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际时政类信息的传播渠道(论文文献综述)
刘恋[1](2021)在《时政新闻接触对网民政府信任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
朱雪婷[2](2021)在《融媒体时代时政新闻报道方式创新研究 ——以人民日报社“两会”报道为例》文中认为时政新闻在我国政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传递党政方针和国家政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人民群众了解国家大事的重要渠道,也是国家和人民群众沟通的桥梁。融媒体时代,人民日报社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递时政新闻方面形成了独特的新闻报道模式。人民日报社“两会”报道对内容进行多元整合,专题专栏呈现新闻内容。报道角度多元化,不再局限于会议过程和政策传达。报道形式多样化,多媒体元素的融合与新媒体技术的使用让“两会”报道更生动。将相同的内容在不同平台上差异化呈现,形成了全媒体矩阵,媒体平台互通有无,扩大了传播范围,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本文以人民日报社2000年、2010年、2020年三年的“两会”报道为研究样本,探讨了融媒体时代时政新闻报道方式发生的变化。从新闻内容、选题角度、报道形式等维度进行分析,通过文本分析与案例研究,探讨其新闻报道如何在媒体不断融合的背景下,保留传统媒体优势,又借力新媒体,为受众带来大量优质内容的进步之处,窥探其在融媒体时代新闻报道方式发生的变化,为时政新闻报道方式创新提供借鉴。
张仙彩[3](2021)在《中国拉祜语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研究》文中指出中国拉祜语广播电视事业是中国广播电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拉祜语广播电视事业起步于新中国成立之后。自创建以来,始终坚持“立足中央,面向民族地区的方针”,及时准确地向拉祜族民众,以及拉祜族地区的各族人民传播中央的方针和政策,推动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对维护边疆安全和各民族团结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以拉祜语广播电视事业的历史发展为研究脉络,以拉祜语广播电视的媒介生态环境、生产内容、社会效益为研究视角,着重对中国拉祜语广播电视事业的资源现状,中国拉祜语广播电视事业中最具特色的节目形态及其社会功能进行系统地梳理,并对中国拉祜语广播电视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中国拉祜语广播电视事业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作用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与思考。论文共分四个章节。第一章,《中国拉祜语广播电视的历史沿革及媒介生态环境》。重点对拉祜语广播电视事业的历史沿革和受众基础、基础设施、管理体制进行了介绍。第二章,《中国拉祜语广播电视事业的主要内容及其呈现方式》。主要对中国拉祜语广播电视的新闻节目、专题节目、文艺节目分类梳理,分析了各类拉祜语广播电视节目的内容特点及其表达方式、节目追求。第三章,《中国拉祜语广播电视事业的价值探索及功能分析》。主要探索了拉祜语广播电视的审美价值、传播价值、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分析了中国拉祜语广播电视的舆论引导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资讯服务功能。第四章,《中国拉祜语广播电视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梳理了中国拉祜语广播电视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为出发点对拉祜语广播电视的发展做出相应思考。
朱琦[4](2021)在《新闻短视频的叙事模式研究 ——以第28-30届中国新闻奖新闻短视频获奖作品为例》文中提出短视频逐渐成为用户主要的媒介渠道。主流媒体若想掌握舆论话语权,需创新新闻报道形式。中国新闻奖,是国家级别的新闻奖项,获奖作品具有标杆性意义,且主要是主流媒体参赛。本文选取第28-30届获奖新闻短视频作为研究对象,依托新闻叙事学,运用文本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从叙事视角、叙事时间、叙事语言出发分析50组作品,总计62件。研究主流媒体现阶段目前如何创作新闻短视频,存在什么问题?未来该如何发展?通过研究分析这些问题,扬长补短,以期给其它新闻短视频的制作带来借鉴价值。首先,从叙事视角、叙事时间、叙事语言出发,描述性层面上掌握当下优秀新闻短视频叙事模式。叙事视角上,内视角强化亲历性,增强真实感,外视角强化客观性,达到告知作用,内外视角混合使用多元全面了解新闻事件。一元视角突出一个核心点,多元视角从多种意见出发了解同一事件或人物。第一人称视角注重主观感知,第三人称视角起到客观记录的作用;在叙事时间上,以顺叙客观还原新闻,以倒叙提升兴趣,以追叙补充完善背景,以预叙构建美好图景,以平叙实现主旨强化;在叙事语言上,核心画面语言以传统为主,更注重事实导向的新闻短视频较多会选用纪实类资料,以人物故事为核心较多选用剧情类视频,原创动画画面使用较少,配合同期声和解说,细化和串联新闻事件,配乐渲染氛围,文字语言起到补充完善的作用。其次,从叙事意义建构的方式分析新闻短视频实现舆论引导的具体途径,通过具象化呈现,建构社会知识;正反面呈现,塑造社会规范;情感化呈现,形成社会共识,实现叙事意义的建构。第三,从生产主体、叙事模式以及叙事意义的扩散,分析叙事困境。叙事主体“移民”属性,导致新闻短视频欠缺竖屏式、短平快,新闻价值性、时效性、趣味性、真实性降低,在碎片化、图像优先、魔弹论失效的传播环境下,抑制叙事意义扩散。最后,新闻短视频的创作应以用户为核心,丰富叙事主体,软性化、圈层化以及闭环化进行叙事选题,叙事模式更具网感;叙事时长精炼呈现,打造新闻短视频品牌,提高用户粘性,才能全方位提升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和公信力,实现舆论引导。
马芮[5](2021)在《微博平台疫情信息传播问题与策略研究 ——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文中认为随着信息时代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互联网已然逐渐改变了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微博平台以其独特优势为疫情信息的传播带来了新形式,而在这个特殊时期,结合“新冠肺炎”疫情这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研究自媒体环境下疫情信息的传播策略成为了一个必要课题。主要利用文献分析法、实证分析法、定量研究法,以微博平台疫情信息传播的各项数据为依托,将利用微博平台的数据分析工具,对微博平台疫情信息数据指标进行分析,并根据拉斯韦尔“5W”模式来研究疫情信息传播特点,从而提出微博平台疫情信息传播新模式。结合疫情实际问题和自媒体环境现状,具体分析微博平台疫情信息传播中出现的问题,并为微博平台疫情信息传播提供优化的传播策略,以促进疫情信息传播未来更好的发展。
曹晓雨[6](2020)在《时政类数据新闻研究 ——以澎湃新闻“美数课”为例》文中认为时政类新闻过去给受众的印象往往是严肃刻板、乏善可陈。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注意力稀缺已是既定事实,人们在工作之余接触媒介时更喜欢轻松的娱乐类新闻或便利生活的咨询类报道,而部分受众始终认为时政类新闻缺乏趣味性,传播倾向性强,不愿主动阅读。数据新闻的出现及发展,为时政类新闻的优化和变革提供了一个突破口。一方面,数据能够增强受众信任度,另一方面,数据可视化将传统的时政类新闻变得有趣、易懂,引起受众的阅读兴趣。为了解时政类数据新闻制作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笔者选择澎湃新闻“美数课”栏目作为研究对象,收集该栏目现有的153篇时政类数据新闻(发布日期为2016年1月1日-2019年12月30日)作为研究样本,采用内容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话语分析法,以定量研究为主、定性研究为辅,尝试提出可行性建议。以澎湃新闻“美数课”栏目为例,时政类数据新闻目前存在以下局限。在宣传主题方面,议题分布集中,主题呈现方式乏味。议题分布虽然广泛,但却不均衡,过多关注政策法规类议题,对其他议题关注度较少;同类主题报道结构单一,在涉及党政领导的议题中,报道模式固化,容易使受众产生“套路感”。在数据应用方面,数据依赖性强,缺乏专业性挖掘、分析。通过量化分析发现,“美数课”栏目单一数据来源仍占绝对优势,过度依赖政府和其他媒体提供的数据;数据处理过程中偏重描述性数据分析,缺乏对数据的深度探索和挖掘。在可视化呈现方面,互动程度低,受众参与不充分。“美数课”栏目逾九成时政类数据新闻作品中不存在交互设计,仅有的数例交互作品交互程度偏低,交互方式雷同,缺乏形式创新。数据究竟如何助力时政类新闻发展?根据统计分析结果,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是在设置议程时考虑受众角色,甚至让公众成为新闻主角,从受众的自媒体中发掘素材;增强对隐性叙事方式的运用,拉近时政类新闻与受众的距离,消除时政类新闻刻板乏味的弊端。二是重视社交平台数据挖掘,配置机器学习,应用于时政类新闻中政策出台后的效果预估等;加强自有数据库建设,降低对外来数据的依赖程度,提升数据新闻制作的效率,增强用户黏性,创造经济效益。三是加强数据新闻故事性、游戏性互动设计,注重用户的情感体验,通过巧妙的界面设计,调动受众参与的主动性。本文对时政类数据新闻作品的研究,重点着墨于宣传主题和数据应用的研究,而且分析了可视化形式与数据之间的关系,这是以往学者在研究中很少提及的研究方向,同时弥补了学术界对数据新闻在时政这一主题下研究的缺失。此外,选择澎湃新闻的美数课栏目作为研究对象,从宣传主题、数据应用和可视化呈现三个方面,分析“美数课”栏目时政类数据新闻的生产过程,探索时政类新闻借助数据可视化得到改良的途径,以及数据新闻在时政类主题下的呈现方式,希望能够改良严肃新闻的生产制作方式,也希望对数据新闻实践者有所裨益。
常燕民[7](2020)在《政治信任培育导向下网络谣言治理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鉴于网络谣言无序扩散与政治信任多维流失,以及网络媒体对政治信任的消解效应,论文以政治信任培育为目标导向探索网络谣言治理体系构建,以求促进网络谣言治理与政治信任培育同步并行。论文以治理与善治、政治信任、传播效果、媒介偏向为理论工具,运用问卷调查与问卷实验、内容分析与案例分析、文献研究、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对2272名在校大学生、327则典型网络谣言、WVS与CGSS公开数据、网络谣言相关主体进行实证研究,探索了网络谣言与政治信任的相互影响、网络谣言的传播特性、中国政治信任的重要表征、网络管理部门的运行状况等现实议题;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网络谣言治理理念、治理主体、治理工具、治理机制的规范分析,建构了政治信任培育导向下“四元四维三律”网络谣言治理体系。对河南省9所高校2272名在校大学生问卷调查与问卷实验发现:大学生政治信任总体水平较高,男性政治信任水平高于女性,政府官员被信任度远低政治系统其他要素,政治信任水平与学历正相关;大学生网络谣言接触较为普遍,核心渠道为移动互联网,高频网媒为社交媒介与自媒体,男女信息类型偏好悬殊;网络谣言与政治信任相互影响显着,网络谣言拉低政治信任水平,政治信任提升网络谣言治理效果;现行机制下网络谣言治理效果有限,治理方式不当还会产生反效果。从涉及领域、信息形态、信息性质、传播心理、生成方式、传播媒介、传播特质、传播“价值”、与政治信任关联等方面对近年327则网络谣言进行量化分析,并对其中五则典型网络谣言予以个案解读,得出“网络谣言负面属性突出”“网络谣言与政治信任具有较高关联度”“网络谣言具有强大传播力”“网络谣言源于结构性压力下利益诉求与情感宣泄”等结论。网络谣言治理理念主要包括治理目标、基本进路、环境优化三个方面。基于“政治信任悖论”与个体认知有限性,“网络善治”不是网络谣言完全消除,更不是各类信息自由传播,而是“轻微网络谣言”与“有效政治信任”良性互动。治理须兼顾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既通过技术路径与市场路径彰显科学与效率,又尊重法治原则、民主意识与公序良俗,维护正义与良善。网络谣言治理可通过积极传播增进网络交往理性,以优化网络空间传播环境。网络谣言核心治理主体包括政府机构、新闻媒体、网络平台与节点用户。政府是第一责任人,要旨在于深化官民互信;新闻媒体是舆论引导者,要旨在于加强传受互信;网络平台是专业守门员,要旨在于提升商业互信;节点用户涵括网络谣言传播各个环节,要旨在于构建交往理性,增进人际互信。网络谣言治理工具包括政府工具、媒体工具、平台工具、节点工具。政府工具核心效能为公共权力,本质在于配置公共资源;媒体工具核心效能为信息传播,要旨在于净化舆论环境;平台工具核心效能为企业责任,关键在于践行职业精神;节点工具核心效能为公共意识,根本在于提升用户自觉。网络谣言治理机制包括自律、他律与互律,三者合力形成共律机制。“四元四维三律”治理体系以党委领导为基础,以民主法治为准绳,以网络善治为目标,以政治信任为标尺。“四元”指网络谣言治理四个基本主体:政府、传媒、平台、节点;“四维”指网络谣言治理的四种基本手段:规制、宣导、智控、自觉;“三律”指网络谣言治理的三种基本机制:他律、自律、互律。其运行路径有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亦须各方主体齐心协力与统筹合作。
陈雨思[8](2020)在《媒介使用对公众政府信任的影响研究 ——基于2379名公众样本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政府信任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政府治理的现代化进程。媒介作为影响政府信任的关键变量,一直以来都没有得到学术界足够的重视。基于此本研究使用中国人民大学马得勇教授主持的“网民社会意识调查”数据库,从信息来源渠道和媒介内容偏好这两个维度出发对媒介使用和政府信任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运用二元逻辑斯蒂回归模型来检验不同的信息来源渠道和不同的媒介内容偏好是否会影响公众对不同层级政府的信任程度,并深入探讨这种影响的方向和程度究竟是如何的。研究发现,不同的信息来源渠道和不同的媒介内容偏好对不同层级的政府信任有着不同的影响。首先,官方信息来源渠道和非官方信息来源渠道这两类信息来源渠道对政府信任产生不同的影响,官方信息来源渠道使用频率的增加和中央政府、省级政府、乡镇政府的信任水平呈现正相关关系,而非官方信息来源渠道使用频率的增加则会消解公众对各个层级政府的信任水平。其次,时政类信息偏好和娱乐类信息偏好这两种媒介内容偏好对政府信任产生不同的影响。与预期不同的是,时政类信息偏好与中央政府、省级政府、乡镇政府信任的关系均没有得到统计学意义上的验证,而娱乐类信息偏好则与各个层级政府的信任水平呈现正相关关系。最后,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呈现出“中央强、地方弱”的差序政府信任格局,信息来源渠道的不同对不同层级政府信任的影响力亦呈现出类似的差序格局。尽管官方信息来源渠道和非官方信息来源渠道对各级政府信任水平的影响方向是相同的,但是与省级政府和乡镇政府相比,官方信息来源渠道和非官方信息来源渠道对中央政府信任与否选择概率的影响最大。基于上述实证分析的发现,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官方媒介应当积极推进信息的公开化与透明化,运用主流价值观来引导舆论,提升官方媒介的话语权,以实际行动发挥其在政治信息传播过程中的正面效应。二是重视非官方媒介在社会舆论监督方面的作用,同时发挥政府的监管作用,降低由于谣言而导致政府信任下降的可能性。
张冀[9](2020)在《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 ——以四川省高校为例》文中指出强化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专门研究,既是关注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正视问题不足的客观要求,又是立足当下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相对薄弱、深思理论内核的题中之义。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强调新媒体、新技术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是校园新型主流媒体之一,已经成为高校传播信息与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擅于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牢牢把握高校微信公众平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趋势,积极凭借高校微信公众平台这一鲜活载体,深入发掘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将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优势与信息科技有机融合,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起来,在新时代彰显吸引力、亲和力,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义。由此,本文主要对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学理问题、功能类型、问题成因、规范要求、实践路径等问题展开研究。第一,理论前提。理论分析是支撑论说的学理依据,本文分别对微信公众平台、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概念、发展历程、内涵特征,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内涵等进行学理审思。从马克思主义的交往理论、灌输理论等,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论、接受论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关重要论述,以及传播学等相关学科理论对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给予理论阐释。从理论高度对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进行系统论证分析,彰显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的必要性、可行性与迫切性。媒介在不同时代都充当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与载体,传播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具有典型的意识形态属性和媒体属性,展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时代之需,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提供内容承载与技术支撑,思想政治教育者亟需掌握新媒体新技术,将其打造成价值引领、凝聚共识的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第二,功能形态。提炼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六种类型,即以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功能、导向功能、服务功能、互动功能、开发功能、凝聚功能的类别得以展现。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坚持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让大学生“多维度”地认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丰富平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资源库,为大学生提供推送服务、查询服务与咨询服务,实现教育双方的实时互动、平等互动与多元互动,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潜能,促使大学生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关心国家、政党、民族的前途与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助推全体大学生对伟大中国、伟大民族、伟大中国共产党、伟大中华文化的认同,夯实大学生的思想基础,凝聚大学生的政治共识,推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第三,现实依据。指出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现状、问题及成因。本文以省内126所高校微信公众平台为调查对象,系统梳理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阵地样态与内容建设,了解关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开通状况、定位介绍、栏目设置以及运营主体、运营人员、运营推送等情况,对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重点事件进行系统分析。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仍然存在着思想政治教育运营力量投入不足、运营推送专业不强,内容建设导向不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认同不高、思想政治教育栏目十分欠缺等问题,其高校缺乏微信公众平台运营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大学生对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认知不足、教育双方对平台需求存在偏差、平台推送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形式缺乏创新性转化、平台的机制建设弱化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主要制约因素。第四,对策建议。本文从宏观层面,提出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规范遵循。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在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互动交流为支点”的理念宗旨下,在主导性与多样性、灌输性与启发性、人文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遵循中,坚守激浊扬清的价值立场,洞察大学生的价值诉求、明晰新时代的价值趋向,以理想信念教育、红色革命文化与中华优秀道德教育为目标指向助推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本文从具体层面,提出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实践路径。强化政治素养、加强业务学习、实施名师计划、发挥全员作用的高校微信公众平台队伍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前提所在;培育学生新媒介素养、培养学生意见领袖、提升学生信息鉴别力、激发学生自我教育意识的学生素养提升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关键所在;创新推送类型、重视标题制作、构建话语内容、打造主流栏目的内容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重点所在;健全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领导机制、管理机制、评估体制、协调机制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保障所在。此外,与本研究相结合,笔者创建并运营微信公众平台“明德e堂”,以检验自己的分析或得到新的启发。作为附录,笔者把它放在最后,以作参考。
刘虹驿[10](2020)在《县级融媒体新闻生产的服务力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网络技术、智能终端的更新迭代改变了媒介生态,从“中央厨房”到“县级融媒体中心”,我国主流媒体的融合创新始终在摸索中前行。作为区域化的新型主流媒体,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成为学界、业界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论文以县级融媒体APP的本地化新闻作品为研究对象,以服务力为研究核心,聚焦县级融媒体本地化新闻生产的服务力评价与服务力优化研究。围绕这一核心议题,论文从三个层面来展开研究:一是研究如何建构本地化新闻生产的服务力评估框架?二是探究县级融媒体本地化新闻生产的服务力生成状况如何?三是探讨如何提升县级融媒体本地化新闻生产的服务力?论文以马克思主义传媒服务观、传媒功能理论、新闻接近性原理为理论基础,从内容构成、报道范式、报道服务力和报道效果等四个维度来建构本地化新闻生产的服务力评估框架,该评估框架通过了信度和效度检验。论文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和深度访谈法,通过构造周抽样方式从5个示范县的融媒体APP平台获取951篇新闻文本,并对24位县级融媒体中心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进行了访谈。研究发现,本地新闻和时政类新闻占主导地位,且常规性议题最常见。此外,本地化新闻以原创为主,图文是最常见的呈现方式,党政机关是主要信源。整体来看,县级融媒体本地化新闻生产的服务力构成失衡且层次较低,服务反馈不明显。其原因主要有:一是用户意识淡薄导致很难形成固定的用户群体;二是信息服务空窗期容易让平台用户流失;三是交流渠道受限降低了用户参与程度;四是融媒人才队伍不稳定导致用户黏性较弱。论文建议从四个方面来提升县级融媒体本地化新闻生产的服务力:一是要树立用户思维,坚持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并完善以服务为核心的绩效考核制度;二是要通过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强化融媒人才队伍的建设;三是要丰富本地化新闻生产的服务层次和形式,提升服务的供给能力;四是要融智慧城市建设与县级融媒体发展于一体,优化新闻信息服务与公共服务的对接,增强用户黏性,充分发挥县级融媒体中心服务群众、引导群众的职责。总体来说,论文从既有文献中建构本地化新闻生产的服务力评估框架,并以此检视县级融媒体本地化新闻生产的服务力生成状况,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二、国际时政类信息的传播渠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际时政类信息的传播渠道(论文提纲范文)
(2)融媒体时代时政新闻报道方式创新研究 ——以人民日报社“两会”报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五)样本选择 |
一、融媒体时代的时政新闻报道方式存在的问题 |
(一)重形式而轻内容 |
(二)陷入“融合”陷阱 |
(三)重吸睛而轻严谨 |
(四)政策解读待加强 |
二、融媒体时代人民日报社时政新闻报道方式创新 |
(一)报道数量扩大化 |
(二)选题角度多元化 |
1.2000年“两会”选题角度 |
2.2010年“两会”选题角度 |
3.2020年“两会”选题角度 |
(三)报道内容丰富化 |
1.2000年“两会”报道内容 |
2.2010年“两会”报道内容 |
3.2020年“两会”报道内容 |
(四)报道形式多样化 |
1.2000年“两会”报道形式 |
2.2010年“两会”报道形式 |
3.2020年“两会”报道形式 |
(五)人民日报社“两会”报道方式 |
1.整合传播资源,延展内容背景 |
2.更具平民视角,重视海外舆论 |
3.报道形式多样,带来新奇体验 |
4.形成媒体矩阵,平台互通有无 |
5.打造新闻品牌,重视用户体验 |
三、融媒体时代时政新闻报道的发展路径 |
(一)融媒体时代时政新闻报道受到冲击 |
1.生产方式多样化 |
2.传播渠道多元化 |
3.传播效果复杂化 |
(二)融媒体时代时政新闻报道方式的发展路径 |
1.内容为王,形式服务于内容 |
2.借力融媒体,丰富新闻报道形式 |
3.优化语言风格,与受众进行互动 |
4.加强深度报道,发扬传统优势 |
5.打破平台壁垒,形成媒体矩阵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中国拉祜语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中国拉祜语广播电视的历史沿革及媒介生态环境 |
第一节 中国拉祜语广播电视的历史沿革 |
一、中国拉祜语广播电视的发展历史 |
二、中国拉祜语广播电视的发展现状 |
第二节 中国拉祜语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媒介生态环境 |
一、受众基础 |
二、基础设施 |
三、管理体制 |
第二章 中国拉祜语广播电视事业的主要内容及其呈现方式 |
第一节 新闻节目的内容特点及其呈现 |
一、贴近民众的节目内容 |
二、报道式的节目表达 |
三、意义深远的节目追求 |
第二节 专题节目的内容特点及其呈现 |
一、科普性的节目内容 |
二、故事化的节目表达 |
三、惠民性的节目追求 |
第三节 文艺节目的内容特点及其呈现 |
一、民族化的节目内容 |
二、表演化的节目表达 |
三、娱乐化的节目追求 |
第三章 中国拉祜语广播电视事业的价值探索及功能分析 |
第一节 中国拉祜语广播电视的价值 |
一、审美价值:原生态的拉祜族文化审美 |
二、传播价值:信息的获取与传播 |
三、文化价值:文化的交流与传承 |
四、经济价值:宣传引导,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
第二节 中国拉祜语广播电视的功能 |
一、舆论引导功能:加强党在边境民族地区的舆论引导力 |
二、教育功能:提高拉祜族群众整体素质 |
三、娱乐功能:丰富大众文化娱乐生活 |
四、服务功能:提供量体裁衣的资讯服务 |
第四章 中国拉祜语广播电视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
第一节 中国拉祜语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拉祜语及广播电视媒体人才匮乏 |
二、缺少互动与反馈渠道 |
三、内容生产不能满足受众所需 |
四、影响力亟待提高 |
五、发展资金来源渠道单一 |
第二节 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中国拉祜语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思考 |
一、培育拉祜语广播电视专业人才 |
二、增建互动与反馈渠道 |
三、丰富节目内容,满足受众所需 |
四、扩展传播渠道与范围,提升影响力 |
五、向社会各界寻求经济援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新闻短视频的叙事模式研究 ——以第28-30届中国新闻奖新闻短视频获奖作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 技术高速发展,信息获取更便捷 |
(二) 媒介形式改变,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
(三) 短视频成热潮,新闻短视频蓬勃发展 |
二、概念界定 |
(一) 短视频 |
(二) 新闻短视频 |
三、研究综述 |
(一) 叙事学的相关研究 |
1. 注重结构分析的经典叙事学 |
2. 注重跨学科和环境分析的后经典叙事学 |
3. 叙事学与新闻学的融合发展 |
(二) 新闻短视频的相关研究 |
1. 分析生产模式,了解叙事模式 |
2. 分析内容文本,掌握叙事特征 |
3. 分析传播特点,扩散叙事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一) 文献分析法 |
(二) 案例分析法 |
五、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六、研究局限 |
(一) 样本选择性局限,代表性有待提高 |
(二) 基础理论不断发展,研究框架尚未完全成熟 |
第一章 新闻短视频的叙事策略分析 |
第一节 叙事视角:不同切入角度,传递不同态度 |
一、内视角情感共鸣,外视角客观中立 |
(一) 内视角:强化亲历性,提升事件真实感 |
(二) 外视角:强化客观性,强化告知功能 |
(三) 内外视角:强化全面性,增加视角多元性 |
二、一元视角聚焦集中,多元视角全面详述 |
(一) 一元视角:聚焦单项,简单明了 |
(二) 多元视角:意见多元,全面详细 |
三、第一人称视角主观感想,第三人称视角客观主导 |
(一) 主观感知的第一人称视角 |
(二) 客观记录的第三人称视角 |
(三) 综合全面的混合人称视角 |
第二节 叙事时间:不同排列组合,突出重点不同 |
一、时序:合理呈现事件的先后顺序 |
(一) 顺叙下的事件再现 |
(二) 倒叙下的兴趣吸引 |
(三) 追叙下的背景完善 |
(四) 预叙下的规划呈现 |
(五) 平叙下的主旨强化 |
二、时长:掌握叙事时长后的重点突出 |
(一) 概括:提炼总结叙事事件 |
(二) 场景:还原呈现叙事内容 |
(三) 省略:突出核心叙事重点 |
(四) 停顿:强调细化叙事效果 |
三、频率:描述频率后的行为强调 |
(一) 单一叙述下的叙事串联 |
(二) 重复叙述下的事件强化 |
(三) 概括叙述下的总结提炼 |
第三节 叙事语言:多元使用叙事符号,实现形象化表达 |
一、画面语言:情景再现,贯穿衔接 |
(一) 纪实类资料:真实呈现,注重事实 |
(二) 动画画面:模拟还原,衔接转场 |
(三) 剧情类视频:基于事件,还原再现 |
二、有声语言:视听结合,情感渲染 |
(一) 同期声:反映新闻真实性 |
(二) 解说:增加内容衔接性 |
(三) 背景音乐:烘托情感输出 |
三、文字语言:概括叙述,补充信息 |
(一) 标题文字:主题概括,场景描述 |
(二) 字幕文本:复刻呈现,核心提炼 |
(三) 说明文本:画面说明,完善总结 |
(四) 出品单位:明确主体,品牌初露 |
第二章 新闻短视频的叙事意义建构 |
第一节 具象化呈现,建构社会认知 |
一、场景化呈现 |
二、聚焦化呈现 |
第二节 正反面呈现,塑造社会规范 |
一、呈现正面形象,起到示范作用 |
二、呈现负面形象,起到警示效果 |
第三节 情感化呈现,形成社会共识 |
一、强硬式情感输出 |
二、温情式情感认同 |
第三章 新闻短视频的叙事困境剖析 |
第一节 叙事主体“移民”属性,生产思维固化 |
一、缺乏短视频思维的叙事团队 |
二、庞大全面的创作人员 |
三、冗长低效的采编过程 |
第二节 叙事风格传统,短视频属性不足 |
一、横屏形式居多,欠缺竖屏式 |
二、叙事时间过长,欠缺短平快 |
三、叙事语言严肃,欠缺趣味性 |
第三节 叙事模式运用不当,新闻价值性减弱 |
一、情景再现与内容真实性流失 |
二、符号融合性不足与内容质量降低 |
三、模式同质化与内容差异性降低 |
第四节 短视频叙事特性,抑制叙事意义建构 |
一、图像文化优先与叙事流失 |
二、碎片化叙事与意义弱化 |
三、子弹论丧失与意义建构 |
四、忽略媒介差异性与批量投放 |
第四章 新闻短视频的叙事路径展望 |
第一节 叙事主体多元化,各尽所长创作新闻产品 |
一、新老人才融合贯通,实现思维碰撞 |
二、UGC+PGC并行,拓展新闻信息源 |
三、人机协作相辅相成,提高生产效率 |
第二节 挖掘独特叙事选题,提高内容价值性 |
一、软性化选题,强化贴近性 |
二、圈层化选题,强化聚焦性 |
三、闭环化选题,强化互动性 |
第三节 叙事模式年轻化,以网感消弭距离感 |
一、叙事视角多元化 |
二、叙事语言平民化 |
三、叙事画面竖屏化 |
第四节 合理平衡叙述时间,强化叙事意义建构 |
一、缩短时长,呈现精华 |
二、多用概括,突出重点 |
三、倒叙呈现,强化记忆 |
第五节 打造新闻短视频品牌,增强用户粘性 |
一、明确产品定位,统一叙事风格 |
二、聚焦叙事视角,打造系列专题 |
三、差异化创作产品,营造传播矩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获奖新闻短视频叙事视角统计 |
附录2: 获奖新闻短视频时长、形式及发布主体统计 |
附录3: 获奖新闻短视频叙事语言统计 |
致谢 |
(5)微博平台疫情信息传播问题与策略研究 ——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微博平台概述 |
一、自媒体 |
二、微博发展现状 |
第二节 疫情信息概述 |
一、疫情信息 |
二、疫情信息传播 |
三、健康传播 |
第三节 理论框架 |
一、拉斯韦尔5W理论 |
二、意见领袖 |
三、把关人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微博平台疫情信息数据挖掘与分析 |
第一节 微博平台数据分析工具介绍 |
第二节 微博平台疫情信息数据分析 |
一、疫情信息传播数据指标 |
二、疫情信息传播分析对象 |
三、疫情信息传播案例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微博平台疫情信息传播模式研究 |
第一节 疫情信息传播主体 |
一、政府机构 |
二、商业媒体 |
三、个人账号 |
第二节 疫情信息传播内容 |
一、舆情导向类疫情信息 |
二、非舆情导向类疫情信息 |
第三节 疫情信息传播渠道 |
一、第一层传播 |
二、一层+传播 |
第四节 疫情信息传播受众 |
一、无差别传播 |
二、针对性传播 |
第五节 疫情信息传播效果 |
一、积极效果 |
二、消极效果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微博平台疫情信息传播问题研究 |
第一节 传播主体公共属性不高 |
一、添加热点事件标签 |
二、削弱疫情信息本质 |
第二节 传播内容审核机制不完善 |
一、微博平台审核力度不够 |
二、疫情信息缺乏筛选加工 |
第三节 传播受众针对性不强 |
一、传播受众社会属性范围广 |
二、传播受众个人素养不高 |
第四节 传播渠道缺乏互动机制 |
一、对疫情信息的交流反馈少 |
二、对公众问题解答不及时 |
第五节 传播效果数据分析不健全 |
一、缺乏疫情内容识别工具 |
二、疫情信息舆论导向不明确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微博平台疫情信息传播策略研究 |
第一节 提高传播主体公共价值 |
一、找寻疫情信息与公共价值交叉点 |
二、防范网络推手影响公共价值 |
第二节 完善疫情内容审核机制 |
一、加大疫情内容审核力度 |
二、提高谣言识别过滤功能 |
第三节 增强传播受众的针对性 |
一、为传播受众营造良好环境 |
二、增加对受众的特异性传播 |
第四节 拓宽传播渠道的反馈机制 |
一、注重对受众问题的反馈 |
二、提高疫情信息透明度 |
第五节 对传播效果进行数据分析 |
一、善用大数据监测分析工具 |
二、持续统计和分析疫情信息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6)时政类数据新闻研究 ——以澎湃新闻“美数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1.关于时政类新闻的研究 |
2.关于数据新闻的研究 |
3.关于时政类数据新闻的研究 |
4.关于澎湃新闻“美数课”的研究 |
(三)研究方法 |
1.内容分析法 |
2.话语分析法 |
3.案例分析法 |
一、相关概念和研究设计 |
(一)时政类数据新闻 |
1.时政类新闻 |
2.数据新闻 |
3.时政类数据新闻 |
(二)澎湃新闻“美数课”创办及发展 |
1.澎湃新闻“美数课”的创办背景 |
2.澎湃新闻“美数课”的创作团队 |
3.澎湃新闻“美数课”的受众与影响力 |
(三)研究设计 |
1.样本选择 |
2.类目构建 |
二、“美数课”时政类数据新闻的宣传主题 |
(一)议题选择 |
1.报道范围:放眼全国兼具国际视野 |
2.报道议题:偏好政策法规类 |
(二)文本表达 |
1.标题:疑问单一句式吸睛 |
2.叙事:平铺直叙为主 |
(三)报道倾向 |
1.报道基调:涉外新闻更多负面报道 |
2.报道风格:严肃风格居多 |
三、“美数课”时政类数据新闻的数据应用 |
(一)数据采集 |
1.数据来源:依赖政府和媒体 |
2.数据类型:非结构化趋势明显 |
(二)数据关系 |
1.数据之间的关系:时序关系占比大 |
2.数据与文本的关系:数据核心作用突出 |
(三)数据处理 |
1.数据分析方法:描述多,探索少 |
2.数据处理难度:中低难度为主 |
四、“美数课”时政类数据新闻的可视化呈现 |
(一)可视化形式 |
1.图表设计:在传统中创新 |
2.视图呈现:受数据关系影响 |
(二)交互设计 |
1.作品交互:数量少,程度低 |
2.界面互动:PC/移动端有差异 |
(三)受众体验关照 |
1.视觉习惯:遵循视觉流动原则 |
2.情感体验:沉浸感缺失 |
五、时政类数据新闻发展局限与策略 |
(一)局限 |
1.议题集中于政策法规类,叙事方式单一 |
2.数据依赖性强,数据采集体量低 |
3.交互程度低,受众参与不充分 |
(二)策略 |
1.选题考虑受众角色,强化隐性叙事 |
2.重视社交平台数据挖掘,提高数据处理专业性 |
3.创新游戏化交互形式,注重情感互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政治信任培育导向下网络谣言治理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互联网语境下的政治信任流失 |
一、代际流失——信任水平逐年递减 |
二、层级流失——差序信任持续强化 |
三、结构流失——群体失衡较为严重 |
第二节 核心概念 |
一、信任与政治信任 |
二、谣言与网络谣言 |
三、治理与治理体系 |
第三节 文献梳理 |
一、关于政治信任的研究 |
二、关于网络谣言的研究 |
三、关于网络治理的研究 |
四、研究评述 |
第四节 理论工具 |
一、治理与善治理论 |
二、政治信任理论 |
三、传播效果理论 |
四、媒介偏向理论 |
第五节 研究思路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框架 |
六、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网络谣言与政治信任相互影响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研究设计 |
一、理论基础 |
二、研究假设 |
三、研究对象 |
四、问卷设计 |
五、调查概况 |
第二节 大学生政治信任状况 |
一、总体政治信任水平较高 |
二、政府官员受信任度远低均值 |
三、男性政治信任水平高于女性 |
四、政治信任水平与学历正相关 |
第三节 大学生网络谣言接触 |
一、核心渠道:移动互联网 |
二、高频网媒:社交媒介与自媒体 |
三、信息类型:性别偏好悬殊 |
四、谣言接触:高媒介素养下的广泛知晓 |
第四节 网络谣言与政治信任的相互影响 |
一、网络谣言拉低民众政治信任水平 |
二、政治信任提升网络谣言治理效果 |
三、网络谣言政治信任相互影响机制探讨 |
第五节 现行机制下网络谣言治理效果 |
一、无辟谣组网络谣言态度 |
二、辟谣组网络谣言态度 |
三、辟谣组无辟谣组谣言态度对比 |
四、研究结论 |
第三章 网络谣言的传播特性 |
第一节 研究设计 |
一、数据来源 |
二、研究内容与基本假设 |
三、研究编码与可靠性保证 |
第二节 网络谣言特性的结构性描述 |
一、网络谣言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 |
二、网络谣言负面属性突出 |
三、网络谣言传播力强大 |
第三节 政治信任视阈下的网络谣言 |
一、八成网络谣言与政治信任来源相关 |
二、政府绩效与政治文化类网络谣言负面特征尤甚 |
三、不同政治信任来源网络谣言传播特性相异 |
第四节 典型网络谣言传播特性 |
一、利益与情绪:结构性压力下的滋生根源 |
二、显着且重要:新媒体赋能下的流传动力 |
三、立场与信念:后真相时代下的群体博弈 |
四、廓清与消散:多主体合力下的信息去向 |
第五节 研究结论 |
一、网络谣言负面影响巨大 |
二、网络谣言干扰民众政治信任生成 |
三、网络谣言治理须采取针对性策略 |
第四章 网络谣言治理理念分析 |
第一节 网络谣言是否可以完全消除 |
一、意见的自由市场不科学 |
二、没有谣言的世界不现实 |
三、“变废为宝”与“信任悖论” |
第二节 治理结果与治理过程孰轻孰重 |
一、工具理性助力科学与效率 |
二、价值理性彰显正义与良善 |
第三节 网络谣言治理环境如何优化 |
一、网络空间中的非理性交往现象 |
二、以积极传播构建网络交往理性 |
第五章 政治信任导向下“四元四维三律”治理体系 |
第一节 网络谣言治理四元主体 |
一、政府机构:深化官民互信 |
二、新闻媒体:加强传受互信 |
三、网络平台:提升商业互信 |
四、节点用户:增进人际互信 |
第二节 网络谣言治理四维工具 |
一、政府工具:用好公共权力 |
二、传媒工具:优化信息传播 |
三、平台工具:践行企业责任 |
四、节点工具:提升公共意识 |
第三节 网络谣言治理三律机制 |
一、严格自律:抗拒网络异化 |
二、积极互律:缩减信息鸿沟 |
三、尊崇他律:弱化外部效应 |
第四节 “四元四维三律”治理体系构建 |
一、“四元体系”的结构与要素 |
二、“四元体系”的运行路径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实证研究主要发现 |
二、规范分析核心观点 |
三、网络谣言治理体系建构 |
第二节 问题讨论 |
一、治理目标的理性设定 |
二、信息公开的重大价值 |
第三节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
一、研究局限 |
二、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大学生网络接触与价值观念调查 |
附录 B 深度访谈提纲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8)媒介使用对公众政府信任的影响研究 ——基于2379名公众样本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政府信任 |
2.1.2 媒介使用 |
2.2 理论基础 |
2.2.1 框架效应 |
2.2.2 媒介依赖理论 |
第3章 研究假设、数据来源和变量测量 |
3.1 研究假设 |
3.1.1 信息来源渠道 |
3.1.2 媒介内容偏好 |
3.2 数据来源 |
3.3 变量及其测量 |
3.3.1 因变量:政府信任 |
3.3.2 自变量 |
3.3.3 控制变量 |
第4章 模型与讨论 |
4.1 模型选取与拟合度检验 |
4.2 媒介使用对政府信任的影响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思考 |
5.1 研究结论 |
5.2 建议思考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 ——以四川省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与研究现状 |
1.1.1 研究意义 |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3 研究述评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创新 |
1.3.1 研究内容 |
1.3.2 预期创新 |
第2章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学理探究 |
2.1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内涵界定 |
2.1.1 微信公众平台的定义阐释 |
2.1.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内涵分析 |
2.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内涵解析 |
2.2.1 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理解 |
2.2.2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内涵辨析 |
2.2.3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内涵剖析 |
2.3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理论基础 |
2.3.1 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 |
2.3.2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支撑 |
2.3.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指导 |
2.3.4 相关学科知识的理论借鉴 |
2.4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践价值 |
2.4.1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必要性分析 |
2.4.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可行性分析 |
2.4.3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迫切性分析 |
第3章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类别展现 |
3.1 认知功能 |
3.1.1 形式认知 |
3.1.2 内容认知 |
3.1.3 载体认知 |
3.2 导向功能 |
3.2.1 政治导向 |
3.2.2 思想导向 |
3.2.3 行为导向 |
3.3 互动功能 |
3.3.1 实时互动 |
3.3.2 平等互动 |
3.3.3 多元互动 |
3.4 服务功能 |
3.4.1 咨询服务 |
3.4.2 查询服务 |
3.4.3 推送服务 |
3.5 开发功能 |
3.5.1 感官体验,激发学习兴趣 |
3.5.2 在线交流,激活创新精神 |
3.5.3 思维训练,提升辩证素养 |
3.6 凝聚功能 |
3.6.1 传承优良传统,增进文化认同 |
3.6.2 塑造执政形象,强化政党认同 |
3.6.3 弘扬民族精神,提升民族认同 |
3.6.4 厚植爱国情怀,夯实国家认同 |
第4章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现状分析 |
4.1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阵地样态 |
4.1.1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开通的普遍性 |
4.1.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定位的多元化 |
4.1.3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栏目的个性化 |
4.1.4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运营的共通性 |
4.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内容分析 |
4.2.1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内容类型的多样性 |
4.2.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时政要点的差异性 |
4.3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现实成效 |
4.3.1 实名主体与运营主体各显其能 |
4.3.2 栏目设置与菜单设计有章可循 |
4.3.3 先进典型与特色内容深受青睐 |
4.4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问题表现 |
4.4.1 思政力量投入不足,运营推送专业不强 |
4.4.2 平台定位认知不准,思政栏目服务欠缺 |
4.4.3 内容建设导向不够,思政内容认同不高 |
4.5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制约因素 |
4.5.1 平台的运营缺乏思政教育观念 |
4.5.2 学生对平台思政功能认知不足 |
4.5.3 教育双方对平台需求存在偏差 |
4.5.4 平台推送内容和形式创新不够 |
4.5.5 平台的机制建设弱化思政功能 |
第5章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规范遵循 |
5.1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理念遵循 |
5.1.1 秉持“育人为本”的理念宗旨 |
5.1.2 坚持“学生主体”的本位回归 |
5.1.3 增强“互动交流”的协同意识 |
5.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指导原则 |
5.2.1 坚持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 |
5.2.2 坚持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结合的原则 |
5.2.3 坚持人文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 |
5.3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价值遵循 |
5.3.1 坚守激浊扬清的价值立场 |
5.3.2 洞察青年学生的价值诉求 |
5.3.3 明晰因时而进的价值趋向 |
5.4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目标指向 |
5.4.1 以坚定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 |
5.4.2 以中华优秀道德涵养时代青年 |
5.4.3 以红色革命文化传承使命担当 |
第6章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实践路径 |
6.1 加强队伍建设:以专业的“微”力量提升水平 |
6.1.1 强化政治素养 |
6.1.2 加强业务学习 |
6.1.3 实施名师计划 |
6.1.4 发挥全员作用 |
6.2 提升学生素养:以良好的“微”素养重塑自我 |
6.2.1 提升学生媒介素养 |
6.2.2 培育学生意见领袖 |
6.2.3 提升信息甄别能力 |
6.2.4 激发自我教育意识 |
6.3 加强内容建设:以丰富的“微”内容感召学生 |
6.3.1 创新推送类型 |
6.3.2 重视标题制作 |
6.3.3 创新话语体系 |
6.3.4 打造精品栏目 |
6.3.5 把握推送时机 |
6.4 健全保障机制:以完善的“微”机制引领发展 |
6.4.1 强化领导机制 |
6.4.2 规范管理机制 |
6.4.3 优化评估机制 |
6.4.4 健全协调机制 |
结论 |
附录 |
一、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应用范例 |
1.思想政治教育微信公众平台“明德e堂”的构建 |
2.思想政治教育微信公众平台“明德e堂”的运营 |
3.思想政治教育微信公众平台“明德e堂”的展望 |
二、省内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情况汇总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10)县级融媒体新闻生产的服务力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县级融媒体建设的相关研究 |
1.2.2 服务新闻、建设性新闻的相关研究 |
1.2.3 媒体融合发展的相关研究 |
1.3 研究问题 |
1.3.1 本地化新闻生产的服务力评估框架建构 |
1.3.2 县级融媒体本地化新闻生产的服务力检视 |
1.3.3 县级融媒体本地化新闻生产的服务力提升 |
1.4 研究方法 |
1.4.1 内容分析法 |
1.4.2 深度访谈法 |
1.5 研究创新 |
1.5.1 研究对象创新 |
1.5.2 理论应用创新 |
2 理论基础与研究设计 |
2.1 核心概念 |
2.1.1 新闻生产 |
2.1.2 服务力 |
2.2 相关研究理论 |
2.2.1 马克思主义传媒服务观 |
2.2.2 传媒功能理论 |
2.2.3 新闻接近性原理 |
2.3 类目建构 |
2.3.1 内容构成 |
2.3.2 报道范式 |
2.3.3 报道服务力 |
2.3.4 报道效果 |
2.4 研究样本选择 |
2.4.1 研究对象:县级融媒体建设典型 |
2.4.2 信息载体:县级融媒体客户端 |
2.5 研究实施与检验 |
2.5.1 前测培训与编码 |
2.5.2 半结构式访谈 |
2.5.3 信度与效度检验 |
3 县级融媒体本地化新闻生产的服务力解析 |
3.1 本地化新闻的内容构成 |
3.1.1 本地新闻占主导地位 |
3.1.2 常规新闻议题是主流 |
3.1.3 以时政新闻生产为主 |
3.2 本地化新闻的报道范式 |
3.2.1 图文是主要呈现方式 |
3.2.2 自主原创生产占多数 |
3.2.3 党政机关是信源主体 |
3.3 本地化新闻的服务力解析 |
3.3.1 本地化新闻的服务力全貌 |
3.3.2 解读类信息的服务力解析 |
3.3.3 策略类信息的服务力解析 |
4 县级融媒体本地化新闻生产的服务力检视 |
4.1 本地化新闻服务力不足的主要表现 |
4.1.1 本地化新闻服务力构成不均 |
4.1.2 本地化新闻服务层次较低 |
4.1.3 本地化新闻服务反馈不明显 |
4.2 本地化新闻服务力不足的主要原因 |
4.2.1 用户意识淡薄,用户群体难建立 |
4.2.2 信息服务空窗,用户群体易流失 |
4.2.3 交流渠道不畅,用户参与意愿低 |
4.2.4 人才队伍不稳,用户粘性难培养 |
5 县级融媒体本地化新闻生产的服务力提升 |
5.1 树立新闻生产的用户思维 |
5.1.1 坚持为人民服务的观念 |
5.1.2 建立健全绩效考核机制 |
5.2 加大融媒人才的培养力度 |
5.2.1 培养技术融媒人才 |
5.2.2 加强外部人才引进 |
5.3 丰富本地化新闻的服务供给 |
5.3.1 深化新闻服务层次 |
5.3.2 提供多种服务形式 |
5.4 对接本地的智慧城市建设 |
5.4.1 对接公共服务内容 |
5.4.2 优化线上服务体系 |
6 结语 |
6.1 研究不足 |
6.1.1 用户研究较浅 |
6.1.2 对个性缺乏关注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县级融媒体新闻生产的服务力编码本 |
附录B:县级融媒体新闻生产的服务力访谈提纲 |
致谢 |
四、国际时政类信息的传播渠道(论文参考文献)
- [1]时政新闻接触对网民政府信任的影响[D]. 刘恋. 吉林大学, 2021
- [2]融媒体时代时政新闻报道方式创新研究 ——以人民日报社“两会”报道为例[D]. 朱雪婷.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3]中国拉祜语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研究[D]. 张仙彩.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4]新闻短视频的叙事模式研究 ——以第28-30届中国新闻奖新闻短视频获奖作品为例[D]. 朱琦.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5]微博平台疫情信息传播问题与策略研究 ——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D]. 马芮.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6]时政类数据新闻研究 ——以澎湃新闻“美数课”为例[D]. 曹晓雨. 河南大学, 2020(06)
- [7]政治信任培育导向下网络谣言治理体系研究[D]. 常燕民. 郑州大学, 2020(02)
- [8]媒介使用对公众政府信任的影响研究 ——基于2379名公众样本的实证分析[D]. 陈雨思. 山东大学, 2020(02)
- [9]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 ——以四川省高校为例[D]. 张冀.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10]县级融媒体新闻生产的服务力优化研究[D]. 刘虹驿. 江西财经大学, 2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