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太平广记》新点校本面世(论文文献综述)
贾彦彬,曹书杰[1](2021)在《20世纪以来唐传奇文献的整理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唐传奇是中国叙事文学发展史上的一块里程碑,是中国小说走向成熟的标志,对宋元明清小说、戏曲以及现当代小说的创作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关于唐传奇的流传、评点及研究,自唐以来代不乏人,然至20世纪才逐渐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研究成果颇为丰硕。文本的整理是一切研究工作的基础,20世纪以来的百余年间,对唐传奇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综观其发展过程,可相对分为20世纪前50年、50—70年代、最后20年及21世纪以来等四个阶段,通过对各阶段整理研究成果的细致考察,总结梳理百余年间学界对唐传奇文献的整理研究脉络,探讨其主要收获与缺憾,以求鉴往知今,更好地服务于唐传奇研究工作。
赵庶洋[2](2021)在《《朝野佥载》考索三题》文中指出唐人张鷟所撰《朝野佥载》是一部重点记载唐代前期历史事件的笔记,历来备受学者重视。原书二十卷,早已散佚,今日所见者爲後人从《太平广记》所引搜罗而成的1本,虽然尚保存了现存文字的大部分,但是原本面貌如何已不得而知。本文依据现存材料,通过探讨宋代曾经流传的《朝野佥载补遗》与《朝野佥载》的关系、原书分门及张鷟的着述意图等三个问题,以考察此书早期流传中的面貌。
张鸣瑾[3](2021)在《亡佚医籍《极要方》佚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唐时国家统一,经济文化发达,百姓生活富足,期寻长寿无恙,对医学大为关注,官方与民间盛行抄录医方。唐中期以后,战乱纷扰,社会动荡,唐及唐以前的医学文献几乎散佚无存,致后世研究唐代的医学发展近乎陷入无米断炊的境地。故唐代散佚医书佚文对于研究唐代医学发展和成就均是十分珍贵的稀缺资料。《极要方》为亡佚医籍,是《医心方》主要引用文献之一,也是一部临床实用的综合性经验方书,除诸科病证及治方外,还包括药物理论及服食、房中等内容。此书散见于日本文献,国内尚未得见相关记载,研究甚少。笔者对其进行系统研究,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其一,对《极要方》的成书年代及卷数进行考证。通过着录和引用《极要方》的日本古籍,推断其成书下限应当在唐末以前。再据佚文出现蒲州物产印成盐,所载医方与《新修本草》新增药味“水蓼”及其功效主治相似,以及佚文避唐讳,认为其成书上限应或在唐显庆四年(659)之后,较大可能为唐中晚期成书。主要通过《日本国见在书目录》(以下简称《见在目》)的着录,认为《极要方》卷数应为10卷。其二,系统介绍《极要方》现存佚文,对其进行整体分析,认为其医学内容完备,医方治法灵活,编撰特点则为言简意赅、语言生动。其三,对《极要方》佚文的文献及学术内容进行溯源。《极要方》部分医方与晋至唐初医学文献较为相似,本草理论与唐以前早期本草较为接近,内科辨证理论来源于唐早期医学文献,服食养生内容则博采众家。故《极要方》与上述医书存在源流关系。其文字内容近似,可作为校勘相关医籍的难得依据。因《极要方》成书于唐中晚期,所记载的相关疾病和治方反映了当时的医学发展,故具有较高的文献、史料和学术价值。所载医学内容、辨证思维至今可应用于临床,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其四,概述《极要方》佚文来源文献,分析各文献之间的关系,考察总结《医心方》的引用方式。《极要方》佚文主要保存于《医心方》,尚散见于日本古籍。经过对比研究,除《和名类聚抄》所存佚文未见于其他文献外,其他后世医书中《极要方》内容均为转引自《医心方》,故《医心方》为《极要方》主要佚文来源。系统整理《医心方》征引文献,补充并分析总结了《医心方》的引用方式,认为其引文方式存在节录。其五,研究《极要方》现存辑本,辨析部分佚文归属情况并对佚文进行校勘补遗。森立之与马继兴均对《极要方》进行过辑佚工作,二者辑佚成果存在部分差异,或因翻检不全,或因《医心方》标注不明确。《医心方》引用《极要方》佚文标注不明确的情况,主要集中在《医心方》卷十九、二十二及二十五。其中卷十九引用标注不明确的2处佚文不属于《极要方》;梳理卷二十二、二十五版本关系,辨析此两卷引用《极要方》标注不清者,确认前者所录属于《极要方》,后者不属于;而卷二十九《极要方》内容为误录于此。由此确定了《医心方》引录《极要方》的佚文内容。对《极要方》佚文进行了校勘补遗。最后,围绕《极要方》研究过程中的问题展开讨论。认为《医心方》中涉及《极要方》按语、注语或为丹波后人添补,借助《医心方》比勘校语认为多转录自医家本,亦可推论当时《极要方》尚存于世,且颇受丹波家族重视。对于《极要方》国内无存,或是由于其成书较晚,未得《外台秘要方》收载,又因唐中后期战乱而散佚,因而《新唐书》补录医书目录之时亦未见,遂后世未见相关记载。幸而东渡日本,经《医心方》引录而得以保留部分内容,并为日本后世医书辗转传抄。《极要方》避讳混乱的现象,或因其为抄纂,引录他方别书,故行文不统一,由此分析并总结了避讳在亡佚文献中的应用。简述该书书名分歧,笔者倾向于“极要方”。在前辈学者的基础上,结合《极要方》的研究,略述笔者关于辑佚的体会。
胡凌燕[4](2021)在《写本文献与武周时期文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尝试从写本文献的角度,对武周时期这一特殊时段的文学面貌,进行专题与个案相结合的研究。具体来说,主要通过对武周文学的重要写本进行文献层面和文学层面的双重挖掘,结合传世文献和石刻文献,以诗歌、序文、小说三种文体为核心,着重关照刘希夷、崔融、李峤、王勃、张鷟、珠英学士等武周时期的着名作家及文学群体,对文本流传、文体演进、文学传播与影响以及特殊文学现象等问题展开探讨,以求尽可能全面、有体系地呈现武周时期文坛的原生状态,挖掘被历史掩埋的某些文学史现象,进而为纠正长期以来中古文学研究注重以传世刻本文献作单面建构的偏颇与缺失抛砖引玉。论文共六章,第一章为武周文学写本文献的总述,第二章为敦煌武周诗文残卷的专题研究,后四章为武周文学重要写本的个案研究。第一章,武周文学写本文献的类别与特点研究。研究武周文学可资利用的写本文献主要有敦煌写本、吐鲁番写本和日藏写本三类。本章重点从文本的形态和内容两方面,总结这三类写本文献各自的特点,同时对敦煌和吐鲁番写本的发现过程与整理历史进行爬梳,对日藏写本的源流与藏所进行追溯、考察。第二章,敦煌武周诗文残卷研究。本章先对敦煌遗书所存武周诗文做了全面搜集、考辨与汇录,并从作家、作品及写本形态三方面概述其总貌。其次据作品存佚情况和文本形态特征,对残卷的文献价值进行了具体发掘。最后在综论残卷文学价值的基础上,以刘希夷《白头翁》诗为个案代表,探讨初盛唐七言歌行从中原传入敦煌后其传播渠道与作品性质发生的转变。第三章,敦煌写本《珠英学士集》研究。本章首先结合传世文献考知珠英学士间交游唱和之史实,审视武周文坛的整体唱和环境。其次探讨时代诗风影响下选家崔融的诗学趣味,论述《珠英集》对于初唐诗歌选学的推进作用及其在“唐人选唐诗”中的先驱意义。再者,《珠英集》作为编《三教珠英》的副产品,启发我们进一步探讨武周时期儒、释、道三教思想的并兴对文学发展的影响。第四章,古钞本《李峤杂咏诗》研究。《杂咏诗》的敦煌写本和日藏写本近代以来重现国人视野,从文献层面看,有助于考清《杂咏诗》在书目文献和现实世界中的流传情况,解决诗注相关的一些问题。从文学层面看,则启发我们关注初唐咏物诗在武周时期的变革,以及李峤咏物诗对日本平安朝诗歌发展的影响。第五章,正仓院本《王勃诗序》研究。本章主要从王勃文集的唐本还原、王勃诗序的重新解读、王勃生平的补充订正三方面论证了院本《诗序》的文学实证功用,同时从集会诗序的文体内涵、演进历程及其与集会诗歌的关系三方面审视了院本《诗序》的文体学意义,此外从传播学的角度,考察了王勃诗文东传日本之经纬及其对日本奈良和平安时期汉文学发展的影响。第六章,日藏古本唐传奇《游仙窟》研究。本章厘清了《游仙窟》湮没与回传的历史问题,并从十娘的身份入手,对《游仙窟》的内容与主旨进行了重新定位与深度探讨,同时以《游仙窟》文本为切入点,考察了唐代诗歌与小说文体交融的现象及唐传奇的情感表现等问题,从而可见《游仙窟》之文学史意义。
闵锐[5](2020)在《北宋前中期笔记小说研究—兼论笔记小说中“宋调”的形成》文中提出北宋前中期笔记小说完成了风格上由唐五代到宋代的转变,这一转变过程分为风格承袭期(960-989)、风格发展期(990-1022)以及风格形成期(1023-1067)三个阶段。经过百余年的创作实践,笔记小说风格由以志怪为主、具有多样性、地域性等特征,逐渐转变为以杂录小说为主、多载朝堂之事与典章制度、推崇补史与考证等实用性功用、长于议论、语言简洁的平实之风貌。在这一过程中,笔记小说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具有区别意义的文类特征,因其与诗歌领域好学问、好议论等特征相类似,本文称之为笔记小说中的“宋调”。北宋前中期笔记小说风格转变与“宋调”形成离不开时代风气与作家身份等方面的影响,宋代官员空闲的增多与对小道的关注、宰执群体的加入、士人主体性的张扬及其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官方书籍之编纂、官私目录的修订以及宋代史学的发展,皆促进了笔记小说的繁荣,从不同角度影响了这一时期的笔记小说创作,促进了笔记小说中“宋调”之形成。
李一如[6](2020)在《《酉阳杂俎》在宋代的接受 ——以宋诗用典为例》文中提出作为一部成书于晚唐的小说,《酉阳杂俎》在宋诗中获得了广泛的接受。本文选取宋诗化用《酉阳杂俎》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从梳理《酉阳杂俎》在宋代的接受概况,以及宋诗化用《酉阳杂俎》的基本情况入手,进而分析宋人的用典特征和成因,以求打通小说与诗歌的界限,考察不同文类间的交互作用。第一章从宏观上把握《酉阳杂俎》在宋代的接受情况,关注其主要通过写本、刻本和类书进行传播的特点,并根据类书收录时在内容选择上的偏向性,初步勾勒《酉阳杂俎》在宋代的接受情况。同时,梳理宋代笔记、刊本序跋等文献中对《酉阳杂俎》的征引和评论,进一步还原宋人对于《酉阳杂俎》之功用价值的认识。通过对类书的梳理,可发现《太平广记》《海录碎事》《事文类聚》《事物纪原》《记纂渊海》等宋代类书在对《酉阳杂俎》中的内容进行收录时,以地理博物类和历史琐闻类为主,而以鬼神怪异类为次。通过对宋代笔记和《酉阳杂俎》刊本序跋的考察,可知对于《酉阳杂俎》的两大特性——“博杂”与“怪奇”而言,宋人更看重其“备采录”“资考证”的史料价值,而非“语神怪,供诙啁”的小说价值。第二章对宋诗中的《酉阳杂俎》典故进行判定和整理,从而了解宋诗化用《酉阳杂俎》的基本情况。在典故的判定上,主要借助阅读史研究的思路,将诗人的阅读对象和行为纳入研究范围,而非脱离原始的阅读环境,做单纯的文本比对。只有证明诗人的确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读到过来自《酉阳杂俎》的文本内容,《酉阳杂俎》才可被视作确切的典源。以这一方法为依据,并以主题内容为线索,可梳理出宋诗中的四类《酉阳杂俎》典故,分别为佛道类、鬼神灵异类、地理博物类和历史琐闻类。在此基础上,再计算各类典故在宋诗中所占的比重,以及宋代各时期诗人的用典数量。经统计,可知宋代诗人更偏爱《酉阳杂俎》中贴近现实的博物和历史类记载,而非脱离现实的奇异故事。而从诗人用典情况看,从北宋初期到南宋后期,诗人人均用典数量基本呈倒U型增长。第三章前两节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总结宋人运用《酉阳杂俎》的特征及成因。在内容上,宋人之所以选择《酉阳杂俎》作为取材对象,并偏好其中具有博物性质,且较为生僻的内容,实与宋诗在取材上追求博赡生僻,重视学问化的特征有关。而他们对典故内容所进行的改动,则多与宋人思想中渴望功名、重视诗教、关注现实的一面有关。在形式上,诗人在运用典故时求新求奇、力主翻案,同时多用借代和隐语,这都与宋人受禅宗影响,主张“翻案”“绕路说禅”等诗学理念有关。上述种种“宋调”范式,不仅影响了宋人对《酉阳杂俎》典故的使用,也彰显出一种浓厚的士大夫趣味。然而,从南宋中后期开始,诗人对《酉阳杂俎》的使用又呈现出新的面貌。第三章第三节即以这一时期位于士大夫群体边缘的江湖诗人和女性诗人为例,揭示其不同于士大夫诗人的用典特征,如总体用典数量减少、多用熟典等。第四节则结合宋代不同诗人群体对《酉阳杂俎》之阅读途径和习惯的不同,深入探讨出现这一差异的原因。经考察,写本是宋代士大夫诗人阅读《酉阳杂俎》的主要途径,其阅读方式多为记忆型。而南宋江湖诗人则主要依靠南宋后期的通俗类书,其阅读方式也多为具有功利性质的检索型。原典与类书、记忆型阅读与检索型阅读,媒介和方式的不同导致了知识结构的差异,从而影响了他们对于典故的使用。南宋江湖诗人和女性诗人的用典,反映出一种去学问化的通俗倾向,预示了宋元时期中国文学近世化的开端。
李明奎[7](2019)在《中国环境史史料学论纲》文中研究说明与中国环境史研究取得的成绩相比,相关环境史史料的整理和研究则略显滞后。简言之,目前中国环境史料的研究多集中于先秦、唐宋和明清几个时段的正史、方志、档案等文献史料的讨论,而于丰富的口述、实物和图像中的环境史料的关注稍显不足;此外,学界对域外文献、田野调查资料、自然科学观测数据等特殊环境史料的利用亦不多见;至于环境史料的搜集整理工作,与环境史研究取得的成果相比,则更显滞后。上述环境史料研究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中国环境史研究的深入和本土化、国际化发展水平。鉴于此,本文在学界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搜集整理和利用等问题进行初步的思考,以促进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构建和相关史料的整理研究。本文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则对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学科任务、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史料类型、该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等问题进行思考,初步认为中国环境史史料学以反映中华民族与自然环境互动的历史文献、口述史料、实物史料和图像史料的价值和利用为研究对象,以阐明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来源和类别、鉴别相关史料的真伪并分析评论史料的思想性、倡导并践行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整理工作、阐述编纂环境史工具书和筹建环境史料数据库的基本设想等为学科任务,以跨学科研究、田野调查、历史文献研究法等为基本研究方法。该史料学与文献学、口述史学、人类学、民族学以及包括考古学、地质学等在内的自然科学等学科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此外,就中国环境史的史料而言,文献、口述、实物和图像是研究中国环境史的四大基本史料。其中,包括正史、方志、实录、档案等在内的文献以文字记录着人与自然互动的历史,而传说、神话、谚语、访谈记录等口述史料则以口头语言的形式讲述着记忆中的人与自然,遗物遗址之类的实物史料则以具体实物展现着人与自然相处的过往,至于包括壁画、岩画、绢纸画、漫画、照片等在类的图像史料则以图像透露着人与环境互动的点滴。四类史料虽有不同的形式,然各有其特点和价值,彼此互补,互相印证。从事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整理研究需掌握基本的方法和途径,但平淡忠厚、谨小慎微的心态尤其重要。此外,做好跨学科研究、夯实语言文字基础等方面的准备亦有利于环境史史料搜集整理工作的进行。第二部分则属于专题研究,从众多的文献史料中选取正史、方志、档案、实录等常见的史料进行环境信息的分析,同时尽其所知,对口述史料、实物史料和图像史料蕴含的环境信息及其搜集利用进行了初步的讨论。研究认为包括正史、方志、档案、实录在内的文献史料是研究中国环境史的基本史料,其搜集整理和利用既要结合中国古代史、思想史、方志学、档案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和方法,亦要依靠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方面的知识技能,全面看待每种文献史料的价值和不足,综合利用,取长补短。而口述、实物和图像三类史料蕴含的环境信息亦极为丰富和珍贵,需要结合考古学、口述史学、图像史学、古文字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相关环境信息的分析和解读,以最大化地发挥相关史料的价值。第三部分则是对第二部分的补充,在丰富的文献史料中,除正史、方志、档案等基本环境史料外,日记、书信、报刊、文史资料、自然科学数据、域外文献等特殊环境史料蕴含的信息亦极为珍贵。其中,日记、书信和文史资料除记录了作者对天地自然和相关人事的观察、经历外,还记录了作者本人对许多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的情感认知和心理态度,对于研究具体环境事件和微观环境史、环境认知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域外文献则以他者的视角记录着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观察、认知和评价,尤其是其中对中国山川自然、都城建筑、农田水利、风物特产、疾病医疗、人情风俗、气候变化、灾害事件等方面的记载均透露出不少珍贵的环境信息,值得大力挖掘和利用。田野调查资料则以调查者的亲身经历和见闻为基础,不仅对环境史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许多珍贵的文献、口述、实物和图像史料,还提供了认识史料、解读史料的现场感受(实地观感)和分析视角。而自然科学数据则以严谨的方法、精准的仪器为环境史研究提供许多气候、地质、土壤、水文、动植物等方面精确的数据信息,能更好地展现环境史跨学科研究的特点。总之,为促进环境史史料的研究和中国环境史的深入发展,建立中国环境史史料学实有其必要。中国环境史史料学不仅是一门基础学科,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尤其是图像、口述、实物三类史料中环境信息的提取和分析,自然科学数据的利用,以及环境史料的数字化等问题均涉及多种学科的交叉和合作,非一人或单一学科所能完成。然从长远来看,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整理和利用刻不容缓,其相关的环境史史料学亦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相信,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建立和发展,必将促进中国环境史研究在理论化和本土化方面的深入。
董舒心[8](2018)在《汉魏六朝婚恋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讨论汉魏六朝婚恋小说,正文分为五章,另加两个附录。第一章探讨古典婚恋小说的起源问题。婚恋神话代表了民间故事从源头上对婚恋小说的影响,和婚恋有关的神话传说早在形成阶段就已经蕴含了后世婚恋小说中常见的一些母题。以《汉武故事》《西京杂记》为代表的杂史文学对于婚恋小说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宫廷美人题材或者说帝王妃子故事上,这是由史书和杂史的内容决定的。杂传文学以《列女传》《孝子传》为代表,它们模塑和反映了汉代的感情观,汉代不提倡男女深情,而是大力倡导专一贞节和孝道至上的封建女德。汉魏情赋、乐府诗与婚恋小说的产生也有关系,因为婚恋主题是宫廷文艺的内容之一,赋体文学、乐府诗、古小说对婚恋主题的表现在不同程度上都受到了宫廷文艺环境的影响,同时这也导致不同文体之间在题材和艺术手法上互相影响。第二章考察以异性人神(仙)之间的邂逅和交往故事为主要内容的“人神恋”小说,将相关文本分为与民间故事相关的小说、仙道小说和文人小说三类进行观照。有相当一部分人神恋小说的文本和母题来源于民间故事,按照民间故事类型的归纳,可以分为天鹅处女型、螺女型、仙窟艳遇型和仙女下凡型故事四类。六朝道教人士创造的仙道小说中有不少人神遇合故事,其中,西王母下凡故事和神女降真故事是具有代表性的两大类型。这一时期和西王母仙话有关的小说众多,有些文本在内容上有明显的承袭痕迹,但寓意又有所不同。而神女降真故事则以《真诰》中的人神遇合故事为代表,在《真诘》中,神女降真用宿命姻缘来诱导凡人向道求真被认为是一种重要有效的启迪手段,并体现出上清派强烈的禁欲倾向。六朝时期还有一部分成于文人之手的人神恋小说,文人作者主体意识对小说的渗透是有过程的,《成公智琼》《杜兰香》等代表了早期文人记录式的人神恋小说;《拾遗记》《洞冥记》作为方士小说和文人小说的混合体,其中的宫廷美人故事呈现出明显的向人神恋转化的倾向;六朝末期文人创作的人神恋小说《稽神异苑》和《八朝神怪录》是第一批纯粹的文人小说,在艺术手法和主旨精神等方面对后世小说都影响重大。汉魏六朝人神恋小说以“女神男人式”占绝大多数,女神主导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六朝时期民间信仰对女性神只的认识、唐前小说的作者队伍是一个单一性别的男性群体、“神女”文学传统的影响等。第三章讨论汉魏六朝时期的人鬼恋小说,人鬼恋小说可以分为“幽婚小说”和“亡魂小说”两类,前者指至少一方为鬼的婚恋故事,人与鬼或鬼与鬼之间的婚恋行为是“幽婚”小说中必备的要素;而“亡魂”小说中的婚恋行为在主人公生前发生,主人公去世后虽然以亡魂的形式参与生者的生活,但通常没有人鬼婚恋的展开。“幽婚小说”按照男女主人公相遇方式可分为登门自荐型、再续前缘型、路遇入冢型和幽冥邂逅型四类,其中有些作品在艺术上比较成熟,比如《卢充》《王敬伯》等。“亡魂小说”中的人鬼恋故事可以分为亡魂眷恋型、亡魂告别型、亡魂责罚型和亡魂报恩(仇)型,亡魂小说反映了当时人们对魂魄、情性和生命的认识,表现出强烈的生命意识。“死而复生”母题、“人鬼生子”母题和“随葬重现”母题是人鬼恋小说中三个重要母题。“死而复生”母题表现为形体复活和亡魂重返两种形式,前者与房中术和“宝精”思想有关;“人鬼生子”母题具有推进情节发展的文学功能和表达生命意识的文学意义;“随葬重现”母题的产生与汉魏六朝时期盗墓活动的盛行有重要关系,也与古代男女交往方式有关。人鬼恋小说的产生与冥婚民俗、鬼魂信仰和盗墓活动有关,其中女鬼小说多于男鬼小说,原因在于女性的生存状况特别是未婚而卒少女对婚姻的需求、传统阴阳观及“阳精崇拜”心理、作者的男性中心立场等。第四章研究的“人妖恋”小说以“精怪化形为人与凡人婚媾”为基本内容,它分为两种类型:“男妖女人式”和“女妖男人式”。男妖女人式小说可以分为男妖摄妇型、假冒骗情型和惑乱闺门型三类,女性在情欲和感情上受到的压抑是“男妖女人式”小说产生的最主要的原因,但在根本上,男妖小说要反映的不是性爱生活,其主题在于家庭伦理的破裂与寻求秩序的重建。“女妖男人式”人妖恋小说可分为“女妖登门型”和“男人外出型”两类,分别从内外两个方面解释了现实中在男人身上发生的身心及感情异动。人妖恋小说中有些妖精原形非常重要,后来发展成妖怪强宗的狐妖就是在汉魏六朝时期奠定了其“妖媚”的形象特点,而有些不常见的动物如虎、蛟等能进入人妖恋小说之中,主要是受到了佛经文学的影响。人妖恋小说中有些独具的母题,如变形、生子、除魅等。变形母题在汉魏六朝小说中叙述都非常简略,与其说它是一种文学塑造,不如说是一种巫风弥漫时代下的集体潜意识表现更近实质。此时期人妖恋小说中的“生子”母题出现不多,但却十分耐人寻味,其中以妖怪原形为水族的故事居多,这主要是受到了以龙感生神话为代表的水神感生神话的影响。猴妖小说和狐妖小说中的生子母题则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尖锐的民族矛盾和不同民族之间通婚融合的艰难过程。除魅母题则与人妖恋小说的起源直接相关,在巫术思维的影响下,人们将现实社会中的婚恋问题归咎于妖怪作乱,并邀请方士除魅,就产生了人妖恋故事。第五章讨论婚恋双方都是凡人的世俗婚恋小说,按照主角身份分为宫廷婚恋故事、贵族士人婚恋故事和民间男女婚恋故事三类。汉魏六朝宫廷婚恋小说以《汉武故事》《西京杂记》《拾遗记》中的相关故事为代表,这三部也是此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杂史小说。以贵族士人婚恋故事为题材的古小说主要集中在六朝志人小说中,以《世说新语》和《妒记》为代表。《世说新语》中的婚恋故事一方面反映了“名士”群体挑战礼教、纯情放任的婚恋态度,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士族女性在婚姻中地位的提高和局限性。《妒记》以妒妇故事为题材,它的产生有反妒妇的动机和目的。汉魏六朝时期以平民阶层人物为主角的婚恋小说数量比较少,有些叙事甚至不能称之为小说,值得注意的是乐府解题类本事小说和六朝地记文学中的平民婚恋故事等,此时期对平民婚恋生活的反映主要是通过志怪小说实现的,特别是“殉情”母题的艺术表现和精神意蕴都值得挖掘。汉魏六朝婚恋小说产生了不少流传后世的经典题材,比如“王昭君”故事、“赵飞燕”故事、“绿珠”故事、“秦罗敷”故事、“秋胡戏妻”故事等等。这些故事能成为经典,与艺人群体有重要关系,一些婚恋故事正是通过艺人的演绎和传播才得以成为经典的。附录一对作者和成书时间等存在争议的唐前小说集进行了辨析,附录二收录三篇与美人赋相关的论文,因是与婚恋小说的发展有重要关系的三个案例,故专辟一章,附于文末。
胡倩[9](2018)在《五代墓志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墓志是指放在墓中、刻有逝者生平事迹的石刻,它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自古以来备受学者关注。但就目前来说,学界对魏晋南北朝、唐代等墓志的研究已经比较充分,而针对五代墓志的研究极少,五代墓志蕴含的较大价值亟待发掘与探讨。近年来,随着考古工作的大力推进,越来越多的五代墓志铭得以面世,笔者搜罗了除前人已整理墓志之外的五代墓志共一百多方,凡十万余字,试图补充五代史料的不足。在广泛搜寻、收集、整理五代墓志的基础上,本文利用出土墓志和正史、传世文献、文学作品等相结合、共时与历时、横向与纵向考察相结合、数据统计与对比分析相结合、具体分析与宏观总结相结合、文学理论与历史学、社会学、文化学理论相结合等方法,对五代墓志进行详细分类,探寻其蕴含的文体特点、社会和文学背景、文学意义、女性形象和思想文化价值,试图展现五代时期的文学、历史、社会、思想和文化全貌。正文分为七大部分进行论述:绪论部分主要明确墓志这一研究主题,综述五代墓志的研究情况,指出五代墓志较大的研究价值,并介绍本文研究过程与研究方法以及本文的存在困难与注意事项。第一章对从古至今关于五代墓志的着录情况进行详细叙述,这主要包括古代金石学家的目录、近代学者的书籍和现当代大型墓志目录和集释所着录的五代墓志。在此基础上,指出周阿根《五代墓志汇考》一书失收的2011年之前面世的五代墓志,对2011年之后的五代墓志则进行全面辑补,终于使得五代墓志的总数量达到了四百多方,并对相关内容进行录文、标点和整理,这为本文的后续研究奠定了充实的材料基础。第二章对五代墓志进行命名、志主、撰者、结构等方面的分类。从命名上,五代墓志分为多种情况,反映出时人崇尚祖先、官位、郡望的观念、当时男尊女卑的社会地位以及儒释道三教并存的社会状况。从志主上,可分为男性志主、女性志主、男女合志等情况,涉及的志主阶层、社会身份十分多样。从撰者上,五代墓志包括亲属所撰;友人、乡邻、门吏、弟子等所撰;乡贡进士、职业撰写人等善文者所撰;奉诏者所撰;释氏所撰这几种情况,墓志撰者的构成和撰写缘由均十分复杂。从结构上,五代墓志包括有志无铭和前志后铭两类,结构基本比较固定。第三章概括了五代墓志在语体、叙述特征、表现手法、审美风格等方面的特征及其在继承前代墓志特征基础上所作的创新之处。从语体特征上,五代时期墓志呈现出明显的骈俪化现象,将骈体再次推向高峰,但同时又存在韵散骚体兼行的局面,此期产生了许多韵散结合的墓志佳篇。从叙述特征上,此期墓志叙述篇幅明显增长,利于内容的丰富,开宋代墓志长篇的先河;叙述结构采用倒叙、插叙等灵活多样结构,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文学性;叙述内容上涉及志主的艺术才能、个性魅力等方面,并逐渐增多了对文章着作的介绍,出现撰者“自我表白”普遍化的崭新特点,体现了此期多样的墓志撰写理由,更加接近宋代墓志中大量记载撰写理由的特点;另外,五代墓志叙述家人时更出现了大量孙辈。从表现手法上,五代墓志铭继承唐代墓志铭的优良传统,实现了叙事、议论、抒情的综合运用。大量运用史传笔法,议论趋势明显增强,用对话勾勒场景,积极通过细节展示人物性格,通过侧面描写烘托人物个性特征,墓志写作中孕育着极强的生机活力。从审美风格上,五代墓志一方面真情流露、感人肺腑,另一方面,由于排比、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和大量典故等的使用而显得庄严肃穆、典雅宏深,同时,还由于委婉语的使用显得含蓄婉转、意蕴凄凉,此外,五代墓志还利用虚构夸张的手法和意象性的语言,形成奇幻怪诞、虚实并存的审美风格,大大增强了墓志的文学性。第四章主要探讨五代墓志产生的社会和文学背景。社会历史背景上,五代墓志作为五代时期的产物,与当时丧葬思想、孝道观念、“三不朽”思想以及统治者的许可提倡密切相关,体现出独特的社会风貌。文学背景上,达到鼎盛时期的唐代墓志为五代时期的墓志铭创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此期的文学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与前提;唐代以及前代的其他文体样式也对五代墓志产生或隐或显的影响;唐代古文运动衰落后的骈体复炽导致五代墓志语言骈俪化趋势明显,骈体比重增加。第五章探讨了五代墓志铭的文学意义。从纵向来看,它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继承了唐代文学和墓志在结构、内容、表达技巧上的优秀传统,扩大了墓志表现的内容,呈现出自身的特色,取得了较好的成就,完成了这一文体由唐到宋的过渡,同时影响了宋初墓志的骈俪化,继而引起宋代文人的反骈化,开启古文运动的新路程,在各方面为宋代墓志创作打下坚实基础,并且还与当时的文学风尚结合在一起影响了北宋初期的整个文坛。从横向上看,五代墓志反映了同时代文学骈俪唯美化、史传化、传奇化的潮流特征。此外,它还显示了代表作家的典型示范作用,并对考证五代文人和知识分子的生平事迹具有巨大的意义。最后,笔者就五代墓志中出现的模式化写作、美化和“谀墓”现象进行了反思。第六章主要对五代墓志铭中的女性形象加以研究。笔者论述了历代女性墓志铭的书写情况及其意义,对五代墓志中的女性加以分类,并对此期女性的外貌标准、道德要求、日常生活、行为规范、夫妻关系、思想状态、文学艺术才干、宗教信仰、择偶标准、早逝现象等展开全面探讨,总结五代墓志所体现女性观的传统与进步之处,并探讨其形成原因,以期展现此期女性的生存状态及社会地位。第七章主要探讨了五代墓志的思想文化价值。这主要包括五代时期的丧葬习俗及其所体现的宗族观念、孝道观念、厚葬观念以及宗教思想影响;时人信仰中的儒释道三教并存现象及其原因;五代孝道观念的具体表现形式和崇尚原因;五代时期的等级观念等。结语部分总结了本文的初衷及成就、存在的可商榷内容及本文的不足。
宋世瑞[10](2018)在《清代顺康雍乾四朝笔记小说研究》文中提出笔记小说为古代说部之一种,具有子学的根本属性,它以载记、论议、考证、叙事为基本言说方式,以笔记为表现形式,具有“裨治体、助名教、广见闻、资考证、垂典制、供谈笑、益神智”的价值功能,并呈现出多种美学风格。目前学界或称其为“笔记”“小说笔记”“说部笔记”,或称其为“子部小说”“国学小说”,名虽异而实多同,要皆为一家之言、《汉志》以来史志中之谓也。笔记小说之着录兼该子、史两部,然以子部为权重、史部为支流,史部支流实亦子学之一种云。以时下之观念,大而言之,“笔记小说”与其说是一种文类,不如说它是一个分散的集合体,其内部体裁众多;小而言之,笔记小说为小说叙事之一体,是“小说四体”(章回体、话本体、传奇体、笔记体)之一。本文拟研究清代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朝一百余年间的笔记小说(部分论述延伸至嘉庆年间),在搜集、整理近五百种笔记小说作品的基础上,探讨了笔记小说的时代变迁、内部类别、作品体派、小说思想等多个问题,划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笔记小说的“正名”问题。在文献综述与研究回顾的基础上,采用回溯、比较等研究方法,探讨了民国、清代“笔记小说”的用语习惯,主张在清代小说观念的基础上建立新的“笔记小说”概念,考察笔记小说在清代初中期的变迁,从而进行类别、文体、思想等方面研究。第二部分是关于笔记小说创作的变迁研究,以康熙四十年与乾隆三十年为时间节点,分为三个时段,根据时代背景对每个时段笔记小说的内部诸类别之变迁进行描述,并总结其成就,概括每一时段的特点。第三部分是关于笔记小说类别的研究,本章把笔记小说分为野史笔记、杂家笔记、地理杂记、稗官故事等四个类别,首先针对每一个类别进行学理探讨,其次是对此类别在本期的创获及其特征进行评述,并总结其特点。第四部分是关于笔记小说体派的研究,也是文体学理论在笔记小说领域的一次运用。本章对该时期凸显出来的四个体派即“渔洋说部体”“板桥体”“说粤体”“聊斋体”进行研究,分析其文体渊源,描述其形成的过程,并指出各自的特征。第五部分是关于笔记小说批评研究。清代前中期的笔记小说批评资源,主要集中于书目、序跋、评点三个方面。书目研究主要对笔记小说在清代诸类属的出入情况进行考察,序跋研究是清人对笔记小说的类别、性质、功能、审美等问题的探讨,评点则是对八种笔记小说的评点话语进行探讨。结语部分是对上述章节内容的总结,针对“笔记小说”的理解分歧,提出乾隆以后特别是晚清民国时段的笔记小说研究,应当建立起以《四库全书总目》小说家类为中心的研究范式。
二、《太平广记》新点校本面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太平广记》新点校本面世(论文提纲范文)
(2)《朝野佥载》考索三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朝野佥载补遗》考 |
二、《朝野佥载》分门考 |
三、着述意图考 |
(3)亡佚医籍《极要方》佚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 《极要方》研究现状 |
2. 《极要方》佚文来源文献的研究现状 |
2.1. 主要佚文来源《医心方》的研究现状 |
2.2. 其他佚文来源文献的研究现状 |
3. 小结 |
前言 |
1 《极要方》成书年代及卷数考 |
1.1 《极要方》成书年代 |
1.1.1 从书目着录和引用文献考证 |
1.1.2 从佚文药物产地考证 |
1.1.3 从药物名称及用法考证 |
1.1.4 从文字避讳考证 |
1.2 《极要方》卷数 |
1.3 小结 |
2 《极要方》内容概况及特色研究 |
2.1 《极要方》内容概况 |
2.2 《极要方》内容特色研究 |
2.2.1 内容完备 |
2.2.2 治法灵活 |
2.2.3 言简意赅 |
2.2.4 文笔生动 |
2.3 小结 |
3 《极要方》佚文源流及价值研究 |
3.1 《极要方》佚文条目分布概述 |
3.2 《极要方》佚文文献源流梳理 |
3.2.1 《极要方》与《葛氏方》 |
3.2.2 《极要方》与《千金方》 |
3.2.3 《极要方》与《许仁则方》 |
3.3 《极要方》佚文理论溯源 |
3.3.1 药物剂量与七情 |
3.3.2 内科病证 |
3.3.3 服食养生 |
3.4 《极要方》文献史料和学术价值 |
3.4.1 《极要方》文献价值 |
3.4.2 《极要方》史料价值 |
3.4.3 《极要方》学术价值 |
3.5 小结 |
4 《极要方》佚文来源文献研究 |
4.1 佚文来源文献概况 |
4.1.1 《和名类聚抄》 |
4.1.2 《医心方》 |
4.1.3 《医略抄》 |
4.1.4 《长生疗养方》 |
4.1.5 《福田方》 |
4.1.7 《杂病广要》 |
4.2 各佚文来源文献关系 |
4.2.1 与《医心方》内容无重出 |
4.2.2 直接转录自《医心方》 |
4.2.3 或转录自《医心方》 |
4.3 《医心方》引文方式分析 |
4.4 小结 |
5 《极要方》辑本研究与佚文辨析及校勘补遗 |
5.1 《极要方》辑本及索引概述 |
5.1.1 森立之本 |
5.1.2 马继兴本 |
5.1.3 小曾户洋索引 |
5.2 《极要方》佚文辨析 |
5.2.1 《医心方》卷十九引录《极要方》 |
5.2.2 《医心方》卷二十二引录《极要方》 |
5.2.3 《医心方》卷二十五引用《极要方》 |
5.2.4 《医心方》卷二十九误录佚文 |
5.3 《极要方》佚文校勘补遗 |
5.3.1 医方剂量之校勘 |
5.3.2 中医药理论之校勘 |
5.3.3 文字脱衍错讹 |
5.4 小结 |
6 《极要方》研究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讨论 |
6.1 《医心方》涉及《极要方》按语与注语的分析 |
6.2 《极要方》佚文在日本保存流传的原因探讨 |
6.3 关于避讳在中医古籍考证方面的应用及思考 |
6.4 《极要方》书名分歧述要及辨识 |
6.4.1 书名分歧述要 |
6.4.2 俗字辨识 |
6.4.3 小结 |
6.5 关于辑佚中医古医籍的一些思考 |
6.5.1 前期准备 |
6.5.2 佚文辑录 |
6.5.3 佚文整理 |
6.5.4 整理总结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 |
附表1-1 本论文所用书影版本及来源 |
附表2-1 《极要方》佚文条文分类及统计 |
附表3-1 《极要方》在《医心方》中的分布 |
附表3-2 《医心方》引录《极要方》与《葛氏方》互存同方 |
附表3-3 《医心方》引录《极要方》与《千金方》互存同方 |
附表3-4 《极要方》与《千金方》相似医方 |
附表3-5 《极要方》与《许仁则方》对比 |
附表4-1 日本及中国《医心方》部分排印本、点校本及校译本信息 |
附表4-2 诸本《千金方》对比 |
附表5-1 《医心方》引录《极要方》森本、马本及索引收录对比 |
附表5-2 《医心方》中的“钱”衡制 |
(4)写本文献与武周时期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及研究范围的界定 |
二、武周文学研究的学术史回顾 |
三、主要论题与思路 |
四、基本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武周文学写本文献的类别与特点 |
第一节 敦煌写本武周文学文献 |
一、敦煌遗书的发现与整理 |
二、经典传钞与民间丛钞的并行流传 |
三、中原文人的诗歌与文章 |
第二节 吐鲁番写本武周文学文献 |
一、吐鲁番文书的发掘与整理 |
二、零碎残片的杂抄散写 |
三、西州民间的书信与俗文学 |
第三节 日藏写本武周文学文献 |
一、日藏古钞本的源流与藏所 |
二、文学典籍与文人小说的佚存 |
三、日人重钞:忠于底本的抄写态度 |
第二章 敦煌写本武周诗文残卷 |
第一节 敦煌武周诗文残卷的梳理 |
一、敦煌武周诗文残卷汇录 |
二、敦煌武周诗文残卷概貌 |
第二节 敦煌武周诗文残卷的文献价值 |
一、久佚诗文的辑佚价值 |
二、存世篇章的校勘价值 |
三、唐集唐抄的文本还原 |
第三节 敦煌武周诗文残卷的文学价值 |
一、敦煌武周诗文残卷文学价值总论 |
二、刘希夷《白头翁》与七言歌行的性质演变 |
第三章 敦煌写本《珠英学士集》 |
第一节 《珠英集》与武周时期的文人唱和 |
一、珠英学士成员再考 |
二、《珠英集》与珠英学士之交游唱和 |
三、《珠英集》与武周文坛之唱和环境 |
第二节 《珠英集》与武周诗歌选学的演进 |
一、崔融的选诗趣味与时代诗风的体现 |
二、唐前诗歌选学的兴起与发展 |
三、《珠英集》在唐人选唐诗中的先驱意义 |
第三节 《珠英集》与三教思想的文学影响 |
一、《三教珠英》编纂与初唐三教关系论略 |
二、敦煌本《珠英集》残卷的三教内涵 |
三、三教融合对武周文学的深层影响 |
第四章 古钞本《李峤杂咏诗》 |
第一节 古钞本《杂咏诗》的发现与流传 |
一、李峤诗文集版本源流考述 |
二、敦煌本《杂咏诗》的发现 |
三、日藏本《杂咏诗》的流传 |
第二节 古钞本《杂咏诗》的注释 |
一、《杂咏诗》注本系统 |
二、《杂咏诗》注者问题 |
三、《杂咏诗》所见唐人注唐诗特点 |
第三节 《杂咏诗》与初唐咏物诗的历史变革 |
一、形制:从咏物单篇到咏物组诗 |
二、咏法:从物的描摹到情的寄寓 |
三、功用:从社交抒情到启蒙示范 |
四、体裁:从五言短诗到长篇歌行 |
第四节 《杂咏诗》与日本平安朝的诗歌发展 |
一、《杂咏诗》的东传与平安初期的咏物风尚 |
二、《杂咏诗》在道真咏物诗中的受容与变容 |
三、句题诗的先声:一场中秋诗宴引发的思考 |
第五章 正仓院写本《王勃诗序》 |
第一节 院本《诗序》的发见始末及文本面貌 |
一、院本《诗序》的发见与研究 |
二、院本《诗序》的文本面貌 |
第二节 院本《诗序》的实证功用 |
一、王勃文集的唐本还原 |
二、王勃诗序的重新解读 |
三、王勃生平的补充订正 |
第三节 院本《诗序》的文体审视 |
一、诗序文体与集会诗序 |
二、唐前集会诗序的肇端与演进 |
三、集会诗序与集会诗歌的关系 |
第四节 王勃诗文与日本汉文学的发展 |
一、《王勃集》东传日本之经纬 |
二、王勃诗文于奈良朝汉文学之影响 |
三、王勃诗文于平安朝汉文学之影响 |
第六章 日藏古本唐传奇《游仙窟》 |
第一节 《游仙窟》的湮没与回传 |
一、古本《游仙窟》的湮没 |
二、古本《游仙窟》的回传 |
第二节 《游仙窟》的内容与主旨 |
一、身份猜想:十娘五嫂为“别宅妇”的可能性 |
二、内容定位:落魄才子与别宅妇的爱情传奇 |
三、主旨探微:理想幻灭本质的影射 |
第三节 从《游仙窟》看唐代诗与小说的文体交融 |
一、《游仙窟》小说融诗的具体情况 |
二、《游仙窟》小说融诗的叙事功能 |
三、《游仙窟》小说融诗的语言特质 |
第四节 《游仙窟》与唐传奇的情感表现 |
一、以诗书为载体:诗歌传情与书信陈情 |
二、以实物为承托:咏物言情与赠物定情 |
总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5)北宋前中期笔记小说研究—兼论笔记小说中“宋调”的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一、“笔记小说”概念正名 |
二、北宋前中期笔记小说的具体范围、分期和分类 |
第二节 研究背景 |
第三节 研究思路 |
一、风格研究与原因探求 |
二、影响研究与文类特征 |
附:各家小说史、笔记史重点介绍的北宋前中期笔记小说 |
第一章 创作风格及其流变 |
第一节 风格承袭期 |
一、载录内容之风格 |
二、叙事方式之风格 |
第二节 风格发展期 |
一、载录内容之风格 |
二、叙事方式之风格 |
第三节 风格形成期 |
一、载录内容之风格 |
二、叙事方式之风格 |
第二章 文类特征及其意义 |
第一节 文类特征的外在表现 |
一、命名与体制 |
二、叙事与结构 |
第二节 文类特征的内在表现 |
一、题材与内容 |
二、功用与价值 |
第三节 笔记小说中“宋调”的形成 |
一、笔记小说中“宋调”的具体表现 |
二、笔记小说中“宋调”的形成标志 |
三、笔记小说中“宋调”的价值意义 |
附:北宋前中期笔记小说征引唐人小说情况(不包含《太平广记》) |
第三章 外在成因及其影响 |
第一节 作家身份与时代风气 |
一、官职之高下与职能之更迭 |
二、空闲之增多与小道之关注 |
三、主体之张扬与褒贬之去取 |
第二节 书籍编纂与史学发展 |
一、书籍之编纂与学术之繁荣 |
三、史作之兴盛与官修之限制 |
第三节 笔记小说与其他文类 |
一、笔记小说与诗话 |
二、笔记小说与谱录 |
附1:北宋前中期笔记小说作者身份情况 |
附2:小说在新、旧《唐志》及《崇文总目》中的录入情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宋人目录“小说家”着录北宋前中期笔记小说情况 |
附录2 :北宋前中期笔记小说编年 |
致谢 |
(6)《酉阳杂俎》在宋代的接受 ——以宋诗用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界定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酉阳杂俎》相关研究 |
二、中国古典诗歌化用小说典故相关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 |
第一章 《酉阳杂俎》在宋代的接受概况 |
第一节 《酉阳杂俎》在宋代的主要传播方式 |
一、类书的选择性收录:偏向博物、历史类内容 |
二、从写本到刻本:南宋后期的媒介进步 |
第二节 宋人对《酉阳杂俎》的认识 |
一、宋代笔记征引:以地理博物类、考据辨证类为主 |
二、刊本序跋:重视史学价值 |
第二章 宋诗化用《酉阳杂俎》的基本情况 |
第一节 阅读史视野下的典源判定 |
第二节 宋诗中《酉阳杂俎》典故的构成 |
一、常见典故举类 |
二、典故选择倾向分析 |
三、各时期诗人用典情况分析 |
第三章 宋诗化用《酉阳杂俎》典故的特征及成因 |
第一节 宋诗化用《酉阳杂俎》典故的内容特征 |
一、宋人化用《酉阳杂俎》典故与宋诗的取材倾向 |
二、宋人化用《酉阳杂俎》典故与宋诗的思想特征 |
第二节 宋诗化用《酉阳杂俎》典故的形式特征 |
一、反用典故 |
二、暗用与借代 |
第三节 《酉阳杂俎》在宋诗接受中的独特存在——江湖诗人与女性诗人用典 |
一、江湖诗人用典 |
二、女性诗人用典——以朱淑真为例 |
第四节 宋人阅读《酉阳杂俎》的途径及习惯——诗人用典差异探析 |
一、宋代士大夫诗人的《酉阳杂俎》阅读 |
二、南宋江湖诗人的《酉阳杂俎》阅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中国环境史史料学论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二、研究回顾 |
(一) 史料与史料学的研究 |
(二) 中国环境史史料的研究 |
三、基本写作思路和框架 |
四、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五、文中相关概念的解释 |
(一) 史料与史料学 |
(二) 环境史史料与中国环境史史料学 |
(三) 口述史料与口述史学 |
(四) 实物史料 |
(五) 图像史料与图像史学 |
(六) 域外文献 |
上篇 |
第一章 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研究对象、主题、方法和学科任务 |
第一节 研究对象、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主题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节 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学科任务 |
第二章 中国环境史史料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
第一节 与文献学的关系 |
第二节 与自然科学、人类学、民族史、图像史学等学科的关系 |
第三章 建立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
第一节 建立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可能性和基础 |
第二节建立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必要性 |
第四章 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来源、类型和特点 |
第一节 中国环境史史料来源 |
第二节 中国环境史史料的类型和特点 |
第五章 中国环境史史料搜集整理概论 |
第一节 中国环境史史料搜集整理面临的困难 |
第二节 搜集整理中国环境史史料应有的心态 |
第三节 搜集整理中国环境史史料的基本方法与途径 |
第四节 从事搜集整理中国环境史史料应有之准备 |
第六章 经史子集文献中的环境史史料概论 |
第一节 经部文献中的环境信息 |
第二节 史部文献中的环境信息 |
第三节 子部文献中的环境信息 |
第四节 集部文献中的环境信息 |
第五节 经史子集文献中环境信息的搜集整理与利用 |
中篇 |
第七章 正史中的环境史史料概论 |
第一节 正史中的环境史史料及其价值 |
第二节 正史中的环境史史料特点及其搜集利用 |
第八章 地方志中的环境史史料及其搜集利用 |
第一节 地方志中的环境信息及其价值 |
第二节 地方志中环境史史料的特点和局限 |
第三节 地方志中环境史史料的搜集与解读利用 |
第九章 实录与档案中的环境史史料概论 |
第一节 实录中的环境史史料价值及其搜集利用 |
一、实录中的环境史史料价值 |
二、实录中环境信息的搜集利用 |
第二节 档案中的环境史史料 |
一、档案中的环境信息及其价值 |
二、档案中环境史史料的搜集与利用 |
第十章 中国口述环境史料概论 |
第一节 中国的口述传统和口述史料遗存 |
第二节 口述史料中的环境信息与价值 |
第三节 中国口述环境史史料的特点 |
第四节 中国口述环境史史料的搜集整理途径 |
第五节 口述史料中环境信息的提取和征实 |
第十一章 实物史料中的环境信息与利用途径概论 |
第一节 实物史料中的环境信息与价值 |
第二节 实物史料在环境史研究中的利用途径 |
第十二章 图像史料中的环境信息与搜集解读概论 |
第一节 图像史料中的环境信息及其价值 |
第二节 图像史料的搜集与解读 |
下篇 |
第十三章 几种特殊的环境史史料概论 |
第一节 书信、报刊与文史资料 |
第二节 田野调查资料与自然科学观测试验数据 |
第三节 日记 |
第四节 域外文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汉魏六朝婚恋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方法 |
四 研究思路和创新点 |
第一章 古典婚恋小说的孕育和产生 |
第一节 神话传说与婚恋小说(上) |
一 牵牛织女神话 |
二 禹娶涂山女神话 |
三 伏羲女娲神话 |
四 嫦娥奔月神话 |
第二节 神话传说与婚恋小说(下) |
一 感生神话 |
二 “神女”神话 |
第三节 先秦两汉杂史文学与婚恋小说 |
一 《汲冢琐语》和《穆天子传》 |
二 汉代杂史文学中的婚恋故事 |
三 《西京杂记》《汉武故事》和宫廷爱情故事 |
第四节 汉代杂传文学与婚恋小说 |
一 《列女传》《列士传》《孝子传》的文体性质 |
二 《列女传》《孝子传》与汉代的感情观 |
第五节 汉魏“情赋”、汉乐府与婚恋小说 |
一 汉魏“情赋”与婚恋小说的关系 |
二 汉魏乐府诗与婚恋小说 |
三 “谈情说爱”的宫廷文艺环境 |
第二章 汉魏六朝人神恋小说研究 |
第一节 民间故事与人神恋小说 |
一 天鹅处女型故事 |
二 螺女型故事 |
三 仙窟艳遇型故事 |
四 仙女下凡型故事 |
第二节 六朝仙道小说中的人神恋 |
一 六朝小说中的西王母叙事 |
二 《真诰》中的人神之恋 |
第三节 六朝文人小说中的人神恋 |
一 文人记录式的人神恋小说 |
二 宫廷美人题材的人神恋转化 |
三 六朝末期文人创作的人神恋小说 |
第四节 六朝人神恋小说中女神主导局面形成的原因 |
一 六朝时的女神崇拜 |
二 小说作者的男性本位 |
三 “神女”文学意象的形成和影响 |
第三章 汉魏六朝人鬼恋小说研究 |
第一节 人鬼恋小说中的“幽婚”小说 |
一 女鬼自荐型 |
二 再续前缘型 |
三 路遇入冢型 |
四 幽冥邂逅型 |
第二节 人鬼恋小说中的“亡魂”小说 |
一 人鬼恋“亡魂”小说的类型 |
二 人鬼恋“亡魂”小说的意义 |
第三节 人鬼恋小说中的重要母题 |
一 “死而复生”母题 |
二 “人鬼生子”母题 |
三 “随葬重现”母题 |
第四节 人鬼恋小说及女鬼导向的成因 |
一 人鬼恋小说产生的缘由 |
二 人鬼恋小说中女鬼导向形成的原因 |
第四章 汉魏六朝人妖恋小说研究 |
第一节 人妖恋小说的两种模式和内涵(上) ——“男妖女人式”人妖恋小说 |
一 男妖摄妇型 |
二 假冒骗情型 |
三 惑乱闺门型 |
第二节 人妖恋小说的两种模式和内涵(下) ——“女妖男人式”人妖恋小说 |
一 “女妖男人式”人妖恋小说的故事类型 |
二 “女妖男人式”小说的特点和发展轨迹 |
三 人妖恋小说中妖怪原形的性别分配 |
第三节 人妖恋小说中的重要妖精类型 |
一 人妖恋小说中的狐狸精 |
二 人妖恋小说中的虎妖 |
三 人妖恋中的龙与蛟妖、蛇妖 |
第四节 人妖恋小说中的重要母题 |
一 人妖恋小说中的变形母题 |
二 人妖恋小说中的“生子”母题 |
第五章 汉魏六朝世俗婚恋小说研究 |
第一节 汉魏六朝宫廷婚恋小说 |
一 《汉武故事》:政治渗透与神异化的凸显 |
二 《西京杂记》:容貌才能等具体细节的补充 |
三 《拾遗记》:接近传奇的小说体式和幻化色彩 |
四 六朝志怪、志人小说和地记中的宫廷婚恋故事 |
第二节 汉魏六朝贵族士人婚恋小说 |
一 《世说新语》中的婚恋故事 |
二 虞通之《妒记》和六朝士族婚姻中的嫉妒故事 |
第三节 汉魏六朝平民婚恋故事书写 |
一 乐府解题类本事小说 |
二 六朝地记文学中的平民婚恋故事 |
三 六朝志怪小说对平民婚恋生活的侧面反映 |
四 六朝平民婚恋故事中的“殉情”母题 |
第四节 汉魏六朝经典婚恋故事的产生和传播 |
一 “王昭君”故事 |
二 “绿珠”故事 |
三 “采桑女”故事 |
余论: 从汉魏六朝婚恋小说到唐传奇中的婚恋小说 |
附录一: 汉魏六朝小说疑目辩证 |
第一节 《神异经》考辨 |
第二节 《西京杂记》的作者和成书 |
第三节 《汉武故事》的成书年代 |
第四节 《汉武帝内传》《海内十洲记》考辨——《五岳真形序论》与《汉武帝内传》《海内十洲记》之成书 |
第五节 《洞冥记》《拾遗记》成书辨析 |
第六节《述异记》考辨 |
附录二: 汉魏美人赋与婚恋小说之关系 |
第一节 “巫山神女”故事原型新探 |
一 《高唐赋》产生于汉代 |
二 “巫山神女”原型旧说驳论 |
三 楚之云梦非高禖祭典之所 |
四 《高唐赋》主旨和“巫山神女”的现实原型 |
第二节 汉魏“情赋”考论 |
一 “闲情赋”谱系 |
二 “神女赋”谱系 |
三 “好色赋”谱系 |
第三节 论“感甄”故事的产生 |
一 “感甄”故事定型的时间 |
二 甄后形象的神异化 |
三 “感甄”故事情节来源 |
四 “感甄”故事和唐人的“期待视野”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五代墓志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关于墓志 |
第二节 五代墓志研究情况综述 |
一、古代研究情况 |
二、现当代研究情况 |
第三节 五代墓志的研究价值 |
一、文献价值 |
二、文学价值 |
三、史学价值 |
四、文化价值 |
五、学术研究价值 |
第四节 研究过程与研究方法 |
一、本文的研究过程 |
二、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五节 存在困难与注意事项 |
一、本文存在的困难 |
二、需要注意的事项 |
本章小结 |
第一章 五代墓志的着录及辑补 |
第一节 古代、近代着录 |
第二节 现当代着录 |
第三节 五代墓志辑补 |
一、2011年之前 |
二、2011年之后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五代墓志的分类 |
第一节 五代墓志的命名分类及意蕴 |
一、五代墓志的命名 |
二、五代墓志命名中的意蕴 |
第二节 五代墓志的志主分类 |
一、男性志主 |
二、女性志主 |
三、男女合志 |
第三节 五代墓志的撰者 |
一、亲属所撰 |
二、友人、乡邻、门吏、弟子等所撰 |
三、乡贡进士、职业撰写人等善文者所撰 |
四、奉诏而撰 |
五、释氏所撰 |
第四节 五代墓志的结构 |
一、有志无铭 |
二、前志后铭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五代墓志的文体特征 |
第一节 五代墓志的语体特征 |
一、骈文俪句、繁复华靡 |
二、骈散骚体,深情悠长 |
三、散体语言、灵活自然 |
第二节 五代墓志的叙述特征 |
一、叙述篇幅明显变长 |
二、叙述结构灵活多变 |
三、叙述内容丰富多样 |
第三节 五代墓志的表现手法 |
一、加强议论化 |
二、引入对话 |
三、细节描绘 |
四、侧面烘托 |
第四节 五代墓志的审美风格 |
一、真情流露、感人肺腑 |
二、庄严肃穆、典雅宏深 |
三、委婉含蓄、意蕴凄凉 |
四、奇幻怪诞,虚实并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五代墓志的产生背景 |
第一节 五代墓志产生的社会背景 |
一、重视厚葬 |
二、孝道观念 |
三、“三不朽”思想 |
四、统治者的许可提倡 |
第二节 五代墓志的文学背景 |
一、唐代墓志的兴盛 |
二、唐代其他文体的影响 |
三、唐代古文运动的衰落和骈体复炽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五代墓志的文学意义 |
第一节 承上启下的历史地位 |
一、对宋代墓志文的影响 |
二、对宋代其他文体的影响 |
第二节 反映同时代文学的主要特征 |
一、骈俪唯美化 |
二、史传化 |
三、传奇化 |
第三节 显示代表作家的典型示范作用 |
第四节 利于考证文人生平事迹 |
一、江文蔚生平考证 |
二、窦俨生平考证 |
三、程紫霄生平考证 |
第五节 五代墓志创作反思 |
一、模式化严重的弊端 |
二、美化和“谀墓现象”大量出现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五代墓志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
第一节 历代女性墓志铭和五代女性墓志铭书写概况 |
第二节 五代墓志铭中的女性形象分类 |
一、皇室女性 |
二、官员夫人 |
三、下层社会女性 |
第三节 五代墓志铭所体现的女性观 |
一、具有传统色彩的女性观 |
二、此期女性观的进步之处 |
三、此期女性观形成的原因 |
第四节 五代墓志铭反映的女性其他方面 |
一、五代女性的宗教信仰 |
二、五代女性的择偶标准变化 |
三、五代女性的早逝现象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五代墓志中的思想文化研究 |
第一节 五代墓志中的丧葬习俗及观念研究 |
一、五代时期的丧葬习俗 |
二、五代丧葬习俗所体现的观念 |
第二节 五代时期的时人信仰 |
一、儒释道三教合流 |
二、五代时期“三教合流”的原因 |
第三节 五代时期的孝道观念 |
一、孝道观念的体现 |
二、此期崇尚孝道的原因 |
第四节 五代时期的等级观念 |
一、死亡称呼不同 |
二、墓志等规模不同 |
三、志主逝后所获吊唁、辍朝、赗赙等礼遇不同 |
四、男尊女卑的地位不同 |
本章小结 |
结语 |
第一节 本文的初衷及成果 |
第二节 本文写作中的可商榷内容 |
一、墓志反映的阶层区别问题 |
二、墓志反映的地域差别问题 |
三、墓志与历史真实之间的差别问题 |
第三节 本文的不足 |
附录一:五代墓志辑补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的主要成果 |
致谢 |
(10)清代顺康雍乾四朝笔记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笔记小说”之研究现状及其问题存在 |
(一)目前学界的研究成果 |
(二)目前笔记小说研究中出现的问题 |
二、晚清民国之“笔记小说”概念辨析 |
(一)“笔记小说”概念缘起 |
(二)晚清民国之笔记小说研究 |
(三)晚清民国学人关于“笔记小说”概念的分歧 |
附:民国之“笔记”概念 |
三、本文“笔记小说”之概念及适用范围 |
(一)清代“小说”的多重意义 |
(二)清代“说部笔记”“小说笔记”与今日之“笔记小说” |
(三)“笔记小说”在清代的适用范围 |
(四)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方法及结构 |
第一章 清代前四朝笔记小说之分期与变迁 |
第一节 清代前四朝笔记小说之分期 |
第二节 顺治元年——康熙四十年:晚明小说的延续与新朝气象的展露 |
第三节 康熙四十一年——乾隆三十年:杂家笔记的崛起与稗官故事的消歇 |
第四节 乾隆三十一年——乾隆六十年:野史笔记之外的诸体并兴 |
小结 |
第二章 清代前四朝笔记小说之类别与着述特征 |
第一节 野史笔记类 |
一、野史与小说:叙事与“传闻异辞” |
二、野史笔记与“杂史小说” |
三、前四朝野史笔记类之着述特征 |
四、小结 |
第二节 杂家笔记类 |
一、杂家笔记与笔记小说 |
二、前四朝杂家笔记类之着述特征 |
三、小结 |
第三节 地理杂记类 |
一、地理杂记与笔记小说 |
二、前四朝地理杂记类之着述特征 |
三、小结 |
第四节 稗官故事类 |
一、笔记小说与“子部小说” |
二、前四朝稗官故事类小说之着述特征 |
三、小结 |
结语 笔记小说诸类型之间的互动关系 |
第三章 清代前四朝笔记小说体派之形成与特征 |
第一节 “渔洋说部体” |
一、“渔洋说部”的命名 |
二、“渔洋说部”概念下之作品 |
三、“渔洋说部”的特征 |
四、“渔洋说部体”影响下诸作品 |
五、小结 |
第二节 “板桥体” |
一、“板桥体”之源头 |
二、“板桥体”之形成 |
三、“板桥体”之基本特征 |
四、小结 |
第三节 “说粤体” |
一、“说粤体”在康乾时期的存在情况 |
二、清代康乾年间“说粤体”的基本特征 |
三、小结 |
第四节 “聊斋体” |
一、《聊斋志异》与其他文体的渊源 |
二、《聊斋志异》之文本构成 |
三、“聊斋体”的形成及乾隆年间之体派呈现 |
四、小结 |
结语 |
第四章 清代前四朝笔记小说批评之形式与内涵 |
第一节 清代前四朝笔记小说之书目 |
一、前四朝书目概观 |
二、笔记小说在本期书目之多样化着录及出现的问题 |
三、本期书目中的笔记小说批评状况 |
四、小结 |
第二节 清代前四朝笔记小说之序跋 |
一、关于笔记小说的写作姿态、类别划分与功能指向 |
二、关于笔记小说的批评:性质探讨与审美倾向 |
三、小结 |
第三节 清代前四朝笔记小说之评点 |
一、《玉光剑气集》 |
二、《匡林》《谔崖脞说》《亚谷丛书》《稗贩》 |
三、《楚庭稗珠录》 |
四、《聊斋志异》《续板桥杂记》 |
小结 |
总结 |
顺康雍乾笔记小说叙录 |
清代顺康雍乾四朝笔记小说作品表征图表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太平广记》新点校本面世(论文参考文献)
- [1]20世纪以来唐传奇文献的整理与研究[J]. 贾彦彬,曹书杰.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21(06)
- [2]《朝野佥载》考索三题[J]. 赵庶洋. 历史文献研究, 2021(01)
- [3]亡佚医籍《极要方》佚文研究[D]. 张鸣瑾.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4]写本文献与武周时期文学研究[D]. 胡凌燕. 浙江大学, 2021(02)
- [5]北宋前中期笔记小说研究—兼论笔记小说中“宋调”的形成[D]. 闵锐.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
- [6]《酉阳杂俎》在宋代的接受 ——以宋诗用典为例[D]. 李一如.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7]中国环境史史料学论纲[D]. 李明奎. 云南大学, 2019(09)
- [8]汉魏六朝婚恋小说研究[D]. 董舒心. 山东大学, 2018(02)
- [9]五代墓志文研究[D]. 胡倩. 厦门大学, 2018(07)
- [10]清代顺康雍乾四朝笔记小说研究[D]. 宋世瑞.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