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德国小蠊的生物学特征和防治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樊玉娟,黎唯,杨洪彩,叶刚,鲜军[1](2019)在《新疆蟑螂的种类及其生态习性与防治》文中认为蟑螂的适应性强、繁殖快,对人们生活健康危害日趋严重,需采取综合措施控制蟑螂的种群数量及其传播。新疆的蟑螂侵害也是如此,结合新疆各城市开展的病媒生物防治工作及创建卫生城市活动,对各地的蟑螂种类、分布、生态习性及防治等收集了一些蟑螂的资料,发现新疆现有蟑螂6种,隶属2科3属,以德国小蠊为绝对优势种。要建立灭蟑螂的长效机制,采取以环境治理为基础,结合化学防治的综合防治策略,将蟑螂控制在较低水平。
田祥瑞[2](2018)在《抗药性甜菜夜蛾FMO与黑腹果蝇VGSC的功能特性研究》文中指出甜菜夜蛾是蔬菜等作物上的重要食叶性害虫,长期以来单一依赖化学杀虫剂进行防治,致使该害虫已对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等传统杀虫剂以及氯虫苯甲酰胺、茚虫威、氰氟虫腙等新型杀虫剂产生高水平的抗药性。氰氟虫腙是新型钠离子通道阻断剂,被认为是替代传统药剂的良好品种,但甜菜夜蛾对氰氟虫腙的抗药性水平与机制研究尚不充分。本论文以调查甜菜夜蛾对氰氟虫腙的抗药性机制为目的,首次发现广东惠州甜菜夜蛾对氰氟虫腙产生高水平抗药性,黄素单加氧酶(FMO)参与氰氟虫腙的生化抗性这一新型抗药性机制。通过对甜菜夜蛾FMO的分子特征、敏感/抗性种群中酶活性和mRNA表达水平、体外表达及对杀虫剂的代谢活性进行研究,证实了甜菜夜蛾FMO与氰氟虫腙的生化抗性有关。在调查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VGSC)与氰氟虫腙靶标抗性过程中,由于未能成功获得甜菜夜蛾VGSC全长序列,最终选择模式生物黑腹果蝇的VGSC进行体外表达,系统研究VGSC转录本的药敏性、基因突变对VGSC门控特性和药敏性影响,增进了对氰氟虫腙靶标蛋白与杀虫剂抗药性的理解。1 甜菜夜蛾对氰氟虫腙的代谢抗药性采用浸叶法测定了广东惠州种群甜菜夜蛾在2011和2012年分别对氰氟虫腙产生了 922倍的极高水平抗药性和60倍的高水平抗药性。增效剂试验显示,酯酶抑制剂DEF对HZ11、HZ12种群的增效倍数分别为5.7,3.4倍;黄素单加氧酶(FMO)抑制剂MEM对HZ11、HZ12种群的增效倍数分别为3.1,1.9倍;而细胞色素P450的抑制剂PBO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抑制剂DEM发挥的作用不明显。解毒酶活性测定发现,酯酶、FMO在HZ12种群的活性显着高于Lab-sus(2.8、1.4倍),并在氰氟虫腙室内筛选种群(HZ-meta)中进一步升高,分别达到Lab-sus的3.4和1.5倍。HZ12种群的P450活性与Lab-sus相比没有显着差异,但是HZ-meta种群的P450活性显着提升,而GST在抗性种群中的活性与Lab-sus相比没有差异。因此,发现酯酶在惠州种群的甜菜夜蛾对氰氟虫腙的生化抗药性中起主要作用,FMO也参与其中,P450可能发挥一定作用,而GST没有参与其中。2 FMO的分子结构与表达特性利用PCR-RACE技术扩增获得3个甜菜夜蛾FMO基因(SeFMO)全长序列,其中SeFMO1全长1837bp,编码454个氨基酸;SeFMO2全长2277bp,编码453个氨基酸;SeFMO3全长1617bp,编码431个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SeFMO具有FMO的基本结构域,即:FAD结合位点、NADPH结合位点以及FMO识别序列。系统进化分析显示出鳞翅目的FMO1、FMO2由相同祖先进化而来,而鳞翅目FMO3与直翅目、双翅目昆虫的FMO基因聚为一支。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了 SeFMO mRNA的表达模式,结果显示SeFMO mRNA具有组织特异性表达和发育阶段特异性表达的特点,在中肠、脂肪体、马氏管和高龄幼虫中表达水平较高。FMO微粒体酶活性测定结果与mRNA表达水平对应,在中肠和脂肪体中活性相对较高;同时,FMO的活性随幼虫发育时期增加而升高,在5龄幼虫中活性达到最高(4.814nmol/min/mgprotein)。用11种杀虫剂对甜菜夜蛾脂肪体细胞在体外进行胁迫处理,24h后观察到一些杀虫剂使SeFMOm RNA的表达水平微弱上调,说明SeFMO基因mRNA的表达能够被外源杀虫剂诱导。由于昆虫未见FMO活性测定的详细报道,优化了甜菜夜蛾FMO微粒体酶活性测定的最佳条件:最适pH为9.0,最适温度分别35℃,反应体系中总蛋白浓度为0.05-0.2mg/mL,在第5-15分钟进行检测。体外重组FMO纯酶液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H 8.5-9.0以及37℃,与微粒体酶液的结果具有相同趋势。3 FMO与氰氟虫腙抗药性的关系通过一系列研究证实FMO与氰氟虫腙抗药有关。首先,在HZ-Meta种群中,FMO酶活性显着高于HZ12原始种群。HZ-Meta种群中SeFMO mRNA表达水平在绝大部分发育时期和主要代谢器官中都显着高于敏感种群中的mRNA表达量。氰氟虫腙对SeFMO表达量具有微弱的诱导作用,对SeFMO1、SeFMO2的诱导倍数分别为1.6和1.5倍。因此,发现FMO活性升高与氰氟虫腙抗药性有关。其次,利用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体外表达了 SeFMO蛋白。采用NADPH氧化法,测定了 rSeFMO纯酶液对19种化合物的酶活性。rSeFMO蛋白的S-氧化活性高于N-氧化活性,rSeFMO1-3对N-氧化底物DMA的活性分别为1.99、2.07 和 4.22 nmol/min/mg protein;对 S-氧化底物 MEM 的活性分别为 5.83、4.14 和 4.98 nmol/min/mg protein。rSeFMO 对氰氟虫腙的活性(8.05、19.09 和 12.19 nmol/min/mg protein)和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活性(9.60、6.98 和 6.44 nmol/min/mg protein)高于对模式底物的活性。rSeFMO对其他杀虫剂的活性相对较低,基本在 1-3 nmol/min/mg protein 之间。重组FMO活性测定结果表明,SeFMO对杀虫剂、特别是氰氟虫腙具有代谢活性,是重要的解毒代谢酶,认为FMO对氰氟虫腙的代谢活性与氰氟虫腙抗药性有关。4 黑腹果蝇VGSC不同转录本的药敏性差异系统地对模式昆虫黑腹果蝇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VGSC)的功能和特性进行研究。采用点滴法进行生物测定,结果显示W1118品系黑腹果蝇系对6种杀虫剂的敏感性为:四氟苯菊酯>四氟甲醚菊酯>甲氧苄氟菊酯>溴氰菊酯>氯菊酯>DDT,LD50 分别为 0.059,0.094,1.37,2.62,9.37 和 56.99 ng/头。在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中表达了黑腹果蝇29个钠通道转录本,通过双极电压钳技术记录到相关钠离子电流。测定了黑腹果蝇29个钠通道转录本对新型拟除虫菊酯杀虫剂四氟苯菊酯和甲氧苄氟菊酯的敏感性。DmNav22对两种药剂的敏感性最高,分别为89.34%和38.25%。大部分钠通道转录本对四氟苯菊酯的敏感性高于对甲氧苄氟菊酯的敏感性,与生物测定结果相对应。不同钠通道转录对同一种药剂的敏感性具有较大差异,敏感型转录本比例低于相对抗性的转录本比例。黑腹果蝇钠通道不同转录本对杀虫剂的敏感性分析,补充了对氰氟虫腙的靶标VGSC药敏性特点的理解。5 11545M与G1571R突变介导的VGSC抗药性昆虫VGSC上的基因突变是导致杀虫剂抗药性的重要原因。黑腹果蝇低温敏感性突变品系Ocd5对DDT产生了 1000倍以上的极高水平抗性,在VGSC上检测到两个与抗药性有关的突变I1545M和G1571R。利用定点突变技术,将I1545M、G1571R以及I1545M/G1571R双突变引入野生型黑腹果蝇钠通道DmNav2-4中,进行爪蟾卵母细胞体外表达。DmNav2-4在激活时V1/2与斜率k分别为-18.9±0.3 mV和3.8±0.2 mV;快速失活的V1/2与斜率k分别为-44.9±0.2 mV和4.8±0.3 mV。11545M突变影响了钠通道的激活(V1/2=-7.8±0.2 mV)与快速失活(V1/2=-48.7±0.3 mV),G1571R突变影响了钠通道的快速失活(V1/2=-49.3±0.3 mV),而双突变体也同时改变了激活(V1/2=-5.0±0.5 mV)与快速失活过程(V1/2=-53.7±0.2mV)。I1545M和G1571R突变能够减弱DDT对钠通道失活电流的抑制作用和钠通道重复放电程度,双突变进一步增强了这种效果。同时,I1545M和G1571R突变在3种浓度下都降低了氯菊酯和溴氰菊酯对钠通道的修饰程度,双突变更加提升了对钠通道对氯菊酯和溴氰菊酯的抵抗能力。因此,证实I1545M与G1571R突变显着降低了黑腹果蝇VGSC的药敏性,导致VGSC对DDT和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产生抗药性。
牛东娟[3](2016)在《德国小蠊化学感受相关基因的鉴定与组织表达谱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昆虫很多重要的行为过程如躲避天敌、定位寄主、觅食、寻找配偶、选择产卵位点以及调节种群密度等,都与其高度灵敏的嗅觉系统密不可分,其中触角是昆虫最重要的嗅觉器官,分布有大量的嗅觉感器。昆虫的嗅觉过程在外周水平上概括为:环境中的疏水性气味分子首先通过感器壁上的微孔扩散进入感器腔,然后由气味结合蛋白(Odorant binding protein,OBP)选择性结合并运送至嗅觉感受神经元(Olfactory sensory neuron,OSN)树突表面上的特定嗅觉受体(Olfactory receptor,OR)部位,此处气味分子激活受体并进一步启动级联反应,最终完成化学信号到电信号的转换。上述过程涉及多种蛋白的参与,主要包括气味结合蛋白、化学感受蛋白(Chemosensory protein,CSP)、气味受体和气味降解酶(Odorant degrading enzyme,ODE)等。德国小蠊(Blattella germanica)属蜚蠊目 Blattaria、姬蠊科 Blattidae、小蠊属 Blattella,是世界性卫生害虫,对其嗅觉相关基因进行鉴定并进一步研究其分子机制,不仅有助于阐明昆虫化感基因的进化,也可为基于嗅觉调控的环境友好型防治新技术的设计和开发提供理论指导,但迄今仅见一篇有关德国小蠊几个化感相关基因鉴定的报道。本文基于德国小蠊触角的转录组测序,综合利用分子生物学与生物信息学技术,对化感相关基因进行了大批量鉴定,共得到82个相关基因,其中71个是首次报道。在基因鉴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RT-PCR和qPCR等方法,检测了这些化感基因在mRNA水平上的组织及性别表达特点,获得了一批触角特异或高表达基因,为后续研究这些基因的功能及明确德国小蠊的嗅觉机制奠定了基础;此外还发现,一半以上的化感相关基因在尾须中有表达,暗示尾须可能具有化感功能。主要结果如下:1.德国小蠊触角转录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Illumina HiSeqrM2000高通量测序平台测序了德国小蠊的触角转录组,获得转录组碱基数总量约4.81GB,测序拼接后得到47,925个Unigene,其中19,099个Unigene能够成功比对上已报道物种的相应基因。在这19,099个成功比对的Unigene中,比对比例最高的是赤拟谷盗(Triboloum castaneum)为14.08%,随后依次是体虱(Pediculus humanus corporis)12.16%,苜蓿切叶蜂(Megachile rotundata)6.19%,丽蝇蛹集金小蜂(Nasonia vitripennis5.24%,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4.60%。利用BLAST2GO对Unigene进行GO功能注释,结果有9,491个Unigene可以进行GO分类,其中累计归到生物学过程(biological process)不同亚类的共有37,299个基因次,占比前两位的亚类是细胞代谢过程(占比62.05%)和生物体代谢过程(49.76%);归到细胞组分(cellular component)不同亚类的共有21,080个基因次,占比前两位的亚类是细胞(46.98%)和细胞组成(46.98%);归到分子功能(molecularfunction)不同亚类的共有11,959个基因次,占比前两位的亚类是结合(50.52%)和催化活性(50.15%)。大量基因的获得为研究德国小蠊的化学感受及其他生理过程的分子机理奠定了重要基础。2.德国小蠊化学感受相关基因的鉴定和序列分析基于德国小蠊触角转录组的数据,通过Blastx同源比对搜索,共鉴定出82个化学感受相关基因,包括48个气味结合蛋白(OBP)基因、9个化学感受蛋白(CSP)基因、6个感受神经元膜蛋白(sensory neuron membrane protein,SNMP)基因、5个气味受体(OR)基因、5个离子型受体(ionotropic receptor,IR)基因和9个味觉受体(gustatory receptor,GR)基因,其中有71个基因(包括42个OBP、5个CSP、6个SNMP、4个OR、5个IIR和9个GR)为本文首次报道。在德国小蠊中,Plus-COBP数量占所有OBP基因总数的40%,该比例远高于黑腹果蝇的24%(12个)、家蚕的11%(5个)以及赤拟谷盗的2%(1个),表明Plus-COBP在OBP总数量的占比并非随物种进化程度的增高而增高。3.德国小蠊化学感受相关基因的表达谱研究表达谱分析可以为基因功能提供重要线索。利用RT-PCR进行组织表达谱分析发现:1)48个OBP基因中,只有OBP13为触角特异表达;OBP6、15和28为触角高表达;11个OBP基因(OBP4-5、7、25-26、34-36、39-40和42)仅仅在触角、头(或触角、尾须)中表达;10个OBP基因(OBP3、16、20、27、32、38、41、43和45-46)在所有被测组织中都有表达。2)9个CSP基因中,只有CSP9表现出一定的触角特异性;CSP1和CSP3在除头、胸外的所有组织中表达;其他6个基因则在所有被测组织中都有表达;3)6个SNMP基因中,SNMP1b和SNMP1c仅在触角表达;SNMP1a在所有检测组织中都有较高表达。4)5个OR基因中,Orco(O1)为触角特异表达;OR2为触角高表达;另3个OR基因为多种组织表达。5)5个IR基因中,IR1,IR3和IR5为触角显着高表达,而IR4几乎在所有组织中都有表达。6)多于一半的的化感基因在尾须中表达,暗示尾须除具有机械感受外功能外,可能还具有化感功能。7)进一步对8个基因的qPCR分析发现,所测基因均表现为明显的雌虫触角高表达特点。嗅觉组织特异或高表达基因的鉴定,为进一步的功能研究并揭示德国小蠊的嗅觉机制奠定了重要基础。
张园园[4](2014)在《德国小蠊抗高效氯氰菊酯品系抗性遗传方式及生物适合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德国小蠊(Blattella germanica)作为一种世界性的城市卫生害虫,在蜚蠊目中也是最难以治理的种类,它们严重危害着人类的生活和生态环境。德国小蠊还是我国重要的媒介生物控制重点,但是目前的防治手段还是主要通过杀虫剂进行化学防治。随着人类大量使用杀虫剂,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已证实德国小蠊对多种杀虫剂产生了严重的抗药性,从而使卫生防疫工作加大了对它的防治难度,因此如何更好地防治德国小蠊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及时、准确地确定德国小蠊抗药性的发生率、抗性水平和发展速度并在此基础上从不同的新角度探讨防治德国小蠊的新方法、新技术将有利于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策略,同时还将有利于进一步研究杀虫剂的毒性机理。在昆虫抗药性研究中,研究抗性发展和解决抗性问题的基础是抗性品系的抗性遗传方式及生物适合度。本研究将德国小蠊敏感品系(SS)和对高效氯氰菊酯的抗性品系(RR)作为研究对象。先使用高效氯氰菊酯对德国小蠊进行抗性的选育;其次研究了德国小蠊对高效氯氰菊酯的抗性遗传方式以及杂交品系的相对适合度;还研究了杂交对德国小蠊抗高效氯氰菊酯、残杀威、敌敌畏三种杀虫剂的影响以及验证了无药剂选择压下的抗性衰退;最后从抗性遗传方式及生物适合度角度探讨了德国小蠊的防治策略,从而为德国小蠊的治理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德国小蠊抗高效氯氰菊酯品系的选育本实验首先用15ppm浓度的高效氯氰菊酯对德国小蠊进行了抗性筛选,培育抗性品系。通过对德国小蠊抗性品系与敏感品系进行比较发现,高效氯氰菊酯对德国小蠊半致死浓度由原来敏感品系的5.295ppm增加到21.202ppm,抗性倍数提高了4.004倍。(2)德国小蠊抗高效氯氰菊酯品系的抗性遗传研究通过将德国小蠊敏感品系与抗性品系进行正交和反交,分析得出德国小蠊抗高效氯氰菊酯品系的抗性遗传方式。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德国小蠊抗高效氯氰菊酯的正交品系(RS)与反交品系(SR)的LD-P线(剂量对数-死亡率几率值线)斜率基本相同,且雌雄比例接近1:1,因此抗高效氯氰菊酯德国小蠊的抗性遗传受常染色体控制;德国小蠊抗高效氯氰菊酯的正交品系与反交品系的抗性显性度D值分别为0.236和0.279,均在0-1之间,抗性基因是不完全显性基因;实验表明实际测得的BC代(回交代)高效氯氰菊酯反应曲线在死亡率50%处,实际测得的F2代(自交代)对高效氯氰菊酯的反应曲线在死亡率25%以及75%处也都没有明显的平坡,且Σχ2(BC)为12.3378、Σχ2(F2))为37.6869均大于Σχ2(0.05)为11.07,抗性遗传为多基因遗传。(3)德国小蠊抗高效氯氰菊酯品系的生物适合度研究本实验通过比较德国小蠊抗高效氯氰菊酯品系以及敏感品系和两者的杂交品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各种生物学特征发现,德国小蠊抗性品系在产卵荚时间、卵荚脱落时间、卵荚孵化率、幼虫孵化个数、卵荚长宽度、幼虫羽化率、发育历期、雌雄比例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不利性,适合度下降了62%。杂交品系的各种适合度指标都在敏感品系与抗性品系之间,正交和反交品系的相对适合度分别为0.79、0.74。(4)杂交作用对德国小蠊抗药性的影响RR、SS、RS、SR、BC、F2六种品系德国小蠊分别对高效氯氰菊酯、残杀威和敌敌畏进行抗药性检测,研究结果显示杂交品系的德国小蠊比抗性品系的德国小蠊的KT50小,说明了杂交品系的德国小蠊抗药性低,杂交作用对德国小蠊的抗药性产生了影响,同时本次实验还验证了无药剂选择压力下德国小蠊抗药性的衰退。(5)德国小蠊的防治策略探讨通过本次实验对德国小蠊抗高效氯氰菊酯品系抗性遗传方式及生物适合度的研究,结果显示德国小蠊杂交容易对药剂产生抗性。在没有产生抗性的区域,应该轮换使用交互抗性低的药剂;在已经产生抗性的区域,应该选择使用没有交互抗性的药剂。本研究为杀虫剂的轮用与暂停使用提供依据,对抗性策略及时做出调整,为德国小蠊的防治提供新理论、新前景。
张园园,霍新北,刘浩,苏乃洲[5](2013)在《德国小蠊抗药性与生物适合度》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化学杀虫剂的大量使用,德国小蠊(Blattella germanica)已产生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德国小蠊抗药性的产生经常会导致适合度缺陷,伴随有适合度代价,即抗性个体常表现出发育速率较慢、存活率和生殖力较低等生物学特征。本文从德国小蠊抗药性发展、抗性适合度变化及抗性机制与适合度关系方面阐述德国小蠊的抗药性与生物适合度的关系。
卢慧明[6](2013)在《德国小蠊对杀虫饵剂的抗药性监测方法及行为选择研究》文中指出德国小蠊是日常生活中一种重要的卫生害虫,目前在我国各地都是优势危害种群。目前,化学防治中的毒饵是控制德国小蠊的主要措施。随着新型毒饵的使用和抗性的产生,很有必要对毒饵的两大组成成分—卫生杀虫剂和基饵进行研究,以了解抗性的产生除了与杀虫剂本身的选择压力有关外,是否与德国小蠊敏锐的嗅觉、触觉等感受器对杀虫剂的感知,进而产生躲避行为有关及饵剂的某些组分对德国小蠊取食行为的影响,同时监测德国小蠊不同种群对常用毒饵杀虫剂的抗性及行为选择。研究结果可初步了解行为在德国小蠊抗药性产生中所起的作用,既能够指导毒饵杀虫剂的科学合理使用,又可以拓展德国小蠊的抗药性机制研究思路,为德国小蠊的防治提供治理策略。1、德国小蠊若虫龄期区别的体征研究取德国小蠊的单卵荚进行饲养,逐日观察并记录其蜕皮和龄期发育进度,测定若虫的头宽、体长及体重等生物学特征,通过统计分析其主要体征值来确定若虫龄期。结果表明:在相对稳定的条件下,不同龄期间的体重变化最明显,其次是体长。因此可根据体重、体长和头宽,对个体的龄期进行综合判断。在饲养条件下,德国小蠊若虫共经历6个龄期,德国小蠊的龄期与头宽、体长或体重间呈正相关,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关系数(r)分别为:0.9539、0.9854、0.9879。2、德国小蠊对胃毒剂抗性测定的条件和基饵以德国小蠊雄成虫为试虫,测定光照、食物的几何位置以及饥饿程度对食物选择的影响;以不同发育阶段和性别的德国小蠊为试虫,以取食次数和停留时间为指标,分别筛选,取其喜欢的食物为基饵。结果表明,弱光对其雄成虫的取食有利;相同条件下,食物的几何位置对雄成虫的取食无显着影响;将低龄(L1+L2)、高龄(L4+L5)和雌雄成虫分别饥饿2d比不饥饿、饥饿1天和饥饿3d,对食物的选择差异都明显,饥饿2d测定食物的差异较好,对食物的选择性由高到低的顺序为:面包、猪肉松>奶粉>鼠料、饼干>麦芽糖>大豆粉>番茄酱、小麦粉。因此,可以选择猪肉松或面包为基饵,开展胃毒剂的抗药性监测。3、不同种群德国小蠊对氟虫腈和乙酰甲胺磷的敏感性研究采用胃毒法测定不同饥饿状态下我国不同地区德国小蠊种群对常用杀虫剂推荐剂量的LT5o及对常见杀虫剂的LC5o,结果表明:江苏种群在不饥饿条件下对猪肉松1%乙酰甲胺磷饵剂表现出明显的敏感性,济南种群在饥饿条件下对面包表现出明显的敏感性;江苏种群和济南种群在不饥饿的条件下对0.05%氟虫腈猪肉松饵剂表现出明显的敏感性,但在饥饿条件下,实验室种群选择猪肉松饵剂;实验室种群、江苏种群和济南种群的德国小蠊在饥饿和不饥饿的条件下以面包和猪肉松为基饵的1%乙酰甲胺磷表现出明显的敏感性差异,且在不饥饿的条件下表现出强的耐受性;只有济南种群在饥饿和不饥饿条件下对0.05%氟虫腈面包饵剂没有表现出敏感性差异,其它情况下均表现出明显敏感性差异;氟虫腈饵剂抗性结果显示:以猪肉松为饵剂,实验室种群、江苏种群和济南种群的LC5o和LC95均无显着性差异;以面包为基饵,江苏种群和济南种群的毒力无差异;乙酰甲胺磷饵剂抗性结果显示:江苏种群和济南种群的毒力无差异,并且以猪肉松为基饵的毒性更高。4、不同种群德国小蠊对常用杀虫剂的行为选择在室内用基本的自然选择法观察记录江苏和济南种群对常用杀虫剂氟虫腈、乙酰甲胺磷和溴氰菊酯推荐剂量饵剂的行为趋向性,结果发现:江苏和济南种群的德国小蠊,不管是面包还是猪肉松为基饵,在行为选择上更趋向于含有乙酰甲胺磷的毒饵,且差异显着且趋向于不含有溴氰菊酯的毒饵,且差异显着;但两种地理种群对0.05%氟虫腈的行为反应不明显,适口性和引诱力不统一5、德国小蠊对杀虫饵剂的抗药性监测方法德国小蠊对杀虫饵剂的抗药性监测方法的条件为:试虫:肢体齐全、健康活泼的雄成虫;饥饿处理:2天;实验条件:温度(26±1)℃,相对湿度(60±5)%;光照:弱光,光照度一致;基饵:猪肉松、面包。方法:胃毒法(以制备0.05%氟虫腈面包饵剂为例):秤取面包5g,在研钵中碾碎,用硫酸纸研匀。在面包上滴加5mg/mL(0.5%)的氟虫腈0.5mL,注意滴加均匀,搅拌均匀,阴干即可。
卢慧明,孟凤霞,高聪芬,刘起勇,任东升[7](2013)在《德国小蠊若虫龄期区别的体征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观察德国小蠊的蜕皮现象确定其发育龄期,以获取不同发育阶段的德国小蠊体征与龄期相关信息,为德国小蠊实验室研究和现场工作的龄期判断以及德国小蠊实验与研究的标准化提供依据。方法取德国小蠊的单卵荚进行饲养,逐日观察并记录其蜕皮和龄期发育情况,测定各龄期若虫的头宽、体长和体重等身体特征,通过统计分析各龄期的主要体征值来确定若虫龄期。结果在饲养条件下,德国小蠊若虫共经历6个龄期,各龄历期分别为(13.00±1.29)、(11.17±1.17)、(12.33±2.07)、(10.20±1.10)、(10.50±1.05)和(9.50±1.05)d,各龄历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龄若虫的头宽分别为(0.99±0.16)、(1.03±0.15)、(1.62±0.19)、(1.83±0.22)、(2.02±0.21)和(2.05±0.22)mm;体长分别为(3.69±0.35)、(5.27±0.57)、(7.03±0.70)、(9.48±0.67)、(11.19±0.61)和(11.48±0.44)mm;体重分别为(2.39±0.11)、(8.70±0.69)、(17.64±5.27)、(37.97±5.04)、(50.66±9.23)和(66.20±11.60)mg/只;德国小蠊的龄期与头宽、体长或体重间呈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9539、0.9854和0.9879。结论在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德国小蠊不同龄期间的体重变化最明显,其次是体长;可根据体重、体长和头宽,对个体的龄期进行综合判断。
李兴文,温秀军,马涛,王蓬[8](2013)在《德国小蠊综合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德国小蠊Blattella germanica(L.),是一种重要的世界性病媒生物,原产于非洲,在全世界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均有分布,据有关蜚蠊化石考证,它在地球上已生存了3亿多年。德国小蠊适应能力特别强[2、3],德国小蠊在(-5℃~5℃)和(40℃~50℃)的逆境温度范围内生存时间都比其他蜚蠊长[4],经各国贸易往来输送到全球各个角
王学军[9](2012)在《山东省德国小蠊抗药性监测及抗性相关酶生化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德国小蠊(Blattella germanica)是一类重要的城市卫生害虫,呈世界性分布,能够携带细菌、病毒、寄生虫卵等,导致多种疾病的传播,危害严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德国小蠊的侵害程度也日益加重,侵害范围更为广泛,由宾馆、餐饮店、食品加工厂等特殊行业蔓延至机关、单位、学校和居民家庭中,已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由于德国小蠊对环境适应性强,繁殖快,易产生抗药性,所以成为城市卫生害虫防制的重点和难点。目前化学防治仍是防制德国小蠊的重要手段,由于化学杀虫剂的长期和频繁使用,不仅污染环境,危害人类的健康,而且还使德国小蠊对拟除虫菊酯类、有机磷类等多种杀虫剂产生了抗药性,抗药性问题己成为制约德国小蠊化学防制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对山东省不同地理种群德国小蠊进行抗药性监测及其相关酶活性研究,了解和掌握其抗药性水平和发展趋势,进一步研究其抗药性发生发展的生化机理,为实施抗性治理和制定科学有效的防制策略提供理论依据,对实现德国小蠊的可持续控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本研究以德国小蠊为试验动物,分别在山东省境内的济南、青岛、淄博、泰安、德州、东营、济宁7个病媒生物监测点采集德国小蠊野外种群。首先,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蜚蠊抗药性检测方法中的药膜法对7个不同地理种群德国小蠊对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氯氰菊酯、残杀威、乙酰甲胺磷5种常用卫生杀虫剂的抗药性进行检测,以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媒所饲养的实验室敏感品系作为参考种群,分别对每种种群的半数击倒时间(KT50)、毒力回归方程及抗性系数进行统计分析,全面掌握山东省德国小蠊对常用化学杀虫剂的抗药性现状。其次,采用生化方法对不同地理种群德国小蠊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酶活性进行测定,同时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对不同地理种群德国小蠊进行蛋白电泳测定。通过德国小蠊抗药性的产生对机体代谢酶和靶标酶活性的影响,评价GSTs、AChE和SOD与抗药性的相关性以及三种酶的相对活性作为德国小蠊抗性监测指标的可行性,同时进一步探讨德国小蠊抗药性发生发展的生化机制,并在此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防制策略。主要结果:药膜法检测结果表明,7个地理种群德国小蠊对氯氰菊酯的抗性系数最高,为37.99(淄博种群),其次是溴氰菊酯28.49(济南种群),抗性水平为高抗,对高效氯氰菊酯和乙酰甲胺磷的抗性系数分别是8.42(济南种群)和7.44(济南种群),属于中抗水平,对残杀威的抗性系数均小于2,基本无抗药性。除对残杀威基本无抗药性外,7个地理种群德国小蠊对其它4种杀虫剂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济南和淄博种群的抗性水平均为中抗和高抗,德州、济宁和东营种群的抗性水平为低抗、中抗和高抗,青岛和泰安种群的抗性水平为低抗和中抗。采用生化方法对7个地理种群德国小蠊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进行了酶活性及蛋白电泳测定,7个种群德国小蠊的GSTs相对活性为101~153,AChE的相对活性为123~346,均明显高于敏感品系,SOD的相对活性为100-112,同敏感品系差异不明显。蛋白电泳测定结果显示德国小蠊野外种群的蛋白总量较敏感品系有明显升高,AChE条带略有提高。结论与建议:目前山东省7个地理种群德国小蠊对常用卫生杀虫剂已产生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同种化学杀虫剂的抗药性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同一地理种群德国小蠊对不同杀虫剂的敏感性亦有显着差异。济南、淄博种群抗性水平最高,其次是济宁、德州和东营种群,青岛、泰安种群抗性水平最低,5种杀虫剂中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抗性水平最高,高效氯氰菊酯和乙酰甲胺磷次之,对残杀威基本无抗药性产生。研究结果还显示,德国小蠊野外种群GSTs、AChE较敏感品系活性提高,并且它们的相对活性同抗药性水平存在正相关性关系,表明AChE和GSTs参与了德国小蠊抗药性的形成,同抗药性的产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因此,GSTs和AChE相对活性可作为德国小蠊抗药性的监测指标,但多数野外种群SOD活性同敏感品系差异不显着,因此SOD相对活性能否作为抗药性的监测指标有待于做进一步研究。建议济南、淄博、济宁、德州和东营监测点暂时停止使用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减少高效氯氰菊酯和乙酰甲胺磷的使用量,残杀威可以继续使用。青岛监测点应减少溴氰菊酯的使用量,其它4种药物可交替使用,泰安监测点应减少乙酰甲胺磷的使用量,其它药物可以交替使用。另外,选择和使用一些新型化学药剂和剂型,如有机氟类杀虫剂和灭蟑胶饵,既可以起到抗性治理的作用,又能提高防制效果,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今后山东省德国小蠊的防制策略应依据卫生害虫综合管理(IPM)原则,建立德国小蠊防制长效管理机制,以生态学和社会因素为基础,加大环境治理、物理防制和政府支持及公众参与的力度,加强对德国小蠊密度、侵害率及抗药性监测,科学合理使用化学杀虫剂,减少和延缓杀虫剂抗药性的发生发展,将德国小蠊控制在不足危害的媒介密度阈值以下。
霍京[10](2012)在《德国小蠊(Blattella germanica)的种群特性及控制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德国小蠊(Blattella germanica)是蜚蠊目中分布最广泛的种类,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目前,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变,再加之德国小蠊的繁殖力强,与环境的关系密切,并具有迁移、扩散习性,尤其是杀虫剂的滥用而导致的抗药性,使德国小蠊已成为全球最普遍、最难治理的城市卫生害虫。因此,进行德国小蠊的生物学特性及抗药性的种群特征研究,掌握城市德国小蠊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探讨德国小蠊的生物学特性及抗药性的种群特征,可为我们制定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防制策略提供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整个研究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环境因子对德国小蠊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方法:试验在人工气候箱中进行,分别设置16℃,18℃,22℃,26℃,30℃和34℃6个温度梯度,温差为±0.5℃,光周期为LD12:12h,光照强度为4000lux,相对湿度为(65±5)% RH,观察德国小蠊生长发育情况,根据有效积温法则,计算德国小蠊各虫态的有效积温(K)和发育起点温度(℃)。在光周期为LD16:8h、LD12:12h、LD8:16h,(光照强度均为4000 lux),和LD0:24h(全黑暗),温度均设置为26℃,温差为±0.5℃,相对湿度为(65±5)% RH培养条件下,观察不同光周期对若虫生长发育、繁殖及生活史节律的影响。设置无水无食、有食无水和有水无食三组营养逆境条件,观察若虫的存活率。结果18℃下各虫态及全世代发育历期最长,分别是产卵前期20.67±2.03d;卵期45.33±0.33d;若虫期109.67±2.91d;全世代175.67±2.91d。34℃下各虫态及全世代发育历期最短,分别是产卵前期4.67±0.33d;卵期10.33±0.67d;若虫期34.67±0.88d;全世代49.67±1.76d。德国小蠊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4.74℃,有效积温为184.8日·度;若虫的发育起点温度为9.95℃,有效积温为732.7日·度;产卵前期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3.99℃,有效积温为85.3日·度;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1.26℃有效积温为1031.1日·度。温度为26℃时,若虫期发育速率LD16:8h>LD12:12h>LD8:16 h>LD0:24h,若虫成活率、单雌卵夹孵化均随光照时数的减少而下降,但LD12:12h和LD16:8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雌虫比则随光照时数的减少明显下降;种群趋势指数(I)在LD16:8h时最大,为13.22,而LD0:24h时最小,仅为2.31。不同品系德国小蠊若虫3种逆境条件下存活时间不相同,无食无水条件下,存活时间最短,敏感品系第2d开始出现死亡,第5d时存活率仅为26.7%,最长存活时间为7d。现场品系第2d开始出现死亡,第5d时存活率为90%,最长存活时间为14d。有食无水条件下,敏感品系第2d时开始出现死亡,第5d时存活率为50%,最长存活时间12d。现场品系同样第2d时开始出现死亡,第5d时存活率为93.3%,最长存活时间19d。有水无食条件下,敏感信息第4天时开始出现死亡,第20d时为53.3%存活,最长存活时间为40d。而现场品系第20d时仍有66.7%存活,最长存活时间为59d。结论环境温度和光周期作为重要的生态因子,在德国小蠊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适宜温度下,LD16:8h的光照是德国小蠊若虫生长发育更适宜的光照时数,德国小蠊的光周期反应模式属长日照类型,其若虫期在其生活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德国小蠊现场品系对逆境环境的适应性更强。第二部分德国小蠊抗药性的种群特性方法德国小蠊现场品系(R)采自济南市区4个采样点,分别标记为JN1、JN2、JN3和JN4,生测法采用药膜法测定若虫乙酰甲胺磷和溴氰菊酯的敏感性,并计算两种药物混配的共毒系数(CTC);生化法采用乙酰胆碱酯酶(AChE)试剂盒、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s)测试盒,测定乙酰甲胺磷与溴氰菊酯混配后AChE和GSTs活性变化。结果乙酰甲胺磷对不同采集点JN1、JN2、JN3和JN4德国小蠊若虫KT50分别为56.96 min、49.85 min、75.78 min和35.63min,抗性系数(R/S)分别为3.1、2.8、4.1和1.9;溴氰菊酯对不同采集点JN1、JN2、JN3和JN4德国小蠊若虫KT50分别为20.0841 min、13.56 min、24.03 min和10.65min,抗性系数(R/S)分别为5.5、3.8、6.7和3.0;两种药物混配后对JN1和JN2种群的CTC分别为125.5和130.9;结果还显示AChE和GSTs的活性与敏感性有关,并且若虫的酶活性高于成虫。溴氰菊酯与乙酰甲胺磷混配(1:10),70min后AChE活力从开始的0.8248(U/mgprot)降至0.4039(U/mgprot);GSTs活力从开始的290.004(U/mgprot)升至466.752(U/mgprot)。结论同一地区不同现场品系德国小蠊对杀虫剂的敏感性不同,表现出明显的种群区域性;不同作用机理的杀虫剂合理混配可有效提高杀虫效果。研究发现德国小蠊体内AChE及GSTs活性均高于成虫,这说明若虫较成虫对杀虫剂的敏感性相对要低,这就从德国小蠊的生理生化方面解释了德国小蠊若虫在其生活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提示在实际防治工作中,对若虫的控制尤为重要。第三部分德国小蠊种群密度控制策略探讨通过研究德国小蠊种群特性以及抗药性的种群特征,认为德国小蠊种群密度控制策略应采取物理防治、生态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的综合措施。尤其在使用化学杀虫剂时,应针对德国小蠊的生态学特点、活动习性以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尽量缩小施药靶区,进行杀虫剂的混配使用和重点生境采取杀虫剂的生态选择性应用技术研究,以减少环境污染。
二、德国小蠊的生物学特征和防治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德国小蠊的生物学特征和防治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新疆蟑螂的种类及其生态习性与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 蟑螂的生物学特征及危害 |
2 新疆蟑螂的种类与分布 |
2.1 德国小蠊Blattella germanica |
2.2 美洲大蠊Periplaneta americana |
2.3 黑胸大蠊Peripalneta fuliginosa |
2.4 日本蜚蠊Periplaneta japonica |
2.5 东方蜚蠊Blatta orientalis |
3 蟑螂的防治策略 |
3.1 政府重视, 机构完善, 措施落实 |
3.2 强化宣传培训, 积极倡导全民参与意识 |
3.3 主要技术措施 |
3.3.1 环境治理 |
3.3.2 物理防治 |
3.3.3 生物防治 |
3.3.4 化学防治 |
(2)抗药性甜菜夜蛾FMO与黑腹果蝇VGSC的功能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甜菜夜蛾的抗药性及其机制 |
1.1 甜菜夜蛾概述 |
1.2 甜菜夜蛾的抗药性监测 |
1.3 甜菜夜蛾对杀虫剂抗药性机制 |
2 氰氟虫腙及其抗性 |
2.1 氰氟虫腙概述 |
2.2 氟虫腙的作用机理 |
2.3 氰氟虫腙的抗性及其机制 |
3 黄素单加氧酶(FMO)及其在昆虫中的研究 |
3.1 FMO的分子特征 |
3.2 FMO mRNA的表达模式 |
3.3 FMO的代谢功能研究 |
3.4 昆虫FMO的研究进展 |
4 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VGSC)与昆虫抗药性 |
4.1 VGSC与神经信号传导 |
4.2 VGSC的生物学特征 |
4.3 昆虫VGSC研究进展 |
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甜菜夜蛾对氰氟虫腙的代谢抗药性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昆虫 |
1.2 仪器设备 |
1.3 生化药剂 |
1.4 生物测定与室内筛选 |
1.5 增效试验 |
1.6 解毒酶活性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甜菜夜蛾惠州种群对氰氟虫腙的抗药性 |
2.2 甜菜夜蛾FMO的最佳测定条件 |
2.3 甜菜夜蛾抗性/敏感种群的解毒酶活性水平 |
2.4 甜菜夜蛾FMO在不同发育阶段、组织的活性 |
3 讨论 |
第三章 甜菜夜蛾FMO的基因克隆及转录水平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生化药剂 |
1.2 仪器设备 |
1.3 供试昆虫 |
1.4 昆虫细胞培养 |
1.5 药剂胁迫处理 |
1.6 总RNA提取 |
1.7 cDNA合成 |
1.8 PCR反应 |
1.9 PCR产物回收与纯化 |
1.10 连接反应 |
1.11 连接产物的转化、单克隆 |
1.12 序列测定与分析 |
1.13 cDNA序列分析 |
1.14 定量PCR检测mRNA表达量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甜菜夜蛾FMO的序列特征 |
2.2 甜菜夜蛾FMO的蛋白结构特征 |
2.3 甜菜夜蛾FMO的系统进化 |
2.4 甜菜夜蛾不同发育时期FMO mRNA的表达水平 |
2.5 甜菜夜蛾不同幼虫组织FMO mRNA的表达水平 |
2.6 杀虫剂胁迫对甜菜夜蛾FMO mRNA的表达水平影响 |
3 讨论 |
第四章 甜菜夜蛾FMO的体外表达与功能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生化药剂 |
1.2 实验仪器 |
1.3 昆虫细胞培养 |
1.4 重组杆粒构建 |
1.5 FMO的体外表达 |
1.6 鉴定重组蛋白 |
1.7 蛋白纯化 |
1.8 重组酶活性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甜菜夜蛾FMO的体外表达和纯化 |
2.2 重组SeFMO的最佳表达条件 |
2.3 重组SeFMO的最适pH和最适温度 |
2.4 重组SeFMO对外源化合物的代谢活性 |
3 讨论 |
第五章 黑腹果蝇VGSC转录本的体外表达与药敏性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生化药剂 |
1.2 仪器设备 |
1.3 果蝇饲养 |
1.4 生物测定 |
1.5 质粒构建 |
1.6 STbl2-Z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1.7 质粒转化 |
1.8 质粒提取 |
1.9 质粒线性化 |
1.10 cRNA体外转录 |
1.11 爪蟾卵母细胞制备 |
1.12 显微注射 |
1.13 电压钳系统设置 |
1.14 加药方法 |
1.15 电生理缓冲液 |
1.16 电生理记录和分析 |
2 数据与分析 |
2.1 黑腹果蝇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和DDT的敏感性 |
2.2 黑腹果蝇VGSC转录本的体外表达电流 |
2.3 黑腹果蝇VGSC转录本对四氟苯菊酯的敏感性 |
2.4 黑腹果蝇VGSC转录本对甲氧苄氟菊酯的敏感性 |
3 讨论 |
第六章 I1545M与G1571R突变介导的黑腹果蝇VGSC抗药性 |
1 材料与方法 |
1.1 Stbl2感受态细胞制备 |
1.2 引物设计 |
1.3 定点突变PCR |
1.4 消化质粒模板 |
1.5 突变体质粒转化 |
1.6 爪蟾卵母细胞表达与电生理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11545M和G1571R突变对黑腹果蝇VGSC峰电流的影响 |
2.2 11545M和G1571R突变对黑腹果蝇VGSC门控特性的影响 |
2.3 11545M和G1571R突变对黑腹果蝇VGSC对DDT敏感性的影响 |
2.4 11545M和G1571R突变对黑腹果蝇VGSC对拟除虫菊酯敏感性的影响 |
3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荣誉及参加学术会议 |
(3)德国小蠊化学感受相关基因的鉴定与组织表达谱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昆虫嗅觉感受基本过程与相关蛋白研究 |
1.1.1 昆虫嗅觉感受基本过程 |
1.1.2 气味结合蛋白的结构特征与表达分布 |
1.1.3 化学感受蛋白的特征和表达分布 |
1.2 转录组概述 |
1.2.1 转录组 |
1.2.2 转录组测序技术及其在昆虫化感相关基因鉴定中的应用 |
1.3 德国小蠊化感基因研究概况 |
1.3.1 德国小蠊的发生和危害 |
1.3.2 德国小蠊的生活习性 |
1.3.3 德国小蠊化感基因研究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德国小蠊触角转录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昆虫 |
2.1.2 主要试剂及仪器设备 |
2.1.2.1 主要试剂 |
2.1.2.2 仪器设备 |
2.1.3 昆虫总RNA的提取 |
2.1.4 cDNA文库构建和Illumina测序 |
2.1.5 转录组的信息分析流程及拼接组装 |
2.1.6 转录组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转录组测序产量统计 |
2.2.2 转录组Unigene的同源比对 |
2.2.3 基因的功能注释 |
2.3 讨论 |
第三章 德国小蠊化学感受相关基因的鉴定和序列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德国小蠊化学感受相关基因的鉴定 |
3.1.2 德国小蠊化学感受相关基因的信息注释 |
3.1.3 德国小蠊气味结合蛋白基因和化学感受蛋白基因的序列分析 |
3.1.4 Unigene表达丰度的分析 |
3.1.5 基因系统发育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德国小蠊化学感受相关基因的鉴定 |
3.2.2 德国小蠊OBP基因和CSP基因的序列分析 |
3.2.3 德国小蠊化学感受相关基因的表达丰度分析 |
3.2.4 德国小蠊OBP基因和CSP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 |
3.3 讨论 |
第四章 德国小蠊化学感受相关基因的组织表达谱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虫及试虫组织收集 |
4.1.2 主要试剂及仪器设备 |
4.1.2.1 主要试剂 |
4.1.2.2 主要仪器设备 |
4.1.3 昆虫组织总RNA的提取及cDNA第一链的合成 |
4.1.3.1 昆虫组织总RNA的提取 |
4.1.3.2 cDNA第一链的合成 |
4.1.4 引物设计 |
4.1.5 PCR反应体系及反应程序 |
4.1.6 PCR产物纯化、克隆和测序 |
4.1.7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德国小蠊化学感受相关基因的组织表达谱分析 |
4.3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论文的发表 |
致谢 |
(4)德国小蠊抗高效氯氰菊酯品系抗性遗传方式及生物适合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章综述 |
1. 德国小蠊的生物学特征 |
1.1 形态学特征 |
1.2 生活史 |
1.3 生活习性 |
1.4 食性 |
1.5 种群扩散 |
2. 昆虫抗药性 |
2.1 昆虫抗药性的定义 |
2.2 昆虫抗药性的现状 |
2.3 昆虫抗药性的遗传起源 |
2.4 昆虫抗药性机理学说 |
2.5 昆虫抗药性发展的影响因子 |
3. 抗性昆虫的生物适合度 |
3.1 昆虫适合度及适合度代价的概念 |
3.2 抗性适合度代价形成机制 |
3.3 昆虫的抗药性与适合度变化 |
4. 德国小蠊抗药性及适合度代价研究 |
4.1 德国小蠊的抗药性现状 |
4.2 德国小蠊抗药性机制研究 |
4.3 德国小蠊抗药性的检测方法 |
4.4 德国小蠊适合度代价研究 |
5. 德国小蠊的抗性治理 |
5.1 预防 |
5.2 杀虫剂的选择 |
5.3 剂量策略 |
5.4 增效作用 |
5.5 杀虫剂的轮用与混用 |
5.6 综合治理 |
第一章 德国小蠊抗高效氯氰菊酯品系的选育 |
1.1 材料与方法 |
1.2 结果与分析 |
1.3 讨论 |
第二章 德国小蠊抗性遗传方式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讨论 |
第三章 德国小蠊抗高效氯氰菊酯品系生物适合度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讨论 |
第四章 杂交作用对德国小蠊抗高效氯氰菊酯品系的抗药性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讨论 |
第五章 德国小蠊防治策略探讨 |
5.1 抗性遗传与德国小蠊的防治策略 |
5.2 生物适合度与德国小蠊的抗性治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论文期间发表论文 |
(5)德国小蠊抗药性与生物适合度(论文提纲范文)
1 德国小蠊抗药性发展 |
2 德国小蠊抗性适合度变化 |
3 德国小蠊抗药性与生物适合度关系 |
4 德国小蠊生物适合度与抗性治理 |
(6)德国小蠊对杀虫饵剂的抗药性监测方法及行为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德国小蠊在中国的地理分布与危害 |
2 德国小蠊的生物学与生态学习性 |
2.1 生活史 |
2.2 生活习性 |
2.3 食物选择 |
3 德国小蠊的抗药性 |
3.1 防治德国小蠊的常用杀虫剂 |
3.2 德国小蠊的抗药性概况 |
3.3 德国小蠊的抗药性机理 |
4 德国小蠊抗药性综合治理 |
4.1 环境改造 |
4.2 物理防治 |
4.3 化学防治 |
4.4 生物防治 |
5 主要杀蟑毒饵杀虫剂的特性及研究概况 |
5.1 氟虫腈 |
5.2 酰甲胺磷 |
6 本研究的立题依据和目的意义 |
第二章 德国小蠊若虫龄期判断的体征研究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虫 |
1.2 方法 |
1.3 数据的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卵荚的若虫孵化数 |
2.2 德国小蠊不同发育阶段的体征测定 |
3 讨论 |
第三章 德国小蠊对杀虫饵剂的抗药性测定的条件和基饵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主要仪器与用品 |
1.2 试虫 |
1.3 食物 |
1.4 光照强度与食物位置对德国小蠊食物选择性的影响测定 |
1.5 饥饿时间对德国小蠊雄成虫食物选择性的影响测定 |
1.6 不同发育阶段的德国小蠊对不同食物的选择差异测定 |
1.7 数据的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光照强度和食物位置对德国小蠊雄成虫的食物选择的影响 |
2.2 饥饿对德国小蠊食物选择的影响 |
2.3 不同发育阶段的德国小蠊对食物的选择 |
3 讨论 |
第四章 德国小蠊对氟虫腈和乙酰甲胺磷的敏感性研究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虫 |
1.2 主要仪器与用品 |
1.3 食物 |
1.4 供试药剂 |
1.5 实验条件 |
1.6 饵剂制备方法 |
1.7 不同种群在不同条件下对不同基饵的饵剂敏感性比较(LT_(50)) |
1.8 LC_(50)测定 |
1.9 数据的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种群在不同条件下对不同基饵的饵剂敏感性比较 |
2.2 不同饵剂对德国小蠊的毒力测定 |
3 讨论 |
第五章 德国小蠊对杀虫饵剂的行为选择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虫 |
1.2 主要仪器与用品 |
1.3 食物 |
1.4 供试药剂 |
1.5 实验条件 |
1.6 饵剂制备方法 |
1.7 试验方法 |
1.8 数据的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德国小蠊若虫龄期区别的体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虫来源 |
1.2 方法 |
1.2.1 试虫获取 |
1.2.2 体征测定 |
1.3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卵荚的若虫孵化数 |
2.2 每个发育阶段的历期 |
2.3 德国小蠊若虫龄期的体征变化 |
3 讨论 |
(8)德国小蠊综合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德国小蠊生物学特性 |
1.1 生活史 |
1.2 生活习性 |
2 综合防治 |
2.1 监测 |
2.2 环境防治 |
2.3 物理/机械防治 |
2.4 化学防治 |
2.4.1 喷洒剂 |
2.4.2 毒饵 |
2.4.3 胶饵 |
2.5 生物防治 |
3 抗药性 |
4 展望 |
(9)山东省德国小蠊抗药性监测及抗性相关酶生化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研究背景 |
研究目的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与分析 |
讨论 |
结论与建议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德国小蠊(Blattella germanica)的种群特性及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 德国小蠊的生物学特性 |
1.1 形态特征 |
1.2 生活史 |
1.3 栖息习性与季节消长 |
1.4 食性 |
1.5 种群扩散 |
1.6 繁殖能力 |
1.7 危害 |
2. 德国小蠊对化学杀虫剂的抗药性 |
2.1 德国小蠊对杀虫剂的抗性机理 |
2.2 影响抗性发展的因素 |
2.3 德国小蠊抗药性的种群特性 |
2.4 德国小蠊抗药性现状与研究进展 |
2.5 德国小蠊种群抗药性的检测方法 |
2.6 德国小蠊的抗药性治理 |
3. 德国小蠊种群控制策略 |
3.1 德国小蠊的侵害现状 |
3.2 德国小蠊难于治理的原因 |
3.3 化学防治是德国小蠊种群密度控制的重要手段 |
3.4 综合防治 |
第一部分 环境因子对德国小蠊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
1. 德国小蠊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 |
2. 温度和光周期对德国小蠊生长发育、繁殖及生活史节律的影响 |
3. 德国小蠊不同品系若虫对营养逆境条件的适应 |
第二部分 德国小蠊抗药性的种群特性 |
1. 德国小蠊对溴氰菊酯和乙酰甲胺磷抗药性的种群特性 |
2. 不同温度下德国小蠊对化学杀虫剂的敏感性测定 |
3. 杀虫剂的混配对抗性品系德国小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
第三部分 德国小蠊种群密度控制策略探讨 |
1. 德国小蠊的季节适应与控制适时探讨 |
2. 抗药性监测与化学杀虫剂的生态选择性应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德国小蠊的生物学特征和防治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疆蟑螂的种类及其生态习性与防治[J]. 樊玉娟,黎唯,杨洪彩,叶刚,鲜军.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19(02)
- [2]抗药性甜菜夜蛾FMO与黑腹果蝇VGSC的功能特性研究[D]. 田祥瑞.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5)
- [3]德国小蠊化学感受相关基因的鉴定与组织表达谱分析[D]. 牛东娟. 南京农业大学, 2016(04)
- [4]德国小蠊抗高效氯氰菊酯品系抗性遗传方式及生物适合度研究[D]. 张园园. 山东师范大学, 2014(08)
- [5]德国小蠊抗药性与生物适合度[J]. 张园园,霍新北,刘浩,苏乃洲. 预防医学论坛, 2013(10)
- [6]德国小蠊对杀虫饵剂的抗药性监测方法及行为选择研究[D]. 卢慧明. 南京农业大学, 2013(09)
- [7]德国小蠊若虫龄期区别的体征研究[J]. 卢慧明,孟凤霞,高聪芬,刘起勇,任东升.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3(02)
- [8]德国小蠊综合研究进展[J]. 李兴文,温秀军,马涛,王蓬.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13(01)
- [9]山东省德国小蠊抗药性监测及抗性相关酶生化特征研究[D]. 王学军. 山东大学, 2012(01)
- [10]德国小蠊(Blattella germanica)的种群特性及控制策略研究[D]. 霍京. 山东师范大学, 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