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入世”后每年将增加12000000个就业机会(论文文献综述)
罗小军[1](2014)在《新型大国经济关系的生成改革开放以来的中美经济外交(1978-2012)》文中提出21世纪是中美关系的世纪,把握21世纪的国际秩序,必须首先研究中美关系。洞察中美关系的发展趋势,根本在于把握中美经济关系的发展,而从国际政治研究的角度而言,把握中美经济关系的趋势,关键是研究中美经济外交。中美经济外交最核心的线索是崛起的国家与守成国家的互动发展关系。基于垂直分工的经济互补、基于相互依存不对称向对称的发展、崛起国家与守成国家的互动,这三大因素构成了中美经济外交的结构特征和环境。美方在国际分工中总体处于上游、在相互依存中拥有优势,常常是中美经济外交互动中的施动方,中方常常处于应对方,但从体系而言,美方总体处于守成一方,中方处于崛起方,中方拥有的资源和能力不断增强,从而日益具有主动性和话语权。随着相互依存的发展,中美经济外交中结构性因素潜移默化发生变化,但美方仍然居于优势地位,除了贸易领域,投资领域、金融领域的不对称性依然显着,但变化已经开始向投资和金融领域延伸。双边宏观协调已经建立机制化渠道,全球治理也在双边机制范围内率先发酵,并对多边对话发挥着着引领作用。从制度变迁的角度而言,依据双边经济沟通机制的建设情况和参与体系层面制度的建设情况,改革开放以来的中美经济外交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中美经济外交初始化(1978-1988),中美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这一基础设施,缔结中美贸易协议,中美经济外交初始化;中美经济外交正常化(1989-2000),历经政治动荡,确立PNTR关系,签订入世协议,中美经济外交政治脱敏,启动了中美经济外交正常化阶段;中美经济外交机制化(2001-2007),2001年中国入世,中美双边有了共同的底层的经济沟通机制,2006年中美设立战略经济对话机制,构成中美经济外交顶层设计,从而中美经济外交形成了多层次立体沟通机制,机制化特征显着;中美经济外交包容化(2008-2012),在金融危机面前,全球第一和第二大经济体、增长发动机,休戚相关,参与宏观协调和全球经济治理,中国于2011年承认了美国领导的国际经济秩序的主导作用,与美国2006年认为中国已经纳入到体系内发展遥相呼应,一种相互包容的经济外交形成,一种新型大国经济关系开始。这种新型大国经济关系新鲜在三处:不同于一战前历史上,崛起国家和守成国家互动的方式,他们最后都走向了战争;不同于一战后美苏的经济竞争和外交,他们最后闹了个你死我活;不同于二战后美国与德国日本的经济外交,德国和日本的经济外交是在美国主导的体系内进行。中美经济外交走出了一条不同社会制度的经济体,从体系外到体系内再共同参与国际经济规则和秩序建设的的经济外交互动路径,一种新型大国经济关系形成,这种新型大国经济关系为全面的新型大国关系铺就了道路。35年的中美经济外交验证了,美国对华保持接触外交和中国对美持续开放这一互动模式的理性。35年来,美国的遏制和制裁都最后损人不利己,35年来中国的开放与进步收获了持续的红利。尽管前路仍有坎坷,但这种理性和战略必须坚持,这是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关键姿态。如果没有意外,中国的崛起和美国的守成,是一个长期的互动过程。2012年中国经济总量才占美国经济总量的51%,如果中美保持过去35年的经济增长绩效,中国最快10多年,最慢需要近百年,才能在经济总量上赶上美国。相互依存的对称性发展,也需要更长的时间。权力转移是渐进的,尽管中国迅速崛起,美国仍然拥有相对优势。美国需要中国分担更多的国际责任,中国也愿意分享更多国际话语权。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秩序的建设,需要提供更多国际公共产品,中国如想实现大国梦、强国梦,除了自身的发展和壮大,必须能够给国际社会提供普世价值、提供国际公共产品和服务,随着力量的发展,必须更有担当。在一个竞争性的国际社会中,权力与责任是会趋于对应的。这是崛起的中国必须正面的,理性看待的。从美国角度而言,保持开放和包容,是美国主导的国际体系能够继续焕发新生命的关键。
蓝文娟[2](2010)在《我国对外贸易与就业关系的实证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特别是入世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对外贸易总额已经位居世界第二。1978年我国的进出口总值为206亿美元,截止到2008年底已经达25616亿美元,31年增长了123倍,年均增长18.1%。尽管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对外贸易于2009年首次出现下滑态势,我国对外贸易总额仍保持了22072亿美元的成绩,在全球可谓一枝独秀。与此同时,我国就业问题日益严峻。从2001年至2008年,我国城镇失业人数从894万人一直上升到1324万,增长48%。在世界性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外贸受阻,经济增长放缓,失业人口大量增加,再加上农村需要转移的富余劳动力、城市下岗需再就业的人员,每年新毕业学生等,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愈发尖锐,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对外贸易突飞猛进的同时就业问题愈发严峻,对外贸易对就业的正面影响并不明显,那么,在我国对外贸易增长与就业之间到底存在着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这种关系的发展规律和趋势又是怎样的?本文结合我国就业和对外贸易发展现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运用1978年~2009年的城乡人口就业人数,进、出口额进行回归分析,对我国对外贸易与就业之间关系进行了总体考察,同时将我国对外贸易对就业的影响进行了阶段分析,总结了我国对外贸易对就业影响的一般规律,结合新时期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挑战和机遇,尝试从贸易角度探索适合我国的就业促进对策,为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转型、对外贸易政策调整和就业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本文共包括六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文章的结构框架、研究方法和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二部分是理论回顾和文献综述,本文在研读总结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各种国际贸易理论关于对外贸易就业影响的表述进行了概括和梳理,从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凯恩斯贸易乘数理论、有限贸易保护理论到战略贸易理论,形成了较为系统的阐述。同时对国际贸易对就业影响的国内外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为文章后面的论述奠定理论基石。第三部分是就国际贸易对就业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本文立足于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基于大量的最新的数据,向前延伸到改革开放伊始,向后一直到2009年,通过回归分析法和阶段分析法对对外贸易与就业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探究国际贸易在我国5个历史阶段对就业的影响,从而得出其在我国这样一个经济转型的发展中大国的历史性规律和发展趋势。分析得,出口对于就业的负作用是不显着的,但对外贸易总体对我国就业的影响是有拉动作用的,且这种作用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不断减弱。第四部分进一步探讨我国发展对外贸易促进就业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第五部分提出了新形势下发展对外贸易促进就业的对策建议,即要积极调整我国对外贸易战略,转变贸易增长方式,调整产业和贸易结构,积极培育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抓住机遇,实现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就业的可持续增长。第六部分是对全文的主要观点进行总结和概括。
齐欢[3](2011)在《二战后越南现代化进程研究(1945-2010)》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一种历史必然性,现代化是一切后发国家摆脱落后形成现代国家的必然进程。任何国家的现代化,都是从本国的历史条件、文化传统和社会制度出发,同时吸收外部的积极因素追求有本国特色的现代化价值取向的道路。越南作为一个后发国家,其现代化从启动、发展、对模式的探索和转型且充满了艰辛和曲折。1858年越南成为法国殖民地后被卷入了世界现代化性大潮。1945年越南在印支共的领导下获得了民族独立后开始了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但由于种种原因直到1986年实施革新开放以来现代化才走上正确的道路。研究该国的现代化进程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有助于我们对发展中国家现代化问题和实施赶超型战略的理解,总结发展中国家探索现代化道路的一般规律。通过对越南的个案分析,有助于丰富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实践与理论范式的研究,对学科建设也有一定意义。为一些后发国家探索一条较成功的现代化道路可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本文综合运用历史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国和西方现代化理论等理论对越南1945年以来的现代化历史进程及其特点、成就问题与经验教训、现代化水平、模式及走向进行了研究。本文由绪论和正文的第一至第十章和结语构成。绪论主要讨论本论文选题及有关概念的界定、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安排等。第一章讨论了越南现代化启动的历史背景(1858-1945年)。国际背景是18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由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世界现代化进程使许多前资本主义国家成为西欧的殖民地和附属国。国内背景是法国入侵和殖民统治对越南的传统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使其发生分化和重组,从根本上改变了在“王朝循环”模式支配下的封建王朝的历史方向,越南被强行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在“衰败化”和“边缘化”冲击下,越南在印支共的领导下走向“革命化”,经过义静苏维埃运动和八月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权。越南现代化的启动以19世纪下半叶阮朝的改革为标志。①从阮朝的改革到1945年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是越南现代化低度发展阶段②。第二章探讨了两种社会制度影响下的越南现代化进程(1945—1975年)。本章主要论述二战后越南分治下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北方和在资本主义制度影响下的南方现代化进程。本章分为两个时期,一是1945—1954年抗法时期;二是1954—-1975年抗美时期。内容包括,北越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指导思想和实践效果。美国在南越进行移植美式模式的现代化实践。由于战争的影响,越南错过了1945—1973年世界经济黄金时代①的发展机会。而东亚一些国家则利用越战的机会迅速发展为新兴工业化国家。第三章阐述了越南统一后对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及严重挫折(1975—1986年)。越南在1976年建立统一的社会主义共和国,结束了长期国家分裂、南方政治衰败、和社会动乱的局面,成立了具有强大社会动员和整合能力高度集权的现代国家政权,提供了能进行自主型现代化发展的制度保证。但多年战争破坏使越南现代化起点很低,这决定了现代化发展的艰巨性和长期性。由于指导思想和内外政策上的失误,越南再次错过有利的发展时机。虽然从1979年越南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但效果有限。直到实行全面革新开放后才进入现代化的正确轨道。第四章讨论革新开放后到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间现代化建设的情况(1986—-1996年)。越共在1986年12月召开“六大”确定了全面革新的路线。六大成为越南现代化进入新时期的标志。越南在坚持传统社会主义理论合理成分的同时吸收了其他国家现代化理论的有益成份,通过实践逐渐形成具有本国特色的新理论。七大制定了《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建设纲领》,使越南现代化进入第一个高速发展期。第五章论述了在苏联、东欧解体和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冲击下,越南对现代化战略进行的调整(1997—-2001年)。这时期,越南现代化面临多重挑战:在苏联、东欧的解体的影响下的政治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下的经济危机和腐败影响下的社会危机。鉴于此,越南对政治体制和领导层、现代化的指导思想、经济战略、政策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提出了在2020年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目标。第六章研究了越南现代化进程的第二次快速发展的情况(2001-2006年)。2001年4月,越共“九大”把七大的《建设纲领》加以具体化。在九大思想指导下,越南的现代化进入第二个加速期。但发展中的问题也大量出现。第七章论述了越共十大到十一大间的现代化进程的情况,并分析了今后现代化进程的走向与趋势(2006—2011年)。经过20年的探索,越南已初步形成了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体系和一条适合国情的现代化道路。十大后越南现代化进程又取得重大进展。2011年1月召开的越共十一大为今后现代化道路指明了方向。第八章对1945年以来越南现代化进程成败的经验教训作了分析。对每个阶段现代化获重大进展和遭受挫折的原因从政治体制、经济、社会、外交、文化和军事以及自然地理和资源等方面作了较为深入分析。第九章对越南现代化进程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选用以中科院的两次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为主对越南的经济、社会、综合现代化、生态、文化和国际现代化水平作了较系统的量化评价。由于政治现代化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世界上还没有相关的定量评价体系,因此,对其评价限于定性方面。第十章对越南现代化进程的模式①进行了总结。世界各国在现代化进程中逐步形成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发展模式。本章对越南现代化模式的分析包括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诸多方面的内容。通过分析指出,越南早期现代化启动属于典型的挑战——回应(汤因比的说法)的模式。独立后,北方采取了经典社会主义模式,南方模式则试图建立资本主义模式。革新后,越南现代化模式开始向与东亚模式、中国模式、西方新自由模式相结合的市场化模式转变,形成了具有“越南特色混合型后全能主义模式”。本文的最后一部分内容为结语。对以上各章的内容进行系统的归纳与总结,对本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进行升华和提炼。
杨玉华[4](2006)在《对外贸易对我国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对外贸易对就业影响是积极的,但随着入世和我国重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对就业拉动作用在逐渐减弱。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环境资源压力,我国传统的贸易增长方式越来越不适应国内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需要,越来越不适应我国人力资源结构变化的要求,因此,要及时调整对外贸易政策,改变无就业增长的经济增长模式,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和就业结构的调整。
董本云[5](2006)在《我国汽车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也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原动力。汽车产业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将进一步拉动中国经济的增长。本项研究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汽车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经济学分析,探索了汽车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理论基础;通过对波特价值链理论和产业集群理论研究,分析了汽车消费关联效应的理论基础;分析了我国汽车消费和汽车消费市场的现状,并对汽车消费进行了国际比较,指出了汽车消费的变化趋势;对影响汽车消费的各种要素作了系统的分析,明确了各种影响因素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它们对汽车消费趋势的影响;为了揭示汽车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首先进行了汽车消费对汽车产业以及关联产业的拉动作用的分析,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分别就我国汽车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和吉林省汽车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行实证分析,总结了汽车消费对关联产业和经济增长的具体影响;提出促进汽车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对策与建议,并指出了应进一步研究的领域。
王传荣[6](2005)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就业研究》文中认为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经济全球化浪潮滚滚向前,正通过国际贸易、资本跨国流动以及产业的国际转移等多条途径将世界各国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上述因素互相作用下,世界劳动就业市场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本文正是在此基础上分析经济全球化推进中世界就业的规律性特征,揭示经济全球化影响劳动就业的传递机制,分析全球化进程中的就业治理路径,为中国在改革开放中实现扩大就业提供新的思路。全文共分6 个部分。导论,主要交待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阐明了本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概括了本文的逻辑结构以及各章的主要内容等。第1 章以失业原因为线回顾就业理论的发展与演变。经济学领域有关就业的研究文献是丰富的,许多着名经济学家都重视研究就业问题。马克思的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导致劳动力供求缺口理论在全球化时代仍具生命力。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在当今时代为解决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与就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文中总结了西方就业理论的研究成果及其20 世纪80 年代以来的新进展,并对90 年代以来全球化影响就业的已有成果进行概括,这些论述为以下各章提供了观点表述的理论基础和主题分析的理论平台。第2 章首先界定经济全球化的定义及其内涵,并说明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内容及其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概括了全球化进程中就业的规律性特征。本章在介绍了学术界关于经济全球化概念的代表性观点后,得出了自己对经济全球化的解释,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指随着科技进步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而出现的全球范围内的国际分工的过程,主要指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和配置,这使得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加深,是世界各国经济相互间高度依赖和融合的表现。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国际
张维平[7](2004)在《WTO框架下我国就业现状与对策分析》文中指出十六大报告指出 ,“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问题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国家实行促进就业的长期战略和政策。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改善创业环境和增加就业岗位作为重要职责。那么 ,WTO框架下入世初期对我国就业机会有哪些影响 ,如何探索 WTO框架下就业问题的对策 ,WTO框架下政府要做哪些主要工作 ,便是本文所要探讨的主要问题
薛梅[8](2004)在《入世后我国城镇就业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就业是民生之本。中国拥有众多人口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中国的就业问题既涉及到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权利,又直接关系到国家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同时,解决中国的就业问题又是跨世纪的难题,既有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总量性矛盾,又有产业结构调整中出现的结构性失业问题;既有类似体制转轨国家出现的富余人员问题,又有类似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引发的新的竞争环境与原有的就业困境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摆在我国人民和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研究就业问题,既是一项经济任务,又是一个政治课题。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指导,运用西方成熟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就业理论和其他相关知识,在学习、借鉴学术界前辈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力求对入世后我国城镇就业问题做出了比较全面和深入的研究。 全文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开放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就业理论。分别阐述了主张就业问题完全靠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调节的传统就业理论,主张依靠国家干预经济、增加社会“有效需求”以实现充分就业的近、现代就业理论,以及面向市场经济的我国就业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部分:入世对我国城镇就业的的影响分析。以祥实的统计数据为依据,从理论与实践角度分析了入世对我国就业总量、就业结构及就业体制等方面的影响。以便我们能清楚认识:加入WTO会从多方面影响我国的就业,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共存,机遇与挑战同在。 第三部分:入世后我国城镇治理失业和扩大就业的对策。通过对当前我国就业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明确我国就业问题包括的内容;介绍学术界治理失业的措施,从而提出我国入世后城镇治理失业和扩大就业的对策。
刘红,高鹏[9](2003)在《入世后我国劳动力市场走势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将对我国劳动力市场产生重要影响。从长远的角度看,加入WTO有利于我国劳动力市场总量增加;从近期看,由于切人了国际市场的变量,我国劳动力市场将会出现结构性及行业性就业量减少。面对入世后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变化,我们必须抓住机遇,积极应对,做出理性选择。
吴祥玉,李健[10](2003)在《加入WTO后四川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分析和思考》文中研究指明入世对我国会产生就业创造效应和就业替代效应。从四川的总体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分析 ,在加入WTO 5~10年的过渡期内 ,就业的替代效应将对其构成严重影响。未来 2 0年 ,四川农业生产发展所需劳动力呈下降趋势 ,农村中非农产业的发展将成为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载体。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策略是 :(1)目标取向 :构建全新的人力资源开发理念 ,构筑人力资本高地 ,赢得四川竞争优势 ;(2 )路径选择 :技能化为先导 ,城市化为载体 ,工业化为龙头 ,国际化为纽带 ,多元化转移 ,多层化配置 ;(3 )制度安排 :城乡统筹 ,社会保障 ,环境优化。
二、中国“入世”后每年将增加12000000个就业机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入世”后每年将增加12000000个就业机会(论文提纲范文)
(1)新型大国经济关系的生成改革开放以来的中美经济外交(1978-201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提出问题 |
一、经济外交角度研究中美关系的理论重要性 |
二、经济外交角度研究中美关系的历史重要性 |
三、中美经济外交研究的稀缺性 |
四、崛起国家与守成国家经济外交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经济外交 |
二、美国经济外交 |
三、中国经济外交 |
四、中美经济外交文献 |
五、小结 |
第三节 方法与结构 |
一、方法与逻辑 |
二、篇章与结构 |
第四节 观点、创新与不足 |
一、观点 |
二、创新 |
三、不足 |
注释 |
第二章 中美经济外交初始化(1978-1988) |
第一节 美国对华经济外交(1978-1988) |
一、美国经济外交理念、目标与策略(1978-1988) |
二、美国对华经济外交理念、目标与策略(1978-1988) |
第二节 中国对美经济外交(1978-1988) |
一、中国经济外交理念、目标与策略(1978-1988) |
二、中国对美经济外交理念、目标与策略(1978-1988) |
第三节 中美经济外交互动(1978-1988) |
一、影响中美经济外交互动的因素 |
二、中美经济外交互动 |
第四节 中美经济外交比较评估(1978-1988) |
一、中美经济外交比较分析(1978-1988) |
二、中美经济外交评估(1978-1988) |
三、中美经济外交初始化 |
注释 |
第三章 中美经济外交正常化 |
第一节 美国对华经济外交(1989-2000) |
一、美国经济外交理念、目标与策略(1989-2000) |
二、美国对华经济外交理念、目标与策略(1989-2000) |
第二节 中国对美经济外交(1989-2000) |
一、中国经济外交理念、目标与策略(1989-2000) |
二、中国对美经济外交理念、目标与策略(1989-2000) |
第三节 中美经济外交互动(1989-2000) |
一、1989政治风波 |
二、最惠国待遇到永久正常贸易关系 |
三、中美在贸易领域的互动 |
四、中美在投资领域的互动 |
五、中美在金融领域的互动 |
第四节 中美经济外交比较评估(1989-2000) |
一、比较分析 |
二、评估 |
三、中美经济外交正常化 |
注释 |
第四章 中美经济外交机制化 |
第一节 美国对华经济外交(2001-2007) |
一、美国经济外交理念、目标与策略(2001-2007) |
二、美国对华经济外交理念、目标与策略(2001-2007) |
第二节 中国对美经济外交(2001-2007) |
一、中国经济外交理念、目标与策略(2001-2007) |
二、中国对美经济外交理念、目标与策略(2001-2007 |
第三节 中美经济外交互动(2001-2007) |
一、中美关系再定位 |
二、中美在贸易领域互动 |
三、中美在投资领域互动 |
四、中美在金融领域互动 |
五、中美战略经济对话 |
第四节 中美经济外交比较评估(2001-2007) |
一、理念与目标评估 |
二、策略评估 |
三、中美经济外交机制化 |
注释 |
第五章 中美经济外交包容化 |
第一节 美国对华经济外交(2008-2012) |
一、美国经济外交理念、目标与策略(2008-1012) |
二、美国对华经济外交理念、目标与策略(2008-2012) |
第二节 中国对美经济外交(2008-2012) |
一、中国经济外交理念、目标与策略(2008-2012) |
二、中国对美经济外交理念、目标与策略(2008-2012) |
第三节 中美经济外交互动(2008-2012) |
一、经济外交舞台 |
二、宏观经济协调 |
三、全球经济治理 |
四、中美在贸易领域的互动 |
五、中美在投资领域的互动 |
六、中美在金融领域的互动 |
第四节 中美经济外交比较评估(2008-2012) |
一、比较分析中美经济外交理念与目标 |
二、中美经济外交策略评估 |
三、中美经济外交的全球化因素 |
四、中美经济外交包容化 |
注释 |
第六章 结语 |
第一节 经济发展、权力转移与中美经济外交 |
一、经济发展与权力转移的历史与趋势 |
二、经济外交的宏观涵义 |
第二节 变化中的相互依存与中美经济外交 |
一、中美贸易绩效、依存与经济外交 |
二、中美投资绩效、依存与经济外交 |
三、中美金融绩效、依存与经济外交 |
四、中美货币不对称性依存与经济外交 |
五、不对称性依存与中美经济外交 |
第三节 融入与纳入和中美经济外交相容 |
一、融入与纳入:中美经济外交理念 |
二、一致与冲突:中美经济外交目标 |
三、制裁与奖励:中美经济外交策略 |
四、接触与开放:中美双边互动模式 |
第四节 制度化渠道与中美经济外交着轨 |
第五节 包容性经济外交与新型大国关系起点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我国对外贸易与就业关系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论文的结构框架和研究方法 |
1.2.1 结构框架 |
1.2.2 研究方法 |
1.3 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1.3.1 创新点 |
1.3.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回顾 |
2.1.1 比较优势理论 |
2.1.2 要素禀赋理论 |
2.1.3 凯恩斯主义国际贸易就业理论 |
2.1.4 有限贸易保护理论 |
2.1.5 贸易发展战略理论 |
2.1.6 小结 |
2.2 文献综述 |
2.2.1 国外研究成果 |
2.2.2 国内研究成果 |
2.2.3 研究成果评价 |
第3章 我国对外贸易与就业关系的实证分析 |
3.1 我国对外贸易就业影响的回归分析 |
3.1.1 就业模型的建立 |
3.1.2 就业模型的实证分析 |
3.2 我国对外贸易对就业影响的阶段分析 |
3.2.1 阶段划分 |
3.2.2 阶段分析 |
第4章 新时期积极发展对外贸易促进就业的挑战与机遇 |
4.1 挑战 |
4.1.1 国际因素 |
4.1.2 国内因素 |
4.2 机遇 |
4.2.1 国际因素 |
4.2.2 国内因素 |
第5章 新时期积极发展对外贸易促进就业的对策 |
5.1 继续扩大对外贸易,充分发挥对外贸易的就业效应 |
5.2 合理调整我国贸易发展战略,促进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 |
5.3 大力培植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企业的自主发展能力 |
5.4 积极推动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调整 |
5.5 大力提升国内需求水平,打造经济发展和就业稳定增长 |
第6章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二战后越南现代化进程研究(1945-201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界定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界定 |
二、研究意义 |
三、对有关概念的理解与诠释 |
第二节 研究现状述评 |
一、中国的研究 |
二、越南本国的研究 |
三、其他国家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一、研究方法 |
二、论文结构 |
第四节 论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一、重点 |
二、难点 |
三、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越南现代化启动的历史背景(1858—1945年) |
第一节 国际背景 |
一、世界现代化、工业化浪潮的加快及对东亚国家的冲击 |
二、西方殖民者对东南亚国家的入侵与殖民 |
第二节 国内背景 |
一、传统社会的特点及对现代化启动的制约作用 |
二、法国殖民统治对越南社会的影响及变化 |
第三节 越南封建王朝的改革及早期现代化思想 |
一、阮朝末期的改革运动及早期现代化思想的启蒙 |
二、创建民主共和政体的现代化进程的现代化思想 |
第四节 越南共产党的建立及其领导人民反法国、日本殖民者的胜利 |
第二章 两种社会制度影响下的越南现代化进程(1945—1975年) |
第一节 实行战时社会主义制度的北方现代化进程 |
一、越南民主共和国现代化指导思想——胡志明思想 |
二、抗法、抗美中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
第二节 南越的依附性发展和美式现代化的破产(1954—1975) |
一、美式民主制度试验的失败 |
二、扭曲发展的经济现代化 |
三、美国失败的现代化实验——南越"战略村计划" |
四、南越社会的畸形发展 |
第三章 统一后越南对现代化道路的初步探索和严重挫折(1975—1986年) |
第一节 强化传统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危害与革新思维的提出 |
第二节 世界工业化第三次浪潮发展机遇的丧失 |
一、政治现代化进程:对国家的"苏式"政治整合及反思 |
二、经济发展走到崩溃的边缘 |
三、国家全面控制下的社会整合 |
四、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对现代化的负面影响 |
第四章 革新后,现代化走上正轨并进入第一个加速期(1986—1996年) |
第一节 革新伊始时期越共对现代化思想与理论的思考(1986—1991年) |
一、苏联、中国及一些国际组织对越南革新开放思想的影响 |
二、革新开放的总设计师——阮文灵的革新思想 |
三、强调思维革新和在革新中坚持"六项基本原则" |
四、"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的提出 |
五、以民为本的社会现代化思想的提出 |
六、走向世界的新起点:"广交友,少树敌"外交政策的提出 |
第二节 革新开放的蓝图:《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建设纲领》的出台(1991—1996) |
一、正式树立"胡志明思想"在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
二、提出形成有国家管理的市场机制理论 |
三、提出民富国强、社会公平、文明的发展目标 |
四、提出"全方位、多样化"的外交路线 |
第三节 十年革新的举措与初步成就 |
一、越共六大和七大的召开的背景及对现代化的初步设计 |
二、在苏东剧变的压力下谨慎地进行政治革新 |
三、工作重点的转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进程 |
四、社会现代化进程逐渐步入正轨 |
五、经济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开始出现 |
六、外交战略的成功转变和外交关系的新格局 |
第五章 金融危机冲击下越南对现代化战略的调整(1996—2001) |
第一节 八大召开与金融危机冲击下对现代化指导思想的调整 |
一、对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理论体系的探索 |
二、工业化、现代化思想的提出 |
三、对时代特征、国际形势的理论认识 |
四、以民为本的社会发展思想的深化 |
第二节 亚洲金融危机冲击下越南现代化进程的减速及调整 |
一、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的改革与调整 |
二、金融危机后对经济现代化战略的调整(1996—2001) |
三、现代社会的特征开始显现 |
四、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态问题 |
五、八大的外交方针及对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作用 |
第六章 越南现代化进程的第二次加速期(2001—2006) |
第一节 现代化思想与理论的发展 |
一、认为国际形势和外部环境有利于越南推进现代化进程 |
二、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思想体系的初步形成 |
三、新战略的形成: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 |
四、强调分配公平和加快文化对外交流 |
五、利用全方位外交推进现代化的思想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第二次加速 |
一、政治体制改革进程提速 |
二、经济现代化的第二次加速 |
三、社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 |
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生态出现恶化趋势 |
五、全方位外交政策的成果及对现代化的推进 |
第七章 迈出改革新步伐(2006-2010) |
第一节 越共十大以来关于现代化建设的新思想 |
一、加强党建新思想的提出 |
二、西方新自由主义经济对越南的影响在增强 |
三、开展新农村建设,强调要实现社会的进步与公平 |
四、提出以国家利益为最高目标的对外开放新战略 |
第二节 中国现代化理论与思想对越南的影响 |
第三节 现代化进程的新进展 |
一、现代民主政治的特点日益凸现 |
二、增长快速和危机并存的经济现代化进程 |
三、现代社会端倪初现 |
四、全面开放态势的形成 |
五、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步成为社会共识 |
六、越共"十一大"后现代化发展的走向 |
第八章 越南现代化进程中经验与教训 |
一、经验 |
二、教训 |
第九章 对越南现代化进程水平的综合评估 |
第一节 对经济现代化进程水平的评价 |
第二节 对社会现代化进程水平的评估 |
第三节 对经济、社会的综合现代化水平的评估 |
第四节 对生态现代化的评价 |
第五节 对政治现代化的评价 |
一、政治现代化评价标准 |
二、对政治现代化进程水平评价 |
第六节 对国际现代化的评价 |
一、国际现代化的定义及其水平定量评价标准 |
二、对越南国际现代化水平的评价 |
第七节 对文化现代化的定量评价 |
一、文化现代化的定义及其水平定量评价标准 |
二、对文化现代化定量评价 |
第十章 越南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演变及特点 |
第一节 统一前南、北方现代化模式及特点(1945至1975年) |
一、北方仿效苏联的"战时社会主义模式"的实践 |
二、资本主义影响下的南方现代化模式的构建及其失败 |
第二节 苏式经典社会主义模式在全国的确立、挫折及初步变革(1975—1986年) |
一、高度集权政治现代化模式的进一步强化 |
二、高度集中与统一的经济现代化模式 |
三、国家高度控制下的社会发展模式 |
四、经典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端和危害 |
第三节 现代化模式的全新转型及趋向:自主型发展模式的形成(1986—2006年) |
一、越共探索有越南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 |
二、在稳健的基础上向民主、分权和法制化转型的后全能政治模式 |
二、向市场化不断迈进的社会主义定向经济模式 |
四、逐步走向国家社团主义的开放、注重民生和多元化的社会及文化发展模式 |
第四节 十一大后,越南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走向 |
一、具有越南特色的政治现代化模式正在构建 |
二、长期坚持社会主义定向的市场经济体制取向 |
三、长期坚持国家管理下的社会发展模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对外贸易对我国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献回顾 |
二、实证分析 |
1.阶段的划分 |
2.数据的采用和回归分析 |
3.回归结果分析 |
三、结论与建议 |
1.彻底改变原有的以“出口创汇”为特征的出口导向贸易政策 |
2. 努力扩大内需 |
3.提升国内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
(5)我国汽车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1.1 课题的来源与背景 |
1.1.2 汽车产业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
1.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的相关研究成果 |
1.2.2 国内的相关研究成果 |
1.2.3 国内外研究成果综述 |
1.3 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内容 |
1.3.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理论基础 |
2.1 消费理论 |
2.1.1 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 |
2.1.2 西方经济学家的消费理论 |
2.1.3 消费理论的新发展 |
2.2 经济增长理论 |
2.2.1 西斯蒙弟的经济增长理论 |
2.2.2 马尔萨斯的经济增长理论 |
2.2.3 凯恩斯的经济增长理论 |
2.2.4 库兹涅茨的经济增长理论 |
2.2.5 其他经济增长理论 |
2.3 产业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
2.3.1 克拉克的理论 |
2.3.2 马歇尔的现代产业组织理论 |
2.3.3 钱纳里的结构经济学 |
2.3.4 筱原三代平的产业结构理论 |
2.3.5 创新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汽车消费的关联性研究 |
3.1 汽车产业的关联方式 |
3.1.1 前向关联 |
3.1.2 后向关联 |
3.2 关联效应理论 |
3.2.1 投入产出理论 |
3.2.2 产业价值链理论 |
3.2.3 产业集群理论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汽车消费的现状分析 |
4.1 我国汽车消费现状 |
4.1.1 我国汽车消费的现状分析 |
4.1.2 我国汽车消费市场的现状分析 |
4.2 汽车消费的国际比较 |
4.3 汽车消费的变化趋势分析 |
4.3.1 世界汽车消费的发展阶段 |
4.3.2 我国汽车消费的发展阶段 |
4.3.3 汽车市场的发展趋势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影响汽车消费的因素 |
5.1 国际宏观经济环境因素 |
5.1.1 国际宏观经济环境 |
5.1.2 国家宏观经济政策 |
5.1.3 城市化水平 |
5.1.4 业内竞争 |
5.2 消费者的收入情况 |
5.2.1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
5.2.2 居民收入差距 |
5.3 汽车价格 |
5.3.1 原材料供应 |
5.3.2 技术创新与产品创新程度 |
5.3.3 产业内重组情况 |
5.3.4 汽车进出口及加入WTO 的影响 |
5.4 消费政策 |
5.4.1 汽车消费政策 |
5.4.2 汽车消费的附加成本 |
5.4.3 汽车金融服务 |
5.4.4 消费观念 |
5.5 消费环境 |
5.5.1 市场经济法律法规不完善 |
5.5.2 消费者权益保护不足 |
5.5.3 相关服务业没有统一标准 |
5.6 能源供应 |
5.6.1 能源储备 |
5.6.2 能源价格 |
5.7 城市规划与交通管理 |
5.7.1 城市规划 |
5.7.2 交通设施与交通管理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汽车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
6.1 我国汽车消费对汽车产业的拉动作用 |
6.1.1 我国汽车消费对汽车工业总产值的拉动作用 |
6.1.2 我国汽车消费对汽车零部件工业总产值的拉动 |
6.2 我国汽车消费对关联产业的拉动作用 |
6.2.1 我国汽车消费对钢铁产业的拉动作用 |
6.2.2 我国汽车消费对橡胶产业的拉动作用 |
6.2.3 我国汽车消费对公路建设业的拉动作用 |
6.2.4 我国汽车消费对其他相关产业的拉动作用 |
6.3 我国汽车消费对经济增长总量的拉动作用 |
6.3.1 我国整体汽车消费对经济增长总量的拉动作用 |
6.3.2 我国私人汽车消费对经济增长总量的拉动作用 |
6.4 我国汽车消费的多元统计分析 |
6.4.1 我国汽车消费的主成分分析 |
6.4.2 我国汽车消费的逐步回归分析 |
6.5 汽车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总体描述 |
6.5.1 我国汽车消费的积极作用 |
6.5.2 我国汽车消费的消极作用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吉林省汽车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
7.1 吉林省汽车消费对汽车产业的拉动作用 |
7.1.1 吉林省汽车消费对本省汽车工业产值的拉动作用 |
7.1.2 吉林省汽车消费对本省汽车零部件工业产值的拉动作用 |
7.2 吉林省汽车消费对关联产业的拉动作用 |
7.2.1 吉林省汽车消费对钢铁产业的拉动作用 |
7.2.2 吉林省汽车消费对橡胶产业的拉动作用 |
7.2.3 吉林省汽车消费对公路建设业的拉动作用 |
7.2.4 吉林省汽车消费对其他行业的拉动作用 |
7.3 吉林省汽车消费对经济增长总量的拉动作用 |
7.3.1 吉林省整体汽车消费对经济增长总量的拉动作用 |
7.3.2 吉林省私人汽车消费对经济增长总量的拉动作用 |
7.4 吉林省汽车消费的多元统计分析 |
7.4.1 吉林省汽车消费的主成分分析 |
7.4.2 吉林省汽车消费的逐步回归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促进汽车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对策与建议 |
8.1 提高收入水平,促进汽车消费 |
8.1.1 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 |
8.1.2 调整收入分配政策,缩小收入差距 |
8.1.3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升居民收入预期 |
8.2 加快技术创新,降低汽车价格 |
8.2.1 提高产业集中度,加快汽车产业集群建设,实现规模经济 |
8.2.2 企业加强知识管理,提升核心竞争力 |
8.2.3 加快自主创新步伐,提高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 |
8.3 完善汽车消费政策,优化消费环境 |
8.3.1 整顿汽车收费,鼓励小排量汽车消费 |
8.3.2 完善汽车信贷服务体系 |
8.3.3 尽快推出燃油税 |
8.3.4 优化消费环境 |
8.4 政策安排 |
8.4.1 建立国家创新体系 |
8.4.2 加快开发新型汽车原材料,促进原材料的循环使用 |
8.4.3 加快开发石油替代能源 |
8.4.4 推广使用柴油汽车 |
8.4.5 制定相应的技术标准和政策法规 |
8.4.6 科学进行交通规划和设计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附录一:全国汽车消费的逐步回归分析过程 |
附录二:吉林省汽车消费的逐步回归分析过程 |
摘要 |
Abstract |
(6)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就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导论 |
0.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
0.1.1 问题的提出 |
0.1.2 研究意义 |
0.2 研究思路及结构安排 |
0.3 研究方法 |
0.3.1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
0.3.2 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相结合 |
0.3.3 比较分析法 |
0.3.4 抽象和具体研究相结合 |
0.4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1 劳动就业理论:文献综述 |
1.1 有机构成提高导致劳动力供求缺口——马克思经典作家的有关理论观点 |
1.1.1 以劳动力商品学说为基础 |
1.1.2 资本有机构成原理 |
1.1.3 失业人口本质上就是相对过剩人口 |
1.1.4 产业后备军理论 |
1.2 西方就业理论的演变 |
1.2.1 “否认失业存在说”——古典经济学派的观点 |
1.2.2 “有效需求不足说”——凯恩斯的就业理论 |
1.2.3 “否定凯恩斯总量就业理论”——新保守主义的就业观.. |
1.2.4 “周期失业论”——保罗·斯威齐的解释 |
1.2.5 “人力资本论”—舒尔茨的阐述 |
1.2.6 “结构性失业说”——新古典综合派的观点 |
1.2.7 “人口增长失业说”——马尔萨斯主义者的看法 |
1.2.8 “劳动无限供给说”——发展经济学派的理论 |
1.2.9 “工资粘性论”——新凯恩斯主义的阐释 |
1.3 对西方就业理论的简评 |
1.4 学术界有关全球化与就业关系的研究进展 |
1.4.1 国外关于经济全球化与就业相关的研究 |
1.4.2 中国关于经济全球化与就业相关的研究现状 |
2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世界就业的规律性特征 |
2.1 经济全球化概念的界定及其主要表现 |
2.1.1 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及其历史进程 |
2.1.2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
2.1.3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
2.2 全球就业状况概览 |
2.2.1 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
2.2.2 全球化进程强力推进,劳动力市场格局渐变 |
2.2.3 经济增长与就业波动风险加大 |
2.3 就业方式、就业结构与劳资关系的变革 |
2.3.1 就业方式的多样化与就业形态的不稳定性 |
2.3.2 就业结构的变化 |
2.3.3 劳资关系新格局的形成 |
2.3.4 人才流动——先进国家的吸入效应与落后国家的推出效应引发在国与国之间的不对称 |
2.4 经济全球化拉大劳动收入差距 |
2.4.1 收入差距是就业状况的直接反映 |
2.4.2 全球化拉大收入差距的原因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经济全球化影响劳动就业的传递机制 |
3.1 国际贸易的自由化发展成为就业变动的“驱动器” |
3.1.2 相关理论研究 |
3.1.2 贸易量拉动就业的理论分析 |
3.1.2 贸易战略选择与就业 |
3.1.3 贸易结构对就业的影响 |
3.2 资本的逐利性引起的资本国际流动带动就业机会的转移 |
3.2.1 FDI 与就业关系的理论研究 |
3.2.2 跨国投资与劳动就业 |
3.3 科技进步推动下的国际产业转移直接引发劳动力资源的全球配置 |
3.3.1 产业转移理论研究 |
3.3.2 当前国际产业转移的特点 |
3.3.3 技术进步、产业转移与就业的关系 |
3.4 贸易的自由化发展、资本的国际流动和世界性的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就业的交互作用 |
3.5 本章小结 |
4 以人为本的全球化与“体面的劳动” |
4.1 “体面的劳动”的提出和内涵 |
4.1.1 “体面的劳动”的提出 |
4.1.2 “体面的劳动”的内容 |
4.2 以人为本的全球化在就业治理中的地位 |
4.2.1 “以人为本的全球化”的含义 |
4.2.2 以人为本的全球化是就业治理的基石 |
4.3 推进以人为本的全球化、实现体面劳动的对策 |
4.3.1 积极维护劳动者在工作中的基本原则和权利 |
4.3.2 促进企业发展和就业岗位的创造 |
4.3.3 对处于弱势地位的劳工群体进行人文关怀 |
4.3.4 加强劳工、雇主和政府三方之间的社会对话 |
4.4 本章小结 |
5 全球化进程中中国有效促进就业的路径选择 |
5.1 高度重视开放条件下的就业研究 |
5.1.1 就业战略应适应对外开放形势的需要 |
5.1.2 全球化推进与中国劳动就业的不适应 |
5.1.3 充分就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
5.2 开放条件下就业发展长远路径选择 |
5.2.1 “实行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创造就业机会的增长模式”. |
5.2.2 加快劳动就业制度的创新 |
5.2.3 更加注重人力资源能力建设 |
5.2.4 劳动比较优势与科技竞争优势的不同时期替代 |
5.2.5 利用入世契机,积极挖掘开放型经济的就业潜力 |
5.3 本章小结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7)WTO框架下我国就业现状与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WTO框架下我国就业现状 |
(一) 短期来看, 就业机会有可能减少 |
(二) 长期来看, 每年将增加300万个就业机会 |
(三) 农业就业机会较大幅度减少 |
(四) 工业就业机会增减相抵, 就业总量增加 |
(五) 服务业就业机会有望大量增加 |
二、WTO框架下我国就业问题的对策 |
1、资源重组。 |
2、发展劳务市场。 |
3、兴办第三产业。 |
4、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多渠道解决农村流动劳动力就业问题。 |
5、调整所有制结构, 增强社会吸收就业的能力。 |
6、劳务输出。 |
三、WTO框架下政府应该做的主要工作 |
(8)入世后我国城镇就业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文献综述 |
前言 |
一、 开放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就业理论 |
(一) 就业概述 |
1 、 就业的国际标准 |
2 、 劳动就业的性质 |
3 、 开放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就业的因素 |
(二) 我国就业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
1 、 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 |
2 、 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就业问题的内涵 |
3 、 立足国情,建立宏观调控下的市场就业模式 |
(三) 开放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西方就业理论 |
1 、 传统经济学的就业理论 |
2 、 凯恩斯主义的就业理论 |
3 、 发展经济学的就业理论 |
二、 入世对我国城镇就业的的影响分析 |
(一) WTO就业效应的理论分析 |
1 、 体制环境变化带来的就业创造效应 |
2 、 资源再配置所带来的就业创造效应 |
3 、 市场开放带来的就业创造效应 |
4 、 CDP增长的就业创造效应 |
(二) 入世对我国城镇就业数量的影响 |
1 、 从长期看,入世会增加我国就业机会 |
2 、 从短期看,入世会导致就业矛盾尖锐化 |
(三) 入世对我国就业结构的影响 |
1 、 从长期看,入世会促进我国就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优化 |
2 、 从短期看,入世必然引起我国经济更大规模的结构调整 |
(四) 入世对我国就业体制的影响 |
1 、 入世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
2 、 入世对我国就业体制所带来的变化和提出的要求 |
3 、 我国现行劳动就业体制难以适应入世的要求 |
三、 入世后我国城镇治理失业和扩大就业的对策分析 |
(一) 入世后我国城镇就业的形势与问题 |
1 、 入世后我国城镇就业形势越来越复杂 |
2 、 入世后我国城镇就业存在的问题 |
(二) 理论界有关失业治理的政策 |
1 、 主动的失业治理的政策 |
2 、 被动的失业治理的政策 |
(三) 入世后我国城镇治理失业和扩大就业的对策 |
1 、 保持适度快速的经济增长速度 |
2 、 树立以就业为中心的经济发展观 |
3 、 调整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以适应就业的要求和变化 |
4 、 加快多元城镇化进程,改善城镇对农村劳动力的接纳力 |
5 、 采取积极措施降低劳动参与率 |
6 、 清除体制性就业障碍,强化就业服务,推进劳动力结构性转移 |
7 、 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劳动力的流动创造条件 |
8 、 加强法制建设,规范劳资关系 |
9 、 充分利用加入WTO的机遇,大力发展境外就业 |
注释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9)入世后我国劳动力市场走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入世后我国劳动力市场总量情况 |
二、入世后我国劳动力市场变量情况 |
三、入世后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对策 |
四、中国“入世”后每年将增加12000000个就业机会(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型大国经济关系的生成改革开放以来的中美经济外交(1978-2012)[D]. 罗小军. 复旦大学, 2014(03)
- [2]我国对外贸易与就业关系的实证研究[D]. 蓝文娟. 山东大学, 2010(09)
- [3]二战后越南现代化进程研究(1945-2010)[D]. 齐欢. 云南大学, 2011(02)
- [4]对外贸易对我国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J]. 杨玉华.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6)
- [5]我国汽车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研究[D]. 董本云. 吉林大学, 2006(11)
- [6]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就业研究[D]. 王传荣. 西南财经大学, 2005(06)
- [7]WTO框架下我国就业现状与对策分析[J]. 张维平. 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4(02)
- [8]入世后我国城镇就业问题研究[D]. 薛梅. 西南师范大学, 2004(03)
- [9]入世后我国劳动力市场走势分析[J]. 刘红,高鹏. 人口学刊, 2003(03)
- [10]加入WTO后四川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分析和思考[J]. 吴祥玉,李健. 经济体制改革, 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