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电流之间通过磁场相互作用”实验的创新(论文文献综述)
王安[1](2021)在《隧道二极管共振装置在超导和强关联领域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隧道二极管共振法(TDO)是一种功能强大的无线电波波段探测方法。它能够以十分简洁的实验装置实现对样品电阻率和磁化率的高精度探测。它被广泛应用于超导序参量的测量和极端条件下的相变以及量子振荡测量中,并且在非常规超导和量子相变的研究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本论文主要利用隧道二极管共振法对CeRh6Ge4、CeRhIn5和Lu5xRh6Snn18+x三个材料的不同性质进行了研究,具体工作可概括成以下三个方面:1)重费米子铁磁量子临界材料CeRn6Ge4的电子结构研究。最近,我们实验室在重费米子铁磁材料CeRh6Ge4中发现了压强诱导的铁磁量子临界点,打破了先前人们关于纯净铁磁体系不存在铁磁量子临界的共识。为了研究铁磁量子临界的物理起源以及该材料的电子结构,本论文利用隧道二极管共振法以及机械悬臂法对CeRh6Ge4进行了转角量子振荡的测量。同时我们还计算了在4f电子的完全局域化和完全巡游化两个极端情况下的能带结构。经过分析对比,我们发现该材料的费米面与4f电子完全局域化的计算结果非常相近,这表明CeRh6Ge4不同于先前研究的巡游电子体系,4f电子的局域性可能该材料中存在铁磁量子临界点的一个重要因素。2)重费米子反铁磁材料CeRhIn5的压强-磁场多参量相图的探索。利用加压条件下的隧道二极管共振技术本论文对CeRhIns变磁相变的压强依赖关系进行了探测,发现变磁相变具有各向异性并且能够存在于该材料的超导相中。结合文献中的强磁场输运测量,本论文发现变磁相变在1 GPa以下几乎不变,而在1 GPa以上随着压强增大而往高场移动,这可能与CeRhIn5在加压时发生的磁结构变化有关。同时,CeRhIn5的变磁相变的各向异性也表明其压强-磁场相图可能具有各向异性。3)时间反演对称性破缺超导材料Lu5-xRh6Sn18+x的超导序参量研究。本论文采用隧道二极管共振法对材料的磁场穿透深度进行了测量,发现其低温穿透深度的改变量呈现指数温度依赖关系。结合对该材料超导相干长度以及穿透深度绝对值的分析,本论文发现其超流密度能够被常规超导的s波模型拟合。此外,对该材料能带结构的计算表明它具有三维的费米面,因而排除了对称性分析中允许时间反演对称性破缺的所有节点能隙配对状态的可能性。因此,Lu5-xRh6Sn18+x中的时间反演对称性破缺这种非常规的超导现象很可能由理论学家最新提出的环状约瑟夫森电流导致。
严祥传[2](2021)在《超冷简并费米气体的制备及其性质的研究》文中指出超冷原子气体具有体系纯净、相互作用可控、自由度丰富等特点,是研究物质量子特性的理想体系。在超冷原子物理领域中,对超冷费米气体的研究也随着实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得到蓬勃发展。特别是近几年里相继有一系列新奇宏观量子现象在实验中得到观测并被研究,其中包括BEC-BCS间的渡越、具有标度不变性的膨胀行为、物质波孤子的形成等等。在不同的体系中这些现象都有所存在,有一部分还探究到了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和原子分子物理交叉领域中的一些基本物理问题。实验中,采用Feshbach共振技术,人们可以任意地对超冷费米气体中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大小进行调节,这为研究具有强相互作用的费米气体特别是其处于BEC-BCS渡越区间的性质提供了技术支持。6Li超冷原子气体还是研究强关联效应非常好的体系,这是因为实验中所使用的6Li原子的Feshbach共振宽度有300 Gauss,易于调节。另外6Li原子是费米原子,三体损失小,体系寿命长,在强相互作用区间体系稳定,这为在实验上研究强相互作用体系提供了有力的条件。本论文主要介绍了 6Li原子超冷简并费米气体实验平台的搭建工作,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强相互作用费米气体的各向异性膨胀、三体复合损失、超冷分子BEC的形成以及原子在BEC-BCS渡越区间的物理性质。论文的主要成果概括如下:第一,设计并搭建了一套用于研究6Li超冷简并费米气体的实验系统,包括真空系统、激光系统、磁场系统、成像系统、控制系统和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实验腔中真空度达到3× 10-9 Pa,原子在单束光偶极阱中的寿命能够达到25 s。激光系统包括波长为671 nm的共振光部分和1064 nm的偶极光部分。磁场系统包括MOT磁场、补偿磁场、塞曼减速磁场和Feshbach磁场。竖直方向成像系统是由双透镜组成的,分辨率约为8 μm。控制系统是用NI公司的Pxie6738和Pxie7858R两种板卡通过Labview软件书写程序实现的。同时,也使用了 Labview软件编写了数据处理部分,主要是把CCD获取到的图像的ACSII码转换为通用的原子团尺寸和数目等常量。第二,实现了 6Li原子的磁光阱,装载了 1× 109个原子,经过压缩磁光阱后,原子数目为5×108个,温度为500 μK。为了提高光偶极阱装载效率,进行了 6Li原子的D1线亚多普勒冷却,使原子的温度降低为57μK,原子数目为3 × 108个,相空间密度达到了 6.2× 10-5,原子在交叉光偶极阱中的装载数提高了近4倍。第三,设计了 Feshbach磁场的控制电路,利用PID电路反馈场效应管的G、S端改变Feshbach线圈中的电流,使磁场大小能够在0 Gauss到1000 Gauss内扫描。扫描过程中,在大电流源的外部控制端口加入模拟信号控制电源电压输出,让场效应管工作在额定功率以下。同时利用拍频锁相技术,制备了高场的探测光。通过塞曼能级劈裂,标定了磁场大小与PID输入端参考电压的关系(线圈中的电流与采样电阻的乘积)。光交叉偶极中装载了 1.2×106个原子,偶极光功率降低到P=5.8 mW时,两组分原子总数目为7.1×104个,温度为T/TF=0.1。第四,通过控制磁场的大小调节散射长度,研究原子在不同散射长度下的各向异性膨胀,研究了三体复合过程和原子温度以及磁场大小的关系,通过直接蒸发冷却和扫描磁场的方法观察到了分子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并研究了 BEC-BCS渡越过程。
刘昌吉[3](2021)在《斜入射下超材料特异性响应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由亚波长周期阵列构成的人工超材料(metamaterials)以其独特的电磁特性,在光学通信、生物传感、滤波调制等领域显示出巨大的应用前景。超材料的结构设计和耦合方式不仅可以实现对电磁波的振幅、相位、偏振以及传播等灵活多样的控制,还可以大幅度地提高相应功能器件的响应性能和品质因数。此外,亚波长尺寸的单元结构还为研究经典系统中的类量子现象提供了崭新的模拟平台,因此电磁特性可调的超材料一直是超材料研究的热点之一。由于入射角度依赖的研究起步较晚,超材料中许多光学响应的研究都是在泵浦光正入射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超材料在泵浦光斜入射下产生的电磁现象的物理机理并不完全明确。入射角度的改变打破了入射电磁场的对称性,从而在超材料中可以诱导更多的线性和非线性的响应。通过数值仿真软件,在理论上构建超材料结构。通过改变单元结构的周期尺寸、堆叠方式、内在手性和空间互补性来研究超材料在不同波段的共振响应。通过微纳加工技术制作超材料,并将从太赫兹波发射光谱系统和时域光谱系统测得的数据与理论模拟结果相比较。基于此,本文研究了超材料在不同入射角度下的电磁特异性响应,其中包括类电磁诱导透明、类拉比分裂,非对称透射、圆二向色性和椭圆偏振太赫兹波辐射。此外,通过理论设计及参数优化,每章工作都进一步地提高了相应功能器件的响应效率和性能参数。具体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对称型超材料在斜入射下类电磁诱导透明现象的研究。在泵浦光正入射下该超材料只存在宽带带阻,而在泵浦光斜入射下该超材料能诱导出异常透射峰。根据电磁场和表面电流的分布,泵浦光在斜入射下打破了入射电磁场的对称性,从而在金属超材料表面产生了非对称的表面电流。通过改变超材料的几何参数和泵浦光的入射角度,证明了表面等离子体模式对类电磁诱导透明现象的贡献。此外,随着周围环境折射率的增加,泵浦光斜入射下异常透射峰发生了偏移,而异常透射峰的品质因数相比正入射下的品质因数提高了30倍。该研究成果对于发展入射角度依赖的超材料传感器件和提高超材料器件的品质因数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相关的研究结果已在Europhysics Letters期刊上发表。(2)互补型超材料在类拉比分裂现象的研究。通过改变入射角度,互补型超材料中的表面等离子体模式与局域波导模式之间实现了强耦合相互作用。当入射角度达到64°时,该超材料会出现能量约为49 me V的分裂现象。根据磁场z分量和表面电流的分布,电磁场之间的动量补偿导致了两种模式之间的能量交换,这最终实现了类拉比分裂现象。此外,改变入射角度还可以控制模式之间的耦合强度,并使得分裂峰产生明显的相位移动。该结构中分裂峰的群速度延迟随入射角的增加而单调下降,并在30°入射时达到最大值0.72 ps。该强耦合分裂峰所导致的群速度延迟有助于慢光器件在太赫兹波段的进一步发展。相关研究成果已在Journal of Physics:Condensed Matter期刊上发表。(3)手性超材料在斜入射下圆二向色性及非对称透射现象的研究。在泵浦光正入射下,该手性超材料实现了非对称透射现象,这是由相互垂直的磁偶极子和电偶极子相互作用诱导产生的。通过引入互补型手性超材料,其非对称透射强度比原超材料的非对称透射强度提高了一个数量级。通过改变入射角度,诱导的电偶极子与磁偶极子之间存在了共面分量,从而在手性超材料中实现了圆二向色性现象。随着入射角度的增加,从原超材料中提取的手性参数的绝对值从345增加到363,比之前文献报道中的数值高出一百倍。此外,该手性超材料对入射角度和环境折射率的变化都非常敏感,这对于实现太赫兹波段的手性传感器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该部分内容已作为“Front cover”发表在Annalen der Physik期刊上。(4)手性超材料的椭圆偏振太赫兹波辐射特性的研究。通过透射型太赫兹波发射系统研究了手性超材料中的椭圆偏振太赫兹波的辐射特性,并在圆偏振光斜入射下同时观察到面内和面外光电流的贡献。其中,相反旋性的泵浦光激励将导致太赫兹波电场极性的反转,这是由具有不同自旋角动量的表面等离子体波在面内传播导致的。太赫兹波的振幅对泵浦光通量的二阶强度依赖关系则证明了面外有质动力场的贡献。此外,太赫兹波辐射对于手性超材料的方位角非常敏感,这可以用于调节太赫兹波偏振态的椭圆率。无论在左旋圆偏振光还是右旋圆偏振光激发下,产生的太赫兹波的偏振态都是右旋,这意味着手性超材料对于高效的椭圆偏振太赫兹波发射器件的结构选择性。相关研究成果正在整理投稿中。
汤梅堂[4](2021)在《HIAF SRing电子冷却中电子束的产生、传输与收集》文中研究指明电子冷却技术能够有效减小离子储存环中束流的能散、发射度,改善束流品质。在内靶实验中电子冷却能够补偿打靶过程离子束的能量损失、能够抑制打靶过程离子束的发射度增长,从而使离子束多次重复打靶提高打靶亮度。基于以上原因,电子冷却技术广泛应用于离子储存环上。实现离子束快速冷却是电子冷却设备设计的最根本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电子冷却设备在设计中要满足以下要求:第一,电子束在产生、传输过程必须保持极低的温度;第二,电子束在电子离子相互作用轨道要有极高的准直性;第三,加速电子的高压系统要有足够高的精度和稳定性,为了保持电子冷却高压系统的稳定性要求电子束要有很高的收集效率。本文从电子冷却基本原理出发,依据HIAF-SRing电子冷却的设计要求,阐述了电子束的产生、传输和收集过程。论文通过数值模拟和解析方法研究了电子枪区域电子束温度的影响因素,提出了电子枪区域磁场设计的基本要求,并为HIAF-SRing设计了电子束分布可调的电子枪。本论文研究了电子束的加速及绝热展开过程,提出了绝热展开、加速过程的磁场设计方案。用解析计算和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加速过程电子束温度增长,并提出了抑制温度增长的方法。电子束在弯曲螺线管中的传输过程复杂,本论文研究了电子束在弯曲螺线管中的传输过程,发现了弯曲螺线管中电子束温度增长的机制,并提出相应的优化设计方案。电子冷却设备中的磁场缺陷会导致电子束温度增长,本论文用数值模拟及解析计算的方法研究了HIAF-SRing电子冷却系统中磁场缺陷导致的电子束温度增长,提出了基于短线圈的电子束温度增长的补偿方法。本论文首次采用蒙特卡洛方法模拟了收集器中二次电子的产生,研究了收集器收集效率的影响因素,优化了收集器区域的电磁场及收集器的结构。最后本论文总结了电子冷却电子枪、收集器的离线测试结果,并与模拟结果做了对比,模拟结果得到了实验结果的验证。
何川[5](2021)在《原子干涉仪高精度检验等效原理》文中认为等效原理是广义相对论的基本假设之一,几乎所有试图将引力和标准模型统一起来的新物理理论都要求等效原理破缺。等效原理的实验检验是验证新物理理论、寻找新相互作用力的重要途径。除了传统的宏观等效原理检验实验外,利用原子干涉仪检验等效原理也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重要研究方向。本论文开展的工作,是在本实验室2015年取得的、国际上首次实现的原子干涉仪等效原理检验精度达到10-8量级基础上的进一步推进。本人在博士期间取得的主要创新性研究成果如下:1.围绕η~10-10精度的原子干涉仪等效原理检验对应的实验和系统误差相关理论和方法进行了研究。对2015年时原子只能工作在下能级的四波双衍射Raman(4WDR)方案进行了改进,提出并实现了原子可工作在上能级的四波双衍射Raman升级(4WDR-e)方案。该方案使我们的实验系统成为目前唯一一个可以同步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双组分差分原子干涉仪:工作在单一内态、两种原子F态可以进行自由组合差分测量。2.完成了新一代十米原子干涉仪平台的研制。先后完成真空系统、磁屏蔽系统、激光系统、转动补偿系统的全新设计和改进。其中磁屏蔽系统和声光移频系统系统指标均达到国际上同类产品最好水平,实验平台的主要指标均有大幅度提升。在上述的改进措施下,双组分原子干涉仪重力差分测量分辨率由2015年的8×10-9g提高到2019年的6×10-11g,提高了 2个多数量级。3.在国际上第一次开展质量-内能的等效原理联合检验,并达到η~10-10精度。通过4WDR-e 方案,实现了 87Rb|F=1>-85Rb|F=2>、87Rb|F=2>-85Rb|F=2>、87Rb|F=1>-85Rb|F=3>、87Rb|F=2>-85Rb|F=3>四种质量-内能组合的双组分原子干涉仪,且其重力差分测量极限分辨率均优于2.5×10-10g。联合检验的结果中,关于质量的检验精度为η70=(-0.8±1.4)×10-10,关于内能的每单位能量检验精度为ηE=(0.0±0.4)×10-10。4.全面评估了(87)Rb和(85)Rb双组分原子干涉仪差分测量精度~10-10量级的主要系统误差。
赵佩云[6](2021)在《基于学习进阶的电磁学衔接教学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课程目标、内容安排以及评价标准也随之改变,相比旧课标来说,新的课程标准强调教材内容精简、结构化,重视核心概念以及学生持续连贯的学习。物理学科是一门具有严密逻辑性的自然学科,在高中阶段,电磁学的很多内容对学生来说远离生活实际,过于抽象,难以理解,学习过程并非一蹴而就。因此,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学习现状,划分不同的层次水平作为“台阶”,在教学活动中层层衔接,达到最终教学目标。近年来,学习进阶理论成为国际教育界热门话题,基于其对学习者在学习某一主题时所遵循的连贯逐渐深入学习路径的描述,笔者借助solo分类法,结合教材、课程标准解读、学生迷思概念研究建构出“电与磁”主题的学习进阶研究框架,按照学生的进阶需求设计层层递进的“衔接教学”,采用对比教学实验法研究基于学习进阶理论的衔接教学对学生的概念掌握是否有促进作用。笔者于2020年9月至2021年1月在广东省某普通高中教育实习,借此机会进行教学实践研究,设置实验班与对照班,对实验班采取有针对性的衔接教学活动进行授课,对对照班采取传统常规教学,在实验前后分别对研究对象进行“电与磁”概念测试并参考市统考成绩,实验结论为:应用学习进阶进行衔接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笔者结合前期理论研究和实际教学经历对应用学习进阶进行衔接教学提出如下建议:第一,衔接教学设计应该建立在学生的思维发展路径上,确立合适的教学目标,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突破难点;第二,电磁学概念比较抽象,教师在教学准备阶段要充分考虑到学生这一认知状况,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增加教学可视化程度,帮助学生突破思维障碍;第三,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学生受高考对电磁学要求的影响,习惯将精力放在刷题、突破难题上,轻视理解、巩固基础概念与规律,教师应当改善物理学习环境,适当开展一些科普活动,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物理学习习惯。
颜佳伟[7](2021)在《高重复频率自由电子激光的新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由于具有短波长、高峰值亮度、全相干、短脉冲等优越性能,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XFEL)已经成为生物、化学、材料科学、凝聚态物理等多个学科领域的关键工具。近年来,为了获得高平均功率的辐射脉冲同时提高装置的可用性,基于超导直线加速器的高重复频率XFEL被提出并迅速成为领域前沿。高重复频率XFEL将极大的拓宽FEL的应用范围,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连续波XFEL很难通过改变加速结构的触发频率等传统方法来实现束团的能量控制,这限制了各条波荡器线的辐射波长调节范围。在本论文中,我们首次提出并设计了一套束流能量控制系统以实现在连续波XFEL中逐束团的能量控制。基于上海高重复频率硬X射线FEL装置的模拟结果表明,这套装置可以实现在1.5到8.7 Ge V之间连续的能量调节。超大带宽XFEL是近年来提出的新运行机制,对X射线谱学与晶体学等实验有着重要意义。对于高重复频率XFEL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在不改变已有装置布局与元件的前提下,获得带宽尽可能大的XFEL辐射脉冲。在本论文中,我们首次将高维多目标优化算法NSGA-III用于加速器领域,对过压缩运行模式的工作点进行系统设计,从而优化最终的输出带宽。由于缺乏具有高峰值功率且高重复频率的种子激光系统,外种子型XFEL很难高重复频率运行。在本论文中,我们首次提出相干能量调制的自放大机制用于将初始的能量调制放大1-2个数量级,从而极大的放松对种子激光的要求。基于上海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已有的条件,我们完成了这个机制的原理性验证实验并且实现了对初始相干能量调制超过25倍的放大。在实验中,我们仅利用了1.8倍切片能散的能量调制实现了单级HGHG的7次谐波辐射与两级级联HGHG的30次谐波辐射。这是目前国际上“谐波次数/调制深度”的最好结果。该实验为未来建设兆赫兹量级的外种子型XFEL铺平了道路。激光与相对论电子束团在波荡器中持续的相互作用是XFEL的基本原理。在本论文中,我们首次在实验上验证并测量了激光与电子束在单块二极磁铁中的相互作用,揭示了最基本的FEL过程。此外,基于相干能量调制的自放大机制,我们实验证明了在二极磁铁中获得的能量调制可以用于单级HGHG的6次谐波辐射。该实验说明二极磁铁可以用来作为引入激光-束流相互作用的新工具,从而实现更加紧凑的激光加热器或者适用于激光等离子体加速器的调制段。这为设计未来的新型相干光源提供了新思路。
赵岩翀[8](2021)在《二维层状材料中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不仅是很多物理现象的核心,其在现代科学技术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其中包括但不限于现代光谱学、激光、X射线源、发光二极管、光电二极管、太阳能电池、量子信息处理。本论文主要基于二维层状材料体系,利用光学和电学表征手段,研究二维材料中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带来的独特物理性质。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利用拉曼光谱研究石墨烯中的非绝热电声子耦合。利用“pick up”干法转移的方法制备了超薄六方氮化硼封装的单层石墨烯样品,该样品具有极低的剩余载流子浓度,并同时满足光学测试的条件。通过底栅调节单层石墨烯中的载流子浓度,我们可以实现对体系内电子-声子相互作用的调制。我们首次在实验上观测到单层石墨烯中非绝热电声子耦合导致的Kohn异常现象,证明单层石墨烯中存在非常大的非绝热电子-声子相互作用。2.自旋-层锁定导致中心对称体系中的二阶非线性光电流响应。系统地研究了MoS2中直流二阶非线性效应(包括圆光伏效应和线光伏效应),证明在中心对称的多层以及块体MoS2中也可以存在二阶非线性光电流响应。我们指出MoS2中独特的自旋-层锁定效应是产生二阶光电流响应的根本原因,由于电子波函数在每层内的局域化使得该体系可以看成单层的叠加,因此只要单层满足直流二阶非线性效应存在的条件多层就同样可以实现,从而不受宏观晶体对称性对于二阶非线性效应的束缚,并且此类直流二阶非线性效应的强度会随着层数单调增加。3.双层二硫化钼中的杂化层间激子。系统地研究了2H相双层MoS2中的杂化层间激子,我们证明这种杂化层间激子可以同时具有层内激子较大的振子强度以及层间激子较大的纵向电偶极矩,因此该类层间激子可以在保证较大的发光强度的同时还具有非常高的电场调控能力。此外,我们还发现共振激发下双层MoS2体系中存在新的一套层间激子,这套层间激子展现出优异的自旋-能谷属性,有着接近于理论极限的负圆极化率,并且还可以通过磁场高效调节谷极化,在谷电子学领域有比较大的应用前景。
林鑫[9](2021)在《两岸四版高中物理教材的比较与实践研究 ——以“电磁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材是物理教学的重要载体,它以丰富的学科知识和方法衔接课程与教学。海峡两岸族源同一,文化相承,通过对两岸四版教材的比较研究,能够取长补短,推进物理教学发展的进程。论文选取我国新修订的人教版、司南版以及台湾省翰林版、龙腾版高中物理教材中电磁学四个核心知识点为研究对象。以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为理论基础,结合两岸课程标准(纲要),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四版教材电磁学中四个核心知识点的知识结构、教学逻辑、概念和规律的描述、实验设计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以司南版为蓝本优化整合教学资源,设计教学案例并进行教学实践,运用问卷调查与学生访谈的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大陆物理课程选择性更高;基础性更强;更加重视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强调物理学科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台湾省物理课程设置难度较大;注重课程的衔接与跨科目融合;注重拓宽概念的广度与深度,综合性更强;更加注重科学史的教育价值。根据每个核心知识点的比较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教学实践表明,基于教材比较整合优质教学资源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起到正面影响。
郑语婷[10](2021)在《新型双电枢磁通反向电机的电磁分析与拓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民经济和工业技术的飞速发展,电机作为风力发电、电动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的核心部件,也面临着越来越高的性能要求。高转矩密度,高效率,高可靠性的电机是当下研究的热点及未来需求的趋势。磁通反向电机作为一种定子永磁型电机,具有结构简单、转矩密度高、效率高等优点,适用于电动汽车、低速大转矩伺服系统以及风力发电等多个领域。但是,由于磁通反向电机永磁体贴于定子齿表面,其等效气隙长度相对较大,限制了转矩的提升。目前,国内外研究学者提出了许多新型磁通反向电机结构来提升其转矩性能或提高其容错性能,但鲜有研究可同时实现这两个目标,因此高性能的磁通反向电机仍具有很大的研究空间。本文创新地提出一种新型双电枢磁通反向电机,充分利用转子空间,该电机拥有两套独立的电枢绕组,分别置于定子槽和转子槽内,该结构不仅可实现转矩的大幅提升,同时也有效提高了电机的容错性能。本文对该新型双电枢磁通反向电机的工作原理、谐波成分、优化设计、结构拓扑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首先,本文介绍了磁通反向电机的优缺点,明确了其广阔的应用前景。然后,分三个方面总结了磁通反向电机的研究热点及现状,即理论分析与建模、优化设计与性能提升、结构拓展与衍变。接着,由于本文提出的新型双电枢磁通反向电机拥有三个磁场,即永磁磁场、定子电枢磁场和转子电枢磁场,其磁场更加复杂,运行原理和传统磁通反向电机也有所不同,因此本文先详细阐述了其工作原理,然后基于磁动势-磁导模型推导了双电枢磁通反向电机气隙磁密的表达式,揭示了其气隙磁密的主要谐波成分,并通过有限元法,验证了上述解析模型的正确性。此外,电机的转矩以及产生转矩的主要谐波成分也是研究的重点,本文对双电枢磁通反向电机三个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展开了研究,分析了产生各个转矩分量的主要谐波成分。然后,本文对双电枢磁通反向电机的优化设计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探讨了电机主要尺寸参数(包括裂比、定转子槽开口比、永磁体厚度、定子齿宽等)对其转矩性能的影响,为双电枢磁通反向电机设计过程中参数的选择提供了参考。接着,全面分析了优化后双电枢磁通反向电机的电磁性能,包括空载特性、负载特性及永磁体去磁特性,并与传统磁通反向电机以及表贴式永磁电机做了对比。随后,进行了样机设计及制作,并通过实验测试验证了本文的分析。最后,为进一步提升电机性能,本文对双电枢磁通反向电机进行了结构拓扑的延伸研究,提出了三种新型双电枢磁通反向电机结构,即双电枢交替极磁通反向电机、双电枢NSNS型磁通反向电机以及双电枢Halbach型磁通反向电机。针对上述三种新结构双电枢磁通反向电机,本文分别对它们的工作原理进行了阐述并对其关键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分析了其优化后的电磁性能,并与传统磁通反向电机和表贴式永磁电机进行了对比。最后,分别制作了三台样机,通过实验测试验证了上述仿真分析。
二、对“电流之间通过磁场相互作用”实验的创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电流之间通过磁场相互作用”实验的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1)隧道二极管共振装置在超导和强关联领域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时间反演对称性破缺的超导材料 |
1.2.1 UPt_3 |
1.2.2 Sr_2RuO_4 |
1.2.3 LaNiC_2和LaNiGa_2 |
1.2.4 Re基化合物家族 |
1.2.5 小结 |
1.3 重费米子材料中的量子振荡 |
1.3.1 量子临界简介 |
1.3.2 CePd_2Si_2 |
1.3.3 CeRh_2Si_2 |
1.3.4 CeRhIn_5 |
1.3.5 小结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和创新点 |
1.4.1 本文的组织结构 |
1.4.2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低温下无线电波波段的共振测量 |
2.1 样品对无线电波的响应 |
2.1.1 平面电磁波在线性介质中的传播 |
2.1.2 介质为导体 |
2.1.3 介质为超导体 |
2.1.4 等效磁化强度 |
2.1.5 具有特定几何形状的有限大尺寸样品 |
2.2 样品磁化率的探测 |
2.2.1 机械悬臂法 |
2.2.2 直流/交流磁化率 |
2.2.3 共振和感应法的结合 |
2.2.4 共振法的优势 |
2.3 共振法稳定振荡的获得与探测 |
2.3.1 隧道二极管 |
2.3.2 隧道二极管电路的振荡来源 |
2.3.3 振荡信号的混合与探测 |
2.3.4 接近传感器电路 |
2.3.5 振荡信号的处理与记录 |
2.4 低温环境的获得与实验装置的设计 |
2.4.1 低温环境的获得 |
2.4.2 制冷机上的实验装置 |
第三章 超流密度与量子振荡的半经典理论 |
3.1 引言 |
3.2 超导体超流密度的半经典理论 |
3.2.1 弛豫时间近似下的的超流密度 |
3.2.2 几类典型能隙下伦敦穿透深度的温度依赖关系 |
3.3 量子振荡的半经典理论 |
3.3.1 Lifshitz-Kosevich公式 |
3.3.2 量子振荡的几类典型削弱因子 |
第四章 铁磁量子临界材料CeRh_6Ge_4的量子振荡测量 |
4.1 引言 |
4.2 样品制备与标定 |
4.3 常压转角量子振荡测量与初步分析 |
4.4 CeRh_6Ge_4能带计算与实验结果的对比 |
4.5 特定角度量子振荡的温度与磁场依赖关系 |
4.6 c轴方向CeRh_6Ge_4的加压量子振荡的测量 |
4.7 讨论 |
4.8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隧道二极管共振法的CeRhIn_5压强-磁场相图探索 |
5.1 引言 |
5.2 样品制备与表征 |
5.3 加压隧道二极管共振测量 |
5.4 加压量子振荡的分析 |
5.5 讨论与改进 |
5.6 小结 |
第六章 时间反演对称性破缺超导体Lu_(5-x)Rh_6Sn_(18+x)的序参量研究 |
6.1 引言 |
6.2 样品的制备与表征 |
6.3 超导下临界场的测量与相关参量的计算 |
6.4 超导态磁场穿透深度的测量 |
6.5 超流密度 |
6.6 能带计算 |
6.7 讨论与拓展 |
6.8 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
(2)超冷简并费米气体的制备及其性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超冷原子的研究历史 |
1.3 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
1.3.1 BEC-BCS渡越 |
1.3.2 量子模拟 |
1.3.3 量子输运 |
1.4 论文结构 |
第2章 超冷原子气体的相互作用和统计分布 |
2.1 超冷原子气体 |
2.2 散射理论和Feshbach共振 |
2.2.1 中心势中的两体问题 |
2.2.2 谐振势中原子的相互作用 |
2.2.3 Feshbach共振 |
2.3 量子统计 |
2.3.1 无相互作用玻色子 |
2.3.2 无相互作用费米子 |
2.3.3 有相互作用玻色子 |
2.3.4 有相互作用费米子 |
第3章 ~6Li原子的激光冷却与囚禁 |
3.1 真空系统 |
3.2 磁场系统 |
3.2.1 塞曼减速器 |
3.2.2 MOT线圈 |
3.2.3 Feshbach线圈的设计和控制 |
3.2.4 偏置磁场 |
3.3 光学系统及控制 |
3.3.1 激光冷却 |
3.3.2 偶极光装载 |
3.4 成像系统 |
3.4.1 零场吸收成像 |
3.4.2 高场吸收成像 |
3.5 时序控制及数据处理 |
第4章 ~6Li原子简并费米气体的制备 |
4.1 蒸发冷却 |
4.2 集体模式和参量共振 |
4.2.1 偶极模式 |
4.2.2 单极模式 |
4.2.3 参量激发 |
4.3 简并费米气体 |
第5章 强相互作用费米气体性质的研究 |
5.1 弹性散射和各向异性膨胀 |
5.2 非弹性散射和损失谱 |
5.3 分子BEC的形成与BCS区域的密度分布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
工作总结 |
实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斜入射下超材料特异性响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电磁超材料的特异性响应 |
1.1.1 超材料中电磁诱导透明现象的研究现状 |
1.1.2 超材料中偏振转换现象的研究现状 |
1.1.3 超材料中非线性现象的研究现状 |
1.2 超材料的角度调控研究现状 |
1.3 电磁超材料在太赫兹波段的研究现状 |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创新意义 |
第二章 斜入射诱导太赫兹超材料电磁透明的机理研究 |
2.1 引言 |
2.2 结构设计和仿真方法 |
2.3 计算结果与讨论 |
2.3.1 不同入射角度下超材料的电磁响应特性 |
2.3.2 斜入射下异常透射峰的共振模式分析 |
2.3.3 不同结构参数对异常透射峰的影响 |
2.3.4 不同入射角度对超材料传感性能和品质因数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斜入射诱导互补型超材料不同模式间强耦合的机理研究 |
3.1 引言 |
3.2 结构设计 |
3.3 计算结果与讨论 |
3.3.1 互补型超材料在正入射下的本征模式与表面电流分析 |
3.3.2 斜入射下表面等离子体模式与局域波导模式强耦合的机理分析 |
3.3.3 不同结构参数对模式耦合的影响 |
3.3.4 模式强耦合对群速度延迟和慢光器件研究的意义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手性太赫兹超材料角度依赖的非对称透射和圆二向色性的机理研究 |
4.1 引言 |
4.2 结构设计和仿真方法 |
4.3 计算结果与讨论 |
4.3.1 正入射下手性超材料产生非对称透射的机理研究 |
4.3.2 结构参数对非对称透射的影响 |
4.3.3 斜入射下手性超材料产生圆二向色性的机理研究 |
4.3.4 入射角度对于超材料的手性参数提取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手性太赫兹超材料椭圆偏振太赫兹波辐射的机理研究 |
5.1 引言 |
5.2 样品制备和椭偏型太赫兹波发射系统的实验装置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斜入射下超材料椭圆偏振太赫兹波辐射电场E_y分量的机理研究 |
5.3.2 斜入射下超材料椭圆偏振太赫兹波辐射电场E_x分量的机理研究 |
5.3.3 斜入射下超材料椭圆偏振太赫兹波辐射与样品方位角的依赖关系 |
5.3.4 斜入射下超材料椭圆偏振太赫兹波的椭圆率与样品方位角的关系 |
5.3.5 斜入射下超材料的结构选择特性与线偏振泵浦光之间的关系 |
5.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4)HIAF SRing电子冷却中电子束的产生、传输与收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概述 |
1.2 HIAF装置介绍 |
1.3 电子冷却介绍 |
1.4 电子冷却原理及用途 |
1.5 电子冷却装置的基本结构介绍 |
1.6 HIAF SRing电子冷却介绍 |
1.7 论文内容安排及创新点 |
1.7.1 论文内容安排 |
1.7.2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HIAF SRing电子冷却电子枪的设计 |
2.1 概述 |
2.2 热电子发射理论 |
2.3 皮尔斯电子枪 |
2.4 HIAF-SRing电子冷却电子枪结构设计 |
2.4.1 成型极的设计 |
2.4.2 栅极设计 |
2.4.3 阴极曲率半径的选择 |
2.4.4 阳极设计 |
2.5 电子束电流密度分布及导流系数 |
2.6 枪区电子束温度增长模拟计算 |
2.7 静电场仿真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加速管的设计 |
3.1 概述 |
3.2 加速管的结构设计 |
3.3 电极形状的选择 |
3.4 加速电极材料的选择 |
3.5 加速管静电仿真与绝缘设计 |
3.5.1 加速管静电场仿真 |
3.5.2 枪区静电场仿真 |
3.5.3 绝缘气体压力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电子在弯曲螺线管中的运动模拟 |
4.1 概述 |
4.2 电子束运动模拟计算方法介绍 |
4.2.1 电子跟踪方法 |
4.2.2 空间电荷场的考虑 |
4.3 弯曲螺线管里的电磁场分布及运动分析 |
4.4 弯曲螺线管中电子束运动数值跟踪 |
4.4.1 离心漂移不补偿的情况 |
4.4.2 补偿磁场的要求 |
4.4.3 补偿电场的要求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电子束传输过程温度控制 |
5.1 概述 |
5.2 加速管末端横向电场导致的电子束温度增长 |
5.3 电子束的绝热展开 |
5.3.1 绝热展开原理——磁矩守恒 |
5.3.2 HIAF SRing电子冷却绝热展开设计 |
5.4 螺线管纵向磁场误差对电子束温度的影响 |
5.4.1 纵向磁场扰动影响的计算 |
5.4.2 纵向磁场扰动的补偿方法 |
5.5 .弯曲螺线管中静电场补偿时电子束温度评估 |
5.6 电场补偿方案电子束温度控制探索 |
5.7 弯曲螺线管中磁场补偿时电子束温度评估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电子束的收集 |
6.1 概述 |
6.2 收集器基本结构介绍 |
6.3 收集器中电子束运动跟踪方法 |
6.4 电子与收集器相互作用 |
6.4.1 弹性散射过程 |
6.4.2 电子的非弹性散射 |
6.4.3 蒙特卡洛模拟步骤 |
6.5 蒙特卡洛程序正确性验证 |
6.5.1 正入射的情形 |
6.5.2 斜入射的情形 |
6.6 HIAF SRing电子冷却收集器优化 |
6.6.1 磁镜场的优化 |
6.6.2 收集器内表面结构优化 |
6.6.3 收集器电场参数的选择 |
6.6.4 收集器材料选择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电子枪、收集器的离线测试 |
7.1 测试平台介绍 |
7.2 阴极激活与导流系数测量 |
7.3 电子束剖面测量 |
7.4 收集器收集效率测量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8.1 总结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原子干涉仪高精度检验等效原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等效原理检验的背景和意义 |
1.2 等效原理的实验检验 |
1.2.1 宏观实验 |
1.2.2 微观实验 |
1.3 等效原理检验的未来与展望 |
1.3.1 长基线原子干涉仪计划 |
1.3.2 太空原子干涉仪计划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原子干涉仪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
2.1 原子干涉仪的基本原理 |
2.1.1 原子的冷却与囚禁 |
2.1.2 原子喷泉 |
2.1.3 原子干涉仪 |
2.1.4 差分测量以及等效原理检验 |
2.2 4WDR方案 |
2.2.1 4DWR方案的实现 |
2.2.2 4WDR方案的等效原理检验 |
2.2.3 4DWR方案的共模抑制效应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一代十米原子干涉仪的实验系统 |
3.1 真空系统 |
3.1.1 真空度需求 |
3.1.2 真空系统设计 |
3.1.3 真空系统搭建 |
3.2 10nT级大型磁屏蔽装置 |
3.2.1 第一代十米原子干涉仪的磁屏蔽装置 |
3.2.2 第二代十米原子干涉仪的磁屏蔽装置 |
3.3 光学系统 |
3.3.1 能级方案 |
3.3.2 偏振谱稳频光学模块 |
3.3.3 冷却光光学模块 |
3.3.4 8程声光移频光学模块 |
3.3.5 探测光光学模块 |
3.3.6 Raman光光学模块 |
3.3.7 激光时分复用光学模块 |
3.3.8 光学系统的保护 |
3.4 微波射频系统 |
3.5 地球转动补偿系统 |
3.6 控制采集系统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双组份原子干涉仪差分测量的实验过程及结果 |
4.1 双组份原子的冷却与囚禁 |
4.2 同步双组份原子喷泉 |
4.3 原子干涉过程以及差分测量 |
4.4 双组份十米原子干涉仪差分测量分辨率的改进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质量和内能联合检验等效原理 |
5.1 不同质量和内能的原子检验等效原理 |
5.2 4WDR-e方案 |
5.3 实验装置和过程 |
5.4 实验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要系统误差分析 |
6.1 波矢修正 |
6.2 科里奥利力效应 |
6.3 重力梯度效应 |
6.4 波前畸变 |
6.5 二阶Zeeman效应 |
6.6 AC-Stark效应 |
6.7 其他系统误差分析 |
6.8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基本物理和化学常数 |
附录B 铷原子的物理性质 |
附录C ~(85)Rb D2线超精细能级 |
附录D ~(87)Rb D2线超精细能级 |
附录E 个人简历 |
附录F 发表文章 |
(6)基于学习进阶的电磁学衔接教学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前言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四)研究内容及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二、理论基础 |
(一)学习进阶 |
1.理论基础 |
2.概念界定 |
3.学习进阶的组成要素 |
4.建构和呈现学习进阶的方法 |
(二)基于学习进阶的衔接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
三、高中阶段“电与磁”主题内容的学习进阶框架 |
(一)建构进阶框架的流程 |
1.进阶变量的确定 |
2.进阶起点与终点的确定 |
3.进阶水平的划分 |
(二)教材概念梳理与课程标准 |
(三)学习进阶框架的建构 |
1.以“静电场”为核心的学习进阶框架 |
2.以“恒定电流”为核心的学习进阶框架 |
3.以“磁场”为核心的学习进阶框架 |
4.以“电磁感应”为核心的学习进阶框架 |
四、基于学习进阶的初高中“电与磁”衔接教学实践研究 |
(一)研究对象 |
(二)教学前测及分析 |
(三)基于学习进阶的教学案例 |
1.传统教学 |
2.电荷衔接教学案例 |
3.电功率衔接教学案例 |
4.教学反思 |
(四)教学后测及其分析 |
1.期末考试实验班对照班物理成绩分析 |
2.CSEM问卷后测成绩分析 |
五、总结与反思 |
(一)研究总结 |
1.应用学习进阶进行衔接教学的步骤 |
2.应用学习进阶进行衔接教学的效果 |
3.应用学习进阶进行衔接教学的几点建议 |
(二)反思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电与磁”相关内容课程标准 |
附录二 教学前电磁学学习情况检测题 |
附录三 静电场测试题 |
致谢 |
(7)高重复频率自由电子激光的新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的发展历程 |
1.2 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的主要运行机制 |
1.2.1 SASE |
1.2.2 外种子模式 |
1.2.3 振荡器型XFEL |
1.3 世界各地的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 |
1.3.1 基于常温直线加速器的XFEL装置 |
1.3.2 基于超导直线加速器的高重复频率XFEL装置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第2章 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理论基础 |
2.1 注入器与直线加速器 |
2.1.1 注入器 |
2.1.2 束团压缩 |
2.1.3 激光加热器 |
2.1.4 尾场效应 |
2.2 束流分配系统 |
2.3 自由电子激光理论 |
2.3.1 电子的动力学方程 |
2.3.2 低增益自由电子激光 |
2.3.3 高增益自由电子激光 |
2.3.4 外种子型XFEL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连续波自由电子激光的多束团能量运行 |
3.1 自由电子激光中的束流能量控制 |
3.2 SHINE装置简介 |
3.3 束流能量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分析 |
3.3.1 束流能量控制系统设计 |
3.3.2 基于SHINE的 START-TO-END模拟 |
3.4 高重复频率运行下的纵向相空间诊断 |
3.4.1 横向偏转腔系统的布局 |
3.4.2 横向偏转腔系统优化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超大带宽自由电子激光 |
4.1 超大带宽自由电子激光运行模式 |
4.2 超大带宽自由电子激光模式设计 |
4.2.1 束流动力学设计与高维多目标优化 |
4.2.2 SXFEL装置简介 |
4.2.3 优化结果 |
4.2.4 基于NSGA-III的高效优化 |
4.3 基于辐射脉冲品质优化产生超大带宽自由电子激光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相干能量调制的自放大机制 |
5.1 相干能量调制的自放大机制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
5.1.1 高重复频率外种子型自由电子激光 |
5.1.2 理论研究 |
5.1.3 实验研究 |
5.1.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5.2 激光与相对论电子在二极磁铁中的相互作用 |
5.2.1 实验原理分析 |
5.2.2 实验研究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8)二维层状材料中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二维材料——研究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理想平台 |
1.2 石墨烯 |
1.2.1 晶格 |
1.2.2 能带结构 |
1.2.3 声子 |
1.3 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 |
1.3.1 晶格 |
1.3.2 能带结构 |
1.3.3 跃迁选择定则 |
1.3.4 激子效应 |
1.3.5 声子 |
1.4 二维材料中的二阶非线性效应 |
1.4.1 非线性效应基本概念 |
1.4.2 直流与交流二阶非线性效应 |
1.4.3 二次谐波 |
1.4.4 圆光伏效应 |
1.4.5 非线性霍尔效应 |
第2章 样品制备与测量系统 |
2.1 二维材料的转移 |
2.2 器件结构及加工工艺 |
2.3 双栅器件的静电模型 |
2.4 光学测量系统 |
第3章 单层石墨烯中的Kohn异常 |
3.1 引言 |
3.1.1 非常规电声子耦合 |
3.1.2 石墨烯中的电声子耦合 |
3.2 样品制备与表征 |
3.3 实验数据与讨论 |
3.3.1 对数Kohn异常 |
3.3.2 电声子耦合强度 |
3.3.3 变温测量 |
3.4 小结 |
第4章 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中的二阶非线性光电流响应 |
4.1 引言 |
4.2 单层MoS_2中的二阶光电流响应 |
4.2.1 实验介绍 |
4.2.2 实验数据与分析 |
4.3 双层MoS_2中的二阶光电流响应 |
4.3.1 基本表征 |
4.3.2 影响对称性的外界因素 |
4.3.3 空间电场的影响 |
4.4 自旋–层锁定效应 |
4.4.1 第一性原理计算 |
4.4.2 共振激发 |
4.5 双层MoS_2中的直流与交流二阶非线性效应 |
4.5.1 二次谐波 |
4.5.2 光伏效应 |
4.6 层数依赖关系 |
4.7 基于对称性角度的分析 |
4.8 小结 |
第5章 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中的层间激子 |
5.1 引言 |
5.1.1 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异质结中的层间激子 |
5.1.2 2H相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的层间激子 |
5.2 双层MoS_2中的层间激子 |
5.2.1 样品制备与表征 |
5.2.2 层间激子在纵向电场下的Stark效应 |
5.3 共振激发下双层MoS_2中的层间激子 |
5.3.1 基本表征 |
5.3.2 层间激子的圆极化 |
5.4 层间激子的磁光效应 |
5.4.1 Zeeman效应 |
5.4.2 自发极化 |
5.5 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两岸四版高中物理教材的比较与实践研究 ——以“电磁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源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的现实需求 |
1.1.2 基于两岸四版教材的互鉴价值 |
1.2 研究现状 |
1.2.1 不同国家地区各版本物理教材的比较研究 |
1.2.2 以电磁学为主题的教材比较研究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意义 |
第2章 比较研究设计 |
2.1 理论基础 |
2.1.1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理论 |
2.1.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 研究方法 |
2.3 研究思路 |
第3章 两岸课程标准(纲要)的比较分析 |
3.1 整体结构的比较 |
3.1.1 课程标准(纲要)框架的比较 |
3.1.2 物理课程结构的比较 |
3.2 教育理念的比较 |
3.2.1 基本理念的比较 |
3.2.2 课程目标的比较 |
3.3 实施建议的比较 |
3.3.1 教材编写建议的比较 |
3.3.2 教学实施建议的比较 |
3.4 小结 |
第4章 两岸四版教材电磁学核心知识点比较 |
4.1 库仑定律 |
4.1.1 宏观呈现的比较 |
4.1.2 微观呈现的比较 |
4.1.3 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比较分析 |
4.1.4 教学建议 |
4.2 电势能 |
4.2.1 宏观呈现的比较 |
4.2.2 微观呈现的比较 |
4.2.3 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比较分析 |
4.2.4 教学建议 |
4.3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
4.3.1 宏观呈现的比较 |
4.3.2 微观呈现的比较 |
4.3.3 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比较分析 |
4.3.4 教学建议 |
4.4 电磁感应定律 |
4.4.1 宏观呈现的比较 |
4.4.2 微观呈现的比较 |
4.4.3 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比较分析 |
4.4.4 教学建议 |
第5章 基于教材比较的物理教学案例研究 |
5.1 片断教学案例一:《库仑定律》 |
5.1.1 教学分析 |
5.1.2 教学过程 |
5.2 片断教学案例二:《电势能》 |
5.2.1 教学分析 |
5.2.2 教学过程 |
5.3 片断教学案例三:《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
5.3.1 教学分析 |
5.3.2 教学过程 |
5.4 片断教学案例四:《电磁感应定律》 |
5.4.1 教学分析 |
5.4.2 教学过程 |
第6章 基于教材比较的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
6.1 教学实践研究 |
6.1.1 研究目的 |
6.1.2 研究对象 |
6.1.3 研究内容 |
6.2 教学实践分析 |
6.2.1 问卷调查 |
6.2.2 学生访谈 |
6.3 教学实践结论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与不足 |
7.1.1 总结 |
7.1.2 不足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教学效果评估问卷 |
附录2:教学效果访谈提纲 |
附录3:《库仑定律》教学设计 |
附录4:《电势能》教学设计 |
附录5:《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教学设计 |
附录6:《电磁感应定律》教学设计 |
致谢 |
(10)新型双电枢磁通反向电机的电磁分析与拓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磁通反向电机的研究热点及现状 |
1.2.1 理论分析与解析建模 |
1.2.2 优化设计与性能提升 |
1.2.3 结构拓展与衍变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双电枢磁通反向电机的工作原理及谐波分析 |
2.1 双电枢磁通反向电机工作原理 |
2.1.1 电机结构 |
2.1.2 工作原理 |
2.2 双电枢磁通反向电机气隙磁密谐波分析 |
2.2.1 磁动势特性分析 |
2.2.2 气隙磁导特性分析 |
2.2.3 气隙磁密特性分析 |
2.2.4 有限元验证谐波成分 |
2.2.5 转矩谐波特性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双电枢磁通反向电机优化设计研究 |
3.1 双电枢磁通反向电机模型及基本参数 |
3.2 双电枢磁通反向电机优化设计 |
3.2.1 裂比优化 |
3.2.2 定转子槽开口比优化 |
3.2.3 永磁体厚度优化 |
3.2.4 定子齿宽优化 |
3.2.5 定子轭宽优化 |
3.2.6 优化结果 |
3.3 双电枢磁通反向电机电磁性能分析 |
3.3.1 空载特性 |
3.3.2 负载特性 |
3.3.3 永磁体去磁特性分析 |
3.3.4 与表贴式永磁电机的对比 |
3.4 样机实验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双电枢磁通反向电机新型拓扑结构研究 |
4.1 双电枢交替极磁通反向电机 |
4.1.1 优化设计 |
4.1.2 性能对比 |
4.1.3 样机测试 |
4.2 双电枢NSNS型磁通反向电机 |
4.2.1 工作原理 |
4.2.2 性能对比 |
4.2.3 样机测试 |
4.3 双电枢Halbach型磁通反向电机 |
4.3.1 优化设计 |
4.3.2 性能对比 |
4.3.3 样机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本文工作总结 |
5.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四、对“电流之间通过磁场相互作用”实验的创新(论文参考文献)
- [1]隧道二极管共振装置在超导和强关联领域的应用[D]. 王安. 浙江大学, 2021(01)
- [2]超冷简并费米气体的制备及其性质的研究[D]. 严祥传.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2021(01)
- [3]斜入射下超材料特异性响应的研究[D]. 刘昌吉. 西北大学, 2021(10)
- [4]HIAF SRing电子冷却中电子束的产生、传输与收集[D]. 汤梅堂.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2021(01)
- [5]原子干涉仪高精度检验等效原理[D]. 何川.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2021(01)
- [6]基于学习进阶的电磁学衔接教学实践研究[D]. 赵佩云.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9)
- [7]高重复频率自由电子激光的新机制研究[D]. 颜佳伟.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2021(01)
- [8]二维层状材料中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研究[D]. 赵岩翀.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2021(01)
- [9]两岸四版高中物理教材的比较与实践研究 ——以“电磁学”为例[D]. 林鑫. 闽南师范大学, 2021(12)
- [10]新型双电枢磁通反向电机的电磁分析与拓扑研究[D]. 郑语婷. 浙江大学, 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