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充满梦幻的艺术之城——巴黎(论文文献综述)
李唐[1](2021)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小说中的一股暗流 ——纳撒尼尔·韦斯特小说创作研究》文中指出在美国现代文学史上,纳撒尼尔·韦斯特是一位个性独特的作家。他的主要作品是集中发表于20世纪30年代的四部小说,但在30年代,他的小说或是主流评论家眼中的粗鄙、拙劣之作,或一经问世便被淹没在时代主潮中。20世纪50年代之后,韦斯特文名大起。他的小说被视为“完美的艺术品,胜过他那代人留下的任何东西”。他本人被认为是20世纪前期“被忽视的才华横溢的主要作家”,是堪与海明威、菲茨杰拉德、福克纳等文坛翘楚比肩的一流作家。美国的韦斯特研究在上世纪60年代和90年代先后出现两次热潮,期间不乏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涌现出来。但韦斯特研究在我国并未形成规模,与之相关的评论文章寥寥可数,学术价值较高的研究成果尚不多见。在过往的韦斯特研究中,未曾有人就韦斯特创作的独特之处,充分阐释他的小说何以在30年代屡遭责难,而在其作古后的后现代时期备受推崇。本文以分析韦斯特四部小说与美国30年代文坛主旋律相悖的文学特征为主线,同时以韦斯特小说连带其精神生活原型,分析其思想特质。在明、暗两条线索的交织中,解读韦斯特独具感知力和尖刻性的小说创作,开掘韦斯特小说的独特价值。《鲍尔索·斯奈尔的梦幻生活》是韦斯特的第一部小说。早期评论家普遍谴责这部小说,将它盖棺定论为一本没有价值的小册子。时至今日,即便是在韦斯特研究成果相对丰硕的美国学界,也少有人论及这部作品。韦斯特在小说中借主人公鲍尔索之口恶意嘲弄宗教、艺术和生活。鲍尔索是一个颇具自传色彩的形象,他对犹太教的嘲辱态度派生于韦斯特对自身犹太血统的憎恨情绪;他在揶揄天主教和基督教神话时表现出的矛盾心理派生于韦斯特模糊的文化身份认知。正是基于身份感的撕裂和矛盾的文化心理,韦斯特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一种忧郁悲观而又惯于嬉笑怒骂的文化气质。他在嘲弄艺术的过程中,泛用令人作呕的文饰和意象,甚至将描写丑陋污秽的艺术世界发展成为一种兴致。他在嘲弄生活的过程中,频繁运用超现实的笔法将生活写得荒唐、痛苦,却又屡屡否定超现实主义以精神渴望的力量对世界的修复和再创造。这部小说透视出韦斯特在创作之初矛盾、阴郁的心理特征和精神气质,透视出他达达般的艺术态度和生活感受。更重要的是,它奠定了韦斯特小说悲观、消极的基本论调。也正因此,这部小说在30年代的美国文坛迥然独异,且难于被评论界所接受。《孤心小姐》是韦斯特的代表作,这部小说清晰地呈现出韦斯特文学的核心主题:现代人的执着追求与追求无果后的精神幻灭。小说中的世界被一张由暴力和色情交织而成的网笼罩着,其中的人物无一例外地挣扎在苦难之中。他们所遭受的是一种染有愤懑感和绝望感的精神疾苦。尽管他们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探寻苦难的出口,但殊途同归,所有的精神探索都以幻灭告终,没有人能够获得救赎,这就使他们从根本上质疑生活的意义和人之存在的目的。这些人物多以人格破碎的意象派特征见于文本,他们派生于韦斯特对大萧条时期美国社会的独特理解。韦斯特深切地感知到彼时的美国已然沦为一座精神荒岛,因而他竭力刻画一个紊乱、破碎而又弥漫着苦难的世界,侧重表现这个世界中人们的精神文化危机。与同时期主流文学不同的是,这部小说并非出自对历史的真实描摹,但却更加明确而尖刻地书写出时代危机之下的病态社会。因而,尽管它在彼时的美国文坛尤显独步,却同样是时代的忠实缩影。《难圆发财梦》是韦斯特笔下招致诟病最多的作品,评论界关于这部小说的谴责之辞主要集中在两种观点上:这是一部模仿阿尔杰小说的拙劣之作;这部小说毫无价值可言。这些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基于部分评论家对韦斯特创作意图的误解。韦斯特固然摹写阿尔杰英雄,模仿阿尔杰的语言风格和叙述方式,但这是他以戏仿技法改写阿尔杰小说的结果,其目的在于颠覆以美国梦为代表的美国传统价值观念。这部小说在反映美国恐怖氛围方面百无禁忌。韦斯特塑造出颇具政治色彩的可怖形象,让其频频制造社会恐慌,并以美国理想为口实,实现独裁统治。韦斯特以此暗示美国社会弥漫着法西斯政治恐惧,这种恐惧更像藏匿在人们灵魂深处的恐怖幽灵,终将导致人们的精神世界分崩离析。彼时的美国作家普遍关注时代危机之中社会大众的心理需求,他们在书写美国梦的时候往往注重表现其在精神层面的升华。韦斯特则竭力说明,美国梦是将美国推向末路的噩梦。这部小说不仅颇为尖刻地解构了美国传统价值观念,它也是美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呼吁人们警觉本国法西斯主义的作品。《蝗灾之日》是韦斯特的最后一部小说,也是描写好莱坞最好的作品之一。韦斯特在这部小说中以描绘好莱坞艺术世界为契机,完成了对美国现代文明和整个西方世界的终极书写。韦斯特以超现实的笔法描绘出一个怪诞离奇的好莱坞世界,这个世界是他将自己在好莱坞的所见所感作以艺术加工之后的结果,他旨在以此影射花哨而虚假的美国现代文明。小说中的人物都是好莱坞边缘人,他们是病态文化的符号,也是人类痛苦的缩影。当他们被生活逼到绝境,在他们的绝望中衍生出一种可怕的混乱力量,这种力量可以毁掉好莱坞,也可以毁掉整个世界。韦斯特以此隐喻大萧条时期美国大众心底的绝望一旦被触动,转而将变成一种不可抑制的毁灭性力量。与此同时,韦斯特在这部小说中营造出一种末世般的狂暴氛围,并在这种氛围中将他一以贯之的悲观、绝望情绪推向了极致。彼时的美国正努力从大萧条中恢复过来,韦斯特却着意宣告,精神文化危机所带来的不仅是现代文明的衰落,更是人类史上的灭顶之灾;美国已处在末路,整个世界正濒临毁灭。韦斯特小说创作的独特之处根源于他罕见的感知力和尖刻性,他不仅洞悉到同时代人不曾察觉的、潜藏在人们灵魂深处的绝望,更在创作中一以贯之地深度刻画这种绝望。黑色不是杂糅进韦斯特某一部小说的色彩,而是他文学创作的主调。他的小说就像一股暗流,悄然涌动在30年代文坛主流之下。那一时期的人们普遍关注外化的剧烈社会冲突,他们的社会心理尚未察觉到这股暗流的存在,他们所看到的只是韦斯特小说粗鄙、拙劣的外观,因而他们不喜欢,更不理解韦斯特小说。时至50年代,韦斯特悲观、绝望的精神气质成为二战之后人们的普遍心理情绪,他小说中那股静静流淌在人们灵魂深处的暗流,成为澎湃于后现代时期主流文坛之上的浊流。韦斯特小说的价值也正在于这种独特的感知力和尖刻性,他笔下的黑色世界包孕着他所掘示出的社会本真。在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小说史上,韦斯特是对现代人精神世界认知尤深的作家,也是最早感知到美国社会中的某些症结并将其公之于众的作家。从这个角度来说,他是一位颇具社会良知的作家。从被谴责、被排斥到拥有一定数量的读者,韦斯特小说不仅是30年代美国社会的透视镜,透过他的小说也可以看到现代人社会心理的嬗变。
赵燕茹[2](2021)在《象征主义画家古斯塔夫·莫罗的隐喻性图式表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古斯塔夫·莫罗作为法国十九世纪传统绘画的继承者,在古典技法与精神思想领域造诣深厚,同时其艺术作品体现出多重思想性。艺术创作本身是艺术家进行隐喻与诠释的过程,莫罗艺术观念的先锋性,时至今日仍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研究古斯塔夫·莫罗作品的隐喻性表达对理解其作品意义重大,对理解后期野兽派作品也大有助益。当下国内美术研究的注意力集中在受众较为广泛的象征主义画派,但是对象征派画家古斯塔夫·莫罗的研究动态尚缺乏具体而详实的论述。本文将古斯塔夫·莫罗作品中的隐喻性特征作为研究重点,主要运用作品分析法、对比研究、图文互证等方法对其艺术作品进行详细的分析与论证,探讨隐喻性的绘画观念对当下绘画艺术创作的启发与借鉴。本文以古斯塔夫·莫罗的绘画作品中的隐喻性特征为切入点,全文基本架构分为四部分。首先从莫罗的求学经历及其绘画形式语言等方面展开。莫罗的艺术历程对绘画形式语言的转变产生了重要影响。其次,结合十九世纪欧洲社会文化背景对莫罗绘画中的隐喻性所产生的原因进行探讨,论文指出莫罗隐喻性的绘画风格具有象征主义文学和浪漫主义的特点。再次,从图像角度对莫罗绘画作品中神话题材和女性题材着重进行研究,结合绘画背景及艺术历程对神话题材中所体现“理性”、“神性”以及“叙事性”进行重点讨论。对女性题材中以经典形象“莎乐美”为重点讨论,探究莫罗作品中对女性的情感态度。最后,莫罗隐喻性的绘画风格对野兽派马蒂斯、乔治·卢奥的艺术风格发展起到了重要影响,也为当下艺术创作提供了借鉴与思考。
于月龙[3](2020)在《马克·夏加尔绘画中的“真实性”》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的“真实性”首先是一种视角,是对绘画艺术中“真实”的分析和探索;同时本文中的“真实性”是指现实生活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统一程度。本文以夏加尔为例,探讨他是如何通过绘画艺术来探索和表达“真实”。夏加尔的绘画打破了常规的视觉经验,摆脱了客观现实和透视规律的束缚,试图表达一种更为深刻的“真实”,他始终相信人们能通过反常理的图式找到对真实世界的诠释,所以,虽然夏加尔的作品乍看是无理性的场景拼贴和虚幻的梦境,但是都是他精神世界的真实。他的绘画并没有在现代主义各种思潮地冲击下迷失自我,而是更加坚定地在真实自我的引领下追寻自己的艺术之路,寻求绘画的答案,探索绘画的“真实性”。夏加尔的绘画作品中那超脱自然的梦幻空间、不合常理的形象、深情跳跃的色彩、轻松自由的表现方式,以及给观者浪漫、梦幻、神秘、诗意、惊奇、律动、自由的感觉,其实都是对自己内心世界的真实表达。为了使得这种“真实”得以表达,夏加尔进行了大量的尝试,最终以独特的面貌呈现于世人,在带给观者神秘而梦幻的感觉的同时,也带给观者无尽的遐想。夏加尔的绘画艺术既极具观赏性,又隐含着浓烈的民族文化和个人情怀,不仅带给观者强烈的对于“真实性”的思考,也引发了观者精神情感的共鸣。他既是探索绘画“真实性”的勇士也是通过绘画表达人类精神情感的高手,是当之无愧的现代绘画大师。
崔东伟[4](2020)在《本雅明城市空间理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雅明是城市空间理论的先驱之一,他一生中在多座城市中“闲逛”。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本雅明获得了世界性的声誉。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张旭东等人对本雅明的翻译和引进,我国形成了一股本雅明热。如今,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持续推进,城市空间理论越来越占据学者们的视线。作为率先关注城市的少数人,本雅明以其诗一般的语言观照着现代城市变迁带给人空间感受方式的转变。他的城市理论并未建立在某种理论的框架下,他也没有建立起完整周密的城市空间理论,但是他为城市空间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开拓了现代人观察城市的视角。本论文分为四部分。绪论主要介绍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状况等,为接下来的几章做准备。第一章主要讨论城市空间理论的内涵,将城市空间理论分为三个大类,即马克思主义的空间、社会学意义上的空间和现代性的空间,并对这三种类型的理论核心意旨和内涵作出分析。第二章是本论文的主体部分,主要研究本雅明城市空间理论的三个维度,即时间性维度、物质性维度和体验性维度。时间性维度主要探讨本雅明时间空间化的努力和现代人的瞬间体验,物质性维度主要讨论商品对人的影响和巴黎拱廊街作为商品的集中地而表现出的空间特征,体验性维度主要分析闲逛者在拱廊街内感到的时空错乱和陌生感。第三章思考了本雅明城市空间理论的意旨和启示意义。本雅明的理论意旨主要集中于对城市空间资本化的批判和碎片化的空间感知,这启示我们在解读城市时可以把城市作为文本,从而了解日常生活对城市居民的意义。本论文通过文本细读,结合现代以来的城市空间理论,对本雅明的城市空间理论进行阐释,希望对在城市中忙碌的人们有所帮助,也希望对现代城市空间的阐释尽一份力量。
朱槐涛[5](2020)在《论夏加尔童年经历对其绘画风格构建的影响》文中提出童年的经历会直接影响一个人性格形成。虽然影响性格的因素有很多,但基因遗传,家庭环境,宗教思想等是性格的形成及变化的最重要因素。夏加尔童年性格主要是受他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以及宗教思想等影响。夏加尔童年性格的形成是他童年生活经历的一部分,但它却影响了夏加尔后期绘画风格。他绘画的主题和内容是他在故乡维捷布斯克的童年生活。他的绘画形式是通过回忆童年生活而具马赛克式艺术。他的绘画情感来源于俄国犹太贫民的生活和宗教思想以及和妻子的浪漫爱情经历。夏加尔绘画中故乡维捷布斯克场景及人物的审美情趣主要是通过“意”与“象”来表现。即,稚嫩朴素的情意和梦幻神圣的景象。它主要是表现在故乡情感和宗教思想两个方面。本文主要从美学思想中的“真”“善”“美”三个角度来分析他的绘画美学特征。
徐亚男[6](2020)在《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四十年期间的藏族题材绘画创作是重建和挖掘中国美术现代性话语和精神品格最好的美学创造和体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出现了由工业、科技、信息等混合而成的前所未有的现代化发展局面,而藏族题材绘画创作正是伴随着社会文化的现代性转型,所体现出的藏族文化、中原文化和受西方文化冲撞融合的当代文化彼此之间的相互交融对话,正历经着不同于任何时期的文化格局、主题内涵、形式语言、审美价值等传统资源的现代形态转换。艺术家不约而同地从“英雄史观”的“集体叙事”方式转向“平民史观”的“个体叙事”,形式语言风格也实现了从“一元”到“多元”的繁荣局面的转变,共同加速着中国美术创作在全球文化格局中的翻天覆地的位置变化。具体呈现出四个方面的本质特征:其一,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形成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政治格局、东西方多元文化、藏族地域文化与相关美术基础设施共同推进的结果;其二,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主题内容是建立在多种文化资源的整合与现代审美方式的转换,进而建构出的具有本土文化内涵和主体性的现代艺术形态;其三,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内在形式语言演变不仅充当了中国美术现实主义美学的思想先锋,也印证着中国社会、中国文化的内在审美需求重新择取养分而进行的现代性探索的结果;其四,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是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与世界民族文化交融背景下形成的具有政治性、民族性、艺术性和当代性共存的代表“民族气派”和“国家形象”的美术现象。因此,对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生发、演进、演变过程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第一章将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分为1978年——1989年的精神重建与技法探索时期、1990年——1999年的文化交流与观念表达时期、2000年——2018年的当代品格与本体建设时期这三个阶段。以中国/西方、传统/现代、内部/外部、民族/世界等多组视角展开论点,对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作品产生的政治体制、文化定位、美术思潮、画家群体、形式语言、展览市场等内在和外在因素进行分析,准确定位出这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明显不同于任何时期的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整体格局、风格面貌、发展形态与价值取向。进一步探索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审美意蕴、艺术语言、绘画观念的现代性话语形态与中国社会、文化的内在转型需求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中国美术创作在新时代的再出发提供丰富的经验和思路借鉴。第二章是对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主题文化内涵进行建构。藏族题材绘画创作是以独特的青藏高原地域文化、藏民族人物精神气质、藏民族传统民族和民间文化区别于其他题材的绘画创作。这种厚重的藏文化内涵再次激活了藏族题材绘画创作在现代性话语探索中的表达属性和涵纳力,并显示出任何时代不曾有的广泛性和内涵深度。一方面,艺术家基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想象所衍生出的对“中华民族大团结”、“‘路’的隐喻——藏区新建设新成就”这两方面主题内容的阐述,进而分析藏民族与国家民族身份、民族政策、藏区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另一方面,艺术家通过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时代”这三组视角关系的全新思考,进而探索藏族题材绘画创作所蕴含的多元和谐文化观的表达。具体可细化为:自然环境——“人与自然”关系的解读、高原人形象——民族气质的体现、传统民族节日——民俗文化的深入、信仰与朝圣——宗教文化的解读这四个方面的主题内容,显示出藏族题材绘画不曾有的文化内涵演变。第三章是对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形式语言内在构成的分析,是从改革开放之前艺术本体语言“一元”的“传统形态”向“多元”的“现代形态”局面的转变。通过对藏族题材各画种的现实主义的中国化探索的归类,以及对油画、中国画这两个创作面貌齐全、创作数量庞大的画种形式语言的细化演绎,阐述这四十年的藏族题材绘画在现实主义美学思想和创作观念下所进行的中国美术形态内部语言规律演变,探究这四十年的中国文化需求和艺术家的创作心理、观察方式、审美取向、艺术本体语言形态生发的内在逻辑。第四章是对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价值和意义的研究。这四十年的藏族题材绘画创作是通过民族想象与主题拓展、风格重构与多元图景呈现对中国当代美术史起到了革新价值的建构。在人文性的审美演绎上以对“天人合一”的观念思考和对人类精神世界的重建凸显出藏族题材绘画丰厚的文化含量和精神内涵。更以其作品强烈的民族思想、民族情感和民族审美意蕴,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意志力,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豪感、自信心,重构了具有民族魂魄和时代精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形象。因此,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不仅是中国现当代美术史不可缺少的里程碑,也是改革开放四十年国家的现代化线性历史景观中重要的视觉文本。
刘丽娟[7](2020)在《杭州地铁站壁画艺术的地域性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地铁站壁画艺术是公共艺术的组成部分之一,更是地铁站空间公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座城市都有其地域性,蕴含着城市独特的文化,公共艺术便是展示一座城市文化与个性的窗口。地铁站壁画艺术的地域性设计不仅可以装饰地铁站公共空间,增添丰富的文化艺术氛围,同时也可以与公众进行情感沟通,活跃空间氛围,更大程度上促进城市文化的传播,为城市的发展带来更多积极的影响。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杭州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地域性尤为突出,杭州地铁站壁画艺术的地域性设计不仅美化了地铁空间环境,打破了单调的地铁空间氛围,还承载了杭州的历史与文化,展现了杭州城市的地域性,加深了公众对杭州的独特记忆。近年来杭州在不断修建地铁线路,地铁站壁画艺术也成为杭州地铁建设的重要项目之一,其独具特色的设计相对比较丰富和系统,可成为正在建设中的地铁站壁画艺术设计借鉴学习的范本之一,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本文对国内外地铁站壁画艺术地域性设计的优秀范例进行分析与借鉴,并从自然风貌、历史文化与民俗文化三个地域性元素深入剖析杭州现有的地铁站壁画艺术的地域性设计,研究发现其具有传播与认知城市文化、提升大众审美、弘扬地域性时代气息的艺术价值。本文通过对杭州地铁站壁画艺术的研究,力图从中找出其地域性设计的一些规律,提出其未来发展模式的设想,希望对地铁站壁画艺术的地域性设计理论有所丰富。
马丽[8](2020)在《伊丽莎白·毕肖普诗歌的色彩表达》文中指出伊丽莎白·毕晓普是二十世纪美国诗坛上最重要的诗人之一。极具个人风格与艺术价值的色彩运用是毕晓普诗歌写作的显着特点之一,她的诗作具有明晰的画面感,表现出了强烈的色彩意识与空间意识。色彩不仅仅是其诗歌的视觉性体现,也是诗人自身的审美与感知的外化,研究毕肖普诗歌的色彩表达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其诗歌内涵的全貌。毕晓普在创作之中始终强调忠于描述对象和细节情感,因此解读她的诗歌最好的方式之一就是使作品可视化,努力还原诗人想要在读者头脑和心灵中留下的某种视觉印象。毕肖普始终将色彩作为其诗歌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她创作的不同阶段,对色彩的使用方式和理念也在发生着相应的变化。不同于通常的直线型演进,毕肖普的色彩表达风格更像是一个回溯与超越的过程:她早期迷恋超现实主义,其笔下的色彩也多具有强烈的想象意味,强调对常规与现实的超越。而后在进入创作的成熟期后,毕肖普崇尚客观的写作品质得到了更显着的体现,她朝着更为传统的再现式艺术——印象主义回归,通过光线影响下各个物体细微的色彩变化,来描摹场景、烘托氛围,实现诗歌语言对灵魂、感觉和情绪的传达。在毕肖普的创作后期,诗人最终实现了上述两极的融合,立足于后现代的当下,形成了独特的文学审美维度与色彩表达方式,诗人在该时期完成的诗篇也被评论界普遍认为是她最优秀的作品。论文主要采用诗画结合的跨学科研究方法,应用色彩理论,立足诗歌文本,结合诗人创作观念和生活背景,探析诗画创作方法的相互渗透和现代美学思想在诗画领域的融通。本文采用双向分析法,一方面依照毕晓普创作风格的演进,结合诗人不同时期对各个艺术流派的吸收以及不同居住地的自然人文氛围的影响,挖掘色彩在其诗歌创作中的内涵差别。另一方面从分析颜色词的运用搭配到解读其在诗歌中的象征意义和美学内涵,研究毕晓普如何将色彩作为诗歌的比喻性桥梁,从关注色彩构成到色彩表达这一从外部世界深入至内部心灵,将内心世界外化的实现过程。
祝子怡[9](2020)在《本雅明艺术哲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艺术诞生于古希腊时期,原意为使不可见的东西成为可见的,而不可见的真理也隐匿于艺术之中。当艺术成为一种人类追求理性、真理的方式时,便上升至形而上的高度并与哲学并驾齐驱了,艺术哲学便由此产生。犹太教哲学家本雅明的艺术哲学是在现代化技术的发展进程中产生的,他将实际因素——技术置于艺术领域进行辩证分析,以达到他内心一直避而不答的“弥赛亚王国”,而对艺术的研究思考都源于对理性、真理的追求。他既惋惜传统艺术“灵韵”的消散,又以独特的敏锐视角捕捉到了现代复制艺术在艺术领域起到的进步作用,但对于现代复制艺术所隐藏的真理废墟,本雅明又希望弥赛亚能够为人类带来上帝的救赎意旨。同时,也正是由于本雅明对艺术的辩证态度,才留下可探析的研究空间。首先,本文通过对本雅明艺术哲学思想产生之初的历史背景与理论渊源进行分析,再通过对现代复制艺术生产过程中的艺术家身份的转化、艺术生产力技术的进步、艺术作品创造力的衰退、艺术消费方式的变更这四个方面的系统论述,阐明了较之传统艺术,本雅明的艺术生产理论中各个生产环节的变换更迭。其次,对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的审美进行对比,系统论述了“灵韵”作为传统艺术审美意识的产生与消散、艺术审美价值的产生与转变、“震惊”作为现代艺术审美意识的产生与变换,具体分析了自机械复制技术产生以来,传统艺术审美意识的发展变化与现代艺术所呈现的审美现状。再次,以本雅明艺术哲学思想的救赎理论为逻辑终点,论述了弥赛亚作为其救赎思想的源起,对本雅明艺术哲学思想产生的内在影响;阐析了艺术为本雅明所推崇的弥赛亚王国提供了救赎路径;以及希望人类、艺术、世界回归弥赛亚的美好愿景。最后,在科学化、智能化的当代背景下,对本雅明艺术哲学思想的独特魅力、理论价值、现实意义进行分析探讨,借鉴并承袭本雅明艺术哲学思想中产生的积极影响与合理因素,以此思考本雅明艺术哲学思想留下的现实启迪。
陈一雷[10](2020)在《21世纪以来好莱坞电影的空间建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后半叶,西方批评理论界开始了“空间转向”,学者们从地理、建筑等实体空间研究拓展至文学、艺术、社会等多个学科。人们不再停留在探讨物理空间,而是将空间与社会、政治、文化、种族、性别等联系起来进行思考,空间研究成为一个跨学科和交叉学科命题。电影作为以空间建构为重要手段来反映社会现实、建构虚拟世界的艺术形式,成为空间研究的重要对象。迄今,以空间视角切入研究电影之成果不在少数,但是,将21世纪近20年好莱坞电影作为一整体,系统、全面研究的成果并不多见。为此,本论文以相关空间理论为手段,对新世纪以来,好莱坞电影中具有代表性的题材进行一个整体观照,以期揭示其空间寓意。在好莱坞电影的研究中,类型片的视角较为常见,因为它很好地兼顾了市场、受众、商业等因素,突出了好莱坞工业体系中的影片共性,但缺憾也是比较明显的,例如类型的分法缺乏严谨逻辑、类型的内涵互有渗透、跨类型和反类型等情况带来的挑战等等。而事实上,好莱坞电影的实质是“类型其表,现实其里”的,它绝不是简单的商品和艺术品,而是意识形态、商业利益、社会舆论、艺术思维的角力场。因此在本论文中,弱化类型,偏重题材,分别以“都市”、“族裔”、“战争”和“科幻”四种题材片为重点,研究好莱坞电影空间呈现方式及其背后的深刻寓意。选择这四个种类,是因为它们均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同时在空间表现上独具特色,展现出电影创作者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对“自我”与“他者”关系的思考。除绪论外,论文共有五章。绪论部分,对本课题的研究背景,选题缘由,研究意义进行了交代;对21世纪好莱坞四种题材电影的整体面貌进行了概述;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考察,并指出其优点与不足,最后交代了论文的整体架构。第一章概述交代论文的理论框架、选择四种题材片的缘由以及章节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首先,论文阐明了论文的总体理论框架。接着,以分析西方空间批评转向入手,指出空间理论的跨学科特征,以及本论文使用的主要理论,即:借鉴了亨利·列斐伏尔和爱德华·索亚的三元辩证法,分别从第一空间(物质的和现实的)、第二空间(精神的和意识形态的)和第三空间(真实的,包容开放的)来讨论21世纪好莱坞4中题材片中的空间特征及其蕴含,同时结合电影艺术所特有的镜头空间呈现,挖掘空间艺术特色。最后,还对使用“题材”而非“类型”进行了说明,对为何选择四种题材以及四个章节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行了阐释。第二章聚焦都市题材片,讨论都市空间中人们的生存状态及其精神面貌。本章主要以《爱乐之城》《阳光小美女》《三块广告牌》《海边的曼彻斯特》《社交网络》等为研究对象,探讨都市空间中不同阶层的生活现状及其背后的现代指向。首先,论文对“景观”一词进行了界定,通过对德波“景观社会”理论实质的讨论,揭示现代社会通过视、听、影像等景观集聚,建立起一整套消费信仰,深刻主导着人们的消费理念。然后,从都市空间、家庭空间与网络空间三个方面,讨论了上述影片空间呈现的内容与形式。最后,论文指出:电影通过对景观的巧妙编码,美化了“美国梦”神话;通过小镇底层人的遭遇,传递出空间正义缺失与人际关系异化的信息;通过都市知识精英的竞争,反映了后资本主义时代知识作为生产力,重塑社会空间。第三章以族裔题材片为中心,讨论美国边缘群体的空间诉求。本章主要以《藩篱》《月光男孩》《绿皮书》《撞车》等代表作为研究对象,讨论了21世纪美国族裔题材电影中的种族、身份、文化冲突等问题。这些电影通过白人与生存状态的再现,反映了由于白人主流文化霸权,使得有色人种个人空间受到挤压,最终导致白人与有色人种之间的对峙与冲突。通过有色人种精神空间的再现,表达了有色人种的诉求。论文认为与历史上好莱坞种族题材电影不同的是,这些新世纪电影拓展了族裔空间,使得原先被边缘化的、甚至封闭的族群空间得以打开,传递出全球化时代,人类追求和平、公正、友好相处的积极思想,彰显了积极向上的社会精神风貌。第四章以战争题材片为对象,讨论好莱坞通过本土与异域空间的建构,以揭示电影“自我”与“他者”二元对立的后殖民思维范式,同时,分析通过战争与创伤话题的讨论,影片制作者所要表现的当下诉求。本章主要以《拆弹部队》《美国狙击手》《血战钢锯岭》《逃离德黑兰》等战争影片为研究对象,讨论了这些影片所表达的意识形态、人性与道德、历史与记忆等主题。“9·11”事件后,反恐战争成为美国的中心任务。战争题材影片担负起传递美国思想、展示美国力量的任务。因而,这些影片一方面通过战场空间另类英雄形象塑形,来宣示大国力量、展示难以撼动的霸主地位,以此来抚慰“9·11”事件给美国人带来的心理创伤。另一方面则通过异国与本土空间的二元架构,凸显了美国在各方面的优势,折射出“西优东劣”的后殖民主义思维模式。但这些作品除了表现出浓郁的意识形态思想之外,也反映了诸如记忆与创伤,人性与道德,杀戮与救赎等主题。第五章集中讨论科幻题材片,以揭示影片所折射出来的人与科技如何相处的思想。本章主要以《阿凡达》《降临》《水形物语》《她》等为研究对象,讨论了现代科技如何重构了现实世界与个人空间,揭示出这些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人类应如何正确对待现代科技的主题。随着后工业时代的来临,科技的高度发展,人类不断挑战自然,从而改变了世界的秩序。在带给人类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带来诸多问题。新世纪以来的科幻电影,通过狂欢化的虚拟空间建构,探讨了人与机器,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人工智能带来的问题,提出了人与自然,地球与外星人应和谐相处的问题,同时,也警示人们在后人类时代,人类应该理性地处理好人与机器的关系,克服享乐主义、人类中心主义等思维模式。论文从空间视角切入,通过对21世纪以来好莱坞电影中都市、族裔、战争和科幻题材电影的研究发现,上述题材的电影,空间设计独特,内蕴丰富。都市题材电影通过对都市不同景观的呈现,表达了在消费文化大潮裹挟下,现代人的精神危机和不同阶层都市人追求梦想、公平正义的美好愿望。族裔题材电影通过从对峙、敌意,走向互助、包容的族群与个人空间呈现,倡导一种理解、包容、和谐相处的积极思想。战争题材电影通过本土与异域中,“自我”与“他者”形象的呈现,一方面凸显美国人的英雄形象和霸主地位,抚慰了人们“9·11”事件精神上的创伤,另一方面则通过历史、记忆、创伤主题的展演,唤醒人们对人性与战争的反思。科幻片通过虚幻空间的塑形,揭示了当下现实社会,人类应该处理好科技与人类之间的关系,倡导人类在智能化时代理性利用科技的理念。通过对21世纪好莱坞四种题材中具有代表性的电影研究,论文的结论是:1)这些影片讨论了20与21世纪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打上了“后”时代特征的烙印,带有“后大都市”、“后工业”、“后殖民”与“后人类”等批评理论的诸多色彩;2)这四类题材片中,空间既是讨论社会诸多问题的媒介,同时也是影片表现的对象,透过空间既可以窥见美国社会万象,也能领略新世纪好莱坞电影的艺术魅力。进入21世纪,人类面临原来越多的问题,战争、瘟疫、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等等,相信本研究能为解决当今世界不同社会中的存在问题带来一定启发。21世纪以来,好莱坞优秀影片迭出,但因篇幅所限,另一些题材的优秀影片未能纳入研究,希望在未来的研究中进一步进行。
二、充满梦幻的艺术之城——巴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充满梦幻的艺术之城——巴黎(论文提纲范文)
(1)20世纪30年代美国小说中的一股暗流 ——纳撒尼尔·韦斯特小说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韦斯特小说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二节 研究意义与研究难点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难点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第一章 《鲍尔索·斯奈尔的梦幻生活》:朦胧粗晦的讥讽之作 |
第一节 宗教感受:精神痛苦之源 |
第二节 消极反叛的艺术态度 |
第三节 悲观虚无的生活感受 |
第二章 《孤心小姐》:无从救赎的精神危机 |
第一节 专栏读者:人间苦难的忠实缩影 |
第二节 玛丽与贝蒂:无路可遁的现代女性 |
第三节 施拉克:丧失信仰的“游魂” |
第四节 “孤心小姐”:没有教堂的“牧师” |
第三章 《难圆发财梦》:分崩离析的传统价值 |
第一节 劝世之言:美国梦想已然破灭 |
一、拙劣的模仿,还是高妙的戏仿? |
二、美国梦,还是美国噩梦? |
第二节 警世之语:美国自由岌岌可危 |
一、法西斯势力蠢蠢欲动 |
二、“赤色恐惧”悄然蔓延 |
第四章 《蝗灾之日》:终将消亡的现代文明 |
第一节 超现实的艺术世界 |
第二节 好莱坞“狂人”群像 |
一、好莱坞演员:“弗兰肯斯坦魔鬼” |
二、托德·哈克特:韦斯特的自画像 |
三、好莱坞电影迷:“来加州找死的人” |
第三节 破碎的狂欢世界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后记 |
(2)象征主义画家古斯塔夫·莫罗的隐喻性图式表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本论文的选题缘由及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章 古斯塔夫·莫罗艺术生平及绘画特点 |
2.1 古斯塔夫·莫罗艺术生平简述 |
2.2 绘画艺术特点 |
2.2.1 形式语言 |
2.2.2 题材内涵 |
第3章 古斯塔夫·莫罗绘画中隐喻性的产生原因 |
3.1 社会原因 |
3.2 文化原因 |
3.2.1 浪漫主义思想的继承 |
3.2.2 象征主义文学的继承 |
第4章 古斯塔夫·莫罗作品中图像的隐喻性 |
4.1 莫罗作品中神话题材的隐喻性 |
4.1.1 神话题材中“宗教性”的体现 |
4.1.2 神话题材中“神性”的表达 |
4.1.3 神话题材中的“叙事性”解读 |
4.2 莫罗作品中女性题材的隐喻性 |
4.2.1 时代下的女性 |
4.2.2 女性题材中的“莎乐美”形象解读 |
4.2.3 莫罗作品中对女性的情感体现 |
第5章 古斯塔夫·莫罗隐喻性绘画风格对后期野兽派发展的影响 |
5.1 对马蒂斯的影响 |
5.2 对乔治·卢奥的影响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古斯塔夫·莫罗部分作品图录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3)马克·夏加尔绘画中的“真实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概念界定 |
1.2 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第2章 马克·夏加尔的绘画艺术道路形成与生活真实的关系 |
2.1 时代文化背景 |
2.2 原生家庭与成长 |
2.3 学习与借鉴 |
第3章 马克·夏加尔绘画灵感来源和绘画语言与艺术真实的关系 |
3.1 灵感来源 |
3.1.1 宗教和民间活动 |
3.1.2 梦境与幻想 |
3.1.3 爱与回忆 |
3.1.4 最初的本能 |
3.2 绘画实践中的尝试与探索 |
3.3 夏加尔绘画的语言分析 |
3.3.1 画面的造型、秩序与空间方面 |
3.3.2 画面色彩与绘画痕迹方面 |
第4章 夏加尔绘画艺术对后世的启示 |
4.1 对现代绘画的价值与意义 |
4.1.1 夏加尔的绘画与德国表现主义的关系 |
4.1.2 夏加尔的绘画与超现实主义的关系 |
4.1.3 对后世绘画中空间的运用产生影响 |
4.1.4 对于绘画色彩的运用产生影响 |
4.2 对我的启示 |
4.2.1 绘画何须真实? |
4.2.2 绘画需要真实 |
4.2.3 如何表达绘画中的“真实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4)本雅明城市空间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研究主旨及其意义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一章 城市空间理论的内涵 |
1.1 马克思主义的空间:乡村的失落与生活方式改变了的空间 |
1.2 社会学意义上的空间:商品充裕和人情淡薄的空间 |
1.3 现代性的空间:瞬间体验和现代性焦虑的交织的场所 |
第二章 本雅明城市空间理论的维度 |
2.1 时间性维度:对空间的历史记忆和体验 |
2.1.1 时间的空间化:对城市空间的历史记忆 |
2.1.2 瞬间:对日常生活的体验方式 |
2.2 物质性维度:对商品世界的焦虑和拒绝 |
2.2.1 收藏品到商品:人与物亲昵关系的消失 |
2.2.2 巴黎拱廊街:展现商品的空间形式 |
2.3 体验性维度:闲逛者的城市体验 |
2.3.1 闲逛者:在拱廊街中的时空感受 |
2.3.2 闲逛者:无可奈何的陌生感 |
第三章 本雅明城市空间的理论意旨及其启示意义 |
3.1 资本化和碎片化的现代空间 |
3.1.1 对城市空间资本化的批判 |
3.1.2 碎片化的城市空间 |
3.2 本雅明城市空间理论的启示意义 |
3.2.1 将城市视为文本 |
3.2.2 关注日常生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5)论夏加尔童年经历对其绘画风格构建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童年经历与夏加尔的性格形成 |
第一节 生长的基因 |
一、家庭背景 |
二、家庭遗传 |
第二节 宗教的影响 |
一、犹太教的思想 |
二、犹太教的传承 |
第二章 童年经历在夏加尔绘画中的意象表现 |
第一节 稚朴的情意 |
一、稚童般的情怀 |
二、朴素般的意趣 |
第二节 梦幻的景象 |
一、地间的情怀之景 |
二、天间的神往之象 |
第三章 童年经历是构成夏加尔绘画中美感特征的因素 |
第一节 纯真之美 |
一、“真”的表达 |
二、物理镜 |
第二节 柔情之美 |
一、“善”的表达 |
二、情感场 |
第三节 奇妙之美 |
一、“美”的表达 |
二、心理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理论意义 |
三、选题实际意义 |
四、相关研究综述 |
五、研究对象及其相关概念界定 |
六、研究方法与手段 |
第一章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分期评述 |
第一节 精神重建与技法探索(1978-1989年) |
一、“精神家园”的重建 |
二、形式语言探索的“试验田” |
第二节 文化研究与观念表达(1990-1999年) |
一、文化研究的深入 |
二、机制转变和观念演化 |
第三节 当代品格与本体建设(2000-2018年) |
一、当代品格的文化定位 |
二、本体建设与视觉革命 |
第二章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主题内涵 |
第一节 民族大团结共同体意识的塑造与藏区新成就的歌颂 |
一、中华民族大团结——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塑造 |
二、“路”的隐喻——藏区新建设新成就 |
第二节 民族风情叙事与多元和谐的文化观表达 |
一、自然环境——“人与自然”关系的探索 |
二、高原人形象——民族气质的凸显 |
三、传统民族节日——民族文化的研究 |
四、信仰与朝圣——宗教文化的解读 |
第三章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形式语言 |
第一节 藏族题材绘画的现实主义内涵的中国化探索 |
一、藏族题材绘画的现实主义内涵的演变 |
二、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语言特征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油画创作的表现形式 |
一、对西方油画传统的研究与中国化转换 |
二、“油画民族化”命题的延续 |
第三节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中国画创作的形式语言 |
一、藏族题材水墨画的扩展与演化 |
二、藏族题材工笔画的复兴与重彩演化 |
第四章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价值意义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对中国美术史的建构 |
一、民族想象与主题拓展 |
二、风格重构与图景呈现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人文诉求 |
一、对“天人合一”观念的思考 |
二、人类精神世界的重建 |
第三节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对国家形象的塑造 |
一、对民族气派的生动阐述 |
二、大国形象的对外塑造 |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艺术家详情表 |
附录二 《美术》杂志中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收录情况(节选) |
附录三 相关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7)杭州地铁站壁画艺术的地域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第2章 地铁站壁画艺术地域性设计概述 |
2.1 地铁站的公共艺术 |
2.1.1 地铁站的艺术空间 |
2.1.2 地铁站的艺术设计 |
2.2 地铁站壁画艺术设计概述 |
2.2.1 作为公共艺术的地铁站壁画艺术设计 |
2.2.2 作为城市文化肌肤的地铁站壁画艺术设计 |
2.3 地铁站壁画艺术设计的地域性 |
2.3.1 地域性概述 |
2.3.2 国外地铁站壁画艺术的地域性设计 |
2.3.3 国内地铁站壁画艺术的地域性设计 |
第3章 杭州地铁站壁画艺术中的地域性特征 |
3.1 杭州地铁站壁画艺术设计背景 |
3.2 杭州地铁站壁画艺术的地域性设计 |
3.2.1 展现独特的自然风貌 |
3.2.2 蕴含厚重的历史文化 |
3.2.3 体现丰富的民俗文化 |
第4章 杭州地铁站壁画地域性设计的艺术价值分析与展望 |
4.1 杭州地铁站壁画地域性设计的艺术价值 |
4.1.1 传播与认知城市文化 |
4.1.2 提升大众审美素养 |
4.1.3 弘扬地域性时代气息 |
4.2 对杭州地铁站壁画艺术地域性设计的展望 |
4.2.1 更多的出现与公众互动的形式 |
4.2.2 采用声光电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
4.2.3 增强地铁站空间的艺术氛围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图片来源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8)伊丽莎白·毕肖普诗歌的色彩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伊丽莎白·毕肖普诗歌的研究现状 |
二 伊丽莎白·毕肖普诗歌的色彩研究及可行性分析 |
第一章 早期超现实主义风格的色彩表达 |
第一节 超现实主义者毕肖普:艺术人格之源 |
一 孤独的孩子 |
二 世界的流浪者 |
第二节 毕肖普的超现实主义 |
一 红色:从物质到超越 |
二 黑色:从死寂到梦幻 |
三 蓝色:从冷淡到美好 |
第二章 中期漂泊中的色彩印象 |
第一节 水光交融的瞬间真实 |
一 流动的色块与情绪 |
二 抽象的光影与造型 |
第二节 主观世界的客观化 |
一 色彩强烈的新画风 |
二 象征的色彩对等物 |
第三章 后期的后现代转向与超越 |
第一节 生命的色彩书写与想象 |
一 色彩的驯化 |
二 色彩的自我敞现 |
第二节 自然的色彩隐喻 |
一 淡彩色的自然 |
二 深层的表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本雅明艺术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五)可能的创新点 |
一、本雅明艺术哲学思想的产生 |
(一)本雅明艺术哲学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
1.生存的危机 |
2.艺术的危机 |
(二)本雅明艺术哲学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 |
1.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 |
2.波德莱尔的现代性理论 |
3.朔勒姆的犹太教救世主义 |
二、本雅明的艺术与生产思想 |
(一)艺术家:作为生产者的作者 |
1.从“创作者”到“生产者” |
2.艺术家与艺术接受者的身份转换 |
(二)艺术生产力:机械复制技术 |
1.摄影技术的出现对手工复制技术的冲击 |
2.电影技术的出现对叙事性艺术的重建 |
(三)艺术作品:从“创造”到“制造” |
1.艺术作品独创性的衰退 |
2.艺术作品存在方式的变化 |
(四)艺术消费:从“被动”到“主动” |
1.艺术接受方式的变化 |
2.机械复制技术推动大众文化消费 |
三、本雅明的艺术与审美思想 |
(一)灵韵:传统艺术的审美意识 |
1.传统艺术灵韵的概念 |
2.艺术作品灵韵的消散 |
(二)艺术审美价值的转变 |
1.传统艺术的膜拜价值 |
2.现代艺术的展示价值 |
(三)震惊:现代艺术的审美意识 |
1.传统艺术的贫乏经验 |
2.现代艺术的震惊体验 |
四、本雅明的艺术与救赎思想 |
(一)救赎的源起:弥赛亚 |
1.本雅明的弥赛亚情结 |
2.本雅明“诗性思维的禀赋” |
(二)救赎的路径:艺术 |
1.艺术与救赎的同构性 |
2.纯语言的救赎之路 |
(三)废墟上的救赎:真理 |
1.十七世纪巴洛克废墟上的救赎 |
2.十九世纪现代性废墟上的救赎 |
五、本雅明艺术哲学思想的当代意义 |
(一)本雅明艺术哲学思想的独特魅力 |
1.为艺术哲学的辩证性提供了研究视野 |
2.为艺术哲学的社会性奠定了理论基础 |
(二)本雅明艺术哲学思想的理论价值 |
1.为认识艺术的本质开拓新思路 |
2.为大众文化提供研究视角 |
3.为现代艺术合理化奠定基础 |
(三)本雅明艺术哲学思想的现实意义 |
1.推动技术在艺术领域的广泛应用 |
2.推动现代艺术作品的进步与传播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21世纪以来好莱坞电影的空间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论文结构 |
第一章 好莱坞电影研究的空间维度 |
第一节 空间理论作为研究基础 |
一、空间理论的跨学科特征 |
二、空间理论与时代语境 |
第二节 题材选择与空间特性 |
一、题材:一种内部视角的考量 |
二、题材选定的共性与逻辑 |
第三节 20世纪好莱坞空间建构回顾 |
一、好莱坞的运作策略 |
二、20世纪好莱坞的空间建构特点 |
第二章 都市空间:景观社会中的异化 |
第一节 都市题材电影中的空间呈现 |
一、生产与消费的都市景观 |
二、流动与混杂的空间体验 |
三、破碎与疏离的家庭空间 |
第二节 “美国梦”的追寻与都市精神危机 |
一、物质都市的梦境 |
二、都市心态的异化 |
三、现代信仰的崩塌 |
第三章 族裔空间:主流话语边缘的呐喊 |
第一节 族裔题材电影中的空间呈现 |
一、对峙冲突的族群空间 |
二、自我封闭的地理空间 |
三、尝试融合的种族壁垒 |
第二节 共同体的构建与族群关系反思 |
一、族群话语的丧失与重构 |
二、族裔内部的审视与反思 |
三、种族关系的破冰与融合 |
第四章 战争空间:力量神话的宣示 |
第一节 战争题材电影的空间呈现 |
一、展示实力的战场空间 |
二、危机想象下的异域空间 |
三、充满创伤的精神空间 |
第二节 国家力量的宣示与反思 |
一、意识形态的询唤 |
二、空间秩序的构建 |
三、来自人性的叩问 |
第五章 科幻空间:指向未来的想象 |
第一节 科幻题材电影中的空间呈现 |
一、狂欢化的视觉空间 |
二、灾难想象下的生态空间 |
三、充满疑虑的赛博空间 |
第二节 视觉狂欢与后人类反思 |
一、景观电影的迷思 |
二、和谐生态的期许 |
三、人类主体性的追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充满梦幻的艺术之城——巴黎(论文参考文献)
- [1]20世纪30年代美国小说中的一股暗流 ——纳撒尼尔·韦斯特小说创作研究[D]. 李唐. 吉林大学, 2021(01)
- [2]象征主义画家古斯塔夫·莫罗的隐喻性图式表述研究[D]. 赵燕茹. 沈阳大学, 2021(09)
- [3]马克·夏加尔绘画中的“真实性”[D]. 于月龙. 山东建筑大学, 2020(09)
- [4]本雅明城市空间理论研究[D]. 崔东伟. 山西大学, 2020(01)
- [5]论夏加尔童年经历对其绘画风格构建的影响[D]. 朱槐涛.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6]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研究[D]. 徐亚男.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7]杭州地铁站壁画艺术的地域性设计研究[D]. 刘丽娟.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8]伊丽莎白·毕肖普诗歌的色彩表达[D]. 马丽.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9]本雅明艺术哲学思想研究[D]. 祝子怡. 长安大学, 2020(06)
- [10]21世纪以来好莱坞电影的空间建构研究[D]. 陈一雷.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