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以哈佛为例

通识教育——以哈佛为例

一、宽松的教育──以哈佛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曹勇[1](2021)在《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文中认为伴随我国高校新时代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美育、双创教育、跨学科教育逐步成为重要内容。它使设计教育从专业领域进入通识领域,面向高校非专业学生的通识设计教育快速发展,但对它的系统研究还很缺乏。因此,以其发展历史与现状为依据,以概念剖析与设计研究为方法,对其概念内涵、课程内容建构、课题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理论研究,并形成以下结论:设计通识是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以通识美育为育人目的的设计教育形态。它揭示了设计教育作为一种跨学科探索活动在职业教育与人文通识之间的往复运动。回归美育育人不仅是其应用功能,也揭示了设计创造力培养的主体内在根源和设计作为人文学科的价值本源。在育人与学科双重视野下,设计通识课程内容可分为设计语言、设计返身、设计自由3个层次,其知识形态特征应该是学科内的破界与贯通、学科外的跨界与交叉,其核心能力是设计形式生成的思维能力。通过“知觉-媒介-抽象”、“意义-符号-叙事”、“技术-结构-系统”、“观念-重构-生成”4种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训练,建立全人发展与身体、文化、技术与观念的广泛联系,它既是设计育人的特点,也是设计学科自身拓展的动力。通识设计的课题设计方法对应于课程的核心内容和内容层次,表现为微观的基于具体内容的设计方法、中观基于应用情境的设计方法,但宏观层面上讲通识课题设计的本质不仅是“关于设计教育的研究”,更是一种“设计的研究”。课题作为人文性的教学设计“形式”,在抽象层面也具有媒介、意义、结构、观念4方面特征,由此打开课题设计更为丰富的可能。

邵然[2](2020)在《由美国“分数贬值”现象反思我国高校学生评价体系改良策略》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针对近年来我国高校学生以给分严格程度作为选课主要动机及为评奖、评优、求职等向课程教师索要高分的教育乱象,透过对美国高校"分数贬值"现象产生的原因及造成的弊病进行分析,反思我国高校学生评价体系。提出通过坚持立德树人,努力实现高校内涵式发展;严肃制定、严格执行、定期完善评价机制;倡导互动参与、内容全面、校企对接的发展性评价体系等改良策略助推我国高校重拾优质学生评价体系。

王伟[3](2020)在《通往全面发展之路 ——新型经济全球化构建路径研究》文中提出基于对全球市场扎根于国际体系的认识,本文首先论证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双重属性:在生产力层面,经济全球化表现为生产要素、商品及服务的跨境流动,这是由技术进步和国际分工推动而形成,资本的逐利本性使得全球化的发展具有内在必然性;在生产关系层面,经济全球化表现为影响和规范这种跨境流动的规则、国际秩序和社会结构,这是由主权国家之间的竞合状态以及一国内部的政治博弈结果所决定。生产力起决定性作用,意味着规则及秩序的供给需要适应经济要素的跨境流动水平,物质技术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规则的演变方向。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意味着当规则、国际秩序以及社会结构与全球经济的现实发展相脱节时,便会阻碍经济要素的跨境流动,因而经济全球化进程会呈现出周期性的波动。全球化的双重属性为本文接下来分析前两轮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一轮经济全球化期间,两个敌对阵营之间的竞争性均势共同塑造了国际秩序,国际合作以牺牲小国的利益为代价来实现大国的理性自利。在丛林法则理念的影响下,第一轮经济全球化是一种建立在殖民扩张基础上的、单向和被动的全球化,金本位制充当着核心保障机制,伴随着贸易保护主义升级,全球市场逐渐形成了中心-外围式的分工体系。欧洲帝国主义作为全球化主要的政治结构,完全主导了后者的发展方向,作为结果,经济全球化表现为进程的高度不稳定以及利益分配结果的显着不对称。均势秩序在欧洲地区的成功反而埋下了经济全球化自我毁灭的种子。在对第二轮经济全球化的分析中,本文强调了规则及其构建的制度基础是全球化有别于一个世纪之前的最显着特征。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通过纷繁复杂的国际机制设计,塑造了一套基于安全联盟、相对开放的经济政策和多边合作体制的“自由主义国际秩序”,为全球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制度环境。以跨国公司为主体、国际直接投资为载体的生产要素跨境合作成为世界经济运行的显着特征,基于全球价值链的国际生产网络逐渐形成,发展中国家也第一次成功地利用本国廉价的劳动力实现了在产品和服务上的比较优势。本文认为正是一系列相互支持的国际制度安排为发展中国家主动参与全球化、融入国际分工体系提供了一条规范化的路径。在随后分析当前全球化的发展困境时,本文确证了规则一方面充当着全球化发展的“自动稳定器”,另一方面却又是其不稳定的根源。规则的非中性带来了了国际层面上权利及收益分配的不平衡,再加上发展中国家自身发展能力的不足,导致后者长期被规锁在全球价值链的低附加值环节。这种不平衡还蔓延至一国内部,在新自由主义理念的影响下,缺乏完善社会保障的普通民众,暴露在国际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和国外竞争的冲击中,各国国内财富差距普遍扩大,成为民粹主义兴起的经济根源。在发达国家内部,不平等借由全球性危机的爆发催生出了全球化的政治反应,民粹主义成为威胁经济全球化的首要因素。本文认为,持续的全球性危机弱化了既得利益集团的合法性,全球化的发展困境提升了对新理念的诉求,因而推行以包容共赢全面发展为理念的新型经济全球化有助于缓解国际和国内层面的不平衡问题。文章对新型经济全球化的具体内涵进行了界定,并指出全面发展在国际层面上表现为各国有良好的全球化参与路径,在国别层面上表现为市场开放的收益能均衡地惠及每一个阶层。同时,本文还探索了新型经济全球化的构建路径,涉及加强国别层面的制度建设、完善区域层面的全球经济治理以及塑造全球层面的包容性国际秩序。此外,新理念的扩散需要推动者,而中国的崛起为自身承担更多的全球领导责任提供了经济基础。因此,本文在讨论新型经济全球化的构建过程中,还将关注如何将中国崛起的现实转化为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动力。随后的章节主要围绕着新型经济全球化的具体构建路径展开。本文认为,推行以全面发展为理念的新型经济全球化,需要在国别层面上有针对性的加强南北国家的制度建设。对中国经济增长历程的实证分析表明,制度质量的提升可以增强贸易开放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而先于制度变革的市场自由化会抑制长期经济增长前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能力不足,因而需要加强制度建设以促进本国在全球价值链中参与程度及位次的提升,以规则的调节和完善为切入点,发挥本国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放宽市场准入并提升引资能力、提高贸易基础设施水平,以及加强法治和标准建设。而发达经济体则需要抑制民粹主义的经济根源,通过增加就业机会以应对收入停滞,推动全球化的“入嵌”以缓和经济不平等,并调整政府和私营部门过于密切的关系。在区域层面上,本文认为新型经济全球化的顺利发展,还有赖于通过管理区域公共产品的供应水平来完善全球经济治理。跨境公共劣品的泛滥增加了全球经济治理的必要性,但由于全球公共产品的制度性供给困境,当前的经济治理体系在区域层面缺乏有效的覆盖,影响了管理全球化“不良后果”的成效。在丰富了区域公共产品的理论内涵后,本文认为,为全球经济治理提供中国方案是全球化的“中国叙事”中关键一环,结合“一带一路”倡议的区域公共产品属性,中国应联合地区成员增加稀缺性区域公共产品的供应,整合过剩公共品,并推动全球层面的经济治理机制改革。全球层面上还需要塑造包容型国际秩序来为新型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提供制度环境。考虑到全球化和国际秩序的发展表现出相当程度的同步性,本文认为全球化的形成和深化依托于一种稳定的国际秩序基础,其发展特征及利益分配结果深受国际秩序的影响和约束。文章随后从理论层面上构建了国际秩序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机理。国际秩序的构成要素,国际规范、主导价值观以及国际制度安排,与有着扩张属性的资本以及技术革命结合在一起,刻画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特征。当前“自由主义国际秩序”的式微带来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困境,中国应当联合其他国家共同推动国际秩序的包容性发展,构建新型经济全球化的秩序基础,塑造一个由包容的价值规范和开放多元的国际经济制度安排组成的无界的国际秩序。

韦薇[4](2017)在《将控制艺术带回大学课堂 ——论课堂控制与学生自主的关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学教师不重视课堂控制,一方面使得课堂控制在大学教学中的地位“名不正言不顺”,另一方面也导致很多教师不学习控制技术,不擅长控制艺术。控制艺术的缺失给大学课堂带来了诸多问题:其一,控制方式僵化为软控制,缺乏灵活性。而硬控制的缺位削弱了控制的力度,导致学生的不良行为无法得到规范和约束,失范行为会越来越离谱,不仅如此,这种个体行为会衍生出破窗效应,在不良现象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学生会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丧失学习兴趣,集体的隐性逃课行为愈发严重。其二,控制方式缺乏连贯性,难以形成优秀的班级文化。大学教师很少对班风进行持续控制,更不注重问题的预防,一般等到问题发生后才被动地采取紧急措施进行补救。这种控制的不连续性,造成班集体氛围不佳,无法与校园内充斥的不良隐性文化相抗衡。其三,控制方式偏重知识考核,缺乏全局性。知识就是力量,因而专业课教师希望学生多掌握知识。然而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不少教师扭曲了知识的价值,他们错误地将“考试重点”作为控制学生学习行为或思维的手段,从而误导学生陷入“应试主义”的泥沼,助长了“应试主义”之风。上述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对学生主体性与课堂控制艺术关系的误解。他们受到缺乏“操作艺术视角”的教育理论影响,误以为课堂控制会影响学生自主性发展,并在社会刻板印象影响下,想当然地以为大学生自主水平很高,无需教师过多干涉。而现实中,这些学生在经历中小学“应试主义教育”持续不断的洗礼后,自主性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因而在自主水平上有高低之分,若要发展他们的自主性离不开教师的帮助。因此,这种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冲突呼唤着控制艺术的回归。二是教师对控制艺术认识不足,将课堂控制简单化为教师霸权,怀疑课堂控制的正当性,并误解了教师教学职责,进而放松了课堂控制。事实恰好相反,控制艺术中的权威不等于霸权,教师实施控制艺术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习,而课堂控制本身就是教师教学职责的一部分。为了避免以上问题,我们必须完善大学课堂控制艺术理论。首先,它的必要性体现在实现大学使命需要以“控制”保留课堂教学质量的底线,良好师生关系需要“艺术性”来建立和维系;其次,操作艺术需要遵循“控制的”“暗示的”和“教学的”逻辑。现实问题的复杂性决定了课堂控制绝非仅仅是操作技术,而是操作艺术。这种控制艺术实际上是复杂性操作,即它不能被看作是某一次操作或某几次操作,而应该被看作是一个由各种复杂情境、问题、对策组成的操作系统。控制艺术没有唯一的“公式”,只有在娴熟技术基础上的“无招胜有招”。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教师无法掌握课堂控制艺术。他们可以用复杂性思维看待课堂问题,并以学习课堂控制技术为基础,在教学实践中总结控制艺术技巧,逐渐实现由控制技术向控制艺术的质的飞跃。

陈晓业[5](2017)在《书院制视域下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 ——以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改革开发的进度逐步深化,教育领域的改革也随之加深,大学教育从传统的“精英”教育逐步向大众教育实现转变,大学毕业生的人数逐年增长。与此同时,扩招后的大学毕业生总量与就业岗位需求总数越发失衡,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导致以市场为主导的双向选择就业模式难以真正到位等等以上种种因素导致了严峻的就业形势。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作为入学层次较低,学制相对较短的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前景面临重重困难。一方面,高职院校学生却对当前就业形势、就业面试技巧、现代社会职场情况等相关知识不熟悉,许多学生快毕业时呈现出择业观念陈旧,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未看清就业形式的严峻性等问题。另外一方面,高职院校学生在自身认识和评估方便短板较为明显,缺乏符合自身发展的择业观念,导致择业目标不明,定位不准。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以及知识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应用的不断进步,人特别是高素质人才业已成为了一个国家社会资源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更是国家之间综合实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之一,其重要性不可忽视。高职院校作为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肩负着培养创新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任务。这使得高职院校也应当发挥育人作用,把其纳入到高校教育的重点工作,积极开展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让高职院校学生及早地做好职业规划和发展路线,应对社会的挑战,解决就业问题的同时,实现个人与社会效益最大化。但当前高职院校相关工作存在很多不足和薄弱环节,无法满足当前学生对该项教育的主体需求。同时,许多高等学校在积极进行育人模式的新探索和实践——借鉴了英美着名大学住宿书院制模式,又同时继承我国古代书院文化精神的新型“书院”管理制度(又被称为“书院制”)。新型“书院”的性质而论,不仅是以宿舍作为管理平台,进行学生社区管理,更为重要的是高校实施通识教育的重要场所,肩负着全面发展人才培养的使命。这也为高职院校学生提高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开展更高质量的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本论文通过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以及人物访谈法开展相关研究,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书院制管理相关理论为指导,选取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为研究样本,发放调查问卷和对师生进行访谈,分析和研究当前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状况和存在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书院制在促进学生管理、通识教育等方面的优点,提出解决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问题的思路和对策。本论文主要从以下五个部分进行展开:第一部分,主要围绕论文的研究背景以及问题的提出,国内外研究状况及文献综述,研究的内容、思路、方法和创新点进行阐述。第二部分,相关概念界定和优势分析。首先针对职业、职业生涯、职业生涯规划等职业生涯教育的概念界定;其次是对古代书院、现代书院及大学倡导的通识教育进行辨析界定;而后是对书院制视域下推动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所具备的优势进行分析。第三部分,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和书院制实践探索的调查。以笔者所在的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和查阅相关材料,对学校当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开展的情况以及书院制建设实践状况进行说明。第四部分,笔者以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为研究样本,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对三个年级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对已经回收的有效问卷中高职院校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感知现状进行统计,同时对师生进行访谈。从学生个人的自身意识淡薄和学习动力不足、自我认识欠缺和职业目标定位模糊等方面;学校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重视不够、师资队伍和教育内容匮乏以及社会实践环节薄弱等方面分析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第五部分,笔者根据上述对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问题的分析,结合相关理论和已有的实践基础上,从树立科学理念,把握现有优势;设置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专门机构;不断完善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设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多元化、专业化学习型团队;立足书院建设和资源优势,搭建高职院校学生实践平台;不断完善和优化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建设等六个方面论述书院制视域下推动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可行性对策建议。

张新平[6](2014)在《中外高等医学教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以改革推动发展、提高质量,不断消除制约教育发展和创新的体制障碍。高等医学教育管理体制作为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落脚点是顺应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发展需要、提高人民生命健康水平的重要环节。办好适应社会发展、人民需要的高等医学教育事业是新时期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本研究从隶属关系、资源配置、学制学位、质量保障四个方面出发,通过对国内高等医学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现状进行深入研究并且与国外高等医学教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进行对比分析,查找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管理体制不足,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适合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发展的措施,促进医学教育可持续发展。全文共分八个章节:第一章:界定了高等医学教育管理体制的有关概念,对课题研究的背景进行分析阐述,为课题进一步开展提供理论指导。第二章:论述了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和发展改革,包括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和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对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论述实则也彰显了高等医学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发展和改革史。第三章:从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两个方面分析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必要性。第四章:整理归纳以英、美、日、法四个国家为代表的国外高等医学教育管理体制的特点,总结其在教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方面的先进经验。第五章:通过查阅卫生统计年鉴、教育统计年鉴并咨询专家的方法,对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进行深入分析。第六章:在第四章的基础上,从隶属关系、资源配置、学制学位、质量保障四方面出发,对比国内外高等医学教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异同;第七章:在分析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体制现状、对比国内外差异的基础上提出对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建议,通过问卷的形式征询专家和学生的意见;第八章:通过查找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管理体制在隶属关系、资源配置、学制学位、质量保障四个方面的缺陷和不足,借鉴国外高等医学教育管理体制的先进经验,充分听取专家和学生意见的基础上,提出对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改善建议。

王一军[7](2012)在《从“高深学问”到“个人知识” ——当代大学课程的秩序转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学课程研究中的知识问题是大学课程开发的本质问题,也是大学课程研究的核心问题。围绕“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形成了大学课程研究的教育学范式,围绕“谁的知识最有价值?”形成了大学课程研究的社会学范式。在数字化生存方式、知识民主化和学习型社会的背景上,同文化多样性一样,知识越来越多元化、个性化。在高等教育走向普及化的进程中,大学逐渐成为各种知识交流的场所,成为大学人自我发现、自我建构的重要驿站,每一个体的价值在大学中都得到认同,于是“每一个人的知识都有价值吗?”成为新的知识论题,也是新的课程论题。本文引入“个人知识”概念,试图围绕这一新论题,寻求对当代研究型大学课程进行哲学建构。论文把大学课程概念化为秩序,用秩序理论描述大学课程的社会性质、系统属性和实践特征。秩序的基础是制度,本文用诺斯的制度分析框架,即正式规则、非正式约束以及二者的实施特征,对应大学课程系统中的正式课程、隐性课程与课程实施,形成大学课程秩序的研究框架。在知识与大学的双重演进中,大学课程由“普遍知识秩序”转向“高深学问秩序”,在当代历史条件下正在走向“个人知识秩序”。本文对“个人知识秩序”的分析与描述以方法论个人主义为基础,确认社会认知以个人建构为前提,通过个人需求分析探讨大学课程制度设计的具体内容与策略。当代大学课程的秩序转型,沿着从“高深学问”到“个人知识”这一路径,本文首先明确知识问题的研究视角,提出大学课程作为秩序这一论题,反思当下的大学课程秩序,探讨新的课程秩序生成的必要与可能,并重点对新秩序进行理论建构。研究从七个部分展开:引言,探寻大学课程研究中的知识问题,从知识探索与大学课程的内在关联,寻求超越知识的大学课程研究思路,明晰本文的研究设计;第一章,大学课程是一种秩序的存在,从大学课程的内涵分析与秩序的诠释入手,探寻大学课程作为秩序的意义、实践表征和功能,分析大学课程秩序的生成、类型和维持条件,基于理论探讨疏理大学课程秩序从“普遍知识”秩序向“高深学问”秩序变迁的历史轨迹;第二章,高深学问秩序的当代反思,从分析高深学问秩序的维持条件入手,基于现状调查等实证研究,阐明高深学问秩序与社会需求的疏离、学问本位课程与学生发展需要的脱节、管理制度与教授观念的冲突等问题,从而得出高深学问秩序失调的结论和秩序重构的必要性;第三章,个人知识秩序建构的必要与可能,分析当代知识的特征及对课程秩序的影响,找寻个人知识与课程重构的内在关联,对有关个人知识的理论进行综述,明晰作为课程秩序的个人知识的意义轨迹,在大学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开发实践思路等方面对个人知识秩序进行建构,并基于实践案例分析阐释大学课程个人知识秩序生成的可能;第四章,促进个人知识秩序生成的制度重建,根据制度变迁的框架,围绕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整体设计的正式课程、丰富学生的学术经历的隐性课程、以服务学生行动学习为主旨的课程实施进行制度设计,以彰显个人知识秩序的制度诉求;第五章,走向“发展自由”,通过对大学演进中自由意义建构的嬗变,探讨大学所追求自由的当代命运,从大学教育意义上探寻从学术自由走向“发展自由”的必然性,从学理上阐述发展自由的内涵,基于个人知识秩序探讨学生与教师的发展旨趣;结语,着重阐明当代研究型大学课程就是秩序自觉中的学生个人知识建构。本文的主要结论:(1)“每一个人的知识都有价值吗?”是当代大学课程思考的基本知识问题,这一问题的探讨超越了课程作为一种教育实践计划与方案的传统内涵,而成为一种政治、一种消费、一种制度、一种文化;(2)大学课程是一种秩序的存在,在不同的实践层面上分别表现为一种理智性的标准秩序、一种信念性的文化秩序、一种情感性的伦理秩序,三者有机统一构成整体的课程秩序状态,并具有外部关涉、目标驱动、主体合作、对话生成、持续发展等鲜明的实践表征;(3)大学课程秩序生成于古希腊知识遗产的土壤,因宗教的控制和国家的人才诉求得以维持,从“普遍知识秩序”到“高深学问秩序”,知识演进固然是内在动因,却离不开中等教育大众化、人才的专业性需求、研究成为大学职能、大学享有学术自由等外部因素的综合作用,一个半世纪以来,“高深学问”成为大学存在的合理依据与哲学基础;(4)“高深学问秩序”的维持,依赖于“大学是高深学问的领地”、“大学学习是少数精英的特权”、“大学学术自治”、“学者的学术自由”等四个条件,但在当代大学教育生态中,这些条件基本丧失,使这一课程秩序与社会需求疏离、与学生需要冲突、与教授观念相左,导致秩序失范而备受指责;(5)“高深学问秩序”向“个人知识秩序”转型,是与当代知识状况相适应的,“知识生产模式2”的出现、学术资本主义的兴起、知识民主化进程加快构成了当代大学内外知识的主要特征,对大学课程秩序的冲击具体表现为个性化知识建构成为课程重要目标、课堂由知识传播的场所变为知识交流的场所、传统的学科体系受到跨学科研究需要的冲击、促进了教学与研究关系的重建,对个性化知识建构诉求、学科知识范式的式微以及教学向生活的转移,显示出“个人知识”课程秩序生成的必要性;(6)围绕个人知识的研究,既有一般知识论的理解,也是一种意会认知理论,还是一种社会行动理论,但无不昭示知识的主体建构性、内隐性和分立性,其本质是人自身价值的发现与觉醒,其课程意义表现为主体解放的旨趣、意会认知的方法和行动学习的过程,在个人知识建构的意义上,大学是学生自我唤醒、学术体验和理智生成的地方;(7)在课程目标的意义上,“个人知识”可理解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个性化建构、在具体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行动中所采取的独特思路与方法、对知识价值与自我需要的意知、理性信念与情感寄托,据此,大学课程的开发目标包括丰富学术体验、建构专业知识、提升意会能力和唤醒理智激情四个维度;(8)推动“个人知识秩序”生成的课程制度建设包括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正式课程整体设计、丰富学生学术经历的隐性课程开发、服务学生行动学习的课程实施安排,这种制度生态的维持需要建立“发展自由”的理念,促使学生成为自我探险者、教授成为课程开发者。大学课程秩序是特定历史时期知识状况在教育生活中的具体反映,不同的课程秩序之间有历史的承继性但并不相互排斥。大学课程开发与研究要从自然状态走向秩序自觉,“个人知识秩序”将生成研究型大学课程的新意义,即秩序自觉中的学生个人知识建构。

张赛锋[8](2011)在《美国大学教师聘用机制研究 ——以哈佛大学为例》文中指出一流的大学必然拥有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师资队伍是成为一流大学的必要条件。而在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大学教师聘用机制作为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吸引优秀人才从教、激发教师积极性、确保教育质量的强有力保障。美国大学正是因为有成熟的聘用机制,才能长期保证其一流的师资队伍与教育质量。美国大学教师聘用机制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已日趋完善的,从招聘到考核晋升再到相关的聘后保障机制,已形成了较规范的运作模式。具有招聘过程公开公平、考核制度科学合理、晋升制度严格规范、相关保障制度高效完备等特点。其成功经验可为我国高校体制改革而用。我国大学自实行教师聘用制以来,很多大学都纷纷进行了一系列的人事制度改革,包括人才招聘、人才录用、教师职称评审等方面。这些举措的实施,使大学教师聘用机制逐步趋于规范,优化了人力资源的配置,提升了教师的质量,也推动了高校体制改革的发展。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大学在教师聘用的过程中,还存着行政干预过强、对待聘用制度的观念守旧等问题。通过研究美国大学教师聘用机制,可为我国大学教师聘用机制的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本文主要是在对美国大学教师聘任制度的历史和现状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哈佛大学教师聘用机制的分析,总结了美国大学教师聘用机制的特点,比较借鉴了美国大学教师聘用机制在具体操作上的先进经验,针对当前我国大学教师聘用机制建设中存在的不足,提出美国大学教师聘用机制对我国的启示。

张和平[9](2011)在《论“可就业能力”视野下的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文中提出可就业能力不同于"职业探索期和创立期"的就业能力,而是指在工作中获得和保持新工作的能力。通过比较可就业能力的结构模型,探讨大学理念与就业能力、大学人才培养模式与可就业能力的内在关系,并对我国大学生可就业能力的培养模式和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方向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讨。

张和平[10](2010)在《论“可就业能力”视野下的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文中认为本文所探讨的可就业能力不同于"职业探索期和创立期"的就业能力,而是指在工作中获得和保持新工作的能力。本文首先引入可就业能力的概念,在分析可就业能力的结构模型的基础上,进而探讨了大学理念与就业能力、大学人才培养模式与可就业能力的内在关系,并对我国大学生可就业能力的培养展开了一些思考。

二、宽松的教育──以哈佛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宽松的教育──以哈佛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从设计为人到设计育人——通识设计课程研究
    一、背景:设计育人
        (一)在人人设计的时代:数字时代的技术、设计与人
        (二)学科之显隐:包豪斯百周年纪念中缺席的设计通识
        (三)设计亦育人:当代高校美育发展视野下的通识设计教育
    二、概念:何谓设计通识
        (一)“高校”:高等教育层面
        (二)“通识”:面向通识教育和“通识”中西比较差异
        (三)设计——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的课程
        (四)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
        (五)通识与“专业通识”
    三、综述:研究史与问题
        (一)文献综述:从知识、理论、思维到课程实践
        (二)总体特征与突出问题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目的:从“概念”到“形式”
        (二)内容框架:“为什么—有什么—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
        (三)方法:从解决问题到基于“概念设计”的研究
    五、研究意义与目标
        (一)意义:育人与学科的不可分性
        (二)目标:学术材料、理论建构、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为什么:历史语境与当代使命
    第一节 设计成为通识——学科发展中的历史渊源
        一、设计通识与 19 世纪欧美大学艺术学科初创—诺顿美术课程中的设计教育
        二、设计通识与 20 世纪初期专业设计教育变革—早期包豪斯教育中的通识渊源及美国新包豪斯的通识设计思想
        三、设计通识作为战后设计研究的目的与结果—欧洲“设计思维”研究与“设计”成为英国中小学国家课程
        四、设计通识成为当代设计学科拓展动力——当代斯坦福设计思维引发的设计学科变革
        五、我国传统设计教育史“专业”与“通识”关系——传统造物中工匠职业教育与文人艺术的交互
    第二节 设计作为美育——新时代高校美育的形式
        一、我国传统美育思想与设计美育的表现形式
        二、近现代我国高校“美育”理解变迁与设计美育特点
        三、当代我国高校“美育”发展历史机遇与困局并存
        四、设计教育成为当代高校美育载体的优点
        五、“设计美育”的当代中外美学理论基础
第二章 有什么:发展现状与比较思考
    第一节 贯通或是悬置?——中小学设计课程标准比较
        一、设计引领艺术、技术:英国国家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二、设计作为视觉艺术素养:美国国家艺术标准
        三、我国中小学设计教育的“标准悬置”与“裂隙修复”
    第二节 从基础到前瞻——高校通识设计课程比较
        一、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演化与课程制度形成
        二、美国大学通识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三、美国通识设计课程的主要类型与学科内容-功能特征
        四、高校通识设计课程:从“专业科普”迈向“育人联结与学科前瞻”
第三章 是什么:研究核心——概念、内容、课题方法
    第一节 课程概念思考
        一、概念回溯:“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内外两种视野
        二、内涵思考:比较视野下的课程内涵特征解析
    第二节 课程内容辨析
        一、学科内外:今天“设计”概念何为?
        二、育人对接:从核心素养视野到设计通识的核心素养
        三、设计实践/实验:“通过设计实践进行的教育”
    第三节 课题设计价值
        一、通识设计课程教学设计的特殊性
        二、过去教训:教学自身缺乏“设计”
        三、课题设计:使教学与课程成为一种“艺术”的核心
第四章 教什么:课程内容建构理论
    第一节 课程学视野:课程内容建构的学理基础
        一、当代课程理论中的课程内容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建构的理论框架
    第二节 通识与美育视野: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三层次理论
        一、通识与美育的目标指向与层次性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三层次理论
    第三节 学科视野:课程内容的知识与能力形态
        一、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知识形态:学科“破界”与“跨界”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核心能力: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第四节 设计通识的核心能力——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培养
        一、从设计形式4 属性看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基本类型
        二、基于知觉-媒介-抽象的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三、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四、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五、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第五章 怎么教: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第一节 课题的本质与设计方法研究——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一、课题的本质及其设计方法: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二、设计通识典型课题分析
        三、通识设计课题设计方法:差异与应对策略
    第二节 微观: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4 种类型的课题设计研究
        一、基于“知觉-媒介-抽象”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二、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三、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四、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
    第三节 中观:通识设计内容3 层次的课题设计研究
        一、“设计语言”的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二、“设计返身”的课题设计研究
        三、“设计自由”的课题设计——在设计中自由
    第四节 课题设计方法总结与作为教学设计形式的展望
        一、微观和中观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总结
        二、宏观、抽象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展望
结论 “造物亦育人”——面向未来的高校通识设计课程
    一、异化与回应:设计作为一种通识性人文实践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再思考 ——设计学科核心素养与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三、课题设计作为育人体验设计和课程推广关键
附录一:本文专业案例分析与通识课题设计目录
附录二 西南交通大学通识课《设计美育Ⅰ:从艺术到设计》课程教学(2020-2021 秋季学期)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2)由美国“分数贬值”现象反思我国高校学生评价体系改良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美国高校“分数贬值”现象及争议
    (一)事实
    (二)争议
二、美国高校“分数贬值”现象的原因及负面影响
    (一)原因
    (二)威胁
三、我国高校重拾优质学生评价体系的改良策略
    (一)坚持立德树人,努力实现高校内涵式发展
    (二)严肃制定、严格执行、定期完善评价机制
    (三)倡导互动参与、内容全面、校企对接的发展性评价体系

(3)通往全面发展之路 ——新型经济全球化构建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1.1 经济全球化的徘徊
        1.1.2 有关中国崛起的叙事
    1.2 选题意义
        1.2.1 现实意义
        1.2.2 理论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经济全球化研究的兴起
        1.3.2 经济全球化的内涵与本质
        1.3.3 经济全球化的起源和发展
        1.3.4 综述小结
    1.4 论文结构与研究方法
        1.4.1 论文结构与技术路线图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与不足
第2章 权力导向的第一轮经济全球化
    2.1 欧洲新帝国主义主导下的均势秩序
        2.1.1 欧洲的主导地位
        2.1.2 同盟均势下的帝国主义决策机制
        2.1.3 作为经济竞争副产品的新帝国主义
        2.1.4 丛林法则理念推动下的殖民活动
    2.2 新帝国主义时代的经济全球化
        2.2.1 首个完整的全球性世界
        2.2.2 作为保障机制的金本位制
        2.2.3 中心-外围式的分工体系
        2.2.4 贸易保护升级下的经济全球化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规则导向的第二轮经济全球化
    3.1 美式霸权主导下的“自由主义国际秩序”
        3.1.1 欧洲的衰落以及美国的崛起
        3.1.2 构建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
        3.1.3 战后国际经济合作的霸权属性
    3.2 20世纪80年代前的世界经济
    3.3 规则导向下的经济全球化
        3.3.1 贸易自由化与全球市场的延伸
        3.3.2 生产全球化与跨国公司的崛起
        3.3.3 金融国际化与资本市场的形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推行以全面发展为导向的新型经济全球化
    4.1 两轮经济全球化的比较分析
    4.2 经济全球化的国际困境
        4.2.1 非中性规则的变现途径
        4.2.2 非中性规则的后果
    4.3 经济全球化的国内困境
        4.3.1 全球化的“脱嵌”与民粹主义的兴起
        4.3.2 民粹主义的经济根源
    4.4 推行以全面发展为理念的全球化
    4.5 新型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及建设路径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制度质量与贸易开放的经济增长效应
    5.1 贸易开放的经济增长效应
        5.1.1 制度质量与现代经济增长
        5.1.2 贸易开放-经济增长关系中的制度质量
    5.2 实证研究分析
        5.2.1 实证研究思路
        5.2.2 静态面板模型设定
        5.2.3 变量选择与说明
        5.2.4 主要变量描述性分析
    5.3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5.3.1 模型数据相关检验
        5.3.2 基准回归结果与分析
        5.3.3 交互效应分析
        5.3.4 稳健性检验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制度视角下的国别参与路径研究
    6.1 制度建设的复杂性和规则的先导地位
    6.2 南北国家制度需求的差异性
    6.3 促进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价值链
        6.3.1 发挥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
        6.3.2 放宽市场准入
        6.3.3 提高贸易基础设施水平
        6.3.4 加强法治和标准建设
    6.4 推动发达国家内部改革
        6.4.1 增加就业机会以应对收入停滞
        6.4.2 推动全球化“入嵌”以缓和经济不平等
        6.4.3 调整政府和私营部门之间关系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区域公共产品视角下的全球经济治理
    7.1 超越国界的公共产品理论
        7.1.1 全球化过程中公共产品内涵的外延
        7.1.2 国际秩序的构建与全球公共产品理论发展
    7.2 伴随着地区主义兴起的区域公共产品理论
        7.2.1 区域公共产品的理论发展
        7.2.2 区域与全球公共产品的关系
    7.3 公共产品理论视角下的全球经济治理
        7.3.1 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发展路径
        7.3.2 全球公共产品的供给困境
        7.3.3 区域经济联系日益加强
    7.4 全球经济治理的中国方案
        7.4.1 “一带一路”倡议的区域公共产品属性
        7.4.2 增加稀缺性区域公共产品的供给
        7.4.3 整合过剩的公共产品
        7.4.4 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国际定位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国际秩序视角下的经济全球化进程
    8.1 新帝国主义均势秩序和第一轮经济全球化
    8.2 “自由主义国际秩序”及其导向下的经济全球化
    8.3 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秩序的互动
        8.3.1 国际秩序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机理
        8.3.2 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秩序有反作用
    8.4 “自由主义国际秩序”的困境
        8.4.1 主导价值观的合法性开始弱化
        8.4.2 西方阵营内部的危机
    8.5 塑造经济全球化的国际秩序基础
        8.5.1 无界的国际秩序
        8.5.2 包容的价值规范
        8.5.3 开放多元的国际经济制度安排
    8.6 本章小结与中国的国际秩序观
第9章 结论与启示
    9.1 本文主要结论
    9.2 新型经济全球化的“中国叙事”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将控制艺术带回大学课堂 ——论课堂控制与学生自主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缘起
    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课堂控制
        二、课堂控制艺术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课堂控制研究的现有视角及检视
        二、现有研究中操作艺术视角的缺失及带来的影响
        三、把“操作艺术”带回课堂控制研究中:现实的需要
    第四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的分解
        二、研究思路及具体研究方法
    第五节 本研究的价值和创新点
        一、研究价值
        二、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大学课堂控制缺失艺术性的问题与分析
    第一节 控制缺乏灵活性,硬控制缺位,出现“破窗效应”
        一、课堂中硬控制缺位的现象及分析
        二、缺乏有力控制,形成破窗效应
    第二节 控制缺乏连贯性,不良隐性文化“代际传递”形成平庸之恶
        一、课堂控制缺乏连贯性,难以形成优秀课堂文化
        二、隐性文化的“代际传递”中,学生无意识地犯错
    第三节 控制缺乏全局性,助长应试主义之风
        一、大学内的应试主义
        二、课堂控制缺乏全局性,促成完整的大学应试主义逻辑体系
第三章 大学课堂控制何以走入困境
    第一节 大学教师对课堂控制艺术与学生自主性发展关系的误解
        一、教师受已有研究影响,将学生自主与课堂控制对立起来
        二、教师对学生自主性发展水平的判断受到刻板印象影响
        三、打破刻板印象的两个个案
        四、学生自主性发展水平有高低之分
        五、消解矛盾:呼唤控制艺术的回归
    第二节 大学教师对课堂控制艺术认识不足
        一、将课堂控制艺术中的权威简单化为霸权
        二、质疑课堂控制艺术的正当性
        三、在认识上将课堂控制艺术排除在教师教学职责之外
第四章 大学课堂控制艺术的理论建构
    第一节 大学课堂控制艺术存在的必要性
        一、实现大学使命需要以“控制”保留课堂教学质量的底线
        二、良好师生关系需要“艺术”保驾护航
    第二节 大学课堂控制艺术的理论逻辑
        一、控制论的逻辑
        二、暗示的逻辑
        三、教学的逻辑
    第三节 课堂控制艺术是复杂性操作
        一、课堂控制艺术的内涵
        二、教学的复杂性与课堂控制艺术
第五章 教师如何掌握课堂控制艺术
    第一节 用复杂性思维分析课堂问题
        一、发展教师的复杂性思维
        二、创造用复杂性思维分析课堂问题的情境
    第二节 学习课堂控制技术
        一、学习基本控制技术
        二、掌握促进学生自主性发展的技术
    第三节 从教学中总结控制艺术技巧
        一、印象管理
        二、重视语言的魅力
        三、控制身体的艺术
        四、积极的反馈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列表
致谢

(5)书院制视域下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 ——以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选题背景和研究目的意义
        1. 选题背景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 文献综述
        1.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2. 书院制
    (三)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1. 研究内容
        2. 研究思路
    (四)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 研究方法
        2. 创新点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相关概念界定
        1. 职业
        2. 职业生涯
        3. 职业指导
        4. 职业生涯规划
        5.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二) 书院制相关概念界定
        1. 古代书院
        2. 现代书院制
        3. 通识教育
    (三) 书院制视域下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优势
        1. 重视通识教育功能,有利于教学效果提高
        2. 注重以学生为本,满足个性化发展需求
        3. 搭建学生自主管理平台,提高学生主动性
        4. 实行导师导生制,发挥朋辈教育的作用
        5. 丰富非形式教育,拓宽学生实践的覆盖面
二、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及书院制实践探索
    (一)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
        1.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重视程度加深
        2.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不断优化
    (二) 当前高职院校书院制实践探索
        1. 落实书院相关运行制度建设
        2. 搭建导师辅导,学生自治的社区自我教育平台
        3. 特色鲜明的博雅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书院特色文化
三、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
        1. 高职院校学生自身存在不足
        2. 高职院校在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存在不足
    (二)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1. 当前社会形势和环境的影响
        2. 学校环境和办学特点的影响
        3. 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限制
        4. 传统家庭观念影响
四、书院制视域下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对策
    (一) 树立科学理念,把握现有优势
        1. 学校角度——“三大理念”
        2. 学生角度——“四个自觉”
    (二) 设置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专门机构
    (三) 不断完善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设置
        1. 丰富课程教学内容和形式
        2. 多层次多角度的“课程—非形式教育活动”协同运作
        3.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
    (四)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多元化、专业化学习型团队
        1. 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2. 开展多方面培训,转变自身观念
        3. 重视自身实践
    (五) 立足书院建设和资源优势,搭建高职院校学生实践平台
        1. 开展形式多样的非形式教育活动
        2. 成立职业生涯规划相关学生社团、协会
        3. 组织校外企业实践,拓宽外界视野
        4. 组建书院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坊
    (六) 不断完善和优化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建设
        1. 引进科学测评工具,完善个性化职业生涯指导和服务
        2. 建设书院二级心理辅导站
        3. 主动抢占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网络高地
        4. 完善相关软硬件配套,提供必要保障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中外高等医学教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本课题研究背景
    1.2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价值与研究意义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和方法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我国高等教育及高等医学教育发展历程
    2.1 高等医学教育相关概念及界定
    2.2 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和改革趋势
    2.3 我国高等学校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发展
    2.4 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发展历程
    小结
第三章 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3.1 理论价值
    3.2 实践意义
    小结
第四章 国外高等医学教育管理体制现状分析
    4.1 美国高等医学教育管理体制
    4.2 英国高等医学教育管理体制
    4.3 日本高等医学教育管理体制
    4.4 法国高等医学教育管理体制
    小结
第五章 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管理体制现状分析
    5.1 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外部宏观管理和办学体制政策分析
    5.2 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内部管理体制分析
    5.3 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筹资体制分析
    5.4 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学制学位体制现状
    5.5 我国高等医学教育质量保障体制现状分析
    小结
第六章 中外高等医学教育管理体制对比分析
    6.1 隶属关系
    6.2 资源配置
    6.3 学制学位
    6.4 质量保障
    小结
第七章 目前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管理体制现状的调查研究
    7.1 调查对象的确定
    7.2 问卷设计
    7.3 调查问卷人.统计学分析
    7.4 主体问卷分析
    小结
第八章 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展望
    8.1 我国高等医学教育隶属关系改革展望
    8.2 我国高等医学教育资源配置改革展望
    8.3 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学制学位改革展望
    8.4 我国高等医学教育质量保障改革展望
    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表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学研究及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7)从“高深学问”到“个人知识” ——当代大学课程的秩序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探寻大学课程研究中的知识问题
    一、从关注“什么知识”到关注“谁的知识”
    二、超越知识——大学课程研究的新视野
    三、当代大学课程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四、本文选题的意义与研究设计
第一章 大学课程作为秩序的存在
    一、大学课程与秩序分析
    二、大学课程秩序的实践表征与功能
    三、大学课程秩序的构成
    四、大学课程秩序的生成与维持
    五、知识演化中的大学课程秩序类型
第二章 高深学问秩序的当代反思
    一、高深学问秩序的维持
    二、高深学问理想与社会现实需求的疏离
    三、学术本位课程与学生需要的冲突
    四、制度安排与教师观念的差异
    五、当代高深学问秩序的失调与重构
第三章 个人知识秩序建构的必要与可能
    一、从当代知识特征看大学知识转型的必要性
    二、个人知识理解的多种视角
    三、大学课程的个人知识秩序
    四、大学课程个人知识秩序建构的可能
第四章 促进个人知识秩序生成的制度重建
    一、正式课程——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整体设计
    二、隐性课程——丰富学生的学术经历
    三、课程实施——服务学生的行动学习
第五章 走向“发展自由”
    一、大学演进中对自由追求的意义嬗变
    二、“发展自由”的内涵
    三、学生与教授的发展旨趣
结语 秩序自觉中的学生个人知识建构
参考文献
附录1:研究型大学本科学生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2:研究性大学课程有关问题访谈提纲
后记

(8)美国大学教师聘用机制研究 ——以哈佛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思路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思路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美国大学教师聘用机制的历史沿革与聘任形式
    第一节 美国大学教师聘用机制的历史沿革
    第二节 美国大学教师聘用形式
        一、试用期制
        二、聘任合同制
        三、终身教授制
        四、三种聘任制度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 美国大学教师招聘过程
    第一节 招聘程序
    第二节 招聘信息发布
    第三节 应聘资格
第四章 美国大学教师考核与晋升制度
    第一节 美国大学教师考核制度
        一、考核程序
        二、考核内容
        三、评价主体
    第二节 美国大学教师晋升制度
        一、晋升程序
        二、晋升条件
        三、终身教职晋升
第五章 美国大学教师聘后保障机制
    第一节 充分的法律保障
    第二节 完备的福利待遇
    第三节 宽松的学术环境
    第四节 多样的培训计划
第六章 美国大学教师聘用机制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
    第一节 美国大学教师聘用机制的特点
        一、公开公平的招聘过程
        二、科学全面的考核制度
        三、严格规范的晋升制度
        四、完备高效的保障机制
    第二节 美国大学教师聘用机制对我国的启示
        一、扩大大学聘用自主权,防止行政干预过强
        二、严格规范聘用过程,形成高质流动的教师队伍
        三、完善聘后保障机制,确保师资力量的可持续发展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9)论“可就业能力”视野下的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变革(论文提纲范文)

一、可就业能力的研究背景
    (一)可就业能力的内涵及研究现状
    (二)职业环境变化与可就业能力
二、可就业能力与大学人才培养
    (一)可就业能力的结构
    (二)大学理念与可就业能力
    (三)大学人才培养模式与可就业能力
三、对我国大学生可就业能力培养的思考

四、宽松的教育──以哈佛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D]. 曹勇.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由美国“分数贬值”现象反思我国高校学生评价体系改良策略[J]. 邵然. 大学, 2020(42)
  • [3]通往全面发展之路 ——新型经济全球化构建路径研究[D]. 王伟.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20(01)
  • [4]将控制艺术带回大学课堂 ——论课堂控制与学生自主的关系[D]. 韦薇. 厦门大学, 2017(05)
  • [5]书院制视域下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 ——以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D]. 陈晓业. 广西师范大学, 2017(01)
  • [6]中外高等医学教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比较研究[D]. 张新平. 第三军医大学, 2014(01)
  • [7]从“高深学问”到“个人知识” ——当代大学课程的秩序转型[D]. 王一军. 南京大学, 2012(10)
  • [8]美国大学教师聘用机制研究 ——以哈佛大学为例[D]. 张赛锋. 湖南师范大学, 2011(07)
  • [9]论“可就业能力”视野下的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变革[J]. 张和平.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11(02)
  • [10]论“可就业能力”视野下的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A]. 张和平. 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0

标签:;  ;  ;  ;  ;  

通识教育——以哈佛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