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索加固技术的应用

锚索加固技术的应用

一、锚索补强加固技术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韩吉祥[1](2022)在《六盘区煤层大巷注浆加固技术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针对长平煤业公司六盘区大巷煤层存在强度低,节理、裂隙发育,沿煤层顶板掘进的大巷断面较大,矿山压力显现,变形位移量大等问题,采用了"巷道喷浆+巷帮顶板注浆+两帮锚索补强"综合加固方案。实践结果表明:巷道顶最大移近量为159 mm,两帮移近量最大为131 mm,重塑了巷道围岩的稳定性,提升了巷道围岩自身承载能力,解决了巷道大变形的问题。

郝明剑[2](2021)在《掘进巷道过地质构造带注浆加固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解决巷道掘进时出现的围岩变形量过大、顶板冒落等问题,以山西某矿30906回风巷掘进过地质构造工程为实例,针对巷道地质条件对注浆加固方案进行设计,提出采用注浆锚索对顶板岩层进行加固,使用锚索对巷帮煤体进行补强,喷浆降低空气、水等围岩弱化作用。经现场应用后,回风巷掘进过地质构造期间未出现顶板冒落、围岩显着变形问题,顶底板及巷帮最大收敛量分别控制在140 mm、37 mm以内,取得较好控制效果。

黄庆显[3](2021)在《平顶山矿区典型深井巷道围岩内外承载协同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深部煤岩体的“三高两强”赋存环境给矿井巷道支护带来了严重不利影响,是业界一直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作为我国典型深部矿区之一,平顶山矿区主力矿井开采深度已不同程度超过800 m,现有实践表明,深部巷道围岩松软破碎,具有变形大、流变性强等特点,采用浅部巷道的支护技术,巷道围岩难以保持长期稳定。因此,系统深化平顶山矿区深井巷道围岩控制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本文综合采用现场实测、理论计算、数值模拟和工业性试验等方法,以提高围岩自承能力为核心,对围岩协同控制机理和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可为深井巷道支护方式选择和技术参数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明确了平顶山矿区主力生产矿井构造应力显着的地应力分布特征,掌握了深井巷道围岩结构特点和典型物理力学特性。结合围岩蠕变试验结果,推演了围岩蠕变等围压三维粘弹塑性本构模型并在多个矿井进行了普适性分析。原位实测分析了巷道围岩强度、内聚力和弹性模量衰减的时空演化特征,建立了围岩强度衰减模型,研究了侧压系数变化对巷道围岩应力演化及变形的影响,掌握了深井巷道全断面持续收缩、底鼓量和两帮移近量明显大于顶板下沉量的总体破坏特征,明确了巷道围岩主要承载区的位置(2.4-3.0m)与力学特性。(2)以深井巷道围岩内外承载结构协同承载、支护(力)协同作用、“支护—围岩”协同控制(“三协同”)为切入点,分别建立了围岩内外承载结构、支护(力)间协同作用和“支护—围岩”(粘)弹塑性“三区两圈”(弹性区-塑性区-破碎区,内承载圈-外承载圈)力学模型,研究了深井巷道内外承载结构协同作用机制及主要影响因素,明确了不同支护强度下深井巷道变形随支护时间的演变规律,揭示了平顶山矿区深井巷道围岩内外承载“三协同”控制机理,确定了协同支护合理的支护强度与时机。(3)根据平顶山矿区深井巷道变形破坏的主要影响因素,将平顶山矿区深井巷道分为高应力型、低强度型和复合型三类,明确了“协同支护构建承载结构,结构协同承载控制围岩变形”的控制思路,明确了以高强支护强化外承载结构、注浆改性内承载结构和卸压改善应力为主要途径的深井巷道承载圈层“强外稳内”控制对策。提出了以双层喷浆、锚杆-锚索(束)注浆、锚索棚支护、底板卸压为核心的四位一体关键支护技术,研发了配套材料及设备,探索完善了相应的注浆工艺措施,构建了协同作用效率评价方法,形成了深井巷道围岩内外协同承载控制技术体系。(4)结合热轧厚壁中空注浆锚杆、锚索和水泥注浆添加剂等新型材料大范围强力锚固的特点,针对高应力低强度复合型、低强度型、高应力型巷道围岩控制需求,基于深井巷道围岩内外承载协同控制技术体系确定了三类巷道合理的支护方式、参数及支护时机。实测掌握了矿区典型深井巷道围岩变形与破碎破裂区发育特征,建立了巷道表面围岩变形量和协同作用效率间的关系,提出了基于巷道掘前支护效果预估和掘后围岩变形预警的协同效率评价方法并指导巷道支护。上述研究成果在平顶山矿区一矿、四矿的典型深井巷道进行了工业性试验,结果表明,相关技术能有效提高内外承载结构的承载性能,三类巷道内外承载结构的协同作用效率分别达到86.33%、80.8%、86.05%,显着控制了围岩变形。该论文有图142幅,表20个,参考文献182篇。

杨帅,张凯[4](2021)在《王坡矿二次采动影响下破碎围岩巷道注浆加固研究》文中指出受邻近工作面和本工作面二次强烈采动影响,复用顺槽的顶板、两帮发生破碎或离层状况,当对其进行锚索补强支护时,鉴于锚索的预紧力被离层隔断,无法向深部稳定围岩传递,补强支护效果不好。为此,以王坡矿3316工作面二次留巷3314运输顺槽为破碎围岩加固实例,通过UDEC离散元软件,对比研究了围岩破碎注浆之后打锚索与围岩破碎后直接打锚索的围岩应力、塑性区、变形以及锚索受力等因素。结果表明:在注浆基础上再进行锚索补强的支护方式与单纯锚索支护相比,围岩表面垂直应力、围岩变形、围岩可锚性显着改善。

牛永刚[5](2021)在《动压影响给煤硐室底板加固技术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陕西某矿给煤硐室由于巷道底板底臌影响造成硐室支撑立柱严重变形,为控制给煤硐室围岩的变形,对支撑立柱进行整体浇筑,并对底板采用36U型钢底反拱+锚索补强的方式进行底板加固。结果表明:给煤硐室加固后6个月,底板鼓起量约64mm,侧立柱基本无变形。这说明采用U型钢底反拱+锚索补强的方式可以有效控制底板围岩变形,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徐晓煜[6](2020)在《小回沟煤矿破碎围岩巷道失稳规律与注浆加固支护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应力”作用下深部破碎围岩巷道稳定性控制问题一直是影响我国煤炭安全高效开采的重大工程难题。此类巷道常常表现出顶板易网兜、冒漏,两帮易收缩片帮,底鼓严重等破坏及整体变形量大、变形速度快、流变时间长等矿压显现特征,导致巷道出现多次翻修,甚至失效等不利局面,不仅严重影响了巷道施工速度与矿井生产效率,而且极大地增加了巷道支护成本。因此,本文综合运用数值模拟、理论分析和现场实测等方法对“强力锚索+锚注”联合支护技术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1)对西运输大巷进行了全面的巷道地质力学测试:巷道围岩强度普遍较低,岩层整体完整性较差,地应力场在量值上属于中等偏高~高应力值区域;分析总结了西运输大巷围岩的变形破坏特征和原因;同时客观分析评价了西运输大巷原支护的不足。(2)基于弹塑性理论,考虑破裂区岩体剪胀性能,建立了注浆前后破碎围岩巷道受力力学模型,求解获得了巷道围岩应力、变形及破裂、塑性区半径封闭解析解,从理论角度揭示了注浆加固技术控制围岩破裂区扩展及变形的可行性。(3)基于小回沟煤矿二采区西运输大巷变形失稳特征,提出了“强力锚索+锚注”联合支护技术,并阐述了其支护特点与原理。(4)借助数值模拟软件FLAC3D对注浆孔深度、水灰比等关键注浆参数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模拟结果表明:巷道围岩的变形量随着浆液水灰比的增加呈增大的变化趋势,且在浆液水灰比为0.8时产生突变,随着劈裂注浆区深度的增加呈减小的变化趋势,且在劈裂注浆区深度为4m时产生突变;巷道围岩塑性区分布范围在浆液水灰比不超过0.8时,整体分布范围较小,巷道围岩塑性区分布范围几乎不受劈裂注浆区深度变化的影响,因此建议在实际工程中,浆液水灰比宜控制在0.8左右,劈裂注浆区深度宜控制在4m左右。(5)将“强力锚索+锚注”联合支护技术在小回沟煤矿西运输大巷进行了工业性试验,优化了注浆施工工艺及要点,矿压监测结果表明:(1)该巷道顶底板和两帮移近量均呈现出随时间增加而先逐步增加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且巷道表面各测点变形量均在工程设计允许变形范围内,说明了“强力锚索+锚注”联合支护技术成功的解决了西运输大巷的加固修复难题;(2)巷道深部围岩位移测点和破碎围岩注浆效果监测结果表明:整个巷道的支护效果良好,无明显较大的离层现象;破碎带围岩注浆加固效果明显,整体注浆加固方案支护和修复效果理想。该论文有图45幅,表12个,参考文献72篇。

朱健[7](2020)在《煤矿巷道综合加固技术研究》文中认为为了对不稳定巷道围岩进行加固,采用综合加固技术,主要包括巷帮预注浆、起底刷帮、围岩喷浆封闭、帮顶预应力锚索补强等技术,并研究了巷道底鼓的防治措施及注浆系统和安全措施。研究结果能够为不稳定巷道的支护提供技术支持。

焦鹏[8](2020)在《煤制油炉渣充填体配比试验及沿空留巷围岩控制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我国的资源现状是“富煤,贫油”,为保证煤炭资源清洁化利用,煤制油成为我国资源战略的一个趋势,煤制油可以解决我国过度依赖进口石油的现状,提高煤炭的利用率,但是随着煤制油项目的扩大,煤制油后产生的废渣占用场地,并且会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一定影响,如何无害化利用煤制油炉渣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潞安集团煤制油炉渣为背景,试验利用煤制油炉渣替代传统混凝土中的石灰石和砂子进行新型炉渣巷旁充填材料的开发。研究了不同炉渣替代砂子、石灰石的比例,分析了不同比例混凝土的坍落度、初凝时间和单轴抗压强度。以常村煤矿为工程背景运用现场调研、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实验室试验等方法对煤制油炉渣混凝土巷旁充填体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根据沿空留巷回采期间的动压影响,分析基本顶在不同回采期间的活动规律,根据巷旁充填体支护阻力的计算方法,结合常村矿实际工程背景,计算了巷旁支护阻力和充填体的宽度。(2)针对煤制油产生的废渣处理和巷旁充填成本的问题,进行了炉渣替代石灰石和砂子的试验,并针对此巷旁充填体可泵性能和早期强度低等问题进行了试验,最终得出了不同水灰比、替代率条件下的材料强度可以达到C25、C30、C35混凝土级别炉渣充填材料。(3)根据以上研究成果结合常村煤矿并采用数值模拟等方法进行了可行性分析,验证了煤制油炉渣作为巷旁充填体材料的可行性,并依据锚杆索支护理论提出了补强加固方案,经模拟该方案能够有效控制围岩变形。论文包含图32幅,表21个,参考文献83篇。

耿继业[9](2020)在《车集矿煤柱工作面开采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车集煤矿23采区下山煤柱工作面长度250 m,推进长度270m,两侧采空为孤岛工作面,为解决采掘接续紧张,准备安全回采煤柱工作面资源,而回采时将遇到工作面过空巷、合理停采线位置确定问题。因此煤柱工作面开采需对过空巷、合理停采线留设两大难题进行技术研究。论文以车集煤矿煤柱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在煤岩力学测试、围岩结构探测的基础上,发现了影响工作面开采主要技术难点;分析了工作面过空巷应力变化特征,构建了煤柱工作面过空巷力学模型,模拟分析了工作面过空巷时应力分布及塑性区破坏规律,提出了工作面过空巷支护方案;确定了合理确定停采线位置。得到了以下研究成果:1)针对煤柱工作面过空巷问题,分析了煤柱工作面过空巷煤柱应力变化特征,工作面逐步推进至空巷过程中,应力变化呈现“逐步增加-急剧增加-降低”变化趋势,应力分布曲线呈现“超前分布-马鞍形-拱形”分布,构建了煤柱工作面过空巷力学模型,分析了工作面过空巷顶板破断过程,力学平衡计算得出空巷需要的最低支护阻力为6.7MN。2)针对煤柱工作面不同空巷类型,提出了过空巷设计方案,对于顶板空巷,保证岩柱不能整体垮落使得支架处于支护空顶状态,计算得出了安全岩柱厚度为4m,模拟分析了不同岩柱厚度下工作面与空巷应力与塑性区发育规律,提出顶板空巷采用木垛填充进行加强支护,对于煤层空巷,提出锚索补强支护,并设计了调斜开采角度为5°,数值模拟分析了加固方案后应力与塑性区发育规律,现场应用后保障了工作面正常回采。3)针对煤柱工作面合理停采线确定问题,为保障工作面最右侧出煤巷道稳定性,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得出了工作面合理停采线位置为距离出煤巷道40m处,分析了出煤巷道围岩变形特征,提出了巷道补强支护优化方案,矿压监测得出顶板变形量49mm、左帮变形量158mm,稳定性良好。该论文有图69幅,表4个,参考文献80篇。

李超[10](2020)在《深部大断面泥岩顶板巷道围岩控制技术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不断加大,深部巷道支护对于矿山的安全生产显得尤为重要。针对深部大断面软岩巷道,普通锚网支护难以满足巷道支护需求,一方面由于围岩体强度不足,无法提供足够的支撑体,无法形成高强度的支护承载结构,另一方面,即使能够形成支护承载结构,巷道往往因围岩蠕变或者动压的影响造成支护承载结构失稳而遭到破坏。尤其是在需要长期使用的大断面采区巷道,传统的支护技术难以控制巷道的围岩变形,因此,研究该类巷道的合理支护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晋城煤业集团长平矿五盘区胶轮车大巷为研究背景,首先,在总结大量实测资料的基础上,通过FLAC3D数值模拟分析深部大断面巷道探究了受应力、围岩强度、巷道埋深及断面尺寸等参数的影响的规律;其次,通过对围岩破坏状况的总结分析,明确了深部大断面软岩巷道围岩变形特征及其破坏原因,得出了在巷道位置和断面尺寸均不利于巷道维护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围岩特性可以有效改善围岩变形;最后,以理论分析为基础,采用数值模拟,对巷道不同支护方式下的围岩变形及应力特征进行模拟,分析了巷道支护承载结构的承载性能及结构稳定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注浆加固+锚索补强”的二次支护方式,同时根据现场实际给出了合理的注浆方案和补强支护方案,并应用于现场实践。现场实测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有效改善围岩变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论文研究成果表明:深部大断面泥岩顶板巷道通过注浆加固措施改变巷道围岩特性以及补强锚索支护加固的方式可以有效改善深巷道的变形,“注浆加固+锚索补强”的支护技术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对类似巷道具有指导意义。

二、锚索补强加固技术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锚索补强加固技术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六盘区煤层大巷注浆加固技术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2 注浆方案
    2.1 注浆施工技术要求
    2.2 注浆孔及注浆管布置参数
3 施工关键技术及工艺
4 应用效果

(2)掘进巷道过地质构造带注浆加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工程概况
2 巷道掘进过地质构造加固技术
    2.1 顶板注浆加固钻孔布置
    2.2 注浆钻孔施工工艺
3 地质构造带注浆加固效果分析
4 结论

(3)平顶山矿区典型深井巷道围岩内外承载协同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不足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1.4 主要创新点
2 矿区典型深井巷道工程地质特征
    2.1 生产条件与地质特征
    2.2 典型巷道围岩结构与力学特性
    2.3 围岩蠕变特性
    2.4 本章小结
3 深井巷道围岩承载特性演化特征
    3.1 围岩强度时空演化特征原位实测
    3.2 深井巷道围岩应力演变规律
    3.3 深井巷道围岩变形特征
    3.4 深井巷道围岩承载特性
    3.5 本章小结
4 深井巷道围岩内外承载协同控制机理
    4.1 内外承载结构协同控制理念及力学模型
    4.2 巷道围岩内外承载“三协同”作用机理
    4.3 巷道围岩协同控制支护强度与时机
    4.4 本章小结
5 深井巷道围岩内外承载协同控制技术
    5.1 平顶山矿区巷道围岩稳定影响因素及分类
    5.2 不同支护方式下内外承载结构演变特征
    5.3 深井巷道围岩协同承载控制思路与对策
    5.4 内外承载结构协同控制效果
    5.5 围岩内外协同承载控制效果评价方法及技术体系
    5.6 本章小结
6 深井巷道围岩内外承载协同控制工业性试验
    6.1 平煤一矿千米埋深复合型巷道协同控制方案及应用
    6.2 平煤四矿低强度型巷道协同控制方案及应用
    6.3 平煤四矿高应力型巷道协同支护方案及应用
    6.4 本章小结
7 主要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4)王坡矿二次采动影响下破碎围岩巷道注浆加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2 UDEC简介及模型建立
3 注浆对围岩应力的影响
4 注浆对围岩塑性区的影响
5 注浆后锚索加强支护作用分析
6 不同支护围岩变形特征
7 结论

(5)动压影响给煤硐室底板加固技术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背景
2 给煤硐室承载结构破坏失稳分析
    2.1 硐室底板未采取有效控底措施
    2.2 硐室承载结构稳定性较差
3 给煤硐室结构稳定型加固技术方案
    3.1 加固技术核心
    3.2 给煤硐室加固技术方案
    3.3 施工工艺流程
4 加固效果分析

(6)小回沟煤矿破碎围岩巷道失稳规律与注浆加固支护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2 西运输大巷工程概况及围岩失稳规律
    2.1 工程概况
    2.2 围岩地质力学测试
    2.3 围岩变形破坏规律
    2.4 本章小结
3 西运输大巷围岩锚注加固机理及支护技术研究
    3.1 常规破碎围岩巷道支护技术
    3.2 注浆前后破碎围岩巷道受力力学分析
    3.3 “强力锚索+锚注”联合支护机理
    3.4 本章小结
4 西运输大巷围岩关键注浆参数数值模拟研究
    4.1 数值模型的建立
    4.2 模拟目标与方案
    4.3 模拟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工业性试验
    5.1 “强力锚索+锚注”联合支护方案优化
    5.2 西运输大巷矿压显现规律
    5.3 本章小结
6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7)煤矿巷道综合加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加固方案设计
    1.1 巷帮预注浆
    1.2 起底刷帮
    1.3 围岩喷浆封闭
    1.4 帮顶预应力锚索补强
2 底鼓控制措施
3 注浆系统和安全措施
    3.1 注浆系统
    3.2 安全技术措施
4 结论

(8)煤制油炉渣充填体配比试验及沿空留巷围岩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3 研究内容及目标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 工程概况
    2.1 矿井概况
    2.2 S5-16工作面概况
    2.3 S5-16轨道巷及围岩条件
    2.4 本章小结
3 巷旁充填体对沿空留巷围岩活动规律影响研究
    3.1 沿空留巷围岩结构和变形规律
    3.2 沿空留巷巷旁支护阻力计算
    3.3 本章小结
4 煤制油巷旁充填体材料可行性研究
    4.1 煤制油炉渣现状
    4.2 炉渣级配分析
    4.3 炉渣作为巷旁充填材料可行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煤制油炉渣巷旁充填体材料配比试验研究
    5.1 试验材料
    5.2 充填料配比试验
    5.3 炉渣混凝土抗压强度研究
    5.4 巷旁充填材料性能要求
    5.5 本章小结
6 煤制油炉渣沿空留巷数值模拟与支护技术模拟研究
    6.1 数值模型建立
    6.2 模拟结果及分析
    6.3 S5-16轨道巷锚索补强方案
    6.4 S5-16轨道巷补强加固效果数值模拟
    6.5 本章小结
7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9)车集矿煤柱工作面开采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2 煤柱工作面地质生产特征
    2.1 矿井工作面地质条件
    2.2 煤柱工作面开采所遇问题
    2.3 工作面煤岩体力学参数测试
    2.4 围岩结构裂隙发育特征探测
    2.5 本章小结
3 煤柱工作面过空巷围岩变形机理
    3.1 空巷处巷道围岩裂隙探测
    3.2 煤柱工作面过空巷应力分布特征
    3.3 煤柱工作面过空巷基本顶破断特征
    3.4 煤柱工作面过空巷数值模拟
    3.5 本章小结
4 煤柱工作面过空巷支护技术
    4.1 工作面过顶板空巷方案设计
    4.2 工作面过煤层空巷支护方案设计
    4.3 工作面过空巷支护方案数值模拟
    4.4 本章小结
5 煤柱工作面合理停采线位置设计
    5.1 停采线设计理论分析
    5.2 不同停采线位置数值模拟
    5.3 巷道稳定性支护优化
    5.4 本章小结
6 煤柱工作面矿压规律监测
    6.1 回采巷道矿压监测
    6.2 工作面矿压监测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深部大断面泥岩顶板巷道围岩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巷道支护技术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深部围岩控制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泥岩顶板巷道围岩控制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工程概况
    2.1 矿井概况
        2.1.1 煤层及顶底板概况
        2.1.2 巷道布置、现有支护及变形特征
    2.2 地应力、围岩强度及矿物成分测试
        2.2.1 地应力测试
        2.2.2 围岩强度测试
        2.2.3 顶板岩石矿物成分测试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深部大断面泥岩顶板巷道围岩变形特征分析
    3.1 深部大断面泥岩顶板巷道围岩破坏机理
        3.1.1 大断面巷道围岩变形破坏机理
        3.1.2 深埋泥岩顶板巷道围岩变形破坏机理
    3.2 深部大断面泥岩顶板巷道围岩变形破坏数值模拟分析
        3.2.1 数值模拟软件及模型介绍
        3.2.2 掘进方式对巷道稳定性分析
        3.2.3 静压下巷道围岩变形破坏规律分析
        3.2.4 动压影响下巷道围岩变形破坏规律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深部大断面泥岩顶板巷道围岩控制技术研究
    4.1 原支护条件下巷道围岩稳定性分析
        4.1.1 巷道原支护方式
        4.1.2 静压期间巷道稳定性模拟分析
        4.1.3 动压影响期间巷道稳定性模拟分析
    4.2 巷道注浆加固作用机理及补强方案设计
        4.2.1 注浆加固作用机理
        4.2.2 巷道补强支护方案
    4.3 深部大断面泥岩顶板巷道围岩控制效果分析
        4.3.1 深部大断面泥岩顶板巷道围岩控制效果数值模拟分析
        4.3.2 现场观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存在的不足
参考文献
攻读研究生期间的主要成果
致谢

四、锚索补强加固技术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六盘区煤层大巷注浆加固技术应用[J]. 韩吉祥. 山东煤炭科技, 2022(02)
  • [2]掘进巷道过地质构造带注浆加固技术研究[J]. 郝明剑. 机械管理开发, 2021(12)
  • [3]平顶山矿区典型深井巷道围岩内外承载协同控制研究[D]. 黄庆显. 中国矿业大学, 2021(02)
  • [4]王坡矿二次采动影响下破碎围岩巷道注浆加固研究[J]. 杨帅,张凯. 现代矿业, 2021(03)
  • [5]动压影响给煤硐室底板加固技术应用[J]. 牛永刚.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21(01)
  • [6]小回沟煤矿破碎围岩巷道失稳规律与注浆加固支护技术研究[D]. 徐晓煜.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7)
  • [7]煤矿巷道综合加固技术研究[J]. 朱健. 能源与环保, 2020(08)
  • [8]煤制油炉渣充填体配比试验及沿空留巷围岩控制技术研究[D]. 焦鹏.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3)
  • [9]车集矿煤柱工作面开采技术研究[D]. 耿继业.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10]深部大断面泥岩顶板巷道围岩控制技术研究[D]. 李超.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7)

标签:;  ;  ;  ;  

锚索加固技术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