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电磁辐射织物屏蔽效能的试验方法

抗电磁辐射织物屏蔽效能的试验方法

一、抗电磁辐射织物的屏蔽效能测试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陶丽珍,邵东锋[1](2019)在《抗电磁辐射织物模拟及最优性能分析》文中认为选用70 D锦纶镀银长丝和68 D不锈钢纺织金属丝,通过在黑板上控制经纬向绕纱间距的方式来模拟抗电磁辐射机织物。研究表明:当覆盖系数达到一定数值时,电磁辐射屏蔽率超过99.99%;织物中经纬密度差异较大时,抗电磁辐射屏蔽率出现低谷;采用68 D不锈钢金属丝,经、纬密度为20根/10 cm时,织物可形成良好的网格状态,抗电磁辐射性能更优。采用70 D锦纶镀银长丝和68 D不锈钢金属丝织制了机织物小样,测试结果显示,经向间隔为0.5 cm,纬向按照0.3、0.5、1 cm的间隔配置抗电磁辐射纱线时,织物具有良好的电磁辐射屏蔽效能。

许佳伟[2](2019)在《粘胶基石墨烯织物的性能研究及功能化》文中指出如今,民众对于纺织品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功能改性纺织品成为主流,而利用石墨烯改性织物便是其中一种,它可以提高织物的抗菌、导电、远红外、防紫外等性能。本文将粘胶基石墨烯纱线和普通粘胶纱线分别制备成织物,比较两种织物性能差异,并对粘胶基石墨烯织物分别进行不锈钢丝改性、蒸发镀膜改性,测试改性后织物性能变化,同时探讨石墨烯处理方式对织物性能影响。分别测试粘胶基石墨烯织物和普通粘胶织物性能,发现粘胶纤维经石墨烯改性后,其防辐射、防紫外、导电、抗静电、拉伸、耐磨、弯曲性能改善,透气性能下降。其中防紫外与耐磨性能分别提升6倍和10倍;防辐射性能提高有限,屏蔽效能维持在5dB。用不锈钢丝改性粘胶基石墨烯织物。讨论了不锈钢丝并捻含量(7%20%)和并捻纱排列密度对织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不锈钢丝含量增加,织物导电、防紫外、抗静电和透气性能提高,耐磨性能降低,纬向抗弯刚度增大,纬向拉伸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减小,经向抗弯刚度和拉伸断裂伸长率减小,经向拉伸断裂强力增大。加入不锈钢丝显着提升防辐射性能,并捻含量变化对防辐射性能影响小。纱线中不锈钢丝含量为7%时,织物综合性能最佳;当不锈钢丝含量为7%时,随排列密度增大,织物防辐射性能显着提升,纬纱全是并捻纱时屏蔽效果最佳,基本高于20dB,导电性能提升显着,经向电阻低于纬向电阻,抗静电性能变化小,防紫外性能小幅提升。经纬向拉伸断裂强力和伸长率降低,纬纱全是并捻纱时拉伸性能最好。耐磨性能小幅下降,但最差也达普通粘胶织物6倍,经向抗弯刚度减小,纬向抗弯刚度增大,透气性能明显提高,纬纱皆为并捻纱线时透气率与普通粘胶织物相当。综合来说,当粘胶基石墨烯/不锈钢丝纱线中的不锈钢丝并捻含量为7%且经纬向全为并捻纱时,织物整体性能最好,其中防辐射性能优异。将氧化石墨烯(GO)热还原于普通粘胶织物和粘胶基石墨烯织物上,对比三种石墨烯改性方法(功能纱线制备织物、织物功能后整理、功能纱线制备织物与织物功能后整理复合)对织物性能的影响,讨论了GO的含量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石墨烯改性后,普通粘胶织物和粘胶基石墨烯织物的经纬向电阻率下降。GO含量大于0.3g/L时,普通粘胶织物和粘胶基石墨烯织物防紫外性能显着提升,普通粘胶织物的抗静电性能提高,粘胶基石墨烯织物的抗静电性能几乎不变。GO含量大于0.6g/L时,粘胶基石墨烯织物的防电磁辐射性能不再提高;GO含量为0.60.9g/L时,普通粘胶织物的导电性能与未整理的粘胶基石墨烯织物相当。GO含量为0.91.2g/L时,普通粘胶织物的防电磁辐射性能与未整理的粘胶基石墨烯织物相当。GO含量为1.2g/L时,普通粘胶织物抗弯刚度和未整理的粘胶基石墨烯织物相当,普通粘胶织物的透气性能仍高于未整理的粘胶基石墨烯织物。随GO含量的增加,普通粘胶织物拉伸断裂强力先减小后增大,粘胶基石墨烯织物拉伸断裂强力增大,两种织物的断裂伸长率减小,而织物的抗弯刚度增大,透气性能降低。GO的含量对两种织物的耐磨性能影响很小。用真空蒸发镀膜技术制备金属镀膜粘胶基石墨烯织物,讨论不同膜材对织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织物上沉积金属银、铜、铝后,三种镀膜织物电阻率不同程度下降,抗静电性能显着提高,但镀银、镀铜、镀铝织物的抗静电性能接近;防电磁辐射性能上升,由高往低为镀银、镀铜、镀铝织物,但防护能力仍较低;防紫外性能上升,由高到低为镀铝、镀银、镀铜织物;金属镀后,织物拉伸断裂强力和抗弯刚度提高,拉伸断裂伸长率基本不变。透气性能小幅下降,三种镀膜织物透气率接近;粘胶基石墨烯织物亲水,金属镀改性后拒水性能显着提高,由高到低为镀铝织物、镀银织物、镀铜织物。

苏宇,胡凇月[3](2018)在《防电磁辐射纺织品及测试标准和方法的探讨》文中指出介绍了电磁辐射及防电磁辐射作用机理,分析了电磁辐射对人体影响,探讨了常见抗电磁辐射织物品种和优缺点,并对防电磁辐射纺织品测试标准和方法进行综述。文章表明,新型防辐射纤维增强屏蔽效果以及采用新型纳米材料技术应用于防电磁辐射领域将成为未来发展的方向。对防电磁辐射服装屏蔽效能的评价方式和考核指标进行统一有利于未来消费者选购防辐射服装和评价防电磁辐射性能好坏。文章对于人们了解防辐射纺织品和对防辐射纺织品的后续研究有现实意义。

吴璞玉[4](2017)在《不同结构工装的防辐射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工业化环境下,电子产品在生活和工作中占据的比例越来越重,同时电磁辐射和污染也愈发增加。人们可以通过穿戴防辐射工装来减少工作环境中的电磁辐射,以达到防护效果。目前在防辐射方面的研究虽然很多,但多为防辐射材料的开发和测试,防辐射工装结构与服装屏蔽效能的相关关系的研究较少,同时缺少完善专业的防辐射服装的评价标准,市面上多用织物屏蔽效能代替防辐射服装的屏蔽效能,不方便顾客的选择。本论文通过了解电磁辐射相关理论,分析研究织物、服装电磁屏蔽原理,得出防辐射服装的屏蔽效能不仅与织物的屏蔽效能有关,服装的结构也同样影响服装整体的屏蔽效能。随后总结概括防辐射材料相关标准、服装屏蔽效能计算方法和防护服特征需求,为探究不同结构工装的防辐射性能奠定基础。在前面的理论基础上,依据防辐射面料耐穿具有良好屏蔽效能和较好服用性能这一要求,选择出性价比较高的金属混纺面料。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总结和学习,结合人体工效学和服装暴露面积影响因素,确定影响服装屏蔽效能的因素,最终从服装的领型、衣长、松量、袖口、层次等方面进行研究。利用分组对比实验得出不同频率下的满足C类防护服的最低结构要求。再利用正交设计所得的实验结果,通过极差分析,选择出短波、超短波、微波情况下最优的服装结构,同时确定服装结构中影响服装屏蔽效能的主要因素。最终将不同频率范围下选出的主要因素与织物的屏蔽效能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得出相应的回归模型,为人们依据不同工作环境选择相应的防辐射材料提供参考依据。

王建平[5](2016)在《功能性纺织品的性能评价方法与标准》文中认为分析了功能性纺织品的产品开发和市场发展现状,介绍了功能性纤维和纺织品的制备技术。从基本原理和主要技术条件,详细介绍了目前市场上主要的功能性纺织品的性能评价方法及标准,主要包括远红外纺织品、抗紫外纺织品、抗菌纺织品、阻燃纺织品、抗静电纺织品、抗电磁辐射纺织品、吸湿排汗纺织品、防螨纺织品、防蚊纺织品、耐沾污和易去污纺织品、负离子纺织品等11大类,并阐述了功能性纺织品开发中可能存在的生态安全和环境问题。

吴雄英,张亚雯,袁志磊[6](2016)在《纺织品电磁屏蔽效能评价标准的现状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有效地检测和评价防电磁辐射纺织品是产品开发和应用的关键,通过介绍防电磁辐射纺织品的电磁屏蔽原理及屏蔽效能评价方法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比较分析防电磁辐射纺织品标准的评价指标、测试方法等,探讨了我国现有民用防电磁辐射标准和测试方法存在的问题。指出应不断完善防电磁辐射纺织品的标准,进一步明确民用防电磁辐射服装需达到的屏蔽效能要求,并根据服装的结构特点建立合适的防电磁辐射性能综合评价方法,为防电磁辐射纺织品的开发、市场监管提供合理的检测和评价依据。

王飞龙[7](2015)在《金属混纺织物设计与屏蔽性能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提出介绍了屏蔽织物抗电磁辐射机理及金属混纺纱屏蔽织物设计的基本原则,并应用PNA3629D台式网络分析仪测试了织物的屏蔽效能。结果表明:当金属纤维质量分数在20%30%时,织物的屏蔽效能可基本满足使用要求;织物的屏蔽效能随着纱线线密度、织物经纬密度和织物厚度的增加呈增长趋势。

毛鹏丽[8](2015)在《双层防电磁辐射织物电磁屏蔽效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章选取使用最多、电磁屏蔽效能良好的镀银纤维织物作为最外层;电磁屏蔽效能相对较高,对人体无毒害,拥有良好吸波特性的聚吡咯/棉复合织物作夹层;亲肤性良好的普通涤棉织物作最内层,设计服装用双层防电磁辐射织物,在提高电磁屏蔽效能的同时,解决了电磁波反射产生的二次污染,保障了使用者的安全。论文首先在研究电磁波传播规律、电磁屏蔽机理的基础之上,借鉴工程电磁学中屏蔽效能的计算方法,结合服装用防电磁辐射织物的特点,构建服装用防电磁辐射织物电磁屏蔽效能预测的理论模型。其后将理论模型应用于镀银纤维织物,探究其适用性。考虑到理论模型是根据致密的平板类电磁屏蔽体提出的,它与拥有复杂内部结构的织物有着很大的不同。因此,论文结合实验的方法,构建适用于镀银纤维织物的电磁屏蔽效能的实际预测模型。制备聚吡咯/棉复合织物,探讨工艺参数对其电磁屏蔽效能的影响以及织物处理前后风格的变化,确定最适工艺参数。将理论模型应用于聚吡咯/棉复合织物,探究其适用性。在此基础之上,结合实验的方法,构建适用于聚吡咯/棉复合织物电磁屏蔽效能的实际预测模型。最后测试分析双层防电磁辐射织物电磁屏蔽效能与单层织物之间的关系,通过SPSS权重分析,得到双层防电磁辐射织物电磁屏蔽效能的预测模型。通过检验,发现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

张潭[9](2014)在《高性能电磁屏蔽针织物的研究开发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电磁辐射不仅会严重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而且电磁波引起的电磁干扰会严重干扰电子仪器设备,影响其精确度及正常运行,已成为继空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之后的第四大污染。因此,探索高性能电磁屏蔽材料,防止电磁辐射对人类的危害,对提高信息、通讯设备的安全可靠性及人身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的电磁屏蔽织物还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存在不可贴身穿着、不可洗涤、手感较硬、款式呆板等问题。本文首先对电磁波理论进行基础研究以及电磁波屏蔽原理的探索,借鉴金属丝网状结构理论模型,并结合现有电磁屏蔽织物的优势与不足,分析了影响抗电磁辐射织物性能的几个主要因素。研究表明:(1)银纤维越粗,其织物的屏蔽性能越高。(2)面料的密度越大,对电磁波的屏蔽效果越好。(3)面料的结构组织不同,银纤维之间的网状结构的构成方式也各不相同。同样克重的情况下,机织物比针织物有更好的屏蔽性能。(4)煮练试验表明,碱对银纤维会造成严重破坏,试样基本没有屏蔽效能。针对市场需要,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理论研究、纤维原料的合理选用和织物组织的精心设计,充分发挥银纤维屏蔽效果,研发出银纤维棉毛布、银纤维毛巾布和银纤维健康布三款电磁屏蔽织物。测试结果表明,这是三款电磁屏蔽织物不仅具有非常好的抗电磁辐射、抗静电、抗菌性,而且还具有轻薄柔软,舒适透气,色彩丰富等优点。以银纤维健康布织物为例,它通过将中间的银纤维形成一种特有的“S”形三维槽型结构,使双面织物具有了三层结构的特征,并且可以将银纤维完全的覆盖在棉纱的之下。由于银纤维可以完全被棉纱覆盖,不仅保护了银纤维,而且色彩更加艳丽,不受银纤维的影响,手感也更好,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利用这三款新型电磁屏蔽织物开发的孕妇装、婴幼儿装、儿童包被等产品一经上市,深受消费者欢迎,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

刘衍素[10](2014)在《电磁屏蔽织物模型验证与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课题根据市场上最为常见的防辐射织物的基本结构特征性质将试样分为两类模型进行研究,一类为网格模型,另一类为孔眼模型。网格模型适用于织物组织孔洞平均分布的情况。在网格模型中根据数据需要测定试样一定频率下的单位长度电抗、单位长度电阻、直径等并计算出试样的磁导率、阻抗以及介电常数等相应物理参数,根据网格模型的公式计算出试样的电磁屏蔽效能。通过SN/T2161-2008纺织品防微波性能测试方法测试了同样试样的电磁屏蔽效能,并得出实验结果。将测试结果和模型计算结果对比可以发现:两种方法得出的屏蔽效能基本是吻合的。本文还对该模型中影响织物电磁波辐射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即:纱线交织间距、纱线直径、纱线的单位长度的交流电阻和单位长度的交流电抗越大衰减率就越小。孔眼模型适用于具有织物表面涂层的织物,在孔眼模型中通过对试样结构特征的实验研究观察,得出试样中的孔眼面积大小、孔眼尺寸、以及试样单位面积内的孔眼个数等相关织物特征参数,并根据相应的参数求出织物的电磁屏蔽效能,将该结果和实际测试所得数据进行比较,结果发现两种计算方法所得数据基本吻合,并对影响孔眼模型织物的电磁屏蔽因素进行了分析:试样面积相同,孔眼越多、孔眼面积越大,织物的屏蔽效能越低。防辐射面料和其成品服装的防辐射性能是有本质区别的,织物是平面的而服装是立体的,并且影响防辐射服屏蔽效果的因素也更多。根据导电纤维和金属之间的共通性,把理想的防辐射服装简化为隧道模型,根据裙摆半径、裙摆内外的介电常数、电导率、磁导率、频率、相对复介电常数等参数,可以计算得出服装的屏蔽效能。结论:该模型的公式计算出的从裙摆下部进入的电磁波其屏蔽效果甚微,若服装具有一定的屏蔽效能,则可推断出摆口或是裤脚半径,所以防护服设计应少有开口缝隙,领口袖口应该尽量的小,衣服版型的设计也应该偏重于连体衣或是紧身防护服等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电磁波进行更好的屏蔽。

二、抗电磁辐射织物的屏蔽效能测试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抗电磁辐射织物的屏蔽效能测试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抗电磁辐射织物模拟及最优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抗电磁辐射织物的屏蔽机理
    1.1 屏蔽机理
    1.2 测试方法及评价指标
2试验
    2.1 测试仪器与方法
    2.2 试样准备
    2.3 试样规格及性能测试
    2.4 总覆盖系数与屏蔽率的关系
3 正交试验
    3.1 选择因素与水平
    3.2 方差分析
4 验证试验
    4.1 纱线准备
    4.2 织物试样制备
    4.3 抗电磁辐射性能测试结果及分析
5 结语

(2)粘胶基石墨烯织物的性能研究及功能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石墨烯简介
        1.2.1 石墨烯的历史
        1.2.2 石墨烯的结构
        1.2.3 石墨烯的性质
        1.2.4 石墨烯的应用
        1.2.5 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1.3 氧化石墨烯的还原
        1.3.1 肼及其衍生物
        1.3.2 硼氢化钠
        1.3.3 抗坏血酸
        1.3.4 壳聚糖
        1.3.5 热还原
        1.3.6 电化学还原
    1.4 防电磁辐射纺织品
        1.4.1 电磁波概念
        1.4.2 电磁波对人体的危害
        1.4.3 防电磁波辐射的原理
        1.4.4 防电磁波辐射能力的评价方法
        1.4.5 防电磁辐射的测试方法
        1.4.6 防电磁辐射纺织品类别
        1.4.7 碳材料应用于防电磁辐射
        1.4.8 不锈钢材料应用于防电磁辐射
    1.5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1.5.1 论文研究意义
        1.5.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2 普通粘胶织物与粘胶基石墨烯织物的性能差异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仪器
        2.2.3 样品制备
        2.2.4 性能测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石墨烯改性对织物微观的影响
        2.3.2 石墨烯改性对织物导电性能的影响
        2.3.3 石墨烯改性对织物防电磁辐射性能的影响
        2.3.4 石墨烯改性对织物防紫外性能的影响
        2.3.5 石墨烯改性对织物抗静电性能的影响
        2.3.6 石墨烯改性对织物拉伸性能的影响
        2.3.7 石墨烯改性对织物弯曲性能的影响
        2.3.8 石墨烯改性对织物耐磨性能的影响
        2.3.9 石墨烯改性对织物透气性能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3 不锈钢丝对粘胶基石墨烯机织物的性能影响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仪器
        3.2.3 样品制备
        3.2.4 性能测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不锈钢丝并捻含量对粘胶基石墨烯织物的性能影响
        3.3.2 并捻纱纬向排列密度对粘胶基石墨烯织物的性能影响
    3.4 本章小结
4 石墨烯改性粘胶织物的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仪器
        4.2.3 样品制备
        4.2.4 性能测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三种不同石墨烯改性方法对织物导电性能的影响
        4.3.2 三种不同石墨烯改性方法对织物防电磁辐射性能的影响
        4.3.3 三种不同石墨烯改性方法对织物防紫外性能的影响
        4.3.4 三种不同石墨烯改性方法对织物抗静电性能的影响
        4.3.5 三种不同石墨烯改性方法对织物拉伸性能的影响
        4.3.6 三种不同石墨烯改性方法对织物弯曲性能的影响
        4.3.7 三种不同石墨烯改性方法对织物耐磨性能的影响
        4.3.8 三种不同石墨烯改性方法对织物透气性能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金属镀膜对粘胶基石墨烯织物性能的影响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仪器
        5.2.3 样品制备
        5.2.4 性能测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金属镀膜织物质量变化
        5.3.2 金属镀膜对织物导电性能的影响
        5.3.3 金属镀膜对织物防电磁辐射性能的影响
        5.3.4 金属镀膜对织物防紫外性能的影响
        5.3.5 金属镀膜对织物抗静电性能的影响
        5.3.6 金属镀膜对织物拉伸性能的影响
        5.3.7 金属镀膜对织物弯曲性能的影响
        5.3.8 金属镀膜对织物透气性能的影响
        5.3.9 金属镀膜对织物拒水性能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6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防电磁辐射纺织品及测试标准和方法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防电磁辐射作用机理
2 电磁辐射对人体影响
3 防电磁辐射纺织品
4 测试方法和标准
    4.1 测试方法
    4.2 测试标准
5 结束语

(4)不同结构工装的防辐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防辐射服装研究概况
        1.2.1 国外防辐射服装研究现状
        1.2.2 国内防辐射服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本课题创新点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基础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电磁波和电磁辐射相关理论
        2.1.1 电磁波和电磁辐射的产生
        2.1.2 电磁辐射的来源
        2.1.3 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2.1.4 电磁辐射对人体造成伤害的机理
    2.2 防辐射材料相关理论
        2.2.1 防辐射材料屏蔽原理
        2.2.2 现有防辐射材料的屏蔽机理与特性
    2.3 电磁防护相关标准
        2.3.1 电磁辐射控制标准
        2.3.2 电磁防护的标准
        2.3.3 防辐射服装屏蔽效能测试方法和计算
    2.4 确定服装屏蔽效能的影响因素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防辐射工装面料的选择与分析
    3.1 实验样品
    3.2 织物规格及相关性能测试
        3.2.1 密度测试
        3.2.2 厚度测试
        3.2.3 织物屏蔽效能测试
        3.2.4 断裂强度测试
        3.2.5 透气性测试
        3.2.6 吸湿性测试
        3.2.7 耐磨性测试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3.1 织物屏蔽效能的分析
        3.3.2 织物成分及织物结构对屏蔽效能的影响
        3.3.3 机织物经纬密对屏蔽效能的影响
        3.3.4 织物其他服用性能比较
    3.4 防辐射工装面料的选择
第四章 防辐射工装结构设计与实验准备
    4.1 防辐射服功能特征
    4.2 防辐射工装结构设计
    4.3 实验材料
    4.4 实验设计
        4.4.1 对比实验设计
        4.4.2 正交实验设计
    4.5 实验条件
    4.6 实验步骤
第五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5.1 对比实验结果分析
        5.1.1 不同领型的屏蔽效能
        5.1.2 不同袖型的屏蔽效能
        5.1.3 不同衣长的屏蔽效能
        5.1.4 不同层次的屏蔽效能
        5.1.5 对比实验结论
        5.1.6 对比实验小结
    5.2 正交实验结果分析
        5.2.1 极差分析
        5.2.2 方差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回归分析
    6.1 变量的确定
    6.2 回归方程建立
        6.2.1 服装屏蔽效能回归模型(短波)
        6.2.2 服装屏蔽效能回归模型(超短波)
        6.2.3 服装屏蔽效能回归模型(微波)
    6.3 回归模型的验证
第七章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相关研究数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功能性纺织品的性能评价方法与标准(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功能性纤维与功能性纺织品[1-3]
2 功能性纺织品的性能评价方法[4]
    2.1 远红外纺织品的性能评价方法
    2.2 抗紫外线纺织品的性能评价方法
    2.3 抗菌纺织品的性能评价方法
    2.4 阻燃纺织品的性能评价方法
    2.5 抗静电纺织品的性能评价方法
    2.6 抗电磁辐射纺织品的性能评价方法
    2.7 吸湿排汗纺织品的性能评价方法
    2.8 防螨纺织品的性能评价方法
    2.9 防蚊纺织品的性能评价方法
    2.10 耐沾污和易去污纺织品的性能评价方法
         (1) 纺织品的耐沾污性
         (2) 纺织品的易去污性
    2.11 负离子纺织品的性能评价方法
3 我国功能性纺织品标准化进展
4 功能性纺织品开发中的生态安全与环保问题[5-6]

(6)纺织品电磁屏蔽效能评价标准的现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电磁屏蔽原理及效能表征
    1. 1 电磁屏蔽原理
    1. 2 电磁屏蔽效能的表征
2 屏蔽效能评价方法
    2. 1 屏蔽效能评价方法分类
        2. 1. 1 远场法
        2.1.1.1同轴传输线法
        2.1.1.2法兰同轴法
        2. 1. 2 近场法
        2. 1. 3 屏蔽室法
    2. 2 电磁屏蔽效能评价方法的发展
        2. 2. 1 着装假人法
        2. 2. 2 开窗法
        2. 2. 3 GTEM小室法
3 防电磁辐射评价标准及问题探讨
4 结论

(7)金属混纺织物设计与屏蔽性能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金属混纺屏蔽织物抗电磁辐射机理[2-4]
2 金属混纺屏蔽织物的设计原则
3金属混纺织物屏蔽效能测试及影响因素分析
    3. 1 金属混纺织物屏蔽性能测试
    3. 2 金属混纺织物屏蔽性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3. 2. 1 织物的金属纤维含量
        3. 2. 2 织物的经纬密度
        3. 2. 3 纱线的线密度
4 结论

(8)双层防电磁辐射织物电磁屏蔽效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性
        1.1.2 服装用防电磁辐射织物的研究现状
        1.1.2.1 掺杂类防电磁辐射织物
        1.1.2.2 涂覆类防电磁辐射织物
        1.1.3 服装用防电磁辐射织物的测试方法及相关标准
        1.1.3.1 电磁屏蔽效能测试方法
        1.1.3.2 电磁辐射控制与防护标准
    1.2 论文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1.2.1 主要研究内容和意义
        1.2.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3 创新点
第二章 服装用防电磁辐射织物电磁屏蔽效能的理论模型
    2.1 电磁波的物理基础
        2.1.1 电磁波的产生原理
        2.1.2 电磁波的频率
    2.2 电磁屏蔽的原理
        2.2.1 反射损耗
        2.2.2 吸收损耗
        2.2.3 多层反射损耗
    2.3 影响服装用防电磁辐射织物电磁屏蔽效能的因素
        2.3.1 面料特征
        2.3.2 辐射源的种类
        2.3.3 屏蔽体与辐射源的距离
        2.3.4 织物的洗涤次数
        2.3.5 织物表面孔洞
    2.4 完整的服装用防电磁辐射织物电磁屏蔽效能理论模型
        2.4.1 反射损耗
        2.4.2 吸收损耗
        2.4.3 多次反射损耗
        2.4.4 完整织物的电磁屏蔽效能理论模型
    2.5 不完整的防电磁辐射织物电磁屏蔽效能理论模型
        2.5.1 织物表面孔洞的影响
        2.5.2 不完整织物的电磁屏蔽效能理论模型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镀银纤维织物的电磁屏蔽效能研究
    3.1 镀银纤维织物的电磁屏蔽机理
    3.2 影响镀银纤维织物电磁屏蔽效能的因素
        3.2.1 实验材料
        3.2.2 织物结构与性能测试
        3.2.2.1 厚度
        3.2.2.2 电导率
        3.2.2.3 电磁屏蔽效能
        3.2.2.4 织物表面孔洞
        3.2.3 测试结果
        3.2.4 结果与讨论
        3.2.4.1 电导率对镀银纤维织物电磁屏蔽效能的影响
        3.2.4.2 厚度对镀银纤维织物电磁屏蔽效能的影响
        3.2.4.3 电磁波频率对镀银纤维织物电磁屏蔽效能的影响
        3.2.4.4 孔洞对镀银纤维织物电磁屏蔽效能的影响
    3.3 镀银纤维织物的电磁屏蔽效能实际预测模型
        3.3.1 完整的镀银纤维织物电磁屏蔽效能的实际预测模型
        3.3.1.1 模型建立
        3.3.1.2 模型检验
        3.3.2 孔洞对电磁屏蔽效能衰减的回归模型
        3.3.3 不完整的镀银纤维织物电磁屏蔽效能的实际预测模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聚吡咯/棉复合织物及双层防电磁辐射织物屏蔽效能研究
    4.1 聚吡咯的特性
        4.1.1 聚吡咯的分子结构及电磁屏蔽机理
        4.1.2 聚吡咯的合成机理
        4.1.3 聚吡咯的制备方法
        4.1.4 聚吡咯的掺杂机理
    4.2 聚吡咯/棉复合织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工艺流程
        4.2.1 实验准备
        4.2.2 聚吡咯/棉复合织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工艺流程
    4.3 工艺参数对聚吡咯/棉复合织物电磁屏蔽效能的影响
        4.3.1 浸渍时间
        4.3.2 氧化聚合时间
        4.3.3 氧化剂与吡咯单体的初始摩尔比
        4.3.4 单体浓度
        4.3.5 掺杂剂浓度
        4.3.6 最适工艺参数
        4.3.7 聚吡咯/棉复合织物的风格测试与评价
        4.3.7.1 测试材料
        4.3.7.2 风格测试仪器及方法
        4.3.7.3 测试结果
        4.3.7.4 风格评价
    4.4 影响聚吡咯/棉复合织物电磁屏蔽效能的因素
        4.4.1 实验材料
        4.4.2 测试仪器及方法
        4.4.3 测试结果
        4.4.4 结果与讨论
        4.4.4.1 电导率对聚吡咯/棉复合织物电磁屏蔽效能的影响
        4.4.4.2 厚度对聚吡咯/棉复合织物电磁屏蔽效能的影响
        4.4.4.3 电磁波频率对聚吡咯/棉复合织物电磁屏蔽效能的影响
        4.4.4.4 孔洞对聚吡咯/棉复合织物电磁屏蔽效能的影响
    4.6 聚吡咯/棉复合织物电磁屏蔽效能的实际预测模型
        4.6.1 完整的聚吡咯/棉复合织物电磁屏蔽效能的实际预测模型
        4.6.1.1 模型建立
        4.6.1.2 模型检验
        4.6.2 孔洞对电磁屏蔽效能衰减的回归模型
        4.6.3 不完整聚吡咯/棉复合织物电磁屏蔽效能实际预测模型
    4.7 双层防电磁辐射织物的电磁屏蔽效能分析
    4.8 双层防电磁辐射织物电磁屏蔽效能预测模型
    4.9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5.1 主要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1 实验用镀银纤维织物的电磁屏蔽效能测试结果
附录 2 聚吡咯/棉复合织物厚度及电磁屏蔽测试结果
附录 3 完整的镀银纤维织物电磁屏蔽效能回归模型建立所用数据
附录 4 完整的镀银纤维织物电磁屏蔽效能回归模型检验所用数据
附录 5 孔洞对镀银纤维织物电磁屏蔽效能衰减回归模型建立数据
附录 6 孔洞对镀银纤维织物电磁屏蔽效能衰减回归模型检验用数据
附录 7 不完整的镀银纤维织物电磁屏蔽效能回归模型检验数据
附录 8 完整的聚吡咯/棉复合织物电磁屏蔽效能回归模型建立数据
附录 9 完整的聚吡咯/棉复合织物电磁屏蔽效能回归模型检验数据
附录 10 孔洞对聚吡咯/棉复合织物电磁屏蔽效能衰减模型建立数据
附录 11 孔洞对聚吡咯/棉复合织物电磁屏蔽效能衰减模型检验数据
附录 12 不完整的聚吡咯/棉织物电磁屏蔽效能回归模型检验数据
附录 13 双层防电磁辐射织物电磁屏蔽效能权重分析数据
附录 14 双层防电磁辐射织物预测模型检验数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高性能电磁屏蔽针织物的研究开发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背景
    1.2 主要研究内容和解决的主要问题
    1.3 屏蔽织物的发展
        1.3.1 金属喷镀织物
        1.3.2 金属丝和服用纱线交织织物
        1.3.3 金属纤维和服用纤维混纺织物
        1.3.4 化学镀层织物
        1.3.5 多离子织物
        1.3.6 纳米后整理织物
    1.4 银纤维生产工艺
        1.4.1 涂层、真空蒸镀和磁控溅射法
        1.4.2 化学镀银
        1.4.3 电镀法
    1.5 现有银纤维织物的特点
        1.5.1 现有纯银纤维针织物及服装的特点
        1.5.2 现有银纤维交织机织物及服装的特点
第二章 电磁辐射及其检测
    2.1 电磁辐射及其来源
    2.2 电磁波的波谱
    2.3 电磁辐射的危害
    2.4 防电磁辐射原理
    2.5 防电磁辐射测试方法
        2.5.1 法兰同轴法
        2.5.2 屏蔽箱法
        2.5.3 屏蔽室法
    2.6 现有电磁屏蔽织物的屏蔽效能
    2.7 小结
第三章 新型银纤维屏蔽织物及影响因素
    3.1 新型银纤维屏蔽织物的开发
        3.1.1 银纤维棉毛布织物的开发
        3.1.2 银纤维毛巾布织物的开发
        3.1.3 银纤维健康布织物的开发
    3.2 影响电磁屏蔽性能的主要因素
        3.2.1 银纤维细度的影响
        3.2.2 纱线合股对屏蔽性能的影响
        3.2.3 织物组织对织物电磁屏蔽性能的影响
        3.2.4 测试张力对电磁屏蔽性能的影响
    3.3 新型电磁屏蔽面料的优势与应用
    3.4 小结
第四章 新型电磁屏蔽面料的性能评价
    4.1 耐高温性能
    4.2 染整工艺的影响
    4.3 碱处理工艺的影响
    4.4 水洗试验
    4.5 银纤维抗疲劳评价
    4.6 面料染整工艺要求及使用说明
        4.6.1 面料后处理工艺要求
        4.6.2 面料使用说明
    4.7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10)电磁屏蔽织物模型验证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电磁辐射与电磁屏蔽的原理
        1.3.1 电磁辐射简介
        1.3.2 纤维材料的屏蔽机理
    1.4 电磁参数测试方法及屏蔽材料的材料的理论意义
        1.4.1 电磁参数的测试方法
        1.4.2 电磁参数的物理意义
        1.4.3 电磁辐射产生的原理
    1.5 电磁屏蔽
        1.5.1 电磁屏蔽的作用原理
        1.5.2 电磁屏蔽效能评价方法与标准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二章 市场上典型电磁屏蔽织物的结构特征分析
    2.1 市场调查
        2.1.1 金属纤维混纺织物
        2.1.2 金属丝混编织物
        2.1.3 镀层和涂层织物
        2.1.4 金属化纤维
        2.1.5 导电纤维织物
    2.2 电磁屏蔽织物结构特征分析
        2.2.1 织物纤维鉴别
    2.3 织物结构分类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网格模型建立及分析
    3.1 网格模型建立
    3.2 模型参数分析计算
        3.2.1 电磁屏蔽纱线单位长度的交流电阻、电抗
        3.2.2 电磁屏蔽纱线半径、交织间距
    3.3 屏蔽效能计算
    3.4 防辐射织物的电磁屏蔽效能测试
        3.4.1 测试原理
        3.4.2 测试条件
    3.5 织物网格模型计算结果和测试结果比较
    3.6 屏蔽效能等级和测试标准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孔洞模型建立及分析
    4.1 孔洞模型的建立
        4.1.1 实验以及相关参数计算
        4.1.2 实验结果分析
    4.2 实验以及相关参数计算
    4.3 模型计算数据和测量数据比较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防辐射服隧道模型的建立以及设计改进
    5.1 建立隧道模型
    5.2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附录
致谢

四、抗电磁辐射织物的屏蔽效能测试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抗电磁辐射织物模拟及最优性能分析[J]. 陶丽珍,邵东锋. 上海纺织科技, 2019(11)
  • [2]粘胶基石墨烯织物的性能研究及功能化[D]. 许佳伟. 武汉纺织大学, 2019(01)
  • [3]防电磁辐射纺织品及测试标准和方法的探讨[J]. 苏宇,胡凇月. 天津纺织科技, 2018(02)
  • [4]不同结构工装的防辐射性能研究[D]. 吴璞玉.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7(03)
  • [5]功能性纺织品的性能评价方法与标准[J]. 王建平. 印染, 2016(06)
  • [6]纺织品电磁屏蔽效能评价标准的现状分析[J]. 吴雄英,张亚雯,袁志磊. 纺织学报, 2016(02)
  • [7]金属混纺织物设计与屏蔽性能影响因素分析[J]. 王飞龙. 产业用纺织品, 2015(01)
  • [8]双层防电磁辐射织物电磁屏蔽效能研究[D]. 毛鹏丽. 浙江理工大学, 2015(10)
  • [9]高性能电磁屏蔽针织物的研究开发及应用[D]. 张潭. 青岛大学, 2014(12)
  • [10]电磁屏蔽织物模型验证与分析[D]. 刘衍素. 青岛大学, 2014(11)

标签:;  ;  ;  ;  ;  

抗电磁辐射织物屏蔽效能的试验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