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苏州河旧貌变新颜(论文文献综述)
郑倩倩[1](2020)在《空间视阈下王安忆的上海书写研究》文中认为上海,是王安忆文学文本创作的主要基地。一直以来,她以温和的人道主义关怀着城市生活中人们的生存境遇,以细腻的情感展示着上海城市的文化风貌。上海不仅是王安忆所生活的地方,而且也是她的精神故乡。王安忆文本中上海城市不仅仅为城市背景,而是把上海现代化的生活习惯、情感方式、价值判断,以及王安忆自身对上海的认知、期待和想象通过城市空间意象表征出来。对上海独特城市文化的体会,是王安忆文学创作的基础。对上海城市空间的展现,是王安忆文学创作的重要内容。现代化的进程中,消费主义盛行,上海城市空间正在经历新的重组,所呈现出来的空间焦虑,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在中国当代文学中,王安忆始终以其独特的认知态度和审美情感,表达着对上海这座城市的深刻理解,对人类生存困境的担忧。王安忆坚持不懈地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试图为现代社会中的个体找寻一个理想的生存空间。在她的文本中具有明显的空间意象,在这些空间意象中,她努力消解着城市进程中的生存困境,坚守着人类文明的探寻,企图通过这种表达方式去解决人类文明进程中的社会问题。本文以上海书写为切入点,结合空间理论,从王安忆的文本和创作审美心理出发进行整体性的观照和具体分析研究。主要从六个方面进行。引言部分在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提出王安忆上海书写中的空间文化表征意象,并对相关概念做界定。第一章,从空间意象入手,通过分析王安忆文本中的主要的空间意象:家庭居所、弄堂、上海这些空间意象,探究王安忆上海书写中物理空间所表征上海城市的文化内涵。第二章,从权力空间入手,着重探讨王安忆文本中的性别权力对峙,同时在权力运行之下,上海城市不断发展并向边缘地区扩展,表现为城市中心与边缘地区之间的文化断裂。第三章,探讨王安忆上海书写的审美心理生成机制。王安忆的上海书写中表现出的生存焦虑感,其实是缺乏对身份的认同。进一步指出她在不断建构与城市联系的同时保持着审美距离,并以一种人道主义来表达对人类命运的理解和尊重。第四章,主要探讨王安忆上海书写的价值意义。结合文本深入分析,面对城市空间重组现代化进程中,王安忆对现代性的批判性反思,在文本中她从人类所面临的生存困境入手,寻找文明缺失之根源,坚守对人类文明的价值追寻。结语部分总结全文,指出王安忆上海书写是坚守知识分子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使命感的体现。
李娇[2](2019)在《城市记忆的内涵及建构路径研究 ——以上海渡口记忆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20世纪90年代冯骥才带头掀起保护天津老街的活动之后,全国各城市掀起了“城市记忆工程”活动,随之引起了人们对城市记忆的研究。关于城市记忆的研究,最初仅在档案学相关部门和领域活跃,近年来受到了建筑规划、历史研究、文化研究、艺术设计等各领域的关注。这与城市化、城市更新、城市改造进程中城市文物古迹大量破坏,大城市千篇一律、特色消失、城市文化衰落,市民在城市中找不到身份认同感和心灵归属感等密切相关。本文主要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本论文的选题由来、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正文部分首先通过梳理记忆文化的发展脉络,描述了记忆研究由心理学领域扩展到社会学、文化学领域,到今天全球化、数字化下的记忆研究现状。同时,从中获得了城市记忆研究的启发:加强城市记忆理论研究,重视城市的文化记忆,关注现代化技术逻辑运作对城市记忆的影响;其次,从城市记忆的基础、城市记忆的功能、城市记忆的目的三个维度探究了城市记忆的核心内涵:城市历史是城市记忆的基础。城市记忆于城市而言能够完善城市历史、丰富城市文化、凸显城市特色,于城中市民而言,能够增强他们对于城市的归属感。因而顺势推出,城市记忆的目的就是塑造认同;再次,以青岛、西安、沈阳、成都、上海等城市为例,通过分析其城市记忆建构的方式:档案保存式建构城市记忆、专题性博物馆建构城市记忆、保护古建筑、文物等建构城市记忆,探究我国目前在城市记忆建构中取得的经验,反思其中不足之处,并基于此提出历史档案、文化研究、社会工作、规划建筑等趋向城市记忆建构的具体路径;最后,以上海渡口记忆为例,梳理上海渡口发展历史,从中探究上海渡口的显性记忆要素和隐性记忆要素,明确渡口记忆对于上海及上海市民的价值。总结上海渡口记忆建构的经验,反思其不足,为上海渡口记忆的建构出谋划策,以期给上海的城市发展提供可借鉴之处,同时也与前文的理论研究相呼应。
钟垂贵[3](2018)在《探析上海旧里弄商业化改造中的动线更新设计》文中研究表明上海里弄建筑商业化改造的研究已不是一个新话题,而对于里弄建筑商业化改造中动线更新的研究却很少,里弄商业街区的动线还存在不足之处。随着人们对上海里弄文化的追崇和政府规划对里弄建筑的保护,里弄商业化街区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里弄商业街区的动线改造的好坏不仅与商业活动的利益相关,更是体现着上海城市的历史文化脉络的继承和发展。本文重点研究上海里弄建筑商业改造过程中动线更新的相关问题,以原里弄动线改造为商业功能动线中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基础,分析现代商业动线设计的相关理论,探析里弄建筑商业功能改造中动线更新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结合设计实践和已建成营运项目规划设计经验,为上海今后的里弄建筑商业化改造中动线更新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从而在保护里弄建筑文化的同时,为社会创造更多的效益。
沈洁,刘捷[4](2018)在《城市建设大变样》文中认为1992年12月召开的上海市第六次党代会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列为三个战略重点之一,上海城市建设掀起前所未有的高潮。进入20世纪90年代,由于上海的战略地位、城市规模、布局结构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上海决定编制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指出,上海城市发展的方向是要扩大、充实和调整主城,重点开发浦东新区和改造旧区,加强和发展辅城及郊县城镇,形成合理的生产力布局和市域城镇网络,为上海市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
沈嘉禄[5](2017)在《苏州河边说苏州》文中提出老话常言:苏州是上海的后花园。现在我更想说的是:从某种意义上说,苏州也是上海人的故乡。此处的"某种意义",应该包含历史、文化、风俗、人情、风光、建筑、美食、民间传说以及声色。浩瀚太湖三万六千顷,在漫长的文明进程中滋养了沿湖的城邑:苏州、无锡、宜兴、吴江,还有湖州、长兴。格局虽然不算太大,但都是名声赫赫的东华都会、鱼米之乡、美食天堂。所谓"湖苏熟,天下足",不仅是现实写照,对皇帝、对臣民也都是莫大安慰。坚实的经
钱亦蕉[6](2015)在《打破藩蓠的合并》文中研究表明黄浦江是上海的母亲河,苏州河是黄浦江的支流,在上海的地域版图上就像切割南北的一条玉带,也切分了上海南北稍显不同的地域文化。苏州河两岸曾经孕育了上海早期的经济中心,特别是近代民族工业,依河而兴;然而工业文明也带来了暗黑的一面,苏州河成了上海人避之不及的"臭河浜"。多年以后,几经周折,现在的苏州河已逐渐建成亲水景观,摆脱了大工业时代的一切,宠辱不惊。就像曾经的浦东和浦西,苏州河河北、河南也一样有着难以跨越的藩篱。所以,如今闸北、静安的"撤二建一"计划才更彰显魄力和可贵,资源整合,优势互补。这是一次跨越苏州河的合并,也是一次跨越区域文化的融合。
徐耘春[7](2013)在《以影像文化为议题的中学美术课程与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影像文化为议题的中学美术课程与教学,强调学生通过美术学习,能够了解影像的各种符号性功能和意义,理解影像在社会文化中所扮演的角色与所传递的信息,提高视觉影像读写、交流表达能力,从而学会对生活中各种视觉影像或艺术现象进行思考分析和文化价值意义上的判断。基于此开发的以"上海静安区城市色彩"为议题的创作与鉴赏单元课程,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透过影像中城市色彩的消逝和变迁,发现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文化与社会转型等问题,进而能够对社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等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许东风[8](2012)在《重庆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与城市振兴》文中指出当前,工业遗产的大规模出现和大规模被破坏使得工业遗产保护研究成为新的热门课题。本文以我国着名老工业城市重庆为研究对象,从文化遗产学、历史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学等学科探讨构建重庆工业遗产保护理论及实践方法,希冀能指导重庆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近现代工业兴起与发展对重庆的崛起有重大意义,见证重庆工业进程的工业遗产是重庆城市宝贵的历史财富和文化资源。重庆抗战时期和三线建设时期的工业遗产在全国具有独特性,军事工业和重工业的工业遗产在全国工业遗产类型中具有典型性,重庆工业遗产较完整地展现了中国工业发展整个脉络,而且山地工业遗产是全国工业遗产的特殊类型。整体性保护是工业遗产保护的基本指导思想。工业生产的程序性、连续性和完整性决定了工业遗产整体性保护的要求。工业遗产基本保护理论框架是以技术价值为核心、以文化价值为基础,建立工业历史文化名城、历史风貌区、文物建筑、历史建筑、风貌建筑五层次保护体系,提出实施保护的七个步骤和程序。建立从整体到局部递进式的评价方法,即从工业城市—典型企业—建筑遗产逐层评价,反映城市工业发展的整体特征。首次提出重庆市六十处工业遗产登录保护建议名单,确定工业历史风貌区和工业历史建筑的位置和保护范围。强调了保护专项规划对整体保护工业遗产的重要作用,阐述了老工业区更新与工业遗产保护通过城市设计和详细规划整体统筹的意义,强调保护要素和要求纳入城市控制详细规划是落实保护的关键。利用既要服从保护,也要与老工业区更新整体规划,采取政府主导实施、启动工业遗产利用的项目、优先改善环境、多功能混合、小规模渐进式实施等策略。工业遗产再利用与文化创意产业、工业旅游产业等现代服务业结合,使工业遗产融入城市功能系统中得到有效保护。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将整体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老工业区的复兴,增强工业城市的特色和促进工业城市向文化城市转型。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有:①填补了重庆市工业遗产系统理论研究的不足。首次调查摸清工业遗存现状分布,构建从整体到局部的评价城市工业遗产的方法,提出六十处有价值的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纳入名城保护制度和城市规划保护体系。②建立重庆地方工业遗产基本理论框架。目前重庆还没有完整的工业遗产保护理论体系,本研究针对性地提出重庆工业遗产保护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思路、理论导则、工作机制和操作程序,保护措施和方法针对本地工业遗产的实际和特点,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可实施性。③提出工业遗产整体性保护与利用对工业城市振兴意义重大的观点。论述整体性保护工业遗产的理论和方法,强调工业遗产技术价值的独特性,详述了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城市规划编制的方法和要点,指出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必须与老工业地区的更新整体规划。
梁志平[9](2010)在《太湖流域水质环境变迁与饮水改良:从改水运动入手的回溯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近现代太湖流域的水质环境变迁与饮水改良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对以往研究成果进行评析、充分挖掘资料的基础上,从环境、政府、社会、技术四个层面探讨了晚清至改革开放初期太湖流域水质环境变迁过程与饮水改良活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展现这一复杂的历史过程。在开埠后的一百多年时间里,随着西文工业的传入,城市的扩张,太湖流域地表水水质环境变迁机理经历了一个由自然的污染向人为的工业污染和化学污染转化过程。在晚清时期,水体污染主要是由河流自然的淤塞与居民生活造成,水质恶化主要发生几个大的城市;民国时期,特别是一战后,因各地工业的发展,工业与化学污染源没有得到有效的处理,逐渐超出了水体的自净能力,以致污染面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城市出现了水质污染与饮水危机;解放后,这种污染进一步延续,并扩大到广大乡村地区,地表水水质彻底恶化,饮水危机全面暴发。面对不断恶化的饮用水水质,中国传统的有关水源保护知识与体系显得有些苍白无力。清代的饮水改良尚未成为官方日常工作的基本内容,成效与范围都十分有限。民国时期的改水活动已相当成熟,特别是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饮水改良作为各级政府日常工作内容之一,在各地广泛推行起来。同时,颁布了部门齐全、种类繁多的法律法规,规范饮水改良活动,有力的推动了改水活动的展开。不过,改水活动虽然在一些城区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经费缺乏以及战争的影响,最终常常无法得到完整的实施,完美的改良计划只是停留在纸上。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改水活动,虽说在城区通过建设自来水等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广大农村地区,由于缺乏经费与科学指导,以运动形式,按照任务,强行推广土井。在要求农民自筹开挖土井经费与材料的情况下,为完成任务,农民一再降低土井的标准,最终导致开挖了数量庞大泥井,这些泥井完全不合卫生,水质很差,农民大都不使用的,饮水条件基本没有得到改善。直到拨乱反正以后,农村地区才开始了真正科学意义上的改水活动。
顾定海[10](2009)在《做好“水上经济”大文章》文中指出“这曲曲折折的10里水路,有8道弯口,道道别样的风景,真让人太惊喜了!”“50多分钟的游程,感觉不到任何一点异味。坐船游览苏州河,这是多少上海人多少年的梦啊!”国庆节前夕,由普陀区政府筹划组建的苏州河水上旅游项目,在万众瞩目下正式启动,9月25日,“苏州河游”首开?
二、苏州河旧貌变新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苏州河旧貌变新颜(论文提纲范文)
(1)空间视阈下王安忆的上海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缘由 |
第二节 研究意义与价值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一、王安忆上海书写的研究综述 |
二、空间角度对王安忆作品的研究 |
第四节 空间转向 |
一、空间理论 |
二、文学空间 |
第一章 城市中的物理空间 |
第一节 家庭居所 |
一、家居中的器物 |
二、器物的象征性 |
第二节 弄堂空间 |
一、弄堂的建筑风格 |
二、弄堂承载的文化 |
第三节 多元的上海城 |
一、上海的“繁华旧梦” |
二、上海的“新天地” |
第二章 城市空间的权力对峙 |
第一节 性别空间 |
一、传统男权文化空间中的女性意识觉醒 |
二、女性意识的高度自觉 |
第二节 城乡二元文化空间 |
一、城市空间与边缘空间:文化记忆断裂 |
二、城市空间与边缘空间:精神互补 |
第三章 城市空间中的生存体验 |
第一节 孤独的生存焦虑感 |
第二节 独特的审美体验 |
第三节 温和的人道主义 |
第四章 空间视阈下王安忆上海书写的价值 |
第一节 对城市价值观念的反思 |
第二节 对人类生存方式的反思 |
第三节 坚守对人类文明价值的追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2)城市记忆的内涵及建构路径研究 ——以上海渡口记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记忆研究与文化记忆的兴起与使命 |
第一节 从心理记忆到社会记忆 |
第二节 从社会记忆到文化记忆 |
第三节 文化记忆的兴起与使命 |
第四节 全球化与数字化时代下的记忆 |
第五节 记忆研究对城市记忆研究的启发 |
第二章 城市记忆的核心内涵 |
第一节 城市记忆的基础:城市历史 |
第二节 城市记忆的功能:城与人的建构 |
第三节 城市记忆的目的:身份认同 |
第三章 城市记忆的建构路径 |
第一节 当代中国城市记忆建构的基本经验 |
第二节 当代中国城市记忆建构的成就与反思 |
第三节 城市记忆建构的基本路径 |
第四章 城市记忆建构的案例研究:上海渡口记忆 |
第一节 上海渡口发展的历史脉络 |
第二节 上海渡口记忆要素与价值分析 |
第三节 上海渡口记忆建构的总结与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上海历史上的渡口和渡线 |
致谢 |
(3)探析上海旧里弄商业化改造中的动线更新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上海旧里弄商业化改造的现状 |
第一节 上海旧里弄现状分析 |
一、旧里弄原有空间布局 |
二、旧里弄居住功能局限性 |
三、旧里弄的存量及分布情况 |
第二节 上海旧里弄更新改造历程 |
一、初级修缮加固阶段(1949-1989年) |
二、功能改善修复阶段(1990-1998年) |
三、保护性开发的尝试阶段(1999-2008年) |
四、作为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发展阶段(2009-) |
第三节 里弄建筑商业化改造的优越性 |
一、里弄建筑所处的城市位置有利于商业发展 |
二、里弄建筑与文化商业的契合 |
三、有利于提升市民对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
四、有利于发扬上海的历史文化 |
第四节 里弄建筑商业化改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
一、对旧里弄建筑的研究和保护思路的问题 |
二、旧里弄建筑结构在更新改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
三、旧里弄区域空间布局在更新改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现代商业动线的理论和规划策略 |
第一节 现代商业动线及相关概念 |
一、商业动线基本概念 |
二、现代商业动线系统 |
第二节 现代商业动线的运动形式分析 |
一、线性式 |
二、环流式 |
三、网状式 |
四、放射式 |
第三节 现代商业动线的目的性设计 |
一、动线目的性设计的评价指标 |
二、动线目的性设计的原则 |
第四节 影响现代商业动线设计的相关要素 |
一、商业建筑装饰影响动线效益 |
二、指示系统设计助力商业动线 |
三、景观环境设计影响商业动线成效 |
四、业态布置对商业动线的引导作用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上海旧里弄商业化改造动线更新设计方法 |
第一节 上海旧里弄商业化改造动线更新的原因与优势 |
一、上海旧里弄的区位优势促使商业改造的动线更新 |
二、优化里弄商业动线有益于里弄历史文化的保护 |
三、上海旧里弄优化动线后便于改造为商业空间 |
第二节 上海旧里弄商业化改造中动线更新的原则 |
一、延续城市和旧里弄街区肌理 |
二、融入城市文脉结构 |
三、体现现代商业动线精神 |
四、改造要保存历史文化信息 |
第三节 外部动线的更新设计方法 |
一、城市交通网络系统分析法 |
二、城市环境景观分析法 |
第四节 内部动线的布局更新设计方法 |
一、扩与通的设计方法 |
二、聚与疏的设计方法 |
第五节 内部动线的景观设计方法 |
一、复古倾向的设计方法 |
二、新旧共存倾向的设计方法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商业化动线设计案例浅析及项目设计实践 |
第一节 田子坊的商业化改造设计背景 |
一、原里弄状况 |
二、商业化改造战略的提出 |
第二节 田子坊商业化改造动线更新设计分析 |
一、项目概况 |
二、规划结构 |
三、外部交通动线设计 |
四、内部交通动线设计 |
第三节 田子坊商业化改造动线更新设计评价 |
一、优点分析 |
二、缺点分析 |
第四节 上海贵州路西里弄区交通动线实验性改造实践 |
一、项目概况 |
二、项目设计思路 |
三、项目改造实践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论着、作品) |
毕业设计实践 |
致谢 |
(5)苏州河边说苏州(论文提纲范文)
海派文化中的姑苏密码 |
地图上的苏州元素 |
(7)以影像文化为议题的中学美术课程与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本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一) 视觉艺术教育发展的新动向 |
(二) 教学理论发展的新动向 |
(三) 本研究的意义 |
二、世界发达国家以影像文化为议题的中学美术课程与教学的现状 |
(一) 视觉艺术课程标准中关于新媒体艺术的论述 |
(二) 以影像文化为议题的中学美术课程与教学的现状 |
1. 摄影 |
2. 电视、电影、广告等动态影像 |
3. 计算机、虚拟网络技术所产生的数字影像 |
4. 当代新媒体艺术作品 |
三、我国中学以影像文化为议题的美术课程与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
四、课程开发与实践———“记录静安即将消逝的色彩” |
(一) 课程设计思路 |
(二) 课程设计 |
(三) 单元教学设计及实施 |
(三) 教学实践成果 |
五、结语 |
(8)重庆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与城市振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1 绪论 |
1.1 工业遗产保护是世界性新课题 |
1.1.1 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提升 |
1.1.2 工业城市独特的文化价值 |
1.1.3 重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的要求 |
1.2 国内外工业遗产保护概述 |
1.2.1 国外工业遗产保护的兴起与发展 |
1.2.2 国内工业遗产保护动态 |
1.2.3 重庆工业遗产保护的萌发与起步 |
1.3 研究内容、意义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意义 |
1.3.3 研究方法 |
2 重庆工业发展史评 |
2.1 第一阶段:近代工业初创时期(1891-1937) |
2.1.1 重庆开埠与近代工业兴起 |
2.1.2 主要工业特征 |
2.1.3 从农业城市向工商业城市演变 |
2.2 第二阶段:陪都工业兴盛时期(1938-1949) |
2.2.1 全国工业第一次内迁 |
2.2.2 战时工业性质 |
2.2.3 近代工业的壮大 |
2.3 第三阶段:现代工业奠基时期(1950-1963) |
2.3.1 奠基重工业城市地位 |
2.3.2 重工业典型企业 |
2.3.3 发挥现代重工业城市辐射作用 |
2.4 第四阶段:三线建设加速时期(1964-1980) |
2.4.1 中国现代工业建设的第二次内迁 |
2.4.2 三线建设主要内容 |
2.4.3 三线建设对城镇体系形成的推动 |
2.5 第五阶段:改革开放后重庆工业的新时期(1980 至今) |
2.6 本章小结 |
3 重庆工业遗产类型与特征 |
3.1 工业遗产分布特点 |
3.1.1 三条工业聚集带 |
3.1.2 靠山、隐蔽、分散 |
3.1.3 多中心组团式 |
3.2 工业遗产空间环境的山地特色 |
3.2.1 与环境相融合的整体性 |
3.2.2 与地貌相结合的层次性 |
3.2.3 与重工业相联系的标志性 |
3.3 工业遗产类型特征 |
3.3.1 行业性质 |
3.3.2 建筑形态 |
3.3.3 结构形式 |
3.4 工业建筑风格特征 |
3.4.1 折衷式 |
3.4.2 仿苏式 |
3.4.3 古典中式 |
3.4.4 传统民居式 |
3.4.5 重工业建筑形象 |
3.5 本章小结 |
4 工业遗产保护理论与策略 |
4.1 国外工业遗产保护理论的兴起和发展 |
4.1.1 国外工业遗产保护国际宪章 |
4.1.2 国外工业遗产保护理论研究的趋势 |
4.1.3 工业遗产整体性保护典型案例经验 |
4.1.4 西方工业遗产保护的启示 |
4.2 国内工业遗产的保护发展 |
4.2.1 国内工业遗产保护认识的觉醒 |
4.2.2 国内工业遗产保护理念和实践探索 |
4.3 重庆工业遗产保护挑战与机遇 |
4.3.1 面临的主要问题 |
4.3.2 保护工业遗产对重庆城市发展的意义 |
4.3.3 重庆文化建设中的时代机遇 |
4.4 构建工业遗产保护理论框架 |
4.4.1 坚持保护基本原则 |
4.4.2 明确保护核心理念 |
4.4.3 制订保护目标要求 |
4.4.4 筹划保护方法程序 |
4.5 重庆工业遗产整体性保护策略 |
4.5.1 整体性保护是遗产保护的主攻方向 |
4.5.2 整体保护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4.5.3 工业遗产整体性保护的特点 |
4.5.4 规划先行是整体保护的技术保证 |
4.6 本章小结 |
5 工业遗产价值评价与保护制度 |
5.1 工业遗产价值特征 |
5.1.1 价值综合评判 |
5.1.2 认定工业遗产本质特征 |
5.2 重庆工业遗产的独特价值 |
5.2.1 重庆工业遗产价值综述 |
5.2.2 抗战工业遗产的珍稀性 |
5.2.3 三线建设工业遗产的特殊性 |
5.2.4 山地工业遗产的典型性 |
5.3 价值评价方法 |
5.3.1 评价方法可行性的探索 |
5.3.2 建立合理有效评价方法的原则 |
5.3.3 评价方法指标体系的确立 |
5.3.4 重庆工业遗产价值评价方法与实践 |
5.4 工业遗产保护制度的完善 |
5.4.1 建立登录制度 |
5.4.2 重庆工业遗产登录对象的选择 |
5.4.3 登录制度及指定制度的运作建议 |
5.5 工业遗产保护法制建设 |
5.5.1 强化保护法制建设 |
5.5.2 建立地方工业遗产保护法规体系 |
5.5.3 保护级别的划分与确定 |
5.6 本章小结 |
6 保护规划编制及实施 |
6.1 提升工业遗产在城市规划体系中战略地位 |
6.1.1 强化工业遗产保护优先的规划地位 |
6.1.2 在总规划中保护专项规划的确立 |
6.1.3 工业遗产保护在控规中的全面落实 |
6.2 工业遗产保护专项规划 |
6.2.1 充分认识工业遗产保护专项规划的作用和意义 |
6.2.2 保护规划基本原则 |
6.2.3 保护规划主要内容 |
6.2.4 重庆专项规划建议 |
6.3 工业历史风貌区保护规划 |
6.3.1 历史风貌区保护规划要点 |
6.3.2 保护发展统筹与协调 |
6.3.3 保护规划的城市设计方法 |
6.4 规划实施举措 |
6.4.1 政府职能到位是关键 |
6.4.2 民间参与的政策引导 |
6.4.3 加大社会宣传和参与力度 |
6.5 案例分析:重钢工业历史风貌区保护性规划 |
6.5.1 百年重钢历史见证 |
6.5.2 国内外钢铁工业遗产保护实践比较研究 |
6.5.3 确立保护钢铁工业技术价值特征的规划思路 |
6.5.4 规划保护策略 |
6.5.5 规划保护方案 |
6.5.6 保护规划的实施 |
6.6 本章小结 |
7 工业遗产利用与更新 |
7.1 保护与利用的互促关系 |
7.1.1 利用是保护的有效途径 |
7.1.2 保护前提下的再利用 |
7.1.3 再利用原则[142] [143] |
7.2 工业遗产地段与环境再利用策略 |
7.2.1 整体定位与规划 |
7.2.2 环境治理与改善 |
7.2.3 以工业遗产主题展示为导向进行综合发展 |
7.2.4 多模式的再利用 |
7.2.5 小规模渐进式更新 |
7.3 工业历史建筑的再利用更新方法 |
7.3.1 再利用设计理念 |
7.3.2 建筑更新手法 |
7.3.3 再利用的技术措施 |
7.4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
7.4.1 新的朝阳产业 |
7.4.2 工业遗产的文化优势 |
7.4.3 利用工业遗产发展重庆创意文化产业 |
7.4.4 工业文化旅游方兴未艾 |
7.5 重庆工业遗产整体利用建议 |
7.5.1 嘉陵厂、特钢厂历史风貌区创意产业集聚区构思 |
7.5.2 重钢历史风貌区工业文化博览园再利用构思 |
7.5.3 天府煤矿历史风貌区工业旅游休闲区再利用构思 |
7.5.4 长安厂滨江历史风貌区商业休闲综合区再利用构思 |
7.5.5 特殊地段工业历史建筑再利用 |
7.6 本章小结 |
8 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与城市振兴 |
8.1 推动城市老工业区复兴 |
8.1.1 城市复兴运动与工业遗产保护利用 |
8.1.2 工业遗产保护助推工业城市复兴 |
8.2 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
8.2.1 实现低碳城市目标 |
8.2.2 利用工业遗产价值构建紧凑型综合城区 |
8.3 重塑工业城市鲜明特色 |
8.3.1 老工业城市文脉的保护和发扬 |
8.3.2 强化重庆工业城市形象 |
8.4 推动走向文化城市 |
8.4.1 工业遗产保护促进城市文化振兴 |
8.4.2 从功能城市到文化城市 |
9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9)太湖流域水质环境变迁与饮水改良:从改水运动入手的回溯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起:饮水危机 |
二 学术史回顾、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
三 主干资料与史料价值判断 |
四 太湖流域水环境特点 |
五 基本概念阐释 |
第一章 居民传统饮用水源与结构 |
第一节 低位平原区 |
一 浦江低平原 |
二 嘉湖低平原 |
三 阳澄淀泖低平原 |
第二节 高位平原区 |
一 滨海高平原 |
二 沿江高平原 |
三 太湖以西 |
第三节 丘陵山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近代以来太湖流域水质变迁与饮水危机 |
第一节 低位平原区 |
一 浦江低平原 |
二 嘉湖低平原 |
三 阳澄淀泖低平原 |
第二节 高位平原区 |
一 滨海高平原 |
二 沿江高平原 |
三 太湖以西 |
第三节 丘陵山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晚清饮水改良:传统与现代 |
第一节 传统应对 |
一 浚河以洁饮料 |
二 城外远汲与乘潮而汲 |
三 明矾沉清 |
四 水灶业的兴盛与扩张 |
五 凿井而食 |
第二节 刺激仿效下的新应对 |
一 原水处理:沙滤水 |
二 现代供水设施:自流井与自来水 |
三 水源管理:法律法规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民国饮水改良:变革与创新 |
第一节 饮水改良的认知与管理 |
一 饮水安全的认知 |
二 卫生运动中的饮水宣传 |
三 饮水卫生与饮水改良的管理:依法改水 |
四 改水试点 |
第二节 提倡建设与使用自来水 |
一 有自来水城市:扩大自来水供应面,特别是平民供水 |
二 成功兴办自来水的地区:曲折中推进 |
三 无自来水城市:提倡与反对 |
第三节 自流井的推广 |
一 低位平原区 |
二 高位平原区 |
第四节 井水消毒与改良 |
一 井水消毒 |
二 土井改良 |
第五节 控制污染源,保护水源 |
一 工业污染源管理:以染坊、造纸为代表 |
二 生活污染管理:粪管、生活污水、垃圾管理 |
第六节 疏浚河道 |
一 低位平原区 |
二 高位平原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建国后饮水改良:运动化与形式化——以水井为中心 |
第一节 低位平原区 |
一 浦江低平原 |
二 嘉湖低平原 |
三 阳澄淀泖低平原 |
第二节 高位平原区 |
一 滨海高平原 |
二 沿江高平原 |
三 太湖以西 |
第三节 丘陵山区 |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 近代以来太湖流域水质环境变迁阶段分期 |
二 近代以来太湖流域水质环境变迁的时空差异 |
三 近代以来太湖流域水污染原因分析 |
四 近代以来太湖流域水质环境生态机制变迁 |
五 颠覆书本:重新认知晚清、民国、建国后改水活动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后记 |
四、苏州河旧貌变新颜(论文参考文献)
- [1]空间视阈下王安忆的上海书写研究[D]. 郑倩倩. 喀什大学, 2020(07)
- [2]城市记忆的内涵及建构路径研究 ——以上海渡口记忆为例[D]. 李娇.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8)
- [3]探析上海旧里弄商业化改造中的动线更新设计[D]. 钟垂贵. 苏州大学, 2018(04)
- [4]城市建设大变样[J]. 沈洁,刘捷.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8(04)
- [5]苏州河边说苏州[J]. 沈嘉禄. 档案春秋, 2017(11)
- [6]打破藩蓠的合并[J]. 钱亦蕉. 新民周刊, 2015(44)
- [7]以影像文化为议题的中学美术课程与教学研究[J]. 徐耘春. 美育学刊, 2013(05)
- [8]重庆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与城市振兴[D]. 许东风. 重庆大学, 2012(02)
- [9]太湖流域水质环境变迁与饮水改良:从改水运动入手的回溯式研究[D]. 梁志平. 复旦大学, 2010(11)
- [10]做好“水上经济”大文章[N]. 顾定海. 联合时报,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