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油松种子园无性系再选择及优良家系的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曹延鹏[1](2021)在《华北落叶松双亲子代生长性状及亲本结实性状的联合选择》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河北省木兰围场龙头山国家落叶松良种基地内的华北落叶松全同胞子代测定林及亲本无性系为试验材料,主要从子代林生长、亲本结实以及SSR分子标记三部分进行研究,旨在筛选出子代林生长性状优良且亲本结实性状较好的优良杂交组合,对优良杂交组合再次筛选,并对筛选出的20个优株构建指纹图谱,为后续种子园改良升级提供育种材料。具体结果如下:1.华北落叶松全同胞子代测定林的生长量(树高、胸径、材积),部分树干形质性状(通直度、分枝角度)均存在极显着差异(P<0.01),通过对生长量以及树干形质进行综合评价,发现材积变幅较大,而树干形质评分整体较高,因此以材积为主要指标,树干形质为参考,在32%选择强度下,筛选出44×205、43×205、205×120、77×98、55×205、77×205、53×205、53×53、53×77、59×120、43×120和49×77共12个杂交组合。入选群体的树高、胸径和材积遗传增益分别为19.4%、17.6%和63.9%。2.华北落叶松全同胞子代测定林亲本无性系球果产量和种子产量差异不显着,亲本无性系整体结实较好;而其他种子品质(千粒重、饱满率、发芽率)差异显着,说明种子园具有潜在选择价值。结合亲本无性系结实和种子品质,筛选出亲本无性系为52、53、59、77、120、205共6个。3.结合子代林生长和亲本结实,筛选出205×120、53×205、53×53、53×77、59×120共5个优良杂交组合,并以材积育种值为筛选指标,选出20个优株。4.20个优株中存在相同亲本,因此对这20个优株进行了指纹图谱构建。通过遗传多样性分析,发现这20个优株的基因多样性指数0.320,PIC 0.240,属于中等的遗传多样性;杂合度0.640,杂种优势明显。
梁德洋[2](2021)在《红松种子园亲本无性系及其子代变异选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红松亲本无性系及其半同胞子代家系的评价选择是种子园改建和升级的重要依据。本研究以吉林省龙井市开山屯红松国家级良种基地的50个红松亲本无性系及其半同胞子代家系为材料,对亲本生长性状、木材性状、种实性状、光合性状、针叶元素含量、激素含量变化及子代生长性状进行测定分析,利用多性状综合评价,聚类分析、通径分析等方法评价选择优良亲本无性系及子代家系,并利用SSR分子标记分析50个红松无性系的亲缘关系并构建指纹图谱,为红松良种选育与种子园升级换代提供理论依据和优良材料。研究结果如下:(1)为选育树高、胸径和材积等生长性状优良的红松材料,本研究以50个红松亲本无性系为实验材料,对其树高、地径、胸径和材积等16个生长性状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生长性状在各无性系间差异显着,各性状表型变异系数范围为4.37%~48.03%,重复力范围为0.013~0.900。树高、胸径、3 m径、5 m径和材积间存在显着正相关,且遗传相关性水平与表型相关性水平相似。以4个生长性状(树高、胸径、材积和冠幅)为综合评价指标,以10%的入选率选出综合得分在前5的无性系(PK11、PK19、PK04、PK14、PK28)为优良无性系。选出的优良无性系的4个生长性状分别高出总体平均值10.46%、15.88%、39.90%和6.72%,遗传增益分别为8.58%、13.02%、32.72%和3.83%;此研究结果为红松育种方案的改进提供重要信息,为红松良种选育提供优良材料。(2)为选育木材性状优良的红松资源,本研究对50个红松无性系的生长性状(树高、胸径、材积)和木材性状(基本密度、木质素含量、半纤维素含量、纤维素含量、棕纤维素含量、碳含量、纤维长度、纤维宽度)进行测定并分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除木质素含量外(P=0.114),无性系间各性状差异均达到极显着水平(P<0.01);各指标表型变异系数变化范围为5.09%~24.04%;除木质素含量(0.27)外,各指标重复力变化范围为0.58~0.88,属于高重复力;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树高、胸径和材积间均呈极显着正相关(r>0.787),木材性状间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和综纤维素含量之间呈显着相关,纤维长度和纤维宽度间呈极显着正相关(r=0.549),其余性状相关未达显着水平。利用综合评价法对50个无性系进行评价,以生长性状为评价指标,以10%的入选率对50个无性系进行评价选择,无性系PK11、PK19、PK04、PK14和PK01入选,入选无性系的树高、胸径和材积分别高出总体平均值10.87%、12.50%和28.57%;以木材性状为评价标准,以10%的入选率对50个无性系进行评价选择,无性系PK20、PK34、PK27、PK03和PK02入选,入选无性系各木材性状高出总体平均值4.15%~21.27%;以生长和木材联合选择,无性系PK20、PK19、PK29、PK27和PK49等5个无性系入选,入选无性系各性状高出总体平均值1.38%~18.02%。该研究为红松优良无性系评价和种子园的改建提供理论依据和优良材料。(3)为选取种子产量高、营养含量丰富的优良红松无性系,本研究测定了 50个红松无性系的种实性状与营养含量。结果显示,除含水率外,各无性系间其余性状均有极显着差异;变异参数分析结果可知,除种子长度、种子宽度、种子长宽比、种仁长度和出仁率外,其余性状的表型变异系数均高于10%;除含水率外,其余性状的重复力均大于0.8,属于高重复力;种子宽度与种子重量、种仁长、种仁宽、种仁重、千粒重间均存在极显着正相关关系,碳水化合物含量与油脂含量、蛋白质含量、多糖含量均呈显着负相关关系;由通径分析结总影响可知,蛋白质含量、千粒重和含水率对油脂含量均具有正影响,其中蛋白质含量的正影响最大;种仁长度对千粒重具有负影响,种仁宽度、单粒种子重和单果种子重量对千粒重均具有正影响,其中单粒种子重的影响最大。按照10%的入选率,在种子表型性状方面,无性系PK04、PK49、PK08、PK32和PK03等5个无性系入选为优良无性系,入选无性系的单果种子重、单粒种子重、种仁长度、种仁宽度和千粒重分别高出总体平均值29.26%、25.42%、5.36%、9.23%和27.05%;种子营养含量方面,无性系PK33、PK16、PK47、PK26和PK39等5个无性系入选为优良无性系,入选无性系的千粒重、油脂、蛋白质、含水量和灰分分别高出总体平均值7.75%、11.40%、31.56%、5.29%和-38.35%;联合选择时,无性系PK23、PK49、PK29、PK31和PK10等5个无性系入选为优良无性系,入选无性系各性状分别高出总体平均值-35.64%~24.05%;各评价方法遗传增益范围分别为5.30%~27.02%、-38.32%~30.92%和-35.61%~23.56%。(4)为了解红松光合特性的遗传变异规律,本研究利用Lico-6400光合测定系统,对50个红松无性系进行了光合指标的测定。光合指标日变化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日变化曲线均呈现典型双峰曲线,胞间CO2浓度(Ci)日变化曲线呈“V”字型曲线。对3个红松无性系的光响应和二氧化碳响应曲线测定结果表明,各曲线均呈“S”型,并且符合二次曲线模型。在饱和光强下,3个无性系的最大 Pn 变化范围为:P27(15.00 μmol·m-2·s-1)~PK15(15.99 μ mol·m-2·s-1)。饱和光强和饱和环境二氧化碳条件下(Ca),3个无性系最大Pn变化范围为25.08 μmol·m-2·s-1~27.35 μ mol·m-2·s-1,。对50个红松无性系瞬时光合指标测定结果表明,50个无性系间Pn、Gs、Ci和Tr间均达极显着差异水平(P<0.01),各光合指标变异系数范围为9.04%~38.25%,重复力范围为0.57~0.94,属于高重复力。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红松无性系光合指标间、光合指标与环境因子间均呈现极显着相关水平。该研究为红松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5)为了解红松针叶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异规律,本研究对50个红松亲本无性系针叶中的铜、锌、钙、镁、锰和钾等微量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分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在不同无性系间差异均达极显着水平。各性状表型变异系数变化范围为17.91%(K)~64.69%(Cu),其中Mn、Cu和Ca元素表型变异系数较大,均超过35%。此外,各性状重复力较高,均超过0.95,属高重复力。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净光合速率与Mg和Mn元素含量呈显着正相关,Zn元素含量与树高、胸径和材积呈显着负相关。根据聚类分析选出各元素含量较高的无性系9个(PK02、PK48、PK43、PK45、PK13、PK32、PK41、PK46和PK47),这9个无性系在各元素含量的分别均值高出整体平均值 10.90%(镁)、7.65%(锰)、12.42%(锌)、7.03%(钾)和 59.58%(钙)。本研究可选出对微量元素利用率高的红松优良材料。(6)为探究不同部位、不同形态芽的激素含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本研究利用50个红松亲本无性系为材料,进行不同部位叶芽激素含量测定。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激素在不同时间之间存在显着差异,激素GA3和GA7在不同芽之间达到显着差异水平。各激素在不同时间、不同部位之间以及时间与部位的交互作用均存在显着差异。根据激素含量在不同部位、不同形态芽中的变化规律,发现GA3、GA4、GA7的含量在红松不同发育阶段占据主要位置,且变化规律相似。无性系PK08、PK29、PK04、PK03和PK41入选为优良无性系。入选优良无性系的GA3、GA4和GA7含量分别高出平均值23.94%、54.26%和 17.26%;遗传增益分别为 22.98%、51.00%和 24.53%。该研究为果用红松良种选育辅助选择提供技术支撑。(7)为选育生长快的优良红松子代家系与优良亲本,本研究测定了红松子代家系的生长性状、成活率和存活率,除4年地径外,其余性状在各变异来源间均存在极显着差异,除成活率外,其余性状表型变异系数均大于10.00%,各性状遗传力均高于0.30,属于中高等遗传力,高变异、高遗传力有利于家系的评价选择。通过一般配合力选出5个优良亲本无性系PK38、PK21、PK26、PK20和PK49。通过多性状综合评价选出5个优良子代家系PK29、PK38、PK21、PK37和PK48。本研究可为红松种子园的改良和升级换代提供优良材料和理论基础。(8)为申报红松良种提供分子基础,本研究对50个红松无性系进行指纹图谱构建与亲缘关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6对引物可以清晰的将50个无性系分开,构建了 50个红松无性系的特异性指纹图谱,并构建各无性系指纹图谱的二维码。聚类分析表明,50个红松无性系被分为3类,同一类别内的无性系亲缘关系较近,无性系PK01、PK05、PK07、PK12、PK13、PK14和PK15等19个无性系的亲缘关系较近,无性系PK02、PK06、PK20、PK27、PK32、PK33 和 PK45 的亲缘关系较近,无性系 PK03、PK04、PK08、PK09、PK10和PK11等24个无性系的亲缘关系较近。该研究获得的指纹图谱二维码对红松种质创新、品种选育、品种鉴定及红松种子市场高效监管均有积极的作用。
董明亮[3](2020)在《华北落叶松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及重要性状QTL分析》文中提出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 Mayr)是我国华北地区重要的造林树种,兼具经济和生态价值。华北落叶松的育种目标是培育出生长快、材性好、抗性强的新品种。但由于其生长周期较长、遗传背景复杂、多数经济性状为数量性状,依靠传统育种方法进行新品种选育,通常效率很低。利用DNA分子标记进行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和QTL定位,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可以缩短育种周期,提高育种效率。然而,由于华北落叶松缺乏基因组数据和高质量分子标记,到目前为止,尚未有关于该树种的遗传图谱构建和QTL定位的报道。本研究利用华北落叶松转录组测序数据开发多态性EST-SSR标记,并通过开展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来验证这些标记的实用性;利用部分新开发标记对华北落叶松F1作图群体进行杂种鉴定后,采用SLAF-seq技术进行大规模SNP标记开发并构建首张华北落叶松高密度遗传图谱;利用连续两年的表型测定数据,对8个生长和针叶性状进行QTL分析。以上研究对增加华北落叶松高质量分子标记数量,解析重要数量性状遗传结构,促进分子水平上的遗传改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转录组测序开发了一批落叶松属内通用的多态性EST-SSR标记。利用1300条Unigene序列成功设计SSR引物1065对,从中随机抽取的240对引物经筛选后获得多态性引物52对,再选取扩增最理想的20对多态性引物对66个华北落叶松无性系进行基因分型,共检测到77个等位位点,每个标记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2~7。此外,所有的20对引物在落叶松属其他3个物种中均能扩增出清晰而稳定的条带,有效扩增率高达100%。(2)利用新开发的EST-SSR标记分析了华北落叶松种子园66个无性系的遗传多样性。20个位点的平均等位基因数为3.85,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424,显示了该种子园具有中等水平的遗传多样性。66个无性系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012~0.585,平均值为0.317,相对较宽的遗传距离变化范围表明了66个无性系具有多样化的遗传背景。聚类分析和主坐标分析可以将66个无性系划分为3个类群,但由于这些无性系的信息资料不完整和记录混乱,无法确定分群结果是否与无性系的地理来源相关。(3)通过华北落叶松2个优良无性系的杂交试验构建了由145个子代单株组成的F1作图群体,杂种真实性鉴定后利用SLAF-seq技术在全基因组范围内大规模挖掘了SNP标记。SLAF-seq共产生1501.22 M双末端reads,大约300.20 Gb的原始数据。序列比对和聚类后,共获得6,323,943个SLAF位点。以每个SLAF位点上拷贝数最高的序列为参考序列进行SNP标记挖掘,在检测到324,352个SNP标记中,有122,785个呈现多态性,多态性比率为37.86%。最终获得6931个在亲本中平均测序深度大于10-fold、在F1群体中完整度高于75%、且符合孟德尔分离比率的有效SNP标记。(4)构建了首张华北落叶松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该图谱上的6099个SNP标记分属于12个连锁群,连锁群数目与落叶松及松科的其他大多数树种的单倍体染色体数目相同。图谱总长度为2415.58 c M,覆盖了华北落叶松基因组总长度的99.6%,标记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40 c M。最终上图的SNP标记在亲本和子代中的平均测序深度分别为65.84-和17.73-fold,在F1群体中的平均完整度高于99%。(5)根据遗传图谱信息,利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对连续两年测定的8个生长和针叶性状进行了QTL定位。当LOD阈值为2.5时,共检测到36个QTLs,其中控制针叶面积的QTL有7个,控制苗高、地径和针叶宽的QTL各有5个,控制针叶长和针叶厚的QTL各有4个,控制针叶长宽比和气孔线数的QTL各有3个。这些QTLs分布在除LG7和LG10之外的10个连锁群上,每个QTL可以解释表型变异的4.2%~18.2%。两个测试年份共检测到6个QTL聚集区域,其中位于LG8连锁群上136.365~161.717 c M区域和LG9连锁群上43.453~65.422 c M区域包含较多数目控制不同性状的QTLs,且每个QTL对表型变异的贡献率均较高,将是后续研究重点关注区域。本研究基于转录组测序和SLAF-seq技术,在全基因组水平上大批量开发了高质量SSR和SNP分子标记,构建了华北落叶松第一张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并首次开展了华北落叶松生长和针叶性状的QTL分析,获得了一些控制重要表型性状的QTLs,为加速华北落叶松的遗传改良提供有力的分子工具和信息支持。
金雨晴[4](2020)在《侧柏育种群体种质资源遗传分析与管理利用策略》文中研究说明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具有较高的生态与经济利用价值,是我国北部、西北部干旱山地主要的造林树种之一。目前,我国侧柏育种资源的利用仍处于初级阶段,育种资源遗传背景不清,良种效益低。建立高效分子标记技术,评估现有资源遗传关系,对现有良种基地升级改造,是推动侧柏遗传改良、提高良种繁育效率的重要环节。本研究以提高侧柏种质资源管理和改良效率为目标,建立了侧柏的简化基因组测序流程和快速实用的分子标记技术;构建了侧柏第一张高密度遗传图谱;结合表型和分子标记对侧柏良种基地种子园初级育种群体的种质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探究育种群体的遗传结构;结合家系间亲缘关系和亲本育种值进行回选,制定了基于分子辅助的种质保育与高阶改良利用策略。本论文取得了以下主要研究结果:(1)建立了侧柏分子标记及高效的简化基因组分析流程。通过对侧柏转录组和近缘物种刺柏的基因组序列分析,筛选出27个多态、稳定的SSR标记位点。建立了侧柏简化基因组分析流程(dd RAD),得到45,959个高质量位点。研究表明dd RAD技术在分子标记开发和基因分型上有巨大潜力,为未来柏科及其他针叶树种基因组水平上的变异研究提供了技术指导。(2)构建了首张侧柏高密度遗传图谱。确定了包含23,926个标记位点的11个连锁群,图谱总长约1,506 c M,标记之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2 c M,覆盖度99.8%。同时构建了框架标记遗传图谱,通过比较图谱间的标记排序,发现框架标记图谱与全标记图谱之间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借助遗传图谱,揭示了侧柏具有“对称核型”,并鉴定了潜在着丝粒和次缢痕区域。该遗传图谱为侧柏基因组大规模组装提供框架,对柏科基因组比较分析和深入了解种质资源的遗传背景有重要意义。(3)鉴定了侧柏基因组中显着偏分离位点及区域,推断了它们潜在的遗传学意义及功能效应。检测到3,965个偏分离标记,其中37个位点与生殖发育的生物学过程有关。通过构建含偏分离标记的遗传图谱,锚定了10个偏分离热点区域在11个连锁群的分布,并发现偏分离位点会削弱标记间的连锁强度,增大标记间的遗传距离;检测到了两种结构变异(易位和倒位)现象。此项结果对今后深入的基因组结构和功能分析有启示和参考价值。(4)澄清了侧柏良种基地初级种子园亲本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及亲缘关系。SSR分子标记分析显示该初级育种群体具有相对高的变异程度,种源间变异占总变异的1.25%,种源内变异能够解释大部分的变异来源。群体结构分析未发现明显的遗传结构和地理类群,这表明地域间有广泛的迁移和基因流动。有165个亲本来源可以利用分子标记进行鉴定。此项研究为侧柏种子园中亲本鉴定、交配系统分析提供了技术途径,对后续侧柏遗传资源管理、种子园升级改造等相关研究有借鉴指导。(5)结合已有的子代测定结果和优良无性系亲缘关系,初步筛选了去劣疏伐种子园的建园亲本材料,提出了侧柏高阶种子园育种体系的可持续改良方案。基于子代和亲本的综合性状表现,对侧柏初级种子园进行了不同疏伐程度的模拟设计,揭示了种子园内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受疏伐强度的影响不明显;随着疏伐强度的加大,可以有效的控制近交率,为后续良种生产和高阶育种策略调整提供了依据。本研究对开展侧柏育种资源遗传评价,指导初级种子园升级改造及侧柏高级遗传改良工作提供了技术、材料、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郑璐[5](2020)在《我国油松高世代种子园发展概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概述了我国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高世代种子园的相关报道,包括建园材料的选择、建园的配置设计、种子园的营建及经营管理等内容,并对高世代种子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详细阐述。以期实现我国油松生态公益林与用材林建设质量的稳定提高,同时促进森林生态系统与林业经济的建设和发展。
栾柯权[6](2019)在《水曲柳亲本无性系与子代生长性状变异研究》文中指出亲本及子代的评价选择是种子园升级和改建的核心内容。本研究以吉林省三岔子林业局国家红松良种基地水曲柳种子园亲本及子代为材料,对亲本生长性状、木材性状、抗寒性、种实性状及子代多年的生长性状进行测定分析,研究不同材料的遗传变异情况,并对亲本及子代进行评价选择,研究结果如下:(1)以233个水曲柳亲本无性系为材料,对各无性系的树高、胸径等生长性状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在不同无性系为变异来源间均达极显着差异水平(P<0.01)。各测定指标表型变异系数变化范围为14.50%~66.07%;通径分析结果显示,对于材积来说,胸径对其影响最大,其通径系数为0.797;以10%的入选率结合多性状综合评价法,筛选优良无性系24个,其在树高、胸径、冠幅和材积遗传增益分别为6.69%、14.33%、19.46%和38.18%。(2)对54个水曲柳亲本无性系木材性状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各无性系木材性状间均存在极显着差异(P<0.01),除纤维素含量、和木质素含量综纤维素含量外,各表型变异系数(木材性状)变化范围为7.21%~45.49%,重复力变化范围为0.1074~0.8584,除木质素含量、综纤维素含量和纤维素含量外,重复力再各性状之间的表现较高,达到0.5818以上。木材密度与纤维宽度,木质素含量与综纤维素含量、纤维素含量,纤维长度与纤维宽度、纤维长宽比,纤维含量与综纤维含量间存在极显着相关(P<0.01)。采用多性状综合评价法,对54个无性系的生长及木材性状综合评价,最后以10%的选择率,无性系128、90、100、88和86入选为优良无性系。优良无性系各性状遗传增益,分别为胸径11.49%、材积23.45%、纤维长度35.32%和纤维宽度10.59%。(3)预实验探究各亲本无性系间响应低温胁迫发生的电解质变化,选取4个无性系,结果说明在低温胁迫的过程中,随着低温胁迫的条件逐渐加深,无性系的相对电导率呈现不同变化,采用综合分析以及聚类分析的探究方法,在-30℃、12h处理下,亲本无性系的电导率与CK处理下电导率的差值进行分析,得到抗寒品质较为优异的部分亲本无性系:4、6、7、19、24、27、29、59、84、110、114、189、195、215、223、242、250 和 254。(4)以30个水曲柳亲本无性系种子为材料,对其进行表型性状测定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无性系种子各性状间均存在极显着差异(P<0.01)。且各性状表型变异系数变化范围为9.98%~29.68%,遗传力变化范围为0.9608(种宽)~0.9999(千粒重),属高遗传力。综合种长、种宽和千粒重,以]0%的入选率进行联合选择,初选30、16和92三个无性系为优良无性系,入选无性系的种子的种长、种宽和千粒重遗传增益分别为1.55%、21.29%和53.67%。(5)对16年生75个水曲柳半同胞家系的生长性状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在各家系生长性状的差异均达极显着水平(P<0.01),其表型变异系数变化范围为22.20%~63.30%,各性状遗传力较高,均超过0.79,高遗传力有利于优良家系评价选择。利用16年生的树高、胸径和材积对家系进行综合评价,8个优良家系入选,其树高、胸径与材积遗传增益分别为4.68%、8.06%和16.04%。本研究对水曲柳亲本无性系的生长性状、木材性状、抗寒性和子代生长性状进行遗传变异分析,初步选生长性状优良的24个无性系,木材性状优良的5个无性系,抗寒性优良的18个无性系,种实性状优良的3个无性系以及子代生长性状优良的8个家系,其中亲本生长性状与抗寒性均优良的无性系215,初选材料可以为良种推广提供基础,也可为种子园升级换代提供保障。
潘艳艳[7](2019)在《日本落叶松种子园亲本及其子代变异研究》文中指出日本落叶松亲本及子代的评价选择是种子园升级和改建的核心内容。通过综合评价选出的日本落叶松优良无性系及家系,既可以为种子园升级换代提供材料,还可以为日本落叶松良种审定提供参考。本研究以吉林省五道沟落叶松国家良种基地日本落叶松种子园亲本及子代为材料,采用综合评价法、主成分分析法,对亲本生长性状、木材性状、物候期、结实量及子代生长性状和木材性状进行分析,探讨不同材料的遗传变异状况,并对亲本及子代进行评价选择,以期为种子园建设和升级换代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对不同种源的日本落叶松无性系生长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种源和无性系间各生长性状差异显着;其表型变异系数和遗传变异系数均较高,通过选择各性状均可实现较高的遗传增益,初选东丰种源为优良种源。对东丰种源日本落叶松无性系连续多年树高和胸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无性系间、树龄间存在显着差异;不同树龄树高和胸径间相关性均达显着正相关;利用多性状综合评价法按照10%的入选率,选出7个优良无性系,其树高和胸径的遗传增益分别为6.46%和13.99%;提出日本落叶松无性系早期选择时间应在7年左右。(2)对不同种源的日本落叶松半同胞家系生长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变异来源均达极显着差异水平;各家系间树高和胸径的表型和遗传变异系数均随树龄的增加而上升;家系树高和胸径的遗传力均较高,而单株遗传力较低;种源内不同树龄树高和胸径相关性均达极显着正相关,兰山种源生长性状显着优于其他种源。对兰山种源日本落叶松半同胞家系连续多年树高和胸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树高和胸径的方差分量随着树龄的增加而上升;树高和胸径的遗传力较高;树高和胸径间相关性均达极显着正相关;利用多性状综合评价法选出6个优良家系,其树高和胸径的遗传增益分别为10.53%和15.79%;选出45个优良单株,其树高平均值比总平均值高23.47%;提出日本落叶松家系早期选择时间在6年左右。(3)对不同种源日本落叶松亲本生长性状和木材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变异来源均达极显着差异水平;各性状表型变异系数(6.65%~25.66%)和遗传变异系数(3.42%~22.27%)变化范围较广;重复力均大于0.51;利用多性状综合评价法,以生长性状、木材性状以及生长和木材性状联合为评价指标,分别选出6个优良无性系,其遗传增益变化范围分别为5.27%~21.53%,8.02%~21.95%和4.27%~18.07%;对这些亲本的子代生长性状和木材性状进行分析,各性状表型变异系数和遗传变异系数变化范围也较广;遗传力均大于0.76;利用多性状综合评价法,以生长性状、木材性状以及生长和木材性状联合为评价指标,分别选出6个优良家系,其遗传增益变化范围分别为9.20%~37.55%,9.32%~28.82%和6.20%~22.62%;同时对亲本和子代各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亲本与子代各测定性状间均存在极显着正相关关系。(4)对不同种源日本落叶松无性系物候期和结实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无性系间各物候期和结实量差异极显着;各物候期重复力均高于0.84;各指标相关性均达显着正相关;不同无性系雄花散粉期和雌花可授期具有较好的同步性,根据雌雄花开花时间选出6个雄先型、9个雌先型和72个同时型无性系;东丰种源5年平均结实量显着高于其他种源,结实量遵从大小年规律,以10%的入选率选出9个无性系,其遗传增益为19.40%。(5)对日本落叶松全同胞家系树高和地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变异来源均达极显着差异水平;树高和地径的表型变异系数分别为30.23%和21.51%,遗传变异系数分别为15.98%和16.99%;树高和地径的家系遗传力均为0.94,单株遗传力均为0.52;三棚04和三棚37树高和地径的一般配合力较高,适合作为优良亲本营建改良种子园,通过特殊配合力计算,东丰18 ×兰山25、东丰81 ×兰山25、三棚98 ×三棚74和临江34 ×兰山28为优良组合,适合建立特殊配合力种子园;利用多性状综合评价法进行优良家系和单株的选择,初步选出7个优良家系,其树高和地径的遗传增益分别为35.02%和29.01%;选出50个优良单株,其树高和地径的遗传增益分别为47.92%和 34.67%。本研究选出的优良无性系及优良家系可以作为良种用于生产,选育的优良单株及亲本可以为日本落叶松种子园的升级换代提供保障,提出的早期选择时间可以为日本落叶松良种选育提供参考,采用的研究路线可以为其他树种的遗传改良提供借鉴。
赵祜[8](2017)在《青海云杉、祁连圆柏良种基地营建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以青海云杉、祁连圆柏遗传测定、良种选育及优质种苗繁育为主线,把青海云杉、祁连圆柏良种基地营建技术作为项目研究的切入点,开展了青海云杉、祁连圆柏良种基地营建技术研究。通过青海云杉无性系种子园物候观测、青海云杉无性系雌雄球花同步性研究、青海云杉半同胞子代测定,为青海云杉种子园去劣疏伐提供依据,提高良种基地的遗传增益;利用青海云杉一代无性系种子园中筛选出的18个优良无性系90个分株材料,研究无性系结实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结果发现:通过青海云杉无性系雌雄球花空间分布、青海云杉无性系球果空间分布、青海云杉无性系种子园花粉飞散规律研究、控制辅助授粉技术研究,以种子园内无性系为试验材料,分析雌雄球花期同步性,并进行种子园内花粉飞散时空变化规律及与气象因子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青海云杉无性系雌雄球花4月下旬至5月上旬进入授粉期和散粉期,授粉期持续715 d,散粉期持续713 d,青海云杉无性系雌雄球花花期存在差异;种子园内花粉飞散期花粉流量与日照强度呈显着正相关(r=0.685*),与温度和风速呈正相关(r=0.452、r=0.601),与相对湿度呈负相关(r=-0.182),温度是影响青海云杉无性系花期的主要气象因子,日照强度是影响散粉的主要气象因子;种子园内花期花粉流量和花粉流日变化均呈现低—高—低的趋势,散粉高峰时间段出现在13:00—15:00,种子园内花粉流空间分布特征及散发时间是青海云杉长期适应自然的结果。青海云杉无性系间的结实能力差异明显,其无性系重复力较高,青海云杉无性系结实母树球果主要集中在树冠中上部的冠层分枝上,青海云杉无性系球果主要分布在树冠上部,球果在树冠分布为:上部>中部>下部。球果量在树冠中部、上部、下部分别占单株球果总量的86.43%、10.37%和3.20%。通过性状相关分析,青海云杉单株结实量与树冠高呈显着正相关,下部结实量和单株鲜果重与冠幅呈显着负相关中部结实量、单株球果量和单果鲜重三个种实性状与无性系生长性状间均无显着的相关关系。在青海云杉幼树施肥试验中:不同种类的化肥中,以NPK复台肥效果最好,它与NP肥相比有显着差异,与N肥(尿素、硝酸铵、碳酸铵)相比有极显着差异,可使平均树高增加16.4%42.7%。NP肥与低N肥(硝酸铵、碳酸铵)相比有显着差异,可提高平均树高19.3%、22.6%。b)在进行不同施肥量的试验中,N、P、K肥和N肥以每株施200g效果最好,它与每株施100g的效果相比有极显着差异,与每株施150g的效果相比有显着差异,可分别使平均树高增加31.4%和13.9%,而NP肥以每株施3O0g效果最好。1、在祁连圆柏林地施NP肥,P肥、N肥和N、P、K复台肥后幼树高生长可分别比对照提高63.3%、42.3%、29.0%、18.25%。经方差分析,施NP肥、P肥、N肥的效果与对照有极显着差异,施N、P、K复合肥的效果与对照有显着差异。2、不同化肥对祁连圆柏幼树高生长的促进作用以NP肥效果最好,它与NPK肥、N肥的效果相比有极显着差异,与P肥效果相比有显着差异,可提高幼树高生长38.2%、26.6%、14.8%。施P肥与施NPK肥的效果相比有显着差异,可提高幼树高生长20.3%。3、在每株施25g、50g、75g化肥试验中,以每株施50g化肥的效果最好,它与每株施25g、75g化肥的效果相比具有极显着差异,可分别提高幼树高生长12.0%和14.2%。有害生物防治、化学控草技术在青海云杉、祁连圆柏良种基地用50%西玛津可湿性粉剂0.125%药液,每公顷原药施用量1.5kg,除草率可达97.4%;利用70%森草净可湿性粉剂0.1药液,每公顷原药施用量0.75kg,除草率可达96.5%,只需每年在6月上旬喷药一次即可,比人工除草节约经费66%。用10%的草甘膦0.2%药液可一次性杀灭地埂上的全部杂草,两年基本无草。树体促花技术研究,增加基地种子产量、提高种子质量;通过祁连圆柏种子催芽技术研究、青海云杉、祁连圆柏优质种苗繁育技术研究,为良种基地种苗繁育提供技术支撑。
周琳[9](2017)在《柏木优树子代遗传分析及优良家系评选》文中研究表明林木良种是保证造林绿化质量的根本,选用遗传品质优良的繁殖材料育种造林,不仅能够充分利用自然生产潜力,还能实现林木速生、优质、丰产,也能提高林产品的数量和品质,还可以加强林木抗性以及充分发挥森林的多种功能和收益。选择育种是林木遗传改良中最常用和最有效的一种育种方法,是依据表型进行选择的,然而,表型不仅要受到遗传因素的作用,而且还会受到环境因素的作用,一般地,由于环境影响而造成的变异是不能够遗传下来的,但是它又是和遗传变异混合在一起。因此,仅根据表型的好坏来评价林木遗传的好坏是不全面的。所以需要进行遗传测定,来排除环境对选择效果的干扰,从而提高良种选择效果的挣确性,这不仅有利于我们获取优良品种,而且有助于群体选育,对于林木生产实际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对四川省三台县金鼓国家柏木良种基地的优树子代测定林119个家系幼龄林期和中龄林期的生长性状和树形性状进行了遗传变异、性状间遗传相关性、遗传参数估算等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Duncan新复全距测验法、性状表现水平分析法、一般配合力相对效应值分析法、育种值评定法等4种方法对柏木幼龄林期树高、地径性状及中龄林期材积性状分析,进行优良家系和优良单株评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①.家系方差分析表明,幼龄林期和中龄林期,柏木各家系间子代林树高、地径或胸径、冠幅、冠径比、材积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而高径比在幼龄林期存在显着性差异,在中龄林期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②.遗传参数估算结果表明,柏木家系幼龄林期和中龄林期的生长性状和树形性状除高径比指标外,其他变异系数均达20%以上,这说明柏木家系间各性状存在较为丰富的变异,有着极大的遗传选择潜力;柏木树高、地径或胸径、冠幅在幼龄林期的家系遗传力明显大于中龄林期的家系遗传力,这表明随着树高、地径或胸径、冠幅的增长,家系遗传力在变小;总体上,子代测定林的生长性状遗传力高于树形性状遗传力,说明生长性状受遗传的影响高于树形性状;柏木子代测定林的生长性状在幼龄林期和中龄林期都有较为明显的遗传增益,幼龄林时树高遗传增益为9.53%,中龄林时树高、胸径、材积遗传增益分别为5.25%、3.14%、11.54%;然而,树形性状在幼龄林期才有明显的遗传增益,冠幅、高径比和冠径比的遗传增益分别为6.13%、2.68%、4.10%,中龄林期遗传增益不明显,冠幅、高径比和冠径比的遗传增益分别为0.78%、1.27%、-1.73%。而且,生长性状的遗传增益比树形性状的遗传增益大。因此,在对柏木进行家系选优时,以生长性状为指标更合理。③.性状相关分析表明,柏木在幼龄林期和中龄林期的生长性状之间具有极强的正相关关系;幼龄林期冠幅和生长性状也具有极强的相关关系,中龄林期冠幅和生长性状正相关性变弱,说明受遗传因素控制随林龄增大而变弱;而且,冠幅和生长性状相关性明显弱于生长性状之间的相关性。高径比、冠径比和生长性状之间表现极弱的负相关关系;冠幅和冠径比表现较强的正相关性,直径和冠径比表现较弱的负相关性;树高和高径比表现较强的正相关性,直径和高径比表现较弱的负相关性。④.以9年生树高为指标选出8个优良家系,以9年生地径为指标选出11个优良家系,以23年生材积为指标选出18个优良家系。综合3个指标排名靠前30位情况,同时选出22个优良家系,即7号、12号、13号、16号、21号、31号、33号、38号、48 号、52 号、66 号、67 号、68 号、71、72 号、73 号、76 号、77 号、83 号、91 号、100号、122号。柏木中龄林时期的数据显示,树高、胸径和材积的遗传增益分别是8.24%、7.68%、22.10%。⑤.优良家系内,用柏木子代测定林23年时期数据做优良单株分析,以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分别大于优良家系平均值10%、20%、100%为标准,其中以材积为主要依据,进行优良单株再选择,共从22个优良家系内选出79个优良单株。优良单株的平均树高为9.3m、平均胸径是12.0cm、平均单株材积为0.0500m3,比优良家系平均水平高,现实增益分别为38.6%、55.0%、174.0%。柏木家系遗传变异丰富,可以进行选择,选出的优良家系和优良单株不仅可以作为种子园疏伐作业时伐劣留优、柏木遗传改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的依据,还可以利用选择出的优良家系和单株作为进一步改良代种子园的建园材料,也可以进行无性系培育,加速优良材料的推广应用,加快柏木资源的发展。
袁虎威[10](2016)在《油松高轮次遗传改良关键技术与策略》文中研究指明油松是中国北方地区的重要用材、生态和景观树种,有40多年的遗传改良历史,现有16处良种基地,大多数处于初级改良阶段,需要向高轮次改良发展。论文针对油松高轮次改良的种源、家系、单株和无性系重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一般与特殊配合力测定,亲本育种值评价与回选,优良子代个体选择与亲缘分析,高轮次改良育种群体结构设计,基于分子辅助的高改良轮次种子园配置设计,不同遗传研究基础种子园的高轮次改良策略,借助分子辅助简化控制授粉程序的高轮次改良策略等关键理论和技术问题,以多个不同遗传育种研究基础的良种基地为案例,以田间试验和遗传测定为主,借助SSR分子标记技术开展了系统研究,以期为油松的可持续改良提供理论和技术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10个种源油松在河北平泉的苗期适应性和4年生苗木生长存在显着差异,山西方山的种源保存率最高,北京延庆的生长最好,而平泉种源的保存与生长处于中等或偏下水平,生长与适应性间存在不同程度的正相关,苗期保存率和生长有随种源地理纬度增加而增加的趋势;甘肃正宁6个邻近区域种源油松20 a材积生长在种源间有显着差异,马栏、蔡家川和中湾种源表现较好。研究结果为区域油松的种质选择提供了重要依据。(2)对河南卢氏22 a的10×5测交设计保留的36个全同胞家系树高和胸径的遗传测定结果显示,母本间有显着差异,而父本间和母本与父本组合的效应无显着差异,油松的子代变异以母本一般配合力为主要来源,对优良家系母本的回选是重要的改良途径。(3)对甘肃正宁良种基地17批优树子代测定林221个家系的20 a材积生长,山西隰县2批供77个种子园无性系自由授粉家系23 a材积生长,河南卢氏良种基地的39个种子园自由授粉家系22 a树高生长的遗传分析结果显示,各试验点生长性状在家系间均存在显着的遗传变异,材积家系遗传率和单株遗传率变异范围为0.34~0.69和0.12~0.46,树高的家系遗传率为0.35、单株遗传率为0.13;在正宁利用BLUP方法估算了家系母本育种值,并在此基础上回选出28个相对育种值大于1.10的优良家系亲本。在隰县和卢氏根据家系与子代平均值的优势比,分别回选了20和14个优良亲本无性系。这些回选出的优良无性系是第二轮改良的优良种质。(4)对河北平泉良种基地无性系变异研究结果显示,无性系问生长和生殖性状差异极显着,雌球花量与雄球花量的重复力分别为0.62和0.52,生长与生殖性状间无显着相关,为无性系的结实能力选择提供了依据。(5)在遗传测定基础上从隰县优良家系中选出材积优势比超过家系平均值11~60%的优良单株20个,用11对多态SSR引物分析显示入选优良单株群体处于遗传平衡状态(固定指数为-0.0184),有较高水平遗传多样性(多态信息含量为0.5324),并为高改良轮种子园的配置设计鉴定了单株间的相对亲缘关系。(6)在正宁初级种子园自由授粉20 a混合子代林中选出40个优良单株,其材积超过子代平均值在20-215%,显着高于测定林选择标准,经SSR检测优良单株分属于23个家系,家系间有不同的遗传距离,入选单株群体有较高遗传多样性(多态信息含量为0.6202)。(7)在隰县和正宁良种基地分别以优良单株的嫁接无性系作为第二代种子园的建园亲本。在第二代种子园配置设计中兼顾了无性系间材积优势比的相对高低和相对遗传距离的远近(基于SSR标记)。在隰县以材积优势比的相对高低对无性系分组,配置以高材积无性系组定植株数大于低材积无性系组,同组相邻无性系间亲缘关系适中为原则;在正宁以无性系间遗传距离为分组基础,先将无性系按照遗传距离最近划分亲缘组(组内亲缘关系近,组间亲缘关系远),按照遗传距离适中划分配置组(配置组内无性系来源于不同的亲缘组,组内无性系亲缘关系较远),6个配置组构成一个完全固定区组,区组内高材积优势比无性系配置株数多于低优势比无性系。设置了高改良轮种子园无性系的不平衡、分组、固定配置设计,较好解决了高遗传值无性系多产,相邻无性系间保持适当遗传距离,以降低近亲繁殖问题等技术难点。论文还就不同育种研究基础的初级种子园改良提高策略进行了分析探讨,为油松及同类树种种子园的高轮次改良提供了一定经验和技术参考。
二、油松种子园无性系再选择及优良家系的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油松种子园无性系再选择及优良家系的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华北落叶松双亲子代生长性状及亲本结实性状的联合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华北落叶松概述 |
1.2 种子园的研究现状 |
1.2.1 日本落叶松种子园研究现状 |
1.2.2 华北落叶松种子园研究现状 |
1.2.3 长白落叶松种子园研究现状 |
1.3 落叶松结实的研究现状 |
1.4 落叶松子代林研究现状 |
1.5 遗传多样性及指纹图谱的构建 |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7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全同胞子代林生长分析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子代林生长性状的测定 |
2.2.2 子代林树干形质性状的测定 |
2.3 数据分析 |
2.3.1 材积及材积育种值的计算 |
2.3.2 树干形质性状综合评价的计算 |
2.3.3 遗传增益的估算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不同杂交组合生长量的方差分析 |
2.4.2 不同杂交组合生长量的估算 |
2.4.3 不同杂交组合树干形质的方差分析 |
2.4.4 不同杂交组合树干形质的估算 |
2.4.5 不同杂交组合遗传增益的估算 |
2.5 小结 |
第三章 亲本无性系结实和种子品质分析 |
3.1 试验材料 |
3.2 试验方法 |
3.2.1 标准枝法对种子产量的测定 |
3.2.2 种子千粒重的测定 |
3.2.3 种子饱满率的测定 |
3.2.4 种子发芽率的测定 |
3.2.5 种子综合品质的测定 |
3.3 数据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亲本无性系结实的方差分析 |
3.4.2 亲本无性系结实的估算 |
3.4.3 亲本无性系种子品质的方差分析 |
3.4.4 亲本无性系种子品质的估算 |
3.4.5 亲本无性系种子品质的相关性分析 |
3.4.6 亲本无性系种子品质综合评价 |
3.5 小结 |
第四章 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指纹图谱构建 |
4.1 试验材料及药品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药品及配制 |
4.2 试验方法 |
4.3 数据分析 |
4.4 试验流程 |
4.4.1 SSR引物的筛选 |
4.4.2 DNA的提取 |
4.4.3 PCR扩增 |
4.4.4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4.5 结果与分析 |
4.5.1 SSR 引物扩增结果 |
4.5.2 优良单株遗传多样性分析 |
4.5.3 优良单株指纹图谱的构建 |
4.5.4 优良单株的聚类分析 |
4.6 小结 |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
5.1 讨论 |
5.1.1 子代林生长情况分析讨论 |
5.1.2 亲本结实情况分析讨论 |
5.1.3 遗传多样性及对指纹图谱构建分析讨论 |
5.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论文受资助情况 |
致谢 |
(2)红松种子园亲本无性系及其子代变异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种子园研究进展 |
1.2 生长性状选育进展 |
1.3 木材性状研究进展 |
1.4 种子性状研究进展 |
1.5 光合特性研究进展 |
1.6 遗传改良和分子标记 |
1.7 激素研究进展 |
1.8 本研究目的意义和技术路线 |
1.8.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8.2 技术路线 |
2 红松亲本无性系生长性状变异研究 |
2.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2.1.1 试验地点及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1.3 统计分析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红松无性系各生长性状方差分析结果 |
2.2.2 红松无性系各生长遗传变异参数分析 |
2.2.3 红松无性系各生长性状均值分析 |
2.2.4 红松无性系各生长相关性分析 |
2.2.5 红松无性系多性状综合评价 |
2.3 本章小结 |
2.4 讨论 |
3 红松亲本无性系木材性状变异研究 |
3.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3.1.1 试验地点及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1.3 统计分析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红松无性系各性状方差分析 |
3.2.2 红松无性系各性状变异参数分析 |
3.2.3 红松无性系各性状的平均值分析 |
3.2.4 红松无性系各性状相关性分析 |
3.2.5 红松无性系多性状综合评价 |
3.3 本章小结 |
3.4 讨论 |
4 红松亲本无性系种子表型性状及营养含量变异研究 |
4.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4.1.1 试验地点及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1.3 统计分析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红松无性系各性状方差分析 |
4.2.2 红松无性系各性状变异参数分析 |
4.2.3 红松无性系各性状相关性分析 |
4.2.4 红松无性系种子表型性状均值分析 |
4.2.5 红松无性系营养含量均值分析 |
4.2.6 油脂含量通径分析 |
4.2.7 红松无性系多性状综合评价 |
4.3 本章小结 |
4.4 讨论 |
5 红松亲本无性系光合性状变异分析 |
5.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5.1.1 试验地点及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1.3 统计分析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无性系PK27光合指标日变化 |
5.2.2 3个红松无性系的光合-光强(Pn-Par)响应曲线 |
5.2.3 3个红松无性系Pn-Ca响应曲线 |
5.2.4 红松无性系各光合指标方差分析 |
5.2.5 红松无性系各光合指标变异参数分析 |
5.2.6 50个红松无性系各光合指标平均值 |
5.2.7 红松无性系光合指标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 |
5.2.8 光合因子回归方程构建 |
5.3 本章小结 |
5.4 讨论 |
6 红松亲本无性系叶片元素含量的变异研究 |
6.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6.1.1 试验地点及材料 |
6.1.2 试验方法 |
6.1.3 统计分析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各性状方差分析 |
6.2.2 红松无性系各性状变异参数分析 |
6.2.3 各无性系元素含量均值分析 |
6.2.4 无性系各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6.2.5 聚类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6.4 讨论 |
7 红松亲本无性系芽激素含量变异研究 |
7.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7.1.1 试验地点及材料 |
7.1.2 试验方法 |
7.1.3 统计分析方法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各性状方差分析 |
7.2.2 红松无性系激素浓度变化分析 |
7.2.3 50个红松无性系开花期激素含量方差分析 |
7.2.4 红松无性系各性状变异参数分析 |
7.2.5 红松无性系激素含量与种子性状相关性分析 |
7.2.6 红松无性系多性状综合评价 |
7.3 本章小结 |
7.4 讨论 |
8 红松子代家系生长性状变异研究 |
8.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8.1.1 试验地点及材料 |
8.1.2 试验方法 |
8.1.3 统计分析方法 |
8.2 结果与分析 |
8.2.1 红松子代家系各性状方差分析结果 |
8.2.2 红松子代家系各性状遗传变异参数分析 |
8.2.3 红松子代家系各性状平均值分析 |
8.2.4 红松子代家系各性状相关性分析 |
8.2.5 一般配合力 |
8.2.6 红松子代家系多性状综合评价 |
8.3 本章小结 |
8.4 讨论 |
9 红松亲本无性系指纹图谱构建 |
9.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9.1.1 试验地点及材料 |
9.1.2 试验方法: |
9.1.3 数据处理: |
9.2 结果与分析 |
9.2.1 指纹图谱鉴定 |
9.2.2 红松亲本无性系聚类分析及亲缘关系 |
9.3 本章小结 |
9.4 讨论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3)华北落叶松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及重要性状QTL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落叶松育种研究进展 |
1.1.1 落叶松传统育种的研究进展 |
1.1.2 基因克隆与转基因技术在落叶松育种中的研究进展 |
1.2 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落叶松中的应用 |
1.2.1 DNA分子标记 |
1.2.2 分子标记在落叶松中的应用 |
1.3 林木遗传连锁图谱构建途径 |
1.3.1 作图群体的建立 |
1.3.2 分子标记选择 |
1.3.3 分离标记的连锁分析 |
1.3.4 林木遗传图谱构建研究进展 |
1.4 林木数量性状基因定位 |
1.4.1 QTL定位的原理和方法 |
1.4.2 林木QTL定位研究进展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6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华北落叶松EST-SSR标记开发及其多态性评价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Illumina测序和转录组组装 |
2.1.3 SSR挖掘和引物设计 |
2.1.4 DNA制备和检测 |
2.1.5 PCR扩增及SSR标记检测 |
2.1.6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华北落叶松转录组测序数据的组装 |
2.2.2 EST-SSR位点识别及分布特征 |
2.2.3 EST-SSR标记的开发、验证及通用性分析 |
2.2.4 华北落叶松无性系间的遗传关系 |
2.3 小结 |
3 华北落叶松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构建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华北落叶松F1作图群体的构建 |
3.1.2 作图群体DNA提取和检测 |
3.1.3 SLAF文库构建和高通量测序 |
3.1.4 SLAF测序数据分析和SNP位点识别 |
3.1.5 遗传连锁图谱构建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华北落叶松基因组DNA提取 |
3.2.2 SLAF测序数据分析 |
3.2.3 SNP标记挖掘 |
3.2.4 遗传连锁图谱构建 |
3.2.5 遗传图谱质量评价 |
3.3 小结 |
4 华北落叶松苗期生长和针叶性状的QTL定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表型性状的测定 |
4.1.3 遗传图谱构建 |
4.1.4 QTL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作图群体数量性状的变异分析 |
4.2.2 表型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
4.2.3 生长和针叶性状的QTL定位 |
4.2.4 QTL在连锁群上的成簇聚集 |
4.3 小结 |
5 讨论 |
5.1 华北落叶松转录组测序和SSR位点特征 |
5.2 EST-SSR标记的开发及其通用性 |
5.3 种子园无性系的遗传多样性 |
5.4 SLAF-seq与分子标记开发 |
5.5 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及其应用 |
5.6 基因分型技术比较 |
5.7 华北落叶松F1作图群体表型性状的遗传变异 |
5.8 表型性状的QTL分析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4)侧柏育种群体种质资源遗传分析与管理利用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引言 |
1 绪论 |
1.1 林木育种资源 |
1.1.1 针叶树遗传改良途径及模式 |
1.1.2 育种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
1.1.3 育种群体亲缘关系分析 |
1.2 育种群体的遗传评价方法 |
1.2.1 遗传变异的类型 |
1.2.2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林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
1.2.3 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 |
1.3 针叶树遗传图谱 |
1.3.1 针叶树基因组结构特征 |
1.3.2 针叶树遗传图谱研究 |
1.3.3 针叶树遗传图谱的应用 |
1.3.4 偏分离产生原因及进化意义 |
1.4 侧柏育种资源 |
1.4.1 侧柏的生物学特征 |
1.4.2 侧柏的常规育种进展 |
1.4.3 侧柏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
1.5 科学问题的提出、研究策略与主要研究任务 |
2 侧柏遗传标记的开发及评价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侧柏DNA的提取 |
2.1.2 侧柏SSR标记的开发及评价 |
2.1.3 侧柏ddRAD建库 |
2.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侧柏SSR标记的开发与评价 |
2.2.2 侧柏ddRAD标记的开发与评价 |
2.3 小结 |
3 侧柏高密度遗传图谱的构建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遗传图谱的构建 |
3.1.2 遗传图谱的质量评估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全标记遗传图谱的基本信息 |
3.2.2 全标记遗传图谱上标记的分布 |
3.2.3 框架标记遗传图谱的基本信息 |
3.2.4 图谱共线性分析 |
3.3 小结 |
4 侧柏偏分离位点发掘与遗传解析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偏分离位点的获取及基因功能的分析 |
4.1.2 构建含有偏分离位点的遗传图谱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偏分离位点分析 |
4.2.2 含偏分离位点的遗传图谱基本信息 |
4.2.3 含偏分离位点的遗传图谱标记分布 |
4.2.4 图谱共线性分析 |
4.2.5 偏分离位点的热点区域分布 |
4.3 小结 |
5 侧柏初级育种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分析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育种资源收集 |
5.1.2 侧柏种子园育种群体亲本的遗传变异测定 |
5.1.3 侧柏种子园育种群体亲本的分子标签开发 |
5.1.4 侧柏种子园亲本群体的群体结构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侧柏种子园育种群体亲本的遗传变异水平 |
5.2.2 初级育种群体的亲本亲缘关系解析 |
5.2.3 侧柏种子园中育种群体亲本的群体结构 |
5.3 小结 |
6 侧柏高阶改良策略 |
6.1 材料和方法 |
6.1.1 不同强度的疏伐设计 |
6.1.2 侧柏去劣疏伐种子园亲本群体的选择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不同疏伐强度下的亲本植株数量统计 |
6.2.2 不同疏伐强度下种子园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6.2.3 去劣疏伐种子园优良亲本的初步筛选 |
6.3 侧柏高阶改良策略 |
6.3.1 侧柏种子园的交配设计 |
6.3.2 侧柏种子园育种体系的可持续改良策略 |
6.4 小结 |
7 讨论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5)我国油松高世代种子园发展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油松种子园的发展进程 |
2 油松高世代种子园相关研究 |
2.1 建园材料选择 |
2.2 配置设计 |
2.3 种子园营建 |
2.4 经营管理 |
3 讨论与展望 |
(6)水曲柳亲本无性系与子代生长性状变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水曲柳种子园研究进展 |
1.2 水曲柳生长性状研究进展 |
1.3 水曲柳木材性状研究进展 |
1.4 水曲柳抗寒性研究进展 |
1.5 种实性状研究进展 |
1.6 水曲柳子代测定研究进展 |
1.7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与技术路线 |
2 水曲柳亲本无性系生长性状变异研究 |
2.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2.1.1 实验地点与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材料和设计方法 |
2.1.3 数据分析方法 |
2.2 结果和分析 |
2.2.1 各性状方差分析 |
2.2.2 无性系间各性状遗传变异参数 |
2.2.3 无性系间各性状相关性分析 |
2.2.4 无性系间各性状通径分析 |
2.2.5 多性状综合评价 |
2.3 讨论和结论 |
3 水曲柳亲本无性系木材性状变异研究 |
3.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3.1.1 试验地点 |
3.1.2 试验材料和设计方法 |
3.1.3 各木材性状测定方法 |
3.1.4 统计分析方法 |
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2.1 方差分析 |
3.2.2 均值分析 |
3.2.3 遗传变异系数分析 |
3.2.4 相关分析 |
3.3 多性状综合评价选择 |
3.4 讨论 |
4 水曲柳亲本无性系抗寒性变异研究 |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和取样 |
4.1.2 试验处理方法 |
4.2 试验结果分析 |
4.2.1 不同温度和时间处理下相对电解质渗透率的变化 |
4.2.2 低温胁迫下各无性系相对电解质渗透率分析 |
4.3 讨论 |
5 水曲柳不同亲本种实性状研究 |
5.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2 试验结果和分析 |
5.2.1 方差分析 |
5.2.2 均值分析 |
5.2.3 遗传变异系数分析 |
5.2.4 各性状相关分析 |
5.2.5 多性状综合评价 |
5.3 讨论 |
6 水曲柳半同胞家系子代生长性状变异研究 |
6.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6.1.1 实验地点与试验材料 |
6.1.2 试验材料 |
6.1.3 数据分析方法 |
6.2 结果和分析 |
6.2.1 各性状方差分析 |
6.2.2 家系间各性状遗传变异参数 |
6.2.3 各性状相关性分析 |
6.2.4 多性状综合评价 |
6.3 讨论和结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学术硕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7)日本落叶松种子园亲本及其子代变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日本落叶松种子园营建研究进展 |
1.2 日本落叶松种源研究进展 |
1.3 日本落叶松家系选择研究进展 |
1.4 日本落叶松无性系选择研究进展 |
1.5 日本落叶松木材性状研究进展 |
1.6 日本落叶松物候期研究进展 |
1.7 日本落叶松开花结实研究进展 |
1.8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技术路线 |
1.8.1 目的意义 |
1.8.2 技术路线 |
2 日本落叶松不同种源及无性系生长性状变异研究 |
2.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2.1.1 试验地点 |
2.1.2 试验材料和试验设计 |
2.1.3 生长性状的测定 |
2.1.4 统计分析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各性状方差分析结果 |
2.2.2 各性状遗传和变异参数 |
2.2.3 各性状平均值 |
2.2.4 各性状相关性分析 |
2.2.5 多性状综合评价 |
2.3 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3 日本落叶松不同种源及无性系生长性状和木材性状变异研究 |
3.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3.1.1 试验地点 |
3.1.2 试验材料和设计方法 |
3.1.3 木材性状的测定 |
3.1.4 生长性状的测定 |
3.1.5 统计分析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方差分析 |
3.2.2 各性状遗传和变异参数 |
3.2.3 生长性状与木材性状相关性分析 |
3.2.4 主成分分析 |
3.2.5 综合评价选择 |
3.3 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4 日本落叶松不同种源及家系生长性状变异研究 |
4.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4.1.1 试验地点 |
4.1.2 试验材料和设计方法 |
4.1.3 生长性状的测定 |
4.1.4 统计分析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各性状方差分析结果 |
4.2.2 种源、家系各生长性状平均值 |
4.2.3 家系间遗传和变异参数 |
4.2.4 各性状相关性分析 |
4.2.5 多性状综合评价#39 |
4.3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5 日本落叶松不同种源及家系生长性状和木材性状变异研究 |
5.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5.1.1 试验地点 |
5.1.2 试验材料和设计方法 |
5.1.3 木材性状的测定 |
5.1.4 生长性状的测定 |
5.1.5 统计分析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方差分析 |
5.2.2 各性状遗传和变异参数 |
5.2.3 生长性状与木材性状相关性分析 |
5.2.4 亲本和子代各性状相关性分析 |
5.2.5 主成分分析 |
5.2.6 综合评价选择 |
5.3 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6 日本落叶松无性系物候期及结实性状变异研究 |
6.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6.1.1 试验地点 |
6.1.2 试验材料和物候观测 |
6.1.3 结实量的调查 |
6.1.4 统计分析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物候期方差分析 |
6.2.2 无性系物候期比较 |
6.2.3 不同无性系花期观测结果 |
6.2.4 不同无性系物候期相关性分析 |
6.2.5 无性系各物候期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 |
6.2.6 结实量方差分析 |
6.2.7 不同年份各种源、无性系结实量变化规律 |
6.2.8 综合评价#67 |
6.3 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7 日本落叶松无性系多年生长性状变异研究 |
7.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7.1.1 试验地点 |
7.1.2 试验材料和设计方法 |
7.1.3 生长性状的测定 |
7.1.4 统计分析方法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各性状方差分析 |
7.2.2 各性状遗传变异参数 |
7.2.3 各性状相关性分析 |
7.2.4 综合评价 |
7.3 讨论 |
7.4 本章小结 |
8 日本落叶松半同胞家系多年生长性状变异研究 |
8.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8.1.1 试验地点 |
8.1.2 试验材料和设计方法 |
8.1.3 生长性状的测定 |
8.1.4 统计分析方法 |
8.2 结果与分析 |
8.2.1 各性状方差分析 |
8.2.2 各性状遗传和变异参数 |
8.2.3 相关性分析 |
8.2.4 综合评价 |
8.3 讨论 |
8.4 本章小结 |
9 日本落叶松全同胞家系苗期生长性状变异研究 |
9.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9.1.1 试验地点 |
9.1.2 试验材料和设计方法 |
9.1.3 生长性状的测定 |
9.1.4 统计分析方法 |
9.2 结果与分析 |
9.2.1 方差分析及遗传参数估计 |
9.2.2 配合力分析 |
9.2.3 优良杂交组合及单株初步选择 |
9.3 讨论 |
9.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8)青海云杉、祁连圆柏良种基地营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引言 |
1 项目区概况 |
1.1 龙渠作业区概况 |
1.2 响水河作业区概况 |
1.3 青海云杉、祁连圆柏良种基地概况 |
2 研究方法 |
2.1 青海云杉无性系开花物候观测方法 |
2.2 青海云杉无性系花期同步性研究方法 |
2.3 青海云杉无性系开花特性观测方法 |
2.4 青海云杉无性系结实特性观测分析方法 |
2.5 青海云杉种子园花粉飞散观测方法 |
2.6 青海云杉、祁连圆柏优质种苗繁育方法 |
2.7 青海云杉半同胞子代测定方法 |
2.8 青海云杉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利用方法 |
3 研究目标、内容、技术路线 |
3.1 研究目标 |
3.2 研究内容 |
3.3 技术路线 |
4 结果与分析 |
4.1 青海云杉开花物候观测研究与分析 |
4.1.1 青海云杉无性系开花物候与积温的关系 |
4.1.2 青海云杉无性系花期物候与气象因子的响应关系 |
4.1.3 青海云杉无性系间花期物候差异 |
4.1.4 青海云杉无性系开花期及其分类 |
4.1.5 青海云杉无性系雄球花散粉期与雌球花可授期的同步性 |
4.2 青海云杉无性系开花特性研究 |
4.2.1 球花着生规律、发育过程观测 |
4.2.2 青海云杉球花数量及分布研究 |
4.3 青海云杉无性系结实特性研究 |
4.3.1 青海云杉生长性状调查分析 |
4.3.2 青海云杉球果数量及分布研究 |
4.3.3 青海云杉无性系间、无性系内球果数量差异分析 |
4.3.4 青海云杉无性系球果性状空间的变异 |
4.3.5 辅助授粉对球果、种子的影响 |
4.3.6 青海云杉无性系雌雄球花及球果量变异研究 |
4.4 青海云杉无性系种子园花粉飞散规律研究 |
4.4.1 青海云杉种子园花粉飞散观测 |
4.4.2 青海云杉种子园内花粉空间分布 |
4.4.3 青海云杉种子园花粉空间分布类型 |
4.5 祁连圆柏母树林管理技术 |
4.5.1 祁连圆柏母树林物候及生长量调查 |
4.5.2 祁连圆柏优质母树林的疏伐技术 |
4.5.3 祁连圆柏天然母树林改造 |
4.5.4 祁连圆柏母树林林地施肥 |
4.6 青海云杉、祁连圆柏优质种苗繁育技术研究 |
4.6.1 青海云杉种子育苗技术 |
4.6.2 青海云杉无性繁殖技术 |
4.6.3 祁连圆柏种子育苗技术 |
4.6.4 祁连圆柏无性繁殖技术 |
4.7 青海云杉、祁连圆柏良种基地土肥水管理技术研究 |
4.8 青海云杉、祁连圆柏良种基地病虫鼠防治技术研究 |
4.9 青海云杉、祁连圆柏良种基地化学控草技术研究 |
4.10 祁连圆柏种子催芽技术研究 |
4.11 青海云杉、祁连圆柏树体促花技术研究 |
4.12 青海云杉半同胞子代测定 |
4.12.1 子代测定苗的定植 |
4.12.2 子代测定方案的制定及存档 |
4.12.3 家系存苗率 |
4.12.4 子代表型测定 |
4.12.5 幼树树高测定结果 |
4.12.6 树高和地径生长量与年龄的关系 |
4.12.7 青海云杉半同胞子代测定和优良家系选择研究 |
4.12.7.1 青海云杉半同胞子代家系间性状变异分析 |
4.12.7.2 青海云杉半同胞子代性状遗传相关分析 |
4.12.7.3 遗传参数估算 |
4.12.7.4 青海云杉优良家系选择 |
4.12.7.4.1 多性状育种值综合评选 |
4.12.7.4.2 综合指数选择 |
4.12.8 青海云杉半同胞子代苗期表型性状遗传分析 |
4.12.8.1 青海云杉半同胞子代苗家系间及家系内各性状差异性 |
4.12.8.2 青海云杉半同胞子代各性状的方差分量及配合力效应估计 |
4.12.8.3 青海云杉半同胞子代各性状之间的相关性 |
4.13 云杉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利用 |
5 研究结论 |
5.1 青海云杉开花物候观测研究 |
5.2 青海云杉无性系开花特性研究 |
5.3 青海云杉无性系结实特性研究 |
5.4 青海云杉无性系种子园花粉飞散规律 |
5.5 祁连圆柏母树林管理技术 |
5.6 青海云杉、祁连圆柏优质种苗繁育技术研究 |
5.7 青海云杉、祁连圆柏良种基地土肥水管理技术研究 |
5.8 青海云杉、祁连圆柏良种基地病虫鼠防治技术研究 |
5.9 青海云杉、祁连圆柏良种基地化学控草技术研究 |
5.10 祁连圆柏种子催芽技术研究 |
5.11 青海云杉、祁连圆柏树体促花技术研究 |
5.12 青海云杉半同胞子代测定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9)柏木优树子代遗传分析及优良家系评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林木选择育种技术研究现状 |
1.2 遗传测定 |
1.2.1 遗传力测定 |
1.2.2 遗传增益测定 |
1.2.3 遗传相关测定 |
1.2.4 配合力测定 |
1.2.5 性状表现水平测定 |
1.2.6 育种值测定 |
1.3 优良家系及优良单株选择 |
1.4 柏木种子园研究进展 |
1.4.1 种子园概况 |
1.4.2 柏木种子园 |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3 试验材料和方法 |
3.1 试验区概况 |
3.2 子代测定林基本情况 |
3.3 研究方法 |
3.3.1 外业数据收集 |
3.3.2 内业指标分析与处理 |
3.3.2.1 柏木家系生长性状遗传变异分析计算方法 |
3.3.2.2 优良家系评定方法 |
3.3.2.3 优良单株选择 |
3.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 结果分析 |
4.1 柏木子代测定林性状遗传变异分析 |
4.1.1 幼龄林期 |
4.1.2 中龄林期 |
4.2 各性状间遗传相关分析 |
4.2.1 幼龄林期 |
4.2.2 中龄林期 |
4.3 优良家系选择 |
4.3.1 幼林期优良家系选择 |
4.3.1.1 以树高性状选择优良家系 |
4.3.1.2 以地径性状选择优良家系 |
4.3.1.3 幼龄林期优良家系选择结果 |
4.3.2 中龄林期优良家系选择 |
4.3.2.1 Duncan新复全距测验法 |
4.3.2.2 性状表现水平分析法 |
4.3.2.3 一般配合力相对效应值分析法 |
4.3.2.4 育种值评定法 |
4.3.3 优良家系评选结果 |
4.3.4 优良单株选择 |
5 讨论 |
5.1 柏木家系生长性状和树形性状的遗传变异探讨 |
5.2 柏木家系性状的遗传相关关系探讨 |
5.3 柏木优良家系及其优良单株选择的探讨 |
5.4 子代测定林利用探讨 |
5.5 研究中现的问题与不足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油松高轮次遗传改良关键技术与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本文缩略词(Abbreviation) |
引言 |
1 针叶树高轮次遗传改良的研究进展 |
1.1 林木遗传改良的基本内容 |
1.1.1 林木遗传改良的概念和重要性 |
1.1.2 林木遗传改良的群体 |
1.1.3 林木遗传改良的基本活动 |
1.1.4 林木遗传改良的育种周期 |
1.2 针叶树高轮次遗传改良的研究内容及成果 |
1.2.1 针叶树高轮次遗传改良的群体 |
1.2.2 针叶树高轮次遗传改良的活动 |
1.3 现代生物技术与针叶树遗传改良 |
1.4 油松遗传改良的研究进展 |
1.4.1 油松遗传改良的必要性 |
1.4.2 油松遗传改良的研究进展 |
1.5 油松高轮次改良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与论文研究目标 |
2 不同种源油松苗期生长与适应性性状变异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地概况 |
2.1.2 试验材料 |
2.1.3 测定性状 |
2.1.4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种源油松苗期适应性性状变异 |
2.2.2 不同种源油松苗期生长性状变异 |
2.2.3 不同种源油松苗期生长与适应性性状之间的相关性 |
2.2.4 不同种源油松苗期生长及适应性性状与地理因子间的相关性 |
2.3 小结 |
3 油松优树及种子园子代生长性状遗传变异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地概况 |
3.1.2 测定林概况 |
3.1.3 调查性状 |
3.1.4 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甘肃正宁油松优树自由授粉子代材积生长遗传变异 |
3.2.2 河南卢氏油松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生长性状遗传变异 |
3.2.3 河南卢氏油松种子园控制授粉子代生长性状遗传变异 |
3.3 小结 |
3.3.1 甘肃正宁油松优树自由授粉子代材积生长遗传变异 |
3.3.2 河南卢氏油松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生长性状遗传变异 |
3.3.3 河南卢氏油松种子园控制授粉子代生长性状遗传变异 |
4 油松初级种子园无性系生长及生殖性状的变异与稳定性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地概况 |
4.1.2 试验材料 |
4.1.3 调查性状 |
4.1.4 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河北平泉油松种子园无性系生长及生殖性状变异与稳定性 |
4.2.2 河南卢氏油松种子园无性系生长性状变异与稳定性 |
4.3 小结 |
4.3.1 河北平泉油松种子园无性系生长及生殖性状变异与稳定性 |
4.3.2 河南卢氏油松种子园无性系生长性状的变异与稳定性 |
5 基于SSR分子标记的油松高轮次繁殖群体选择与配置设计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基本群体 |
5.1.2 第二代优良单株选择 |
5.1.3 油松SSR多态性引物筛选 |
5.1.4 油松第二代优良单株群体的亲缘分析 |
5.1.5 油松第二代优良单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5.1.6 基于亲缘关系的油松第二代种子园无性系配置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山西隰县上庄油松第二代种子园建园亲本选择与配置设计 |
5.2.2 甘肃正宁中湾油松第二代种子园建园亲本选择与配置设计 |
5.3 小结 |
5.3.1 山西隰县上庄油松第二代种子园建园亲本选择与配置设计 |
5.3.2 甘肃正宁中湾油松第二代种子园建园亲本选择与配置设计 |
6 油松高轮次遗传改良的育种策略 |
6.1 油松高轮次遗传改良的群体 |
6.1.1 基本群体 |
6.1.2 选择群体 |
6.1.3 育种群体 |
6.1.4 繁殖群体 |
6.2 油松高轮次遗传改良的基本活动 |
6.2.1 选择 |
6.2.2 遗传测定 |
6.2.3 配置设计 |
6.3 基于不同研究基础的油松高轮次改良策略 |
6.3.1 研究基础与改良策略 |
6.3.2 整形改良 |
6.4 缩短油松高轮次遗传改良周期的方式 |
6.4.1 基于分子标记的亲缘关系分析 |
6.4.2 促进建园亲本早期开花的技术 |
7 讨论 |
7.1 不同种源间油松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及选择利用 |
7.1.1 不同种源油松在平泉地区的苗期生长及适应性存在差异 |
7.1.2 种源地纬度对不同种源油松在平泉地区的苗期生长及适应性产生重要影响 |
7.1.3 平泉地区油松优良种源选择与种子调拨建议 |
7.2 油松优树及种子园子代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与选择利用 |
7.2.1 油松优树及种子园子代生长性状存在较大差异 |
7.2.2 油松优树及种子园子代生长性状受较强的遗传调控 |
7.2.3 油松优良家系选择与高轮次改良应用 |
7.3 油松初级种子园无性系生长及生殖性状的变异与选择利用 |
7.3.1 油松初级种子园无性系生长及生殖性状存在较大差异 |
7.3.2 油松初级种子园无性系生长及生殖性状具有相对稳定性 |
7.3.3 油松优良无性系选择与高轮次改良应用 |
7.4 SSR分子标记可高效应用于油松高轮次繁殖群体的选择与配置中 |
7.4.1 油松第二代种子园建园亲本选择策略 |
7.4.2 基于SSR分子标记的油松第二代选择群体亲缘分析 |
7.4.3 基于亲缘分析的油松第二代种子园无性系配置设计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四、油松种子园无性系再选择及优良家系的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华北落叶松双亲子代生长性状及亲本结实性状的联合选择[D]. 曹延鹏.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21
- [2]红松种子园亲本无性系及其子代变异选择研究[D]. 梁德洋. 东北林业大学, 2021
- [3]华北落叶松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及重要性状QTL分析[D]. 董明亮.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4]侧柏育种群体种质资源遗传分析与管理利用策略[D]. 金雨晴.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5]我国油松高世代种子园发展概述[J]. 郑璐. 林业科技通讯, 2020(05)
- [6]水曲柳亲本无性系与子代生长性状变异研究[D]. 栾柯权.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
- [7]日本落叶松种子园亲本及其子代变异研究[D]. 潘艳艳.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
- [8]青海云杉、祁连圆柏良种基地营建技术研究[D]. 赵祜. 甘肃农业大学, 2017(12)
- [9]柏木优树子代遗传分析及优良家系评选[D]. 周琳. 四川农业大学, 2017(01)
- [10]油松高轮次遗传改良关键技术与策略[D]. 袁虎威.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