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To Lie or not to Lie—the Doctor's Dilemma(论文文献综述)
端义镭[1](2021)在《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行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通过两轮行动研究构建基于"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简称POA)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结果表明,尽管此模式将部分教学活动移至线上进行,减少了单元教学所需课时,但仍可有效提升学生语言产出的总体质量和目标词汇的使用率,从而能够较好地应对大学英语课时不断缩减的现实,增强POA的推广应用前景。教师在实际操作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能力水平,在促成环节多下功夫,并给予学生适应的过程。
戴雨晴[2](2021)在《英语专业教材中的文化要素评估研究 ——以《综合教程(第二版)》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一带一路”政策在全球的推广落实,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进一步加强。英语作为全球语言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这对中国的英语专业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据《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要求,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对英语专业学生而言,在英语学习中掌握丰富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和中国文化知识十分重要。《综合教程》(第二版)作为英语专业学生普遍使用的教材,致力于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教材的内容安排和编写应尽可能地满足教师和学生对于文化教学和文化学习的需求。基于此,本文以《综合教程》(第二版)为例,对英语专业教材中的文化要素进行研究,旨在对今后该领域的文化教学和教材编写提供参考和建议。本文采用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充分评估教材中的文化要素。在内部研究层面:借助Byram的八种文化主题分类方式,对教材中的文化要素进行归类和分析;在外部研究层面:根据内部研究结果,对教材使用者(教师和学生)开展问卷调查,收集教师和学生对文化教学及教材的反馈和需求,并借助SPSS.22.0对问卷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充分分析调查结果。研究发现:(1)《综合教程》(第二版)虽然基本涵盖了Byram教材评估标准的八种文化主题,但个别主题如社会互动、社会与政治体制在教材中涉及较少,导致文化主题分布不均衡;(2)教材中的文化要素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真实多样,但缺少中国文化与比较文化的内容,不利于拓宽学生的跨文化视野;(3)教材使用者普遍希望教材中增加有关文化背景知识的内容,同时希望教材中的文化类型更加丰富,增加其他国家文化及流行文化等。总体而言,《综合教程》(第二版)的文化要素基本符合大纲要求,有助于提升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综合素养。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本文建议,在今后的文化教学中,在课堂上适当增加文化知识的讲解,并设置恰当的评价机制以便及时获得学生的反馈,在课下积极开展各项文化活动以弥补课堂和教材中文化教学的不足。在教材编写上,关注文化主题间的平衡,增加比较文化与中国文化内容,调整跨文化交际的内容,在理论和实践中促进文化教学的持续发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贾戈辉[3](2020)在《美国戏剧中的逃遁者形象研究 ——以《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玻璃动物园》和《推销员之死》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尤金·奥尼尔,田纳西·威廉姆斯和阿瑟·米勒是二十世纪美国重要的剧作家。虽然这三位剧作家写作风格不同,他们的戏剧作品关注焦点各有不同,但他们的代表作品却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逃遁者”作为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并且成为作品的一大特色。这样的“巧合”值得深究,也不免让人深思他们这一共同选择背后的原因。在这些戏剧中对不同的逃遁者进行了怎样的书写,逃遁的原因是什么,此书写的意义何在?本论文以尤金·奥尼尔的《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田纳西·威廉姆斯的《玻璃动物园》及阿瑟·米勒的《推销员之死》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三部剧中对逃遁者的不同书写,探究了出现这一行动的原因并对逃遁背后的含意进行思考。这三部戏剧都创作于二十世纪上半叶,社会变革下南北文化的难以融合、追求“美国梦”的移民家庭遭遇的文化的、宗教的冲突,还有笼罩全国的经济危机阴影,给许多人、许多家庭都造成了极大的压力。玛丽、阿曼达、威利及他们的家人作为社会变革大背景下的普通小人物无力应对这些挑战,却不愿随波逐流放弃自己的人生信念,只能逃离到“另一个世界”来寻找生存的意义。通过逃避他们找到了自己创造的自由,找到了生存的意义,成就了自我,也维护了内在的精神价值,尽管这些是以逃离现实世界甚至死亡为代价的。论文的第一章分析了三部戏剧中逃遁者的不同表现:逃向回忆,远离事实及走向死亡,这是逃遁者在现实的压迫下做出的选择。第二章以萨特存在主义理论为基础,从生存困境,与他人不和谐关系及个人生活哲学这三方面对逃遁的原因进行探究。二十世纪上半叶的社会变革和矛盾对人们的生存状况造成了巨大威胁,同时家庭亲密关系也在外部压力下受到了冲击,与此同时与社会主流价值所不同的个人生活哲学也使得个人生存空间所剩无几。在社会和家庭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失败后,逃避成为了剧中主人公创造新的生存空间的方式。第三章主要对逃遁这一选择进行了思考。逃遁是剧中人物的生存表达,这一行动并不完全是消极的,在某一程度上是积极主动的,它体现了社会边缘人物在内外部压力下寻找自我创造的自由,寻求自我生存意义并维护自己内心精神价值的努力。对尤金·奥尼尔,田纳西·威廉姆斯及阿瑟·米勒代表作品中的逃遁者形象进行研究不仅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状况而且也有助于进一步了解二十世纪上半叶普通民众对生存问题的思考。同时,三位剧作家对于逃遁形象的描写也体现了现实的不可逾越性。面对生存困境,逃避并非明智的选择,人们必须坚守现实生活,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空间。
张悦轩[4](2020)在《《天使在美国》中力量的反转与艾滋危机的再现》文中指出本文借助新历史主义的视角解读美国剧作家托尼·库什纳最成功的剧作《天使在美国》(《上部:千禧年降临》与《下部:变革》于2013年出版的合订本,后文出现的本剧都基于此合订本)并指出,通过其中角色的权力的反转,本剧重现了艾滋危机下的权力关系。具体来讲,在美国八十年代经历的这场艾滋危机中,有权势的政府和一直以来受到排挤压迫的同性恋群体处于权力的两个极端。而在这部剧中,二者的权力分别发生了反转。有权势的政府的虚伪和恶行被曝光,而曾被认为软弱无助的同性恋群体反而爆发出改变命运的能量。由此,库什纳借助这部剧重现了鲜为人知的艾滋危机的另一面。论文的介绍部分涵盖了对库什纳,《天使在美国》,以及本文所依托的新历史主义理论框架的介绍。库什纳是美国当代最有影响力的剧作家之一,他的代表作《天使在美国》在学术界和演艺界都极富盛名。本文运用新历史主义的观点来深挖这样一部有明显时代特征的文学作品的重要性。新历史主义主张历史是文化和意识形态的产物。我们所认为的历史事实,实际上是由当时拥有权力的统治阶级所决定的。他们对弱势群体的打压使得弱势群体的声音被掩盖。历史本质上也是一种话语,就和文学作品一样。因此,当我们在认识历史时,文学作品和历史本身都有同样的重要性。《天使在美国》作为一部文学作品,同样能作为我们认识历史的媒介,并让我们看到那段历史背后被淹没和打压的弱势群体的声音。论文的第一章节简单介绍了剧中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天使在美国》的创作背景是八十年代在美国所爆发的艾滋危机。艾滋危机的爆发,不仅给当时本身就受到社会压迫的同性恋群体带来了很大的创伤,对于正在面对不稳定世界局势的美国政府来说也是一个挑战。但在与前苏联的冷战压力下,美国政府对于艾滋危机并没有做出应该有的反应。这也是导致了有权势的政府和受压迫的同性恋群体之间出现力量分化的原因。论文的第二部分分析了由罗伊布科恩所代表的有权势的政府在艾滋危机中力量的反转。库什纳借助真实存在的罗伊·科恩来更有说服力地讲述有权势地政府是如何失掉自己的力量的。罗伊·科恩本是一个有权有势的人,但从他被确诊患上艾滋病之后,他的身体每况愈下,而他的权力也逐渐开始崩塌。在和其他人的力量抗衡中,他一次次遭遇失败,从一个为了自己的权力而威逼利诱别人的人,逐渐变成了没有威慑力甚至丢掉了自己工作的人。而在全剧的最后,罗伊·科恩的死彻底反转了他所代表的政府的权势,重现了这场艾滋危机中有权势的政府如何失去了自己的权力并展现出本质上的软弱与无能。论文的第三部分分析了由普莱尔·沃特所代表的受排挤的弱势群体所经历的力量反转。普莱尔·沃特是美国最本土化的白人盎格鲁-撒克逊新教徒的后裔,又身患艾滋,因而成为了在美国的这一弱势群体最具代表性的一个人。因为他的盎格鲁-撒克逊新教徒血统,他不需要面对其他少数族裔群体所面对的歧视,但他同时也更容易受到宗教力量的压迫。正因此,天使希望激发普莱尔血统里盎格兽-撒克逊人不愿改变的天性,和因为身患艾滋而希望时间停止来保住性命的愿望,从而让普莱尔成为阻止人类发展的先知。但意识到自己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只有变革才能改变命运,普莱尔拒绝了天使的要求,反而要求天使祝福他拥有更长的生命。通过这一.系列的抗衡,普莱尔从一个处于绝境的弱者变成了拥有话语权的强者。这也进一步重现了这场艾滋危机中的弱势群体为抗衡压迫他们的力量和争取自己生存的权力而做出的斗争。
冯晓微[5](2020)在《论《凡人》中主要人物的创伤与复原》文中认为菲利普·罗斯(1933-2018)是美国文坛最具有影响力、出色、多产的犹太裔作家之一。罗斯曾多次被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也是该奖项中呼声最高的作家之一。1959年他凭借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再见,哥伦布》震惊文坛,并在接下来漫长的文学创作生涯中笔耕不辍,共出版了三十余部佳作。《凡人》是罗斯步入晚年之后创作的代表作品,该小说围绕着每个人都难以逃脱的疾病、衰老与死亡的主题,讲述了主人公凡人终其一生与死亡抗争的经历。大多数国内外学者针对该作品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其死亡、生存困境、伦理道德等主题,而对该作品中人物的创伤关注较少。因此,本文主要从创伤理论视角对《凡人》中主要人物的创伤与复原过程进行解读。本文主要借助朱迪思·赫尔曼的创伤理论,运用文本分析法和理论分析法,着重研究小说中三位主要人物的创伤事件、创伤症状、创伤事件带来的影响、以及人物创伤复原的过程。本文首先分析了三位人物经历的创伤事件。其次,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过度警觉、记忆侵扰、禁闭畏缩这三个主要类别来剖析人物的创伤症状。然后,本文分析了三位人物各自的创伤事件给他们在精神上带来的影响。最后,探索了三位人物在创伤复原过程中所做的不同尝试。本文发现主人公凡人通过建立身体和环境的安全感、回顾和哀悼创伤事件、建立与外界的联系,完成了创伤复原的三个阶段,并最终摆脱了对死亡的恐惧。而另外两位人物并没有完成这三个阶段。通过对三位人物的创伤复原过程的探索,本文得出以下结论:创伤复原并没有绝对的成功或失败,建立起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并努力实现与他人之间的共通性是创伤复原过程的关键阶段。罗斯通过《凡人》这部小说来暗示当代社会背景下创伤存在着一种普遍性。创伤并不可怕,从创伤到复原,追寻的不过就是成为一个“普通人”的过程。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为,着眼于《凡人》中主要人物的创伤,借助创伤理论分析三位人物各自的创伤经历、创伤的症状及其带来的影响、以及创伤复原的过程,探索了人物在创伤复原过程中所做的不同尝试。本文为菲利普·罗斯《凡人》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弥补了国内外对该小说研究的不足,希望能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参考,也希望为现实生活中的创伤患者提供复原方面的帮助。
杨娟娟[6](2019)在《约翰·博因顿·普里斯特利三部戏剧中的叙事时间解读》文中指出约翰·博因顿·普里斯特利(1894-1984),20世纪英国知名度最高、阅读最广的作家之一。他不仅着作等身,而且涉猎形式多。他不止是散文家、小说家、记者等等,还是一个公认的剧作家。本文将热奈特的叙事时间理论作为理论基础,来分析普里斯特利的三部主要戏剧《危险的角落》(1932),《时间和康威一家》(1937)和《探长来访》(1945)。本文旨在揭示这三部戏剧中的叙事时间与主题的关系,以及普里斯特利是如何操纵时间来表现主题和传达思想的。论文共分五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介绍普里斯特利的生平和作品,梳理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概述热奈特的叙事时间理论,并简要说明本文的目的和框架。第二、三、四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通过文本细读来分析作品中的叙事时间及表达的主题思想。第二章探究了时序在《危险的角落》中的运用。普里斯特利运用了倒叙和预叙表现欺骗的主题,批判资产阶级的虚伪和道德败坏的资产阶级社会。第三章分析了时距,包括省略、暂停和概要在《时间和康威一家》中的运用,认为普里斯特利通过这三种不同的叙事节奏,揭示了记忆主题。第四章通过剖析《探长来访》中的时频问题——即单一叙述和重复叙述——来体现忏悔主题,认为普里斯特利在该剧中谴责了资产阶级社会的自私、残酷和阶级体系,呼吁建立一个平等的共同体社会。第五章为结论,指出普里斯特利找到了一种有效方式,通过叙事时间来深化主题及表达思想。
宣克勤[7](2019)在《语法模块教学与英语写作教学的双向互动》文中提出模块化教学是我国目前高职教育普遍认可的教学模式,在英语写作教学中运用语法模块教学,可以提高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写作的输出量和准确性,理解英语语言的句子结构、语篇和修辞。本文介绍了语法模块教学与英语写作教学的双向互动的几种措施和途径。
古明敏[8](2018)在《同伴反馈对高职学生英语写作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文中认为英语写作不仅是英语学习的一项重要技能,更是衡量英语水平的重要指标。英语写作教学被普遍认为是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薄弱环节。调查研究发现,在现行的高职英语写作中,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不高,缺乏信心,有些学生甚至惧怕写作。写作自我效能感是班杜拉自我效能感理论在写作领域的应用,它指个体对于规划写作任务,实施写作过程,获得预期写作效果以及完成特定写作任务的能力知觉。大量研究表明,写作自我效能感能够显着预测写作成绩,与学生的自主学习、学习策略使用呈显着正向相关,与写作焦虑呈显着负向相关;写作自我效能感影响学生的写作兴趣与动机、写作努力以及写作行为;写作自我效能感是写作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探索科学、有效的写作教学方法以提高高职学生英语写作自我效能感将为改革高职院校英语写作教学提供可借鉴的途径。同伴反馈是过程写作法与多元反馈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升写作兴趣和缓解写作焦虑方面具备重要价值。鉴于此,本文在调查分析高职学生英语写作自我效能感现状的基础上,探索同伴反馈对高职学生英语写作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为相关英语写作教学改革提供依据。本文试图回答如下两个问题:(1)高职学生英语写作自我效能感的现状如何?在写作任务和写作技能上有何具体表现?(2)同伴反馈对高职学生英语写作自我效能感是否产生影响?如果有,是什么影响?它们在写作任务自我效能感和写作技能自我效能感上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本研究以85名高职学生为实验对象,他们来自苏州经贸学院的两个平行班级。两个班级被随机抽选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其中实验班采取先同伴反馈再教师反馈的写作模式,而对照班则采用先自我反馈再教师反馈的方式。实验前,对实验班进行了同伴反馈训练与练习。通过对前后问卷调查的描述性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和配对样本T检验,以及对学生的反思日记进行内容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高职学生英语写作自我效能感无论是写作任务自我效能感还是写作技能自我效能感都处于低等水平;学生写作任务自我效能感要略高于写作技能自我效能感。(2)同伴反馈能够显着提高学生的写作任务自我效能感和写作技能自我效能感;同伴反馈对写作技能自我效能感的提升要高于对写作任务自我效能感的提升;在写作技能自我效能感的提升方面,修改技能和语言表达技能的自我效能感提升更明显。本研究发现表明同伴反馈对高职学生英语写作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具有重要价值,为改革高职院校英语写作教学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汤瑶[9](2017)在《走向他者—E.L.多克托罗小说中的越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E.L.多克托罗是一位在美国当代文坛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犹太裔美国作家。因其在作品中勇于革新,敢于突破包括社会准则、美学分类等在内的各种传统界限,他被誉为具有“越界精神”。很多评论家认为多克托罗属于后现代主义风格小说家,他们普遍关注到了多克托罗将史实与文学虚构相结合、将通俗艺术形式引入文学创作的越界特征,然而却很少有人因此结合他的越界创作手法来研究多克托罗作品中的他者问题。本论文选取多克托罗的八部小说作为研究对象,以福柯、沃弗雷等人的越界理论、列维纳斯的他者伦理以及巴赫金的对话研究作为理论依据,通过对多克托罗作品主题以及叙事上所反映的越界性进行系统详细的研究,旨在探索多克托罗文学创作主张所体现出来的伦理关注,尤其是对他者的关注。论文的每一章节将研究多克托罗两部小说所体现的在不同方面的越界特征。在《鱼鹰湖》、《比利·巴斯格特》中,多克托罗追溯了主人公们乔和比利从少年到成年时期的成长历程,强调他者在主人公寻求自我身份过程中所发挥的不可替代作用。作为未来的艺术家,乔和比利成了多克托罗的代言人,他们明白了在某种程度上,写作就是建构身份,写作是基于自我和他者的不断对话,身份也是在这种不断对话中逐渐形成的,这体现了一种身份上的越界。在《但以理书》和《供水系统》中,多克托罗塑造了两位充满质疑精神的主人公叙事者但以理和麦基尔文。出于对社会伦理系统“非此即彼”模式的不满,他们创作出了另外一种叙事,打破了社会单一规范和价值观的垄断。他们的书写对“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真与假”等二元对立的伦理范式的合理性提出了挑战,构成了伦理上的越界。在这两部小说中,多克托罗通过审视并质疑道德界限建立的普遍性基础,展现了道德判断的模糊性、相对性,以及他们与政治权力的关联。在《上帝之城》和《大进军》中,多克托罗关注到社会话语的等级结构。他尤其对坚持自我绝对权威地位、拒绝他者声音的高位话语(宗教话语,官方历史)进行了批判。在《上帝之城》中,他质疑了基督教经典着作《圣经》以及奥古斯丁同名之作《上帝之城》坚称真理的合理性。通过主人公佩姆和艾弗瑞特的追寻历程,多克托罗表明,作为宏观叙事的宗教话语根本无法解释二十世纪面临的重大问题,而且不论是在宗教和世俗领域,他们都无法维持自身的权威。另一方面,《大进军》对官方历史的客观真实性进行了解构。在这两部作品中,多克托罗实际上创作了一种碎片式、自省、具有多重叙事声音的叙事。这种叙事采用边缘视角,提供了不同意见,因而构成了小叙事或者说低位话语,以抵制高位话语的垄断,可以说,他的叙事是一种话语上的越界。《拉格泰姆时代》和《欢迎来到艰难时世》两部小说充分体现了多克托罗在体裁和风格上的越界。在《拉格泰姆时代》中,多克托罗将流行文化元素如拉格泰姆音乐、电影、以及新闻报道引入小说创作,并用他们来象征特定历史时期,也使这部小说的叙事结构充满了技术特征。在《欢迎来到艰难时世》中,多克托罗巧妙地融入了西部体裁——一种根植于廉价小说、电影、电视剧、以及商业广告等流行文化的独特美国体裁。严肃文学创作与流行文化相结合增加了多克托罗作品的可读性,但是却并没有有损害他的艺术成就。此外,通过在高雅与低俗之间的越界,多克托罗拷问了那些将文化分为三六九等、精英与大众的各种标准与品味,从而将公众注意力导向那些在社会话语中居于从属地位的亚文化。总体而言,多克托罗的作品关注叙事和表征,并且强调创作过程中越界的重要性。因此,他的小说创作艺术可以称之为越界的艺术。在多克托罗笔下,越界是作为一种多变、不可控、颠覆性的力量存在的。它让作家可以用质疑的眼光来看待贯穿于社会话语和知识系统各个方面的西方形而上学中的本体论思维和独白式结构,并拷问这些系统背后权力操作的合理性。在多克托罗看来,作家在艺术创作中的越界行为,源自于他对他者的关注。这里的他者,是指那些社会上、话语体系中或文学系统里通常被忽视、被边缘化的对象。多克托罗希望,可以通过叙事的越界力量,给这些他者带来公平正义。
兰欢[10](2016)在《《胖女人的笑话》(节选)翻译报告》文中研究表明本翻译报告的翻译材料选自英国女性主义作家菲·威尔登(Fay Weldon)撰写的《胖女人的笑话》一书。该作品主要从婚姻家庭的视角出发,描写女主人公被迫节食减肥后引发的一系列故事,表现了女性在婚姻、家庭以及社会生活等方面遭遇的困惑和经历的挣扎,对父权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提出诘问。根据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观点,翻译不仅仅是一种语言行为,更是一种文化操纵行为。谢莉·西蒙认为忠实不是对原作的忠实,而是针对作者、译者、文本三者共同构成的一个翻译项目,强调翻译的差异性和译者的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可以采取各种翻译策略,主动干涉文本,以彰显文本中的女性意识,使文本中的女性被“看见”。弗洛图提出三种主要的女性主义翻译策略,即补充,劫持以及写序言和加脚注。本翻译报告由五个章节组成。第一章为翻译任务描述。第二章为翻译任务过程描述。第三章介绍女性主义理论框架。第四章为案例分析,结合前人提出的增补、改写和加脚注等三种策略,阐释女性意识在小说翻译过程中的重建。最后一章总结了本翻译报告的研究发现及其局限。
二、To Lie or not to Lie—the Doctor's Dilemma(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o Lie or not to Lie—the Doctor's Dilemma(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行动研究总体概况 |
二、第一轮行动研究 |
(一)计划与行动 |
(二)观察与反思 |
三、第二轮行动研究 |
(一)计划与行动 |
(二)观察与反思 |
结语 |
(2)英语专业教材中的文化要素评估研究 ——以《综合教程(第二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Introduction |
1.1 Research Background |
1.2 Research Significance and Purposes |
1.3 Research Questions |
1.4 Layout of the Thesis |
2 Literature Review |
2.1 Culture Teaching |
2.1.1 Definition of Culture |
2.1.2 Cultural Elements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
2.2 Textbook Evaluation |
2.2.1 Definitions of the Textbook |
2.2.2 Textbook Evaluation |
2.2.3 Standards for Textbook Evaluation |
2.3 Previous Studies on Textbook Evaluation of Cultural Elements |
2.4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the Study |
3 Methodology |
3.1 Research Procedure |
3.2 Research Instruments |
4 Internal Evaluation of the Textbook |
4.1 Distribution of Cultural Themes in the Textbook |
4.2 Analysis of Cultural Themes in the Textbook |
4.2.1 Social Identity and Social Groups |
4.2.2 Social Interaction |
4.2.3 Belief and Behavior |
4.2.4 Social and Political Institution |
4.2.5 Socialization and Life-cycle |
4.2.6 National History |
4.2.7 National Geography |
4.2.8 Stereotypes and National Identity |
4.3 Summary |
5 External Evaluation of the Textbook |
5.1 Results of the Questionaire |
5.1.1 Current Situation of Culture Learning |
5.1.2 Feedback on Culture Teaching |
5.1.3 Understanding of Cultural Knowledge |
5.1.4 Opinions on Textbooks |
5.1.5 Overall Evaluation of An Integrated English Course(Second Edition) |
5.1.6 Feedback on8 cultural themes |
5.1.7 Suggestions on Culture Teaching and Textbook Compilation |
5.2 Discussion |
6 Conclusion |
6.1 Major Findings |
6.2 Suggestions to culture teaching and textbook compilation |
6.2.1 Suggestions to teachers |
6.2.2 Suggestions to textbook compilers |
6.3 Limitations |
References |
附录A《综合教程》(第二版)中文化主题的分布情况 |
附录B《综合教程》(第二版)的文化调查问卷(高校英语专业学生) |
附录C 《综合教程》(第二版)的文化调查问卷 (高校英语专业教师)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Acknowledgements |
(3)美国戏剧中的逃遁者形象研究 ——以《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玻璃动物园》和《推销员之死》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Introduction |
Literature Review |
Sartrian Existentialism |
Chapter One From Seclusion to Death:Representation of Escape |
1.1 Getting Lost in Memory |
1.2 Escaping from the Truth |
1.3 Walking towards Death |
Chapter Two From Disillusionment to Desperation:Causes for Escape |
2.1 Living Plight |
2.2 Inharmonious Relationship with Others |
2.3 Individual's Life Philosophy |
Chapter Three Reflection on the Choice of Escape: A Survival Expression |
3.1 Creating a Path to Self-Created Freedom |
3.2 Seeking the Meaning of Existence |
3.3 Keeping Inner Spiritual Values |
Conclusion |
Bibliography |
Acknowledgements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天使在美国》中力量的反转与艾滋危机的再现(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摘要 |
Abstract |
Introduction |
1. Tony Kushner and Angels in America |
2. Literature Review |
3. New Historicism |
Chapter Ⅰ The AIDS Crisis |
1. The AIDS Crisis |
2. Literary Field's Reaction to the AIDS Crisis |
3. Government and Public Reaction to the AIDS Crisis |
4. Angles in America and the AIDS Crisis |
Chapter Ⅱ Roy Cohn and the Loss of Authoritative Power |
1. Rov Cohn and Historical References |
2. The Source of Roy Cohn's flower |
3. Roy Cohn's Troubles and the Reversal of Power |
4. Roy Cohn's Death and the Representation of the AIDS Crisis |
Chapter Ⅲ Prior Walter and the Growth of Marginalized Power |
1. Prior Walter and His Troubles |
2. Prior Walter's Dilemma |
3. Prior Walter's Power Reversal and the Representation of the AIDS Crisis |
Conclusion |
Works Cited |
(5)论《凡人》中主要人物的创伤与复原(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Introduction to Philip Roth and Everyman |
1.1.1 Introduction to Philip Roth |
1.1.2 Introduction to Everyman |
1.1.3 Roth’s traumatic writing |
1.2 Literature review |
1.2.1 Researches abroad |
1.2.2 Researches at home |
1.2.3 Comments on current studies on Everyman |
1.3 Significance,methodology and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
Chapter Two Introduction to Trauma Theory |
2.1 Definition of trauma |
2.2 Development of Trauma Theory |
2.3 Related concepts in Trauma Theory |
2.3.1 Traumatic events and traumatic memories |
2.3.2 Symptoms of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 |
2.3.3 Stages of the recovery from trauma |
Chapter Three Main Characters’Traumatic Events and Memories |
3.1 Everyman’s traumatic events and memories |
3.1.1 Witness to a seaman’s body on the beach |
3.1.2 Sight of the scene of death for the second time |
3.1.3 Memories of The Holocaust and9/11 Event |
3.1.4 The sufferings of various operations |
3.2 Nancy’s traumatic events and memories |
3.2.1 Deficiency of parental love |
3.2.2 An experience of sport accident |
3.2.3 The broken marriage of failed love |
3.3 Millicent’s traumatic events and memories |
3.3.1 Loss of her husband |
3.3.2 The sufferings of illness |
Chapter Four Main Characters’Symptoms and Effects after Traumatic Events |
4.1 Symptoms of PTSD of Everyman |
4.1.1 Hyperarousal— the fear of death |
4.1.2 Intrusion— intrusion of traumatic memories |
4.2 Symptoms of PTSD of Nancy |
4.2.1 Intrusion— intrusion of traumatic memories |
4.2.2 Constriction— numbness on emotions and being alive |
4.3 Symptoms of PTSD of Millicent |
4.3.1 Intrusion— intrusion of traumatic memories |
4.3.2 Constriction— numbness and despair of life |
4.4 Effects on main Characters after traumatic events |
4.4.1 Effects on Everyman after traumatic events |
4.4.2 Effects on Nancy after traumatic events |
4.4.3 Effects on Millicent after traumatic events |
Chapter Five Main Characters’Attempts at the Recovery from Trauma |
5.1 Successful attempts at the recovery from trauma |
5.1.1 Everyman’s attempts at the establishment of sense of safety |
5.1.2 Everyman’s attempts at remembrance and mourning |
5.1.3 Everyman’s attempts at re-connection with the outside world |
5.1.4 Millicent’s attempts at remembrance |
5.2 Failed attempts at the recovery from trauma |
5.2.1 Nancy’s failed attempts at the first stage |
5.2.2 Millicent’s failed attempts at the second stage of mourning |
Chapter Six Conclusion |
Bibliography |
Acknowledgments |
Publications |
(6)约翰·博因顿·普里斯特利三部戏剧中的叙事时间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 |
Abstract |
摘要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J.B.Priestley: Life and Works |
1.2 Literature Review |
1.3 Genette's Theory of Narrative Time |
1.4 Purpose and Layout of the Thesis |
Chapter Two Time Order and the Revelation of Deception in DangerousCorner |
2.1 Analepsis and Multiple Deceptive Behaviors |
2.2 Prolepsis and Deceptive Interrelationships |
2.3 Shift Between Analepsis and Prolepsis to Untangle Truth |
Chapter Three Time Duration and the Therapeutic Memory in Time and theConways |
3.1 The Memory of Past Happy Life in Pause |
3.2 Tragic Reality Revealed through Ellipsis |
3.3 Summary and Memory as a Therapy |
Chapter Four Time Frequency and the Antithetic Confession in An Inspector Calls |
4.1 Single Narrative of Reasons Causing Eva's Death |
4.2 Repetitive and Refusing Confession of the Older Generation |
4.3 Repetitive and Moral Confession of the Younger Generation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Works Cited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 |
(7)语法模块教学与英语写作教学的双向互动(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职类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语法及写作的特点 |
二、模块教学法的特点 |
三、语法模块教学与英语写作教学的双向互动的实施 |
(一) 将两门相互独立的课程“合2为1” |
(二) 编写或采用模块化教学的教材 |
(三) 突出单个结构模块训练, 强化语篇组织模块教学 |
(四) 在语法模块课堂上实施语用教学模式 |
(五) 在语法模块课堂上利用各种形式练习写作 |
结束语 |
(8)同伴反馈对高职学生英语写作自我效能感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ABSTRACT |
摘要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Background of and Need for the Study |
1.2 Significance and Objectives of the Study |
1.3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
2.1 Related Terms |
2.1.1 Feedback |
2.1.2 Peer feedback in writing |
2.1.3 Self-efficacy |
2.1.4 Self-efficacy in writing |
2.2 Theoretical Support |
2.2.1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
2.2.2 Vygotsky’s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
2.3 Related Studies |
2.3.1 Related studies on peer feedback in writing at home and abroad |
2.3.2 Related studies on self-efficacy in writing at home and abroad |
2.3.3 Related studies on the effects of peer feedback on self-efficacy in writing |
Chapter Three METHODOLOGY |
3.1 Research Questions |
3.2 Participants |
3.3 Instruments |
3.3.1 Writing self-efficacy questionnaire |
3.3.2 Reflective journal |
3.3.3 Writing assignment |
3.3.4 Peer feedback sheet |
3.4 Research Design |
3.4.1 Argumentative writing instruction |
3.4.2 Questionnaire treatment |
3.4.3 Peer feedback training and practice |
3.4.4 Experiment implementation |
3.5 Data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
Chapter Four RESULTS and DISCUSSIONS |
4.1 General Situation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Self-Efficacy in English Writing |
4.1.1 The overall self-efficacy in English writing |
4.1.2 The self-efficacy in writing tasks |
4.1.3 The self-efficacy in writing skills |
4.2 Effects of Peer Feedback on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Self-Efficacy in English Writing |
4.2.1 The effect of peer feedback on overall self-efficacy in English writing .. |
4.2.2 The effect of peer feedback on self-efficacy in writing tasks |
4.2.3 The effect of peer feedback on self-efficacy in writing skills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5.1 Major Findings |
5.2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 |
5.3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Study |
REFERENCES |
APPENDIX Ⅰ |
APPENDIX Ⅱ |
APPENDIX Ⅲ |
APPENDIX Ⅳ |
APPENDIX Ⅴ |
APPENDIX Ⅵ |
(9)走向他者—E.L.多克托罗小说中的越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摘要 |
Abstract |
Introduction |
1. E. L. Doctorow and His Position in American Literature |
2. Critical Reviews and Significance of this Dissertation |
3.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Structure of the Dissertation |
Chapter One Identity and Narrative: Transgression of A Unitary Self |
1. Transgression and Identity |
2. The Unfixed Nature of Identity in Billy Bathgate and Loon Lake |
3. The Constant Transgression of Self to Reach the Other |
4. A Narrative of Multiple Voices |
Chapter Two Beyond Good and Evil:Transgression of Ethical Codes |
1. Ethical Boundaries in Question |
2. Justice and Truth on Trial:The Book of Daniel |
3. Evil and Otherness in The Waterworks |
Chapter Three From "High" to "Low": Transgression of Discursive Hierarchy |
1. The Hierarchical Structure in Social Discourse |
2. Failed "Sacred Text" in City of God |
3. Recomposed History in The March |
Chapter Four The Dialogic Voice: Transgression of Genres |
1. "The Great Divide" and Postmodern Transgression |
2. Ragtime and Popular Culture |
3. Western Genre in Welcome to Hard Times |
Conclusion |
Works Cited |
(10)《胖女人的笑话》(节选)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One Task Description |
1.1 An introduction to the author |
1.2 An introduction to the book |
1.3 A brief sketch of the ST |
1.3.1 The conten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 |
1.3.2 Reasons for choosing the ST |
Chapter Two Process Description |
2.1 Pre-translation preparations |
2.2 Schedule |
2.3 Proofreading |
Chapter Three Feminist Translation Theory |
3.1 The integration of feminism and translation |
3.2 Redefining fidelity |
3.3 Translator subjectivity |
3.4 Translation strategies |
Chapter Four Case Analysis |
4.1 Reconstruction of feminine consciousness by the strategy of supplementing |
4.1.1 Consciousness of women’s psychologies |
4.1.2 Consciousness of women’s bodies |
4.2 Reconstruction of feminine consciousness by the strategy of hijacking |
4.2.1 Consciousness of women’s status |
4.2.2 Consciousness of women’s dilemma |
4.3 Reconstruction of feminine consciousness by the strategy of footnoting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Bibliography |
Acknowledgements |
Appendix |
四、To Lie or not to Lie—the Doctor's Dilemma(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行动研究[J]. 端义镭. 英语教师, 2021(14)
- [2]英语专业教材中的文化要素评估研究 ——以《综合教程(第二版)》为例[D]. 戴雨晴.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2)
- [3]美国戏剧中的逃遁者形象研究 ——以《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玻璃动物园》和《推销员之死》为例[D]. 贾戈辉. 山东大学, 2020(10)
- [4]《天使在美国》中力量的反转与艾滋危机的再现[D]. 张悦轩.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0(03)
- [5]论《凡人》中主要人物的创伤与复原[D]. 冯晓微.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6]约翰·博因顿·普里斯特利三部戏剧中的叙事时间解读[D]. 杨娟娟. 苏州大学, 2019(04)
- [7]语法模块教学与英语写作教学的双向互动[J]. 宣克勤. 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19(02)
- [8]同伴反馈对高职学生英语写作自我效能感的影响[D]. 古明敏. 苏州大学, 2018(12)
- [9]走向他者—E.L.多克托罗小说中的越界研究[D]. 汤瑶.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7(02)
- [10]《胖女人的笑话》(节选)翻译报告[D]. 兰欢. 暨南大学, 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