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复合型HPAM/有机铬凝胶调剖技术在火烧山油田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张同凯[1](2018)在《砂岩油藏窜流通道调堵剂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陆相沉积类型的砂岩油藏孔隙结构复杂,储层非均质性严重,长期注水冲刷后形成的窜流通道加剧了平面矛盾,严重影响了油田采收率及开发效果。根据砂岩油藏窜流通道的成因和现状及技术和经济的要求,从堵剂的类型、封堵机理及性能等方面综述了符合砂岩油藏窜流通道特点的六大类堵剂,主要包括聚合物凝冻胶类、树脂类、颗粒类、沉淀类、微生物类和泡沫类调堵剂。六类调堵剂均有各自的优缺点,需根据砂岩油藏的特征,系统全面地研究封堵窜流通道的抑制方法,筛选合适的堵剂。
任文博[2](2018)在《西柳10油藏描述与剩余油分布研究》文中认为位于冀中坳陷中部蠡县斜坡中北段的西柳10断块油田目前已进入中-高含水期开发阶段,该断块内部由于所处构造位置和沉积微相的不同,油藏类型类型存在多样性,东部主体为构造油藏,井区层间、层内非均质性强;断块中间鞍部和西部为岩性油藏,由于储层物性差,井距偏大,呈现水注不进去、油采不出的现状。油田整体存在含水上升快、提液难度大和层间矛盾突出等问题。因此,对西柳10断块的地质和开发特征,开展精细油藏描述,分析剩余油分布规律,探索可行的综合调整方案,对相同类型油藏提高采收率和改善开发效果具有借鉴意义。本文立足于西柳10断块油田主力层沙三上段,通过开展油组、小层和单砂体三个层级地质单元的精细油藏描述工作,利用三维地质建模和油田开发动态数值模拟分析,定量化预测出不同单砂体剩余油分布规律和潜力区。制定的综合调整方案,通过实施取得较好的增油效果。在单砂体控油认识方面较为突出,利用地层细分对比技术完成全区140口井2个油组、6个小层和13个单砂体的精细划分;通过微构造研究技术和细分沉积微相研究技术的应用,明确了13个单砂体构造形态和空间展布特征;以钻井地质资料和生产动态资料应用为基础,结合小层构造精细刻画,应用储集层属性地质建模技术,解决了井间砂体的油水关系出现的矛盾问题,并对对井间未知区单砂体分布情况给出了确定性的预测。应用数值模拟技术,结合动态分析,实现西柳10断块剩余油定量化预测。认为沙三上段Ⅲ1油组(Ⅲ1-1-(3)、Ⅲ1-3-(2)和Ⅲ1-4-(1))三个砂体和Ⅲ2油组(Ⅲ2-1-(1))砂体尽管采出程度相对较高,但其微相是以滩砂和河道砂为主,储层物性好仍有剩余油可动油的潜力。
黎政权[3](2018)在《扶余中38块裂缝性砂岩油藏三元复合驱油方法研究》文中认为扶余油田是国内典型的非均质砂岩油藏,具有油层埋藏浅、地层温度低、人工裂缝和天然裂缝多、存在高渗透优势通道等特点。经过40多年的注水开发,综合含水已达94%以上,常规水驱挖潜技术提高采收率空间有限,三次采油技术的研究势在必行。中38块位于扶余油田八家子构造高点,东西两侧各有一条近南北向的断层,区块相对独立,是扶余油田的代表性区块。本文以该区块为研究对象,开展扶余油田三元复合驱油方法研究,对裂缝性砂岩油藏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采用室内物理模拟、数值模拟、理论分析等方法,开展了储层、裂缝、剩余油再认识,研制和筛选出适合浅层、低温、裂缝性非均质砂岩油藏的调剖体系和三元复合驱油体系,优选了三元复合体系段塞组合方式,取得了如下成果:1、采用取心井岩心镜下观察和铸体薄片分析方法,对扶余油田注水开发早期和近期的裂缝产状与分布进行了精细刻画。结果表明,扶余油层Ⅰ砂组、Ⅱ砂组、Ⅲ砂组裂缝发育,Ⅳ砂组裂缝不发育,裂缝密度由早期的0.55米/条增加到目前的1.04米/条,最大裂缝宽度由0.8mm扩大为2.5 mm。2、采用油藏精细描述、水淹层识别法和数值模拟等相结合的方法,量化了3种宏观类型剩余油,韵律控制型、微相控制型和夹层控制型剩余油占比分别为15.8%、27.0%和23.1%。通过取心井岩心铸体薄片和孔隙特征图像等方法发现,微观剩余油主要以喉道状、角隅状、簇状及颗粒吸附状等形式存在。3、优化设计了扶、杨油层水驱井网,形成扶杨水井细分的三套井网开发,即扶余油层水井分两套井网开发,油井仍是一套井网开发,其中水井的Ⅰ和Ⅱ砂组为一套井网,Ⅲ和Ⅳ砂组为一套井网,两套井网均是200m×200m五点法井网。杨大城子油层井网加密形成油水井井距100m、排距80m的五点法井网。基于建立的有约束k-means聚类注水层段划分方法,对34口新水井注水层段进行了优化。水驱井网、分注等调整后,水驱采收率提高1.53个百分点。4、通过在互穿网络交联剂中增加延缓剂,研制出新型延迟交联互穿网络凝胶,延长成胶时间3小时,满足了矿场低黏注入和深部运移的需求。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个性化深部调剖体系:裂缝型采用凝胶体系+缓膨颗粒(大粒径);裂缝-高渗型采用凝胶体系+缓膨颗粒(小粒径);高渗型采用新型互穿网络凝胶体系。设计调剖剂总用量11.85×104m3,平均单井4937m3,预测比水驱提高采收率3.1个百分点。5、通过室内物理模拟评价,筛选出适合中38块低温条件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X-01,其耐盐、耐二价离子、老化稳定性较好,最大静态吸附量≤1.0,动态吸附量为0.044 mg/g砂。X-01弱碱三元体系,在表面活性剂浓度0.050.3%、弱碱浓度01.2%范围内界面张力均达到了超低,碱浓度适应范围宽。6、通过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方法,优选出主段塞最优配方为聚合物浓度2000mg/L、表面活性剂浓度0.4%、弱碱浓度1.0%,化学剂段塞0.40PV。在此基础上,针对中38块裂缝性砂岩特点,提出了三元复合体系和凝胶体系段塞周期注入方法,推荐最优方案为:4个周期(0.1PV主段塞+0.05PV凝胶)+0.2PV副段塞+0.1PV保护段塞+后续水驱至含水98%,该方案阶段累产油67.08×104t,阶段采出程度达到22.74%,比水驱提高采收率17.84个百分点,较单纯三元复合体系驱油方案提高采收率4.84个百分点。
鞠君举[4](2016)在《调剖调驱提高水驱效果研究与试验》文中研究表明扶余油田是一个典型的非均质性较强的油藏,从扶余油田地质特征,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上看,目前有80%的区块为线性注水井网开发,井网已基本完善。大部分区块含水已高达90%以上、采出程度较低、剩余油较富集,对于这样的区块,必须寻求合适的方法来提高注入水波及体积,进一步提高最终采收率。针对扶余油田含水上升速度加快,部分区块含水率达到90%以上,采出程度低等问题,室内研发新型互穿网络凝胶,形成“新型互穿网络凝胶+粉煤灰”调剖体系和CIF凝胶调驱体系。“新型互穿网络凝胶+粉煤灰”体系配方:0.2%HPAM+1%交联剂A+1%交联剂B+6%粉煤灰,新型互穿网络凝胶成胶时间5-6小时。室内实验表明,CIF凝胶调驱体系成胶时间8小时,成胶粘度3.5×104mPa·s。本文综合使用井间示踪剂监测技术、井口压降监测技术、Rdos和PreSL水流优势通道解释软件,为调剖方案的科学设计提供依据。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扶余油田B区块CIF凝胶深部调驱试验效果为:7口水井,在注入量降低情况下,产液量保持平稳,含水下降,产油量上升。与调驱前相比区块整体日产液上升60吨,日增油8.5吨。扶余油田A区块“新型互穿网络凝胶+粉煤灰”调剖效果为:区块目前动态呈液降30%,油平稳,含水降2个百分点,动液面下降,整体封堵较好。本论文优选了两种调剖和调驱体系,并对其进行了性能评价及现场试验。对两种体系现场试验效果进行了分析。
崔永亮,邓秀模,钱志鸿[5](2013)在《聚合物与活性酚醛树脂成胶规律及性能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交联聚合物凝胶是一种由聚合物和交联剂形成的以分子间交联为主、分子内交联为辅的三维网络结构的凝胶体系。文章对以活性酚醛树脂为交联剂的聚合物凝胶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温度,矿化度,剪切等因素对其成胶的影响,以及该凝胶的封堵性和热稳定性。
高玉军[6](2013)在《耐高温耐盐聚丙烯酰胺类调堵剂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聚丙烯酰胺作为水溶性聚合物,广泛应用于国内外油田堵水调剖技术领域,但聚丙烯酰胺体系常用的交联剂如重铬酸钾、柠檬酸铝、各种铬盐及有机交联剂如苯酚、甲醛等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且在高温高盐油藏中调堵效果差。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两种新型耐高温耐盐聚丙烯酰胺类调堵剂的制备方法并对二者相关性能做了对比研究。实验以聚丙烯酰胺(PAM,分子量为300万,水解度<3.0%)为主剂,自制的六羟甲基三聚氰胺(HMM)和三羟甲基三聚氰胺(TMM)分别为交联剂,利用PAM分子侧链上酰胺基团中的活性氨基分别与HMM和TMM分子中的多个羟甲基发生亲核反应,制备P和PAM/TMM两种交联聚合物凝胶,作为调堵剂。通过实验讨论并分析反应温度、反应时间、pH值、原料配比及不同浓度的各种盐对两种调堵剂黏度的影响,并对经纯化处理的试样进行了红外光谱(FT-IR)测试和热失重(TG)分析表征,同时对各实验组所得样品进行了固含量测试、突破压力梯度测试、凝胶强度等级评价以及封堵率测试等,得到如下结论:(1)分别对三聚氰胺原料和自制的HMM及TMM进行红外光谱表征,对比各组的红外光谱图可知,实验成功制得交联剂HMM和TMM。(2)分别对聚丙烯酰胺原料和P及PAM/TMM的交联产物进行红外光谱和STA409PC/PG热失重表征,可知,聚丙烯酰胺与HMM和TMM均能发生交联反应,从而得到PAM/HMM和PAM/TMM的交联聚合物。(3)对不同配方及实验条件下的P成胶体系进行黏度测试可知,实验的最佳成胶条件为:PAM7.10g, HMM3.16g,蒸馏水100mL,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4.0h,pH为5;而对于PAM/TMM成胶体系,其最佳成胶条件为:聚丙烯酰胺7.10g,TMM3.46g,蒸馏水100mL,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4.0h,pH为5。(4)将PAM/HMMH和PAM/TMM两体系的最优化方案组在不同浓度的粗盐、氯化钾、无水氯化钙和氯化镁的盐溶液体系中进行实验,并测试各组所得试样的固含量及突破压力梯度,结果表明,当PAM为7.10g, HMM为3.16g或TMM为3.46g,蒸馏水为100mL,反应温度为100℃,反应时间为4.0h,pH为5时,两体系适用的粗盐浓度范围均为10~300g/L,且当两体系原料配比及反应条件不变,而粗盐浓度均为10g/L时,两体系适用的氯化钾浓度范围均为10-300g/L,适用的CaCl2和MgCl2浓度范围也同为10-250g/L(上述各盐的浓度均按相对于体系中蒸馏水的用量计)。(5)在自来水用量为15mL,pH为5,反应温度为100℃的条件下,分别调节不同的PAM/HMM和PAM/TMM的配比,配制出相应的凝胶体系,并通过目测代码法对各实验组样品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两种凝胶的初始成胶时间均在8h~12d可控,凝胶强度在A~I级可调,完全满足现场调堵施工的要求。(6)在最佳成胶条件下,配制出PAM/HMM和PAM/TMM调堵剂,并分别进行封堵率测试,结果表明,两体系对自来水的封堵率分别达到了92.6%和93.0%,均超过了油井堵水的标准(≥90%)。
钱志鸿,邓秀模,李科星[7](2011)在《交联聚合物凝胶流变性能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铬交联凝胶体系为研究对象,考察铬凝胶体系成胶前后的流变性变化。结果表明:交联聚合物溶液的表观黏度与聚合物含量和流速相关;剪切作用使黏度损失并影响成胶强度和成胶速度;凝胶强度可用储能模量量化表示;一定强度的剪切作用能彻底破坏凝胶结构,静置后能够部分恢复黏度,不同黏度的凝胶恢复能力差距较大。
王佩华[8](2010)在《扶余油田裂缝油藏深部调剖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扶余油田是裂缝发育的低渗透砂岩油藏,由于储层的非均质和后期压裂改造,导致无效水循环严重,含水上升快。为了改善水驱开发效果,需要开展适合裂缝油藏的深部调剖技术研究,封堵水流优势通道,扩大注入水波及体积,提高采收率。本文通过对试验区的油藏分析,定性判断注水优势通道类型和初步定量优势通道大小。根据窜流通道类型,开展了调剖剂评价研究:针对以高渗透层窜流为主的油藏,研发出一种适合低温油藏的凝胶调剖剂;针对以裂缝窜流为主的油藏,进行了颗粒调剖剂的筛选评价研究,确定了颗粒调剖剂的粒径,使用浓度和携带液浓度。在优势通道认识基础上,根据物模研究,优化了深部调剖的方案设计,确定多种调剖剂复合使用的段塞调剖方式,并形成分调调剖工艺和在井间多井同时调剖的调剖模式。现场试验取得了明显的调剖效果。
罗毅[9](2010)在《高温高强度堵水剂的研究与应用》文中提出本文在总结华北油田灰岩油藏堵水技术的基础上,针对华北油田潜山油藏开发时间长,随着历次堵水措施后生产井段缩小,剩余含油厚度变小,水锥高度减小,水侵半径增大,重复堵水措施难度增大,措施增油幅度变小,有效期缩短,复堵效果变差等问题,开展了高温高强度堵水剂配方的研制,通过成胶时间、热稳定性考察等一系列的室内试验研究,形成了以HB-071为主体的高温高强度堵剂配方。经性能评价,该堵剂性能优异。在该堵剂的现场试验中采用多段塞注入堵剂,以先注入低浓度低强度的堵剂,再注入高浓度高强度的堵剂,实现堵剂成胶粘度与地层的配伍,提高了措施效果,减少堵剂的浪费。按照设计方案实施,现场施工21井次,增油效果显着,且部分油井目前继续有效。通过现场试验使堵剂的性能得到验证,由此证实该堵剂能够适应碳酸盐岩油藏开发后期泵抽油井及重复堵水井的堵水需求,在工艺上形成了油井堵水方案设计模式,为油田堵水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于群,王业飞,焦翠,张传干[10](2009)在《新疆火烧山油田化学驱油配方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火烧山油田注水开发的深入,生产井含水率逐步上升,拟采用化学驱油方法减缓含水上升趋势。针对火烧山油田的条件,评价了所选驱油剂的驱油性能,利用物理模拟驱油实验测定了不同化学驱油剂配方的采收率增值,并绘制采收率增值等值图,确定了化学驱油方式,得到了2个能够较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化学驱油剂配方。在此基础上,通过改变配方成分比例,对配方进行进一步优化,为火烧山油田降低生产井含水率、稳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技术储备。
二、复合型HPAM/有机铬凝胶调剖技术在火烧山油田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复合型HPAM/有机铬凝胶调剖技术在火烧山油田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2)西柳10油藏描述与剩余油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主要研究成果 |
第二章 西柳10断块精细描述研究 |
2.1 断块基本情况 |
2.2 地层对比及小层划分 |
2.2.1 地层层序及特征 |
2.2.2 精细地层对比及划分 |
2.3 构造研究 |
2.4 沉积微相研究 |
2.4.1 区域沉积特征 |
2.4.2 岩性相标志 |
2.4.3 沉积微相研究 |
2.4.4 沉积微相特点及其组合型式 |
2.5 储层特征及非均质性研究 |
2.5.1 测井资料标准化处理 |
2.5.2 储层宏观物性 |
2.5.3 储层宏观非均质性 |
2.6 油藏类型与油水层丼间矛盾 |
2.6.1 油藏类型 |
2.6.2 油水层井间矛盾 |
2.6.3 储量复算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西柳10断块三维地质建模 |
3.1 基础数据准备 |
3.2 构造模型建立 |
3.2.1 断层模型 |
3.2.2 油组和小层模型 |
3.3 储层模型建立 |
3.3.1 单砂体模型 |
3.3.2 属性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西柳10断块油藏数值模拟及剩余油分布研究 |
4.1 数值模拟 |
4.1.1 数值模拟模型建立 |
4.1.2 油藏开发动态历史拟合 |
4.2 剩余油分布研究 |
4.2.1 剩余油垂向分布 |
4.2.2 平面剩余油分布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西柳10油田综合调整方案 |
5.1 综合调整潜力分析 |
5.2 综合调整思路 |
5.3 综合调整方案 |
5.4 调整方案实施与效果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扶余中38块裂缝性砂岩油藏三元复合驱油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剩余油研究方法研究现状 |
1.2.2 深度调剖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裂缝性油藏现状及主要开发技术 |
1.2.4 三元复合驱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中38块油藏概况 |
2.1 中38块地质概况 |
2.1.1 小层和单砂体划分 |
2.1.2 中38块构造特征 |
2.2 中38块沉积相特征 |
2.2.1 区块沉积特征 |
2.2.2 区块沉积模式 |
2.2.3 单砂体微相特征 |
2.3 中38块储层非均质性特征 |
2.3.1 储层裂缝特征 |
2.3.2 储层非均质特征 |
2.4 中38块开发历程 |
2.5 中38块存在问题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38块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
3.1 中38块数值模拟研究 |
3.1.1 地质建模 |
3.1.2 数值模拟参数研究 |
3.1.3 油藏数值模拟拟合 |
3.2 取心井剩余油研究 |
3.3 宏观剩余油分布模式 |
3.3.1 平面剩余油分布规律 |
3.3.2 层间剩余油分布规律 |
3.3.3 层内剩余油分布规律 |
3.4 微观剩余油赋存状态 |
3.4.1 微观剩余油分布类型 |
3.4.2 不同水洗程度微观剩余油分布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38块三元复合驱前期水驱调整方法研究 |
4.1 井网调整方法研究 |
4.1.1 井网调整方案设计 |
4.1.2 开发指标预测 |
4.1.3 经济评价及方案优选 |
4.2 层段划分方法 |
4.2.1 储层综合定量评价 |
4.2.2 基于有约束k-means聚类的注水层段划分方法 |
4.3 水驱调整现场应用效果 |
4.3.1 平面产出状况评价 |
4.3.2 层间注采状况评价 |
4.3.3 层内注采状况评价 |
4.3.4 开发指标评价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中38块三元复合驱早期深部调剖方法研究 |
5.1 优势渗流通道识别方法 |
5.1.1 优势通道成因及特征 |
5.1.2 平面优势渗流通道识别 |
5.1.3 层内渗流通道部位识别 |
5.2 调剖体系优选 |
5.2.1 油藏特点对调剖体系性能的要求 |
5.2.2 封堵裂缝颗粒体系优选 |
5.2.3 凝胶体系筛选 |
5.2.4 复合调剖体系设计 |
5.2.5 调剖段塞设计 |
5.3 调剖剂注入参数优化设计 |
5.3.1 调剖剂用量设计 |
5.3.2 注入速度及注入压力设计 |
5.4 效果预测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38块三元复合体系驱油方法研究 |
6.1 实验材料 |
6.2 聚合物筛选 |
6.2.1 聚合物与储层配伍性评价 |
6.2.2 聚合物注入性能评价 |
6.2.3 聚合物与碱的配伍性 |
6.2.4 聚合物与表面活性剂的配伍性 |
6.3 表面活性剂筛选 |
6.3.1 实验方法 |
6.3.2 结果分析 |
6.4 碱筛选 |
6.5 三元复合驱配方体系性能研究 |
6.5.1 抗盐性 |
6.5.2 抗二价离子性能 |
6.5.3 老化稳定性 |
6.5.4 乳化性能 |
6.5.5 静态吸附实验 |
6.5.6 动态吸附实验 |
6.6 三元复合体系驱油效果影响因素研究 |
6.6.1 实验条件 |
6.6.2 实验过程 |
6.6.3 聚合物浓度的影响 |
6.6.4 表活剂浓度的影响 |
6.6.5 碱浓度的影响 |
6.6.6 主段塞尺寸的影响 |
6.6.7 裂缝的影响 |
6.7 三元复合驱油方案优选数值模拟研究 |
6.7.1 主段塞参数优化 |
6.7.2 段塞组合方案设计 |
6.8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4)调剖调驱提高水驱效果研究与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扶余油田地质开发简况 |
1.1 扶余油田地质特征 |
1.2 扶余油田开发历程 |
1.3 扶余油田开发现状 |
1.4 扶余油田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二章 优势通道识别技术及调剖机理 |
2.1 优势通道的识别 |
2.1.1 优势通道的识别主要技术方法 |
2.1.2 初步应用软件开展水流优势通道识别技术研究 |
2.2 弱凝胶深部调剖机理 |
2.3 弱凝胶深部调驱机理 |
第三章 调剖调驱体系优选 |
3.1 研制安全环保型互穿网络凝胶新体系 |
3.1.1 新型互穿网络凝胶的静态评价 |
3.1.2 新型互穿网络凝胶的动态评价 |
3.1.3 互穿网络凝胶携粉煤灰评价 |
3.2 调驱体系优选 |
3.2.1 CIF凝胶调驱体系优选 |
第四章 现场试验 |
4.1 A区块现场试验情况及初步效果分析 |
4.1.1 A区块概况 |
4.1.2 调剖方案设计情况 |
4.1.3 现场试验情况 |
4.1.4 区块整体效果分析 |
4.2 B区块调驱现场试验及初步效果分析 |
4.2.1 B区块概况 |
4.2.2 调驱方案设计情况 |
4.2.3 17-19区块施工过程总述 |
4.2.4 效果初步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聚合物与活性酚醛树脂成胶规律及性能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反应机理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仪器及药品 |
2.2 温度对交联聚合物成胶的影响 |
2.3 矿化度对交联聚合物成胶的影响 |
2.4 剪切对交联聚合物成胶的影响 |
2.4.1 机械剪切对交联聚合物成胶的影响 |
2.4.2 岩心剪切对交联聚合物成胶的影响 |
3 聚合物凝胶的封堵性和热稳定性 |
3.1 交联聚合物凝胶的热稳定性能 |
3.2 交联聚合物凝胶的封堵性能 |
4 结束语 |
(6)耐高温耐盐聚丙烯酰胺类调堵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油田出水类型与危害 |
1.2 堵水调剖简介 |
1.2.1 堵水调剖的概念及意义 |
1.2.2 调堵剂的概念与分类 |
1.3 国内外堵水调剖研究现状 |
1.4 高温高盐油藏堵水调剖的发展趋势 |
1.4.1 无机凝胶涂层深部调剖技术 |
1.4.2 含油污泥深部调剖技术 |
1.4.3 微生物深部调剖技术 |
1.4.4 组合堵水调剖技术 |
1.5 非选择性堵剂 |
1.5.1 凝胶型堵剂 |
1.5.2 冻胶型堵剂 |
1.6 选择性堵剂 |
1.6.1 聚丙烯酰胺(PAM)类堵剂 |
1.6.2 聚糖类堵剂 |
1.6.3 泡沫类堵剂 |
1.6.4 其它聚合物类堵剂 |
1.7 复合型堵剂 |
1.8 本课题的选题背景 |
1.9 本课题主要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聚丙烯酰胺/六羟甲基三聚氰胺调堵体系的制备与研究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设备及仪器 |
2.2 聚丙烯酰胺/六羟甲基三聚氰胺调堵剂的制备原理 |
2.2.1 六羟甲基三聚氰胺的合成反应机理 |
2.2.2 聚丙烯酰胺/六羟甲基三聚氰胺的交联反应机理 |
2.3 实验方法 |
2.3.1 六羟甲基三聚氰胺的制备 |
2.3.2 聚丙烯酰胺/六羟甲基三聚氰胺调堵剂的配制 |
2.4 性能测试与表征 |
2.4.1 红外光谱(FT-IR)表征 |
2.4.2 热失重分析(TG)表征 |
2.4.3 黏度测试 |
2.4.4 固含量的测定 |
2.4.5 突破压力梯度测试 |
2.4.6 凝胶强度等级评价 |
2.4.7 封堵率的测试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六羟甲基三聚氰胺与三聚氰胺的红外光谱分析 |
2.5.2 聚丙烯酰胺与PAM/HMM交联聚合物的红外光谱分析 |
2.5.3 热失重分析 |
2.5.4 反应温度对PAM/HMM体系黏度的影响 |
2.5.5 反应时间对PAM/HMM体系黏度的影响 |
2.5.6 pH值对PAM/HMM体系黏度的影响 |
2.5.7 聚丙烯酰胺用量对PAM/HMM体系黏度的影响 |
2.5.8 粗盐用量对PAM/HMM体系黏度的影响 |
2.5.9 无水氯化钙用量对PAM/HMM体系黏度的影响 |
2.5.10 氯化钾用量对PAM/HMM体系黏度的影响 |
2.5.11 氯化镁用量对PAM/HMM体系黏度的影响 |
2.5.12 固含量的测定结果与分析 |
2.5.13 突破压力梯度的测试结果与讨论 |
2.5.14 凝胶强度等级评价的结果与分析 |
2.5.15 封堵率的测试结果与讨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聚丙烯酰胺/三羟甲基三聚氰胺调堵体系的制备与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原料 |
3.1.2 实验设备及仪器 |
3.2 聚丙烯酰胺/三羟甲基三聚氰胺调堵剂的制备原理 |
3.2.1 三羟甲基三聚氰胺的合成反应机理 |
3.2.2 聚丙烯酰胺/三羟甲基三聚氰胺的交联反应机理 |
3.3 实验方法 |
3.3.1 三羟甲基三聚氰胺的制备 |
3.3.2 聚丙烯酰胺/三羟甲基三聚氰胺调堵剂的配制 |
3.4 性能测试与表征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三羟甲基三聚氰胺与三聚氰胺的红外光谱分析 |
3.5.2 聚丙烯酰胺与PAM/TMM交联聚合物的红外光谱分析 |
3.5.3 热失重分析 |
3.5.4 反应温度对PAM/TMM体系黏度的影响 |
3.5.5 反应时间对PAM/TMM体系黏度的影响 |
3.5.6 pH值对PAM/TMM体系黏度的影响 |
3.5.7 聚丙烯酰胺用量对PAM/TMM体系黏度的影响 |
3.5.8 三羟甲基三聚氰胺的用量对PAM/TMM体系黏度的影响 |
3.5.9 粗盐用量对PAM/TMM体系黏度的影响 |
3.5.10 无水氯化钙用量对PAM/TMM体系黏度的影响 |
3.5.11 氯化钾用量对PAM/TMM体系黏度的影响 |
3.5.12 氯化镁用量对PAM/TMM体系黏度的影响 |
3.5.13 固含量的测定结果与讨论 |
3.5.14 突破压力梯度的测试结果与分析 |
3.5.15 凝胶强度等级评价的结果与讨论 |
3.5.16 封堵率的测试结果与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PAM/HMM体系与PAM/TMM体系对比分析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交联聚合物凝胶流变性能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试剂及仪器 |
1.2 实验内容 |
1.2.1 交联聚合物溶胶体系流变性 |
1.2.2 交联聚合物凝胶强度 |
2 结果与讨论 |
2.1 交联聚合物溶胶体系流变性 |
2.1.1 聚合物含量对溶胶黏度的影响 |
2.1.2 剪切时间对溶胶黏度损失的影响 |
2.1.3 温度对溶胶黏度的影响 |
2.2 交联聚合物凝胶强度 |
2.3 交联聚合物凝胶稳定性 |
2.3.1 剪切对成胶的影响 |
2.3.2 剪切后的恢复能力 |
3 结论 |
(8)扶余油田裂缝油藏深部调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试验区块油藏认识研究 |
1.1 试验区地质特征 |
1.1.1 构造特征 |
1.1.2 储层研究 |
1.1.3 储集空间研究 |
1.1.4 裂缝发育状况 |
1.2 试验区开发现状 |
1.3 开发矛盾突出 |
1.3.1 层内矛盾突出 |
1.3.2 层间矛盾突出 |
1.3.3 平面矛盾突出 |
1.4 剩余油分布状况 |
第二章 试验区块优势通道认识研究 |
2.1 优势通道定性认识研究 |
2.1.1 从平面上认识优势通道分布 |
2.1.2 从纵向上认识优势通道 |
2.1.3 利用孔道类型模糊识别技术认识优势通道 |
2.1.4 利用压降特征曲线和水驱特征曲线识别优势通道 |
2.2 优势通道初步定量认识研究 |
2.2.1 从取芯井资料认识优势通道岩心水洗后孔隙半径变大 |
2.2.2 结合示踪剂和取芯井资料认识优势通道孔隙半径 |
2.2.3 根据压裂参数认识优势通道孔隙半径 |
2.2.4 根据现场试验情况认识优势通道孔隙半径 |
第三章 调剖剂研究 |
3.1 调剖剂的初步筛选 |
3.1.1 油藏特点对深部调剖体系的性能要求 |
3.1.2 高强调剖剂的筛选 |
3.1.3 凝胶调剖剂的筛选 |
3.2 体膨颗粒调剖剂的性能评价研究 |
3.2.1 膨胀性能评价 |
3.2.2 体膨颗粒的悬浮性 |
3.2.3 体膨颗粒的选择性封堵性能评价 |
3.2.4 体膨颗粒与裂缝宽度的匹配关系 |
3.3 低温聚合物凝胶调剖剂的研究 |
3.3.1 低温聚合物凝胶配方研究 |
3.3.2 低温聚合物凝胶性能评价研究 |
3.4 复合颗粒调剖剂的研究 |
第四章 调剖方案优化设计研究及试验效果 |
4.1 双重介质油藏深部调剖物模试验研究 |
4.1.1 物模建立及试验程序 |
4.1.2 模型实验结果分析 |
4.2 调剖参数优化设计研究 |
4.2.1 区块整体调剖设计模式 |
4.2.2 用量优化设计 |
4.2.3 颗粒粒径优化设计 |
4.2.4 注入速度及注入压力优化设计 |
4.3 调剖工艺研究 |
4.3.1 分层调剖工艺研究 |
4.3.2 井间多井同时调剖工艺研究 |
4.4 调剖试验效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详细摘要 |
(9)高温高强度堵水剂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的依据 |
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3 堵水技术的理论研究现状 |
1.4 堵水技术的国内外应用 |
1.5 华北油田碳酸盐岩油藏地质特征与开发 |
1.5.1 地质特征 |
1.5.2 开发历程 |
1.5.3 堵水中存在的问题 |
1.6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堵剂的室内研究 |
2.1 堵剂主剂的确定 |
2.2 试验的主要药品仪器及试验方法 |
2.2.1 试验主要药品 |
2.2.2 试验仪器 |
2.2.3 试验方法 |
2.3 试验结果与讨论 |
2.3.1 试验推荐配方 |
2.3.2 组分对堵剂性能的影响 |
2.3.3 环境对堵剂性能的影响 |
2.3.4 堵剂性能试验 |
2.3.5 现场试验推荐配方 |
2.4 初步结论 |
第三章 堵水试验方案 |
3.1 油藏地质情况 |
3.2 油藏地质特征 |
3.2.1 块状底水油藏为主 |
3.2.2 双重孔隙类型 |
3.2.3 高吸水和高生产能力 |
3.2.4 两种驱油机理和驱油效率 |
3.3 油藏开发现状及历年堵水存在问题 |
3.3.1 开发现状 |
3.3.2 剩余油的分布状况 |
3.3.3 历年堵水存在问题 |
3.4 堵水试验依据与目的 |
3.5 油井堵水方案设计 |
3.5.1 选井原则 |
3.5.2 堵剂用量的确定 |
3.5.3 注入方式选择 |
3.5.4 注入排量与压力的确定 |
3.5.5 顶替液量的确定 |
第四章 试验效果分析 |
4.1 施工概况 |
4.2 措施效果分析 |
4.2.1 总体实施效果 |
4.2.2 莫东油田雾迷山油藏试验情况与效果分析 |
4.2.3 任丘油田雾迷山组油藏试验情况及效果分析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新疆火烧山油田化学驱油配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准备 |
1.1 仪器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2.1 界面张力测定 |
1.2.2 物理模拟实验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界面张力与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关系 |
2.2 界面张力与Na OH质量浓度关系 |
2.3 聚合物敏感性实验 |
2.4 复合驱配方的确定 |
3 结论 |
四、复合型HPAM/有机铬凝胶调剖技术在火烧山油田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砂岩油藏窜流通道调堵剂研究进展[J]. 张同凯. 油田化学, 2018(04)
- [2]西柳10油藏描述与剩余油分布研究[D]. 任文博.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3]扶余中38块裂缝性砂岩油藏三元复合驱油方法研究[D]. 黎政权. 东北石油大学, 2018(01)
- [4]调剖调驱提高水驱效果研究与试验[D]. 鞠君举. 东北石油大学, 2016(02)
- [5]聚合物与活性酚醛树脂成胶规律及性能评价[J]. 崔永亮,邓秀模,钱志鸿.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18)
- [6]耐高温耐盐聚丙烯酰胺类调堵剂的研究[D]. 高玉军. 武汉工程大学, 2013(03)
- [7]交联聚合物凝胶流变性能评价研究[J]. 钱志鸿,邓秀模,李科星.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2011(04)
- [8]扶余油田裂缝油藏深部调剖技术研究[D]. 王佩华. 东北石油大学, 2010(03)
- [9]高温高强度堵水剂的研究与应用[D]. 罗毅. 中国石油大学, 2010(03)
- [10]新疆火烧山油田化学驱油配方研究[J]. 于群,王业飞,焦翠,张传干. 断块油气田, 2009(06)
标签:溶胶凝胶法论文;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论文; 聚丙烯酰胺凝胶论文; 交联反应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