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患者的急救处理

脊髓损伤患者的急救处理

一、脊柱脊髓损伤患者的急救处理(论文文献综述)

王凤娇,赵海平[1](2020)在《基于CiteSpace分析我国近10年脊髓损伤护理研究现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了解我国脊髓损伤护理研究的作者、机构合作、领域热点及研究前沿,为今后脊髓损伤护理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国知网为数据来源,使用CiteSpace 5.7.R1软件对2010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脊髓损伤护理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2 343篇文献,发文量最多作者是丁俊琴,共发表了11篇文献,27.23%的作者发文量仅为1篇。发文最多的机构是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共发文18篇。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脊髓损伤康复科、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康复医学科和中山大学护理学院之间开展了多次合作,其余机构间缺少合作。该领域研究热点为神经源性膀胱、压疮、尿潴留等并发症的护理、间歇导尿护理、病人的心理护理、病人出院后的延续性护理。照顾者、抑郁、急诊、综合护理为脊髓损伤护理领域的研究前沿。[结论]我国脊髓损伤护理研究的中心作者群还不够广泛,未形成大规模作者合作群,合作的紧密程度有待进一步加深。机构间的合作不足,有待进一步加强合作。

陈恳[2](2020)在《如何迅速而有效地判断脊柱是否受伤?》文中认为患者由于交通事故、自然灾害等情况发生脊柱损伤,脊柱损伤是骨科常见的脊髓创伤之一,在临床上属于骨折类型,如何迅速而有效判断患者脊柱是否受伤,对患者后期开展有效的急救护理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对于脊柱损伤或者怀疑脊柱有损伤的患者,初步病状体征判断尤为重要。下面从患者脊柱损伤判别依据和快速评估病情,两个角度介绍如何开展迅速有效的脊柱损伤判别。

杨光宇,张俊娟,贾曼,张海鑫,刘佳,王俊杰[3](2019)在《运用HFMEA工具优化腰椎术后患者肌力下降急救流程及其效果评价》文中指出目的 应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管理工具对腰椎术后肌力下降患者的急救流程进行优化,旨在缩短急救时间,规范医护行为,提高及时救治率。方法 根据HFMEA的理论基础,对腰椎术后患者从发生肌力下降到赴手术室行血肿清除术之间的急救流程进行优化。以流程优化前2016年6月—2017年5月行腰椎手术并于术后发生肌力下降患者6例为对照组,以流程优化后2017年6月—2018年5月行腰椎手术并于术后发生肌力下降患者7例为试验组,比较两组患者从发生肌力下降到得到有效救治所用时间的变化,比较护士对腰椎患者术后肌力下降6 h内发现率,以及护士对腰椎术后肌力评估的误判率。结果 实施优化流程的干预方案后,患者从术后肌力下降到得到有效救治的耗时从(23.78±1.95)h下降至(5.37±0.78)h,护士对腰椎患者术后肌力下降6 h内发现率由33.3%提升至100.0%,护士对肌力评估误判率由12.2%下降为4.6%。结论 应用HFMEA管理工具可优化腰椎患者术后肌力评估管理流程,规范医护人员行为,显着缩短肌力下降急救时间,提高肌力下降6h内发现率,保证患者安全。

包凌燕,李璟,傅青,李巧平[4](2019)在《预见性护理在脊柱脊髓损伤中的应用》文中认为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脊柱脊髓损伤的应用。方法选择86例脊柱脊髓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预见性护理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预见性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包括术前急救护理、心理护理、术后早期护理和恢复性护理等。比较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神经功能、自理能力、焦虑和抑郁程度、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0天,两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和血浆黏度均低于治疗前,且预见性护理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0天,两组神经功能评分、焦虑和抑郁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自理能力评分高于治疗前,且预见性护理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术后10天预见性护理组健康状况、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生命活力、情感职能、躯体疼痛、心理健康、社会功能评分均明显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预见性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有效改善脊柱脊髓损伤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神经功能和自理能力,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罗明桥[5](2019)在《严重多发伤一体化救治模式与传统救治模式的疗效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患者进行一体化救治模式与进行传统救治模式的差异性。方法:我院自2017年10月成立多发伤救治团队,该团队由重症医学科、急诊科、创伤骨科、麻醉科、普外科、心胸外科、神经外科等多学科合作,团队成员共有42人,分为7组,每组6人,实验对象选择2016年10月1日至2017年9月30日期间在我院创伤中心尚未成立时救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99例,随机编号,作为对照组;另外选取2017年10月1日至2018年9月30日由我院创伤中心主导,按照一体化流程救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49例,随机编号后作为实验组;将性别、年龄、受伤原因、受伤至入院时间、ISS评分(AIS-90)、确定急诊手术时间、确定急诊输血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是否成功救治的各项数据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筛选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比较两者之间是否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在本研究中,由创伤中心一体化流程救治的患者实验组共有49例,其中男性41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41.76±20.54岁,受伤因素为车祸的29例,高处坠落14例,其他6例,平均受伤至入院时间3.59±2.36小时,平均ISS评分(AIS-90)34.00±10.88分,实施急诊手术36例,平均确定急诊手术时间101.75±76.59分钟,实施急诊输血34例,平均确定急诊输血时间108.47±86.39分钟,平均ICU住院时间8.27±8.88天,平均总住院时间30.96±39.71天,平均住院费用91664元,成功救治40例,救治率81.6%;创伤中心成立前通过传统模式救治对照组共有99例,其中男性80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44.62±19.07岁,受伤因素为车祸的62例,高处坠落27例,其他10例,平均受伤至入院时间4.69±4.52小时,平均ISS评分(AIS-90)33.17±10.66分,实施急诊手术58例,平均确定急诊手术时间142.24±102.63分钟,实施急诊输血57例,平均确定急诊输血时间162.63±130.15分钟,平均ICU住院时间6.74±8.56天,平均总住院时间32.32±38.32天,平均住院费用84687元,成功救治59例,救治率59.6%。通过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致伤原因、ISS评分、受伤至入院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在确定急诊手术时间、确定急诊输血时间、死亡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重多发伤患者一体化救治模式较传统救治模式缩短了急救时间,提高了救治效率,降低了死亡率。

李涛,陈兆军,贺明伟[6](2019)在《脊柱脊髓损伤伴多发伤的损伤程度评估及治疗结果评价》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脊柱脊髓损伤伴多发伤的损伤程度评估及治疗结果评价。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100例脊柱脊髓损伤伴多发伤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在术前采用ASIA评分标准、ISS评分标准诊断评估患者,依据ISS评分标准分类,其中17~24分患者为A组(不全截瘫并发创伤组)、25~34分患者为B组(截瘫合并较为严重的多发性创伤组)、≥35分患者为C组(截瘫合并严重的多发性创伤组),并将3组术前、术后的手术损伤部位、评估情况、手术部位、住院天数及输血量进行对比。结果当手术部位的数量及损伤程度越为严重时,术后3组ASIA评分、ISS-AIS评分均高于术前,但A组受伤部位数、手术部位数、住院时间及手术输血量等指标,较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手术输血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急性脊柱创伤合并脊髓损伤采取损伤控制具有显着的效果,实施术前的诊断评估方法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有助于提高治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于迎国[7](2018)在《57例脊柱脊髓损伤合并严重多发伤临床救治特点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脊柱脊髓损伤合并严重多发伤的临床救治特点。方法:选取脊柱脊髓损伤合并严重多发伤患者57例,术前按损伤严重程度评分法(ISS)分值将患者分为三组,其中1724分为A组(11例)、2535分为B组(25例)、35分及以上为C组(21例)。均以损害控制为原则先给予急救处理,后救治脊柱脊髓损伤,术后约1周实施高压氧、神经营养药物及佩带各种支具进行功能锻炼;统计对比三组损伤部位数、术中输血量、手术部位数、住院时间及术前术后1年脊髓损伤神经功能评分量表(ASIA)评分变化。结果:A组及B组术后1年ASIA评分较术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术后1年ASIA评分与术前相比虽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ISS评分升高,三组输血量、住院时间、损伤部位数、手术部位数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脊髓损伤合并严重多发伤患者救治时应遵循损害控制原则,可减低救治风险,同时采用ISS对患者病情评估、治疗顺序及手术时机确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魏志坚,史仲举,姚雪,周恒星,班德翔,周先虎,宁广智,郑永发,王沛,冯世庆[8](2017)在《基于流行病学特征的脊髓损伤规范化诊疗体系的建立》文中研究说明脊髓损伤是一种常见的严重的创伤性疾病,具有致残率、病死率高等特点[1-3]。美国每年新发脊髓损伤患者高达17000例,相关治疗费用也超过60亿美元[4-6]。中国脊髓损伤发病率也呈快速升高的趋势。脊髓损伤的预防、治疗和康复已成当今我国乃至世界医学界的一大难题,但目前仍缺乏针对脊髓损伤的统一的规范化诊疗体系。笔者团队基

李刚[9](2017)在《脊柱脊髓损伤合并严重多发伤的临床救治》文中提出目的:对脊柱脊髓损伤合并严重多发伤的临床救治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9月期间我院收诊治疗的50例脊柱损伤合并严重多发伤患者的病史资料、辅助检查结果、治疗情况等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对患者进行ISS及ASIA评分,依据ISS值将术前病人分为三组(第一组为ISS值1724分,第二组为2534分,第三组为>35分)。对三组手术期间输血量、受损伤的部位数目、施行手术部位数目、住院天数、手术前后患者ASIA评分等项目分别进行比较。结果:不全瘫合并多发伤组与后两组在输血量、住院时间、损伤部位及手术部位数上有非常显着的差异(P<0.05)。截瘫合并较严重多发伤组与截瘫合并严重多发伤组在住院时间、损伤部位数和手术部位数有显着差异(P<0.05),但在输血量上没有显着差异。不全瘫合并多发伤组与截瘫合并较严重多发伤组术前术后ASIA评分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截瘫合并严重多发伤组术前术后ASIA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随着患者损伤部位的增多,手术次数的增加,患者的ISS值也随之增加,其住院时间也会延长,且预后较差。

姜星杰[10](2017)在《下颈椎脱位手术治疗的前瞻性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第一部分非完全性神经损伤下颈椎脱位手术治疗的前瞻性临床研究目的:探讨采用前瞻性手术治疗方案治疗合并非完全性神经损伤的下颈椎脱位并观察其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对连续收治的52例无神经损伤或不全性神经损伤下颈椎前脱位患者进行前瞻性临床研究。依据术前颈椎核磁共振检查是否存在创伤性椎间盘突出(Traumatic Disc Herniation,TDH)及闭合复位的结果来制定手术方案。分别采用以下三种方案进行治疗:前路颈椎间盘摘除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即单纯前路;后路复位、固定,前路ACDF术,即―后—前‖入路;前路颈椎间盘切除减压,后路复位、固定,前路植骨融合,即―前—后—前‖入路。记录手术时间、失血量及住院时间;定期摄片、随访记录患者VAS(Visual Analog Scale)评分、颈椎功能残障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及ASIA(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美国脊柱损伤协会)分级。结果:所有5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17例非TDH患者及5例TDH患者采用闭合复位单纯前路手术;22例非TDH患者采用―后—前‖入路手术;8例TDH患者采用―前—后—前‖入路手术。术中无椎动脉、气管、食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术后无明显神经功能恶化表现。单纯前路、―后—前‖、―前—后—前‖三种入路的平均失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78±30 mL、142±53 mL、189±44 m L,66±19 min、112±44min、136±37 min,7.1±2.3 d、11.2±4.1 d、12.7±4.6 d。术后患者的颈椎后凸畸形获得纠正,颈部疼痛VAS评分、NDI显着改善(P<0.05),术后患者神经功能明显改善。平均随访23月,术后1年所有患者前路植骨融合。结论:对于非完全性神经损伤的下颈椎脱位患者,依据术前是否存在创伤性椎间盘突出及闭合复位的结果来制定前瞻性的治疗方案,通过前路或前后联合入路进行手术治疗,可取得良好的近期疗效。第二部分陈旧性下颈椎脱位手术治疗的前瞻性临床研究目的:探讨脱位节段椎管椎体比值(C/V)在陈旧性下颈椎脱位手术治疗中的意义并观察临床疗效。方法:连续收治的14例陈旧性下颈椎脱位患者纳入该研究。术前C/V比值由脱位节段狭最狭窄处中矢状位CT二维重建图像上测量得出。设C/V比值>0.5为中度椎管狭窄;设C/V比值≤0.5为重度狭窄。根据狭窄程度,制定不同的前瞻性手术方案,分别采用闭合复位颈前路植骨融合术或一期前后联合入路手术进行治疗。手术前后评估患者影像、疼痛及神经功能情况。结果:1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9例中度椎管狭窄(C/V比值>0.5)患者采用闭合复位,其中3例患者复位成功,仅行颈前路植骨融合术;6例闭合复位失败的中度狭窄患者及5例重度狭窄(C/V比值≤0.5)患者行前后路松解、后路复位固定、前路植骨融合术。围手术期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平均手术时间为138±43 min,平均失血量为239±140 mL,平均住院时间为13.1±4.6 d。术后患者的C/V比值及VAS疼痛评分较术前显着改善(P<0.05)。除2例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所有13例存在神经损伤患者术后的神经功能至少改善1个ASIA等级。术后1年随访,所有患者脱位节段均获得植骨融合。结论:陈旧性下颈椎脱位的治疗中,C/V比值在决定手术方案中起重要作用。通过闭合复位前路植骨融合术或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陈旧性下颈椎脱位患者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二、脊柱脊髓损伤患者的急救处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脊柱脊髓损伤患者的急救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CiteSpace分析我国近10年脊髓损伤护理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1.2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2.2 排除标准
    1.3 数据转换和处理
2 结果
    2.1 作者合作情况
    2.2 机构合作分布
    2.3 研究热点
    2.4 研究前沿
3 讨论
    3.1 作者和机构合作情况分析
    3.2 研究热点分析
        3.2.1 神经源性膀胱的护理
        3.2.2 脊髓损伤病人的延续性护理
        3.2.3 间歇导尿技术
        3.2.4 脊髓损伤病人的心理护理
    3.3 研究前沿分析
        3.3.1 照顾者
        3.3.2 抑郁
        3.3.3 急诊
        3.3.4 综合护理
4 小结

(2)如何迅速而有效地判断脊柱是否受伤?(论文提纲范文)

脊柱损伤别断依据
快速评估病情
辅助判断的监测方法

(4)预见性护理在脊柱脊髓损伤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急救护理
        1.2.2 心理护理
        1.2.3 术后早期护理
        1.2.4 恢复期护理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血液流变学
    2.2 功能水平
    2.3 心理状态
    2.4 生活质量
    2.5 并发症
3 讨论

(5)严重多发伤一体化救治模式与传统救治模式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1章 引言
第2章 实验资料
第3章 结果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6)脊柱脊髓损伤伴多发伤的损伤程度评估及治疗结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方法
        1.2.1 术前急救
        1.2.2 急诊处理
        1.2.3 手术方案选择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7)57例脊柱脊髓损伤合并严重多发伤临床救治特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ASIA评分
    2.2 输血量、住院时间、损伤部位数、手术部位数
3 讨论

(9)脊柱脊髓损伤合并严重多发伤的临床救治(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急救处理
        1.2.2 脊柱脊髓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2]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10)下颈椎脱位手术治疗的前瞻性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s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非完全性神经损伤型下颈椎脱位手术治疗的前瞻性研究临床
    引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陈旧性下颈椎脱位手术治疗的前瞻性临床研究
    引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本研究不足之处与下一步研究方向
综述 下颈椎脱位的诊疗进展及文献回顾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附录
中英文简写对照
致谢

四、脊柱脊髓损伤患者的急救处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CiteSpace分析我国近10年脊髓损伤护理研究现状[J]. 王凤娇,赵海平. 循证护理, 2020(12)
  • [2]如何迅速而有效地判断脊柱是否受伤?[J]. 陈恳. 保健文汇, 2020(06)
  • [3]运用HFMEA工具优化腰椎术后患者肌力下降急救流程及其效果评价[J]. 杨光宇,张俊娟,贾曼,张海鑫,刘佳,王俊杰.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9(21)
  • [4]预见性护理在脊柱脊髓损伤中的应用[J]. 包凌燕,李璟,傅青,李巧平. 浙江实用医学, 2019(03)
  • [5]严重多发伤一体化救治模式与传统救治模式的疗效分析[D]. 罗明桥. 南华大学, 2019(01)
  • [6]脊柱脊髓损伤伴多发伤的损伤程度评估及治疗结果评价[J]. 李涛,陈兆军,贺明伟. 当代医学, 2019(10)
  • [7]57例脊柱脊髓损伤合并严重多发伤临床救治特点分析[J]. 于迎国. 中国民康医学, 2018(08)
  • [8]基于流行病学特征的脊髓损伤规范化诊疗体系的建立[J]. 魏志坚,史仲举,姚雪,周恒星,班德翔,周先虎,宁广智,郑永发,王沛,冯世庆. 中华创伤杂志, 2017(08)
  • [9]脊柱脊髓损伤合并严重多发伤的临床救治[J]. 李刚.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7(13)
  • [10]下颈椎脱位手术治疗的前瞻性临床研究[D]. 姜星杰. 苏州大学, 2017(04)

标签:;  ;  ;  ;  ;  

脊髓损伤患者的急救处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