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丹参血栓通治疗脑动脉硬化性眩晕76例

复方丹参血栓通治疗脑动脉硬化性眩晕76例

一、复方丹参合血栓通治疗脑动脉硬化眩晕症76例(论文文献综述)

张凯婷[1](2021)在《针刺结合温灸盒灸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采用针刺结合温灸盒灸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选取符合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纳入标准的60例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研究对象均接受健康宣教并且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组研究对象在口服西药的基础上给予针刺结合温灸盒灸治疗,每日一次,每周6次,2周为一疗程。对照组研究对象给予口服西药治疗,每日三次,每次一片,2周为一疗程。两组均治疗两个疗程。治疗两个疗程。观察两组研究对象在接受治疗前后中医眩晕症状评分、眩晕障碍量表评分以及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的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1)中医眩晕症状评分比较:治疗两个疗程后,两组眩晕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眩晕障碍量表评分比较:经治疗,两组眩晕障碍表评分均较前好转,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比较:治疗后,两组双侧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峰血流速度均较前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疗效评定标准的比较: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治疗组痊愈2人,显效19人,有效6人,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痊愈1人,显效7人,有效17人,临床总有效率为83.33%,经比较,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口服西药的基础上,予以针刺结合温灸盒灸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药疗法,不仅可改善患者眩晕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同时可改善两组患者TCD检查中双侧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峰流速。针灸疗法机理明确,疗效确切,准备工具简单,耗材少、性价比高,操作简便,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姚恒帽[2](2018)在《耳穴压豆治疗经典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瘀血阻窍型眩晕)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耳穴压豆联合西医常规治疗经典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瘀血阻窍型眩晕)的研究探讨,评价该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东阿县中医院内科(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诊断为经典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瘀血阻窍型眩晕))的住院病人68例,按随机单盲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耳穴压豆治疗。有基础疾病的在不干扰本研究前提下可依先前医嘱用药,疗程2周。疗程结束后观察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的眩晕症候积分量表评分、DARS量表评分、TCD检查BA及VA血流改变,临床疗效,住院天数,使用SPSS 19统计软件包录入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患者68例,其中研究组34例,对照组34例,无剔除病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史、基础疾病及眩晕症候等方面相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在临床疗效、眩晕症候积分量表评分、DARS量表评分、TCD检查BA及VA血流改变、住院天数方面比较,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有显着差异。结论:经典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瘀血阻窍型眩晕)的耳穴压豆疗法,优于单一的西医治疗方法,在临床疗效、缩短住院天数方面优势明显,是合理、切实可行的。

白华[3](2013)在《中医药抗高血压致动脉粥样硬化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临床对高血压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高血压疾病对机体动脉血管弹性功能的破坏是引起包括高血压在内的许多心血管疾病的根本,其中以动脉粥样硬化最为常见,给病患带来严重的后果。本文介绍了高血压与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并对该病的病因病机及中医药防治该病的临床研究进行了综述,评价中医药防治高血压动脉硬化所取得的成就及未来前景。

王毅,邹景霞,陈学忠[4](2011)在《脑动脉硬化症的中医药防治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主要从临床研究到实验研究方面对脑动脉硬化症的中医药研究现状作一综述,围绕动脉粥样硬化发病学说开展的实验研究,确立中医的微观调控体系,从临床研究中探索中医药防治脑动脉硬化症的有效途径。

丁狼[5](2010)在《眩晕汤治疗气虚血瘀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观察眩晕汤治疗气虚血瘀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给药方法治疗组(甲):眩晕汤(黄芪30g、当归15g、天麻15g、丹参15g、太子参15g、葛根20g、淫羊藿10g、川牛膝10g、甘草6g)水煎,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药物由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药房提供。对照组(乙):尼莫地平片(济南东方制药有限公司产,塑瓶装,规格20mg/瓶,国药准字H37022797),每次1粒,一日三次。以上两组方案均以4周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临床症状积分及TCD等指标的变化。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低盐、低脂饮食,忌烟酒,心情舒畅,劳逸结合。结果:1.对于眩晕疗效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组可降低血液粘度、改善血脂水平、增加脑血流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临床应用眩晕汤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眩晕汤治疗气虚血瘀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血液粘度、改善血脂水平、增加脑血流量,疗效确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邹景霞[6](2010)在《健脑软脉颗粒治疗脑动脉硬化症(肾虚血瘀型)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健脑软脉颗粒治疗脑动脉硬化症中医辨证属肾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从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四川省第二中医院门诊、病房及家庭病床中收集40例符合肾虚血瘀型脑动脉硬化症患者,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设计方法,分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治疗组口服健脑软脉颗粒和健脑通脉片模拟剂,对照组口服健脑通脉片和健脑软脉颗粒模拟剂,疗程为8周。观察治疗前后各症状记分及相关检查变化情况。结果:健脑软脉颗粒具有补肾健脑、化瘀通络的功效。可明显改善患者头昏、头痛、失眠、健忘、腰膝酸软等症状,治疗组在改善头痛方面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改善TC、HDL-C,全血还原黏度、红细胞变性指数,ACA (R)、PCA (R)等指标方面优于对照组。试验过程中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未发现试验药物各组安全性指标出现与试验药物有关的治疗前后异常或加重的情况。结论:健脑软脉颗粒治疗脑动脉硬化症中医辨证属肾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肯定,安全可靠。

王烁[7](2009)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急性发作期的中医证候及祛风化痰法对其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调查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急性发作期的中医证候分型,为中医辨证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提供指导,并观察祛风化痰法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参照《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试行)》拟定证候评分表,对122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进行辨证,统计证候分型。从中选择60例风痰上扰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用祛风化痰定眩汤合灯盏花素治疗,对照组用氟桂利嗪合灯盏花素治疗,7天为一疗程,在治疗第1、3、7天分别观察其对眩晕症状、综合症状、中医证候的疗效,并观察疗程前后TCD改善情况。结果: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急性发作期总例数的95.08%符合风痰上扰证。治疗组在所有观察时点眩晕症状、总体疗效以及对中医证候的风、痰证改善上均较对照组有明显的优势(P<0.01或P<0.05),TCD结果显示,祛风化痰定眩汤可明显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P<0.05),与血管扩张剂氟桂利嗪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急性发作期以风痰上扰为主要证候,祛风化痰法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急性发作疗效显着。

叶青[8](2007)在《脑动脉硬化性眩晕的中医药治疗进展》文中认为

王忠全,丁卓玲[9](2007)在《血栓通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介绍血栓通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方法对近年来的有关文献进行分析、归纳。结果血栓通可用于心脑血管疾病、泌尿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五官科疾病及骨科疾病的治疗。结论血栓通临床应用十分广泛,疗效确切。

林丰基[10](2007)在《中医诊治眩晕证学术源流探讨及文献整理与数据库建立》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眩晕是目眩与头晕的总称,为现代临床常见的疾病,发作的年龄常不限是年轻人或中老年人,发病率也有逐年增多的趋势。本病常反复发作,妨碍正常工作及生活品质,严重者可发展为晕厥或中风,甚至危及生命。眩晕作为临床常见的症状,可见于现代医学的多种疾病,西医的周围性眩晕、中枢性眩晕、内耳眩晕、颈性眩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贫血、外伤等所致的眩晕等,均属于本病的范畴。由于眩晕病证在临床的出现频率很高,病因病机也复杂多样,所以医家对该病予以了很高的重视。历代医家对眩晕的论述很多,其中有不少具有真知灼见者。历代医书中也有大量关于眩晕治疗的记载,积累了大量的方药组合规律。前人对眩晕病证的治疗留下的丰富内容,值得我们研究效法与发扬光大。中医治疗从整体出发,以辨证论治为核心,具有综合作用的优势,现代临床研究也证明使用中医药治疗眩晕有良好的疗效,因而受到广泛的关注。因此眩晕证治不仅为古代医家所重视,亦是近代医家及科研者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另一方面,医家对眩晕的论着数据虽然非常丰富,却也因此显得较为紊乱,亟需要有一个切入点提纲撷领的进行文献数据的归类分析,经检索查阅也未见有过对现代眩晕论述作分门别类之系统性研究者。本论文尝试从眩晕学术源流、病因病机、证候分类、方药治疗的历代具有代表性的论述作一归类整理研究,使前贤宝贵的学术经验更清晰地呈现在今人及后学者面前,对今后的研究及临床疗效产生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并通过对眩晕文献资料的整理,建立结构化数据库并进行临床调研的实践。论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中医诊治眩晕证的学术源流探讨,按照历史年代沿革之先后,先秦两汉晋唐宋金元明清,对历代医家之论述,从流溯源,知其由来,审其变迁,从纵向进行研究。第二部分,中医诊治眩晕证文献整理研究,重点在近现代百年,对眩晕证的病因、证候、方药、治疗进行分类研究,取近代百年名医经验及有代表性的文献资料,归类整理发掘,从横向进行研究。第三部分,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建立结构化的数据库,供临床教学科研查询使用,实现资源共享。研究方法:基础工作包括资料收集、资料汇编整理及临床调研三部分。一.资料收集在台湾地区图书馆进行数据的收集作为先行性基础工作。考虑中医古籍医书资料收集的困难,因此充分汇辑近人点校出版的中医典籍套书,如科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清代蒋廷锡等原篡之《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精华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0年出版,张文康主编之《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贵州科技出版社1999年出版,邱德文等主编之《中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集·一至五卷》;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年出版,胡国臣总主蝙之《明清名医全书大成》(收载明代13位、清代17位医家全书);贵州科技出版社1999年出版,邱德文、沙风桐、熊兴平主编之《中国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集》;万人出版社(台北)1990年出版,上海中医学院主编,朱邦贤、王若水总审阅之《历代中医珍本集成》;牛顿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台北)1990年出版之《中国医学大成》;世界书局(台北)1936年出版,裘吉生主编之《珍本医书集成》;海南文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1995年出版之《传世藏书·子库·医部》等均列入探查范围,这些套书的内容有些有所重复,正可作为相互校对之参考。单行本之医论医案则参考近代着名中医专家对眩晕证治的学术思想以及临床经验,进行分析整理,寻找他们对眩晕诊治的方法、思路、辨证、用药经验,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罗晓宁编辑,上海中医药大学文献研究所编之《常见病证中医历代诊治经验荟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出版,夏翔、王庆其主编之《历代名医医案精选》;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出版,郭博信主编之《明清临证医话精选》;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年出版,马子密、傅延龄主编之《历代本草药性汇解》;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出版,江苏新医学院编之《中药大辞典》;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年出版,原一祥、任继学、黄龙主编之《汉英双解中医大辞典》;人民卫生出版社授权,知音出版社(台北)1992年印行之《实用中医辞典》;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出版,谢观主编之《中国医学大辞典》均为参考过之书籍。古代医论医案则参酌原版医案文献等,并以能搜集到的医书为限,其中包含每次到广州时在广源科技书店、白云书城等购买;在台湾的代理商如名山堂书局、问津堂书局、秋水堂书局购买及在台湾的图书馆如国家图书馆、台北市立图书馆能借阅得到的书籍为限。近代现代出版的眩晕专着,如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年出版,单书健、陈子华编着之《古今名医临证金鉴.头痛眩晕卷》;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出版,尹国有主编之《中风眩晕的辨证与辨病治疗》;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唐先平主编之《眩晕古今名家验案全析》;以及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年出版,李秀林着之《眩晕中风证治》亦列为参考范围。二.资料汇编整理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古代及近现代医家之医论医案进行分析。有系统地对眩晕证治与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提取与风、痰、虚、瘀及肝、脾、肾相关的眩晕医论医案精华。将古代及近现代医家之医论及医案的每一个论述均总结一个纲要,依风、痰、虚、瘀及肝、脾、肾之相关性,置于每一医论医案前,并予分门别类。古代医家之医论医案的搜寻过程中,藉由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之《中华医典》光盘的使用确也节省了许多寻找数据的时间。由于台湾的国家图书馆与中国知网(CNKI)有长期订阅关系,因此到国家图书馆六楼汉学研究中心数据室可免费使用网络。进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下载现代核心期刊近20年有关中医诊治眩晕症的主要论文。归纳整理后,将其中重要的研究成果依风、痰、虚、瘀及肝、脾、肾相关分类归纳,形成论文中近代研究项下的内容。三.临床调研临床调研部分工作是由深圳市布吉人民医院许国敏医师协助完成。笔者提供研究的方法思路以及相关的文献资料,而其中的300例病案则由许国敏医师负责实施。探讨眩晕证候分类与风、痰、虚、瘀的相关性。研究结果:一.论文对眩晕证治学术源流进行探讨,从学术发展纵向的角度,从先秦的文献资料及经验积累,到以《内经》《难经》《伤寒》《金匮》为标志的中医学体系的创立。晋唐时期巢氏病源提出“风头眩候”,并注重临床验方的诊治。宋金元时期诊治眩晕临证实践与理论创新,刘完素提出“风火皆属阳,多为兼化”理论,强调风、火眩晕的相关性;朱丹溪“无痰则不作眩”理论,主张眩晕以治痰为先的原则。明清时期诊治眩晕的理论与临证有新发展,张介宾认为眩运虚者居其八九,而兼火兼痰者,不过十中一二耳,提出“无虚不能作眩,当以治虚为主”理论影响至今。上述研究以前虽有学者进行,但不够系统,多无文献出处标引。因此,论文第一部分创新点,是补充考证了历代医家对眩晕论述的资料,使之更为系统贯穿而准确。二.论文对历代尤其近现代中医诊治眩晕文献进行整理,从横向的角度,以文献整理研究方法,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古代及近现代医家之医论医案进行分析。有系统地对眩晕证治与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提取与风、痰、虚、瘀及肝、脾、肾相关的眩晕医论医案精华,将古代及近现代医家之医论及医案的每一个论述均总结一个纲要,依风、痰、虚、瘀及肝、脾、肾之相关性,置于每一医论医案前,并予分门别类,对日后眩晕的临床诊治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论文第二部分补充与眩晕有关的药物之历代医书记载,与眩晕有关的药物之历代医书记载:主要参考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年出版,马子密、傅延龄主编之《历代本草药性汇解》,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出版,江苏新医学院编之《中药大辞典》,将古医书收载有关眩晕的药物及其相关之重点叙述分列于风、痰、虚、瘀各分项下。近现代文献研究重点,通过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所收载近20年核心期刊中发表有关眩晕中医诊治理论认识、辨证方法、治疗手段、药物使用等,分析评价、归纳总结中医药介入眩晕证治的成果。将搜集到的眩晕论文依其内容分类归于论文中风、痰、虚、瘀及肝、脾、肾相关,及根据西医病名分型论治、专方治疗现代研究(古方化裁、自拟验方)、中成药治疗项下。论文第二部分内容丰富,要处理的文献资料较多,具有一定的可读性。研究过程中发现眩晕证治不仅为古代医家所重视,更是近代医家及科研者所重视的热点,值得我辈投注时间精力加以整理研究。三.将搜集到的古医集资料作成可搜寻的光盘,其内容仅限于眩晕之范围并仅供内部参考,因此不涉版权的问题,其中包括四大部份:①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张文康主编之《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有关眩晕之医家44位。②贵州科技出版社出版,邱德文等主编之《中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集·一至五卷》有关眩晕之医家30位。③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年出版,单书健、陈子华编着之《古今名医临证金鉴·头痛眩晕卷》有关眩晕之古代医家12位及现代医家23位。④台湾智慧财产局/生技、医化及中草药专利数据库检索系统/中医古籍全文检索网络收载有关眩晕之古医籍106件。另一部份是基础研究的应用性问题,理论探讨与文献整理研究,能否对临床教学科研提供帮助,通过数据库建立与临床调研的方式,得到各方面支持协助,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数据库还有待于今后不断的完善,笔者提供的文献资料为临床调研300例病案服务,表明中医基础研究对应用研究的指导意义。结论:一.本论文的第一部份以朝代为主轴,对历代主要医家及论着的观点进行剖析,总结其成果,分析其医学思想,重点阐述先秦到明清文献中眩晕病证的历史源流及各时期对眩晕论述的发展。大体而言,眩晕最早见于《内经》,开创了虚实皆可致眩的先河,眩晕的论述为后世医家辨证用药提供了理论基础。汉代张仲景对眩晕一证虽未有专论,但有多处对眩晕证治进行了阐述。晋唐时期是中医药学全面发展的阶段。宋金元医学,是中医学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上承秦汉晋唐医学的成就,下启明清医学乃至延续近代百年,形成中医各种学术流派,而追溯其脉络,都与宋金元医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明清中医学日臻成熟,对眩晕病因病机的分析,颇为详尽。总之,中医有完美的理论体系,经典论着浩如烟海,历代医家在从先秦到明清二千多年的时间长河罩,临床经验无论从时间的跨度,或是从检验人群的广度,都是无出其右者,因此中医古籍绝对是珍贵的宝藏。正如全国着名老中医邓铁涛教授所说:“我们正需要用实践去体验典籍,而不能主观臆测去否定古籍。因此不应把典籍与人体对立起来,而应研究典籍,使前人的宝贵理论与经验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并在实践中给予发展和充实,整理古籍便于子孙后代继续研究发展,这是一项振兴中医不可或缺的工作”。二.本论文的第二部份分为两条途径搜寻医论及医案。一是古代的医论及医案,古医籍对眩晕证治之论述多散见于各医家之内科病证论述中,缺乏有系统的整理研。搜集古代医书找出眩晕部份,仔细研读找出重点,提取眩晕与风、痰、虚、瘀及肝、脾、肾相关的医论医案等文献资料。另一方面则是透过网络搜寻现代眩晕的研究报告,提取重点并予分类。搜集完备后对历、现代医家的医论医案作深层次的整理研究,并透过研究这些医家医论及医案中,分析是否对现代临床的眩晕证治具有参考意义和价值。把古代及近现代医家的医案依风、痰、虚、瘀及肝、脾、肾理论提出代表医案并予分门别类,并总结一个纲要,置于每一医案前,使能一目了然,冀望能对未来眩晕证治的临床诊治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及更充份的理论基础。三.眩晕一症,前贤各有创见,也都是呕心沥血之谈,吾辈不宜轻忽。临床工作者,通过阅读医论及医案可以开阔视野,获取间接经验,并避免错误,正如清·柳宝怡所说“欲求法外之法,方外之方,以助治病者之圆机活法,临证者之触类旁通,其惟历代名医之医案。”本论文汇编的中医眩晕的医论及医案整理,充实了历代医家对眩晕的病因病机、理法方药的论述,涉及领域广阔,若能对其中的独到经验加以探索学习,无疑将会提高我们的诊治水准。四.本论文的第三部分临床调研的300例病案的主要目是探讨眩晕证候分类与风、痰、虚、瘀的相关性。其结果是证候分类比例风阳上扰证占36%,痰浊上蒙证占32.3%;气血亏虚证占17%,肝肾阴虚证占14.7%。证候分类存在兼风(火)、兼痰湿、兼虚、兼瘀现象。涉及相关脏腑主要为肝、脾、肾三脏。半夏白术天麻汤等古方、经方辨证治疗眩晕总有效率92.3%。因此无风不作眩、无痰不作眩、无虚不作眩、血瘀致眩理论源自临床并指导实践。

二、复方丹参合血栓通治疗脑动脉硬化眩晕症76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复方丹参合血栓通治疗脑动脉硬化眩晕症76例(论文提纲范文)

(1)针刺结合温灸盒灸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文献研究
    1.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现代研究
    2.祖国医学对眩晕的认识
研究方法
    1.病例选择
    2.纳入标准
    3.排除标准
    4.剔除脱落标准
    5.病例分组
    6.治疗方法
        6.1 基础治疗
        6.2 各组治疗情况
        6.3 具体治疗方法
    7.疗程
    8.意外情况处理
    9.观察指标
    10.统计学处理
研究结果
    1.一般资料分析
    2.治疗后两组各观察指标的比较
        2.1 治疗前后中医眩晕证候积分比较
        2.2 治疗前后眩晕障碍量表评分比较
        2.3 治疗前后TCD检查结果比较
    3.两组总体疗效比较
讨论
    1.针刺选穴依据
        1.1 百会
        1.2 神庭
        1.3 风池
    2.温灸盒灸的作用
    3.甲磺酸倍他司汀片的药理作用
    4.治疗结果的分析
结论
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中医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2)耳穴压豆治疗经典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瘀血阻窍型眩晕)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引言
临床研究
    1 一般资料
        1.1 病历来源及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脱落标准
        1.6 剔除标准
        1.7 终止及退出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案
        2.3 观察指标
        2.4 疾病有效标准
        2.5 数据处理及统计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基线比较
        3.2 耳穴压豆治疗实施结果的评判标准
    4 安全性观察
讨论
    1 西医方面论述及用药分析
    2 中医方面论述及经络分析
    3 关于随机单盲对照试验研究
    4 研究结果分析
        4.1 基线的比较
        4.2 耳穴压豆治疗的实施疗效评析
    5. 不足之处
    6. 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中医药抗高血压致动脉粥样硬化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高血压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机制
2 中医病因病机的研究
    2.1 脑动脉粥样硬化
    2.2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2.3 外周动脉粥样硬化
3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疾病
    3.1 平肝潜阳
    3.2 活血化瘀药
    3.3 化痰祛湿药
    3.4 补虚药
4 小 结

(4)脑动脉硬化症的中医药防治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因病机研究
2 辨证论治的研究
3 临床研究
4 实验研究
5 问题与展望

(5)眩晕汤治疗气虚血瘀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临床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2.1 中医诊断标准
        1.2.2 西医诊断标准
        1.2.3 纳入标准
        1.2.4 排除标准
        1.2.5 病例的剔除和脱落标准
    2 试验方法
        2.1 病例分组
        2.2 治疗方法
        2.2.1 对照组治疗方案
        2.2.2 治疗组治疗方案
    3 观察指标及方法
        3.1 中医证候观察
        3.2 实验室指标观察
        3.3 安全性指标
        3.4 不良反应
    4 疗效评定
        4.1 眩晕疗效评定标准
        4.2 中医证候评价标准
    5 统计学处理方法
结果与分析
    1.眩晕的疗效比较
    2.中医证候治疗前后总积分比较
    3.治疗前后血脂的比较
    4.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比较
    5.治疗前后TCD改变
    6.药物副作用观察及患者依从性
讨论
    1 中医对本病的认识
        1.1 病因病机
        1.2 分型而治
    2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2.1 病因
        2.2 治疗现状
    3.眩晕汤组方原理
        3.1 方义分析
        3.2 现代药理研究
    4 眩晕汤的疗效分析
        4.1 对中医临床证候疗效的分析
        4.2 对血脂的影响
        4.3 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4.4 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5.眩晕汤临床使用安全性的探讨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6)健脑软脉颗粒治疗脑动脉硬化症(肾虚血瘀型)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选择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1.2.2 中医症候诊断标准
        1.2.3 肾虚血瘀型辨证标准
        1.2.4 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记分标准
        1.3 纳入病例标准
        1.4. 排除病例标准
        1.5 病例剔除
        1.6 终止试验标准
        1.7 病例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
        2.2 试验方法
        2.2.1 试验设计
        2.2.1.1 随机分组
        2.2.1.2 对照药物的选择
        2.2.1.3 双盲
        2.2.2 用药方法
        2.2.2.1 药物
        2.2.2.2 疗程
        2.3 观察指标
        2.3.1 安全性评价指标
        2.3.2 诊断性检查
        2.3.3 疗效性观测
        2.3.4 观测时点
        2.3.5 观察记录方法
        2.4 疗效判定标准
        2.4.1 综合疗效判定标准
        2.4.2 中医证候疗效评定标准
        2.5 安全性评价标准
        2.6 中止试验标准
        2.7 临床试验记录
        2.8 研究资料的质量控制
    3. 统计分析
        3.1 一般资料
        3.1.1 样本含量
        3.1.2 基线齐性比较
        3.2 治疗前各项临床观察指标
        3.2.1 治疗前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3.2.2 治疗前血液流变学的比较
        3.2.3 治疗前血脂的比较
        3.3 研究结果
        3.3.1 治疗后中医症候的变化
        3.3.2 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
        3.3.3 治疗前后血脂指标的变化
        3.3.4 治疗前后TCD检测脑动脉血流平均流速改变
        3.4 安全性分析
讨论
    1 历代医家对脑动脉硬化症的认识
    2. 现代中医家对CAS的认识
        2.1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2.1.1 肾虚学说
        2.1.2 五脏学说
        2.1.3 气血学说
        2.1.4 阳亢学说
        2.1.5 痰瘀学说
        2.2 分型论治研究
        2.2.1 肾阳亏虚、痰湿内阻型
        2.2.2 肾精不足、髓海空虚型
        2.2.3 中气不足、气血虚弱型
        2.2.4 心脾两虚、痰湿中阻型
        2.2.5 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
        2.2.6 气虚血瘀、脉络阻滞型
    3. 西医学对CAS的认识
        3.1 病因病理的认识
        3.2 西医治疗CAS的研究进展
        3.2.1 胞二磷胆碱
        3.2.2 西洛他唑
        3.2.3 盐酸丁咯地尔溶液
        3.2.4 西比灵、培他啶、碳酸氢钠联合
    4. 本研究的讨论分析
        4.1 理论依据
        4.2 方解
        4.3 健脑软脉颗粒药理研究探讨
        4.3.1 单味药的药理研究
        4.3.2 健脑软脉颗粒的药理学研究
        4.4 临床疗效评价
        4.5 结论
        4.6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一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参考文献
    论文三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7)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急性发作期的中医证候及祛风化痰法对其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医对眩晕及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研究概况
        一 古代中医对眩晕的研究概况
        1 眩晕的病名和定义沿革
        2 眩晕的病位
        3 病因病机
        4 眩晕的治法方药
        二 当代中医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研究概况
        1 病因病机
        2 辨证论治
        3 组方遣药
        三 中医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西医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研究概况
        1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概念的提出和演变
        2 发病机制
        3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主要及伴发症状
        4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常用的辅助检查方法
        5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诊断标准
        6 西医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治疗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急性发作期的证候调查
        一 一般资料
        1 病例来源
        2 病例选择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中医诊断标准
        2.3 中医辨证标准
        2.4 病例纳入标准
        2.5 病例排除标准
        二 调查结果
        1 一般情况
        2 中医证候
        2.1 证型及轻重程度
        2.2 证候组合情况
        2.3 外感风邪的证候调查
        三 讨论与分析
        四 结论
    祛风化痰法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发作期的疗效观察
        一 一般资料
        二 研究方法
        三 两组治疗前资料分析
        四 治疗结果
        五 讨论与分析
        六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中医辨证标准

(8)脑动脉硬化性眩晕的中医药治疗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脑动脉硬化性眩晕症的中医的辨证
2 脑动脉硬化性眩晕症的治疗方法
    2.1 中草药治疗方法
    2.2中成药治疗方法

(10)中医诊治眩晕证学术源流探讨及文献整理与数据库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中医诊治眩晕证学术源流探讨
    一、先秦时期
        (一) 殷墟出土甲骨文对"眩晕"的记载
        (二) 先秦有关"眩晕"的零散文献
    二、《内经》论眩晕病因病机
        (一)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二) 上气不足,目为之眩
    三、《伤寒论》《金匮要略》论眩冒、头眩
    四、晋唐医家医着论眩晕
        (一)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风头眩候》
        (二) 孙思邈《千金方》治疗眩晕方药
        (三) 王焘《外台秘要》诊治眩晕方药
        (四) 敦煌医学残卷陶隐居《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五、宋金元时期诊治眩晕临证实践与理论创新
        (一) 宋代医书对眩晕验方的收录
        (二)"眩晕"病名始见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三) 金元医家对眩晕理论的创新
    六、明清时期诊治眩晕的理论与临证的新发展
        (一) 张介宾"无虚不能作眩,当以治虚为主"
        (二) 虞抟论治眩晕考虑体质与血瘀(死血)的因素
        (三) 李用粹《证治汇补》诊治眩晕提出病因证候辨证用药分类法
        (四) 何梦瑶《医碥》论眩晕证治
        (五) 沈金鏊《杂病源流犀烛》对眩晕源流总结
        (六) 明清医家对眩晕资料补充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中医诊治眩晕证文献整理研究
    一、病因病机
        (一) 古代医家重要论述
        (二) 近现代医家重要论述
    二、风证眩晕
        (一) 古代医家重要论述
        (二) 近现代医家重要论述
        (三) 药书论述精华
        (四) 典型医案
        (五) 现代研究—肝阳上亢化风眩晕
    三、痰证眩晕
        (一) 古代医家重要论述
        (二) 近现代医家重要论述
        (三) 药书论述精华
        (四) 典型医案
        (五) 现代研究—痰湿中阻眩晕
    四、虚证眩晕
        (一) 古代医家重要论述
        (二) 近现代医家重要论述
        (三) 药书论述精华
        (四) 典型医案
        (五) 现代研究
    五、瘀证眩晕
        (一) 近现代医家重要论述
        (二) 药书论述精华
        (三) 典型医案
        (四) 现代研究
    六、眩晕与肝、脾、肾三脏的关系
        (一) 眩晕与肝
        (二) 眩晕与脾
        (三) 眩晕与肾
        (四) 眩晕与肝肾
        (五) 眩晕与肝脾
        (六) 眩晕与肝脾肾
        (七) 现代研究
    七、辨证施治
        (一) 古代医家重要论述
        (二) 近现代医家论述
        (三) 虚实之分
    八、根据西医病名分型论治
        (一) 原发性高血压、高脂血症性眩晕。
        (二) 低血压性眩晕
        (三) 内耳眩晕
        (四) 颈性眩晕
        (五)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
        (六) 老年性眩晕
    九、专方治疗现代研究
        (一) 古方化裁
        (二) 自拟验方
        (三) 中成药治疗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中医诊治眩晕证数据库的建立以及临证检验
    一、眩晕证数据库的建立
        (一) 数据库内容
        (二) 数据库建立方法
    二、眩晕证候分类与风、痰、虚、瘀相关性的临床调研(附300例病案资料分析)
        (一) 临床资料
        (二) 诊断依据与证候分类
        (三) 调研结果
        (四)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语
附图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四、复方丹参合血栓通治疗脑动脉硬化眩晕症76例(论文参考文献)

  • [1]针刺结合温灸盒灸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研究[D]. 张凯婷.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耳穴压豆治疗经典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瘀血阻窍型眩晕)的临床研究[D]. 姚恒帽.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8(01)
  • [3]中医药抗高血压致动脉粥样硬化研究进展[J]. 白华. 中医研究, 2013(04)
  • [4]脑动脉硬化症的中医药防治研究进展[J]. 王毅,邹景霞,陈学忠. 江西中医药, 2011(08)
  • [5]眩晕汤治疗气虚血瘀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研究[D]. 丁狼.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0(05)
  • [6]健脑软脉颗粒治疗脑动脉硬化症(肾虚血瘀型)的临床观察[D]. 邹景霞.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0(03)
  • [7]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急性发作期的中医证候及祛风化痰法对其的疗效观察[D]. 王烁.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9(11)
  • [8]脑动脉硬化性眩晕的中医药治疗进展[J]. 叶青. 安徽医药, 2007(08)
  • [9]血栓通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 王忠全,丁卓玲. 中国药业, 2007(11)
  • [10]中医诊治眩晕证学术源流探讨及文献整理与数据库建立[D]. 林丰基.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7(06)

标签:;  ;  ;  ;  ;  

复方丹参血栓通治疗脑动脉硬化性眩晕76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