
4.2.2 信息获取维度分析 |
4.2.3 信息利用维度分析 |
4.3 白沟箱包企业出口跨境电商信息需求调研结论 |
4.3.1 迫切需要人才、行业及市场信息 |
4.3.2 所需信息内容具有阶段性 |
4.3.3 信息获取渠道以传统为主,正向互联网信息获取渠道转变 |
4.3.4 获取的信息质量未达到企业要求 |
4.3.5 缺乏专业人才是获取信息最大的障碍 |
4.3.6 信息未能充分利用 |
4.3.7 信息利用障碍的影响程度均很高 |
4.3.8 企业希望解决信息获取及信息利用障碍的方式 |
第五章 满足白沟箱包企业出口跨境电商信息需求的建议 |
5.1 多途径灵活培养、引进所需人才 |
5.2 采取多元化渠道和方式获取信息 |
5.3 信息服务机构对接企业信息需求 |
5.3.1 信息咨询公司注重信息内容的深层次开发 |
5.3.2 第三方平台要以企业为中心进行信息服务 |
5.3.3 跨境电商行业协会要发挥多方协调作用 |
5.4 政府应加强政策支持 |
5.4.1 政府加强政策宣传力度 |
5.4.2 政府引导建立共建共享的信息沟通机制 |
第六章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1 研究不足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战后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研究 ——基于质量文化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开放教育资源被广泛关注 |
(二)开放教育资源质量需求的兴起 |
(三)战后英国大学在开放教育资源领域的成就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一)开放 |
(二)教育资源 |
(三)开放教育资源 |
(四)质量文化及其相关概念 |
四、文献综述 |
(一)关于开放教育资源的研究 |
(二)关于英国开放教育及其资源的研究 |
(三)关于高等教育质量及其相关概念的研究 |
(四)关于英国高等教育质量及其相关概念的研究 |
(五)文献评析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历史研究法 |
(三)比较研究法 |
六、研究视角及思路 |
(一)研究视角 |
(二)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战前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的回顾 |
第一节 伦敦大学的学位开放 |
一、伦敦大学学位开放的背景 |
二、考试机构时期的学位管理 |
三、联邦制大学时期的学位管理 |
四、伦敦大学学位开放的影响 |
第二节 大学推广运动中的开放教育资源 |
一、大学推广运动的缘起 |
二、大学推广运动中大学开放的特色资源 |
三、大学推广运动中开放教育资源的意义 |
第二章 海外办学:面向国际学生的开放教育资源 |
第一节 战后英国的海外办学 |
一、殖民地时期的海外办学 |
二、现代英国的海外办学 |
第二节 海外办学中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保障 |
一、课程开发与审批 |
二、教师发展与激励 |
三、教学管理与支持 |
第三节 海外办学中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评估 |
一、开放教育资源的内部评估 |
二、开放教育资源的外部评估 |
第三章 开放大学:基于教育公平的开放教育资源 |
第一节 开放大学的创建与特色 |
一、开放大学的创建背景 |
二、开放大学的特色 |
第二节 开放大学中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保障 |
一、开发高质量的课程材料 |
二、培养热心远程教育的员工 |
三、提供以学生为中心的支持服务系统 |
第三节 开放大学中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评估 |
一、开放教育资源的内部评估 |
二、开放教育资源的外部评估 |
第四章 产业大学:促进终身学习的开放教育资源 |
第一节 产业大学的成立与特色 |
一、产业大学的成立背景 |
二、产业大学的特点 |
第二节 产业大学中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保障 |
一、提供信息咨询和指导服务 |
二、严格要求的员工队伍 |
第三节 产业大学中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评估 |
一、开放教育资源的内部评估 |
二、开放教育资源的外部评估 |
第五章 开放学习项目:向全世界免费的开放教育资源 |
第一节 开放学习项目的动因和特点 |
一、开放学习项目的动因 |
二、开放学习项目的特色 |
第二节 开放学习项目中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保障 |
一、严谨的课程材料转换流程 |
二、明确的第三方材料使用标准 |
第三节 开放学习项目中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评估 |
一、开放教育资源的内部评估 |
二、开放教育资源的外部评估 |
第六章 英国慕课:以社会互动为特色的开放教育资源 |
第一节 英国慕课的产生及发展 |
一、慕课的产生 |
二、英国慕课的发展及特点 |
第二节 英国慕课中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保障 |
一、慕课课程的组织方式 |
二、《慕课质量保障与认证指南》 |
第三节 英国慕课中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评估 |
一、开放教育资源的内部评估 |
二、开放教育资源的外部评估 |
第七章 战后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的审思 |
第一节 战后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的特点 |
一、丰富多彩的开放资源 |
二、严格自律的内部质量保障 |
三、多方参与的外部质量评估 |
第二节 战后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的动因 |
一、文化传统: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之本 |
二、国际思潮: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之缘 |
三、供需失衡: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之因 |
四、技术发展: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之力 |
第三节 战后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的启示 |
一、坚持开放资源的多样性 |
二、鼓励资源标准的内生性 |
三、倡导资源管理的民主化 |
四、关注资源质量的反馈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3)淮阳县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相关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第2章 特色文化信息资源的相关概念和理论 |
2.1 文化信息资源相关理论 |
2.1.1 文化信息资源 |
2.1.2 民间艺术 |
2.1.3 非物质文化遗产 |
2.1.4 特色文化信息资源 |
2.2 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相关理论概念 |
2.2.1 信息资源建设定义和内涵 |
2.2.2 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的意义 |
2.2.3 系统理论 |
2.2.4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淮阳县特色文化信息资源种类及特点分析 |
3.1 淮阳县基本情况 |
3.2 淮阳县特色文化资源种类分析 |
3.2.1 淮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 |
3.2.2 淮阳县中华姓氏文化信息资源 |
3.2.3 淮阳县博物馆文化信息资源 |
3.2.4 淮阳县民俗类文化信息资源 |
3.2.5 淮阳县餐饮类文化信息资源 |
3.3 淮阳县特色文化信息资源特点分析 |
3.3.1 特色文化信息资源丰富 |
3.3.2 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
3.3.3 区域性特征显着 |
3.4 淮阳县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分析 |
3.4.1 SWOT分析 |
3.4.2 需求分析 |
3.5 本章总结 |
第4章 淮阳县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分析 |
4.1 淮阳县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建设分析 |
4.1.1 信息资源建设概述 |
4.1.2 主体管理体系分析 |
4.1.3 基础设施体系分析 |
4.2 淮阳县特色文化信息资源服务分析 |
4.2.1 文化服务体系分析 |
4.2.2 文化队伍体系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淮阳县地方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5.1 主要存在问题 |
5.1.1 政府财政资金投入低 |
5.1.2 当地政府缺乏系统的开发意识 |
5.1.3 缺乏专门的文化信息建设人才 |
5.1.4 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未能发挥信息资源建设的主体建设作用 |
5.1.5 数据化信息化建设落后 |
5.2 原因分析 |
5.2.1 当地的整体文化信息资源建设落后 |
5.2.2 文化信息资源建设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 |
5.2.3 各特色文化建设主体所属行政机构不同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完善文化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对策 |
6.1 从意识层面对淮阳县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进行改进 |
6.1.1 提升信息资源建设意识 |
6.1.2 提升信息资源服务意识 |
6.2 以地方特色文化为核心,进行信息资源建设和服务 |
6.2.1 以地方特色文化为核心,打造共建共享数据库 |
6.2.2 从地域特色文化出发,实现服务模式的创新 |
6.3 加强对智能化技术的引进应用 |
6.3.1 可实现引进技术 |
6.3.2 用户层次划分 |
6.4 体制性规范 |
6.4.1 完善地区特色文化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 |
6.4.2 加强专门的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建设和服务人才培养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总结 |
7.1 研究结论 |
7.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昆明地区高校图书馆联合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CDRS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有关CDRS研究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有关CDRS研究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4 CDRS构建理论基础 |
1.4.1 图书馆学五定律 |
1.4.2 用户信息行为理论 |
1.4.3 知识链理论 |
1.4.4 信息构建理论 |
1.5 创新点 |
2 国内外联合数字参考咨询服务发展现状及经验启示 |
2.1 国外CDRS发展现状 |
2.1.1 Ask A Librarian |
2.1.2 Question Point |
2.1.3 Virtual Reference Desk |
2.2 国内CDRS发展现状 |
2.2.1 网上联合知识导航站 |
2.2.2 CALIS虚拟参考咨询系统 |
2.2.3 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 |
2.3 经验启示 |
3 昆明地区高校图书馆资源分布与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现状 |
3.1 昆明地区高校图书馆资源分布概况 |
3.2 昆明地区高校图书馆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现状 |
3.3 昆明地区高校图书馆数字参考咨询服务存在的问题 |
3.4 昆明地区高校图书馆联合数字参考咨询服务自建概况 |
4 昆明地区高校图书馆联合数字参考咨询服务需求分析 |
4.1 方案设计 |
4.1.1 调查支撑理念 |
4.1.2 调查目的和范围 |
4.1.3 调查内容和工具 |
4.2 需求分析 |
4.2.1 基于信度与效度的测量结果分析 |
4.2.2 基于用户角度的需求分析 |
4.2.3 基于咨询馆员角度的需求分析 |
4.2.4 高校图书馆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用户信息需求特点 |
5 昆明地区高校图书馆联合数字参考咨询服务平台构建 |
5.1 昆高校图书馆联合数字参考咨询服务平台构建优势分析 |
5.1.1 资源优势 |
5.1.2 技术优势 |
5.1.3 服务优势 |
5.2 昆高校图书馆联合数字参考咨询服务平台技术层面构建 |
5.2.1 系统架构 |
5.2.2 服务方式 |
5.2.3 服务内容 |
5.3 昆高校图书馆联合数字参考咨询服务平台管理层面构建 |
5.3.1 宏观管理机制 |
5.3.2 微观管理机制 |
5.4 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
5.5 用户隐私保护机制 |
5.6 昆高校图书馆联合数字参考咨询服务标准与规范 |
5.7 昆高校图书馆联合数字参考咨询服务宣传与推广 |
总结与展望 |
附录 1 |
附录 2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网络公共信息服务社会信任的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引言 |
0.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0.1.1 研究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0.2 概念界定 |
0.2.1 公共信息服务 |
0.2.2 网络公共信息服务 |
0.2.3 社会信任 |
0.3 研究设计 |
0.3.1 问题陈述 |
0.3.2 研究过程与方法 |
0.4 研究框架 |
0.5 创新点 |
1 文献综述 |
1.1 国外的相关研究 |
1.1.1 信任的分类视角 |
1.1.2 信任的服务视角 |
1.1.3 信任的模型视角 |
1.1.4 信任的过程视角 |
1.2 国内的相关研究 |
1.2.1 信任的服务视角 |
1.2.2 服务对信任的影响 |
1.2.3 信任的过程视角 |
1.2.4 信任的模型视角 |
1.3 国内外网络公共信息服务社会信任的研究述评 |
2 网络公共信息服务社会信任的理论探寻 |
2.1 社会信任对网络公共信息服务的作用机制 |
2.1.1 实现服务效能 |
2.1.2 创造社会价值 |
2.1.3 鼓励公共参与 |
2.2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2.2 社会影响理论 |
2.2.3 详尽可能性模型 |
2.3 网络公共信息服务的主体信任 |
2.3.1 不同主体在网络公共信息服务中的角色 |
2.3.2 不同主体社会信任的关注点 |
3 网络公共信息服务社会信任的状态 |
3.1 网络信息服务的整体信任水平 |
3.2 公共信息服务机构的公信力 |
3.3 公众对可信网络公共信息服务的需求 |
4 网络公共信息服务社会信任影响因素的选取 |
4.1 网络信息服务社会信任影响因素的调研 |
4.1.1 电子政务信任的影响因素 |
4.1.2 电子商务信任的影响因素 |
4.1.3 其他网络服务信任的影响因素 |
4.2 网络公共信息服务社会信任影响因素的选取原则 |
4.2.1 普遍性原则 |
4.2.2 多维度原则 |
4.2.3 关联性原则 |
4.2.4 客观性原则 |
4.3 网络公共信息服务社会信任的维度设计 |
4.3.1 认知、情感与行为的信任维度 |
4.3.2 信任主体特征与信任对象特征的信任维度 |
4.3.3 知识、制度、计算、认知与个性的信任维度 |
4.3.4 网络公共信息服务社会信任的维度 |
4.4 网络公共信息服务社会信任的影响因素分析 |
4.4.1 服务质量 |
4.4.2 服务提供者、合作者与传播者信任 |
4.4.3 结构保证 |
4.4.4 社会影响、用户能力 |
5 网络公共信息服务社会信任影响因素的模型构建 |
5.1 研究假设 |
5.1.1 中心路径 |
5.1.2 边缘路径 |
5.1.3 外部变量 |
5.1.4 调节变量 |
5.2 研究模型与变量设计 |
5.3 数据收集 |
5.4 模型检验 |
5.4.1 测量模型检验 |
5.4.2 结构模型检验 |
5.5 研究结果 |
5.6 基于个体特征的感知差异比较 |
5.6.1 性别上的差异 |
5.6.2 职业上的差异 |
5.6.3 上网时长上的差异 |
5.6.4 使用经验上的差异 |
5.6.5 需求偏好上的差异 |
5.6.6 使用意图上的差异 |
6 影响因素识别应用于提升网络公共信息服务社会信任的策略 |
6.1 基于中心路径的质量改进策略 |
6.1.1 提升网络公共信息服务的质量 |
6.1.2 鼓励并规范合作形式 |
6.1.3 引导和管理传播机构 |
6.2 基于边缘路径的情感认同策略 |
6.3 基于外部变量的推荐和保障策略 |
6.3.1 社会化推广 |
6.3.2 强化结构保证 |
6.4 基于能力的公众细分策略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与讨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网络公共信息服务社会信任影响因素问卷 |
附录2 港澳地区网络信任情况 |
附录3 性别的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详表) |
附录4 职业的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详表) |
附录5 上网时长的ANOVA分析结果(详表) |
附录6 使用经验的ANOVA分析结果(详表) |
附录7 需求偏好的ANOVA分析结果(详表) |
附录8 使用意图的ANOVA分析结果(详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成果 |
致谢 |
(6)基于用户体验的移动图书馆服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 主要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用户体验及移动图书馆服务概述 |
第一节 用户体验概述 |
一、 用户体验的内涵 |
二、 用户体验的目的 |
三、 用户体验的方式 |
四、 用户体验的影响因素 |
第二节 移动图书馆服务概述 |
一、 移动图书馆服务的内涵 |
二、 移动图书馆服务的特点 |
三、 移动图书馆服务的技术 |
四、 移动图书馆服务的方式 |
五、 移动图书馆服务的内容 |
第三章 移动图书馆用户需求特征及服务分析 |
第一节 移动图书馆用户需求分析 |
一、 个性化服务需求 |
二、 愉悦的体验需求 |
第二节 移动图书馆服务的现状 |
一、 从技术层面上看 |
二、 从方式层面上看 |
三、 从内容层面上看 |
第三节 制约移动图书馆服务的因素 |
第四章 基于用户体验的移动图书馆服务调查研究 |
第一节 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 |
一、 调查研究的目的 |
二、 数据来源及对象 |
三、 调查研究的方法 |
第二节 调查研究的内容及结果分析 |
一、 服务技术方面 |
二、 服务方式方面 |
三、 服务内容方面 |
第五章 基于用户体验的移动图书馆服务对策 |
第一节 服务技术方面的建议:以创新技术推动移动服务发展 |
一、 整合数据库平台 |
二、 建设用户交流共享平台 |
三、 突出新技术的研究 |
第二节 对服务方式方面的建议:以多种方式更好服务移动用户 |
一、 开展馆际合作 |
二、 加强主动服务 |
三、 开展视频服务 |
第三节 对服务内容方面的建议:以特色服务吸引移动用户 |
一、 开展语音读书服务 |
二、 开展电子书借阅服务 |
三、 加强移动阅读建设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全文总结 |
一、 论文的主要工作 |
二、 论文的不足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滨海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服务案例研究 ——以泰达图书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
1.1.2 论文的选题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性 |
1.3.1 研究方法 |
1.3.2 论文的创新性 |
第二章 国内外企业信息服务 |
2.1 信息服务与企业信息服务 |
2.2 国外研究现状评述 |
2.3 国内研究现状评述 |
2.4 中小企业信息服务的主要模式 |
2.4.1 中小企业信息服务模式及其发展 |
2.4.2 图书情报机构现有主要中小企业信息服务模式 |
2.5 案例分析——国内外典型图书情报机构中小企业信息服务案例 |
2.6 国内图情机构中小企业信息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三章 科技型中小企业及其信息需求 |
3.1 科技型中小企业及其发展 |
3.1.1 中小企业与科技型中小企业 |
3.1.2 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历程 |
3.1.3 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特征 |
3.2 科技型中小企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
3.2.1 区域经济发展影响要素的转变 |
3.2.2 科技型中小企业提高区域生产效率 |
3.2.3 科技型中小企业提升区域产业优势 |
3.2.4 科技型中小企业促进区域科技创新 |
3.2.5 科技型中小企业成为区域经济的新增长点 |
3.3 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需求研究 |
3.3.1 信息需求研究的必要性 |
3.3.2 信息需求研究现状 |
3.3.3 信息需求特征 |
3.4 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获取障碍分析 |
3.4.1 客观因素 |
3.4.2 主观因素 |
3.5 我国图书情报机构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服务现状及问题 |
3.5.1 理论研究欠缺 |
3.5.2 实践工作不足,服务项目缺乏针对性 |
3.5.3 专项资源有待开发,专业人才有待培养 |
第四章 泰达图书馆在滨海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服务中的实践 |
4.1 滨海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
4.2 滨海新区图书情报机构发展现状 |
4.3 泰达图书馆企业信息服务背景与优势 |
4.4 泰达图书馆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服务目标、定位 |
4.5 滨海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需求调研 |
4.5.1 调研对象、调研方法与调研方案设计 |
4.5.2 调研结果分析 |
4.6 泰达图书馆科技型中小企业现有信息服务模式 |
4.6.1 信息资源建设模式 |
4.6.2 信息服务方式 |
4.7 泰达图书馆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服务存在的问题 |
第五章 泰达图书馆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服务模式的重建 |
5.1 找准服务定位、细分服务对象 |
5.2 泰达图书馆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服务模式的构想 |
5.2.1 以CRM机制经营服务 |
5.2.2 信息资源建设模式 |
5.2.3 服务项目与服务方式 |
5.2.4 服务团队建设与培养模式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我国合作数字参考咨询服务可持续性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及思路 |
1.4 创新点 |
2 合作数字参考咨询相关理论概述 |
2.1 数字参考咨询 |
2.2 合作数字参考咨询服务 |
2.2.1 定义 |
2.2.2 特点 |
2.2.3 运作方式 |
2.3 合作数字参考咨询系统的合作模式与服务模式研究 |
2.3.1 合作模式 |
2.3.2 服务模式 |
3 国内外合作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的比较分析 |
3.1 基础建设 |
3.2 资源建设及服务范围 |
3.3 咨洵服务情况 |
4 国内合作数字参考咨询服务存在的问题 |
4.1 发展方向缺乏整体规划 |
4.2 合作模式和服务模式限制了发展 |
4.3 知识库建设的欠缺 |
4.4 服务层次不够深化 |
4.5 知名度低,用户群小 |
5 我国合作数字参考咨询服务可持续性发展对策 |
5.1 明确发展方向 |
5.2 转变现有合作模式与服务模式 |
5.3 加强知识库的建设 |
5.4 提升服务质量,多渠道进行宣传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专业论文 |
(9)面向企业的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相关文献统计 |
1.2.2 国外研究进展 |
1.2.3 国内研究进展 |
1.2.4 研究的不足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第2章 面向企业的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概述 |
2.1 企业信息需求特点及内容分析 |
2.1.1 企业信息需求及其特点 |
2.1.2 企业信息需求的内容 |
2.2 信息服务的含义与特点 |
2.2.1 信息服务的含义 |
2.2.2 信息服务的特点 |
2.3 企业发展对信息服务的要求 |
2.3.1 对信息产品的要求 |
2.3.2 对信息服务提供者的要求 |
2.4 高校图书馆面向企业开展信息服务的有利条件 |
2.4.1 稳定的信息服务机构 |
2.4.2 高水平的信息服务队伍 |
2.4.3 丰富的信息资源 |
2.4.4 先进的信息服务技术 |
2.4.5 以高校为依托的宝贵人才库 |
第3章 面向企业的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现状分析 |
3.1 国内总体情况 |
3.1.1 资源建设 |
3.1.2 服务模式 |
3.1.3 服务方式 |
3.2 国外总体情况 |
3.2.1 资源建设 |
3.2.2 服务模式 |
3.2.3 服务方式 |
第4章 面向企业的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面临的主要问题 |
4.1 高校图书馆面临的内部问题 |
4.1.1 思想观念问题 |
4.1.2 管理体制问题 |
4.1.3 资源开发问题 |
4.1.4 馆员素质问题 |
4.1.5 服务冲突问题 |
4.2 高校图书馆面临的外部问题 |
4.2.1 与高校的关系问题 |
4.2.2 资源合作问题 |
4.2.3 服务竞争问题 |
4.2.4 知识产权问题 |
4.3 高校图书馆与企业间的问题 |
4.3.1 高校图书馆对企业需求的分析和满足问题 |
4.3.2 企业对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信任问题 |
4.3.3 服务成本与收费问题 |
第5章 面向企业的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对策探讨 |
5.1 优化高校图书馆内部管理 |
5.1.1 更新信息服务观念 |
5.1.2 突破管理制度制约 |
5.1.3 提高馆员服务素养 |
5.1.4 深化资源开发水平 |
5.1.5 处理好企业信息服务与教学科研服务的关系 |
5.2 正确处理与其他机构的关系 |
5.2.1 与所在高校的关系 |
5.2.2 与资源联盟的关系 |
5.2.3 与其他商业信息机构的关系 |
5.2.4 与资源产权拥有者的关系 |
5.3 面向企业拓展服务 |
5.3.1 主动了解企业需求 |
5.3.2 面向企业宣传推广服务 |
5.3.3 拓展高校图书馆为企业服务的途径 |
5.3.4 帮助企业提高对信息服务的应用水平 |
5.3.5 以双赢为基础发展长期服务合作关系 |
5.3.6 合理收取服务费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学术论文 |
(10)图书馆信息服务联盟的构建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图目录 |
表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关于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研究 |
1.3.2 关于图书馆联盟的研究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论文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研究方法 |
1.4.3 论文研究思路 |
第2章 图书馆信息服务联盟的理论基础研究 |
2.1 图书馆信息服务联盟理论基础 |
2.1.1 图书馆信息服务理论 |
2.1.2 图书馆联盟理论 |
2.2 图书馆信息服务联盟的内涵 |
2.3 图书馆信息服务联盟的实践现状 |
2.3.1 浙江省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联盟 |
2.3.2 全国公共图书馆讲座联盟 |
2.3.3 陕西公共图书馆服务联盟 |
第3章 图书馆信息服务联盟构建机理研究 |
3.1 图书馆信息服务联盟构建动因分析 |
3.1.1 社会需求 |
3.1.2 主体意识 |
3.1.3 政府支持 |
3.1.4 科技进步 |
3.1.5 其他因素 |
3.2 图书馆信息服务联盟构建主体 |
3.2.1 图书馆信息服务联盟的主体构成 |
3.2.2 图书馆信息服务联盟主体关系 |
3.3 图书馆信息服务联盟构建原则 |
3.3.1 共享原则 |
3.3.2 自愿原则 |
3.3.3 平等原则 |
3.3.4 目标原则 |
3.3.5 选择原则 |
3.3.6 协调原则 |
3.3.7 约束原则 |
3.3.8 互惠原则 |
3.4 图书馆信息服务联盟构建内容 |
3.4.1 图书馆信息服务联盟战略制定 |
3.4.2 联盟成员选择 |
3.4.3 联盟组织设计 |
3.4.4 联盟运作规则制定 |
3.5 图书馆信息服务联盟体系构建 |
3.5.1 技术体系建设 |
3.5.2 资源体系建设 |
3.5.3 制度体系建设 |
3.5.4 技术、资源和制度三大体系建设之间的互动关系 |
第4章 图书馆信息服务联盟运行模式 |
4.1 图书馆信息服务联盟运行机制 |
4.1.1 信任机制 |
4.1.2 协调机制 |
4.1.3 激励机制 |
4.1.4 约束机制 |
4.1.5 分配机制 |
4.1.6 反馈机制 |
4.1.7 风险防范机制 |
4.2 图书馆信息服务联盟运行模式 |
4.3 图书馆信息服务联盟运行障碍及解决策略 |
4.3.1 图书馆信息服务联盟运行障碍 |
4.3.2 图书馆信息服务联盟运行障碍解决策略 |
4.4 图书馆信息服务联盟的评价体系 |
4.4.1 建立图书馆信息服务联盟评价指标体系 |
4.4.2 图书馆信息服务联盟评价模型 |
第5章 构建我国图书馆信息服务联盟的建议 |
5.1 加强图书馆信息服务联盟的理论和应用研究,促进联盟的发展 |
5.2 发挥政策引导的积极作用,大力建设图书馆信息服务联盟 |
5.3 营造图书馆信息服务共建共享的图书馆文化氛围,促进联盟的建设 |
5.4 发挥省市大图书馆的带头作用,积极开展图书馆信息服务联盟实践工作 |
5.5 加强平台建设,为构建图书馆信息服务联盟创造条件 |
第6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论文创新与不足之处 |
6.2.1 论文的创新点 |
6.2.2 论文存在的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研期间发表论文一览表 |
四、全球数十家图书馆共建专业咨询网站(论文参考文献)
- [1]白沟箱包企业出口跨境电商信息需求调查研究[D]. 邓亚文. 河北大学, 2020(08)
- [2]战后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研究 ——基于质量文化的视角[D]. 李慧迎.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 [3]淮阳县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研究[D]. 朱翔宇. 黑龙江大学, 2019(03)
- [4]昆明地区高校图书馆联合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研究[D]. 祁克军. 云南大学, 2017(07)
- [5]网络公共信息服务社会信任的影响因素研究[D]. 罗博. 武汉大学, 2015(07)
- [6]基于用户体验的移动图书馆服务策略研究[D]. 陈萌. 黑龙江大学, 2014(10)
- [7]滨海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服务案例研究 ——以泰达图书馆为例[D]. 张颖. 天津师范大学, 2012(10)
- [8]我国合作数字参考咨询服务可持续性发展研究[D]. 郭磊. 安徽大学, 2012(10)
- [9]面向企业的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研究[D]. 吕莉. 湘潭大学, 2011(04)
- [10]图书馆信息服务联盟的构建模式研究[D]. 欧亮. 西南大学, 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