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这是一个“连动兼语混合式”句子(论文文献综述)
王安[1](2019)在《对外汉语教材使动句练习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材是连接教师和学生的纽带桥梁,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指导资料,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课本。无练习不教材,在对外汉语教材中,练习是必可少的成分,吕必松(1993)指出:“一部教材练习的好坏,对课堂教学质量有直接的影响。”对外汉语教育日新月异,相比较教学而言,对外汉语教材还是一块需要多加开垦的土地,目前对教材的研究主要是在语法点的整体安排、相同语法点在不同教材中的相互对比等等,对教材的练习设计研究相对来说比较少,针对个别语法项目练习设计的研究就特别少了。使动句一直是汉语语法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实践中,许多汉语教师对使动句的用法也是只知道对错,不知缘由。同时使动句是让汉语学习者感到头疼的问题,检索HSK动态语料库发现,汉语学习者在使用使动句时会出现例如遗漏使动词、误加动词等偏误。本文在练习设计的目的、分类、原则的基础上,对选取的四套较为普遍运用的教材进行分析其使动句练习。考察使动句在对外汉语教材中使动句的语法注释以及练习设计是否合理,针对分析使动句练习的具体题型,指出该题型的优缺点;最后结合教材使动句练习设计存在的问题与留学生的使动句偏误情形,对使动句的练习设计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并为使动句设计专项练习。
宋东明[2](2017)在《现代汉语同动式的形式语义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借鉴原型理论的思想,以连动式和兼语式为参照,对现代汉语同动式的语义内涵进行考察;并运用谓词逻辑法和组合范畴语法等逻辑工具,对现代汉语同动式进行语义分析。全文共七章。第一章为文献综述,主要是对现代汉语复谓结构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确立本文的研究对象为现代汉语同动式,目的是准确地描述同动式的语义内涵。在第二章至第四章,对同动式进行本体研究,明确同动式的语法地位,考察同动式句法语义特征,为后面进行形式语义分析作必要的铺垫。第二章和第三章主要从外部着手,旨在厘清同动式与连动式、兼语式之间的关系;而第四章将视角转到同动式内部,给同动式进行分类。各章内容简述如下。第二章探讨同动式的特征和语法地位,为同动式正名。指出“共同施动”是同动式最为突出的语义内涵,不同于连动式“连续施动”和兼语式“致使施动”的语义内涵;认为应该将同动式看作一个独立句omsky提出的控制理论,但并不囿于其既有的理论框架。认为同动式中空范畴的准确解释应该是N0&N1(记作PROi&j)。虽然这样的处理与Chomsky控制理论的式,并论证该处理方案的理论价值和实际益处。第三章旨在解释同动式中空范畴。虽借鉴了Ch相关准则相左,但却更符合汉语的语言事实。第四章将视角转到同动式内部,主要处理同动式的分类问题。首先指出现有分类的不足之处,然后根据新的标准来给同动式重新分类。最后,从原型理论的角度来描述和解释各个类型、乃至各个句式在语义上连绵渐进的关系。第五章和第六章是本文的核心,是在本体研究的基础上,借鉴数理逻辑的方法对同动式进行的形式语义分析。第五章主要运用谓词逻辑法来刻画同动式的语义内涵,得出相应的语义表达式。而第六章,首先比较了控制理论、构式语法和CCG三种语法理论的处理方案,并最终选定具有优势的CCG方案。然后对添加了照应算子的CCG│稍加改造,使之能够对同动式进行有效的句法-语义对应推演。第七章为本文的结论。首先陈述本文得到的结论,然后指出与研究对象相关,但在本文中尚未解决的问题。本文从认知和逻辑两个方面来分析同动式,将同动式看作一个独立的句式范畴,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其中的考察、分析,有助于从语义内涵上厘清同动式与连动式、兼语式之间的关系;也能为对外汉语教学、翻译以及中文信息处理等领域提供理论参考,帮助我们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努尔哈利克(Abdurakyn. Nurhalyk)[3](2016)在《汉—哈主谓句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现代汉语与哈语中的主谓句为对比研究对象,主要以《两个三角》的理论,三个平面的理论和对比语言学的分析方法为基础,将语言事实与理论相结合,全面地,系统地对两者的句法,语义,语用进行比较分析。本文主要内容简述如下:整个论文由十一章所组成。头一章介绍选题缘由、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并语料来源。本文的第二章主要介绍现代汉语与哈语的主谓句的性质、功能、特点、汉-哈主谓句的范围,以及确定现代汉语主谓句在哈语中相对应的句子类型。本文的第三章主要对现代汉-哈主谓句的句法形式进行比较,并对汉-哈主谓句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进行分析。本文的第四章比较分析了汉-哈主谓句中的动词谓语句与它的种类。这部分主要比较分析了汉语和哈萨克语动词谓语句的语序。本文的第五章对汉-哈双宾语句对应表达进行了比较分析,其中侧重于分析两种语言双宾句的句法,语义,语用等方面。本文的第六章对汉语兼语句与哈萨克语的对应表达进行了比较分析。这部分系统研究了两种语言之间使动态对应,状宾谓句对应,支配定中结构的宾语对应,状谓句对应,命令式谓语对应等表达。本文的第七章分析汉语连动句与哈萨克语的对应表达,对两种语言中的连动句的状谓句对应,原因状语对应,形容词谓语句对应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分析。本文的第八章主要分析了汉语存现句与哈萨克语的对应表达,着重分析了此部分汉语“是”字存现句与哈萨克语的对应表达,汉语“有”字存现句与哈萨克语的对应表达汉语“V着/了/过”存现句与哈萨克语的对应表达以及汉语“V补”存现句与哈萨克语的对应表达。文章的第九章比较了汉语“是”字句与哈萨克语的对应表达,该部分对汉语“是”字句的句法、语义结构与哈萨克语的对应表达,汉语“是”字句的语用结构与哈萨克语的对应等方面进行系统的分析。本文的第十章对现代汉-哈主谓句的动词谓语句的主动形式和被动形式进行比较详细的对比研究。本文的第十一章是全文的总结,总结了本文的的基本认识,并对以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和展望。总之,本篇论文对现代汉语与哈萨克语主谓句进行了全面的,仔细的分析与解释,并对其规律性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希望这个问题的研究能够对汉-哈语互译与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一定的帮助。
周智琳[4](2016)在《《南齐书》连动式研究》文中指出论文的研究对象是《南齐书》中的连动式。笔者从结构类型、语义类别、动词组合特点、语义分析和历时发展对《南齐书》连动式进行考察。全文一共分为四章。绪论分别介绍了连动式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和连动式概念的界定。并且阐述了连动式与其它句式的区别。第一章对《南齐书》连动式进行了分类,主要将其分为无标志连动式和有标志连动式两大类,并且分析了其结构类型特点。第二章从语义上对《南齐书》连动式动词进行分类,并且分析了其组合特点。第三章对《南齐书》连动式进行语义分析,主要考察了动词之间的语义关系、动词和主语之间的语义关系,还有动词和状语的语义指向。第四章先从句法结构、动词使用和语义关系三个方面,将《左传》与《南齐书》连动式进行比较。再从历史演变的角度,以“V杀O”“V得O”“V破O”为例,分析了连动式向动结式发展的情况。此外,论文结合了共时和历时两个角度,语义和句法两个角度,对连动式进行分析。并且通过穷尽性统计、详尽的描写、多角度的比较,阐释了《南齐书》连动式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叶蕾[5](2013)在《《元刊杂剧三十种》兼语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元刊杂剧三十种》(以下简称《杂剧》)中的兼语句可分为致使命令类、情感表达类、助领伴随类、取予类、称封类和存现类六类,不仅数量丰富、句式繁多,而且结构复杂。本文对《杂剧》中的各类兼语句进行了穷尽性的调查和描写,深入分析并归纳了《杂剧》各类兼语句的句法、语义、语用特点,构建了《杂剧》兼语句系统。在句法上,《杂剧》兼语句呈现出“S+VP1+NP+VP2”模式,VP1根据动词的语义特点可以分为致使命令类、情感表达类、助领伴随类、取予类、称封类和存现类六类,并且这六类的使令度是逐渐递减的。《杂剧》兼语中的S可以出现,也可以省略。S可以是人称代词,表人物的名词,也可以是事物或事件。VP2的使用情况较为复杂,可以是光杆动词,也可以是复杂结构,复杂结构包括述宾结构、状中结构、连谓结构等。NP作为兼任VP1的宾语和VP2主语的特殊成分,既包括具体的人称代词和名词,也包括事物或事件。《杂剧》兼语句还有否定形式、疑问形式和兼语句套叠使用。兼语句的否定形式通常是在VP1的前面加上否定词构成。兼语句的疑问句形式通常在VP1前加疑问词构成。兼语句套叠使用的情况主要出现在致使命令类兼语句中。在语义上,《杂剧》兼语句语义关系包括两方面,一是主语S同谓语VP1之间的关系,另一是NP同VP2之间的关系。在《杂剧》中,主语S担任的语义角色是施事,NP担任的语义角色既可以是受事,也可以是施事。在语用上,《杂剧》兼语句具有省略的特点。兼语句的省略主要是主语S省略和NP省略,没有谓语省略的情况。作为兼语句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谓语是不可以省略的。
柯伟智[6](2013)在《汉语结果补语与泰语对应形式的对比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最终想得出来的结果是针对泰国学习者的汉语结果补语教学的有效参考。为此,论文的工作步骤分成3个:1)在泰语语法体系中找出泰语表达结果意义的成分是什么;2)从性质、结构、搭配等3个角度进行汉泰表达结果意义成分的对比分析;3)给目前泰国学习者存在的结果补语的使用问题提供解决的建议和意见。每个工作步骤依如下操作:任务一,对泰语语法着作、学术论文、文章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与分析,即第四章的内容;任务二:基于Chang(2001)的5种汉语动结式类型进行汉泰句式对比研究,即第五章的内容,基于周芳(2006)的充当结果补语的动词和形容词的研究成果深入进行汉泰词语搭配的对比研究,以两种语言所搭配的相同、相近、相异等三种情况作为对比的主要思路(第六章的内容);任务三:从本文所得出的研究成果,对目前存在的结果补语偏误问题进行分析,并提供解决的建议和意见,以便做出针对泰国学习者的结果补语教学建议(第七章的内容)。本文的研究成果共有3个方面,即:汉语结果补语与其泰语对应形式的性质、结构、搭配对应等,研究发现:1)汉语结果补语在泰语中的对应形式是无标记的连动结构和有标记的复合句。2)汉语结果补语可以用本项研究基于事件结构的构式提出的“根基结构”对应,作为汉语结果补语句的泰语对应句式。3)限于周芳(2006)提出的28个搭配频率高的补语词的范畴里,将其分为一级词语9个,二级词语19个,并进行对比分析得知,汉语和泰语有6个补语词是汉泰能一对一的对应(属于汉泰词语相同的类型);有14个补语词是属于汉泰词语相近的类型,这个类型不能只用一个泰语词来对应,但是其每个对应词语都有具体的规律;有8个补语词的搭配没有明确的泰语对应,必须根据泰语词语的搭配限制进行选词(属于相异的类型)。汉泰词语搭配相异的类型除了上述8个词语之外,还有一些属于词语型搭配的动结式在泰语里有不同的对应方法,即有的是词语型翻译(泰语用一个词对应),有的是结构型翻译(泰语还保留主动词和结果动词的搭配结构)。相异的类型也有汉语的动补搭配不存在于泰语的搭配的情况,也有泰语一个词语能对应几个汉语补语词的情况。本文认为最有可能会给泰国学习者带来使用问题的只有汉泰多对一的情况而已,即相异类型的最后一类情况,因为学习者很难辨别选用哪一汉语词语才合适。汉泰一对多的情况只能给学习者带来一些理解问题,但是可能不会带来太多产出方面的问题。汉泰多对一的情况,虽然学习者很容易理解,但是可能有回避和依赖的问题。总结了现有的研究成果之后,本文建议针对泰国学习者进的结果补语的教学应该用“事件的根基结构模式”作为结果补语的教学工具,其教学步骤为以下3步:1)如何设置一个事件的根基结构模式;2)如何省略重复的成分;3)如何组成汉语的句子。
马彩燕[7](2011)在《汉语兼语句与英语复合宾语句的对比研究》文中认为本文研究了英语复合宾语句与汉语兼语句在结构及意义上的相似性,对比了不同类型的复合宾语和与之相对应的汉语结构,并且将几种特殊汉语兼语句与相应的英语结构对比从而得出结论:英语复合宾语句与汉语兼语句并不完全对等,在某些情况下,它对应的不是汉语兼语句而是主谓短语作宾语的结构。因而,英语复合宾语与这两种汉语结构形成一种交叉关系。
张萍[8](2011)在《汉语“以”字研究》文中提出“以”是古汉语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虚词,其介词、连词用法在古汉语中丰富而复杂,且延续到现代汉语害面语中。本文以虚词“以”为中心,上溯“以”的勤词本羲及其近引申羲,继而探究其虚化为介词、连词的遇程,再造而探究“以”经遇相关结构词汇化而成为构词词素的遇程,由古及今,最後探封现代汉语中“以”的用法及其是否是词缀的问题。全文由绪输、第一至第四章和结论六部分构成。主髓部分第一章至第四章总体上贯穿“以”的屋时发展线索。绪论部分介绍了本输文的遴题意羲及封象,封关於“以”的研究现状造行述评,指出尚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即是我们的研究重点所在;同时,也简要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方法。第一章,输述“以”的本羲及其各项近引申羲,“以”的古文字字形为(?)(吕)(由(?)筒化来),“象人手提一物”,本羲为“提挈、携带”,引申为“致、致送、带来”、“带领、率领”,再由“致”羲抽象为“使”羲,“用”羲也是由“以”的本羲引申而来。本章也探封了“以”的“认焉”羲的来源,当是介词“以”在意谓语境中感染了双音节词“以为”的词羲,这属於我们提出的“反语法化”现象的一种。第二章,论述“以”虚化为介词、连词的问题。“以”由动词在连动式中虚化为介词,其基本功能是伴随格,由此扩展出引介凭事、因事、境事、施事、舆事和受事等多种语羲成分的功能。连词“以”的产生存在“多元语法化”现象,即由勤词直接虚化产生连词“以1”,由介词进一步虚化产生连词“以2”。前者表示并列关保、承接关系;後者通遇介词“以”省略宾语、宾语复杂化、带前宾语三种楼制分别崖生表示目的、因果关保、假设关系和修饰关系的功能(也存在由伴随格介词“以”直接产生并列连词“以”的可能性)。第三章,分颊封论“以”字结构的词汇化问题。分为“代词+以”(“是以”、“何以”、“所以”)、“以+X”(“以往”、“以上”;“以及”、“以期”)、“X+以”(“有以”、“无以”;“可以”、“足以”、“难以”;“加以”)三类,分别具体讨论其祠汇化历时遇程,并侧重从“以”的角度封其机制加以解释。古汉语中有雨种“是以”,一种是“代词‘是’+连祠‘以’通过“邻词粘合”而成的“是以1”,一种是“代词‘是’+介词‘以’”通遇“短语词化”而成的“是以2”;“何以”在东汉後成词,并由於类推作用,在佛经中用如“何”;“所以P”结构在判断句“S,所以P”中高频出现,表凭藉羲的“所以P”语羲弱化,舆表原因羲的“所以P”一起发展出结果连词“所以”;“以+X”原结构是“连词‘以’+动词‘X’”,“以往”、“以上”等双音节方位词是在“(介词+)名词+以+x”句式中,由於介词缺位,“x”勤作性弱化,“以”丧失连词功能,发生重新分析而成词;“以及”、“以期”等分别成为并列连词和目的连词,页词性舆所在句法位置有关,而语羲上则与“及”、“期”等词羲有关;“有以”、“无以”源结构为“有/无所以”,後於中古时凝固为一佃副词,表示一种可能性;上古汉语中“可以”、“足以”等静态形式可能包含持续发展的勤态遇程,即“可”、“足”等由寅词燮成助勤祠的遇程和“以”由介词虚化焉连词的通程:“难以”源结构中“以”是表修饰关系的连祠,而不是介词,更不是词缀;“加以”源结构为“加之以”,其中“以”是介词,成词楼制在於“加”的勤祠羲弱化,“以”因其後成分谓词化而丧失介词功能,束汉时期在韵律作用下凝固成词。第四章,考察了现代汉语中“以”存在的雨种形式,一是作为虚祠使用,延续了古汉藉中介词“以”和连词“以”最显着的功能;二是在双音节词中作为一个构词词素,但它不是词缀。“以”与一些单音箭词粘附性比较明显,这部分“以”呈现出“附缀化”趣向,但作焉一个文言词的“以”不大可能完成由虚词燮成词缀的转化。结论部分归纳了本文的主要结输二十条,大致均属本文的创新成果。
邱秀梅[9](2011)在《王力复杂谓语历史语法研究述评 ——《汉语史稿》《汉语语法史》比较研究》文中提出复杂谓语是现代汉语对连动式和兼语式的统称。是指一个谓语里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或动词短语连用而中间却没有关联词语的句式。《马氏文通》在模仿西方语法的基础上将这种动词作宾语或两个动词连用结构处理为“散动”和“坐动”。而对复杂谓语现象真正表彰中国语法特征的研究,则始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王力先生。四十年代,《中国现代语法》和《中国语法理论》从意义的角度对动词结构连用进行考察,提出了递系式和紧缩式来研究动词结构连用作谓语的句型。五十年代,王力完成汉语史巨着《汉语史稿》,从历时的角度描写了汉语语法的发展史,并把递系式的复杂性单列一章来讲,可见对其的重视。八十年代,王力先生在《汉语史稿》的基础上整理出版了《汉语语法史》,虽无巨大的变动,但很多细节内容都做出了改动,复杂谓语部分亦是如此,除了小的细节的变化外,增加了“连动式的历史发展”一章。连动式这一句式首先是由赵元任先生在《北京口语语法》提出来的,虽然王力先生也在《中国现代语法》中注意到了这一特殊的语法现象,并把其归入了紧缩式的一种,但并没有单独归为一个独立的句式,在《汉语史稿》中也没有进行详细的描写;八十年代,连动式已成为一种成熟的句式,《汉语语法史》对其历史的发展演变进行了描写。从《中国语法理论》和《中国现代语法》到《汉语史稿》,再到《汉语语法史》,都对复杂谓语从定义、类型到范围上进行了不同的描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复杂谓语研究的一个发展过程。尤其是递系式的提出可以说是王力先生对汉语语法研究的一个重大贡献,它的提出揭示了汉语的语法特点,为语法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研究领域。本文在比较王力《汉语史稿》、《汉语语法史》复杂谓语历史研究前后变化的基础上,通过前后不同时期和同一时期不同语法学家的复杂谓语研究,考察了复杂谓语历史发展历程。通过比较研究对王力先生的复杂谓语的研究做出述评,以彰显王力先生对现代汉语语法做出的巨大贡献。
刘街生[10](2011)在《兼语式是一种句法连动式》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从小句结合入手,通过变换分析法说明为什么兼语式应是一种句法连动式,并以此解释兼语式中V1的语法化及其它形式特征。我们认为,汉语中存在S(Sam e)S(Sub ject)和D(D instinct)S(Sub ject)两种句法连动式,两种连动式之间存在过渡区域。汉语是一种连动型语言,连动式是汉语的类型学特点之一。
二、这是一个“连动兼语混合式”句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这是一个“连动兼语混合式”句子(论文提纲范文)
(1)对外汉语教材使动句练习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使动句本体研究现状 |
1.2.2 使动句在对外汉语中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语料来源说明 |
2.对外汉语教材练习设计理论基础 |
2.1 练习设计的意义 |
2.2 练习设计的目的 |
2.2.1 复习强化 |
2.2.2 诊断检查 |
2.2.3 扩展提高 |
2.3 练习设计的原则 |
2.4 练习设计的分类 |
2.4.1 模仿型练习 |
2.4.2 理解型练习 |
2.4.3 交际型练习 |
3.所选对外汉语教材中使动句练习分析 |
3.1 所选教材介绍 |
3.2 使动句在对外汉语教材中的分布与相关语法注释 |
3.2.1 《博雅汉语》 |
3.2.2 《新实用汉语课本》 |
3.2.3 《21 世纪对外汉语教材》 |
3.2.4 《成功之路》 |
3.3 使动句练习题型题量统计 |
3.4 使动句练习分析 |
3.4.1 朗读类练习 |
3.4.2 填空类练习 |
3.4.3 完成句子类练习 |
3.4.4 说话类练习 |
3.4.5 判断正误类练习 |
3.4.6 翻译类练习 |
3.4.7 替换类练习 |
4.对外汉语教材中使动句练习设计的问题及建议 |
4.1 教材中使动句练习存在的问题 |
4.1.1 教材缺少使动句语言点注释 |
4.1.2 练习形式较为单一 |
4.1.3 存在上下文语境的交际性练习较少 |
4.1.4 使动句练习针对性、层次性体现不够明显 |
4.2 针对教材使动句练习设计提出建议 |
4.2.1 根据留学生使动句偏误情形来调整练习设计 |
4.2.2 根据教材使动句的编写现状提出建议 |
4.2.3 根据使动句系统性来设计练习 |
4.3 使动句练习题目设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现代汉语同动式的形式语义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 现代汉语连动式、兼语式的存废问题 |
1.1.2 现代汉语同动式的研究现状 |
1.1.3 歧义性复谓结构的研究现状 |
1.1.4 逻辑语义学的研究现状及相关理论 |
1.2 研究意义 |
1.3 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
1.3.1 控制理论和原型理论 |
1.3.2 谓词逻辑法和组合范畴语法 |
1.4 语料来源 |
1.5 资助 |
2 同动式的特征和语法地位 |
2.1 同动式的特征 |
2.2 将同动式作为一个独立的句式 |
2.2.1 理论意义 |
2.2.2 实际意义 |
2.3 小结 |
3 同动式中的空范畴与控制理论 |
3.1 控制理论 |
3.2 控制理论在汉语中的运用和局限 |
3.3 控制理论在同动式中的运用 |
3.4 小结 |
4 同动式的分类及其理论基础 |
4.1 前人对同动式的分类 |
4.1.1 分类标准 |
4.1.2 不足之处 |
4.2 本文对同动式的分类 |
4.2.1 分类标准 |
4.2.2 同动式的类型 |
4.3 同动式分类的原型理论解释 |
4.3.1 原型理论 |
4.3.2 原型理论视野下的同动式 |
4.4 补议:同动式中的“V_1”位置 |
4.4.1 V_1动词的分类 |
4.4.2 浅析“VP_1=”类动词稀缺的现象 |
4.4.3“V_1”位置上也可以是连-介词 |
4.5 小结 |
5 同动式语义内涵的形式化表达 |
5.1 句式基本语义内涵的形式化 |
5.1.1 抽象的语义表达式F |
5.1.2 用自然语言来验证F |
5.2 同动式内部各类型的语义特征 |
5.3 小结 |
6 同动式句法和语义的对应推演 |
6.1 控制理论的观点及其处理方式 |
6.2 构式语法的观点及其处理方式 |
6.3 组合范畴语法的观点及其处理方式 |
6.3.1 原生态的组合范畴语法 |
6.3.2 包含照应算子的组合范畴语法 |
6.4 扩充后的CCG│对同动式的处理 |
6.5 小结 |
7 结论 |
7.1 本文所得的结论 |
7.2 尚未解决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符号和缩写 |
后记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3)汉—哈主谓句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现状 |
1.2.1 汉语学界对于现代汉语主谓句研究现状 |
1.2.2 哈语学界对于现代哈语主谓句研究现状 |
1.2.3 汉语—哈萨克语对比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4 语料来源 |
第二章 汉-哈主谓句的性质,特点与范围 |
2.1 主谓句的性质 |
2.2 主谓句的特点 |
2.3 汉-哈主谓句的范围 |
2.3.1 动词性谓语句 |
2.3.2 名词性谓语句 |
2.3.3 形容词性谓语句 |
2.3.4 主谓谓语句 |
2.3.5 汉语主谓谓语句与哈萨克语的对应表达 |
2.3.6 汉语主谓谓语句的句法结构与哈萨克语的对应表达 |
2.3.7 汉语主谓谓语句的语义结构与哈萨克语的对应表达 |
2.3.8 汉语主谓谓语句的语用功能与哈萨克语的对应表达 |
2.3.9 哈萨克语的扩展句和非扩展句 |
2.3.10 哈萨克语的人称句和非人称句 |
2.3.11 哈萨克语的完全句和非完全句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汉-哈主谓句对比研究 |
3.1 汉-哈主谓句的相同点 |
3.2 汉-哈主谓句的不同点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汉-哈主谓句的动词谓语句对比研究 |
4.1 动词谓语句的范围 |
4.1.1 述宾谓语句 |
4.1.2 双宾语句 |
4.1.3 述补谓语句 |
4.1.4 连动谓语句 |
4.1.5 汉-哈两种语言的连动句比较 |
4.1.6 兼语谓语句 |
4.1.7 兼语式的特点 |
4.1.8 特殊兼语句 |
4.1.9 连兼句 |
4.1.10 “是”字句 |
4.1.11 存现句 |
4.1.12 “把”字句 |
4.1.13 “被”字句 |
4.2 汉语和哈萨克语动词谓语句的语序 |
4.3 汉语和哈萨克语动词谓语句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汉语双宾语句与哈萨克语的对应 |
5.1 汉语双宾语句与哈萨克语对应表达的句法分析 |
5.2 汉语双宾语句与哈萨克语对应表达的语义分析 |
5.3 汉语双宾语句与哈萨克语对应表达的语用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汉语兼语句与哈萨克语的对应表达 |
6.1 汉语兼语句与哈萨克语的对应表达 |
6.2 汉语兼语式谓语与哈萨克语动词的使动态对应 |
6.3 汉语兼语式谓语与哈萨克语的宾状谓/状宾谓结构对应 |
6.3.1 汉语兼语式谓语与哈萨克语的谓语支配定中结构的宾语对应 |
6.3.2 汉语兼语式谓语与哈萨克语的状谓结构对应 |
6.3.3 汉语兼语式谓语与哈萨克语命令式谓语对应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汉语连动句与哈萨克语的对应 |
7.1 汉语连动句与哈萨克语的对应表达 |
7.2 汉语连动句与哈萨克语的连动句、状谓句对应 |
7.2.1 汉语连动句的Vp1与哈萨克语的原因状语对应 |
7.3 汉语连动句与哈萨克语的形容词谓语句对应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汉语存现句与哈萨克语的对应 |
8.1 汉语存现句与哈萨克语的对应表达 |
8.2 汉语“是”字存现句与哈萨克语的对应表达 |
8.3 汉语“有”字存现句与哈萨克语的对应表达 |
8.4 汉语“V着/了/过”存现句与哈萨克语的对应表达 |
8.4.1 汉语“V着”存现句与哈萨克语的对应表达 |
8.4.2 汉语“V了”存现句与哈萨克语的对应表达 |
8.4.3 汉语“V过”存现句与哈萨克语的对应表达 |
8.4.4 汉语“V补”存现句与哈萨克语的对应表达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汉语“是”字句与哈萨克语的对应表达 |
9.1 汉语“是”字句与哈萨克语的对应表达 |
9.2 汉语“是”字句的句法、语义结构与哈萨克语的对应表达 |
9.3 汉语“是”字句的语用结构与哈萨克语的对应表达 |
9.4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汉-哈动词谓语句的主动和被动形式 |
10.1 汉-哈动词谓语句的主动形式 |
10.1.1 “把”字句的句法结构及哈萨克语的对应表达 |
10.1.2 “把”字句的语义结构及哈萨克语的对应表达 |
10.1.3 汉语不能用“把”字句的情况及哈萨克语的对应表达 |
10.1.4 “把”字句和非“把”字句的互换及哈萨克语的对应表达 |
10.1.5 哈萨克语的“SOV”句与“把”字句的对应表达 |
10.2 汉-哈动词谓语句的被动形式 |
10.2.1 汉语与哈萨克语被动句在句法上的异同 |
10.2.2 哈萨克语被动句的句法特点 |
10.2.3 汉语“被”字句与哈萨克语的对应表达 |
10.2.4 汉语无标记被动句与哈萨克语被动句在句法上的异同 |
10.2.5 汉语与哈萨克语被动句在语义结构上的异同 |
10.2.6 汉语与哈萨克语被动句在语用功能上的异同 |
10.3 本章小结 |
第十一章 结语 |
一、研究发现 |
(一) 现代汉-哈主谓句句型范畴上的异同 |
(二) 现代汉-哈主谓句的异同 |
(三) 现代汉-哈语动词谓语句的异同 |
(四) 现代汉-哈语主动句和被动句的异同 |
(五) 现代汉-哈语双宾语句的异同 |
(六) 现代汉-哈语兼语句的异同 |
(七) 现代汉-哈语连动句的异同 |
(八) 现代汉-哈语存现句的异同 |
(九) 现代汉-哈语“是”字句的异同 |
二、研究成果的应用与启示 |
(一) 外语教学中的应用与启示 |
(二) 外语学习中的应用与启示 |
(三) 汉—哈语互译中的应用与启示 |
(四) 语言研究中的应用与启示 |
三、本研究的局限性 |
四、对后续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南齐书》连动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章 《南齐书》连动式的结构类型及特点 |
(一)无标志连动式 |
(二)有标志连动式 |
(三)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南齐书》连动式动词的语义类别与组合特点 |
(一)《南齐书》连动式中的动词的语义类别 |
(二)《南齐书》连动式中的动词组合特点 |
(三)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南齐书》连动式动词的语义分析 |
(一)《南齐书》连动式中的动词之间的语义关系 |
(二)《南齐书》连动式中的动词和主语的语义关系 |
(三)《南齐书》连动式中的动词和状语的语义指向 |
(四)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左传》与《南齐书》连动式的比较 |
(一)《左传》与《南齐书》连动式句法结构的比较 |
(二)《左传》与《南齐书》连动式动词使用历时比较 |
(三)《左传》与《南齐书》连动式语义关系的历时比较 |
(四)从《南齐书》看连动式向动结式的发展 |
(五)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致谢 |
(5)《元刊杂剧三十种》兼语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1、《杂剧》概况 |
1.1 《杂剧》的版本 |
1.2 《杂剧》的文体特点 |
1.3 《杂剧》口语化特征 |
1.4 《杂剧》的语料价值 |
2、《杂剧》语法研究现状与兼语句研究现状 |
2.1 《杂剧》语法研究现状 |
2.2 兼语句研究现状 |
2.2.1 关于兼语句存废问题的研究现状 |
2.2.2 关于兼语句结构特点的研究现状 |
3、本文的研究意义和方法 |
3.1 本文的研究意义 |
3.2 研究方法 |
4、兼语句的界定与《杂剧》兼语句的分类 |
4.1 兼语句的界定 |
4.1.1 兼语句与兼语式 |
4.1.2 兼语句的界定 |
4.1.3 兼语句与连动句、双宾语的区别 |
4.2 《杂剧》兼语句的分类 |
二、致使命令类兼语句 |
1、致使义兼语句 |
1.1 致使义兼语动词系统 |
1.2 致使义兼语动词使用情况 |
1.3 致使义兼语句句法特点 |
2、命令义兼语句 |
2.1 命令义兼语动词系统 |
2.2 命令义兼语动词使用情况 |
2.3 命令义兼语句句法特点 |
3、小结 |
三、情感表达类兼语句 |
1、积极情态义兼语句 |
1.1 积极情态义兼语动词系统 |
1.2 积极情态义兼语动词使用情况 |
1.3 积极情态义兼语句句法特点 |
2、消极情态义兼语句 |
1.1 消极情态义兼语动词系统 |
1.2 消极情态义兼语动词使用情况 |
1.3 消极情态义兼语句句法特点 |
3、小结 |
四、助领伴随类兼语句 |
1、助领义兼语句 |
1.1 助领义兼语动词系统 |
1.2 助领义兼语动词使用情况 |
1.3 助领义兼语句句法特点 |
2、伴随义兼语句 |
2.1 伴随义兼语动词系统 |
2.2 伴随义兼语动词使用情况 |
2.3 伴随义兼语句句法特点 |
3、小结 |
五、取予、称封、存现类兼语句 |
1、取予类兼语句 |
1.1 取予类兼语动词系统 |
1.2 取予类兼语动词使用情况 |
1.3 取予类兼语句句法特点 |
2、称封类兼语句 |
2.1 称封类兼语动词系统 |
2.2 称封类兼语动词使用情况 |
2.3 称封类兼语动句句法特点 |
3、存现类兼语句 |
3.1 存现类兼语动词系统 |
3.2 存现类兼语动词使用情况 |
3.3 存现类兼语动句句法特点 |
六、结语 |
1、《杂剧》兼语句的句法特点 |
1.1 《杂剧》兼语句的句法成分 |
1.2 《杂剧》兼语句的否定式 |
1.3 《杂剧》兼语句的疑问式 |
1.4 《杂剧》兼语句套叠使用 |
2、《杂剧》兼语句的语义特点 |
3、《杂剧》兼语句的语用特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汉语结果补语与泰语对应形式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研究目标和拟解决的问题 |
1.3 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
1.4 研究步骤和方法 |
1.5 论文框架 |
1.6 论文的用词说明 |
第二章 结果补语和对比分析研究综述 |
2.1 结果补语研究综述 |
2.1.1 动结式的性质 |
2.1.2 结果补语与句型的关系 |
2.1.3 动结式中的补语的语义研究 |
2.1.4 结果补语的语义指向 |
2.2 对比分析的研究综述 |
2.2.1 对比分析的产生 |
2.2.2 对比分析的理论基础 |
2.2.3 对比分析的难度等级模式 |
2.2.4 对比分析的分析方法 |
2.3 小结 |
第三章 相关的研究理论 |
3.1 事件结构理论(Event Structure) |
3.1.1 事件类型 |
3.1.2 事件类型的句法性质 |
3.1.3 事件的情景复合 |
3.1.4 事件成分融合和事件投射与汉英动结式的对比 |
3.1.5 形式与意义的关系 |
3.2 构架事件理论(framing-event) |
3.3 小结 |
第四章 汉语补语在泰语语法体系中的对应结构 |
4.1 泰语基本语法结构简介 |
4.2 泰语语法体系中的“补语成分”概述 |
4.2.1 《语言学里的泰语语法》的观点 |
4.2.2 《泰语结构:语法体系》的观点 |
4.2.3 《泰语语法》的观点 |
4.3 汉语结果补语的泰语对应结构 |
4.3.1 泰语的连动结构(Serial Verb Construction) |
4.3.2 由关联词(?)on~(33)(?)连接的复合句 |
4.4 小结 |
第五章 汉泰结果补语句对比 |
5.1 泰语的结果根基结构 |
5.2 汉语动结式的类型及其相关结构 |
5.2.1 汉语动结式的类型 |
5.2.2 动结式的事件结构和根基结构分析 |
5.3 同主连谓类的汉泰对比分析 |
5.3.1 不及物型的同主连谓类的对比分析 |
5.3.2 及物型的同主连谓类的对比分析 |
5.4 异主连谓类的汉泰对比分析 |
5.4.1 不及物型的异主连谓类的对比分析 |
5.4.2 及物型的异主连谓类的对比分析 |
5.5 兼语类的对比分析 |
5.6 汉泰结果补语的对比总结 |
5.6.1 语序问题 |
5.6.2 泰语结果标记词(关联词)(?)的使用 |
5.6.3 泰语使成动词 t~ham~(33)、h1aj~(41)、t~ham~(33)haj~(41) (?)的使用 |
5.6.4 汉泰语言对事件角色的省略差异问题 |
第六章 汉语结果补语与泰语对应的词语搭配对比 |
6.1 结果补语搭配的考察 |
6.2 结果补语的搭配原则与搭配类别 |
6.3 一级词语的搭配与对比分析 |
6.3.1 “到”的分析 |
6.3.2 “好”的分析 |
6.3.3 “完”的分析 |
6.3.4 “成”的分析 |
6.3.5 “见”的分析 |
6.3.6 “掉”的分析 |
6.3.7 “死”的分析 |
6.3.8 “破”的分析 |
6.3.9 “清楚”的分析 |
6.4 搭配频率高的二级词语的搭配与对比分析 |
6.4.1 搭配频率高的二级词语的搭配类型 |
6.4.3 搭配频率高的二级词语的汉泰对比 |
6.5 对比总结 |
6.5.1 汉泰词语相同情况 |
6.5.2 汉泰词语相近情况 |
6.5.3 汉泰词语相异情况 |
6.6 小结 |
第七章 针对泰国学习者的结果补语教学建议 |
7.1 泰国学习者使用结果补语的情况调查 |
7.1.1 泰国学习者使用结果补语的感知调查结果 |
7.1.2 泰国学习者使用结果补语的产出调查结果 |
7.2 针对泰国学习者结果补语偏误的预测与该注意之处 |
7.2.1 结果补语的句型教学上该注意的现象 |
7.2.2 结果补语的语义搭配在教学上该注意的现象 |
7.3 针对泰国学习者的结果补语教学建议 |
7.3.1 事件的根基结构模式 |
7.3.2 省略的规则 |
7.3.3 事件连接组成句子的规则 |
7.4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8.1 本文所做的工作 |
8.2 本文的创新 |
8.3 本文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搭配频率高的结果补语的词语搭配 |
附录2: 调查问卷样本 |
致谢 |
(8)汉语“以”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和研究对象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方法和角度 |
第一章 “以”的动词义及其演变情况 |
第一节 “以”的本义:提挈、携带 |
一、“以”的古文字字形 |
二、“以”的本义 |
第二节 “以”的引申义 |
一、“以”引申义一:致、致送、带来 |
二、“以”引申义二:带领、率领 |
三、“以”引申义三:使、令 |
四、“以”引申义四:用、使用、任用 |
第三节“以”的“韶为”义 |
一、“以为”成词 |
二、两种“错综体”结构 |
三、“以”的“认为”义的产生 |
四、“认为”义几种表逹比较 |
第二章 “以”的虚化 |
第一节 介词“以” |
一、介词“以”的产生:由连动式中动词“以”虚化而来 |
二、介词“以”的基本功能:伴随格 |
三、介词“以”的扩展功能:引介凭事、因事、境事、施事、受事、与事 |
四、“以”与处置式的关系 |
第二节 连词“以” |
一、连词“以”:由动词“以”直接虚化而来 |
二、连词“以2”:由介词“以”继续虚化而来 |
三、连词“以”的功能:表并列、承接、目的、因果、修饰、假设 |
第三章 “以”字结构的词集化 |
第一节 “代词+以”的词汇化 |
一、“是以”的词汇化 |
二、“何以”的词汇化 |
三、“所以”的词汇化 |
第二节“以+X”的词汇化 |
一、“以往”、“以上”等双音节方位词的形成 |
二、“以及”、“以期”等双音节连词的形成 |
第三节 “X+以”的词汇化 |
一、“有以”、“无以”的词汇化 |
二、“可以”、“足以”的词汇化 |
三、“加以”的词汇化 |
第四章 现代汉语中的“以” |
第一节 现代汉语中“以”的介词用法 |
一、“以”引介凭事的用法 |
二、“以”作介祠的其他用法 |
三、“以……为”格式的使用 |
第二节 现代汉语中“以”的连词用法 |
一、连词“以”表目的关系 |
二、连词“以”表承接关系 |
三、连祠“以”表修饰关系 |
第三节 “以”的词缀说商榷 |
一、“以”的词缀说溯源 |
二、“以”不是典型的词缀 |
三、“以”的部分附缀化 |
结语 |
引用书目 |
参考文献 |
後记 |
(9)王力复杂谓语历史语法研究述评 ——《汉语史稿》《汉语语法史》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复杂谓语 |
(二) 研究对象及论文结构 |
(三)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王力先生与现代汉语语法 |
(一) 王力先生及其主要学术成就 |
(二) 王力先生对现代汉语语法的研究及其主要贡献 |
三、王力复杂谓语研究 |
(一) 王力复杂谓语的早期研究 |
(二) 《汉语史稿》与《汉语语法史》复杂谓语研究 |
(三) 王力跟其他语法学家的复杂谓语研究 |
四、王力复杂谓语研究的述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兼语式是一种句法连动式(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
§1与汉语研究传统中的连动式有变换关系的兼语式 |
§2与动结式有变换关系的兼语式 |
§3兼语式和主谓作宾式的区别 |
§4兼语式与汉语传统研究中的连动式的共性与差别 |
§5结语 |
四、这是一个“连动兼语混合式”句子(论文参考文献)
- [1]对外汉语教材使动句练习设计研究[D]. 王安.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 [2]现代汉语同动式的形式语义分析[D]. 宋东明. 四川师范大学, 2017(02)
- [3]汉—哈主谓句对比研究[D]. 努尔哈利克(Abdurakyn. Nurhalyk).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6)
- [4]《南齐书》连动式研究[D]. 周智琳. 重庆师范大学, 2016(10)
- [5]《元刊杂剧三十种》兼语句研究[D]. 叶蕾. 温州大学, 2013(02)
- [6]汉语结果补语与泰语对应形式的对比研究[D]. 柯伟智. 北京大学, 2013(10)
- [7]汉语兼语句与英语复合宾语句的对比研究[J]. 马彩燕. 文学教育(中), 2011(05)
- [8]汉语“以”字研究[D]. 张萍. 南京大学, 2011(11)
- [9]王力复杂谓语历史语法研究述评 ——《汉语史稿》《汉语语法史》比较研究[D]. 邱秀梅. 辽宁师范大学, 2011(04)
- [10]兼语式是一种句法连动式[J]. 刘街生. 汉语学习, 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