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略论道德评价标准(论文文献综述)
张晓鹏[1](2021)在《“替曹操翻案”:1959年前后历史理论的变动》文中认为“替曹操翻案”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双重刺激下产生的一场历史人物评价运动。因此,这一运动蕴含着复杂的学术内涵和微妙的政治意蕴。对于作为政治事件的“替曹操翻案”,学者和舆论抱有极大的兴趣,而对作为学术、思想事件的“曹操论战”,关注者却寥寥无几。事实上,“曹操论战”或包涵、或体现着1949年后一系列重要历史观念的变迁。对于这些观念转折及其影响的认识,有待进一步展开。论战的动机与过程,是首先要搞清楚的内容。郭沫若通过创作历史剧《蔡文姬》等方式发起“替曹操翻案”,并非仅仅是个人志趣的表达,而是存在着现实的考量。所谓“总理的提示”确有其事,但似乎是出于无意间,既非命令,也非政治任务。毛泽东虽确曾与郭沫若直接讨论过曹操,但他的“提示”更多的是“暗示”而非“明示”。1957—1958年间,毛泽东数次在公开场合评论曹操,这一举动为具有敏锐政治嗅觉的郭沫若意会,论战的发生便带有了二人“唱和”的意味。相较之下,探寻曹操论战的学术背景显得更有意义。论战的发生顺应了近代以来“替曹操翻案”的潮流,并与新中国成立初期学术界正在进行的众多热点问题交叉在一起。同时,经历了 1958年“史学革命”的学术界,有识之士将重新评价曹操作为打破沉闷学术空气的突破口,论战的发生提供了契机。论战发生后,争论的核心问题可以归结为“曹操能否超越阶级,推动历史进步”。在实际争论中,对曹操的评价及具体问题的讨论难以做到非此即彼,俨然一片混战,但大多学者都从不同程度上肯定了曹操的历史作用。在清理基本事实的基础上,才能以思想史的视角对“曹操论战”进行重新审视。概括地说,“曹操论战”从价值、立场与方法三个层面与1949年后历史理论的嬗变发生关联。从价值的角度看,论战首先冲击的是传统的儒家伦理。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的官方意识形态。在其影响之下,传统史学承担着社会教化的功能。因此,传统史家在历史研究中往往将价值判断置于事实判断之上。无论是从“正统史观”还是曹操个人道德的角度出发,曹操早已成为传统史学否定的对象。晚清近代以来历史进步观念的兴起,对传统史学以道德为本位的评价方式产生了冲击。社会进化论和唯物史观是历史进步观在近代中国前后相续的两种存在形态。新中国成立后,唯物史观成为主流历史观念。在“曹操论战中”,鲜明地呈现了历史评价的标准,由以政治伦理和个人道德为本位的“道德评价”,向以历史功绩为本位的“事功评价”的转移。从中可以看出“曹操论战”对儒家伦理史学解构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人民选择”与“正统观念”的对立、“客观效果”与“主观动机”的矛盾、“历史规律”与“个别人物”孰重孰轻等层面。在民族立场与阶级立场的视野下,“曹操论战”的思想史同样彰显出深刻的思想史意涵。站在“人民本位”的立场上,曹操的作为,尤其是镇压黄巾起义的“罪行”自然不能被宽恕。而站在民族本位的立场上,曹操统一北中国等历史功绩却无法忽视。“人民本位”思想的发展演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涵盖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共革命党人和学者对历史主体认识和探索的过程。毛泽东、郭沫若等人的相关论述表明,“人民本位”的实质就是“阶级本位”。在新中国成立后新的历史环境中,“人民本位”思想呈现出种种缺陷:这一历史观念已不能适应中国共产党从革命者到中华民族代表这一角色的转换。在历史研究中,对“人民本位”对“封建社会”的全盘否定存在着走向民族虚无主义危险。1959年“替曹操翻案”无疑可以视为执政党的思维方式从“人民本位”转向“民族本位”的具体表征。正是因为站在了民族的立场上,才对曹操作出了肯定的评价。只有在这个立场上曹操才能超越阶级,成为黄巾农民起义的继承者。郭沫若是从曹操对整个中华民族的贡献的角度而不是打击了侵略者的角度提出曹操应当是一个民族英雄的。也是从这个意义上,曹操攻打乌桓才有了民族融合的意义。在方法论视野下,“替曹操翻案”体现出新中国成立后史学研究领域,阶级观点与历史主义之间的博弈。阶级观点在传入中国之初,就由于其同情劳动人民的底层价值倾向产生偏差。新中国成立后更是变本加厉,在1958年“史学革命”中彻底走向绝对化。相对于传统史学对曹操评价的“旧案”,“阶级观点”对曹操否定的“新案”似乎更为牢固。正统主义史家从来没有将镇压农民起义作为曹操的一项罪状,相反,只有运用阶级观点研究历史的学者才作如是观。因此能否为镇压黄巾起义的曹操翻案成为论战中学者最为纠结的问题。也正因为如此,“曹操论战”不仅仅像学者通常认为的那样从客观上反对“史学革命”,而是从主观上就是对“史学革命”的反拨。更为明显的是,论战中反对阶级观点对曹操的否定,由为曹操翻案进一步扩展到为殷纣王、秦始皇、武则天其它封建统治阶级的帝王将相翻案,进而反对“打破王朝体系”的口号等等,都是反对阶级观点片面化的体现。在历史人物评价理论问题的讨论中,“曹操论战”坚持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形成的评价历史人物的历史主义方法,批判了论战中的“非历史主义倾向”,尤其是对个人在历史上地位肯定,对个人与人民群众在历史上作用关系的正确探讨,都带有对史学界错误倾向“纠偏”的意义。在新中国成立后大大小小此起彼伏、堪称波澜壮阔的论辩中,“曹操论战”只能算得上是其中一朵小小的浪花。前有1958年“史学革命”,后有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曹操论战”如何能不被淹没?更致命的是,“曹操论战”夹在二者中间,却并未能够“力挽狂澜”,扭转史学界一路向左的趋势。从这个意义上说,“曹操论战”对绝对化阶级观点的反拨只能算“昙花一现”。但我门不能因此就否定它在史学史上的贡献。“曹操论战”呈现出的自由民主的学术气氛十分难能可贵,不同社会身份的人群广泛参与其中,发挥了不同的作用。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史学界最热门的话题,曹操论战是一场大规模地运用唯物史观进行史学研究的实战演练,推动了唯物史观的普及运用,同时,它对阶级观点的反思,是对唯物史观发展的推动。在相关理论问题的讨论中,曹操论战对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历史人物评价、农民战争、古史分期等理论问题的深入,功不可没。在具体的研究中,曹操论战引发了建国后长达三十年曹操研究的高潮,进而带动了对汉末魏晋历史的研究。当然,这并不是说“曹操论战”无可指摘。如果是论战在史学史上的贡献是得大于失,那么它在思想史上却留下了相当严重的后果。“替曹操翻案”的对儒家伦理的批判导致了历史与伦理的决裂。曹操的许多行为,比如杀人、奸诈的个人品质,违反了人类的普世价值,是在任何历史时代、任何社会背景中都不值得被提倡的。历史进步标准也不能完全取代道德评价。传统史学的伦理教化功能无法全盘否定。马克思主义史学也并非与价值无涉。因此,重建史学与伦理的联系,重视史学中“史学伦理”的研究,应当成为史学理论研究中的重要内容。
王蕾[2](2020)在《论乡村治理法治化进程中的道德功能》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强调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我国乡村自治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与治理经验,并在治理实践中得以丰富与创新,是乡村治理的基础;法治是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乡村治理的应有之义,其既是乡村治理的结构性要素,也是乡村社会处于一种良好秩序状态的制度基石,是乡村治理的法律保障;德治是建立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的道德治理方式,贯穿于乡村治理的全过程,并成为新时代乡村践行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是乡村治理的价值支撑。在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中,“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要求三者有机融合与协同治理,而并非各行其道。法治与德治要以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自治为基础践行落实;自治与德治要以法治为根本遵循,将乡村治理纳入法治化轨道;自治与法治要以道德规范、道德精神等良善的道德元素维系与引领乡村治理。因此,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不仅是推进乡村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应然性需求,更是实现乡村治理有效性与追求善治目标的实然性路径。毋庸置疑,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结构中,法治与德治均是围绕提升自治水平与自治能力而深入展开的,正确认识法治与德治的关系及其在乡村治理中的实践逻辑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在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中,应形成德治与法治的良性互补关系,应用道德等“软性”或“隐性”规范有效支撑“硬性”或“显性”的法律制度。乡村治理法治化是法治要素在乡村治理领域的实践路径与运行机制,同时需要道德的滋润与支撑。在理论层面,道德为乡村治理法治化提供正当性证成;在实践层面,道德为乡村治理法治化奠定价值基础。从客体满足主体价值需求的角度来说,德治是解决乡村治理法治化实际问题的道德需要,而道德教育、道德激励、道德约束、道德引领、道德融合、道德评价等道德功能是实现这一“道德需要”的载体形式或具体方法。本文围绕乡村治理法治化的善治要求,将德治的价值性要素嵌入乡村治理的法治化进程中,在分析乡村治理道德现状的基础上,以道德价值、道德建构为向度,探讨道德引领、道德融合、道德评价之于乡村治理法治化的基本功能。因此,通过丰富乡村道德内涵,培育优良道德文化,形成充满时代新意的乡村道德规范,为乡村治理法治化奠定价值基础。通过德治与法治的融合发展,将法律规范的具体调整与道德规范的价值指引有机结合,完善乡村治理法治化。以道德需要作为切入点,通过道德的“利他性”评价机制,树立法治信仰并强化法治认同,将法治价值转化为乡村治理的道德力量,发挥法治在乡村治理体系中的保障作用。
谢曼曼[3](2020)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S省24所中小学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教师职业道德是判断和衡量教师职业行为规范和品质的主要依据,科学合理的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不仅可以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的践行能力和水平,还可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此,本研究以S省24所中小学校为例来探讨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状况,通过对S省24所中小学校进行实地的调研,发现目前中小学校在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方面做了一些尝试,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和作用,但在评价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从而导致评价工作流于形式。为了提高评价的有效性,笔者对评价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意见和建议。本论文一共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绪论。介绍了选题缘由、探讨了研究意义、梳理了国内外文献、阐述了研究设计。第二部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相关理论。首先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含义和特点进行了阐述,其次对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含义、原则、功能以及相应的理论基础进行了阐述。第三部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现状。首先阐述了教师对待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积极态度以及学校对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有效探索,其次分析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评价存在的问题:评价目的功利性比较明显、人性化淡漠;评价主体重他评、轻自评;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内容;评价方法重定量、轻定性;评价程序不健全等。第四部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评价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究其原因,主要受市场经济和多元文化的冲击、应试教育理念根深蒂固以及对教师职业道德评价问题的研究不够深入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第五部分,改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建议。针对目前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评价存在的问题,笔者分别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建议:正确看待评价的目的;合理分配评价主体所占的比重,重视教师自评;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内容;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规范和完善评价程序。
鄂丽美[4](2020)在《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办好学前教育、实现幼有所育,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党和政府为人民提供更优质教育资源的民心工程。其关系到亿万儿童的全面发展,关系社会和谐稳定,更关系党和国家的未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环节。幼儿园教师是幼儿教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影响幼儿园保教质量、幼儿的茁壮成长与健康发展。近年来,不断出现在网络新媒体平台中的虐童事件,使得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水平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引发了公众的热议。如何提升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水平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对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研究极其重要。论文运用文献研究、多学科交叉研究法以及调查研究法,对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重点阐述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及特点,明确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目的与基本内容。分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道德教育的理论以及中国共产党有关师德建设的思想,提炼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师德建设思想内容,作为本研究的理论支撑。第二部分梳理我国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发展历程。将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夕、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以及新时代我国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并深刻探讨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时代价值,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办好我国学前教育的基石,推进幼儿园教师专业的发展,带动社会道德环境的净化,促进幼儿园教师的全面发展。第三部分,运用调查研究法,对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及其建设状况进行实证分析。首先将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分为幼儿园教师的职业观、儿童观、保教观、自我发展观4个内容,12个维度,44个基本问题。然后,采取问卷与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式,掌握当前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状况的数据,将数据运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利用均值得出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整体状况。重点围绕调查的结果,分析当前我国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的法制化建设不足、园方教师管理机制不健全、幼儿师范学校职业道德教育不到位以及幼儿园教师对职业道德建设参与度不够,并在此基础上分析问题的成因,为对策的提出提供依据。第四部分,梳理和分析部分国家在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方面的经验与措施,主要总结和分析了美国、日本、韩国等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实践做法,挖掘可供我国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借鉴和参考的有益成分。第五部分,提出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具体路径。新时代背景下,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路径主要包括营造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建立健全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有效机制、完善幼儿园师范教育学校和幼儿园职业道德教育体系、激发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素质自我提升。使社会、学校、幼儿园以及幼儿园教师自身的主体性力量得到整合,共同促进我国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合理化、规范化与健全化发展。
薛子慧[5](2019)在《我国高等体育院校武术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文中研究指明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在学校体育及社会文化的建设方面具有其独特的意义。武术教育的质量是武术发展和传承的重要保障,武术教师是武术教育的立教之本,建立一套较完整、科学、系统的武术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武术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结合高等体育院校武术教师的职业道德现状与武术教师职业的特点对我国高等体育院校武术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相关研究,研究步骤如下:首先,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和专家访谈初步构建武术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指标,并根据指标设计专家调查问卷,运用德尔菲法对于问卷的指标进行初步筛选和再筛选,最终确立评价指标。其次,运用AHP层次分析法确立高等体育院校武术教师职业道德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并根据权重由大到小进行排序,最终制定出科学有效的高等体育院校武术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理论的梳理和数理统计的分析获得如下结论:(1)经过两轮专家调查确定了一个一级指标,六个二级指标,再根据六个二级指标确立了三十三个三级指标。(2)将筛选后的指标确立权重,根据它们的重要性排序,得出二级指标的思政水平所占的权重最高为0.364,其次分别是严谨治学、爱岗敬业、团结协作、教学态度、师生关系。根据研究需要通过武术教师职业道德指标体系中的三级指标作为观测点,通过三级指标具体可操作达到对于高等体育院校武术教师职业道德的定量评价。
祝大鹏,吴广宏[6](2018)在《体育道德评价对象、内容与标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体育道德评价是体育道德研究领域的重要研究主题。明确体育道德评价的对象、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对于体育道德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具有重要价值。研究认为体育道德评价的对象包括体育道德行为和体育道德品质;体育道德评价的内容包括体育道德认知、体育道德情感和体育道德行为;体育道德评价的标准包括具体标准、一般标准和根本标准三个不同层次的评价标准。
韩东屏[7](2018)在《论社会性道德评价及其现代效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会性道德评价是社会道德建设的一种重要手段。相对道德评价中的自我性道德评价,社会性道德评价是评价者对自身以外的他人、群体、社会进行的道德评价,因而承担着三个方面的任务。与其他有关人事的社会性评价相比,社会性道德评价具有大众性、随机性、不确定性、无程序性和无责任性的特点。社会性道德评价的标准即各种道德规范;社会性道德评价的实有方式主要有暗评和明评两种;社会性道德评价在客观上兼有道德教育和社会赏罚两个方面的功能;社会性道德评价对人的导向效用,取决于三种社会条件,即是否是熟人社会、是否是一元文化和人们是否具有较强的道德感。由于传统社会具备这三种条件,所以社会性道德评价的效用高。而现代社会由于既不是熟人社会,也不是一元文化,所以社会性道德评价的效用呈下降趋势。不过这个趋势并非不可逆转,通过采取举措就能恢复社会性道德评价的效用。
龚弦[8](2018)在《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职业道德是人们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基本准则,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有助于职业活动的有序开展,同时对规范社会秩序、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价值。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是职业道德的特殊表征,具有自身的行业特点。开展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评价研究对现有的会计职业道德理论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对各行业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且能促进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品质大力提升。当前,关于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研究的成果较多,但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评价的研究则较为鲜见。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在履行工作职责的过程中应当遵守的道德意识及应具备的职业技能,主要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等八个方面的内容,具有会计人员应具备专业的职业技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需要忠实履行职业的社会职能、会计人员面对多方面的复杂关系的特殊性。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评价主要有自我评价、内部评价及外部评价三种形式,评价目的的特定性、评价对象的特定性、评价标准的功利性及评价内容的多元化是其主要特征,规范准入资格、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勇于承担职业道德责任、严守会计法律法规是其特殊要求,评价目的、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标准、评价依据、评价方法是其主要构成要素。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评价既有重要的理论依据,又有重要的实践依据。理论上,我国古代,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经典作家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评价给予了相关论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从清正廉洁、客观公正、诚实守信、提高技能、强化学习等方面提出了关于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基本思想。实践上,因经济、社会、文化、政策及内部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使得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及职业道德评价都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评价,首先应遵守科学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其次,应加强制度和机制建设。在制度建设方面,要增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评价的法律治理、完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评价的操作系统、建立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评价的管理制度;在机制建设方面,要实现多元化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评价机制、完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评价监督机制及反馈机制。再次,构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评价指标的权重量化赋值。最后,针对具体的评价结果,应将其作为会计人员职业资格认证的首要前提、作为会计人员评优考核的重要依据以及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档案建设的核心内容。
张甜甜[9](2018)在《康德《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中道德评价思想研究》文中认为康德的道德哲学是规范伦理学的典范,《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以下简称《奠基》)是康德道德哲学的基础之作,其中包含了康德几乎全部的道德思考。书中通过围绕着“我应该做什么”从实践的角度回答了“人是什么”的问题。在康德那里,知性为自然立法,理性为自身立法。人作为有限的理性存在者,可以运用自身的理性为自己确立行动的法则。《奠基》中的道德评价思想就是这一观点的集中体现。从动机的角度来看,善的意志是行为道德的首要因素,是行为道德价值的源泉;从理性的角度出发,义务是善的意志在经验世界的表现,而道德法则是善的意志的法则,是我们行为道德的标准;从情感的角度来说,由道德法则产生的理性的敬重情感是行为道德的动力;从价值论的角度来讲,人作为最终极的目的是行为道德的依据;从理想性的角度评价,包含幸福与德性的至善是道德的终极追求。康德运用分析和综合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善的意志、义务、道德法则、敬重、人是目的以及至善这些纯粹的道德概念的阐释,从不同的角度系统地展现了其理想的道德体系。自由意志、灵魂不朽,上帝存在三大道德公设更是打通了纯粹的道德世界与经验世界的联系,使其道德评价理论具有深入人心的力量。同时,康德也在《实践理性批判》中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其道德评价思想。康德的道德评价思想虽然为我们的道德评价提供了参考,但也受到后世学者的批评与质疑。其理论的形式化、道德公设的不确定性、对人性本善的假定都备受诟病。但他无疑给我们道德评价问题提供了建设性的思考,对传统道德评价的突破、对人本身的尊重、对恶的预防与克服都为我们进行道德评价打开了一扇大门,这些我们也同样无法否认。面对当今社会复杂的道德情况,我们只有认真而严肃地对待康德的道德评价思想,才能更有针对性地解决我们的道德困境。
王涛[10](2018)在《道德评价的不对称性》文中认为本文以道德评价及其不对称性为中心,综合国内外研究现状,通过概念的辨析,探寻道德评价及其不对称性的原因(逻辑基础、现实基础),并结合元伦理学、规范伦理学及德性伦理学等学派特点从多维度、多层次进行综合评判,以指导人们规避道德相对主义、绝对主义陷阱,实现合情、合理的道德评价不对称性。首先,本文第二章《道德评价不对称性的学理解读》阐述了何为道德评价、何为不对称性以及何为道德评价不对称性?道德评价研究作为伦理学的重要内容与研究领域之一,一直以“对”与“错”、“善”与“恶”的道德评价与争论为中心,围绕着道德评价的对象、标准与方法形成了无数的观点与流派,展开了无尽的思想论战。而从国内伦理学界来看,对道德评价所持的一种代表性观点为,道德评价就是“在社会生活中人们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标准对自已或他人的行为进行的善恶判断和评论,表明褒贬态度”。道德评价主要涉及三方面内容:一是评价者,即作出道德评价的评价主体;二是评价对象,即接受道德评价的行为和事件;三是评价标准与评价方法,即道德评价如何进行,意为道德评价的依据。而道德评价也具备自身的独特特征:一是主观的普遍性;二是自发性;三是广泛的渗透性。它们直接说明了道德评价的多元性、广泛性,但也直接带来了道德评价的偏颇性、不对称性。具体道德评价中,道德评价以评价者与评价对象之间的关系区分为主体性道德评价与客体性道德评价,主体性道德评价是评价者以其自身的品格或行为作为评价对象;客体性道德评价则是评价者对其他人、团体、组织乃至社会作出道德评价,其目的是影响、引导、规范其他人、其他行为者的所作所为以及社会的道德倾向。论文还对何为不对称性做出了讨论,本文认为不对称性是指一方与另一方的不一致性,具体可以区分为:一是从量上区分,可分为某一方与另一方的不一致、某一方与某群体的不一致、某群体与另一群体的不一致、某群体与某一方的不一致;二是从质上区分,可以分为:强性质的不对称性,即两方或多方完全不一致,完全没有任何部分的类似交集;弱性质的不对称性,即两方或多方部分不一致,存在部分的类似交集;三是从类别上区分,可以分为:信息的不对称、语言的不对称、价格的不对称、知识的不对称、评价的不对称、结果的不对称,等等。另外,论文认为,道德评价的不对称性指:无论是基于评价者、评价对象还是评价标准给出的道德评价结果,都会由于出现自我与他人的不对称、动机与效果的不对称以及情感与理性的不对称造成道德评价整体的不对称性。道德评价不对称性具体可以区分为:基于道德评价主体的不对称性;基于道德评价对象的不对称性以及基于道德评价标准的不对称性。同时,第二章还特别指出了“道德评价的不对称性绝不等同于道德相对主义与道德绝对主义”,这是本文始终强调的重要观点。特别是现实生活中人们常把道德评价不对称性与道德相对主义混为一谈。要真正清晰地理解道德评价的不对称性,就要将其与道德绝对主义、道德相对主义区分开。道德评价的不对称性与道德绝对主义的主要区别在于:一是是否具有唯一性;二是是否具备可争议性;三是是否具有具体差异性。道德评价的不对称性与道德相对主义的最主要区别在于:一是从道德评价主体来看,道德相对主义者主张道德评价主体逻辑出发点就是“我”,而道德评价不对称性中道德评价主体既有“我”、又有他人的尺度,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二是从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来看,道德相对主义者主张道德评价结果都是主观性的,不可能得到普遍性、一般性的评价结果,而道德评价不对称却一方面突出了道德评价的特殊性,另一方面又突出了道德普遍性,是二者的统一;三是从合理性来看,道德相对主义不具有评价合理性或合理性不足,而道德评价不对称性中评价结果具备一定的合理性。其次,道德评价不对称性何以发生呢?本文第三章《道德评价不对称性的逻辑基础》主要是从元伦理学理论出发,意图找到道德评价不对称性发生的逻辑基础:一是从道德概念维度讨论了道德评价不对称性发生的逻辑基础。主要是通过对道德概念“善”与“正当”的分析来说明其与道德评价不对称性的关系;二是从道德判断维度讨论了道德评价不对称性发生的逻辑基础。主要是从道德判断的真假性、道德判断的普遍性以及道德评价的合理性等三个方面来论述道德评价的不对称性何以发生;三是从道德推理维度讨论了道德评价不对称性发生的逻辑基础。主要是从演绎式推理模式、归纳推理模式、直接推理模式、类比推理模式等四个方面来具体论述道德评价的不对称性何以发生。接着,本文第四章《道德评价不对称性的现实基础》具体讨论了导致道德评价不对称性的三个方面的现实因素:一是评价者,也即评价主体的观念、能力、情感等对道德评价不对称性发生的影响;二是评价对象,也即评价对象的清晰性、亲疏性、归属性、复杂性等对道德评价不对称性发生的影响;三是社会文化,也即社会风俗、社会舆论、社会价值标准、道德境遇及道德运气等对道德评价不对称性发生的影响。最后,本文第五章《道德评价不对称性的评判》要解决的是道德评价不对称性何以展开的问题:一是要确保评价尺度科学性、准确性、合目的性。首先,道德评价的科学性指道德评价要按照科学的、规范的程序操作;其次,道德评价的准确性可以从两个层面来把握,其一要求评价者(主体)要正确把握评价对象的组成、性质、内涵、类型、规律等内容和组成,另一方面要求评价主体对进行评价活动时所依据的评价标准与评价依据作出正确、客观地认识与理解。再次,道德评价的合目的性是性是指对评价对象特别是对行为者的评价要以人性为前提,尊重人格,把道德行为者的尊严和人格作为目的,而不仅仅作为手段,应重视道德行为、人品、德性的统一。二是要确保道德评价方式的合情、合理性,具体又可以分为自我道德评价合情、合理性和社会道德评价合情、合理性。要做到自我道德评价合情、合理性,首先,要选择用合理的道德评价标准,保持评价中立。其次,在道德的自我评价中,应发挥“良心”的作用。再次,应该努力培养评价者的道德信念、责任感和判断是非善恶的能力;而要做到社会道德评价的合情、合理性,首先,应该站在社会公众的立场进行评价。其次,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再次,增大评价的明晰度和公正度。第四,对评价结果有一定的补救措施;最后,是道德评价要注意动机、态度、手段、目的及效果的全面结合;三是要确保道德评价结论的合情、合理性。主要要做到:首先,道德评价主体、对象、标准与评价结论的关联统一性;其次,对道德评价结论的检验及修正;最后,对评价结论的完善。对道德评价结论的修正,其过程可以视为一方面把原先的评价作为客体再次进行评价,同时,以此再评价的过程使得原先的评价结论更为合情、合理,更为完善。总而言之,为了保证道德评价不对称性的合情、合理性,我们需要考虑多因素、多层次、多方面的合理因素,如合理的评价标准、大量的评价信息、评价主体的评价能力、评价内容的恰当性,等等。
二、略论道德评价标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略论道德评价标准(论文提纲范文)
(1)“替曹操翻案”:1959年前后历史理论的变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本文的思路与创新点 |
第一章 1959年“曹操论战”概说 |
第一节 “替曹操翻案”的背景 |
一、从《蔡文姬》的创作动机说起 |
二、“主席的提示” |
三、毛泽东“替曹操翻案”的用意探究 |
第二节 “曹操论战”的内在理路 |
一、近代以来“替曹操翻案”的潮流 |
二、“曹操论战”发生的学术环境 |
三、史学界“拨乱反正”的突破口 |
第三节 “曹操论战”的过程 |
一、酝酿: 从文学讨论入手 |
二、开战: “翻案者”的理论立场 |
三、对垒: “反对者”的逻辑 |
四、混战: 具体问题的讨论 |
五、下沉: 学术圈外的讨论 |
第二章 价值: 从道德评价到事功评价 |
第一节 传统史学与儒家伦理 |
一、历史与道德的悖论 |
二、传统史学的儒家伦理特色 |
第二节 从“道德”到“事功”: 历史人物的评价标准 |
一、历史进步观对道德评价的冲击 |
二、论战中曹操评价标准的转换 |
三、辩证法: “全面地”评价历史人物 |
第三节 “曹操论战”对儒家伦理史学解构的影响 |
一、“人民选择”与“正统观念”的对立 |
二、“客观效果”与“主观动机”的矛盾 |
三、“历史规律”与“个别人物”孰重孰轻 |
第三章 立场: 从人民本位到民族本位 |
第一节 1949年后思想转移的背景 |
一、从革命者到中华民族的代表者 |
二、民族史观与阶级史观的张力 |
第二节 “人民本位”的实质——阶级本位 |
一、平民主义: 毛泽东人民观的根本特征 |
二、“帝王本位”的反面: 郭沫若人民本位思想 |
三、“人民本位”史观与唯物史观的内在冲突 |
第三节 从“阶级”到“民族”: “替曹操翻案”的立场 |
一、民族与阶级视野下的曹操 |
二、“曹操打黄巾”: 对“人民立场”的商榷 |
三、“曹操打乌桓”: “民族英雄”论何以成立 |
第四章 方法: 从阶级观点到历史主义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后阶级观点的绝对化 |
一、底层倾向与阶级观点的中国化 |
二、阶级观点的深化与偏向 |
三、伦理主义: 绝对化阶级观点特征 |
第二节 “曹操论战”中对阶级观点的反拨 |
一、“新案”难翻: 阶级观点对曹操的根本否定 |
二、隐晦批评: 对阶级分析的纠偏 |
三、直接反拨: 遏制“史学革命” |
第三节 “曹操论战”中“历史主义”与“非历史主义”讨论 |
一、历史人物评价的历史主义方法 |
二、论战中对历史主义评价人物方法的运用 |
三、论战中对“非历史主义”的批评 |
第五章 “曹操论战”的评价与反思 |
第一节 “曹操论战”在史学史上的失与得 |
一、对阶级观点的反思“昙花一现” |
二、学术氛围与论战群体自由广泛 |
三、理论问题与具体研究的推进 |
第二节 历史与伦理的决裂:曹操论战的最大困惑 |
一、曹操论战的思想史后果 |
二、马克思主义史学的道德维度 |
三、“史学伦理”: 重建历史与道德的联系 |
结语 |
一、论战对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纠偏” |
二、论战后历史观念的转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论乡村治理法治化进程中的道德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提出与选题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选题的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学术史梳理 |
二、国内研究学术史梳理 |
三、学术史的简要评述 |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方法、创新之处及重难点 |
一、研究的基本思路 |
二、主要研究方法 |
三、研究的创新之处 |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 |
第二章 相关基本概念的梳理分析 |
第一节 社会治理与乡村治理 |
一、社会治理的概念 |
二、乡村治理的概念 |
第二节 自治、法治、德治的概念 |
一、自治的概念 |
二、法治的概念 |
三、德治的概念 |
第三节 善治、法治化、乡村治理法治化的概念 |
一、善治的概念 |
二、法治化的概念 |
三、乡村治理法治化的概念 |
第四节 道德需要与道德功能 |
一、道德需要的内涵 |
二、道德功能的内涵 |
三、法治化进程中的道德功能 |
第三章 乡村治理法治化进程中的道德引领功能 |
第一节 道德观念与乡村治理法治化 |
一、道德观念的内涵 |
二、乡村的消极道德观念 |
第二节 道德规范与乡村治理法治化 |
一、道德规范的内涵 |
二、乡村道德规范的演变发展 |
第三节 道德文化与乡村治理法治化 |
一、道德文化与法治文化 |
二、乡村道德文化的现况 |
第四章 乡村治理法治化进程中的道德融合功能 |
第一节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概述 |
一、法律与道德的关系理论 |
二、法律与道德的融合关系 |
第二节 法律与道德的融合治理机制 |
一、法律与道德的价值融合机制 |
二、法律与道德的实践融合机制 |
第三节 乡村法治与德治的融合发展 |
一、乡村法治与德治融合的内在逻辑 |
二、乡村法治与德治融合的实践路径 |
第五章 乡村治理法治化进程中的道德评价功能 |
第一节 乡村治理法治化的道德评价概述 |
一、道德评价 |
二、乡村治理法治化中的道德评价 |
第二节 乡村治理法治化的道德评价成因 |
一、彰显法治价值的需要 |
二、维护司法公正的需要 |
第三节 乡村治理法治化的道德评价内容 |
一、基础内容:法治认同与自觉守法 |
二、核心内容:涉及纠纷解决的公正司法 |
三、目标内容:实现乡村善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 |
(3)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S省24所中小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1.2.2 国外文献综述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及过程 |
1.3.3 研究方法 |
2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相关理论 |
2.1 教师职业道德的概述 |
2.1.1 教师职业道德的含义 |
2.1.2 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 |
2.2 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概述 |
2.2.1 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含义 |
2.2.2 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原则 |
2.2.3 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功能 |
2.2.4 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理论基础 |
3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现状 |
3.1 教师对待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积极态度 |
3.2 学校对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有效探索 |
3.3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评价存在的问题 |
3.3.1 评价目的功利性比较明显、人性化淡漠 |
3.3.2 评价主体重他评、轻自评 |
3.3.3 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内容 |
3.3.4 评价方法重定量、轻定性 |
3.3.5 评价程序不健全 |
4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评价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1 受市场经济、多元文化的冲击和影响 |
4.2 应试教育理念根深蒂固 |
4.3 对教师职业道德评价问题的研究不够深入 |
5 改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建议 |
5.1 正确看待评价的目的 |
5.2 合理分配评价主体所占的比重,重视教师自评 |
5.3 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内容 |
5.4 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
5.5 规范和完善评价程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2 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基本理论概述 |
2.1 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研究的相关概念 |
2.1.1 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及特点 |
2.1.2 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内涵及目的 |
2.2 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基本内容和主体 |
2.2.1 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基本内容 |
2.2.2 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主体及其关系 |
2.3 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研究的理论指导 |
2.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道德教育的思想 |
2.3.2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有关师德建设的思想 |
2.3.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思想 |
2.4 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研究的理论基础 |
2.4.1 思想政治教育要素论 |
2.4.2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 |
2.5 本章小结 |
3 新中国成立以来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发展历程及时代价值 |
3.1 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发展历程 |
3.1.1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夕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
3.1.2 改革开放新时期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
3.1.3 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新趋向 |
3.2 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时代价值 |
3.2.1 办好我国学前教育的基石 |
3.2.2 推进幼儿园教师专业的发展 |
3.2.3 带动社会道德环境的净化 |
3.2.4 促进幼儿园教师的全面发展 |
3.2.5 助推形成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风气 |
3.3 本章小结 |
4 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及其建设状况的调查分析 |
4.1 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状况调查问卷的设计与检验 |
4.1.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4.1.2 调查问卷信度与效度的检验 |
4.2 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状况调查 |
4.2.1幼儿园教师的职业观调查分析 |
4.2.2 幼儿园教师的儿童观调查分析 |
4.2.3 幼儿园教师的保育观调查分析 |
4.2.4 幼儿园教师的自我发展观调查分析 |
4.2.5 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状况的整体性分析 |
4.2.6 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状况的差异性分析 |
4.3 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
4.3.1 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的法制化建设不足 |
4.3.2 幼儿园职业道德建设及教师管理机制不健全 |
4.3.3 幼儿师范学校职业道德教育不到位 |
4.3.4 幼儿园教师对职业道德建设参与度不够 |
4.4 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问题的成因 |
4.4.1 社会转型引发价值变迁的影响 |
4.4.2 幼儿园教师自身素质弱化 |
4.4.3 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人本精神缺乏 |
4.4.4 学校缺乏正确的管理方法与教育理念 |
4.5 本章小结 |
5 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国外实践 |
5.1 美国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
5.1.1 美国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基本情况 |
5.1.2 美国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
5.2 日本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
5.2.1 日本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基本情况 |
5.2.2 日本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主要措施 |
5.3 韩国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
5.3.1 韩国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基本情况 |
5.3.2 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主要措施 |
5.4 本章小结 |
6 我国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及具体路径 |
6.1 我国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 |
6.1.1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 |
6.1.2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引领 |
6.2 积极学习和借鉴国外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有益经验 |
6.2.1 完善以民主法制为核心的幼儿园教师师德规范 |
6.2.2 从实际出发避免职业道德建设目标过于理想化 |
6.2.3 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要循序渐进 |
6.3 我国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具体路径 |
6.3.1 加强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制度设计 |
6.3.2 为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及道德环境 |
6.3.3 加强幼儿园的教育管理及培训 |
6.3.4 完善幼儿师范学校和幼儿园职业道德教育 |
6.3.5 激发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素质自我提升的动力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5)我国高等体育院校武术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选题的目的意义 |
1.2.1 选题目的 |
1.2.2 选题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研究现状 |
2.1.1 关于教师职业道德的相关研究 |
2.1.2 关于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体系的相关研究 |
2.1.3 关于武术教师职业道德的相关研究 |
2.2 国外研究现状 |
2.2.1 教师职业道德的相关政策 |
2.2.2 关于教师职业道德的相关研究 |
2.2.3 教师职业道德评价问题的研究 |
2.3 文献综述述评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对象、方法和技术路线 |
3.1.1 研究对象 |
3.1.2 研究方法 |
3.1.3 技术路线 |
3.1.4 研究的相关界定 |
3.2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3.2.1 研究重点 |
3.2.2 研究难点 |
3.2.3 研究创新点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新形势下武术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特征 |
4.1.1 人文特征 |
4.1.2 时代特征 |
4.1.3 兼容特征 |
4.2 武术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4.2.1 科学性原则 |
4.2.2 全面性原则 |
4.2.3 独立性原则 |
4.2.4 可操作性原则 |
4.2.5 目标一致性原则 |
4.3 高等体育院校武术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3.1 武术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 |
4.3.2 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内容分析 |
4.3.3 指标的筛选过程 |
4.3.4 指标权重的确立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建议 |
附录 |
附录A 关于高等体育院校武术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现状调查报告 |
附录B 高等体育院校武术教师职业道德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C 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D 构建高等体育院校武术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指标体系调查问卷 |
附录E 武术教师职业道德评价各指标相对重要性专家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体育道德评价对象、内容与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体育道德评价对象 |
1.1 道德行为 |
1.2 道德品质 |
2 体育道德的评价内容 |
2.1 体育道德认知 |
2.2 体育道德情感 |
2.3 体育道德行为 |
3 体育道德评价的标准 |
3.1 体育道德评价的具体标准 |
3.2 体育道德评价的一般标准 |
3.3 体育道德评价的根本标准 |
3.4 体育道德评价三层次标准的有机联系 |
4 小结 |
(8)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评价概述 |
第一节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 |
一、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基本内涵 |
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 |
三、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特殊性 |
四、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重要作用 |
第二节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评价 |
一、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评价的基本内涵 |
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评价的基本形式 |
三、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评价的主要特征 |
四、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评价的特殊要求 |
第三节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评价的主要构成要素 |
一、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评价目的 |
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评价主体与评价客体 |
三、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评价指标体系 |
四、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评价标准 |
五、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评价依据 |
六、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评价方法 |
第二章 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评价的主要依据 |
第一节 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评价的理论依据 |
一、我国古代关于财计人员职业道德评价的相关论述 |
二、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财经人员职业道德评价的相关论述 |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关于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评价的相关论述 |
第二节 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评价的实践依据 |
一、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三、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评价的必要性 |
第三章 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评价的基本思路 |
第一节 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评价的基本原则 |
一、科学性原则 |
二、主体性原则 |
三、全面性原则 |
四、客观性原则 |
第二节 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评价的制度建设 |
一、增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评价的法律治理 |
二、完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评价的操作体系 |
三、建立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评价的管理制度 |
第三节 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评价的机制建设 |
一、实现多元化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评价机制 |
二、完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评价监督机制 |
三、完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评价反馈机制 |
第四节 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设 |
一、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评价指标的选取 |
三、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评价指标权重的设置 |
四、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评价指标量化分级 |
五、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评价的案例分析 |
第五节 强化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评价结果的运用 |
一、将评价结果作为会计人员职业资格认证的首要前提 |
二、将评价结果作为会计人员评优考核的重要依据 |
三、将评价结果作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诚信档案建设的核心内容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A: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评价问卷调查 |
附录B: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评价指标专家调查咨询问卷 |
附录C: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评价各级指标相对重要性专家调查咨询问卷 |
(9)康德《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中道德评价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 |
第一章 康德道德评价思想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来源 |
第一节 康德道德评价思想的时代背景 |
一、康德生活时代的德意志的社会状况 |
二、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
第二节 康德道德评价思想的理论来源 |
一、柏拉图的理念论 |
二、亚里士多德伦理学 |
三、莱布尼茨—沃尔夫体系 |
四、卢梭的良心论 |
五、休谟的情感主义道德观 |
第二章 《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中的道德评价思想 |
第一节 道德评价思想的内容 |
一、动机的角度——善的意志 |
二、理性的角度——义务及道德法则 |
三、情感的角度——敬重 |
四、价值论的角度——人是目的 |
五、理想的角度——至善 |
第二节 道德评价思想产生的可能条件——道德公设 |
第三节 道德评价思想的价值 |
一、有助于防范与克服恶 |
二、有助于确立道德责任 |
第四节 道德评价思想的特征 |
一、理论特征 |
二、方法特征 |
第五节 《实践理性批判》中道德评价思想的新发展 |
一、《实践理性批判》中道德评价思想的内容 |
二、《实践理性批判》中道德评价思想的方法论 |
三、《实践理性批判》和《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中道德评价思想的比较 |
第三章 《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中道德评价思想的评述 |
第一节 道德评价思想的积极方面 |
一、建立普遍必然性的道德评价理论 |
二、以人为目的构建人本主义式的道德理论 |
三、在批判功利主义的基础上构建规范伦理理论 |
第二节 道德评价思想的局限性 |
一、人性本善的假设面临拷问 |
二、自由在知识领域的不可知性 |
三、缺乏进入经验世界的动力 |
四、对感性因素的忽视 |
第三节 道德评价思想的启示意义 |
一、构建道德理想 |
二、以人为中心的人本主义思想 |
三、道德评价思想的理论意义 |
四、对我国道德教育的现实意义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道德评价的不对称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道德评价不对称性的缘起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本文研究的研究视角、基本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道德评价不对称性的学理解读 |
第一节 何为道德评价 |
一、道德评价的内容 |
二、道德评价的特征 |
三、道德评价的形式 |
第二节 何为道德评价的不对称性 |
一、道德评价不对称性的含义及类型 |
二、道德评价不对称性的具体表现 |
三、道德评价不对称性与道德绝对主义、道德相对主义 |
第三节 道德评价不对称性的案例分析 |
第三章 道德评价不对称性的逻辑基础 |
第一节 道德评价概念及其不对称性 |
一、道德概念与道德评价 |
二、道德概念“善”与道德评价的不对称性 |
三、道德概念“正当”与道德评价的不对称性 |
第二节 道德判断及其不对称性 |
一、道德判断的真假性问题及其不对称 |
二、道德判断的普遍性问题及其不对称 |
三、道德判断的合理性问题及其不对称 |
第三节 道德评价中推理的不对称性 |
一、道德评价中的推理类型 |
二、道德评价中推理的不对称性 |
第四章 道德评价不对称性的现实基础 |
第一节 评价者与道德评价不对称性 |
一、评价者道德观的影响 |
二、评价者评价能力的影响 |
三、评价者情感的影响 |
第二节 评价对象与道德评价不对称性 |
一、评价对象清晰性的影响 |
二、评价对象亲疏性的影响 |
三、评价对象归属性的影响 |
四、评价对象复杂性的影响 |
第三节 社会文化与道德评价不对称性 |
一、社会风俗、禁忌及戒条的影响 |
二、社会舆论的影响 |
三、社会价值标准的影响 |
四、道德情境的影响 |
五、道德运气的影响 |
第五章 道德评价不对称性的评判 |
第一节 重申“道德评价不对称性绝不是道德相对主义” |
第二节 如何确保道德评价不对称性的合情、合理性 |
一、道德评价尺度合情、合理性的保障 |
二、道德评价方式合情、合理性的保障 |
三、道德评价结论合情、合理性的保障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略论道德评价标准(论文参考文献)
- [1]“替曹操翻案”:1959年前后历史理论的变动[D]. 张晓鹏. 山东大学, 2021(10)
- [2]论乡村治理法治化进程中的道德功能[D]. 王蕾. 江苏大学, 2020(06)
- [3]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S省24所中小学校为例[D]. 谢曼曼.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4]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研究[D]. 鄂丽美.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1)
- [5]我国高等体育院校武术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D]. 薛子慧. 北京体育大学, 2019(01)
- [6]体育道德评价对象、内容与标准研究[J]. 祝大鹏,吴广宏. 山东体育科技, 2018(03)
- [7]论社会性道德评价及其现代效用[J]. 韩东屏. 中州学刊, 2018(06)
- [8]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评价研究[D]. 龚弦. 吉首大学, 2018(02)
- [9]康德《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中道德评价思想研究[D]. 张甜甜. 河南科技大学, 2018(11)
- [10]道德评价的不对称性[D]. 王涛. 湖北大学, 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