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论文文献综述)
郭华[1](2021)在《知识是个百宝箱:论现代学校的知识教学》文中提出知识问题是现代学校教育的根本问题。没有知识就不需要教学,没有系统的科学知识就不需要现代教育。知识既是培养学生的重要手段,其自身的传承也是教学的基本任务,知识传承与学生发展互为目的、互为工具。知识教学是帮助学生个体进入社会历史、丰满精神世界与提升思想境界的重要路径,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学生学习远离生活的、先进、系统的科学知识,正是教学活动的优势与独特之处。经由学生的主动活动,客观知识才能活化、具体化,成为学生成长和创造的现实力量。
吴秉旭[2](2021)在《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发展素质教育,教育部提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目标,并提倡在中小学探索指向核心素养的教育的实践。高中各学科己经明确了学科核心素养,其中,“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是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三大主要维度。《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虽然还没有明确提出学科核心素养,但与高中的课程目标是一脉相承的,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标准(2011)》明确提出“感受与欣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可见,初中音乐课程与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也是一个必然的趋势。社会媒体的音乐文化生活中,呈现出雅俗交织、美丑难辨的复杂情形,会不同程度地影响音乐欣赏教学,给教师们带来一些困扰。音乐教育如果不适应这种新的形势,课堂音乐欣赏教学如果不密切结合课外音乐教育环境,给学生必要的指导,那就难以达到音乐欣赏的审美教育目的。有效引导学生用审美的能力去鉴别、选择、品味各种多元化的音乐,这是音乐教育值得探讨的、有意义的课题。中小学音乐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取得成效的同时,我们也看到对于音乐欣赏教学的深入研究不足,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需要深入具体研究的问题。本研究的基本问题是:1.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运用现状如何?2.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有哪些?3.影响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设计和实施的因素有哪些?基于现有的研究,以及对音乐课程相关理论与初中音乐课程的理解,本研究结合《标准》关于音乐素养、学段目标、内容标准的相关表述,构建了初中阶段的音乐核心素养框架。本研究将初中音乐核心素养内涵理解为:通过音乐课程的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及关键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音乐的审美感知、音乐表达能力、音乐创造能力、文化理解等音乐核心素养。音乐欣赏课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音乐欣赏教学是初中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通过在初中这一学生音乐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可以为高中音乐鉴赏课程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本研究采用质化研究的取向,通过课堂观察、访谈、案例分析的方法收集和分析研究资料,分析初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策略及其对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状况。对有代表性的4节常规课和6节优质课的课堂观察和深入分析,对教师、学生和教研员的访谈,发现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发现实践教学与《标准》和音乐核心素养要求的差距,面对现实应当解决哪些问题。通过研究发现主要有哪些可以有效提高初中音乐欣赏教学质量的可行策略,深入探究影响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设计和实施的因素,并提出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改进建议。研究的主要发现包括:1.教研员和中学音乐教学名师对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认同度高。通过分析音乐教师常用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和优质录像课中运用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发掘切实可行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以解决初中音乐教师设计和运用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困扰。2.教师在优质课中运用音乐教学策略的特征:(1)优质课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与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适合度高;(2)优质课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关注发展学生音乐核心素养,但对学生文化理解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不够充分;(3)优质课中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类型较丰富;(4)优质课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运用都较充分;(5)优质课中有效组合运用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方式较多。3.有效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有:操作体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主体经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文化体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听觉分析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情境游戏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情境感悟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类比学习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主题发展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等。在对优质课的分析中,新发现了有效的、创新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分组合作体验与探究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信息延伸与探究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问题引导聆听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联觉辅助聆听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师生交流式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师生合作探究发现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等。4.一些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体现了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操作体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主体经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听觉分析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师生交流式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等的运用,促进了学生对音乐的持续兴趣、审美感知、音乐表达能力、音乐创造能力等音乐核心素养的发展,但对学生文化理解音乐核心素养发展有所欠缺。5.影响初中教师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设计和实施的因素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主要包括:教师对核心素养及音乐欣赏教育价值的认同;教师的音乐专业素养;教师的艺术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素养;教师教学知识与技能;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师教学设计与组织能力;教师对学生知识和态度与特质的了解等。外部因素主要包括:音乐课程改革;媒体文化;教育行政的政策和教研员的专业支持等。在以上研究发现的基础上,提出音乐欣赏课教学可供参考的教学策略改进建议:1.教学策略选择与有效实施应指向整合的教学目标;2.依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策略;3.注重多种教学策略的组合运用,充分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4.将教学策略与环境因素有机融合。
丁云兰[3](2021)在《小学绵竹年画教学中学生审美经验的建构研究》文中指出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与符号。绵竹年画因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化价值,触动着学生的感官系统,给到学生视觉刺激,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活动和认知发展,尤其是审美经验的发展。深入探究绵竹年画的艺术形式,深化我们对绵竹年画艺术形式功能的认识,优化绵竹年画在学生审美经验建构过程中的作用,同时促进绵竹年画的传承和发展。本研究主要是通过观察小学绵竹年画教学中学生审美经验的建构过程,探讨民间艺术作为课程资源进入到小学美术课程教学中如何影响学生审美经验的建构,总结梳理出学生审美经验建构的路径。本研究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对小学绵竹年画教学中学生审美经验的建构过程进行深入的探讨,以期获得学生审美经验建构的路径。首先,笔者通过对相关领域的文献进行搜索,对绵竹年画和审美经验进行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综述,了解绵竹年画的艺术特征和在学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同时了解审美经验的发展过程,理解审美经验的内涵,对审美经验进行操作性的概念界定。其次,将杜威的审美经验理论作为理论基础为学生审美经验的建构提供分析框架,基于对杜威审美经验理论的分析,归纳概括出学生审美经验建构的维度包括身体性维度、过程性维度以及工具性维度三个方面,同时根据学生审美心理结构的特征和发展规律,从理论层面探析学生审美经验的建构过程。再次,通过绵竹年画在新语境环境下的阐释、说明、创作,对绵竹年画的艺术形式和精神内涵重新总结梳理和呈现,加深学生对绵竹年画的认识和理解,更好的掌握和运用蕴含在绵竹年画中的知识、技能和文化,将绵竹年画自身所蕴含着的内在的审美经验通过学习和实践内化为学生自身的审美经验,并通过实践活动将审美经验物化为艺术作品,既丰富了学生的审美经验,也美化了学生的日常生活。从学生审美经验建构的身体性维度、过程性维度以及工具性维度来分析描述学生审美经验的建构过程,明白绵竹年画自身的价值是可以被课程所传递表达出来的,对学生审美经验的发展和建构是有影响的。通过采取课堂观察,做课堂记录的方式,了解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学生的语言和行为表现以及教学的环境,了解绵竹年画在教学中的一个呈现现状以及教师和学生的语言和行为的表现情况;通过教师访谈,了解教师对绵竹年画艺术形式、制作工艺以及精神内容的理解和教师选择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的原因;通过学生访谈,了解学生对绵竹年画的感受和认知;通过对学生创新年画的分析,了解学生对绵竹年画的艺术形式、制作工艺和精神内涵的实际掌握情况以及学生的创新技能和意识。然后,通过绵竹年画教学的实践研究总结出小学绵竹年画教学中学生审美经验建构的路径。学生通过环境的创设,对绵竹年画产生审美冲动,在节奏的变化中合理的组织学生的能量,让学生在秩序的控制下朝着目标方向前进,将蕴含在绵竹年画中的审美经验内化为学生自身的审美经验。在这个过程中重视学生的身体参与,让学生在活动中实践自身获得的审美经验,将审美经验物化为艺术作品,美化我们的实际生活。同时优化对学生艺术作品的评价和展示,不仅发展和完善了学生的审美经验,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强化了学生的成就感,不仅实现了审美经验的工具性价值,也让学生获得了一个完整圆满的经验。最后,通过对小学绵竹年画教学中学生审美经验建构路径的调查和分析,总结出民间艺术作为课程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经验的建构路径。从杜威的实用主义课程观出发,从审美的角度,用审美的方法探讨小学美术课程教学中学生审美经验的建构路径。民间艺术作为课程资源进入到小学美术课程教学中,不仅使民间艺术在学校教学中得到传承和发展,自身的价值得到彰显,同时使学校的美术课程更具丰富性,有利于促进学生各方面健康的生长发展,通过筛选科学合理的教育内容,注重教学方式的艺术化表达,以及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参与和强化对学生审美经验物化过程和作品的反馈,让学生有继续学习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助力,使学生获得了一个完整圆满的审美体验,通过这样一个过程丰富完善着学生的审美经验,充实着学生的精神世界,促进学生健康的生长发展。
黄筱夏[4](2021)在《基于“P+R+2S”教学模式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探究 ——以《自由落体运动》为例》文中提出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创新,是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教育改革地不断深化,学生主动学习在学科教学中变得愈发重要,学生的主体地位日益突出,在此背景下自主自能课堂逐渐被引入我国的课堂教学中。目前,国内外对自主自能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主要集中在语文、数学、英语等主干课程中,而在高中物理课堂的研究文献报道不多。本文以学习金字塔理论、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以学生为中心”理念和主体性教育理论作指导,通过大量的文献调研,梳理出国内外有关自主自能课堂模式的现状和发展,以教与学相融合为设计理念,提出“P+R+2S”教学模式,主要包括四个环节:一是学生的“学”——“P+S”(Preview课前预习+Show课堂展示);二是教师的“教”——课堂授课;三是学生的“再学”——“R+S”(Reviwe复习回顾+Show课堂再展示);四是教师的“再教”——针对性再授课。本文以高中物理《自由落体运动》为例,学生采用自主自能模式提高学习效率,教师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有效实现教与学的有机融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质量。以笔者所在重庆市万州高级中学实习学校为研究基地;高一年级《自由落体运动》为研究内容;3个实验班共175人为研究对象;采用“P+R+2S”教学模式;对《自由落体运动》典型课例进行教学实践,在教学实践前后展开访谈和调查问卷,分析调查结果和学生成绩对比。研究结果表明:“P+R+2S”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自能学习优势,培养学生高中物理学习兴趣,提高教师课堂实效,对新模式实施发现的不足提出有益的建议,供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借鉴和参考。
聂莉梅[5](2021)在《中学生校园闲暇研究 ——基于M中学的考察》文中认为闲暇贯穿人的一生,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闲暇是万物之原。学生阶段的闲暇是成年闲暇的重要基础,闲暇本应该是学生发展的重要契机,但由于现实中人们对闲暇的不合理的认知,造成了学生校园生活中闲暇淡化、闲暇被占、闲暇迷茫等问题,以至于学生陷入有“闲”不会“闲”的尴尬。这种忽视闲暇、淡化闲暇的状况应该得到改善。本文旨在深化对学校闲暇问题的理解,同时提高师生对闲暇问题的认识并改进校园闲暇现状。本文运用问卷法和访谈法对M中学学生的校园闲暇时间、闲暇认知、闲暇活动、闲暇场所、闲暇交往、闲暇期待6个方面展开调查,对获得的资料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通过调查发现中学生校园闲暇时间缩水、闲暇认知偏颇、闲暇活动参与度不高、闲暇场所有限、闲暇交往单调、闲暇期待不同等问题。深究其原因,本文发现中学生闲暇受制于应试教育制度束缚、教育者闲暇观念约束、学生主体意识缺失。之后,基于中学生校园闲暇现状提出理想的校园闲暇价值追求应是追求人的自由、学生的自主发展从而达到自赋式、发展式、乐生式闲暇。最后,从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手段4方面对学生校园闲暇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通过教育合力达成自由幸福有效的闲暇教育。关于学生闲暇的研究较为复杂。本文仅对中学生校园闲暇状况做了调研和粗浅的分析,在样本的拓展、闲暇意义的挖掘以及对策的可行性方面有待进一步探索。
曹勇[6](2021)在《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文中指出伴随我国高校新时代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美育、双创教育、跨学科教育逐步成为重要内容。它使设计教育从专业领域进入通识领域,面向高校非专业学生的通识设计教育快速发展,但对它的系统研究还很缺乏。因此,以其发展历史与现状为依据,以概念剖析与设计研究为方法,对其概念内涵、课程内容建构、课题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理论研究,并形成以下结论:设计通识是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以通识美育为育人目的的设计教育形态。它揭示了设计教育作为一种跨学科探索活动在职业教育与人文通识之间的往复运动。回归美育育人不仅是其应用功能,也揭示了设计创造力培养的主体内在根源和设计作为人文学科的价值本源。在育人与学科双重视野下,设计通识课程内容可分为设计语言、设计返身、设计自由3个层次,其知识形态特征应该是学科内的破界与贯通、学科外的跨界与交叉,其核心能力是设计形式生成的思维能力。通过“知觉-媒介-抽象”、“意义-符号-叙事”、“技术-结构-系统”、“观念-重构-生成”4种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训练,建立全人发展与身体、文化、技术与观念的广泛联系,它既是设计育人的特点,也是设计学科自身拓展的动力。通识设计的课题设计方法对应于课程的核心内容和内容层次,表现为微观的基于具体内容的设计方法、中观基于应用情境的设计方法,但宏观层面上讲通识课题设计的本质不仅是“关于设计教育的研究”,更是一种“设计的研究”。课题作为人文性的教学设计“形式”,在抽象层面也具有媒介、意义、结构、观念4方面特征,由此打开课题设计更为丰富的可能。
曹斌华[7](2021)在《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数字化设计从普及到升级到变向的发展过程,当代设计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已然超越了简单的视觉图像层面而趋向于更为综合、系统与跨界。然而,大部分院校的设计基础教学却不容乐观,年级分段式的、简单化的、被分割的单元课程学习模式,依旧涵盖于几乎所有国内院校的设计教学之中,即所谓的素描、色彩、装饰及构成等课程。由此可知,专业化与碎片化的分门别类的知识训练和当下综合性与交叉性的设计发展趋势的矛盾,已然对设计教育特别是设计基础课程方面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针对此问题,本文应对的方法及研究方向即是:通过课程的整合与重构,尝试建构起一种主题性、综合型的设计基础教学模式,以课题整合与作业编排为教学方法,以多种形式“语法”、“手法”、“看法”为作业途径,从而对基础教学展开反思与实验。本论文首先以包豪斯设计基础教学的整合性、多元性特质为讨论的出发点,在其课程的整体架构中反思中国自身设计教育在诸多方面过于碎片化的问题;其次,依据教育学视野和学科学理的角度讨论专业发展、现实情境以及学生条件等三方面的设计现状;再次,以整合的角度对中外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建筑设计以及当代艺术等相关基础教学的课题展开参照性地描述;从此,以设计基础的基本要素作为出发点揭示出以“形式”为学理取向的设计基础课程的发展方向;最后,以课程模式、课题设计、作业条件、主题切入等内容作为课程整统的要点,以此展开“整合”观念下的“物象”、“方法”、“交叉”、“专业”等四类方向的12个主题性、综合型设计教学案例的讨论,并对教学成效进行记录与分析。本文所提及的主题性教学法的核心是通过课题整合手段,将原有以技法、材料为区分的课程内容重构于主题之下,并围绕简单到复杂的系列主题教学单元展开教学活动与实践。这一教学改革旨在打破分门别类的传统课程模式,倡导教学理念回归到设计学交叉性、跨学科性的特质中,并与当下极具整合意义的设计趋向相吻合,因此,对于设计基础中新教学体系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王悦[8](2021)在《“八个相统一”视域下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我国高等教育落实“立德树人、培根铸魂”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面对新时代环境下的新机遇与意识形态领域的新挑战,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工作,在2019年3月18日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坚持“八个相统一”的要求,这是针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出的相辅相成的有机统一的整体,在此视域下,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与“八个相统一”的要求有差距的方面需要改进。因此,本研究是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从“八个相统一”的视角出发,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与现实访谈获取一手资料样本,总结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优化路径,以充分实现为大学生“打基础、塑三观”的关键作用。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选题的缘由,并梳理相关研究成果,确立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阐述本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同时指出研究的重难点和创新点。第二部分是关于“八个相统一”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概述,主要介绍国际形势和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影响,探讨了“八个统一”的形成过程以及把握“八个相统一”的视角与方法,总结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坚持“八个相统一”的必要性。第三部分通过向大学生发放问卷和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现实访谈,总结在课程价值定位、教学方法、教师队伍、教学载体环境等方面与“八个相统一”要求的实现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为按“八个相统一”要求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积极性不够、教学内容丰富度和时效性不足、传统教学的方式方法有待创新、教学载体和考核方式有待改进。第四部分从完成“八个相统一”的要求出发,探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路径,分别从教学主体客体、方式方法、教学环境载体、体制机制几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第五部分为结语,总结本文的研究及其不足。
杨红霞[9](2021)在《高中古诗词“月”意象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月是中国古典诗词创作的一种独特审美意象,是审美活动中“情”“景”相生的产物。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古诗词中“月”意象的蕴涵十分丰富、出现的频率较高,故而选取“月”意象为切入点进行古诗词教学研究。审美经验是人对客观对象美的主观反映,从感知、情感、想象、理解四个方面层层递进对“月”意象进行研究。尝试解决高中古诗词教学中学生对于古诗词理解不足的问题,意欲提高学生感知诗词意象、品味诗词情感、深入理解诗词的审美能力。论文主要由五个章节组成,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阐述“月”意象感知教学。运用视觉感知、听觉感知、联觉感知来引导学生感知古诗词内容。在视觉感知方面,教师运用诗词中的图画与词语色彩来辅助教学;在听觉感知方面,教师主要通过朗读诗词,从旋律、速度、重音等方式去促进教学;在联觉感知方面,运用多种感官进行“月”意象感知教学,让学生达到对古诗词内容的初步感知。第二章阐述“月”意象情感教学。通过对古诗词文本的初步感知以体会古诗词中“月”寄寓的不同情感,教师从审美情感、直觉体验与认同体验进行古诗词情感教学,深入体悟诗人情感表达的不同,品味诗词的情感美。第三章阐述“月”意象想象教学。在深入体会诗词情感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联想力。教师引导学生明析意象与意境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月”意象与其他意象组合的分类,通过激发想象、合理联想的方法更好地进行古诗词“月”意象赏析。第四章阐述“月”意象理解教学。教师首先引导学生从知人论世、文本注释来理解诗词。然后通过品读关键词、巧妙提问、应用修辞等方式启发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最后在全面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让学生体会“月”的审美价值与获得审美教育。第五章阐述“月”意象教学实践探究。选取高中语文教材古诗词《春江花月夜》与《雨霖铃·寒蝉凄切》为例,进行“月”意象教学设计、教学实施与教学反思,从三个方面进行教学探究并提出自己的思考与建议,进而总结归纳出高中古诗词“月”意象教学的不足之处,以及对未来古诗词教学发展的期望。
姚梦[10](2021)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拓展空间”栏目的运用研究》文中指出教育部组织编写的新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全面体现初中课标的要求,强调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注重德育回归生活课程理念的落实,教材中“拓展空间”栏目的设置和有效运用是达成这一课程目标的重要渠道,也是初中创新性教学探究的一个重要尝试。“拓展空间”栏目成功地架起了教材理论知识与学生生活现实之间的桥梁,使教学由课堂延伸到更广阔的现实生活领域,对落实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提高教学实效、发挥教材育人功能、达成教学目标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使“拓展空间”栏目的价值在教学中进一步彰显,如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有效运用“拓展空间”栏目,是本文着力探讨和解决的问题。为此,本文研究内容设计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拓展空间”栏目的基本结构、特点、类型及分布和应用价值进行了概述。第二部分详细介绍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拓展空间”栏目教学运用的现状调查及其结果分析情况。第三部分分析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拓展空间”栏目教学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概括归纳出五种不同类型的活动存在的问题,并从教师、学生、教材和环境四大方面探求其原因。第四部分针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拓展空间”栏目教学运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主要从“教”、“学”、“探”、“用”有机结合的角度作了探索,初步展示了这一研究主题成果。总之,通过这四个部分的分析与阐释,旨在更好地发挥“拓展空间”栏目价值,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效性,期望切实能为一线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教学和相关专家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启发。
二、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论文提纲范文)
(1)知识是个百宝箱:论现代学校的知识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一、 没有知识就没有教学 |
二、 知识在教学中转化为学生成长的现实力量 |
(一) 学生的知识学习困境 |
(二) “儿童中心”的教学立场 |
(三) 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的基本原理 |
(四) “两次倒转”:教学促进发展的实践机制 |
三、 教学是保存和传递知识的工具 |
(一) “教书”的价值 |
(二) 知识选择的双重视角 |
(2)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音乐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实践 |
二、核心素养的理念与实践 |
三、工作经历的启发 |
第二节 概念界定与研究问题 |
一、概念界定 |
二、研究问题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关于核心素养及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 |
一、关于核心素养及其与课程关系的研究 |
二、关于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 |
第二节 关于音乐欣赏及其教育价值的研究 |
一、音乐欣赏的理解 |
二、音乐欣赏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价值 |
第三节 关于音乐欣赏教学的研究 |
一、音乐欣赏教学的理解 |
二、音乐欣赏教学模式与方法的研究 |
第四节 关于教学策略的研究 |
一、教学策略的特征 |
二、教学策略的分类 |
三、国外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研究 |
四、国内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研究 |
第五节 简要述评 |
一、有关核心素养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研究 |
二、关于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的讨论 |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
第一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质化研究取向 |
二、课堂观察 |
三、访谈 |
四、案例分析 |
第三节 研究过程 |
一、研究计划 |
二、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
第四节 研究的效度与研究伦理 |
一、研究的效度 |
二、研究的伦理 |
第三章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音乐欣赏课程目标 |
第一节 音乐欣赏在音乐课程中的定位与目标 |
一、音乐欣赏在音乐课程中的定位 |
二、音乐欣赏课程目标的理解 |
第二节 初中音乐核心素养的构思 |
一、音乐素养在《标准》中的体现 |
二、音乐素养与核心素养的关系 |
三、初中音乐核心素养的构建 |
四、音乐欣赏教学中的音乐核心素养 |
第四章 核心素养观照下的初中音乐欣赏常规课教学策略分析 |
第一节 教学案例的选择 |
一、研究对象 |
二、教学案例的基本情况 |
第二节 常规课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分析 |
一、《非洲的灵感》一课的详细分析 |
二、音乐欣赏常规课的综合分析 |
第三节 音乐欣赏常规课教学策略的特征分析 |
一、教师运用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整体比较单一 |
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与教学内容适合度不高 |
三、教师对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价值的认识不够 |
四、很少关注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发展 |
第五章 核心素养观照下的初中音乐欣赏优质课教学策略分析 |
第一节 教学案例的选择 |
一、研究对象 |
二、教学案例的基本情况 |
第二节 优质课中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分析 |
一、《永远的莫扎特》一课的详细分析 |
二、初中音乐欣赏优质课的综合分析 |
第三节 初中音乐欣赏优质课教学策略的特征分析 |
一、优质课中能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音乐欣赏教学策略 |
二、优质课中运用了多种音乐欣赏教学策略 |
三、优质课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关注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发展 |
四、优质课中体现多种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有机组合 |
第六章 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教学内部因素对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影响 |
一、教师对核心素养和音乐欣赏教育价值的认同 |
二、教师素养 |
三、教学设计与组织能力 |
四、对学生知识、态度和特质的了解 |
五、学校制度和教学环境 |
第二节 外部因素对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影响 |
一、音乐课程改革的影响 |
二、媒体文化的影响 |
三、教育行政的政策和教研员的专业支持 |
第七章 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改进 |
第一节 教学策略选择与有效实施应指向整合的教学目标 |
一、依据《标准》制定指向核心素养的音乐欣赏课教学目标 |
二、根据学情分析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 |
三、深入分析教学内容,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
第二节 依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策略 |
一、针对音乐表现要素教学的有效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方式 |
二、针对音乐情绪与情感内容的有效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方式 |
三、针对音乐体裁与形式的有效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方式 |
四、针对风格与流派内容的有效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方式 |
五、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组合运用充分发展学生音乐核心素养 |
第三节 将音乐欣赏教学教学策略与环境因素有机融合 |
一、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点 |
二、拓展教材资源,整合音乐欣赏教学内容 |
三、淡化经典与流行的界线,提升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审美感知能力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的主要结论 |
一、初中音乐欣赏常规课教学策略存在一些问题 |
二、优质课与常规课中均有较丰富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运用 |
三、优质课中发现一些创新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 |
四、一些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体现了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 |
五、影响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设计与实施的因素 |
第二节 建议 |
一、教师要熟知“核心素养”和《标准》的理念与要求 |
二、充分的课前准备是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成败的关键 |
三、针对学生发展目标设计有效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 |
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得以有效实施的保障 |
五、有效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是提高音乐欣赏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
第三节 研究的局限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访谈提纲 |
附录二:6 节初中音乐欣赏优质课课堂观察记录表 |
后记 |
(3)小学绵竹年画教学中学生审美经验的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审美是人与生俱来的内在需求和本能 |
1.1.2 民间艺术自身的艺术形制有助于学生审美经验的建构 |
1.1.3 小学艺术教育重视学生审美经验的培养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绵竹年画的相关研究 |
1.3.2 关于审美经验的相关研究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1.4.1 年画 |
1.4.2 绵竹年画 |
1.4.3 经验 |
1.4.4 审美经验 |
1.4.5 建构 |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2 学生审美经验建构的理论基础 |
2.1 审美心理相关理论 |
2.1.1 审美心理过程产生的阶段 |
2.1.2 审美心理活动的特点 |
2.2 审美经验的构成 |
2.2.1 从经验到审美经验 |
2.2.2 审美经验的三个维度 |
2.3 课程教学实践中的审美经验建构 |
2.3.1 内在价值与工具价值相统一的课程价值观 |
2.3.2 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生长的课程目标观 |
2.3.3 知识和经验相统一的课程内容观 |
2.3.4 “做中学”的课程实施观 |
3 绵竹年画教学的实践研究 |
3.1 绵竹年画课程的现状 |
3.1.1 调查资料的来源 |
3.1.2 调查资料的记录 |
3.1.3 绵竹年画课程的开展情况 |
3.2 绵竹年画教学中学生审美经验建构的课例分析 |
3.2.1 绵竹年画教学中学生审美经验建构的过程性维度 |
3.2.2 绵竹年画教学中学生审美经验建构的身体性维度 |
3.2.3 绵竹年画教学中学生审美经验建构的工具性维度 |
4 绵竹年画教学中学生审美经验的建构 |
4.1 关注学生审美经验的获得 |
4.1.1 创设教学环境,唤起学生的审美冲动 |
4.1.2 科学合理的筛选教育内容,实现学生的秩序发展 |
4.1.3 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注意保持学生的节奏 |
4.1.4 唤醒学生的想象力,维持学生的能量 |
4.2 重视学生的身体参与,让学生实践经验 |
4.2.1 利用身体获得感性认知 |
4.2.2 在活动中实践认知 |
4.3 实现学生作品的工具性价值,完善学生的审美经验 |
4.3.1 注重对学生作品的评价,让学生获得审美发展 |
4.3.2 重视学生的成果展示,强化学生的成就感 |
5 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经验的建构路径 |
5.1 实现学生生长发展的教育目的 |
5.1.1 真实地再现民间艺术 |
5.1.2 学生知识和经验的获得和改造 |
5.1.3 实现学生的自由生长 |
5.2 知识、经验和环境相统一的教育内容 |
5.2.1 教育内容的整体性 |
5.2.2 符合小学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 |
5.2.3 符合教师的专业素养 |
5.2.4 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特点 |
5.3 艺术化表达的教育方法 |
5.3.1 艺术化的表达方式 |
5.3.2 “做中学”的教学方式 |
5.4 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 |
5.4.1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
5.4.2 激发学生的情感参与 |
5.4.3 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
5.5 优化对学生作品的评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基于“P+R+2S”教学模式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探究 ——以《自由落体运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 变革课堂教学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要求 |
二 创新课堂教学形式,促进教育教学事业发展 |
三 发展学生自主自能,促进高中物理课程改革 |
四 实现教与学有机融合,创新高中物理教学模式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框架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框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可行性分析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可行性分析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国外研究现状 |
第二节 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文献评述 |
第三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 自主学习 |
二 自能学习 |
三 “P+R+2S”教学模式 |
四 自主自能学习方法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 学习金字塔理论 |
二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
三 “以学生为中心”理念 |
四 主体性教育理论 |
第四章 “P+R+2S”教学模式 |
第一节 “P+R+2S”教学模式的实施步骤及流程图 |
一 “P+R+2S”教学模式的实施步骤 |
二 “P+R+2S”教学模式的流程图 |
第二节 “P+R+2S”教学模式的优势 |
一 激发学生的自主自能学习能力 |
二 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
三 实现高中物理教与学的融合 |
四 融入三种创新教学方法 |
第五章 “P+R+2S”教学模式在《自由落体运动》教学中的实践 |
第一节 设计思想 |
第二节 教学目标 |
第三节 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 |
一 教材分析 |
二 学情分析 |
第四节 教学流程与说明 |
一 流程图 |
二 流程说明 |
第五节 教学过程 |
一 学生的“学”——“P+S” |
二 教师的“教”——课堂授课 |
三 学生的“再学”——“R+S” |
四 教师的“再教”——针对性再授课 |
第六节 教学后记 |
第六章 基于“P+R+2S”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效果分析 |
第一节 实践过程 |
第二节 实验前师生对“P+R+2S”教学模式态度的调查情况 |
一 对18 位物理教师的访谈结果 |
二 学生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 |
三 实验前调查情况的的总体分析 |
第三节 实验后学生调查问卷的统计与分析 |
第四节 实验前后学生学习成绩的对比分析 |
第五节 小结 |
一 实施“P+R+2S”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影响 |
二 实施“P+R+2S”教学模式对教师的影响 |
三 实施“P+R+2S”教学模式出现的问题、成因及改进意见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 研究总结 |
二 研究不足 |
(一)调查样本范围小 |
(二)实验样本容量小 |
(三)教学实践时间短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附录 D |
附录 E |
致谢 |
(5)中学生校园闲暇研究 ——基于M中学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校园闲暇的重要意义 |
1.1.2 中学生减负的现实需要 |
1.1.3 中学生校园闲暇情况不佳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闲暇研究的概况 |
1.3.2 关于学生闲暇研究的特点 |
1.3.3 相关研究的研究述评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1.4.1 闲暇 |
1.4.2 校园闲暇 |
1.4.3 闲暇与自由 |
1.5 研究设计 |
1.5.1 研究思路图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对象 |
1.5.4 资料分析 |
2 M中学学生校园闲暇的现实审视 |
2.1 “缩水”的闲暇时间 |
2.1.1 学校失衡的作息时间 |
2.1.2 被教师误解的“副课” |
2.2 偏颇的闲暇认知 |
2.2.1 学生理解的闲暇 |
2.2.2 教师理解的闲暇 |
2.3 “消极”的闲暇活动 |
2.4 受限的闲暇场所 |
2.4.1 学生有限的活动空间 |
2.4.2 教师“遥远”的办公室 |
2.5 单调的闲暇交往 |
2.5.1 娱乐消遣为主的方式 |
2.5.2 同伴群体为主的对象 |
2.6 不同的闲暇期待 |
2.6.1 学生期待逃离学习的闲暇 |
2.6.2 教师期待回归学习的闲暇 |
3 中学生校园闲暇问题的原因分析 |
3.1 应试教育制度的束缚 |
3.1.1 被试卷填满的闲暇 |
3.1.2 被分数惊扰的闲暇 |
3.2 教育者闲暇观念的约束 |
3.2.1 主流价值观否定闲暇 |
3.2.2 学校日常管理忽视闲暇 |
3.2.3 教师闲暇引导功利化 |
3.2.4 家长轻视校园闲暇 |
3.3 学生主体意识的缺失 |
3.3.1 学生主人翁意识不强 |
3.3.2 学生学习驱动力不足 |
3.3.3 学生自律意识薄弱 |
4 中学生校园闲暇的价值追求 |
4.1 闲暇追求人的自由 |
4.1.1 人本自由 |
4.1.2 闲暇有独特魅力 |
4.1.3 闲暇本质是自由 |
4.2 闲暇追求学生的自由发展 |
4.2.1 闲暇帮助学生自主发展 |
4.2.2 闲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4.3 学生劳动为了闲暇 |
4.3.1 学习劳力又劳心 |
4.3.2 学习实现身心自由 |
4.3.3 学习为了更好地闲暇 |
4.4 学校教育回归闲暇 |
4.4.1 “藏息相辅”的昨日学校 |
4.4.2 “只劳不逸”的今日学校 |
4.4.3 自由幸福有效的明日学校 |
5 中学生校园闲暇问题的解决对策 |
5.1 教师转变角色树立新观 |
5.2 学生提升自我教育能力 |
5.3 合力丰富闲暇教育内容 |
5.4 努力创设闲暇实现条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从设计为人到设计育人——通识设计课程研究 |
一、背景:设计育人 |
(一)在人人设计的时代:数字时代的技术、设计与人 |
(二)学科之显隐:包豪斯百周年纪念中缺席的设计通识 |
(三)设计亦育人:当代高校美育发展视野下的通识设计教育 |
二、概念:何谓设计通识 |
(一)“高校”:高等教育层面 |
(二)“通识”:面向通识教育和“通识”中西比较差异 |
(三)设计——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的课程 |
(四)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 |
(五)通识与“专业通识” |
三、综述:研究史与问题 |
(一)文献综述:从知识、理论、思维到课程实践 |
(二)总体特征与突出问题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目的:从“概念”到“形式” |
(二)内容框架:“为什么—有什么—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 |
(三)方法:从解决问题到基于“概念设计”的研究 |
五、研究意义与目标 |
(一)意义:育人与学科的不可分性 |
(二)目标:学术材料、理论建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为什么:历史语境与当代使命 |
第一节 设计成为通识——学科发展中的历史渊源 |
一、设计通识与 19 世纪欧美大学艺术学科初创—诺顿美术课程中的设计教育 |
二、设计通识与 20 世纪初期专业设计教育变革—早期包豪斯教育中的通识渊源及美国新包豪斯的通识设计思想 |
三、设计通识作为战后设计研究的目的与结果—欧洲“设计思维”研究与“设计”成为英国中小学国家课程 |
四、设计通识成为当代设计学科拓展动力——当代斯坦福设计思维引发的设计学科变革 |
五、我国传统设计教育史“专业”与“通识”关系——传统造物中工匠职业教育与文人艺术的交互 |
第二节 设计作为美育——新时代高校美育的形式 |
一、我国传统美育思想与设计美育的表现形式 |
二、近现代我国高校“美育”理解变迁与设计美育特点 |
三、当代我国高校“美育”发展历史机遇与困局并存 |
四、设计教育成为当代高校美育载体的优点 |
五、“设计美育”的当代中外美学理论基础 |
第二章 有什么:发展现状与比较思考 |
第一节 贯通或是悬置?——中小学设计课程标准比较 |
一、设计引领艺术、技术:英国国家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
二、设计作为视觉艺术素养:美国国家艺术标准 |
三、我国中小学设计教育的“标准悬置”与“裂隙修复” |
第二节 从基础到前瞻——高校通识设计课程比较 |
一、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演化与课程制度形成 |
二、美国大学通识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
三、美国通识设计课程的主要类型与学科内容-功能特征 |
四、高校通识设计课程:从“专业科普”迈向“育人联结与学科前瞻” |
第三章 是什么:研究核心——概念、内容、课题方法 |
第一节 课程概念思考 |
一、概念回溯:“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内外两种视野 |
二、内涵思考:比较视野下的课程内涵特征解析 |
第二节 课程内容辨析 |
一、学科内外:今天“设计”概念何为? |
二、育人对接:从核心素养视野到设计通识的核心素养 |
三、设计实践/实验:“通过设计实践进行的教育” |
第三节 课题设计价值 |
一、通识设计课程教学设计的特殊性 |
二、过去教训:教学自身缺乏“设计” |
三、课题设计:使教学与课程成为一种“艺术”的核心 |
第四章 教什么:课程内容建构理论 |
第一节 课程学视野:课程内容建构的学理基础 |
一、当代课程理论中的课程内容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建构的理论框架 |
第二节 通识与美育视野: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三层次理论 |
一、通识与美育的目标指向与层次性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三层次理论 |
第三节 学科视野:课程内容的知识与能力形态 |
一、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知识形态:学科“破界”与“跨界”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核心能力: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
第四节 设计通识的核心能力——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培养 |
一、从设计形式4 属性看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基本类型 |
二、基于知觉-媒介-抽象的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
三、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四、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五、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第五章 怎么教: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
第一节 课题的本质与设计方法研究——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
一、课题的本质及其设计方法: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
二、设计通识典型课题分析 |
三、通识设计课题设计方法:差异与应对策略 |
第二节 微观: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4 种类型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一、基于“知觉-媒介-抽象”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二、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三、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四、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 |
第三节 中观:通识设计内容3 层次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一、“设计语言”的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
二、“设计返身”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三、“设计自由”的课题设计——在设计中自由 |
第四节 课题设计方法总结与作为教学设计形式的展望 |
一、微观和中观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总结 |
二、宏观、抽象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展望 |
结论 “造物亦育人”——面向未来的高校通识设计课程 |
一、异化与回应:设计作为一种通识性人文实践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再思考 ——设计学科核心素养与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
三、课题设计作为育人体验设计和课程推广关键 |
附录一:本文专业案例分析与通识课题设计目录 |
附录二 西南交通大学通识课《设计美育Ⅰ:从艺术到设计》课程教学(2020-2021 秋季学期)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7)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关于课题研究的缘由 |
一、艺术设计的发展与综合性、交叉性特征 |
二、设计基础教学瓶颈与深化实验 |
三、团队教学实验平台与个人实践基础 |
第二节 关于课题研究的目的 |
一、对主题性设计基础教学的意义、价值的认知 |
二、对主题性设计基础教学实验的整理 |
三、对设计基础学理的反思与知识系统的重构 |
第三节 关于论文的准备 |
一、对设计基础教学相关文献的解读 |
二、有关设计教学发展与现状的反思 |
三、论文撰写所参考的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延伸与发展 |
第一节 整体性与碎片化的演绎,关于包豪斯基础课的延伸 |
一、发端与演化:包豪斯基础课程的若干特征 |
二、理性与消解:乌尔姆基础课程的变向及终结 |
三、变革与升华:阿尔伯斯在美国的基础课程教学 |
四、回望与纪念:包豪斯百年主题教学工作坊 |
第二节 关于国外基础课程的发展 |
一、多元与个性:多样教学思想主导下的教学景观 |
二、形式与散发:美国基础课程的体系构成 |
三、逻辑与功能:雷曼的产品设计基础教学方法 |
第三节 关于中国设计基础课程的历程与现状 |
一、发端与缺失:绘画+图案模式 |
二、引进与误解:对构成教学的反思 |
三、程式与格局:设计素描+装饰色彩+三大构成 |
四、变异与修补:局部改革与片断探索 |
五、介入与挑战:数字化情景中的新课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教育学视野与学理解读中对设计基础课程的改革条件 |
第一节 外生性:艺术设计发展的专业氛围 |
一、发展认知:提升与设计功能扩展 |
二、数字媒体:从辅助设计到智能化设计 |
三、走向综合:从单一化设计到系统设计 |
第二节 内生性:艺术设计教育的现实情境 |
一、程式与单一:绝大多数院校的重复单一 |
二、改革实践:极少数院校的改革实践 |
三、工科介入:理性建构中的技术性与工具性 |
四、改写因素:数字化技术的普及及教学形态的渐变 |
第三节 原生性:艺术设计学科学生的基础条件 |
一、基础的标准:入学专业统考条件下的命题及应试 |
二、修订与确立:培养目标与课程标准的改写 |
三、矛盾与理想:教与学的局限与愿景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关于主题性设计基础课程的参照与启示 |
第一节 知识的综合与媒介的交叉 |
一、侯世达:《哥德尔/埃舍尔/巴赫——集异壁之大成》 |
二、莫霍利·纳吉:《新视觉-绘画、雕塑、建筑、设计的基础》及教学实验 |
三、“透明性”:时空交错中的多维视觉设计启示 |
第二节 来自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的示范 |
一、案例1:“笔记与思维”设计创意工作坊 |
二、案例2:“从绘画到设计”综合设计工作坊 |
三、案例3:“综合材料”绘画工作坊 |
四、案例4:“在障碍中行动”舞台空间工作坊 |
五、案例5:“二十四节气”实验艺术工作坊 |
第三节 来自建筑教育的参照与启示 |
一、现代空间模型与现代性练习设计 |
二、AA建筑学院中当代艺术与空间教学的交叉 |
三、鲁安东的建筑电影与空间认知课题 |
四、顾大庆的制图/构成/绘画/模型的综合课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知识结构与学理取向 |
第一节 关于设计基础的基本要素 |
一、造型:从结构性造型到主题性造型 |
二、色彩:从自然色彩到数码色彩 |
三、形式:从方法主题到哲理主题 |
四、装饰:从经典图式到图案构成 |
五、材料:从真实材质到抽象质感 |
第二节 关于课程的知识谱系与表现要素 |
一、构成语法:从和谐关系到解构拼贴 |
二、视觉维度:从超写实描绘到超现实表现 |
三、形式要素:从平面表现到运动时空交错 |
四、媒介技法:从材料手工到声音媒体运用 |
五、数字媒体:从辅助手段到思维导向 |
第三节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学理取向 |
一、对形式概念的解读与分析 |
二、多元形式的内涵意义与图式表现 |
三、“形式美”与“有意味的形式” |
四、形式的戏剧性展开与形式感的生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的途径与方法 |
第一节 关于课程模式的反思与教学结构的设计 |
一、关于对单元制课程体系的反思 |
二、关于对片断式教学实验的小结 |
三、关于对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参照与融汇 |
四、关于对主题性教学模式的参照与融汇 |
第二节 关于建构主题性、综合型课程结构 |
一、变单元设置为结构整合 |
二、主题切入:物象/方法/交叉/专业 |
三、内容整合:形式/要素/维度/媒介 |
第三节 关于课题设计的要素与法则 |
一、资源与情境:从对象到内容的认知 |
二、切入与转换:从主题到课题的变异 |
三、叙述与媒介:从视觉到形式的演绎 |
四、方法与游戏:从理性到趣味的改写 |
第四节 关于作业系列的编排与组合 |
一、规定性与自由性的结合 |
二、逻辑性与趣味性的结合 |
三、分析性与发散性的结合 |
四、单一性与交叉性的结合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题性与综合型设计基础教学实验(一) |
第一节 以“要素”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
一、演绎方式:从正常到非正常 |
二、分析方式:从抽象到泛象 |
第二节 以“对象”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
一、课题1:寻找与归纳,来自自然的形式 |
二、课题2:构成与解构,来自建筑的形式 |
三、课题3:观念与拼贴,来自当代艺术的形式 |
第三节 以“方法”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
一、课题1:看法/关于视觉体验的方法 |
二、课题2:语法/关于形式分析的方法 |
三、课题3:手法/关于艺术表现的方法 |
第四节 关于综合型教学方法 |
一、课题与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 |
二、课题设计与作业编排的方法 |
三、教学研究与教案编制 |
四、课题作业作为教材的核心内容与体例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题性、综合型设计基础教学实验(二) |
第一节 “物象”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自行车—对机械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达 |
二、芭蕉—对自然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达 |
三、纸—对日常材料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现 |
第二节 “方法”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变体—对经典作品的研习以及方法的运用与拓展 |
二、拼贴—多样化形式元素的组合与重构 |
三、分形—隐藏秩序的发现与操作 |
第三节 “交叉”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建筑—抽象视觉要素与空间构成的综合 |
二、音乐—视听转化与表现性的形式演绎 |
三、园林—传统图式的表达与时空构造的演绎 |
第四节 “专业”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服装—从身体的观念到形式的媒介 |
二、装置—从空间解读到材料象征 |
三、迷宫—从二维图形到三维空间 |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八个相统一”视域下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重难点及创新点 |
一、研究重难点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八个相统一”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相关理论概述 |
第一节 “八个相统一”的相关内容 |
一、 “八个相统一”提出时代背景 |
二、 “八个相统一”的形成过程 |
三、 “八个相统一”的视角与方法 |
第二节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概述 |
一、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内涵 |
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 |
三、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功能 |
第三节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坚持“八个相统一”的必要性 |
一、 “八个相统一”明确了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目标要求 |
二、 “八个相统一”揭示了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内在规律 |
三、 “八个相统一”提供了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基本遵循 |
第二章 “八个相统一”视域下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调查 |
第一节 调查问卷的基本情况 |
一、问卷设计 |
二、调查样本 |
第二节 调查内容 |
一、价值定位方面与“八个相统一”要求的契合情况 |
二、教学方法方面与“八个相统一”要求的融合情况 |
三、师资力量方面与“八个相统一”要求的建设情况 |
四、教学环境方面与“八个相统一”要求的匹配情况 |
第三节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按“八个相统一”要求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积极性不够 |
二、按“八个相统一”要求教学内容丰富度和时效性不足 |
三、按“八个相统一”要求传统教学的方式方法有待创新 |
四、按“八个相统一”要求教学载体和考核方式有待改进 |
第三章 “八个相统一”视域下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优化路径 |
第一节 坚持“八个相统一”强化育人导向 |
一、坚持旗帜鲜明地讲有学理性的政治 |
二、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深度融合 |
三、坚持正确导向下的建设性与批判性 |
第二节 坚持“八个相统一”融通教学方法 |
一、坚持方法论教育,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
二、坚持理论灌输法,创新启发性教学方法 |
三、坚持统一性要求,探索灵活多样的方式 |
第三节 坚持“八个相统一”加强强师资建设 |
一、坚持以学生实际为根本,调动学习动力 |
二、教师队伍坚定政治立场,厚植家国情怀 |
三、教师队伍强化专业知识,提高教学能力 |
第四节 坚持“八个相统一”优化教学环境 |
一、优化社会环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
二、坚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 |
三、健全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价监督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9)高中古诗词“月”意象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概念界定 |
第一章 “月”意象感知教学 |
第一节 视觉感知 |
一、以画观诗 |
二、以色入诗 |
第二节 听觉感知 |
一、以声促学 |
二、以读辅教 |
第三节 联觉感知 |
第二章 “月”意象情感教学 |
第一节 审美情感 |
一、审美情感 |
二、“月”的情感表达 |
第二节 体验教学 |
一、直觉体验 |
二、认同体验 |
第三章 “月”意象想象教学 |
第一节 意象与意境 |
一、意象与意境 |
二、“月”与其他意象组合 |
第二节 想象教学 |
一、激发想象 |
二、合理联想 |
第四章 “月”意象理解教学 |
第一节 文本理解 |
一、知人论世 |
二、文本注释 |
三、辨析题材 |
第二节 思维启发 |
一、品读关键词 |
二、巧妙设问 |
三、应用修辞 |
第三节 审美教育 |
一、“月”意象的审美价值 |
二、审美教育 |
第五章 “月”意象教学设计与实践 |
第一节 高中古诗词“月”意象教学综合实践——以《春江花月夜》为例 |
一、教学设计 |
二、教学实施 |
三、教学反思 |
第二节 高中古诗词“月”意象教学综合实践——以《雨霖铃·寒蝉凄切》为例 |
一、教学设计 |
二、教学实施 |
三、教学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拓展空间”栏目的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述评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与不足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初中道德与法治“拓展空间”栏目概述 |
一、“拓展空间”栏目说明 |
二、“拓展空间”栏目特点 |
(一)综合性 |
(二)延伸性 |
(三)复杂性 |
(四)创新性 |
三、“拓展空间”栏目类型及分布 |
(一)分类依据 |
(二)活动分类及分布 |
四、“拓展空间”栏目应用价值 |
(一)有助于教师教学融入生活 |
(二)有助于学生学习跳出课堂 |
(三)有助于教材知识钻进脑袋 |
(四)有助于德育课程知行合一 |
第二章 初中道德与法治“拓展空间”栏目教学运用现状调查及结果分析 |
一、现状调查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设计 |
(三)调查实施 |
二、结果分析 |
(一)学生问卷结果分析 |
(二)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
第三章 初中道德与法治“拓展空间”栏目教学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存在问题 |
(一)分享交流不够深入 |
(二)思考辨别能力欠缺 |
(三)设计思路略显单一 |
(四)实践过程偏重形式 |
(五)组合使用简单机械 |
二、原因分析 |
(一)教学组织规划尚存差异 |
(二)学习能力与素养尚未提高 |
(三)教材资源尚未充分挖掘 |
(四)教学物质条件尚未健全 |
第四章 初中道德与法治“拓展空间”栏目教学运用策略 |
一、善“教”——发挥教师教学的主体作用 |
(一)转变教学理念,重视栏目作用 |
(二)根据教学所需,整合栏目设计 |
(三)积极指导开展,提升运用实效 |
二、乐“学”——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
(一)端正学习态度,增强栏目学习兴趣 |
(二)强化学习动机,提高自主学习意识 |
(三)转变学习方式,有效提升拓展能力 |
三、勇“探”——探索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
(一)充足的时间作保障 |
(二)改善教学物质条件 |
(三)健全教学评价体系 |
四、活“用”——灵活设计实现“以案促学” |
(一)分享型“拓展空间”栏目案例 |
(二)思辨型“拓展空间”栏目案例 |
(三)设计型“拓展空间”栏目案例 |
(四)实践型“拓展空间”栏目案例 |
(五)组合型“拓展空间”栏目案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论文参考文献)
- [1]知识是个百宝箱:论现代学校的知识教学[J]. 郭华.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21(04)
- [2]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研究[D]. 吴秉旭.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小学绵竹年画教学中学生审美经验的建构研究[D]. 丁云兰.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4]基于“P+R+2S”教学模式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探究 ——以《自由落体运动》为例[D]. 黄筱夏. 重庆三峡学院, 2021(01)
- [5]中学生校园闲暇研究 ——基于M中学的考察[D]. 聂莉梅.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6]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D]. 曹勇.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7]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D]. 曹斌华.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8]“八个相统一”视域下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D]. 王悦.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9]高中古诗词“月”意象教学研究[D]. 杨红霞.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1)
- [10]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拓展空间”栏目的运用研究[D]. 姚梦.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