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畜牧业为大产业,中国畜牧业协会在京隆重成立

以畜牧业为大产业,中国畜牧业协会在京隆重成立

一、把畜牧业作为一个大产业来抓 中国畜牧业协会在京隆重成立(论文文献综述)

王妍[1](2021)在《国家公园体制内自然、人与权力的研究 ——以三江源杂多县昂赛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甘子成[2](2019)在《基于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研究》文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是关于人类精神生产实践规律的科学总结,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对人们的精神生产实践活动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是以物质生产为基础,具有实践性、人本性、自由性、观念性和创新性,体现出精神生产实践的普遍特征,是精神生产实践的具体形态之一。在坚定不移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以及迫切需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多维背景下,运用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探究和指导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尝试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结合、文献研究、社会实践调查、定性分析和跨学科研究等方法对该论题进行研究。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是本论文的理论基础。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近代资产阶级国民经济学和德国古典哲学中的精神生产理论是最先系统化的精神生产理论。但是,它们都明显存在着片面化、绝对化的缺陷。其中,近代资产阶级国民经济学中的精神生产理论只是从物质生产、财富增长的角度分析精神生产实践,存在“见物不见人”的不足;而德国古典哲学中的精神生产理论只是从人的本质发展的角度探索精神生产实践,存在“见人不见物”的不足。马克思、恩格斯在资本主义社会急剧变迁和弊端明显暴露的背景之下,以唯物辩证法、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作为立足点,对过去的思想材料进行批判地吸收,既从物质生产角度又从人的发展角度进行探索分析,构建起了系统的、科学的精神生产理论。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确定了精神生产是人类重要的社会实践形式,是人类重要的认识活动,是人类本质属性的根本体现;表明了精神生产是社会全面生产的子系统之一,与物质生产、人自身生产紧密相联系,是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各个环节不断运行的过程,具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结构体系;阐释了精神生产具有以社会意识形态、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等为中心的形态范畴。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具有方法论的本质,对于人们解决精神生产实践的问题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不仅以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为方法依据解决了一系列重大的社会精神生产问题,同时进一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的向前发展,形成了新的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的具体应用是本论文的落脚点,是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体现。尽管马克思、恩格斯所生活的时代还没有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但是他们对古代文学、史诗、诗歌、音乐、戏剧、绘画、宗教、习惯和风俗等的探讨,实质已经涉及到了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所包含的具体内容。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能够给予人们物质支持和为人们提供精神养分,在现代化进程中有必要对其传承和发展进行研究。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属于精神生产的具体形态范畴之一,它体现出精神生产以物质生产为基础的特点,体现出精神生产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为目标的特点,体现出与精神生产的观念性、自由性和创造性具有相互契合的特点,所以运用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分析和指导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存在可行性和必要性。以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作为基础,可以把握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具有以环境基础为依托、以社会力量为驱动、受自内生力量作用的历史合力系统;可以充分肯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具有促进物质发展、精神发展和人的发展等多维的社会价值;可以深刻洞悉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受环境变迁、社会作用力变化以及自身局限性制约的挑战;可以收获到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应该遵循精神生产规律的方法启示。

于文成[3](2015)在《陈巴尔虎旗牧民专业合作社“政府主导”模式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牧民专业合作社,作为草原畜牧业经营方面的重要载体,在创新牧区畜牧业经营体制,提高牧民组织化程度,推进畜牧业产业化和促进牧民增收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链接政府、牧民、市场和企业之间起到桥梁纽带的作用。伴随着牧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与政府职能的转变和改革,牧民专业合作社也呈现积极的发展态势,但是,作为新生事物,在合作社发展初期,仅仅依靠牧民自身这个单一主体很难保障其健康快速发展,而依靠政府的主导和推动,实现政府与牧民良性合作互动,构建“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对于牧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实现发展能够起到积极的推动促进作用。陈巴尔虎旗作为典型的牧业旗县,积极探索牧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模式是其推动畜牧业产业化发展,提高牧民收入的重要抓手。本文选取牧民专业合作社“政府主导”模式作为研究的对象,主要通过采用调研、文献分析、经验总结等方式进行研究,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分析陈巴尔虎旗牧民专业合作社“政府主导”模式的构建逻辑、框架及其运行机制和存在的不足,希望借此可以提炼总结出供其他牧区旗县借鉴参考的有益启示,并提出了改进该模式的建议及具体措施。从论文的总体结构来看,论文首先从阐述课题的研究背景、文献综述、论文的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展开,为了分析“政府主导”模式构建的逻辑,阐述分析了内蒙古从农民专业合作社到牧民专业合作社的改革,借鉴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转模式发展牧民专业合作社的情况,以及“政府主导”模式的必要性和“政府主导”模式的构成。对“政府主导”模式进行了实践分析,介绍了陈巴尔虎旗牧民专业合作社“政府主导”模式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以及局限性,挖掘了该模式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根源。最后,提出了从理顺体制机制、改善政策环境、规范合作社的运行机制、鼓励牧民参与以及实现“政府主导”模式改进的具体措施五个方面,对改进“政府主导”模式提出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

梁严冰[4](2011)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变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变迁的历史,既是新中国建立以来陕北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地方政府领导下建设陕北的真实反映与写照,也是新中国60年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变迁的一个历史缩影与聚焦。通过对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变迁历史的研究,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陕北经济发展、变迁的历史轨迹及其所取得的成就。当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有突出的矛盾及存在的不足,认真汲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与教训,以更好地服务于陕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陕北独特的地理环境、资源条件以及20世纪初至三四十年代陕北经济的发展,既是新中国建立后陕北经济发展的基础,又为日后陕北经济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与前景。20世纪50—70年代,计划经济下的陕北地区农业、工业、商业贸易及交通运输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总体上讲这一时期的陕北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业又以粮食种植为主,且粗放经营、广种薄收;改革开放,陕北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建设,陕北经济突飞猛进、蓬勃发展。经过60年的发展,陕北经济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农业的基础地位稳固,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能源工业强势崛起,快速发展;商业贸易繁荣昌盛,交通运输规模不断扩大。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的变迁呈现出自身鲜明的特征。陕北地区为典型的“两源并富”地区。新中国建立,陕北能源、矿产资源的储量优势不断显现;改革开放,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能源、矿产资源对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陕北工业经济由点状分布到面及带状分布点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以重工业为主的资源型工业结构;并且资源的开发是以政府主导的嵌入式、跳跃式工业开发方式。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地区因地制宜,发展高效、现代特色农业成效显着,农业产业化不断推进;与此同时,陕北地区的退耕还林(草)工程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治理方式。这些都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同于其它地区之处。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陕北经济结构的变迁。通过对60年来陕北经济变迁的研究,可以看出陕北产业布局与经济结构的演变关系密不可分。新中国60来,陕北农业结构的演化历程证明陕北农业结构变化特点鲜明,农村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迅速发展;农村三产的蓬勃发展,成为农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20世纪50—70年代,陕北工业结构以轻工业为主,工业部门主要是毛纺、服装、日用工业、陶瓷等部门;改革开放,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陕北重化工基地的建设,能源工业迅速崛起,与此同时陕北工业部门结构发生了显着变化,石油、煤炭、天然气、煤化工、电力等部门发展迅速;除此以外,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第三产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陕北经济结构演变的原因既与国家的政策及陕北经济的客观发展有关,同时也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要求密不可分。通过对60年来陕北经济变迁的研究,可以发现,经济的发展对陕北社会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新中国建立60年来,陕北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日趋合理,社会保障不断发展与完善;教育、文化、卫生事业不断发展;人口素质不断提高,劳动力资源不断丰富。60年来,陕北城镇化规模不断扩大,城镇在陕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逐步增强,城镇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城市规划逐步走上健康发展道路。陕北经济社会呈现出一种良好的发展态势。反观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的变迁,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在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存在问题的艰巨性与长期性也不容忽视;认真总结陕北经济发展的借鉴、启示与成功经验,希望对陕北未来经济的发展有所裨益;正视经济发展中的矛盾与突出问题,这将是陕北经济未来发展中必须面对与解决的问题,以避免出现“富饶的贫困”及“资源枯竭型”地区及城市发展经济的老路在陕北地区重演。

鞠金艳[5](2011)在《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系统分析与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些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解决“三农”问题成为党和国家关注的热点,反映在从2004年至2010年中央七个一号文件关于农业机械化的内容不断增多,内涵更加丰富,农业机械化在“三农”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愈加被强化。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是全国最大的农业主产区和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其农业综合生产力水平和农业机械化水平处于全国前列,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整体水平仍处于农业机械化中级阶段。因此,积极推进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为了加速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进程,运用科学的农业机械化管理理论与技术在实际农业生产中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成为影响农业机械化作用发挥的重要因素,也直接影响着农业机械运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新形势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计算机技术等现代数据处理方法加强农业机械化管理领域中定量分析方法的研究,科学、合理地解决农业机械化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促进农业机械化管理决策现代化、科学化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本文对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为科学、准确的把握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影响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农业机械化的未来发展态势、目标,提出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对策措施,促进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实现农业机械化与经济协调发展,繁荣农村经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为了能深入系统的研究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情况,根据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历史数据资料,结合农机管理局实地调查情况,对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历程、基本现状、发展的有利条件、存在的主要问题等进行分析。(2)为科学的评价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在分析比较现有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评价方法的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黑龙江省实际情况,针对种植业对灌溉和植保要求较高,及原有的评价指标体系只能体现农机总量的变化,没有考虑农机的配套情况,农机人员的评价只能体现人员素质不能体现人员数量变化的情况,对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改进研究。(3)应用专家调查法和查阅文献的方法确定了各个评价指标的标准值和权重。用综合评价法测算20012008年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利用测算结果分析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的发展变化及阻碍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原因。利用2008年统计数据,对黑龙江省各个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和地区比较,为分地区指导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科学依据。(4)对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环境进行辨识和展望。第一,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环境因素进行辨识;第二,选择影响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社会与经济环境因素、农业生产资源因素、农机装备及技术因素共3类22个因素,依据黑龙江省20012008年的有关数据,建立灰色综合关联度分析模型,确定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第三,利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与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密切相关的一些环境因素进行预测和展望;第四,对农业机械化未来发展环境进行综合分析。(5)鉴于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态势有明显的非线性特性,其发展变化具有增长性和波动性,对于拟合方法要求较高。通过对灰色预测法、回归预测法、BP神经网络预测法及遗传算法等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对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态势进行预测的基于BP神经网络的组合预测方法、基于遗传算法的改进GM(1,1)模型、基于BP神经网络的误差修正模型等新方法,并对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态势进行了预测。(6)农业机械化发展需要环境支撑,同时农业机械化发展对环境也有促进作用。为了探求农业机械化和发展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内在规律,确定对农业机械化发展影响最直接、最强烈的地区经济、农业经济与农业机械化之间的关系模型;然后,根据黑龙江省地区经济总产值和农业总产值未来发展情况,通过经济增长与农业机械化增长之间的关系来确定经济增长对农业机械化的需求。(7)根据农业机械化发展目标预测结果和经济发展对农业机械化需求预测,并与国内外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先进水平相比较,综合考虑最终确定出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的具体发展目标值;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黑龙江省经济实力增长,机械化发展对每年对财政投入需要量,政府每年可以对农机发展投入的资金量,国家补贴政策,农机服务组织,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农机工业发展等方面对发展目标的实现进行可行性分析。(8)提出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重点及对策措施。考虑有利于增加农民的收入,有较高的投资效益,发展农业机械化的相对薄弱环节及保护环境等,同时结合黑龙江省大农业发展战略,提出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重点;根据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重点及影响农业机械化发展主要因素提出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对策,为政府有关管理部门科学决策和制定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李占魁[6](2010)在《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经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加速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是解决当前民族问题的重要途径。这对临夏回族自治州来说尤为重要,临夏是中国伊斯兰教三大教派和四大门宦发源地,在全国信仰伊斯兰教的2千多万穆斯林当中,居于比较重要的位置。临夏地区的经济发展超越了本身,具有跨区域影响和全国意义,本文主要运用民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综合采用实地调查研究方法、科学的理论思维方法,历史文献研究法、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临夏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归纳出解决临夏经济发展的对策措施及发展模式,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及操作性。全文共包括绪论和正文两部分。其中,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创新、研究概况。正文共有八章。第二章总结了民族地区特色经济理论及西部民族省份近年来某一特色经济领域内超前发展的一些经验模式。以后的七章着重分析了临夏特色经济的优势和劣势及临夏特色经济发展,原则与战略,并对临夏农业特色经济、旅游特色经济、商贸特色经济、特色工业经济发展的原则、思路、方向选择等方面提出了战略发展模式。对特色经济与国家扶持、特色经济与基础教育做了探讨。

唐守营[7](2009)在《我国饲料企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饲料业是我国的民生行业,它一头连着农业,一头连着工业,是动物性食品安全的源头,直接关系到人类的健康。伴随着改革开放,我国饲料业的发展日新月异,饲料总产量和饲料企业数量都有了大幅的提高。据统计:2008年我国工业饲料总产量为1.37亿吨,连续4年突破亿吨大关,约占世界饲料产量的1/5,连续18年稳居世界第二,饲料企业总数达到13612家。饲料业已经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成为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促进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粮食转化率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饲料业在产业链中所处的位置决定了它注定要受到来自上下游的挤压,具体表现为:饲料企业在市场竞争过程中既受到来自上游饲料原料供应的影响,又受到下游养殖业、畜禽水产加工业、销售流通业以及终端消费市场的影响。饲料原料的价格波动、养殖业的周期性价格波动、畜禽水产加工业的垄断地位以及消费市场的不断变化,使得饲料企业在产业链的夹缝中生存。随着饲料企业间竞争的日渐加剧和国外饲料企业的大举入侵,加上国际金融风波和畜禽疾病的影响,我国饲料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了很大的挑战。为了降低经营风险,寻求突破,密切与上下游产业间的联动,国外饲料企业在产业化经营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积累了一定的成功经验。国内一些大型饲料企业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结合国内市场和企业自身特点,在产业化经营方面也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以发挥产业链的“蓄水池”功能,寻求稳定效益。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饲料企业的产业化运作仍处于起步摸索阶段,尤其在产业化经营模式的选择上还不成熟。在此背景下,研究我国饲料企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本文首先对饲料企业产业化经营体系的构成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就饲料企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和组织形式进行了总结;然后结合我国饲料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深入分析了我国饲料企业必须走产业化经营模式的内在原因;最后,通过分析美国、巴西、墨西哥等三个世界饲料生产大国的产业化情况,并结合我国饲料企业的产业化经营现状,重点分析国内四个典型饲料企业——新希望、正大、通威、温氏的产业化经营实践,得出了适用于我国饲料企业实施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即形成“饲料原料生产-饲料加工-畜禽水产养殖-畜禽水产加工-产品销售流通”完整的产业链条,建立“贸工农产业化、产加销一条龙、经科教相结合”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同时对其实施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阐述。

刘建铭[8](2009)在《传统农区工业化进程中畜牧业及相关产业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农区由于长期被定位为国家粮食主产区,承担着全国粮食供给和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农业这个第一性产业根深蒂固,而且由于传统生产方式的惯性作用,致使农区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模式基本上被格式化,工业化因此步履维艰、难以突破。工业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工业化程度如何,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实力的重要标志。加快工业化进程,不断提升产业水平,逐步缩小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日益加大的区域差距,也理应成为传统农区经济发展的目标取向,但是,工业化不只是简单上几个工业类项目而已,作为以农业立身和见长的传统农区,工业化必须立足基本区情,根据区域内的资源、技术、劳动力、信息以及市场、交通等要素及外部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来推进工业化进程。尤其是如何使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进程相结合,形成互动,并且在提升产业等级的同时,不对粮食生产及其安全造成过大冲击,更是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题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既从理论的角度对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农区畜牧业等有关范畴的基本内涵及相互关系进行定性分析,又从实证的角度对农区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以及农区畜牧业的互动发展进行了量化分析。研究认为,“三农”问题是农区焦点问题,推进工业化必须立足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与加快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结合,通过现代工业的发展,使非工业生产方式转化为工业生产方式,将自给自足的农业“化”为现代市场农业,促进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只有“三农”受益并因此得到改善的工业化,才是传统农区真正有特色、有实效的工业化。那么,什么样的产业可以发挥其中的关联和支撑作用?通过对传统农业大省河南省实地调查分析,本文认为,畜牧业及相关产业(饲料、兽药、食品加工等)作为农区的传统产业和农业产业化的支柱产业,并作为农民收入不可或缺的来源和联接城乡市场的纽带,具有明显的产业化和工业化基础及环境,是传统农区实现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互动发展的有效载体,传统农区要把畜牧业及相关产业真正作为一个独立产业重视起来,大力发展,由此寻求一条适合农区实际的工业化道路。主要发展措施包括积极改造传统农业,用工业理念发展畜牧业,以肉蛋奶等食品加工业为龙头,通过畜牧业的率先工业化促进传统农区的工业化;同时,基于国家粮食安全考虑,农区畜牧业还须注意饲料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合理利用,建立中国特色的饲料工业。

李东华[9](2009)在《河南省畜牧业产业化体系建设研究》文中提出河南省是人口大省、农业生产大省和畜牧业生产大省。作为畜牧大省,河南省畜牧业发展也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势,实现畜牧大省向强省的跨越,从“天下粮仓”变为“国人厨房”,任务十分艰巨。这也给河南省畜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河南省畜牧业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形势。要发展畜牧业,提高畜牧业在整个农业中的比重,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就必须大力发展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畜牧产业化已日益成为畜牧经济中最具活力的因素,对畜牧业发展发挥着与日俱增的作用。在畜牧产业化发展战略上提出,以市场为导向,以农牧户经营为主体,以龙头企业为主导,以合作服务组织和专业市场为中介,把分散的农户与国内外市场连接起来;坚持分类指导,系列开发,确立和开发主导产品,发挥比较优势,在畜牧业规模化、专业化、区域化和社会化的基础上,重点突破规模养殖、加工储运、市场营销,以利益互补的形式将畜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连接起来,建立教、研、推相结合的科技增长机制,贸工农一体化的经济运行机制,提高畜牧产业整体素质,进而实现畜牧业的现代化。另外,畜牧业产业化体系建设也是解决畜牧业本身所具有的内在矛盾的最好选择,可以保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本课题旨在通过对河南省畜牧业产业化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系统分析方法和因素分析方法相结合、经济研究方法与技术研究方法相结合等方法分析畜牧业产业化水平、模式、规模、组织形式、运行状况、产业链等,分析河南省畜牧业产业化的优势和劣势,得出河南省畜牧业产业化的对策分析,进而提出政策性建议。本课题在理论上有所创新,针对一个区域性行业的产业化体系研究,注意运用了区域经济学理论来构架文章的体系,同时结合产业的特点,运用产业经济学理论,特别是系统工程理论,把河南省畜牧业产业化体系作为构建河南省畜牧产业竞争优势来进行研究,使文章在理论体系上和以往研究发展上有新的角度和视野,作为理论上的尝试,为产业发展战略的研究提供了一个理论上的模式。本文分五部分。在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论述了研究河南省畜牧业产业化体系建设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的方法和内容体系。论述本文研究主要运用的基础理论,包括产业经济理论、区域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系统工程理论、利益共同体理论等。第二章分析河南省畜牧业发展现状,第三章分析河南省畜牧业产业化体系运营模式,第四章分析河南省省畜牧业产业化体系建设的对策。本文的最后一部分则在前文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研究的主要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颜景辰[10](2007)在《中国生态畜牧业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指出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国民经济基础更加稳固,尤其是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农产品数量更加充裕,种类更加丰富,居民生活更加殷实。在这种情况下,农业与农村经济出现了必须向纵深发展的内在要求,拓展农业发展空间,拓宽农村经济发展领域,几乎成为各地和各级政府的现实需求。与此同时,面对农业资源的日益短缺,农业生态环境的日渐恶化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尤其是国际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人们对生态产品、绿色产品的要求也日趋增强。为此,畜牧业发展尤其是与生态环境关联并协调起来的生态畜牧业的发展,便成为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种必然要求,也成为实现畜牧业经济走向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内在必然。本文的研究框架和基本内容主要分为10章。第一章为导言,主要对本文所涉及的基本内容和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第二章是将生态畜牧业研究领域所关联的基本理论进行了总结,为论文研究的进行和深入提供理论铺垫。第三章是对我国畜牧业发展的轨迹及历程进行回顾,以寻找畜牧业发展进程中可能存在的一般规律。第四章则围绕生态畜牧业的发展问题,对其目前的现状和问题进行解析,以客观判断现实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生态畜牧业发展的特点与特征表现,为后面的进一步深入分析推广背景信息。第五章则以开放的思维,探究世界生态畜牧业的发展状况,在对其现存模式进行梳理并对几个典型的国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其中所存在的一般规律和能够对我国形成借鉴价值的有益经验。第六、七、八章则对我国生态畜牧业的发展情况,依照畜牧业产业特征和地域分类标准分别对农区、草原和城市郊区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各自的内在特性和适宜采取的微观操作方案。第九章则是对生态畜牧业产品的贸易问题进行了重点分析,这是发展生态畜牧业的所必须关注的市场导向原则。第十章则对我国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目标和政策支撑体系进行了全面设计,为今后推进生态畜牧业快速发展提供宏观思路和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本文可能的创新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全面系统地研究了我国生态畜牧业的发展问题,并赋予了生态畜牧业以新的内涵。本文的研究除关注畜牧业本身外,还十分重视生态畜牧业链条的延伸和功能定位,强调应该依据不同的市场需求、不同的自然资源和生产技术条件,从市场需求、产业化发展和资源利用效率出发,来合理科学地安排产业规模和延伸产业链条,同时还注意到了四种转变,即在经营方式上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在增长方式上由单一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在技术方式上由传统经验型向技术依托型、在利用方式上由资源开发型向生态建设型的转变,以在满足人们对畜产品消费需求不断增长的同时,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使之能够在产业系统形成的过程中,不仅实现价值的增加,而且能够尽可能地降低对系统外的负效应,使资源利用效率得以有效提高。第二,归纳和总结了世界不同生态畜牧业的发展模式。本文在系统总结和全面分析世界生态畜牧业的发展历程、现状和趋势的基础之上,根据当前世界生态畜牧业的生产方式,归纳出集约化生态畜牧业模式、草原生态畜牧业模式和农户小规模生态畜牧业模式,并分别对采用这三种发展模式的典型国家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与对比,提出了对发展我国生态畜牧业有益的经验和启示。第三,提出并系统分析了我国农区、草原和城郊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本文根据生态畜牧业功能特征和产业优势区域,将畜牧业产业研究与生态经济学紧密结合,系统、深入地研究了我国农区、草原和城郊生态畜牧业的特征、发展现状和模式,并分别提出了其发展对策和措施。特别是在城郊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方面,提出了以农副产品加工和生态旅游为中心的两种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这对我国发展城郊生态畜牧业有一定的实践价值和借鉴意义。第四,全面设计了我国生态畜牧业发展的目标体系、战略重点和技术支撑体系。本文在全面分析世界和我国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设计了以生产目标、消费目标、贸易目标和生态目标为主体的目标体系,提出了以产品战略、结构战略、市场战略和技术战略为重点的战略思路,构建了以生态饲料生产技术、资源高效转化和循环利用生产技术、洁净畜牧业生产技术、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和动物疫病防治技术等为核心的技术支撑体系,这对今后推进我国生态畜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二、把畜牧业作为一个大产业来抓 中国畜牧业协会在京隆重成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把畜牧业作为一个大产业来抓 中国畜牧业协会在京隆重成立(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以及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研究
        (二)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研究
        (三)关于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相结合研究
        (四)研究现状总体分析
    三、研究思路、重点、难点、创新点以及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重点
        (三)研究难点
        (四)研究创新点
        (五)研究方法
    四、相关概念界定
        (一)精神生产
        (二)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传承和发展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人类精神生产规律的科学总结
    一、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的思想渊源
        (一)近代资产阶级国民经济学中的精神生产理论
        (二)德国古典哲学中的精神生产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的建构和发展
        (一)立足于资本主义高速发展的建构条件
        (二)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轨迹
        (三)走向科学性的三维考察
        (四)与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创新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对精神生产基本属性的规定
        (二)对精神生产结构体系的阐释
        (三)对精神生产形态范畴的概括
        (四)对精神生产理想目标的确定
    四、本章小结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的逻辑关系
    一、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对精神生产具有普遍的指导性
        (一)对意识形态建设的指导性
        (二)对文艺发展的指导性
        (三)对科技发展的指导性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具有精神生产的属性
        (一)具有精神生产的受动性
        (二)具有精神生产的实践性
        (三)具有精神生产的人本性
        (四)具有精神生产的观念性、自由性和创造性
    三、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研究的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验启示
        (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
    四、本章小结
第三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的历史合力因素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的环境作用力
        (一)自然环境的基础性影响
        (二)人文环境的生态滋养效应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的社会作用力
        (一)人的精神需要的驱动作用
        (二)物质生产发展的决定作用
        (三)受众群体的支撑作用
        (四)文化交往的促进作用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的内生作用力
        (一)代表性传承人的引领作用
        (二)对社会发展具有能动效应
        (三)与经济发展存在不平衡关系
    四、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的社会价值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的物质价值
        (一)为传统社会生产生活提供重要的物质资料
        (二)为现代经济新业态发展提供资源力量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的精神价值
        (一)具有满足个体精神需要的作用
        (二)蕴含推动社会交往发展的功能
        (三)具备提升国家文化自信的意义
    三、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的当代问题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受环境变迁的挑战
        (一)受环境日益开放的挑战
        (二)受环境开发和破坏的挑战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受社会力量变化的冲击
        (一)受社会经济基础变革的冲击
        (二)受人的需要物质化偏向的冲击
        (三)受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冲击
        (四)受保护措施不完善的冲击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受自身问题与特性的制约
        (一)受传承人断层与减少的制约
        (二)受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特殊性的制约
        (三)受对人全面发展价值潜藏性的制约
        (四)受对社会发展可能产生负面效应的制约
    四、本章小结
第六章 遵循精神生产规律: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的路径
    一、保护和改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的环境基础
        (一)贯彻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理念
        (二)抢救和保护传统古村落
        (三)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风气
    二、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的过程要素
        (一)提升主体力量
        (二)提高成果品质
        (三)增强媒介作用
        (四)突出重点平台建设
        (五)培育社会需求力量
    三、科学对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的独特性
        (一)尊重“活态性”
        (二)尊重个性差异
        (三)辩证分析存在的局限性
    四、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3)陈巴尔虎旗牧民专业合作社“政府主导”模式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内容与结构
第2章 牧民专业合作社“政府主导”模式构建的逻辑分析
    2.1 从农民专业合作社到牧民专业合作社改革分析
        2.1.1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分析
        2.1.2 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转模式
        2.1.3 农业合作社到牧业合作社模式的转换分析
    2.2 内蒙古牧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分析
        2.2.1 牧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中的新课题
        2.2.2 牧民专业合作社成长与发展的主要障碍
    2.3 国外专业合作社的组织与运行模式借鉴
    2.4 陈巴尔虎旗牧民专业合作社“政府主导”模式必要性分析
    2.5 陈巴尔虎旗牧民专业合作社“政府主导”模式的构成
        2.5.1 “政府主导”模式的概念及主要特征
        2.5.2 “政府主导”模式的主体架构
        2.5.3 形成“政府主导”地位的必要性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陈巴尔虎旗牧民专业合作社“政府主导”模式实践分析
    3.1 构建“政府主导”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3.2 牧民专业合作社“政府主导”模式的组织结构及运行机制
        3.2.1 牧民专业合作社的内部组织结构
        3.2.2 牧民专业合作社的运行机制
        3.2.3 政府在资源方面给以的倾斜
        3.2.4 政策激发牧民参与合作社
    3.3 “政府主导”模式下牧民专业合作社现状分析
    3.4 “政府主导”模式的局限性分析
    3.5 “政府主导”模式的存在问题及根源挖掘
        3.5.1 “政府主导”模式下牧民专业合作社的现存问题
        3.5.2 牧民专业合作社现存问题的主要根源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陈巴尔虎旗牧民专业合作社“政府主导”模式的改进建议
    4.1 理顺体制机制
        4.1.1 建立保护牧业合作体系的法律法规
        4.1.2 各部门通力配合
    4.2 改善政策环境
        4.2.1 加大对合作社的财政扶持
        4.2.2 改善融资环境
        4.2.3 提供税收优惠政策
    4.3 规范合作社的运行机制
        4.3.1 准确定位政府在合作社中的角色
        4.3.2 完善合作社的内部决策机制
        4.3.3 规范合作社内部的利益分配机制
        4.3.4 建立对“代理人”的激励机制
    4.4 鼓励牧民参与合作社
        4.4.1 重视对牧民的宣传和教育培训
        4.4.2 转变滞后的思想观念
        4.4.3 建立便捷实用的公共服务平台
    4.5 实现“政府主导”模式改进的具体措施
    4.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个人简历

(4)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及其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回顾
    三、本课题研究方法、思路及创新点
    四、理论及史料依据
第一章 新中国陕北经济发展的地理环境、资源条件与历史回顾
    一、陕北行政区划与地理环境
        (一) 陕北地区行政区划历史沿革
        (二) 复杂的陕北地理环境
    二、陕北丰富的自然资源
        (一) 农林牧副业资源
        (二) 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
        (三) 自然、人文旅游资源
    三、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陕北经济
        (一) 陕北的农业与农村经济
        (二) 陕北的工业
        (三) 陕北的商业贸易与交通运输业
        (四)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陕北经济发展的历史认识
    小结
第二章 计划经济下的陕北经济(1949—1978)
    一、农业与农村经济的恢复与初步发展
        (一) 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国家、地方政策法规
        (二) 建国初期农业与农村经济的恢复
        (三) 1958—1965年陕北的农业及农村经济
        (四) 农业学大寨与陕北农业
    二、工业体系的初步建立
        (一) 工业经济的国家、地方政策法规
        (二) 手工业的新发展
        (三) "学大庆"与陕北石油工业
        (四) 工业体系的初步建立
    三、交通运输业与商业贸易的发展
        (一) 商业贸易与交通运输业的国家、地方政策法规
        (二) 初具规模的陕北交通运输网络及其发展
        (三) 新的多种商品流通体制的初步形成及国营商业的壮大
        (四) 地方特色产品的进出口贸易
    小结
第三章 改革开放与陕北经济的发展、腾飞(1979—2010)
    一、农业与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
        (一) 国家、地方促进陕北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
        (二) 农业生产责任制与陕北农业
        (三) 适用、高效、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农业和农村经济
        (四) 农业产业的进一步调整、优化与陕北特色农业
        (五) 农产品的产业化
        (六) 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
    二、能源矿产资源的规模开发与工业快速崛起
        (一) 国家、地方促进陕北工业经济的政策法规
        (二) 石油工业的进一步壮大
        (三) 煤炭工业的快速发展
        (四) 天然气的开发与广泛利用
    三、商业贸易与交通运输网络化
        (一) 国家、地方促进陕北商业贸易与交通运输业的政策法规
        (二) 公路交通网的建立与发展
        (三) 铁路的开通与延伸
        (四) 航空运输业的发展
        (五) 商业贸易的新篇章
    小结
第四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发展的成就
    一、60年来陕北农业发展的成就
        (一) 农业经济总量不断迈上新台阶
        (二) 粮食产量大幅提高
        (三) 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四) 农业生产条件显着改善
        (五) 农业优势产业开发成效显着
        (六) 支农惠农政策措施不断完善,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二、60年来陕北工业发展的成就
        (一) 工业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二) 能源工业强势崛起
        (三) 工业经济规模不断壮大
        (四) 工业技术设备不断更新,投资效果显着提高
    三、60年来陕北交通运输与商业贸易发展的成就
        (一) 交通运输规模的增长与扩大
        (二)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拉动社会经济发展日见成效
        (三) 商业贸易繁荣昌盛
    小结
第五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变迁的特征
    一、"两源并富"的陕北地区
        (一) 能源、矿产资源储量大、分布集中、多矿共生
        (二) 能源、矿产资源开发的演变
        (三) 能源、矿产资源储量的产业优势不断显现
        (四) 20世纪90年代以来能源优势产业集群迅速崛起
        (五) 能源、矿产资源对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提高
    二、由点状分布到面及带状分布的陕北工业布局
        (一) 工业布局以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分布导向为主
        (二) 以重工业为主
        (三) 资源型的工业结构
        (四) 能源工业产业聚集度高
    三、政府主导的嵌入式、跳跃式陕北工业
        (一) 国家组织力量对陕北地区进行资源勘探
        (二) 援助建设陕北工业
        (三) 选派管理和技术人员支援陕北经济建设
        (四) 机器设备、资金由国家进口调拨和援助
        (五) 跳跃式的陕北工业开发
    四、广种薄收、粗放经营到高效、集约化的特色陕北农业
        (一)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农业发展的历程
        (二) 陕北发展高效、特色农业的优势
        (三) 陕北的高效、特色农业
    五、掠夺式开荒到退耕还林、还草的陕北生态环境
        (一)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生态环境的演变
        (二)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生态环境变迁的特征
    小结
第六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结构的变迁
    一、陕北产业布局与经济结构的演变
        (一)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产业布局的演变
        (二) 影响陕北产业布局变化的因素
        (三)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产业结构的调整
    二、陕北农业结构渐趋合理
        (一)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农业结构的演化
        (二)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农业结构的特征
        (三) 农村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
        (四) 农村三产的蓬勃发展
    三、陕北工业结构的重构
        (一) 陕北轻重工业结构的调整
        (二) 陕北工业部门结构的变化
        (三) 陕北工业结构演变的原因
    四、陕北第三产业结构日益加强
        (一) 陕北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变化
        (二)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演变的原因
    小结
第七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对陕北社会的影响
    一、陕北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
        (一) 城乡人均收入大幅增长
        (二) 城乡居民储蓄额不断增加
        (三) 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日趋合理
        (四) 社会保障与社会服务不断完善
    二、教育、文化、卫生事业不断扩大
        (一) 教育事业持续发展
        (二) 卫生事业不断前进
        (三) 文化事业欣欣向荣
    三、陕北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
        (一) 陕北的人口发展
        (二) 人口素质明显提高
        (三) 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四、城镇化程度快速提升
        (一) 城镇化规模不断扩大
        (二) 城镇在陕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逐步增强
        (三) 城镇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
        (四) 城市规划逐渐走上健康发展道路
    小结
第八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变迁的历史思考
    一、60年来陕北经济变迁中存在的问题
        (一) 整体上讲陕北地区仍然比较落后
        (二) 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严重
        (三) 农民离乡问题突出
        (四) 贫富差距逐渐拉大
        (五) 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程度低
        (六) 领导和群众的思想观念保守
    二、陕北经济发展中的借鉴与启示
        (一) 陕北经济变迁的几点规律性认识
        (二) 坚持发展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基本方向
        (三) 坚持新型工业化发展目标
        (四)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五) 全力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六) 进一步提升城镇化水平
结束语
    一、陕北经济变迁的历史进程
    二、陕北经济变迁的历史经验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5)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系统分析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有关的研究
        1.2.2 国内有关的研究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2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分析
    2.1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分析
    2.2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分析
        2.2.1 农业机械拥有量平稳增长,装备水平进一步提高
        2.2.2 农业机械化作业程度发展情况
        2.2.3 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发展
        2.2.4 农业机械化经营形式的发展
        2.2.5 农业机械化投入与经营水平
    2.3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4 本章小结
3 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评价与分析
    3.1 设置评价指标的原则
    3.2 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分析方法的改进
        3.2.1 评价指标的设置
        3.2.2 评价指标权重及标准值的确定
        3.2.3 综合评价方法
    3.3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评价与分析
        3.3.1 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评价
        3.3.2 评价结果分析
    3.4 黑龙江省各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的评价
        3.4.1 各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评价
        3.4.2 各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环境辨识与展望
    4.1 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环境辨识
    4.2 农业机械化发展主要影响因素的关联分析
        4.2.1 灰色综合关联分析法
        4.2.2 选择变量和整理数据
        4.2.3 主要影响因素与农业机械化的灰色综合关联度
        4.2.4 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
    4.3 影响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环境展望
        4.3.1 自然环境条件
        4.3.2 社会环境的变化
        4.3.3 经济环境预测分析
    4.4 农业机械化未来发展环境的综合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目标研究
    5.1 确定农业机械化发展目标所采用的指标
    5.2 农业机械化发展目标制定原则
    5.3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预测
        5.3.1 预测方法分析
        5.3.2 农业机械装备水平预测
        5.3.3 基于改进GM(1,1)模型的农业机械化经营效益预测
        5.3.4 农业机械化作业程度组合预测
    5.4 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对农业机械化需求的预测
        5.4.1 农业机械化与经济发展定量关系
        5.4.2 农业机械化发展各指标比较分析
        5.4.3 农业机械化需求预测
    5.5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目标的确定
        5.5.1 农业机械装备发展目标
        5.5.2 农业机械化经营效益发展目标
        5.5.3 农业机械化作业程度发展目标
    5.6 实现农业机械化发展目标的可行性分析
        5.6.1 黑龙江经济实力增强为农业机械化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5.6.2 政府对农业机械化的支持力度确定
        5.6.3 农民有了一定的经济实力和支付能力
        5.6.4 国家补贴政策支持
        5.6.5 农机化服务组织和服务模式的发展
        5.6.6 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为农业机械化提供了发展空间
        5.6.7 黑龙江省农机工业的良好发展及技术进步
        5.6.8 农业机械化发展体制和法规保障不断完善
    5.7 本章小结
6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重点及对策建议
    6.1 加快推进主要农业生产关键生产环节机械化
        6.1.1 黑龙江省农业生产发展重点选择
        6.1.2 黑龙江省主要农业生产对农业机械化技术的需求
    6.2 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为重点,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
    6.3 以节本增效为重点,发展节约型、环保型农业机械化技术
        6.3.1 节水灌溉技术及机械
        6.3.2 保护性耕作技术及机械
        6.3.3 设施农业技术及机械
        6.3.4 精确高效施药技术及机械
    6.4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6.4.1 加快和完善农机政策法规建设,依法促进黑龙江省农机化发展
        6.4.2 建立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长效投入机制
        6.4.3 加强对黑龙江省农民和农机从业人员的教育和培训
        6.4.4 加强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促进黑龙江省农机工业发展
        6.4.5 健全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提高农机作业服务水平
        6.4.6 土地产权制度创新,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6.4.7 以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拉动为手段
        6.4.8 加强农机与农艺重大问题协调
        6.4.9 提升节约型农业机械化生产技术
        6.4.10 实行农业机械化发展区域化
        6.4.11 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道路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经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内容与创新
        1.2.1 研究方法
        1.2.2 研究内容
        1.2.3 主要创新
    1.3 研究概况
第二章 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发展理论及模式
    2.1 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
        2.1.1 比较优势理论
        2.1.2 竞争优势理论
        2.1.3 非均衡发展理论与均衡发展理论
        2.1.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5 后发优势理论
    2.2 西部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发展的一些经验模式
        2.2.1 云南的歌舞模式
        2.2.2 新疆的石油模式
        2.2.3 青海的创意经济模式
        2.2.4 宁夏的影视文化和伊斯兰模式
        2.2.5 广西山水+民俗文化旅游模式
        2.2.6 内蒙古的牛羊模式
第三章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经济发展现状
    3.1 临夏回族自治1990—2008年的农业(个案)及工业发展(个案)
    3.2 临夏回族自治州经济发展现状
        3.2.1 经济发展速度
        3.2.2 经济发展水平
    3.3 临夏州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3.3.1 发展速度慢
        3.3.2 临夏州农民人纯收入增长缓慢
第四章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经济发展条件与思路
    4.1 基础条件的SWOT分析
        4.1.1 优势(S)分析
        4.1.2 劣势(W)分析
        4.1.3 机遇(O)分析
        4.1.4 威胁(T)分析
    4.2 临夏回族自治州发展特色经济的思路
        4.2.1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经济发展思路
第五章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农业经济发展战略与模式
    5.1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农业经济发展的产业基础
        5.1.1 特色农业发展
        5.1.2 渔业的发展
        5.1.3 养殖业的发展
        5.1.4 林业的发展
    5.2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农业发展存在问题
        5.2.1 信息方面的问题
        5.2.2 科技方面的问题
        5.2.3 空间布局方面的问题
    5.3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农业经济发展思考研究
        5.3.1 对把临夏建成我国同中东食品贸易的加工业基地问题的对策研究
        5.3.2 以创意农业促推临夏回族地区经济发展
        5.3.3 临夏州农民增收问题研究
        5.3.4 临夏州东乡县农民增收问题研究
        5.3.5 临夏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及思考
        5.3.6 临夏州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现状与思考
        5.3.7 临夏州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及思考
        5.3.8 临夏州羊产业发展现状及思考
第六章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旅游经济发展战略与模式
    6.1 临夏回族自治州民族旅游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6.1.1 临夏回族自治州旅游资源
        6.1.2 临夏回族自治州旅游经济发展现状
    6.2 临夏旅游经济发展的RMP分析
        6.2.1 旅游资源(R)分析
        6.2.2 旅游市场(M)分析
        6.2.3 旅游产品(P)分析
    6.3 特色旅游经济发展的对策分析
        6.3.1 临夏回族自治州刘家峡区域旅游的现状及对策
        6.3.2 临夏回族自治州伊斯兰风情旅游的现状及对策
        6.3.3 临夏回族自治州古动物生态旅游的现状及对策
第七章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工业经济发展战略与模式
    7.1 特色工业的现状
    7.2 临夏特色工业经济发展中制约因素
    7.3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工业经济发展研究
        7.3.1 从广河县回族特色工业经济发展看临夏回族自治州发展特色工业经济的策略
        7.3.2 临夏回族自治州发展水产养殖现状及思考
        7.3.3 扶持壮大支柱产业 加快临夏地区发展
        7.3.4 抓好畜产品精深加工 获取畜产品最大利润
        7.3.5 临夏发展清真食品HALAI现状及思考
        7.3.6 临夏回族自治州发展砖雕产业的现状和思考
第八章 临夏回族自治州民间商贸经济发展战略与模式
    8.1 临夏回族自治州民间商贸经济的形成与特点
        8.1.1 民间商贸经济的历史追述
        8.1.2 民间商贸经营的特点
        8.1.3 特色民间商贸与"河州模式"形成的机理
    8.2 临夏回族自治州民间商贸经济发展现状
        8.2.1 发展取得的成就
        8.2.2 发展面临的制约和存在问题
    8.3 临夏回族自治州民间商贸发展对策
第九章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经济与国家特殊扶持政策
    9.1 加大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落实力度 促进临夏特色经济发展
    9.2 实施特殊扶持政策加快特困县—东乡族县特色经济发展
    9.3 加大对临夏州工业企业的扶持力度,促进临夏特色经济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7)我国饲料企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提出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1.2.1 研究目标、内容
        1.2.2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第二章 国内外饲料企业产业化经营综述
    2.1 前言
        2.1.1 产业化概述
        2.1.2 饲料企业产业化体系构成要素
        2.1.3 产业化是饲料企业经营的必由之路
        2.1.4 饲料企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种类
    2.2 国外饲料企业产业化经营实践
        2.2.1 美国饲料企业的产业化经营
        2.2.2 巴西饲料企业的产业化经营
        2.2.3 墨西哥饲料企业的产业化经营
        2.2.4 国外饲料企业产业化经营启示
    2.3 我国饲料企业的产业化经营实践与分析
        2.3.1 我国饲料业的发展历程
        2.3.2 我国饲料企业的经营现状与发展趋势
        2.3.3 我国主要饲料企业产业化经营实践与分析
        2.3.4 我国饲料企业产业化经营评述
    2.4 国内外饲料企业产业化经营评述
第三章 我国饲料企业产业化经营的基础
    3.1 国家对"三农"及饲料企业的产业政策
        3.1.1 国家大力支持发展"三农"产业
        3.1.2 国家鼓励饲料企业走产业化经营道路
    3.2 我国饲料相关产业链及消费市场现状
        3.2.1 饲料原料产业现状
        3.2.2 养殖产业现状
        3.2.3 畜禽屠宰及食品加工产业现状
        3.2.4 销售流通产业现状
        3.2.5 消费市场现状
    3.3 我国饲料企业自身的产业基础
    3.4 我国饲料企业产业化经营的意义
        3.4.1 扩大企业规模,增强综合实力
        3.4.2 确保产品质量,保障食品安全
        3.4.3 改善生产调度,保证生产供给
        3.4.4 设置行业壁垒,有效减少竞争
        3.4.5 分散经营风险,提高经营灵活性
        3.4.6 降低经营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3.4.7 产生关联效应,提升企业价值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4.1 我国饲料企业产业化经营适用模式
        4.1.1 前向上游饲料原料产业延伸
        4.1.2 后向下游畜禽水产养殖产业延伸
        4.1.3 后向下游畜禽水产加工产业延伸
        4.1.4 后向下游销售流通产业延伸
    4.2 我国饲料企业产业化经营实践建议
        4.2.1 主导产业需要具有相当的规模和实力
        4.2.2 需要把握好产业扩张的度与时机
        4.2.3 产业化组织内各产业间需要协调同步发展
        4.2.4 需要有以市场营销为导向的意识
        4.2.5 需要充分发挥科技在产业化中的作用
        4.2.6 需要健全创新内部管理体系
        4.2.7 需要获得地方和行业的支持
        4.2.8 需要培养和储备大量的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8)传统农区工业化进程中畜牧业及相关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本研究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1.3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本文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章 产业结构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2.1 区位条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2.2 区域产业结构合理性评价
    2.3 区域产业结构的转换及调整
第三章 传统农区工业化路径选择
    3.1 传统农区产业结构现状与调整方向
    3.2 工业化内涵辨析
    3.3 农区工业化与农业产业化的区别与联系
    3.4 传统农区工业化路径选择
第四章 传统农区工业化进程中关联产业的衡量标准及选择
    4.1 产业间的联系及产业链
    4.2 传统农区优势关联产业的选择
第五章 传统农区畜牧业及相关产业的关联效应及带动作用
    5.1 农区畜牧业产业链及产业关联度
    5.2 农区畜牧业发展与农村劳动力就业
    5.3 农区畜牧业对增加农民收入的贡献
    5.4 农区畜牧业的发展与农业现代化
第六章 传统农区工业化进程中畜牧业及相关产业发展对策
    6.1 以食品工业为龙头,实施品牌畜牧业战略
    6.2 加大对农区畜牧业的政策引导,鼓励民营经济发展
    6.3 改造传统农业和畜牧业,发展标准化畜牧业
    6.4 用工业理念改革生产经营模式,逐步发展设施畜牧业
    6.5 强化农民培训,加快农村人力资源能力建设
    6.6 加强饲料资源建设,维护粮食安全
    6.7 拓展农户养殖业的饲料市场,建立中国特色的饲料工业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9)河南省畜牧业产业化体系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1.1 产业化可以解决小生产和大市场之间的矛盾
        1.1.2 产业化可以降低畜产品生产成本,增加农户收入
        1.1.3 产业化可以促进生产的适度规模经营,提高专业化、集约化经营水平
        1.1.4 产业化可以促进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
        1.1.5 产业化可以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适应 WTO 的需要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理论和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1 关于以畜牧产业化为主线的战略研究
        1.3.2 关于以提高畜牧产业竞争力为主线的战略研究
        1.3.3 对国内外研究的评价
    1.4 研究方法和内容
        1.4.1 本文研究方法
        1.4.2 本文研究内容
    1.5 理论基础
        1.5.1 产业经济理论
        1.5.2 比较优势理论
        1.5.3 区域经济学理论
        1.5.4 系统工程理论
        1.5.5 利益共同体理论
2 河南省畜牧业发展现状分析
    2.1 基本情况
        2.1.1 发展历程及现状
        2.1.2 畜产品结构
        2.1.3 畜种结构
        2.1.4 区域布局
    2.2 产业化体系建设
        2.2.1 产业化体系建设的历程
        2.2.2 河南省畜牧业产业化体系建设的现状
        2.2.3 河南省畜牧业加工业
        2.2.4 河南省饲料供应体系
    2.3 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2.3.1 畜种结构与畜产品结构
        2.3.2 产业化经营模式
        2.3.3 畜禽病防治与食品安全
        2.3.4 饲料供给
3 河南省畜牧业产业化体系建设的模式和机制
    3.1 畜牧业产业化体系建设的含义
        3.1.1 畜牧业产业化定义
        3.1.2 畜牧业产业化体系建设的含义
    3.2 畜牧业产业化体系建设的条件
        3.2.1 畜牧业产业化体系建设的条件
        3.2.2 地方畜牧业产业化体系建设必须具备的最基本前提条件
    3.3 畜牧业产业化体系的发展类型和组织模式
        3.3.1 畜牧业产业化体系的发展类型
        3.3.2 畜牧业产业化体系的组织模式
        3.3.3 畜牧业产业化体系的组织模式特征分析
    3.4 畜牧业产业化体系的运行机制
        3.4.1 “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原则
        3.4.2 利益分配机制
        3.4.3 营运约束机制
4 河南省畜牧业产业化体系建设的优势及劣势评价
    4.1 河南省畜牧业产业化体系建设的优势
        4.1.1 河南省畜牧业发展形势良好
        4.1.2 河南省畜牧业结构不断优化
        4.1.3 劳动力资源供应
        4.1.4 市场消费前景
        4.1.5 资金供应优势分析
    4.2 河南省畜牧业在产业化体系建设方面存在的不足
        4.2.1 畜产品结构和消费结构仍存在偏差,需进一步调整
        4.2.2 食品安全与疫病防治
        4.2.3 科技投入不能满足畜牧业发展的需要
        4.2.4 饲料资源开发与供给
        4.2.5 风险与风险管理
5 河南省畜牧业产业化体系建设的对策分析和政策建议
    5.1 加强宏观调控,重视河南省畜牧业的产业化体系建设
    5.2 转变观念,调整结构,发展质量型畜牧业产业化体系
    5.3 扶持龙头企业,积极推进产业化体系建设进程
    5.4 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畜牧业的信息化发展,提高市场占有率
    5.5 建立机制制定措施防范风险
        5.5.1 防范疫情风险
        5.5.2 防范市场风险
        5.5.3 防范自然灾害风险
        5.5.4 防范料草风险
    5.6 加强政府职能建设
    5.7 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5.7.1 大力提高人力资源素质
        5.7.2 充分发挥科技在畜牧业产业化中的作用,建立规范高效的产业化体系
        5.7.3 逐步建立健全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监测检验认证体系
    5.8 加强外围市场的开拓力度
    5.9 加强涉牧法制建设,以法律规范畜牧业产业化体系建设
        5.9.1 认真学习十七大精神
        5.9.2 高度重视法制宣传教育
        5.9.3 切实加强执法体系建设
        5.9.4 不断推进执法能力建设
        5.9.5 切实加强对畜牧业法制建设及依法行政工作的领导
参考文献
英文摘要

(10)中国生态畜牧业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言
    1.1 目的与意义
        1.1.1 生态型畜牧业是畜牧业发展过程中所追求的更高层次
        1.1.2 生态畜牧业是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最佳方式
        1.1.3 生态畜牧业有利于第一性生产与第二性生产的良好衔接
        1.1.4 生态畜牧业是增强畜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选择
        1.1.5 发展生态畜牧业有利于保护环境和保障居民健康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生态产业研究
        1.2.2 生态农业经济
        1.2.3 畜牧业经济研究
        1.2.4 生态畜牧业研究
    1.3 研究的指导思想与方法
        1.3.1 研究的指导思想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1.4 研究的基本结构与基本内容
    1.5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
第2章 生态畜牧业发展的理论基础
    2.1 畜牧业经济一般理论
    2.2 生态畜牧业的理论基础
        2.2.1 生态经济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有机畜牧业理论
    2.3 生态畜牧业发展的经济学原理
        2.3.1 供需均衡理论
        2.3.2 循环经济理论
        2.3.3 环境经济学理论
    2.4 生态畜牧业的基础理论述评及发展趋势
第3章 中国畜牧业发展:轨迹描述与历程分析
    3.1 我国畜牧业发展的轨迹分析及其基本特征
        3.1.1 产品总量不断增长
        3.1.2 人均畜产品占有量大幅度提高
        3.1.3 产品结构逐步优化
        3.1.4 集约化的农区畜牧业发展日益明显
    3.2 畜牧业生产发展的轨迹分析
        3.2.1 恢复性发展时期(1949-1957)
        3.2.2 曲折发展时期(1958-1978)
        3.2.3 改革开放的大发展时期(1979-1996)
        3.2.4 新阶段的全面发展时期(1996年至今)
    3.3 中国畜牧业技术演变轨迹分析
        3.3.1 以家庭副业和从属于农业为特征的发展阶段(1979年以前)
        3.3.2 向支柱产业演进的全面快速发展阶段(1979年以后)
    3.4 中国畜牧业经营方式演变历程
        3.4.1 20世纪80年代的商品化、专业户化、企业化发展阶段
        3.4.2 20世纪90年代的规模化、企业化、产业化发展阶段
        3.4.3 21世纪初的区域化、专业化、标准化发展阶段
第4章 中国生态畜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
    4.1 中国生态畜牧业形成的基本背景
        4.1.1 生态农业与生态畜牧业的衍生
        4.1.2 生态畜牧业提出的基本背景分析
    4.2 中国生态畜牧业发展现状的分析
        4.2.1 生态畜牧业的内涵及其主要特征
        4.2.2 生态畜牧业的功能定位与种类划分
        4.2.3 生态畜牧业的发展模式
        4.2.4 我国生态畜牧业的发展现状
    4.3 中国生态畜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4.3.1 受计划经济和短缺时代的惯性影响,导致发展的起点相对较低
        4.3.2 受人们认识上的局限,生态畜牧业发展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较短
        4.3.3 自动化和机械化程度较低,导致生态畜牧业发展与养殖规模较小
        4.3.4 科技进步速度较慢,畜牧业发展的技术水平不高
    4.4 中国生态畜牧业发展障碍的技术因素分析与制度透视
        4.4.1 科技研发与推广投入不足,严重制约了生态畜牧业的快速发展
        4.4.2 确保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制度与保障体系尚不完善
        4.4.3 传统观念的制约
第5章 世界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的比较及启示
    5.1 世界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基本特征
        5.1.1 世界畜牧业生产的基本现状
        5.1.2 世界主要畜产品贸易现状
        5.1.3 世界生态畜牧业发展现状
        5.1.4 世界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基本趋势
    5.2 以集约化发展为特征的生态畜牧业模式及其启示
        5.2.1 美国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与特点
        5.2.2 加拿大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与特点
    5.3 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
        5.3.1 澳大利亚的生态畜牧业
        5.3.2 新西兰生态畜牧业发展
    5.4 农户小规模饲养的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
        5.4.1 日本畜牧业的基本概况
        5.4.2 日本畜牧业发展的基本特点
        5.4.3 日本发展生态畜牧业的措施
    5.5 世界生态畜牧业的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5.5.1 提高并强化认识,加强对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
        5.5.2 加快生态畜牧业生产技术体系的完善和普及推广
        5.5.3 加大培育国内和国际生态畜产品市场
第6章 中国农区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分析
    6.1 农区生态畜牧业的基本特征与制约因素
        6.1.1 农区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基本特征
        6.1.2 农区生态畜牧业发展中的制约因素分析
    6.2 农区生态畜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与问题解构
        6.2.1 我国农区生态畜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6.2.2 农区生态畜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6.3 农区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分析及路径选择
        6.3.1 农区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模式
        6.3.2 发展农区生态畜牧业的路径选择
第7章 中国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分析
    7.1 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战略意义及实施条件
        7.1.1 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战略意义
        7.1.2 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与建设的实施条件
    7.2 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与问题探究
        7.2.1 草地退化严重
        7.2.2 草原畜牧业生产力落后
        7.2.3 草原保护和建设的投入不足
        7.2.4 草原保护制度还不完善
        7.2.5 产后环节薄弱,产业化经营发育迟缓
    7.3 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典型模式分析
        7.3.1 季节轮牧模式
        7.3.2 家庭生态牧场模式
    7.4 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7.4.1 建立完善的科技投入机制,加快科技创新和科技转化
        7.4.2 不断优化产业结构,逐步实现草原畜牧业生产结构合理化
        7.4.3 实施动物保护工程
        7.4.4 大力发展畜产品加工业
        7.4.5 加快推动畜牧业产业化发展
        7.4.6 科学合理地利用草地
第8章 中国城郊地区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分析
    8.1 城郊生态畜牧业的特点及其发展条件
        8.1.1 城郊生态畜牧业的特点
        8.1.2 城郊生态畜牧业发展的优势条件
    8.2 城郊地区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模式选择
        8.2.1 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中心,发展生态畜牧业
        8.2.2 以旅游为中心,发展生态畜牧业
    8.3 城郊地区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8.3.1 与生态环境建设相协调
        8.3.2 做好畜牧企业的布局规划
        8.3.3 高度重视优良品种
        8.3.4 广泛应用新技术
        8.3.5 实施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计划
        8.3.6 建立科学的生产体系
第9章 中国生态畜产品市场消费与贸易分析
    9.1 中国畜产品市场消费与贸易现状
        9.1.1 中国畜产品市场供给与需求情况分析
        9.1.2 中国畜产品贸易情况分析
        9.1.3 中国生态畜禽产品市场发展现状
    9.2 影响中国生态畜产品市场消费与贸易的因素分析
        9.2.1 中国生态畜产品消费的影响因素分析
        9.2.2 中国生态畜产品贸易的影响因素分析
    9.3 促进生态畜产品市场消费和贸易的对策分析
        9.3.1 国家应加强对生态畜产品相关知识的科学宣传
        9.3.2 严格绿色畜产品认证、监测制度
        9.3.3 创新生态畜产品流通模式
        9.3.4 制定合理的生态畜产品价格
        9.3.5 建立规范化的技术应用及推广网络
        9.3.6 建立生态畜产品生产体系
第10章 中国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战略思路及政策选择
    10.1 生态畜牧业发展的目标体系设计与战略重点思考
        10.1.1 中国生态畜牧业发展的目标体系设计
        10.1.2 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
    10.2 中国生态畜牧业技术支撑体系的构建
        10.2.1 生态饲料生产技术体系
        10.2.2 资源高效转化和循环利用的生产技术
        10.2.3 研究开发和推广畜牧业洁净生产的技术体系
        10.2.4 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体系
        10.2.5 动物疫病防控技术体系
    10.3 提升中国生态畜牧业产业水平和效益的对策措施
        10.3.1 加快生态畜牧业集约化发展
        10.3.2 加快生态畜牧业产业化发展
        10.3.3 大力发展外向型生态畜牧业
    10.4 中国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政策选择
        10.4.1 加强生态畜牧业宏观管理体制与法制建设
        10.4.2 强化优势生态畜牧业区划布局
        10.4.3 加强生态畜产品生产的质量控制
        10.4.4 深化和完善兽医管理体制改革
        10.4.5 引导生态畜产品消费,开拓畜产品市场
        10.4.6 加大对生态畜牧业发展的财政支持力度
致谢

四、把畜牧业作为一个大产业来抓 中国畜牧业协会在京隆重成立(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家公园体制内自然、人与权力的研究 ——以三江源杂多县昂赛乡为例[D]. 王妍. 中央民族大学, 2021
  • [2]基于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研究[D]. 甘子成.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3]陈巴尔虎旗牧民专业合作社“政府主导”模式构建研究[D]. 于文成.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5(03)
  • [4]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变迁研究[D]. 梁严冰. 西北大学, 2011(05)
  • [5]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系统分析与对策研究[D]. 鞠金艳. 东北农业大学, 2011(01)
  • [6]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经济研究[D]. 李占魁. 兰州大学, 2010(07)
  • [7]我国饲料企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研究[D]. 唐守营.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9(S1)
  • [8]传统农区工业化进程中畜牧业及相关产业发展研究[D]. 刘建铭. 西北大学, 2009(08)
  • [9]河南省畜牧业产业化体系建设研究[D]. 李东华. 河南农业大学, 2009(03)
  • [10]中国生态畜牧业发展战略研究[D]. 颜景辰. 华中农业大学, 2007(03)

标签:;  ;  ;  ;  ;  

以畜牧业为大产业,中国畜牧业协会在京隆重成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