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容量法测量混凝土拌和物配合比的原理及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黄连磊[1](2020)在《固废制备轻骨料及其对混凝土性能和梁的抗弯性能的影响》文中提出一方面,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对砂石等建筑材料的需求量巨增,对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带来巨大的挑战,另一方面,居高不下的固废排放对环境污染的治理也刻不容缓。研究表明,大部分的固体废弃物与建筑材料的成分相同,因此利用固废制备骨料用于混凝土中取代天然砂石骨料,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利用粉煤灰制备轻骨料的基础上,通过掺入细黄沙作为骨料,掺入机械活化的废弃混凝土粉末作为具有活性的胶凝材料,以此改善骨料的性能,并对制备的轻骨料物理、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参考现行相关规范,对轻骨料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设计,分析了骨料性能对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选取性能最优的轻骨料,将其等体积取代碎石骨料,设计出四组混凝土,并对其工作性能、物理力学性能进行测试。最后设计了正截面抗弯性能实验,对构件的抗弯性能进行测试与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以粉煤灰为硅质材料,水泥为钙质材料,利用蒸压方式制备轻骨料的基础上,分别掺入细黄沙作为骨料和机械活化的废弃混凝土粉末作为具有胶凝作用活性材料,以改善轻骨料的性能。对其表观密度、吸水率和筒压强度进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掺入细黄沙作为骨料后使制备的轻骨料更为致密,使轻骨料的筒压强度提升了24.6%~63.5%,吸水率降低了23.1%~72.3%,细黄沙掺量为5%时轻骨料的性能最佳;掺入废弃混凝土粉末后其中的活性粉末起到胶凝材料的作用,使轻骨料的筒压强度提高了29.3%~62.7%,吸水率随着掺入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废弃混凝土粉末的掺入量为30%时,轻骨料的性能最佳。探究了不同的骨料对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的影响。在水泥、砂率、水胶比不变的情况下,以普通碎石混凝土为基准组,利用制备的不同轻骨料分别与普通碎石骨料进行等体积代换。对混凝土试块的3d、7d和28d抗压及抗折强度,28d干表观密度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掺入细黄沙和废弃混凝土粉末的轻骨料性能提升,其混凝土抗压强度最大提升高达40.2%,抗折强度最大提升幅度为18.8%。混凝土的干表观密度随着轻骨料表观密度的增加l2.4%~15.9%,最大值为1946kg/m3,属于轻骨料混凝土。与普通碎石混凝土相比,其自重降幅在18%以上,存在轻质高强的特型。其结构效率较提升了13.3%~53.3%,折压比低,脆性稍大。选取改善后高性能的轻骨料,设计了普通碎石混凝土(NC)、轻骨料的体积取代率50%的混合骨料混凝土(RC50)、轻骨料体积取代率100%的轻骨料混凝土(RC100)、轻骨料体积取代率100%和云砼砂体积取代率40%的全轻混凝土(QRC),对四组混凝土的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流动度随着轻骨料体积取代率的增加而增加,全轻混凝土(QRC)的坍落度达到最大值255mm;混凝土抗压强度随着轻骨料的体积取代率的增加而逐渐提升,其中最小值为55.3MPa,最大值65.4MPa,最高可提升18.2%;弹性模量和表观密度则随轻骨料体积取代率的增加而降低,弹性模量的最小值为28.3GPa,最大值为36.1GPa,减少了21.6%;表观密度的最大值为2283kg/m3,最小值为1916kg/m3,降低了16.1%。在四组混凝土配合比的基础上,设计了梁的正截面抗弯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轻骨料体积取代率的增加,混凝土实验梁的正截面承载能力、挠度、最大裂缝宽度、裂缝数量均随之增加。通过现行规范对承载力、挠度、最大裂缝宽度、裂缝间距进行计算,结果发现四组试验梁(NC、RC50、RC100、QRC)的承载力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的比值分别为:1.146、1.203、1.275、1.365;挠度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的比值分别为:1.098、1.164、1.200、1.267;最大裂缝宽度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的比值分别为:0.907、0.913、0.976、0.990。表明现行规范中对于正截面承载力、挠度、最大裂缝宽度的计算公式,也可适用于本文中的骨料等体积取代碎石的混凝土。规范中对于挠度和最大裂缝宽度的限定,在混凝土实验梁中,随着轻骨料等体积取代率的增加,其挠度值始终符合规范要求;而随着轻骨料等体积取代率的增加,实验梁的最大裂缝宽度超过了规范的最大限定值。
张兆辰[2](2020)在《水土大桥预制桥面板现浇叠合带混凝土材料设计与性能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依托重庆嘉陵江水土大桥实体工程,开展水土大桥预制桥面板现浇叠合带混凝土材料设计与性能研究。在分析当前国内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思路即通过级配理论构建混凝土材料堆聚结构,并研究了用水量、水胶比、外加剂掺量、膨胀剂品种和掺量对混凝土拌和物工作性、力学性能、变形性能的影响,研究结论如下:(1)基于级配理论构建混凝土的堆聚结构,采用泰波理论进行级配设计,通过改变实验指数n使集料级配达到最大密实度,研究发现当实验指数n值小于0.55时集料的堆积密度随着n值的增加而增大,在n值为0.5时集料达到最大堆积密度,级配密实度达到最大,当n值大于0.55时堆积密度开始下降,级配密实度降低。采用粒子干涉理论进行级配设计,通过改变粒径比使集料级配达到最大密实度,研究发现集料堆积密度随着粒径比的减小而增大。通过改变堆聚结构混凝土配合比的拨开系数来优化混凝土的工作性,研究发现当拨开系数介于1.10~1.20时,混凝土的工作性随着拨开系数的增大而增加,当拨开系数位于1.20时混凝土工作性最优。但是拨开系数超过1.20之后混凝土出现流浆泌水甚至离析且混凝土抗压强度开始下降。(2)通过改变膨胀剂掺量、胶凝材料组成以及混凝土设计方法研究硫铝酸盐型膨胀剂HEAA对混凝土拌和物工作性、力学性能以及变形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证明:混凝土的工作性与HEAA膨胀剂的掺量之间并未表现出明显的相关关系,但通过堆聚结构设计的混凝土整体的工作性略差于传统设计方法的混凝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随着HEAA膨胀剂的掺量增加而降低;当HEAA膨胀剂掺量低于胶凝材料总量11%时混凝土的限制膨胀率随着HEAA膨胀剂的增加而升高,当HEAA膨胀剂掺量超过11%后混凝土的限制膨胀率开始下降。(3)通过改变膨胀剂掺量、胶凝材料组成以及混凝土设计方法研究氧化钙型膨胀剂SCEA对混凝土拌和物工作性、力学性能以及变形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证明:混凝土的工作性与SCEA膨胀剂的掺量之间并虽并未发现表现出明显的相关关系,但混凝土的工作性整体表现良好;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表现出随着SCEA膨胀剂的掺量增加而增加的趋势;混凝土的限制膨胀率随着SCEA膨胀剂的增加而升高,当SCEA膨胀剂掺量为8%时混凝土的限制膨胀率达到最大。(4)无论是通过堆聚结构设计的混凝土还是配合比设计规程设计的混凝土,膨胀剂的掺入量与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均未表现出明显的相关关系;掺入SCEA型膨胀剂后混凝土的力学性能都要优于掺入HEAA型膨胀剂;总体上HEAA型膨胀剂表现出了膨胀速率快,膨胀效能大但后期体积稳定性不如SCEA型膨胀剂,而SCEA型膨胀剂虽然膨胀速率低于HEAA型膨胀剂,但其膨胀速率稳定,后期出水后体积稳定性优良,在约束条件下导致开裂的风险低于HEAA型膨胀剂混凝土。(5)结合工程进度,进行了施工配合比的验证并提交了工程应用的技术资料。
崔锦栋[3](2020)在《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长期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针对天然砂资源越来越匮乏的问题,本文采用石灰岩机制砂制备C50自密实混凝土,研究了机制砂颗粒特征、砂浆性能及自密实混凝土的长期性能,研究成果对密集配筋结构和钢管混凝土工程应用有一定参考价值。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如下:本文从机制砂颗粒特征着手,首先研究了水泥砂浆性能。通过试验计算机制砂和天然砂的比表面积,使用图像处理软件分析了不同细集料的形貌特征;使用水膜厚度衡量不同种类细集料集胶比、粉煤灰掺量、硅灰掺量对水泥砂浆流变学方面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方法,选取粉煤灰掺量、硅灰掺量、机制砂取代率作为影响因素,研究了不同原材料对水泥胶砂流动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机制砂自相似性优于天然砂,其圆度值和轴向系数更偏离1,其形貌更偏向不规则的立方体;粉煤灰和硅灰都可以降低水膜成型时最小需水量,粉煤灰增加水膜厚度,而硅灰在高用水量时阻碍水膜厚度增加;粉煤灰的掺入使水泥胶砂抗压强度略有降低,机制砂取代率的增加可以略微提升水泥胶砂抗折强度。其次,分别使用“全计算法”和“绝对体积法”进行对相同原材料的C50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进行配合比设计,并对粗集料级配进行优化。两种方法设计出的混凝土强度均满足设计要求,但“全计算法”砂率和拌合物流动性偏低,“绝对体积法”更适合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随后,研究不同石粉含量的机制砂对自密实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和长期耐久性能的影响。使用自密实性能、间隙通过性、抗离析性三个指标分析不同细集料对自密实混凝土拌合物性能的影响;测量混凝土不同龄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分析不同细集料对自密实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抗氯离子渗透试验、抗冻试验、抗水渗透试验、抗硫酸盐侵蚀试验、抗碳化试验和早期抗裂试验,探究了不同细集料对自密实混凝土长期耐久性能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随着机制砂中石粉含量增加,自密实混凝土的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和长期性能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石粉含量7%的机制砂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最佳,石粉含量9%的机制砂混凝土力学性能最优;石粉含量对抗氯离子侵蚀性、抗硫酸盐侵蚀性和早期开裂性能影响较大,石粉含量7%~9%的机制砂混凝土耐久性能好,石粉含量5%的机制砂混凝土早期抗开裂性最佳。综上所述,C50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的石粉含量宜为7%,不宜超过9%;配制的C50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氯离子侵蚀性、抗冻性、抗水渗透性、抗硫酸盐侵蚀性和抗碳化性能,适用于设计寿命100年的混凝土结构。
辛全浩[4](2020)在《基于修正水膜厚度模型的混凝土工作性能研究》文中提出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是水利、土木工程中的重要工作。由于目前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尚没有方法准确地预测拌和物的工作性能,因此在实际工程中通常需要多次试拌才能获得满足设计指标的混凝土材料配比,效率较低;并且对于机制砂等非理想级配的骨料而言,有时很难获得同时满足强度和工作性能的材料配合比。因此拌合物工作性能的预测对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而言至关重要。论文采用湿测法进行了不同骨料配合、不同减水剂下的材料堆积密实试验,以及水泥净浆的扩展度试验;研究了颗粒堆积密实度随掺入水量的变化关系,分析了减水剂对絮凝水释放的影响机理,并对减水剂的影响进行了率定,提出了采用曲线切点来计算堆积密实度的修正水膜厚度模型;论文提出的修正水膜厚度模型和试验中的水泥净浆扩展度吻合较好。同时论文将湿测法的堆积密实度测量结果和可压缩堆积模型的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总结了目前堆积密实度测量的优缺点,为水膜厚度的计算提供了更为简洁有效的方法。论文进行了不同骨料配比、不同减水剂下水泥砂浆的扩展度和T200试验,将混凝土这种多相混合物分成不同的固液两相混合物进行分析,以净浆为核心,砂浆作为纽带,逐层分析了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因素,认为水泥砂浆可以看出净浆包裹的砂粒,砂浆的工作性能受浆膜厚度和净浆黏度的共同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砂浆工作性能有效浆膜厚度模型,模型和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论文在水泥净浆和砂浆工作性能模型的基础上,对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因素进行了分析和简化,提出了基于修正水膜厚度模型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为今后混凝土工作性能预测、调控提供了合理、高效、简捷的解决思路。
刘俊岩[5](2020)在《全自动在线测量细骨料含水率及其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混凝土制备过程中,细骨料含水率的测定至关重要,直接影响混凝土配合比中水灰比的控制。如果细骨料含水率较高,而在实际配料中扣除的用水量偏少,会导致制备的混凝土拌和物泌水严重,强度及耐久性达不到设计的要求;而如果在实际配料中扣除的用水量偏多,虽然混凝土的强度及耐久性没问题,但是会导致混凝土拌和物流动性变差,不易施工。因此,准确、实时监测细骨料中含水率的变化,对生产混凝土质量的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设计高频电路,利用示波器采集数据,建立细骨料介电常数与含水率关系,达到利用微波法在线测量细骨料含水率的目的。此外,本文还分析比较了细骨料中含水率测试结果误差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主要的研究结论如下:1.利用信号发生器、衰减器、功分器等电子元件建立高频电路,使用IQ解调器与混频器对2.4GHz载波信号与400KHz基带信号进行调制与解调,并通过示波器与频谱仪分析基带信号的衰减与相移,建立了细骨料介电常数与含水率关系。2.通过建立静态法与动态法的微波测试平台,分析比较了两者在样品密度、均匀性以及温度等因素对细骨料含水率测定的影响,使动态法在线控制更接近混凝土实际生产工艺。3.根据微波信号的衰减与相移,确立细骨料的介电常数与介电损耗,从而建立了细骨料与介电性能的模型,ψ=0.087M+0.002T+0.15486,回归曲线拟合因子R2=0.98。测试结果表明hydronix传感器的绝对误差为0.32%,静态法测试的绝对误差为0.4%。4.对细骨料细度模数和含泥量进行F分布显着性分析显示,细度模数的不均匀变化(由小变大)会增加料堆空隙,使得测试结果偏小;含泥量的增加会导致样品整体介电常数增加,影响含水率的测量结果,但含泥量在小于4%以内时,测量的介电常数波动较小,对细骨料含水率测定影响不大。动态法测量结果分析表明,细骨料含水率较低(≤2%)时,测量绝对误差为0.4—1.0%;含水率较高(≥5%)时,测量绝对误差为1.8%—2.33%。5.当细骨料中含水率为3.2%,混凝土实际水胶比为0.290时,混凝土拌和物的扩展度为460mm,坍落度为179mm,28d抗压强度为74.0MPa;如果测试误差为±0.23%,混凝土实际水胶比为2.97—3.43,混凝土坍落度为170mm—185mm,扩展度为430mm—480mm,误差范围较小,对混凝土拌和物流动性能的影响也较小。6.细骨料中含水率为3.0%基准配制的混凝土,当含水率变化或测量误差,含水率达到3.4%时,拌和料的坍落度与扩展度范围分别为170 mm—220 mm和430 mm—620mm;强度试验中,3d与7d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变化范围几乎一致,其强度范围为42.8MPa—37.8MPa与58.7MPa—52.7MPa,而28d的混凝土抗压强度相差较大,强度范围为77.8MPa—55.6MPa,过多储存在混凝土孔隙的水分蒸发,导致混凝土中的孔隙率增加,从而导致水泥的强度严重下降。7.压汞试验结果表明,以A1试样为基准,水胶比为0.290,28d混凝土孔隙率为17.92%,平均孔径为18.8nm;当测试误差为±0.23%时,孔隙率与平均孔径范围分别为15.84%—18.42%与15.1nm—19.4nm,孔结构特征参数变化较小,说明静态法测试细骨料含水率的误差对混凝土制品的微观孔结构特征参数影响很小。
谢树帅[6](2019)在《基于微波开口探头法预测水泥基材料强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泥基材料作为土木建筑工程不可缺少的材料,种类繁多。混凝土作为传统及常用的水泥基材料,但其自重大、脆性大和抗震性能差的特点难以抵御日益频生的自然灾害,如水灾、地震等。因此,以超轻质水泥基复合材料(Ultra Lightweight Cement Composites,ULCC)为代表的高比强度材料和以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Engineered Cementitious Composites,ECC)为代表的高抗震性材料被广泛研究和使用。现今,对水泥基材料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开展早期预测水泥基材料强度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本课题利用微波电磁特性,以国标混凝土、轻质水泥基复合材料、超轻质水泥基复合材料和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早期预测水泥基材料强度为研究目的,开展以下几部分内容:(1)采用四种水泥基材料配比,组成材料并介绍其化学和物理参数。根据试验内容进行了试块浇筑与养护。利用传统力学性能方法,对三种水胶比国标混凝土、三种水胶比轻质水泥基复合材料、三种水胶比超轻质水泥基复合材料和三种水胶比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脱模3天、7天、14天和28天的传统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四种材料强度随龄期增加、水胶比减少而增大;同种水胶比材料强度随着纤维、水泥含量增加而增大。(2)采用开口同轴探头法,对上述前三种材料进行连续一周电磁特性测量与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三种材料早龄期介电常数和损耗因子随龄期增加而减小,随水胶比与水泥用量减少而减小。利用开口矩形波导法,对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进行连续一周电磁特性测量与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等效电导随龄期增加而减小,随水胶比减少而减小。(3)利用MATLAB软件对四种材料传统力学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建立了统一的抗压强度、抗弯强度与龄期关系模型。同时对以上电磁特性的数据进行分析,分别建立了介电常数、损耗因子、等效电导与龄期的关系模型。以龄期为中间变量,最终建立统一的介电常数预测强度模型、电导率预测强度模型和等效电导预测强度模型。(4)将传统的Jonscher模型进行了改进,模型改进后具有更宽的工作频带,并且能够拟合水泥基材料损耗因子出现最小值情况。采用分子理论对损耗因子出现最小点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说明,并引用Cole-Cole模型加以确定最小值的相应频率,本文建议的改进模型揭示了水泥基材料损耗因子的真实变化。
李继全[7](2019)在《商品混凝土塌落度自动检测技术研究及检测装置开发》文中研究指明商品混凝土是基础建设中量大面广的产品,混凝土塌落度主要是指混凝土的塑化性能和可泵性能,用于判断施工能否正常进行。目前全国混凝土搅拌站数量巨大,但混凝土塌落度检测仍以人工测量或者目测为主,造成塌落度值误差大,混凝土的性能得不到保证。本文简述了商品混凝土塌落度的研究目的与意义,分析了目前现有商品混凝土塌落度测试设备的不足,研究现有混凝土塌落度测量方法,提出了一种商品混凝土塌落度自动检测的方法。采用回转型多工位的机械结构,并实现加料送料、称重、多次加料插捣、抹平、视觉测量、卸料等测量过程全自动化,测量高效、准确。基于三维软件SolidWorks进行了混凝土塌落度自动检测装置的结构设计,建立该检测装置的结构模型,通过模拟装配进一步结构优化。该装置控制系统采用PLC控制,实现了各运动部分的准确运行。基于组态软件MCGS对HMI设计系统开发了操控画面和其他功能窗口界面。混凝土塌落度自动检测装置能够自动显示混凝土质量、塌落度等数值,整个检测过程采用自动化作业,单次测量时间小于55秒。利用称重传感器测量混凝土质量,采用激光数字检测的方法,直接得到混凝土塌落值,测量精度达±1mm,优于人工测量精度为±5mm,为混凝土测量技术分析提供参考。自动检测装置可用于商品混凝土流动度的在线测量,适合各种混凝土搅拌站、预制墙材企业、大型建筑施工单位、混凝土质量检测单位以及科研院所等使用。
姚韦靖[8](2019)在《深部高地温岩层巷道隔热混凝土喷层支护技术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地下工程深部开采呈常态化,高地温造成矿井热环境问题制约着进一步开掘。以淮南矿区典型热害矿井朱集东煤矿为工程背景,调研矿区地温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提出主动隔热降温思路,借鉴地面保温材料选用轻集料混凝土构建主动隔热喷层,探究其各项基础性能,开发出适宜井下喷射的新型隔热混凝土材料,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方法讨论主动隔热巷道围岩温度场分布规律,并提出矿山隔热三维钢筋混凝土衬砌构想,以朱集东矿深部高温巷道为工程依托,完成工程应用与效果评价。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系统分析朱集东矿钻孔测温数据,结果表明地温随深度增加线性递增,地温梯度介于1.7~3.6℃/hm,均值2.60℃/hm,原岩温度31℃一级热害区均深-552.01 m,37℃二级热害区均深-741.01 m。今主要工作水平-906 m和-965 m大部分达到一级热害区,部分处于二级热害区,进一步开发的-1070 m和-1200 m水平绝大部分达二级热害区。(2)以巷道围岩温度控制为研究对象,分析巷道围岩热传导模型,通过建立主动隔热层的方式改变换热系数,阻隔减少围岩放热量。提出采用轻集料混凝土喷层构建主动隔热层,从混凝土导热模型出发,理论上证实轻集料掺入混凝土对隔热能力的改善。(3)采用页岩陶粒、玻化微珠作为粗细轻集料,讨论陶粒全轻集料混凝土(All-lightweight Aggregate Concrete,ALWC)与次轻集料混凝土(Sub-lightweight Aggregate Concrete,SLWC)、玻化微珠次轻集料混凝土(Glazed Hollow Bead Concrete,GHBC)的工作性、高温劣化、抗碳化特性及细微观结构,并与普通混凝土(Normal Concrete,NC)比对,结果表明ALWC和SLWC高温后强度损失、抗碳化性较NC有较大优势,原因在于陶粒轻集料是极好的耐高温材料,内部吸返水效果使得水泥石日趋密实;GHBC高温后强度损失与NC相近,抗碳化性较NC劣,但掺入玻化微珠对拌和物流动性有益;轻集料与水泥基体在微细观形成界面嵌固区,破坏往往是轻集料本身强度低所致,克服了 NC界面区薄弱的劣势。(4)针对隔热混凝土喷层,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研发了陶粒隔热混凝土、陶粒玻化微珠隔热混凝土。对于陶粒混凝土,讨论了不同陶粒级配、陶粒、粉煤灰和砂子用量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对于陶粒玻化微珠混凝土,讨论了不同陶粒、玻化微珠、粉煤灰和砂子用量对材料性能的影响。性能测试包括表观密度、导热系数、抗压、抗拉、抗折强度,通过极差分析得到各因素对各性能的影响顺序,通过层次分析得到各因素水平对各性能的影响权重,通过功效系数分析得出综合性能最优配比。(5)选用ANSYS有限元软件分析主动隔热巷道围岩温度场分布规律,讨论隔热混凝土喷层导热系数、厚度、围岩导热系数、赋存温度对巷道温度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围岩本身热物理属性决定了巷道围岩温度场分布,岩温是最敏感的因素;采用低导热系数喷层、增加喷层厚度的措施可阻隔热量、减少风流对围岩温度场的影响,但随时间延长而减弱,喷层导热系数较厚度敏感度高。故采用低导热系数喷层对于井巷热环境控制有积极意义。(6)结合半刚性网壳锚喷支护结构和隔热混凝土喷层材料,提出一种能够主动隔绝深部岩温的新型功能性支护结构和方法:矿山隔热三维钢筋混凝土衬砌,利用网壳支护结构的强力支护能力,保证巷道长期稳定;利用隔热混凝土的主动隔热效果,阻断围岩内部热量向巷道传播,起到主动隔热降温之作用。以朱集东矿东翼8煤顶板回风大巷为工程依托,进行约100 m的隔热喷层工业应用,结果表明井下高温热害问题严重,掘进工作面温度长期保持在27℃以上,壁面温度超过27.5℃,相对湿度维持在70%以上,采用隔热混凝土喷层后壁面温度有所下降,现场取样测试结果表明隔热喷层导热系数显着降低。该项技术是一项节能减排的良性措施,为矿井热环境控制提供了新思路。图[117]表[56]参[239]
肖楚珺[9](2019)在《基于超声波技术的碾压混凝土凝结过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碾压混凝土大坝采用大仓面,分层浇筑的施工工艺,使得其坝体结构具有成层性的结构特点,浇筑上层混凝土时,下层混凝土的凝结状态直接影响其层间结合质量。因此,对碾压混凝土材料凝结状态的监控非常重要。使用超声波方法监测碾压混凝土的凝结过程能够很好的克服传统贯入阻力法存在的一些缺陷。目前对利用超声波方法研究碾压混凝土的凝结过程的技术方案研究较少,且对超声波参数的分析方法尚未得到统一定论。本文采用理论与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碾压混凝土凝结过程中超声波信号的采集,超声波参数的提取和利用不同参数对碾压混凝土的凝结过程分析问题进行研究,取得了如下成果:(1)对碾压混凝土的凝结过程进行了超声波透射法试验研究。针对新拌碾压混凝土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改进了试验装置,实现了对穿透新拌碾压混凝土的超声波信号的实时采集。利用小波阈值降噪方法对试验接收到的超声波信号进行降噪处理,提高了超声波参数提取的准确性。(2)通过对超声波波速发展规律进行分析,得到超声波波速随着碾压混凝土的凝结呈“S”型发展趋势,即前期缓慢增长,中期快速增长,后期增长速率变慢。结合碾压混凝土的水化理论,分析了超声波的波速变化与碾压混凝土的水化过程之间的关系,根据测得的波速特点,将其加水拌和后二十四小时内的水化过程分为了三个阶段:休眠期,凝结期和减速期。同时,根据波速-时间曲线的特征点确定了碾压混凝土的初凝和终凝时间。试验结果表明,碾压混凝土中粉煤灰掺量的提高会降低拌和物中的超声波波速值,使用粉煤灰替代水泥会延缓碾压混凝土的水化进程。(3)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对超声波信号进行频谱分析,得到了碾压混凝土的凝结过程中,超声波信号主频在低频段,中频段,高频段的迁移规律。提出了根据超声波频谱特征判断碾压混凝土凝结状态的方法,该判断方法具有直观、快速的优势,能够指导碾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相比于贯入阻力法,超声波方法监测碾压混凝土的凝结过程,具有无损性,自动化程度高,能够连续、实时监测的优点,本文的研究对该技术的理论体系完善和实践方案制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汤钊[10](2019)在《双立轴振动搅拌机参数匹配和材料适用性研究》文中指出混凝土行业的潜力巨大。双立轴振动搅拌机作为一种新型搅拌设备,其参数匹配和材料适用性研究相对较少,阻碍了双立轴振动搅拌机的工业化进程。本文介绍了振动搅拌技术和双立轴振动搅拌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讨论了现有搅拌技术的不足,并对混凝土搅拌过程进行描述和模拟,分析了振动搅拌机理并总结了几种立轴振动搅拌的影响因素.试验结果为双立轴振动搅拌机的工业化提供了科学参考依据。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为试验研究,其中试验分为参数匹配试验和材料适用性试验。参数匹配试验是通过设计正交试验找到试验样机对贫混凝土、泵送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搅拌时的优选参数组合;材料适用性试验是对应优选三类混凝土进行的振动搅拌参数取值范围内搅拌效果的对比试验。参数匹配试验的试验结论为:试验样机在振动强度为6,搅拌线速度为2.2m/s,搅拌时间为100s条件下对贫混凝土的搅拌效果较优;试验样机在振动强度为8,搅拌线速度为1.8m/s,搅拌时间为90s条件下对泵送混凝土的搅拌效果较优;试验样机在振动强度为8,搅拌线速度为2.0m/s,搅拌时间为90s条件下对高性能混凝土的搅拌效果较优。材料适用性试验的试验结论为:试验样机对贫混凝土、泵送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都具有良好的适用性,试验样机对三种混凝土材料的适用性由高到低排序为:贫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泵送混凝土。
二、容量法测量混凝土拌和物配合比的原理及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容量法测量混凝土拌和物配合比的原理及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固废制备轻骨料及其对混凝土性能和梁的抗弯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轻骨料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 |
1.3 轻骨料混凝土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 |
1.4 轻骨料混凝土构件力学性能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原材料、设备和实验方法 |
2.1 原材料 |
2.1.1 废弃混凝土粉末 |
2.1.2 粉煤灰 |
2.1.3 黄砂 |
2.1.4 水泥 |
2.1.5 减水剂 |
2.1.6 骨料 |
2.1.7 钢筋 |
2.2 实验设备 |
2.2.1 原材料分析设备 |
2.2.2 轻骨料的造粒成球及养护设备 |
2.2.3 力学性能测试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原材料分析测试方法 |
2.3.2 轻骨料的物理力学性能测试方法 |
2.3.3 轻骨料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测试方法 |
2.3.4 混合骨料混凝土的性能测试方法 |
2.3.5 抗弯性能测试方法 |
3 轻骨料的制备及物理力学性能 |
3.1 轻骨料的制备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细黄沙的掺入量对轻骨料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 |
3.2.2 废弃混凝土粉末的掺入量对轻骨料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4 轻骨料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及其物理力学性能 |
4.1 轻骨料混凝土的设计及试件的制作 |
4.1.1 配比设计 |
4.1.2 轻骨料的预湿和混凝土的拌和 |
4.1.3 试件的浇筑及养护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轻骨料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分析 |
4.2.2 试件的破坏形态分析 |
4.2.3 轻骨料混凝土的脆性分析 |
4.2.4 轻骨料混凝土的结构效率 |
4.3 本章小结 |
5 混合骨料混凝土的性能 |
5.1 混合骨料混凝土配合比 |
5.2 混合骨料混凝土的和易性 |
5.2.1 和易性测试结果与分析 |
5.3 混合骨料混凝土的物理性能 |
5.3.1 表观密度及吸水率测试结果与分析 |
5.4 混合骨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
5.4.1 强度理论 |
5.4.2 破坏形态 |
5.4.3 抗压强度测试结果与分析 |
5.5 混合骨料混凝土的弹性模量 |
5.5.1 弹性模量测试结果与分析 |
5.5.2 弹性模量理论计算与实测值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混合骨料混凝土梁的抗弯性能实验设计与构件制作 |
6.1 实验设计 |
6.1.1 配合比设计 |
6.1.2 实验梁的设计 |
6.2 实验梁的制作 |
6.2.1 绑扎钢筋 |
6.2.2 钢筋应上黏贴应变片 |
6.2.3 试件浇筑 |
6.2.4 试件养护 |
6.2.5 试件表面黏贴应变片 |
6.3 加载 |
6.4 本章小结 |
7 混合骨料混凝土梁抗弯性能实验结果及分析 |
7.1 受力全过程 |
7.2 跨中混凝土应变和受力钢筋应变 |
7.2.1 跨中混凝土应变 |
7.2.2 受力钢筋应变 |
7.3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 |
7.3.1 受弯承载力的理论计算 |
7.3.2 极限受弯承载力的实验结果及理论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 |
7.4 正截面抗裂度分析 |
7.4.1 开裂弯矩的理论计算 |
7.4.2 开裂荷载的实验结果及理论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 |
7.5 正截面裂缝宽度及裂缝分布分析 |
7.5.1 裂缝宽度的理论计算 |
7.5.2 裂缝宽度的实验结果及理论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 |
7.6 变形分析 |
7.6.1 挠度理论计算 |
7.6.2 挠度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 |
7.7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出版着作情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学研究情况 |
(2)水土大桥预制桥面板现浇叠合带混凝土材料设计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工程概况 |
1.2 高性能混凝土及其配合比设计 |
1.2.1 高性能混凝土研究现状 |
1.2.2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概述 |
1.3 补偿收缩混凝土研究与应用现状 |
1.3.1 补偿收缩混凝土研究现状 |
1.3.2 膨胀剂研究现状 |
1.3.3 高性能混凝土的变形及膨胀剂补偿作用机理 |
1.4 本课题研究意义 |
1.4.1 研究意义与背景 |
1.4.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原材料及试验方法 |
2.1 原材料 |
2.1.1 水泥 |
2.1.2 磨细矿渣粉 |
2.1.3 粉煤灰 |
2.1.4 减水剂 |
2.1.5 膨胀剂 |
2.1.6 粗骨料 |
2.1.7 细骨料 |
2.2 试验方法与仪器 |
第三章 基于级配理论的混凝土堆聚结构设计 |
3.1 级配理论 |
3.1.1 最大密度曲线理论 |
3.1.2 粒子干涉理论 |
3.2 混凝土堆聚结构级配设计 |
3.2.1 基于泰波理论的级配设计 |
3.2.2 基于粒子干涉的级配设计 |
3.3 级配参数对合成矿料堆积密度的影响 |
3.4 拨开系数对混凝土拌和物性能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现浇带C60 混凝土配合比参数确定 |
4.1 基于普通配合比设计规程混凝土材料设计 |
4.1.1 配合比参数选定 |
4.1.2 HEAA-Ⅰ型膨胀剂掺量 |
4.1.3 SCEA-Ⅰ型膨胀剂掺量 |
4.2 基于堆聚结构设计的混凝土材料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掺膨胀剂补偿收缩现浇带混凝土性能研究 |
5.1 堆聚结构补偿收缩混凝土性能测试 |
5.2 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对比研究 |
5.2.1 不同膨胀剂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 |
5.2.2 不同设计方法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 |
5.3 混凝土限制膨胀率影响对比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施工配合比验证 |
6.1 施工配合比设计与试验结果 |
6.2 施工配合比试验结果分析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
(3)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长期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机制砂对水泥基材料性能影响研究现状 |
1.2.2 自密实混凝土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原材料性能与试验方法 |
2.1 原材料性能 |
2.1.1 水泥 |
2.1.2 粗集料 |
2.1.3 细集料 |
2.1.4 矿物掺合料 |
2.1.5 外加剂 |
2.1.6 水 |
2.2 试验方法 |
2.2.1 水泥砂浆性能试验 |
2.2.2 自密实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 |
2.2.3 自密实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 |
2.2.4 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机制砂水泥砂浆性能研究 |
3.1 机制砂颗粒特征分析 |
3.1.1 细集料比表面积计算与分析 |
3.1.2 细集料颗粒特征分析 |
3.2 水泥砂浆水膜厚度研究 |
3.2.1 细集料对水泥砂浆水膜厚度的影响 |
3.2.2 粉煤灰掺量对机制砂水泥砂浆水膜厚度的影响 |
3.2.3 硅灰掺量对机制砂水泥砂浆水膜厚度的影响 |
3.3 水泥胶砂性能研究 |
3.3.1 胶砂流动度结果与分析 |
3.3.2 水泥胶砂抗压强度结果与分析 |
3.3.3 水泥胶砂抗折强度结果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4.1 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简介 |
4.2 C50 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初步配合比设计 |
4.2.1 绝对体积法 |
4.2.2 全计算法 |
4.2.3 全计算法与绝对体积法比较 |
4.3 配合比调整及优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性能研究 |
5.1 自密实混凝土拌合物性能研究 |
5.1.1 自密实混凝土拌合物评价指标 |
5.1.2 拌合物性能结果及分析 |
5.2 自密实混凝土长期力学性能研究 |
5.3 石粉作用下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长期性能研究 |
5.3.1 抗氯离子渗透性 |
5.3.2 抗冻性 |
5.3.3 抗硫酸盐侵蚀性 |
5.3.4 抗水渗透性 |
5.3.5 抗碳化性 |
5.3.6 早期抗裂性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4)基于修正水膜厚度模型的混凝土工作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混凝土的发展 |
1.2.2 颗粒堆积模型的研究 |
1.2.3 水膜厚度理论——WFT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不同水灰比的净浆流变性能试验 |
2.1 引言 |
2.2 原材料及试验仪器 |
2.2.1 原材料 |
2.2.2 试验仪器 |
2.3 净浆的堆积密实度试验 |
2.3.1 净浆堆积密实度试验方法及试验方案 |
2.3.2 水泥净浆堆积密实度数据处理及分析 |
2.3.3 水泥净浆堆积密实度振动试验数据对比及分析 |
2.3.4 水泥净浆掺粉煤灰堆积密实度试验数据及分析 |
2.3.5 水泥净浆水膜厚度的计算——WFT |
2.4 水泥净浆扩展度试验 |
2.4.1 水泥净浆扩展度试验方案 |
2.4.2 水泥净浆扩展度试验数据及分析 |
2.5 考虑减水剂作用的修正水膜厚度模型 |
2.5.1 减水剂的作用机理 |
2.5.2 考虑减水剂作用的净浆水膜厚度模型 |
2.5.3 修正水膜厚度与相对扩展度关系 |
2.5.4 拌合物工作性能 |
2.5.5 修正水膜厚度的举例验证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砂浆工作性能试验和浆膜厚度模型 |
3.1 引言 |
3.2 砂浆工作性能试验 |
3.2.1 原材料 |
3.2.2 试验仪器 |
3.2.3 试验过程 |
3.2.4 试验结果 |
3.3 砂浆工作性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
3.3.1 砂浆扩展度影响因素分析 |
3.3.2 T200 试验结果 |
3.4 砂浆工作性能的有效浆膜厚度模型 |
3.4.1 砂浆工作性能理论分析 |
3.4.2 砂浆工作性能有效浆膜厚度模型 |
3.5 小结 |
第四章 可压缩堆积模型 |
4.1 引言 |
4.2 可压缩堆积模型 |
4.2.1 可压缩堆积模型理论介绍 |
4.2.2 可压缩堆积模型的推导 |
4.2.3 可压缩堆积模型的应用——混合料堆积密实度matlab程序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修正水膜厚度模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思路 |
5.1 现有配合比设计方法 |
5.2 影响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参数率定 |
5.2.1 颗粒堆积密实度率定 |
5.2.2 减水剂减水率率定 |
5.2.3 水泥净浆扩展度系数率定 |
5.2.4 砂浆扩展度系数率定 |
5.2.5 混凝土拌合物系数率定 |
5.3 基于水膜厚度的混凝土工作性能估算 |
5.3.1 基本配合比确定 |
5.3.2 水泥净浆、砂浆和混凝土拌合物的扩展度计算 |
5.3.3 边界条件约束下的混凝土配合比优选 |
5.4 基于工作和力学性能试验的配合比设计参数优化 |
5.5 最终混凝土配合比确定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中的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5)全自动在线测量细骨料含水率及其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关于无损检测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关于含水率无损检测的应用 |
1.2.2 国外关于含水率无损检测的研究现状 |
1.3 微波法与其他检测方法的对比 |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测试方法及样品制备 |
2.1 微波法基本原理 |
2.2 微波电路的设计 |
2.3 微波信号的解调与调制 |
2.4 微波测试平台的建立 |
2.4.1 静态法测试平台 |
2.4.2 动态法测试平台 |
2.5 微波法测量的影响因素 |
2.6 样品制备 |
2.7 小结 |
第三章 微波含水率测试的可行性研究 |
3.1 细骨料不同含水率的介电性能 |
3.2 密度无关函数的建立 |
3.3 微波法的准确性 |
3.3.1 静态法误差分析 |
3.3.2 动态法误差分析 |
3.3.3 Hydronix分析对比 |
3.3.4 含泥量与细度模数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细骨料含水率变化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
4.1 细骨料含水率变化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
4.1.1 原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1.3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4.2 不同含水率细骨料的混凝土工作性能 |
4.3 不同含水率细骨料的混凝土强度分析 |
4.4 不同含水率细骨料的混凝土孔结构 |
4.5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已发表的研究论文 |
(6)基于微波开口探头法预测水泥基材料强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无损检测技术及现状 |
1.2.1 无损检测方法的简介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技术路线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试验材料与试块制备 |
2.1 试验原材料 |
2.1.1 水泥 |
2.1.2 粉煤灰和硅粉 |
2.1.3 骨料 |
2.1.4 纤维 |
2.1.5 减水剂 |
2.2 水泥基材料配合比 |
2.2.1 国标混凝土配合比 |
2.2.2 轻质水泥基复合材料配合比 |
2.2.3 超轻质水泥基复合材料配合比 |
2.2.4 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配合比 |
2.3 试块的制作及养护 |
2.3.1 试块的制作与试验内容 |
2.3.2 试块的养护 |
第3章 水泥基材料力学性能试验与结果分析 |
3.1 水泥基材料力学性能介绍 |
3.1.1 抗压强度 |
3.1.2 抗弯强度 |
3.2 抗压性能试验与结果分析 |
3.2.1 水泥基材料抗压强度试验 |
3.2.2 ECC试件抗压强度试验 |
3.3 抗弯性能试验与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水泥基材料电磁性能试验与结果分析 |
4.1 水泥基材料电磁性能介绍 |
4.1.1 复介电常数 |
4.1.2 复介电常数测量方法及原理 |
4.1.3 等效电导 |
4.1.4 等效电导测量方法及原理 |
4.2 复介电常数性能试验与结果分析 |
4.2.1 水泥基材料复介电常数试验 |
4.2.2 Cole-Cole模型应用 |
4.3 等效电导性能试验与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水泥基材料抗压和抗弯强度预测模型 |
5.1 水泥基材料复介电常数分析 |
5.2 水泥基材料力学性能与龄期关系模型 |
5.2.1 建立抗压强度与龄期关系模型 |
5.2.2 建立抗弯强度与龄期关系模型 |
5.3 水泥基材料复介电常数与龄期关系模型 |
5.3.1 建立介电常数与龄期关系模型 |
5.3.2 建立电导率与龄期关系模型 |
5.4 水泥基材料早龄期预测抗压和抗弯强度模型 |
5.4.1 建立介电常数早龄期预测抗压和抗弯强度模型 |
5.4.2 建立电导率早龄期预测抗压和抗弯强度模型 |
5.4.3 各电磁参数预测强度的误差分析 |
5.5 ECC材料预测抗压和抗弯强度模型 |
5.5.1 建立等效电导与龄期关系模型 |
5.5.2 建立等效电导预测抗压强度模型 |
5.5.3 建立等效电导预测抗弯强度模型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
致谢 |
(7)商品混凝土塌落度自动检测技术研究及检测装置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混凝土塌落度自动检测装置的工作原理 |
2.1 自动检测装置的工作原理 |
2.2 自动检测装置的组成部分 |
2.3 驱动系统的开发 |
2.3.1 气动驱动方案 |
2.3.2 电动驱动方案 |
2.4 检测装置的测量方法 |
2.5 检测装置的测量过程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混凝土塌落度自动检测装置的结构设计 |
3.1 总体结构设计 |
3.2 驱动系统设计 |
3.2.1 底盘设计 |
3.2.2 下料部分设计 |
3.2.3 插捣部分设计 |
3.2.4 抹平部分设计 |
3.2.5 提筒部分设计 |
3.2.6 测量部分设计 |
3.2.7 卸料部分设计 |
3.3 混凝土塌落度自动检测装置三维模型的建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混凝土塌落度自动检测装置控制系统的研发 |
4.1 控制系统的方案设计 |
4.2 PLC概述 |
4.3 PLC的选型 |
4.4 PLC的接线 |
4.5 PLC的软件设计 |
4.5.1 PLC编程软件 |
4.5.2 PLC工艺对象的调试 |
4.6 HMI的软件设计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混凝土塌落度自动检测装置的实验分析 |
5.1 实验目的 |
5.2 实验方法 |
5.2.1 实验原材料 |
5.2.2 混凝土配合比 |
5.2.3 混凝土塌落度测量实验的研究 |
5.2.4 混凝土塌落度影响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8)深部高地温岩层巷道隔热混凝土喷层支护技术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我国深井热害特点 |
1.2.2 矿井热环境研究现状 |
1.2.3 矿井热害控制措施研究现状 |
1.2.4 轻集料混凝土研究现状 |
1.2.5 玻化微珠轻集料混凝土研究现状 |
1.2.6 目前研究中遇到的问题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地温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
2.1 研究区地质水文概况 |
2.1.1 地质概况 |
2.1.2 水文概况 |
2.2 研究区地温情况 |
2.2.1 地温梯度分布 |
2.2.2 井下巷道温度 |
2.3 朱集东典型高温矿井地温分布特征 |
2.3.1 垂向地温分布 |
2.3.2 水平地温分布 |
2.3.3 主采煤层底板温度分布 |
2.4 影响因素分析 |
2.4.1 地质构造 |
2.4.2 岩石热物理性质 |
2.4.3 岩浆岩活动 |
2.4.4 地下水 |
2.5 本章小结 |
3 深部高温巷道主动隔热机理研究 |
3.1 矿井热源放热量分析 |
3.2 深部高温巷道主动隔热机理 |
3.2.1 巷道围岩温度场 |
3.2.2 巷道围岩热传导模型 |
3.2.3 巷道主动隔热模型 |
3.3 轻集料混凝土构建主动隔热模型 |
3.3.1 轻集料混凝土导热模型 |
3.3.2 轻集料混凝土技术优势 |
3.4 本章小结 |
4 轻集料混凝土性能试验研究 |
4.1 试验方案设计 |
4.2 原材料选用与配合比设计 |
4.2.1 原材料选用 |
4.2.2 配合比设计 |
4.2.3 混凝土制备与养护 |
4.3 轻集料混凝土工作性 |
4.4 轻集料混凝土高温特性 |
4.4.1 试验方法 |
4.4.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5 轻集料混凝土抗碳化特性 |
4.5.1 试验方法 |
4.5.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5.3 碳化模型建立 |
4.5.4 碳化寿命预测 |
4.6 轻集料混凝土微观特性 |
4.6.1 轻集料与水泥石相互作用机理 |
4.6.2 轻集料水泥石界面区微观结构 |
4.6.3 轻集料混凝土界面区微观结构 |
4.7 本章小结 |
5 深部高温巷道轻集料隔热混凝土喷层材料研发 |
5.1 试验方案设计 |
5.2 试验方法与数据处理 |
5.2.1 试验方法 |
5.2.2 数据处理 |
5.3 陶粒隔热混凝土正交试验 |
5.3.1 配合比设计 |
5.3.2 试验结果 |
5.3.3 试验结果分析 |
5.4 陶粒玻化微珠隔热混凝土正交试验 |
5.4.1 配合比设计 |
5.4.2 试验结果 |
5.4.3 试验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主动隔热巷道围岩温度场分布规律数值模拟 |
6.1 主动隔热巷道数值模型 |
6.1.1 模型假设 |
6.1.2 参数选取 |
6.2 围岩温度场分布规律 |
6.3 围岩温度场影响因素分析 |
6.3.1 喷层导热系数影响 |
6.3.2 喷层厚度影响 |
6.3.3 围岩导热系数影响 |
6.3.4 围岩赋存温度影响 |
6.4 围岩温度场敏感性分析 |
6.4.1 敏感性分析方法 |
6.4.2 不同因素对调热圈半径敏感性分析 |
6.4.3 不同因素对围岩温度敏感性分析 |
6.4.4 不同因素对壁面温度敏感性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隔热喷层支护技术工程应用与效果评价 |
7.1 矿山隔热三维钢筋混凝土衬砌 |
7.2 工程概况 |
7.3 工业试验参数计算与设计 |
7.3.1 巷道喷层支护参数计算 |
7.3.2 工业试验材料 |
7.3.3 工业试验设计 |
7.4 工业试验结果与分析 |
7.4.1 典型测点热湿环境测试 |
7.4.2 岩层温度测试 |
7.4.3 巷道收敛测试 |
7.4.4 隔热混凝土喷层测试 |
7.5 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
7.5.1 巷道成本经济效益 |
7.5.2 热湿环境社会效益 |
7.6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朱集东煤矿钻孔实测井温表 |
附录B 朱集东煤矿钻孔测温数据汇总及分析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9)基于超声波技术的碾压混凝土凝结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混凝土凝结过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混凝土凝结过程的研究方法 |
1.2.2 混凝土凝结过程的超声波监测研究 |
1.3 研究思路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碾压混凝土凝结过程的超声波监测原理 |
2.1 碾压混凝土凝结时间的定义 |
2.2 碾压混凝土的水化理论 |
2.2.1 水泥的水化反应 |
2.2.2 粉煤灰的水化反应 |
2.3 超声波在新拌碾压混凝土中的传播理论 |
2.3.1 超声波的传播方程 |
2.3.2 超声波的传播现象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碾压混凝土凝结过程的试验研究 |
3.1 试验方案设计 |
3.1.1 研究目的和技术路线 |
3.1.2 试验方案设计 |
3.1.3 试验配合比 |
3.2 试验方法及步骤 |
3.2.1 试验仪器 |
3.2.2 超声波透射试验装置 |
3.2.3 试验步骤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小波变换的超声波信号降噪分析 |
4.1 小波变换的基本理论 |
4.1.1 小波变换的定义 |
4.1.2 几种常见的小波函数 |
4.1.3 小波基的基本性质 |
4.2 小波阈值降噪方法 |
4.2.1 信号降噪的目的 |
4.2.2 小波阈值降噪原理 |
4.3 降噪参数的分析 |
4.3.1 小波基函数的选取 |
4.3.2 阈值计算方法的选取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超声波信号的碾压混凝土凝结过程分析 |
5.1 基于超声波时域信号的碾压混凝土凝结过程分析 |
5.1.1 超声波波速的演化趋势分析 |
5.1.2 超声波波速与碾压混凝土凝结的关系分析 |
5.1.3 超声波速法与贯入阻力法比较 |
5.2 碾压混凝土凝结过程的粉煤灰掺量影响分析 |
5.2.1 粉煤灰掺量对超声波速的影响 |
5.2.2 粉煤灰掺量对碾压混凝土凝结过程的影响 |
5.3 基于超声波频域信号的碾压混凝土凝结过程分析 |
5.3.1 超声波频谱图的演化趋势分析 |
5.3.2 碾压混凝土的凝结时间确定方法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双立轴振动搅拌机参数匹配和材料适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现有搅拌技术的不足 |
1.3 课题的提出 |
1.4 课题研究现状 |
1.5 本文研究内容和目标 |
第二章 混凝土振动拌和机理 |
2.1 混凝土搅拌过程分析 |
2.2 振动搅拌机理 |
2.3 立轴振动搅拌的影响因素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试验研究 |
3.1 试验样机 |
3.2 C20 贫混凝土及配合比确定 |
3.3 C30 泵送混凝土及配合比确定 |
3.4 C60 高性能混凝土及配合比确定 |
3.5 试验方案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参数匹配试验结果分析 |
4.1 C20 贫混凝土参数匹配试验结果分析 |
4.2 C30 泵送混凝土参数匹配试验结果分析 |
4.3 C60 高性能混凝土参数匹配试验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材料适用性试验结果分析 |
5.1 试验结果 |
5.2 三种混凝土适用性分析 |
5.3 三种混凝土适用性比较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容量法测量混凝土拌和物配合比的原理及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固废制备轻骨料及其对混凝土性能和梁的抗弯性能的影响[D]. 黄连磊. 南京理工大学, 2020(01)
- [2]水土大桥预制桥面板现浇叠合带混凝土材料设计与性能研究[D]. 张兆辰.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3]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长期性能研究[D]. 崔锦栋.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4]基于修正水膜厚度模型的混凝土工作性能研究[D]. 辛全浩.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5]全自动在线测量细骨料含水率及其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研究[D]. 刘俊岩.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8)
- [6]基于微波开口探头法预测水泥基材料强度研究[D]. 谢树帅. 青岛理工大学, 2019(02)
- [7]商品混凝土塌落度自动检测技术研究及检测装置开发[D]. 李继全. 济南大学, 2019(01)
- [8]深部高地温岩层巷道隔热混凝土喷层支护技术研究及应用[D]. 姚韦靖. 安徽理工大学, 2019
- [9]基于超声波技术的碾压混凝土凝结过程研究[D]. 肖楚珺. 天津大学, 2019(06)
- [10]双立轴振动搅拌机参数匹配和材料适用性研究[D]. 汤钊. 长安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