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籼杂交稻稻米加工品质与外观品质的相关分析和改良途径(论文文献综述)
王文婷[1](2021)在《沿江地区温光要素对优质粳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沿江稻区是江苏省主要稻作区之一。为实现本地区稻作温光资源的合理利用与水稻品种高产和优质的充分挖掘,针对本地区内具有代表性的优良食味软米新品种,开展温光要素对不同熟期类型品种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以期阐明不同类型品种高产优质所需的温光特性和温光要素对水稻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机制,进而对沿江地区不同类型品种高产优质相协同所需的适宜温光条件进行综合比较评价,对保障本地区水稻的优质高产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试验在稻麦两熟制条件下,于2017-2018年在江苏省扬州市选择具有代表性三种类型水稻品种为材料(中熟中粳软米品种:南粳2728、南粳505;迟熟中粳软米品种:南粳9108、福粳1606;迟熟中粳常规米品种:武运粳80、丰粳 3227),通过不同栽培期(5/10、5/17、5/24、5/31、6/7、6/14、6/21)设置 7种不同全生育进程温光要素处理进行研究,系统比较分析不同温光条件下粳稻品种的生育期、产量、品质和淀粉理化特性的差异。主要结果如下:(1)随栽培期的推迟,不同类型品种的抽穗与成熟期均呈不同程度的推迟,播种至抽穗期大幅缩短,最终导致全生育期缩短。水稻生长季中温度指标(日均温度、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日间温度、夜间温度、活动积温、有效积温)、光照指标(日均辐射量、累计辐射量)在年度间变化趋势较为一致,而降雨量与湿度指标在年度间变化不一。随栽培期的推迟,三种类型品种播种至抽穗期日平均温度呈上升趋势,而抽穗至成熟及全生育期日平均温度呈下降趋势;播种至抽穗期有效积温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抽穗至成熟及全生育期有效积温呈下降趋势。三种类型品种日均辐射量随栽培期推迟在播种至抽穗期无明显规律,抽穗至成熟及全生育期呈降低趋势;播种至抽穗期、抽穗至成熟期和全生育期累积辐射量随栽培期推迟均呈下降趋势。(2)全生育期有效积温及平均温度降低,中熟中粳软米、迟熟中粳软米、迟熟中粳常规米和迟熟中粳常规米品种在S7处理下产量较S1处理分别下降22.99%、31.36%、31.07%;从产量构成因素分析,栽培期的推迟使播种至抽穗期温度上升,降低了每亩穗数和每穗粒数,而抽穗至成熟期日均温的降低又使结实率显着下降,每亩穗数与每穗粒数的下降是产量降低的主要因素。温光要素与产量及其构成的相关分析表明,不同生育阶段的有效积温、平均温度等温度指标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其次为累积辐射。不同类型品种获得相对高产(>7个栽培期产量的均值)时温度指标为,中熟中粳软米品种播种至抽穗期有效积温为1542.4-1601.1℃、平均温度为27.3-28.1℃;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为688.6-830.0℃、平均温度为22.8-25.1℃;全生育期有效积温为2288.5-2412.5℃、平均温度为26.0-26.5℃。迟熟中粳软米品种播种至抽穗期有效积温为1634.1-1688.6℃、平均温度为27.4-28.0℃;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为635.9-785.8℃、平均温度为21.6-24.0℃;全生育期有效积温为2265.6-2476.6℃、平均温度为25.6-26.2℃,迟熟中粳软米和迟熟中粳常规米品种相对高产的温度指标一致。(3)相关分析表明,温度显着影响稻米加工与外观品质。抽穗至成熟期温度降低,中熟中粳软米、迟熟中粳软米和迟熟中粳常规米品种的整精米率在S2-S7处理下较S1处理分别提高 0.70%-4.55%、0.29%-6.78%、0.31%-10.54%;垩白度分别降低 2.42%-63.18%、7.65%-54.06%、5.20%-55.80%,说明抽穗至成熟期温度降低有利于稻米的加工与外观品质的提升。不同类型品种加工品质(整精米率)均达优质稻谷中粳稻谷2级标准时,中熟中粳软米品种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为555.4-830.0℃,平均温度为19.9-25.1℃。迟熟中粳软米品种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为510.9-785.8℃,平均温度为19.1-24.0℃。迟熟中粳常规米品种与迟熟中粳软米品种温度特点一致。外观品质(垩白度)能达到优质稻谷中粳稻谷3级标准时,中熟中粳软米品种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为555.4-629.6℃、平均温度为19.9-21.6℃;迟熟中粳软米品种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为510.9-584.8℃、平均温度为19.1-20.5℃;迟熟中粳常规米品种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为504.1-641.7℃、平均温度为 19.2-21.5℃。(4)相关分析表明,温度显着影响稻米的蒸煮食味品质。抽穗至成熟期温度降低,中熟中粳软米、迟熟中粳软米和迟熟中粳常规米品种的米饭硬度在S2-S7处理下较S1处理分别提高 1.59%-29.51%、1.64%-21.82%、2.99%-23.44%;米饭黏度分别降低 1.54%-34.18%、1.23%-28.40%、1.64%-40.98%;米饭食味值分别下降 1.32%-19.72%、1.33%-17.72%、2.82%-27.54%。不同类型品种相对高食味(>7个栽培期食味值的均值)的抽穗至成熟期温度指标分别为,中熟中粳软米品种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为687.9-830.0℃,平均温度为22.8-25.1℃;迟熟中粳软米品种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为638.6-785.8℃,平均温度为21.6-24.0℃,迟熟中粳软米和迟熟中粳常规米品种相对高食味的温度特点一致。(5)抽穗至成熟期温度降低,使籽粒中支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降低,直链淀粉含量增加。早播条件下(5/10)的温度有利于总淀粉与支链淀粉的积累,抑制直链淀粉的合成。抽穗至成熟期温度降低,使主茎穗和分蘖穗淀粉的糊化特性和稻米的食味品质均呈下降趋势。因此,早播条件下的温光主要是通过促进水稻分蘖“健康”的早发来改善分蘖穗的淀粉糊化特性与食味品质,从而提高水稻群体的食味品质。综上所述,温度指标(日平均温度、有效积温)是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的最主要指标。迟熟中粳软米与迟熟中粳常规米品种相对高产与相对高食味的温度指标较为一致,中熟中粳和迟熟中粳熟品种在沿江地区相对高产高食味的温度指标为,中熟中粳品种高产优质协同的关键生育期阶段抽穗至成熟适宜日均温度为22.5-25.6℃,最佳日均温为24.6-25.6℃;抽穗期适宜均温26.2-31.4℃;最佳均温27.5-31.4℃。迟熟中粳品种高产优质协同抽穗至成熟适宜均温为21.4-24.4℃,最佳均温23.6-24.4℃;抽穗期适宜均温26.2-30.8℃,最佳均温26.3-29.8℃。光照指标(总辐射量)是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的次要指标,沿江地区水稻全生育期及各生育阶段较高总辐射量,利于高产优质的形成。中熟中粳品种高产优质协同的理论适宜播种期、抽穗期、成熟期分别为5/10-5/24、8/10-8/20、10/5-10/14;迟熟中粳品种高产优质协同的理论适宜播种期、抽穗期、成熟期分别为5/10-5/20、8/15-8/23、10/9-10/19。在以上栽培期条件下,越早产量越高,品质越好;但越迟,越有利于避开抽穗期高温危害的风险。迟熟中粳在该地区产量与品质潜力更优,迟熟中粳品种更为适宜在此地区种植。
刘秋员[2](2021)在《江淮东部中粳优质高产氮高效类型及其若干形态生理特征》文中提出近年来,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业绿色发展同步推进的大背景下,人们对能够集高产、氮高效、优质等优良性状于一身的水稻品种的需求越来越大。江淮东部主要包括江苏、安徽、河南、上海等地区,是我国中熟粳稻的主要种植区域,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净调出区。因此,在江淮东部地区开展中熟粳稻优质高产氮高效品种筛选及其相关形态生理特征的研究,研究结果对指导该地区水稻品种选育、保障粮食安全和满足人们需求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研究于2017~2018年收集江淮东部地区105份(2017年90份)中熟粳稻品种(系)为材料进行统一种植,比较分析了产量、氮效率及稻米品质在品种间的差异及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基于产量、氮效率综合评价值、稻米食味值,筛选出优质高产氮高效类型品种(系),随后于2018~2019年从植株形态、干物质生产和积累、氮素吸收和转运、叶片光合作用以及碳氮代谢生理等方面系统揭示了优质高产氮高效类型品种(系)存在的相关形态生理特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江淮东部地区中熟粳稻的产量、氮素吸收利用效率以及稻米品质在品种(系)间存在较大差异。产量方面,最高产品种(系)的产量比最低产的品种(系)高出44.85%(2017)和50.73%(2018)。氮素吸收利用效率方面,氮肥农学利用率、氮素生理利用率在品种(系)间的差异较大,变异系数均在20%以上,氮素籽粒生产效率、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在品种(系)间的差异较小,变异系数均在5%以下。稻米品质方面,整精米率变幅为39.22%~74.86%,平均值分别为63.89%(2017)和58.14%(2018);垩白度变幅为1.57%~46.07%,平均值分别为9.75%(2017)和9.89%(2018);有近40%的品种(系)的直链淀粉含量在14%以下,但其食味值普遍要高于直链淀粉含量在14%以上的品种(系)。产量、氮效率以及稻米品质之间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产量、每穗粒数与成熟期穗部干物质积累量、群体地上部总干物质积累量、氮肥回收效率、氮肥农学利用率、氮素生理利用率、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及氮素籽粒生产效率2年均呈极显着正相关,说明产量与氮效率可以实现协同提升。与稻米品质存在密切关系的稻米直链淀粉含量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氮素吸收利用效率均不存在显着的相关性,而稻米蛋白质含量与每穗粒数、产量、成熟期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均呈负相关,其中部分相关性还达到了显着或极显着水平。说明针对直链淀粉含量的选择和改良,不会对产量以及氮素吸收利用性状形成影响,可以同步进行。2.以氮肥回收效率、氮肥农学利用率、氮素生理利用率、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及氮素籽粒生产效率5项指标作为氮吸收与利用效率评价指标,通过熵权模糊隶属函数法得到各品种(系)的氮效率综合值,然后基于氮效率综合值和产量计算产量氮效率综合指数,并采用系统聚类方法基于产量氮效率综合指数将供试品种(系)划分为高产氮高效、中产氮中效、低产氮低效3个类型。根据类型划分结果,高产氮高效类型品种(系)2017年有23个,2018年有27个,其中南粳5718、南粳9108、宁粳7号、泗稻15号、扬粳239等19个品种(系)表现稳定,2年均为高产氮高效类型。与低产氮低效类型品种(系)相比,高产氮高效类型品种(系)主要表现出生物量大、穗粒数多、穗氮素积累量以及总氮素积累量高等特征。3.对比分析了稻米品质在高产氮高效类型与低产氮低效类型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加工品质在高产氮高效类型与低产氮低效类型之间不存在显着差异,但高产氮高效类型的稻米垩白性状均要优于低产氮低效类型,其中高产氮高效类型的垩白度要显着低于低产氮低效类型。高产氮高效类型的蛋白质含量显着低于低产氮低效类型,而直链淀粉含量和稻米食味值在2个产量氮效率类型之间均不存在显着差异。采用系统聚类方法基于稻米食味值从高产氮高效类型和低产氮低效类型中筛选出了优质食味类型品种(系),其中优质高产氮高效类型品种(系)主要有南粳5718、南粳9108、苏1795、南粳5711等。此外,分类结果还表明不论是高产氮高效类型还是低产氮低效类型,其优质食味类型的品种(系)均以软米类型为主。因此,在高产氮高效类型下,选择软米类型的品种,是该地区实现水稻产量、氮效率以及食味品质协同提升的有效途径。4.在经前期筛选得到了优质高产氮高效类型和优质低产氮低效率类型品种(系)的基础上,于2018~2019年分析了优质品种(系)中高产氮高效类型和低产氮低效类型在植株形态、干物质生产和积累、氮素吸收和转运、叶片光合作用以及碳氮代谢生理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1)在优质品种(系)中,与低产氮低效类型相比,高产氮高效类型的单位面积茎蘖数并无优势,但其茎蘖成穗率显着高于低产氮低效类型;高产氮高效类型关键生育期的叶面积指数、高效叶面积比例、高效叶的叶宽、单茎茎鞘重均显着增加。拔节前,高产氮高效类型的群体干物质积累量与低产氮低效类型的差异不显着,拔节后,由于高产氮高效类型叶面积指数增长较快,以及能够保持较高的群体生长速率和较低叶面积衰减率,群体干物质积累优势开始凸显,其干物质积累动态表现出“前平、中增、后高”的特征。灌浆结实期,高产氮高效类型的茎鞘、叶干物质转移量均要显着高于低产氮低效类型,促使高产氮高效类型品种形成了较高的干物质在穗部的分配比例。相关分析表明,干物质积累量、茎叶干物质转移量、群体生长速率、叶面积指数、高效叶的叶长和叶宽等与产量、氮效率指标以及食味值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关系。(2)在优质品种(系)中,与低产氮低效类型相比,高产氮高效类型的氮素吸收速率在拔节后具有显着优势,使得其在抽穗期和成熟期的总氮素积累量均显着高于低产氮低效类型。由于高产氮高效类型具有较高的茎、叶氮素转运量和转运效率,使得高产氮高效类型成熟期的茎、叶氮素分配比例均显着低于低产氮低效类型,而穗的氮素分配比例则显着高于低产氮低效类型。高产氮高效类型水稻在灌浆结实期仍能保持较高的氮素吸收速率和氮素吸收量,并直接输送到籽粒中,使得其茎、叶的氮素转移量对籽粒氮素增加量的贡献率低于低产氮低效类型。相关分析表明,抽穗期和成熟期的氮素积累量及其积累比例、茎、叶氮素转运量及其转运率与产量、氮效率指标、食味值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关系。(3)在优质品种(系)中,高产氮高效类型的剑叶SPAD值在齐穗后各个时期均高于低产氮低效类型,且由于高产氮高效类型的叶绿素含量缓降期较长,使得高产氮高效类型品种剑叶SPAD在齐穗后30 d和齐穗后40 d与低产氮低效类型的差异达到显着水平。与低产氮低效类型相比,高产氮高效类型具有较高的净光合速率,特别是在灌浆结实期的中后期,且同时具备较长光合速率高值持续期。(4)在优质品种(系)中,与低产氮低效类型相比,高产氮高效类型的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Rubisco)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在抽穗后的各个时期均要高于低产氮低效类型。不同产量氮效率类型的蔗糖合成酶(SS)活性在抽穗后30d开始表现出显着差异,以高产氮高效类型的活性较高。抽穗后各个时期的蔗糖分解酶(SD)活性在高产氮高效类型和低产氮低效类型之间互有高低,差异不明显。参与氮代谢的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酸合成酶(GOGAT)、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在灌浆结实期均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高产氮高效类型3个氮代谢酶活性在抽穗后的各个时期均要高于低产氮低效类型。综上所述研究结果,江淮东部地区中熟粳稻的产量、氮效率以及稻米品质存在显着的基因型差异。在软米类型中,选择生物量大,且穗粒数较多的品种,是该地区实现水稻产量、氮效率和稻米品质协同提升的有效途径。较高的单茎茎鞘重、较大的高效叶叶宽和较小的高效叶叶角、较高的叶面积指数和高效叶面积比例,是优质高产氮高效类型中熟粳稻品种具有的重要形态特征。而优质高产氮高效类型中熟粳稻品种具有的重要生理特征主要表现为灌浆结实期具有较高的光合速率、氮素吸收速率,能够促进光合生产和氮素吸收;同时具有较高的蔗糖磷酸合成酶、蔗糖合成酶、谷氨酸合成酶、谷氨酰胺合成酶等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促进营养器官的碳、氮向穗部的高效转移与再利用。
刘飞[3](2021)在《高效丰产水稻品种生产特征及其生理基础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机械化轻简化栽培是水稻种植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一步,其在近年来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和应用。同时,优质丰产是当前水稻生产追求的主要目标,水稻高效优质丰产协同提高已经成为当前水稻发展的主要方向,从而引发在新的生产模式下对水稻品种应用及改良提出的新要求。水稻机械化轻简化栽培对品种的突出要求之一是在缩短水稻生育期的同时,具有较为优越的物质生产能力,通过高效的物质生产来获得更高的产量。然而目前对水稻高效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肥料高效利用方面,关于水稻高效物质生产能力的研究较少。为探讨高效丰产品种的群体生产特征及其形成的生理机制,本研究以不同类型的杂交稻和常规粳稻品种为材料进行大田和盆栽试验,从产量形成、群体生长、物质生产规律,根系特性和光合生产能力等方面解析高效丰产品种的生长特性,并探讨不同类型品种对氮肥施用水平耐性的响应差异;同时通过抽穗后期高温处理,初步观察高效生产品种的环境适应性差异。研究结果可为当前高效丰产品种的筛选与栽培调控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高效丰产品种物质生产高效与产量协同提高的生理机制提供基础积累。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高效丰产品种具有较大的群体库容量,产量显着高于一般品种。杂交稻中高效丰产品种每穗粒数较高,通过较高的每穗粒数提升群体颖花量是其获得较高产量的关键;常规粳稻中高效丰产品种主要依靠较高的单位面积穗数获得高的库容量,从而获得高产。结实期高温胁迫条件下,高效丰产品种产量下降幅度较小,后期生长抗逆性较强,与其高效的物质生产能力有关。2.高效丰产品种具有“早发、中稳、后优”的物质生产特征,生育前期和结实期的物质日生产量大,物质生产效率高。高效丰产品种结实期依靠强劲的物质生产能力使得穗部物质积累量明显增加,对茎鞘干物质的转运依赖较少,从而延缓了茎鞘衰老,使其保持了较强的生理功能。在高群体库容的基础上,辅以高效的结实期物质生产能力,是高效丰产品种获得高产的重要品种特征。结实期高温胁迫下,高效丰产品种的物质生产效率显着高于其他品种。3.高效丰产品种在生育前期根系发育较快,根量较大、根系活力较高;叶片生长素含量低,玉米素和玉米素核苷含量较高,是其生育前期分蘖早发的重要生理基础。在结实期,高效丰产品种的叶片光合生产能力强,并在结实后期能保持较高的光合生产效率;叶片生长素含量高,脱落酸含量低,油菜素内脂含量高,衰老较慢;同时,根系活力较高,并在结实后期能够保持较高的根系生长活性,为在结实期保持较高的光合积累能力提供了必要的生理条件。4.高效丰产品种氮素利用效率较高,特别是氮素生理利用率显着高于其他类型品种。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氮素稻谷生产效率、氮素生理利用率、氮素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均下降。在中氮水平下,高效丰产品种高产与氮高效可达到协同一致。高效丰产品种在生育前期叶片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和谷氨酸合成酶活性高于一般品种,氮代谢能力较强,有利于分蘖早发;结实期叶片氮代谢关键酶活性也均高于一般品种,在结实中后期表现更突出,差异显着,显示出较强的结实期氮素利用能力。5.杂交稻中高效丰产品种整精米率较高,加工品质较好;但垩白度和垩白粒率较高,外观品质较差。而常规粳稻中高效丰产品种的加工品质与其他类型品种差异不显着,但其外观品质较好。在中氮水平下,高效丰产品种加工及外观品质表现最好,过低或过高的施氮量均会降低稻米的加工和外观品质。不同类型品种间稻米蒸煮食味品质无明显规律性变化,表明物质生产效率高低可能与稻米食味品质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张洪程,胡雅杰,杨建昌,戴其根,霍中洋,许轲,魏海燕,高辉,郭保卫,邢志鹏,胡群[4](2021)在《中国特色水稻栽培学发展与展望》文中提出水稻是我国最重要口粮作物,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我国水稻生产正面临由传统小规模生产向机械化、智能化、标准化和集约化的现代规模化生产方式转变,在此重要历史节点,回顾总结70年中国特色水稻栽培学发展历程与科技成就,对探索未来水稻栽培科技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70年来,我国水稻栽培科技界抓住水稻不同主产区大面积生产问题与关键技术瓶颈,深入开展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栽培措施等方面关系的研究,探索水稻生育调控、栽培优化决策和栽培管理等新途径与新方法,取得了一大批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重要栽培技术和理论,形成了一批重大栽培科技成果。笔者着重从叶龄模式栽培理论及技术、群体质量及其调控、精确定量栽培、轻简化栽培、机械化栽培、超高产栽培、优质栽培、绿色栽培、逆境栽培和区域化栽培等十个方面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水稻栽培取得的主要科技成就,并指出了未来中国水稻栽培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一是加强水稻绿色优质丰产协调规律与广适性栽培技术研究;二是加强多元专用稻优质栽培研究;三是加强水稻超高产提质协同规律及实用栽培研究;四是加强直播稻、再生稻稳定丰产优质机械化栽培研究;五是加强水稻智能化、无人化栽培研究。
陈丽明,王文霞,熊若愚,解嘉鑫,吴自明,谭雪明,曾勇军,陈雄飞,石庆华,潘晓华,曾研华[5](2021)在《同步开沟起垄精量穴直播对南方双季籼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明确不同直播方式对早晚兼用双季籼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该研究以常规早籼稻湘早籼45号和杂交晚籼稻泰优398为材料,进行早晚双季直播种植,比较人工撒直播(AS)和同步开沟起垄精量穴直播(PHDD)对早晚兼用双季直播稻出苗、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AS相比,PHDD显着提高供试品种的出苗率,早晚季增幅分别为7.4%~14.2%和6.9%~8.0%;PHDD有利于提高供试品种周年产量,2个品种的增产幅度为3.23%~21.66%,其中湘早籼45号早晚2季增产均显着,泰优398为晚季增产显着;从产量构成因素来看,PHDD下供试品种的产量提高主要与有效穗数、每穗粒数有关;PHDD显着提高湘早籼45号早季的精米率、整精米率和垩白度以及泰优398晚季的垩白粒率,显着降低泰优398早季的整精米率及湘早籼45号晚季的垩白粒率、垩白度和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无显着差异;PHDD显着提高泰优398晚季米粉的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崩解值和最终黏度,显着降低糊化温度。总体来说,PHDD有利于提高优质水稻品种周年产量,主要与穗粒数协调有关,增产途径因品种和季节而异,同时显着改善湘早籼45号早季加工品质及晚季外观品质,降低泰优398的早季加工品质及晚季外观品质,但改善其晚季蒸煮食味品质,PHDD下晚季直播稻稻米品质改善明显。研究结果可为南方双季直播籼稻优质丰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吕成达[6](2020)在《再生稻再生季与晚稻稻米品质的比较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于优质稻米的需求量逐渐增加,高产已不再是水稻生产的唯一目标。因此,优质稻栽培是我国未来水稻生产中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再生稻种植模式作为我国水稻生产转型时期重要的应对策略,具有生育期短、日产量高、生产成本低的优点,并且再生季稻米品质优,有利于农民在增产的条件下真正增收。在我国水稻常规种植模式中,晚稻的稻米品质一般优于早稻和中稻。水稻灌浆结实期的环境温度是影响稻米品质的最重要环境因素之一。在实际生产中,再生季水稻与晚稻的齐穗日期大致相同,其灌浆结实期的环境温度均较低,有利于优质稻米的形成。然而,在灌浆环境温度相同时,再生季水稻与晚稻的稻米品质是否存在差异尚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于2018和2019年于湖北省蕲春县开展大田试验,选用华中地区大面积作再生稻种植的杂交稻品种两优6326、丰两优香1号,以及常规稻品种黄华占(仅2019年)为试验品种,设置再生稻和一季晚稻两种种植模式。其中,再生稻按照当地高产管理方式种植,为了使一季晚稻的齐穗日期与再生季水稻齐穗日期相近或一致,晚稻在2018年设置4个不同的播期处理(S1:6月5日,S2:6月10日,S3:6月15日,S4:6月20日),2019年设置3个不同的播期处理(S1:6月9日,S2:6月14日,S3:6月19日)。从而,保证在灌浆结实期环境温度相同的条件下,探究再生稻再生季与晚稻稻米品质的差异。主要测定指标包括产量、产量相关性状、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粒长、粒宽、长宽比、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碱消值。试验主要结果如下:(1)再生稻再生季生育期为63-86天,为一季晚稻生育期的52.1%-67.4%;由于再生稻头季生育期较长,因而再生稻周年总生育期比晚稻长58.1%-77.8%。2018年晚稻播期S3的齐穗期(9月6日)与再生季齐穗期(9月7日)一致,2019年则为晚稻播期S1的齐穗期(8月28日)与再生季齐穗期(8月28日)相同。与齐穗期一致的晚稻相比,2018年和2019年再生稻再生季的产量分别降低了18.1%-23.5%和26.6%-43.7%。两年一季晚稻的不同播期处理间的产量无显着差异。(2)从产量构成因子来看,再生稻再生季的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显着高于齐穗期一致的晚稻,但每穗颖花数、单位面积的总颖花数显着低于晚稻,这是再生季产量显着低于晚稻的主要原因。在干物质生产方面,再生稻再生季产量较低主要归因于较少的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2018年再生季的收获指数显着高于同期抽穗的晚稻,而2019年结果则呈现相反的趋势。同一品种晚稻的产量及相关性状在不同播期处理条件下差异较小。(3)再生稻再生季与齐穗期一致的晚稻相比,稻米品质存在较大的差异。就加工品质而言,两优6326和丰两优香1号再生季稻米的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要比晚稻低,以整精米率的差异最为显着,而黄华占再生季的加工品质与同期齐穗的晚稻相比则无显着差异。从外观品质来看,2018年再生季稻米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显着高于晚稻,但2019年两者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差异不显着;两年内再生季与齐穗期一致晚稻稻米的粒长、粒宽及长宽比差异均较小。对于蒸煮品质而言,两优6326再生季的直链淀粉含量显着高于播期S3的晚稻,但绝对值差异较小,而两者的胶稠度和碱消值无显着差异;丰两优香1号表现为再生季直链淀粉含量显着低于齐穗期一致的晚稻,胶稠度显着高于晚稻,而两者的碱消值无显着差异。不同播期处理间晚稻的稻米品质差异主要体现在:2018年播期S2的晚稻稻米垩白粒率和垩白度显着低于其余播期处理,两优6326碱消值随播期推迟逐渐增加,丰两优香1号播期S1处理晚稻稻米的直链淀粉含量显着低于其他播期,而胶稠度显着高于其他播期。此外,2019年播期S1晚稻的整精米率显着高于其余播期处理。在本试验条件下,再生稻再生季较同期抽穗的一季晚稻稻米品质表现出较大差异。与同期齐穗的一季晚稻相比,两优6326和丰两优香1号再生季稻米加工品质显着降低,但是黄华占却无显着差异。再生季与晚稻外观品质中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差异在2018年和2019年表现不一致。2018年丰两优香1号再生季的稻米蒸煮品质相关性状优于晚稻,而两优6326两者间相关性状差异不明显。综上所述,再生稻再生季稻米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较同期齐穗的一季晚稻差,但其蒸煮品质更优,加之再生稻周年产量更高,这有利于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品种改良和栽培措施优化是今后进一步改善再生稻稻米品质的重要研究方向。
胡群[7](2020)在《中期氮肥调控对优良食味粳稻产量和品质的效应及其机理》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加快优质水稻生产已成为水稻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近年来育种界相继推出了多种类型的优质稻品种,其中表现优异的是江苏地区以南粳9108和南粳5055等为代表的优良食味粳稻。但由于这类新品种配套的合理施肥尚缺乏系统研究与阐明,从而生产上出现了优良食味粳稻既不高产也不优质的现象。生育中期氮肥调控是对水稻产量、品质与氮素利用具有重要影响的关键栽培环节,为此本研究通过设置水稻中期不同氮肥调控处理试验,以期阐明不同调控处理下优良食味粳稻的产量和品质形成特征及其机理,探明其高产优质的需肥规律,总结出优良食味粳稻产量与稻米品质相协调、并提高氮肥利用率的中期氮肥调控技术,为优良食味粳稻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提供科学指导。试验于2017-2018年水稻季在扬州大学校外试验基地江苏省海安市现代农业园区进行,选用江苏省代表性优良食味粳稻品种南粳9108和南粳5055,在前期正常施用基蘖肥的基础上,设置9个水稻中期氮肥调控处理,即不施穗肥,穗肥分别于倒6叶、倒5叶、倒4叶、倒3叶、倒2叶、倒1叶单次施用,于倒4和倒2叶、倒3和倒1叶分两次等量施用,并设置全生育期不施氮肥对照处理,代号分别为N1、N2、N3、N4、N5、N6、N7、N8、N9、N0。系统比较研究不同中期氮肥调控处理下水稻产量及其光合物质生产特征、稻米品质特征、碳氮代谢特征以及籽粒淀粉结构与理化特征等方面的差异。主要结果如下:1.产量及其构成特征:与不施穗肥N1处理相比,施用穗肥有利于提高群体总颖花量和结实率,进而增加优良食味粳稻产量。不同叶龄期单次施用穗肥处理中,随着穗肥施用时期的推迟,水稻单位面积穗数减少,结实率和千粒重有所增加,每穗粒数和产量先增后减,呈现抛物线趋势,在N4处理即倒4叶施用穗肥时产量达最大值。分次施用穗肥处理中,N8处理即倒4和倒2叶等量分施穗肥,可在稳定有效穗数的同时促进大穗,产量要高于单次施用穗肥处理。其中两个品种N8处理最高产量较N1处理增产37.2%~45.5%,较N4处理增产4.3%~4.8%。因此,施用穗肥能明显通过增加每穗粒数提高总颖花量水平,增加产量,且于倒4和倒2叶等量分施穗肥能在保证足量有效穗数的基础上,显着提高每穗粒数和群体总颖花量,同时保持相对较高的结实率和千粒重,从而达到增产。2.光合物质生产特征:与不施穗肥N1处理相比,前三个时期施用穗肥能增加拔节后的茎蘖数以及拔节期的叶面积指数;施用穗肥可显着提高抽穗期有效和高效叶面积指数以及成熟期叶面积指数,增加抽穗和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单次施用穗肥处理中,随着穗肥施用时期的推迟,成熟期单位面积穗数逐渐减少,成穗率则有所提高;拔节期叶面积指数以施肥较早的处理有所增加;抽穗期的群体有效叶面积指数、高效叶面积指数和叶面积率以及成熟期叶面积指数均呈抛物线趋势,在N4处理达最大值;结实期叶面积衰减率则逐渐减小,以N2和N3处理即倒6叶和倒5叶施用穗肥处理的衰减速度较快;抽穗期和成熟期的群体干物质积累量,拔节至抽穗期和抽穗至成熟期的阶段干物质积累量均呈先增后减趋势,以N4处理的值最大。分次施用穗肥处理中,以N8处理的抽穗期有效和高效叶面积指数最大,抽穗和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以及拔节后的阶段干物质积累量最多,且均显着大于N4处理。其中两个品种N8处理干物质总积累量较N1处理增加31.6%~35.7%,较N4处理增产3.4%~4.4%。因此,与不施穗肥相比,施用穗肥在抽穗和成熟期能保持较大的叶面积指数,显着提高拔节后的干物质积累量,尤以倒4和倒2叶等量分施穗肥及倒4叶单次施用穗肥的处理能改善水稻的群体结构,适当降低高峰苗,提高成穗率,同时有效减缓后期叶面积的衰减速率,在抽穗期和成熟期保持较高的叶面积指数,从而提高群体光合生产能力,促进中、后期的干物质积累,增加总生物学产量而达到增产。3.稻米品质性状特征:与不施穗肥N1处理相比,施用穗肥能明显提高加工品质指标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降低外观品质指标垩白粒率、垩白面积以及垩白度,减少直链淀粉含量,增加蛋白质含量和胶稠度,增加食味品质指标中硬度的同时降低了外观、黏度、平衡度以及食味值。单次施用穗肥处理中,随穗肥施用时期的推迟,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指标值均增加,直链淀粉含量有所减少,蛋白质含量和胶稠度增加,食味品质指标中除硬度增加外,外观、黏度、平衡度以及食味值均呈递减趋势。分次施用穗肥处理中,N8处理的加工品质要劣于N9处理,外观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则优于N9处理。其中两个品种N8处理整精米率较N1处理增加3.0%~10.3%,蛋白质含量较N1处理增加14.8%~16.5%。因此,施用穗肥和推迟穗肥施用时期能提高稻米的加工品质,显着改善营养品质,但降低了食味品质;施用穗肥会改善稻米外观品质,但随着氮素穗肥施用时期的推迟会导致外观品质降低,在倒4叶期或稍前稍后时期施用穗肥是一个品质较为平衡的施肥方案。4.氮代谢特征:与不施穗肥N1处理相比,施用穗肥能提高抽穗期和成熟期的植株含氮率和吸氮量,并显着增加拔节至抽穗期和抽穗至成熟期的阶段氮素吸收量,增加抽穗后叶片氮素转运量以及穗中氮素增加量。单次施用穗肥处理中,随着穗肥施用时期的推迟,抽穗期和成熟期的植株含氮率呈递增趋势,吸氮量呈抛物线趋势,在N4处理达最大值;拔节至抽穗期和抽穗至成熟期的氮素吸收量先增大后减小,拔节后施用穗肥的处理氮素吸收量明显较大;氮肥表观利用率、氮肥生理利用率、氮肥农学利用率以及氮肥偏生产力均呈先增后减趋势,以N4处理的值最大;抽穗后叶片和茎鞘的氮素转运量、穗中氮增加量均呈先增后减趋势,茎鞘的氮素表观转运率和氮素转运贡献率则逐渐减小。分次施用穗肥处理中,以N8处理的抽穗期和成熟期吸氮量最多,拔节后氮素积累量最多,以及氮肥表观利用率、氮肥生理利用率、氮肥农学利用率最高,且均大于N4处理。其中两个品种N8处理总吸氮量较N1处理增加37.9%~42.3%,较N4处理增产3.7%~6.0%。因此,施用穗肥能提高水稻抽穗期和成熟期的植株含氮率,且显着增加这两个时期的吸氮量,提高抽穗后的氮素积累量和叶片氮素转运量以及穗中氮素增加量,以达到增产;在倒4和倒2叶等量分施穗肥或倒4叶单次施用穗肥可增加拔节后植株氮素积累量,提高水稻成熟期总吸氮量,且能促进水稻抽穗后茎鞘和叶片的氮素转运量,有利于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提高。5.碳代谢特征:随着穗肥的施用和施用时期的推迟,整个灌浆期叶片和茎鞘NSC浓度,抽穗期和成熟期各器官可溶性糖和淀粉浓度以及碳氮比均逐渐下降;抽穗期和成熟期穗部NSC积累量占比,茎鞘NSC积累量,花后茎鞘NSC转运量和转运率,均呈先增后减趋势,在N4处理即倒4叶施用穗肥时达最大值。叶片中的可溶性糖和淀粉浓度与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胶稠度以及蛋白质含量呈显着或极显着负相关,与直链淀粉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茎鞘中可溶性糖浓度与上述品质性状相关性和叶片中基本一致,茎鞘中淀粉浓度与糙米率、精米率以及胶稠度呈显着或极显着负相关。因此,施用穗肥和推迟穗肥施用时期会降低植株各器官NSC含量和碳氮比,且能提高加工品质和营养品质,但会降低蒸煮品质;在倒4叶期或稍前稍后时期施用穗肥可以增加生育后期穗部NSC积累量占比和茎鞘NSC积累量,以及花后茎鞘NSC转运量和转运率,从而有利于提高产量。6.籽粒淀粉结构与理化特征:随着穗肥的施用和施用时期的推迟,淀粉颗粒的表面积加权平均数和体积加权平均数的值均逐渐增大,小颗粒和中等颗粒的淀粉含量呈上升趋势,大颗粒淀粉含量逐渐下降。不同穗肥调控处理没有改变淀粉晶体类型,但随着穗肥的施用和施用时期的推迟相对结晶度逐渐增大,表观直链淀粉含量逐渐降低,两个品种的膨胀势和溶解度均逐渐增加;热力性能中除热焓值逐渐增大以外,起始温度、峰值温度、终止温度、回生焓和回生度均呈下降趋势;糊化性能中峰值黏度、热浆黏度、最终黏度、崩解值和消减值均逐渐减小,而糊化温度在处理间保持相对稳定。因此,施用穗肥和推迟穗肥施用时期会减少大颗粒淀粉含量,提高稻米淀粉相对结晶度、膨胀势和溶解度,降低米粉表观黏度,增加淀粉的糊化焓,从而导致优良食味粳稻稻米蒸煮食味品质有所下降。综上所述,中期氮肥调控对优良食味粳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复杂的。中后期植株氮素积累量、成熟期总吸氮量以及氮肥利用率的增加,抽穗后茎鞘和叶片的氮素转运量的增加,茎鞘NSC积累量以及花后茎鞘NSC转运量和转运率的增加,是优良食味粳稻在合理中期氮肥调控下高产的重要机理。相对平衡的碳氮代谢、适宜的碳氮比、较高的米粉表观黏度以及较小的稻米淀粉相对结晶度和糊化焓,是优良食味粳稻优质的重要机理。从实现优良食味粳稻高产与优质的相对协调以及氮肥高效利用等角度综合考量,采用倒4和倒2叶等量分施穗肥最佳,但若考虑简化施肥作业次数,将追求食味品质摆在首位,同时兼顾丰产,则应选择于倒4叶或稍前单次施用穗肥为宜。
张恒栋[8](2020)在《米粉稻品质与产量形成特点及其氮肥调控效应研究》文中提出米粉稻有利于促进粮食结构和总量平衡,满足人们消费多样性的需求,其品种来源主要为早籼稻,种植米粉稻是解决早籼稻因食味品质差导致其经济价值低的一条有效途径。目前米粉稻品质和产量形成特点尚不明确,研究米粉稻品质和产量形成特点对于形成优质、高产的米粉稻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收集了湖南省种植的19个早籼稻品种,明确其稻米品质与米粉品质的关系;选择代表性的米粉稻品种(陆两优996、中嘉早17和中早39)和对照品种(陵两优268、湘早籼42、湘早籼45)为材料,进行品种比较和氮肥调控的大田试验,明确米粉稻品质及产量形成特点,探明氮肥运筹对米粉稻品质和产量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稻米中直链淀粉含量与米粉的断条率(R=-0.679,P<0.01)、吐浆值(R=-0.946,P<0.01)、膨胀率(R=0.886,P<0.01)、均匀度(R=0.565,P<0.05)呈显着或极显着相关性。采用Density模型拟合稻米直链淀粉含量与米粉断条率的关系,得出直链淀粉含量低于13.4%时,稻米不能加工成米粉,稻米直链淀粉含量高于23.2%时,米粉断条率为0;米粉的吐浆值≤15%、膨胀率≥200%、均匀度≥90%时稻米直链淀粉含量最低分别为22.5%、16.8%、20.6%;根据断条率为0,筛选出6个适合做米粉的早籼稻品种(蓉优233、湘早籼24、中嘉早17、广陆矮4号、中早39、陆两优996)。(2)米粉稻品种直链淀粉含量显着高于对照品种,米粉稻品种在早季种植比在晚季种植其直链淀粉含量高2.1%-13.7%,对照品种直链淀粉含量在早季种植比在晚季种植低4.7%-21.9%。(3)分析米粉稻和对照品种稻米淀粉颗粒分布情况,米粉稻中小粒径(D≤6.21μm或μm9.09)的淀粉颗粒含量高于对照品种,大粒径的淀粉颗粒含量低于对照品种。(4)作为直链淀粉积累量和粒重的比值,直链淀粉含量主要是由直链淀粉积累量决定的,分析直链淀粉积累参数,米粉稻比对照品种的直链淀粉最大积累速率和平均积累速率分别高24.9%-80.7%和28.2%-70.4%,直链淀粉积累的渐增期、快速期、缓增期直链淀粉积累速率米粉稻比对照品种分别高11.3%-70.0%、23.5%-85.0%、23.1%-85.0%。直链淀粉最大积累速率启动时直链淀粉积累量米粉稻比对照品种高60.2%-97.6%,稻米中直链淀粉积累量与直链淀粉最大积累速率启动时直链淀粉的积累量呈极显着正相关性(R=0.999)。(5)分析与直链淀粉形成关系最密切的两个代谢途径,糖酵解/糖异生途径中有三个下调蛋白LOC_Os01g62420.1、LOC_Os02g36600.1、LOC_Os08g37380.2,蔗糖和淀粉途径中有两个下调蛋白LOC_Os05g32710.1、LOC_Os04g43360.1,和一个上调蛋白LOC_Os06g04200.1,它是参与颗粒结合型淀粉合成酶重要的蛋白,可以催化ADPG和UDPG形成直链淀粉。(6)对照品种比米粉稻有效穗数高8.3%-32.6%,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米粉稻比对照品种平均高5.2%-19.9%、3.8%-11.2%和2.4%-6.4%,米粉稻和对照品种均以粒重对产量的贡献率最大。籽粒灌浆渐增期、缓增期和灌浆持续期时间米粉稻比对照品种平均长1.1d、0.8d、3.1d,最大灌浆速率启动的时间米粉稻比对照品种平均推迟1.5d。(7)减氮(120kg hm-2)LLY996直链淀粉含量显着增加,而LLY268则表现相反的趋势。减氮LLY996和LLY268有效穗数、穗粒数和产量降低。减氮造成LLY996成熟期干物质重减少,收获指数增加,对照品种则相反。减氮LLY996和LLY268稻草和籽粒含氮量、吸氮量降低5.2%-19.5%、5.7%-29.6%;氮肥偏生产力、氮素籽粒产效率分别提高18.0%-24.5%、10.5%-13.3%,差异显着。综上所述,米粉稻淀粉有小粒径淀粉颗粒含量高的特点,且米粉稻直链淀粉含量高于23.2%时米粉断条率为0。米粉稻形成较高的直链淀粉含量主要与其“糖酵解/糖质异生途径”和“淀粉和蔗糖合成途径”中6个关键蛋白的上调或下调表达导致的较高直链淀粉积累量和积累速率有关。米粉稻产量构成因子中粒重对产量的贡献最大,且粒重的大小与籽粒灌浆持续时间的长短有关。减氮虽然有利于米粉稻直链淀粉含量的提升,但会造成有效穗数和穗粒数的降低而减产。
杨陶陶[9](2020)在《双季籼稻产量和稻米品质对增温的响应特征及其机理》文中提出根据IPCC预测,与1850-1900年相比,到2030-2052年地球表面温度将升高1.5℃。大量的研究表明,气候变暖会对水稻生产和粮食安全产生严重影响。籼稻是国人最重要的口粮作物之一,2018年我国的籼稻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全国比例分别为66%和63%。作为我国最重要的稻作系统之一,双季稻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全国比例分别为34.9%和29.7%。因此,本研究于2018和2019年在我国双季稻区运用农田开放式主动增温系统对双季稻进行全生育期增温处理,以四个籼稻品种(早稻:湘早籼45号和柒两优2012;晚稻:九香粘和泰优398)为试验材料,系统的研究了增温对双季稻籼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及其机理,主要结论如下:在双季稻区,单个远红外开放式增温设备可以形成2.7 m2的有效增温面积。增温条件下,早稻移栽至成熟期昼夜、白天和夜间增温幅度分别为1.4-1.9℃、0.9-1.2℃和1.9-2.6℃;晚稻移栽至成熟期昼夜、白天和夜间增温幅度分别为1.8-2.1℃、1.1-1.6℃和2.4-2.9℃。增温条件下,夜间温度增幅大于白天,日较差降低,且增温条件下水稻冠层全生育期日平均温度和关键生育期(移栽后15天、抽穗期和抽穗后15天)冠层温度日变化趋势与不增温处理冠层温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因此,本试验中的开放式增温系统能满足双季稻系统对气候变暖响应的试验研究要求。开放式增温对早稻和晚稻产量、产量构成和收获指数均无显着影响。增温条件下早稻移栽至抽穗、抽穗至成熟时间显着缩短,且抽穗前缩短时间大于抽穗后;而晚稻移栽至抽穗时间显着延长、抽穗至成熟时间显着缩短。因此,增温对早稻和晚稻生育期的影响为非对称性。增温对干物质积累和转运的影响在季别之间存在差异。增温条件下,早稻分蘖期干物质积累量显着提高,而其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呈下降趋势;晚稻分蘖期干物质积累显着降低,而对其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无影响。增温对氮素积累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在季别和品种间也存在差异。增温提高了早稻分蘖期氮素积累量,而对抽穗期和成熟期氮素积累量及氮素利用率无显着影响;对于晚稻而言,增温条件下两品种分蘖期氮素积累量均显着降低,而抽穗期和成熟期两品种氮素积累量和氮素利用率表现不一致。开放式增温改变了籽粒的灌浆过程,使早稻上部籽粒最终粒重降低,而提高了其下部籽粒最终粒重;但对晚稻上部和下部籽粒最终粒重无显着影响。增温条件下,早晚稻的垩白粒率、垩白度、蛋白质含量、氨基酸含量,米粉RVA的峰值黏度、崩解值和糊化温度均呈升高趋势,直链淀粉含量和消减值均呈下降趋势,而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在季别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另外,早稻整精米率的下降主要是由于上部籽粒整精米率降低导致的;早稻上部籽粒的外观品质对增温的响应小于下部籽粒,而晚稻上部籽粒的外观品质对增温的响应大于下部籽;早稻和晚稻上部籽粒蛋白质含量对增温的响应均小于下部籽粒,而早稻和晚稻上部籽粒直链淀粉含量、峰值黏度、崩解值、消减值和糊化温度对增温的响应均要大于下部籽粒。开放式增温条件下,稻米中总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无显着变化,但降低了直链淀粉含量,而提高了蛋白质含量。与不增温处理相比,增温提高了前期籽粒中总淀粉和直链淀粉积累量,与增温条件下前期籽粒中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ase)和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的活力均呈现不同程度升高有关,而与颗粒结合淀粉合成酶(GBSS)和淀粉分支酶(SBE)的活力关系较小。增温提高了早稻和晚稻抽穗后籽粒中蛋白质积累量,且前期增加幅度较大,主要和灌浆前期籽粒中谷氨酸合成酶(GOGAT)活力较高有关,而与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力关系较小。开放式增温条件下,稻米淀粉的结构特性发生显着改变,主要表现为淀粉颗粒平均粒径增大,相对结晶度升高,支链淀粉平均链长增加,从而导致淀粉具有较高的糊化温度和糊化焓,较低的糊化黏度、膨胀势和溶解度。因此,在双季稻区,开放式增温对籼稻产量和产量构成均无显着影响。开放式增温条件下,早稻和晚稻外观品质和蒸煮品质均变差,有利于改善其营养品质和食味品质,但其加工品质在季别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本研究结果可为未来气候变暖条件下双季稻优质丰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翟强[10](2020)在《籼型水稻垩白基因的定位研究》文中提出水稻在粮食作物中有着重要地位,我国三分之二的人口都以大米为主食。随着科技和生产力的发展,水稻的产量大大提高,人们对稻米的需求逐渐从“填饱肚子”转变为“吃的更好”,水稻育种工作的焦点也由高产转变为高产优质兼顾。稻米的品质主要包括加工品质、外观品质、蒸煮食味品质和营养品质。垩白是外观品质中决定稻米评级的一个重要指标,其影响消费过程中消费者最直观的感受。同时,垩白不只决定稻米的外观品质,高垩白也会对加工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造成不好的影响,因此垩白性状的改良,是水稻优质育种中的一个焦点。HD9802S是本室选育的优质早籼型温敏核不育系,本研究中对HD9802S进行了Nanopore三代测序,构建了HD9802S的高质量参考基因组,并以其为背景,以HD9802S/RR42的F2群体为材料,以垩白为目标性状进行了QTL-Seq,以分析造成双亲垩白差异的主效基因位点,为精细定位和克隆做基础。具体的研究结果如下:1、取样品HD9802S的根、茎、叶、穗,抽提叶片DNA和各部位的RNA,经过质控修复构建测序文库并库检。上机三代测序和二代测序,经过数据过滤,三代测序得到有效数据41.76Gb;二代测序得到有效93.88Gb。使用NECAT对三代测序数据进行纠错后,SMARTdenovo进行基因组拼接,得到初始拼接结果;使用Racon对三代测序reads进行两轮纠错,再使用Pilon和二代测序reads对三代测序reads进行两轮矫正;使用软件Ra GOO以MH63为参考基因组,对contig水平组装结果进行染色体挂载;使用软件mummer进行共线性分析并绘图;对基因组进行注释,共包含以下三个方面:重复序列注释、基因注释、非编码RNA注释,并使用BUSCO软件进行评估。2、最终得到了一个高质量的HD9802S基因组,组装的基因组大小为385Mb,N50为6.95Mb,BUSCO评估为96.4%。预测得到47138个基因,其中非TE基因45511个,基因功能注释共注释到42290个基因,占非TE基因的92.92%;非编码RNA注释到327个r RNA和721个t RNA。3、构建HD9802S/RR42的F2分离群体,群体大小1200株,成熟后单株收种。经过阴干、去皮后,将样品中未成熟的籽粒挑出舍弃,加工成精米,进行性状鉴定和统计分析。统计分析中去除总粒数小于400的样品数据,最终剩余680株样品数据。经过统计,该群体中,垩白粒率最大值58.97%、最小值5.81%、均值25.84%,垩白度最大值20.7%、最小值0.74%、均值8.45%,两个性状均出现明显的性状分离;垩白粒率偏度0.833、峰度0.456,垩白度偏度0.721、峰度0.495,均小于1,呈正偏态分布,说明该群体垩白粒率和垩白度由多个基因控制,同时受到环境影响。相关性分析得出,该群体中,垩白度与垩白粒率的相关系数为0.96,呈极显着正相关,说明该群体的垩白度与垩白率由相同的主效基因控制,同时存在相同微效基因的可能。4、以垩白粒率为标准,选择子代群体中高垩白粒率和低垩白粒率的极端性状个体各50株,抽提极端性状个体和亲本RR42的DNA,构建混池大小为50的高垩白和低垩白DNA混池,质检后对两混池和亲本RR42建库测序。对原始测序数据以一定标准进行过滤,共获得94.38Gb Clean Bases。以HD9802S作为参考,分别计算两混池的SNP-index值,去除两个子代SNP-index小于0.3的位点,然后计算所有位点的ΔSNP-index;进行置换检验,最终获得95%和99%的置信区间。以1M为窗口,每次滑动10kb,统计窗口内SNP位点的ΔSNP-index平均值并绘制ΔSNP-index图。5、ΔSNP-index图显示,只在6号染色体有一个明显峰值。置信水平为95%和99%的置信区间均为6号染色体0-9.5M。筛选SNP-index>0.7的区域,最终将候选区间确定为6号染色体的0.-2.5M范围内。该范围内存在5487个SNP和2433个In Del,去除同义突变等不影响功能的变异,最终得到517个SNP,涵盖130个基因,和79个In Del,涵盖49个基因,SNP和In Del共涵盖134个基因,均为编码蛋白质基因。这些基因中,7个基因与碳水化合物的代谢相关,2个基因在胚发育后期丰富表达,2个基因的表达产物与影响垩白形成的基因GW2功能类似,因此将以上11个基因确定为候选基因。
二、早籼杂交稻稻米加工品质与外观品质的相关分析和改良途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早籼杂交稻稻米加工品质与外观品质的相关分析和改良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1)沿江地区温光要素对优质粳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对照和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立项的依据和背景 |
1.2 研究进展 |
1.2.1 温度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1.2.2 光照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1.2.3 淀粉理化特性对稻米食味品质的影响机制 |
1.2.4 沿江稻区温光特性与水稻品种分布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技术路线图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不同栽培期下水稻全生育温光要素的差异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地点与供试品种 |
2.2.2 试验设计 |
2.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2.2.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沿江地区稻季气象指标特征 |
2.3.2 栽培期处理对粳稻关键生育期及生育阶段天数的影响 |
2.3.3 不同栽培期条件下水稻全生育期温光差异 |
2.4 讨论 |
2.4.1 栽培期处理对粳稻生育期的影响 |
2.4.2 关键生育期温光要素对栽培期处理的响应 |
2.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温光要素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地点与供试品种 |
3.2.2 试验设计 |
3.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3.2.4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温光条件下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差异 |
3.3.2 不同类型品种产量与关键生育阶段温光要素的相关性 |
3.4 讨论 |
3.4.1 温光要素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3.4.2 水稻高产形成的温度指标 |
3.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温光要素对稻米加工与外观品质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地点与供试品种 |
4.2.2 试验设计 |
4.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4.2.4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温光要素对稻米加工品质的影响 |
4.3.2 温光要素对外观品质的影响 |
4.4 讨论 |
4.4.1 温光要素对加工及外观品质的影响 |
4.4.2 加工及外观品质较优的温光特征 |
4.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温光要素对稻米蒸煮食味特性的影响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地点与供试品种 |
5.2.2 试验设计 |
5.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5.2.4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营养品质对温光要素的响应 |
5.3.2 米粉RVA谱特征值对温光要素的响应 |
5.3.3 温光要素对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 |
5.4 讨论 |
5.4.1 温光要素对水稻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 |
5.4.2 水稻优良食味品质形成的温光特征 |
5.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灌浆结实期温度对籽粒淀粉积累的影响机制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试验地点与供试品种 |
6.2.2 试验设计 |
6.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6.2.4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不同温光条件下灌浆期温度的差异 |
6.3.2 不同灌浆期温度条件下支链淀粉、直链淀粉及总淀粉的积累动态 |
6.3.3 不同灌浆期温度条件下淀粉合成酶活性的动态变化 |
6.3.4 不同灌浆期温度条件下淀粉颗粒分布的差异 |
6.4 讨论 |
6.4.1 不同灌浆结实期温度对水稻淀粉积累及酶活性的影响 |
6.4.2 不同灌浆结实期温度对水稻淀粉粒度分布的影响 |
6.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灌浆结实期温度对主茎穗和分蘖穗稻米品质的调控效应 |
7.1 前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试验地点与供试品种 |
7.2.2 试验设计 |
7.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7.2.4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不同温光处理对优质粳稻主茎穗和分蘖穗加工品质的影响 |
7.3.2 不同温光处理对优质粳稻主茎穗和分蘖穗外观品质的影响 |
7.3.3 不同温光处理对优质粳稻主茎穗和分蘖穗食味品质的影响 |
7.3.4 不同温光处理对优质粳稻主茎穗和分蘖穗支链淀粉链长分布的影响 |
7.3.5 不同温光处理对优质粳稻主茎穗和分蘖穗淀粉晶体结构和颗粒大小的影响 |
7.3.6 不同温光处理对优质粳稻主茎穗和分蘖穗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 |
7.4 讨论 |
7.4.1 灌浆结实期温度对水稻主茎穗和分蘖穗淀粉结构特性的影响 |
7.4.2 灌浆结实期温度对水稻主茎穗和分蘖穗淀粉糊化特性和米饭质构性的影响 |
7.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水稻产量品质的综合评价 |
8.1 水稻产量品质综合评价方法 |
8.1.1 水稻优质高产协同的综合评价系统的构成 |
8.1.2 判断矩阵与一致性检验 |
8.1.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8.2 综合评价结果 |
8.2.1 水稻产量与品质的综合评分 |
8.2.2 综合评分与不同生育阶段温光的相关性 |
8.2.3 优质高产协同的关键栽培期均温指标 |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
9.1 结论 |
9.1.1 不同栽培期下水稻生育期与温光要素特征 |
9.1.2 温光要素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
9.1.3 温光要素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
9.1.4 高产优质协同的栽培期 |
9.1.5 灌浆结实期温度对淀粉合成及主茎穗分蘖穗稻米品质的影响 |
9.2 讨论 |
9.2.1 温光要素对水稻产量、品质的影响机制 |
9.2.2 沿江地区水稻优质高产协同的温度特点及适宜的栽培期 |
9.3 创新点 |
9.4 研究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江淮东部中粳优质高产氮高效类型及其若干形态生理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作物氮效率及其筛选评价方法 |
1.2.2 水稻氮高效品种基本特征 |
1.2.3 水稻稻米品质的评价 |
1.2.4 水稻产量、氮素吸收利用及稻米品质之间的关系 |
1.3 研究思路、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江淮东部中熟粳稻产量、氮效率、稻米品质的差异及其相互关系分析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
2.2.2 试验设计 |
2.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2.2.4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供试品种(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差异 |
2.3.2 供试品种(系)干物质积累与氮素吸收利用的差异 |
2.3.3 供试品种(系)稻米品质的差异 |
2.3.4 产量、氮素吸收利用以及稻米品质相互关系分析 |
2.4 讨论 |
2.4.1 关于江淮东部中熟粳稻稻米品质特征 |
2.4.2 关于水稻产量、氮素吸收利用以及稻米品质之间的关系 |
2.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江淮东部中熟粳稻氮效率综合评价及高产氮高效品种筛选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
3.2.2 试验设计 |
3.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3.2.4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供试品种(系)产量、干物质积累量、氮素吸收与利用效率 |
3.3.2 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综合评价 |
3.3.3 高产氮高效品种(系)筛选 |
3.3.4 不同产量氮效率类型的产量构成因素差异 |
3.3.5 不同产量氮效率类型的干物质及氮素积累差异 |
3.4 讨论 |
3.4.1 关于水稻氮效率的综合评价方法 |
3.4.2 关于水稻产量与氮效率协同的途径 |
3.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不同产量氮效率类型粳稻品种稻米品质差异及优质高产氮高效品种筛选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供试品种 |
4.2.2 试验设计 |
4.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4.2.4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不同产量氮效率类型粳稻品种加工品质的差异 |
4.3.2 不同产量氮效率类型粳稻品种稻米外观品质的差异 |
4.3.3 不同产量氮效率类型粳稻品种蒸煮食味品质的差异 |
4.3.4 优质品种筛选 |
4.4 讨论 |
4.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优质高产氮高效类型粳稻品种的形态及干物质积累转运特征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供试品种 |
5.2.2 试验设计 |
5.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5.2.4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产量、氮效率及食味值的差异 |
5.3.2 群体茎蘖动态及分蘖成穗率的差异 |
5.3.3 叶面积指数的差异 |
5.3.4 顶三叶叶片形态的差异 |
5.3.5 群体干物质积累、分配与转运的差异 |
5.3.6 群体生长速率的差异 |
5.3.7 相关性分析 |
5.4 讨论 |
5.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优质高产氮高效类型粳稻品种的氮素吸收与转运特征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供试品种 |
6.2.2 试验设计 |
6.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6.2.4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产量、氮效率及食味值的差异 |
6.3.2 器官含氮率的差异 |
6.3.3 氮素积累量的差异 |
6.3.4 氮素分配的差异 |
6.3.5 氮素阶段吸收速率的差异 |
6.3.6 氮素转移特性的差异 |
6.3.7 相关性分析 |
6.4 讨论 |
6.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优质高产氮高效类型粳稻品种灌浆结实期光合生理特征 |
7.1 前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供试品种 |
7.2.2 试验设计 |
7.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7.2.4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产量、氮效率及食味值的差异 |
7.3.2 剑叶叶绿素含量的差异 |
7.3.3 叶绿素含量缓降期的差异 |
7.3.4 剑叶光合作用的差异 |
7.3.5 剑叶光合速率高值持续期的差异 |
7.3.6 相关性分析 |
7.4 讨论 |
7.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优质高产氮高效类型粳稻品种花后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变化特征 |
8.1 前言 |
8.2 材料与方法 |
8.2.1 供试品种 |
8.2.2 试验设计 |
8.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8.2.4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
8.3 结果与分析 |
8.3.1 产量、氮效率及食味值的差异 |
8.3.2 碳代谢关键酶活性变化差异 |
8.3.3 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变化差异 |
8.3.4 相关性分析 |
8.4 讨论 |
8.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1.1 江淮东部中熟粳稻产量、氮效率、稻米品质差异及其相互关系 |
9.1.2 江淮东部中熟粳稻优质高产氮高效类型品种(系) |
9.1.3 江淮东部优质高产氮高效中熟粳稻的主要形态生理特征 |
9.2 本研究主要创新点 |
9.3 本研究存在的主要不足 |
9.4 需要继续深化研究的问题 |
附录: 供试品种(系)主要生育期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
致谢 |
(3)高效丰产水稻品种生产特征及其生理基础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我国水稻品种演变进程及其产量构成的变化 |
1.2 高产水稻品种的形态和生理表现 |
1.2.1 群体茎蘖动态 |
1.2.2 根系发育特性 |
1.2.3 光合生产特性 |
1.3 高产水稻品种的物质生产特征 |
1.4 高产水稻品种的氮素利用特性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品种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3.1 田间试验部分 |
2.3.1.1 生育期记载 |
2.3.1.2 茎蘖动态 |
2.3.1.3 植株干物重 |
2.3.1.4 植株含氮量测定 |
2.3.1.5 剑叶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测定 |
2.3.1.6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2.3.1.7 稻米品质 |
2.3.2 盆栽试验部分 |
2.3.2.1 生育期记载 |
2.3.2.2 植株干物重 |
2.3.2.3 叶片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测定 |
2.3.2.4 根系形态 |
2.3.2.5 根系活力 |
2.3.2.6 根系伤流量 |
2.3.2.7 叶绿素含量 |
2.3.2.8 光合特性 |
2.3.2.9 叶片激素含量测定 |
2.3.2.10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2.3.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供试水稻品种产量形成与生产效率的表现 |
3.1.1 供试水稻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3.1.2 供试水稻品种产量与生产效率的类型表现 |
3.2 高效丰产水稻品种的生长特征表现 |
3.2.1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生育期及其生育阶段的差异 |
3.2.2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干物质积累状况 |
3.2.3 高效丰产水稻品种群体的物质生产效率 |
3.2.3.1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生育前期物质生产效率 |
3.2.3.2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结实期物质生产效率 |
3.2.4 高效丰产品种的群体茎蘖动态和茎蘖成穗率 |
3.3 高效丰产品种的若干形态和生理特性 |
3.3.1 高效丰产品种的根系特性 |
3.3.2 高效丰产品种的结实期光合生产能力 |
3.3.2.1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叶绿素含量 |
3.3.2.2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光合参数特性 |
3.3.3 高效丰产品种叶片激素含量 |
3.3.3.1 高效丰产水稻品种生育前期叶片激素含量 |
3.3.3.2 高效丰产水稻品种结实期叶片激素含量 |
3.4 高效丰产品种对氮肥的吸收利用及响应特征 |
3.4.1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氮素吸收利用效率 |
3.4.2 高效丰产水稻品种的叶片氮代谢关键酶活性 |
3.4.2.1 供试水稻品种生育前期叶片氮代谢关键酶活性 |
3.4.2.2 供试水稻品种结实期剑叶氮代谢关键酶活性 |
3.4.3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肥料响应差异 |
3.4.3.1 高效丰产品种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对氮肥水平的响应 |
3.4.3.2 高效丰产水稻品种结实期生产能力对氮肥水平的响应 |
3.4.3.3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结实期干物质转运特征及对氮肥的响应差异 |
3.4.3.4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氮肥利用效率对氮肥水平的响应差异 |
3.5 供试水稻品种的稻米品质表现 |
3.5.1 供试水稻品种稻米品质的差异 |
3.5.1.1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加工和外观品质的差异 |
3.5.1.2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蒸煮食味品质差异 |
3.5.1.3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RVA谱特征值的差异 |
3.5.2 供试水稻品种稻米品质对氮肥水平的响应差异 |
3.5.2.1 加工及外观品质对氮肥水平的响应 |
3.5.2.2 蒸煮食味品质对氮肥水平的响应 |
3.5.2.3 RVA谱特征值对氮肥水平的响应 |
3.6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结实生长对高温胁迫的响应 |
3.6.1 供试水稻品种产量对结实期高温胁迫的响应差异 |
3.6.2 结实期干物质积累量对高温胁迫的响应 |
3.6.3 物质生产效率对高温胁迫的响应 |
4 讨论 |
4.1 高效丰产品种产量结构及其群体形成特征 |
4.2 高效丰产品种的物质生产和积累特性 |
4.3 高效丰产品种的若干形态生理特性 |
4.4 高效丰产品种氮素利用特性 |
4.5 水稻高效丰产特征与稻米品质表现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中国特色水稻栽培学发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水稻栽培科技70年发展回顾 |
1.1 第一阶段(20世纪50—60年代) |
1.2 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 |
1.3 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 |
1.4 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 |
1.5 第五阶段(21世纪以来) |
2 改革开放以来水稻栽培领域取得的若干科技成就 |
2.1 水稻叶龄模式栽培理论及技术 |
2.2 水稻群体质量及其调控 |
2.3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 |
2.4 水稻轻简化栽培 |
2.4.1 少免耕栽培与抛秧 |
2.4.2 直播栽培 |
2.4.3 再生稻栽培 |
2.5 水稻机械化栽培 |
2.6 水稻超高产栽培 |
2.7 水稻优质栽培 |
2.8 水稻绿色栽培 |
2.9 水稻逆境栽培 |
2.9.1 温度胁迫 |
2.9.2 水分胁迫 |
2.9.3 O3胁迫 |
2.9.4 盐分胁迫 |
2.1 0 水稻区域化栽培 |
2.1 0. 1 东北寒地粳稻栽培 |
2.1 0. 2 长三角地区粳稻栽培 |
2.1 0. 3 南方双季稻栽培 |
2.1 0. 4 西南高湿寡照稻区杂交稻栽培 |
3 未来水稻栽培领域的创新方向 |
3.1 绿色优质丰产协调规律与广适性栽培 |
3.2 多元专用稻优质栽培 |
3.3 超高产提质协同规律及实用栽培 |
3.4 直播稻、再生稻稳定丰产优质机械化栽培 |
3.5 智能化、无人化栽培 |
(5)同步开沟起垄精量穴直播对南方双季籼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1 生育期 |
1.3.2 出苗率 |
1.3.3 产量与产量构成 |
1.3.4 稻米品质 |
1.3.5 RVA谱特征值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生育期 |
2.2 出苗率 |
2.3 产量与产量构成 |
2.4 稻米品质 |
2.5 米粉RVA谱特征值 |
3 讨论 |
3.1 同步开沟起垄精量穴直播对早晚兼用型双季直播籼稻出苗的影响 |
3.2 同步开沟起垄精量穴直播对早晚兼用型双季直播籼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
3.3 同步开沟起垄精量穴直播对早晚兼用型双季籼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
4 结论 |
(6)再生稻再生季与晚稻稻米品质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我国再生稻的发展现状 |
1.2 再生稻的稻米品质形成 |
1.3 稻米品质的评价指标 |
1.4 稻米品质形成的生理生化基础 |
1.5 影响稻米品质的因素 |
1.5.1 遗传特性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1.5.2 温度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1.5.3 播期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1.6 我国稻米品质的研究现状 |
1.7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条件 |
2.2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3.1 气象数据 |
2.3.2 生育进程 |
2.3.3 产量 |
2.3.4 产量相关性状 |
2.3.5 稻米品质 |
2.4 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气象数据和水稻生育期 |
3.2 再生稻和一季晚稻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的表现 |
3.2.1 再生稻头季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 |
3.2.2 再生稻再生季和一季晚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比较 |
3.2.3 再生稻再生季和一季晚稻干物质积累量和收获指数的比较 |
3.3 再生稻再生季和一季晚稻稻米品质的比较 |
3.3.1 再生稻再生季和一季晚稻稻米加工品质的比较 |
3.3.2 再生稻再生季和一季晚稻稻米外观品质的比较 |
3.3.3 再生稻再生季和一季晚稻稻米蒸煮品质的比较 |
4 讨论 |
4.1 再生稻与一季晚稻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的差异 |
4.2 再生稻再生季和一季晚稻稻米品质的差异 |
4.2.1 再生稻再生季和一季晚稻稻米加工品质的比较 |
4.2.2 再生稻再生季和一季晚稻稻米外观品质的比较 |
4.2.3 再生稻再生季和一季晚稻稻米蒸煮品质的比较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中期氮肥调控对优良食味粳稻产量和品质的效应及其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对照和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氮肥调控对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
1.2.2 氮肥调控对水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
1.2.3 氮肥调控对水稻碳氮代谢的影响 |
1.2.4 氮肥调控对水稻籽粒淀粉理化特征的影响 |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中期氮肥调控对优良食味粳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地点与供试品种 |
2.2.2 试验设计 |
2.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2.2.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总体变异 |
2.3.2 中期氮肥调控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2.3.3 中期氮肥调控对水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2.3.4 中期氮肥调控对水稻茎蘖动态特征的影响 |
2.3.5 中期氮肥调控对水稻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2.3.6 中期氮肥调控对水稻群体干物质积累动态的影响 |
2.3.7 中期氮肥调控对水稻阶段干物质积累及其比例的影响 |
2.4 讨论 |
2.4.1 不同氮肥调控下优良食味粳稻的产量及其构成差异 |
2.4.2 不同氮肥调控下优良食味粳稻的光合生产特征差异 |
2.5 结论 |
第三章 中期氮肥调控对优良食味粳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地点与供试品种 |
3.2.2 试验设计 |
3.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3.2.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主要米质性状的总体变异 |
3.3.2 中期氮肥调控对稻米加工品质的影响 |
3.3.3 中期氮肥调控对稻米外观品质的影响 |
3.3.4 中期氮肥调控对稻米蒸煮食味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
3.3.5 食味品质与稻米主要品质间的相关性 |
3.4 讨论 |
3.4.1 不同氮肥调控下优良食味粳稻的加工和外观品质特征差异 |
3.4.2 不同氮肥调控下优良食味粳稻的蒸煮食味和营养品质特征差异 |
3.5 结论 |
第四章 中期氮肥调控对优良食味粳稻氮代谢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地点与供试品种 |
4.2.2 试验设计 |
4.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4.2.4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中期氮肥调控对水稻植株含氮率和吸氮量的影响 |
4.3.2 中期氮肥调控对水稻植株阶段氮素吸收量的影响 |
4.3.3 中期氮肥调控对水稻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
4.3.4 中期氮肥调控对水稻氮素转运特征的影响 |
4.4 讨论 |
4.4.1 不同氮肥调控下优良食味粳稻的氮素积累特征差异 |
4.4.2 不同氮肥调控下优良食味粳稻的氮素利用效率特征差异 |
4.5 结论 |
第五章 中期氮肥调控对优良食味粳稻碳代谢的影响及其与氮代谢的关系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地点与供试品种 |
5.2.2 试验设计 |
5.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5.2.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NSC浓度的动态变化 |
5.3.2 中期氮肥调控对水稻可溶性糖和淀粉浓度的影响 |
5.3.3 中期氮肥调控对水稻NSC积累量各器官分配比例的影响 |
5.3.4 中期氮肥调控对水稻茎鞘NSC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
5.3.5 生育后期植株碳氮比及抽穗期NSC浓度与含氮率的关系 |
5.3.6 成熟期NSC化合物浓度与稻米主要品质的相关性 |
5.4 讨论 |
5.4.1 不同氮肥调控下优良食味粳稻的NSC积累转运特征差异 |
5.4.2 碳氮代谢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5.5 结论 |
第六章 中期氮肥调控对优良食味粳稻籽粒淀粉结构和理化特征的影响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试验地点与供试品种 |
6.2.2 试验设计 |
6.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6.2.4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中期氮肥调控对籽粒淀粉颗粒大小分布的影响 |
6.3.2 中期氮肥调控对表观直链淀粉含量和相对结晶度的影响 |
6.3.3 中期氮肥调控对籽粒淀粉膨胀势和溶解度的影响 |
6.3.4 中期氮肥调控对籽粒淀粉热力性能的影响 |
6.3.5 中期氮肥调控对籽粒淀粉糊化性能的影响 |
6.3.6 淀粉结构特征与理化特征的相关关系 |
6.4 讨论 |
6.4.1 不同氮肥调控下优良食味粳稻的淀粉结构特征差异 |
6.4.2 不同氮肥调控下优良食味粳稻的淀粉理化特征差异 |
6.5 结论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讨论 |
7.1.1 优良食味粳稻高产与优质形成的生理基础 |
7.1.2 优良食味粳稻高产与优质相协调的合理氮肥调控措施 |
7.2 结论 |
7.2.1 不同中期氮肥调控下优良食味粳稻产量及其构成特征 |
7.2.2 不同中期氮肥调控下优良食味粳稻光合物质生产特征 |
7.2.3 不同中期氮肥调控下优良食味粳稻稻米品质特征 |
7.2.4 不同中期氮肥调控下优良食味粳稻氮代谢特征 |
7.2.5 不同中期氮肥调控下优良食味粳稻碳代谢特征 |
7.2.6 不同中期氮肥调控下优良食味粳稻籽粒淀粉理化特征 |
7.3 创新点 |
7.4 本研究存在问题及进一步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米粉稻品质与产量形成特点及其氮肥调控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早籼稻的困境 |
1.1.2 研究意义 |
1.2 稻米品质对米粉品质的影响 |
1.3 米粉稻的研究 |
1.4 稻米中直链淀粉的研究 |
1.4.1 影响稻米直链淀粉形成的遗传因素 |
1.4.2 栽培和环境因素对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 |
1.5 稻米糊化特性及其与直链淀粉的关系 |
1.5.1 稻米糊化特性的研究 |
1.5.2 稻米糊化特性与直链淀粉含量关系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1.6.1 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米粉稻品种筛选及稻米品质与米粉品质相关性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测定内容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水稻品种稻米品质分析 |
2.2.2 不同水稻品种稻米RVA特性分析 |
2.2.3 不同水稻品种米粉品质分析 |
2.2.4 稻米品质与米粉品质相关性分析 |
2.2.5 直链淀粉含量与影响米粉品质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2.2.6 米粉蒸煮品质随直链淀粉含量变化的参数分析 |
2.3 讨论 |
第3章 米粉稻直链淀粉形成特点及RVA特性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地点和土壤情况 |
3.1.2 试验材料和试验设计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水稻开花标记后的气温和辐射 |
3.2.2 不同水稻品种直链淀粉积累特征 |
3.2.3 直链淀粉积累量与积累参数相关性分析 |
3.2.4 不同水稻品种直链淀粉含量对季节的响应 |
3.2.5 不同水稻品种淀粉颗粒分布及其对季节的响应 |
3.2.6 直链淀粉参数与淀粉颗粒分布及太阳辐射相关性分析 |
3.2.7 直链淀粉积累过程中酶活性变化 |
3.2.8 不同水稻品种直链淀粉参数和粒重分析 |
3.2.9 蛋白质鉴定和GO富集分析 |
3.2.10 直链淀粉合成相关代谢途径中差异蛋白分析 |
3.2.11 不同水稻品种RVA特性及其对季节的相应 |
3.3 讨论 |
第4章 米粉稻产量形成特点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地的基本情况和试验设计 |
4.1.2 测定内容与方法 |
4.1.3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水稻品种产量和产量构成 |
4.2.2 不同水稻品种产量构成因子对产量的贡献 |
4.2.3 不同水稻品种干物质积累状况 |
4.2.4 不同水稻品种籽粒灌浆特性分析 |
4.2.5 水稻籽粒灌浆参数与粒重关系分析 |
4.2.6 不同品种水稻光能利用率分析 |
4.2.7 不同水稻品种N素吸收情况 |
4.2.8 影响水稻产量形成因素与产量和粒重的关系分析 |
4.3 讨论 |
第5章 氮肥调控对米粉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地点和土壤情况 |
5.1.2 试验材料和试验设计 |
5.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氮肥运筹对米粉稻产量和产量构成的影响 |
5.2.2 不同氮肥运筹下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关系分析 |
5.2.3 氮肥运筹对不同水稻成熟期干物质重及收获指数的影响 |
5.2.4 氮肥运筹对不同水稻氮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
5.2.5 氮肥运筹对不同水稻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 |
5.2.6 氮肥运筹对水稻RVA谱特性的影响 |
5.2.7 氮素吸收及利用率与水稻产量关系 |
5.3 讨论 |
第6章 全文结论与创新点 |
6.1 全文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双季籼稻产量和稻米品质对增温的响应特征及其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全球气候变暖现状 |
1.2.2 不同增温设备简介 |
1.2.3 增温对水稻产量和物质生产的影响 |
1.2.4 增温对水稻籽粒灌浆和稻米品质的影响 |
1.2.5 增温对籽粒中碳氮代谢关键酶活力的影响 |
1.2.6 增温对稻米淀粉理化特性的影响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双季稻区开放式增温系统设计及其增温效果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地点概况和供试材料 |
2.1.2 试验设计 |
2.1.3 田间管理 |
2.1.4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冠层温度动态变化趋势 |
2.2.2 冠层温度增幅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增温对双季籼稻产量和物质生产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地点概况和供试品种 |
3.1.2 试验设计 |
3.1.3 田间管理 |
3.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
3.1.5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产量、产量构成和收获指数 |
3.2.2 生育期 |
3.2.3 干物质积累量 |
3.2.4 光合和呼吸速率 |
3.2.5 茎叶和穗中氮素含量 |
3.2.6 氮素积累量和NUE |
3.3 讨论 |
3.3.1 增温对产量、产量构成和收获指数的影响 |
3.3.2 增温对生育期的影响 |
3.3.3 增温对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3.4 增温对氮素积累和NUE的影响 |
3.4 小结 |
附表 |
第四章 增温对双季籼稻籽粒灌浆和稻米品质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地点概况和供试品种 |
4.1.2 试验设计 |
4.1.3 田间管理 |
4.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
4.1.5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籽粒灌浆特性 |
4.2.2 加工品质 |
4.2.3 外观品质 |
4.2.4 蒸煮食味品质 |
4.2.5 营养品质 |
4.3 讨论 |
4.3.1 增温对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
4.3.2 增温对加工和外观品质的影响 |
4.3.3 增温对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 |
4.3.4 增温对营养品质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五章 增温对双季籼稻籽粒中淀粉和蛋白质积累及其关键酶活力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地点概况和供试品种 |
5.1.2 试验设计 |
5.1.3 田间管理 |
5.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
5.1.5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籽粒中淀粉和蛋白质含量 |
5.2.2 粒重和淀粉积累量 |
5.2.3 淀粉合成关键酶活力 |
5.2.4 蛋白质积累量 |
5.2.5 蛋白质合成关键酶活力 |
5.3 讨论 |
5.3.1 增温对籽粒中淀粉积累及其关键酶活力的影响 |
5.3.2 增温对籽粒中蛋白质积累及其关键酶活力的影响 |
5.4 小结 |
第六章 增温对双季籼稻淀粉理化特性的影响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地点概况和供试品种 |
6.1.2 试验设计 |
6.1.3 田间管理 |
6.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
6.1.5 数据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直链淀粉含量、淀粉颗粒粒径分布和相对结晶度 |
6.2.2 支链淀粉链长分布 |
6.2.3 淀粉的热力学特性 |
6.2.4 淀粉的RVA谱特征值 |
6.2.5 淀粉的溶解度和膨胀势 |
6.3 讨论 |
6.3.1 增温对淀粉结构特性的影响 |
6.3.2 增温对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7.1 结论 |
7.1.1 双季稻区开放式增温系统增温效果 |
7.1.2 增温对双季籼稻产量和物质生产的影响 |
7.1.3 增温对双季籼稻籽粒灌浆和稻米品质的影响 |
7.1.4 增温对双季籼稻籽粒中淀粉和蛋白质积累及其关键酶活力的影响 |
7.1.5 增温对双季籼稻淀粉理化特性的影响 |
7.2 创新点 |
7.3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籼型水稻垩白基因的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稻米品质的分类及与垩白的相关性 |
1.2.1 外观品质 |
1.2.2 加工品质 |
1.2.3 蒸煮食味品质 |
1.2.4 营养品质 |
1.3 稻米垩白形成的基础 |
1.3.1 垩白形成的细胞学基础 |
1.3.2 垩白形成的生理基础 |
1.3.3 环境因素对垩白形成的影响 |
1.4 稻米垩白性状的遗传学研究 |
1.5 稻米垩白基因的定位与克隆 |
1.5.1 稻米垩白基因的QTL定位 |
1.5.2 稻米垩白基因的克隆 |
1.5.3 粉质胚乳基因的研究 |
1.6 现代测序技术 |
1.6.1 第二代测序技术 |
1.6.2 第三代测序技术 |
1.7 QTL-SEQ的原理与应用 |
1.8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HD9802S的基因组测序、组装和注释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材料 |
2.1.1.1 水稻材料 |
2.1.1.2 主要试剂 |
2.1.1.3 设备仪器 |
2.1.1.4 主要溶液与配制方法 |
2.1.2 实验方法 |
2.1.2.1 田间试验 |
2.1.2.2 DNA提取 |
2.1.2.3 RNA提取 |
2.1.2.4 三代测序及组装注释 |
2.2 NANOPORE三代测序结果 |
2.2.1 基因组组装结果 |
2.2.2 基因组注释结果 |
2.3 与MH63RS2 的比较分析 |
2.4 小结 |
第3章 使用QTL-SEQ定位水稻垩白相关基因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材料 |
3.1.1.1 水稻材料 |
3.1.1.2 主要试剂 |
3.1.1.3 仪器设备 |
3.1.1.4 主要溶液与配置方法 |
3.1.2 实验方法 |
3.1.2.1 田间试验 |
3.1.2.2 样品处理 |
3.1.2.3 性状鉴定 |
3.1.2.4 性状统计分析 |
3.1.2.5 QTL-Seq混池构建 |
3.1.2.6 生信分析流程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性状鉴定结果与分析 |
3.2.2 QTL-Seq结果与分析 |
3.2.2.1 数据质控和过滤 |
3.2.2.2 数据比对结果 |
3.2.2.3 ΔSNP-index图 |
3.2.2.4 确定候选区间 |
3.3 小结 |
第4章 讨论 |
4.1 样品处理和垩白性状鉴定 |
4.2 HD9802S的 NANOPORE三代测序 |
4.3 基因定位方法的选择 |
4.4 QTL-SEQ混池构建 |
4.5 垩白性状的QTL-SEQ |
4.6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早籼杂交稻稻米加工品质与外观品质的相关分析和改良途径(论文参考文献)
- [1]沿江地区温光要素对优质粳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研究[D]. 王文婷. 扬州大学, 2021
- [2]江淮东部中粳优质高产氮高效类型及其若干形态生理特征[D]. 刘秋员. 扬州大学, 2021
- [3]高效丰产水稻品种生产特征及其生理基础的初步研究[D]. 刘飞. 扬州大学, 2021(08)
- [4]中国特色水稻栽培学发展与展望[J]. 张洪程,胡雅杰,杨建昌,戴其根,霍中洋,许轲,魏海燕,高辉,郭保卫,邢志鹏,胡群. 中国农业科学, 2021(07)
- [5]同步开沟起垄精量穴直播对南方双季籼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J]. 陈丽明,王文霞,熊若愚,解嘉鑫,吴自明,谭雪明,曾勇军,陈雄飞,石庆华,潘晓华,曾研华. 农业工程学报, 2021(01)
- [6]再生稻再生季与晚稻稻米品质的比较研究[D]. 吕成达. 华中农业大学, 2020
- [7]中期氮肥调控对优良食味粳稻产量和品质的效应及其机理[D]. 胡群. 扬州大学, 2020
- [8]米粉稻品质与产量形成特点及其氮肥调控效应研究[D]. 张恒栋. 湖南农业大学, 2020(01)
- [9]双季籼稻产量和稻米品质对增温的响应特征及其机理[D]. 杨陶陶. 江西农业大学, 2020
- [10]籼型水稻垩白基因的定位研究[D]. 翟强. 湖北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