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杂志前言

地理科学杂志前言

一、Foreword to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论文文献综述)

丁继昭[1](2021)在《物质能量传输视角对高中自然地理课程与教学的指向》文中认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体现着学科本质特征,要求我们深化学科理解、响应学科大观念要求,通过对学科的深度研究来推进课程与教学,关注学科视角及其培养过程。“物质能量传输”作为自然地理学科的一个视点(焦点),可以为中学地理课程与教学提供发展路向指引。系统构建并运用物质能量传输视角,把握丰富、庞杂且主线索常常内隐的高中自然地理内容,相当于明确了一个能够使之结构化的大观念。然而,当前对物质能量传输视角之于高中地理课程与教学的指向性并未充分关注。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践应用”思路,本研究主要聚焦三个核心问题:物质能量传输蕴含了什么样的地理学科视角?如何运用物质能量传输视角增进对高中自然地理课程内容的理解?物质能量传输视角对高中自然地理教学有何指向性要求?致力于达成构建学科视角、分析课程内容和探讨教学指向三大目标。研究过程中,主要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理论构建和实践应用两方面,系统探讨物质能量传输视角对高中自然地理课程与教学的指引。理论研究部分主要包括“寻觅视点”“构建视角”和“确立视角”三方面内容。第一,通过文献研究找寻地理学科中的“物质能量传输”视点,明晰其概念内涵及对中学地理课程与教学的积极意义。第二,具体主要从地理学家普遍较为关注物质能量传输的“流”空间背景,物质能量传输中的具体过程序列,物质能量传输中物质运动和能量转换的辩证统一关系,物质能量传输的地域差异状况和物质能量传输的整体功能表现等方面,沿着“空间背景→过程序列→重要特点→功能表现”的思路逐步递进、延展,建构物质能量传输视角基本框架、维度构成和内容要点。第三,根据专家意见修正并确立物质能量传输视角框架,主要包括:物质能量传输的“流”本质视角、物质能量输入-作用-输出视角、物质能量传输的协同关系视角、物质能量传输的地域差异视角和物质能量传输的功能表现视角等5个子视角,地理物质流视角、关注物质能量的输入基础和关注物质运动与能量转换的相互表达等12个内容要点。应用研究部分主要包括“应用物质能量传输视角分析课程内容”和“应用物质能量传输视角探讨教学指向性要求”两方面。第一,基于物质能量传输视角,结合课程组织理论,运用文本分析法对高中自然地理课程内容进行“总体把握”和“具体分析”,构建课程内容组织框架、分析课程标准和分析具体课程内容等。首先,以“物质能量传输”为大观念,基于该组织中心派生出:从“自然地理环境和外界的物质能量传输过程”到“自然地理环境内部的物质能量传输过程”再到“自然地理环境对物质能量传输过程的综合响应”三个“大单元”,最终落脚于“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传输过程”。从“大观念”到“大单元”是高中自然地理课程内容组织的一条“明线”,和“阐明人地关系”课程内容组织“暗线”一同搭建起了高中自然地理课程内容组织框架,其核心要素为:一个“大观念”、三个“大单元”、一条“暗线”、一条“明线”和一个“落脚点”。其次,针对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明确物质能量传输视角所对应的课程内容侧重点。再次,总体分析地理和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在大观念视野下围绕物质能量传输开展跨学科主题活动的基本交集状况。最后,基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之间的科学演进关系及其整合机制,结合知识、能力、思维(视角)和价值观念等课程组织要素,主要从地理知识、地理能力、地理视角和地理价值观等方面,应用物质能量传输视角来增进对高中自然地理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掌握地理学科知识组织中的“逻辑链”,明晰地理学科能力解构中的“核心项”,捕捉地理学科视角中的“着眼点”,明确地理核心价值观的“关键词”。第二,基于物质能量传输视角针对高中自然地理教学提出指向性要求,引导教学预期、体现学科本质,同时,运用案例分析法研究既有教学案例,依据“发现教学问题→分析教学问题→改进教学设计”思路,阐述教学指向的实践应用。具体来说,第一,物质能量传输的“流”本质视角对教学的指向性要求为:(1)把直观看到的事物抽象归纳为相应层次的地理物质能量;(2)引导学生运用学科逻辑建构起基本的物质能量概念体系;(3)引导学生运用动态视角从事物联系中认识物质能量“流”。第二,物质能量输入-作用-输出过程视角对教学的指向性要求为:(1)引导学生认识物质能量基础,明确地理过程思维起点;(2)引导学生认识物质能量作用主体,把握地理过程思维中项;(3)引导学生认识物质能量输出结果,抵达地理过程思维终点。第三,物质能量传输的协同关系视角对教学的指向性要求为:(1)及早提示物质运动与能量转换的关系,做好教学铺垫;(2)着重关照物质运动和能量转换双过程,察觉教学盲区。第四,物质能量传输的地域差异视角对教学的指向性要求为:(1)引导学生认识地域差异时充分关注其地理过程本源;(2)引导学生认识地理过程时注重比较其地域差异特点。第五,物质能量传输的功能表现视角对教学的指向性要求为:(1)引导学生以组合思维把握要素和地域,认识空间结构;(2)引导学生以整体观念统筹多地理过程,理解整体功能。

葛全胜,廖小罕,高星,封志明,刘卫东,廖晓勇,诸云强[2](2020)在《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80年回顾及展望》文中提出2020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建所80周年。回眸80年,从1940年重庆北碚成立的中国地理研究所,到1953年重新组建的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和1956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再到1999年地理研究所和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整合形成现在的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几经变迁,历经三代人努力,研究所始终如一,求真务实,开拓进取,推动着地理科学与资源科学的创新发展,为国家建设发展和生态文明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适逢建所80周年,本文回顾地理资源所发展历程,总结取得的重要科研成果,并展望未来发展。

教育部[3](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认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尹春[4](2020)在《城市建成环境对居民健康的影响及其路径研究 ——以上海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为居民提供了更好的医疗资源和完善的基础设施,有效提升了人们的健康水平。但是城市化带来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快速改变也使得城市居民面临着肥胖、慢性病、心理健康等一系列健康挑战。为了推动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从建成环境优化的视角探索提高人们健康水平的规律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新城市主义认为,紧凑型社区有助于培养健康行为进而提升人口健康水平。然而,这一理论主要基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国情,在高密度的中国情境下,其适用性高度存疑。此外,以往关于建成环境与健康关系的实证研究也存在三点不足,即建成环境对健康的影响仍有争议,且较少关注健康态度的作用;对建成环境要素的影响路径分析还不够全面深入;对建成环境影响健康的年龄异质性考虑不足。基于2018年上海个体问卷调查的一手数据,首先通过多元回归模型探索建成环境要素(密度、土地利用多样性、街道设计、目的地可达性、到公交站距离)对居民健康状况(肥胖、慢性病、心理健康)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构造包含多重中介变量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建成环境要素影响健康状况的健康行为路径(步行行为、体育锻炼、社会交往、健康饮食)。最后,进一步分析了建成环境对健康状况的影响及其路径在中年人和青年人之间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建成环境显着地影响居民健康,而健康行为是其重要的作用路径,且建成环境的作用还具有年龄异质性。具体结论如下:第一,建成环境对健康状况具有显着的影响,即使控制了健康态度变量,结论仍然成立。在中国高密度的情境下,紧凑型建成环境既会促进居民健康,也会降低居民健康。一方面,较高的路网密度、充足的公园广场和公交站点都有助于促进居民的健康水平;另一方面,人口密度的提高反而不利于居民健康。控制健康态度变量后,建成环境对身体健康(肥胖和慢性病)的影响基本不变,但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明显降低。健康态度对不同类型健康状况的影响不同,重视健康的态度有助于减少居民慢性病,对心理健康具有提升作用,但与肥胖不具统计关联。第二,健康行为是建成环境影响健康的重要路径。一方面,较高的路网密度通过促进通勤步行时间和邻里融洽程度改善健康,充足的公园广场通过促进通勤步行时间、体育锻炼时间、邻里融洽程度、进食果蔬频率而促进健康,更多的公交站点通过增加邻里融洽程度促进健康。另一方面,高人口密度通过降低邻里融洽程度而损害健康,邻近市中心通过降低通勤步行时间和邻里融洽程度而损害健康。其他建成环境要素对健康的影响存在促进和降低两方面路径。其中,多样化的土地利用会通过增加体育锻炼时间促进健康,但也会通过降低邻里融洽程度而损害健康;邻近地铁站会通过增加通勤步行时间和进食果蔬频率而促进健康,但也会通过降低体育锻炼时间而降低健康水平。第三,建成环境对健康的影响及其路径在中年人和青年人之间存在差异。一方面,土地利用多样性对青年人健康只有正向影响,但对中年人健康既有正向影响路径也有负向影响路径。另一方面,无论是中年人还是青年人,较高的路网密度、充足的公园广场和较多的公交站点都能促进健康,邻近市中心则会降低健康,而人口密度和邻近地铁站对健康则既有正向影响路径也有负向影响路径。尽管这些建成环境要素对健康的影响方向在中年人和青年人之间一致,但其影响路径在中年人和青年人之间也存在差异。本文研究结果加深了对中国情境下建成环境与健康行为、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理解,为城市地理学和健康地理学的理论发展提供了新的素材和证据。同时,本论文结论对于指导健康城市建设和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具有政策启示价值。第一,建成环境对健康具有显着的影响,因此规划可以从优化建成环境的角度来助力健康促进,同时要为起中介作用的健康行为的发生创造条件,以保证建成环境优化效应的实现和提升。第二,建成环境对健康的影响及其路径在中年人和青年人之间存在差异,因此健康城市建设需要尽可能满足不同年龄居民的健康需求。第三,健康态度与健康具有密切关联,因此需要加强健康教育,提升人口健康素养。

刘可可[5](2019)在《中国登革热多尺度时空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登革热(Dengue Fever,DF)是一种通过受感染的雌性伊蚊传播的病毒性疾病,主要由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登革病毒有四种不同的血清型(DENV1、DENV2、DENV3和DENV4),人体被有感染性的伊蚊叮咬后3-17天(平均5-7天)会出现流感样临床症状,严重者可发生致命性的重症登革热。在过去50年中,登革热的发病率增加了 30倍,目前估计每年在100多个国家发生登革热流行,有高达5000万至1亿感染病例,威胁了几乎一半的世界人口。二次世界大战后,我国登革热主要流行于东南沿海和台湾地区,但1949-1977年鲜有病例报告,直到1978年广东省佛山市发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登革热暴发,感染区域从广东省(含海南岛)不断扩大到其他沿海区域和内陆地区,病例分布的范围不断扩大。目前,国内外关于登革热宏观影响因素研究中,主要发现登革热的发生受温度、降雨、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因素等的影响。但是在关于我国登革热相关的宏观影响因素研究中从维度方面,主要是从时间维度进行的模型分析;从尺度上,主要集中于广东省高发区域的研究。我国登革热主要存在于东南沿海地区,并且有在全国范围扩散的趋势,我国不同地区面临的登革热风险程度存有差异。因此,将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相结合,从多个尺度即全国和不同高发地区相结合,综合性分析登革热影响因素是必要的,从而更加深入理解中国登革热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驱动登革热发生的危险因素,对不同区域登革热的早起预警和防控策略的制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基于上述目的,本研究在既往研究的基础上,阐明了我国登革热流行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深入比较不同高发区域登革热的流行特征和影响因素,为登革热早起预警系统的建立和决策制定者对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切实有效的参考依据。研究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收集中国登革热2005-2017年病例的个案信息,从历史记录资料整理1978-2004年中国登革热在县区水平的发病数。从国家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下载全国1978-2017年所有监测点气象数据,从WorldClim收集1970-2000年平均气象要素的栅格数据,从荷兰环境评估局收集2007年世界人口密度的栅格数据,从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地理空间数据云、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欧洲航天局分别收集东亚夏季风指数、归一化植被指数、土地覆盖数据、全国海拔高度数据。收集整理2006-2017年广东省和云南省登革热高发区域的伊蚊幼虫监测数据,即布雷图指数。首先,采用ArcGIS10.3.0对2005-2017年全国登革热本地病例数据进行空间相关性分析,采用SatScan9.4.4进行时空聚集性分析;采用生态位模型从大尺度上分析气象因素和环境因素对登革热空间分布的影响及其贡献率,并评估登革热的高发区域,采用广义可加模型分析长期气候因子东亚夏季风与登革热暴发的关系;基于小尺度从时间维度比较广东省和云南省登革热高发区域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采用广义相加模型、随机森林和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分析登革热高发区域广东省和云南省驱动登革热发生的因素,比较其相同点与不同点。研究结果从2005-2017年我国登革热本地病例数整体上有不断增加的趋势,高发病率地区主要集中在广东和云南省。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整体13年登革热本地病例的空间分布具有相关性,而在每一年的分析中仅2008、2010、2012、2014、2016和2017具有空间相关性;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每年的热点略有不同,但主要有三个热点地区,分别为广东省、云南省和福建省。时空聚集性分析发现有7个主要聚类区,一级聚集区位于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包括了广东省的13个县区,共有病例36957,聚集时间为2014年9月-10月;二级聚类区包括了云南省的多个县区,共有病例5390,聚集时间为2013年8月-2017年11月。在2005-2016年的每年生态位分析中,结果显示日平均最低气温、土地覆盖、日平均降雨量与登革热的空间分布具有显着的相关性,且存在非线性关系,高风险区域主要集中于广东、云南、福建和浙江省。基于时间长度为1978-2017划分登革热发生强度的生态位模型风险评估分析中,结果显示,出现至少1例登革热病例区域广泛存在于中国大部分地区,人口密度因素对登革热发生起到了重要作用,贡献率达到68.7%;而出现10以上病例数登革热病例区域主要存在于中国南部和中部一些区域,人口密度因素贡献率逐渐缩小为28.8%;出现100以上登革热病例区域主要限于东南沿海区域包括广东和广西以及台湾地区,人口密度贡献率为21.6%,气象因素成为主要贡献因素。基于大尺度的长期区域气候因素东亚夏季风与登革热大暴发的关系分析中,发现东亚夏季风指数与登革热之间存在非线性负相关关系,月平均气温与登革热之间存在非线性的正相关关系,上月的累积降雨量与登革热之间也存在非线性的正相关关系。在广东省和云南省不同热点区域比较中发现从2005-2017年广东省高发区域发生登革热本地病例共有44674例;云南省高发区域发生本地病例共有3676例。两个研究区域登革热本地病例的职业、年龄、性别及发病至确诊时间间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广东省高发区域登革热本地病例主要为家务及待业者,云南省主要为商业服务者;广东省高发区域登革热病例在各个年龄段广泛分布,云南省主要集中于青壮年;在性别分布中,广东省高发区域登革热的男性比例低于云南省。在广东省和云南省不同热点区域的驱动登革热发生的因素分析中,广义相加模型结果显示广东省和云南省上月输入病例、当月布雷图指数、温度和降雨与登革热都存在正相关关系,但针对不同地区最优模型中温度和降雨描述指标有所不同;随机森林结果显示广东省热点区域影响登革热发生最重要的因素为上月输入病例数和布雷图指数,次重要因素为月平均最低温度;而云南省热点区域影响登革热发生最重要因素为上月输入病例数和月平均温度,次重要因素为月相对湿度;在针对不同高发区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中较为稳定路径显示上月输入病例和伊蚊幼虫密度指数对登革热发生都具有直接效应,而降雨对登革热发生都具有间接效应,通过影响伊蚊幼虫密度进而来影响登革热的发生。另外,广东地区的温度对登革热发生具有直接效应,而云南地区温度的效应并不显着。研究结论登革热病例数除在2014年出现大暴发之外,整体上来说在中国有广泛分布的趋势,主要高发区域存在于广东、云南、浙江和福建省等沿海区域;登革热在大尺度空间分布主要由人口密度决定,大暴发主要与温度、降雨和区域气候变量东亚季风有关;在小尺度分析中,不同重点高发区域登革热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存在差异,温度、降雨和相对湿度以及媒介伊蚊密度在不同高发区域登革热发生中起到了关键性的驱动作用。

张起鹏[6](2019)在《地形对高寒草甸植物多样性影响的多层次分析 ——以合作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地形对植物多样性影响的研究已经成为生态学和地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但是,大多数研究往往从一个幅度或者层次尺度展开,这种单一的研究限制了地形对于植物多样性影响的全面系统的认识。在青藏高原东、中部广泛分布的高寒草甸既是当地牧民从事畜牧业生产生活的物质基础,又具有涵养水源、维持生物多样性、保持水土以及物种基因库等多种生态功能。该论文从景观、生态系统和物种三个层次尺度上,以青藏高原东北部合作市为样区,通过遥感影像判读、数字地形分析和野外实地调查相结合,系统地分析了地形对高寒草甸多样性的影响,研究取得了一些新的认识。1.该区景观和生态系统的特征尺度分别为1400m和1000m,这与郜燕芳等人在碧塔海自然保护区、薛冬冬等人在钟山风景区以及江冲亚等人对浙西山区等得出的结论不同,反映了该区高寒草甸的地域特点。2.不同层次尺度上,地形因子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存在着差异。尽管地形因子对三个尺度的植物多样性都有比较显着的影响,但是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最大,对景观多样性的影响次之,对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影响最小。地形因子对各层次尺度植物多样性影响重要性主要为:在景观尺度上,最主要的因子是坡度与海拔;在生态系统尺度上,海拔是多样性变化的主导地形因子;在物种尺度上,坡度是影响物种多样性变化的最主要因子。总的来看,海拔与坡度是影响高寒草甸景观、生态系统和物种尺度植物多样性变化的主要地形因子。3.在不同层次尺度上,地形因子与植物多样性的相关性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海拔因子与植物多样性指数的关系,在景观和物种尺度上呈现显着的负相关,在生态系统尺度上呈现显着的正相关;坡度因子与植物多样性的关系,在景观尺度上呈现显着的正相关性,在生态系统尺度上,坡度因子只与丰富度指数呈显着的负相关性,在物种尺度上与植物多样性呈现显着的负相关;坡向因子与植物多样性的关系在景观、生态系统尺度上均呈现较弱的相关性,在物种尺度上呈显着的负相关性;地形湿度指数因子与植物多样性的关系在景观尺度上呈显着的负相关性,在生态系统尺度上,地形湿度指数只与丰富度指数呈显着的正相关性,在物种尺度上与植物多样性呈显着的正相关性。该项研究不仅为地形对植物多样性影响的多尺度研究提供了一个典型案例,而且为高寒草甸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肖芳[7](2019)在《中学地理教师政治地理素养提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的质量决定教育的质量。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中学地理课程不断加强政治地理教育,中学地理教师政治地理素养的提高成为当前迫在眉睫的问题。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专家咨询法、试卷分析法、课堂观察法、问卷调查法,并且从高校教师培养、教师培训和教师自身出发,探寻在当前中学加强政治地理教育背景下,提高中学地理教师政治地理素养的对策。本文从梳理“政治地理素养”、“地理教师教育”等基本概念入手,分析中学地理教师政治地理素养的基本内涵和提升途径。认真学习习近平教育思想、德育理论、分级主权管理理论和综合国力理论,为后面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通过对中学地理教师课堂观察和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了解到当前中学地理教师的政治地理素养无法满足中学政治地理教育对教师要求的现状。具体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出相关对策,第一个方面,在教师培养方面从大学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材建设、高校教师科研、教学内容、标准等角度探寻培养地理教师政治地理素养的对策。第二个方面,在教师培训方面从培训方案、培训课程、培训教材、高校融入、培训考核标准和形式角度,探寻提高地理教师政治地理素养的对策。第三个方面,在教师自身方面从教研意识、教学反思和教师自主性等角度出发,探寻提高地理教师政治地理素养的对策。最后总结本文的研究成果,提出本研究的创新点,认识到本次研究的不足,并对进一步研究进行展望。

欧阳椿陶[8](2019)在《泸沽湖沉积物记录的16.0 cal.ka BP以来气候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末次冰消期以来气候发生剧烈变化,该时段有十分丰富的古环境古气候记录,是开展区域对比、亚洲季风演化、突变事件提取气候变化驱动机制的主要时段。该时段正好经历了与现代变暖相似的一个剧烈波动增温时段。因此,理解掌握末次冰消期以来亚洲季风变化规律,对目前以增温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预测有着重要现实意义。云南属于典型的印度季风区,其特殊的季风气候特点为研究末次冰消期以来印度季风区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差异机制提供良好的条件。湖泊沉积物中保存了大量的气候环境信息,是探索气候变化的理想载体。泸沽湖位于西南季风的边缘地带,对夏季风的强弱变化反应敏感,也是云南湖泊中人类活动干扰少的大型湖泊,水深,沉积物环境长期稳定,因此成为近年来古气候研究的热点地区之一。本文针对泸沽湖LGH-2孔,利用碳酸盐含量、磁化率和微量元素中的Rb/Sr、Sr/Ba和Sr/Ca等指标进行了综合研究,孢粉研究结果,重建了泸沽湖流域从16.0 cal.ka BP以来的气候演化历史,同时分析泸沽湖流域古气候变化驱动机制,得到以下结论:1.重建了泸沽湖流域16.0 cal.ka BP以来的古气候环境演变序列晚冰期(16.0-14.7 cal.ka BP),Rb/Sr比值迅速上升,碳酸盐含量迅速下降,Sr/Ba比值减小,阔叶树种开始增多,低频磁化率下降;表明此阶段西南季风迅速增强,降水迅速增多,湖泊水位上升,植被覆盖度逐渐增高,表土侵蚀减弱。总体上看,气候由冷干状态逐渐转变为温暖偏湿状态。BA暖期(14.7-12.9 cal.ka BP),Rb/Sr比值处于高位,碳酸盐含量迅速降低到0左右;表明此阶段西南季风强,水位高,湖水外流,松林扩张,植被盖度高,气候温暖湿润。YD冷期(12.9-11.6 cal.ka BP),Rb/Sr比值低,Sr/Ba比值高Sr/Ca比值低,碳酸盐含量高,磁化率比较高,植被稀少,侵蚀作用加强,桤木、榆、桦等耐干冷的落叶阔叶林增多;表明西南季风减弱,湖泊水位降低,盐度增大,气候以冷干为主要特征。早-中全新世阶段(11.6-3.5 cal.ka BP),Rb/Sr值高Sr/Ba值低,碳酸盐含量很低,磁化率变化小,松林扩张,落叶阔叶林萎缩;表明西南季风强盛,降水丰富,湖水盐度低,湖水外流,土壤侵蚀弱,总体上气候温暖湿润。突变期(3.5-3.0cal.ka BP),碳酸盐迅速增加,Rb/Sr、Sr/Ca比值迅速降低,Sr/Ba增高,硬叶常绿栎林明显扩张,而松林大幅减少;表明降水减少,水位降低,盐度增加,经历了大约500年的变干过程。晚全新世(3.0 cal.ka BP至今),Rb/Sr和Sr/Ca值低,Sr/Ba值高,碳酸盐含量高,磁化率值突然升高并维持高位;表明季风弱,降水减少,植被减少和人类活动造成水土侵蚀作用加强;植被明显比全新世早-中期稀疏,总体气温明显偏低,降水少,气候波动频繁。末次冰消期气候变化与全球的气候变化一致。全新世期间气候存在极大的不稳定性,共出现12次冷干事件,它们分别是11.38-11.1、10.35-10.22、9.4-9.0、8.39-7.66、5.95-5.75、5.3-5.06、4.56-4.13、3.87-3.71、3.0-2.82、2.55-2.30、1.3-1.1和0.43-0.25 cal.ka BP。2、泸沽湖流域湖16.0 cal.ka BP以来湖水盐度的重建16 cal.ka BP以来泸沽湖流域湖水盐度变化划分为6个阶段:晚冰期(16.0-14.7 cal.ka BP),Sr/Ba比值从0.6迅速下降到0.4以下,表明湖水盐度迅速变淡;BA暖期(14.7-12.9 cal.ka BP),Sr/Ba比值在0.35-0.25之间小幅波动,水体盐度为淡水;YD冷期(12.9-11.6 cal.ka BP),Sr/Ba比值处于一个低谷值区,略高于0.4,湖泊水为淡水;早-中全新世(11.6-3.5 cal.ka BP),Sr/Ba比值为0.25-0.35,湖水盐度达到最小值,湖泊水位高,此时湖泊属于开放型湖泊,3.5 cal.ka BP以前可能一直处于高水位阶段;Sr/Ba比值反映出还有8次盐度的升高,它们分别出现在11.1、10.0、9.2、8.2、6.7、5.6、4.2和3.8 cal.ka BP,与气候的冷干事件相对应,表明在此期间气候也具有不稳定性特征;中全新世晚期(3.5-3.1 cal.ka BP),Sr/Ba比值在400年内从0.3的淡水迅速转化为0.6;晚全新世(3.1 cal.ka BP以来),Sr/Ba比值始终处于0.4-0.7高值区,湖水盐度频繁而快速转变,湖水相对咸化时期(0.37、1.14、2.5、3.0 cal.ka BP)和2次湖水相对淡化时期(0.7和0.11 cal.ka BP)。3、泸沽湖流域16 cal.ka BP以来气候变化模式在末次冰消期,东亚和南亚季风区的气候变化模式大致相同,出现BA温暖湿润期和YD寒冷干燥期。进入全新世后,气候模式发生变化,早全新世期间,南亚季风区降水北多南少,东亚季风区降水南多北少;中全新世期间,南亚季风区降水南多北少,东亚季风区降水北多南少。两大环流系统东西方向也存在“跷跷板”效应:早全新世南部东多西少,北部则东少西多,中全新世则恰恰相反。泸沽湖流域气候变化具有显着的区域独特性。水热组合依不同的时间尺度而不同,不能一概而论。长时间尺度的末次冰消期和全新世而言,表现为暖湿-冷干的组合特征;较长时间尺度的早、中和晚全新世而言,可能分别表现为暖湿、暖干和温干特征;更短时间的中世纪暖期和小冰期为暖干-冷湿的组合特征。4、泸沽湖流域16.0 cal.ka BP以来气候驱动机制分析泸沽湖流域从16.0 cal.ka BP以来的气候演化,具有高度的全球一致性,受夏季太阳辐射、印度季风和北半球高纬地区冰量变化三者综合驱动。末次冰消期泸沽湖流域YD冷干期与以及全新世期间的9次干旱事件与北大西洋地区冰筏事件一一对应,表明泸沽湖流域与高纬地区具有很强的遥相关。早全新世,泸沽湖流域降水达到最大,与印度季风的变化模式相一致;中全新世泸沽湖流域温度达到最高,降水有所减少;晚全新世气温降低和降水急剧减少,但后期气温升高和降水增多。5、微量元素扫描结果的Rb/Sr,Sr/Ba,Sr/Cu指标等能敏感地响应降水量的变化,具有高分辨率(14.15yr),气候意义明确的特征,能够捕捉到突变气候事件,因此微量元素扫描结果的Rb/Sr,Sr/Ba,Sr/Cu等指标是反演和重建长尺度和高分辨率气候环境变化的高效途径。

蒋连飞[9](2018)在《地理师范生的地理空间思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地理空间技术与互联网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培养具有地理空间思维的学生成为时代的需求,地理因其学科特征而担负起培养学生地理空间思维的重任。由于教师在学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地理教师的地理空间思维水平对学生具有重要影响。那么,代表着我国地理教师来源主力军的地理师范生的地理空间思维如何?他们的地理空间思维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针对这些影响因素,高等院校应该如何注重对他们的培养,使其能够胜任地理空间思维的教学?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对此,本文回顾了国内外有关地理空间思维的研究,探究了地理空间思维的内涵与类型;结合地理师范生的特征构建了地理师范生地理空间思维的考查体系,并据此研制了地理师范生地理空间思维问卷;利用该问卷对地理师范生进行测试,呈现并分析了我国地理师范生地理空间思维的特征及原因;结合问卷以及高校地理师范生培养方案研究了地理师范生地理空间思维培养的影响因素,最后根据以上分析得出我国地理师范生地理空间思维培养的策略,并提出了本文的不足与展望。目前,地理空间思维的研究得到普遍认同与广泛应用的,首先是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对地理空间思维构成的研究,然后是以戈列齐(Reginald Golledge)与格斯梅尔(Phil Gersmehl)等为代表的地理学家对地理空间思维分类的研究,最后是以贝德纳茨(Robert Bednarz)和李(Jongwon Lee)等为代表的地理教育学者对地理空间思维测量的研究。第一,通过理论研究,确定了地理空间思维的理论基础,并据此构建了地理师范生地理空间思维的考查体系。研究表明,地理空间思维是一种用于认识地理事物、地理现象而进行地理空间概念认知、地理空间表征工具应用并进行地理空间认知分析的具有创新价值的综合性思维,主要包括地理空间定位思维、地理空间转换思维、地理空间叠加思维、地理空间视觉思维、地理空间联系思维和地理空间综合思维六种类型。地理师范生地理空间思维的考查体系由地理空间概念、地理空间思维和地理空间思维教学力三部分构成。三者之间存在着因果逻辑关系,将这三个部分纳入到考查体系中,有利于更全面地考查地理师范生地理空间思维的形成与发展。第二,根据地理师范生地理空间思维的考查体系,本文研制了地理师范生地理空间思维测评工具——地理师范生地理空间思维问卷。问卷研制完成后在课题组进行了内部测试,根据测试结果予以初步调整;然后选取三所高校进行试测,以检测问卷的质量,并最终确定了地理师范生地理空间思维问卷的内容。地理师范生地理空间思维问卷包括12道地理空间概念单项选择题,18道地理空间思维单项选择题,33道地理空间思维教学力调查题。第三,利用研制的地理师范生地理空间思维问卷进行测试。根据研究,我国地理师范生地理空间思维的表现总体一般。从地理空间概念上看,三个层次地理空间概念的表现由好到差为:复杂空间、基元空间、简单空间;从地理空间思维上看,六种类型地理空间思维的表现由好到差为:地理空间综合思维、地理空间联系思维、地理空间转换思维、地理空间定位思维、地理空间视觉思维、地理空间叠加思维;从地理空间思维教学力看,四个部分的表现由好到差为:地理空间思维内涵教学力、地理学教学力、思维技能教学力、地理空间概念和地理空间表征教学力。此外,研究发现,地理师范生的地理空间概念与地理空间思维之间具有显着正相关性,但是二者与地理空间思维教学力之间都不具有显着相关性。第四,研究发现,学校类型、就读年级、所在地区、GIS的基础对地理师范生的地理空间概念和地理空间思维具有显着性影响,城乡差异对地理师范生的地理空间思维和地理空间思维教学力具有显着性影响;值得注意的是,性别对地理师范生地理空间思维考查体系的三个部分都没有显着性影响,城乡差异是唯一对地理空间思维教学力具有显着性影响的因素。第五,结合高等院校的培养方案分析师范教育对地理师范生地理空间思维的影响,分为课程设置和教学实践两个部分,课程设置又分为教育学类课程和地理学类课程,以及单列的GIS课程;教学实践又分为学生教学实践和教师教学实践。研究显示,教育学类课程对地理师范生的地理空间概念、地理空间思维和地理空间思维教学力都没有显着性影响,地理学类课程对地理空间概念和地理空间思维具有显着性影响;GIS课程对地理空间概念和地理空间思维具有显着性影响,但是对地理空间思维教学力没有显着性影响。学生教学实践对其地理空间概念和地理空间思维具有显着性影响,但是对地理空间思维教学力没有显着性影响;教师教学实践对地理空间概念的影响最明显。最后根据以上研究结果,提出了地理师范生地理空间思维培养的策略,同时也提到了本文的不足与展望。

陈晓江[10](2016)在《鄂尔多斯高原湖泊动态及其生态系统功能研究》文中提出湖泊是地球表层各级系统、各级圈层相互作用的联结点,是地球水圈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湖泊具有调节区域气候、记录区域环境变化、维持区域生态系统平衡和繁衍生物多样性的特殊功能。盐碱湖泊是湖泊发育的后期阶段,约占地球湖泊总数的一半,特别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盐碱湖泊数量较多,对维持区域生态系统结构和生产力有着决定性作用。鄂尔多斯地区是我国两大盐碱湖泊群分布区之一,该地区是一敏感、特殊的生态过渡带,是我国干旱-半干旱区相对独立的自然单元。本课题选取鄂尔多斯地区盐碱湖泊群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湖泊动态及其驱动因子的研究,研究分析了湖泊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并且应用熵理论分析了盐碱湖泊生态系统的脆弱性。首先运用遥感数据(RS)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研究分析了鄂尔多斯地区湖泊动态变化特征;其次,在生态学、景观生态学、气候学、生物统计等学科理论的具体指导下,分析研究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湖泊动态变化的影响;第三,研究分析了鄂尔多斯地区典型湖泊水体中的浮游植物物种构成、密度和群落结构,深入分析了浮游植物功能群动态以及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第四,引用熵理论分析评价盐碱湖泊生态系统的脆弱性。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鄂尔多斯盐碱湖泊群动态变化特征:湖泊面积和数量变化的总趋势是减少的,在研究时间序列范围内,从1980年~2012年,湖泊面积大于1 Km2湖泊数量由83个减少到57个,湖泊消失或干涸共26个,损失率达31.33%;湖泊水域面积由334.52 Km2减少到234 Km2,湖泊面积损失100.52Km2,损失率达30%。从1980年~1995年,湖泊数量由83个增加为93个,新增湖泊数量为10个;湖泊面积由334.52 Km2增加到372.13 Km2,增加面积37.61 Km2。从1995年~2012年,湖泊数量由93个减少到57个,湖泊消失数量为36个;湖泊面积由372.13Km2减少为234 Km2,减少量为38.13 Km2。湖泊这种动态特征是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干扰两大因素的共同作用的结果。2、分析湖泊动态的主要驱动因子之一气候驱动因子,研究课题选取了1960-2012年鄂尔多斯地区的气候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到结论为鄂尔多斯区域气候总趋势趋向变暖,研究区域气温动态变化幅度增幅范围在0.45℃/10a~0.6℃/10a之间,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0.208℃/10a;降水量总体趋势呈减少趋势,在1960s降水量波动较大,从1968年~2012年的时间序列上,降水量的整个趋势的线性拟合递减率值为4.16mm/10a。灰度关联分析,降水量、气温与湖泊面积变化具有较高的关联度值。3、人类活动干扰是湖泊动态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之一,土地是人类生存的基础资源,所以土地利用动态能够充分揭示出人类活动干扰的强度。通过对鄂尔多斯地区土地利用动态的研究,得出结论:在1980-2012年鄂尔多斯地区增加的土地覆盖类型主要为草地、林地、建设用地,增加的数量分别为:1367.03 Km2、424.96 Km2、204.46 Km2,减少的土地覆盖类型为未利用土地和耕地,减少的数量分别为1991.57Km2、156.291Km2;面积变化显着的土地覆盖类型是草地和未利用土地,在33年的时间序列上,草地面积增加了1367.03 Km2,未利用土地类型减少了1991.57Km2。其中湖泊面积呈减少趋势,通过不同时间序列上土地动态度分析,湖泊动态变化主要在1995-2012年时间序列上,动态度为3.3%。4、景观格局分析可以较好地在区域尺度上揭示鄂尔多斯地区湖泊的动态特征。通过景观格局分析得出:鄂尔多斯地区以草地和沙地为主要景观构成,其次为耕地、林地,总体上是以草地和沙地两大类型构成的基质,辅以耕地和林地的交错景观格局,其他景观类型所占比例很小,构成形似补丁状或带状散布于其中。鄂尔多斯地区景观结构主要是草地、沙地、平原区的耕地、盐碱地为主,其景观功能以此结构类型为基础的;其中湖泊景观比例值很小分别为0.0044(1980年)、0.005(1995年)、0.0041(2012年),三期的鄂尔多斯地区湖泊景观破碎度最小值为1.1(1995年),平均斑块面积最大值为0.91Km2(1995年)。5、在区域尺度上研究鄂尔多斯地区盐碱湖泊生态系统,选取了六个典型湖泊,通过分析湖泊水体中的浮游植物群落来揭示湖泊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过程。通过对采集水样在实验室镜检,共鉴定出水体中浮游植物种类为5门28属40种,其中蓝藻门8属11种,绿藻门11属16种,硅藻门7属9种,裸藻门1属3种,甲藻门1属1种;浮游植物优势种是广生性种类,六个样湖浮游植物种类分布依次为:浩通音查干淖尔5门20属25种,红碱淖5门19属24种,其和淖尔4门15属16种,察汗淖尔3门8属10种,哈日芒乃淖尔2门3属4种,巴嘎淖尔2门2属3种。湖泊水体pH为浮游植物密度的主要限制因子,湖泊水体盐度是浮游植物物种多样性的主要限制因子。6、研究鄂尔多斯地区盐碱湖泊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选取红碱淖和浩通音查干淖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实验生态调查方法,结合浮游植物功能群和典范对应分析方法,进行了浮游植物群落季节动态分析以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结果为其中红碱淖浮游植物种群按照浮游植物功能群划分方法,共划分为14个功能群:x1/x2/w1/TD/C/J/M/G/Wo/MP/H1/P/S2/Tc,季节变化动态为:J/X1/x2/W1/P/TD/C/M(夏季)→G/P/X1/W1/Wo/MP/H1/TD/S2/Tc(秋季);浩通音查干淖尔浮游植物划分为8个功能群:X1/F/P/D/W1/Wo/J/Tc,其中季节动态为X1/Tc/J/P/W1/F/D(夏季)→X1/Tc/J/P/W1/F/D/Wo(秋季)。红碱淖和浩通音查干淖尔浮游植物功能群主要是受到pH、总离子度(Tds)、电导率(CON)升高的胁迫,其中pH是影响浮游植物功能群分布的主要因子。7、湖泊生态系统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系统结构中各组成成分的相互作用是非线性的,其动态是一个由信息流驱动下各组成成分与环境耦合在一起的自组织过程,熵是复杂系统正确分析中的主要理论工具。为了科学地分析盐碱湖泊生态系统状况,所以在评价鄂尔多斯盐碱湖泊生态系统脆弱性中引用熵函数理论分析是科学的,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信息熵模型,得到结论为:鄂尔多斯典型湖泊综合信息熵值依次为HT(浩通音查干淖尔)<BG(巴嘎淖尔)<HJ(红碱淖尔)<QH(其和淖尔)<HR(哈日芒乃淖尔)=CH(察汗淖尔),即生态系统脆弱性程度的比较顺序。根据关注因子不同,分别作了关注多个因子和不同因子给予不同权重时的综合信息熵分析,结果显示为:当考虑浮游植物和湖泊面积两项指标时,熵值大小顺序为:QH<CH<HR<HT<BG<HJ, HJ(红碱淖)熵值最大。通过比较鄂尔多斯地区1980年、1995年、2012年土地利用类型结构的信息熵,依次为1980年(2.74)、2012年(2.71)、1995年(2.54),年际之间的熵值差值很小,说明了该地区土地利用多样性程度近33年里是相似的,但是根据信息熵计算其土地利用均匀度为:1980年(0.598)、1995年(0.56)、2012年(0.6),数值较大,说明土地利用类型有较大的波动,人类活动加强了该区域湖泊生态系统脆弱性程度。鄂尔多斯地区盐碱湖泊动态变化主要是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干扰的结果,其变化导致湖泊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尤其人类活动干扰增加了湖泊生态系统脆弱性,鉴于湖泊对于该地区生态系统的无可替代的重要性,应加强湖泊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通过本研究更加系统地掌握内陆干旱区盐碱湖泊的变化与驱动机制,为干旱-半干旱区内陆盐碱湖泊生态系统理论作出重要补充,加强了物理学、生物学、生态学、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景观生态学等诸多学科理论在生态学领域的综合应用,为干旱-半干旱区湖泊的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以期为干旱——半干旱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数据支持。

二、Foreword to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Foreword to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论文提纲范文)

(1)物质能量传输视角对高中自然地理课程与教学的指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深化课程改革需要回归到扎实的学科本体研究
        二、落实学科核心素养需要关注学科视角及其培养
        三、关注物质能量传输具有地理学科大观念的意蕴
        四、高中地理课程教学需要深究物质能量传输视角
    第二节 研究问题
    第三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第四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框架
        二、研究方法
        三、论文结构
        四、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关于高中自然地理课程与教学的研究综述
        一、关于高中自然地理课程内容的范围
        二、高中自然地理课程的教学研究综述
        三、关于地理教学指向性要求研究综述
    第二节 高中课程与教学对物质能量传输的研究综述
        一、课程理解时对物质能量传输的关注
        二、教学实施中对物质能量传输的关注
第三章 地理大观念视野下物质能量传输视角的初步构建
    第一节 寻找具有课程与教学意义的物质能量传输视点
        一、从综合自然地理学自上而下梳理学科组织体系
        二、洞察地理学科研究中的物质能量传输内在视点
        三、建构物质能量传输视角之于课程与教学的意义
    第二节 围绕学科视点初步构建地理物质能量传输视角
        一、物质能量传输的“流”本质视角
        二、物质能量输入-作用-输出视角
        三、物质能量传输的统一关系视角
        四、物质能量传输的地域差异视角
        五、物质能量传输的功能表现视角
    第三节 物质能量传输视角框架的初步确立
第四章 基于专家认同度调查的物质能量传输视角确立
    第一节 专家意见咨询问卷设计与改进
        一、问卷设计
        二、问卷改进
    第二节 专家意见咨询与调查结果分析
        一、调查过程
        二、结果分析
    第三节 物质能量传输视角的主要内容
第五章 基于物质能量传输视角的高中自然地理课程分析
    第一节 基于物质能量传输视角的课程内容总体把握
        一、搭建课程内容“组织框架”
        二、把握课程内容的“侧重点”
        三、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交集
    第二节 基于物质能量传输视角的课程内容具体分析
        一、掌握地理学科知识组织“逻辑链”
        二、明晰地理学科能力中的“核心项”
        三、关注地理学科视角中的“着眼点”
        四、明确地理核心价值观的“关键词”
第六章 基于物质能量传输视角的高中自然地理教学指向
    第一节 大观念视野下从学科本体到教学指向性要求的逻辑进路
    第二节 基于物质能量传输视角的高中自然地理教学指向性要求
        一、物质能量传输的“流”本质视角对教学的指向性要求及案例分析
        二、物质能量输入-作用-输出视角对教学的指向性要求及案例分析
        三、物质能量传输的协同关系视角对教学的指向性要求及案例分析
        四、物质能量传输的地域差异视角对教学的指向性要求及案例分析
        五、物质能量传输的功能表现视角对教学的指向性要求及案例分析
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专家咨询问卷试用版
    附录二:专家咨询问卷正式版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2)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80年回顾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地理所与综考会(1940—1999年)
    2.1 中国地理研究所(1940—1949年)
    2.2 地理所与综考会成立初期(1950—1966年)
    2.3“文化大革命”时期(1967—1977年)
    2.4 改革开放后的地理所与综考会(1978—1999年)
3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2000—2020年)
    3.1 知识创新时期(2000—2013年)
    3.2 特色研究所发展(2014—2020年)
4 结语

(4)城市建成环境对居民健康的影响及其路径研究 ——以上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人类面临的健康挑战
    1.1.2 理论背景:建成环境与健康的关联密切
1.2 研究意义、目标与内容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 研究概念界定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1.5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假说
2.1 建成环境与健康关系的相关理论
    2.1.1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2.1.2 紧凑发展与新城市主义理论
    2.1.3 建成环境影响健康的路径理论
    2.1.4 生命历程理论
2.2 建成环境与健康关系的实证研究
    2.2.1 密度与健康关系的实证研究
    2.2.2 土地利用多样性与健康关系的实证研究
    2.2.3 街道设计与健康关系的实证研究
    2.2.4 目的地可达性与健康关系的实证研究
    2.2.5 到公交站距离与健康关系的实证研究
2.3 建成环境与健康关系研究的不足
    2.3.1 建成环境对健康的影响仍有争议
    2.3.2 建成环境影响健康的路径分析有待深化
    2.3.3 建成环境影响健康的年龄异质性考虑不足
2.4 本文的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说 第三章 研究数据与模型设定
3.1 问卷调查数据
    3.1.1 研究区域与个体数据收集
    3.1.2 调查样本的社会经济特征
    3.1.3 调查样本的健康特征
3.2 社区数据
3.3 建成环境与居民健康的关系描述
3.4 模型设定
    3.4.1 控制健康态度变量的模型
    3.4.2 结构方程模型与检验中介效应的方法
    3.4.3 年龄异质性的模型及其检验方法
    3.4.4 嵌套数据结构的处理 第四章 建成环境对肥胖的影响与路径
4.1 建成环境对肥胖的影响
4.2 建成环境影响肥胖的路径
    4.2.1 建成环境对健康行为的影响
    4.2.2 健康行为对肥胖的影响
    4.2.3 建成环境影响肥胖的健康行为路径
    4.2.4 建成环境影响肥胖的其他路径
4.3 建成环境影响肥胖及其路径的年龄异质性
    4.3.1 建成环境影响健康行为的年龄异质性
    4.3.2 健康行为影响肥胖的年龄异质性
    4.3.3 建成环境影响肥胖的健康行为路径的年龄异质性
    4.3.4 建成环境影响肥胖的其他路径的年龄异质性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建成环境对慢性病的影响与路径
5.1 建成环境对慢性病的影响
5.2 建成环境影响慢性病的路径
    5.2.1 健康行为和肥胖对慢性病的影响
    5.2.2 建成环境影响慢性病的健康行为和肥胖路径
    5.2.3 建成环境影响慢性病的其他路径
5.3 建成环境影响慢性病及其路径的年龄异质性
    5.3.1 健康行为和肥胖影响慢性病的年龄异质性
    5.3.2 建成环境影响慢性病的健康行为和肥胖路径的年龄异质性
    5.3.3 建成环境影响慢性病的其他路径的年龄异质性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建成环境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与路径
6.1 建成环境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6.2 建成环境影响心理健康的路径
    6.2.1 健康行为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6.2.2 建成环境影响心理健康的健康行为路径
6.3 建成环境影响心理健康及其路径的年龄异质性
    6.3.1 健康行为影响心理健康的年龄异质性
    6.3.2 建成环境影响心理健康的健康行为路径的年龄异质性
    6.3.3 建成环境影响心理健康的其他路径的年龄异质性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启示
7.3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5)中国登革热多尺度时空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中国登革热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一、前言
    二、材料与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结论
第二部分 中国登革热空间分布影响因素研究
    一、2005-2016年每年的登革热生态位分析
        (一) 前言
        (二) 材料与方法
        (三) 结果
        (四) 讨论
        (五) 结论
    二、1978-2017年划分等级的登革热生态位分析
        (一) 前言
        (二) 材料与方法
        (三) 结果
        (四) 讨论
        (五) 结论
    三、1980-2016年中国登革热和东亚季风关系研究
        (一) 前言
        (二) 材料与方法
        (三) 结果
        (四) 讨论
        (五) 结论
第三部分 不同重点区域登革热流行特征和影响因素研究
    一、不同重点区域的登革热流行特征比较研究
        (一) 前言
        (二) 材料与方法
        (三) 结果
        (四) 讨论
        (五) 结论
    二、不同重点区域的登革热影响因素比较研究
        (一) 前言
        (二) 材料与方法
        (三) 结果
        (四) 讨论
        (五) 结论
全文小结
创新点
不足之处
下一步研究计划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6)地形对高寒草甸植物多样性影响的多层次分析 ——以合作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1.1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的独特性
        1.1.2 植物多样性成为研究热点
        1.1.3 地形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意义
        1.1.4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等级理论与多层次的选择
        1.2.2 植物多样性的层次尺度研究进展
        1.2.3 植物多样性的多层次尺度研究现状
        1.2.4 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1.2.5 地形对植物多样性格局影响的研究进展
        1.2.6 结语及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位置
    2.2 自然环境状况
        2.2.1 气候条件
        2.2.2 水文条件
        2.2.3 地质地貌
        2.2.4 土壤、植被条件
    2.3 社会经济条件
        2.3.1 人口与社会
        2.3.2 经济发展
    2.4 草原利用制度变革
第三章 不同层次尺度下的数据获取与研究方法
    3.1 数据获取与处理
        3.1.1 遥感数据与DEM数据收集
        3.1.2 景观分类系统确定
        3.1.3 遥感影像数据预处理
        3.1.4 遥感影像的解译
        3.1.5 分类精度评价
        3.1.6 分类中存在的问题
        3.1.7 其他数据收集
    3.2 景观尺度研究方法
        3.2.1 景观多样性指数的选取
        3.2.2 景观层次多样性处理方法
    3.3 生态系统数据处理与研究方法
        3.3.1 生态系统数据提取与处理
        3.3.2 生态系统尺度研究方法
    3.4 物种数据获取与研究方法
        3.4.1 野外调查
        3.4.2 地形因子调查与处理
        3.4.3 数据处理与分析
    3.5 技术路线图
第四章 地形对高寒草甸景观层次多样性格局的影响
    4.0 前言
    4.1 结果与分析
        4.1.1 高寒草甸景观层次特征
        4.1.2 特征尺度确定
        4.1.3 景观层次多样性空间变异特征
        4.1.4 地形因子对多样性的影响
        4.1.5 草甸景观多样性与地形因子的关系
    4.2 讨论
        4.2.1 景观多样性指数的变异分析
        4.2.2 景观多样性格局分布规律分析
        4.2.3 地形因子对景观多样性格局的影响分析
第五章 地形对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层次多样性格局的影响
    5.0 前言
    5.1 结果与分析
        5.1.1 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层次特征
        5.1.2 草甸生态系统特征尺度的确定
        5.1.3 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多样性格局
        5.1.4 地形因子对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影响
    5.2 讨论
        5.2.1 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多样性空间量化
        5.2.2 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多样性格局分析
        5.2.3 地形因子对高寒草甸多样性的影响
第六章 地形对高寒草甸物种层次多样性格局的影响
    6.0 前言
    6.1 结果与分析
        6.1.1 物种组成的基本特征
        6.1.2 物种多样性统计特征
        6.1.3 物种多样性空间特征
        6.1.4 植物多样性的空间分布规律
        6.1.5 地形因子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6.1.6 植物物种多样性与地形因子的关系
    6.2 讨论
        6.2.1 物种组成特征分析
        6.2.2 物种多样性统计特征分析
        6.2.3 物种多样性空间分布规律分析
        6.2.4 地形因子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分析
        6.2.5 多样性与地形因子相关性分析
第七章 坡度对高寒草甸植物功能群及其多样性的影响
    7.0 前言
    7.1 结果与分析
        7.1.1 阳坡植物种类及数量特征
        7.1.2 坡度分异对植物群落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7.1.3 植物群落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
    7.2 讨论
        7.2.1 植物功能群的坡度差异
        7.2.2 植物多样性的坡度差异
        7.2.3 植物群落特性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第八章 坡向对高寒草甸植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8.0 前言
    8.1 结果与分析
        8.1.1 坡向对植物功能群的影响
        8.1.2 坡向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8.1.3 坡向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8.1.4 植物功能群与土壤因子的关系
        8.1.5 多样性与土壤因子的关系
    8.2 讨论与结论
        8.2.1 植物功能群及多样性的坡向差异
        8.2.2 土壤性质的坡向差异
        8.2.3 植物特性与土壤因子的关系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1.1 各层次尺度植物多样性类型组成特点
        9.1.2 各层次尺度植物多样性空间变异特征
        9.1.3 各层次尺度植物多样性格局特征
        9.1.4 地形对不同层次尺度植物多样性格局的影响
        9.1.5 不同层次尺度地形因子与植物多样性的关系
        9.1.6 坡度对高寒草甸植物功能群及其多样性的影响
        9.1.7 坡向对高寒草甸植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9.2 研究特色与创新
    9.3 建议与展望
附录A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7)中学地理教师政治地理素养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贯彻国家对政治地理教育的要求
        二、执行新课程改革对地理教师政治地理素养的要求
        三、地理教师政治地理素养有待提高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第四节 研究内容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政治地理学
        二、政治地理教育
        三、政治地理素养
        四、地理教师教育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习近平教育思想
        二、德育理论
        三、分级主权管理理论
        四、综合国力理论
第三章 中学地理教师政治地理素养现状调查与分析
    第一节 调查目的
    第二节 调查方法及对象
    第三节 调查工具及内容
    第四节 课堂观察结果与分析
        一、课堂观察对象信息
        二、课堂观察个案分析
    第五节 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问卷调查对象基本信息
        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第四章 中学地理教师政治地理素养提升对策
    第一节 中学地理教师培养
        一、修订高校地理科学(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二、调整高校地理科学(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
        三、统一编制高校地理科学(教师教育)专业政治地理学教材
        四、高校地理科学(教师教育)专业加强政治地理科学与教学研究
        五、高校政治地理学课程满足指导中学政治地理教育的需要
        六、在中学地理教师入职标准中严格规定对政治地理学素养的要求
    第二节 中学地理教师培训
        一、在中学地理教师培训方案中完善政治地理学培训目标和内容
        二、在中学地理教师培训课程体系中提升政治地理学内容的地位
        三、编制重视政治地理学内容的中学地理教师培训专业课程教材
        四、由政治地理学科建设高水平的高校引领中学地理教师培训
        五、严格考核评估中学地理教师培训提升政治地理素养的实效
    第三节 中学地理教师自身
        一、中学地理教师多方面展开政治地理教学研究
        二、在教学反思中提高政治地理教学效果
        三、中学地理教师主动与同行或相关学科从业者交流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一、研究的不足
        二、研究展望
附录1
    中学地理教师政治地理素养问卷调查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个人简历

(8)泸沽湖沉积物记录的16.0 cal.ka BP以来气候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和依据
        1.1.1 过去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性
        1.1.2 末次冰消期以来气候研究变化进展
        1.1.2.1 末次冰消期(Last Deglacial)
        1.1.2.2 全新世(Holocene)
        1.1.3 末次冰消期以来亚洲季风区气候变化的研究
    1.2 中国湖泊末次冰消期以来气候记录研究
        1.2.1 末次冰消期以来我国湖泊时空演变特征
        1.2.1.1 青藏高原高寒区
        1.2.1.2 西北干旱区
        1.2.1.3 东部平原地区
        1.2.1.4 云贵高原湿润区
        1.2.2 末次冰消期以来湖泊演化的驱动机制研究
        1.2.2.1 万年时间尺度
        1.2.2.2 千年时间尺度
        1.2.2.3 百年时间尺度
    1.3 地球化学指标在湖泊环境重建中的作用
    1.4 研究内容和科学问题
        1.4.1 泸沽湖研究存在的问题
        1.4.2 研究内容
        1.4.3 科学问题
第2章 泸沽湖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貌与构造背景
    2.3 气候特征
    2.4 植被特征
    2.5 水文水质特征
第3章 样品采集以及年代序列的建立
    3.1 样品采集
    3.2 岩芯岩性分析
    3.3 岩芯年代的测定及其序列的建立
        3.3.1 ~(14)C年代误差来源
        3.3.2 泸沽湖钻孔的年代序列
第4章 气候代用指标实验方法与结果
    4.1 地球化学微量元素
        4.1.1 元素的XRF(X-ray fluorescence)测定方法
        4.1.2 元素(含稀土元素)含量的ICP-MS测定方法
        4.1.3 地球化学微量元素测试结果
        4.1.3.1 微量元素扫描强度及其含量
        4.1.3.2 稀土元素含量测试结果
        4.1.4 元素XRF扫描结果的校正
        4.1.4.1 XRF岩芯扫描的优点与问题及校正方法
        4.1.4.2 XRF扫描结果的可靠性分析
        4.1.4.3 泸沽湖沉积物XRF元素扫描结果校正模型的建立
    4.2 碳酸盐
        4.2.1 碳酸盐测量方法
        4.2.2 碳酸盐实验结果
    4.3 磁化率
        4.3.1 磁化率测定方法
        4.3.2 磁化率的测定结果
第5章 气候代用指标指示意义与结果解译
    5.1 碳酸盐
        5.1.1 碳酸盐含量代用指标气候环境意义
        5.1.2 碳酸盐含量揭示的16 cal.ka BP以来泸沽湖流域水热状况
    5.2 磁化率
        5.2.1 磁化率在湖泊沉积物中的环境指示意义
        5.2.2 泸沽湖沉积物中磁化率的古环境气候意义
    5.3 稀土元素
        5.3.1 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
        5.3.1.1 稀土元素分异与配分模式
        5.3.1.2 Ce和 Eu的地球化学特征
        5.3.2 影响稀土元素地球化学行为的因素
        5.3.3 泸沽湖沉积物中稀土元素的环境气候意义
        5.3.3.1 泸沽湖沉积物中的稀土元素的物源判别意义
        5.3.3.2 泸沽湖沉积物中稀土元素的气候意义
    5.4 微量元素气候替代指标的意义
        5.4.1 微量元素比值在各类沉积物中的环境指示意义
        5.4.2 微量元素比值揭示的16 cal.ka BP以来泸沽湖流域气候环境变化
        5.4.2.1 Rb/Sr比值揭示的16 cal.ka BP以来泸沽湖流域气候环境变化
        5.4.2.2 其它微量元素比值揭示的16 cal.ka BP以来泸沽湖水体盐度变化
第6章 16.0 cal.ka BP以来泸沽湖流域古气候环境重建
    6.1 泸沽湖流域16.0 cal.ka BP以来的古气候环境演变序列的重建
    6.2 泸沽湖流域16.0 cal.ka BP以来主要气候事件
        6.2.1 YD冷干事件
        6.2.2 8.2 cal.ka BP(冷)干事件
        6.2.3 4.2 cal.ka BP(冷)干事件
        6.2.4 2.5 cal.ka BP(冷)干事件
        6.2.5 中世纪暖期和和小冰期
    6.3 泸沽湖末次冰消期以来古气候环境与云南地区研究成果对比
    6.4 泸沽湖流域重建结果与各朝代以来主要气候事件对比
    6.5 泸沽湖流域全新世气候的不稳定性和周期性
第7章 区域对比与泸沽湖流域气候变化机制分析
    7.1 泸沽湖与南亚季风区16.0 cal.ka BP以来气候变化内部差异
    7.2 泸沽湖流域与东部季风区气候变化模式的异同
    7.3 泸沽湖流域与青藏高原区气候变化模式的异同
    7.4 泸沽湖流域16.0cal.ka BP以来气候驱动机制分析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9)地理师范生的地理空间思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问题
四、研究意义
五、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核心概念
    一、空间与空间思维
    二、地理空间与地理空间思维
第二节 地理空间思维研究综述
    一、地理空间思维的理论研究
    二、地理空间思维的教育研究
    三、地理空间思维的测量研究 第三章 地理空间思维理论建构
第一节 地理空间思维的构成
    一、地理空间概念
    二、地理空间表征工具
    三、地理空间认知
第二节 地理空间思维的类型
    一、地理空间定位思维
    二、地理空间转换思维
    三、地理空间叠加思维
    四、地理空间视觉思维
    五、地理空间联系思维
    六、地理空间综合思维 第四章 地理师范生地理空间思维测评工具的开发
第一节 地理师范生地理空间思维测评工具的研制
    一、基本信息
    二、地理空间概念测试题的研制
    三、地理空间思维测试题的研制
    四、地理空间思维教学力调查的研制
第二节 地理师范生地理空间思维测评工具的检验与修正
    一、地理空间概念测试题的修正
    二、地理空间思维测试题的修正
    三、地理空间思维教学力调查的修正 第五章 地理师范生地理空间思维特征及差异分析
第一节 地理空间概念、地理空间思维与地理空间思维教学力的关系
    一、地理空间概念与地理空间思维的关系
    二、地理空间概念与地理空间思维教学力的关系
    三、地理空间思维与地理空间思维教学力的关系
第二节 地理师范生地理空间思维特征
    一、总体表现一般
    二、性别差异不显着
    三、部属重点院校表现最好
    四、大三表现最优
    五、东部地区表现最好
    六、城市表现优于农村
    七、有GIS基础的表现更好
第三节 地理师范生地理空间思维特征差异分析
    一、性别差异析因
    二、院校差异析因
    三、年级差异析因
    四、地区差异析因
    五、城乡差异析因
    六、GIS基础差异析因 第六章 地理师范生地理空间思维培养的影响因素及策略
第一节 课程设置对地理师范生地理空间思维培养的影响
    一、教育学类课程的影响
    二、地理学类课程的影响
    三、GIS课程的影响
    四、课程设置的综合影响
第二节 教学实践对地理师范生地理空间思维培养的影响
    一、学生教学实践的影响
    二、教师教学实践的影响
第三节 地理师范生地理空间思维培养的策略
    一、调整地理师范生课程的设置
    二、课程的安排应注意前后关联与顺序
    三、提升以GIS为代表的地理空间技术在培养方案中的比重
    四、专业课程的理论学习应该与教育实习、见习交叉进行
    五、建立地理师范生一体化培养模式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结论
    一、地理空间思维是一种具有创新价值的综合思维
    二、地理师范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考查体系由三部分构成
    三、我国地理师范生地理空间思维表现一般
    四、地理学类课程和师范生教学实践对地理空间思维的影响较大
第二节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地理师范生地理空间思维问卷 附录二 《地理师范生地理空间思维问卷》参考答案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10)鄂尔多斯高原湖泊动态及其生态系统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 湖泊动态研究
        1.1 国内研究进展
        1.2 国外研究前沿
        1.3 干旱区湖泊动态研究
    2. 湖泊生态系统影响因子研究
        2.1 气候变化对湖泊生态系统的影响
        2.2 土地利用对湖泊生态系统的影响
        2.3 景观格局对湖泊生态系统的影响
    3. 生态系统功能脆弱性评价研究
    4. 选题依据
第二章 研究区自然概况与研究方法
    1 研究区自然概况
        1.1 研究区地理位置
        1.2 研究区自然概况
        1.3 研究区湖泊概况
        1.4 研究区气候特征
        1.5 研究区资源概况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湖泊动态特征
        2.2 湖泊动态驱动因子分析
        2.3 湖泊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
        2.4 湖泊生态系统功能脆弱性熵函数分析
        2.5 气象数据
        2.6 社会经济统计数据
    3. 数据分析
        3.1 灰色关联分析
        3.2 滑动平均法分析
        3.3 Mann-Kendall检验法
        3.4 小波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第一节 鄂尔多斯地区湖泊时空动态
        1.1 湖泊动态的生态地带性特征
        1.2 湖泊动态的行政区域特征
    第二节 气候变化与湖泊动态的关系
        2.1 气温年际动态特征
        2.2 降水量年际动态特征
        2.3 太阳辐射年际动态特征
        2.4 气候变化趋势分析
        2.5 蒸发量对湖泊的影响
        2.6 气候变化对湖泊的影响
    第三节 鄂尔多斯地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
        3.1 土地利用/覆盖的空间格局与动态
        3.2 土地利用/覆盖对湖泊生态系统的影响
        3.3 鄂尔多斯区域景观格局分析
        3.4 社会经济活动对湖泊动态的影响
    第四节 鄂尔多斯湖泊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
        4.1 浮游植物种类组成
        4.2 浮游植物密度
        4.3 浮游植物多样性
        4.4 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4.5 红碱淖和浩通音查干淖浮游植物功能群季节动态
    第五节 基于信息熵函数的鄂尔多斯湖泊生态系统脆弱性研究
        5.1 信息熵量化分析指标体系
        5.2 鄂尔多斯湖泊生态系统功能脆弱性熵函数分析
第四章 讨论
    1. 鄂尔多斯高原湖泊动态驱动力
    2. 湖泊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
    3. 湖泊生态系统的熵理论分析
    4. 鄂尔多斯湖泊生态环境治理与恢复的对策和建议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表一. 红碱淖浮游植物名录表(2014年)
    表二. 浩通音查干淖浮游植物名录表
附图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Foreword to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论文参考文献)

  • [1]物质能量传输视角对高中自然地理课程与教学的指向[D]. 丁继昭.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2]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80年回顾及展望[J]. 葛全胜,廖小罕,高星,封志明,刘卫东,廖晓勇,诸云强. 地理学报, 2020(12)
  • [3]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4]城市建成环境对居民健康的影响及其路径研究 ——以上海为例[D]. 尹春.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5]中国登革热多尺度时空影响因素研究[D]. 刘可可.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9(02)
  • [6]地形对高寒草甸植物多样性影响的多层次分析 ——以合作市为例[D]. 张起鹏.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 [7]中学地理教师政治地理素养提升研究[D]. 肖芳.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8]泸沽湖沉积物记录的16.0 cal.ka BP以来气候变化[D]. 欧阳椿陶.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9]地理师范生的地理空间思维研究[D]. 蒋连飞.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4)
  • [10]鄂尔多斯高原湖泊动态及其生态系统功能研究[D]. 陈晓江. 内蒙古大学, 2016(08)

标签:;  ;  ;  ;  ;  

地理科学杂志前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