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准噶尔盆地盆5井喜获高产油气流(论文文献综述)
唐勇,宋永,何文军,赵龙,杨海波,赵长永,郑孟林,孙帅,费李莹[1](2022)在《准噶尔叠合盆地复式油气成藏规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准噶尔盆地是中国西部重要的含油气叠合盆地,近50年来的油气勘探开发不断取得突破,是叠合盆地复式油气成藏的一个典型实例。基于准噶尔盆地最新勘探发现和已有研究认识,文章总结了油气成藏规律,分析了重大勘探领域,以此为勘探战略选区提供依据,丰富和发展陆相石油地质理论。结果表明,准噶尔多期盆地类型叠加演化过程中,纵向上形成了"三层楼"成藏组合;横向上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规模的隆、坳构造格局相互叠置,多期叠合的改造形式和强度,形成了不同地区不同的地质结构,决定了油气聚集与分布具有地区差异性。油气富集规律表现为烃源岩对油气分布具有首要控制作用;盖层、断裂、古构造、不整合以及沉积相对油气的分布具有次级控制作用。盆地富烃凹陷斜坡区中深层-深层、南缘冲断带、陆梁隆起石炭系以及中-下二叠统页岩油(气)等领域是未来风险勘探部署有望获得战略突破的现实领域。准噶尔叠合盆地多旋回构造演化的性质,决定了这类盆地勘探的长期性和油气发现的多阶段性。
姜晶华,柯贤贵,庞志超,朱卡[2](2022)在《气龙昂首出南缘》文中提出南缘难,难于上青天;油气梦,奋进几代人。新疆油田以敢为人先的自我革新精神,推动认识创新、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在准噶尔盆地南缘持续攻坚啃硬,呼探1井获得重大突破,揭开了天山北坡百亿立方米大气区的神秘面纱——“这辈子,值了!”虽然时隔一年多,新疆石油人依然?
蔚远江,杨涛,郭彬程,詹路锋,许小溪,杨超[3](2019)在《中国前陆冲断带油气勘探、理论与技术主要进展和展望》文中研究表明我国中西部地区发育有16个前陆冲断带,油气资源总体较为丰富。前陆冲断带在天然气加快发展中地位与作用重要,是近期勘探突破发现、增储上产的重要领域和补充。2011年以来前陆冲断带勘探获得塔里木盆地库车深层天然气及柴达木盆地西南缘石油两项重大突破、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石油及四川盆地西北缘天然气两项重大进展、准噶尔盆地南缘及塔里木盆地西南缘和鄂尔多斯西缘油气3个重要苗头,进一步夯实了西气东输资源基础,推动了前陆盆地大油气区勘探进程。前陆冲断带地质研究在盆地原型恢复和晚期构造改造、深层结构刻画与构造解剖、储层演化与油气充注机制、断-盖控藏模式与油气有效聚集3-R评价方法、区域成藏特征与油气分布规律5个方面形成创新认识,发展了中西部前陆冲断带油气聚集理论。前陆冲断带勘探配套技术研发在复杂构造建模技术、复杂构造深度域地震成像技术、复杂油气藏综合评价技术、前陆深层钻完井和储层压裂改造技术4方面取得进展,推动了前陆核心技术形成和油气勘探发现。前陆冲断带近期勘探显示出较大增储潜力与挑战共存的局面。展望了前陆基础地质、油气勘探、勘探技术研究3方面特点与发展趋势,分析了近期勘探的3点启示与增储潜力,针对未来前陆冲断带在勘探生产、地质研究、配套技术上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相应的4方面勘探研究对策与建议。
天工[4](2019)在《中国石油准噶尔盆地南缘高泉构造带高探1井喜获高产油气》文中研究指明1月6日,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在准噶尔盆地南缘下组合勘探又获重大突破,位于新疆乌苏市境内的风险探井——高探1井喜获高产油气流,日产原油1 213 m3、天然气32.17×104 m3,井口压力32.4 MPa,创准噶尔盆地单井日产量最高纪录。高探1井的重大突破,是准噶尔盆地油气勘探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证实了准噶尔盆地南缘冲断带油气富集,勘探潜力巨大,对全面加快整个南缘地区规模勘探进程意义重大。目前,新疆油田已在南缘冲断带下组合落实构造21个、面积1 800 km2,勘探前景十分广阔。
范存辉[5](2015)在《准噶尔西北缘中拐凸起石炭系火山岩储层综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火山岩储层是近年来油气勘探重要的新领域,开展火山岩储层综合研究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本文以准噶尔西北缘中拐凸起石炭系火山岩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地质、测井、钻井、实验测试等资料,对中拐凸起火山岩储层的岩性岩相特征及展布、裂缝特征及发育规律、储层特征及成因、储层主控因素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优选并建立了火山岩储层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储层进行了分类和综合评价,最终结合油气成藏规律及生产实际,明确了油气勘探的有利目标。论文主要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1)在对火山岩岩性识别技术对比优选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岩心(薄片)标定常规测井参数的遗传BP神经网络技术识别火山岩岩性。利用岩心(薄片)样本标定常规测井参数,利用遗传BP神经网络技术对样本参数进行训练,建立常规测井参数与岩性的映射关系。该方法岩性识别率高,适用于复杂火山岩岩性识别与解释,是开展火山岩相划分与储层研究的重要前提和基础。(2)石炭系火山岩储层以火山熔岩(安山岩和玄武岩)和火山碎屑岩(火山角砾岩和凝灰岩)为主,岩相以喷溢相和爆发相为主;爆发相火山角砾岩和喷溢相安山岩是储层发育的最有利岩相,主要分布于中拐凸起中部及中拐五八区。(3)石炭系火山岩裂缝发育,以构造成因的高角度缝和直立缝为主,裂缝发育密度小,较闭合,充填程度高,延伸方位以NE(50°±15°)和近EW(85°±10°)向最为发育,裂缝发育期次共有四期;裂缝发育主要受岩性及构造影响,火山角砾岩及安山岩中裂缝最为发育,横向上断裂带附近、纵向上风化面附近地带裂缝最为发育。(4)通过开展裂缝预测与评价研究,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火山岩裂缝综合预测与评价技术。首先利用基于地质类比、基于岩石破裂程度理论及地震属性提取等手段预测火山岩裂缝发育分布,对不同手段的裂缝预测结果进行权系数确定,采用权重理论开展裂缝综合预测与评价;结合裂缝有效性研究成果,明确有效裂缝发育分布范围,克服了单一手段预测裂缝的局限性,有效提高了裂缝预测的精度。(5)火山岩储层具有裂缝-孔隙双重介质特征,储集空间以次生孔隙和裂缝为主,次生孔隙主要由风化淋滤作用和埋藏溶蚀作用产生,裂缝主要由构造运动产生;储层以偏细态型(Ⅱ类)孔隙结构为主;储层发育经历了3种成岩作用和5个演化阶段。储层发育受岩性岩相、构造运动、风化淋滤及成岩作用影响,岩性岩相决定了火山岩的基本储集性能和孔隙类型,是储集空间后期演化的基础;风化淋滤作用可有效改善次生孔隙的发育程度,有利于形成有效储层;构造运动强化了裂缝发育程度,改善了储层物性;成岩作用决定了原生孔隙的保存、次生孔隙的形成,尤其表生期风化淋滤和埋藏期溶蚀作用对储层改善具有重要影响。(6)建立了针对准噶尔西北缘火山岩储层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储层主控因素的研究,选取控制储层发育的定性参数和定量参数建立了火山岩储层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火山岩储层进行分类和评价。分类和评价结果表明,I类储层纵向上主要发育于靠近断裂带的风化壳顶面附近,平面上主要分布于古构造高部位、断裂发育区的爆发相火山角砾岩和喷溢相安山岩中;II类储层纵向上距风化壳顶面稍远,平面上主要发育于古构造构造相对高部位、距断裂带稍远的喷溢相安山岩和爆发相凝灰岩中;III类储层主要发育于玄武岩和花岗岩中,储层性能最差,基本无经济开采价值(7)石炭系火山岩油气分布主要沿三带(靠近断裂带、构造高部位地带、有利岩相发育带)、一面(不整合面附近)分布的规律,结合储层综合评价结果及勘探实际,确定了下一步有利勘探目标区,研究结果对研究区火山岩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李臻[6](2012)在《齐古断褶带构造演化及有利勘探目标评价》文中提出准噶尔盆地南缘地区因其地表具有丰富的油气苗显示,故历来为石油地质工作者重视。但南缘地区紧邻北天山,受天山隆升挤压作用的长期影响,该区域内构造形态普遍呈现出复杂性与多样性,其中尤以紧邻山前的齐古断褶带构造形态最为复杂。针对准噶尔盆地南缘齐古断褶带构造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在广泛调研天山山体演化、区域地层发育、地表水系变更、地震资料解释、石油地质条件评价等资料的基础上,以地球胀缩、理论地质学理论为指导,结合区域内地面地质详查资料、关键地震剖面解释成果、钻井试油资料、研究区头屯河标准地层剖面、齐古构造研究资料首先研究了齐古断褶带的主要构造特征,包括广泛分布的构造挠褶、垂向上明显的构造分层现象、捩断裂的地表特征、构造滑脱面的特征及滑脱机理、不整合、磨拉石建造及其物源特征以及常常被石油地质工作者所忽视的河流阶地。其中捩断裂的研究结果为解释昌吉半背斜的形成提供了理论依据,构造滑脱面滑脱机理的分析为我们厘清齐古断褶带复杂构造成因提供了合理的解释,不整合、河流阶地特征的研究从另一个角度帮助我们进一步认清了天山山体演化对齐古断褶带构造变动的影响。对齐古断褶带构造特征的研究使我们对区域内典型的构造现象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为了进一步厘清齐古断褶带的构造演化特征,我们运用地球胀缩理论对喜马拉雅期天山山体的演化进行了阶段划分,结果表明,天山隆升是地球处于收缩状态所导致,根据时间的先后关系可依次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中新世晚期的天山初步隆升阶段;早更新世的侧向挤压褶皱阶段;中更新世的大型断褶滑覆阶段和晚更新世的天山隆升调节阶段。结合天山隆升阶段的划分结果,以研究区关键地震剖面(N8626)所揭示的上新统独山子组角度不整合现象、头屯河—郝家沟标准地层剖面以及两套构造滑脱层为主要依据,我们将齐古断褶带构造演化阶段划分为四个阶段,并根据国际地层委员会所公布的2008版最新国际地层年代表对每个阶段在地史上的时间进行了较为准确的厘定。结果表明齐古断褶带演化分为四期进行,分别为中新世晚期的掀斜阶段(约5.332Ma)、早中新世的断褶阶段(约2.590~0.781)、滑脱阶段(约0.126Ma)和楔入阶段(约0.0117Ma),并且以上四个阶段与晚期天山演化的四个阶段在时间上对应一致。构造演化研究成果最终将用于指导油气资源勘探,准噶尔盆地南缘齐古断褶带丰富的地表油气苗显示及部分油气田的勘探开发实践已经证明盆地南缘具有整带含油的特点,对油气成藏过程中的各个要素分析结果认为齐古断褶带油气成藏条件较好,具备形成大型油气藏的物质条件,同时南缘地区三排构造带由于其构造演化模式的根本不同其油气成藏模式也存在很大的差异,但都体现出了油气成藏的多源性、多期次性及复杂性。综合评价指出了下步有利勘探目标,为齐古断褶带的油气勘探指明了方向。
刘宝宏[7](2010)在《气吞山河(上)——新疆天然气开发利用实现历史性大跨越》文中认为天然气是新疆的优势资源,也是新疆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年产量和外输量均居全国第一位,在中国石油工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凤凰涅般木,浴火重生。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大"气"晚成的新疆天然气走过了披荆斩棘的历程,取得了亘古未有的成就,实现了开天辟地的跨越,谱写了催人泪下的赞歌。
杨辉,文百红,张研,张光亚,刘志舟,吴丰成,卫延召,戴晓峰,胡庆辉[8](2009)在《准噶尔盆地火山岩油气藏分布规律及区带目标优选——以陆东—五彩湾地区为例》文中指出以岩石物性、重磁电震、钻井等资料为基础,根据研究区具体地质情况,提出火山岩分布预测、火山岩岩性预测、有利区带及目标评价的重磁电震配套技术。通过在陆东—五彩湾地区的综合应用,完善了现有的方法技术,形成了有效的重磁电震综合勘探技术流程。对陆东—五彩湾地区火山岩气藏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总结,提出了该区火山岩气藏勘探的重要认识:磁力异常梯度带是火山岩断裂带,断裂控制了火山岩的分布,也控制了火山岩的局部构造;磁力异常梯度带是火山岩裂缝发育带,是火山岩储集层发育的有利部位;近烃源岩磁力异常梯度带是火山岩油气藏的富集区带。预测的有利区块(区带)、有利目标得到了钻探证实,表明了本研究方法正确有效。图14表1参13
刘宝宏[9](2009)在《油龙飞腾(上)——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之际》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回眸历史画卷,倍感岁月峥嵘,与祖国共发展,与时代同进步。60年风雨兼程,60年沧桑巨变,新疆石油工业开辟了新天地,书写了新史诗,创造了新历史。
张家政[10](2009)在《准噶尔盆地红山嘴油田石炭系火山岩油藏储层研究》文中认为火山岩作为盆地基底的一部分几乎见于所有盆地。构造一火山活动对原有油气藏具有破坏、改造和建造等多重效果。经过近百年的勘探与开发,在国内外含油气盆地中不断有火山岩油气藏被发现,其中不乏高产油气藏。2006年5月,中科院院士刘嘉麒在大陆火山作用国际会议上提出“沿着火山岩找油气是我国石油界的第三次创新”。可以预见,火山岩有着广阔的勘探开发前景和空间,将成为我国石油工业增储上产的一个重要的领域。火山岩油藏因储层分布规律复杂,准确认识和客观评价难度大而且往往开发效果不佳。如何精细刻画火山岩油藏储层分布规律,深入剖析控制因素,是该类油藏能否成功开发的关键所在。本论文以准噶尔盆地红山嘴油田石炭系火山岩油藏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工区新采集的精细三维资料进行精细构造解释,针对火山岩地层划分对比、岩性岩相、裂缝识别与评价、储集空间类型及组合、储层成岩演化、储层控制因素、储层综合评价及储层地质建模等诸多难点,制定了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技术路线。对火山岩油藏岩性、岩相、孔隙、裂缝、成岩作用、地质建模等方面进行了综合研究。在精细描述火山岩储层分布规律的基础上,对研究区的火山岩油藏成藏条件、圈闭类型、成藏规律及控制因素等方面进行了仔细研究并提出了评价井位的部署建议。研究表明,控制准噶尔盆地红山嘴油田火山岩油藏储集层的关键因素有三:第一、岩性岩相是决定火山岩储集性能的物质基础本次研究优选了火山岩复杂岩性识别技术,认为Fisher判别分析方法根据投影原理将多个变量的特征差异表现在几个主要的判别函数中,通过对四亚类九小类的岩性识别,识别符合率高。以此为基础进行了火山岩岩相研究,研究区火山岩岩相由侵入相、溢流相、爆发相、火山沉积相和冲积扇相组成,大部分地区发育火山沉积相,东部发育溢流相、爆发相,南部发育火山沉积相与冲积扇相。储层综合研究表明:岩性上安山岩、凝灰岩和凝灰质砂砾岩易形成良好的次生孔隙和裂缝,是有利油气储集岩性;岩相上溢流相、爆发相及冲积扇相是有利油气储集相,主要分布在工区的东部和东南部。第二、构造运动形成的裂缝是影响火山岩储集性能的关键因素精细三维地震资料研究表明,C-P期断层是改善储集层储集空间的关键,T-J期断层是形成高角度缝和斜交缝的关键。裂缝系统控制了次生孔缝的形成和分布,同时裂缝系统形成了油气运移的有利疏导体系,是制约油气富集的重要原因。本次研究探索性建立了裂缝孔隙度和裂缝角度解释模型,对44口井进行解释。研究认为裂缝的发育规律为:类型上以构造缝为主,成岩缝次之,溶蚀缝不发育;岩性上以安山岩、凝灰岩为主,凝灰质砂砾岩、沉凝灰岩次之,火山角砾岩较差;产状上以斜交缝和网状缝为主,高角度缝次之,水平缝最差:有效性上以晚期构造缝为主,大部分未被充填,有效性最好,中期和早期构造缝则多被充填;剖面上裂缝主要集中在距风化壳300m的范围内,尤其是150m的距离内最为发育;平面上裂缝主要发育在区域大断裂附近,成带状分布;裂缝发育方向上,红56A井区裂缝走向约250、车72井区约3300、红18井区约3000-3400,裂缝走向与T-J期主断裂基本平行。第三、溶蚀溶解作用是影响裂缝性储层有效性的重要条件研究区石炭系火山岩储集层基质具有低孔特低渗的特点,对储集层改造起关键作用的另一因素为溶蚀溶解作用。溶蚀溶解作用发生的条件:(1)良好物质基础:火山岩主要以基性安山岩和火山碎屑岩组成,是溶蚀溶解作用发生并形成次生孔缝的物质基础。(2)充足流体介质:①无机酸性流体来源:a.火山在喷发过程中释放出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硫化氢气体形成的酸性流体.b.深大断裂使地壳深部富含二氧化碳、硫化氢的酸性流体上升至浅层,从而发生溶蚀,这种溶蚀作用主要发生在深大断裂两侧。②有机酸性流体来源:二叠系烃源岩具有有机碳含量高、干酪根类型好,在三叠纪末期白碱滩组沉积时达到生油高峰,有机质热演化产生了有机酸,干酪根成熟过程中裂解也形成了大量的有机酸。(3)多重流体通道:研究区流体通道主要为不整合面、区域性断裂及次级断层和裂缝性储集层。溶蚀溶解作用的主要类型:①玻璃基质溶蚀作用;②沿长石解理缝的溶蚀作用;③沿长石边缘的溶蚀作用;④岩屑(包括浆屑)的溶蚀作用;⑤颗粒内的溶蚀作用;⑥方解石充填裂缝后,再被溶解形成的溶蚀缝;⑦颗粒和基质均被溶蚀形成的溶蚀孔洞。溶蚀溶解作用发生较普遍且主要集中在区域性断裂及次级断层附近,对研究区储层改造起到关键作用。油气成藏规律研究表明,来自昌吉凹陷的二叠系风城组和乌尔禾组烃源岩的油源沿断层、不整合面和火山岩裂缝型储集层,在裂缝、溶蚀孔缝发育的有利构造、地层圈闭中聚集成藏,是典型的新生古储油气组合。其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为:断裂和不整合面对油气运移聚集以及再分配起到了重要的控制作用;局部盖层直接控制了油气藏的分布范围、丰度和规模;有利的岩相(或沉积相)带控制了油气藏的形成规模。在地质认识的基础上,建议部署的红019井在石炭系用5mm的油嘴测试获日产油110t、气2.527×104m3的重大突破,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准噶尔盆地盆5井喜获高产油气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准噶尔盆地盆5井喜获高产油气流(论文提纲范文)
(1)准噶尔叠合盆地复式油气成藏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 |
2 复式油气成藏基本要素与条件 |
2.1 烃源岩条件 |
2.2 储集层与盖层特征 |
2.3 复式输导体系特征 |
2.4 多期成藏与复杂油气相态 |
2.5 多类型油气藏与复式成藏模式 |
3 油气富集规律 |
3.1 3类盆地叠合形成3套主力源岩决定油气的平面分布 |
3.2 多类型有利沉积相带中规模优质储层提供油气聚集的场所 |
3.3 立体输导网格对油气横、纵向分布具有调节作用 |
3.4 古构造决定油气的最终归属地 |
4 勘探实践与展望 |
4.1 富烃凹陷油气发现是储量增长主体,立足烃源灶迎烃面谋求盆地级领域发现 |
4.2 源岩层系常规-非常规油气有序共生,揭示油气综合勘探重大新领域 |
4.3 深层具备油气规模高效勘探潜力,坚定信心打开油、气并举新局面 |
5 结论 |
(2)气龙昂首出南缘(论文提纲范文)
往深、再往深 |
挺进地下7000米 |
探索、再探索 |
没有一口探井是白打的 |
突破、再突破 |
规模勘探现曙光 |
(3)中国前陆冲断带油气勘探、理论与技术主要进展和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前陆冲断带近期油气勘探进展 |
1.1 库车前陆深层勘探 |
1.2 柴达木盆地西南缘前陆勘探 |
1.3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前陆勘探 |
1.4 四川盆地西北缘前陆勘探 |
1.5 准噶尔南缘、塔里木西南缘和鄂尔多斯西缘前陆勘探 |
2 前陆冲断带近期地质研究进展 |
2.1 前陆盆地原型恢复和晚期构造改造 |
2.2 前陆冲断带深层结构刻画与构造解剖 |
2.3 前陆深部储层演化、油气充注机制及含气性主控因素 |
2.4 前陆油气有效聚集与3-R评价及构造单元-区带-目标评价方法体系 |
2.5 前陆冲断带区域成藏特征与油气分布规律 |
2.5.1 库车前陆常规砂岩超高压大气田成藏认识 |
2.5.2 川西北前陆超深层生物礁大气田成藏认识 |
2.5.3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前陆砂砾岩大油田成藏认识 |
3 前陆冲断带近期勘探技术进展 |
3.1 前陆冲断带复杂构造建模技术 |
3.2 前陆复杂构造深度域地震成像技术体系 |
3.3 前陆冲断带复杂油气藏综合评价技术系列 |
3.4 前陆冲断带深层钻完井和储层压裂改造技术 |
4 前陆冲断带勘探研究展望与讨论 |
4.1 前陆冲断带勘探研究近期特点与发展趋势 |
4.2 前陆冲断带近期勘探的三点启示 |
4.3 前陆冲断带近期勘探增储潜力 |
4.4 前陆冲断带油气勘探面临的挑战 |
4.5 前陆冲断带勘探研究对策与建议 |
5 结论 |
(5)准噶尔西北缘中拐凸起石炭系火山岩储层综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火山岩储层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火山岩储层的勘探开发进展 |
1.2.2 火山岩岩性及岩相研究现状 |
1.2.3 火山岩储层特征研究现状 |
1.2.4 火山岩储层裂缝研究 |
1.2.5 火山岩储层评价与预测 |
1.2.6 火山岩储层成岩作用 |
1.2.7 火山岩储层主控因素研究 |
1.2.8 火山岩油气藏成藏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工作量 |
1.5 主要创新成果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及构造特征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2 中拐凸起构造特征 |
2.2.1 区域构造位置 |
2.2.2 地层特征 |
2.2.3 构造特征 |
2.3 构造演化历史 |
2.4 勘探现状 |
第3章 火山岩岩性识别与岩相特征 |
3.1 火山岩地化特征及喷发环境 |
3.1.1 主量元素特征 |
3.1.2 稀土、微量元素特征 |
3.1.3 岩浆源区性质及喷发环境 |
3.2 火山岩岩性特征 |
3.2.1 火山熔岩 |
3.2.2 火山碎屑岩 |
3.2.3 侵入岩 |
3.3 火山岩岩性识别 |
3.3.1 地球物理测井法 |
3.3.2 遗传BP神经网络法 |
3.4 火山岩岩相特征 |
3.4.1 火山岩相模式及类型 |
3.4.2 单井相分析 |
3.4.3 剖面相分布 |
3.4.4 优势岩相分布 |
第4章 火山岩储层裂缝特征与预测 |
4.1 裂缝发育特征 |
4.1.1 裂缝类型 |
4.1.2 裂缝发育特征 |
4.1.3 裂缝延伸方位 |
4.2 裂缝期次及形成机制 |
4.2.1 岩心裂缝特征反映裂缝期次 |
4.2.2 岩石声发射试验反映裂缝形成期次 |
4.2.3 裂缝充填物包裹体均一温度反映裂缝期次 |
4.2.4 裂缝成因机制 |
4.3 裂缝测井识别与评价 |
4.3.1 裂缝测井响应特征 |
4.3.2 裂缝发育单井解释 |
4.3.3 裂缝发育连井对比 |
4.4 裂缝综合预测与评价 |
4.4.1 基于地质类比法的裂缝预测 |
4.4.2 基于岩石破裂程度理论的裂缝预测 |
4.4.3 基于地球物理技术的裂缝预测 |
4.4.4 裂缝综合预测与评价 |
4.5 裂缝有效性及有效裂缝发育区 |
4.5.1 裂缝有效性 |
4.5.2 有效裂缝发育区 |
第5章 火山岩储层特征及成因 |
5.1 火山岩储集空间类型 |
5.1.1 原生储集空间 |
5.1.2 次生储集空间 |
5.2 火山岩孔渗分析 |
5.2.1 储层物性特征 |
5.2.2 储层孔渗分析 |
5.3 火山岩孔隙结构 |
5.4 风化壳(古地貌)发育特征及展布 |
5.5 储层成岩作用及成因 |
5.5.1 成岩作用类型 |
5.5.2 成岩阶段划分 |
5.5.3 储层成因 |
第6章 火山岩储层主控因素与综合评价 |
6.1 火山岩储层主控因素 |
6.1.1 岩性(岩相) |
6.1.2 构造运动 |
6.1.3 风化淋滤作用(风化壳岩溶古地貌) |
6.1.4 成岩作用 |
6.2 火山岩储层综合评价 |
6.2.1 火山岩储层综合评价标准 |
6.2.2 火山岩储层综合评价 |
第7章 火山岩油气成藏规律及有利目标优选 |
7.1 火山岩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
7.1.1 烃源岩对油气成藏的控制 |
7.1.2 断裂对油气成藏的控制 |
7.1.3 岩性岩相对油气成藏的控制 |
7.1.4 不整合面(风化淋滤)对油气成藏的控制 |
7.1.5 继承性古隆起对油气成藏的控制 |
7.1.6 盖层对油气成藏的控制 |
7.2 火山岩成藏模式及油气富集规律 |
7.2.1 火山岩成藏模式 |
7.2.2 火山岩油气富集规律 |
7.3 有利勘探目标区优选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图 |
(6)齐古断褶带构造演化及有利勘探目标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准噶尔盆地南缘油气勘探开发历程与现状 |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质特征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基底特征 |
2.1.3 构造单元划分 |
2.2 构造 |
2.2.1 构造特征 |
2.2.2 构造发展简史 |
2.3 地层 |
2.3.1 上古生界 |
2.3.2 中生界 |
2.3.3 新生界 |
2.4 沉积特征 |
2.5 烃源岩特征 |
2.6 储集层特征 |
2.7 盖层特征 |
第3章 齐古断褶带构造特征 |
3.1 基本构造特征 |
3.1.1 构造挠褶广泛分布 |
3.1.2 构造分层结构 |
3.1.3 捩断裂现象 |
3.1.4 构造滑脱面特征分析 |
3.1.5 单斜体地面地质特征 |
3.1.6 不整合 |
3.1.7 磨拉石建造 |
3.1.8 河流阶地 |
3.2 断裂发育特征 |
3.2.1 断层特征描述 |
3.2.2 断层类型划分 |
3.3 圈闭构造特征 |
3.3.1 西段地区 |
3.3.2 中段地区 |
3.3.3 东段地区 |
3.4 齐古断褶带邻区构造样式 |
3.4.1 霍玛吐背斜带 |
3.4.2 呼安背斜带 |
第4章 齐古断褶带构造演化 |
4.1 地球胀缩理论简介 |
4.1.1 地壳构造运动具有周期性 |
4.1.2 椭圆运动规律 |
4.1.3 地球绕银运动受力分析 |
4.1.4 地球的胀缩运动 |
4.1.5 地球收缩运动的阶段划分 |
4.2 天山山体演化 |
4.2.1 天山初步隆升阶段 |
4.2.2 侧向挤压褶皱阶段 |
4.2.3 大型断褶滑覆阶段 |
4.2.4 天山隆升调整阶段 |
4.2.5 齐古断褶带属于天山隆升挤压而形成 |
4.3 齐古断褶带构造演化 |
4.3.1 构造演化阶段划分及依据 |
4.3.2 构造演化阶段特征及模式 |
第5章 齐古断褶带含油气性及有利勘探目标评价 |
5.1 圈闭含油气性分析 |
5.1.1 西段地区 |
5.1.2 中段地区 |
5.1.3 东段地区 |
5.2 典型油气藏成藏模式 |
5.2.1 准噶尔盆地南缘油气成藏条件 |
5.2.2 齐古断褶带 |
5.2.3 霍玛吐背斜带 |
5.2.4 呼安背斜带 |
5.2.5 理论地质成藏期 |
5.3 有利勘探目标评价 |
5.3.1 齐古背斜中深层 |
5.3.2 芨芨槽子古潜山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附录 盆地成藏事件与地侯对应关系简图 |
(8)准噶尔盆地火山岩油气藏分布规律及区带目标优选——以陆东—五彩湾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
2 研究区火山岩分布预测 |
2.1 岩石物性分析 |
2.2 火山岩分布预测 |
2.3 火山岩岩性分布预测 |
2.3.1 视磁化率反演 |
2.3.2 视密度反演 |
2.3.3 视密度-视磁化率交会预测火山岩岩性 |
3 火山岩气藏分布特征 |
3.1 火山岩气藏受构造及岩性双重因素控制 |
3.2 火山以裂隙式喷发为主 |
3.3 近烃源岩磁力异常梯度带是火山岩油气富集区带 |
3.4 工业油气流井仅位于磁力高值区 |
3.5 气藏的高电阻率特征 |
4 初步实施效果 |
5 结论 |
(9)油龙飞腾(上)——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之际(论文提纲范文)
难忘的岁月 |
一、中苏合营 (1950~1954年) |
二、艰苦创业 (1955~1960年) |
三、迎难而上 (1961~1977年) |
四、改革发展 (1978~1999年) |
五、跨越腾飞 (2000年以后) |
(10)准噶尔盆地红山嘴油田石炭系火山岩油藏储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国内外火山岩油气藏勘探进展与特点 |
1.1.1 国外火山岩油气藏勘探概况 |
1.1.2 中国火山岩油气藏勘探进展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
1.2.2 工区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论文选题的依据、来源及科学意义 |
1.4 论文研究任务、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任务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技术路线 |
1.5 主要成果与创新点 |
1.5.1 完成的主要工作 |
1.5.2 论文创新点 |
1.5.3 取得的主要成果 |
第二章 区域地质特征 |
2.1 准噶尔盆地的形成与演化 |
2.2 红山嘴油田地层发育特征 |
2.2.1 地层层序及特征 |
2.2.2 石炭-二叠系对比 |
2.2.3 石炭系对比 |
2.3 红山嘴油田构造特征研究 |
2.3.1 区域构造背景 |
2.3.2 三维地震构造解释 |
2.3.3 断裂系统特征 |
2.3.4 区块构造特征 |
第三章 火山岩岩性岩相 |
3.1 红山嘴油田岩石类型及特征 |
3.1.1 主要岩石类型 |
3.1.2 测井响应特征 |
3.2 火山岩岩性识别方法 |
3.2.1 火山岩识别方法概述 |
3.2.2 测井图版法 |
3.2.3 判别分析法 |
3.3 测井数据预处理 |
3.3.1 测井系列校正 |
3.3.2 岩心归位校正 |
3.3.3 岩性样品点的拾取 |
3.3.4 建立岩性识别模型 |
3.3.5 岩性识别 |
3.4 岩相模式及工区岩相展布特征 |
3.4.1 火山岩相的分类概述 |
3.4.2 火山岩岩相模式 |
3.4.3 单井岩相分析 |
3.4.4 剖面岩相的分布特征 |
3.4.5 岩相平面展布特征 |
第四章 火山岩裂缝识别与评价 |
4.1 裂缝分类 |
4.1.1 裂缝成因分类 |
4.1.2 裂缝产状分类 |
4.1.3 裂缝开启程度分类 |
4.2 工区裂缝发育特征 |
4.2.1 裂缝发育类型特征 |
4.2.2 裂缝发育产状特征 |
4.2.3 裂缝发育密度和大小 |
4.2.4 裂缝发育的有效性 |
4.3 裂缝测井识别 |
4.3.1 裂缝的测井响应特征 |
4.3.2 裂缝测井识别 |
4.3.3 岩心裂缝参数的确定 |
4.3.4 裂缝的测井解释 |
4.3.5 裂缝的定量评价 |
4.4 红山嘴油田裂缝走向预测 |
4.4.1 井眼轨迹法原理及效果 |
4.4.2 全区裂缝走向 |
4.4.3 各区块裂缝走向 |
4.5 试井分析 |
4.6 裂缝特征及对储层的控制作用 |
4.6.1 火山岩储层的裂缝特征 |
4.6.2 裂缝对储层的控制作用 |
第五章 火山岩储集层特征 |
5.1 红山嘴油田火山岩储集层基本特征 |
5.1.1 储集空间类型 |
5.1.2 孔隙结构特征 |
5.1.3 储集空间组合特征 |
5.2 火山岩储集层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 |
5.2.1 火山岩成岩作用类型 |
5.2.2 成岩作用阶段划分与孔隙演化 |
5.3 火山岩储集层发育的控制因素 |
5.3.1 火山岩岩性岩相对储集层发育的控制 |
5.3.2 构造作用对火山岩储集层发育的控制 |
5.3.3 成岩作用对火山岩储集层发育的控制 |
5.4 火山岩储集层物性测井解释 |
5.4.1 建立测井解释模型 |
5.4.2 解释结果 |
5.4.3 结果检验 |
5.5 储集层综合评价 |
5.5.1 岩心含油性特征 |
5.5.2 储集层物性特征 |
5.5.3 储集层分类评价 |
5.5.4 储集层发育规律 |
5.6 火山岩储层地质建模 |
5.6.1 三维储层建模的数据准备及步骤 |
5.6.2 火山岩储层建模思路 |
5.6.3 储层建模主要算法 |
5.6.4 地质建模结果 |
第六章 火山岩油藏特征及评价部署建议 |
6.1 火山岩油气成藏条件 |
6.1.1 油源条件 |
6.1.2 储层条件 |
6.1.3 盖层保存条件 |
6.1.4 运移通道 |
6.2 圈闭类型及生储盖组合 |
6.2.1 圈闭类型 |
6.2.2 生储盖组合特征 |
6.3 油气成藏规律及控制因素 |
6.3.1 火山岩油气成藏规律 |
6.3.2 火山岩油气藏控制因素 |
6.4 火山岩油藏评价部署建议 |
6.4.1 油藏评价目的 |
6.4.2 资料录取情况 |
6.4.3 地质论证 |
6.4.4 部署方案及风险分析 |
6.4.5 钻探实施效果分析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四、准噶尔盆地盆5井喜获高产油气流(论文参考文献)
- [1]准噶尔叠合盆地复式油气成藏规律[J]. 唐勇,宋永,何文军,赵龙,杨海波,赵长永,郑孟林,孙帅,费李莹.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22
- [2]气龙昂首出南缘[N]. 姜晶华,柯贤贵,庞志超,朱卡. 中国石油报, 2022
- [3]中国前陆冲断带油气勘探、理论与技术主要进展和展望[J]. 蔚远江,杨涛,郭彬程,詹路锋,许小溪,杨超. 地质学报, 2019(03)
- [4]中国石油准噶尔盆地南缘高泉构造带高探1井喜获高产油气[J]. 天工. 天然气工业, 2019(01)
- [5]准噶尔西北缘中拐凸起石炭系火山岩储层综合研究[D]. 范存辉. 成都理工大学, 2015(04)
- [6]齐古断褶带构造演化及有利勘探目标评价[D]. 李臻. 西南石油大学, 2012(02)
- [7]气吞山河(上)——新疆天然气开发利用实现历史性大跨越[J]. 刘宝宏. 新疆地方志, 2010(01)
- [8]准噶尔盆地火山岩油气藏分布规律及区带目标优选——以陆东—五彩湾地区为例[J]. 杨辉,文百红,张研,张光亚,刘志舟,吴丰成,卫延召,戴晓峰,胡庆辉.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9(04)
- [9]油龙飞腾(上)——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之际[J]. 刘宝宏. 新疆地方志, 2009(02)
- [10]准噶尔盆地红山嘴油田石炭系火山岩油藏储层研究[D]. 张家政. 中南大学, 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