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激光散射自动测量系统的设计与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靳华伟[1](2020)在《基于光声和腔衰荡光谱的气溶胶吸收和消光系数同步检测技术》文中提出气溶胶是影响大气辐射、军事国防、无线通信、环境保护和职业病防治的重要因子,故掌握其消光系数、吸收系数和散射系数等光学特性参数至关重要。但现有的单一参数测量技术因采样差异并不能保证统一的测量基准,而多参数同步检测技术多局限于设备间的“同时、同地、叠加”测量,且受采样损耗、腔体差异和探测源等因素影响较大,仍然存在检测基准不统一、无法同步准确检测等技术难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本文提出了基于光声光谱和腔衰荡光谱的气溶胶吸收和消光系数同步测量方法,研究了光声光谱和腔衰荡光谱耦合测量系统;优化设计了谐振腔体结构,提高了传统结构光声腔的信噪比,达到了环境大气探测限;对比分析了不同光声系统的响应性能,阐明了光声系统的温湿度影响特性;建立了光声系统的数据校正算法,开展了气溶胶标准源的测量研究;外场实验直接检测了气溶胶的消光系数和吸收系数,间接推算了气溶胶的散射系数和单次散射反照率,并对比验证了系统的准确性,实现了环境大气气溶胶光学特性参数的同步检测。上述研究对统一大气气溶胶光学特性参数检测基准、提高检测可比性、降低检测成本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具体的研究如下:1)采用理论分析、结构设计、仿真建模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优化设计了传统光声系统的腔体结构。从谐振腔、缓冲腔、调制参数、光路布置、信号采集、数据处理、缓冲和采样方式等方面研究了光声系统探测限、池常数和本底噪声等性能,研制了光声光谱测量系统样机,完成了气溶胶的标定。研究结果表明光声系统的本底噪声和信噪比得到了显着降低和提高,系统梯度曲线经过线性拟合后的R2为0.998,与腔衰荡光谱系统外场对比的相关性较好,达到了环境大气的探测限需求。2)提出并实现了同步测量大气气溶胶消光系数和吸收系数的测量方法,论述了光声光谱和腔衰荡光谱同步测量的可行性,研究了光学高反镜和石英窗片对腔内光强的影响,设计了三段式的耦合腔体结构,仿真分析了缓冲腔对光声响应的影响,并从器件选型、采样系统、信号采集处理和系统集成等方面完成了耦合系统的设计及样机测试。研究结果表明耦合腔内的叠加光强为原始光强的48.45%,谐振腔和缓冲腔长度分别为120 mm和330 mm,建立的耦合腔对光声系统声场分布影响较小,耦合后的光声光谱和腔衰荡光谱系统气溶胶探测限分别为 0.45 Mm-1 和 0.11 Mm-1。3)开展了不同光声光谱系统的性能研究,对比分析了不同光路布置下的光声光谱特性,研究了光声腔梯度斜率误差、数据误差和池常数等多个指标,验证了耦合光谱测量系统的同步测量性能,搭建了控制温度和湿度的实验系统,分析了压强、温度和湿度等因素对光声腔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光声光谱系统响应随着温度和湿度的增加而增加,温度会造成共振频率漂移,湿度对光声响应幅值影响较大;高反光声腔在梯度斜率误差、数据误差和池常数等多项指标上要优于其他光路布置的光声腔体。4)建立了光声系统的数据校正算法,完成了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耦合测量系统精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光声响应经神经网络算法校正后效果较好。同时开展了气溶胶标准源的测量研究,以及同步测量系统的外场实验,得到了消光系数、吸收系数、散射系数和单次反照率的时间序列,分析了观测期间的消光系数和散射系数关系,并通过与MAX-DOAS以及国控质量监测站点的数据对比,验证了系统的准确性。综上研究表明,基于光声光谱和腔衰荡光谱的气溶胶吸收和消光系数同步测量技术可行,为气溶胶光学特性的同步检测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和方法,也为同类型仪器的开发提供了参考。
薛佳荣[2](2020)在《部分相干光粗糙面LRCS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标激光散射特性由于涉及目标几何形态、粗糙面散射及材料复杂的介电特性,使其成为激光雷达应用技术中的难点问题之一。早期激光相干探测中由于考虑相干光在经过大气湍流后会退化为部分相干光。相对于相干光,部分相干光在抑制湍流带来的光强闪烁、相位起伏的影响方面具有一定优势,特别是近十年来,基于赝热光的符合成像技术,由于其独特性能受到重视。上述因素使得部分相干光下目标散射特性研究受到重视,对激光目标探测及新体制成像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结合部分相干光理论开展了粗糙表面目标特性重要参量—激光雷达散射截面(LRCS)的深入研究。论文首先介绍了描述粗糙面的重要参量以及目标特性两个重要参数LRCS和双向反射分布函数(BRDF),采用粗糙面电磁散射理论的基尔霍夫近似,分析典型激光波长下粗糙面高度起伏均方根、相关长度及材料介电常数对单站和双站散射系数的影响。利用典型的部分相干光束—高斯谢尔模光束(GSM)及GSM光束照射下粗糙表面散射系数的表达式,仿真分析了光束相干长度、光束宽度、粗糙面参量对后向散射系数的影响。本文系统开展粗糙金属表面相干/部分相干光散射特性实验测量,研究了总共十三种样品,包括一个原铝板、九种不同目数的喷砂铝板、一个黑色氧化铝板和两种不同粗糙度的喷漆材料。本文首先进行了测量样品的粗糙度参量及粗糙材料总体光谱反射率的实验;然后采用旋转毛玻璃的方法产生部分相干光束并测量了不同条件下的横向相干长度,为部分相干光粗糙表面散射特性理论与实验对比提供全面可靠的实验参数。最后利用目标激光散射自动测量系统测量了532nm和632.8nm两种波长下相干光与部分相干光的散射系数,对部分样品的单站与双站20°斜入射下散射系数角分布进行理论与实验对比分析,两者吻合较好。论文工作不仅为部分相干光粗糙面散射理论验证提供实验依据,也为目标部分相干光散射特性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台宏达[3](2020)在《能见度仪测试评价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面气象观测具有“代表性、准确性和比较性”等基本原则性要求。对能见度仪进行测试,就是要评价能见度仪的测量结果是否具有“代表性、准确性和比较性”。当前,由于不同类型能见度仪的采样空间、测量原理和测量结果存在差异,不同类型能见度仪测量结果的“代表性、准确性和比较性”难以评价。为了测试能见度仪的测量结果,评价能见度仪的测量结果是否具有“代表性、准确性和比较性”,本文首先对比分析了两种使用最为广泛的能见度仪——大气透射仪和前向散射仪的测量特点,研究了地处我国西北地区的榆林机场在扬沙、浮尘和霾天气以及雾、雨雾和雪雾天气下,大气透射仪和前向散射仪对气象光学视程的测量结果,重点评价不同测量原理能见度仪在不同天气条件下测量结果的比较性;本文利用在机场地面较小范围内装有多套能见度仪的布局特点,重点研究了我国南北方不同地区包括海拉尔机场、大连机场、天津机场、成都机场和重庆机场共5个机场连续100天,每天两个时次的能见度仪测量结果,并使用中值法、图形比例法和均值法对多套能见度仪的测量结果进行处理,将其与机场日常天气报告中的能见度值进行比较,评价能见度仪的测量结果的代表性。测量准确性是气象仪器测量结果评价的关键问题。通过分析当前研究进展可知,能见度仪测量准确性评价的关键问题是确立能见度的测量参考基准值。因此,本文基于大气透射仪的测量原理,研究使用多点移动式测量方法,测量并计算了大气透过率、消光系数和气象光学视程;研究并量化计算了多点移动式测量方法测量大气透过率和气象光学视程的误差,分析比较了多点移动式测量方法与大气透射式测量方法的测量误差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硬件条件相同的前提下,与传统大气透射式测量方法相比,使用多点移动式测量方法测量气象光学视程的相对误差明显较小。本文同时使用激光器、斩波器、导轨等部件实现了高精度多点移动式测量系统。为了缩短能见度仪的测试评价时间,本文建立了大气环境模拟舱,使用包括雾化气溶胶发生器、黑碳气溶胶发生器等多种气溶胶发生装置,在大气环境模拟舱内生成低能见度环境。在大气模拟舱模拟低能见度环境的过程中,舱内环境的均匀性始终是难于解决的问题,本文使用计算流体力学模拟方法和基于消光系数水平分布的实验法两种方法评价舱内环境的均匀性,特别是舱内消光系数的水平分布均匀性。其中,使用计算流体力学模拟法得到了大气模拟舱内的流场和浓度场相对均匀的空间区域坐标;使用基于消光系数水平分布的实验方法得到了舱内纵向水平位置处的消光系数的分布及其测量结果的稳定度。本文最后在大气模拟舱内生成了低能见度环境,并进行了能见度仪的对比测试。首先记录了一次大气模拟舱内能见度变化过程中,气象光学视程和温度、相对湿度的变化情况;使用气溶胶粒径谱仪记录并分析了模拟舱内不同能见度下,不同粒径的粒子浓度;在对模拟舱内的环境分析完成的基础上,本文使用所设计的多点移动式测量系统,在模拟舱内多点测量了大气透过率,并使用多点移动式测量方法和大气透射式测量方法同时处理了所测量的大气透过率并计算得到了消光系数和气象光学视程;本文对两种方法所测的气象光学视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并使用多点移动式测量系统与Skopograph II型大气透射仪的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多点移动式测量方法及系统较好的减小了测量的系统误差,测量结果波动性较小,能够更好的反映大气模拟舱内的能见度变化情况。
尚梦杰[4](2020)在《透镜中心厚度测量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透镜作为光学系统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心厚度的加工误差直接影响着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随着光电子产品的飞速发展,对光学透镜的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严苛。目前,透镜中心厚度的测量方法仍采用探针接触式,其测量精度和待测元件的质量都无法得到保障,因此透镜中心厚度的高精度无损测量成为国内外的一大研究热点。激光三角法以其测量精度高、速度快、不损伤待测表面等特点,为透镜中心厚度的测量打开一种新局面。本文将基于激光三角法对透镜中心厚度的测量展开研究。首先,基于激光三角测厚原理确定直射式双CCD激光三角法透镜中心厚度测量的总体方案,并结合思凯普夫拉格条件(Scheimplug Condition)完成测量系统的理论精度分析。其次,结合理论精度分析和光束整形设计,通过Zemax软件完成了半导体激光器的光束整形,将其整形为聚焦光斑直径2mm的高斯激光束;根据系统结构特点完成自准直模块的设计,确保了测量装置的精度;通过系统结构参数的分析,完成了激光器光源、自准直模块、待测透镜、接收CCD、L型骨架等五大模块零部件的机械零部件结构设计。然后,搭建完成激光三角法透镜中心厚度测量装置,结合系统光机结构、测量范围和测量精度完成整个测量装置的调试。本文制定了测量系统的详细标定流程和测试流程,通过Harris角点探测和棋盘格进行标定,完成了测量系统的准确标定;利用灰度质心法实现了激光光斑中心的精确提取,通过激光光斑面积对光斑中心提取精度的影响分析,给出最佳测量面积范围,获得有效的透镜中心厚度测量模型,从而建立测量系统的透镜中心厚度测量流程。最后,选取平凸、双凸、平凹、双凹四种不同类型透镜作为测量对象,根据透镜中心厚度测量流程,完成了中心厚度的测量。系统测量范围为1~20mm,重复性小于0.05,满足透镜中心厚度的公差要求。同时,针对激光强度、激光光斑尺寸、系统装调、待测透镜曲率半径、倾斜角度、表面粗糙度、散斑等误差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
江坤[5](2020)在《高反镜疵病尺寸变化与激光散射场分布关系的仿真与实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反镜是激光陀螺的核心部件之一,高反镜的表面疵病对激光陀螺输出的线性度和稳定度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在高反镜研制生产过程中,表面疵病的检测至为关键。本文基于光散射理论,研究了应用于激光陀螺的高反镜表面不同类型和尺寸的疵病的激光散射场分布特性和强度大小,搭建积分散射测量系统对已知类型和尺寸的疵病进行检测验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研究了高反镜表面疵病的类型、成因及光散射检测机理,分析了激光散射光场的影响因素以及散射场强度的计算表征方法。基于电磁场的数值计算方法—有限元法(FEM),利用COMSOL多物理场数值仿真软件设计了含有多种类型疵病的高反镜模型并进行仿真计算,模拟了疵病产生散射光的过程,分析了高反镜表面多种类型不同尺寸的疵病对激光散射场分布和强度大小的影响。基于相关检测原理和Lab VIEW数据采集处理程序,以积分球为核心,结合锁相放大器和光电倍增管搭建了积分散射测量系统,实现了在复杂噪声背景下对微弱散射光信号的采集和处理。采用此系统对高反镜样品表面矩形截面已知尺寸的划痕疵病进行检测,并通过计算获得了高反镜样品表面疵病散射率随尺寸变化的趋势,并与仿真计算结果进行比对,二者所得结论基本一致。通过仿真计算分析和实验测量研究,揭示了高反镜表面不同类型和尺寸的疵病对激光散射场分布和强度大小的影响规律。
李应杰[6](2020)在《基于Clidar系统的全天候PM2.5测量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针对基于CCD(Charge-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的全天候侧向散射激光雷达系统(全天候Clidar系统)测量大气PM2.5浓度机制作出了以下研究:(1)阐述了气溶胶的研究背景、光学法测量技术的特点及原理,并且研究了白天环境下运用激光雷达技术进行气溶胶测量的国内外研究进展。(2)介绍了激光雷达气溶胶测量技术的全天候应用,并对全天候Clidar系统的高斯光束特性及其与颗粒物作用的Mie散射理论进行研究。(3)通过设置不同浓度等级和CCD高、低增益作为实验参量,对四种不同的实验模式进行横向对比,基于此分析了高、低浓度下不同反演模型对PM2.5浓度测量的平均误差、标准误差和综合偏差率。实验结果证明,实际浓度低于30μg/m3时的回波信号测量应该使用S(0)反演模型,S(20)、S(40)、S(60)、S(80)的测量结果准确度依次递减,说明在低浓度等级下,CCD采集到的回波信号图中的干扰信息较少,随着反演模型i的增大,反而丢失了大量的气溶胶有效信息;实际浓度大于30μg/m3的回波信号测量应该使用S(20)反演模型。同时,不论高低浓度对应的反演模型,高增益的测量精度均高于低增益。(4)搭建了基于Clidar的全天候PM2.5浓度测量装置,以波长为532 nm的激光器作为光源,CCD为接收器。为避免测量装置内外气溶胶状态不一致,装置侧面为电动开关的百叶窗装置,仅在CCD采集回波信号的短暂瞬间(小于1s)闭合。无百叶窗装置测量PM2.5浓度时受背景光影响,一般只能在夜晚场景测量,实验中背景光主要集中在灰度值0~20范围内。全天候侧向散射Clidar装置屏蔽背景光的效果显着,各种条件下其测量结果的综合偏差率、相关系数和拟合度均优于无百叶窗装置。全天候装置的最佳测量模型为SA(0),即在没有背景光影响的条件下,模型灰度值越小越能获得更多有用侧向散射信号,测量精度更高。真正实现了可同时应用于白天和夜间的气溶胶测量装置。(5)对全天候Clidar装置的数据采集和处理单元进行优化,开发了自动采集图像、获取灰度信息、反演PM2.5浓度并实时显示等功能。另外,还对比了相同PM2.5浓度情况下,两种湿度对采集到的回波信号图像的影响,研究表明空气相对湿度的变化会使反演结果产生较大偏差。在全天候测量过程中,空气湿度的变化不可避免,所以提出一种带有除湿装置的Clidar全天候测量系统。(6)本章总结了前五章的主要研究内容,阐述了PM2.5全天候测量技术中的改进和成果,并对本课题领域内的下一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王文静[7](2019)在《在线激光粒度测量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颗粒粒度及其粒度分布是衡量产品质量和性能的重要参数。随着工业生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对颗粒粒度分布在线监测的需求日益紧迫,同时,对测量结果真实性和稳定性的要求不断提高。由于测量速度快且对测量样品无污染等特点,使得基于光散射法的在线粒度测量技术在实时监测方面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在线激光粒度测量还需要解决连续获取样品、配置更合理的光学参数、优化数据反演算法等问题,本文针对湿法在线激光粒度测量系统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1.研究了在线激光粒度测量的光散射机理:分析了Mie散射和Fraunhofer衍射两种光散射模型的数值求解方法;通过比较Mie散射理论和Fraunhofer衍射理论的散射光强分布规律,分别从颗粒粒径和散射角度两个方面,探讨了Fraunhofer衍射模型的适用条件,为本论文对反演算法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2.设计了取样分散装置:由取样管实现对生产管道中待测颗粒原产品的分点取样;由超声装置和搅拌器实现样品颗粒在介质中的充分快速分散;由三个蠕动泵分别实现样品原溶液、稀释样品溶液和蒸馏水的输送,通过测量原溶液散射光强大小判断是否需要稀释,若需要稀释,进而确定稀释比例。3.优化了光学系统参数:分析了扩束准直系统中针孔尺寸的合理选择;研究了傅里叶透镜焦距与测量范围的关系;为避免渐晕现象影响在线激光粒度测量结果,推导了样品池到傅里叶透镜的最大距离;采用线阵CCD与矩形渐变中性衰减片相组合的方式接收测量样品的散射光,扩大了线阵CCD的动态范围。4.研究了基于Fraunhofer衍射理论的Chin-Shifrin积分变换颗粒粒度反演算法:针对该算法角度参数的选取问题,分别分析了角度截断误差和光强近似误差对算法反演结果的影响,确定了角度参数的优化选取准则,并通过与不同的角度选取准则进行比较、采用优化选取准则确定角度参数反演不同颗粒粒度分布,以及结合线阵CCD特点确定优化选取准则的实用性三个方面验证了优化选取准则的性能,根据角度截断误差和光强理论误差对反演精度影响的平衡关系,确定了最佳散射光的选取范围。本文设计了湿法取样分散装置、优化了光学系统参数、改进了Chin-Shifrin积分变换反演算法,完成了在线激光粒度测量系统的设计,能够满足在线激光粒度测量的需求。
徐畅[8](2019)在《燃煤电厂超低排放颗粒物质量浓度在线测试方法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各种环境问题也逐渐凸显,其中,由于燃煤电厂颗粒物排放所造成的大气污染问题尤为严重,颗粒物的排放和监测问题也引起了较多学者的关注。面对日益严峻的颗粒污染物排放问题,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控制排放的政策法规,国内部分大型能源集团也在这些政策法规基础之上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超低排放标准。因此,目前我国环保监测行业迫切需要适用于超低浓度颗粒物的测量方法,以准确监测烟气内颗粒物的浓度,这对于评价和改进污染物控制措施以及降低颗粒物的排放起到了关键作用。本课题针对燃煤电厂超低排放颗粒物的实际情况,采用一种集采样与检测为一体的测量系统对烟道内的颗粒物的质量浓度进行监测。该方法设计思想是将流动的烟气混合物通过曝气水洗富集装置,烟气中原有的颗粒物被分成两部分:截留在曝气水洗富集装置中的颗粒物和随烟气逸出的少部分颗粒物,在此测量系统中,把截留在曝气水洗装置中的颗粒物称为第一部分颗粒物,将随烟气一起从曝气水洗装置中逸出的颗粒物称为第二部分颗粒物,然后分别对这两部分颗粒物进行测量。对位于富集装置后的气固混合物中的颗粒物质量浓度,使用传统的气固测量方法进行测量;对于液固悬浊液部分,采用水下光散射法测量颗粒物质量浓度。经过计算后,获得超低排放烟气中颗粒物总质量浓度。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基于燃煤电厂超低排放背景下颗粒物质量浓度测量的目的和意义,介绍了目前的颗粒物浓度测量,分析了不同测量方法在超低排放颗粒物测量运用中的局限性;2.针对现有测量方法在超低排放下运用存在的技术难点,确定本文系统设计原理。根据对现有颗粒物测量方法的分析比较,确定光散射法作为本课题测量系统设计的核心理论依据。根据系统的总体功能要求,设计燃煤电厂超低排放下颗粒物质量浓度在线测量系统。包括对:颗粒物富集模块、第一部分颗粒物测量模块(液固测量模块)、第二部分颗粒物测量模块(气固测量模块)、数据采集和处理模块、通讯模块以及在线监测系统平台的设计。各个模块的设计又分为硬件及软件设计,硬件设计主要是装置的设计和选型,软件部分包括整体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和人机交互界面设计。3.对待测颗粒物进行物性分析,待测烟尘颗粒物的粒度信息为平均粒径(体积中位径Dv50是13.89μm),粒径分布D在0.409104.6μm之间,烟尘颗粒粒径频率分布呈现多峰分布,最大峰值出现在10μm20μm之间;待测烟尘颗粒以球形颗粒为主;待测烟尘颗粒物的密度为1670kg/m3。整机试运行期间发现测量结果不稳定,颗粒沉降明显。经过分析,决定采用旋转搅拌来解决沉降问题,并通过数值模拟确定了搅拌桨转速为250rpm和桨离底高度为20mm的安装方式为最优方案。4.设计系统测试实验方案,对系统进行标定和参比实验研究。对液固部分测量进行底值标定和颗粒散射光强与颗粒物质量浓度标准曲线的确定;最后将系统测量结果与称重法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验证系统的可行性,稳定性以及准确性。最终经过实验验证,当烟气中待测颗粒物浓度高于10mg/m3时,称重法测得的待测颗粒物质量浓度和实验样机测得的待测颗粒物质量浓度之间相对误差控制在10%以内,实验样机测量值和称重法的相关性拟合曲线的相关性可达0.986。
郑经烽[9](2019)在《高精度散射式能见度仪的研制》文中提出大气能见度是反映大气透明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在气象预测、交通安全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与航空、航海和高速运输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研制出一种高精度能见度仪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本文设计了一种高精度散射式能见度测量仪,以英国Biral公司的VPF-730型能见度测量仪作为对比标准,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首先对能见度测量原理进行分析,重点介绍了大气散射原理和能见度测量理论,介绍了系统软硬件设计的具体实施方案。系统硬件部分由红外发射模块、红外接收模块、传感器处理模块、主控模块、电源模块和通信模块等组成。红外发射模块发射调制后的红外脉冲信号,红外脉冲信号在空气中传播产生微弱散射信号,通过滤光片后由凸透镜聚焦到PIN光电二极管,红外接收模块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成电压信号并传输到传感器处理模块,传感器处理模块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后通过A/D转换电路传输到主控模块,通信模块将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无线传输到上位机显示。最后,对引起能见度测量误差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对误差进行补偿,完成系统测试,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表明本系统设计的能见度测量仪的性能达到了设计要求。
杨澜[10](2019)在《汽车同步带横向摆动量测量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说明同步带的制造工艺特殊,使其能做无滑差、不丢步的同步传动,因而广泛应用于汽车行业中。汽车同步带在发动机配气系统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以一定的传动比连接上曲轴来保证进、排气时间的准确,所以也称为正时皮带。汽车市场发展迅猛,使得人们越来越重视汽车同步带的性能指标。在高速运转的情况下保持精度高、平稳性强已成为衡量传动带系统传动质量的重要标准,却因为同步带是柔性构件,在运动过程中会出现沿带轮中心轴方向上的横向摆动,这种摆动在产生噪声的同时会加快同步带的磨损,严重影响了传动精度、极大地缩短了皮带的寿命。针对汽车同步带横向摆动量的测量,现如今国内暂时仍未研发出一个满足GB12734-2003标准的完整测量系统。本论文在一些常见测距方法的基础上研发出了一个由控制系统、进退带电机、测量电机、非接触位移传感器、光电转速测量传感器和砝码等组成的横向摆动量测量系统,可以精确地对汽车同步带横向摆动量进行测量。系统采用了具有ARM Cortex M4内核和DSP指令集的STM32F407ZGT6微控制器作为主控芯片,可以使用ST官方提供的DSP库进行数字滤波算法,增强了系统测量过程中的抗干扰性。采用光三角非接触位移传感器测量汽车同步带横向摆动量,简化测头安装和测量过程,完美地实现一键式测量。系统编制专用工控软件,能实时地显示测量数据、快速发送控制命令等,并可实现测量数据的存储、打印汇总结果。多次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测量系统对横向摆动量的测量精度能够达到±0.1mm,完全满足国家标准要求。
二、激光散射自动测量系统的设计与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激光散射自动测量系统的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光声和腔衰荡光谱的气溶胶吸收和消光系数同步检测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 |
1.3 气溶胶光学特性参数的探测技术 |
1.4 光声和腔衰荡光谱技术研究现状 |
1.5 气溶胶光学特性的同步检测方法 |
1.6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总体框架 |
第2章 光声光谱测量系统设计与优化 |
2.1 光声光谱计算模型 |
2.1.1 光声效应基本理论 |
2.1.2 光声信号数学模型 |
2.2 光声光谱结构设计 |
2.2.1 光声光谱系统基本结构 |
2.2.2 谐振腔结构设计与优化 |
2.2.3 缓冲腔结构设计与优化 |
2.2.4 两级缓冲方式设计分析 |
2.2.5 本底噪声影响因素分析 |
2.3 光声光谱系统设计 |
2.3.1 光源选择及调制波形 |
2.3.2 微音器原理及其选型 |
2.3.3 光声探测及锁相放大 |
2.3.4 双光声光谱系统设计 |
2.4 光声光谱系统标定研究 |
2.4.1 标定气体有效吸收截面 |
2.4.2 光声光谱标定实验系统 |
2.4.3 系统共振频率标定研究 |
2.4.4 光声系统吸收系数标定 |
2.5 与腔衰荡光谱外场对比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耦合测量光谱系统设计与分析 |
3.1 腔衰荡光谱测量系统设计 |
3.1.1 衰荡光强与衰荡时间 |
3.1.2 光学谐振腔设计分析 |
3.1.3 系统设计及主要部件 |
3.1.4 信号采集系统设计 |
3.1.5 系统衰荡时间分析 |
3.2 耦合光谱测量系统设计 |
3.2.1 耦合光谱测量技术分析 |
3.2.2 高反镜对光强影响分析 |
3.2.3 窗片对光强影响分析 |
3.2.4 三段式耦合腔体设计 |
3.2.5 缓冲腔对耦合光声影响 |
3.2.6 耦合光谱测量系统设计 |
3.2.7 系统气密性测试分析 |
3.2.8 差分采样系统设计 |
3.2.9 耦合光谱系统集成设计 |
3.2.10 耦合衰荡腔性能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不同光声光谱系统性能分析 |
4.1 不同光声光谱系统对比分析 |
4.1.1 耦合光声腔性能分析 |
4.1.2 双光声腔性能分析 |
4.1.3 高反光声腔性能分析 |
4.1.4 光声腔性能对比分析 |
4.1.5 光声响应重复性分析 |
4.2 光声光谱性能影响因素研究 |
4.2.1 光声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
4.2.2 压强对光声性能影响分析 |
4.2.3 温度对光声性能影响分析 |
4.2.4 湿度对光声性能影响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气溶胶光学特性同步测量研究 |
5.1 光声光谱系统精度研究 |
5.1.1 精度校正对象及预处理系统 |
5.1.2 多元线性回归校正算法研究 |
5.1.3 神经网络模型校正算法研究 |
5.1.4 无参考真值样本对比分析 |
5.1.5 与差分吸收光谱外场对比 |
5.1.6 气溶胶标准源的测量研究 |
5.2 气溶胶吸收和消光系数外场观测与分析 |
5.2.1 外场观测实验 |
5.2.2 观测结果分析 |
5.2.3 消光系数和散射系数关系 |
5.2.4 单次反照率分析 |
5.2.5 与MAX-DOAS外场对比验证 |
5.2.6 与国控质量监测站点对比验证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缩略词 |
附录B H_2O的部分有效吸收截面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2)部分相干光粗糙面LRCS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粗糙面激光散射特性的研究进展 |
1.2.2 部分相干光的研究进展 |
1.2.3 部分相干光下粗糙面散射特性的研究进展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粗糙面散射理论 |
2.1 随机粗糙面参量的描述 |
2.2 粗糙面光散射理论基础 |
2.2.1 LRCS与 BRDF简介 |
2.2.2 基尔霍夫近似法简介 |
2.2.3 微扰法简介 |
2.3 基尔霍夫近似法的研究 |
2.3.1 驻留相位法 |
2.3.2 驻留相位法数值计算 |
2.3.3 标量近似法 |
2.3.4 标量近似法数值计算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部分相干光粗糙面散射 |
3.1 部分相干光基本理论 |
3.1.1 互相干函数 |
3.1.2 交叉谱密度函数 |
3.2 高斯谢尔模光束 |
3.2.1 光束表达形式 |
3.2.2 光束傍轴近似解 |
3.3 高斯谢尔模光束粗糙面散射 |
3.3.1 波束平面波谱展开 |
3.3.2 波束散射系数 |
3.3.3 数值计算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激光散射特性实验测量 |
4.1 样品基本参数的测量 |
4.1.1 粗糙度测量 |
4.1.2 反射率的测量 |
4.2 激光散射自动测量系统 |
4.2.1 系统简介 |
4.2.2 仪器简介 |
4.2.3 测量原理 |
4.3 部分相干光实验测量 |
4.3.1 部分相干光产生 |
4.3.2 部分相干光相干长度测量 |
4.4 相干光LRCS实验测量 |
4.4.1 单站测量 |
4.4.2 双站测量 |
4.4.3 与理论值对比分析 |
4.5 部分相干光LRCS实验测量 |
4.5.1 单站测量 |
4.5.2 与理论值对比分析 |
4.6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主要研究内容总结 |
5.2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能见度仪测试评价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能见度及其观测 |
1.1.1 能见度的定义与分类 |
1.1.2 观测方式及其特点 |
1.2 能见度仪测试评价的意义 |
1.2.1 研究必要性及实际意义 |
1.2.2 能见度在民航运行中的应用范围 |
1.3 能见度仪测试评价的研究进展 |
1.3.1 外场对比观测进展 |
1.3.2 模拟环境下对比测试研究进展 |
1.3.3 参考基准值与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
1.4 论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能见度仪外场对比观测与多能见度仪组合观测 |
2.1 能见度仪的外场对比观测 |
2.1.1 扬沙、浮尘与霾天气下的对比观测 |
2.1.2 雾、雨雾、雪雾天气下的对比观测 |
2.1.3 外场对比观测的讨论与结论 |
2.2 主导能见度的多能见度仪组合观测 |
2.2.1 主导能见度的自动观测方法 |
2.2.2 数据整体概况与分析处理 |
2.2.3 讨论与结论 |
第3章 高精度大气透过率和消光系数测量方法与系统实现 |
3.1 多点移动测量方法 |
3.1.1 大气透过率的多点移动测量方法 |
3.1.2 基于多点移动测量的消光系数计算方法 |
3.1.3 基于多点移动测量的MOR计算方法 |
3.2 测量误差分析与比较 |
3.2.1 大气透射仪的测量误差分析 |
3.2.2 MVM方法测量大气透过率的相对误差分析与量化 |
3.2.3 MVM方法测量MOR的误差分析 |
3.3 高精度多点移动式测量系统实现 |
第4章 能见度仪测试模拟环境及其均匀性 |
4.1 能见度仪测试模拟环境系统构成 |
4.1.1 整体结构 |
4.1.2 气溶胶发生与供气循环子系统 |
4.1.3 其他辅助子系统 |
4.2 能见度仪测试模拟环境均匀性分析 |
4.2.1 基于流体力学模拟的均匀性分析 |
4.2.2 基于消光系数水平分布的均匀性分析 |
第5章 模拟环境下的能见度仪对比实验 |
5.1 大气模拟舱环境 |
5.1.1 实验环境条件 |
5.1.2 气溶胶粒子浓度及分布 |
5.2 舱内能见度的多点移动测量与计算 |
5.3 舱内能见度的测量对比分析 |
5.3.1 多点移动式与大气透射式测量方法对比 |
5.3.2 多点移动测量系统与大气透射仪测量对比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4)透镜中心厚度测量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2 透镜中心厚度测量系统设计 |
2.1 激光三角测厚原理 |
2.2 透镜中心厚度测量方案 |
2.2.1 测量方案 |
2.2.2 准直结构 |
2.2.3 测量精度分析 |
2.3 光束整形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3 系统结构设计及测量装置的构建 |
3.1 结构设计 |
3.1.1 总体结构设计 |
3.1.2 部件结构设计 |
3.2 系统装调与标定 |
3.2.1 测量装置的装调 |
3.2.2 系统标定 |
3.3 系统测量 |
3.3.1 测量流程 |
3.3.2 光斑定心 |
3.3.3 数据处理流程 |
3.4 本章小结 |
4 实验与误差分析 |
4.1 实验测试 |
4.2 误差分析 |
4.2.1 激光强度与光斑尺寸 |
4.2.2 系统装调 |
4.2.3 曲率半径和倾斜角度 |
4.2.4 表面粗糙度和散斑 |
4.3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高反镜疵病尺寸变化与激光散射场分布关系的仿真与实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1.3.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章节安排 |
2 系统理论研究 |
2.1 基本概念 |
2.1.1 激光陀螺及高反镜的介绍 |
2.2 电磁波理论 |
2.3 有限元理论 |
2.3.1 有限元方程的建立 |
2.3.2 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
2.4 积分散射测量理论 |
2.5 微弱信号检测理论 |
2.5.1 微弱信号检测方法 |
2.5.2 相关检测技术 |
2.6 小结 |
3 高反镜表面疵病散射场的仿真 |
3.1 仿真软件的确定 |
3.1.1 仿真软件及方法可行性分析与验证 |
3.2 仿真过程 |
3.2.1 仿真流程分析 |
3.3 课题仿真过程 |
3.3.1 电磁波频域物理场计算原理 |
3.3.2 仿真计算过程 |
3.4 散射场强度的表达 |
3.4.1 散射场强度 |
3.5 激光散射场的分布 |
3.5.1 截面为单一三角形的疵病激光散射场分布图 |
3.5.2 截面为单一矩形的疵病激光散射场分布图 |
3.5.3 截面为复杂三角形的疵病激光散射场分布图 |
3.5.4 截面为复杂矩形的疵病激光散射场分布图 |
3.6 小结 |
4 整体实验系统设计搭建 |
4.1 光源的稳频与调制 |
4.1.1 光源的稳频 |
4.1.2 光源的调制 |
4.2 光路调整 |
4.3 探测器的选取 |
4.4 锁相放大器(LIA) |
4.4.1 相敏检波技术 |
4.5 数据采集卡 |
4.6 小结 |
5 数据测量与误差分析 |
5.1 积分散射测量系统 |
5.1.1 测试系统软件平台 |
5.1.2 积分散射测量平台搭建 |
5.1.3 测试步骤 |
5.2 误差分析 |
5.2.1 理论仿真误差 |
5.2.2 实验系统误差 |
5.3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
致谢 |
(6)基于Clidar系统的全天候PM2.5测量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激光雷达全天候测量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全天候激光雷达技术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全天候激光雷达技术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结构 |
第2章 全天候激光雷达技术及原理 |
2.1 全天候激光雷达关键技术 |
2.1.1 光学滤光方法测量原理 |
2.1.2 物理遮光测量原理简述 |
2.2 全天候Clidar系统的散射特性分析 |
2.2.1 激光与气溶胶粒子散射分类 |
2.2.2 Clidar系统高斯光源概述 |
2.2.3 Clidar系统高斯光源的Mie散射原理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全天候Clidar系统测量模型研究 |
3.1 基于分段式测量模型的全天候Cldiar系统概述 |
3.2 全天候Clidar系统分段测量实验原理 |
3.3 基于分段测量模型的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全天候Clidar系统与传统探测系统对比研究 |
4.1 全天候Clidar系统装置及测量原理 |
4.2 全天候Clidar系统与传统探测系统对比研究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全天候Clidar系统测量的其他影响因素探究 |
5.1 全天候Clidar系统的数据处理无时延设计 |
5.1.1 全天候Clidar系统无时延数据处理单元概述 |
5.1.2 全天候Clidar系统无时延数据处理单元功能实现 |
5.2 湿度对全天候Clidar系统回波信号影响的个例研究 |
5.2.1 空气相对湿度与空气总散射系数理论推导 |
5.2.2 两种湿度条件下Clidar系统采集图像对比 |
5.2.3 一种具备除湿功能的全天候Clidar系统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在线激光粒度测量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在线粒度测量的研究背景及方法 |
1.2 在线激光粒度测量的研究现状 |
1.3 在线激光粒度测量的发展趋势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光散射理论与数值计算 |
2.1 颗粒的光散射理论 |
2.1.1 光散射现象 |
2.1.2 不相关散射和相关散射 |
2.1.3 单散射和复散射 |
2.2 光散射模型的数值计算 |
2.2.1 Mie散射理论 |
2.2.2 Fraunhofer衍射理论 |
2.3 Fraunhofer衍射近似适用性讨论 |
2.3.1 不同颗粒粒径的适用性 |
2.3.2 不同散射角度的适用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在线激光粒度测量系统的关键技术 |
3.1 在线激光粒度测量系统的组成 |
3.2 取样分散装置的设计 |
3.3 光学系统参数的优化 |
3.3.1 扩束准直系统 |
3.3.2 样品池到傅里叶透镜的距离 |
3.3.3 测量范围的讨论 |
3.3.4 扩大线阵CCD的动态范围 |
3.4 在线激光粒度仪的反演算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Chin-Shifrin积分变换反演算法研究 |
4.1 Chin-Shifrin算法的基本原理 |
4.2 C-S算法积分角度的选取问题 |
4.2.1 角度截断误差对反演结果的影响 |
4.2.2 光强误差对反演结果的影响 |
4.3 角度参数优化选取准则 |
4.3.1 优化选取准则1:最小θ_(max)的确定 |
4.3.2 优化选取准则2:θ_(min)的确定 |
4.3.3 优化选取准则3:Δθ的确定 |
4.4 优化选取准则的性能分析 |
4.4.1 不同角度参数选取准则的比较 |
4.4.2 优化选取准则在不同粒度分布中的应用 |
4.4.3 优化选取准则对最佳像素点范围的确定 |
4.5 优化角度范围的确定 |
4.5.1 不同粒径的角度范围 |
4.5.2 不同分布宽度的角度范围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燃煤电厂超低排放颗粒物质量浓度在线测试方法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烟气颗粒物浓度检测技术原理及特点 |
1.2.1 取样法 |
1.2.2 非取样法 |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论文组织架构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烟气颗粒物质量浓度在线测量系统原理与整体设计方案 |
2.1 系统工作原理及总体设计 |
2.2 系统模块设计 |
2.2.1 颗粒富集模块 |
2.2.2 测量模块原理 |
2.2.3 测量模块设计 |
2.2.4 数据采集和处理模块 |
2.2.5 系统在线监测平台介绍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烟气颗粒物质量浓度在线测量系统硬件及软件设计 |
3.1 烟气颗粒物质量浓度监测系统的硬件结构 |
3.2 颗粒富集硬件平台搭建 |
3.2.1 设计初始条件 |
3.2.2 富集装置尺寸的确定 |
3.2.3 抽气泵选型 |
3.3 测量模块硬件平台搭建 |
3.3.1 压力传感器 |
3.3.2 流量传感器 |
3.3.3 水下光散射传感器 |
3.3.4 气溶胶传感器选择 |
3.3.5 数据采集系统硬件 |
3.3.6 计算机 |
3.4 烟气颗粒物测量系统软件设计 |
3.4.1 软件开发工具简介 |
3.4.2 颗粒物质量浓度计算程序 |
3.4.3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烟气颗粒物质量浓度在线测量系统优化设计 |
4.1 颗粒物质量浓度测量系统整机测试 |
4.1.1 整机测试结果分析 |
4.1.2 待测颗粒物浊度测量和时间变化关系 |
4.2 待测颗粒物系统优化方法分析 |
4.3 待测颗粒物物理量性质测量 |
4.3.1 颗粒粒度分布测试与分析 |
4.3.2 颗粒显微结构测试与分析 |
4.3.3 颗粒密度测试与分析 |
4.4 颗粒物测量系统悬浮特性优化过程数值模拟 |
4.4.1 悬浮问题数学模型及求解方法 |
4.4.2 几何模型和网格划分 |
4.4.3 流场参数和边界条件 |
4.4.4 网格无关性验证 |
4.4.5 搅拌转速的影响 |
4.4.6 搅拌桨离底高度的影响 |
4.5 优化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烟气颗粒物质量浓度在线测量系统的实验研究 |
5.1 富集装置的底值标定 |
5.2 颗粒物光强和质量浓度相关性确定 |
5.3 颗粒浓度测量实验 |
5.3.1 实验方法介绍 |
5.3.2 颗粒物浓度测量仪的参比实验设计 |
5.3.3 实验结果分析 |
5.3.4 实验误差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6.1 论文主要工作及内容 |
6.2 今后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9)高精度散射式能见度仪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能见度仪测量原理及总体方案设计 |
2.1 能见度测量理论 |
2.2 能见度测量方法 |
2.3 总体方案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精度能见度仪硬件设计 |
3.1 系统硬件总体方案 |
3.2 红外发射模块设计 |
3.3 红外接收模块设计 |
3.4 传感器处理模块设计 |
3.5 主控模块设计 |
3.6 电源模块设计 |
3.7 通信模块设计 |
3.8 电路板设计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精度能见度仪软件设计 |
4.1 开发环境 |
4.2 总体软件结构设计 |
4.3 A/D转换程序设计 |
4.4 数据传输程序设计 |
4.5 上位机软件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能见度测量与误差补偿 |
5.1 能见度影响因素 |
5.2 环境影响误差补偿 |
5.3 黑碳消光误差补偿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测试与误差分析 |
6.1 安装测试 |
6.2 系统误差和处理方法 |
6.3 系统测量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10)汽车同步带横向摆动量测量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各章节内容安排 |
第2章 同步带横向摆动量测量原理及仿真分析 |
2.1 汽车同步带横向摆动量测量原理 |
2.2 基于Recur Dyn的系统仿真 |
2.2.1 RecurDyn的基本算法与坐标系统 |
2.2.2 仿真模型的建立 |
2.2.3 仿真结果及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系统方案设计 |
3.1 系统设计要求及结构设计 |
3.2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3.3 系统功能模块介绍 |
3.4 横向摆动量测量系统 |
3.5 测量电机调速及行程测量系统 |
3.6 工控机控制系统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同步带横向摆动量测量方法研究 |
4.1 横向摆动量传感器选择 |
4.1.1 基于光栅位移传感器测量位移 |
4.1.2 基于差动变压器式位移传感器测量位移 |
4.1.3 基于激光位移传感器测量位移 |
4.1.4 上述测量方案比较 |
4.2 激光位移传感器选型 |
4.3 数字滤波算法简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5.1 微控制器系统电路 |
5.2 进退带系统设计 |
5.2.1 步进电机简述 |
5.2.2 三相混合式步进电机工作原理 |
5.2.3 进退带电机控制系统设计 |
5.3 变频器及485 通信接口电路 |
5.4 测量电机行程检测系统 |
5.5 串行通信接口电路 |
5.6 启动、急停、限位接口电路 |
5.7 横向摆动量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系统软件设计 |
6.1 软件开发环境简介 |
6.2 系统总体程序设计 |
6.2.1 横向摆动量测量系统总体程序设计 |
6.2.2 数据采集模块软件设计 |
6.2.3 进、退带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系统测试及结果分析 |
7.1 横向摆动量测试 |
7.2 横向摆动量数据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论文总结 |
8.2 论文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
致谢 |
四、激光散射自动测量系统的设计与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光声和腔衰荡光谱的气溶胶吸收和消光系数同步检测技术[D]. 靳华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2]部分相干光粗糙面LRCS实验研究[D]. 薛佳荣.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3]能见度仪测试评价关键技术研究[D]. 台宏达.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9)
- [4]透镜中心厚度测量系统研究[D]. 尚梦杰. 西安工业大学, 2020
- [5]高反镜疵病尺寸变化与激光散射场分布关系的仿真与实验[D]. 江坤. 西安工业大学, 2020
- [6]基于Clidar系统的全天候PM2.5测量技术研究[D]. 李应杰.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20(02)
- [7]在线激光粒度测量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 王文静. 山东理工大学, 2019(03)
- [8]燃煤电厂超低排放颗粒物质量浓度在线测试方法的实验研究[D]. 徐畅. 东南大学, 2019(06)
- [9]高精度散射式能见度仪的研制[D]. 郑经烽.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9(04)
- [10]汽车同步带横向摆动量测量系统设计[D]. 杨澜. 长春理工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