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刊编排格式改版说明(论文文献综述)
随睿[1](2020)在《造就“新农民” ——民国乡村建设运动中《农民》报对农民形象的建构(1925-1932)》文中认为《农民》报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份专门为农民刊行的报纸,于民国乡村建设运动时期的1925年3月1日创办,初期为旬刊,第7卷起改为周刊,1932年7月16日停刊,再于1934年12月31日复刊,后因战事辗转内迁直至终刊。作为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乡村教育部创办的农民读物,该报在农民教育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所累积的大众传播实践经验也对我国农民报刊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将《农民》报视为一份具有启蒙性质的农民读物,选取1925-1932年的报刊文献资料,结合平教会同人的乡建思想和编辑团队的办报理念,通过研究该报对于民国时期农民群体的认识和形象塑造,来探讨《农民》报怎样向传统农村展现“新”与“旧”之间的矛盾冲突?如何将知识精英的乡村现代化改造理念输送至“无知无识”的农民?在这颇具创新性的启蒙实验中,《农民》报自身有何发展演变,这种变化背后是否有“下乡博士”与底层乡村社会的互动需求?并试图透过《农民》报深入探寻农民报刊的生发境遇,以及在时代背景和救亡图存呼唤之下报刊与社会的关系。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研究缘起、研究意义与目的、相关研究综述、研究方法与思路、研究的创新点等内容,对研究方案作出充分论证。第二章,笔者简要介绍了时代背景,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乡村建设运动进行简要交代,论述了《农民》报的创办宗旨、发展流变及栏目设置,分析了该报从“乡村教育者”向“农民机关报”转变的努力及意义,并重点考察了该报的主持人群体。《农民》报社各职皆由平教会同人担任,这批“下乡博士”具有双重角色,他们既受晏阳初等乡建领袖的感召而来,又通过办报向农民读者宣扬乡建理念。在定县的乡建活动中,他们的办报理念不断得到补充发展,这种办报实验反过来也推进了乡村改造工作。第三、四章则通过对《农民》报(1925—1932)文献资料的分析爬梳,结合报社同人的办报理念,来分析该报呈现的“旧农民”和“新农民”各自的特质与内涵,并归结出在这一过程中,该报作为乡村新媒体所采取的形象建构方式。第三章论述了《农民》报运用“耻化”叙事策略建构了“愚、穷、弱、私”的“旧农民”形象,该报希望通过明耻教识来向读者揭示当时中国之困苦、农民之艰苦,以此促使农民群体的自省。第四章沿着前章思路,进一步分析报社同人想象中的具备“知识力、生产力、健康力、团结力”的“新农民”形象,且在这一反向价值建构的过程中,该报作为首份农民报刊创新性地使用了“立典型”的宣传方法,通过塑造新时代的改良理想向读者提示现代农民应有的素质,并引起农民务实发展的自觉。第五章,立足前两章《农民》报对“旧农民”与“新农民”的形象建构过程分析该报如何“化农民”,即培养农民成为新的社会力量进行乡村自治,同时依据报刊栏目内容从文艺、生计、卫生、公民等四个维度考察《农民》报所做的本土化尝试,并详细阐述在这一过程中所凸显的“农民化”表达方式。结语部分则立足民国乡村建设的时代背景,从实验式办报这一角度出发,来归纳探讨《农民》报如何通过建构农民形象来达成“造就新农民”的终极目标,并基于《农民》报由“乡村教育者”向“农民机关报”的变迁,勾勒出《农民》报作为我国第一份农民报刊的成长历程,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应照了“下乡博士”与底层农村社会的双向互动关系。
雷露[2](2020)在《《小溪流》的办刊特点及其发展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溪流》创刊于1980年春,至今已有40年的发展历程。以“小小溪流”“大诗人小诗人”等旗帜性栏目展现了办刊特色、铸就了核心竞争力,是目前湖南省内唯一的纯文学少儿期刊。作为湖南省作家协会主办的少儿刊物,《小溪流》以“培养文学新人为己任”,一直坚持“学习语文的助手,练习写作的向导,课外读物的乐园”的办刊宗旨,刊载精美童话,可读性强,文字充满奇思妙想,插画精心设计,贴近目标读者,与文字完美结合,营造梦幻般的童话世界。刊发学生习作,激发其文学想象,提高写作能力。开设“作文辅导”栏目,引导小读者在轻松有趣的阅读中掌握正确的写作技巧。刊发名家名作,拓展小朋友课外阅读量,使之在文学阅读中发现生活乐趣。与时俱进,培养优秀少儿作者,定期推出新作,从而形成了自身独有的内容特色。《小溪流》在时间和风雨的打磨下逐渐成为享誉全国的少儿文学刊物,亦成为广大少年儿童读者、教师以及家长的良师益友,影响力和美誉度俱佳,是一本地道的学生启蒙文学刊物。基于儿童文学发展大潮、少儿阅读需要以及期刊的地理文化布局的特点等期刊媒介发展背景,《小溪流》经历了筹办创刊、稳定发展和全面改版三个阶段,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新的历史阶段。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小溪流》坚持“内容为王”,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办刊特点,以其独树一帜的办刊宗旨、与众不同的编辑风格以及独具匠心的栏目设置等内容特色,立足湖南,面向全国,打造湖湘特色儿童文学,团结一批湖南知名儿童文学作家,着力培养儿童文学新秀,构建少儿文学期刊品牌。在形式方面,《小溪流》的封面设计极具特点,封面形象具有时代特色、版式编排体现儿童需求、图文搭配彰显视觉魅力,形成个性鲜明的整体风格。较之于省级刊物《少年文艺》(江苏版)和省内少儿刊物《小学生导刊》,《小溪流》贴近湖湘大地,定位明确,注重培养少儿作者,且装帧设计体现目标读者需求,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如今面临新的媒介环境的挑战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小溪流》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面对其同质化竞争严重、期刊推广方式过于单一、少儿读者需求待进一步适应、与新媒体融合发展不够等不能回避的一系列问题,《小溪流》必须把人才作为提升期刊核心竞争力的支撑,努力培养优秀的少儿期刊编辑;坚持“读者至上”原则,贴近少儿读者,拓展读者群体,满足少儿多元化需求;坚持“内容为王”的总原则,打造内容品牌,确保刊物的鲜明特色和内容质量;发掘原创的少儿文学作者,不断为刊物注入新鲜血液;依托出版集团组建社刊群,实现优势资源互补;通过开发电子版期刊,实现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不断壮大自身力量,增强经营意识,突破传统的少儿期刊营销模式,有效实施品牌战略,提升市场竞争力。
武张胜男[3](2020)在《《西北文化日报》副刊与西安城市文化研究(1931-1937)》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30年代以后,久经兵荒与灾害之苦的西安城终于获得一丝喘息之机,开始进入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黄金时期。西安这一时期在社会各方面都开始涌现出新面貌,发生在此时期的办报热潮就是表现之一。《西北文化日报》作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西安最具影响的报纸之一,诞生在此时。报纸与城市相遇,副刊作为报纸的一部分,深受城市文化的影响,它不仅反映城市的日常生活,更通过对社会公共议题的建构来引领城市文化,是研究西安城市面貌与城市文化的重要资料。本文围绕近代与西安产生诸多勾连的报纸副刊,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结合大量史料,从《西北文化日报》产生的社会情境、报纸的发展脉络、报人的办报实践、副刊对城市生活的书写以及副刊对社会公共议题的建构这几部分内容出发,尝试探寻《西北文化日报》副刊与西安城市文化间的互动关系。研究发现,反侵略、求生存与现代化是这一时期西安城市发展的时代主题,亦是西安城市文化和《西北文化日报》副刊的主题。在城市日常生活的书写上,副刊展现了城市中各个阶层的生活百态,人们在享受新式资料、体验摩登生活的同时,城市中的弱势群体是城市发展的另一面,灾民与人力车夫是报人们关注的重点。与此同时,城市的休闲娱乐趋向多元,新旧娱乐的角逐体现着传统与现代交织的复杂图景。副刊作为报纸的一部分,它还是一个开放的文化空间,报纸副刊编辑以版面为纽带,联系着知识分子与社会公众,成为妇女争取自身权益、探讨城市公共卫生建设以及发表爱国言论的平台。副刊在反应城市面貌的同时,也在推动并引领着城市与城市文化的发展。《西北文化日报》副刊从不同的角度建构和展现了西安的城市文化和社会生活,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西安民众思想观念的转变,呈现了城市文化的多样性,是我们概览20世纪30年代西安城市文化的鲜活文本。
蒋露[4](2020)在《选刊选本视域中的莫言小说》文中研究指明现今莫言研究正如火如荼,甚至还出现许多探索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原因的论文。可以确定的是,莫言从默默无闻的新人作家到蜚声世界文坛的着名作家的转变是经过了时代的重重筛选。因此,读者的选择、文学批评的开展以及文学史的记录都被用以研究对莫言成名的影响。本文将从选学(选刊、选本)视域独特的遴选特点去探究莫言小说在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新世纪以来的发展,具体结合不同年代的文学背景和选刊、选本的发展情况去论证选刊、选本对莫言小说的影响。在80年代国内文学热下,文坛出现了大量良莠不齐的文学作品。文学选刊作为披沙拣金的把关者,从浩如烟海的小说作品中发掘莫言小说并对其进行多次推介,其中《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等作品的推介最为成功,引起了文学界热烈讨论。文学选本则从另一个侧面展现出80年代莫言小说的创作实绩。选本选家以专业的文学知识和不同的审美取向选录出可以代表本时期小说创作实绩的莫言小说。其中年选、争鸣选本、思潮选本以各自不同的选录标准收录了《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红蝗》等小说。从这些被选刊、选本选择的莫言小说中,我们能看到,80年代新人作家莫言抓住文学新变的创作热潮,勇于尝试,创作出了在当时独具一格的小说作品。80年代的莫言小说得益于文学选刊的慧眼发掘和推荐,引起学界争论,从而获得广泛关注。90年代多元的文学格局,使得在80年代被视为“离经叛道”的几篇莫言小说,在本时期得到了更为公正的对待。一方面,文学选刊销量走低,业内掀起改版潮,多家小说选刊将“吸引读者的好作品”作为重要选稿标准。由此,莫言本时期的小说《沈园》《牛》《白棉花》等故事性较强的作品被选刊重点选载。另一方面,收录莫言小说的选本新增经典选本和精品选本,特别是《红高粱家族》《透明的红萝卜》被收入经典选本,对莫言而言,这代表着各专业学者对其小说价值和影响的认证。进入新世纪,纯文学边缘化愈演愈烈,文学选刊以自身的影响力已经难以带来更多的销量,因此借用早前发掘、培养成功的文学作家名气,以转载文学名家作品的形式,吸引大众读者关注,而莫言正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名家。莫言小说不仅在新世纪前十年收获了一系列国内外文学大奖,还在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本时期文学选刊与莫言小说形成较为明显的互推关系,这也正是莫言“反哺”选刊的表现。而文学选本受市场经济影响,“名家崇拜”现象严重,以年选和教材选本为例,收录莫言小说的选本数量激增。
孙佳路[5](2020)在《《看电影》趣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看电影》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及大众文化转型时期的产物。它是在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下,期刊业开始市场化进程的过程中,以市场为导向,以趣味为策略,由文学类期刊成功进行变身的通俗娱乐类电影期刊。曾打着“中国影迷第1刊”口号的《看电影》,坚持以电影为灵魂,以受众为中心,以客观体现电影工业现状为己任。同时,在面对网络媒介的强力冲击和大众阅读方式发生改变的情况下,《看电影》能够审时度势,整合媒介资源,多次进行改版,成为21世纪以来发展较为迅速的通俗娱乐类电影期刊之一。它的迅猛发展,一方面体现了营销团队的经营管理能力和战略决策能力;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其适应大众审美文化变迁的趣味传播。本文以《看电影》为研究对象,在市场经济、文化转型与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对期刊的发展历程、出版形态和文本进行梳理和阐释。并在综合吸收大众传播学、社会学、美学、电影学等学科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看电影》趣味的生成、发展和演变的背景、过程与原因。力图揭示社会和文化转型时期我国大众娱乐期刊的发展策略和大众审美趣味与媒介发展的关系。论文主体分为五章:第一章从历史的角度对中国电影期刊的发展历程和《看电影》的创刊时机、出版形态、改版状况进行阐述。电影作为第七艺术,其艺术形态,创作手段,表现主题在很大程度上受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方面的影响。中国电影期刊是伴随着中国电影的发展而发展的,它既是中国电影发展史的记录者,又是中国电影发展史的见证者。它一方面展示着电影的时代特征,另一方面也书写着社会的文化变迁。通过对中国电影期刊发展史的爬梳,阐述不同时期中国电影业的发展形态,意趣风尚及电影期刊对不同时期社会文化思潮的助推,为当代电影期刊的研究提供依据。与此同时,引出于20世纪90年代末社会文化转型时期成功改版的《看电影》。通过对《看电影》创刊背景及发展历程的梳理,分析其迅速脱颖而出,占领大部分读者市场的原因,以及其如何在信息变革时期、阅读方式发生改变的大环境下,抓住时代特征,进行生存策略的演化。为接下来的趣味研究做好铺垫。第二章分别从静态和动态的视角,讨论《看电影》趣味的生成、演变及与趣味群体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其趣味生成和传播的内在逻辑,进一步考察趣味与文化语境之间的关系,探究其媒介发展的策略。20世纪90年代,传统媒介由大众传播向分众化传播转型。这种改变使得传播媒介与受众之间形成了以趣味为核心的互动模式。因此,对《看电影》趣味的生成研究,要将其还原到具体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中,分析促使其趣味生成的外部动力因素和内在传播逻辑。这种动因和逻辑既是现实的,又是空间历史的。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看电影》采取了受众定位策略,锁定自己的目标受众群体,并通过对目标受众群体和趣味群体进行趣味层面的互动,引导和型塑,来建构富有时代性审美风尚的趣味文化。随着媒介传播形态的改变,传统媒介趣味与受众趣味趋向异化。作为媒介和文化商品的《看电影》在时代的变革中,所呈现和传播的趣味也相应地发生了改变与创新,这亦是一种生存策略的体现。第三章以当代视觉传播和文化消费为视角,以期刊封面为主要研究对象,分别从期刊封面的设计、图片的审美趣味、版式中的电影味三个方面,讨论《看电影》作为文化商品的趣味呈现。在大众文化审美形态由日常生活审美化向审美日常生活化过渡的视觉文化消费时代。对于大众期刊,文字逐渐被图像僭越。“读图时代”到来,期刊的外在符号系统,即期刊的封面、版式设计成为适应视觉消费的主要手段。电影期刊相较于其他类型期刊,有着得天独厚的图片资源。《看电影》的封面从创刊之初就极具视觉冲击力,当然这也成为其快速占领读者市场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看电影》封面和版式设计变迁的过程中,既体现了期刊作为文化商品的时尚趣味,又体现出了期刊的定位和审美趣味的变迁。第四章以期刊创刊时的社会文化转型为背景,大众审美形态为前提,以期刊的内在传播符号——栏目为研究对象,探讨《看电影》作为媒介的趣味呈现。分析期刊随电影发展和文化变迁所折射出的媒介趣味。在媒介快速发展时期,被当代传播媒介型塑的趣味群体普遍具有娱乐性、大众性、时尚性的消费特征。通俗娱乐类电影期刊恰好反映出大众的这些趣味特征。因此,将《看电影》放在宏观的、大众的电影信息分类范围中,通过对栏目名称的演变,经典栏目的个案分析,能更好地阐释《看电影》的大众媒介属性。进而探寻《看电影》在报道开放式的电影资讯时所呈现出的基于媒介形态的趣味策略。即它是如何在大众和娱乐的基础之上提炼出高级娱乐,提升媒介价值,以区别于其他同类电影期刊。第五章从趣味文化意蕴的视点出发,并通过对《看电影》正刊经典栏目和增刊《午夜场》的文本分析,阐释其迷影文化旨趣,论述《看电影》迷影场域的打造和对受众迷影文化的导向。美国批评家苏珊·桑塔格在纪念电影诞生一百周年,发表的文章中提到因“迷影”的消失将导致电影的衰亡,致使这个诞生于电影艺术萌芽时期的词汇,又重新出现在大众视野。从而引发部分学者对迷影文化的正面讨论,使得在电影发展史叙事中,被忽略的影迷群体再次被关注。在迷影文化史叙述中,电影期刊曾作为早期迷影文化的主要推手之一。电影期刊是迷影文化的体现。因此,《看电影》从文化内涵上说是迷影的。同时,以受众为核心的《看电影》也是中国唯一本以影迷对电影的迷恋程度而进行分众化出版的电影期刊。通过《看电影》正刊中的迷影元素,增刊《午夜场》的迷影导向,共同助推迷影文化。
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院《数字印刷》编辑部[6](2020)在《《数字印刷》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征稿启事》文中研究表明《数字印刷》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印刷包装领域的创新科技期刊,连续两版入选北大中文核心期刊(2014版、2017版)。为进一步提升期刊质量,开发科研资源,引导学术与技术发展方向,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2019年《数字印刷》进行全面改版,将征稿范围进一步外延。新改版的《数字印刷》将以刊登国内外印刷、包装相关专业领域的综述、学术研究论文、应用研究论文及行业创新成果为主,包括基于材料科学与工程、机电工程与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化工程与技术、颜色科学与技术、图像传播工程与
谈丽娜[7](2019)在《媒体环境激变下的纸媒设计研究 ——以《申报》为例(1872-1949)》文中研究表明19世纪以来,在晚清时局动荡、东西方文化碰撞、媒介技术不断更嬗的影响下,纸媒设计的发展日新月异。创办于上海的《申报》更是历经了晚清、北洋政府和民国政府三个政权的更迭,见证了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等各个特殊历史时期,其前后刊行达77年之久,完整地展现了中国近代纸媒设计在当时媒体环境激变下的演变轨迹,对于探索新世纪面临媒体环境的再次剧烈变化,当代纸媒设计的出路在何方,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和现实价值。论文以传统纸媒《申报》为例,基于文献研究、归纳演绎、比较研究和跨学科研究等方法,利用媒介环境学、图像学、符号学等相关理论,以媒体环境激变下,传播方式变化、媒介技术发展、传播语境改变、读者群体心理变化、编辑群体思想观念革新为依托,详细阐述《申报》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其内容编排、报型形态、不同版面结构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轨迹和演变特征。总结出在媒体环境激变的情形下,《申报》如何运用突出重围的设计方式和方法,分析其对当代纸媒设计面临媒体环境变化时的启示。论文认为,纸媒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现今,面临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迅猛发展而导致媒体环境的再次激变,论文提出当代纸媒设计应坚持分化与融合相结合的设计原则,强调理性思维,明确理念定位;实施资源有机整合,形式有效分化;坚持内容为王,促进媒介融合转型。应在内容编排设计方面精准定位,探寻纸媒内容精选的针对性、注重内容编排的逻辑性、把握内容表达的鲜明个性。应在视觉传达设计方面突破创新,保持纸媒报型形态的时代性、遵循系统化原则的视觉构架、重视纸媒设计的可读性与用户体验的发展策略及方向。
陈龙[8](2019)在《中共办报模式演变史研究(1921-1949)》文中提出五四以降,各种“主义”激荡角逐,孕育了以“共产主义”为旗帜的中国共产党。在此过程中,报刊作为凝聚早期共产党人与共产主义组织的精神核心,其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提供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中共报刊工作发源于城市,但1948年中宣部发布的《关于城市党报方针的指示》提出“我们城市办报的经验还不多,望将经验与问题电告”,似乎忽视了建党以来中共在“城市办报”过程中积累的丰富经验。聚焦1942年的《为改造党报的通知》和1948年的《关于城市党报方针的指示》发布的前因后果,不难激发对于中共办报模式整体转型的想象。这种转变的多次发生,揭示了中共办报模式主要不是在继承的基础上线性发展,而是一种“否定之否定”的振荡过程。现有研究表明,意识形态的变迁、地理环境的形塑、中心工作的转换、政党地位的演变是影响中共办报模式发展的主要因素,报刊与党派的关系、报刊与受众的关系、报刊的技术形态、报刊的经营管理及其相互关联与影响的方式是中共办报模式的主要内核。本文拟在现有研究基础上,从“模式”的意涵出发,全面系统地对1921-1949年中共办报模式的演变历程进行研究,对中共办报模式作如下历史分期与类型划分:1921年至1927年是“报为机关:中共办报模式的初步探索”时期,形成了中共办报的“上海模式”;1928年至1937年是“报为工具:中共办报模式的基本成型”时期,形成了中共办报的“瑞金模式”;1938年至1949年是“城乡互动:中共办报模式的多元发展”时期,形成了中共办报的“重庆模式”与“延安模式”。通过对以上模式的符号化描述发现,中共办报模式的发展轨迹基本是以“党报姓党”为中心线,以“城市办报”和“农村办报”为两级上下波动,其发展存在三种逻辑:作为党派工具的报刊、作为社会公器的报刊、作为生产事业的报刊。时代在变化,报刊的使命任务也应随之变化。《红旗日报》《新华日报》《解放日报》《人民日报》的经验与教训告诉我们,当前报刊的主要使命是“以建设为自任”而非“炫众以导乱”,报刊发展必须兼顾三种逻辑,不可偏废。要解决“在新形势下办报党报,在保持党性的前提下不断增强党报的影响力”的问题,应当推动政治方向的引导、读者需求的满足、报刊事业的壮大的有机结合,这是中共办报模式在两级振荡中的曲折发展历程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也指明了中共办报模式未来的发展方向。
付筱竹[9](2019)在《战争与儿童书写:重庆《抗战儿童》的话语分析(1940-1945)》文中指出抗战爆发以来,儿童保育工作及儿童抗战活动开始积极进行,儿童刊物也作为动员儿童抗战的形式积极涌现。《抗战儿童》于1940年春天在重庆创刊,是抗日战争时期出版于大后方陪都重庆的一份专门为儿童创办的刊物。自创办起,《抗战儿童》在艰难的创刊环境下,为丰富儿童知识、动员儿童抗战、给战时儿童充当发声平台,为战时儿童保育事业及丰富儿童读物上做出了极大贡献。其销售量每月3000-5000册不等,广受儿童喜爱。本文将以费尔克拉夫话语分析的三维分析模型为理论框架,以话语分析方法及考据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以《抗战儿童》刊物及其后期改版刊物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其在文本、话语实践及社会实践三个话语分析维度的特点,从传播角度分析其在儿童保育及动员儿童抗战上做出的突出贡献。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包括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并简要概括费尔克拉夫话语分析理论及其与本文的适应情况等;第二章以背景介绍为主,理清抗战时期陪都重庆的儿童刊物创办情况及《抗战儿童》刊物的创办及发展情况;第三章为微观的文本分析,细致的从文本高频词汇、标题的句式结构特点等书写角度分析《抗战儿童》刊物的文本特色;第四章立足话语实践维度,从《抗战儿童》的编辑团队、作者构成、受众群体及其传播的过程分析其话语的生成;第五章联系社会环境及背景,试析《抗战儿童》建构出的国家、民族情怀与动员儿童抗战间的关系;第六章为结论,将通过对前文研究内容的梳理和归纳,肯定《抗战儿童》刊物的贡献。
谢晓兰[10](2019)在《《抗战日报》的群众性研究》文中指出《抗战日报》于1940年9月18日在晋绥地区的兴县出版,1946年7月1日更名为《晋绥日报》,1949年5月1日停刊。《晋绥日报》历时九年,走过了中国革命历程中两个特殊时期——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该报在实际办报过程中摸索出一套调动基层群众、建设与健全通讯网、组织与管理通讯员的宝贵经验,通过整风运动逐步在晋绥地区展开了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局面,巧妙地调动起根据地的新闻资源,把报纸办得轰轰烈烈。本文聚焦于更名前《抗战日报》与民众的联系,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阐释,一是报纸自身在实践过程中为联系群众进行哪些努力,围绕这个方面,本文主要从版面安排、内容的选择、编辑方针、副刊的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力求从报纸的发展变化中寻找报纸实现群众路线的蛛丝马迹。二是从群众层面上分析民众和报纸的联系,针对这一部分,本文主要以“读报活动”考察民众怎样接触媒介;以工农通讯员为中心考察群众如何参与到报纸的创办当中。经过梳理,可以知道《抗战日报》群众路线的实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在不断的摸索中,在党的思想的指引下,从而实现为晋绥根据地办报,为晋绥边区群众办报。文章最后结合时代背景与根据地实际对群众办报的实际效果进行分析,从实现革命动员和知识启蒙两方面进行阐释,同时,联系当今媒体发展现状与生存环境,分析《抗战日报》的群众路线对当代新闻工作的生存与发展具有何借鉴作用。
二、本刊编排格式改版说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本刊编排格式改版说明(论文提纲范文)
(1)造就“新农民” ——民国乡村建设运动中《农民》报对农民形象的建构(1925-193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一)对《农民》报本体的研究价值 |
(二)对中国当下乡村建设路径的传媒实践的意义 |
第三节 相关研究综述 |
一.关于民国乡村建设运动及其时传播实践的研究 |
(一)民国乡村建设运动 |
(二)民国乡村建设运动中的传播实践 |
二.关于《农民》报的研究 |
三.关于农民形象的研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思路及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下乡博士的文化躬耕:《农民》报创刊与发展 |
第一节 办报缘起:“救国”与“救民” |
一、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运动 |
二、《农民》与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 |
第二节 办报宗旨与目标:从“乡村教育者”到“农民机关报” |
一、“乡村教育者” |
二、“农民机关报” |
第三节 主持人群体:下乡博士的“文化躬耕” |
一、别样救国:从传统仕子到下乡博士 |
二、“到农村去”:从口号到行动 |
第四节 报刊流变:作为实验的农民报刊 |
一、北京时期(1925年3月1 日-1929年2月21 日) |
二、定县时期(1929年3月1 日-1932年7月16 日) |
三、新《农民》周刊时期(1934年12月31 日-终刊) |
第五节 栏目设置:启蒙色彩与本土化色彩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苦”与“耻”:自省下的“旧农民” |
第一节 四苦俱罹,谓之“旧农民” |
一、愚(知识贫瘠) |
二、穷(农业落后) |
三、弱(健康卫生观念缺乏) |
四、私(国民常识缺失) |
第二节 《农民》报中的“耻化”叙述策略 |
一、“羞耻感”:一种民族主义情感 |
二、明国耻:民族须救亡图存 |
三、知民辱:农民应自觉再造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力”与“立”:想象中的“新农民” |
第一节 四力兼备,谓之“新农民” |
一、知识力 |
二、生产力 |
三、强健力 |
四、团结力 |
第二节 《农民》报中的“立典型”宣传方法 |
一、“平教新闻”:树立乡村平民教育的典型人物 |
二、读者来信:设立乡村平民学生的范例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化农民”与“农民化”:造就“新农民” |
第一节 作育“新农民”的四个方面 |
一、文艺(以启民智) |
(一)农谚俗语 |
(二)故事 |
(三)图画 |
(四)戏剧 |
二、生计(以强民生) |
(一)改良农业 |
(二)促进农村合作事业 |
三、卫生(以健民力) |
(一)普及卫生常识 |
(二)鼓励团体游戏 |
四.公民(以张民气) |
(一)移植现代观念 |
(二)培养公民意识 |
(三)发扬国族精神 |
第二节 “农民化”的表达方式 |
一、“农民化”的前提:对农村的更深刻理解 |
(一)乡村社会调查 |
(二)“社会调查栏目”:理解与共享 |
二、形式与内容:课本化与日常化 |
(一)课本化的形式 |
(二)日常化的内容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小溪流》的办刊特点及其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分析 |
一、相关研究成果及其启示 |
二、《小溪流》相关研究及其启示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基本结构与主要创新点 |
一、基本结构 |
二、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小溪流》的创办与发展 |
第一节 创刊背景 |
一、儿童文学发展大潮 |
二、少儿成长与阅读需要 |
三、少儿文学期刊的地理与文化布局 |
第二节 《小溪流》的发展历程 |
一、生机蓬勃的创办时期 |
二、承前启后的发展时期 |
三、稳定繁荣的改版时期 |
第三章 《小溪流》的内容特色 |
第一节 以优质内容构建少儿文学期刊品牌 |
一、办刊宗旨独树一帜 |
二、编辑风格彰显特色 |
三、栏目设置独具匠心 |
第二节 打造湖湘特色儿童文学 |
一、文本选择贴近读者对象 |
二、着力培养儿童文学湘军 |
第四章 《小溪流》的形式特色 |
第一节 封面形象具有时代气息 |
一、封面文字风格遒劲 |
二、封面图片新颖美观 |
第二节 版式设计体现儿童需求 |
一、目录的设置 |
二、字体的选择 |
三、版面的编排 |
第五章 《小溪流》发展中的问题与策略 |
第一节 《小溪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一、存在内容同质化现象 |
二、期刊推广方式过于单一 |
三、少儿读者需求的变化待进一步适应 |
四、与新媒体的融合滞后 |
第二节 《小溪流》的发展策略 |
一、培养优秀少儿期刊编辑坚持“读者至上” |
三、坚持“内容为王”原则凝聚核心竞争力 |
四、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纸媒网络齐头并进 |
五、实施品牌战略突破传统营销模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西北文化日报》副刊与西安城市文化研究(1931-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问题缘起 |
1.1.2 时间断限的确定 |
1.2 研究概述 |
1.2.1 关于报刊与城市文化的研究现状 |
1.2.2 关于近代报纸副刊的研究现状 |
1.2.3 关于《西北文化日报》的研究现状 |
1.2.4 概念阐释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3.1 史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目的、创新点与局限性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创新点 |
1.4.3 研究局限性 |
第二章 《西北文化日报》副刊概况 |
2.1 民国陕西报业的成长土壤 |
2.1.1 政治纷争下的报业生态 |
2.1.2 经济起步助推陕西报业 |
2.1.3 现代化建设支撑报业发展 |
2.2 宋绮云与《西北文化日报》 |
2.2.1 《西北文化日报》概况 |
2.2.2 宋绮云的新闻实践 |
2.3 《西北文化日报》副刊面貌 |
2.3.1 副刊主体《西北角》与《晨光》 |
2.3.2 其他专刊与特刊 |
2.3.3 副刊主编曹冷泉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副刊中的城市书写 |
3.1 城市素描:长安居大不易 |
3.1.1 流离失所的灾民 |
3.1.2 挣扎求生的人力车夫 |
3.2 城市休闲:新旧娱乐的角逐 |
3.2.1 古调独弹的秦腔戏剧 |
3.2.2 逐渐兴起的电影文化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副刊中的公共议题 |
4.1 副刊中的女性形象与妇女问题 |
4.1.1 摩登女子不识愁 |
4.1.2 逼在眉睫的妇女问题 |
4.2 副刊与城市公共卫生的建立 |
4.2.1 宣传健康的卫生习惯 |
4.2.2 普及防疫与医学知识 |
4.3 副刊与国难中的情绪表达 |
4.3.1 号召团结抗战 |
4.3.2 批判讽刺时政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西北文化日报》副刊的传播特点 |
5.1 副刊的编辑特点 |
5.1.1 版面的编排和美化 |
5.1.2 稿件的选择和组稿 |
5.2 副刊的基本特性 |
5.2.1 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统一 |
5.2.2 新闻性与文艺性的统一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选刊选本视域中的莫言小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历史与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80年代选刊选本与莫言小说 |
(一)选刊对莫言小说的发掘与推广 |
(二)对选本收录莫言早期小说的考察 |
(三)文学选刊对莫言小说的“不选”与“选” |
二、90年代选刊选本与莫言小说 |
(一)低迷期的选刊对莫言小说的选择 |
(二)探析选本对莫言80年代小说的高频收录 |
(三)“丰乳肥臀”风波与选刊选本对莫言小说的选择 |
三、新世纪选刊选本与莫言小说 |
(一)盛名下的莫言小说与选刊的互推关系 |
(二)莫言小说在选本领域的大丰收 |
(三)新世纪文学获奖与选刊选本对莫言小说的“选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莫言公开发表小说年鉴表(1981—2013) |
附录B 80年代选刊选载莫言中短篇小说一览表 |
附录C 80年代选本收录莫言小说一览表 |
附录D 80年代选刊选本选载、收录莫言小说重合情况 |
附录E 90年代选刊选载莫言中短篇小说一览表 |
附录F 90年代选本收录莫言小说一览表 |
附录G 90年代选刊选本选载、收录莫言小说重合情况 |
附录H 新世纪选刊选载莫言中短篇小说一览表 |
附录I 新世纪选刊选本选载、收录莫言小说重合情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看电影》趣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机缘及其价值 |
二、研究基础 |
(一)关于趣味 |
(二)关于媒介趣味 |
(三)关于电影趣味 |
三、关于《看电影》的趣味研究 |
四、关于《看电影》的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 |
(一)关于电影期刊的研究 |
(二)关于《看电影》的研究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中国电影期刊与《看电影》 |
第一节 当期刊遇上电影:中国电影期刊概说 |
一、中国电影期刊的诞生:1920——1930年代 |
二、中国电影期刊的曲折成长:1940年代 |
三、新中国电影期刊的复兴:1950——1980年代 |
四、新时期电影期刊的革新:1990年以来 |
第二节 《看电影》的前世今生 |
一、历史的时代机遇:创刊背景 |
二、电影的二维书写:《看电影》的发展历程 |
第二章 内外交互的趣味共振与嬗变 |
第一节 浸入趣味的光影空间 |
一、《看电影》的趣味之源 |
二、《看电影》的趣味生成 |
第二节 “使用与满足”理论中的趣味互动 |
一、电影期刊与受众的审美互动 |
二、《看电影》与受众的趣味共振 |
第三节 大众审美视野中的趣味流变与创新 |
一、趣味的流变 |
二、趣味的创新 |
第三章 视觉消费视域下的商品趣味 |
第一节 《看电影》封面的商品视觉呈现 |
一、封面商品属性的视觉传播 |
二、《看电影》封面的视觉表征 |
三、《看电影》封面的消费符号象征性 |
第二节 《看电影》封面图片的审美趣味 |
一、封面图片的时尚趣味 |
二、封面图片的电影趣味 |
第三节 《看电影》版设中的趣味带入 |
一、“看”出来的电影即视感 |
二、富于情绪的色彩变迁 |
第四章 大众传播语境下的媒介趣味 |
第一节 基于大众传播的栏目构建 |
一、《看电影》的栏目概况 |
二、经典栏目的审美倾向 |
第二节 基于媒介形态的趣味表达 |
一、以前沿资讯凸显大众趣味 |
二、以多元风格打造娱乐趣味 |
三、以独家报道提升媒介价值 |
第五章 当代审美文化形态下的“迷影”趣味 |
第一节 区隔与导向的迷影文化 |
一、区隔:“影迷”——“大众”——“迷影”的定位 |
二、导向:助推迷影文化 |
第二节 打造“迷影”旨趣——《看电影·午夜场》 |
一、策划纸上“白日梦” |
二、精英式的品味表达 |
三、表现“迷”认知的年度总结 |
结论 |
引用和参考文献 |
附录1 《看电影》出版形态进化表(1999—2019) |
附录2 《看电影》栏目进化表(1999—2019) |
附录3 《看电影》封面影片与内地总票房汇总列表(2000—2019)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6)《数字印刷》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征稿启事(论文提纲范文)
1. 总则 |
2. 常设栏目 |
3. 投稿格式 |
4. 稿件要求包括以下内容: |
5. 稿件处理: |
6. 审稿过程: |
7.加急出版: |
8.请作者仔细阅读“征稿启事”。 |
(7)媒体环境激变下的纸媒设计研究 ——以《申报》为例(1872-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媒体环境与纸媒设计的相关概述 |
2.1 媒体及媒体环境的概念界定 |
2.1.1 媒体的基本定义 |
2.1.2 媒体环境的范畴 |
2.2 纸媒及纸媒设计的发展演变 |
2.2.1 纸媒的源起及发展 |
2.2.2 纸媒设计的流变 |
2.3 基于媒介环境学的纸媒设计 |
2.3.1 媒介环境学的思想内涵 |
2.3.2 媒介环境学的研究重点 |
2.3.3 媒介环境学理论命题对纸媒设计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媒体环境激变下《申报》发刊与内容编排设计的发展轨迹 |
3.1 中国近代报纸的起源及《申报》的创刊 |
3.1.1 中国近代报纸的起源 |
3.1.2 《申报》的创刊缘起 |
3.2 《申报》发刊的历史沿革 |
3.2.1 创建与发展时期(1872-1912) |
3.2.2 鼎盛时期(1912-1937) |
3.2.3 滞缓衰退时期(1937-1949) |
3.3 《申报》内容编排设计的变革轨迹 |
3.3.1 大而化之的初期内容规划(1872-1905) |
3.3.2 强化消息分类的首度改革(1905-1911) |
3.3.3 兼顾“详尽”与“简便”的二次改革(1911-1930) |
3.3.4 注重专业化的内容模块(1930-1937) |
3.3.5 精简保守的时政内容编排(1937-1949)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媒体环境激变下《申报》设计的演变特征 |
4.1 媒介技术突破影响下的报型设计 |
4.1.1 契合刊印条件的报型构成设计 |
4.1.2 追求表现内容丰赡的报型设计 |
4.2 功能需求改变影响下的报头结构设计 |
4.2.1 凸显详尽信息的横栏报头 |
4.2.2 突出简明特征的通栏报头 |
4.3 读者群体心理变化影响下的新闻版式设计 |
4.3.1 逐渐分级的字号字体选择 |
4.3.2 着眼阅读效率的分栏设计 |
4.3.3 渐富现代感的句读安排 |
4.3.4 烘托写实色彩的新闻摄影及插图配置 |
4.4 编辑群体思想革新影响下的商业广告设计 |
4.4.1 保守统一的初期排版装饰 |
4.4.2 网格化分类的块状分栏 |
4.4.3 引领潮流的广告版式设计 |
4.4.4 多种艺术手法融合的插图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申报》的历史启示:当代纸媒设计策略探析 |
5.1 分化与融合统一的设计原则 |
5.1.1 强调理性思维与明确理念定位 |
5.1.2 资源有机整合与形式有效分化 |
5.1.3 坚持内容为王与媒介融合转型 |
5.2 精准定位的内容编排设计 |
5.2.1 探寻纸媒内容精选的针对性 |
5.2.2 注重纸媒内容编排的逻辑性 |
5.2.3 把握纸媒内容表达的鲜明性 |
5.3 突破创新的视觉传达设计 |
5.3.1 彰显纸媒报型形态的时代性 |
5.3.2 遵循系统化原则的视觉架构 |
5.3.3 多样组合集版方便可读性 |
5.3.4 继承传统文化的符号形式 |
5.3.5 强调舒适的用户互动体验 |
5.4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中国近代主要中、外文报刊择要一览表(1815-19世纪末) |
附录2 《申报》发刊历史阶段简表 |
附录3 《申报》内容编排设计演变一览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学术活动和专业实习 |
致谢 |
(8)中共办报模式演变史研究(1921-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学术回顾与梳理 |
一、国外学界的相关研究梳理 |
(一)对中共宣传工作研究的关键词及启示 |
(二)有关办报模式与中共整体转型的研究 |
二、国内学界的相关研究梳理 |
(一)对于中共办报模式演变的两种认知 |
(二)对于中共党报理论发展的主流观念 |
(三)对于中共领袖办报思想的充分总结 |
(四)对于中共办报模式内涵的初步归纳 |
第三节 核心概念与界定 |
一、模式的基本概念 |
二、模式的主要功能 |
三、模式的思维缺陷 |
四、中共办报模式的概念阐释 |
第四节 基本思路与框架 |
一、勾连学术网络、形成想象空间 |
二、引入多学科的视角与研究方法 |
三、进行历史分期,凸显模式差异 |
四、明晰构成要素,描绘模式全景 |
五、形成研究问题,彰显研究意义 |
第五节 章节结构与内容 |
第一章 报为机关:中共办报模式的初步探索(1921-1927) |
第一节 中共办报实践的历史背景 |
第二节 中共党报理论的基本轮廓 |
一、陈独秀:早期中共党报理论的奠基者 |
二、机关论:早期中共党报理论的主核心 |
(一)党管党报 |
(二)全党办报 |
(三)上层宣传、下层鼓动 |
第三节 中共办报“上海模式”的探索 |
一、《新青年》:中共报刊的初始范本 |
(一)报为主业,宣传建党 |
(二)生产符号权力的报刊 |
(三)凝聚政党组织的报刊 |
二、“上海模式”的基本内涵 |
(一)党性原则:“一人之报”到“一党之报” |
(二)内容策略:“知识气质”与“两级传播” |
(三)技术形态:“编印分离”与“全党办报” |
(四)经营管理:拨款制对报刊经济属性的消解 |
第四节 “上海模式”的开创意义与不足 |
第二章 报为工具:中共办报模式的基本成型(1928-1937) |
第一节 中国革命环境的剧烈变化 |
(一)中共组织遭受严重破坏 |
(二)领导层进入不稳定时期 |
(三)党内路线斗争接连不断 |
第二节 中共党报思想的体系建构 |
一、继承与突破:瞿秋白之于陈独秀的党报思想 |
二、向上走与向下走:中共党报理论的发展趋向 |
(一)向上走:“党报姓党”与“全党办报” |
(二)向下走:“群众办报”思想的初步形成 |
第三节 中共办报“瑞金模式”的形成 |
一、党性原则:党报与党“同频共振” |
二、内容策略:斗争性与建设性并存 |
(一)“工具论”催生“斗争性” |
(二)执政党办报孕育“建设性” |
三、技术形态:公开刊物“内刊化” |
四、经营管理:普遍采取战时拨款制 |
第四节 “瑞金模式”的历史贡献与不足 |
第三章 城乡互动:中共办报模式的多元发展(1938-1949) |
第一节 中共办报内外环境的变化 |
(一)国共两党的相互形塑 |
(二)白区与红区路线之争 |
第二节 中共党报理论的基本成熟 |
一、一以贯之:毛泽东办报思想的深厚积淀 |
(一)求学时期:我所愿做的工作是新闻记者 |
(二)大革命时期:报刊是一种阶级斗争的工具 |
(三)土地革命时期:报刊内容应“由远及近” |
(四)抗日战争时期:务使我们的宣传增强党性 |
二、定于一尊:中共党报理论的内涵深化 |
(一)从实际出发的工作路线确立 |
(二)推动全党办报的组织化运作 |
(三)明晰报刊的基本内容与策略 |
第三节 中共办报模式的分化并立 |
一、夹缝生长:中共办报“重庆模式”另辟蹊径 |
(一)党性原则:坚守阵地与增强党性相统一 |
(二)内容策略: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 |
(三)技术形态:以独立面目开展合法斗争 |
(四)经营管理:广告业务与多种经营铺开 |
二、重庆模式”的历史意义与深远影响 |
三、完全党报:中共办报“延安模式”推向全党 |
(一)党性原则:党对报刊的高度控制 |
(二)内容策略:联系群众的改版路径 |
(三)技术特征:政治第一、技术第二 |
(四)经营管理:“工具论”下力求自给 |
四、“延安模式”的重要地位与历史缺陷 |
第四章 两极分化:中共办报模式的差异根源 |
第一节 中共办报模式的环境差异 |
(一)办报业态的差异 |
(二)传播对象的差异 |
(三)经济来源的差异 |
第二节 中共办报模式的路径差异 |
(一)“农村办报”的发展路径 |
(二)“城市办报”的发展路径 |
余论 |
(一)“工具论”决定了中共报刊面貌 |
(二)“工具论”存在以我为主的缺陷 |
(三)报刊发展的三种逻辑不可偏废 |
(四)推动报刊发展逻辑的殊途同归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向导》篇目一览表 |
附录2 :《布尔塞维克》篇目一览表 |
附录3 :《红旗周报》篇目一览表 |
在学期间学术研究成果 |
后记 |
(9)战争与儿童书写:重庆《抗战儿童》的话语分析(1940-194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学界研究现状 |
1.2.1 文献综述 |
1.2.2 对已有研究状况的评价 |
1.3 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方法概述 |
1.3.2 费尔克拉夫的话语分析理论及与本文的适应 |
1.4 研究内容 |
1.5 创新之处 |
2 抗战时期重庆媒介生态中的《抗战儿童》 |
2.1 战时重庆媒介生态 |
2.1.1 媒体内迁及战时新闻中心的形成 |
2.1.2 战时重庆儿童刊物创办情况 |
2.2 《抗战儿童》的创办及发展 |
2.2.1 《抗战儿童》的创刊 |
2.2.2 两次改版重组 |
3 《抗战儿童》的文本分析 |
3.1 词汇:传播主题转向,进行抗战故事描绘 |
3.2 标题:以最少文字传达更多内容 |
4 《抗战儿童》的话语实践分析 |
4.1 传者来源多样,与受者身份相互转换 |
4.1.1 编者队伍纵向变迁,编辑理念愈趋成熟 |
4.1.2 读者作者相互转换,情感认同成为信任基础 |
4.2 文本内容选择:现实的呈现与理想的寄托 |
4.2.1 文字传播多角度建立现实世界 |
4.2.2 非文字传播:再现真实世界建构美好未来 |
5 《抗战儿童》的社会实践分析 |
5.1 时代变迁带来儿童刊物建构变化 |
5.1.1 主要矛盾变化重构儿童形象塑造 |
5.1.2 应国家需要重新定义国家、儿童关系 |
5.2 战时儿童刊物身份认同和战时儿童书写 |
5.2.1 “课外读物”转变为“言论阵地” |
5.2.2 丰富形式构建共同主题的战时儿童书写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抗战儿童》非虚构文本标题索引 |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C.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10)《抗战日报》的群众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晋绥日报》的研究现状 |
1.2.2 关于群众性与群众办报的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抗战日报》的编辑工作:逐步实现为晋绥边区群众办报 |
2.1 报纸版面编排的变化 |
2.2 内容选择的变化 |
2.3 报纸编辑方针的变化 |
2.3.1 报纸初期的编辑方针 |
2.3.2 整风学习后逐步实行群众路线 |
2.4 报纸副刊的发展 |
2.4.1 第一阶段 |
2.4.2 第二阶段 |
第三章 工农通讯员:群众“写”稿 |
3.1 通讯员制度化 |
3.2 群众成为新闻写作者 |
3.3 工农通讯员与知识分子的结合 |
3.3.1 号召的发出 |
3.3.2 典型经验——集体写,写集体 |
3.4 通讯队伍的组织管理 |
第四章 群众触媒,组织化读报 |
4.1 识字与读报 |
4.1.1 党组织识字 |
4.1.2 读报和识字 |
4.2 读报的流程 |
4.2.1 读报安排 |
4.2.2 读报内容 |
4.2.3 读报态度 |
4.2.4 在读报组内部开展讨论 |
4.3 读报的管理 |
第五章 报纸与群众结合的成效以及对当下新闻工作的启示 |
5.1 实现革命动员 |
5.1.1 唤醒革命意识 |
5.1.2 培养政治认同 |
5.2 促进知识启蒙 |
5.2.1 改进劳动生产 |
5.2.2 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促进转变社会观念 |
5.3 《抗战日报》群众性对当下新闻工作的启示 |
5.3.1 深入调查研究,练就过硬的业务能力 |
5.3.2 增强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强化服务意识 |
5.3.3 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增强创新意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四、本刊编排格式改版说明(论文参考文献)
- [1]造就“新农民” ——民国乡村建设运动中《农民》报对农民形象的建构(1925-1932)[D]. 随睿. 安徽大学, 2020(08)
- [2]《小溪流》的办刊特点及其发展策略研究[D]. 雷露.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3]《西北文化日报》副刊与西安城市文化研究(1931-1937)[D]. 武张胜男. 西北大学, 2020(06)
- [4]选刊选本视域中的莫言小说[D]. 蒋露.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5]《看电影》趣味研究[D]. 孙佳路.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6]《数字印刷》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征稿启事[J]. 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院《数字印刷》编辑部. 数字印刷, 2020(02)
- [7]媒体环境激变下的纸媒设计研究 ——以《申报》为例(1872-1949)[D]. 谈丽娜. 东南大学, 2019(01)
- [8]中共办报模式演变史研究(1921-1949)[D]. 陈龙. 暨南大学, 2019(08)
- [9]战争与儿童书写:重庆《抗战儿童》的话语分析(1940-1945)[D]. 付筱竹. 重庆大学, 2019(01)
- [10]《抗战日报》的群众性研究[D]. 谢晓兰. 广西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