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熟制春玉米两段覆膜种植的生产潜力及高产技术优化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志辉,潘高峰,陈文,秦明广,曹凑贵,常昌龙,展茗[1](2020)在《品种搭配对湖北省玉米–晚稻复种产量及资源效率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玉米–晚稻复种(M–R)能协同口粮与饲料用量生产,近年来开始在长江中游地区发展,其周年丰产高效技术还有待系统研究与完善,而合理的前后季品种搭配是发挥玉–稻产量潜力的重要基础。因此,本研究选取不同的玉米与晚稻品种,于2015年与2017年在湖北省不同区域观测了不同品种搭配模式产量表现与资源利用效率。结果表明,不同热量条件下品种搭配模式对M–R周年产量与资源生产效率影响显着。积温较多时以中熟玉米搭配晚籼稻品种周年产量与光、热、水资源效率具有明显优势;反之则以早熟玉米品种搭配晚籼稻产量与资源生产效率较高。各品种搭配模式对周年有效积温(GDD≥10°C)的利用率可达95.6%~100.0%,且前后季积温分配比值(TR)与M–R周年相对产量呈显着的非线性关系;当GDD≥10°C利用率为97.0%~98.5%且TR为1.06~1.08时, M–R可获得较高的周年产量。因此,可依据当地的热量资源条件及合理TR比值,进行玉米、晚稻品种选择搭配。据此,湖北省南部积温较高的区域宜选择生育期125d以内的高产玉米品种与全生育期140d以内的晚稻品种进行搭配;而在积温相对偏少的中北部区域,宜选择生育期120 d以内的高产玉米品种与全生育期130 d以内的晚稻品种进行搭配。
杜建斌[2](2020)在《旱灾对我国粮食主产省粮食产量的影响及抗旱对策研究》文中认为旱灾是我国主要自然灾害之一,也是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13个粮食主产省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5%以上,分析建国以来我国13个粮食主产省粮食生产情况的变化趋势及旱灾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对提高粮食主产省的抗旱减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收集建国以来我国13个粮食主产省农作物播种面积、旱灾受灾、成灾面积、粮食产量等数据,系统的分析13个粮食主产省粮食生产变化趋势和旱灾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并以部分省份为例总结不同区域的抗旱减灾措施,最后基于全球气候模型,模拟预测RCP4.5和RCP8.5情景下2031-2060年我国全国范围及粮食主产区不同干旱等级发生的频率及不同干旱等级所占比例,预测未来情景下我国主要粮食主产区干旱的演变趋势,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建国以来我国东北地区旱灾受灾和成灾面积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旱灾受灾率和成灾率均高于其他三个粮食主产区,其中内蒙古省粮食平均受灾和成灾率均最高,其次为辽宁。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三省的粮食播种面积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黄淮海地区粮食播种面积基本保持稳定。长江中下游和西南地区,旱灾显着降低粮食单产和总产,旱灾受灾率和成灾率与粮食单产和总产均呈负相关。大部分粮食主产省旱灾受灾率和成灾率与粮食单产和总产的年变化率负相关达到显着或极显着水平,旱灾受灾率和成灾率较大的年份与粮食单产和总产减产较大的年份相对应。(2)不同的种植区域有不同的抗旱减灾措施,东北地区针对玉米主要有育苗移栽、垄作、薄膜覆盖和免耕等抗旱措施,针对大豆有调整耕作方式和应急补灌等抗旱技术。黄淮海地区针对冬小麦、夏玉米主要有秸秆覆盖、应急补灌技术和优化灌溉措施等抗旱减灾技术。西南地区四川省抗旱减灾措施主要有合理种植制度和作物布局、合理的耕作技术、调整合适的播期和管理技术以避开旱灾的影响以及灾后的减灾农艺措施等四个方面。长江中下游的湖南省,年降雨量较大,但易发生季节性干旱,在湖南省主要采用避旱减灾种植模式,使用化学制剂调控避旱减灾技术以及干旱适应性防控高产栽培技术等。(3)在气候持续变暖情况下我国干旱发生将进一步加剧,本文基于全球气候变化模型对我国2031-2060干旱程度进行模拟预测,结果表明在RCP4.5情景下我国大部分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均大于15%。东北、黄淮海、西南、华南、长江中下游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均在15%以上,其中黑龙江北部、山东南部、江苏、广东、福建、江西、四川、陕西和西藏南部等地干旱发生频率在25%以上。在RCP8.5情景下我国不同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差异较大,西北大部分地区干旱发生频率低于5%,东北、黄淮海、西南、华南和长江中下游等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大于30%,其中黑龙江东北部、辽宁南部、山东南部、江苏北部、贵州、云南、广西、广东、福建等部分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大于40%。RCP8.5情景下干旱频率和干旱程度比RCP4.5情景高,对我国不同粮食主产区干旱预测表明在RCP8.5情景下东北地区、黄淮海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干旱频率和程度比RCP4.5情景下进行加重,而西南地区在RCP8.5情景下干旱比RCP4.5情景下有所减缓。
张顺风[3](2020)在《冀中平原作物农业资源高效利用与种植模式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冀中平原位于华北平原北部,光热资源“一季有余,两季不足”,年均降雨量不能满足小麦-玉米的需求。长期超采地下水引发地下水位连续下降,传统种植模式与当前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趋严重,亟需进行传统种植制度改革,建立与当前生态条件相适应的新型种植制度。本试验于2018-2019年分别在河北农业大学清苑试验站和河北农业大学辛集马庄试验站进行。采用4个小麦品种,8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比较分析了春玉米一熟制、青贮-粒用玉米、双季甜玉米3种种植模式与传统冬小麦-夏玉米种植模式的周年产量、资源利用率、经济效益,以期筛选出与冀中平原农业资源相适宜的种植模式,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作物高产高效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4种种植模式以冬小麦-夏玉米传统模式生物产量最高,平均为37.3t·hm-2,显着高于其他种植模式;其次是青贮-粒用玉米模式和双季甜玉米模式,平均分别为28.7t·hm-2,23.0t·hm-2;春玉米一熟种植生物产量最低,仅为18.8t·hm-2。不同种植模式周年能量生产率变化趋势与生物产量相同,较传统模式依次降低47.8%、22.0%、38.5%。(2)不同种植模式年光能利用率以传统模式的最高,为1.1%,其次为青贮-粒用玉米模式和双季甜玉米,分别为0.85%和0.67%,春玉米一熟模式最低,仅为0.57%。不同种植模式的水分生产效率以青贮-粒用玉米和传统模式最高,分别为45.5kg·hm-2·mm-1和42.3 kg·hm-2·mm-1,显着高于其他模式,春玉米一熟和双季甜玉米模式分别比传统模式降低7.6%和9.0%。(3)在周年光能和水分生产效益中,3种种植模式均高于传统模式,分别依次高出14.5%、10.9%、42.5%和11.0%、7.5%、39.0%,双季甜玉米的温度生产效益比传统种植模式高30.2%,而春玉米一熟和青贮-粒用玉米模式的积温生产效益分别比传统2熟模式降低13.5%和10.8%。3种种植模式的周年耗水量分别低于传统模式45.4%、28.6%、32.1%,且土壤水消耗量均远低于150mm,均能维持冀中平原地下水平衡。(4)4种种植模式中以双季甜玉米种植模式收益最高,为2.3万元·hm-2,显着高于其他模式,其次是传统模式和青贮-粒用玉米模式,分别为2.1万元·hm-2和1.6万元·hm-2,春玉米一熟模式的收益最低,仅为1.3万元·hm-2。(5)不同小麦和玉米品种对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具有一定差异性。春玉米可选择中晚熟的高产品种,青贮玉米应选择早熟品种。夏玉米宜采用中早熟品种,利于降低收获期玉米籽粒含水率,并推动玉米籽粒机械收获技术的推广,提高种植收益。综上所述,符合冀中平原农业资源现状的种植模式为:传统模式与春玉米一熟相结合的种植模式,降低农业水资源的过度消耗,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利于冀中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
王丹[4](2020)在《双季玉米体系周年产量形成与气候资源高效利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受气候条件和生产条件变化的影响,我国两熟及多熟制生态区种植模式单一、传统种植模式周年光温资源配置不合理、造成资源浪费严重且抗灾能力弱等问题突出,导致周年产量及资源效率下降。近年来,以充分发挥玉米高光效优势为核心,在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游地区建立了双季玉米、春玉米-晚稻、早稻-秋玉米等新型高产高效种植模式。由于两季品种筛选依据科学性不足、季节间品种搭配不合理等,限制了双季玉米种植模式产量和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为此,本研究从品种季节间生态适应性出发,筛选适宜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游地区双季玉米种植制度的品种类型及两季品种搭配模式,进而研究不同搭配模式的产量形成、气候资源分配与利用特征、及产量与气候资源的定量匹配关系,揭示了双季玉米模式建立的生理生态机制,提出了双季玉米周年高产高效的可调控途径,具有重要的生产实践意义。主要研究结果与结论如下:(1)明确了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游地区双季玉米高产高效品种类别搭配方式及季节间品种选择的差异性。黄淮海平原第一季和第二季品种的有效积温分别为1230℃-1345℃左右和1365℃-1430℃左右,适宜的两季品种搭配模式为低有效积温型-高有效积温型(LH)、中有效积温型-中有效积温型(MM)和高有效积温型-低有效积温型(HL);长江中游地区的品种有效积温分别为1450℃-1520℃左右和1350℃-1450℃左右,适宜的两季品种搭配模式为低有效积温型-高有效积温型(LH)、中有效积温型-中有效积温型(MM)、中有效积温型-高有效积温型(MH)和高有效积温型-中有效积温型(HM)。(2)明确了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游地区的双季玉米高产高效模式季节间资源分配特征及区域间的差异性。黄淮海平原双季玉米高产高效搭配模式(LH)季节间的积温分配率(TDR)为47%(第一季)和50%(第二季),积温比值(TR,第一季/第二季)为0.9,LH两季积温偏第二季分配;长江中游地区双季玉米高产高效搭配模式(HM)季节间的TDR为49%(第一季)和46%(第二季),TR为1.1,HM两季积温偏第一季分配。依据以上指标,可通过品种选择调配季节间光温资源分配,合理制定两季生育期最佳分配方案。充分挖掘区域光温资源,发挥玉米高光效高物质生产能力是提升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游地区周年产量与光温资源的关键。(3)研究产量形成与生态因子的关系。双季玉米干物质积累量(DM)的差异是产量(GY)差异的主要原因。黄淮海平原第一季的DM无显着差异,第二季的DM的差异导致周年DM的差异。温度是调控双季玉米GY和DM的主要气象因子,第二季花前有效积温(GDD)达1040℃,花后GDD达660℃,DM物质积累量最高。温度和降水是调控长江中游地区双季玉米GY和DM的主要气象因子。第一季玉米花前GDD、日均温(MT)、日均高温(Tmax)和日均低温(Tmin)分别达762.2℃、18.5℃、23.3℃和14.4℃时,DM最高;花后GDD、MT、Tmax和Tmin分别达832.3℃、28.1℃、31.7℃和24.3℃时,DM最高。第二季花前GDD、MT、Tmax和Tmin分别达948.9℃、28.6℃、32.5℃和24.6℃,DM最高;花后GDD、MT、Tmax、Tmin和降雨量(Pr)分别达659.6℃、21.8℃、26.7℃、16.9℃和82.9 mm时,DM最高。(4)通过密度对双季玉米体系产量形成的调控效应可知,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游地区双季玉米高产高效模式(LH和HM搭配模式),第一季品种可适当增加种植密度(9.75×104株ha-1左右),第二季品种可适当降低种植密度(6.75×104株ha-1左右),产量和干物质积累量最高,可见两季合理的密度搭配可促进双季玉米周年产量的增加,实现周年产量和效率的同步提高。适宜的种植密度下,与MM和HL搭配模式相比,黄淮海平原双季玉米高产高效搭配模式(LH)周年产量提高13%和28%;与LH、MM和MH搭配模式相比,长江中游地区双季玉米高产高效搭配模式(HM)周年产量提高47%、28%和30%。
夏飞[5](2019)在《长江中游不同种植模式产量、资源利用效率及环境代价的研究》文中认为受气候变化和新型生产条件影响,长江中游早稻种植面积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玉米因省工、高效、高产等优势在南方稻作区种植量逐渐增加,近年来长江中下游出现了以玉米替代水稻的春玉米-晚稻、双季玉米和玉米-油菜等新型种植模式。然而,随着新型种植模式的出现,模式的相关栽培学研究滞后并不能指导生产和新型模式发展,不同种植模式周年产量的形成、资源的分配与利用特征,及其对环境的代价尚不明确。为此,本研究在该区传统双季稻和稻油模式基础上,通过更换资源高效作物构建了春玉米-晚稻、双季玉米和夏玉米-冬油菜等新型种植模式,系统研究了不同模式周年产量形成、光温水资源利用效率、环境代价(土壤理化性质及温室气体排放)等特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玉作模式玉玉、玉稻和玉油周年产量和花后干物质积累均显着高于传统的稻作模式,玉米单季产量均表现显着高于水稻、油菜。春玉米-晚稻与双季玉米模式周年产量分别比双季稻显着高出25.3%-26.3%,23.7%-37.4%;通过2018年将夏玉米播期调前,夏玉米-油菜模式比中稻-油菜高出约9.3%。玉作模式与非玉作模式分别比较玉米和水稻、油菜对后季作物的影响,玉作晚稻季产量比非玉作晚稻季高12.1%-14.6%,玉作油菜季产量比非玉作油菜季高15.2%,分析其产量构成因子发现,玉作晚稻季有效穗数比非玉作晚稻季高8.3%-10.7%,玉作油菜季单株角果数和千粒重比非玉作油菜季高30.5%和9.4%。双季玉米和春玉米-晚稻模式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分别比双季稻平均高168.3%和102.7%,周年净同化率分别比双季稻平均高132.1%和102.7%;周年叶面积衰减率变现为:双季稻>春玉米-晚稻>双季玉米,中稻-油菜>夏玉米-油菜,花后叶面积衰减率的增加导致花后光合势减少。2、比较不同种植模式资源效率表明,双季玉米和春玉米-晚稻模式周年资源利用效率均显着高于双季稻模式,夏玉米季资源利用效率显着高于中稻季,并且玉作模式均表现较高的经济效益。相比传统双季稻模式,双季玉米和春玉米-晚稻周年光能生产效率分别提升29.3%-45.0%和22.0%-22.5%、周年积温生产效率提升40.0%-53.0%和24.8%-25.2%、周年水分利用效率提升63.3%-119.8%和24.4%-42.6%;相比传统中稻-油菜模式中稻季,夏玉米季光能生产效率、积温生产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升23.8%、25.4%和70.6%。双季玉米及春玉米-晚稻模式周年经济效益相比稻作均要高,周年经济效益分别为双季玉米26500元/hm2、春玉米-晚稻24032元/hm2、夏玉米-油菜16115元/hm2、中稻-油菜14932元/hm2和双季稻12695元/hm2,其中春玉米-晚稻模式中晚稻季经济效益比双季稻模式中晚稻季高出30.7%,夏玉米-油菜模式中油菜季经济效益比中稻-油菜模式中油菜季高出39.4%。3、分析不同种植模式环境代价表明,双季玉米和春玉米-晚稻模式的综合增温潜势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显着降低,油作模式表现出显着的土壤改良特征其油菜对土壤有机质、养分强度具有改良作用,玉作模式中因水旱轮作玉米季进行合理土壤耕作对旱田土壤容重有显着改善效应。双季玉米模式显着降低综合增温潜势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春玉米-晚稻模式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显着低于双季稻;夏玉米-油菜模式综合增温潜势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相比中稻-油菜分别降低13.7%和24.3%;各模式N2O排放量主要集中在玉米季及油菜季,其中双季玉米最低,夏玉米-油菜最高;各模式CH4排放量主要集中在水稻季,其中夏玉米-油菜最低,双季稻最高。旋耕种植水稻导致土壤0-20 cm土层容重增加;旋耕种植玉米使得土层0-20 cm土层容重降低,并且20-40 cm土层容重有下降的趋势;免耕种植油菜是适合油作模式的合理耕作方式。双季玉米模式0-20 cm土层速效养分含量显着增加,pH值下降0.73;春玉米-晚稻模式及夏玉米-油菜模式中0-20cm土层速效磷含量增加,速效钾含量降低,pH值分别下降0.12和0.36。综上所述,从产量、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代价来综合分析长江中下游(湖北地区)不同种植模式,双季玉米和春玉米-晚稻模式均表现出较大的优势,从单季产量和单季资源利用效率来看,玉米季较水稻季和油菜季也表现出较大的优势。在气候和生产条件变化下,长江中游玉米有一定发展潜力,玉作模式可作为稻作和油作模式的有效补充种植模式。
张涛[6](2018)在《西北半干旱区春玉米生产力对气象因子的响应及模拟研究》文中指出近几十年来,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活动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西北半干旱区玉米生产对气候变化最为敏感,只有充分利用资源、合理布局及精准管理才是提高作物产量及适应气候变化的最主要途径。目前评估气候变化影响及适应性对策研究是旱作农业亟需解决的科学问题。本文通过研究西北半干旱区春玉米生产力及农业气候资源时间变化特征,明确相互之间的响应机制,同时通过作物模型和农业信息化技术构建玉米数字化生长平台,以便实现不同农业生态区作物生产力预测、统筹区划种植、栽培调控等,对实现粮食持续高产、稳产等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研究于2014—2016年在甘肃中部开展了追肥梯度和不同种植模式(露地、单垄、全膜双垄沟播)春玉米田间试验,该地区属于典型西北半干旱雨养农业区。通过观测和收集玉米生长参数、土壤数据及气象资料,利用AquaCrop模型对其参数进行调试和有效性验证,同时利用本地化AquaCrop模型参数对当地管理措施进行优化;利用当地35a历史气象数据和构建不同模拟情景,对当地春玉米气候生产力进行模拟,解析了该地区历史气候演变特征及其对春玉米生产力的影响,建立气象因子与春玉米生产力的回归方程,并借助CIMP5气候模式对该地区未来气候和产量进行预测。最后结合AquaCrop模型、气候模式、管理知识模型,运用面向对象的编程技术,构建数字化玉米生长管理平台。主要结论如下:(1)利用Hsiao等推荐的玉米参数对AquaCrop模型进行校准和验证,得到西北半干旱区春玉米产量和生物量的观测值与模拟值基本呈线性关系,其中不同处理下实测和模拟产量的均方根误差为245.34745.10kg/hm2,标准均方根误差为6.94%9.49%,全生育期观测和模拟生物量的均方根误差为737.13914.21kg/hm2,标准均方根误差为4.17%4.73%,010cm土壤含水率模拟结果与实测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方根误差为2.21%3.16%,标准均方根误差为8.65%10.74%,模型随着氮肥和干旱胁迫增加,有低值高估趋势,但整体上可以很好地模拟西北半干旱区春玉米生长过程,该模型可以作为该地区春玉米生产预测、调控等有效工具。(2)运用校准后模型参数对不同管理参数水平下玉米产量变化趋势进行模拟,得到了甘肃中部地区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春玉米产量与施氮量、生育期时长、密度的回归模型,R2均大于0.98。最佳管理措施如下:最优播种期在4月下旬和5月上旬之间,播种密度为4500065000株/hm2,施氮量为240280kg/hm2。总之,AquaCrop模型作为农业决策工具有助于优化栽培模式增加玉米产量,也有助于提高农业技术的转化力度。(3)在设定范围内(降雨降低15%升高15%,气温降低1.5℃升高1.5℃),随气温和降雨升高,3种种植模式下产量波动均呈减小趋势;在不同气候情景下,全膜双垄沟播春玉米产量均大于单垄和露地种植,而且产量波动范围普遍较小,平均产量曲线斜率为0.0834,说明其适应气候变化能力较强。与历史气候条件相比,在温度升高1.5℃、降雨提高15%情景下露地、单垄、全膜双垄沟播春玉米产量均达到最大,分别平均增产13.45%、11.57%、17.67%。气温对3种模式下产量均有极显着影响,降雨对露地种植产量影响为极显着,而对单垄和全膜双垄沟播产量影响为显着,而且当气温和降雨升高时,均对春玉米产量产生正效应。(4)分析该地区过去35a各农业气象因子不同月份与年际变化趋势,得到逐月最高气温呈普遍降低趋势,平均趋势率为-0.85℃·(10a-1),而最低气温与之相反,平均趋势率为1.56℃·(10a-1);年际降雨量和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呈现减少趋势,趋势率分别为-0.811mm·(10a-1)和-1.538 mm·(10a-1),而平均气温和日照时数呈增加趋势,趋势率分别为0.425℃·(10a-1)和0.1h·(10a-1)。春玉米产量的变异系数和离散度远远大于生物量,同时各年代间春玉米产量的相对变化量分布范围的也明显大于生物量,共同说明了产量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大于生物量。利用Box-Behnken试验法,建立了各气象因子与产量和生物量的回归模型(P<0.0001),并得到各因素对春玉米产量和生物量影响主次顺序为:气温>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降雨量,且均达到显着或极显着水平(P<0.05或P<0.01)。(5)CMIP5气候模式对气温模拟值和监测值有较好地线性关系,相关度r=0.5486,n=375。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在未来相比基准时段均为增加状态,增加幅度随着辐射强迫的增大而增大,其中平均气温增加0.982.84℃,最低气温增加1.352.87℃,最高气温在本世纪近期有下降趋势,下降幅度为0.921.68℃,但在本世纪中期和末期均有所升高。降雨量模拟和监测值的线性关系较差,模拟相对绝对误差为23.03%52.08%。对降雨量预测中发现在本世纪近期和中期相比基准时段均有所下降,随着辐射强迫增大干旱越严重,下降幅度为5.96%14.83%,但在本世纪末期降雨量有所升高,升高幅度范围为5.34%15.61%。在未来气候变化下该地区春玉米生产力呈增加趋势,产量和生物量分别平均增加18.49%、12.41%。(6)以作物生长模型为核心,结合知识模型和基础数据库,应用面向对象的结构化和模块化程序设计,开发研制了基于作物模型和气候模式的玉米数字化平台,实现了农业信息管理、模型参数校准、生产力预测、栽培策略评估、时空分析、气候模式评估、气候预测多功能为一体的集成数字化平台,可为用户提供精准、规范的决策服务。
官春云,黄璜,黄国勤,孙丹平,梁玉刚[7](2016)在《中国南方稻田多熟种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文中研究表明调查分析了南方稻田多熟种植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通过实地考察、典型案例剖析、文献资料查阅,阐述当前稻田多熟种植的地位、研究进展和生产状况。南方稻田多熟种植快速发展中存在着熟制缩减、面积下降、模式单一、效益降低、地力衰退和耕地撂荒的问题,对策实行多元化、高效化、集约化、轻型化、绿色化和生态化的多熟种植模式。
展茗,赵明,李淑娅,田少阳,袁国印,葛均筑,翟中兵,凌霄霞[8](2015)在《长江中游玉米多熟制模式创新及效应分析》文中认为近年来长江中游玉米面积发展较快,该区域面临着种植结构合理调整问题,关系到玉米生产及其它作物的合理发展。因此本研究于20132014年在湖北省武穴市设置了春玉米-晚稻、双季玉米和早稻-秋玉米等三种新型种植模式,以传统种植的双季稻为对照,分析比较其周年产量及光、温、水资源利用效率,温室气体排放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春玉米-晚稻和双季玉米周年产量显着高于早稻-秋玉米和双季稻。与双季稻相比,春玉米-晚稻周年产量、光能生产效率、光能利用率、积温生产效率、水分利用率及经济效益分别提高18.3%、14.1%、23.4%、16.4%、37.2%和44.3%,双季玉米分别提高了13.5%、8.1%、26.1%、11.4%、88.8%和37.8%。春玉米其产量、积温生产效率、水分利用率及经济效益两年平均比早稻分别高出30.6%、29.5%、57.2%和96.1%,而秋玉米和晚稻之间产量无显着差异。不同玉稻模式周年产量差异主要源于第一季春玉米和早稻产量的差异。四种模式相比,双季稻CI-14累积排放量最多,N2O累积排放量最少;双季玉米则与之相反,且其GWP最高;而春玉米-晚稻的GWP最低。可见,春玉米-晚稻模式具有高产、高效、低排放的特征,适宜在长江中游稻区推广。
李淑娅,田少阳,袁国印,葛均筑,徐莹,王梦影,曹凑贵,翟中兵,凌霄霞,展茗,赵明[9](2015)在《长江中游不同玉稻种植模式产量及资源利用效率的比较研究》文中指出发展长江中游玉米生产是解决本区域玉米产需矛盾的根本途径。近年来随着长江中游玉米的快速发展,该地区出现了春玉米–晚稻、双季玉米和早稻–秋玉米等新型的一年两熟制种植模式,为探明其适应性和实用性,2013—2014年在湖北省武穴市设置了传统种植的双季稻(对照)、春玉米–晚稻、双季玉米和早稻–秋玉米共4种两熟制种植模式,分析比较其周年产量及光、温、水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春玉米–晚稻和双季玉米周年产量显着高于早稻–秋玉米和双季稻。与双季稻相比,春玉米–晚稻周年产量、光能生产效率、光能利用率、积温生产效率、水分利用率及经济效益分别提高18.3%、14.1%、23.4%、16.4%、37.2%和44.3%,双季玉米分别提高了13.5%、8.1%、26.1%、11.4%、88.8%和37.8%。春玉米其产量、积温生产效率、水分利用率及经济效益两年平均比早稻分别高出30.6%、29.5%、57.2%和96.1%,而秋玉米和晚稻之间产量无显着差异。不同玉稻模式周年产量差异主要源于第一季春玉米和早稻产量的差异。可见,春玉米–晚稻和双季玉米是适宜在长江中游推广的两熟制种植模式。
葛均筑[10](2015)在《气象资源特性对玉米产量形成的影响及长江中游玉米高产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发展玉米生产是解决长江中游地区玉米产需矛盾,保障该区粮食安全及畜牧业发展的根本途径。长江中游具有丰富的光、温、水等适合玉米生长的气候资源,但同时存在春季低温渍涝、夏季高温以及秋季低温寡照等多种非生物逆境因素;同时,由于该区域并非我国玉米优势产区,存在播种地块肥力差、追施肥满足玉米生长需要、群体密度结构不合理等栽培限制性因素。因此,本研究的目的在于,(1)研究探明长江中游光、温、水气象要素分布特性及确定影响玉米产量形成过程中的主要气象要素,综合比较分析确定长江中游玉米高产的最佳播期;(2)研究探明一次性施用/缓控释肥料、覆膜条件下缓/控释肥的施用量及群体调控等关键栽培技术对长江中游春玉米产量形成的影响规律,构建春玉米高产栽培技术;(3)探讨长江中游不同周年种植模式及周年双季玉米品种搭配对产量形成的影响,构建长江中游作物生产的优化栽培模式。为指导长江中游地区的玉米生产提供理论指导及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明确了气象要素对长江中游玉米产量形成的影响规律,提出决定玉米产量及其构成的气象要素,确定玉米最佳播期。长江中游3月10日至7月25日均可播种玉米,适播期内,玉米产量随播期推迟呈先降低后略有升高的变化趋势,变异度20.5%。分析产量构成要素,播期对粒重的影响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变异度为11.2%;穗数、穗粒数、穗颖花数和穗结实率均随播期推迟逐渐降低,变异度分别为6.3%、20.0%、14.2%和9.5%。分析气象要素对玉米产量及性能参数的影响表明,营养生长期伤害积温量和日最高温>30℃的天数,生殖生长期总辐射量和全生育期平均日温差是决定长江中游玉米产量的主要气象要素。籽粒灌浆期日高温>30℃的天数及其比例是决定KW的主要气象要素;穗粒数主要受营养生长期日高温>30℃的天数和生殖生长期辐射量影响;营养生长期日均温差和辐射量决定穗数的形成,而该时期伤害积温量决定玉米籽粒库容量穗颖花数的多少;生殖生长期总辐射量和全生育期日高温>30℃的天数决定结实率的高低。日均温、有效积温量、伤害积温量及总辐射量决定营养生长期天数,日均最高温、有效积温量、伤害积温量及总辐射量影响生殖生长期天数,全生育期内的日均最高温、日均温、有效积温量和伤害积温量决定全生育期天数。综合产量指标,长江中游春玉米最佳播期为3月22日-4月27日,秋玉米最佳播期为6月25日-7月15日。(2)考虑区域作物综合布局,构建了兼顾长江中游区域水稻和玉米生产的最优模式—春玉米晚稻周年种植系统。长江中游将双季稻调整为春玉米晚稻种植模式,周年产量提高22.94%,有效积温利用效率提高4.06%、光辐射利用效率提高14.92%。长江中游周年双季玉米栽培模式比双季稻产量提高21.73%,有效积温利用效率提高2.93%、光辐射利用效率提高19.10%,品种间的搭配是取得周年双季玉米高产的基础,长江中游北部第一季选用中早熟玉米品种,第二季搭配中熟品种可以获得周年高产16528 kg hm-2。(3)研究明确了关键栽培技术对春玉米产量形成的影响,提出来覆膜抗逆条件下缓/控释肥优化施用量和群体结构调控模式。一次性施缓/控释肥在春玉米稳产的前提下,减少追施肥劳动成本(1200元hm-2),提高经济效益229525元hm-2,若考虑劳动力转移,经济效益则提高至14291725元hm-2,提高经济效益13.56%16.12%。增施缓/控释肥料优化春玉米光合性能参数,促进籽粒灌浆,显着提高粒重,春玉米增产6.80%24.66%。覆膜促进春玉米生长发育,促进叶面积生长发育,延缓吐丝后叶面积的衰老速率,同时增加穗数、穗粒数,提高粒重,显着提高产量7.16%21.19%。覆膜减少土壤速效氮素的损失,提高0-20 cm土壤速效氮素含量,促进春玉米对氮素的吸收利用,氮肥偏生产力和氮素农学利用效率分别提高18.30%31.67%和25.83%56.80%。以最终产量为考察指标,长江中游春玉米覆膜条件下缓/控释肥最优施氮量为162.6 kg hm-2,可实现单季高产8845 kg hm-2,裸地条件下最优施氮量为186.9 kg hm-2,产量7298 kg hm-2;覆膜可减少缓/控释肥施氮量24.3 kg hm-2,产量提高1547 kg hm-2,增产21.2%;随密度的增加,长江中游春玉米产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大小行种植模式可优化群体结构,调控产量性能参数;大小行播种条件下,春玉米增密967株hm-2,产量达10 888 kg hm-2,增产8.89%。综上所述,集成长江中游春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模式和周年双季玉米“周年厢沟免耕错位一次性施肥”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二、多熟制春玉米两段覆膜种植的生产潜力及高产技术优化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多熟制春玉米两段覆膜种植的生产潜力及高产技术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品种搭配对湖北省玉米–晚稻复种产量及资源效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区域及试验点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田间管理 |
1.4 样品采集及指标测定 |
1.5 相关指标计算 |
1.6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品种搭配对作物生育期的影响 |
2.2 作物生长期气象条件 |
2.3 品种搭配对玉米–晚稻复种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
2.4 季间积温分配比及积温利用率与周年产量的关系 |
2.5 不同品种搭配模式周年气候资源生产效率 |
3 讨论 |
4 结论 |
(2)旱灾对我国粮食主产省粮食产量的影响及抗旱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
1.3 旱灾的发生及抗旱对策 |
1.3.1 旱灾的定义及评价指标 |
1.3.2 我国农业旱灾发生的原因 |
1.3.3 防旱抗旱措施及对策 |
1.4 气候变化背景下国内外旱灾的发生情况 |
1.4.1 国外旱灾发生 |
1.4.2 我国旱灾发生特点 |
第二章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2.1 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
2.1.1 研究目标 |
2.1.2 研究内容 |
2.1.3 技术路线 |
2.2 数据来源 |
2.3 指标测定 |
2.4 计算方法 |
第三章 我国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规律及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东北地区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规律及粮食产量的变化 |
3.2.1 黑龙江 |
3.2.2 吉林 |
3.2.3 辽宁 |
3.2.4 内蒙古 |
3.3 黄淮海地区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规律及粮食产量的变化 |
3.3.1 河北 |
3.3.2 河南 |
3.3.3 山东 |
3.4 长江中下游地区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规律及粮食产量的变化 |
3.4.1 安徽 |
3.4.2 湖北 |
3.4.3 湖南 |
3.4.4 江苏 |
3.4.5 江西 |
3.5 西南地区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规律及粮食产量的变化 |
3.5.1 四川 |
3.6 讨论 |
3.6.1 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的时空变化 |
3.6.2 粮食主产省粮食单产和总产的变化趋势 |
3.6.3 旱灾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
3.7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区域抗旱减灾技术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3 东北地区主要作物抗旱减灾技术研究 |
4.3.1 玉米抗旱技术研究 |
4.3.2 大豆抗旱技术研究 |
4.4 黄淮海地区主要作物抗旱减灾技术研究 |
4.4.1 夏玉米抗旱技术研究 |
4.4.2 冬小麦抗旱技术研究 |
4.5 西南地区 |
4.5.1 水稻抗旱减灾措施及对策 |
4.5.2 玉米抗旱减灾措施及对策 |
4.5.3 小麦抗旱减灾措施及对策 |
4.6 长江中下游地区 |
4.6.1 红黄壤坡耕旱地避旱减灾种植模式与关键技术 |
4.6.2 农业化学节水制剂研制与避旱减灾机理及应用技术研究 |
4.7 小结 |
第五章 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未来干旱发生的趋势分析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数据来源 |
5.2.2 干旱指标 |
5.3 我国不同区域的干旱演变趋势 |
5.3.1 轻旱演变趋势 |
5.3.2 中旱演变趋势 |
5.3.3 重旱演变趋势 |
5.3.4 特旱演变趋势 |
5.3.5 干旱演变趋势 |
5.4 我国粮食主产区干旱特征演变 |
5.4.1 东北地区 |
5.4.2 黄淮海地区 |
5.4.3 长江中下游地区 |
5.4.4 西南地区 |
5.5 气候变化对我国粮食产量生产的影响及未来抗旱对策 |
5.6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冀中平原作物农业资源高效利用与种植模式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立题背景 |
1.2 冀中平原种植制度的变化及发展趋势 |
1.3 冀中平原生态资源与种植制度的关系 |
1.3.1 冀中平原气候变化与种植制度的影响 |
1.3.2 冀中平原水资源变化与种植制度的影响 |
1.3.3 青贮、甜糯玉米的现状及趋势 |
1.4 研究目的、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的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条件概况 |
2.2 试验采用的品种 |
2.3 试验设计 |
2.4 田间测定项目与方法 |
2.4.1 生育时期 |
2.4.2 小麦茎蘖数测定 |
2.4.3 叶片SPAD值测定 |
2.4.4 叶面积指数测定 |
2.4.5 玉米株高、穗位高和空秆率的测定 |
2.4.6 干物质积累量与产能 |
2.4.7 玉米籽粒灌浆特性测定 |
2.4.8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测定 |
2.4.9 土壤含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计算 |
2.4.10 气象数据 |
2.4.11 光、温、水生产效率 |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作物的生育进程及农艺性状 |
3.1.1 生育进程 |
3.2 春玉米一熟模式生长发育及产量情况 |
3.2.1 不同品种穗位叶SPAD含量 |
3.2.2 不同品种群体LAI变化情况 |
3.2.3 不同品种干物质增长动态 |
3.2.4 不同品种收获期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
3.2.5 不同品种籽粒灌浆期粒重增加动态 |
3.2.6 不同品种籽粒灌浆特性参数 |
3.2.7 不同品种收获期穗部性状 |
3.2.8 不同品种产量及其构成 |
3.3 青贮-粒用玉米模式生长发育及产量情况 |
3.3.1 不同青贮品种群体LAI变化 |
3.3.2 不同青贮品种灌浆期鲜重变化 |
3.3.3 不同青贮品种干物质增长动态 |
3.3.4 不同青贮品种收获期产量 |
3.3.5 不同粒用品种叶片SPAD值 |
3.3.6 不同粒用品种群体LAI变化 |
3.3.7 不同粒用品种干物质增长动态 |
3.3.8 不同粒用品种收获期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
3.3.9 不同品种籽粒灌浆期粒重增加动态 |
3.3.10 不同粒用品种籽粒灌浆参数 |
3.3.11 不同粒用品种收获期穗部性状 |
3.3.12 不同粒用品种收获期产量及其构成 |
3.4 双季甜玉米模式生长发育及产量情况 |
3.4.1 不同播期玉米植株性状 |
3.4.2 不同播期玉米收获期穗部性状 |
3.4.3 不同播期玉米收获期产量 |
3.5 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生长发育及产量情况 |
3.5.1 不同冬小麦品种群体LAI变化 |
3.5.2 不同冬小麦品种群体总茎(穗)数动态变化 |
3.5.3 不同冬小麦品种各生育时期干物质积累量变化 |
3.5.4 不同冬小麦品种收获期产量及其构成 |
3.5.5 不同夏玉米品种叶片SPAD含量 |
3.5.6 不同夏玉米品种群体LAI变化情况 |
3.5.7 不同夏玉米品种干物质增长动态 |
3.5.8 不同夏玉米品种收获期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
3.5.9 不同夏玉米品种籽粒灌浆期粒重增加动态 |
3.5.10 不同夏玉米品种籽粒灌浆参数 |
3.5.11 不同夏玉米品种收获期穗部性状 |
3.5.12 不同夏玉米品种产量及其构成 |
3.6 不同种植模式的综合效益比较 |
3.6.1 不同种植模式周年干物质产量与季节分配 |
3.6.2 不同种植模式周年能量生产 |
3.6.3 不同种植模式光能分配与其生产效率 |
3.6.4 不同种植模式积温量与其生产效率 |
3.6.5 不同种植模式田间耗水量及其构成 |
3.6.6 不同种植模式周年水分水分生产效率 |
3.6.7 不同种植模式光、温、水生产效益分析 |
3.6.8 不同种植模式经济效益分析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不同熟性品种的生态适应性 |
4.1.2 不同种植模式的产量与生物量 |
4.1.3 不同种植模式光温资源配置与利用效率 |
4.1.4 不同种植模式水分资源利用 |
4.1.5 不同种植模式生产与经济效益分析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附件 |
(4)双季玉米体系周年产量形成与气候资源高效利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前言 |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1.2 应对气候变化作物种植模式的研究与发展 |
1.3 双季玉米模式的优点及推广限制因素 |
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3 研究方案 |
3.1 主要研究内容 |
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双季玉米体系季节间搭配模式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生态区双季玉米品种GDD和产量 |
2.2 不同生态区双季玉米体系品种类别划分 |
2.3 双季玉米体系季节间搭配模式比较 |
3 讨论 |
3.1 双季玉米种植模式下两季玉米品种的选择 |
3.2 双季玉米模式不同类别品种的生态适应性 |
4 小结 |
第三章 双季玉米体系资源优化配置与利用特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双季玉米体系适宜搭配模式产量 |
2.2 双季玉米体系适宜搭配模式周年气候资源分配 |
2.3 双季玉米体系不同类别品种产量形成与气候资源的关系 |
2.4 双季玉米适宜搭配模式光、温、水资源生产效率 |
2.5 双季玉米体系适宜搭配模式光能利用效率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章 双季玉米产量形成与气候因子的定量关系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生态区生态因子差异分析 |
2.2 双季玉米体系适宜搭配模式的干物质积累量 |
2.3 双季玉米体系适宜搭配模式花前花后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
2.4 双季玉米体系适宜品种搭配模式下干物质积累与气候资源的关系 |
2.5 双季玉米体系适宜搭配模式的干物质积累与生态因子相关分析 |
2.6 双季玉米体系适宜搭配模式的干物质积累与生态因子的定量关系 |
3 讨论 |
3.1 双季玉米体系不同搭配模式产量形成与干物质积累的关系 |
3.2 气象因子对双季玉米体系不同搭配模式干物质形成的影响 |
3.3 气象因子对双季玉米体系不同搭配模式干物质积累影响的定量分析 |
4 小结 |
第五章 密度对双季玉米体系产量形成的调控效应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种植密度对双季玉米不同搭配模式产量的影响 |
2.2 种植密度对双季玉米不同类别品种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2.3 种植密度对双季玉米不同类别玉米品种籽粒灌浆的影响 |
2.4 种植密度对不同类别品种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
3 讨论 |
3.1 种植密度对不同搭配模式玉米品种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2 种植密度对不同搭配模式玉米品种灌浆特性的影响 |
3.3 种植密度对不同搭配模式玉米品种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
4 小结 |
第六章 不同生态区双季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集成 |
6.1 黄淮海平原周年双季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体系 |
6.2 长江中游地区周年双季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体系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1 主要结论 |
2 本研究创新之处 |
3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研究的思考 |
3.1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 |
3.2 进一步研究探讨 |
参考文献 |
附表 1 双季玉米种植模式两季的播种期和收获期(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游地区)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成果 |
(5)长江中游不同种植模式产量、资源利用效率及环境代价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前言部分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长江中游主要种植模式研究现状 |
1.2.1.1 长江中游主要种植模式发展历程 |
1.2.1.2 生产方式对长江中游主要种植模式的影响 |
1.2.1.3 气候变化对长江中游主要种植模式的影响 |
1.2.2 长江中游新型种植模式探索 |
1.2.2.1 长江中游新型种植模式产量和资源利用效率 |
1.2.2.2 长江中游新型种植模式土壤特性 |
1.2.2.3 长江中游新型种植模式温室气体排放的研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及内容 |
1.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图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地概况 |
2.3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
2.3.1 双季玉米种植模式 |
2.3.2 春玉米-晚稻种植模式 |
2.3.3 夏玉米-冬油菜种植模式 |
2.3.4 双季稻种植模式 |
2.3.5 中稻-冬油菜种植模式 |
2.4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4.1 气象指标 |
2.4.2 生育进程 |
2.4.3 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及叶面积测定 |
2.4.4 测产及考种 |
2.4.5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
2.4.6 温室气体的采集与计算 |
2.5 花后光合物质积累特性及光温水资源生产效率的分析 |
2.5.1 花后光合物质积累特性的分析 |
2.5.2 光温水资源生产效率分析 |
2.6 经济效益的计算 |
2.7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种植模式产量及产量构成 |
3.1.1 不同种植模式产量比较 |
3.1.2 不同种植模式产量玉米产量构成 |
3.1.3 不同种植模式产量水稻产量构成 |
3.1.4 不同种植模式产量油菜产量构成 |
3.2 不同种植模式产量形成 |
3.2.1 不同种植模式生育期差异 |
3.2.2 不同种植模式成熟期干物质积累 |
3.2.3 不同种植模式干物质积累 |
3.2.4 不同种植模式叶面积指数 |
3.2.5 不同种植模式花后光合物质生产与积累特性 |
3.3 不同种植模式的土壤理化性质(2018 年) |
3.3.1 不同种植模式土壤容重的变化 |
3.3.2 不同种植模式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 |
3.4 不同种植模式温室气体排放(2018 年) |
3.4.1 不同种植模式N_2O排放 |
3.4.2 不同种植模式CH_4排放 |
3.4.3 不同种植模式产量、温室气体增温潜势和排放强度的比较 |
3.5 不同种植模式资源利用效率 |
3.5.1 不同种植模式光能生产效率及周年利用率 |
3.5.2 不同种植模式积温生产效率及周年利用率 |
3.5.3 不同种植模式水分利用效率 |
3.5.4 不同种植模式经济效益 |
4 讨论 |
4.1 不同两熟种植模式产量与产量形成分析 |
4.2 不同两熟种植模式对稻田气体排放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4.3 不同两熟种植模式资源利用效率的比较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西北半干旱区春玉米生产力对气象因子的响应及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作物生长模型研究进展 |
1.2.2 气候变化及对农业生产影响研究进展 |
1.2.3 作物生长数字化平台构建研究进展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0 研究区域及试验田概况 |
2.1 研究内容 |
2.2 技术路线 |
2.3 试验设计 |
2.3.1 追肥梯度试验设计 |
2.3.2 不同种植模式试验设计 |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5 数据计算和统计方法 |
2.5.1 历史气候变化及对春玉米生产力影响统计指标 |
2.5.2 气候模拟及预测评价指标 |
2.6 AquaCrop作物模型 |
2.6.1 AquaCrop模型中产量对水分的响应 |
2.6.2 AquaCrop模型的特点 |
2.6.3 AquaCrop模型的运行原理 |
2.6.4 AquaCrop模型运行所需参数 |
第三章 旱地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生产的AquaCrop模型模拟及管理措施优化 |
3.1 AquaCrop模型参数初始化设置 |
3.1.1 土壤数据 |
3.1.2 气象数据 |
3.1.3 作物参数数据 |
3.2 AquaCrop模型适用性评价 |
3.2.1 作物模型有效性评价方法及指标 |
3.2.2 AquaCrop模型参数的确定 |
3.2.3 AquaCrop模型有效性验证 |
3.3 旱地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生产管理参数模拟优化分析 |
3.3.1 不同管理参数水平下春玉米产量模拟设置 |
3.3.2 管理参数优化分析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种植模式下旱地春玉米产量对降雨和气温变化的响应规律 |
4.1 AquaCrop模型初始化参数设置 |
4.2 春玉米不同种植模式下AquaCrop模型参数校准和验证 |
4.2.1 春玉米不同种植模式下AquaCrop模型参数的确定 |
4.2.2 春玉米不同种植模式下AquaCrop模型模拟有效性和精度分析 |
4.3 不同种植模式下春玉米产量对历史气候变化的响应规律 |
4.3.1 试验点历史气温和降雨变化特征 |
4.3.2 气候情景设置 |
4.3.3 不同气候情景下三种种植模式产量波动范围比较 |
4.3.4 不同气候情景下三种种植模式的模拟产量变化及差异性分析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甘肃中部地区不同年代气候变化特征及对春玉米的影响机制研究 |
5.1 模拟情景及因素水平设置 |
5.2 甘肃中部地区气候资源时间变化特征 |
5.3 甘肃中部地区春玉米产量、生物量时间变化特征 |
5.4 气候变化对甘肃中部地区春玉米产量的影响机理 |
5.4.1 春玉米产量和生物量潜力与气象因子偏相关分析 |
5.4.2 春玉米产量和生物量潜力与各气象因子回归模型建立 |
5.4.3 单因素及交互对春玉米产量和生物量作用解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甘肃中部地区气候模拟评估预测及对未来对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
6.1 CMIP5气候模式介绍及数据来源 |
6.2 CMIP5多模式对历史气温模拟能力评估 |
6.3 CMIP5多模式对未来气温预测 |
6.4 CMIP5多模式对历史降雨量模拟能力评估 |
6.5 CMIP5多模式对未来降雨量预测 |
6.6 甘肃中部地区未来春玉米产量预测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作物模型和气候模式的玉米生长数字化平台 |
7.1 系统的组织结构与内容 |
7.1.1 系统设计思路 |
7.1.2 系统的组织结构及内容 |
7.1.3 系统的开发模式及工作流程 |
7.2 系统的主要功能 |
7.3 系统的开发设计与实现 |
7.3.1 系统开发环境及软硬件需求 |
7.3.2 界面设计与运行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讨论与结论 |
8.1 讨论 |
8.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7)中国南方稻田多熟种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稻田多熟制生产的意义 |
1.1 提高土地产出率 |
1.2 提高资源利用率 |
2 南方稻田多熟种植的发展与现状 |
2.1 长江中下游多熟区 |
2.2 西南多熟区 |
2.3 华南多熟区 |
3 多熟种植的经验与案例 |
3.1 轮作 |
3.2 间作与套作 |
4 存在问题 |
4.1 熟制缩减 |
4.2 面积下降 |
4.3 模式单一 |
4.4 效益降低 |
4.5 地力衰退 |
4.6 耕地撂荒 |
5 对策 |
5.1 提高认识 |
5.2 增加投入 |
5.3 加强研究 |
5.4 加大扶持 |
5.5 建立样板 |
5.6 分类指导 |
6 结语 |
(9)长江中游不同玉稻种植模式产量及资源利用效率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
1.1试验地概况 |
1.2试验设计 |
1.3测定项目与方法 |
1.4物质、能量生产与生态因素及养分资源效率分析 |
1.5经济效益计算 |
1.6数据统计与分析 |
2结果与分析 |
2.1不同玉稻种植模式生育期差异 |
2.2不同玉稻种植模式产量比较 |
2.3不同玉稻种植模式资源利用效率比较 |
3讨论 |
4结论 |
(10)气象资源特性对玉米产量形成的影响及长江中游玉米高产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前言 |
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1 气象资源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
1.1.1 温度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
1.1.2 水分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
1.1.3 光辐射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
1.2 周年栽培种植制度对作物产量及资源利用率的影响 |
1.3 施氮量、覆膜、群体结构调控等关键栽培措施对玉米产量形成及养分利用的影响 |
1.3.1 简化施肥 |
1.3.2 施氮量 |
1.3.3 覆膜 |
1.3.4 群体结构调控 |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3 研究思路与方案 |
3.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不同播期对玉米生育期内气象因素的调控效应及其对玉米产量形成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气象数据的获取与计算 |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4.1 生育期天数 |
1.4.2 叶面积指数 |
1.4.3 地上部生物量、作物生长速率与收获指数 |
1.4.4 籽粒灌浆过程模拟及参数求解 |
1.4.5 籽粒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长江中游不同播期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变化 |
2.2 播期对长江中游玉米生育时期及各生育阶段气象因子的影响 |
2.2.1 不同播期对长江中游玉米生育期天数的影响 |
2.2.2 不同播期玉米各生育阶段气象因子变化规律 |
2.2.3 不同播期玉米各生育期天数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2.3 播期对长江中游玉米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2.4 播期对长江中游玉米干物质积累及作物生长速率的影响 |
2.4.1 播期对长江中游玉米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2.4.2 播期对长江中游玉米作物生长速率的影响 |
2.4.3 播期对长江中游玉米收获指数的影响 |
2.5 长江中游不同播期玉米粒重及籽粒灌浆速率的变化 |
2.6 长江中游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因素分析 |
2.6.1 长江中游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相关性分析 |
2.6.2 长江中游玉米量及其构成因素与产量性能因素相关性分析 |
2.6.3 长江中游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 |
3.1 气象因素对长江中游玉米生育进程的影响 |
3.2 气象因素对长江中游玉米光合性能因素的影响 |
3.3 源特征参数和气象因素对长江中游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4 小结 |
第三章 长江中游周年玉作两熟系统产量与资源利用效率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2.1 周年不同栽培种植模式试验设计 |
1.2.2 周年双季玉米品种搭配模式试验设计 |
1.3 资源利用效率计算 |
1.3.1 气象数据计算 |
1.3.2 资源利用效率计算 |
1.4 作物产量 |
1.4.1 周年栽培种植模式试验 |
1.4.2 周年双季玉米栽培模式产量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周年栽培种植模式产量及资源利用效率比较 |
2.1.1 产量 |
2.1.2 资源利用效率 |
2.2 品种搭配对周年双季玉米栽培模式产量及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 |
2.2.1 产量 |
2.2.2 资源利用效率 |
3 讨论 |
3.1 周年不同栽培模式对长江中游作物产量和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 |
3.2 品种搭配对长江中游周年双季玉米栽培模式产量及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 |
4 小结 |
第四章 关键栽培技术对春玉米产量形成与养分利用效率的调节效应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2.1 一次性施肥试验设计 |
1.2.2 覆膜条件下缓/控释肥施氮量试验设计 |
1.2.3 群体结构调控试验设计 |
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1.3.1 生育期天数 |
1.3.2 叶面积指数(LAI)和平均叶面积指数(MLAI) |
1.3.3 平均净同化率(MNAR) |
1.3.4 春玉米干物质积累量 |
1.3.5 叶绿素相对含量 |
1.3.6 群体透光率 |
1.3.7 籽粒灌浆参数 |
1.3.8 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1.3.9 养分偏生产力和养分农学效率 |
1.3.10 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测定方法 |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一次性施用缓控释肥对春玉米产量形成与养分利用效率的调节效应 |
2.1.1 一次性施肥对长江中游春玉米产量及干物质积累特性的影响 |
2.1.2 一次性施肥对长江中游春玉米养分吸收及转运的影响 |
2.2 覆膜条件下缓/控释肥施氮量对长江中游春玉米产量形成与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2.2.1 对长江中游春玉米生育时期的而影响 |
2.2.2 对长江中游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
2.2.3 对长江中游春玉米叶面积指数动态的影响 |
2.2.4 对长江中游春玉米不同叶位相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2.2.5 对长江中游春玉米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
2.2.6 对长江中游春玉米籽粒灌浆的影响 |
2.2.7 长江中游春玉米产量性能参数的影响及其与产量的相关性 |
2.2.8 对长江中游春玉米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 |
2.2.9 对长江中游春玉米田土壤速效氮养分时空变化规律的影响 |
2.3 群体调控对长江中游春玉米产量形成及产量性能参数的影响 |
2.3.1 群体调控对长江中游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
2.3.2 群体调控对长江中游春玉米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2.3.4 群体调控对长江中游春玉米不同叶位SPAD值的影响 |
2.3.5 群体调控对长江中游春玉米群体冠层透光率的影响 |
2.3.6 密度行株距配置对长江中游玉米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
2.3.7 群体调控对长江中游春玉米产量性能参数的影响 |
2.3.8 群体调控条件下长江中游春玉米产量与产量性能参数相关性 |
3 讨论 |
3.1 一次性施肥对长江中游春玉米产量形成及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3.2 覆膜条件下缓/控释肥施氮量对长江中游春玉米产量形成及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3.2.1 对长江中游春玉米产量及其性能的影响 |
3.2.2 对春玉米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
3.2.3 对春玉米田土壤速效态氮素时空变化的影响 |
3.3 群体调控对长江中游玉米产量形成的影响 |
4 小结 |
4.1 一次性施肥对长江中游春玉米产量形成及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4.2 覆膜条件下缓/控释肥施氮量对长江中游春玉米产量形成及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4.3 群体调控对长江中游春玉米产量形成的影响 |
第五章 长江中游玉作系统高产栽培技术体系集成 |
5.1 长江中游春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体系 |
5.2 长江中游周年双季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体系 |
第六章 结语 |
6.1 研究结论 |
6.1.1 播期对长江中游玉米产量形成的影响及主要气象要素分析 |
6.1.2 长江中游周年不同栽培种植制度对产量及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 |
6.1.3 优化施氮对长江中游玉米产量性能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
6.1.4 群体调控对长江中游春玉米产量及产量性能的调节 |
6.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6.2.1 阐明长江中游玉米产量变化趋势和主要影响气象因素 |
6.2.2 明确长江中游不同周年栽培种植制度产量及资源利用效率 |
6.2.3 明确长江中游春玉米高产栽培措施的调控效应 |
6.3 本研究的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研究的思考 |
6.3.1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 |
6.3.2 进一步研究的探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成果 |
四、多熟制春玉米两段覆膜种植的生产潜力及高产技术优化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品种搭配对湖北省玉米–晚稻复种产量及资源效率的影响[J]. 刘志辉,潘高峰,陈文,秦明广,曹凑贵,常昌龙,展茗. 作物学报, 2020(12)
- [2]旱灾对我国粮食主产省粮食产量的影响及抗旱对策研究[D]. 杜建斌.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3]冀中平原作物农业资源高效利用与种植模式优化研究[D]. 张顺风.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1)
- [4]双季玉米体系周年产量形成与气候资源高效利用机制研究[D]. 王丹. 华中农业大学, 2020
- [5]长江中游不同种植模式产量、资源利用效率及环境代价的研究[D]. 夏飞.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2)
- [6]西北半干旱区春玉米生产力对气象因子的响应及模拟研究[D]. 张涛. 甘肃农业大学, 2018(10)
- [7]中国南方稻田多熟种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官春云,黄璜,黄国勤,孙丹平,梁玉刚. 作物杂志, 2016(02)
- [8]长江中游玉米多熟制模式创新及效应分析[A]. 展茗,赵明,李淑娅,田少阳,袁国印,葛均筑,翟中兵,凌霄霞. 作物多熟种植与国家粮油安全高峰论坛论文集, 2015
- [9]长江中游不同玉稻种植模式产量及资源利用效率的比较研究[J]. 李淑娅,田少阳,袁国印,葛均筑,徐莹,王梦影,曹凑贵,翟中兵,凌霄霞,展茗,赵明. 作物学报, 2015(10)
- [10]气象资源特性对玉米产量形成的影响及长江中游玉米高产关键技术研究[D]. 葛均筑. 华中农业大学, 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